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格局

2024-09-10

景观格局(共11篇)

景观格局 篇1

一、景观地产概念

近些年,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促使旅游地产逐渐升温, 特别是在北京开发商纷纷掘金旅游地产。旅游学界、房地产业内许多同仁将北京旅游地产与日本东京、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新加坡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市相比, 也与中国内地的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较之前者, 总是说发达国家、地区的旅游房地产业在城市发展中已处于何种地位;较之后者, 又总是说某某城市的旅游地产发展还处于何种时代。由此可见, 旅游地产作为一种产业, 在我国与在发达国家所处的地位还存在着较大差异。我国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社会进程的不同是造成此差异之本质原因。

旅游 (景观) 地产在传统分类中, 可分为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务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四大类。现在比较趋同的分类是主题公园型景观房产、度假区型景观房产、复合型景观房产三分法。他们都是以稀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 通过对旅游、休闲度假、展览会议、教育、娱乐等产业的整合而进行的复合式房地产开发及营销模式, 开发项目全部或部分用于旅游度假。

二、从单中心到多中心对北京景观地产空间布局的影响

基于北京的现实, 考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 这里从城市空间角度认识北京的扩张模式、城市拓展区这两方面的影响因子, 即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革分析对旅游地产的影响, 认为都城历史性因素在北京旅游地产发展中具有主导影响。

(一) 城市单中心扩张造就了景观地产布局的空间基础

北京作为具有3056年建城史和857年建都史的六朝都城, 是中国拥有世界遗产 (6处) 最多的城市。其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 文物古迹有7309项。这是全球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而这些遗产和景点的分布, 多以紫禁城为中心非均匀扩散, 随着半径的变大而密度逐步减小。景观地产的发展势必受遗产资源分布的影响。

自从“梁陈方案”被50年以前北京的城市规划者否定以后, 时至今日以紫禁城为中心, 扩展了一环、二环、三环、四环, 直至五环、六环, 相关环线地价的变化呈现出以紫禁城中心区为圆心、向外不匀速降低的同心圆模式。北京中心城区地价、景观地产项目和北京城市同心圆模型高度重合, 只是个别因素上有些变异。景观地产发展将长期受到城市扩张模式的影响, 都城因素将长期成为主导因素。短期内超高标准的影子地价不会消失, 又将影响不同半径的同心圆范围内的旅游地产建设乃至管理等。需要注意的是, 景观地产不是狭义的地产或房产, 不是体闲地产, 也不是分时度假或时权酒店。它在综合性、环境、功能、经营、价值、顾客、使用等方面体现特征。它是城市景观与地产的结合, 是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高端休闲地产发展的产物。因此, 都城因素也就造就了发展北京旅游地产的契机:第一, 旅游景点虽呈非均匀扩散, 但却有着共同的中心——紫禁城;第二, 中心城区的较高地价也并不影响旅游地产主要消费者——较高收入人群的消费需求;第三,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也要求我们应当发展高端休闲娱乐产业——旅游地产业。综合以上三方面影响因子可以看出, 正是城市单中心扩张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造就了景观地产布局的空间基础。

(二) 城市拓展区带动景观地产黄金崛起

当前北京城市战略为逐步消除旧城的城市病,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4年-2020年) 》中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再加上北京城市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 以及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中提出的“‘十二五’在市域内实施以‘一核一轴、两带六廊’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空间布局”, 都为带动旅游地产的崛起提供了基础性的政策保障。

“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与“一核一轴、两带六廊”为重点的网络化旅游空间布局的高度契合, 正是旅游业顺应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体现。“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旅游区。它不仅是都城的核心, 也是两轴的交汇点。作为市区中心区, 它具有发展文化传媒的功能。“西部生态带”与“东部发展带”打破了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 以纵贯线的方式更好地造就了城乡旅游资源的协同发展。“宜居城市”的建设, 使终日忙碌的人们能够在繁忙之余, 充分地得到身心的全面放松, 在繁忙之外寻求一丝安宁。

从地理空间布局的角度来看:第一, 由于核心区具有着显著的文化传媒的功能, 因此它可以以一种辐射状, 向京城的四周逐步渗透文化的氛围, 而景观地产作为一种文化传媒的形式, 正好可以在核心旅游区内得到发展;第二, “两带”的发展可将生态旅游与遗产旅游实现完美的结合, 西部生态带与东部发展带最显著的优势是自然生态景观, 这又与景观地产往往位于市郊的主题公园附近或位于风景优美的旅游度假区附近 (如东坝郊野公园、香山等地) 相契合, 它与核心区的历史文化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第三, 由于“宜居城市”建设的要求, 景观地产的开发建设, 可以让游客、居民在游山玩水间领略到浓郁、浑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的同时, 也带动高端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 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

(三) 高效、便捷的交通为北京景观地产带来机遇

组合式的旅游资源发展模式需要以高效、便捷的交通为保障。以已建和在建的15条地铁与701条公共运营交通线路等城市交通为主干, 辅以多条旅游观光线路, 构建旅游通道系统, 沟通市域内的主要旅游区 (点) 和火车站、飞机场等旅游中转枢纽地, 形成“环形加放射”的网状旅游通道系统, 将极大地提高旅游交通的速度, 为旅游者提供更加充裕的享受时间。这将直接导致长安街延长线通州、地铁13号线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开高速大兴, 以及石景山、门头沟区的城市功能转移, 也带来相应旅游地产的建设配套与黄金崛起。

综上所述, 北京都城的单中心结构造就了北京景观地产的空间布局, 北京交通拓展区带动了北京景观地产未来发展潜力, 而北京特殊的消费人口结构又决定了北京景观地产的发展方向。北京作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特别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期, 我们绝对不可以忽视都城因素对景观地产发展的主导影响。

三、都市消费与休闲经济对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的影响

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的发展与都市消费和休闲经济有着不可切断的重要联系。我们应通过北京的都市消费规模、总部经济导向、文化消费导向和城市拓展区四方面影响因子进行旅游地产影响的分析, 从中认识中国都城因素在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发展中的主导影响。

(一) 北京的都市消费规模

根据2010年初统计, 北京常住人口2200万, 全市人口密度1341人/平方公里 (全国排名第四, 次于澳门、香港、上海) 。北京外来人口达890多万, 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如果加上外来和流动人口, 北京的人口则超过1.69亿, 居全国之冠。根据2010年6月统计数据, 新加坡全国人口仅508万, 英国伦敦约800万, 美国纽约1800万左右。面对2200万常住人口和外来及流动人口, 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首都或城市永远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消费群体。旅游房地产针对的是以旅游休闲为主要目的或目的之一的广义旅游者, 而且往往是经济状况好、消费观念成熟、新潮的发达地区高端顾客, 因此, 他们的消费价值观与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京旅游地产如何兴建、如何改造、如何定价, 以及如何与建设世界城市接轨等。相对于其他商品房而言, 旅游房地产附加值比较高。它不仅适合度假、投资、保值, 而且分时度假等旅游房地产还可以提供诱人的交换机会和节省度假开支。这对于在北京有投资欲望而现在又受到“京十五条”、限购令等政策制约的人士而言, 无疑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势必会受到有志之士的青睐。

(二) 北京的总部经济导向

北京是中国政府所在地、中国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中国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 2010年“世界500强”中的30家企业总部设于此, 其数量高居全球城市第二名。截至2007年底, “世界500强”企业在京设立机构的共有447家, 其中“中国企业500强”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共有99家, 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北京旅游地产直面以政府消费、行政消费、高消费、首都消费为主导的倾向。

