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2024-05-14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共12篇)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1

一、影响洛阳市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诸因素分析

在中原城市群中,洛阳市科研实力雄厚,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省第二。洛阳市尽管已经具有一定的科技和经济基础,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和郑州市的差距还很大,同时与新乡、焦作两市的差距正在缩小。

(一) 产学研合作水平较低

1. 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规模小。

在中原城市群中,洛阳科研实力雄厚,科技事业发展稳定,众多科研所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但从技术市场交易成交项数上来看,洛阳市企业法人与事业法人等的创新资源结合松散,这使得科技转化能力较弱。2007年,洛阳市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73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61573万元。在洛阳市技术市场交易中,企业法人作为技术买方共成交345项 (占总项数的73%) ,金额58145万元 (占总金额的94%) ;事业法人作为技术卖方成交1项,成交金额310万元 (占总金额的0.5%) ;企业法人作为技术卖方共成交465项 (占总项数的98%) ,金额61057万元 (占总金额的9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易或技术合作已经成为洛阳市企业科技活动中的主要模式。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作为卖方在技术合同成交额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低,揭示出洛阳市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水平非常低。从技术市场交易总量上来看,技术交易总量仅6.157亿元,占GDP的0.386%;而同期郑州市的交易总量为14.95亿元,占GDP的0.6%;显示洛阳市技术市场交易不仅总量偏弱,相对规模也偏小。洛阳市应继续强化产学研结合,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大力推动技术引进和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

2. 企业科技活动与外部联系少。

企业的科技活动需要外部科技系统的支持。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是监测分析企业科技活动与外部其他组织联系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的数据,可以观察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在研究开发活动的外部合作方面的规模,以及外部合作的强度等等。2007年洛阳市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26190万元,其中内部支出316139万元元,外部支出10051万元,外部支出占全部支出的3.08%,占GDP的6.3?;同期济源市全市科技经费支出103154万元,其中外部支出8178万元,外部支出占全部支出的7.9%;郑州市全市科技经费支出590272万元,其中外部支出37274万元,外部支出占全部支出的6.3%。从统计数据看无论是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比重,还是R&D外部支出比重,洛阳市在9个城市里的都是比较靠后的。

(二) 高技术产业尚未形成规模

总体上来说,洛阳市高技术产业不仅企业少,而且产值相对偏小,发展速度慢,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有待提高。2007年洛阳市高技术企业有141家,占全部企业数的2.5%,完成工业增加值13.29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1.54%;而同期新乡市高技术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3.4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9.25%,郑州市高技术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4.14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06%。洛阳市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一指标上在9个城市中排名第6,仅高于济源、许昌和漯河三市。总体上看,洛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原城市群中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三)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企业创新机制的不完善,洛阳市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通过对2007年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数据的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 (R&D) 与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1. 技术支撑能力薄弱。

科技研究开发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基础,2007年全市114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企业办科技机构45个,占企业总数的3.9% (新乡是13.05%) ,企业办科技机构比例不高,这严重地限制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制约着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的发展后劲。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偏低。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科技活动人员12717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有5307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为41.73,而同期郑州市为62.58%,许昌为60.81%。

2. 知识产权获取能力较低。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540项,全年平均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专利申请0.47件 (新乡为0.52件) ;其中最能体现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174件,全市平均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拥有发明专利0.15件 (郑州为0.18件) 。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洛阳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容乐观,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种状况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长期积累形成的。

(四)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研发 (R&D) 经费的投入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是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保证,研究开发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科研活动的广度、深度和成效。2007年洛阳市生产总值达到1595亿元,全年R&D经费支出16.57亿元,R&D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4%,低于济源市的1.52%和郑州市的1.15%,低于1.49%的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与国内较发达的大城市相比。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32.62亿元) 占GDP的比重为2.04%,大大低于济源市的4.61%。从人员投入上看,洛阳市的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为9388人.年,远远低于郑州市的20332人.年,表明研发人员投入也相对不足。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来源必须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难以生存,2%简单维持,5%才有竞争力。而洛阳在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发展经费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43%,从这个指标上来看,洛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还没有达到生存状态。

就洛阳市目前的现状来看,造成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研发经费以企业投入为主,二是由于政府财政对科技发展的投入有限。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247301万元,其中政府部门资金9477万元,占经费支出3.83% (郑州为6.20%) ;企业自筹资金占73.86%,金融机构贷款占到22.10%,表明在洛阳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总量中,出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对企业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过小。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惟有技术创新能力才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洛阳市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加速向集约化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二、提升洛阳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界、中介服务机构等多方努力、协同推进。

(一) 实施科学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文化

技术创新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仅靠市场的自发力量难以得到足够的激励,因此体制机制和环境的营造至关重要,政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国内外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 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构成,所以要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就必须关注文化和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培育和倡导创新文化,建立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为此,要努力营造创业光荣、宽容失败的浓郁创新氛围;培育企业家精神、团队精神、合作精神;褒奖创业成功者,扶持失败者;要让全社会充分认识自主创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努力营造一个支持科技创新、激励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形成尊重知识、鼓励竞争、倡导合作、崇尚创新的科技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民的科技意识,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推广实用技术,大力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区域竞争力的迅速提升,实现洛阳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2. 健全体制机制,营造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

根据实际情况,尽快制定适合本地产业实际的地方性扶持政策,以激励创新、维护创新者合法权益及促进成果有效转化等环节入手,为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奋勇争先、安全和谐的环境。同时,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依托优势企业整合区域科研力量,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向技术创新主体合理流动。

(二)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1.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科技资源向企业研发机构转移。为了充分调动企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高科技人才的利益得到保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企业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企业创新人才与行政管理人员等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符合创新人才规律的考核评价体系;支持创新人才的知识更新和交流学习,重视整个企业的知识积累和管理工作;对参与创新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诸如技术入股、按利润分成、奖励股份、一次性奖励等多种奖励形式,充分调动企业员工自主创新的积极性。中小企业要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根据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双边或多边的技术协作机制。

2. 引导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鉴于目前政府财力有限,科技融资、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的局面,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来源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并且要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快研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针对重大关键性技术难题、装备改造进行攻关和创新,以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引领技术创新活动。同时要加大财政资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通过直接投入、补贴、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各类企业自办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经认定后,对其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主要研究开发项目给予支持。支持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允许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在税前列支。

3. 充分利用外部科研资源。

支持企业以委托研究、共同开发等形式,加强同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合作,使其成为支撑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推进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提高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能力;支持中小企业充分利用研发平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建立和加强行业协会在技术创新中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共享行业技术发展信息资源,减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风险和成本。

4. 消化吸收先进技术。

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只能建立在自有的技术基础之上,引进消化吸收固然重要,但经验表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是不能通过引进获取的,引进式创新和模仿式创新可能形成对外部技术的依赖。要尽快制定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政策。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就是一种创新,并且能更快地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应加强技术引进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有效抑制盲目重复引进行为,制定引进技术的原则和政策,实行科研机构、制造企业和用户共同组成引进联合体,保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链条的形成。研究设立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专项资金,引导社会投资机构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的投入,形成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资机制。

(三) 改善政府服务,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的外部环境

1.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政策。

进一步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适合本地产业实际的扶持政策,在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方面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建立起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作用发挥的科技与管理人员培养和激励机制。保证对完成科技成果的单位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2. 完善和落实科技人才政策,加快构筑人才集聚高地。

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在科技计划项目的评审、验收中,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考评指标。加强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条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专家和其他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人才回国创业,或到企业中去直接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在政策、服务机构、孵化、资源共享、项目融资、资金扶持、从业求职服务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开设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继续对引进符合洛阳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并提供一定的科研条件和生活便利;定期评选科技功臣,大幅增加洛阳市科技进步奖评奖数量,激发科技人员投身科技、自主创新的热情。

3. 建立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发展机制和政策环境,除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外,政府也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科技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切实增加对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财政投入,使科技投入水平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相适应。在方向上,政府资金要适当向企业倾斜,体现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在质量上,注重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绩效。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建国家级或省级工程 (技术) 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对新列入及引进国家级、省级的工程 (技术) 中心、重点实验室,由市财政安排的科技资金给予适当资助。

4. 大力发展孵化器,加大创业资金和运营补贴支持力度。

孵化器投资的主要办法包括孵化器种子基金和创业基金。孵化器种子基金是政府为创业企业提供的启动资金;创业基金是政府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而建立的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国内可以借鉴的孵化器建设模式是大连市“官助民办”创新孵化体系。这种模式是由政府以政策、项目和少量资金进行引导,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技术及人才共同创办孵化器,创新的体制和灵活的机制一方面使民营企业成为科技孵化器建设的投资、利益和风险承担主体;另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和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科技孵化器发展的瓶颈问题上,从而为孵化器的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四) 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加强“产、学、研”的全面合作

1. 健全科技中介服务和成果转化体系。

加强和发挥技术中介主体的作用,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科技中介服务和成果转化体系,培育一批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科技中介机构,加快技术转让、信息咨询、人才评价、成果转化、科技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服务,促进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和创新主体互动,形成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服务专业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2. 加强“产、学、研”的全面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全面促进自主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要充分利用本市科研机构、院校的技术资源优势,企业的厂房、设备、市场资源优势等,进一步促进科研院所、普通高校和大中型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鼓励本市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国内知名大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合作,建立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不同,文化不同,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同,应结合各城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使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利用。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前,必须了解本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只有在掌握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基础上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才是能经过实践检验的战略。

参考文献

[1]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范柏乃.城市技术创新透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赵黎明, 等.城市创新系统[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2

摘要:近年来,网络化与会计信息的发展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上对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为了满足其需求,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已经十分迫切,而在较多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所脱离,导致企业信息化综合型人才十分稀缺,如何加强其实践教学与仿真教学,如何让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是当前我高职院校必须面临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针对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从传统的知识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向。我国许多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主要是积极对社会当前形势的发展。在当前社会科学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仿真性与实践性,如何结合企业实际账务与实务工作环境融入其教学中,已成为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缺乏实践性的教学

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必须结合财务软件及会计业务核算,而当前许多高校仅仅是单纯的对财务软件操作进行教学。许多会计专业的教师演示相关课程资料后要求学生自行进行操作,这种教学与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电算化不相匹配。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作为一名会计资料输入员,并不能掌握会计的实际操作,遇到会计核算业务与问题时无计可施。另外,许多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通常提供一个月的资料,造成学生难以掌握与理解会计核算的连续性,会计核算的主要工作任务集中在年末,而高校对这一方面的教学重点未得到有效的认识,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会计核算的综合处理,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实际企业的会计岗位。

