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理论课程(共12篇)
专业理论课程 篇1
教育部要求高职教育要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式。要求我国高职教育首先解决教学理念的改变。高职教育的理念是注重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着重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强调的是技能和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会计学,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而在实践教学中其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形成全面直观的认识, 主要在于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现状十分突出, 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不利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故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意义重大 (唐东升, 2008) 。
一、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 教学内容分离
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 属于学科式教学模式。在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中, 一般分为了通识教学、专业课教学、选修课教学三大模块, 通识教学又可分为公共类、思想政治理论类、综合类三大组成部分;专业课教学模块又可分为通用技术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组成部分;选修课模块又可分为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两大组成部分。整个课程体系又可划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项目, 每个项目内又可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组成部分。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会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进行分配,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 一般的学校会将理论课课时和实践课课时平均分配。这样理论课和实践课就人为地分离开来。在制定培养方案确定拟开设课程时, 首先就要确定这门课程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 如果实在不能明确划分, 那就要确定这门课哪部分是理论课哪部分是实践课, 理论课课时是多少, 实践课课时是多少。对于明确的理论课和实践课, 教材完全不一样, 理论课的教材就只讲理论, 如果说有实践的话也只能叫做习题罢了, 实践课有实习、实训教材, 教材基本不讲理论, 有的只是让学生按照某一任务进行简单操作而已。有时一门课程既有理论也有实践, 其理论教材和实习、实训教材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如有些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等有理论教材和实习、实训教材, 而两本教材的联系并不紧密。
(二) 教学时间分散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离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在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安排的分散上体现得也很明显。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上课时间安排上,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遵循了先上理论课, 后上实践课, 或者先上一部分理论课再上一部分实践课的原则, 即先理论再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为三年, 分为六个学期, 但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半, 有些学校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在第一学期, 学校会安排通识教学课程和很少的专业课程, 一般都是《会计学基础》及其一周的实训;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会逐渐增加专业课程, 一般也是先上理论课, 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的时候拿出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集中实训。在第五、第六学期, 所谓的理论课时间极少, 主要就是集中实训。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 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大有改观, 普通教室一般也配有多媒体设备, 实习、实训室条件设施更是完善, 对于手工实训室, 一般完全可以模仿企业手工做账环境设置, 电算化实训室硬件配备齐备、各项电算化软件完善, 这些条件很有利于各种课程的教学。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授课地点的安排上一般还是遵循理论课在普通教室完成, 实习、实训课程在实习、实训室或者企业相应部门完成的规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授课时间与授课地点安排上的分散, 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效果大打折扣。
(三) 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理论课教师通常直接来源于会计学或者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拥有较高的学历, 基本要求都是本科, 技术理论知识非常丰富, 对会计专业的各门课程颇有研究, 但由于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对会计专业技术实践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了解。会计专业实践课教师则通常来源于企业, 有着一定的会计专业实践工作经历, 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 但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不够全面和深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往往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 理论课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技巧的把握, 而实践课教师则更注重学生对某一项操作能力的培养, 这两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别按照不同的教育理念完成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
(四) 教学方式不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离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这两类课程的区分。对于理论课程, 或者某一门课程的理论部分, 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 讲授围绕教材展开, 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对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 在对概念和理论的介绍中, 讲究逻辑严密, 前后呼应, 有连贯性与整体感。为了使学生达到“全面掌握”和“熟练计算”等类似的要求, 教师要布置课后习题, 并推荐课后复习教材及参考书目, 以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实践课程, 教师主要采用演示法, 以师傅演示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只要求学生学会完成某一任务即可。
(五)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离在教学评价标准上区分也很明显。在课程评价中, 这两部分知识的评价方式也被划分成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理论课程的知识考试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 根据学生对本门课程各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 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类型的题目, 最后以分数的高低对该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给予评定。而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 给予学生一系列或者一项任务,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根据学生操作效果的不同教师给予不同的等级, 以其作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给予评定。这两种考试方式的划分, 不仅存在于学校考试中, 而且存在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中, 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科目叫做会计专业知识考试, 通常称为理论考试, 《初级会计电算化》叫做会计技能考试, 通常称为实践考试。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离原因分析