(三) 北京的文化消费导向

基于北京特有的地域和政治经济特性, 北京的旅游产业中文化消费占很大比重。那些常住和流动人口的文化消费, 又带动了北京整个旅游 (景观) 地产的发展。旅游房地产不是狭义的地产或房产, 不是景观地产或体闲地产, 也不是分时度假或时权酒店, 它在综合性、环境、功能、经营、价值、顾客、使用等方面体现着自己的特点。所以顾客的旅游体验是发展旅游 (景观) 地产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导向决定了它以稀缺的旅游资源为基础, 通过对旅游、休闲度假、展览会议、教育、娱乐等产业的整合而进行的复合式房地产开发及营销模式, 开发的项目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旅游功能。

综上所述, 都市消费与休闲经济对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有重要引导作用。如果北京能在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加大对都市消费与休闲经济基础设施的开发和政策的扶持, 会加速北京旅游 (景观) 地产的良性发展。

景观格局 篇2

晋西黄土丘陵县域景观格局分析

摘要:以景观生态学为研究方法,以GIS为技术支撑,选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分离度、分维度等指数,对黄土高原丘陵区方山县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方山县斑块面积较大,斑块结构复杂;景观整体多样性较低,林地景观占较大优势,景观生态系统较不稳定.根据研究结果,对方山县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作 者:张树华    王百田    ZHANG Shu-hua    WANG Bai-tian  作者单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 期 刊:水土保持研究  ISTICPKU  Journal: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4(2)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景观格局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    方山县   

景观格局 篇3

关键词:土地整理;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30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我国目前开展土地整理主要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和农田防护等四大工程的建设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土地整理是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土地整理前后景观格局指标变化特征,定量研究土地整理对农田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项目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某市的西北部,面积393.27公顷。项目区微地貌多丘陵和岩溶地貌低山,地势东北、西南高,中、南部较低。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性季风气候特点,系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年平均温度15℃。

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数据来源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2000,整理前)、项目区竣工图(1:2000,整理后),应用MapGIS软件从中提取工程实施前后的空间数据。

1.3 景观嵌块体的选取

结合本区域特点,选取嵌块体类型为耕地、林地、草地、农村居民用地、田土坎、沟渠、田间道、裸地、旱地中的裸地。

1.4 研究方法和指标

本文选用各景观类型面积、百分比、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来表达土地整理对各景观类型斑块大小、数目的影响;选用各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来表达工程前后各景观类型斑块形状的变化;在景观水平上选取景观优势度、分离度、破碎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均匀度指数5个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景观类型的变化

耕地景观在工程实施前后变化比较大。从表1可以看出,工程实施前耕地分布较破碎、斑块平均粒径小、斑块间离散程度较高;通过耕地中的裸地开发、田土坎归并等工程使一些小块耕地合并成大斑块,斑块平均粒径变大,离散程度和破碎化程度减小。说明工程实施后耕地仍是本研究区域面积最大和斑块粒径最大的景观要素,斑块分布集中,破碎化和离散程度降低,面积增加明显。

旱地中的裸地指标变化说明了工程实施后旱地中的裸地斑块形状变得简单,而破碎化减小,斑块分布比较集中。

裸地的面积减少7.76公顷,斑块数量减少,平均面积增大。面积的减小主要通过坡改梯工程,使那些原本为石砾地的地块被填土造地,通过土地整理后,小斑被合并。

土田坎的面积在整理后,减少了12.14公顷,斑块数减少了429个。斑块平均面积增大,密度指数减小。说明在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后,被田坎隔开的小地块合并成了大的地块。原来那些地坎也被整理成了耕地,或沟渠用地,这是一类变化较大的景观类型。

沟渠在本项目中是由无到有的一类景观。在整理前没有沟渠,面积由。变到整理后的0.79公顷,斑块由0变到7,这主要是在整理过程中新修建的排水沟。

田间道的面积在整理后增加了1.03公顷,斑块也是也增加比较明显,主要是在整地过程中新修或扩建了项目的生产道。平均面积减小,说明整理过程中的道路布设更合理。

草地在整理过程中面积变动,斑块数变化很小。斑块密度指数增大,变化不明显,也是属于土地整理项目中变化比较小的景观类型。

公路、林地和农村居民地,在整个整理过程中没变化,这是由于工程不涉及此类用地的整理。

2.2 各景观格局指标的变化

从各景观类型面积和比例来看,变化比较大的是耕地、旱地中的裸地、裸地、田间道、沟渠和田土坎,其中耕地、田间道、沟渠和比例增加,而旱地中的裸地、裸地、田土坎用地比例减小、这3个景观类型的面积和比例也呈减小趋势,其中为旱地中的裸地减少幅度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土地整理实施后,对这类的土地重点整理,增加了耕地、沟渠,田间道的面积,改变了它们的空间结构与配置。

从斑块数目来看,10个景观类型的斑块数目有7个都是减少的,其中旱地中的裸地、裸地、田土坎用地斑块数目的减少是通过土地整理复垦活动使他们转换为耕地、沟渠、田间道用地。

工程实施后耕地、裸地、旱地中的裸地、林地、田土坎斑块密度指数减少,说明土地整理活动使这五个景观类型形状简单,变规则,破碎化程度减小。

2.3 景观水平的分析

表2反映了工程实施后景观水平中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工程实施后优势度由实施前的1.37增加为1.64,说明工程实施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景观中耕地的优势度最大;分离度指数减小,表明工程实施后不同类型斑块之间比较集中,景观分布趋于简单,不同景观类型之间演替的频度也较工程前减小;工程实施前后相比,Shannon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说明优势度增加。

3 结论

高校校园景观生态的空间格局解析 篇4

关键词:校园景观,生态,空间格局

1 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的生态性概念

1.1 可持续发展

在高校校园景观规划中,要强调环境的吸引力、生命力、和承载力。在规划中协调并利用人与资源(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并提出整体、可持续发展、可控的方案。

1.2 自然生态性

建立多层次绿化廊道完善生态网格,从而保持区域内的生态稳定。强调资源的循环再生,涉及到水域的自然或人工循环,水生植物对富营养物质的转化、分解与再生等其它相关问题。

1.3 人文生态环境

校园规划建设不能盲目追新求异,既要传承老校区深邃的“历史文脉”,又要根据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展现现代校园建筑水平。人文生态性环境是便于师生学习、生活、交流和满足多样性要求的校园景观。

2 不合理的高校校园景观

2.1 不符合当地的地域特征

高校校园景观要实现生态格局上的优化,首先要考虑高校校园所在地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环境,选择适合当地的植被类型。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但很多高校校园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容易忽略这一点,最终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2.2 校园资源利用不合理

构建生态环保的校园环境,还体现在对资源的合理使用方面。高校校园的水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循环使用,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也是高校校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2.3 校园垃圾利用率低

校园不同于社会环境,产生的垃圾种类繁多,其中有很多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如纸张、塑料制品等,但学校在设计中没有加入合理的垃圾分类装置,所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在构建高校校园景观中,建设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必不可少。此外,还可以在校园建设中多使用绿色环保材料,一方面提高生态景观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便于回收和重复利用,创造一个环保、协调可持续的校园生态景观。

3 实现校园景观的生态格局建设

3.1 适应当地地域特征

校园景观实现生态化,首先要保护好当地已有的生态系统。谋求人与自然的合作和共生,尊重校园生态系统调节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为设计的影响,设计出富有生命力、可持续性强的校园景观。以校园中原有的景观为基本框架,保存原有的地形特征,如山林、小河、湖泊、喷泉、原生植物等,在此基础上增加小桥、凉亭等建筑,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另外,在设计之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特征和自然环境,顺应当地的地势地貌。