(二)教学软件单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财务软件的发展不断发展,当前财务软件有金蝶、用友、管家婆等。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当前许多企业主要使用的软件有金蝶与用友,学生对软件掌握必须是全面、多样性。而在许多高校中普遍存在软件单一甚至版本过低,会计教学软件未得到及时的更新,甚至在教学课本上的软件也是落后的版本,其软件使用与现今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不相吻合,导致高校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另外,高校学生在校所学习的理念知识与企业新会计的要求存在的差异,易使学生造成教学与核算的混淆。

(三)教学环境与企业实务环境的差异性

当前,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单机操作的情况。会计工作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通常是由多个人员分完成。而在高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会计系统的初始化、输入、审核、编制报表等工作。许多企业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分工完成核算工作。高校所实施会计电算化难以使学生体会其工作流程模式,从而导致学生处理会计业务时所承担的经济责任模糊。

(四)师资力量薄弱

会计电算化结合了计算机应用及会计应用,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会计电算化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不仅要求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理论基础,还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在教学当中能够系统性的维护与管理会计电算化软件,有效解决会计软件运行的问题,这对于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当前高校现有会计电算化教师中,严重缺乏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许多会计教师担任着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校电算化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引进更加专业、系统性的电算化指导老师,从而导致电算化仿真教学课程中出现会计教师讲授的情况。

二、探索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路径

(一)提高教学内容与实践层次

针对于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可通过以下几个路径进行改善。其一,增加账务月份。高校由原来1月份的账务核算增加到11、23及1、2月份,从而使学生在所学单月会计核算操作流程的同时,还能掌握跨年度的账务核算流程,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整年会计核算的直观理解,使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践符合企业的实际核算。其二,引进多个财务教学。当前高校所使用的软件教学还是遵行财务链的教学,并未根据供应链进行教学。供应链是当前企业最重要的核算内容。随着当前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融入信息技术的手段越来越丰富,只有综合型人才能得到企业欣赏与重用。高校要在财务链的基础上融合更多的供应链教学内容,实现两者的结合,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会的实际流程与熟悉企业供产销的整个核算流程。

(二)实现分阶段教学

高校安排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中,还需增加课程教学的课时量,综合仿真实践教学与软件操作的阶段进行。在软件操作方面要学生熟练整个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通过仿真实践教学结合模拟实训课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模拟企业的实务操作,通过多人一组核算会计财务工作,从使学生在校期间内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及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进一步促进学生提前融入企业的会计实务工作环境中。

(三)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校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强化会计电算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其一,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师,自然要具备扎实的理念基础与软件应用基础。高校对教师开展电算化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可选派2至3名核心教师参加软件的培训及会议,有条件可通过财务软件进行合作,如参与ERP系统或大型财务信息系统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及软件操作应用水平。其二,利用暑假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不仅要定期开展教师知识水平的培训,还应要求教师在暑假节日到企业进行学习,充分了解的核算环境及相关要求,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为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校企合作

当前,随着高校教育逐渐走向职业化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及提前熟练企业的工作环境等。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质量十分落后,与企业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差距较大。要切实有效的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最有效的路径是进行校企合作,依托于企业的实际要求建立起会计电算化实践基地。通过这种路径不仅为高校学生提供仿真教学的教学资源,还能通过企业的资源将企业的综合型会计人员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指导。另外,高校可组织学生走近企业进行实地的观察学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岗位,进一步提高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水平,减少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差距,有效实现产学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企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社会上对会计电算化的综合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存在着较多问题,如缺乏实践性的教学、教学软件单一、教学环境与企业会计实务环境差异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有效融入企业的实际会计操作流程与工作环境,导致许多学生转行现象增多,这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必加强会计电算化的仿真教学,如提高教学内容与实践层次、实现分阶段教学与加强校企使用的路径,从而满足社会对综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惠英.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02:177-179.

[2]陶迎春,王静.关于加强会计电算化仿真教学的探索[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3:124-125+46.

[3]祝红艳.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实践性和仿真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3:64-65.

[4]陈兴霞,曹军,费淋淇.浅析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仿真模拟题库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45-46.

[5]陈科,涂利平.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仿真实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1:126-128-140.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制约因素;策略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就业水平以及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等,于处于浙江省整体经济建设环境中相对落后的丽水市建设来说,起着极为有利的作用,可以实现区域内的经济提升[1]。

1 丽水市创新发展现状

在近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丽水的经济建设起步较晚,处于相对落后的建设水平,中小企业在发展建设中受到自身能力不足和缺乏创新动力的因素限制和制约,使整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延缓,这就需要在明确具体现象和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优化处理。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中,产业的发展进步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需要在企业的基本发展运行中引入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以有效引导企业的产品、制度管理和商场优化以及技术创新选择等。并且在有学者对浙江省的具体经济发展现象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实现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需要在明确认知中小企业有较强吸收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同龙头企业的优化合作,并在知识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带动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建设,强化自身的市场份额和运行管理机制建设。

2 制约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因素——以丽水为例

2.1 企业领导者自身创新精神和意识的缺失

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领导者的管理方式和行为理念决定着企业文化和整体的创新意识,所以,在基本的发展中,领导者创新意识的缺乏会影响到企业的具体建设和发展[2]。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领导者自身因素的限制,使得在具体发展带有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运行发展色彩,缺乏现今社会发展前提下的创新精神建设和意识培养。就丽水市的发展而言,起步较晚,整体发展过于落后,在全新的创新理念引入时,会因为领导者自身的局限性而不会主动的进行采纳和借鉴,处于被动型的状态,难以有效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

2.2 资金短缺的限制

企业的创新性发展需要有效的资金支撑,但是,由于丽水市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中小企业进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在发展中,中小企业的发展眼光会局限于利益,而不会通过创新专项资金的建设而在创新环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建设。

2.3 缺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

在相应的调查研究中,丽水市由于自身区域的局限,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中没有有效的实现同省内高校的合作,且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制约,使得丽水市内并没有过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机构,这就使得中小企业在具体的发展中缺乏合理的产学合作机制,使得没有在先进理论知识和科研成果的引导下难以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和产业结构完善建设。

2.4 传统性的科层式组织结构的影响和制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下,使得整体性的市场环节处于复杂性且多变性的状态,需要对具体的市场环境做出迅速有效且灵活的意识反应,但是传统的科层化组织结构形式在现今的市场状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环境和整体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信息内部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所阻碍,使企业不能很好地对整体性的市场环境和整体变化做出合理有效的反应。于丽水市的发展来看,由于相对落后的发展建设,使得本地的中小企业难以实现创新发展,并在企业层级建设的影响下,使企业的创新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3 实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基本策略

3.1 强化对中小企业领导者的管理建设力度

领导者是企业经济建设活动的灵魂和核心,领导者的管理建设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方向,所以,企业领导者素质的提升和观念的转变是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而这个经验的积累过程不仅需要领导者在基本的发展运行中提升自身能力,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培训管理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在此过程中,在体现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相关管理部门通过有计划的组织和规划实行中小企业领导者的集中培训和外出学习观摩的方式,以强化现代化的发展建设理念和经济意识,提升整体性的管理建设水平[3]。

3.2 在构建融资平台的基础上解决融资困难问题

丽水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资金匮乏的问题,这就需要从基本的环节进行管理和改善,通过融资平台的建设有效解决企业资金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中小企业创新专项扶持基金”设立来使中小企业自身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而政府可以通过企业的税收实际进行条件确定,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进行申报,以在有效的资金支撑下实现对生产运营环节的技术和设备以及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朝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进行。另外,还可以通过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和创业板块的上市实现有效的融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3.3 实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新

在现代化的发展建设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着整体的发展运行,具体而言,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产品、服务、人力、技术和企业文化等,是现代化竞争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在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竞争中的优势。在进行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时,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建设实际进行,而不能盲目的跟随时代潮流,通过自身的企业优势,在先进科学技术经验的管理和支持下,进行生产的改进和创新以及实现整体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有效实现符合中小企业运行现状的核心竞争力创新[4]。

3.4 加强同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

在强化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实现中小企业自身能力的吸收和建设,加快整体模式的发展和运行。对于在创新发展中相对缓慢的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所或者龙头企业的合作,能够有效的实现优化管理和建设,使自己对生产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有明确的认知,进而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建设。但是,在基本的发展建设中,中小企业需要注意基本合作中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在强化合作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自身能力的建设和提升,而不只是依赖于大型企业的发展带动,明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综合性的进行借鉴和管理,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和企业现代化建设。

3.5 优化管理,提供可行性的创新建设环境

在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中,政府要实现政策管理的有效性,提供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条件,在降低中小企业发展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使企业有更多的可流动资金进行利润获取的建设,并且在潜在竞争压力的支撑下,推动企业进行全新市场的开辟和建立,实现有效的创新发展和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体现管理的主体作用,对创新发展进行保护,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设环境和市场氛围。

4 结束语

在時代的发展和进步下,实现企业自身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而言,实现创新发展能够在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完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强化自身经济的发展和建设。于丽水市的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实现中小企业建设的创新发展,能够在整体经济环境的建设下实现同浙江经济发展运行的有效结合,实现整体化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庄佳林.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2]梁益琳.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融资约束与信贷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王巍巍.经济法体系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D].宁波大学,2012.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4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一直积极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 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密切, 产业发展互动频繁。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和周边经济体迅速崛起的挑战, 两岸经济只有更紧密的联系才能共同健康发展, 共同应对国际经济激烈竞争的挑战。众所周知资本的单向流动, 既不利于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发展, 更不利于两岸经济的发展。因此, 我们需要扶植与帮助民营企业促进对台投资。如何把从以“吸引台资”主的投资模式转向“双向投资”的模式, 既是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促进两岸长久文化交流合作的需要。

二、两岸投资合作的投资动机

对比大陆与台湾的产业比较优势后发现, 目前两岸在产业比较优势上呈现一定的互补性。中国大陆现处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发展阶段, 在传统初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而台湾在经历过数次经济危机和经济变革后, 产业结构已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知识服务型产业, 现今中国台湾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技术、材料能源、环保与节能减排等产业都处于产业发展的高端。

另外, 2008年中国台湾将六大新兴产业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绿色能源、医疗照护、精致农业和文化创意作为其未来产业调整和发展的方向, 这与大陆确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新兴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和重叠性。通过市场的开放, 中国大陆可以将中国台湾的资本、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优势同大陆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 将自身产业发展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领域延伸, 促进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真正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进而进入知识服务型产业的发展模式, 从而最终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三、陆资赴台投资的可行性评估

1. 从政治文化层面分析陆资赴台的优势与困难

(1) 陆资赴台优势

(1) 有良好的进入平台

台湾地区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但台湾和大陆两岸人民同为中华儿女, 血脉相连、关系密切, 相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陆资赴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进入平台, 能够引起两岸人民的深切共鸣。

