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2024-09-06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共12篇)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1

1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概述

艺术设计理论的主要学科涵盖了设计概要论、设计的美学、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学、设计心理研究学、设计艺术史论、设计文化学、民俗学等课程设置, 在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具有十分关键的指导作用。一个优秀设计师的培养, 娴熟的艺术设计技能是最基本的条件, 除此之外, 还要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来丰富个人的艺术设计素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主要可以锻炼设计师能够具备率先找到问题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还能够提高设计师的设计艺术鉴赏和批评指正的能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塑造并提高设计师的综合性设计艺术修养, 这是目前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师在市场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发展的瓶颈

2.1 课程安排的不合理

学科的课程安排必须详细涵盖了理论性和专业性知识。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 为今后学生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存在一些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时, 在关注实践应用的同时忽略了对理论课程的重视。课程安排的不当体现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很多被删掉;另外还体现在课程设置次序缺乏前后关联性, 将多种行业的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成模板课, 毫无学科特色。尤其是艺术设计史和设计理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之一, 然而一些院校弱化这类课程的学习的做法, 总体来说对规范艺术设计教学和学科建设无益, 对学生个体来讲, 也不能建立其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课程安排的教学手段未能实现多样化

新课改指出教育者对于学生的教育要着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更应将创新的教育手段加以运用。但目前, 部分高校教师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教学手段依然过于单一, 这主要表现在课堂依然以老师讲授为主,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得以落实, “填鸭式”的教学仍然充斥在教育的各个阶段, 学生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没有什么改善。

2.3 课程安排未实现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高校在设置课程时, 将艺术设计分成两部分理论和实践, 各有不同的老师教授。理论课上只教授理论知识, 实践部分只教学生如何操作, 二者没有实现有效的结合。使得理论课与实践内容未达到很好的呼应。在这样的课程区分下, 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每一学科, 理论都是实践的基础, 理论为实践服务。教师在讲授艺术设计理论课时, 不能机械地将课本上的理论一味地注入到学生的耳朵里, 那样不仅磨掉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目标也无法实现。艺术设计本身就极其需要创新性思维, 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思维的启发, 在实践的基础上教授理论知识。

3 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对策

3.1 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体系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安排上, 必须合理, 要符合循序渐进的顺序规则、前后课程安排不能毫无联系, 要针对专业课有选择地适时开设。譬如入学前两年依次向学生介绍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设计概论、设计艺术史等课程。随着专业技能课程的后续加入, 后两年继续开始学习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方法学、民俗学、设计伦理学、设计思维和设计文化学等课程。还可根据学生个人的需求开设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设计课程。除此外, 高等院校还应为师生配备报刊书籍等教辅资料, 也包括影像资料、艺术设计类案例期刊等。让师生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设计理论研究成果, 这对提升教学效果有不小的作用。

3.2 提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提高艺术设计理论教学的质量, 首先就要确保授课教师的从业质量。针对目前设计类专业人才不充足的市场, 一些高校的师资力量并不让人满意。教师对本专业知识拥有绝对发言权, 所以在讲述设计理论时才能确保专而精, 不会出现以偏概全或含乎其词的情况。这样也就保证了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地有效教授。针对工业产品设计行业、建筑行业等不同的设计领域都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他行业的补充, 使得学生扩大本专业知识面。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容应对。

3.3 使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等院校更应该深入落实这一理念。实现多样化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教学课堂, 增加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也可以在课上就某个重要设计理论知识, 开展课堂实训, 这样不仅使得理论知识被深入理解, 实践能力也得到拓展。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设计创作技巧与经验,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根本上有助于学生设计艺术素养和设计鉴赏能力的提高, 更能有效提高其实际创作能力。

3.4 丰富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知识的更迭速度越来越快, 单纯把课程目标定位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上已经远远不够。这要求学校在教授设计理论知识外, 还要增加对相关学科如社会经济学、美学、心理学等诸多社科类知识的讲解, 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素养又能准确分析市场需求的经济走向的综合型人才。同时教学目标还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能够巧妙运用设计理论以及设计史上的经验, 灵活解决当代各设计领域中的诸多难题, 依靠理论和历史元素, 再此基础上开展设计创新。

3.5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也要注重联系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即使是在艺术设计理论教学中, 也不能一味讲解理论, 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并且艺术设计这一专业实践性较强, 实践能力是学生的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更决定了其今后在设计行业的成败。因此, 在理论课程设置上也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中教授学生理论。多给学生动手操作和训练的机会, 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并在实践中加强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4 结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 市场也不断向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这就给各高校教师在艺术设计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教育者必须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 充分考虑到知识的更新速度和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使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教授课程、并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中适当增设实践训练,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 为设计领域提供更多全能型人才。

摘要:随着新世纪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追求也不断提高。随着艺术设计专业在各高校中逐渐设置, 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诸多问题也逐渐出现。面对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教学目标、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发展困难, 我们要拿出具有针对性的办法, 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罗红.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4) :158-159.

[2]李森, 和家胜.艺术教育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6.

[3]彭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学反思——制造大国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装饰, 2007 (5) :94-95.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2

第4讲 教学设计及其与教学实施关系的讨论

研讨专家:

王长沛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 教授

安国敏 北京市房山区两项二中教师,高级教师,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 俞京宁 北京教育学院凤台分院教研员 高级教师 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 主持人 顿继安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

研讨问题1:说到教学设计,也就是传统上说的备课,有人认为:不就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吗,为什么提到了“设计”这一高度?安老师和俞老师怎么看?

安国敏:许多内容书上是没有的,需要老师挖掘、整合,作为教师,至少要从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的角度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要考虑怎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怎样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怎样有利于学生面对中考等,不能教材上有什么教什么、教材上先写什么就先教什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教,比如,我在讲勾股定理这一课时,学生搜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也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归类、编题、汇报的,在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中涉及到航海知识、地理知识、语文阅读知识、美术欣赏知识、物理知识、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空间立体几何中图形的分离等诸多知识,渗透了普遍联系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学生的观察、阅读、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当时听我课的学员(注:指参与北京市农村教师研修站学习的老师))听后写下了如下评论:“我听了一节安国敏老师的主题为《勾股定理应用方略》的一节课,听完课之后,有一种发自我的心灵深处的“震撼!”这一“震撼”来自于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系统的设计,这一“震撼”来自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这一“震撼”来自于整节课从始至终“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资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揭示有趣的事物,形成兴奋的中心,增强数学自身的趣味性已成为我课堂教学中凸现的“增趣效应,比如:在 1

教《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方案,把三角形ABC切割成一个与其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问题一提出,学生们给予了高度的热情,一个个进入了深度的思考之中,纷纷动手画平行四边形,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个小手高高的举起,抢着回答说:“我的方法是分别取AB、AC的中点D、E,联结DE并延长DE到F,使EF=DE,再联结CF。”另一位学生回答:“我的方法是分别取AB、AC的中点D、E,联结DE,过C点作CF∥AB,交DE的延长线于F。”就这样以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活动切入,让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俞京宁:的确,传统的备课也是进行教学设计,强调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师往往从教学任务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学生的初始状态,总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教学的起点,以讲授的方法进行,忽视学生的学法。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需求,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形成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了学习的内在规律.即使教学内容是教科书已经确定的,但内容的呈现形式却可以有千姿百态,不同的设计产生的结果也可能千差万别,比如北京版教材的方差一课:书上的引例是两名射击选手的十次射击成绩,她们成绩的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均相同,按教材讲,让学生观察数据先讲极差,然后再讲方差,可我考虑学生思维特点与已有经验基础,想到将数据所对应的点描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波动状况,所以我设计按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先讲方差,然后借助温差讲极差,突出了对方差的理解这个重点。再比如,曾听一位教师讲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个数的探究,教师没有预设到学生会从形的角度利用开口方向和顶点纵坐标得出结论,所以这一环节处理的就比较生硬,把学生硬拉回到方程。所以,“设计”非常重要。充分的设计,可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游刃有余。

研讨问题2:两位老师通常在备课也就是进行教学设计时思考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安国敏:我通常首先是思考“教什么”,比如“变换的应用”一课,我就是想让学生认识到平移、轴对称、旋转三种变换的动中不变性—全等,让学生认识到应用变换视角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许多数学思想在发挥作用,认识到不同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和其他领域的问题间都存

