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角型

2024-09-21

原发性闭角型(精选10篇)

原发性闭角型 篇1

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眼压也得到了明显控制, 在随后的住院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均未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有效控制眼压, 缓解患者的病痛, 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眼压疗效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由于发作时眼前部位充血又被称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 主要由房角关闭引发的眼压急性升高引起。其为一种多发病, 长时间在昏暗环境下工作、情绪激动、气候变化以及近距离阅读都可能造成其急性发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发作前无明显症状, 但大约1/3的患者都会有先兆症状, 如傍晚时分外出感觉视线模糊、轻微眼痛, 但是这些症状在充分休息后就会消失, 所以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早期患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病情, 从而失去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机会。现代医学认为青光眼只能被控制, 而不能被治愈, 因此一旦确诊为青光眼, 就要进行终身的护理, 对于该病的治疗一般是药物和手术。本文对手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3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其中男12例13眼, 女18例22眼, 年龄40岁~87岁, 平均年龄 (61±4.3) 岁。所有患者的眼压均>40 mm Hg, 均采用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 并使用乙酰唑胺降眼压和滴眼液散瞳。

1.2.2 手术方法

局部麻醉或者表面麻醉, 固定眼位, 在眼科手术显微镜下做11:00~01:00钟方位以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并在正上方角膜后缘2.5 mm处做宽为3 mm、厚度为1/2巩膜的巩膜切口。于巩膜瓣下切除3 mm×1 mm的小梁组织, 提起并全层切除周边的虹膜组织, 吸取残留的粘弹剂, 最后进行缝合。

1.2.3 术后护理

术后进行常规护理, 使用抗生素6 d, 眼睛局部进行抗炎治疗, 每天用卡托卡胺眼药水散瞳2次。术后患者需要保留眼部纱布1周, 术后4 d即可进行眼压等情况的检测。合理饮食, 尽量避免高脂肪的食物, 不吃刺激性和油炸食物, 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 出院后定期复查。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本组3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眼压也得到了控制, 在治疗后3个月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见表1。

2.2 眼压变化

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服用药物对眼压进行控制, 手术治疗后1周, 患者的眼压状况明显得到改善。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

3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了手术, 35眼中有8眼出现瞳孔区渗出, 4眼出现前房出血, 发生并发症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 在随后的住院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早期青光眼无明显症状, 经过休息后即可恢复, 因此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其急性发作时, 眼睛红、痛且有明显的视力下降,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患者应及时发现病情并尽早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特别是容易激动、在昏暗环境下工作或者傍晚时分感觉视线模糊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注意保护眼睛, 避免急性发作时的痛苦[1]。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伴随着眼压的急剧升高和其他症状, 在发作时眼部充血明显, 由于其不可治愈性, 所以患者需要注意前期症状并早做治疗。治疗上必须尽快降低眼压,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眼压控制到正常水平, 并进行手术治疗, 眼压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就进行手术很容易发生并发症。而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并发症有很多, 如角膜水肿、晶状体浑浊、眼底出血、虹膜萎缩和动静脉阻塞等,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 后果十分严重。这种情况下即使手术成功, 视力的恢复情况也不会很理想。手术治疗虽然不能治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但能暂时控制眼压, 在定期复查的基础上能有效预防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再次发生[2]。

通过对3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 我们认为:手术治疗可使视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虽然不能完全治愈, 但通过后期辅助治疗, 仍能将眼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所以患者对手术效果要保持充分的信心, 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在手术治疗中注意遵守操作规范, 避免损伤其他组织[3]。

综上所述,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让眼压得到有效控制, 缓解患者的病痛, 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建胜.手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2) :159.

[2]张静慧.小梁切除术治疗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J].山东医药, 2009, 49 (30) :78.

[3]龙启豹.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下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2) :27.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护理 篇2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22-150-0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急,致盲率高,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失明[1]。临床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尤其是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2]。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采取系统的、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围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本研究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80例,其中男29例,女51例,年龄22~78岁,平均(48.6±2.0)岁。其中左眼发病26例,右眼发病19例,双眼发病35例,伴耳鸣28例、恶心、眩晕16例,起病数小时~1 d内来就诊的患者共20例,2~3 d内来就诊的患者共52例,超过7 d以上来就诊的患者共8例。无明显诱因15例,有明显诱因65例。用1%~2%毛果云香碱滴眼降眼压,使眼压控制在12~25 mmHg;平均住院7 d,治疗后随访2个月~1年。8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白内障,其中10例为白内障近成熟期。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根据需要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①术前: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及时解决,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耐心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及术中的注意事项、与手术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使患者能够充满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充分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训练患者患眼各方面运动,尤其向下方固视、消毒皮肤,用眼包包封术眼。②术后:一般术后取平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剧烈活动。勿需绝对卧床休息,除有前房出血需要半卧位休息,滤过性手术后2 d内应卧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滤过性手术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同时注意观察对侧眼,如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每日测量眼压,在裂隙灯下检查前房及限底情况。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眼睛胀痛等眼压升高症状,必要时随时测眼压,眼压低应及时寻找原因并给予处理[3]。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术后第l天开始换药,注意观察术眼切口,滤过泡及前房形成等情况,同时注意保持术眼清洁。禁止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引起呛咳和牵拉伤口,导致眼压升高或切口裂开。要求饮食要营养丰富,富含纤维素、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提高组织的修复能力,促进创口的愈合[4]。另外也要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观察术眼是否出现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嘱患者平时保持乐观情绪、勿急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用眼过度、指导患者正确应用滴眼液、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眼球按摩,注意用药禁忌证,定期复诊,定期测量眼压[5]。

1.3 观察指标

依从性标准[6]:完全依从是指治疗中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坚持规范治疗者;不完全依从是指治疗过程中基本按照医嘱执行,偶尔不规范治疗者;不能依从是指治疗过程中时常按照医嘱执行,不能坚持或中断治疗者。依从性的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沟通能力、责任心、手术室温度、适度及手术室环境、麻醉效果等方面。总依从=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

