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作用

2024-05-16

制约作用(共7篇)

制约作用 篇1

实施新课改以来, 大家都在试图用新理念来阐释教学中师生的不同地位, 但从未否认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理就是如此。对于新知识, 学生有赖于教师的传授;对于新能力, 学生有赖于教师培养。可以说, 不管什么时候, 要使语文教学有效乃至高效, 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颠覆, 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可弱化。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矫正积弊, 让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到好处, 不能缺位, 不能错位, 也不能越位。要做到这一点, 很有必要拷问当下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现状, 探寻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各种因素, 以帮助语文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

笔者以为, 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尽管很多, 但可以粗略的分为三类, 即理念因素、素质因素和实践因素。

先说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理念因素。

这里所谓理念因素, 专指教师对自身在教学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扮演的角色的认识状况。一种表现就是传统的“主宰论”, 误把主导当主宰, 在教学中一统天下, 其教学过程是单向交往, 教和学的关系变成了讲和听的关系, 禁止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发生真正教学意义上的相互活动, 从而使学生的活动人为地局限于服务课业的“自然活动”, 使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结果事与愿违, 越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越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随之落空了。传统的主宰论虽然不同程度存在于当前语文教学之中, 但在轰轰烈烈的新课程理念冲击下, 已经淡然失色。随后而来的是“伙伴论”, 过分的放大“平等的对话人”、“辅助者”的角色意识, 削弱了应有的主导作用, 从而使教学活动陷入无效的难堪之地。我们常常发现, 理解上本不存在多大的分歧的一个问题, 学生中却有千奇百怪的答案, 其中不乏不着边际的答案或者是以偏概全的结论。探问原因, 学生答曰老师说“我们”都有可取之处, 于是他们坚持着各自的“结论”。课堂上, 引导学生思考, 得出不同认识, 这是正常的;但是学生学习的材料相同, 得出的认识一定得源于相同的材料, 这就对学生的认识有了限定。因此, 对学生思而得之的东西, 不能以保护其积极性为幌子, 无论对错统统给予肯定。这时, 课堂评判明确完整, 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显现出来, 进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正确的选择是在精神层面高度称赞学生, 在“求是”层面具体答案具体分析, 做到明判是非, 毫不含混, 矫正偏差, 补充缺漏, 修饰语句, 完善表达。

再说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素质因素。

教师水平是课程改革的主导因素, 其自身素质的优劣决定了主导作用的成败。客观上讲, 目前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 优秀语文教师在总数中所占比例甚小, 绝大部分学历低或者虽有高学历但名不符实, 知识底子薄, 知识面狭窄, 知识陈旧, 对新知识新理论知之甚少, 教法陈旧, 教学竞争力差, 创新意识不强等等。具体表现在, 普通话讲得像外语, 粉笔字写得像甲骨文, 错字别字屡屡亮相:基本功差了, 教师的引导怎会是积极的?仅有“一碗水”, 谈本学段语文还能敷衍, 涉及“域外”就“不知有汉”了;对教材教参还算了解, 扩大一点考试范围, 手拿着题目心里发慌;不能适应需要引述名篇名句;讲一个常用多义文言实词, 没办法例说其各种意项;面对一个论点, 不能即席拿出一串名言或事实论据来:知识储备不足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拘泥于照搬教参, 充当传话筒。毫不夸张的说, 不能独立阅读分析文本的教师要占半数以上, 对文本中的材料、思想情感、艺术技巧很少有自己的解读, 一旦遇到来自学生的质疑就无言以对。一批分步骤去转述教参、受制约的读稿人, 怎么会发挥好引领学生的作用呢?庸师误人!过去一浪又一浪对语文教学的指责声虽然刺耳, 虽然有以偏概全之嫌, 但也确实需要我们多反思, 多自强, 增强教书育人的本领。

最后说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实践因素。

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实践因素, 指的是教学经验。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并不一定能发挥好主导作用, 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条件还有教学经验。经验来自实践, 来自学习, 成于积累。魏书生重视给课堂教学定向, 钱梦龙以曲问的方法引导学生落实文言注释或研读文本, 程少堂营造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等等, 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奔向教师预设的目标, 创造了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众多经典案例。

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上多探索。教学设计是蓝图, 是实施教学的“脚本”。对此, 一要精心, 立足学情, 紧扣文本, 考虑教材的编辑意图, 兼顾个人的特长, 编写教案;二要创新, 常教常新。老一辈名师宁鸿彬教学鲁迅的《故乡》, 在尝试多种设计之后, 以“变”做突破口, 引导学生披文求答, 探询变的内容、变的原因, 感悟作者由变产生的情感和期望。宁鸿彬说那是他教学鲁迅的《故乡》最满意的一节课, 因为自己的设计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了长文短教且有实效的预期。各类文体怎么设计, 各类课型怎么设计等, 方法只有从学习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自己探索与思考中获取。

发挥主导作用要以集中目标、突出重点为抓手。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灵不灵, 取决于他们能不能高频率的获得成功的快乐。学生课课有收获, 每考有佳绩, 对你就会言听计从。要实现学生课课有收获, 每考有佳绩的目标, 我们以为最好的抓手是突出教学重点, 力求一课一得, 得得相连, 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能体系。教学设计上要尽可能减少一节课的目标任务, 尽可能多的思考怎样实现重点目标。怎样才能突出教学重点?我们建议做到四个字:准, 讲授准确, 具有科学性;透,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到位, 教师的讲析深入透彻, 不止于肤浅;慢, 语速较慢, 以学生能够把教师的讲解、同学的交流听完整、听清楚、记下要点为佳;练, 围绕教学重点安排练习。