(一) 理论与实践认识观念错位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论述有很多, 人们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已经基本定性, 即理论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理论是实践的指示器, 而实践是理论的验证体, 实践和理论应该一个整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人为地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来看, 认为某些工作是理论研究, 某些工作是实践运作, 某些方面是理论, 某些方面是实践, 这样的认识观念表现在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也就是人为地将某些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程, 某些课程划分为实践课程, 而且认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该分开学习, 认为知识划分得更细、更精确, 学习效果将会更好。对于高职教育, 特别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 认为会计是一门实践课, 会计学生一毕业就需要上岗, 那在学校的学习就应该多学习实践课, 本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偏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仅仅培养一个一毕业就会到企业做账的会计员。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做账, 就不需要上高职会计专业。社会上有很多的培训学校就有会计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也有会计专业、更快的就是直接拜师学艺, 这些途径可以让学生更快的学到会计专业技术, 更快适应岗位。人们对理论和实践非此即彼的认识观念,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就形成了一门课程要么是理论课, 要么是实践课, 或者某门课程哪一部分内容是理论课, 哪一部分是实践课。这种认识观念上的错位, 严重影响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师资培养、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标准的整合, 使得其整合道路更显漫长。
(二) 制度不健全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 对实践操作性要求较强,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更应该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发。要开发实践课程, 必须让会计专业与社会相结合, 与企业相结合,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校走进企业, 或者让企业走进学校。目前的高职院校开展的较好的方式就是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 或者让学生到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顶岗学习, 这些对于实践课程的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对于企业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一般的企业均不愿接受学生甚至是会计专业的教师到企业进行财务实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均采用不断加强校内仿真模拟实习的方式来弥补不足, 即使有的院校采取了如“2+1”模式的顶岗实习, 但学生实习单位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院校部分推荐为主。而学生自寻实习单位, 能够真正寻到会计岗位的并不多, 而在企业相应的岗位上真正学到有用东西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大环境———财务是一个企业的“机密”有关, 但更多应该是院校对校企合作制度的建立尚不完善相连。如果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能与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一种长效、互赢的合作机制, 相信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改革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 研究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由来已久, 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者、高职院校的各层管理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已经习惯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来看待, 这就导致研究者在编制教学资料时有了理论课教材和实践课教材之分, 管理者在制定各项教学制度时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制定, 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有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一切发生与社会和教育界对会计专业课程研究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目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教师为主, 这些教师通常直接来源于会计学或者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 会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非常丰富, 对原始会计学教材的知识把握非常到位, 出于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而从理论上对实践课程的开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他们在会计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特别是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但研究成果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有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就纯粹是对原来的教学模式换个说法而已。会计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不能仅仅是做个任务、搞个项目就可以解决的, 他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参与。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 更应该让企业行业的专家参与, 他们不仅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对会计专业人才未来的发展态势也有更为精准的把握, 有了他们的参与使得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更符合社会需求。当然会计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如果缺乏他们的参与也会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流于形式, 他们就是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定者、高职院校各层管理者。整合课程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 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
三、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对策
(一)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会计职业教育相结合, 理论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 更多的是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时, 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 更不能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应用型高职会计人才。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融合, 或者将同一门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融合, 最终建立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或者“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张健, 2008) 。 (1) 任务驱动整合模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内容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该模式的课程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组织, 而不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 使得学与做能融为一体。