(2) 有互惠共进的契机

由于政治文化的同根同源, 陆资入岛更容易被信任和接受, 并且会产生较少的利益冲突。海峡两岸能够在经济交流的各个方面优势互补、互相交流、共同发展。

(3) 有良好的合作平台

长期以来, 中国大陆始终把两岸关系放在重要位置。近年来, 两岸双方努力保持良性互动, 两岸执政党间党际交流和高层互动出现新高潮, 政治互信进一步加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两岸交流基金会的成功举办、《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等的签订, 为陆资赴台投资搭建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合作平台。

(2) 陆资赴台困难

(1) 面临一定的沟通障碍

台湾与大陆由于历史原因, 曾长期未能得到良好沟通, 处于近乎相互隔绝的状态。现在虽然已经恢复商务往来和文化交流多年, 但是两岸人民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差异, 这无形之中对浙商赴台投资造成了软实力方面的劣势。

(2) 反动势力的存在

台湾目前依然存在“台独”的顽固势力, 这些势力会极大地阻碍海峡两岸和平友好关系的发展, 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 一些反对两岸合作关系的活动, 如“太阳花”运动等都成为阻碍陆资赴台投资的重要因素。

(3) 歧视现象的存在

就目前来说, 台湾的经济状况较大陆的许多地区较为发达, 加之历史原因和偏见的存在, 一些台湾商户或民众对大陆赴台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甚至对陆资抱有一种歧视心态。

2. 从政策法规层面分析陆资赴台的影响与限制

2009年4月26日, 海基会及海协会于南京成功举行“江陈会谈”, 就陆资来台投资达成共识后, 台湾随即完成开放陆资来台投资之相关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 并颁布了一些法令, 如《台湾地区及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大陆地区之营利事业在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许可办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对陆资赴台形成了较大的影响, 并带来了一些限制。

(1) 积极影响

(1) 投资方式多样化

不断完善的政策法规使得陆资可以采取更多直接或间接方式赴台投资, 并且投资方式更加多元化、便捷化, 例如, 大陆企业可以通过参股、收购跨国公司在台业务进行投资, 或通过合资、合作等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台湾市场。

(2) 投资形式规范化

海峡两岸的政策法规对陆资赴台的形式及过程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要求, 使得海峡两岸双向投资更加规范。目前, 大陆投资主体赴台湾地区投资, 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 并符合以下条件:是在大陆依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法人;具备投资所申报项目的资金、行业背景、技术和管理实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不危害国家安全、统一等。

(3) 海峡两岸互惠性日益突出

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地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 两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均有密切关系。两岸的经贸关系受到政治因素、交通条件、人文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 既有一定的发展基础, 又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两岸双向投资和经贸合作一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 在各方良好政策下, 使两岸经贸关系逐渐形成互利互惠、合作双赢的局面。

(2) 限制因素

(1) 项目限制

台湾方面针对陆资赴台出台了一些限制政策, 例如, 如果投资人是大陆地区军方投资或具有军事目的的企业, 则限制其入台投资。大陆地区人民赴台投资之事业主管机关为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 基于先紧后宽、循序渐进、有成果再扩大的开放原则, 开发项目有制造业、服务业、公共建设。但是军民合用机场不开放等等。

(2) 投资方式及组织形态

大陆地区人民、法人、团体、其他机构或其于第三地区投资之公司, 非经主管机关许可, 不得在台湾地区从事投资行为。投资人如于经济上具有独占、寡占或垄断性地位、或对政治、社会、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响国家安全、或对国内经济发展或金融稳定有不利影响等情形者, 均得禁止其投资。

(3) 限制性规定

一是限制大陆军方投资或具有军事目的的企业赴台投资, 二是限制投资有关航空站及港口的投资比例, 三是规定陆资存在“经济上具有独占、寡占或垄断性地位, 政治、社会、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响台湾安全, 对台经济发展或金融稳定有不利影响”3种情形的禁止投资。

(4) 政策漏洞的存在

“三难”障碍亟待破解:一是准入难。据了解, 目前台当局对陆资开放的项目共计408项, 仅占台当局开放项目总数的67%;而且在许多开放项目上, 台当局设定陆资持股比例须低于50%, 还附加不得对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力等苛刻条件;二是审批难。大陆企业赴台设立子公司须经过“名称预查”和“文件认证”等复杂环节, 冗长的审批周期使企业延误商机;三是上岛难。据了解, 台当局对陆资企业驻台人员数量控制严格, “只准钱来, 不准人来”的规定十分苛刻, 影响企业经营。

3. 从经济社会层面分析陆资赴台的动因与效益

首先, 当今社会的发展, 必须以全球化为方向, 中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亦是如此。大陆的经济虽然发展迅速, 但是其中诟病也多, 从地域的不均衡性和产业的很多特征可以看出这一点。最致命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在很多企业在资金外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企业的短期套利和没有长期规划使其最致命的弱点之一, 要真正审视这一点, 改变在国际投资中的不利局面, 有很多地方需要共享台湾在对外投资方面的经验

其次, 从资金互流的角度看, 来而不往非礼也。台湾很多资金注入大陆, 大陆资金自然也希望注入台湾。台资最早进入大陆, 是因为大陆的资金短缺, 实质就是台湾“捧”大陆。现在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大陆经济结构的调整, 大陆资金外投已经成为趋势, 也就意味着势可比肩的经济体大家互捧, 悬殊的经济体, 一方来捧另一方, 现在陆资入岛的强烈意愿从最基本的层面讲, 就是资本的上述规律使然。台湾方面进步一调整税负等政策, 加之台湾人才技术好, 产业链较为完整等, 或可吸引大陆对台投资的意图。

最后, 大陆资金进入台湾也是中国文化和文明发展的必然, 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后隐藏着东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差异, 甚至背后是文明的侵蚀, 因此两岸的一贯共性和面临的共同威胁要小于双方之间的攻防。这也就意味着, 在大中华文明与经济圈属中, 台湾不能脱离大陆或大中华经济圈而独立存活, 也说明两岸的整合经济不能各自取得经济上的卓越发展, 而相互投资恰恰是整合的关键途径。

四、台湾陆资发展的案例分析———以浙江为例

1. 浙企赴台投资状况分析

(1) 现有的陆资入台模式

(1) 成立已销售为目的的贸易代表处

目前中国大陆企业基于两岸已有贸易合作的基础上对台投资, 在台湾设立以销售为目的的贸易代表处, 基本上不进行产品生产。中小型企业与民营企业尝试以此模式深入台湾市场, 并增加与原有贸易伙伴的技术合作和品牌构建, 吸取台企宝贵经验。

(2) 台湾创业者返台投资

台商利用大陆的巨大市场与廉价劳动力创办劳动密集型产业, 在做大做强后返台投资台湾。首先, 返台的台商可以早期在大陆的经营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做后盾, 承受对台投资初期的亏损, 维持子公司在台长期生存;其次, 大陆资本可以利用台湾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贸易特点, 通过投资台企来打开国际市场, 进一步加强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但由于台湾当局的限制, 目前台方给出的近400家对台投资的大陆机构和个人, 以此投资模式现阶段只有深圳富士康、厦门欣贺等大企业采用。

(3) 在台设立企业服务分点

陆资入台对于完善国际性企业的跨地区甚至全球售后服务十分有利。当前陆资应在台客户要求, 为方便售前、售后服务在台设立服务分点, 并为后续贸易创造条件。以往, 苦于无法直接设立售后服务机构, 只能与当地的相关机构合作, 虽然也能为客户提供一定范围的服务, 但毕竟这一渠道比较间接, 无法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政策允许后, 大陆企业可以前往投资设立自己的售后服务机构, 这不仅提高了对当地客户的服务效率, 同时也通过在台湾当地对相关行业产业链的观察与学习, 促进了大陆企业全球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4) 入股台湾企业, 实现互利双赢

首先, 现陆资可对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台企大公司通过入股的方式进行投资, 虽然现阶段收到ECFA条款及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 大陆方面仍不能以增资、并购等投资方式享有台湾企业的控制权, 但可以与台企强强联手弥补由政策原因带来的部分局限, 同时也是实现互利双赢的有效手段。

其次, 处于发展成熟阶段的大陆高科技企业, 在国内竞争对手较少, 虽有余力拓展海外市场, 可却要面临来自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科技成熟企业的竞争压力, 同时也存在被欧美国家有针对性地反倾销调查甚至制裁的风险。

考虑这两个因素, 可以以台湾为踏板进行过渡, 利用台湾公司的相关行业专利进行技术上的交流互补, 同时利用台湾的入海口, 更便利地将产品远销主要海外市场, 并规避反倾销风险。

(5) 允许自然人在台投资

目前台湾当局允许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 并出于个人目的增多在台居留时间。一般情况为自然人投资, 而法人投资案例暂无。这类情况的出现的原因一般为大陆居民与台湾同胞的婚姻, 由于对个人财产的要求比较高, 所以这类模式仅为个案。

(2) 陆资赴台投资的产业方向

浙江民营企业赴台投资意愿主要集中在制造、服务业和公共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研发产品上等多个产业。

(1) 服务业

浙江省民营企业可借助台湾在服务业上形成的优势, 实现合作互补、共同发展。是以合作求共赢, 推动浙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相对而言, 台湾企业在技术、市场开拓、管理经验等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 而浙江民营企业企业在经营成本、生产能力、市场腹地等方面得天独厚。两岸企业界只要有交流就有合作的可能, 有合作就有共赢的空间, 陆资上岛投资“单打不如双打, 独资不如合资”。同时, 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潮流, 从高起点定位, 以全球的视野, 谋划两岸建立紧密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推动浙台经济整合, 建构海峡东西岸合作机制, 从而实现“双向合作, 融合共赢”。

(2) 制造业

制造业包括纺织、汽车、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纺织等传统产业以及家电和计算机周边制造, 电子零组件仅开放被动组件。调查表明, 浙江民营企业具有“小产品、低成本、大市场、区域化、专业化”的经营优势。但是大部分民营企业是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盈利, 而台湾目前劳动力成本要高于大陆, 因此不适宜以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尝试以设计研发为主的制造业, 形成在台设计在大陆加工的产业链, 实现合作共赢, 积极鼓励海内外企业在岛内设立研发中心与营运总部, 努力将台湾建成“高附加值制造中心”的政策战略。

(3) 公共建设

依“促进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由大陆企业携带资金赴台以BOT方式投资核准投资的公共建设。由于浙江省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专业人才缺乏。因此在公共建设这一块的要求也比较迫切, 又恰逢台湾地区对陆资开放这一产业。浙江民营企业应把握这一机遇, 提高公共建设平台以促进企业拓展。