发挥主导作用需要讲教学民主, 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和开放的心态。课堂教学有了太多的条条框框, “专制”“严肃”有余, “民主”“开放”不足。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 学生不会也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动脑、动手, 只会消极被动地听讲、记录、背诵。由此导致的教学效率自然不难预料。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 (她) 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 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 讨论问题发扬民主, 就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要求学生共同商量。他的这种民主作风, 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 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和生机, 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高度自觉和良好习惯, 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由此可见, 创设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主动地动脑、动手、动口, 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到学生学习实践之中去。

发挥主导作用还要在教学技巧上多琢磨。教学设计还是一种预设, 需要技术支撑。比如导入新课, 各个教学环节的衔接与过渡, 课堂小结;又如怎样组织教学, 做到活而不乱, 怎样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等等, 这些都可能决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之成败。因此, 教师要想有效的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不可看轻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技巧, 还要借重一切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和集中他们注意的媒介。

制约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因素有多少, 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有多少。让我们共同探索, 以期更好的发挥语文教师的主导作用。

制约作用 篇2

文章编号:1671—8178(2003)02—0062—0

3论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作用

朱虹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系,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文章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制约的主要内容、优势和局限性,对加强、改善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审计;经济责任;权力制约

[中图分类号] F239.42[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专题中明确提出:“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权力制约的论述,全面认识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作用,对于进一步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责任审计,更好地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1999年中办、国办两个暂行规定颁布执行以来,各地开展了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制约权力方面发挥了反馈、公证、处理纠正和完善权力运行机制等积极作用。

按照制约权力的种类不同,主要可以分为:

1、对决策权的制约作用。就是通过检查领导干部行使决策权的情况和效果,科学界定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提出进一步完善决策权管理的建议所发挥的作用;

2、对行使权的制约作用。就是通过检查领导干部具体行使法定或专项授权的情况,防止滥用执行权所发挥的作用;

3、对监督权的制约作用。就是通过对法定的监督检查部门的领导干部行使监督权的再监督,促进正确使用监督权所发挥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对党政领导干部、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国有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干部的权力都具有制约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制约的优势与局限性 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属于用权力制约权力的范畴,是重要的权力制约形式之一。与人大、纪检监察、司法及社会舆论等制约权力的形式比较起来,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有自己特定的优势,也有自己固有的局限性。只有准确地把握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制约的优势与局限性,才能扬长避短,有效发挥出经济责任审计的应有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制约权力的优势

1、依据的法定性。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既有《审计法》的规定,又有中办、国办的文件规定,还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许多专门法律、法规,这就保证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制约的法定性。

2、程序的规范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是严格按照《审计法》和有关规范规定的审计程序进行工

[收稿日期]2003—04—08 [作者简介]朱虹(1962—),女,湖北省随州市人,副教授,审计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教育管理、国家审计。

sunshine

作,相应地,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程序也是具有严格的规范性特征,使它有别于一些临时性的监督检查,有利于保证权力行使人的民主权利。

3、结果的权威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行机关有较强的独立性,并完全依据审计获取的事实证据,对照法律、法规进行评价,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制约权力的局限性

1、对象确定的依赖性。这是由目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决定的。1999年5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第五条明确规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向审计机关提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同时印发的《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五条也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应当由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由人民政府下达审计指令。这就决定了制约权力的审计行为的具体实施及相关措施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

2、内容的专一性。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检查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这就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在内容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是以资金管理权为主,对其他权力的制约,也只能以资金管理及效益情况为基础。

3、手段的局限性。按照《审计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审计机关权限的设置,审计机关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中只有经济处理处罚权,没有组织人事管理处理权,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通报权也是有较多条件限制。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线索要移交有关部门处理。对审计成果的运用,也要遵循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

二围绕有效制约权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经济责任审计 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按照制约权力的要求进一步找准目标,突出重点,完善措施。

(一)要以制约权力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权力制约,是进一步深化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科学思

sunshine

路,也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

向。长期以来,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目标的定位,仅限于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没有上升到权力制约的高度来认识,制约了经济责任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按照权力制约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指导思想,自觉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在权力制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围绕有效制约权力,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对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定位不准和受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影响,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没有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对权力的行使人—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与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审计内容不加区别,严重时甚至在审计文书中出现单位和人不分的情况;二是对各类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共同点—权力认识不足,以至对各类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长期难以统一规范下来,实际操作中五花八门。经济责任审计权力制约目标的确立,从理论上很好地解决了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界定问题: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领导干部行使的权力,特别是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各类领导干部具体不同的权力,也就是各类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因此,全面认识权力、科学配置权力、认真监督权力,既是作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作好经济责任审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当前,经济责任审计要重点搞好对各级各类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