在着普遍联系,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另外,如何调动学生学,怎样让学生学会,比如,我曾经进行过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实验研究、适当表扬的实验研究,多感官教学的实验研究,总之,都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后来,我送走毕业班后,第一次接了一个双差班(纪律、成绩),及格率年级倒数第一,与第一的班级相差40个百分点,整个班级涣散,没有有凝聚力,再向以前那样教根本行不通,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作了前期调查——例如:你喜欢和谁在你起?为什么?尽可能多地列举喜欢人的优点。由于成绩太差,开始就以互相喜欢的人为一组,最被喜欢的人为组长,大致组成了9个小组,哪个小组回答的次数多(即使经常答错)就能得到参与奖,如果答题次数多且答对次数多,就能评为智慧小组。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班风、学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小组之间有竞争、有合作,全区统考及格率位居年级第二,学生、家长及班主任都非常震惊!而后就按成绩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分成9个小组,学生喜欢数学的程度非常高,中考优秀率是优秀班级的2倍。从这以后,我经常接手差班,为了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学习中来。我进一步探索了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放手、相信学生,撰写了“让堂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舞台”获得了创新大赛一等奖。

所以这节课,我采用了课前小组准备课上汇报的基本组织形式,当然,我自己也做了其他的一些准备,比如,课的开头特意设计了用“math”变换产生雪花的情境,让同学既感受到视觉的冲击——把小小的数学单词math经过多次变换后就变得如此神奇与美丽,还形成了到把一个单词看成一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这一视角。在教学生学知识的同时,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股神奇的力量促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俞京宁:我的程序和安老师应该说基本上是一样的,需要特别补充的是,在思考怎么教的时候,一定要以思考学生可能会“怎么学?”为前提,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怎么学有利于理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比如关于梯形的教学,考虑到辅助线的添加是难点,我要是学生怎么解决这一难点呢?肯定要弄清梯形与特殊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所以,在学生解决梯形问题遇到困难时,我让他们采用动手操作的方法,将三角形剪拼成梯形,反过来,将梯形分割成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在操作中让学生弄清梯形与已经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转化方法。

研讨问题3:带着设计好的教案来到课堂,教师主要就是推进这些活动的进行或者执行了?

安:总体上说是,但是有一些东西通常在我们的教案中未必能够表现出来,但是教师的心中一定随时有。比如调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作用的意义怎么放大都不为过,比如这节课“请你当设计师”活动中,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左侧是铁锹,用她挖掘知识,右侧是宇宙飞船的助推器,用它承载我们飞向宇宙。我听了非常兴奋,马上说:老师祝大家承载神n号飞船飞向太空相聚!所有学生主动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最后,总结的时候,我又用了一下资源:我希望同学们在某一天,某一日,搭载着智慧之船在太空中相见!有的时候,学生解题思路方法非常新颖(我课前没有想到)我会真诚地说“你太聪明了”!今天的智慧之星诞生了!大家会不约而同地为之鼓掌!此时优秀生得到表扬的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有时,学生的遇到的问题课前也未必能够想得那么细致,课上必须随时观察、倾听,及时调整,比如:我在讲一道有关整体代入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时,一名成绩稍差的同学到黑板板演,一上来就解方程了?实际上这个方程的解是无理根,再代入代数式求解就太麻烦了,如果让他做下去,会浪费很多时间,但还不能伤者孩子的自尊,这时候我幽默地说“首先老师要肯定你愚公移山的精神,具备这种精神,你的学习成绩一定能提高,请同学们为他的这种精神鼓掌!但是这道题如果你能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解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提高正确率,何乐而不为呢?”学生笑着回应到:“好的。”此时老师的善意“批评”既可以把孩子拉回老师预先铺设的轨道,又能让孩子很有面子,居然也成了促进学生积极探究的助推器了。所以说:老师要时刻倾听、观察、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灵活纠错、补充,让课堂成为思维灵动的、知识生成的场所。

俞:我认为这么说不太合适,因为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一些学生的想法,教师很难做到设计时全部预设到,所以仅仅执行是不够的,需要教师运用课堂机智,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设计可以减少教师课堂遇到突发事件,但绝不是杜绝。设计会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从容。

研讨问题4: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因此,了解学生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课堂通常会比较开放,给学生充分的展现、表达机会,这样许多事情难以预料了,出现许多突发事件,一般怎么办?

俞:此时教师一定不能慌张,首先确保自己理解了学生的想法,切忌武断,如果是自己一时不太明白的问题,就和学生一起研究,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等方式,但是要判断一些突发事件的价值,不必事事都课上处理,也不必拘泥于课时限制和每一节课的完整,完不成的留成课后研究,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比如;还是刚才提到的关于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个数问题,当时是同课异构,另一位教师就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向方程靠拢,而是顺应学生思维,得到6个式子,然后本着化繁为简的思想,和学生共同将式子整理成三个,由此想到了与方程的关系,最终从形、数两个角度研究出结论,有效的渗透研究函数的方法—数形结合。

安:冷静非常重要,比如这节课,我就遇到了一个技术上的突发事件,当我请学生欣赏图案,并分析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活动时,本来计划用这个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当时突然所做的课件不动了。于是,我就请同学说:看谁最有智慧来给大家演示!学生都积极展示,说得非常好,我一边倾听,一边调整课件,最后课件的作用改为了总结、梳理,与学生的展示相得益彰。

研讨问题5:

既然课堂教学有这么多的未知,我们有强调课堂上关注学生,随时调整,那课前的设计重要吗?

俞:当然重要,实际上,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充分分析学情的过程,当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到位了,弄清了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与思维特点,才能更好的设计出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生动的课堂。课前充分准备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课堂的未知因素,但我们也期待未知,他有时能燃起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人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安:太有用了!比如,我这节课尽管是学生课前小组准备,但是我做的工作一点都不比自己备一节课少,这个班学生38人,分成9个小组,每组学生按成绩的优略分成1、2、3、4号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然后依教学内容组成了三个大组: 5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元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景观设计;教学方法;思维方式

1.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及主要问题

1.1课程教学改革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的教育改革主题,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是风景园林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旨在为后续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实践课程做好理论知识准备。课程开设与教学改革始于2001年,至今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1)早期阶段,关注知识的传递效率,注重知识的呈现方式和顺序的改变;2)中期阶段,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3)现阶段,回归育人本位,关注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的应用。

湖南城市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本科主要以培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为目标。在以“基本技能课程+专业能力基础课程+专业能力核心课程”为结构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培养分为《园林绿地规划原理》《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2门理论课程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1门实践课程。《园林绿地规划原理》关注“设计原理”方面的知识,即“设计是什么,一个好的设计应该怎么样”。《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关注“设计方法”方面的知识,即“设计应该怎么做”。

1.2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问题与实践探索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课程教学传承知识而培养能力,教学思路明确,关键是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因此需要明晰3个基本问题。

1.2.1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导学

从知识体系上来说,任何一门课程的知识都是永无止境的,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及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在以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教学的课时被不断缩减,有限的教学时间不可能讲完本课程所涵盖的全部知识,故须对课程学习内容有所选择,确定重点、要点和需要熟悉的知识,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这个层面说,大学教师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即按照教学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

一般来说,现阶段的大学教材,是在知识本位思想指导下,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而组织起来的。这种教材的知识组织顺序,强调知识的输入,不适宜以能力为重的课程教学,因为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以能力为主的课程教学内容,应当取材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与内容;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必备知识,便是学生应掌握与了解的专业知识;以任务而非“知识”为核心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选取必要的知识点,构建为不同的教学单元,以够用为度组织学习。

1.2.2理论课程教学与能力形成之间的矛盾

理论课程的教学性质决定了课程难以安排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又离不开实践活动,这是理论课程教学与能力形成之间的矛盾。

1.2.3设计方法能力的核心——制定工作计划

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及独立、有意识地计划工作,找到解决途径。对于设计学习而言,由现状到设计方案的产生与完成,有3个根本层次值得探讨,即“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设计思考过程”。从形式上来说,设计是行动,更是其过程;设计方法是设计过程中的方法,脱离设计过程谈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设计方法是通过对特定专业设计程序、过程和设计思维方式的掌握,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并独立作出决策的过程。

基于上述认识,在能力目标“设计方案理论评价能力加设计问题解决方法的能力即能够制定设计工作计划”的指引下,为了解决两者矛盾,课程教学针对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案例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示范模仿式教学”等。这些探索在学生知识获取、理解上初见成效,为后续实践课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知识准备上实现了预期的计划。但随后的实践课程教学,学生的表现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学生前期掌握的设计方法理论知识,并不能被有意识地用于实际的课程设计中,没有转化为实际能力。这种“课上听得懂,课下不会做”的现象可称为“懂而不会”,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原因大抵如下:1)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场所,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大学的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少,内容多,不得不追求知识传递的效率,教师备课充分,讲解华丽,学生却是被动地听,没有理性的学习活动;2)设计方法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美国学者史密斯提出学习过程可分为初高级获得阶段、熟练阶段、保持阶段、迁移阶段和调整阶段五个阶段。“听懂”只是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阶段,还要通过练习进行知识的应用,才能使学生“会做”。学生在理论课程教学的课堂上没有过多的动手练习,课下少有自行练习,“懂而不会”不可避免。3)学生探究能力欠缺。面对学习中的问题或疑惑时,学生没有信心和勇气独立解答,久之便养成依赖心理,不愿亲自动手解决困难,归纳提炼,探究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4)对设计教学重点把握的偏差。目前的教学方法,是在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如何做出并完善设计方案,更关注设计结果而忽视了设计过程,学生掌握的是设计程序与思维方式(教师预设),应是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学习,教师注重学生的设计逻辑,而非设计结果。