(4) 高科技产品

据统计, 浙江省民营企业经营产业集中在化工、化纤、金属、电子通讯、机械和纺织等上, 高科技涉足较少。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大步伐的加快, 民企意识到高科技新型产业是企业转型的重要契机, 在赴台投资时, 可以利用台湾经济发展快,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优势促进企业转型。调研表示, 浙江省50%以上的民营企业有赴台投资的意愿, 在政策进一步优惠以后, 比例将会有所上升。而80%以上的企业偏向于投资服务业、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

2. 促进陆台双向投资的对策建议

这里结合大陆与台湾的自然人文关系、经济贸易现状、现有政策条例等分析促进两岸双向投资与经贸合作的具体策略。

(1) 合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优势, 全方位打造良好交通运输线路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 北临东海,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南海,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大陆与台湾之间的地理距离较近, 两岸具有优良的自然贸易条件, 因此大力开发两岸间的交通线路将为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更多便利。自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政策实施以来, 大陆与台湾两地政府均出台相关政策, 支持两岸间各类航线的建设。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是保障两岸经贸顺利合作的基础, 因此, 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关政策, 大力鼓励和支持两岸间交通路线的开辟与建设。一方面要增强水运系统功能, 开辟更多的水运航线, 降低运输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强空运航线建设, 增加空中航线, 增设来往两岸的航班等。加强先进运输技术的研发, 尽可能地节约人力物力资源, 使两岸间人员流通、货物流通更加方便、实惠、快捷, 从而促进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2) 掌握两岸人文背景, 创造良好商业交流契机

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 两岸民众在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均存在较多不同点。为促进两岸经贸合作, 必须加强观念的传输, 鼓励两岸经贸集团和企业加强沟通联系, 在商品和服务的相互输出环节应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迎合不同的市场偏好, 尊重彼此的风俗人情。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双边友好关系的建设, 对公民和企业加强引导与支持, 加大两岸经贸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 为两岸经贸合作打通传统的思想障碍。同时促进两岸经贸学术交流, 增进相互间了解, 共同提高经贸理论与实践水平。加强对于两岸经贸合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3) 对两岸通商企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增强吸引力

目前中国大陆台湾两岸的许多企业对于双边的经贸往来没有较为深入的探索和了解, 对双向投资缺乏动机和热情, 导致两岸经济交流还未达到非常频繁的程度, 经贸合作出现障碍。针对于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力度, 实施具有实质性的经济支持政策, 如提供适量的贸易补贴、对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提供资金扶助等, 帮助两岸企业全方位地实现相互交流, 互通有无。双方秉持“平等互惠, 循序渐进”的原则, 争取促成自由贸易协议尽早签署, 进一步促进两岸贸易的自由化。

(4) 掌握市场行情, 使产业结构合理、商品适销对路

中国大陆和台湾两地目前还存在着较大的市场差异, 双方市场对于厂商能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不尽相同。大陆目前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差的现象, 在台湾甚至国外市场上占有的市场份额较小。基于此类情况, 大陆企业应该合理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 扩大产业规模, 让产品向着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 增加产品附加值, 增添产品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以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开辟出新的优势领地。

(5) 降低贸易壁垒, 提供政策支持

虽然目前大陆与台湾两地关系日益密切, 不断向着团结友好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和政治的原因, 目前仍然存在众多制约两岸经贸合作的政策, 使想要进入台湾市场的大陆企业遭遇较多阻碍, 无法实现自由平等、健康发展的两岸经济合作关系。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 特别是台湾方面, 应该努力减少贸易壁垒和限制政策, 例如简化陆资赴台程序和手续、取消禁止投资的条例政策、增加开放项目等。两岸应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找到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点, 以求两岸经贸合作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阮刚辉.浙江对台投资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经济观察, 2010 (6) :34-35.

[2]袁艳.ECFA框架下浙台企业加强经贸合作的对策与思路[J].地方商务, 2010 (8) :76-79.

[3]张冠华.“十二五”时期两岸产业合作的机遇与方向[J].台湾研究·两岸经贸, 2011 (3) :16-21.

[4]郑鸣, 张盛铭.ECFA签订后海峡两岸资本市场的合作研究[J].台湾研究·两岸经贸, 2011 (3) :23-29.

[5]林建甫.两岸华人四地资本市场竞争与合作策略分析[J].发展研究, 2011 (9) :19-24.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5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制约因素-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的关系研究

在哲学社会科学场域中,纯科学资本与制度化科学资本是两种性质对立的`科学资本.由于制度化科学资本在科学场域中处于有利位置,因而制约了科学场域的自主性.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知识权力化和权力知识化现象,都是由于纯科学资本向制度化科学资本转化而造成的.科学技术专制降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地位.

作 者:宫留记 GONG Liu-ji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马列部,河南开封,475001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915(6)分类号:C03关键词:行动者 哲学社会科学场域 纯科学资本 制度化科学资本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公路;经济效益;制约因素

Study on the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estricting Highway Economic Benefit

Hua Hai-tao

(Xinxiang Municip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XinxiangHenan453000)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steady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has also developed a relatively rapid development.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nsport industry. With more and mor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ilders and policy makers began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way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highway economic benefi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 of restricting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highway, hoping to provide th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highway economic benefit.

【Key words】Highway;Economic benefit;Restrictive factor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样的势态下,各行各业都快速发展起来。其中,交通业也不例外。在交通业中公路的建设非常重要。一般公路建设周期长、施工量大,需要消耗大量的建材资源等。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提升经济效益便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管理制度的缺失、资金投入不足等。鉴于此,本文对"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 公路经济简要概述

对于公路经济来说,公路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一般情况下,将公路经济效益划分为两类:其一,在建或改建公路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也就是指对公路相关管理工作、养护工作以及节材降耗工作进行强化,从而使公路建设工程整体经济实现最优化。其二。指的是整体公路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这部分的经济效益从宏观角度上分析显得较大,而且是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够见效的。如车辆安全、人身安全,均属于社会经济效益的一部分。从社会经济效益的高低往往能够看出整个公路系统的服务能力。倘若公路系统社会经济效益高,则能够带给人舒适感、安全感,从而放心出行,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等。从整体而言,公路的内部经济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共同组成了公路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会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便显得极为重要。

2. 公路经济效益相关制约因素分析

现状下,我国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还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公路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便难以使公路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将引发诸多问题。主要制约因素如下:

(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对于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来说,是需要树立全新的市场经济理念的。但是由于公路工程相关工作人员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常表现为被传统观念束缚,"靠、要、等"的落后思想尤为明显,这便导致公路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同时也难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在公路建设中的积极性,进一步使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

(2)资金投入不足。

公路工程是系统化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周期长、工种复杂、人员复杂等特征。在大规模施工的前提条件下,便需要具备充足的资金投入。而现实状况却是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在公路施工、建材的购置还是在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上,资金都存在投入不充足的情况。显然,在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工程企业便会采取向政府贷款及其他途径进行筹资,这样做的弊端便是使公路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公路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施工设计、现场施工、施工管理以及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等。这些环节都需要人的融入。倘若公路相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则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从而出现施工不能预期完成、施工管理薄弱以及引发风险事故等情况,显然这将大大影响公路的整体经济效益。另外,目前我国部门公路系统还存在人员超编的现象,从而造成"人吃路"的局面,在这样的情势下便难以使公路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4)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就现状而言,我国公路管理体质还停留在半下放型管理体制层面,公路建设过程中需用到的资金大部分是由省厅进行财政拨款而完成的。公路管理由省厅负责,而对于行政与人事的管理,则由地方负责。虽然这样的管理方式具备一定的优势,但在公路整体建设及养护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从整体层面分析,目前我国公路管理体制尚且有待完善,这样才能够为提升公路经济效益提供保障依据。

3. 针对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有效对策探究

结合上述分析,认识到制约公路经济效益的几大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便显得极为重要。具体对策如下:

(1)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

由于公路相关工作人员长期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公路经济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鉴于此,便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加强学习,树立全新的思想观念,避除"靠、要、等"的落后思想。公路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努力提升自身在公路建设中的积极性,使公路施工、管理、养护等一系列工作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从而为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奠定尤为坚实的基础。

(2)加大资金的投入,实现科学管理。

对于公路工程项目来说,属于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为了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投入充足的建设资金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企业便需要拓充融资渠道,多与政府合作,根据政府有利政府,使自身获取的资金实现最大化,以此使工程开展中具备充足的资金保障,使公路施工、建材购置、机械设备购置以及维护保养等工作都能够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进一步使公路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3)努力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完善人员编制。

结合上述分析,发现相关工作人员素质对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存在间接的联系。因此,便需要努力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安全教育工作等,使他们能够在公路建设相关工作中提高积极性、发挥作用,进而促进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对人员编制加以完善,充分避免"人吃路"状况的发生。另外,本人认为还需要努力提升运营单位人员服务意识,对公路建设力度加以强化,通过岗位培训、激励机制的融入,使各方员工明确自身职责,从而在自身岗位发挥显著作用。可多与国外先进管理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学习他们丰富的经验,然后将学习到的经验融入到国内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以此为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依据。

(4)构建完善的公路经济管理体制。

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需从方方面面进行完善,其中管理体制的完善显得非常重要。要想构建完善的公路经济管理体制,首先便需要加强公路管理机构的建设,然后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合理建设,保证规章制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使其能够保证公路工程运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状下,对于公路管理我国拥有的规章制度诸多,如《路政管理规定》、《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及《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这些规章制度均为公路建设的规范性提供了保障依据。本人认为,为了使公路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升,需在上述既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完善,从而使公路管理拥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凭据。另外,需结合制度加强对人、对物的管理,以此确保公路施工、人员作业的规范性,充分避免风险事故的发生,从而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升良机。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目前我国公路经济效益的实现还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因此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便显得极为重要。比如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加大资金的投入,实现科学管理、努力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完善人员编制以及构建完善的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等。除此之外,本人认为还需要根据公路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此促进公路经济效益的提升,进一步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奠定尤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春萍.公路经济效益的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8).

[2]薛步东.公路经济效益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32).

[3]刘碧萍.浅析公路经济效益限制因素及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4]张玉娣.公路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及措施探究[J].知识经济,2015(04).

[5]邵华.浅析公路经济的制约因素及解决办法[J].财经界(学术版),2015(09).