并发症情况 并发症包括轻度角膜水肿、前房少量出血、黄斑囊样水肿、角膜后弹层脱离、驱逐性大出血、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干预组的住院时间为(7.6±1.1) d,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n轻度角膜水肿前房少量出血黄斑囊样水肿 角膜后弹层脱离驱逐性大出血 感染合计(%)

干预组40 20 0002 4(10.0)

对照组40 51 000 612(30.0)

x24.423.885.126.26

P<0.05<0.05<0.05<0.05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0.0±1.2) d,干预组的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总依从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组别n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不能依从总依从率(%)

干预组40 2117 2 95.0

对照组 4016159 77.5

3 讨论

护理干预目的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进患者自觉的改变不良行为,最终建立健康行为,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7]。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减轻焦虑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心理干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根源,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并加强护患交流,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心理状况,以减少患者对预后的担忧。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说明目前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顺利地完成手术[8]。

本研究中,笔者发现,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干预组的住院时间(7.6±1.1) 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10.0±1.2) d,干预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总依从率高,术后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围术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能有效减轻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5-97.

[2] 刘丽宏,金娅芳,付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7,28(4):524.

[3] 刘士香,张英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65例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现代眼耳鼻喉杂志,2008,5(3):278-279.

[4] 贺小琴.急性闭角型青光眼48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72-73.

[5] 许奕如,邹祝华.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4):2326-2327.

[6] 方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7(8):77-78.

[7] 钱祥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2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66-67.

[8] 黄海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术前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5):145-146.

原发性闭角型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科室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 (26眼) , 其中男13例, 女27例, 年龄43岁~79岁, 平均55.3±10. 2岁。这些病人中,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7例, 病人有一定程度的晶体混浊。手术前视力小于0.1者8眼, 0.1~0.3者22眼, 0.3~0.5者10眼。病人的房角黏连程度由30%到整个黏连。根据国际通用的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 病人的晶状体核硬度分为1到4级。所有病人手术前眼压18到40mm Hg, 平均眼压27.9±5.9mm Hg。

1.2手术前准备

手术以给病人药物降眼压:采用药物2%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 病人服用醋氮酸胺或者输入20%甘露醇, 让病人的眼压降到正常水平, 手术前三天给病人滴抗生素类眼药水, 一天六次, 对于眼压相对高的病人在进行手术以前1h, 进行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 达到眼压降低目的。手术之前半个小时采用复方托品酸胺散瞳。

1.3手术方法

给病人予以艾尔凯因表面麻醉, 给予病人上方角膜缘隧道做切口, 穿刺到前房, 然后逐步释放出房水。在患者的前房内输入薪弹剂 (国外产的一种透明质酸钠) , 连续环形撕囊直径5mm左右。水分离。运用超声乳化仪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晶状体核与皮质。将后房型的人工晶体植入囊袋之中, 虹膜恢复器钝性分离房角。接着将薪弹剂吸出, 通过切口输入林戈氏液使前房恢复, 使切口全部自闭, 不让渗漏现象出现。在病人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和氟关松注射液, 然后包扎眼睛。

1.4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运用SPSS18. 0统计学软件作统计学分析, 病人开展手术以前和手术以后的眼压和中央前房深度以及视力对比运用t检验, 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以后对所有病人进行随机采访, 采访时间60d到两年时间, 平均8±1. 3个月, 在回访期过程中, 手术后病人的眼压10~16mm Hg, 平均眼压14. 7士4.2mm Hg, 和手术以前相比差异明显 (P<0.05) 。很多病人手术以后视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手术以后回访过程中, 视力小于0.1者1眼, 0.1~0.3者7眼, 0.3~0.5者18眼, 0.5~1.0者14眼。和手术以前相比病人的视力有显著提升。手术后有1例视力没明显提升, 给该病人进行眼底检查发现其视神经出现萎缩。 中央前房深度手术前1.58±0. 30mm, 手术后增到2.38±0.29mm, 有明显差异。7眼手术后出现轻微角膜水肿现象, 一周后基本恢复透明。5眼有稍微渗出现象, 予以典必殊后基本吸收。

3讨论

一般认为诊治比较性青光眼的方法是进行虹膜周围切除手术和小梁成形手术。将虹膜周围切除可以让前后房互通, 让病人的瞳孔阻滞现象获得舒缓。若病人的视功能被损需要进行滤过性手术。不过滤过手术进行后可能会出现前房变浅、滤过泡局部瘫痕和渗漏、局部水肿、眼压不能有效稳定甚至出现脉络膜渗漏等症状。和上述术法相比,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式的优点是:切口很小, 手术过程中前房稳定、虹膜基本不受刺激;手术以后角膜基本没有散光现象, 病人视力恢复迅速;手术不疼痛, 手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低。

对于房角粘连程度超过30%的病人, 在进行手术时都没进行联合小梁切除手术, 手术后病人眼压控制比较好, 运用超声乳化仪进行闭合式前房冲洗, 以压力冲击房角黏连区来切实分离虹膜和角膜内皮, 让房角再次开放。对于房角黏连程度较重的病人, 在手术过程中加以房角分离, 这样治疗效果也较好。因为闭角型青光眼的小梁网功能是正常的, 也让手术后房角狭窄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瞳孔阻滞状况去除以后眼压得到控制。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眼压有时会骤然升高, 与此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 导致瞳孔有散大现象。 当瞳孔的直径和人工晶状体直径相比较大, 且手术以没有恢复正常, 就会导致手术后出现炫光或者人工晶体脱落或者移位。本文中4眼瞳孔直径5~7mm。进行环形撕囊, 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中, 不会由于没有虹膜阻挡而脱落或移位。此外手术后前囊膜出现混浊, 在人工晶状体赤道部位到前囊缘部位迅速产生遮挡, 手术以后就不会出现炫光现象。因此针对手术前瞳孔散大的病人, 可以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行隧道切口。由于隧道切口有自闭功能, 可很好防止虹膜脱落以及切口嵌顿, 也使白内障手术以后周围虹膜前黏连程度降低, 与此同时让小梁网的滤过功用切实获得保护, 这样手术后病人的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5结束语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对已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手术切口较小, 手术后病人视力很快得到恢复, 术后的并发症很少或没有, 有很高的安全性等优点, 且可很好地控制病人眼压以及提升病人视力。