2.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与约束条件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找到一个高效、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设计方法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进程,以解决课程教学中“懂而不会”的问题。因此,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应满足以下条件。

nlc202309091255

2.1关注思维教学,培养思维能力

学习与思维不可分离,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能力实质上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要任务是将其培养成思维高手。

斯腾伯格在《思维教学》一书中强调:“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强化理解运用,强调学以致用。思维不可教;思维教学并不是教思维,而是促进、引导思维。教师所能做的全部事情,只不过是提供每一个可能的方法,使得学生可以自己教自己”。

2.2关注过程,兼顾结果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教学生会学。

从学习角度讲,重结果也即重学会,重过程也即重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提出、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

教学活动的重点,应从关注结果转向过程。从知识本身来看,应从知识“是什么”转向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从问题解决来看,应从“答案”转向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从任务完成来看,应从结果转向“工作计划”。

2.3注重培养探究能力,以知识教学培养元学习能力

根据能力的结构层次,人的能力可划分为基本能力、特殊能力和技能。基本能力是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或最高层次,特殊能力如专业能力是中间层次,技能如图纸表达能力是能力结构的最低层次。所谓的探究能力,实质上就是一种基本能力的提升,或是多种基本能力的组合。探究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以基本能力作为基础。人们要在某些特殊领域进行探究活动,固然需要以特殊能力作强有力的支撑。但是,无论是在哪个领域进行探究活动,更多需要的是基本能力的支撑。

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基本能力寓于特殊能力之中,特殊能力反映和体现着基本能力。因此,基本能力愈发展,特殊能力愈易得到发展反过来,特殊能力的发展也积极地影响基本能力的发展。

按照安德森认知目标分类,知识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般的认知知识和自我认知的知识,主要有:1)策略的知识;2)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包括适当的情境性和条件性知识;3)自我的知识。知识的有效获取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或“为什么”,而是能知道“有什么用”和“如何用”,就是说,只有学到的知识能够有效地用来解决新的问题,才能算是“有效”获取。当代研究证明,元认知能够促进知识的有效获取。传统的学习理论研究人学到了什么和如何去学习,而元学习则研究人是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学习的。

元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提高学习效率,必须重视培养元学习能力。元学习能力实际是一种复合的自我监控能力,由提问、计划、调控、审核、矫正、自检5个因素构成,对学生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学会学习具有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元学习能力主要靠后天习得,在学习中培养出来其中,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元学习能力训练是最现实、更有效的方法。

3.课程教学新模式建构——“3阶段5环节”课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组成。本课程教学模式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3个阶段和导入、示范、练习、反馈、应用5个环节。

3.1理论依据

说到底,设计能力本质上是一种智慧技能。教育家加里培林将智慧技能的形成分成“活动的定向、物质化活动、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内部言语”5个阶段。我国学者冯忠良在长期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将其简化,并提出了积极影响我国大中小学教育的“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3阶段论。

所谓原型,一般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智力技能样本。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这是主体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阶段。原型操作,指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通过原型操作,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程序性知识,而且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完备的动觉映象,为原型内化奠定基础。原型内化,指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学习者开始借助于言语来对观念性对象进行加工,这也是原型在学习者头脑中转化为心理结构内容的过程。

只有一个人脑,就只有一套思维技巧;尽管因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形成能力多样,但是背后的思维技能却是共同的。思维的发生离不开语言和逻辑;为了解决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采用“说”中学的教学方法。以“说”代“做”,发展思维和能力;由教学生“做”设计转向教学生“说”设计,即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说出任务完成的结果及其形式;然后说出得到结果的过程、操作步骤以及阶段成果,即工作计划。

3.2操作程序(表1~2)

3.3实现条件

1)教师及时呈现“原型”,并说明其理论依据、操作程序及关键环节,并做出示范。

2)教师及时点评与反馈学生的练习作业。

3)学生认真完成练习作业,且相互交流和观摩。

3.4教学评价

目前,该教学模式还处在试用阶段。从初期效果看,对部分优秀学生的思维训练确实有益,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不适应。因为需要学生多动手动脑,教师的讲课时间减少,不再“满堂灌”了。

4.结语

“3阶段5环节”课程教学模式,强调思维教学和学生在“说”中学,关注学生任务完成由“结果导向过程”的心智操作程序和步骤,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挑战。学生需要适应思维方式的转变,并养成新的思维方式;老师需要准确辩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合理安排循序渐进的学习任务。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4

随着教育的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以及社会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 因此, 教师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进而提升我国的教育。我们都知道, 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 社会已经逐渐变为科技的课堂, 既然是这样, 教师为什么不能将这个科技大学堂带入课堂中呢?众所周知, 多媒体技术具有将抽象转为具体的功能, 其可以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 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进而实现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 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融合势在必行。

二、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结合的意义

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共具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 大部分教师采用应试教育, 忽略兴趣教育的重要性。在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下, 教师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进而给予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 在讲解《中外建筑史》时, 传统的教育环境下, 教师会采用直接授课的方式讲解课本上的内容, 多媒体环境下, 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 以Flash或者是幻灯片的方式给学生们播放一系列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建筑。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 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 调节课堂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 大部分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整个课堂气氛十分烦闷, 导致学生学习没有激情, 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多媒体环境下, 教师结合多媒体技术, 采用声图并茂的方式进行授课, 例如, 在讲解《西方美术史》时, 对于那些史实性的内容, 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制作成PPT, 然后配上一定的音乐以及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诵读, 这样一来, 大家可以既看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又可以欣赏到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讲说以及解读, 而不是像传统的教学一样, 只是一味的看教材。这种声图文并存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还可以调节课堂的氛围, 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三) 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过于注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 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 在讲解《西方美术史》时, 教师除了会像传统的教学环境下一样, 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外, 还会采用“三问三答”、“小组讨论”以及“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授课, 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 “三问三答”法, 教师在讲解课程之前, 可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三个相关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 一方面可以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也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

在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 若想良好地实现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以及渗透,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 压缩教学法

由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是一门史实性学科, 所以很多教师将其视为金科玉律, 认为其是不能被增加、压缩或者遗漏的, 因此, 在讲解时, 显得十分吃力, 学生学起来也感觉压力很大。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我们可以采用压缩教学法进行教学。例如, 在讲解《中外建筑史》时, 我们不必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一样, 一个作品一个作品的讲解, 而是采用图表压缩法, 将不同的时期、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制成一张表格, 然后为学生讲解。这样一来, 既降低教师的教学压力, 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 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教学环境下, 大部分教师喜欢采用一黑板、一本书、一只笔的教学模式, 这样的教学模式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不仅没有新鲜感, 而且会使课堂显得十分单调、枯燥。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 即摒弃原有的黑板、书本以及粉笔, 将其制作成一份图文并茂的PPT, 利用播放PPT的方式讲解课程, 既充满新意, 又可以省下板书的时间, 同时利用多姿多彩的PPT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

(三) 引导教学法

在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 我们不仅可以采用压缩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 还可以采用引导教学法进行教学。例如, 在讲解《中外建筑史》时, 我们就可以采用引导法进行教学, 例如, 在讲解某个时期的某个作家的某个作品时, 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点作为引子, 然后顺着这个点利用树叉法延伸知识。比如, 我们以一个时期为例, 然后这个时期下面就可以开出不同的枝丫, 这些枝丫则代表这一时期的不同的作者, 然后再每个作者下边又可以开出不同的枝丫, 这些枝丫则代表该作者的作品, 以此例推, 采用树叉法进行引导教学。这样既可以实现知识的教授, 又可以实现知识的延伸, 同时, 还可以起到扩散学生思维的作用。

四、结语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在21世纪的今天,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优秀的人才, 更需要的是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人才, 因此, 教师应该努力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 进而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

摘要:众所周知,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 其内容大都属于史实性的, 因此整个课堂会比较单调、枯燥, 为了良好的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 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选择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中, 进而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的融合。本文将结合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结合的意义, 探讨在艺术专业理论课堂中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课程,结合,意义,方法

参考文献

[1]沈书生.面向常态课堂的现代教育理念研究[J].电化教研究, 2013, (10) .