(三)按照科学制约权力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审计自主权,授予经济责任审计机关自由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权力,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机构有足够的独立性,以便对权力的制约及时有效,解决好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审用脱节和事后审计等问题;二是进一步理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审计5部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00年五部委文件精神,目前,各地都建立了5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纪检监察组织协调,组织人事部门委托,审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干部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纪检监察的协调事实上落空,5部门的信息沟通实际不畅,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作用。目前,很有必要将审计和纪检监察机关的力量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发挥好3个监督部门对

权力制约的整体效果。三是要通过经费保障和强化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监督,进一步增强经济责任审计机构的独立性,防止经济责任审计机关与被监督对象进行权力交换。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7.[2] 黄道国.经济责任审计指南[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2:19-21.[3] 张康之.评政治学的权力制约思路[J].人民大学学报,2002,(1):4-5.(特约审稿人:王金莲)

On the Role of Audit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upon Right Restriction

ZHU Hong

(Financial Dept., Hubei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 Xiaogan 432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Connected with the practical audit work,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analyzes how audit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limits right, and puts forward how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restriction of audit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on right by analyzing its main content, features and limitations.Key Words: audit;economic responsibility;right restriction

网上所见词坛先驱张志和小传

浅水

笔者执教古代文学20来年,所用过的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及相关参考书,都没有提供词坛先驱张志和的准确生卒年,其生平介绍也都很简单。杜晓勤新著《二十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综述》第十四章第八节中的《张志和及其词研究》,列举了大量相关研究情形,亦未见突破性进展。近在网上浏览,发现《自然与文化·名人名家·文学家》(http:///lyzt/whkmain1208.htm)所载《张志和小传》较为详明,可惜作者未提供其资料来源。现照原样转录如次,以飨天下同仁。

【张志和】(714-774)唐代著名词人。原名钆龟龄(“钆”字疑衍——笔者),字子同,号玄真子。祁门县灯塔乡张村庇(“庇”字疑衍——笔者)人(张氏祖籍浙江金华,先祖迁至祁门定居——原注)。张志和16岁时以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有感于宦海**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游江湖。唐肃宗曾特赐给奴婢两名,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浙北苕溪与言(“言”应为“霅”——笔者)溪一带,渔樵为乐。时间长了,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担心他浪迹不回,便出钱在绍兴为弟弟盖了一片可以长住的庭院,供张志和晚年安居自娱。774年,张志和前往湖州拜会刺史颜真卿,不慎在东游平望绎(“绎”字疑为“驿”字之误,或为衍文——笔者)(今江苏省吴江县境内——原注)时落水身亡。作为中唐较有影响的文学家,张志和主要以《渔父词》闻名天下:“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境象闲逸,动人至深,不仅在海内久咏不衰,在日本等国也广为传诵。张志和是世人公认的词坛先驱,对词这种韵文形式的产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有《玄真子》3卷和诗词9首传世。

另一署“ 朱启辉作并供稿”的网络资料《“半鳞渔话”

(十三)——<渔歌子>引出的词坛佳话》(http:///banlin13.htm-10k)也提供了部分与上述小传大同小异的内容。

sunshine

欢迎阅读本文档!

制约作用 篇3

关键词: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薪酬福利体系

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中,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第一支柱,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是第二支柱;个人储蓄养老计划为第三支柱。但由于现实情况中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养老金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着严重的资金缺口和支付压力。因此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体系第二支柱在提高社会整体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以及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年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策略,对人力资源管理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年金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年金作为一个新的补充养老的方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央对民生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其中“老有所养”就是对企业年金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颁布的一系列关于企业年金的文件,第一次将企业年金的建立提高到法律的高度,这些文件分别对企业年金建立的主要纲领、建立流程以及社保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企业年金制度在近几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据世界银行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年金的重要作用,企业年金的覆盖范围从2000年的1.6万个增长至2007年末的3.2万户,缴费职工更逾千万。

二、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年金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企业薪酬福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人力資源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企业年金的建立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更多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现到,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伴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流动机制逐步形成,企业和个人存在着双向选择的关系。因此,企业年金作为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解决员工养老保障问题,有利于落实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企业。同时,企业年金的建立切实保障了员工利益,稳定了现有员工队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年金的建立可以提高薪酬福利制度的吸引力,稳定企业员工队伍。

企业年金在设立时充分考虑员工的不同表现、不同地位以及不同贡献,为员工提供不同的保障计划和不同等级的待遇标准,打破了传统薪酬福利的“平均主义”原则。差异化的企业年金制度与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挂钩,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激励氛围,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发挥自身的最大潜力,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同时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延期支付的工资对员工具有吸引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员工过早离开企业,年金计划中以养老金储备形式积累的部分资产就有可能不能支付,对员工养老待遇水平产生一定风险。通过企业年金“金手铐”的作用起到了稳定员工队伍的功效。

(三)企业年金与员工绩效挂钩,激励员工,提高企业效率。

企业年金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短期收入而忽视长期效益的薪酬体系,通过年金计划中“权益归属”的设定,利用福利沉淀实现员工有效的长期激励。同时企业将企业年金与企业的经营效益结合,与员工的业绩挂钩,极大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从而提高企业效率。

(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有利于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个人尊严和自我实现。一方面,企业年金能够提供可观的退休收人,保障员工退休后的生活品质,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员工的安全需求。另一方面,企业年金计划会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资历或贡献大小来确定不同的缴费金额,并按要求确定归属比例,使员工价值得以体现,从而可以提高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满足员工的个人尊严需求。因此,企业年金在企业战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企业年金发展制约因素

