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论文

2024-08-23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论文(通用7篇)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论文 篇1

匿, 大部分无明显特征, 且临床确诊时多有远处转移与肝脏侵袭, 预后不佳[1]。超声诊断属于比较常用的方式, 为了进一步探讨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疾病的价值, 对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3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疾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 纳入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符合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标准。38例中入院前有明确结石病与胆囊炎史15例, 伴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及恶心, 少数患者伴有发热等症状。38例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45~78 (63.4±5.9) 岁;发病时间6个月~4年, 平均 (1.6±0.5) 年。

1.2 方法

38例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 B超诊断仪器为iu22型超声诊断仪 (Philips公司) , 探头频率为3.5MHz, MRI诊断仪器为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仪, 线圈为8通道相控表面线圈。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禁食8h左右, 检查时取左侧卧位与平卧位, 必要时可采取饮水及坐位处理, 常规实施右肋缘下斜切与右肋间沿胆囊短轴或长轴扫描处理, 对胆囊的形态、囊壁、大小、囊腔有无异常回声等进行详细观察, 并对胆道、胰腺、肝脏、肝门区等有无肿大淋巴结等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诊断结果, 并对比分析, 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予以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结果对比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 MRI为92.11%, 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B超与MRI诊断图像情况

2.2.1 B超诊断图像

B超检查可见胆壁增厚, 不规则形态、实质性稍强回声团从囊壁往囊腔突出, 以及基底部稍宽18例;胆囊轮廓不清晰, 但腔内胆汁液暗区消失13例;胆壁增厚且内壁不光滑7例。具体分型: (1) 腔内结节型, 早期肿瘤囊壁为结节状或乳头状, 结节属于典型表现, 呈现出中等回声; (2) 厚壁型, 囊壁为弥漫性非均匀性增厚, 黏膜并不光滑且有回声中断; (3) 混合型, 胆囊轮廓不清, 正常胆囊无回声腔消失, 呈不均质实质型肿块, 肝脏受侵, 肝脏和胆囊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消失。

2.2.2 MRI诊断图像

MRI诊断分型如下: (1) 腔内结节型, 可见胆囊形态增大或正常, 肿瘤在颈部者其胆囊明显增大, 基底宽窄不等, 但边界比较清晰; (2) 肿块型, 在胆囊区可见不规则的肿块, 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被充填, 原发病灶于TIW1呈现出低信号, 而T2W1与STIR序列病灶则有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增强扫描后则有不同强化, 但信号不均; (3) 厚壁型, 胆囊形态正常或明显增大, 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 伴不均匀强化。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对B超及MRI诊断效果进行对比, 如表2所示。结合表2可见:B超联合MRI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P<0.05) 。

3讨论

胆囊恶性肿瘤属于肝胆外科常见疾病, 多需要手术治疗, 经术后病理可确诊。从相关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 本病在50岁以上人群中好发, 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多为腺癌[2,3,4]。胆囊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 且结石症状的掩盖, 造成其缺乏实验室诊断敏感性, 若出现黄疸、腹痛及腹部肿块等明显症状时多为中晚期[5], 难以实施有效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且术后生存期较短,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需加强重视。此外,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因对放疗或化疗等并不敏感, 为此手术治疗属于主要措施, 尽早确诊可及时实施手术治疗, 从而提高生存率。此外,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很大程度和胆结石、胆囊炎等有关, 其中原发性胆囊癌约有80%可能合并胆囊结石, 因此症状不典型时因胆囊炎与胆结石等疾病掩盖, 使得早期诊断结果不佳。近几年, 常规CT、B超及MRI成为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式, 尽管各自在不同医院都有推广, 但各有优劣, 无法完全百分百确诊, 尤其是CT诊断效果并不理想, 使得一些患者丧失早期治疗时机, 病情延误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针对接诊的3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实施术前B超与MRI诊断, 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基本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结果与王炜璐等[6]结果相似, 对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进行研究, 均实施B超检查, 结果显示诊断准确54例, 包括腺瘤29例、鳞癌18例、平滑肌肉瘤7例, 误诊4例 (2例肝癌、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例胆囊腺瘤) , 诊断符合率高达93.1%;B超图像分型包括厚壁型、隆起型、混合型及实块型。张虹等[7]针对手术诊断为胆囊恶性病变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实施B超与MRI诊断, 结果显示:B超诊断符合率为63.3%, 而MRI诊断符合率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则高达90.0%, 相比单纯B超或MRI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RI诊断中特别是增强扫描, 可清晰显示出胆囊内胆囊壁软组织信号, 对肿块型诊断更明确, 一些研究[8]报告指出要稍高于B超诊断, 但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B超诊断则有多年历史, 临床经验丰富, 可清晰显示原发性胆囊肿瘤情况, 尤其是早期原发性肿瘤优越性更明显, 不过在过去文献报告中指出诊断符合率仅为43~88%, 而本次研究接近90%, 可见随着近几年我院临床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 使得诊断符合率有所升高。经笔者分析, 出现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在于胆囊结石伴有肿瘤疾病时, 可能对囊壁改变有所忽视, 同时胆汁黏稠声像和肿瘤之间极易混淆, 尤其是肿瘤侵犯胆囊管, 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疾病, 则极易误诊。此外, 同类研究[9]表明, 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 MRI诊断在各个科室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 但是这类诊断方式因其技术要求高, 在基层医院还难以普及, 我院尽管近几年有MRI诊断技术的应用, 但是因各个方面的限制, 使得其难以广泛应用起来, 为此依旧以B超诊断为主, 从最终诊断结果来看,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与MRI诊断基本一致, 可见B超诊断依旧有不错的临床价值。当然, 随着国内相关研究增多, 一些研究[10]指出若能B超与MRI联合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疾病, 可更好地提高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 二者单纯应用诊断符合率尽管可达到70%~90%, 甚至更高, 但是若能联合二者诊断, 可更好地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摘要: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选择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术前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 观察记录两者诊断结果, 并对比分析, 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 MRI为92.11%, 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B超、MRI联合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P<0.05)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 值得借鉴。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MRI,诊断

参考文献

[1]刘雅静.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 2015, 14 (3) :187-188.