[2]陈林.多媒体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教育, 2009, 34 (31) .

[3]陈忠民.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07, 27 (08) .

[4]张晶.浅谈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13 (16) .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5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一般都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结合计算机和设计的专业,这些专业一般设置一到两门与美工相关的课程,如网页美工、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课程,开设此类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如网页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网站的开发方式,但是同时也要考虑网站界面的美观,这就需要对设计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像艺术生那样上设计课程是不切合实际的,艺术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美术基础训练,对美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和感知,并具有使用绘图工具将感受视觉化的能力。理工科学生缺乏美术基础,对于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应针对学生特点不同,调整授课方式,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一、软件技术融入设计课程

一般艺术生在入学第一年会学习设计基础或三大构成等课程,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手绘基础,可以很轻松地把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手绘视觉化。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上设计课时常用的教学手法是讲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等理论知识,学生根据理论,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出设计画面。设计软件课程一般开设在设计理论课程之后,有些本科院校甚至不开设软件课程,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艺术生的设计作业形式感较好,画面较美观,而且因为省略软件课程的教学,大大增加了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学校往往开设多门设计课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设计课程进行系统讲授。

而对于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的非术科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行不通。非术科生没有绘画基础,难以把设计的理论转化为视觉的形式,所以,即便教师把设计课程讲授得十分详尽,也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更无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如果在入学第一学期给学生开设一门绘画基础课,可行性也不高。首先,美术能力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提升的,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高强度训练,对高职非艺术设计生采取这种训练不切合实际;其次,由于学生是非艺术专业,如果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美术基础的训练上,势必会耽误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合适这类学生呢?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原先用画笔描绘或用其他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现在只需用一台硬件配置较好的电脑和 AutoCAD、Photoshop、3DStudio等优秀制图软件相配合,便可使制图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图样美观、准确。电脑使往常占用教学4/5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少于1/10,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快速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学生是难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操作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不得不放弃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上。这正好和术科生的培养方式相反。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学生虽然有很强的软件操作能力,很多学生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设计出来的作品美观度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把一门软件技术课程和一门设计课程合并教学,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符合高职的办学宗旨。目前确实有很多教材也是这样编辑,一些教师在教学上也是把软件技术和实际的设计应用相结合。但是不管是教材也好,上课也好,多半以软件技术为主、设计案例为辅。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学会了软件技术,也能根据教师的案例做出设计作品,但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教材和教师都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设计的理论支撑,只懂得依葫芦画瓢,设计缺乏形式感,排版和构图都不符合审美原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先介绍设计的理论知识,这与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然后,教师要把软件技术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软件技术实践本节课的设计理论。软件技术是非美术生的手和笔,是能迅速训练出来的“手绘技能”。这样,设计课的教学就和美术专业教学同轨道了,能较好地保证学生设计的形式感和美观度。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无法把设计理论视觉化的难题,也避免了同一节课设计理论知识太多,学生无法消化、应用的问题。因为设计的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却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消化吸收。如,在造型元素点、线、面的教学中,教师把设计中的点、线、面含义和编排形式讲授给学生后,还要结合软件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软件绘制各种不同造型的点、线、面,如何通过软件进行画面的编排。

上面几个案例都涉及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的应用,便于把滤镜的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滤镜或工具,设计更多样化的点的造型。图2、3是学生本课的作业。

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教学的章节安排是以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软件依附于设计,从软件教学层面来讲,会导致软件技能教学比较散乱,不像单独讲授软件课程那么有条理。教师可以安排几个课时的时间,系统地把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知识模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软件形成整体的把握和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提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软件弥补课堂的不足。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学生都比较喜欢自学一些易掌握的软件课程。这也是一些本科院校取消软件课程教学,学生依旧可以设计出高品质的设计作品的原因。

二、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

设计理论的课程涉及内容众多,包括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页界面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每项内容在设计专业都可以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艺术系的确也是如此分类教学的。但对于非艺术类学生则不可能开设那么多设计类课程,所以,学校经常统一开设一门综合的课程,如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对于本身设计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融合了多门课程内容的某一课程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其往往会产生倦怠感,教学会非常吃力。

教师还可以把版面设计和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绑定,因为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所需要的素材最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编排的技巧,才能把资料有条不紊地编排在版面上。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轻易地把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并且各种设计理论都有涉及。

结语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艺术理论教学重要地位制约问题改革完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37-02自人类有艺术以来,艺术理论[1]一直与艺术作品相伴相生,是艺术重要的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艺术学科的不断快速发展,艺术理论在艺术学科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是,在艺术教育的实际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后果。有鉴于此,笔者针对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多个环节探讨解决的方法,以期改变现状,使艺术理论课程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彰显和实现。

一、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

目前,艺术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已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但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却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

第一,部分院校的艺术教师因对艺术理论课程中艺术概论课的认识不够,抱有偏见,以音乐概论、美术概论等课程替代艺术概论。这种观念纯粹从艺术技术出发,以技术为评判一切的杠杆,忽视了艺术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且破坏了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完整性,同时也间接地对学生造成了误导,使学生也陷入艺术概论无足轻重的观念误区。

第二,艺术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极为匮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是知识内容的传授者,是审美体验的引领者。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成败与师资队伍建设休戚相关。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艺术师资队伍中很少有专门的理论教师,多为音乐、舞蹈等门类的技巧教师,他们的兴趣点和理论储备都与理论教学不相吻合。这种现状就使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缺少相应的和足够的专职教师,导致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三,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完善。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但是教材一旦出版后就固定化、停滞化,这样就不利于将艺术学科领域的新问题、新现象及时、快速地转化到教材中。另外,在教材上还存在教材内容以部门艺术等为界限的割裂局面。徐子方先生曾就此问题指出,“艺术论和艺术史的教材建设大多仍沿用西方传统,分处在哲学和视觉艺术的范畴而不自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革新,“艺术学在中国的学科错位命运就不得到根本性改变” 。[2]时至今日,教材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的弊端,对艺术理论教育已经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急需引起重视,进行改变。

第四,艺术理论教学方式方法传统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首先,某些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基本以书面性知识内容为主,照本宣科地讲述理论知识,造成讲授方法过于理论化。学生对纯理论性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中大量的理论知识望而生畏,产生厌学情绪。其次,有的艺术理论教学的课堂上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一堂课的时间教师从头讲到尾,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规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第五,艺术理论教学手段传统刻板,未能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传统教学一般多采用板书式教学,通过板书来辅助讲解。学生长时间地听教师讲授理论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有的艺术理论教学课堂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的传授。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掌握多媒体教学的精髓,只是把以前在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多媒体课件上。这种教学刻板僵化,并没有实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依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

鉴于目前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与社会需求、与其重要地位相脱节的种种现象,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认真探讨,深入研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对部门艺术院校重门类艺术理论轻艺术概论的现象,学界已经做出评判并提出意见。周星教授曾谈到,当前在艺术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单个艺术形式中强大的技巧意识造成的学科建设之间的壁垒。[3]对此问题,艺术学界的专家在2010年的艺术学学科设置论证会上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应该加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惯纵性规律的研究,克服艺术学以门类为界,拘于一隅、不相往来的倾向。同时学界也提出在艺术教育课程改革中将理论教育和技巧教育相结合,既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又强化技巧的学习,确保两大类课程之间的平衡关系。

第二,艺术理论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极为紧迫的事情。只有加强理论教师的培养,组建有规模的理论教师队伍,才能为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提供最基础的师资保障。具体来说,首先要使艺术理论教师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能够满足各门理论课程教学所需;其次,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建立艺术理论教研室或理论系等个体单位,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切磋探、讨如何改进教学,也可以针对理论问题举办讲座、召开研讨会等,提高师生的理论兴趣。

第三,艺术理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补充新材料、新观点、新成果、新动态,并加以总结归纳,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综合性讲授,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固定的教材内容之外了解、关注艺术理论的前沿知识和现象,把握艺术发展动向,激发其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知识联系、理论与实践联系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身艺术实践活动的方向。

第四,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应由传统的满堂灌、教师讲授为主转换为讲授、提问、讨论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且将纯理论讲授转换为理论和实例相结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当引入精美经典的艺术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讲解理论知识,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更方便学生的接受和掌握。此外,援引艺术实例还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的捷径。余秋雨先生曾讲道:“正因为任何艺术原理的讲授只有与学生的审美经验连接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所以艺术理论教师有责任在课堂上不断地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过程,激发审美经验。”[4]生动的艺术实例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使学生在审美体悟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理论归纳、概括,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教学变为感性审美与抽象理论水乳交融的教学。

第五,艺术理论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施行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除传统的方式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辅以播放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和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艺术展览、观看艺术演出等活动。这些教学手段一方面图、文、声并茂,另一方面生动有趣,更加吸引学生求知的欲望,带给学生更强的艺术震撼。通过这些现代、多样的教学手段,全面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总之,藝术理论课程既是技能课程的基础,又对技能课程进行了理论总结与提升,是艺术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万物必有其内在规律和表现态势,科学技术研究就是通过现象的深窥察照寓涵的本质,观念无法脱离载体,技法也无从凭空产生” 。[5]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明确其重要价值和意义,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推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充实与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威廉姆斯.艺术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子方.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错位及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出路 [J] .艺术百家,2010(3).