尽管企业年金会给企业和员工带来很多益处,但在我国这一计划还是发展缓慢,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统计,截至2008年年底,企业年金缴费职工人数为1038万人,仅占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的4.74%,这一比例远远低于覆盖比例约为1/3的西方国家,甚至低于韩国、印尼等国。究其原因,主要因素有:

(一)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作为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之一,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情况在地区、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从区域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上海、广东、浙江、福建、山东和北京等东部地区;可见,企业年金在地方的发展中,沿海和发达省份快于内陆落后省份。从行业来看,企业年金在国有企业中发展速度远远大于其它经济类型的企业,在铁道、电力、民航、电信、石化、石油、金融等行业为代表的国有大型企业中企业年金建立较为普遍。

(二)运营、管理不规范:企业年金在运营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政策法规指引,一方面企业在年金管理中没有规范运行,出现不建立个人账户或者没有将企业缴费完全计入个人账户的情况;另一方面企业委托年金管理机构运作年金基金缺乏统一规范,运行风险较大。

(三)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在基金的投资方面,目前企业年金可投资的金融产品相对匮乏投资渠道不合理,投资收益较低。在资本运行方面,资本市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运行风险不可避免,员工利益难以保障。

(四)企业和个人对参加年金计划的认识不足:对企业年金的认识差距,应该说具有一定普遍性,不仅企业有,个人也存在。企业管理层倾向于选择满足职工现期收入的增长要求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企业年金的效应主要体现在将来而不是现期,不直接反映企业现任领导的业绩,这种长、短期效应的差异性,使得企业管理者宁可多发奖金而不愿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同时,企业职工的年金观念普遍淡薄,缺乏对制度性养老的基本认识,在目前高房价、高物价的经济压力大环境下,职工一般都愿意领取高工资和高奖金来支付住房、汽车等费用,而不愿意考虑养老问题,忽视了延期支付的企业年金。

尽管企业年金在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在激励员工、稳定员工队伍、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了企业年金的发展,一方面国家需出台各种配套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年金管理和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企业负责人对企业年金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企业年金政策对员工个人的宣传,才能使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作用得充分的发挥。

制约作用 篇4

1 债务属性对企业过度投资约束作用

企业自由现金流相对充裕时, 即使企业缺乏可以获利的投资项目和成长机会, 企业经理也会倾向于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自身对企业资源的管理控制权, 表现为随意支配现金流量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Jeson, 1976) 。Hart也认为企业经理有建立企业帝国的冲动。而债务筹资会产生债务利息固定支出, 减少了企业可以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 实现对经理自利性机会主义行为的制约, 从而可以抑制了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同时债务合同中有关于资金用途的约束条款的规定, 也会对企业的过度投资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Jenson (1986) 、Lang (1996) 认为债务可以减少经理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 其作为公司治理的一种机制, 可以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约束。我国的唐雪松、周晓苏、马如静 (2007) 通过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发现, 债务是制约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一种有效机制。

债务融资会给企业带来按期偿还本金的压力, 若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债务, 可能会带来破产威胁, 也会对过度投资产生约束。Ross (1977) 认为由于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与企业经理相比, 债权人无法全面了解公司的状况, 在债权人监督不高的情况下, 经理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但是一旦投资项目失败会给企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经理人也会面临破产带来的窘境。信号传递模型中, 较高的债务水平被视为企业质量不好的信号, 企业质量越差, 破产概率越高, 而负债水平越高, 企业破产的概率越高。债务带来的破产的威胁会促使管理者将资金投资于净现值为正的项目, 约束经理的过度投资行为。

债务作为一种治理机制, 可以视为公司治理的手段。债务本身的属性可以缓解股东、经理、债权人的代理冲突, 从而对过度投资产生约束。债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机制如下:债务需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 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 可以抑制经理通过自由现金流进行过度投资;同时债务合同中的约束条款对资金的用途做出了规定, 不按时偿还债务的还会导致企业发生财务危机, 可想而知, 企业经理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 不希望企业破产, 为了避免破产带来的风险, 管理者想方设法降低债务带来的破产的可能性。从而会促使经理努力工作, 提高投资效益。

具体到我国的企业, 国有股一股独大, 出现了不少国家股东。国有股权是否能对公司治理产生有利作用?一种观点认为政府会利用其对国有股权对企业进行干预, 从而实现政府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 即使企业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负, 仍会进行投资, 这会导致企业投资行为偏离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另一种观点认为国有股权可以充当企业的保护伞, 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时期, 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尚不健全。

企业治理结构复杂, 国有股权存在使企业不能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 同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行政官员特征浓,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会偏离价值最大化目标。国有股权对企业的积极治理作用是有限的。政府利用掌握土地、财政资金等重要的资源, 有能力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干预, 从而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地方政府追求包括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晋升等政治和经济目标, 这些动机会使其干预企业做出过度投资的决策。即使投资项目失败, 政府也会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资助。与非国有企业相比, 国有企业有政府的依靠, 筹措资金相对容易, 因此债务不能对国有企业形成融资约束, 反而为其融资提供便利。从这个角度分析, 国有股权的存在会削弱债务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2 不同的债务来源对企业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债务按来源不同可以分为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