[2]沈燕玲, 陈镇标, 蒋敏姬, 等.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 :33-34.

[3]张月娥, 崔伟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 (8) :67-68.

[4]司学军, 刘芳.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16 (9) :5512-5512.

[5]贺燕妮.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 2015, 23 (12) :14-15.

[6]王炜璐, 王海宁, 张晶, 等.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7) :47-48.

[7]张虹, 郎胜坤.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和MRI诊断分析[J].安徽医药, 2014, 18 (2) :300-301.

[8]蔡才本.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7 (26) :136.

[9]唐广山, 刘金有, 周光礼, 等.原发性胆囊癌的MRI与B超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10 (1) :60-62.

[10]孙莉, 胡学军, 刘艳, 等.MSCT、MRI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 2013, 53 (4) :60-62.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诊收治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54例, 其中男18例, 女36例;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 (61.2±3.2) 岁;患者入院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腹胀, 一些患者出现呕吐、发热, 40例患者既往有胆结石、胆囊炎病史, 病程时间为0.5~4年, 患者平均病程 (1.3±0.3) 年;所有患者经过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学证实为胆囊恶性肿瘤。

1.2 超声仪器

采用西门子Antares, G6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0~5.0 MHz。

1.3 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前禁食8 h以上。使胆囊达到最佳充盈状态并且肠道内群体最少, 患者可采取平卧位, 左右侧卧位, 半卧位或立位, 为观察目标的移动性, 常需要迅速改变体位, 对胆囊位置, 形态、大小、囊壁厚度、局部异常回声、囊腔的回声级胆囊周围的异常状况仔细观察, 同时检查肝脏、胆道、肝门区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等异常。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囊恶性肿瘤B超检查特征

按照胆囊恶性肿瘤临床分型, 该研究将该组的胆囊恶性肿瘤分成厚壁型, 隆起型, 实块型及混合型四种类型。其中厚壁型有9例, 隆起型有5例, 实块型有16例, 混合型24例。

注:胆囊壁局限性不均匀增厚, 颈部及体部的增厚明显, 胆囊浆膜和粘膜层不光滑不规则;病区可见沿壁走形的动脉血流信号。

注:多数为晚期病例, 胆囊轮廓显示不清晰, 回声不均匀, 恶性肿瘤肿向周围浸润生长, 使胆囊与肝脏正常界面中断, 可见肝实质内浸润病灶;肿块周边可见血管绕行, 肿块型内血流信号异常丰富, 且频谱中动脉多见。

B超检查表现为:隆起型:早期胆囊恶性肿瘤胆囊壁出现单发乳头状, 蕈伞状或者结节状突入胆囊腔。多发生于颈部, 且大于10 mm。其中结节为典型表现, 回声中等;基底宽, 基底表面凹凸不平。CDFI显示病变内部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 颈部及体部的增厚最为明显, 胆囊浆膜和粘膜层不光滑不规则或者回声中断 (如图1左) 。CDFI:病区多见沿壁走形的动脉血流信号 (图1右) 。实块型:多数为晚期病例, 胆囊轮廓显示不清晰, 回声不均匀, 表现为不均匀性的实质性肿块, 恶性肿瘤肿向周围浸润生长, 使胆囊与肝脏正常界面中断或消失有时可见肝实质内浸润病灶 (如图2左) 。CDFI:肿块周边可见血管绕行, 有的血管可伸向肿块内部, 肿块型内血流信号异常丰富, 且频谱中动脉多见 (图2右) 。混合型:同时具有壁增厚和隆起型声像图表现, 此型最多见。

2.2 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结果

该组54例患者B超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者48例, 检测正确率88.89%, 误诊6例, 误诊率11.11%。6例误诊患者中胆囊腺瘤2例, 肝恶性肿瘤2例, 胆囊泥沙样结石1例, 胆囊腺肌增生1例。48例经病理学检测均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肿瘤按组织学分型显示为:鳞恶性肿瘤19例, 腺恶性肿瘤26例, 平滑肌肉瘤3例。