参考文献

[1]吴勇, 陈银, 黄振平, 等.超声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眼科新进展, 2005, 25 (4) :353-354.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救与护理 篇4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对视网膜、 视神经进行性不可逆性损害。青光眼目前占致盲眼病第 4 位。它的发病与疲劳、 近视、 精神紧张、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眼压急剧增高,同时合并头痛、眼球胀痛、恶心、呕吐、虹视及视蒙等。其病程发展为五期,其中急性发作期对视力损害为最大。在此期,若能有效控制眼压视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视力会迅速下降,严重者数日内失明。

1临床资料

我院眼科急诊住院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共20例,其中女:15例、男:5例, 年龄在50-60岁。有明显诱因者(生气、劳累等)有16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5例。门诊诱发引起急性发作为10例,无明显诱因的为4例,眼压均在50mmHg以上。

2急救护理措施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是由于眼压急剧增高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迅速降低眼压是急救的根本。原则为先用全身性降压药物再用缩瞳剂,降压效果比较好。局部点眼用缩瞳剂可使闭塞的房角开放起到疏导房水排出的作用。高渗性药物及碳酸酐酶制剂可至水生成,使眼内压力迅速降低,减轻房角粘连而为手术做好准备。

2.1缩瞳剂的应用:立即给予2%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瞳,每隔5 min 1次,共6次,然后每隔30 min 1次,共直到房角开放,眼压恢复正常或进行手术时为止。

注意: 滴眼时要压迫泪囊5分钟,避免出现眩晕、气喘、脉快、多汗等中毒症状,未发作的对侧眼点药2~3次/天。此时护士点眼时动作要轻柔,点眼后应注意压迫泪囊,减少药物吸收而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并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2.2制房水生成剂:有碳酸酐酶制剂,它能减少房水生成,但不能重新开放房角、单独使用会产生“缓解”的安全错觉而延误治疗造成房角粘连的恶果。故必须与缩瞳剂联合使用。共同起到疏导和抑制房水的作用。使用时护士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四肢麻木、输尿管结石等。用药前必须先检查及常规。肾功能不好者禁用,有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2.3高渗性药物:能增强血浆渗透压,吸收水份,使眼内压降低。常用药物有20%甘露醇,250ML应在20~30min内滴完。眼压即下降,可维持3-4小时,副作用有多尿、口渴、颅内压降低引起头痛头昏。因此,护士在此时应嘱患者半卧位切忌喝水眼压降至25mmHg以下改为每天一次,眼压降至正常即停药,治疗中避免甘露醇外渗或外漏。注意:甘露醇静滴时,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壓以及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4对症治疗:疼痛剧烈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剂,如有烦躁、情绪紧张者给予镇静剂。

2.5指导患者控制饮水量,不一次性的大量饮水;衣领不宜过紧;不宜在暗室久留,以免眼睛因为暗室环境,而瞳孔扩大,房水循环障碍,引起眼压增高。

2.6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与其情绪因素有关,在临床资料中就可明显看出5%。在《内经》中讲“百病生于气也”。中医学说与因暴怒忿郁,气郁化火,饮食上泛等有关,意指人们重视七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一方面立即用药争分夺秒的抢救视力,一方面做好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入科时头痛、眼痛剧烈,非常烦躁,有的会发出呻吟,希望得到医生护士的重视和救治。接诊时护士应开启绿色通道,先扶患者到病房卧床休息热情接待病人,动作敏捷。对病人说话音量放低,点眼动作要轻柔,时间准确,认真观察病人用药反映,使患者有安全感。由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往往是在突然情况下发生的剧烈疼痛和视力丧失给病人造成极大地打击,常表现为烦躁、情绪紧张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责任制护士在有条件时应把病人安排在单人房间减少探视时间,可避免患者再次发生情绪激动。

原发性闭角型 篇5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手术时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的眼部疾病[1]。本文先对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PACG患者共114例114眼处于高眼压状态下时 (眼压>40mmHg) 给予手术治疗后进行的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PACG急性发作的患者114例114眼, 其中男性有50眼, 女性有64眼, 年龄41~79岁, 平均年龄为62.8岁。在患者入院后都给予局部治疗以及全身的药物综合性治疗48~72h以后眼内压仍然高于40mmHg时, 就要立即急诊给予抗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术前视力测定:光感/眼前者有10眼, 手动/眼前~2m者有22眼, 数指/眼前~2m者有26眼, 0.01~0.1者有38眼, >0.1者有18眼。术前眼压>60mmHg者有4眼, 眼压在50~59mmHg之间者有36眼, 眼压在40~49mmHg之间者有74眼。