3.2 打造绿色校园

校园景观要以可持续性为导向,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同时,打造一个“绿色”校园环境。绿色不仅仅指校园环境的绿化,更重要的是指校园景观与生态环保相结合,打造绿色生态的校园环境。例如,德国的很多学校会对雨水进行收集,用于大部分的景观用水。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草坪的灌溉、喷泉等水景的营造、建筑的清洁等,充分节约水资源。高校校园景观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雨水收集,满足校园内的用水需求,校园雨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还能够得到生态化的利用,也能向师生们传达节约用水的思想,提高师生保护环境,创造绿色生态格局的意识。

3.3 注重学校文化传统

几乎每一所高校校园,大多都以绿化、建筑、文化设施、雕塑等因素构成校园景观,每一处都能体现自己学校的传统和历史,每一处都能传达出学校的内涵和精神。所以,高校校园景观必须依照自己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高校本身所承载的精神内涵设计景观。把高校校园发展历程中的历史印记和时代精神,作为特有的精神符号融入到校园景观设计中。还应顺应时代发展,建造一些具有自我特色的建筑和雕塑,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展示学校独特的特征,更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校的精神内涵。

4 结语

我国高校对于生态格局的引入还停留在起步阶段,生态校园景观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内涵值得我们去探索。它涉及到地域性特征、节约资源成本、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使用和注重学校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对于高校校园景观的设计,应结合校园本身的特点,运用生态格局原理进行综合性考量。

参考文献

[1]李雅素.高校校园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分析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4)

景观格局 篇5

以城市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功能等相关概念的`辨析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以及城市格局对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度人工化、高度的时空异质特性、破碎性、不稳定性是城市景观格局最为显著的特征.城市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城市格局的基本骨架--交通系统和城市职能是影响城市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城市景观结构决定了其生态过程.综合研究城市景观格局-过程-功能的关系,认识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作 者:李伟峰 欧阳志云 王如松 王效科 LI Weifeng OUYANG Zhiyun WANG Rusong WANG Xiaoke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刊 名:生态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年,卷(期): 24(4) 分类号:Q998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   景观格局   生态过程   生态功能  

景观格局 篇6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园林景观;滨海

中央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简称 CBD)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其概念最早产生于1923 年的美国,一般而言,CBD 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作为城市的核心,应具备金融、贸易、服务、展览、咨询等多种功能, 并配以完善的市政交通与通讯条件。

随着城市功能国际化趋势的增强,中央商务区(CBD)在许多大城市应运而生。中央商务区作为城市的窗口、城市中心地职能的物质载体、城市经济发展的调控管理中心,对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与周围生态和谐的中心商务区需要科学规范的规划,与本土文化和当地景观资源充分结合。近年,我国各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建设,跳出照搬国外城市方格网、大轴线的模式,在中央商务区的用地布局和景观上运用中国的造园手法,体现了中国特色。文中以庄河市中央商务区规划作为案例,对山水园林景观和中央商务区用地功能在规划中的结合进行探讨。

1.用地基本情况

1.1区位

规划区位于庄河两河入海口,呈半岛狭长形态,与西侧庄河市老城区隔河相望,现状主干道黄海大街紧邻基地北侧,即将竣工的庄河主要东西向主干道世纪大街和建设大街横穿基地,基地的景观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

1.2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1.2.1发展优势

1)区位条件:

庄河市政府将明珠湖周边片区列为未来的建设重点,将为该片区的发展带来强劲的推动力,大大提升了该区域的吸引力,政策优势明显。

2)交通条件:

规划区邻近庄河城区,距大丹高速等重要交通枢纽距离在10公里半径范围内,具备了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

3)自然条件:

规划区位于三河入海口处,处于庄河最有特色的景观位置,随着庄河未来对沿河景观的治理和建设,规划区的景观优势将日益凸显,成为庄河市的临海名片。

1.2.2不利因素

1)内部交通条件:

区内道路交通体系不完善,用地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河边海边用地通达性较差,无法发挥用地的景观优势。

2)地形因素:

规划区内现状主要为农林和滩涂用地,基地水脉纵横,用地标高较低,如何利用和改善基地地形条件,创造一个特色的城市空间,成为本规划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1.3规划目标

一个地区的开发要想成功,必须具有自身的特色,规划基地利用自然要素,选择“湾、河、岛、轴”四要素来构建本基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地区名片,成为面向东北亚的滨海中央商务之城和休闲海湾。

2.规划结构

为突出规划区在景观和地理上的优势和特点,规划区内各功能有序布局,形成“一轴、多心、三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轴:打通一条由海向城的景观轴线,将海景引进城市,创造一个自然和城市交融的城市空间。

多心:沿中央轴线布置各个片区的中心,打造连贯的城市主功能区,拉动城市的整体活力。

三片区:以三段式的功能空间形成三个片区,即以居住为主的北部居住片区、以商业街区、公寓为主的中部商业片区和以商业办公为主的南部总部基地片区。

3.用地布局

根据规划用地形状狭长的特点,合理布局各用地功能,规划主要形成了“三段式”的功能布局模式。

三段式:以道路及绿化廊道为分隔,形成三段不同的功能区,各功能之间相对独立,相得益彰。

南段:以总部基地作为核心形成特色城区。主要以商业、办公、公寓、展览等城市服务功能为主。位于建设大街以南地段,是半岛的尖端地区,三面环水,拥有绝佳的景观资源。

中段:位于建设大街和世纪大街之间,以贯穿南北的中部景观轴作为核心布置商业和商住功能,是联系南北的中央活力地带,中部以商业为主,沿河两侧布置住商综合用地。

北段:位于黄海大街和世纪大街之间,大部分的现状新建建筑都集中在这段,现状用地功能混杂,规划对这一地块的功能进行优化整合,以大型商业综合体和中心公园作为核心,形成一个综合居住社区。

4.景观规划

4.1景观系统结构

规划景观结构为“两轴辉映、蓝绿交织”

两轴,贯穿城市主体功能区的一条由海向城的绿色景观轴线和规划区两侧的蓝色水轴动静结合,交相辉映,形成整个片区最为醒目的亮点。

蓝绿交织:利用城市干道后退绿化和高压走廊绿化带结合庄河、鲍马河构成纵横交织的景观系统。

4.2景观特色空间

4.2.1滨河滨海环形绿化带

结合规划区滨河滨海岸线形式,布置功能多样的环岛绿化带,构建城市带状绿地体系,与庄河、鲍码河交相辉映,共同形成城市的主要绿化开敞空间。

4.2.2中央景观轴线绿化

利用部分现状河渠打造一条景观轴由海边一直通向北部片区的中心公园,形成一个由海面伸向城市的连续绿化景观轴线,绿化景观结合各段的主要建筑功能进行设计,应活泼开放,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主要聚集场所。

4.2.3滨河滨海环形绿化带

结合规划区滨河滨海岸线形式,布置功能多样的环岛绿化带,构建城市带状绿地体系,与庄河、鲍码河交相辉映,共同形成城市的主要绿化开敞空间。

4.2.4滨海绿化公园

在规划区南部规划一处滨海生态公园,主要以水系景观和植物欣赏为主。公园内禁止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可适量安排部分休闲设施等;主要的商务办公功能围绕滨海公园布置,成为庄河市的城市会客厅。将南部毗邻海岸线的部分规划为步行景观带,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前提下,安排绿化景观和娱乐游憩设施;在居住组团核心位置结合水系各设置块状街头公园绿地一处,供周边居民集散休闲。

5.结语

中央商务区是城市高度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是城市活力的标志。它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中央商务区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更需要对规划的管理与引导。在规划CBD的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本土优势,结合当地的资源景观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央商务区。提升 CBD 的宜人化、生态化、家园化水平 ,进而实现 CBD区域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循环,以避免城市建设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的缺陷。