[3]郭晓.面向未来 献计献策-2010年艺术学学科设置论证会侧记[J].艺术教育,2010(7).

[4]余秋雨.《艺术概论》课教学一得[J].文艺理论研究,1981(3).

[5]张维青.艺术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契合延伸 [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3(2).

[6]王学军,马晴.关于课堂“教学互动”的再思考 [J] .大学教育,2013(1):98.

[责任编辑:钟岚]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7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目的

对于今天的艺术类本科学生来说, 艺术理论类课程往往是“枯燥”、“乏味”和“煎熬”的代名词, 很多学生只是由于该类课程为必修课才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习。理论课程的逃课率总是居高不下, 这几乎已成为无可奈何的“正常”状态。归根结底, 其一在于学生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艺术理论课程;其二在于理论课内容较为艰涩, 且重于思辨而轻于实践, 学生由于听不懂而导致完全失去学习思考的兴趣。要解决这两大教学顽症, 前者在于重新定位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建立对本专业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后者在于重新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使他们逐渐体会到逻辑思辨的乐趣, 进而产生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与信心。

一般来说, 史论教学总是分阶段进行的。我们对一年级新生开设中外艺术史课程, 从大二至大三起则逐步开设“艺术概论”、“美术心理学”及“美学”等理论课程。“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1] (《论语·为政》) 对于艺术史课程来说, 重点在于“学”;对于艺术理论课程来说, 则重在“思”。

由于“尊师重道”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 从南朝时期开始, 刘勰就为后世的艺术家定下了“宗经”与“征圣”的标准, 而艺术也总是沉醉于“学古”、“拟古”和“复古”的思潮中。人们习惯于从反观古代作品中寻求自我创作的价值:书法欲追二王;做诗推崇李杜;绘画则宗仿大小李和王维。我们无意抹杀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而且“学古”、“拟古”本身也无可厚非。重要的是, 这种思维习惯使我们养成了接受而非质疑的学术传统, 类似于经学家们奉行的“疏不破注”僵化模式。在公开出版的艺术概论教材里, 多数是陈述式的文献资料。比如:什么是艺术的本质?艺术是怎样发生的?以及艺术的分类, 等等。书中提供的思考题也大同小异, 不外乎是要求学生复述课堂讲授的内容, 如“简述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简述艺术活动的社会功能”, 等等。而这种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对青年人艺术创新欲望和能力的扼杀。这正如康定斯基曾抱怨德国学院派教学模式时生发的感慨:“有炙热就有冷却, 有早生的芽苞, 就有寒霜;有 (有) 才华的年轻人, 就有一所学院等在那里。这不是伤感的话, 而是伤感的事实。”[2]

艺术理论教学改革就应该从改变纯粹的“理论学习”模式开始。以艺术学领域重要的课题“形式与内容哪个更重要”为例。教师首先应该讲授中西方历史上论及“形式”与“内容”的观点。孔子说“言之不文, 行而不远”, 韩愈却说“文以载道”。亚里士多德说“形式是物质的本质”, “形式决定内容”, 而从柏拉图到中世纪的艺术家们却一直认为, 形式是认知“真理之美”或“上帝光辉”的阻碍。两种学说争论不休, 直到近代, 康定斯基等学者则肯定地说, 根本不存在形式与内容的争论。在课堂上, 我们应该为学生讲授每种理论或观点的背景和具体所指, 告诉学生每一种学说的提出都有特殊的目的性或局限性。最后, 提出的思考题应该是:“你怎样认识关于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请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我们应该告诉学生, 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总是面对“提出观点—被质疑—推翻—提出新观点—再被质疑”的循环, 我们有伟大的艺术家和出色的理论家, 却没有不可推进或完善的观点和学说。从风格到审美标准, 从绘画技巧到构图模式, 艺术取向原本就该是多元化的。所谓创新, 不仅仅在技巧层面, 更在观念上。年轻的德国学者沃林格写出《抽象与移情》时才26岁, 我们应该鼓励每个迈入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学生质疑一切既成的理论, 并向古希腊那些雄辩家一样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付诸实践。当然, 这绝不是指盲目的否定, 而是提倡那沉思反省之后的诘问。

而进行沉思反省的基础正是艺术专业的理论课程。“艺术理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反过来又给艺术实践以指导。”[3]如果说对史学知识的积累是提出观点和看法的依据, 那么对理论的系统学习则是对学术思辨能力及敏感性的有效训练, 理论课程的目的与价值正在于此。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如果说, 对于高校艺术理论教学目的和价值的重新定位能够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树立学术自信和责任感;那么实践加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则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 从而加深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并提高学习兴趣。

为了更好地从学生角度了解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问题, 我对本校2012级美术学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参加人数29人。

问题1:“你对艺术理论课程学习的心态是什么?”有10人表示“没有考虑过”或“必修课, 修学分”;选择“感兴趣”的学生5人, 只占约17%。

问题2:“你学习理论课的体会是什么?”有7人选择了“听不懂, 没兴趣”及“枯燥, 不能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另有13人选择了“有启发, 但我认为并不十分重要”;另有9人选择了“有意义, 意义在于……”, 但无一人在问卷中说明有关个人对学习理论课意义的看法。

问题3:“课后或课程结束后, 你有继续学习该类课程相关知识的兴趣吗?”在这个问题中, 有11人选择了“有兴趣继续学习”;有15人选择了“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另有3人选择了“其他”。

分析调查结果, 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接触理论课程之前, 80%以上的学生对该类课程没有兴趣;2.随着理论课程学习的展开, 依然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体会不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即使选择了“有意义”的同学, 显然也并未对此进行过深思。3.理论课结束后, 依然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继续学习此类课程, 这显然是很大的遗憾。

由分析可知, 理论课程的相对枯燥和艰涩使学生有了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 若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不能改变这一心理印象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在这一问题上, 康定斯基在包豪斯学院任教的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那就是改变教师高高在上一味“授业”的方式, 转而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艺术的各种问题。在此仅以“美术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关于“风格学”的讲授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 在课堂上讲授关于该范畴的主要学说、理论家和重要的画家及作品。重点讲述每一种风格背后艺术观念的变迁及其原因。其次, 以“仲春”为题, 由学生自行设计思考创作一幅画。在创作之前,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都各不相同, 如果你倾向于自然主义, 那么是否会如米勒、柯罗一样描绘春天户外的自然风光?如果你倾向于印象主义, 那么你是否会试图捕捉春天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某个瞬间景象?如果你是更加自由的性格, 那么你是否会选择用现代派的风格, 以抽象的线条表达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传统的创作主题?同时, 如果你对人类的文化史或哲学史感兴趣, 你会不会从这个看上去应以“风景”为表现对象的题目中挖掘出更多更深的内涵?比如在这样一个象征着“生”的季节, 中你是否会由“仲春”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二月二”祭祀高媒神的风俗?等等。最后, 当学生的创作完成之后, 组织一次课堂讨论。

参加此次讨论的为本校美术学2011级学生, 共36人。由于阐释并讨论的是同学们自己的作品, 因此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的创作都经拍摄后制作成PPT演示文档, 由学生自己在讲台上操作并详细解释。

一位选择了用抽象几何形式来表现“仲春”主题的女学生说, 画面中簇簇向上的三角形代表了萌发的春草;大块的四边形涂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种类的花朵;由于春日的阳光并不炽烈, 所以画面只以左上角四散的直线象征阳光。此时她的同学提出质疑, 认为此画面中大量尖锐的三角形会对欣赏者造成视觉的“刺痛感”违背了春天明媚温暖的审美感受。对此她解释说, 尖锐细长的三角形代表春日新生的绿草, 从形式上来讲, 草叶的确是尖锐的, 同时这种尖锐象征着春天里生命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对这一解释获得了同学们的普遍接受和认同。

一位男同学为大家展示了仲春时节的夜景:以深蓝色、蓝灰色和灰色为基调的夜、月亮和房屋, 整幅画面清冷而寂静。对此他的解释是, 这是他在创作时对“仲春”真切的个人体验, 那时的夜晚还很寒冷, 黑暗中也无法看出春天的颜色。那么对于此时的人来说, 春天是一种心境, 是每个人在心中的一种企盼和等待。他认为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自我内心情感的宣泄而并不追求观赏者的赞同, 是倾向于表现主义的绘画作品。

在相同的“仲春”主题下, 36幅作品包括了写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及象征主义等多种风格。从学生的讲述中可以看到,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切实地经过了审慎思考和对绘画方式的选择。由此一来, 学生就完整地体验了一次由理论学习到创作实践再到鉴赏评论的过程。他们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 还能在自主创作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继续探索的欲望。而这种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不断的自我实践和总结, 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 艺术理论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思”与“用”。一方面, 对于必须掌握的原理、概念和理论等需由教师讲授的内容, 要表述得尽量简练明晰。可辅以视频、图像资料、图表等使抽象的思考更为直观。另一方面, 在理论训练中, 当以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为主。就一个独立的知识点进行“教学启发—实践练习—回顾讨论”的模式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杨树达.论语疏证[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55.3:37.