[6]樊彦霞.浅谈公路经济效益影响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22).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7

一、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途径

服务外包技术进步通常是通过技术转移或技术溢出效应实现的。服务外包技术转移含有两种方式, 即内部化转移和外部化转移。内部化转移是指技术由母公司转移到通过直接投资组建的独资或控股企业, 以使子公司具备从事某种业务的能力, 它是技术在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通过签订技术转让协议, 以分包、许可等形式进行的技术转移称为公司外部化转移, 技术的受让方以外方提供的技术为基础从事相应的技术研发、营销、管理等业务。

技术溢出是服务外包对当地企业的技术示范效应和竞争效应等带来的对当地产业技术进步的综合外部收益, 是技术转移的后续过程, 对关联产业的技术带动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通常情况下, 技术溢出效应与服务外包所联动的当地产业链条的长短成正比。

二、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

影响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因素来源于两个方面, 即:技术的供应方与技术的接受方。

1、来自于技术供应方的制约因素

(1) 技术转移的方式。在内部化转移方式下, 东道国企业受到跨国公司“所有权优势”的控制, 在跨国公司体系内部使用的新技术和相关经验向东道国产业的深化和溢出可能会受到阻碍, 子公司会倾向于依赖母公司的技术转移而很少努力于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会导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难有提高。外部化技术溢出的效果要好一些, 但前提是当地公司有能力通过外部化转移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和后继的深化发展能力, 这要求东道国具有较强的配套能力以及技术的吸收、消化与创新能力。

(2) 投资主体与投资行业。跨国投资主体自身的技术水平高低是影响技术进步的直接因素, 而所处的行业也与技术的溢出密切相关。大型跨国公司本身的科研投入经费就高, 其所掌握的技术在母国乃至世界都处于先进水平, 即使大公司只把他们的核心技术外的技术开发交给开发商做, 由于核心技术研发和常规的技术研发之间的分界线正日益变得模糊, 其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水平也会较高。中小企业则相反, 多数中小企业自身并没有掌握该行业最先进的技术, 而其投资的主要目的又是利用廉价劳动力, 因而技术带动作用相对较弱。劳动密集型的客户服务、售后服务等服务外包业务, 其本身附加值就低, 技术溢出的效应自然较差;而在IT技术研发、金融服务等行业, 外资带入的技术水平会相对提升, 技术溢出效果相对会更好。

(3) 投资者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跨国公司的产品可能面向国际市场, 也可能面向东道国国内市场, 通常情况下, 国际市场的产品竞争更加激烈, 对技术的要求水平更高, 而发展中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相对较弱, 因此, 为了获取更高利益, 跨国公司通常依据外包产品市场的竞争状况向子公司转移和提升技术。在既定的全球化产业链条中, 面向发展中东道国市场的市场寻求性直接投资和面向国际市场的效率寻求性投资相比, 后者转移的技术应是相对先进的。

2、来自于技术接受方的制约因素

(1) 产业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在服务外包业务发展中, 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跨国公司按照各个子公司和分包体系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决定其转移的技术水平, 并根据其技术综合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外包服务业务发展初期, 东道国当地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和比较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进而确立了技术转移的初期水平。印度服务外包业务的迅速发展就是建立在国内发达的软件产业发展基础上的。

(2) 配套产业发展水平。在服务外包的发展中, 配套产业发展是影响外包服务业务中间产品供应能力的主要原因, 发展配套产业体系, 提高技术水平, 产业关联效应会得到发挥。相应的, 跨国公司会调整在该地区的战略, 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跨国公司会提高子公司的技术水平, 提升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3) 技术的吸收创新能力。跨国公司进行的技术转移都是成熟性非核心技术, 不论处在全球化生产链条的哪个环节, 从事服务外包的东道国企业都不可能直接获得最先进技术, 依靠技术转移也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技术的赶超。技术的消化吸收、模仿和创新吸收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 实现经济和技术赶超的关键所在。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础之上的模仿创新越快, 东道国就越容易通过引进外资开展服务外包达到促进自主技术研发能力提升的目标。

(4) 员工流动情况。实行国际外包的跨国公司为更好的完成其外包任务, 通常先将一定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承包企业, 并对承包商的员工进行培训, 使接受培训的员工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由于东道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人员流动日趋频繁, 当这些受过培训的员工流向其他企业或独立创业时, 他们从跨国公司所学的专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被带走, 引起技术从跨国公司向当地企业的扩散。这种员工的流动越频繁, 则技术外溢的效果就越好。

三、促进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策略

1、树立正确的招商引资思路

服务外包业务通常是伴随着招商引资而发展的,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利用外资发展国内经济, 对于解决劳动力问题、扩大对外贸易、树立国际形象等具有重要作用。但要注重引资质量, 避免出现“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要注重外资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调, 积极吸引大型跨国公司在技术含量高的服务外包项目上的投资。操作上, 应该加大对具有全球发展战略的大型跨国公司, 尤其是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力度, 鼓励以合资、合作的方式发展服务外包项目。

2、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发展

配套产业发展是服务外包项目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技术进步的基础。首先, 要确定服务外包的重点发展地区、重点发展行业以及重点发展产品, “遍地开花”的扶持政策不利于配套群的发展。其次, 完善配套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 加强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联系, 提高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力, 鼓励外资的跟随性投资, 促进配套产业群的形成。同时, 要加强对配套企业的科技、资金和信息支持, 发挥政府、科研单位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为有能力进行配套生产的内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联合技术开发、人才培训, 提供优惠贷款、补贴和各项信息服务。

3、改革科研体制, 提高技术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

宏观上, 加快传统科研体制的改革步伐, 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的倾斜, 使企业成为科技投人和科技创新的主体;加大科技投资力度,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鼓励模仿创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联合与合作, 加快科技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微观上, 企业应该实施合理的人才开发战略, 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运用, 采取积极的政策鼓励员工创新,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 提高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能力。

4、鼓励外资企业人力培训, 促进人员向内资企业流动

首先, 鼓励外资企业雇佣更多本地员工并进行人力培训。通常情况一下, 外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当地化比例越高, 人力培训状况就越好, 技术外溢效果也越好。其次, 鼓励人员流动, 特别是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流动与创业, 减少人员流动方面的限制。再次, 应该加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鼓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创业活动。此外, 鉴于目前服务外包企业人员多数在外资企业之间转移, 为了解决人力资源流向失衡的现状, 应该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调整国有企业的用人机制, 引导民营企业实施正确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摘要: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承接服务外包项目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希望外资的进入能够带来先进技术, 产生技术外溢进而带动东道国产业的技术进步。本文从技术的供应方与接受方两个角度分析了制约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一国服务外包技术进步的策略。

关键词:服务外包,技术进步,技术溢出

参考文献

[1]郑春芳, 郜世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外溢:劳动力流动的视角[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6, (1) .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8

一、影响我国网上支付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体网上支付市场的发展。据调查, 不使用网上支付的首要的两个因素都与安全有关, 其中有61.2%的网上用户担心交易“交全”, 42.7%的用户担心个人隐私的安全, 34.6%网上用户认为注册麻烦而不太习惯使用。现代金融造假手段, 使不法分子在网民网上购物时, 利用与银行网站相类似的网络页面, 很容易通过网上转账的方式将资金转走;另外, 黑客、木马病毒攻击也让网民在支付过程中防不胜防。木马潜伏在计算机中, 时刻监视用户的一举一动, 从而盗取账户和密码信息, 而黑客则利用系统漏洞、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入侵用户的计算机, 获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密码, 导致网民在网上支付受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上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 信用问题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子商务是一种无形的交易, 如果交易双方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信任, 网上支付就不可能发生, 即使存在着较完善的网上支付系统。这种信用体系在我国还没有建立。或是出于法制不健全, 或是出于体制弊端, 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拖欠贷款等现象时有发生。银行发行的信用卡, 不仅使用者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少, 而目恶意透支的人太多, 银行只好严加防范。毫无疑问, 在我国目前这种恶劣的信用环境下发展网上支付将遇到很大阻力。

(三) 标准问题

为了使网上支付系统的建设和扩展得以顺利进行, 需要商业银行之间进行广泛的合作, 在硬件和软件供应商技术支持下逐步形成网络银行的统一标准, 确保软件、硬件、客户应用技术及系统和网络通讯协议的兼容性。在我国, 由于各商业银行在金融电子化的起步阶段就采取各自为政的方针, 造成目前技术标准统一的混乱局面。最早推出网上支付业务的招商银行采用的是SSL标准, 而中国银行采取的则是更为高级的SET标准。这种缺乏长远规划的行为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并使得网上金融的整体服务效率比较低下, 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显然, 消费者对此的反应, 将是较少采用网上支付方式进行结算, 而这又进一步阻碍了我国网上支付业务的发展。

(四) 监管问题

由于对网上交易的真实交易背景难以查证, 网上支付平台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资金非法转移、套现资金的便利工具。买卖双方通过制造虚假交易, 利用网上支付平台顺利完成资金转移, 从而达到非法交易的目的 (如洗钱、贿赂、非法回扣等) 。目前, 大部分的网上支付是基于银行卡完成的, 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制造虚假交易, 由买方通过信用卡透支消费, 卖家收到款项后变现, 从而达到非法套现的目的。信用卡套现具有较大风险, 国内商业银行对信用卡取现有较严格的限制并收取较高的费用, 而通过网上支付平台则使持卡人非常便利地绕开了发卡行管制, 以一般消费方式达到了预借现金的目的, 如果该方式被广泛利用, 信用卡套现金额过高, 很有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五) 法规问题

目前, 具体到为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业务, 法律上基本还是一个空白。传统的支付结算规则在网上支付业务规范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局限性很大。另外, 目前涉及网上支付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 (解决了类似传统结算业务中签章的问题) , 规章有人民银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银监会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的《电子支付指引》, 除此没有其他规范。可以说, 关于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 在法律制度上几乎一片空白。法律法规的缺失, 导致政府机构对目前从事网上支付业务的这些机构和他们的业务要不要监管, 要不要有一定的规则去规范缺乏统一标准。正是因为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导致网上支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包括安全问题、金融监管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二、我国网上支付发展的应对策略

电子商务网上支付在我国刚刚起步, 应该说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电子商务企业共同努力, 通过长期积极和系统地建设, 才能够促进网上支付市场的高效健康地发展。

(一) 从政府角度分析

网上支付的金融环境、法律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法制环境都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建设。

积极拉动个人电子商务的需求, 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 丰富网上信息资源, 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电子商务, 有意愿也有能力上网, 从而为网上支付提供足够多的客户群体。

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交易平台建设, 尤其是鼓励要大力发展第三方平台, 为网上支付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 以立法的方式填补电子支付法律体系中的空白, 早日出台《支付结算管理办法》、《大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电子支付的法规制度, 为电子支付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网络系统, 完善信用认证的信用保险制度建立诚信主体的诚信档案;要完善社会公共信用信急披露机制, 使得诚信可以度量并可以传播, 利用公众的力量引导交易实体能够自觉诚信;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建立政府对信用交易的有效监管及失信惩罚机制, 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等级。