任务驱动模式的执行, 需要选择关键的、典型的、符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 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实施教学。会计专业教学任务选择时应该满足以下三项原则:第一, 实践性。这就要求整合任务、契机的出现必须源自企业的实践领域或实践过程。这样的任务才具有驱动性, 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第二, 相关性。这就要求各项任务与学生目前特定的学习内容相关, 是源自会计专业学习情境可能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 或者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问题;第三, 思考性。这就要求任务设计还必须具有思考性, 即问题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 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 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问题, 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问题。 (2) “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一种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型整合模式。早在2000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思—习—行”相统一的过程, 强调“习行”的重要性。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说学做”合一。美国的全国教育组织联合会曾推出一项十年计划, 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从实践中学习, 即“边干边学”, 并认为“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教育革命”, 对今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而“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整合模式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极高的世界认同度。该模式的课程能力目标是“先问会了没有, 再问懂了没有”, 突出“先会”这一实践能力, 然后才是“后懂”理论知识。当然这种课程模式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设计上, 也要做到融合, 要把课堂设在实训室, 或者说实训室按企业财务部门的要求设置。这样“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 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从具体的教学方式看, 也要完全融合。教师和学生可以讲讲做做, 做做讲讲, 有时先讲后做, 有时先做后讲, 边学边做, 亦工亦学, 学完了以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再回到课堂上来讲, 予以解决。应当说这种“教学做”紧密结合, 课堂学习与岗位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 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最佳模式。
(二) 培养“双师型”教师, 整合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 技术理论知识扎实, 但会计实践经验缺乏的专职教师, 一部分是从企业到学校, 技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 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因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兼职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要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把社会实践也可看做是教师的一种进修, 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第一,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 学校应制定有关制度并创造条件, 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兼职,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积累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第三, 学校可与一些行业单位联系, 建立专门的教师实践基地, 如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对于兼职教师的培养, 一是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把实践经验通过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二是鼓励他们从实践经验中加以提炼, 大量参与教学教研改革, 将实践升华为理论, 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整合课程应用的平台
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不仅需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 还需要为课程整合的应用提供施展平台。整合后的会计专业课程在课程内容、时间、空间、授课教师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均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因此对于授课安排应给予更大的空间。高职院校主要可以通过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整合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第一, 建立校内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室, 同时满足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需要。对学校模拟实训室建设, 必须加大投资力度, 使会计实训室达到仿真水平。在硬件建设上, 实训室的环境布置基本一致;在软件配置上, 实训室一般需要采用大中型企业至少一个月的真实资料, 按照会计核算工作岗位设计, 按照会计工作流程让学生分岗操作, 然后轮换岗位, 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 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 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 使学生通过实习适应各会计岗位的工作。第二, 开发和培养校外实习基地,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凡是愿意提供学生实践机会的单位, 都可以发展成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 使学生们能够定期接触真正的会计工作, 从而使学生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有较深入的认识。再者, 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 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 提高效益, 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 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艳玲、苟顺明:《苏格兰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2]唐东升:《论加强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意义》, 《知识经济》2010年第5期。
[3]徐国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职教课程模式探析》, 《职教通讯》2003年第9期。
[4]贺珍瑞:《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5]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期。
[6]陈新文:《论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 《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4期。
专业理论课程 篇2
摘要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目前,烹饪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多方面的成绩,教学质量也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观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水平的提升等,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地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
新课程烹饪专业理论课教学观教学方法教学水平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学习方式的改革已全面展开,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逐步走进课堂,逐步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改革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去揭示和认真分析,并探讨解决的办法。