3 讨论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是胆道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发病率逐年升高。因其临床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因此早期诊断率不到, 患者往往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 影响患者生存率。学者文献报道显示早期的胆囊恶性肿瘤在实施根治术手术后, 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100%, 但是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2]。加强对胆囊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研究, 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3.1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临床上对胆囊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明朗, 其中局部机械性刺激、炎症感染、代谢紊乱及个体易感差异这些综合因素为公认影响因素。该研究统计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主要同下列因素相关: (1) 年龄:40~60岁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易感年龄段。该次研究中, 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 (61.2±3.2) 岁, 同临床报道相符合[3]。 (2) 性别: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发病率性别差异明显, 女性发病率高。该研究中, 54例病例中, 女性患者36例, 是男性患者两倍。分析原因应该与女性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相关[4]。 (3) 胆囊炎与胆结石:有报道显示约3%~4%的胆结石及胆囊炎患者会演变为胆囊恶性肿瘤。该研究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胆结石及胆囊炎这些机械损伤及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使胆囊的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增生而诱发了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 (4) 胆囊息肉:当前多数学者认为胆囊腺肌瘤样息肉为引起胆囊恶性肿瘤的最危险因素。该研究因为胆囊息肉演变为胆囊恶性肿瘤的有8例, 占14.81%。所有恶化病例均为基底宽、蒂粗的单发性息肉。因此临床中有此类胆囊息肉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2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率高, 特别在早期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一定优越性。由于胆囊恶性肿瘤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体征, 因此临床常被延误[5,6]。但是超声检查中的一些声像表现可以为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汪峰[7]采用超声诊断断胆囊癌48例, 病理结果对照, 准确率达到91.70%;李剑[8]研究发现B超检查原发性胆囊癌与病理检查诊断的符合率为88.57%。此次研究的54例病例中, 48例经过病理证实, B超诊断正确率达到了88.89%, 误诊率只有11.11%, 与以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B超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按照B超上的不同表现, 胆囊恶性肿瘤可以分为厚壁型, 隆起型, 实块型及混合型四种类型。厚壁型:胆囊壁呈现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 内壁线残缺不齐。CDFI检查可见沿壁走形的动脉血流信号。隆起型:胆囊内可见10~25 mm左右, 大小不等的结节, 结节多自胆囊壁向胆囊腔突起, 基底宽, 基底表面凹凸不平, 以蕈伞状或者乳头状为主。此种类型为早期胆囊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 CDFI检查可见病变区中小动脉及小静脉的血流信号闪现存在。实块型:B超表现为胆囊内出现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CDFI检查可见血管可伸向肿块内部。综合分析CDFI检查异常主要出现在肿块型病例内。异常血流主要通过下列3种方式表达: (1) 肿块边缘部位小血管绕行; (2) 小动脉自外向肿块内部延伸; (3) 肿块内部小动脉及小静脉血流信号闪现存在。同时还能够检测到高阻高、中速的血流频谱。该次所有病例检查都符合这些特征。混合型:胆囊壁增厚伴有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 此型最多见。

可以说二维超声为胆囊恶性肿瘤诊断分型的基础, 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可以为超声诊断提供更为有利的诊断依据。通过超声检查, 可以对胆囊壁厚度还有胆囊腔中肿块及血流特点清晰显示, 并可以对病变发展进行动态监测, 安全无创, 诊断价值高, 当前已经成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耿诚, 玉苏甫·依米提, 排祖拉, 等.原发性胆囊癌143例外科诊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 (7) :602-605.

[2]张兰, 王培军.B超、CT和MRCP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1 (6) :59-63.

[3]陈宗静, 施红旗, 宋其同, 等.45例胆囊癌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 2011, 33 (6) :475-476.

[4]于聪慧, 姚军波, 聂洪峰, 等.老年患者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29例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 13 (4) :318-320.

[5]章瑞萍, 温玲兰, 王英.胆囊癌超声误诊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8) :4294-4294.

[6]夏泽亮, 刘会春.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现状[J].肝胆外科杂志, 2012, 20 (6) :476-478.

[7]汪峰.超声诊断胆囊癌48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3 (30) :197, 207.

原发性胆囊癌外科诊治体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 其中男15例, 女29例;年龄27~69岁, 平均 (60.3±4.5) 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者30例, 右上腹部包块11例, 黄疸8例, 恶心3例, 消瘦6例, 发热2例, 无症状者1例。合并胆囊结石、胆管结石28例, 有胆囊息肉病史7例。本组行B超或CT检查, 诊断为胆囊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72.5%。

1.2 手术方式

本组行单纯胆囊切除术14例, 其中包括腹腔镜手术8例;胆囊切除并胆总管空肠Y形吻合术3例, 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引流2例, 胆囊切除并胃空肠吻合术1例;胆囊癌根治术12例, 其中胆囊切除及肝右叶部分切除5例, 7例切除胆囊及部分肝脏并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各种姑息性手术14例, 其中探查活检4例, 胆管外引流4例, 动脉栓塞术2例, 胆囊造瘘4例。

2 结果

病理学检查示腺癌37例 (80.43%) , 其中高分化腺癌13例 (35.14%) , 中分化腺癌7例 (18.92%) , 低分化腺癌12例 (32.43%) , 黏液腺癌5例 (13.51%) ;鳞状细胞癌5例 (10.87%) ;类癌4例 (8.70%) 。经影像学检查、手术探查及病理学检查, 按Nevin分期, I期3例 (6.52%) , Ⅱ期5例 (10.87%) , Ⅲ期10例 (21.74%) , Ⅳ期18例 (39.13%) , V期10例 (21.74%) 。随访31例, 1年内死亡17例 (54.84%) , 2年内死亡8例 (25.81%) , 6例 (19.35%) 存活至今。

3 讨论

PCG是胆道肿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 占同期胆道外科手术病人的1%~2%[1], 手术后5年生存率小于5%。PCG临床上以腺癌多见, 女性多于男性, 起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5~65岁之间。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长期慢性胆囊结石刺激所导致的胆囊粘膜增生, 加上某些致癌物质的作用, 诱发癌变, 胆囊癌并发结石的发生率为42%~68.6%[2]。结石大于2cm者患胆囊癌的相对危险度显著升高。而且不典型增生病变与胆囊癌在胆囊中的发生位置相似, 提示胆囊癌可能来自不典型增生。慢性胆囊炎会引起胆囊壁结节状增厚及腺上皮的异型增生, 最后可导致壁肥厚型腺癌。另外, 厌氧菌感染导致胆汁中胆酸等化学成分的改变也可产生化学致癌物。因此, 大多数学者认为, 结石的刺激及胆汁中存在的致癌物, 使粘膜上皮异型化, 不典型增生, 进而癌变[3]。