1.2 方法

手术前均给予了充分降低眼内压的治疗, 在局部应用卡替洛尔滴眼液以减少房水的生成, 并且静脉应用高渗剂200g/L的甘露醇以促进房水的排出, 在手术前0.5h给予口服醋甲唑胺50mg;手术都应用小梁切除并联合应用虹膜周切术术:手术过程中应用爱尔卡因进行表面麻醉, 应用20g/L利多卡因以及7.5g/L的布比卡因的混合液大约1mL在结膜下给予局部的浸润麻醉, 并且在3点钟或是9点钟方向的角膜缘处平行于虹膜向6点钟方位给予作前房穿刺, 缓缓的放出适量的房水来, 并且在角膜缘的上方作一个以穹隆部作为基底的结膜瓣, 再仔细的分离结膜下的组织, 对巩膜面进行充分的止血, 并且作一个以角膜缘作为基底的巩膜瓣, 大小大约为3mm×4mm, 厚度为1/2巩膜厚度, 呈梯形状, 此时在巩膜瓣的下方先要切一个小的切口, 从此切口处放出适量的房水来使眼压能尽量的降低, 切除小梁组织大约1.5mm×2.5mm以及小梁组织周边的虹膜组织, 应用10-0的尼龙缝线来缝合巩膜瓣, 手术要有前房形成并且房水要能有渗漏, 把结膜在原位铺平, 对位给予缝合2针, 在缝合的时候可以带一点点角巩膜缘的浅层组织, 以防止手术切口的渗漏;手术完毕后, 要从穿刺口灌入灌注液, 查看滤过口是否有滤过过强现象, 并且要使眼压恢复到接近于正常的水平, 还要防止各种原因导致的浅前房症状的出现, 在结膜下给予注射抗生素。

2 结果分析

2.1 术后视力

手术后给予随访6个月, 和手术前进行比较, 术后的视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者为106眼 (占93%) , 其中光感/眼前者有2眼, 手动/眼前~2m有者8眼, 数指/眼前~2m者有10眼, 0.01~0.1范围者有16眼, >0.1者有70眼。视力没有变化者有8眼 (7%) 。

2.2 术后眼压测定

手术后6个月, 和手术前进行比较, 手术后眼内压≤21mmHg者有96眼 (占84%) , 联合应用局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在≤21mmHg者有18眼 (占16%) 。

2.3 前房的深度

所有的患者都在手术后24h以内使前房形成, 根据Spaeth分级的方法, 正常眼有102眼, 浅Ⅰ级有4眼, 在手术后的第3d恢复正常。均没有出现Ⅱ级和Ⅲ级浅前房。

2.4 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都没有出现视网膜、玻璃体出血或者爆发性的脉络膜下腔出血。手术后出现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者有38眼, 其中瞳孔区纤维素膜渗出者有22眼, 在局部进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频繁的滴眼, 每隔2h滴眼1次, 手术后1周后渗出基本上被吸收;没有看到有脉络膜的脱离、脉络膜下腔出血以及恶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在高眼压的状态下给予内眼手术很可能会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和眼内出血以及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2], 手术风险很高。一般在给予青光眼滤过手术之前, 原则上都应该要使患者的眼压下降至或接近于正常的范围时较安全。但是临床上存在有一部分患有青光眼的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后眼压还是不能控制到正常范围, 此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不仅眼压得到有效的控制, 还会使视力避免进一步损害。手术的过程中缓慢的调节眼压和积极的预防滤过口的粘连是手术是否能成功的关键所在。应该注意的是: (1) 在手术前要静脉应用高渗剂200g/L的甘露醇以及手术0.5h之前给予口服醋甲唑胺50mg, 尽量使眼压下降; (2) 手术过程中实行前房穿刺并要放出适量的房水以使眼压能稍微的降低, 使眼球能逐渐的适应眼内压的改变, 有利于眼内血流的重新分布和灌注, 特别是视神经的供血以及对眼内压的耐受力, 进而避免了脉络膜下的暴发性出血、眼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3]; (3) 手术过程中给予小梁以及虹膜切除的时候, 操作要轻并且缓慢, 还要注意虹膜的动向, 精确的控制好虹膜膨出的程度, 如果在切除小梁的时候出现虹膜的膨出, 此时应该把虹膜剪开一个小口子, 使房水缓慢的流出, 等待眼压下降之后膨出的虹膜就会恢复; (4) 手术完毕时要从穿刺口灌入灌注液, 查看滤过口是否存在滤过过强现象, 并且使眼压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的程度, 还要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浅前房现象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高眼压对于眼组织的损伤, 其本质是缺血和再灌注的问题。当眼内压不断升高超过视网膜以及筛板的自身调节的功能时就可以导致视网膜的血液循环障碍的形成, 导致视网膜、筛板以及视神经供血的不足;与此同时, 高眼压持续的时间愈长, 视神经以及视功能受到的损伤会越来越严重, 当眼压持续>40mmHg的时候, 还可以造成急性前部视神经缺血或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萎缩以及阻塞[4]。所以, 当PACG急性发作时, 给予用药治疗后眼压仍然还不能下降者, 及时手术治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文炳.临床青光眼[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91-392.

[2]Aung T, Tow SLC, Yap EY, et al.Trabeculectomy for acute primaryangle closure[J].Ophthalmongy, 2000, 107 (7) :1298-1302.

[3]陶晨.脉络膜上腔出血1例[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0, 18 (8) :503.

原发性闭角型 篇6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房角分离术,青光眼,白内障

近年来, 白内障手术治疗青光眼的观念已经越来越为大家认同, 回顾2004年11月至2008年1月老年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的青光眼患者31例 (47只眼) , 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体会, 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4年11月至2008年1月, 31例 (47眼)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男性13例 (20眼) , 女性18例 (27眼) 。年龄55~86岁, 平均63.9岁。47眼缩瞳试验眼压均能降至正常范围或较试验前眼压明显降低 (降幅>8mm Hg) , 房角粘连关闭在<180°。其中透明晶状体11眼 (暗室试验阳性) , 合并不同程混浊的晶状体36眼。47眼均行透明角膜缘切口,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3个月~3年, 平均27个月。

1.2 术前检查

视力≤0.6、眼压:47眼缩瞳试验眼压均能降至正常范围或较试验前眼压明显降低 (降幅>8mmHg) 、前房深度、晶体厚度、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房角镜:房角粘连<180°, UBM、视野、视觉电生理。