景观格局 篇7

自然地貌形式是古都起源的摇篮和赖以发展的基本骨骼, 是构成一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基础, 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城市逐渐侵蚀着周围及其内部的山河水系, 在城市面貌逐渐改变的同时, 过去上千年保留着的城市与自然环境密切的关系正在消失。如何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保持和延续历史城市自然风貌格局, 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反映, 同时也为城市中生活的市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及共同的文化氛围。而自然地理环境先于城市存在, 是形成城市景观格局的客观基础条件。对于城市中长期生活的市民来说, 越来越陌生和千篇一律, 越来越与他们的记忆无关。当变化成为城市建设的最高准则以及唯一取向, 城市中不变的究竟还剩什么?破坏了城市的自然格局, 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只会是呈现一种千篇一律、毫无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笔者从城市生态景观要素分析确定昆明自然山水格局的现状及更新, 对于现在新昆明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特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自然山水格局对城市格局形成的作用

城市中的河流、湖泊、山脉等景观要素在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城市中的自然山水与城市形成过程的关系紧密, 因此对城市更新与发展时, 首先需要梳理和恢复城市历史景观格局脉络, 从特定的城市自然历史出发, 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 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这些自然资源要素, 形成城市特色和城市更新的策略。城市的文化特色是一座城市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依托城市自然山水基础上形成的历史的、文化的、特有的地域景观氛围和环境, 是一种自然演变与文化的沉淀。昆明是建城2000多年的历史城市, 从建城初始城市形态就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历史时期的昆明城市都是顺延“三山一水”格局发展和演化, 逐渐形成了“城—山—水”相互渗透、特色鲜明的空间格局。

2 昆明历史山水格局演进过程分析

昆明城始于公元前277年庄跷入滇, 历经2400多年成为云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主城区面积由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近300平方公里, 形成了“三山一湖”的模式, 大体变化经过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图1)

2.1 古代时期 (公元765-1382)

唐代南诏凤伽异公元765年建拓东城———昆明城池由大理国段素兴、元代赛典赤、明代沐英先后修建, 其中以明代云南府城最著名。明朝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 沐英等人平定云南后, 在元中庆路基础上修建云南府城, 城有六门, 城墙夯土砌砖, 城门上有城楼, 城外有护城河, 城内还有街道区划, 建为形势大、规模完备的省会城市, 且明城经过周密规划, 形成近于方形的龟城, 具有“三面湖光抱城廓, 四面山势锁烟霞”。在城市发展之初, “三山一水”的城市形态是对自然地形的顺应。

2.2 近代“内拓与外溢”时期 (1905-1980)

昆明自1905年商埠开放, 城市空间经历了“块状集聚式发展时期”到“组团式跳跃发展时期”到“放射式组团时期”, 改革开放后, 城市空间形成“一主八片”形态, 以放射组团状的结构为主。主城区空间聚集性明显, 同时伴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与用地规模的扩大, 呈现不断向外扩散的状态。主城区沿道路交通向外拓展形成放射状延伸的结构, 城市在高原峡谷的坝子中逐渐扩大到山地周边。

2.3 现代高速发展时期 (九十年代后期至今)

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阶段, 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用地扩张, 昆明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成为主城、呈贡新区、空港经济区为核心的“网—轴—带”模式。由于昆明市中心城空间拓展受自然地形的限制, 东西向的城市蔓延被山体阻隔, 只能沿滇池东岸坝区展开发展。1996-2005年, 主城区建设用地从109平方公里增加到250km2, 城市空间发展已突破了主城区外围的建设控制线, 趋于饱和状态[2]。可见, 地表形态始终影响城市用地的选择及空间布局。城市昆明主城的空间拓展, 虽然始终受制于“三山一湖”的限制, 可利用自然地理格局进行绿地景观的发掘出城市的特色条件所在。

3 城市山水景观格局的确定

昆明是典型的高原型山水城市, 总体地形北高南低, 中部隆起, 东西两侧较低, 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的山间盆地特征, 三面环山, 南临滇池。 (图2)

3.1 廊道

山脉及水系均是城市景观廊道。昆明是典型的“青山半入城, 六脉皆通海”的山水城市风貌。城市的东、西、北三面由金马山、碧鸡山、长虫山环绕, 与城内五华山、圆通山、云大山遥相呼应;纵贯城区的盘龙江、大观河等六条河河向南注入滇池, 形成相互呼应的基础山水格局。其中蛇山进入城区, 便是主城区内隆起的五华山、圆通山地形。明洪武昆明建筑砖城, 城址北移, 将五华、圆通、祖遍山三山与翠湖纳入城中形成“三山、四海、六河、九坡”格局[3]。由此, 长虫山系为城市主城区自然山水格局的重要依托, 北有长虫山依靠, 南有滇池濒临, 城东城西各有群山与碧水夹峙、环绕。现代城市中轴线以五华山为中轴线布局, 由北到南由此而形成昆明市中轴线, 成为了主城区内的历史景观基础。

3.2 自然河流水系

水源历来就是城市选址及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昆明河流湖泊水系较为丰富。其中昆明拥有云南最大, 全国第六大的淡水湖泊—滇池, 蓄水量约为15.7亿立方米。此外, 昆明市还有盘龙江、玉带河、西白沙河、运粮河、大观河、西坝河、船房河、采莲河、明通河、金汁河、宝象河等11条河流。其中滇池水位当时较高约1892米, 城内水网密布, 以滇池为中心, 与普渡河、盘龙江等河流互相沟通, 形成“瓜连藤, 藤串瓜”的独特风貌[4]。滇池流域河流水系发育大多源近流短, 主城区主要靠滇池入海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运水系网络。

3.3 斑块

斑块是点状分布在城市内的具有一定面积的块状景观, 昆明自古城中山水条件较好, 城中各公园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文化形成。元代王升作《滇池赋》中昆明八景包括了五华山、盘龙江等名胜, 明清两代至近代逐渐在名胜处建造庙宇楼阁赋予自然风景以人文底蕴, 近代又在此基础上修建一批公园, 点状散布城中。经过80年代以后昆明兴建了大批城郊风景公园、城市公园以及若干小游园, 昆明城市绿地斑块系统已逐步已形成“珠落玉盘”之势, 2001年后大小公园新建了近40个, 斑块数量上具有一定的增长。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应当顺应城市山脉水系骨架结构, 增大城区自然空间的连续性。

4 昆明城市景观格局更新策略研究

通过依顺自然山水系统脉络分析得到历史城市风貌特征的山水格局, 确定3条自然山脉及几条水系为城市山水骨架轴线。保持山体轮廓连续性, 河流水网的完整性和相互贯通。以滇池———盘龙江水系及相关连的几条河流水系为城市的绿色廊道, 扩大带状以大面积绿地作为基质以缓解城市集中布局形态, 城市绿地开放空间为斑块分散于城市当中, 并由廊道串联均匀分布。确定山、水、城的关系, 形成昆明“山环于城、水含于城”的城市与自然山水和谐共生的格局。以指状形态绿地深入到原有城市集中紧凑布局结构当中, 溶解城市的紧凑布局, 在各组团之间形成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交错融合的指“显山露水”是加强对水系和山系的保护, 突出景观视廊的效果, 还原城市山水本色。确定和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轮廓线、水面、二环、三环边界线等, 重新形成昆明城市特色景观格局。

5 结论

在当今城市高速发展和变化的背景下, 探讨城市创新与发展就应当从城市原有的城市历史景观演变出发, 对新的城市发展脉络和方向做到传承有序, 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兼具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性, 景观文化的多样性, 最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城市发展的自然空间格局是城市空间演变和发展的景观骨架, 因此从城市地理景观格局研究出发, 将城市历史风貌格局的基础和现状与现代城市空间演化趋势进行对照分析, 得出对于城市的历史空间的保护和规划, 应当保护和延续自然河流水系以及山脉等格局, 使现代化的城市能够在这些自然的历史底蕴中延续生长下去。

参考文献

[1]姚亦锋, 朱诚.虎踞龙蟠的地理格局与南京城市景观探讨[J].中国园林, 2006 (02) :15-20.