PCG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 术前确诊率低, 原因在于胆囊癌早期无特殊临床症状, 且常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同时存在, 常误诊为胆囊炎、胆石症。目前PCG的诊断主要依赖B超、C T、M R等影像学方法。由于PCG多发生在老年患者, 女性多见, 多数伴有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等良性病变, 因而有以下高危因素患者应警惕PCG的发生, 提高治疗效果:年龄在50岁以上, 尤其是老年女性;胆囊息肉或广基息肉、胆囊腺瘤、乳头状瘤者。尤其是病变直径>1.0cm者;胆囊形态畸形、胆囊排空障碍及胆囊萎缩、纤维化等者;胆道病史较长, >10a者;B超、CT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囊壁增强钙化或胆囊腔内肿块者;近期胆囊区疼痛变为持续性痛, 出现明显消化障碍、消瘦乏力者;胆囊充满型结石或多发结石>2.5cm者;瓷化样胆囊;胆囊管畸形、胰胆管汇合异常、先天性胆管扩张者[4]。

胆囊癌的首选方法仍是手术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按Nevin分期标准, I期病例行单纯胆囊切除即可, Ⅱ期以上应行胆囊癌根治术, 对中晚期胆囊癌也可行扩大根治术, 即肝切除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及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对于有广泛转移的V期胆囊癌或全身情况差, 不能耐受手术的晚期病人, 一般施行姑息性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或化疗等[5]。

本组资料中, 我们对I期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即可达到根治效果, 术后此期患者无需再次手术, 生存率较高。Ⅱ期标准手术是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 整块切除胆囊及胆囊床周围约2cm的肝组织以及N1~N2站淋巴结清扫术。对Ⅲ期及部分Ⅳa期患者行扩大根治术, 即在根治术基础上根据肿瘤浸润范围行右肝叶、肝外胆管、胰十二指肠、胃十二指肠和/或结肠等切除。对伴有肝转移、腹膜种植和/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IVb期患者, 实施姑息手术, 主要是指各种减黄手术。胆囊癌根治术时应注意淋巴结清扫范围:第1站为胆管旁淋巴结、肝门淋巴结 (包括肝动脉、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第2站为胰头、十二指肠、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第3站为腹主动脉和腔静脉周围淋巴结。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早, Nevin I期转移率可达60%, 且随肿瘤侵犯深度加深而升高, 总发生率为20%~85%[6], 因此, 有主张对早期病例亦有根治切除的必要。

另据报道[7], 不同部位的胆囊癌其生物学方式可以有很大差异, 如胆囊底部肿瘤往往发展较大, 可以浸润横结肠以及周围脏器, 肝脏面胆囊癌则较早侵犯肝脏, 而颈部胆囊癌往往先侵犯肝门和淋巴转移。因而针对不同部位胆囊癌的手术方式与重点也不相同。底部胆囊癌手术前必须行肠道准备, 术中可能需行横结肠切除;肝脏面胆囊癌的肝切除范围宜适当扩大;而颈部胆囊癌肝管切除、淋巴清扫范围等都应扩大。此外,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 腹腔镜术中及术后发现的PCG亦不断增加。由于腹腔镜术中腹腔高压状态可能会促使肿瘤细胞腹腔内的播散和腹壁戳孔的转移, 多数学者认为术前明确诊断或高度怀疑为PCG的患者应推荐行开腹手术[8], 但也有认为腹腔镜可以作为PCG的诊断手段并可以行临床分期, 确定手术方式。

我们认为, 无论在开腹胆囊切除或腹腔镜术中, 术者应对所切除的胆囊标本仔细剖开检查, 尤其对PCG的高危患者, 检查胆囊壁有无肿块, 硬结或局限性增厚, 胆囊黏膜是否规则, 有无扭曲或变厚突起, 黏膜上有无乳头状物附着等。怀疑PCG者, 需行术中冰冻病理证实, 以确保避免造成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黄志强.黄志强胆道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780~781.

[2]马龙安, 张洁, 李继义.中晚期胆囊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05, 13 (4) :514~515.

[3]李荫山.胆囊结石与早期胆囊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 19 (11) :650~651.

[4]曲永利.原发性胆囊癌3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7) :1690~1691.

[5]刘清, 刘瑞, 李昭宇, 等.38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分析[J].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 30 (2) :227~230.

[6]Yamaguchi K, Chijiiwa K, Saiki S, et a1.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70 operationsfor gallbladder carcinoma[J].Br J Surs, 1997, 84 (2) :200.

[7]陈立波, 王国斌.不同分期胆囊癌的外科术式选择[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 12 (4) :255~259.

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大安市中医院收治的21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术前均经B超检查和术后病理诊断。其中, 男6例, 女15例, 男女性别比例为1∶2.5;年龄在45~79岁之间, 中位平均年龄65岁;病程在1个月~15年之间;16例患者既往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从临床表现看, 14例出现右上腹痛, 8例出现黄疸, 8例出现消瘦, 7例出现消化不良, 5例在右上腹扪及包块, 3例出现腹水。

1.2 超声仪及探头频率

应用DW系列全数字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MHz。

1.3 检查方法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2h或晨间空腹。检查时, 取左侧卧位或平卧位, 必要时饮水取坐位, 常规作右肋缘下斜切及右肋间沿胆囊长轴或短轴扫描, 观察项目包括胆囊形态、大小、囊壁、囊腔内有无异常回声, 同时观察胆道、肝脏、胰腺和腹腔等实质脏器, 以作出综合诊断, 供临床医师参考。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结果

17例患者的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 诊断准确率为80.95% (17/21) 。

2.2 原发性胆囊癌的声像图特征

经观察21例确诊患者, 其声像图特征表现为: (1) 6例患者出现胆囊局部增厚, 为胆囊癌的早期病变。回声处胆囊壁增厚且模糊、表面形态不规则, 多见于颈部和体部, 其他部位正常。 (2) 5例患者整个胆囊轮廓不清晰, 胆囊壁增厚不均匀, 表面欠规则, 胆囊壁与肝组织间界线不清, 为胆囊癌中晚期病变。 (3) 7例患者胆囊癌组织向周围扩散浸润, 多数位于第一肝门处及胆囊床周围, 胰头部出现不均质回声, 形态不规则。 (4) 3例患者出现胆管转移, 胆管壁增厚且不规则, 胆管内出现不规则状低回声, 肝内外胆管扩张较为明显。