1.3 术前用药

(1) 降眼压:术前应用缩瞳剂、β受体阻滞剂、碳酸酐酶抑制剂及高渗剂。47眼术前眼压均控制在10~21mmHg。 (2) 术前常规用抗生素滴眼。

1.4 手术方法

表麻下行透明角膜缘切口及辅助切口, 注入黏弹剂, 进行连续环行撕囊, 水分离, 采用ALCON公司的Lagacy及Infiniti超声乳化仪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植入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于囊袋内, 黏弹剂注入式分离房角。

1.5 术后用药

常规散瞳2次/d, 典必舒眼液6次/d, 典必舒膏1次/d, 2周后减量、停药。根据眼压情况临时给局部降眼压药物 (同术前) 。

1.6 统计学处理

t检验。

2 结果

2.1 眼压

术前眼压平均 (29.67±4.15) mmHg。术后1周:平均 (10.81±3.27) mmHg。与术前未用药时眼压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

2.2 视力

47眼中41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表1) 。

3 讨论

3.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OCG) 是亚洲人群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1], 是由多种机制引起的: (1) 单纯瞳孔阻滞导致的房角关闭:我国38.1%的POCG患者是由单纯瞳孔阻滞引起的虹膜膨隆导致, 临床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虹膜切开术疗效较好; (2) 单纯非瞳孔阻滞导致的房角关闭-高褶虹膜综合征:此型患者有相对深的中央前房, 且晶状体位置较后, 仅7.8%的POCG表现为该型; (3) 多种机制共存导致的房角关闭[2]:由于晶状体前移、瞳孔阻滞力升高, 或由于瞳孔散大、虹膜堆积在房角, 或由于前移睫状体推压虹膜到房角, 54.8%的POCG表现为该型。

3.2 POCG的治疗原则[2]

虹膜膨隆型可以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共存型可以跟据不同亚型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随着前房的加深部分患者的房角重新开放, 可以不必再用药物或行滤过手术。

通过摘除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联合房角分离[3], 以及术后前房加深, 解除了晶状体对虹膜、房角的挤压, 房角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开放, 改变了以往青光眼患者先行青光眼手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的传统手术方式, 减少患者承受的手术次数, 减轻了患者痛苦。笔者所选患者均为房角粘连<180°, 缩瞳试验明显降低眼压的患者, 实则此手术相当于周边虹膜切除术或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故术后所有患者眼压均保持正常范围之内[4]。对于房角粘连>180°的患者是否通过该术式解决眼压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

术中房角分离如果采用术中用房角镜可能更加确切的分离粘连房角[5], 这方面的经验有待于进一步积累。

参考文献

[1]郑东健, 王宁利, 甄兆中,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J].眼科, 2000, 9 (5) :131-135.

[2]牛建军, 孙时英, 苏玉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解剖结构的超声测量[J].眼科研究, 1999, 17 (6) :479-480.

[3]Mamalis N, Lohner S, Rand AN, et al.Combined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nd trabeculectomy[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1996, 22 (4) :467-473.

[4]董道权, 陈刚, 候习武.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 2004, 40 (5) :295-298.

原发性闭角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30例 (664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其中男性220例, 女性310例, 年龄30~76岁, 平均年龄 (58.27±4.81) 岁。将530例 (664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13例 (19眼) 患者出现恶性青光眼, 对照组517例 (645眼) 患者未出现恶性青光眼。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术前对患者眼部进行局部麻醉, 530例 (664眼) 患者根据其自身病情程度采取小梁切除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及晶体植入术等治疗方式, 术后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抗生素治疗。

1.3 诊断标准

根据《眼科学》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恶性青光眼判定[3]: (1) 术后患者前房变浅, 甚至消失, 眼压升高; (2) 缩瞳剂对患者眼部滴用无效或眼压升高, 睫状肌麻痹剂滴用有效; (3) 排除其他眼科疾病, 通过A/B超或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检查有晶体虹膜隔前移症状出现, 有水囊形成。

1.4 观察指标

登记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进行登记;通过A/B超或UBM检查分别检测患者前房深度 (ACD) 、相对晶状体位置 (LOWE系数) 、眼轴长度 (AL) 、晶状体厚度 (LT) 及术前眼压 (>30 mm Hg为术前持续高眼压;≤30mm Hg为术前高眼压缓解) 等指标[4]。

1.5 统计方法

数据录入, 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 分别采取t检验和χ2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眼部主要参数检测情况

观察组患者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术前眼压较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在年龄、术前眼压、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通常因小梁网被周边虹膜阻塞, 或小梁网出现粘连阻碍房水外流, 导致眼压升高, 从而引起的青光眼出现[5,6]。恶性青光眼是闭角型青光眼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Dave P等人[7]研究发现恶性青光眼发生在2%~4%左右。该研究中共有19眼出现恶性青光眼, 发病率为2.86%, 与国外研究基本相近。恶性青光眼虽然发病率较低, 但一旦出现会对患者视觉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该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眼轴长度 (20.97±0.75) mm、晶状体厚度 (4.27±0.38) mm低于对照组患者, 术前眼压 (35.15±5.31) mm Hg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在年龄、术前眼压、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较为年轻患者更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表明患者年龄大小与眼部解剖结构改变与恶性青光眼出现有密切关系。孙桂丽[8]研究显示, 观察组恶性青光眼患者术前眼轴较短 (20.54±0.62) mm、前房深度较浅 (1.82±0.27) mm, 易导致术后晶状体通过睫状环脱位, 若术前患者眼压未得到有效缓解, 术后易导致恶性青光眼发生, 该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年龄较小、术前眼压高、眼轴较短、前房厚度较浅及晶状体薄者易发生恶性青光眼。术前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从而降低恶性青光眼发病率。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30例 (664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观察组13例 (19眼) 和对照组517例 (645眼) , 通过A/B超和UBM对患者前房深度、LOWE系数、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术前眼压等指标进行检测, 分析观察指标与恶性青光眼发生的关联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眼轴 (20.97±0.75) mm较短、晶状体 (4.27±0.38) mm较薄、术前眼压 (35.15±5.31) mm Hg较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前房深度和LOWE系数以及性别和手术方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年龄、术前眼压、眼轴长度 (χ2=6.32) 、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年龄较小、术前眼压高、眼轴较短、前房厚度较浅及晶状体较薄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易发生恶性青光眼。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恶性青光眼

参考文献

[1]谢桂军, 李曼, 张建峰,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 14 (22) :1892-1894.