[2][俄]康定斯基.艺术与艺术家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8:23.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8

一、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很多学建筑的学生都知道,如果一栋楼想要盖得高,那么地基就一定得打稳。如果地基不稳,这栋楼就一定盖不高,甚至有倒塌的危险。这一观点在很多学科都可以通用,艺术学科也同样如此。艺术理论课程就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地基,学生只有完全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课程,才能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认为学生需要的是实践经验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是理论。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片面的想法。目前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实践而轻理论”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艺术理论课程课时安排较少

在艺术理论课程的理论学习上,很多学校安排的课时较少,有的是分单双周进行,有的甚至将这门课程直接安排成了非必修课。而在实践方面,各个学校普遍安排的时间和活动都非常多。比如绘画类专业,学校会定期安排学生进行野外写生,还会组织各种绘画技能比赛,这些活动或比赛都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很强,但不具备专业应有的理论素养。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的能力很强,但不具备专业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模式沉旧

艺术理论是一门抽象术语比较多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会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无味。教师在讲台上走形式,学生坐在下面走形式,教师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学生也没有学到基础知识。在教学内容方面,很多教师都是用之前的教案,时代在发展,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缓慢,就会与现代社会发展严重脱轨。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艺术理论这门课程的印象是毫无兴趣、毫无意义的,根本无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二、原因分析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高校艺术理论课程的课时安排少,教师采用的方法较为传统、落后,总体而言,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应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调整教学计划,以提高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教师和学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师是高校的代言人,要完全遵守学校的教学安排,而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开设艺术专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艺术类人才,鉴别人才的方法是作品而非理论知识,即使理论知识再出类拔萃,没有作品也于事无补,所以高校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实践教学中,教师也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理论知识是可有可无的,毕竟就业时没人会关注你是否掌握了某项艺术理论,主要看的还是作品,所以学生普遍缺少学习理论知识的上进心,经常迟到、早退,课堂上也无法集中注意力。由于高校和学生都没有对艺术理论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造就了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花架子”,缺少深刻的内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教材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对于教学质量能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纵观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的关键原因是教材的内容比较枯燥,整个版面都是文字,需要学生强制性记忆,且内容抽象,没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看着这样的教材犹如读“天书”,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不能根据学科的发展更新教学方案,所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从其他教师那里照搬而来,缺少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致使艺术理论课程形同虚设。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一)改变原有的艺术理论课程观念

在很多学校和教师的眼中,对艺术理论这门课程的定位就是一门辅助性课程,认为对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实践经验。这一观念本身就存在问题。所以,要想对艺术理论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首先要改变的,就是学校以及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观念。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改变教师和学生对于艺术理论课程的看法,如定期召开艺术理论学习经验大会、请知名艺术家到校做有关艺术理论的演讲、请优秀校友返校宣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等。最重要的是,学校相关领导必须改变自己对于艺术理论课的轻视心理,这样才能达到改进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

(二)更新教学内容

沉旧的教学观点,过时的教学理论,会使学生与现代社会整体脱节。所以,教师应该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制作符合现代人们对艺术理论理解的教案。只有这样,学生学到的才是最新的艺术观念和艺术理论,才能真正地做到学有所用。

(三)改革教学方法

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有手机、电脑、电视等,而在过去,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只有电视、报纸和杂志。信息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如今天这样快。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需要一块黑板和一只粉笔,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工具是教师可以借助的。现在,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工具等,将以往沉闷的教学课堂,改变成为集图像、音像、视频文件等共同存在的有声有色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增加艺术理论课程的课时安排

艺术理论这门课程,很多学校在课程数量的安排上都比较少,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非常不重视。因此,在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中,首先应该增加艺术理论课程的课时安排。其次,要将理论课程的设置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结合,选用浅显易懂的教材,增加学生学习艺术理论课程的积极性;最后,对于理论课程的安排要进行合理的搭配,要注意内容上由简单到困难。与此同时,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各个学校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层次感。

四、结语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改变原有对这门课程的轻视观念,并且积极地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

参考文献

[1]邝嘉.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新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4(3).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9

关键词:机械创新设计,TRIZ理论,案例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弱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也就是说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有很多种, 作为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探索与尝试, 开设《机械创新设计》课程就是具体途径之一。

一、创新技法与TRIZ理论的诞生

《机械创新设计》阐明普通人也能搞发明创造, 实现产品的概念设计。其内容分为基础知识篇、理论与方法篇和实例篇。基础知识篇涵盖机械创新设计的思维基础和技术基础, 这是创新者必备的基本业务素质。理论与方法篇包括机构组合原理、机构演化和变异、机械结构创新、仿生原理、逆向工程、系统运动方案创新和TRIZ理论体系。实例篇以工程中的创新实例来说明创新方法的应用。

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科学的真谛在创造, 创造的奥妙在思维, 思维的本征体现于想象。人类一直在探索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迄今为止, 世界上总共约有300多种创新技法, 如: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联想类比法、反向求索法、组合创新法、废缺颠倒法、5W1H法、检核表法、和田12法、魔球法以及特尔斐设想法等。显然, 作为一种开放的思维形式, 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新技法问世。但这些技法看上去没有直接的逻辑联系, 就像多而杂的五彩万花筒, 令人眼花缭乱, 不利于学习和掌握;且这些技法在实际表现中并不尽如人意, 有时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以头脑风暴法为例, 它实质上是一种试错法, 所提供的管理模式并不能确保成功, 所产生的效果也要受到团队成员个性和环境的影响。因此, 这些技法被称为传统的创新方法。

工业化社会以来, 产生了无数的发明创造, 设计制造了种类繁多的机电装备。如同门捷列夫找到化学元素间联系与区别的通用规律, 大胆猜想而创生化学元素周期表那样, 这些发明创造能否具有可以遵循的通用规律呢?这个问题的解决, 其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创新。G.S.Ahshuller做到了, 他发现进行发明创新、解决技术难题时, 是有特定的科学方法和规律的。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 就能主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能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由此, G.S.Ahshuller毕其一生精力, 创立了现代创新理论, 即TRIZ理论。

二、TRIZ理论体系的主干内容

(一) TRIZ的理论前提

描述型设计过程模型认为, 设计过程可分为问题分析、概念设计、技术设计、详细设计4个阶段。其中概念设计是构思及选择产品工作原理的阶段, 对于已有产品的改进设计, 主要是改进部分工作原理;对于新设计, 要构思与选择全新的工作原理。因此, 产品创新的核心是概念设计。TRIZ理论就是用来进行概念设计的。TRIZ的理论前提是技术系统进化原理和冲突解决原理。技术系统进化原理表述为:产品或技术系统如同生物系统, 是持续进化的, 且进化有规律可循。冲突解决原理表述为:解决冲突是产品或技术系统进化的推动力。进化速度随技术系统一般冲突的解决而降低, 欲使其产生突变, 只能是解决阻碍其进化的深层次冲突。TRIZ理论的实用性在于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工程冲突常常重复出现, 且彻底解决工程冲突的发明原理易于掌握。实践表明, 工程人员所遇到的90%的问题都在以往的其他场合解决过, 若能利用以往的解决办法, 则研发将更加有效。问题的焦点在于抽取和归纳冲突和与其对应的发明原理。G.S.Ahshuller已证明发明可系统化地导出, 而不必源自尝试错误。