3 讨论

3.1 要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必须掌握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表现

临床很少见到原发性胆囊癌, 该病仅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3%。从性别看, 男性仅为女性的1/4~1/3;从年龄看, 以50~70岁者多见。从发病原因看, 一般认为胆囊炎、胆结石与其有密切关系[2,3]。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转移早, 会出现多样化的声像图, 尤其晚期实块型患者, 肝门区及肝脏被癌肿浸润后, 破坏了肝与胆囊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 致使胆囊的轮廓不清, 此时往往被诊断为肝门区及肝内肿瘤, 误诊率较高。由于该病缺乏典型而特异的临床表现, 更没有具备“金标准”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当胆囊癌被怀疑或确诊时, 常常已转移到其他部位[3,4], 为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组21例患者中, 仅有6例为早期病变, 处于中晚期的15例患者的治疗较为困难。但是, 本研究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0.95%, 高于文献报道的数值[2,3,4], 可能与使用仪器的先进性和操作者的技术有关。结合文献及其本文的结果, 可将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表现分为4种类型[1]: (1) 厚壁型, 胆囊壁增厚多见于颈部或体部, 呈现局灶性或较为模糊。内壁粗糙不规则, 外壁不光滑, 多见低回声, 厚度一般在l0mm以上, 为早期病变的表现。 (2) 隆起型, 肿瘤呈结节状或乳头状, 浸润到胆囊腔内, 瘤体有弱回声或中等回声, 出现衰减现象, 胆囊壁局部受到破坏并具连续性。颈部出现癌变可见胆囊增大、积液, 该型直径多在1cm以上, 要与腺瘤进行鉴别诊断。乳头状胆囊癌基底部增宽, 表面不光滑, 包膜不完整, 出现不均匀内回声, CDFI显示内血流丰富[2]。 (3) 混合型, 为原发性胆囊癌的中晚期表现, 临床最为多见。胆囊壁增厚伴有向囊腔内突出的肿块, 兼有厚壁型和隆起型的表现。

3.2 不能注重结石而忽视胆囊癌的声像图, 降低和减少漏诊误诊

基于胆囊及其周围脏器的特殊解剖结构和生理特性, 当患有胆囊癌时, 在早期癌细胞即可直接浸润、转移到肝脏或淋巴结。尤其应该注意的是, 当胆囊癌与胆囊结石并存时, 肿瘤的声像图往往被结石特别是充填性结石的声像图所掩盖, 操作者往往只注意到后者而忽视了前者的声像图[3,4], 致使出现漏诊或误诊, 误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但是, 原发性胆囊癌与胆结石和患者的性别、年龄之间有密切关系[5]。一般来说, 如胆结石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 女性, 结石直径超过2cm, 病程超过5年, 同时胆囊有息肉样病变等, 必须注意加强超声检测的质量和频次, 观察并鉴别是否为胆囊癌的改变。本组16例患者合并胆石症, 结石的声像图掩盖了肿瘤的声像图, 影响了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因此, 对于胆囊癌的高危人群, 要定期不定期进行B超、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 (如CT、MRI) 和临床体格检查, 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正确诊断率和早期发现率, 使患者得到早期手术治疗, 争取早期康复。

3.3 鉴别诊断时的注意问题

(1) 胆囊壁如出现胆固醇息肉、腺肌瘤、腺瘤、炎性息肉、慢性胆囊壁增厚等良性病变, 行超声检查出现的增厚或隆起性表现, 一般为对称性增厚, 内壁也较规则, 厚度不显著, 是与其发生癌变的主要区别。 (2) 胆囊腔内无声影, 或出现声影不明显的堆积状泥沙结石, 陈旧性的稠厚胆汁或脓团、凝血块等异物时, 由于其与胆囊壁分界线明显, 且当体位改变时可见移动之声像, 很好与肿瘤鉴别。对于胆囊壁折叠的回声, 伪回声也要注意区别[5]。由于胆囊癌早期即可转移到肝脏和胰腺等部位, 在对胆囊炎和胆囊结石并存患者行B超检查时, 当发现肝、胰有病灶时, 应积极寻找原发病灶, 看是否为原发性胆囊癌, 避免和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 能够确切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能够准确判断肿瘤是否出现转移, 可以为临床病理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有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同时, 由于超声检查是一种简单、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可以推广应用于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依据之一。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癌,超声诊断

参考文献

[1]石景森.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1, 4 (2) :68-70.

[2]林雅杰, 沈维红, 赵风英.超声显像诊断原发性胆囊癌3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4, 4 (8) :1325-1326.

[3]喻尊信, 陈孝平, 张必翔, 等.超声检查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腹部外科, 2003, 16 (6) :375-376.

[4]王尚透, 王晓勇.原发性胆囊癌27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 2004, 20 (6) :549-550.

原发性胆囊癌21例手术治疗分析 篇5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8例, 女13例, 男女之比为1∶1.6, 年龄32~81岁, 平均61.5岁, <50岁4例, 51岁以上17例 (80.9%) , 其中51~60岁6例, 61~70岁8例, >80岁3例。病程5 d~20年, 平均17.5个月。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不适12例 (57.1%) , 黄疸3例, 腹胀2例, 腹部包块2例, 恶心呕吐3例, 发热2例, 消瘦1例, 无症状2例。21例术前均行B超, B超检查提示胆囊肿瘤14例 (66.7%) , 胆囊结石3例, 胆囊息肉1例, 胆总管结石1例, 胆总管结石1例, 胆总管占位2例。18例患者行CT检查, CT提示胆囊占位13例 (72.2%) , 胆囊结石2例, 胆囊息肉1例, 胆总管结石1例, 胆总管占位1例。