一、真正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形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然而,在烹饪专业理论教学的实践中,不少教师只热衷于操作层面上的外形改革,过分追求一种外在形式的模仿,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并没有真正被激活,也就达不到创新意识的发挥。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师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老路仍在走,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还在主导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探索精神、行为培养等全面予以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如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态度和思维品质等。
2、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这就要求我们转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从而做到师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做到教学相长。
二、确实改革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虽力求改革,但实质上仍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具体表现在:其一,总跳不出灌输式教学的框架。学生总让教师牵着鼻子走,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几乎没多大改变;其二,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未得到培养;其三,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怎样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探究得出结论,教师较少考虑,只要学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得出预期的结果就行。改革教学方法,关键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首先,教师要做好“提问”的示范: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提出什么样的问题等等。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就教材提出问题,可以就课堂任一教学环节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后提出问题。
2、教师要给予艺术性的指导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即指导、诱导、疏导等。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第一,要想方设法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他们能向广度和深度去探究,以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通过外表现象而抓住其本质特征,也不能对有关信息进行准确加工提炼,这时教师就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达到知识的内化。
3、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专业理论课程 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理论课程 实践教学 识记 应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不是技能应用型专业,所开课程所学知识不是生产、操作类技术性课程与知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总该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在学到有什么是什么的时候,还能提高思考与运用的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具有其自身的应用性[1],教学中本当重视其实践效果。理论性课程的教学也只有加强其实践的环节,才能达到学生学习的实际最佳效果。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能力,理论性课程的教学一要让学生学到理论的内容及其形成和发展,二要让学生学会判断这些理论是否合理正确并能论述其原委,三要让学生能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实际现象或进行实践。理论性课程的教学的目标一解决的是学到知识的问题,目标二解决的是批判性思考的问题,目标三解决的是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的问题。三者当中,学到知识是基础,学会思考是关键和核心,学会应用是目的。思考其实已经介入应用的范畴,虽然是一种意识层次、精神层次的范畴,但它恰恰是理论性专业和课程本身的应用性所在。[1]理论的教学必以思考和应用为目的,只学到了有什么而不会判断不会评价,当然就不会应用,不会思考不会应用的教学是没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的教学。探讨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其实是探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实现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所以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就是探讨如何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学到理论、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的问题。笔者试图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探索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学会应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在完成习题中掌握知识
一门课程的内容包含哪些概念、哪些范畴,怎么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每一发展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的观点、代表人物在该学科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这些是学生学习该课程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属于识记的范围。这部分内容的最佳学习方法就是学生自学,并完成有针对性的练习。自学即自己学习教材、参考资料,完成习题,完成习题即自学完教材、参考资料后,自己做完每章节配套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等,老师上课的时候再一一加以检验,由此达到学生在自学中掌握基本知识、培养自学能力与自学习惯的目的与效果。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基本上都是理论课程,文学史、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学等,无一不是基础理论性课程。要说它们的应用性就只能是课程本身内容的理解、批评、辨析和运用的应用性,不可能有如工科课程所对应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性。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即是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获得知识、锻炼并习得能力。获得知识往往是边学边完成习题的方式较为有效。
比如文学史课程之中国古典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的起源、分期、各期有些什么具体文体、各文体有哪些代表作家、各代表作家的特色和成就有哪些、各期文学的大体特点是什么、各期与各期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哪儿、各家与各家的联系和区别在哪儿……[2]这些是学古典文学史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只有将这些牢牢地刻在脑子里,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同样的,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的学习也是如此。
又如文学理论课程,中外文学理论的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各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色、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流派、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各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前后阶段流派代表人物之间的继承发展与革新创造等[3],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最基本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和理论,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辨析和研究。