[2]陈瑾, 侯胜平, 高小劲, 等.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易感性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 35 (13) ;1410-1414.

[3]谭思敏, 李瑞庄, 黎宗汉, 等.原发性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分析[J].眼科新进展, 2013, 33 (12) :1174-1176.

[4]索南措.高原地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 (9) :2500-2501.

[5]汪德海, 范峰, 曾峰.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 2013, 33 (11) :30-31.

[6]Zarnowski T, R kas M.Efficacy and safely of a new surgical method to treat malignantglaucoma in pseudophakia:reply[J].Eye (Lond) , 2014, 28 (11) :1391-1392.

[7]Dave P, Senthil S, Rao HL, et al.Treahnent Outcomes in Malignant Glaucoma[J].Ophthalmology, 2013, 2 (4) :654-655.

原发性闭角型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例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9例, 女31例;年龄45~80岁, 平均 (55.8±6.5) 岁;病程2~15 d, 平均 (5.2±1.5) d;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相关检查确诊, 均为前房角粘连超过2/3周, 瞳孔发生扩大并固定, 均经联合应用降眼压和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非甾体类药物进行点眼治疗3~5 d后, 眼压仍维持在30~65 mm Hg范围内, 均需要进行手术处理。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手术治疗, 术前30 min均给予醋氮酰胺口服, 250 m L的20%甘露醇进行快速静脉滴注, 并给予前房穿刺术放出少量的房水。患者在局部麻醉状态下进行复合小梁切除术, 术后常规给予消炎、抗感染以及散瞳治疗。术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 具体护理方法见下。

1.2.1 病情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眼睛胀痛情况, 使用裂缝灯每天观察患者的芥末伤口、角膜后沉着物、房水混浊、前房深浅、滤过泡的形态以及功能等情况。对瞳孔变化以及虹膜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要注意观察虹膜周围粘连、瞳孔闭锁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医师汇报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每天对患者进行非接触性眼压计进行眼压测量, 如有必要可以给予B超进行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眼压、前房形成情况以及滤过情况在其术后5~14 d分别进行拆线, 控制眼压在7~15 mm Hg内。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监测以及相关症状的观察, 以对患者糖代谢变化情况进行掌握与调控。

1.2.2 眼球按摩护理

患者高眼压状态下虹膜血管的通透性有所增加, 炎性渗出也有所增加, 加上手术对其的刺激, 增高了术后纤维膜发生率, 这就极容易造成滤过通道被纤维阻塞导致手术失败, 故应及时给予患者手术按摩, 使滤过通道得以通畅。患者如在术后4 d眼前房形成, 未发现出血, 眼压在10 mm Hg以上的即适合进行眼球按摩。专业护士在患者术后4~7 d给予其眼球按摩, 患者取坐位或者卧位, 眼球向上固定直视, 用食指指腹放置在患者手术后的眼下睑并紧贴眼眶下缘, 对眼球6点的位置进行压迫并缓慢向上推动眼球, 患者会感到有轻微的胀感, 压迫2 s后停止2 s, 15次/min, 持续按摩3~5次。7 d后指导患者自行进行按摩, 持续6个月时间。在按摩时要注意用力均匀, 要注意观察前房、滤过泡的形态, 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要及时汇报给医生并及时给予处理。

1.2.3 并发症的护理

①角膜水肿, 患者中度、重度的浅前房造成角膜和虹膜内皮之间接触的面积较大且时间比较长, 再加上眼部炎症、高眼压以及手术的刺激作用下造成角膜内皮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 故患者术后出现角膜水肿并发症的较多, 严重的会导致角膜大泡的产生。鉴于此种情况可以给予患者局部或者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对眼部炎症进行治疗, 使用50%的葡萄糖滴眼液滴眼, 1次/2 h, 以补充眼部营养, 加快愈合进程。给予患者局部吹氧治疗, 注意在吹氧治疗过程中要嘱咐患者要保持自然的睁眼和眨眼, 避免出现视疲劳的情况。②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 患者手术后容易造成滤过通道闭塞以及瞳孔闭锁的并发症而影响手术的效果。患有以上并发症的患者一般在术后会表现出前房闪辉、虹膜后粘连、角膜后有沉着物以及瞳孔区膜状物生成的症状, 可以给予患者充分散瞳、消肿止痛、预防并发症的处理。轻度炎症的患者可以给予0.5%托吡卡胺眼液进行治疗, 中度炎症可以给予2%的后马托品滴眼液进行治疗, 重度炎症患者可以给予1%阿托品滴眼液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口干舌燥、皮肤潮红以及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的, 可以在滴眼治疗时对泪囊区进行压迫5 min, 以减少药物流入到鼻腔中经鼻腔吸收到体内。给予患者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削减葡萄膜发生的反应而有效促进炎症的吸收, 避免发生滤过通道的通畅。要密切观察糖皮质激素应用后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③脉络膜上腔渗漏, 该种并发症通常是由于在高压状态下切开前房造成眼压骤然下降引起的。患者会出现眼压突而增高后骤然下降到正常水平的情况, 患者眼底呈灰白色隆起、脉络膜脱离的状态。发生该并发症的患者要注意休息, 适当限制日常活动, 加强抗炎治疗。如经保守治疗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考虑给予巩膜切开放液术。

2 结果

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发生角膜水肿并发症的20例, 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9例, 脉络上腔渗漏症状1例, 经对症处理后均逐渐消退, 恢复良好。

3 讨论

对于患有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避免进一步损害视功能[3], 术后给予患者精心护理, 能够确保手术治疗效果,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科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手术疗效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 2011, 3 (16) :47-49.