加快电子支付业务的相关标准的制定, 尽快统一技术标准, 规范和建设多层次全方位的认证中心, 推动网上支付和推动电子商务有序发展。

(二) 从金融机构分析

加快网上银行的发展。网上银行本身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 具有经济性、方便性、流动性等优点, 无疑是最节约、最有效、最能接近小额零代业务用户的一种手段。因此, 银行需要对传统的机构做出改革, 从战略的角度发展网上银行业务。

加强银行间互联的建设。银行业适合国情能够服务于全行业、跨银行的结算清算体系, 各家银行需要配合跨行互联工作, 研究并开发相应的接口方案或转换方案, 实现全国范围内银行卡跨行、异地支付业务授权及清算信息自动交换。

加强银行内部系统软硬件的安全性, 强化安全管理,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增强人员的交全意识, 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要统一技术标准, 统一认证体系, 要避免各方自行其是或各自为政造成市场的混乱, 建立全国统一的网上支付资金清算中心和标准统一的金融认证机构。

(三) 从电子商务企业分析

建设在线交全的交易平台。安全性是网上交易平台的基础。网上企业首先要具备可靠的网络软件硬件环境和信息交全体系, 其中信息安全体系可以包括三个层次:加密算法, 安全认证技术和安全应用协议。在设计电子支付系统时, 应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 如SET标准。建立并不断改进企业网络系统的风险防范机制, 加强与健全系统安全的管理, 积极研究和同时做好网络的安全防范工作, 强化交易系统的管理, 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私密性。

通过研究细分市场, 推进产品与服务创新, 加强市场营销力度, 吸引更多的客户使用电子业务。通过加强对市场营销的投入, 使更多客户了解电子商务所带的便利, 同时消除交全性的顾虑, 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电子购物的方式。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9

关键词:云南石化企业,市场营销,制约因素,对策

有效的市场营销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 然而, 云南石化企业由于受历史因素的影响, 对市场竞争经验的积累十分缺乏, 市场营销相对滞后, 在当前国内石化市场逐步放开的情况下, 一系列制约因素也显现出来。为应对挑战, 提升石化企业市场占用率, 石化企业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和手段, 完善市场营销网络, 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培养和引进高端营销人才, 建立完善的营销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消除制约石化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推动石化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1 云南石化企业市场特征分析

1.1 典型寡头垄断型企业市场结构

目前, 石化企业属于垄断行业局面, 云南石化企业也不例外。尤其是中国石油企业, 尽管国家已经逐渐放松对石化市场的管制, 引进竞争机制, 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 石化市场门槛依旧很高, 所以, 石化企业依然属于典型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

1.2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从国内需求来看, 近年来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势必带动石化企业发展, 增加市场需求量。从国际需求市场上看, 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 有20多条出境公路, 是全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陆路通道, 又是我国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主体, 对石化产品需求量巨大。由此看出, 云南石化企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 云南石化企业市场营销的制约因素

目前, 云南大多数石化企业未能正确认识市场营销的本质, 缺乏市场营销意识。比如中石油, 如今油价节节攀升, 外资石油企业持续渗透, 民营资本积累逐渐雄厚。存在着一系列制约云南石化企业发展的因素。

2.1 观念因素

营销观念淡漠, 调研意识缺乏。目前, 云南石化企业处于垄断地位, 重生产, 忽视营销, 市场营销工作相对滞后, 市场营销观念也非常淡漠。同时, 缺乏市场调研能力, 一些石化企业从未真正做过系统、深入和专业的市场调研工作。对竞争对手的信息不了解, 对顾客的需求不了解,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误解与矛盾。这一因素已经成为制约石化企业发展的最大内部阻力。

2.2 人才因素

营销人才紧缺, 人才机制不健全。石化企业没有完善的组织架构, 对大型销售活动难以进行统筹管理, 各营销部门工作难于协调、配合力度不够。另外, 石化企业营销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专业营销人员紧缺, 不能适应市场开拓需要, 大多营销人员不能做到既了解企业产品的性能, 又懂得市场营销技巧, 不善于进行市场调查和售后服务。同时, 由于缺乏相关人才激励机制, 一些石化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不够, 导致有经验的营销人才流失。

2.3 产品因素

主营产品单一, 无法满足多元化的客户需求。随着石化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迅速改变, 对石化企业的产品要求也逐步趋向多元化。一些经销商采取多种营销策略, 如低价、赊销、返利、赠品等, 又进一步加剧了石化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从成品油市场来看, 成品油消费涉及民生, 我省成品油价长期维系在高位运行, 与国际油价波动呈现跟涨不跟跌的态势, 使得石化企业备受媒体和舆论关注。一旦消费者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或者在销售服务中出现问题, 石化企业便容易陷入舆论漩涡。

2.4 服务因素

服务意识差, 缺乏主动式服务。目前, 石化企业处于垄断行业地位, 尽管国家已经逐渐放松对石化市场的管制, 引进竞争机制, 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 石化市场门槛依旧很高, 大多数石化企业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总是等待顾客上门购买自己的产品, 其它关联产业产品服务更是不能满足顾客需求, 比如:云南大部分地区加油站没有云南特产销售服务、便民充值服务等。石化企业的服务意识较差这一因素会导致企业失去市场营销宣传优势, 从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2.5 网络因素

网络宣传不给力, 电子商务没搞活。目前, 许多石化企业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 展示了企业形象, 更新了企业自身的行业信息和新闻信息, 部分企业进行了网上营销活动。但在具体的网络营销活动中, 显现出了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石化企业关于产品信息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容易被忽略。根据调研, 大部分的石化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与概念相符, 但网络宣传力度不够, 一些企业领导人认为只要在企业网站上展示了自己的企业形象、提供一些相关信息等就是网络营销, 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开展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营销活动, 不应与传统的营销活动脱离开来, 它属于企业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的营销活动我们也要在网络中大力宣传, 尤其是电子商务方面, 云南石化企业根本不重视电子商务营销, 没有让电子商务活动开展起来, 以盘活整个营销活动。

3 解决石化企业市场营销制约因素的对策建议

针对石化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存在的上述制约因素, 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进行应对。

3.1 更新营销观念, 做好市场调研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石化企业不可能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必须转变观念, 尤其是更新营销观念。 (1) 树立全员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不能认为是营销部门之事的理念。应该是多部门联合齐抓共管。企业所有员工必须积极参与到市场营销中来。 (2) 树立市场营销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双赢关系”的理念。市场营销工作从来不是企业内部的事情, 它涉及到员工、顾客、企业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利益相关者。市场营销本质就要与这些利益相关者构建长期的、稳定的、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不断给利益相关者提供增值服务。

石化企业必须加大市场调研力度, 收集重要市场信息, 通过对市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 而且将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分类并传递给产品开发部门, 以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收集市场信息也是石化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开展营销活动、参与市场竞争前提和基础。从市场调研中提炼出反映市场和营销活动特性也反映了企业的软实力, 具有一定规律的数据与信息也将会对经营决策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 方便企业及时挖掘商机,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3.2 健全营销机构, 培养营销人才

营销管理机构要不断健全, 才能适应外部环境, 应对市场变化、市场需求, 营销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协调和控制各部门的功能, 使市场营销效益最大化。营销机构完善, 才能将企业产品推销出去, 让企业获取最大利益。

人才是石化企业发展的关键, 石化企业应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技术人员充实营销队伍, 并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 要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 提高营销效率。如:建立基层营销干部凭业绩晋升机制, 建立“管理干部能上能下、末位淘汰”机制, 建立员工定期培训、建立员工激励奖励等机制。从而优化企业队伍结构, 提高营销人员素质, 留住营销人才。

3.3 直面消费需求, 推出优势产品

营销活动是从了解用户需求开始, 到满足用户需求结束的一个循环。市场营销全部活动的出发点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石化企业来讲, 必须直面消费需求, 推出优势产品, 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 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留住用户 (消费者) , 留住用户就等于保住了市场, 企业也才能最终实现长期利润最大化。我国石化企业可以借鉴跨国企业的一些先进做法。例如, 壳牌石油公司在我国设立的加油站, 尽管其油品来源、零售价格同国内石油企业一样, 但在产品的创意上却让人感到了创新意识, 国产的93号汽油和国产柴油, 在融入了添加剂并经过一番积极改良后, 更名为“超劲93号”和“超爽柴油”。这种营销方式对顾客的消费心理影响很大, 我国石化企业在这些方面应该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通过市场调研征询客户意见和要求, 并积极进行技术革新, 推出更加经得起市场考验、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优势产品。

3.4 优化服务理念, 打造服务亮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消费者更倾向于优质的主动式服务。石化企业若只重视产品的生产质量而轻视售后服务, 就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所以石化企业必须在生产出优势产品的同时,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才能赢得市场, 推动企业发展。首先, 要在优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上下功夫, 把“至诚服务, 确保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基本追求, 大力弘扬“今天的质量是明天的市场, 企业的信誉是无形的市场, 用户的满意是永恒的市场”的价值观, 使全体营销人员更加关注客户需求, 改进工作态度和方法。其次, 要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在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 要凭借卓越的服务理念, 通过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规范化的售前售后服务,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例如, 可以在有条件的加油站逐步开设换轮胎、地磅、EXPRESS特快店等便民服务。同时, 石化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 将客户需求与内控管理的目标紧密结合, 着力提升管理水平, 将优质服务呈现在外延式发展中, 改善服务质量, 为客户提供多元化服务。打造亮点服务、特色服务, 丰富便民服务, 从而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从而将石化企业的优势产品和优质服务营销出去, 最终达到增加营业额的目的。

3.5 充分开展网络营销, 拓宽销售渠道

当前, 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交换链接、病毒性营销、会员制营销、网络广告、网店销售、信息发布、电子邮件、个性化营销等。石化企业应当充分利用以上常用网络营销方法, 加大力度开展网络营销。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式: (1) 提升搜索引擎排名。搜索引擎排名靠前, 能拓展企业的知名度、更好的展现企业形象以及增加商机。 (2) 丰富网络广告。石化企业不能一味使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 应从网络广告方面进行多方位宣传。 (3) 开设网络商店。当前石化企业已基本建立企业门户网站, 却没有开设自己的网店, 电子商务营销活动较少, 没有搞活电子商务营销。开设网店可以很好地进行网上交易, 购买加油卡, 从而可以大量将资金融入生产, 推动石油企业发展。 (4) VIP客户营销。VIP营销即会员营销, 许多行业均采用会员制营销策略, 石化企业也应该采用并加强会员制营销, 为企业建立相当一批VIP客户。让这种有效的电子商务营销手段为石化企业带来效益。