从理论上讲, 银行借款约束债务人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优势。与商业信用、债券持有人等其他债权人相比, 银行是一种专业性的贷款机构, 可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 (Grossman、Hart, 1982) , 银行可以更容易的取得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在银行有存款账户, 用来存放资金, 银行可以通过存款账户来了解企业的资金状况, 并获取企业的非公开的信息。银行借款是企业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比较密切, 银行有专门的客户经理负责维护银行与客户的关系, 贷款的各个环节客户经理都有企业有密切联系。银行借款与其他的融资方式相比, 监督作用更强 (Smith、Warner, 1979) 。

银行对企业管理层形成有效的约束的前提条件是有明晰的产权制度、市场化运行机制, 在这样的基础上, 才能使银行在遵循市场化的原则下发放贷款、定价、收回贷款, 而且银行的债权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具体到我国来说, 我国四大银行是通过国有银行改制而来, 大部分商业银行是国有控股, 贷款的行政色彩浓厚。银行要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贷款, 地方政府提供了隐形的担保 (黄珺、黄妮, 2012) 。因此国有企业具有融资的便利条件, 银行债务治理无效率 (谢海洋、董黎明2011) 。银行借款不能对国有企业形成约束, 很难发挥债权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商业信用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形式。商业信用主要包括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应付款项、应付债券、预收款项等。相比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融资成本低。这种资金的融通方式期限较短, 与企业的交易行为密切相关, 企业须接受阶段性的还款的压力。理论上, 若企业超过信用期限未偿还款项, 会产生再融资的压力, 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但是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分散, 且没有相应的抵押和担保, 在我国, 信用体系尚不健全, 商业信用难以发挥其治理效应。童盼、陆正飞 (2005) , 赵岩、王钧 (2011) 实证分析不同的债务来源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他们以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 研究发现“商业信用事前无保障、事中难控制、事后难监督, 无法保障债权人权利”。国有企业性质特殊, 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 且经理人的官员特征浓厚, 即使出现偿债困难, 政府也会对其进行资助, 对于国有企业, 商业信用很难发挥治理效应。

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中, 与股票市场相比, 债券市场不发达。从理论方面分析, 债券作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能够发挥治理效应。首先, 债券持有人提供债务资金, 利息能否及时收回、资金是否安全关系到债券持有人的切身利益。其次, 有关部门会对债券的发行进行监督, 因此其具有约束作用。再次, 我国的债券发行引入了债券受托管理人的制度, 该项制度要求专业机构来履行受托协议约定。但是我国的债券持有人过于分散, 这种分散的状况可能使债权人不能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资金的企业越来越多, 债券发行量也随之增加, 债券融资会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债券会发挥其应有的治理作用, 约束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考虑到国有企业由政府控制, 为了满足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 政府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干预, 这种干预活动不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会使企业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项目, 就会导致过度投资现象。国有企业具有融资的便利条件, 即使存在破产的危险, 政府也会对其进行资助, 所以由于国有股权的存在, 债券融资不能对过度投资形成约束作用。

摘要:过度投资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从产权性质角度分析债务对过度投资的制约作用, 分析不同的债务来源包括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企业债券对过度投资的约束作用。

关键词:产权性质,债务,过度投资

参考文献

[1]唐雪松, 周晓苏, 马如静.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机制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7) .

[2]童盼, 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 2005, (5) .

制约作用 篇5

单向带预浸料工艺对结构中纤维取向的制约作用模拟

建立了单向带预浸料工艺对结构中纤维取向的制约作用模型,在对CATIA的.二次开发基础上,编制程序模拟单向带预浸料工艺对结构中纤维取向的制约作用.

作 者:王文贵 匡载平Wang Wengui Kuang Zaiping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刊 名:航空制造技术 ISTIC英文刊名:AERONAUT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年,卷(期):2007“”(z1)分类号:V2关键词:单向带预浸料 纤维取向 模拟

制约作用 篇6

一、利用首因效应, 打开工作局面

首因效应是指人们在最初交往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往往会在人们之间形成吸引或排斥的关系, 起着先入为主的导向作用。俗话中含有明显贬义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如果用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来分析, 却有其积极作用。“新官上任”烧好这头“三把火”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最初印象总是最鲜明、最深刻的, 其原因在于它能使人形成心理和情绪定势, 从而支配人的认识判断。一个校长的威信往往是在最初的与教职工交往接触中形成的。这就要求校长在上任之初, 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用整洁的衣着、大方的举止、高雅的谈吐、和蔼可亲的仪表, 塑造一个美好的形象, 给教职工留下一个美好印象, 打开工作局面, 为自己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当然要想获得教职工的持久的吸引力还要努力优化个人品质, 提高诸如决策、组织、实施和管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吸收新信息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勇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教职工的信任, 真正使上任后烧起来的“三把火”越燃越旺。

二、避免晕轮效应, 注重调查研究

晕轮效应是对人对事知觉的一种扩大化的倾向, 具有遮掩性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定势性 (如以貌取人) 、弥散性 (如爱屋及乌) 等特点。好像刮风天气之前, 晚间月亮周围出现的月晕把月亮光扩大一样。因此晕轮效应常常使人出现以点代面的错误, 对一个人只看一时一事, 如在教育界评价一所学校只看升学率, 评价一个教师只看文凭等就属于这种现象。