[2]周昕.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9:46-58.

[3]昆明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昆明市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13-24.

惠来县景观格局与动态变化分析 篇8

本文在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FRAGSTATS 3.3研究了惠来县1994年和2001年两个时期的土地景观格局的总体变化,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潮汕平原南部,背倚大南山,面濒南海,海岸线长82km,是揭阳市唯一的沿海县。惠来县北部为山地,中部和西部为亚岭地带,中南部多为平原台地,沿海为沙滩和湿地,其中山地较为贫瘠,耕地的有机质含量也较低。惠来县是个多灾的县,旱、涝、潮、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全县人均耕地占有少、土地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2006年人均GDP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仍处于经济落后的状况。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包括TM和ETM+卫星照片解译的1994年和2001年惠来县土地覆被状况。基础地理数据为基于UTM投影的惠来县矢量图,1987年广东省1∶50万的土地利用图和Google earth软件以及经社会调查的资料等。

2.2 景观类型划分

本文根据1987年广东省土地利用图,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系统,结合惠来县的景观特征,同时考虑到TM和ETM影象可分辨的最小图斑、人工判读的可能性,将惠来县土地分为林地、建筑用地、耕地和草地、滩涂、水域及其它用地等6类。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水域包括河流、水库及池塘;滩涂在本文中具体指沿海养殖水面、河流及水库四周养殖等综合利用水面;其它用地包括裸露土地、沙滩等。

2.3 景观特征指数选择

本文根据惠来县1994年、2001年的景观生态类型数据及其数据特征,主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7年来惠来县的景观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景观格局指数由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发的著名景观格局分析软件系统Fragstats 3.3计算。本文还参考了一些学者[4,5,6,7]的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该研究区的指数和方法。在类型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面积(CA)、斑块数目(NP)、类型百分比(PLAND)、斑块密度(PD)、平均斑块面积(AREA—MN );在景观水平上选择了景观类型总面积(TA)、边缘密度、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指数(AWMSI)、最大斑块指数(LPI)、平均斑块面积(AREA—MN )、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指标的计算公式选自文献[1]。

2.4 数据处理

我们对2期不同遥感影像数据进行了统一处理。使用ERDAS 9.1对TM、ETM+影像5波段、4波段、3波段进行波段组合,以及使用ArcGIS软件从中国矢量图上裁减出惠来县的矢量图层并对其投影,采用UTM投影、WGS84坐标系统和惠来县的矢量图层在ERDAS 9.1环境下从2期遥感图像中裁减出该县两个时期的遥感图像;使用土地利用类型作为景观类型,裁减后的图像在ERDAS 9.1环境下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依据目视判读和实际调查经验,参照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对监督分类后影像出现的错误和较粗略的部分进行手工修改,直至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监督分类影像(图1);利用ArcGIS 9.2将分类图转化为GRID格式,通过FRAGSTATS 3.3软件计算LANDSCAPE和CLASS尺度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数据,并用ERDAS 9.1矩阵分析功能获取转移矩阵。

3 结果与分析

3.1 景观要素总体变化

根据惠来县1994年、2001年景观生态类型分类结果进行面积、斑块数及其变动情况统计,见表1、表2。惠来县的景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林地占绝对优势。从景观类型的面积变化值来看,建筑用地、耕地和草地增加幅度较大。该县耕地面积虽广,但有机质含量少,迫切需要增加和改善耕地质量。此外,该县为实现耕地消长平衡,利用开发“四荒”、“四低”土地的总体规划,选择一些条件好的地区创办粮食复垦基地,增加耕地面积[3]。水域和其它用地增加的幅度较小;林地和滩涂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林地面积较少最为典型,因为该县立足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海特色农业[8],到2001年林地面积比1994年减少约10%,7年间有70.72hm2的林地转移为耕地和草地。

3.2 景观水平动态特征

景观水平动态特征为:①景观多样性提高。香浓多样性指数从1.167增加到1.2652,反映了景观多样性的提高,各景观要素所占比例的差异有所缩小,说明景观的结构组成趋向复杂化,具体表现为林地、耕地、水域等景观类型受到建筑用地的侵入和分割以及滩涂改造为养殖场、盐场等。②景观破碎度增大,斑块形状复杂化。1994年惠来县共有斑块45395块,2001年增加到76259块,平均每个斑块面积减少1.36hm2;斑块密度增加较快,由35.73—60.64块/hm2,这反映出惠来县景观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同时,最大斑块指数减小,表现为边缘与形状变化密度和面积的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均有增加,进一步证明了斑块形状不规则程度的加大和景观破碎化程度的加深(表2)。③景观格局变化影响城市发展。城市景观格局与城市化过程有密切联系,城市化初期各类建设用地迅速增加,使原来单一的景观类型变得分散和多样,景观多样性指数加大;在城市化中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破碎化程度缓慢增加;在城市化后期,各种景观规模逐渐变大,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景观被优势斑块类型所取代,景观多样性下降[9]。惠来县城市化阶段从 1994年起,各类景观要素的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建筑用地面积增加,到2001年斑块数在所有景观类型中增加最多,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化速度加快。

3.3 主要景观要素动态特征

利用ERDAS 9.1作出景观类型动态转移矩阵(表3),得出7年来惠来县各景观要素变动的特点:①林地。林地面积减少了11605.28hm2。在减少的主要面积中,转化为耕地和草地18239.4hm2、建筑用地5674.62hm2,其次分别为滩涂、其它用地和水域913.78hm2、411.65hm2、130.53 hm2。斑块数增加7008块,斑块密度增加0.30块/hm2,平均斑块面积减少6.37hm2,说明林地破碎度加大,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增加2.45,林地形状变得更不规则。同时,边缘密度的增加也说明林地斑块内部的连通性变差。②建筑用地。建筑用地面积增加6335.31hm2。其中,增加的主要来源为林地、耕地和草地的转化,虽然斑快密度增大,但是平均斑块面积减小不明显,破碎度趋缓;同时,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和边缘密度都有显著上升,说明居民点形状更不规则,内部连通性变差。

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住房面积增加,但缺乏规划,城镇建设混乱;土地利用效率差,道路功能不明确[2]。因此,改变惠来县的城市建设落后状态已迫在眉睫。③耕地和草地。耕地和草地面积净增长5505.19hm2,斑块数增加6699块,斑块密度增加5.27块/hm2,但是平均斑块面积增加0.6hm2,说明耕地和草地斑块破碎化程度不明显。同时,草地斑块面积加权形状指数提高了15.93,边缘密度也增加了245.74,反映了耕地和草地形状的复杂化趋势,内部连通性更差。④滩涂。滩涂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是转化为林地1127.89hm2、水域1006.05hm2。历史上,惠来县旱、涝、风、潮灾害频繁,土地贫瘠,政府注重造林绿化,在沿海沙滩营造防护林,使部分滩涂转化为林地。滩涂斑块数增加1123块,斑块密度增加0.88块/hm2,平均斑块面积减少0.21hm2,破碎化程度不明显。面积加权指数减小2.01,边缘密度增加较少,说明滩涂斑快的形状变得更加规则,内部连通性更好,这体现了当地政府对海水养殖产业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的效果[8]。⑤水域。水域面积略有增长,主要是由滩涂转化而来的,其它景观要素的转化较少,板块数增加917块,斑块密度增加0.88块/hm2,平均斑块面积略有减小,边缘密度和面积加权形状指数略有增加,说明水域斑快破碎化不严重,形状较规则。⑥其它用地。斑快面积增加124.03hm2,斑块数增加2737块,斑块密度增加2.15块/hm2,平均斑块面积减少0.40hm2,景观破碎化程度加深。说明土地质量下降,利用效率差,浪费严重。