1.2 治疗方法

2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Nevin分期:Ⅰ期1例, Ⅱ期5例, Ⅲ期4例, Ⅳ期5例, Ⅴ期6例。Ⅰ期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Ⅱ期5例中行单纯胆囊切除术4例, 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引流术1例;Ⅲ期4例均行胆囊切除术;Ⅳ期5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2例, 胆囊癌根治术3例;Ⅴ期6例, 行胆囊癌根治术2例, 剖腹探查术3例, 姑息性胆囊切除术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17例 (80.9%) , 其中高分化腺癌6例, 中分化腺癌4例, 低分化腺癌2例, 未分化腺癌4例, 粘液腺癌1例;鳞状细胞癌3例;类癌1例。

2结果

本组21例术后并发胆瘘1例, 2例患者因术后全身衰竭死亡, 病死率9.5%。出院的19例中15例 (78.9%) 得到随访, 其中1例Ⅰ期患者随访时仍健全, 已存活4年以上。Ⅱ期4例中1例术后1年死亡, 其余3例存活均已超过3年。Ⅲ期3例患者术后随访时1例存活已超过3年, 其余2例分别在术后1年、6个月死亡。得到随访的3例Ⅳ期及4例Ⅴ期患者均于术后1年内死亡。

3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 且容易与胆囊结石、胆囊炎相混淆, 造成早期诊断较困难, 多数患者在手术时已属于晚期。本组50岁以上者占80.9%, 男女比例约为1 ∶ 1.6, 且多伴有胆囊或胆道结石, 术前确诊14例 (66.7%) , 误诊7例 (33.3%) 。分析本组误诊原因可能与原发性胆囊癌早期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而不易发现, 常与良性肝胆疾病相似, 且常与胆囊炎、胆石症合并存在, 临床医生往往仅考虑到胆囊炎、胆石症而忽略了合并胆囊癌的可能有关[2,3]。根据本组诊治经验和结合文献[4,5], 我们认为, 临床上遇到下列情况者应高度怀疑有原发性胆囊癌的可能:①50岁以上的女性胆囊结石患者;②B超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3.0 mm, 结石直径>3.0 cm, 且胆囊颈部嵌顿结合者;③合并有胆囊息肉样病变;④瓷瓶样胆囊;⑤胆囊结石合并胆胰管汇异常者;⑥以往曾行胆囊造瘘者。

B超是目前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早期胆囊癌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隆起型病变和囊壁局限性增厚[6], 由于易受肠道气体及肥胖干扰, 故对可疑病例应行多体位、多方向检查, 必要时联合CT薄层扫描及增强扫描, 以提高术前检出率。晚近报道的超声内镜检查 (EUS) 、彩色多普勒超声[7]、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PET) [8]及胆囊双重造影[9]等, 已作为诊断胆囊癌的新方法, 故对怀疑有胆囊癌的患者应进行多种影像学检查。本组B超诊断率为66.7%, 我们认为, 对50岁以上的人群定期体检和B超普查, 特别是胆道结石、炎症、息肉样病变者, 定期复查或动态监测是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的重要手段。应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对可疑者可结合CT检查, 本组CT诊断符合率为72.2%, CT检查对厚壁型胆囊癌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同时能清楚地显示胆囊壁和周围脏器受肿瘤侵犯的程度, 评估腔内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经上述各种检查仍不能确诊者, 应及时剖腹探查, 在做胆囊切除时应注意胆囊大小、形态, 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或囊壁增厚变硬或肿块硬结, 胆囊黏膜是否规则、有无坏死组织、局部隆起等。对可疑者应立即做冰冻切片明确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胆囊癌的最佳选择[10]。手术方式主要取决于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期, 目前的主要手术方式有:①胆囊切除术, 适用于NevinⅠ~Ⅱ期患者;②胆囊癌根治术, 即胆囊切除加肝床楔形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 适用于NevinⅡ~Ⅳ期的患者;③姑息性手术, 即指各种退黄引流手术。近年来研究表明, 因胆囊壁淋巴管丰富, 胆囊癌可有早期淋巴结转移, 并且早期发生肝脏转移也不少见, 因此尽管是早期病例, 亦有根治性切除 必要。对于分期>Ⅲ期的患者, 只要有可能就应积极争取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本组3例Ⅱ期, 1例Ⅲ期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后生存期均达到3年以上。我们体会, 对NevinⅡ期以上的体底部癌患者, 则应行根治术。包括距胆囊床2 cm范围有肝脏楔形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扫;对胆囊颈部癌, 无论其侵犯胆囊壁哪一层, 均应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扩大根治术因其创伤大, 并发症多, 且不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故笔者不主张。总之, 由于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 故在术中必须仔细探查, 尤其要重视对胆囊标本的剖检和送检, 对可疑病例术中宜行快速冷冻切片检查, 根据病理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彭淑牖, 钱浩然.努力提高我国胆囊癌外科治疗水平.实用肿瘤杂志, 2005, 20 (1) :5-6.

[2]罗丽霞, 马晓强.原发性胆囊癌35例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09, 15 (28) :57.

[3]邹树林, 陈光.原发性胆囊癌误诊118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6) :3884.

[4]欧阳正晟, 蒋旭.意外胆囊癌:附15例报告.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9, 18 (2) :198-199.

[5]沈依, 王天翔.原发性胆囊癌31例临床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9, 18 (2) :196-197.

[6]吕新生, 王志明, 孙维佳, 等.实用临床普通外科学.中南大学出版社, 18 (2) :196-197.

[7]Hiroki K, Yoshiki H, Akihiro I, et al.Ues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nomalous connection in pancreato-biliary disease.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 11 (7) :1018-1022.

[8]Koh T, Taniguchi H, Yamaguchi A, et al.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gallbladder cancer using positron emission tamography with fluo-rine-18-labled fluoro-deoxyglucose (FDG-PET) .J Surg Oncol, 2003, 84 (2) :74-81.