教育管理实践属于知识层次较高, 以智能活动为主的活动, 是多层次, 多侧面, 多方位立体交叉的网络体系。所以作为一校之长要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与现代的科学管理手段相结合, 深入实际, 考虑到人和事物的独立性和多面性。认真调查研究, 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综合分析造成某一现象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认清其“本来面目”, 然后进行评价, 这样才能把握好自己的工作运行轨道, 使其朝着有利实现既定目标的方向发展。

三、利用自己人效应, 求得理解支持

曾有人说:“假如你想说服人们你是对的, 人们应当按照你的意见去做, 那么只向人们提出良好的建议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让人喜欢你, 否则你的意图就会遭到失败。”这话虽有些偏激, 却道出了在人们交际中, 彼此间的关系、态度、情感会影响相互间对对方某些观点、立场的接受, 当被劝导者感到劝导者与自己价值取向、态度情感、性格、爱好的某方面相似时, 就容易把劝导者视为知已人效应。校长主要管理对象是人, 搞好人际关系使团体中的各个形成共生现象, 形成自己人效应使用整个组织协调一致, 对完成自己的使命是十分重要的。

教育管理实践形容结果表明, 人的活动中人的态度情感、性格、爱好诸因素中,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的客观对象的作用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它构成每一个体的心理定势, 使人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以它为尺度, 去量度、评判、裁定现实事物和现象, 审定现实生活。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指示器”, 在人类的认识活动中, 人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器、贮存器, 而是按着自己的价值观接受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就要求校长了解教职工的不同的价值取向, 真诚地征求他们的意见, 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 并使其与组织目标相融合, 增加情感的和谐因素, 从而形成组织目标的与个人目标的一体化。减少人际间摩擦和心理冲突。营造一个融洽的集体, 激发被管理者的主人翁责任感, 进而获得良好的管理效益。总之, 只有正确的利用自己人效应才能获得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四、利用从众效应, 形成良好校风

从众就是在群体的压力下, 放弃个人意见, 在认识和行动上不自由地和大家保持行为一致的现象。这种群体压力可以是实际存在的, 也可以是自我感知 (臆想) 的。它不同于行政和舆论的压力, 是暗示心理现象的一种。从众现象是一种十分广泛的现象, 平常我们说的“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就是这种现象。从众一般是自觉的, 也有表现为“不能不如此”的心态。

校长应注意分清狄众现象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为了能够分析各种不同的情况, 应该有自己的头脑” (列宁语) , 要有一定的决断和控制力。同时应正确地运用好从众效应这一心理制约的机制, 促使良好校风的形成与发展。

(一) 应抓好骨干, 控制好从众方向

一所学校的良好校风的形成往往与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关系十分密切, 为实现学校教育的总体目标, 校长不仅要成为教师的楷模, 以自己的作风带动教师, 自觉成为骨干, 成为被“众”所“从”的人物, 还要会利用各种机会, 抓好骨干, 并通过恰当的引导, 使骨干的思想行为共识, 使“众”愿“从”。另外, 也应及时抓住不良倾向的苗头, 冷静分清其可能倾向及其关键, 注意抓好关键人物的认识问题并及时向教师指出盲目从众可能造成的危害性, 使学校的从众效应向着有利于良好校风形成方向发展。

(二) 对校领导和教职工队伍进行优化组合

校领导和教职工队伍的优化组合容易使学校组织中的成员形成向心力。领导的优化组合, 可以增强组织中的凝聚力和在教职工中的威信;教职工队伍的优化组合可以消除内耗形成合力, 使整个群体充满生机活力, 从而使学校组织中布置的任务, 提出的号召容易被个人认同, 促使校风向良好方向发展。

(三) 制定能够反映群众愿望的集体目标

如办学效益好, 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可以争一流教育教学质量, 创一流学校为目标。学校基础差、办学效益不好的学校, 可以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赶上先进学校为目标。通过反映群众愿望的集体目标, 增大个人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差别, 调动教师为实现目标奋斗的积极性, 使个人与组织目标一致, 形成从众趋势, 在良好的从众效应中, 形成良好的校风, 有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当前的素质教育活动中, 校长应向教师提出:要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就应该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以适应发展的教育形势, 在较强的舆论氛围中形成从众效应。同时注意以自己的作风带动教师并为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 使教师的素质有机会得到提高。引导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从众效应, 获得良好的校风。另外, 还可以利用年龄、性别等特点引发从众。总之, 校长应根据不同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从众引导工作, 形成并发展良好的校风。

五、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激励教师成功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原理, 如果管理者期待被管理者取得成绩, 这种期待一方面会使管理者思想行为发生一定倾向, 如对被管理者的行为产生认同感, 对同一件事的评价偏于积极方面, 采取一些激励、偏袒措施;另一方面, 这种期待会对被管理者产生一种心理影响, 使他们认为自己在领导心目中地位重要, 有获得成功的能力, 对成功抱有信心, 成功的愿望加强, 从而在其心理上产生安慰激励作用, 这种效应的实质是由于信任、关心、激励等因素构成的期待心理所引起的人的思想行为的变化, 并使这种变化朝着管理者期待的方向发展。