4 结语

本研究选取TM和ETM+影像数据,由于影像分辨率较低、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数据选取、运算分析过程中要保证结果的精确性。但通过对一些景观指数的计算,从宏观上可较好地反映7年来惠来县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①惠来县景观格局与动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林地为基质,以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草地变化为主,林地面积的减少和水域面积的增加与当地政府立足山、海优势,建立山、海特色农业的政策有直接联系,大面积林地转化为耕地和草地。由于人为因素,城市化快速发展,部分林地又转化为建筑用地。②破碎度趋向加深,景观结构和斑块形状都趋向复杂(尤以林地和其它用地严重),景观类型稳定性增加,优势度减少。③各景观要素又有不同的景观动态特征。虽然建筑用地、耕地、草地破碎化趋缓,但是形状变得更加不规则,说明惠来县城镇建设还处在落后状态,耕地消长也不平衡,如何较好解决生产用地与建设用地、人口增长与土地减少等关系问题,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滩涂和水域破碎化趋缓,形状也日趋规则。其它用地破碎化程度加深,说明土地利用率差。④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受人类干扰程度加深,城市化速度快,处于发展的初期。

参考文献

[1]邬建国.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2-158.

[2]欧阳艳红,尚文生,等.小城镇旧城改造规划的认识与实践——以广东省惠来县为例[J].城市研究,1997,(4)∶32-34.

[3]林吴利,元健雄,蔡海龙,等.依法强化土地管理确保土地消长平衡——惠来县加强土地管理的调查[J].南方农村,1997,(5),30-32.

[4]郭澎涛,武伟,刘洪斌,等.重庆市景观格局与动态变化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2(6)∶119-124.

[5]Forman R T T,Godron M.Landscape Ecology[M].New York:Willey,1986∶76-89.

[6]高爱,夏丽华,陈健飞,等.佛山市顺德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热带地理,2007,274)∶327-331.

[7]谢双喜,林媚珍,马秀芳.广州市花都市区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生态科学,2007,26(1)∶41-45.

[8]王利文,秦海龙,仁者.惠来县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报告[J].广东经济月刊,2003,83∶11-13.

景观格局 篇9

1 研究区概况

勐腊县地处云南省最南端,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属热带北缘, 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北热带雨林、半常季雨林、西双版纳山间盆地季节雨林范畴, 由于未受冰川南移的影响, 第三纪以前的古、稀、珍贵物种得以幸存, 加上水热条件优越, 动植物种类繁多, 勐腊县被誉为“植物王国皇冠上绿宝石”。勐腊县现有植被有3种类型:原生地带性森森植被、原生植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植被、人工植被。其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述如下:全县植被划分八个植被类型, 12个植被亚型和29个群系, 另有大量人工植被类型群系。

2 景观格局评价方法

2.1 景观要素划分

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以某种方式重复出现的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区域, 这些异质生态系统, 可称之为景观要素。景观要素分类应明确景观单元的等级, 体现景观空间分异与组合, 反映控制景观形成的主要因子。根据以上森林景观分类的三原则, 可以确定反映森林景观明显特征的直观因子是划分森林景观类型的依据, 具体体现在森林景观的基质、结构、功能、规模、质量等多个方面[4]。

根据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景观生态类型分类法[5], 结合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数字化林相图及研究目的, 将勐腊县国营林场进行2级景观人工分类。最终将研究区有林地共划分为8种森林景观类型:1) 其他阔叶林 (热带雨林及季雨林) , 2) 栎类林, 3) 茶叶, 4) 橡胶林, 5) 思茅松林, 6) 经济乔木林 (主要包括柚木、木荷、闭花、荔枝、铁刀木) , 7) 其他灌木林 (主要包括萌生栎、水锦树、香橼、柑桔、柚子) , 8) 竹林。

2.2 景观类型图制作

依照上文对勐腊县国营林场景观要素分类, 将数字化林相图导入Arc Info, 在小班原有属性基础上增加分类属性, 并为各小班按以上所分类型赋相应值。利用Arc Toolbox中Conversion Tools下的To Raster工具, 进行Feature to Raster操作, 将矢量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得到勐腊县国营林场景观类型图。

2.3 评价指数选取

景观空间格局评价包括景观要素斑块特征的统计和景观要素间空间结构分析。本文在对研究地区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将景观指数分为3类对景观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第一类景观斑块面积统计, 选用各类型斑块总面积 (CA) 、最大 (LA) 和最小面积 (MA) 、斑块类型面积占总面积的比 (PLAND) 、斑块个数 (NP) 以及最大面积指数 (LPI) 6个景观指标;第二类景观斑块形状指数统计, 选用面积加权平均形状 (AWMSI)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 (AWMPFD) 和景观形状指数 (LSI) 3个景观指标;第三类景观异质性计算, 选取景观斑块密 (PD) 、景观蔓延度指数 (CONTAG) 、景观聚集度指数 (COHESION) 、景观多样性指数 (SHDI) 、景观均匀度指数 (MSIEI) 和景观破碎化指数 (FS) 5个景观指标。

3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计算与分析

3.1 景观要素斑块特征计算与分析

根据勐腊县国营林场景观分类和景观要素斑块特征指数选取, 进行栅格化处理和景观要素斑块特征计算, 结果如表1所示。

上表统计了8类景观要素的面积指数, 各类森林景观要素中, 热带雨林季雨林具有最大的总面积、最大斑块面积、占景观面积比值最大, 为77.6%, 充分表现出该景观要素类型作为优势地带性植被的基质特征。但其斑块数为44, 最小斑块面积仅为67m2, 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值为5.8明显大于其他景观类型, 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值也非常大, 表明此类景观边缘比较复杂, 受人为干扰严重。

橡胶林和茶叶是当地商品林经营的主要类型, 有较高的最大斑块面积, 总面积都比较大, 但最小面积都非常小。橡胶林和茶叶斑块个数分别有61和69个, 面积加权的平均形状、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维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值都比较大, 表明橡胶林和茶叶的斑块经营规划混乱, 是导致整个景观异质性的最主要原因。

栎类林也是勐腊地区分布的原生植被类群, 在整个景观中占据一定面积, 最大斑块面积是除热带、近热带植物景观外最大的一个, 对景观格局产生一定影响。栎类林斑块个数为8, 据统计的原始数据有4个大斑块, 剩余被其他斑块分割。这种格局基本满足了Forman (1995) 提出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大的斑块具有较大核心面积, 有利于大型内部种的生存, 小斑块则有利于广生境物种的活动, 属于格局比较好的斑块类型。

其余类型斑块面积小, 斑块数少, 为整个景观的干扰斑块, 进一步加大了景观的异质性。

3.2 景观格局异质性计算与分析

根据栅格化后的斑块类型基础数据及异质性指数计算出勐腊县国营林场景观的各类异质性指数, 见表2。

由表2可知, 勐腊县国营林场森林景观的斑块密度为0.98, 即大约平均在100hm2的面积里存在一个斑块。景观蔓延度指数为79.9, 蔓延度指数取值范围为0

4 结论

根据勐腊县国营林场景观格局指数及景观类型图分析可知:勐腊县国营林场各类森林景观要素中, 热带雨林季雨林目前仍然是主导的森林类型, 在景观空间格局上充分表现出该景观要素类型作为优势地带性植被的基质特征;栎类林分布与热带雨林季雨林相连接, 构成了整个景观的近原生核心;橡胶林、茶叶等经济林的斑块经营规划混乱, 是导致整个景观破碎化的最主要原因。

森林景观水平结构分析表明, 勐腊县国营林场森林景观虽然长期受人为经营活动干扰, 但由原生植被所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始终主导着本地区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发展。因此, 对于森林景观规划和经营调控工作来说应该把原生植被作为主体对象之一。

摘要:本文以我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腊县国营林场为研究地区, 利用GIS软件对该地区的天然林进行森林景观分类, 并以分类结果为基础, 选取景观要素特征和景观格局指数对勐腊县国营林场进行景观格局分析评价。研究表明各类森林景观要素中, 热带雨林季雨林目前仍然是主导的森林类型, 在景观空间格局上充分表现出该景观要素类型作为优势地带性植被的基质特征;栎类林分布与热带雨林季雨林相连接, 构成了整个景观的近原生核心;橡胶林、茶叶等经济林的斑块经营规划混乱, 是导致整个景观破碎化的最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勐腊县国营林场热带林经营和保护提供依据。

关键词:景观分类,景观格局指数,景观格局评价

参考文献

[1]杨三红.基于GIS的刘家流域景观格局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 2005:7-8.