[2]庄晓彤, 肖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治疗方案探讨[J].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 (86) :48-50.

原发性闭角型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27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14-02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是眼科急诊之一。致盲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严重者数天内失明,处理不当也受影响,应积极救治,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眼压,开放房角,尽可能避免永久性周边虹膜前粘连产生,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急性发作期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46例,其中女98例98眼,男48例48眼,年龄45-84岁,急性发作眼均为单眼。入院时患者视力为手动-0.5,眼压47-68mmHg。

2 护 理

2.1 全身降眼压及护理 给予200g/L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要求甘露醇要放在1组液体的第1瓶静脉滴注,用9号针头或套管针穿刺粗血管,250mL甘露醇的滴速调至128滴/min以上,保证30min内滴完。滴完后会有口干舌燥的感觉,但不能马上喝水,并且接瓶的液体要减慢输液速度至50滴/min左右,以免达不到降眼压的作用。200g/L甘露醇注射液是一种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剂,既能降低眼压,又可因迅速利尿、脱水而导致低血钠、低血钾,表现为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低血压、意识障碍、肠麻痹、肌无力等,因此注意监测血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同时应密切观察心率及血压变化。治疗中同时要注意避免甘露醇漏出血管外,小量漏出局部组织会发生肿胀,热敷后可消退,但若漏出较多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口服减少房水生成药物,醋甲唑胺50mg/次,2次/d,服用时注意询问与观察有无四肢麻木、恶心、食欲不振、血尿或皮疹,一旦发生立即停用。

2.2 镇静护理 急性发作期青光眼患者常有剧烈眼痛、头痛、视力明显下降症状,所以患者常产生烦躁、焦虑、悲观失望的心理。故要关心安慰患者,耐心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诱发因素,与情绪激动,精神压抑有密切联系,鼓励患者放松心情,多与医护人员及病友进行沟通;同时可以给予鲁米那口服或肌肉注射,使患者情绪安静。

3 术前护理

3.1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地接待患者,用亲切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消除陌生感,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病区环境,使患者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恢复及保健的全过程。室内过暗、过于拥挤可能造成青光眼患者紧迫感、压抑诱发眼胀、不适甚至眼压升高,所以患者要安排居住在环境明亮、简洁、安静的病室,有利于患者情绪稳定、平和,对保持眼压的相对平稳有一定好处。

3.2 术前准备 术前1d剪除眼睫毛,冲洗泪道和结膜囊,向患者交代术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手术的方法,如学会眼球向上下左右转动、固视,术中避免咳嗽、打喷嚏的方法等。术前嘱咐患者做好洗头、洗澡等清洁卫生工作。术前晚可服用镇静药,保证充足睡眠。术前30min遵医嘱快速静脉滴注200g/L甘露醇250mL,以减少手术并发症,肌肉注射鲁米那100mg镇静。

4 结 果

经过手术治疗和护理,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4-0.8,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65d,眼压控制在8-18mmHg,达到预期眼压目标,手术后全部病例头痛、眼痛症状消失,术眼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5 术后护理

5.1 预防感染与抗炎 青光眼术后由于手术切口未完全愈合,术眼抗感染能力下降,要叮嘱患者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局部给予复方妥布霉素眼药水滴眼,每2h1次,滴眼药水时护士应该注意眼分泌物和结膜充血情况,及时将异常情况告诉医生。全身给予青霉素3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用5d,同时给予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以抗炎,在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证。

5.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角膜水肿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通常1wk之内会自行消退。术后患眼如有出血现象,即给予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使血液沉积于前房下方,并及时报告医生,进一步止血治疗,一般保守治疗1wk内积血可逐渐吸收。异物感多因眼内缝线刺激所致,不需处理。患眼因可能发生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需常规滴用散瞳药,以防发生虹膜后粘连,非手术眼也需继续滴用缩瞳药,治疗或防止诱发青光眼。

6 出院指导

保持局部清洁,预防感染,思想放松,生活有规律。避免过于用力,少看电视和电影,亦不宜在暗室内久留,以免瞳孔散大,眼压升高。饮食易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禁止吸烟、饮酒、喝咖啡和浓茶、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服缓泄剂。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饮料,1次饮水量注意不超过300mL,因饮水过多,血液稀释,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眼内房水增多,眼压升高。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青光眼患者通常禁忌使用散瞳剂,以及内服或注射阿托品、654-2颠茄类药物。青光眼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眼压,阻止病情发展,保存和改善视功能,对于视神经的保护性治疗应该成为术后最重要的治疗,故特别要强调术后复诊的重要性,复诊时间:虹膜切除术每2wk复查1次,1mo后改为每2mo1次,若眼压不升高者6mo复查1次,滤过性手术术后早期复查1次/wk,1mo后改为每2wk1次,眼压控制良好后1次/mo,6mo后每3-6mo复查1次。如患者术后出現眼部疼痛、分泌物多、视物模糊、虹视现象、视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石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哈尔滨医学,2005,25(6):1075.

[2] 余敏斌,周鄂生,邓大明,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水平及持续时间对视力影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17(9):530-532.