作为校长, 要实现组织目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就应当适当地运用积极的肯定和期待, 并与教师心理和积极性相关联, 这样容易提高被期待行为出现的概率。在现代教育发展的有关问题的讨论中。有人认为, 有些教师的积极性不高, 某些学校没有生机是因为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太低, 但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 校长对教师采取积极态度和寄于较高的期望, 使其人格受到尊重, 自己愿望得以实现, 对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又反过来促进学校声望的提高, 成为使学校走出困境的重要条件。

除上述谈到的心理制约机制外, 在教育管理实践中, 还有许多心理制约机制对学校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作用。如正确利用宣传效应可以扩大学校办优势的影响力;利用权威效应可以使用权政令有效下达, 保证组织实施活动的顺利进行;打破定势效应, 常常会获得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利用马斯洛效应, 可以促使被管理者的需要层次逐渐发展提高等等。

制约作用 篇7

Miller and Modigliani (1961) 提出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 公司股利支付政策与公司价值无关, 主要是因为只有投资才能影响公司的收益以及现金流量从而影响到公司的价值, 并且投资与公司的股利政策无关。但是在不完善的市场中, 股利政策会影响投资决策。当管理者比外部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资产价值和投资项目时, 会在管理层和投资者之间产生信息不对称, 进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两方面的问题, 使公司获取外部资金受到限制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Myers and Majluf, 1984) 。由于外部资金受到限制, 公司的内部资金就面临着在投资项目及分配股利之间进行选择。此时, 股利政策就会对公司的投资决策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预期财务报告质量能有效减轻股利分配对投资的负作用。高质量的财务报告通过提供更加完善的投资项目信息以减轻信息不对称性, 进而削弱了证券发行过程中的逆向选择 (Bushman and Smith, 2001) 。同时,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对管理层一种有力的监督, 从而减轻了道德风险问题。所以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获取的外部资金就会越充足, 其为支付股利而放弃有价值的投资项目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 本文假设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越能减轻股利分配对投资约束的负作用 (H1) 。

同时, 本文预期增长期权在公司价值中所占份额越大, 高财务报告质量越能减轻股利政策对投资的负作用。所谓增长期权是公司通过预先投资获得未来成长的机会, 持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进行某项经济活动的权力 (吴江林等, 2010) 。公司市值由资产重置成本和增长机会的价值组成 (许民利, 2001) , 由于增长期权所带来的现金流是不确定的, 增长期权份额越大, 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在公司价值方面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就越严重。因此本文的另一个假设是增长期权价值占公司价值份额越大, 财务报告质量越能减轻股利分配对投资的负作用 (H2) 。

二、研究设计

为检验财务报告质量是否可以减轻股利对投资的负面影响, 本文采用了如下模型:

Capitalinjt为公司j在t年的资本投资额与t-1年的期末总资产之比, 资本投资额借鉴胡国柳 (2006) 提出的观点, 采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与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现金的差额。Dividendjt为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总额与上一年期末总资产之比。RQjt-1为公司j在t-1年末的财务报告质量。具体计算借鉴了Mc Nichols (2002) 的调整DD模型:

△WCAjt为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和其他流动资产的变化额减去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和其他流动负债的变化额。Cfo为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Revenuesjt为公司营业收入的变化额。PPE为公司当年的固定资产净额。 (2) 式中所有的变量都除以了当期的平均总资产, 以消除公司规模的影响。在按行业进行回归时, 本文规定了各年度单个行业的样本量不少于15个。根据上式的回归结果, 本文定义RQjt-1为公司j的t-5到t-1年度回归残差标准差的相反数, 其代数值越大, 就代表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模型 (1) 中变量dividendjt×RQjt-1的系数β2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如果β2为正, 则支持本文的假设1, 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公司的股利分配对投资的约束就越弱。因为RQjt-1是负的, 在相同的股利发放水平下, RQjt-1越大, 整个交乘项就越小, 对Capitalinjt的负影响就越小。

为了使本次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本文考虑了模型 (1) 中主要变量 (Dividendjt、dividendjt×RQjt-1) 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取了dividendjt-1和Roajt作为dividendjt的工具变量, 因为它们是决定当期股利发放的重要变量, 同时又与Capitalinjt没有因果关系。找到了dividendjt的工具变量, 自然可以使Dividendjt-1×RQjt-1、Roajt×RQjt-1作为Dividendjt×RQjt-1的工具变量。

对于增长期权, 本文采用托宾Q值衡量增长期权占公司价值的份额, 同时计算了2007-2011年度样本公司的托宾Q值中位数, 按此将所有样本分为低增长期权组和高增长期权组。通过对两组子样本分别进行回归, 为假设2提供证据。

以上介绍了主要模型和变量, 表1则是本文中采用的一些控制变量。

三、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1年数据作为样本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遵照以往的研究, 将金融类上市公司从样本中剔除。由于计算RQjt-1和Sdcfojt-1、Sdsalejt-1以及Sdcajt-1需要每家公司t-5至t-1年度五年连续的数据, 因此对不符合此要求的样本予以剔除, 最后剩下1 193家上市公司共5 173条数据。公司财务数据除股利政策外均来源于CSMAR数据库, 股利政策来源于中国证券网数据平台。

四、实证结果

如上页表2所示, 为排除异常值影响, 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Dividendjt的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0.01和0.00, 说明所选取的1 193家公司在2007-2012年度分配的股利很少。