[2]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 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3-4.

[3]余新晓, 牛健植, 关文彬, 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143-149.

[4]韦新良.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技术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 1997, 11 (2) :29-33.

城市雨洪管理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篇10

当前,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并存。中国是世界主要暴雨区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是导致我国频发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发生洪涝灾害的频率和造成损失的比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型水灾更是成为威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灾害之一。

城市雨洪管理是从国外引入的概念,包括城市防洪排涝雨水资源化及降雨径流面源污染控制等主要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安全格局相关理论

20世纪90年代,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多个尺度上进行了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提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最核心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在各个尺度上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我国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

宏观层面对应全国尺度,生态安全格局被视为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等维护自然生态过程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城市和家园的生态安全,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2007年,研究针对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洪涝调节、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问题,开展了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以景观生态学为基本理论、采用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方法,对上述主要自然生态过程进行系统分析,辨识出了维护这些过程所必须的关键的空间位置及其空间联系。

中观层面对应区域和城市尺度,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基础设施的形式落实在城市中,一方面用来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定义城市空间结构、指导周边土地利用;另一方面,使生态基础设施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闲游憩、非机动车道路、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该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边界更为清晰,其生态意义和生态功能也更加具体。

微观层面对应城市街区和地段尺度,生态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施中,成为进行城市建设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将生态安全格局落实到城市内部,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二、城市雨洪管理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构建雨洪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对和雨水相关的洪水、径流及其污染、水循环等过程进行限制和管理,进而实现雨水资源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研究区域内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和结构,保护和构建完整、稳定、多样的生态系统。

在台州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案例中,研究人员探讨了如何运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构建区域洪水安全格局。沿河的支流水系、湿地湖泊、水库以及一些低洼地是相互补充的洪水调节涵蓄系统,安全格局就是从整个流域出发,留出可供调、滞、蓄洪的湿地和河道缓冲区,满足雨洪调蓄所需的空间。通过控制一些具有关键意义的区域和空间位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洪涝灾害程度,达到安全的目标。湿地的容量和河道缓冲区宽度是两个重要的变量,洪水安全格局的关键是建立两者动态消涨、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GIS技术,利用径流和洪水过程模拟,并据此判别不同防洪安全水平下的景观安全格局。

1. 洪涝安全格局

城镇化过程带来地表下垫层的变化,人工硬化的不透水下垫层取代了自然的透水性下垫层,使其滞水性、蓄水性、透水性等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洪涝安全格局利用拓展区、湿地、湖泊、洼地、水库等组成一个调蓄雨洪的系统。从整个流域角度出发,在规划之初预留出一部分湿地,用以满足洪水排放时所必需的空间。通过对区域内某些关键区域和空间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建立途径是在明确水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GIS技术确定具有潜在调洪功能的区域空间范围,计算可蓄洪水量(即水资源增加量变化),判别雨洪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来建立保障城市和区域安全的洪涝安全格局。

2. 径流污染控制安全格局

城市下垫面硬质化,会造成径流系数增大,雨水径流峰流量和总量增加,在雨水径流冲刷下,地表累计的污染物随着雨水径流进入受纳水体,正日益取代合流制分流制排水系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安全格局的出发点是通过在区域景观规划之初就把“雨洪因素”纳入考虑之中,通过土地利用方式和布局的调整,以及通过找出并占领那些对径流污染物扩散、迁移过程中有重要意义的关键性元素、战略位置及空间联系,阻止和切断径流污染物的传输,处理净化设施,来构建出有利于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景观格局。

3. 雨水资源化安全格局

目前,我国水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雨水作为水资源之一,应该被妥善合理的利用。雨水资源化格局构建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构建雨水资源化安全格局可分以下几方面:

首先,进行土壤状况调查和地下水位分析。通过对规划区域土壤分布调查,找出具有良好下渗功能适于蓄渗雨水的地方,使其成为区域的雨水主要汇集下渗区;通过地下水位调查,找出因地下水位过高或过低不适合雨水下渗或需要雨水补充的地方,将其作为是否建设雨水滞留或下渗设施的参考。其次,通过对区域的高程分析,找出那些区域中低洼地带,将来可能保留作为汇集和蓄存雨水的地方。最后,构建下渗和蓄存系统。通过上述多方面分析,选出适合作为雨水下渗或回灌或收集地方,可规划设计成多功能的开放空间、景观水体、湿地或雨水塘等设施。

三、结语

洪涝安全格局、径流污染控制安全格局、雨水资源化安全格局构成的雨洪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应用于城市雨洪管理,能前瞻性地识别雨洪管理的关键点、位置和局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关键位置和区域进行保护、规划或利用,以实现城市的生态安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区域、城市及街区等不同层面的雨洪管理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更为生态的理论方法。

参考文献

[1]周小兵.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雨水控制利用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12).

[2]俞孔坚,刘玉杰,刘东云.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5(05).

景观格局 篇11

关键词:3S技术,湿地,景观格局

1. 前言

湿地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的生态功能,被喻为地球之肾。但在20世纪下半叶,湿地大面积萎缩退化,生态功能急剧退化。因此,通过对湿地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以求达到维持健康的湿地生态功能,已成为湿地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1]。

景观空间格局与动态演变分析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研究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从无序的景观中发现潜在的有序规律,揭示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而对景观变化的方向、过程和效应进行模拟、预测和调控,为资源和环境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2]。

湿地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对其景观格局的研究必然是一个跨学科领域,是一个与研究方法、3S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学模型进展等各学科技术息息相关的过程。

2.3S技术的提高及使用普及化

我国3S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取得了丰富成果。在湿地研究领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湿地资源调查、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湿地景观变化研究、湿地制图和湿地管理等方面。

3S技术以其具有的周期性、宏观性、适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及对信息的快速采集、图像处理和识别分类等方面的功能,为资源与环境研究提供动态、准确、综合和宏观的生态环境信息[4],在湿地景观格局研究中得到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是湿地景观格局研究的强大助力。

2.1 对数据采集的影响

传统的数据采集为野外人工作业,工作量大,费时耗财,3S技术的应用能实现二类调查在高新技术支持下快速,准确,节省人力和节约经费[5]。近年来,由于分辨率的优势,Ikonos、Quick Bird等一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也开始应用到湿地景观研究当中。从NOVA卫星的1km到SPOT的215m、IKONOS的1m、Quick Bird卫星的0.6m等不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为我们从大尺度到小尺度数据采集提供了几何精度的保证。

特别在进行时空跨度较大的数据采集时,最能体现3S技术的优势。余瑞林,周葆华,刘承良等选取安庆市1:50000地形图、安庆市行政区划图(2006年、安庆市土地利用规划图(2006年)获得安庆市行政区划数据,选取1988-11-01和2006-11-21两期TM影像为湿地景观分类数据源,并于2008年1月12日到13日利用GPS进行研究区野外实地调查,获得936个GPS定位数据。对安庆沿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这种跨时空的数据采集是人力无法进行的。