又如写作学中关于写作主体的建构理论、写作过程的思维理论、写作行文的操作理论与策略理论以及文本规范理论等,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与理论,只有把这些知识和理论深刻在脑子里,才能进一步思考、辨析理论的正确合理与否,才能进一步指导写作实践。
再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关于汉语的语音、语法、句法、发展演变等方面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最基本的知识与理论,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和理论,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思考、辨析、研究,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语言表达、写作实践。
所有这些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获得都是让学生在自学的实践中学得最为有效。它需要教师在课前设计并下发给学生在预习自学时必须完成的习题,在预习自学中有针对性地掌握会的,存疑不会的,在课堂上老师的检测、反馈中巩固会的,解决不会的。
二、在扩展讨论中学会思考
学生在自学教材和参考材料的时候,在自己完成习题的时候,总会碰上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会产生一些疑问,因此需要学生在自学的时候把自己的疑问写下来,到课上或网上教学互动平台上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跟老师或同学或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即训练了学生的思考、辨析、判断能力。学生自学的时候把不懂和疑问写下来,则又训练了学生的辨析、思考和表达能力,要辨析清楚自己理解了的是什么才能思考清楚不理解的疑问的是什么问题,思考、辨析清楚了已经理解和没有理解的问题并要用语言表达出来,不是简单的事,这个过程如果实实在在地做了,对训练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写作表达是非常有效的。所有这一切又都是在学生的自我实践中完成,所以可以说是文科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自学时会因理解能力、自学能力的高低而导致发现问题的广度与深度的差异,所以讨论交流环节,老师作为主导也得设计、布置一些讨论的话题、课题或项目给学生在自学时加以准备,这样才能对所学章节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收到更加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老师的设计话题、课题或项目及其思考、准备的要求都可跟知识掌握类习题一起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习某一章节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要完成的任务,能让学生更为有效地利用时间完成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文学史自学预习中,可能会遇到对某些作家的作品读不懂更不能归纳概括其风格特色的问题,也可能会遇到无法辨析流派、作家间区别、联系的问题,还会遇到张冠李戴、记忆混乱的问题,这些就需要老师在设计的课前预习自学题目中提醒、引导学生碰到此类问题时如何解决,或如何带着这些疑问和难题到课堂上来或网上互动平台来交流讨论解答。
又如自学预习文学理论课程时,会碰到弄不明白模仿、反映、再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结构、解构、后结构、现代、后现代、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诗言之、诗缘情、物感、原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以贯道等等概念和理论的含义及其相关与区别的问题,尤其是无法将这些理论与作品分析的已有结论联系起来的难题;在自学预习写作学课程时,会遇到辨析不清赋形思维、路径思维、策略思维、文本思维等理论的内涵与作品中的实际体现、写作中实际运用如何等难题;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自学预习中会碰到不明白音位、音素、音节、仄声、入声等概念与实际体现的问题。这些课程的基本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自学中不只需要识记的能力,更需要学习者的思考、理解、分析、综合、联想能力,因此需要老师在设计的预习题目或指导手册中有提示有引导,这样学生便能在自学预习时检验自己的预习自学效果,带着针对性强、目标明确的疑问来课堂或互动平台交流讨论,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加深对已理解问题的印象,也加深对未理解问题的印象,在交流讨论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
三、在写作汇报中锻炼应用
人类发展到当下的时代,已经进入一个几乎“全民写作”的时代,写作成为人们最好的交流、沟通、推销自我、健康心灵、疏导情感、表述革新、传达创意的最佳方式,也成为学习的最佳方式,人们越来越认识并实践着“学习通过写作”“生存通过写作”“发展通过写作”的理念与思想。[4]通过写作学习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美国的小学教育就常常让很小的孩子们到图书馆查资料、写报告,即是“通过写作学习”教学方式的极好经验。
所以通过写作学习可以说是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最高阶段,也是其最见成效的方式。学生在前面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讨论、交流、释疑、拓展的基础上,在某一章节内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最有体会或最想弄明白的问题写一篇研究文章,或者对某一章节的全部内容写一个带有自己心得体会、梳理概括的学习报告,当然是训练学生廓清知识和观点、理顺思考、分析材料、理性辨析、清楚准确表达等综合能力的极好方式。
写作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式,没有人能代替他人写出自己内心真正的学习感受、思路的,只有学生自己的写作才是他真正的学习实践过程。而写作中包含的廓清知识、理清观点、查找资料、加工整理、概括凝炼、构思运作等都是学习者本人的实践活动,在学习者这些丝丝入扣、环环不离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其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
比如让学生学完《诗经》的时候,写一篇关于《诗经》的小论文,学完《毛诗序》的时候,写一篇关于诗的功用或价值的文章,学完写作主体心理动力建构章节时写一篇关于某个作家的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培养与提升的习作……如果每一章节都有相应的研究性小课题和要求,并让学生选择或自拟课题去查阅资料、分析整理、书写成文,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会得到更加深广、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的学习、思辨、表达能力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训练与提升。
无论是识记知识,还是学会思辨学会分析与综合,还是学会写作,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在学生的自学实践中实现的,其方式大大不同于传统课堂上老师一言堂式的讲授,效果也会大大高于传统的讲授式。
四、在精心充分的设计和扎实的实践与考核中得到保障
好的设想与方式需要扎实的执行和操作才能见出成效,好的设想与方式一入实践就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与阻力,有客观的,有主观的。客观的如各科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在课堂上要完成对每个学生的检验、讨论、交流、汇报、评讲、考核等,基本上做不到。主观的,如果课堂上做不到检验、讨论、交流、汇报、评讲,就难以约束学生自觉地按要求完成自学、完成整理、完成写作。因此,老师的精心设计与准备、严格监督与考核是课程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
老师需要准备一整套涵盖各章节知识点的习题集,需要准备一整套涵盖各章节重难点问题的自学引导思路,需要准备各章节的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小课题,需要准备有质量的针对性强的短小的浅显易懂的各章节的参考资料并配合教材相应章节下发给学生自学阅读。
老师可以将知识识记题的检查考核放在课前完成,将学生存疑的讨论放在网络互动平台完成,写作及对写作成品即文本的评阅也放在课下完成,课上主要讲授和讨论一些共性的或都被学生疏忽又必须掌握的内容,汇报、评讲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观点,至于各人写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在文本批注中在互动平台交流中反馈给学生。
老师可以将个人全部检查与考核及分组个别轮流汇报、讨论发言检查与考核结合起来。比如知识识记类考核、互动平台讨论回馈、文章评阅及反馈必须是全部的,但课堂上的交流讨论、汇报发言则可以是分组代表、代表轮流式。在知识识记类考核和文章评阅工作中,也可采用分组互查互评、老师统一把关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互查互评中实现交流与启发。
甚至还可以以几章精学(知识识记、思考讨论、写作综合提高三环节环环从严、扎实实践)几章粗学(知识识记从严、思考讨论、写作综合从简)、两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十几章的课程,扎扎实实从严过程从高要求的教学五章左右,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写作能力就都训练出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分析综合习惯、写作习惯也就培养和训练成了。再加上各门课程都采用这样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话,学生受到的训练和培养,其见效会更快更强!