表3是采用OLS和2SLS进行回归的结果。从第2列数据可以看到, 股利与财报质量的交乘项 (Dividendjt×RQjt-1) 的系数为正 (1.638) , 与预期相符, 说明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减轻股利政策对投资负面作用的能力就越强。然而, 这种关系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t值仅有1.03。考虑到前面所提到的Dividendjt、Dividendjt×RQjt-1的内生性可能对回归结果造成的影响, 本文采用2SLS对模型 (1) 进行回归, 结果如第3-5列所示。Dividendjt同Dividendjt-1和Roajt是正相关的, 同时, Dividendjt×RQjt-1和Dividendjt-1×RQjt-1以及Roajt×RQjt-1也是正相关的, 证实了工具变量选取的正确性。第5列显示了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 可以发现, Dividendjt×RQjt-1的系数仍然是正的, t值由不显著变为了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此, 本文假设1得到了验证, 即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其减轻股利分配对投资约束负作用的能力就越强。

本文的假设2提到了增长期权占公司价值的份额越大, 财务报告质量的减轻作用越显著。表4报告了按托宾Q值分组后对模型 (1) 进行回归后的结果。表4的2-3列为采用OLS的结果, 可以发现, 低增长组和高增长组的交乘项系数均为正, 说明财务报告质量对于减轻股利对投资的负作用是有效的, 但它们的t值都很小, 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同前面对假设1的验证过程一样, 为消除变量的内生性, 采用了2SLS进行回归, 结果如第4-5列所示。低增长组的t值虽然有所增长, 但在统计上仍然不显著。高增长组则在接近1%的水平上显著。以上发现证实了本文的假设2, 公司价值中包含的增长期权份额越大, 财务报告质量的减轻作用就越强。

五、拓展研究

Brav (2005) 提出管理层会因为维持股利发放水平而放弃有价值的投资项目, 但不会为增加股利而放弃投资机会。因此, 股利较上年减少的公司比股利较上年增加的公司更有可能面临融资约束, 从而更有可能为维持股利发放而放弃投资机会。从而, 股利政策对投资的负效应在股利较以前年度减少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的假设1提到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其减轻股利对投资负效应的作用就越强, 加之股利的负效应在股利减少的公司中较为明显, 所以本文作出推断, 在股利减少的公司中, 财务报告质量的减轻作用更强。

为了进行上面的分析, 本文对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将t年和t-1年每股股利均为0的公司从样本中剔除, 共剩下2 929条数据, 同时按每股股利的变化情况对样本进行分组 (△每股股利<0, △每股股利=0, △每股股利>0) , 采用2SLS回归的结果如表5所示。

单从Dividendjt×RQjt-1的系数看, 同预期相符, 三组子样本中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就越能减轻股利对投资的负作用。但同时也可以发现, 三组样本的t值均比较小, 说明财务报告质量的减轻作用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也就无法证实减轻作用在股利分配减少的公司中更为明显这一推断。对此, 本文认为可能有两点原因: (1) 样本量的减少, 使得回归结果发生了变化。三组子样本的数据均不超过总样本数的1/4, 使得回归结果受到了影响。 (2) 可能存在其他因素, 同样可以减轻股利政策对投资的负作用, 从而干扰本次研究的结果。

六、结论

股利政策和投资决策作为公司的两项重要经济活动, 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根据股利无关理论, 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中, 投资是不会受股利政策影响的, 但现实中的资本市场往往不是那么完美, 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证券发行的逆向选择和管理层道德风险使公司获取外部资金受到限制, 面对有限的内部资金, 公司不得不在股利发放和投资项目间进行抉择, 使得投资受到了限制。本文假设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可以减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使公司有机会获取充足的外部资金, 进而缓解股利发放对投资的负作用。实证检验结果同本文假设相符, 财务报告质量越高, 越能有效减轻股利发放对投资的负影响, 并且这种效应在增长期权份额较大的公司中更加明显。

理论方面, 本文为财务报告质量能有效减轻股利发放对投资的负作用提供了证据, 为研究股利政策与投资的交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实践方面, 通过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提高其财务报告质量, 可以减少公司因发放股利而放弃有价值投资项目的可能性, 从而维护了外部投资者的利益, 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Miller M.H., Modigliani F.Dividend policy, growth, and the valuation of shares[J].the Journal of Business, 1961, 34 (4) :411-433.

[2] .Jensen M.C., 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 3 (4) :305-360.

[3] .Myers S.C., Majluf N.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13 (2) :187-221.

[4] .Bushman R.M., Smith A.J.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32) :237-333.

[5] .吴江林, 唐健, 周孝华.增长期权理论下创业板公司IPO估值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 2010, (6) .

[6] .许民利, 张子刚.增长期权思想及其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01, (4) .

[7] .胡国柳, 裘益政, 黄景贵.股权结构与企业资本支出决策:理论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6, (1) .

[8] .Mc Nichols M.F.Discussion of the quality of accruals and earnings:multiple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 :135-172.

【制约作用】推荐阅读:

资源制约05-24

行业制约05-26

休闲制约06-03

制约方法06-25

社会制约06-29

制度制约07-25

制约理论07-25

制约效应07-30

制约生产08-01

优势、制约08-14

上一篇:情境串下一篇:并行程序设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