2003年我国第一次利用3S技术对全国的湿地景观进行了调查与统计。目前,利用3S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已经成为普遍趋势,有利于湿地景观格局研究的蓬勃发展。

2.2 对数据处理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软件技术的发展,湿地景观格局数据的处理效率和质量也得到日新月异的提高。

在对扎龙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研究中,吴学伟,张新利等在遥感影像处理软件ERDAS Image9.1支持下,对两期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波段优化组合、辐射增强以及裁剪等处理,形成遥感解译基础数据;同时,根据已建立的景观分类系统和遥感判读解译标志,利用AOI工具选取训练模板,对训练模板的可能性矩阵和分类模板精度进行评价,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结合人机交互式屏幕目视解译的方法,绘制出生态景观类型专题图,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 GIS 9.0的支持下,对景观类型数据进行拓扑处理、属性赋值和统计计算。最后,采用景观分析软件对选择的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和对比分析。这一系列数据处理过程,正是借助了计算机高速海量的运算能力和各种处理软件的强大支持。

处理软件功能的日益强大,使数据处理获得纯人工向人机交互判读结合,单一提取到复合提取的进展。

2.3 3S技术的集成度加强

随着3S技术的研究应用逐步广度和深度化发展,GPS、RS、GIS已由独立平行发展走向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形成3S集成技术,显示出单独一种技术所没有的优势。

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两两关系如左图。

运用多时相、多平台的RS技术及时获取湿地的动态信息,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对RS获取的湿地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可以获得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利用3S技术进行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主要是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确立湿地分类体系和湿地遥感解译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取湿地类型信息,接着运用GPS技术进行野外抽样验证、补充和修改湿地解译图。最后运用RS和GIS技术进行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3]。

谷东起,赵晓涛,夏东兴等在朝阳港渴湖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基础上,利用3S技术对多时相的渴湖湿地景观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了分析景观格局的变化,根据近几十年来朝阳港渴湖湿地的开发和利用状况,以1954,1971,1983年三期1:50000的地形图、20世纪80年代的遥感资料(1984年2月1:15000航片和1986年4月2 0日1:100000假彩色TM卫片)和2002年现场调查资料作为主要量化信息源(2 0 0 2年的现场调查采用GPS技术,历时10 d,对现有地形和相关图件进行了重新修订),通过对图件及图像的判读、分析和信息融合,勾绘出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然后将各类斑块及其他已知信息数字化,在Map Info软件支持下进行了景观格局变化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

3.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模型的发展

景观格局指数是高度浓缩的景观格局信息,是反映景观结构组成、空间格局特征的定量指标[3]。景观格局指数的重要作用在于描述景观格局,进而建立景观结构与过程或现象的联系,更好地解释与理解景观功能。

3.1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独立性的进展

当前,描述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虽多,但许多景观指数之间不满足相互独立的统计性质,因此用一组不相互独立的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时自然说服力不强。在理想状态下存在一个景观指数体系。用之足以描述景观格局但又不冗余。如R i i t t e r s(1 9 9 5)用8 5张土地利用图为基本数据对55个景观指数用相关分析与因子分析法进行了两次维数压缩,并经综合分析,选定5个景观指数,认为这5个景观指数既相互独立,又能比较全面地描述景观格局的各个方面。

王景伟,王海泽等以鞍山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对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描述方法进行了探讨。选取了典型性的四种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了勾画。结果表明,实际应用中只用少量指数即可完全满足格局分析的需要,反映出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特点。一些指数具有基本相同的功能,反映相同的格局特征。景观形状指数与景观形状破碎度指数反映的规律相同;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反映的规律与斑块面积反映规律相同。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应该有所选择。对基本功能相同的指数只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指数来反映景观格局特征,在实际应用中只用少量指数即可完全满足格局分析的需要。本项研究仅用分离度、形状指数、分维数和修改分维数等指数即勾画出了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特点[4]。

通过数学方法排除冗余参数,减少无意义的工作量,排除互相关联的指标的自相矛盾和相互干扰,简化问题处理程序,对湿地景观格局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3.2 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类型发展丰富并在实践中检验完善

当前湿地景观研究中的指数模型按照其解释能力可以分为描述景观格局特征的指数模型和描述景观异质性的指数模型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包括了形状指数、斑块分维数、优势度指数等类型;后者包括了景观破碎度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平均接近指数、多样性指数等类型。

B 0UNL0M Vi n l i a m等,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计算了湿地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及斑块分形维数,揭示了湿地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程度增加的变化规律。

在霍林河流域下游湿地景观演变中得出景观多样性指数12年内减少0.113,表明研究区的景观多样性随开发活动不断减少;优势度在1 2年间增长0.114,反映了研究区各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差异在不断加大,即一种或者少数几种景观占优势的地位在明显增加。李红梅,张世熔等,选取斑块形状、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破碎度和分维数等景观指数分析了黑青乔沼泽湿地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该区景观格局。结果表明,2 4a间研究区湖泊总面积缩小82.43 km,草地扩大70.87 k m,半沼泽扩大52.9 7 k m,沼泽缩小43.00 k m;景观斑块数增加83块,平均斑块面积减少1.837 5 k m;湖泊、沼泽、半沼泽和草地之间的类型演替较为明显;景观斑块形状指数整体上递减;景观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多样性指数降低。

4 学科交叉紧密,不断融入前沿学科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任何静态的,理想化的模型都不能满足较真实地模拟预测的需要,目前混沌理论、人工智能等前沿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与湿地景观格局研究相结合,给研究方法的突破带来了新的曙光。

张照录、姚云军等在分析黄河中上游研究区域ETM+遥感影像数据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遥感影像的方法,对图像数据进行了几何校正和融合处理,采用遥感图像多源信息复合、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解译方法,实现了湿地信息的提取,提取的总精度高达88.11%,Kappa系数为0.8764,比单纯的采用监督分类精度提20%,获得了理想的结果,为黄河中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5 问题与展望

湿地景观格局研究总体进展表现为由定性向定量、由单一向集成、由静态向动态、由解释向预测。

但同时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是生态危机,一方面是研究本身面临的各种瓶颈,主要有如下几点。

(1)有待相关前沿学科理论的完善。系统理论发展到现在,在其它领域如经济领域的实际应用也不尽人意。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模糊数学等与3S技术的融合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传统研究方法的突破又必须要前沿学科的进展来提供理论和方法,使计算机软件技术更加智能化,更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模拟;使数学模型的结构更加系统、功能更加全面;从而使湿地景观格局有效参变量的选择、处理,模拟,解释,预测等各个环节逐步向真正的定量化、精确化、实用化发展。湿地功能所具有的模糊属性决定了模糊数学方法在湿地功能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袁军,吕宪国等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黑龙江三江平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年份(1980,1988,2002)的湿地功能进行了评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有赖于相关领域硬件水平的提高。硬件技术的提高,有助于促进软件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发展,有助于研究成本降低和高新技术的推广,比如提高遥感精度和提高计算机性能。

(3)有待研究观点的拓展。比如当前分析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时,不光考虑自然因素,也考虑社会历史人文因素,内外因结合,横纵结合。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交叉融合的趋势,研究观点也必然随之拓展和融合,即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总之,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正如系统理论本身,它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它是与相关学科、与软硬件技术共同发展的,但不等于它的发展完全要靠其它学科技术的提前发展,相反,在现有条件下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正是自我发展和共同发展的必然阶段。

参考文献

[1]蒋卫国,王文杰,谢志仁,高士平.基于RS和GIS的三江平原湿地景观变化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02)

[2]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指数分类、应用及构建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21—125.

[3]秋菊,傅伯杰,陈利顶.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科学,2003,23(3):264-270.

上一篇:资源匮乏的年代下一篇:VSD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