原发性闭角型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 (96眼) , 全部为本院接诊的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入选时间为2013年3月-2015年5月。所有患者入院后确诊, 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之前均未接受手术或激光治疗。80例患者中男36例、女44例;年龄48~69岁, 平均 (58.4±2.1) 岁;术前眼压均值为 (19.63±2.41) mm Hg。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取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与措施如下: (1) 术前常规检查:术前需停用降眼压眼液3 d, 并对眼压、视力、前房角镜、瞳孔直径及UBM进行检查。 (2) 术前用药:术前采取1%匹罗卡品眼液点眼处理, 10 min/次, 连续处理3~5次, 促使瞳孔尽量缩小;同时予以0.5%噻吗心胺眼液、双氯芬酸钠眼液处理, 于术前1小时各点眼1次。 (3) LPI:选取2时位或10时位周边虹膜, 采取Q开关Nd:YAG激光机处理, 激光能量初始为3 m J单脉冲试起, 之后增加到可击穿虹膜为止, 而虹膜的切口直径≥0.5 mm, 虹膜激光击孔部位通常选择上方10∶00-2∶00中的周边虹膜部位, 如鼻上或者颞下象限, 尽量避开正上方, 若有老年环, 则适当往中心区移动, 选取虹膜隐窝底部及基质薄弱的淡色素区或萎缩区。先利用532倍频率YAG激光, 能量控制在0.8~1.2 W, 曝光时间设定为0.2 s, 脉冲次数为20~30次, 光斑直径则控制为50~100μm, 分别对周边虹膜基质层实施分层击射, 当虹膜略微凹陷或变薄变平后则改用Q开关Nd:YAG激光将变薄虹膜组织击穿, 能量在2.5~4.0 m J, 击穿直径则应≥0.2 mm;若可见房水从后房经虹膜击孔进入前房, 而前房立即加深, 则视为击透。术后应监测眼压1 h/次, 共计监测4次。术后采取吲哚美辛常规口服25 mg/次, 3次/d, 并口服乙酰唑胺0.25 g/次, 2次/d, 以及采取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与毛果芸香碱眼液滴眼, 时间为5~7 d。

1.3 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对比分析术前、术后周边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其中前房深度采取Von Herick裂隙灯法测量, 而周边前房深度采取角膜厚度 (CT) 表示;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则采取TOPCONSP2000P角膜内皮细胞计进行处理[3]。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眼压变化情况

所有患者虹膜均1次透切成功, 无虹膜击孔闭合发生, 术前眼压均值 (19.63±2.41) mm Hg, 术后1 h有升高趋势为 (25.38±2.68) mm Hg, 术后3 h逐渐下降至 (19.38±3.66) mm Hg, 术后2周则逐渐趋于稳定。但术后2~3 h 14眼有眼压升高, 而随访1年后依旧有8眼高于21 mm Hg, 需进一步实施治疗, 均采取小梁切除术处理。2.2术前术后周边前房深度比较术后周边前房深度有明显加深,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眼 (%)

*与术前比较, P<0.05

2.3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 (2288.14±394.01) 个/mm2, 术前则为 (2338.19±362.54) 个/mm2, 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 包括一过性眼压升高3例, 以及眼内出血、角膜损伤各1例。

3 讨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属于常见眼科疾病, 根据传统分类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 但两者前房结构相似, 为此仅仅依靠眼压与前房角镜检查, 早期诊断准确度不高, 难以区分开两者。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其一为相对性瞳孔阻滞, 其二为虹膜因素, 其三为晶状体因素[4]。在这三个因素中, 欧美患者多以瞳孔阻滞为主, 国内患者则除了含有瞳孔阻滞外, 其余两个因素也通常并存, 为此病情更严重, 但及时解除相对性瞳孔阻滞依旧是治疗本病最为重要的环节。从近几年临床研究来看,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对急性患者临床前期、前驱期及间歇期均有比较良好的效果, 但对慢性患者则疗效不佳。

本院针对接诊的80例 (96眼) 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采取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虹膜均可1次性透切成功, 同时无明显虹膜击孔闭合出现, 从术前术后眼压对比来看, 在术后1 h有略微升高, 之后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 尽管术后2~3 h有14眼眼压明显升高, 随访时依旧有8眼高于21 mm Hg, 但及时予以处理后均缓解。术后仅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包括各自1例眼内出血与角膜损伤, 以及3例一过性眼压升高, 但均无严重威胁。术后周边前房深度有明显加深, 从研究结果来看, 术前前房深度<1/4有68眼, 1/4~1/3有28眼, 但术后前者有18眼, 后者有32眼, 术后前房深度<1/4明显减少;术前无前房深度>1/3者, 但术后有46眼, 可见术后前房深度>1/3者显著多于术前, 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 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 (2338.19±362.54) 个/mm2, 术后则为 (2288.14±394.01) 个/mm2, 尽管术后有一定减少,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从以往LPI临床治疗来看, 可采取的激光主要有两种, 其一为氩离子激光, 其二为Nd:YAG激光, 前者优势在于术中出血少, 但存在所需能量大及远期并发症较多等缺点, 而后者虽然术中出血量较多, 但采取积极的措施处理可降低术中出血量, 而且该激光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加上所用的能量更低,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少, 故而成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选取的激光类型, 而本院也采取的是Nd:YAG激光。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实施激光虹膜切除术, 可沟通前后房, 在瞳孔阻滞引发的闭角型青光眼中应用效果最为显著, 而且可起到预防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效果。Nd:YAG激光的波长为1064 nm, 属于不可见的红外光, 作用在靶组织后会产生电离反应, 从而生成等离子体, 之后借助其迅速膨胀, 产生震荡冲击波, 对靶组织进行切割, 但不会产生热, 也无凝固作用[5]。

综上, 早期PACG患者采取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并发症少,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虹膜切除术 (LPI) 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PACG) 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 (96眼) 临床资料, 均采取LPI治疗, 总结分析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虹膜均1次透切成功, 无虹膜击孔闭合发生;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术后周边前房深度有明显加深, 相较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早期PACG患者采取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并发症少, 值得借鉴。

关键词: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虹膜切除术,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参考文献

[1]张海涛, 杨华, 徐英英, 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单侧急性发作对侧眼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随访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1, 29 (7) :651-655.

[2]常新奇, 孟海林.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2, 30 (10) :1147-1150.

[3]张美, 高和香.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J].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7, 1 (11) :88-89.

[4]周常波, 钱定国, 汪冬, 等.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无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39 (10) :1855-1856.

上一篇:奢侈的互联网创业下一篇:现代采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