[9]石景森, 杨毅军, 赵凤林, 等.原发性胆囊癌44年诊治的临床回顾.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1, 6 (3) :137-141.

原发性胆囊癌影像学误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纳入原发性胆囊癌患者48例, 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术前影像学误诊13例患者, 误诊率达58.3%, 其中男12例, 女36例, 男女比例为1:3;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63岁, 大于60岁的患者达30例。患者间断性右上腹疼痛或不适10例, 其中6例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剑突下疼痛5例, 黄疸2例, 右上腹包块1例, 消瘦3例, 发热5例, 腹水2例。

1.2 检查方法

B超检查:患者空腹平躺, 采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分别取仰侧位、左侧卧位、坐位等, 尽量充分暴露胆囊, 以便有利于诊断。CT检查:患者平扫再进行增强扫描, 层厚10 mm, 螺距1.5, 兴趣区沉厚3~5 mm。观察胆囊的形态特点。

1.3 检查后处理

48例患者急性手术31例, 择期手术17例, 术后及时行病例检查, 尽力避免胆囊癌或合并癌症的误诊、漏诊。

2 结果

2.1 影像学结果

48例患者中胆囊癌合并慢性胆囊炎症患者22例 (45.8%) , 伴有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18例 (37.5%) , 诊断为胆囊息肉患者4例 (8.3%) , 诊断为肝癌患者3例 (6.3%) , 其他合并症1例 (2.1%) 。

2.2误诊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分析, 48例患者中误诊13例 (27.1%) , 诊断有效率为72.9%。其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5例, 胆管结石3例, 胆囊息肉2例, 胆管癌1例, 胰头癌1例, 胆囊缺如1例。

3 讨论

胆囊癌患者多发于50~70岁, 60岁左右居多, 女性约为男性的3倍, 本组纳入的48例胆囊癌患者中有13例病例均为误诊, 多误诊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可见一般的影像学检查, 如B超、CT并不能完全准确的诊断该病。

误诊原因: (1) 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发病比较隐匿, 特别是常伴有胆结石及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腺瘤、胆囊萎缩时, 其早期的症状都被良性胆囊疾病掩盖。胆囊病变引起周围脏器反应, 如肝脏、胆管、十二指肠等, 因此胆囊癌发展方式比较多样化[3]。尤其是厚壁型胆囊癌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时的病理改变在肉眼很难鉴别。在治疗中早期被医生忽视只是采用了简单的检查和治疗, 晚期侵及其他脏器, 极易被误诊为其他相应脏器肿瘤而导致误诊; (2) 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不全面, 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B超对胆囊癌的诊断符合率达83.6%[4]。患者肠道胀气时, 慢性胆囊炎影像学与壁厚型胆囊癌相似。影像学很难鉴别。胆囊癌晚期侵及周围肝实质与急性胆囊炎导致周围炎的影像学相似, 不易辨别; (3) 忽视了胆囊癌及胆囊结石的因果关系;大多数外科学者认为胆结石的长期机械损伤引起胆囊黏膜上皮增生从而诱发癌变[5]; (4) 忽视了胆囊癌与胆囊息肉的联系:胆囊壁向内腔突起的病变为胆囊息肉, 分为肿瘤性 (如腺癌和腺瘤) 和非肿瘤性 (如腺肌增生) 两种。腺瘤的癌变率为10%~19.3%, 腺癌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8.4%~16.4%[6]; (5) 对胆囊癌的诊断缺乏警惕性:在诊断胆道疾病时思想停留在胆囊常见病上忽视了胆囊癌的发生。

综上所述, 对胆囊疾患者者应结合资料综合分析判断, 反复推敲, 仔细斟酌。对可疑病例结合B超CT检查后可进一步进行MIR多方面检查, 做出诊断, 才有可能降低胆囊癌的误诊率, 提高胆囊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误诊原因及预防误诊的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胆囊切除13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48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 术前因影像学判断误诊13例, 分析其误诊原因探讨预防误诊的措施。结果 48例患者正确诊断有效率为72.9%, 13例患者误诊 (27.1%) , 其中误诊为慢性胆囊炎、胆结石5例, 胆管结石3例, 胆囊息肉2例, 胆管癌1例, 胰头癌1例, 胆囊缺如1例。结论 13例误诊患者的诊治分析, 其误诊原因为过分依赖影像学, 对病情认识不足, 未进行进一步MIR确诊。医生需提高对胆囊癌影像学表现认识, 对可疑病例术前应做全面完善的检查, 以免漏诊、误诊。

关键词:影像学,胆囊癌,误诊,预防

参考文献

[1]孙文郁, 涂巍.原发性胆囊癌误诊分析[J].现代胆囊误诊分析, 2007, 15 (2) :225-226.

[2]赵北永, 张庆选.54例原发性胆囊癌误诊分析和预防[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2007, 9 (4) :342-343.

[3]李青松, 周秀云.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学诊断[J].医学影像杂志, 2007:17 (7) :692-693.

[4]崔彦, 黄仲初.原发性胆囊癌 (国内文献1281例分析) [J].普外临床, 1989 (8) :180-182.