网络、电子商务营销是网络经济时代石化企业生存的另一关键所在。凭借电子商务和网上交易, 石化企业可以减少商务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拉近石化企业与用户的距离, 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节省大量的费用, 从而提高了整个石化行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扩宽了石化企业的销售渠道, 增加了石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祁胜杰.关于石化企业营销若干问题的研究[J].2008.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10

1 体育专业招生人数过大

体育专业招生受我国整体招生影响,招生数量是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2倍或是3倍,这种招生局面严重违反了招生与用人之间的平衡。80年代初我国中小学体育师资数量明显缺乏,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但扩招以后,这种不足已变成过剩,体育人才是少数具有体育天赋的人所从事的专业,它的数量可以说应该不能超过学校已有教师的正常指数,但是体育院校因招生来源就是财源,谁也不去考虑体育是专门人才培养院校,也跟着大量扩招,致使体育学生文化素质提高,运动技能严重下降的局面。文化素质当然需要提高,但绝不是不要运动技能,体育院校是以运动技能为前提的。当今很多学生拿着体育院校毕业证书,但身上的运动技能却低的可怜,学体操的连单杠上最简单的动作也不会做,教学的技能和理论也差的厉害。这样的体育学生哪个学校愿意要呢?再加上这样的学生人数过剩,一个退休的老体育教师,身后就有数十个体育毕业生等着,这种情况是体育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体育专业教育仅仅培养体育方面的技能已远远不能解决学生就业和吃饭问题。扩招的结果就是造成就业困难,就不了业如何生存,学生到了工作阶段,靠丛事体育就业已经行不通了,而体育院校还是按着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去教学,就势必造成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就是说学校目前根本就不缺体育教师,体育院校主要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应注重能力培养,不追求数量。所以希望我国计划招生部门,以及体育院校一定要考虑学生就业因素,不要盲目的追求发展,而浪费了人才资源。招生的盲目性是学生就业困难的明显原因,是否调查和研究,这都是明摆着的事实。就业已经如此困难了,学生第一不要报考体育院校了,学体育就业困难还学什么体育,第二体育院校招不来学生,还制定那么多的招生计划何用,赶紧缩小招生计划,按客观现实和教育规律办事,才能不出现体育专业生就业难的情况。

2 体育专业教学的科学改革

面对我国当前的体育招生形势,体育专业教学需要科学的改革。改革的方向第一应为减少当前的招生人数,提高体育招生的学费,专业院校不是大众学校,及特殊的学生可减少学费。第二改革体育专业生的培养计划,目前尽管体育专业在专业上丰富了体育学科的内容,比如体育装备专业,体育管理专业等等,但体育教育专业仍然没有较大的改革,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对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在如何适应学生兴趣、如何是学生正确形成体育学科观,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怎么样让学生重视体育。记得前些年我国部分初中学校把体育纳入升高中的考试,效果其说不一,近些年这种考试恐怕早已烟消云散了。当前中小学师资的水平呈现表面化,注入不了新鲜的血液,致使学校体育仍然流于形式。学生一届一届的对体育的印象就是玩,就是休闲,没有人真正把体育当成一门学科来对待。体育专业院校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使青年学生转变对体育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法是学生认识到体育是人生当中极其重要的课程,如何让当前教育界的人士,都能了解体育,都能知道体育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容。这是体育研究的重大课题。学生的培养,应尽量面向社会,对体育教育的技术示范有一定的标准即可,不需要达标技评式的考核。认为中小学的学生不需要那么精确的运动技术。体育专业生应有一项专项训练能力。更多的本事应在如何组织学生练体育、懂体育、知体育。因为学校的体育目的和核心就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围绕体质增强的主核心,教师就应在练习上,体质增强上,运动量的循序渐进上,让学生深入心里。体育是普通学生身体与技能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掌握体育的科学手段不亚于身体练习的重要。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要有一个认识掌握的过程,这个过程掌握了,思想也就产生了飞跃。同时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大传统文化的学习,对科学知识,文化教育知识要全面加强。不然社会认识总是社会陋习的观点看体育,总认为体育教师就是身大力不亏,什么体育棒子,以及头脑简单等侮辱人格的桂冠都加在体育人的头上。这是一个矛盾的现实,尽管很多体育教师都提高了文化与知识能力,但总有少数人仍然脱离不了那桂冠的影子。因此体育专业也可以让学生跨专业学点其他专业,年纪大的时候,也可该改行,免得让教育业内人士认为体育教师除了体育什么也不能教。体育人才的培养改革是彻底改革体育教育致诞生开始所存留下的顽疾,这个顽疾不铲除,体育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反展。

3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

高校体育专业学要改革,那么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也要改革。现今中小学体育教学仍然是过去的教学方式,从体育教学课本上发现,一些体育学者,仍然把体育拴在其他学科上,这里主要是指仍然把体育和其他知识等同,按一定的知识体系去分布在各个年级。这是不可行的,因为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等学科都存在一定的理论逻辑体系,可以说体育身体机能不存在这种逻辑体系,比如球类,分解动作在专业院校是可以的,但普通学生就不喜欢这样的教学,动作被分解后,整个运动的内涵趣味就没有了,这就像音乐一样不能一个音节一个音节的掌握,必须是体会一部完整的乐曲,从头到尾的弹出来,美术也一样,不能把人体的头部各种形态都练得最好,然后是身体,四肢,最后在根据人体的形态组装,这不是美术,没有人这样教美术。体育也是一样,不能破坏他的运动完整性。所以只能从学生的能力划分级别,从篮球的篮筐的高度,足球门的大小来分年级教学,要在学生的兴趣前提下强调学生的动作过程,教师示范是最重要的。同时,体育从小学就要在风雨课开设体育文化知识课,强调体育为国争光的精神,强调优秀运动员的那种拼搏精神和顽强为国争光的精神。要求学生从小就懂得体育是一门科学,身体生长发育更离不开人体运动即体育课。所以中小学的体育课应开设体育文化知识课,体育运动健身课,以及体育专项训练课。是教师各能发挥所长,老教师上文化体育课,青年教师上体育健身课,中年教师上体育训练课。学校体育教师不是饱和,而是大量缺少编制,缺少科学教学制度。绝大部分学校都是糊弄体育,有其名无其实。有几个教师领着学生玩一玩就算了,谁考虑什么科学教学。所以体育专业学生,怎么能就业呢?可以说,体育学生已经进入了层层的矛盾之中,怎么能寻求生存之路呢。没办法改行,体育教学资源严重浪费。所以中小学,包括高校的体育教学都面临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4 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体育是少数人的教育,也是少数人从事行道,不能盲目的扩大体育招生,把那些体育天赋不大的人也招到体育院校,这不仅影响体育院校培养质量,更让学生无法就业。体育才能不是一般的学生也不能报考体育专业,要从自己的能力出发,最好去报考高职院校学点技术生存能力。不能希望在体育院校混张本科文凭。目前,私人体育健身馆建立的比较多,学生可以暂时到哪里就业,可以当体育管理员,也可以当训练指导员,少数专业可自租场所招生训练,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还有健身训练等等,都是就业的渠道,当今不能像过去那样,一毕业就有学校就业,挣着事业单位的皇粮,这种局面很难一时改变。另一种方式也可以到一些大企业工会就业,也可到体育用品商店就业,可以说只要当前不挑剔职业,就业的路子还比较广泛的。但就业的对策前提,还是要在体育院校学习好过硬的本事,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谁愿意要你呢。所以体育毕业生在校期间要有几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渊博的文化知识,当今的体育生绝不是以前的学生,只培养或强调体育运动技能,忽视学生的文化的学习,但当今体育院校对文化知识学习忠实的还不够,还需学生自学,一定要有强大的文化知识底蕴,他的目的就是为暂时改行用的。如果不愿意作上述就业,就可以凭文化知识做别的工作,商业、地产业、药业等等都可以,第二方面就是在学校要学好运动技能,学好训练指导的实践和理论。第三方面自学或在学校开设的其他专业学一门跨学科专业,宽泛自己的就业路子。

5 结语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要对体育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应有计划的缩减体育专业的招生规模,适当扩充社会体育、体育康复保健、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课程,同时,要避免重实践轻理论,重术科轻学科,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等现象。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学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市场行情。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单一向多样,从统一向个性方向发展,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

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要随时代发展进行重新构建,建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机制,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协调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具有较强社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意识高的人才,是当前社会需求发展目标。

摘要:体育专业生面对就业的困惑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问题,针对社会就业难的现象,该文着重从招生、改革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论述与述评,并对就业相应对策。重点解释了就业困惑的原因和需要全社会对教育的理解或支持,以及教育业内需要科学的培养人才,在一定层面上回答了学生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并提出转变观念,适当减少体育专业的扩招,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加强体育专业学生各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培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11

摘 要 自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元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种国际结算货币制度下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其主要持有货币并大量持有美元从而形成美元泛滥,一时间将现有人民币国际化一直成为全球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实意义展开论述,进一步分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人民币 跨境贸易结算 制约 对策

当前国际结算货币制度下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其主要持有货币并大量持有美元,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已相当大,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有明显需求,由于,人民币汇率和通胀率较为稳定加之我国金融市场较为发达并且逐步开放。2009年4月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超主权货币的建议。2009年7月6日相继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市开展人民币结算。2010 年 6 月,中国央行宣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从启动之初的 5 个城市扩大至 20 个省区市,参与的出口企业从 365 家扩大至近 7 万家,同时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6.84%的对外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中国,高于2010年同期的0.5%,并且约89%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交易都来自进口。

一、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实意义

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初阶段,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汇率波动剧烈和我国对外贸易快速持续增长的状况下,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具有深刻的現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利于减少进出口企业的汇率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企业与国外贸易企业大多采用美元、欧元计价和结算,美元为主的结算传统格局对企业来说非常不方便。一方面是手续繁琐,从订立合同到合同履行、结算收汇完成,相对周期较长,购汇结汇的过程手续非常麻烦,此外还要向银行另行支付手续费。另一方面是进出口企业始终要承担汇率变动的风险,商品定价时的汇率与支付收汇时的汇率变化趋势往往难以准确预测,由此带来的风险损失主要由境内企业承担。而近两年来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汇率变动的风险,再加上来来去去的换汇成本,让一些企业不堪重荷。

(二)有利于降低企业出口成本

在采用美元、欧元结算时,国内外企业往往需要承担结算、汇兑、保值等运营成本。一般贸易结算须经过本币——美元——本币两次兑换,除两次汇兑的汇率损失外,在购汇、结汇时还要支付银行手续费,因此会增加出口企业的出口成本,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就可以减少一次货币兑换和并减少相应的银行手续费用。