(二) TRIZ的理论体系

TRIZ理论体系由术语、工具和算法组成。其术语有技术系统、功能、矛盾、理想度、资源、效应等。作为用于创新的工具, 其构成有创新规律、创新方法和创新思维。创新的算法则有九步法、ARIZ算法和自己的算法等。其中创新规律的内容是技术系统的8大进化法则和S曲线。创新方法包括物理冲突 (主要采用4条分离方法来解决) 、技术冲突 (主要采用39个技术特性参数描述的冲突解决矩阵) 、40条发明原理、物场模型和76条标准解法。后来还添加了根本原因分析, 功能分析和知识库。创新思维则含有金鱼法、小人法、九屏幕法和STC算子法等。

(三) TRIZ理论的本科教学内容

在本科教学中, 只限于讨论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 基础篇包括技术进化系统法则、技术冲突与物理冲突、分离方法、40条发明原理、冲突解决矩阵。提高篇包括物质—场分析、理想性观念、标准解法、资源分析等。

三、案例教学

掌握TRIZ创新方法, 从要求上讲需要学习者有丰富的工程背景, 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掌握TRIZ的创新原理和实用技巧。但本科教学中讲授TRIZ理论, 本科生实践知识和感性认识都比较贫乏, 要使学生掌握TRIZ创新方法, 需要大量地采用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能加强学生对TRIZ理论的理解, 活跃学生的评论、分析、推理的思维, 提高其应用能力。将TRIZ理论与案例教学结合, 对培养创新观念, 活化创新方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教学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教师教学思维的暗示, 容易使学生产生被动的惯性思维, 导致学生死记硬背, 思维不开放而造成不利于创新。案例教学中, 教师只是粗线条地概述理论要点, 主要是提出案例, 然后学生开始研讨, 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导与主体, 发挥其潜在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 教师讲述某一知识点后, 引入案例并介绍有关背景知识。 (2) 学生讨论并构建所研究问题的框架, 制定案例的研讨路线。 (3) 收集、汇总所有有关信息, 进行分析处理。 (4) 形成研究结果, 并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收获。

对于某些较难的或跨学科的案例, 可以课后详细研究, 鼓励学生间的合作, 详细收集相关专业的资料, 留作下一次课的报告结果, 这种方法能弥补学生实践知识的不够。

课堂案例1:技术系统进化法则2———能量传递法则。

其理论知识点为: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 (1) 能量必须能够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 (2) 技术系统应该沿着使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方向进化, 以减少能量损失。 (3) 如果某个元件接收不到能量, 就不能发挥作用, 这会影响到技术系统的整体功能。

教师举出实例:手摇绞肉机替代菜刀。

背景知识:绞肉机的刀片旋转运动代替了菜刀的垂直运动, 能量传递路径缩短, 能量损失减少, 同时提高了效率。

开展讨论, 学生自己构建出研究问题的框架:技术系统必须有能量传递;自己悟出依照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拟定研讨路线;课堂气氛活跃, 在讨论中收集、汇总有关信息, 自行分析处理;形成各人的案例结果, 发言并报告出来, 以供深入研讨。

教师要做的, 只是温馨提示技术系统实现功能的必要条件有3个, 这是可以拓展思维的。于是封闭电梯里不能接收手机来电, 蜗杆传动的摇头电风扇被鸿运扇淘汰等案例就被学生列举出来了。

课堂案例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4———提高理想度法则。

其理论知识点为:提高理想度的途径。 (1) 提高有益的参数。 (2) 降低有害的参数。 (3) 提高有益参数的同时降低有害参数。

提高理想度法则是所有进化法则的方向。最理想的技术系统 (即最终理想解IFR) 就是作为物理实体 (并不存在) , 但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

教师举出实例:手机的进化。第一部手机于1973年诞生, 重800g, 功能仅为电话通信。而现代手机仅重数十克, 功能可超过100种, 包括通话、游戏、MP3、照相等。

背景知识:功能的增加必须保证提高有益参数, 如屏幕变大、键盘变虚拟等。同时还要降低有害参数, 如体积和重量不得扩大反而要降低等。这样就提高了手机系统的理想度。

接下来, 学生自己构建出研究问题的框架:最理想的技术系统就是作为物理实体 (并不存在) , 但却能够实现所有必要的功能。自己领悟出依照提高理想度的途径拟定研讨路线;收集并汇总信息, 自行分析。于是不需要油漆的彩色家具, 不占据道路和着陆场的运载工具———个人飞行背包, 甚至由一生都不长大的宠物狗联想到草坪上的草不需要修剪, 自己始终维持在一个高度, 从而不需要制造割草机等案例就被学生列举出来了。

课堂案例3:常规设计、现代设计与创新设计之比较。

教师给出的背景知识是教材的论述, 仅作简单介绍。学生展开讨论, 自己构建出研究问题的框架:三大设计各自的内涵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自己拟定研讨路线;课后讨论并收集汇总信息, 自行分析;写出专业小论文, 分组深入研讨。

该课程的理论讲授阶段要求学生完成两个作业 (专业论文) , 论文中要求有创新作品的案例和自己的理解;实验综合阶段则是进入学校的创新实验室观摩前几届同学的创新作品, 然后完成一项创新作品的综合设计。

TRIZ理论的教学对于教师本身也是一个挑战, 它要求教师知识面宽阔, 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 建立起开放式可扩充的个人知识库。特别是要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 为教学提供基础。这就需要广泛收集有关创新设计的资料, 尤其要研读关于TRIZ理论的著作, 以充实教学。结合教师自己的科研课题, 也能归纳提炼上升到理论高度, 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素养, 利于高水平地完成科研课题, 也将使课堂教学生动活化。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开设《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拓思路, 为参加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奠定理论基础。当然,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门课或一次创新大赛就可以解决的, 应该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 是一项侧重于顶层设计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 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所以, 创新教育应在课程体系改革的大框架下进行。

参考文献

[1]张春林.机械创新设计[M].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江帆, 王一军, 刘晓初, 等.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6) .

[3]李俊华.改革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7) .

[4]范彩云, 檀润华.“创新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J].机械设计与教学研究, 2004:244, 248.

[5]韩雪.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型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23) :79.

[6]侯智, 张根保, 丁志华, 余德忠.问题解决系统:TRIZ之后的问题解决方法[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2, (04) .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10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按章节授课, 把每章知识孤立分割教学, 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学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是杂乱无章的, 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和方法仍存在不足。虽然CAI等教学课件的引入提高了课堂容量和课堂效率, 但从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上看, 效果不显著。

3.重视理论, 重视知识的培养, 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因而对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学生主动学习精神较差。

二、机械设计系统教学法研究

系统教学法是以具体机械设备 (项目) 为背景;以学生、项目和实际经验为中心, 而不是传统的教师、教材和课程。把整个课程内容在一台具体机械设备上得到有机的整合, 使机械设计各章节内容与课程体系衔接地更加紧凑、顺畅。学生开始接触课程就了解了科学、严谨的设计思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相关章节的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 通过结合具体实物讲述, 使学生对相关内容零部件的作用产生较高认识, 对每一个零部件的理解与选择, 必然会达到“学有所用”的要求。系统教学法课堂理论教学以改变过去传统单独各章节的分散学习, 知识体系杂乱无章, 使学生出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对这些基本内容的学习去掌握有关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 从而使学生具有设计其他通用零部件和某些专有零部件的能力。系统教学法特点: (1) 系统性。整个课程内容作为一个系统, 每个章节内容作为要素。 (2) 典型性。具体机械设备包含大多数机械设计课程的知识。 (3) 目的性。学习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与选型。 (4) 科学性。根据学生理解具体情况, 灵活掌握、实施教学。 (5) 直观性。设备结构和各个零部件的作用一目了然。 (6) 应用性。应用书本理论直接解决设备失效的问题。 (7) 关联性。充分体现各个零部件相互关联关系。

1-电动机, 2-高速刹车器, 3-减速器, 4-联轴器, 5-滚筒, 6-低速刹车器, 7-轴承支座

1-上箱盖, 2-下箱盖, 3-主动轴, 4-键, 5-主动齿轮, 6-连接螺栓, 7-从动齿轮, 8-从动轴

三、机械设计系统教学法实践

“系统教学法”的核心是一台具体机械设备, 具体如何实施教学,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设备应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有本质的区别, 是把整个课程知识作为一个系统, 而系统又是以一台具体设备而体现的, 各章节的知识通过设备零部件的设计和选型来学习。设备零部件具有形象化、具体化的特点, 以提升绞车作为一台具体设备实例教学。课程教学前, 学生首先通过视频了解这台设备的用途, 然后到实验室参观, 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设备的外形。教师上课根据视频首先介绍其工作原理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学会这台机器的设计。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使用场合—失效形式—受力分析—强度计算—结构设计”这一主线, 本课程的学习分成三个单元进行,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设计和主要零部件, 诸如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轴的设计、滚动轴承的选择及组合设计、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及螺栓组连接的受力分析等内容列为重点内容作为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第一单元知识, 在课堂上重点讲授;而把比较易于理解的某些章节, 如机械零件常用材料和选择原则、过盈连接、摩擦轮传动等列为一般性内容, 安排学生自学。