[5]覃忠.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 (附32例分析) [J].中国实用医药, 2002, 1 (24) :29-30.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5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 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该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25例, 年龄在36~72岁之间, 50岁以上者35例, 占77.8%, 患者临床表现有反复右上腹不适, 继之出现持续性疼痛并向右肩及腰背部放射者20例;腹胀、消化不良、厌油腻及食欲减退者16例;9例患者无任何症状体检时发现。

1.2 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MHz, 患者空腹8~12h, 常规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 在右上腹部肝区及剑突下行横切、纵切及斜切, 观察胆囊的形态、与肝脏的边界, 胆囊壁的厚度, 胆囊腔内有无肿块及肿块的形态、大小、内部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情况。

2 结果

上述45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中, 超声作出诊断并且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有35例, 准确率77.8%, 误诊10例, 误诊率22.2%。根据彩色超声图像特点将胆囊癌的声像图分为5型。

(1) 小结节型, 5例, 占该组病例的11.1%, 超声表现病灶一般较小, 约1~2 cm, 典型的呈乳头状或桑葚状中等回声, 自胆囊壁突向胆囊腔内, 带蒂或基底较宽, 表面不平整, 该处胆囊壁略增厚、内壁毛糙。本型好发于胆囊颈部, 合并多量结石时容易漏诊, 为胆囊癌较早期的表现。

(2) 蕈伞型, 5例, 占该组病例的11.1%, 为基底宽而边缘不整齐的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 多为弱回声或中等回声, 常为多发, 可连成一片, 单发的病灶多呈乳头状, 肿块周边常见胆泥形成的点状回声。本型特征明显, 不难诊断。

(3) 厚壁型, 9例, 占该组病例的20%, 胆囊壁呈现不规则增厚, 可以呈局限性或弥漫性, 内壁多不光滑, 往往以胆囊颈部、体部增厚明显, 早期仅轻度增厚时诊断较困难, 不易与慢性胆囊炎所致的胆囊壁增厚鉴别。

(4) 混合型, 7例, 占该组病例的15.6%, 胆囊壁有局限或弥漫不规则性增厚, 并且伴有乳头状及蕈伞状肿块, 突入胆囊腔, 为蕈伞型和厚壁型的混合表现。

(5) 实块型, 19例, 占该组病例的42.2%, 胆囊腔变大, 正常液性腔消失, 被一弱回声或回声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充填, 或胆囊内被不均质的斑点状强回声充满, 有时可见结石的强回声团伴声影。因肿块浸润肝脏使得胆囊与肝之间的正常高回声带被破坏、中断、甚至消失, 则胆囊轮廓显示不清, 本型易误诊为肝内肿瘤。

误诊10例, 有4例是假阳性, 手术后病理诊断为2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 1例胆囊息肉, 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5例是假阴性, 其中2例胆囊萎缩, 3例胆囊萎缩合并结石掩盖了肿瘤声像图。1例误诊为肝癌。

3 讨论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恶性程度较高, 早期症状不明显, 出现症状较晚, 多没有特征性表现, 大部分患者当临床作出诊断时已有肝脏侵犯或远处转移, 预后较差[4], 胆囊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局部浸润和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较少见, 发生转移的多为厚壁型、实块型和混合型[5]。二维超声可以对胆囊内实质性肿块及转移性病灶作出诊断, 此时, 结合彩色多普勒技术, 即能清晰地显示胆囊壁的增厚程度和胆囊腔内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肝脏和淋巴结的转移灶, 又可以探及到增厚的胆囊壁和肿块内的彩色血流信号, 将更支持诊断, 因此彩色超声被认为是临床诊断胆囊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上述45例原发性胆囊癌中38例瘤体内和增厚的胆囊壁内探及到动脉血流频谱, 且血流峰速及阻力指数均增高, RI>0.65, 与肝癌所呈现的低阻力血流特征不同, 是区别于胆囊转移癌和胆囊良性肿块的重要特征[6], 多普勒血流频谱在实块型中较容易探及, 并可探及到血流峰速加快, 其他类型胆囊癌大多在增厚的胆囊壁及肿块内探及到星点状血流信号闪烁, 因此, 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胆囊癌与胆泥、胆囊内脓团及血块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对胆囊癌尤为重要[7]。实块型胆囊癌需要与肝脏或横结肠肿块相鉴别, 上述误诊1例为肝癌的, 即为实块型胆囊癌, 胆囊正常形态消失, 取而代之为一不均匀实质性的偏低回声, 界限不清, 形态不规则, 周边探及到星点状彩色血流信号, 受检查技术和仪器灵敏度的限制, 所以误认为是肝癌。实块型胆囊癌虽然丧失了正常胆囊的形态特征, 但当肿块内有结石的强回声和声影时, 则可以证实肿块来自于胆囊[8]。

胆囊结石作为胆囊癌诱因之一, 文献报道约70%的胆囊癌患者同时合并胆囊结石[9], 上述45例胆囊癌患者中有31例合并胆囊结石。

结石对胆囊壁的反复刺激, 导致胆囊壁增厚, 回声毛糙, 胆囊腔内胆泥形成, 胆囊腔内如发现弱回声及中等回声, 无声影的时, 应反复改变体位, 观察其形态及位置是否随体位改变而改变, 准确的术前诊断至关重要。伴随着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和超声体检的广泛开展, 越来越多的胆囊结石患者和胆囊内小隆起病变患者接受微创手术[10], 使胆囊癌的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上述1例胆囊息肉, 其表面欠光滑, 基底略宽, 大小1.08×0.98 cm, 内未探及到彩色血流信号, 汤焕亮等[11]认为对>1 cm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应注意其是否呈分叶状, 表面不光滑, 基底宽, 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应考虑早日手术治疗, 胆囊壁和胆囊肿块内检测到彩色血流信号, 是具有重要价值的诊断指标, 上述的胆囊腺肌增生症与胆囊癌的鉴别, 在于在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小囊状结构[12], 息肉一般大多<1 cm, 可资鉴别, 胆囊腔内回声性病变形成的肿块伪像, 如无声影或声影不明显的泥沙样结石, 陈旧性的稠厚胆汁团, 这些异物, 当改变体位后观察, 多可见其移动[13]。造成胆囊癌诊断假阴性主要发生于病灶较小或是厚壁型等, 在胆囊内有多量结石时会遮盖小肿块而导致漏诊。

上一篇:工资基数下一篇:监督制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