(三)有助于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目前,国内专家、学者针对人民币国际化途径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周边化——区域化——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步骤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现阶段,我国现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尚处于人民币国际化之路的起步阶段。开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迈出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先从周边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出入境,使其成为我国与周边区域国家的主要交易工具,逐渐为大部分国家所接受,当人民币在全球范围流通,并成为国际贸易计价货币之时,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方得以建立。

(四)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失衡状态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额逐年增加,在国际上已进入贸易大国行列,但作为新兴经济国家,我国的货币地位却并未显现。国际货币体系长期以美元为首,我国人民币汇率也一直保持与美元挂钩,因此,在国际经济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长期以来受美元汇率变动的牵制与影响十分显著。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能够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贸易大国、货币小国的失衡状态,有利于减少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波动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五)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贸易的发展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使得我国与周边各国的贸易更加的方便有效率,而且,由于人民币在周边各国被普遍接受,所以采取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一种促进经贸关系的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制约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因素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为我国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但机遇中却孕育着诸多的挑战与风险。从目前人民币资本项下尚未实施自由兑换的条件下,面临着许多制度上和技术上的制约与挑战。

(一)来自国内的制约

1.增加货币政策的实施难度

在货币政策方面。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在我国境外就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我国人民币被海外持有,这部分资金将更多地随着境内外、本外币两个市场的收益率变化而流动,如何科学地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考虑。

2.增加我国外汇管理的难度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许多监管工作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开展,如外汇核销制度是以企业实际发生进出口贸易的收付汇而设计的。人民币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进口付汇都是人民币的现象。这样可能会存在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渠道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以及有关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

3.缺乏系统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

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全面实现需要建立广泛的信息技术网络,需要逐笔收集并保存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关的各类信息,需要对人民币跨境收付情况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和监测。目前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元清算体系中,超过90%的清算量为美元的国际清算。由于我国尚没有建立全方位的人民币跨境贸易清算系统,没有建立涉及国际结算网络与国内清算网络。国内清算网络对于人民币的清算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会出现一个国内清算渠道承接人民币国际清算的业务量问题。

(二)来自国际的制约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国际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民币境外债权债务属性归属不明

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人民币用于对外贸易结算的结算货币,其结果就是形成了人民币的境外债权债务。境外的人民币债权债务的属性和其后的利用问题就会出现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处理方法,也就会给国际收支的统计与该笔人民币境外债权的去向统计造成困难。

2.增加国家收支统计监测的难度

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涉及到跨境资金流动,深刻影响着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的全面性,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之后,同币结算反而更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这些都是我国国家收支统计监测提出的新的挑战。

三、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政策建议

针对在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进程中所面临的制约,我们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积极研究对策,加强风险管理。

(一)国内方面政策建议

1.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进程,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建好金融“防火墙”。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之后,随着企业结算习惯的改变和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人民币在货物贸易结算中占比将不断提高,贸易结算产生的人民币需求就不得不成为制定货币政策考虑的新增因素,如何结合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效规避金融风险和金融衍生品风险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体系。

2.加强对进出口企业收售汇的管理

长期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以外汇的跨境收支为条件来设计的,许多监管工作是基于企业收支外汇并发生结售汇来开展的。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将会出现出口收汇收到的是人民币、进口付汇支付的也是人民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当前的进出口核销制度出现操作上的暂时困难,即可能会出现人民币来源上的混淆,特别是出现多次转汇后支付渠道与国内支付混淆时,如何界定资金是否来自境外的问题。与进出口核销相关的还有出口退税的依据和凭证问题以及国际收支统计申报问题。这些技术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3.建立健全的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

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安排关系到能否有效管理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的问题,我国政府要在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对此有充分的考虑。建议在人民币走向区域化货币初期,应该适当抑制海外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以便为我国央行逐步熟练地掌控海外人民币市场和交易赢得时间。在初期可以通过以下安排来达到这一目的:(1)对于因国际结算而产生的人民币海外债权,我国必须承诺可以随时自由兑换。(2)在企业主体层面上,允许海外人民币债权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入我国:一是用于向我国进口的支付;二是委托该存款账户行开展人民币委托理财业务,投资国内的人民币资产或金融市场;三是可以向我国直接投资并享受外資投资同等待遇。(3)在银行主体层面上,允许银行以吸收的海外人民币存款办理当地企业与我国之间的贸易信贷融资业务即买方信贷或卖方信贷业务;允许该行通过上存总行的方式投资境内人民币金融衍生产品。

4.加快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

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不断增长,人民币离岸市场必将形成。无论是人民币资金来源,还是人民币资产组合管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都会催生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国将要建设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将会是下一个政策解决问题。

(二)国际方面政策建议

1.构建有效的海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

首先,应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会形成境外人民币债权,境外人民币债权运作渠道的制度安排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境外人民币市场及交易能否有效运作。这种海外持有的规模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中国央行在海外的信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以及金融监管的信心。当这种债权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容易产生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人民币被海外大量持有,国家在获得铸币收益的同时,货币供应量能否再作为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需要审慎考虑。

其次,必须妥善安排海外人民币债权的运作渠道。由于人民币用于国际结算后必然出现的人民币海外持有现象,如果制度安排和监管设计上没有充分的考虑,极有可能出现一时被动和管理滞后的局面。

2.加大资本账户开放,构建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人民币国际结算开展以后.必然会增加境外人民币的存量,这部分人民币如不能回流,对我国的金融稳定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境外人民币的进行消化,形成双向流动。扩大人民币债券发行、建立人民币QFII制度、在港上市人民币计价的ETF基金,设立合资公司、在港推出人民币寿险服务和金融衍生产品等。建设以中国大型银行为主,并以试点城市当地法人银行参与的商业银行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同时,促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既能够为进出口结算对冲之外的结余人民币提供出路,也能够减少人民币的流通风险。

3.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和统计监测体系

香港地区开放银行人民币存兑汇业务后,市场人民币兑换活动十分活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要求,这部分资金规模应该进入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中。同样,人民币在香港、东盟十国和韩国等用于跨境贸易结算后形成的海外债权也应及时地通过适当方式反映出来,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清算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在试点阶段,有必要通过规定银行的清算渠道和特别的会计处理来辅助完成这些统计监测要求。

从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整个流程来看,没有货币兑换环节的国际结算业务更趋简单,但同币种结算中很容易混淆一些统计要素(目前许多统计要素是基于货币类别来设计的),尤其是当资金通过几道转汇环节以后。因此,人民币要实现跨境贸易结算,必须建立广泛的国内清算网络和国际清算网络。

4.加大境外人民币供应

目前,通过境外旅游的民间渠道流出的人民币大约有上千亿元;通过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定,人民币以官方姿态流出6500亿元。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深入展开,这些资金远远不够的,还需通过一些方式增加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供应量,例如增加以人民币支付的进口,中国可以直接给资金匮乏国家人民币贷款,用于从中国进口:允许境外银行为企业提供人民币贸易融资、逐步放松人民币和港元的兑换限制、支持境外银行通过多渠道获取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等:中国对外投资,需要从国内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也以人民币来支付。

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既有机遇。从英镑、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化进程来看,其国际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经历较为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们还只是试行阶段,要谨慎对待在实际操作业务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完善规章制度和实施准则。防止在海关、税务和核销方面的漏洞被违规者所利用。

参考文献:

[1]朱启松.外贸企业如何利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外经贸实务.2010(9).

[2]陈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收益成本分析.金融发展研究.2010(8).

[3]张云,刘俊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投资研究.2009(4).

[4]高玲.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当代经济.2009(11).

制约因素与策略研究 篇12

一、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 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信息化意识薄弱。学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可以使学校的档案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远程服务, 有利于节省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资源, 节约档案管理成本。但是当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地重视, 特别是采取旧有的档案管理方法的工作人员, 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有排斥心理, 无法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不能接受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

(二) 档案配套设施不齐全。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与档案信息化管理相配套的信息化设施, 从而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档案管理的效率。当前的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学校的配套设施往往难以跟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大大降低了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

(三) 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不规范。无论是传统的档案管理还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管理标准的规范化都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涉及到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 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和操作规则更成为档案管理科学性、高效性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对信息化建设标准还没有严格统一的规范, 有些学校的建设水平甚至仅仅停留在利用电脑进行文字和数据的输入。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的不规范, 使得档案信息的查阅、共享都很难实现。

(四)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薄弱。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有专业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这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因素。当前的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往往会利用以往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的信息化操作, 这些管理人员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 无法对档案管理进行规范高效的信息化操作。

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一) 领导高度重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关键。学校档案信息化能否有效地推进, 关键在于学校主要领导的支持及思想认识的提高。主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调动各级干部和各有关工作人员积极支持和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努力把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逐步构建起档案信息平台, 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

(二) 良好的软硬件设施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基础。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必须配置与档案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实现档案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用计算机储存整个学校的各种业务、行政上的档案, 既节省时间也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计算机及其档案管理系统形成的档案数据库, 有一整套安全可靠的检索系统, 无论是对学校本身查找资料, 还是对其他查阅档案的人都会快捷而准确。因此, 学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创造条件, 大力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 把学校急需、教师急需的档案优先数字化, 以数字化为龙头, 带动档案信息化与档案服务体系深度融合, 与档案资源体系、安全体系良性互动, 并搭建学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把档案的目录及全文上传到这个平台上, 真正实现学校档案信息共享, 推动以服务为主导的档案信息化体系的建立。

(三) 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根本。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 不仅是各门类档案简单集中保管, 还是一项实现学校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代化的高标准系统工程。档案信息化不仅是先进设备的配置, 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标准化。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是指档案信息化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目录, 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 符合各标准的规定。档案要做到标准化是指学校档案信息化必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步骤, 从初步收集、整理到最后归档、存入计算机, 都做到条理清晰、目的明确, 保证档案完整, 避免漏失档案的记载内容, 系统而正确无误地记录、存档。

(四) 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的保证。在多数学校中, 档案工作人员都是身兼多职, 没有时间学习和钻研档案业务, 对档案管理知识的认识比较浅薄, 这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十分不利, 要改变这种状况, 简捷的办法就是改变队伍素质结构。档案信息化的形势, 迫使档案人员必须刻苦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 全面掌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档案人员在信息化建设中, 不仅自己要具备档案管理专业知识, 还要懂得科学管理档案的实质内涵和特点。要制定信息化建设的中期规划和短期目标, 争取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 加大投入, 培养学校档案管理专业型人才, 使学校档案的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占武.王亦婷.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制约因素[J].办公室业务, 2013.11

上一篇: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创新下一篇:体育文化的培养和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