第一单元———减速器。 (1) 减速器原理。强调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 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 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 以满足工作需要。设计减速器时, 应根据工作机的选用条件、技术参数、动力机的性能、经济性等因素。 (2) 齿轮。通过视频和图片, 让学生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 然后讲解制造齿轮需要材料和热处理、齿轮的受力和强度计算、齿轮的加工精度和效率、齿轮的润滑和齿轮的设计、材料、加工热处理。 (3) 轴。根据减速器中轴具体结构进行教学, 还要结合齿轮的结构和受力分析讲授轴的结构, 对轴的设计、材料、加工工艺、热处理和精度公差要结合实际详细讲解, 并对轴的失效形式和国内外最新维修方法进行介绍。 (4) 键连接。结合减速器的齿轮和轴进行教学, 解释键的作用, 重点学习平键和花键的选型计算和实效形式, 其他类型的键作为扩展知识进行介绍。 (5) 轴承。结合减速器的轴系, 解释轴承的作用, 介绍轴承的种类, 重点学习轴承的选型计算;结合减速器的工作特点学习轴承的润滑和实效失效形式。 (6) 螺栓连接。以减速器箱体的各种螺栓为例, 学习螺栓连接的种类、应用特点和使用场合、预紧力的作用、防松的措施、引伸学习螺栓的强度计算和提高强度的措施。

第二单元———提升绞车其他部件。 (1) 联轴器。首先根据提升绞车介绍各个联轴器的作用, 重点学习联轴器的选型设计, 联轴器的种类以自学和课堂讨论为主。 (2) 刹车器。教师简单介绍提升绞车中刹车器的作用和类型。

第三单元———机械其他知识。 (1) 带、链和蜗轮蜗杆传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 要把这三章内容进行整合, 改变过去按章节分别教学的方式。首先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 就是以齿轮传动为参照物, 重点介绍三种传动的特点、应用场合, 然后再分开单独学习。 (2) 摩擦、磨损及润滑。学习时以减速器为例, 讲解摩擦和磨损的危害以及润滑的作用。重点学习润滑剂的选用和润滑方式。 (3) 机械零件强度。结合齿轮、轴和轴承的失效形式, 学习材料的疲劳特性;结合齿轮、轴和轴承的工作中的受力形式, 学习交变应力特性。要通过具体减速器齿轮、轴和轴承的失效案例, 使学生掌握零件疲劳破坏的危害。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是“重实践、强能力”。为此, 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 加强机械设计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树立崇高的敬业精神, 只有三者结合起来, 才是搞好《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工作的根本途径。

摘要:系统论是要求人们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 始终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体, 把系统论理论引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 构建机械设计课程系统教学法, 并规划了用于系统教学的典型案例和方法, 进行了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该教学法将有利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系统教学法,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升绞车,减速器

参考文献

[1]陈忠, 盛毅华.现代系统科学学[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2]濮良贵, 纪明刚.机械设计[M].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晓怡.机械设计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 (3) :73-76.

[4]高林, 等.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05) :44-47.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11

【摘要】首先设计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方法确定权重,采用灰色理论分析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过程,通过计算各个指标聚类系数和和灰色关联度,确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  灰色理论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校内教学研究项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性课程考试改革与实践”(编号:KJY2014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25-01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许多高校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1]。目前高校评教主要采用统一的评价结构,这影响不同学科评教的合理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不同其他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各个课程比较重视艺术设计和软件的综合操作能力,采用统一的评价模式难以评价该课程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另外,在评教过程中,评教样本较少,不适合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灰色理论的基本思路是以小样本为基本出发点,实现对系统行为的正确认识[2]。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是根据该专业的教学目标为准则,判断课程教学效果与目标的实现程度。由于教学评估过程中既有已知明确的信息,也存在许多未知信息,因此,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

1.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是评价指标的设计,评价指标应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既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根据国内高校评教体系,我们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二级指标分别表示为:教学内容(反映学科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内容充实、深浅适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准确性和科学性)。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态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了充分准备;教学认真、有耐心;教学中充满活力;遵守教师行为规范)和教学效果(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学生掌握了本课程知识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2.灰色理论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主观与客观结合的方式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主观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客观方法采用熵权方法。采用灰色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思路是对教师评价数据进行灰色聚类,判断教师教学质量属于哪个灰色类。下面以某次评教的4名教师得分为例,来说明灰色理论综合评价过程。首先构建评价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表示4名教师在各个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按照百分制计算)。

表1 教师的各个评价指标得分

其次,对原始特征向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数据在[0,1]之间。接着求序列差、最大差和最小差,以表中最大值作为参考序列,求出每个评价指标值与参考序列的差值,序列差Δij。接着可以求出教师的关联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教师的灰色关联系数

关联度越大表示教师教学质量越接近最优值。教师的灰色关联度为:

教师1为0.61107,教师2为0.62644,教师3为0.62864,教师4为0.60978。

最后进行白化权函数聚类,将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等灰类,可以计算出这4个教师的评价得分都属于“良”类。

结论

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不仅需要一个系统科学的评教体系,也需要有一定的评教水平,但是目前对教学评教体系的研究还不完善,有许多问题还不清楚,这说明评价系统是一个信息不完备、不确切的灰色系统,本文正是基于此而采用灰色理论评价方法,这能够提高评价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红梅, 许晓东. 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3: 177-180.

艺术设计理论课程教学 篇12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8年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特别指出:“高职英语是以职场交际为目标, 以应用为目的, 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项目化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参与一个项目的教学活动,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师设计项目的名称、主要内容, 实施的步骤和成果展示;学生具体实施项目, 如收集信息、实施方案、评价。统计发现, 多数院校开展任务型教学法, 分层次教学法,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 少有涉及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法。这说明英语项目化教学还在探索过程中, 具有公开价值的成果尚少。但是, 通过探讨和实践, 项目化教学确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增强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优点。这些优点正是我们以往传统教学方法所缺少的, 所以“项目化教学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理论基础

一般认为, 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1、项目化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项目教学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均强调活动建构性, 强调师生应在合作中学习, 在不断解决疑难问题中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2、项目化教学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 提供真实的或虚拟的工作环境, 引导学生动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 并结合亲身经历, 把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 通过“做中学”的学习方式, 完成任务并同时获得知识和技能。3、项目化教学是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 以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场所为情境, 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 采用混元方式参与活动, 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在与教师、同伴的相互合作的过程中, 掌握知识, 培养和提高工作能力。构建在以上理论之上的项目化教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情境、实用、合作, 要体现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具体性特点。各院校项目化教学改革从工作过程、市场需求、工学结合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英语项目化教学的特征, 并介绍了具体的设计方法, 如包括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六步法”。

三、课程设计

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英语项目化整体设计、项目化单元设计等内容, 均渗透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主要和运用英语词汇、句法、翻译技巧的能力有关, 知识目标主要和英语词汇、句法、翻译技巧有关, 素质目标主要和基本职业素养、积累技术资料、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有关。结合英语项目化教学整体目标, 进行了单元项目化设计, 展示的是90分钟课程设计的一部分。

在项目化的教学中, 要求学生参与信息收集、实施方案设计和评价方式设计。部分表格展示, 以单元设计为例。

四、总结

通过教学实践, 我们认识到, 以项目化教学为手段, 以外贸英语为教学平台,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最终目标, 是专业英语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必经之路。通过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学生的口头汇报能力、笔译外贸英语的能力、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 守时意识得到加强, 合作学习的氛围日益浓厚。

但是, 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以下问题: (1) 同一小组学生英语基础参差, 有个别学生很难参与到项目中去。 (2) 个别小组对教师的任务分配有意见, 如难易程度的不同。 (3) 学生口头表达的流利度、准确度不高, 导致产品展示质量不高。此外, 由于外贸英语课时有限, 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足, 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所以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之路仍要继续。以语言文化和背景为主线, 将英语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融入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项目中, 拓展英语教与学的氛围, 使学生从只注重语言本身转移到注重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发展上。项目化教学开辟了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能够充分交流的途径, 也能极大地推动英语学习者进行合作安排, 开展自主学习, 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来说, 是很有意义的一次改革。

摘要: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体现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性、实用性和具体性特点, 依据理论探讨了外贸英语的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 提出了考核方案, 以及个人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阶段总结。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理论,课程改革,整体设计,单元设计

参考文献

[1]董少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初探[J].考试周刊, 2010 (12) .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 (4) .

上一篇:开放项目教学下一篇: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