归纳起来,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阅读、梳理、识记,让学生提问、思考、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写作、辨析、分析、思考、研究、表达,既学到有什么是什么怎么来的,又学会分辨对错是非合理与否,还学会运用、研究和创新。这是一个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实现最佳的过程,老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检验者而存在,教学活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构成了主要的教学活动,这是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核心内涵。
注释:
[1]李承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解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年,第7期。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3]童庆炳:《新编文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版。
[4]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专业理论课程 篇4
一、初学者在乐理学习上应引起重视
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知识高速发展,互联网不仅带来了便捷和快速,同时也导致了学习的浮躁。很多人会疏忽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许多音乐专业的初学者来说,这个问题是极为突出的。甚至有的高校出于经济利益以及时间等等原因,也会削弱了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时量,殊不知这是极为错误的,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单单的只强调对于实践技能的学习,也就是不能光学习专业技能科目。这样的学习是建立在无基础上的空中楼阁,让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有些老师虽然对于理论有一些基础的讲解,但是这都是建立在短期速成的指导思想下,这样会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不了解,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对于基础理论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认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于简单,太过于基础甚至是“不容易出成绩”,只注重实践技能的高低,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跟随实践技能的讲解,讲到哪知识学到哪,使学生乐理基础知识极为不系统,不全面,基础较为薄弱。这种现象极为普遍和广泛,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很多速成乐器的学习基本上是不教授理论的,如葫芦丝学习、吉他学习、架子鼓学习甚至是声乐学习,出于速成的目的导致不用学习理论只进行实践教学。很多的音乐专业学习者也是出于升学或者其他的目的,并不是从音乐本身出发而学习音乐,这与社会风气是有极大关联的。这其中以吉它学习举例:教学中最常用的也就是音乐基础理论中的和弦,对于和弦只讲授如何弹奏以及使用方法,并不详细讲解和弦的构成、使用、稳定性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和弦连接,导致学生只知道一首歌如何使用而不能使个性问题变为普遍性,解决不了学生在其他歌曲中如何使用和弦的问题。
二、注重基础,以理论推动艺术实践
那么相对初期的音乐专业学习者来说,即使是经过一段系统训练的音乐学习者,对于音乐理论也有着或多或少的误区,在现今的音乐教学中,必须要认清一些教学准则,教学准则指的是运用大量的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还包含我们提到的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我们所知的哲学原理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提到过,事物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过程,这种认识是一个多层面的认识,需要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并且要想对事物的认识达到最佳,就必须让理论、实践、在知识的层面上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更准确的认识这个事物。
在音乐教学,“教”与“学”这个双边活动中,老师就必须或是应该让学生在音乐相关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间,主动地去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将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极为基础的音乐实践技能,这才能使学习音乐的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乐实践技能来反向印证音乐基础知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就是在教授或讲授基础理论的中间,老师也同时要用理论来结合实践以及训练,甚至可以从音乐的最基础开始学习,经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与音乐技能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运用到相关知识,例如,一首乐曲或一首音乐作品中,节奏与节拍这种具体的练习通常是在一起的,所以,不论在节奏的练习中加入节拍的练习还是在节拍的练习中加入节奏,只有这样富有成效的练习,才能够让相关的学生在学习中演变成前面所提到的认识的过程,也就是简单到复杂、浅显到深入、生涩到熟练,这既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同时也是质变的结果。
对于实践科目来说,有很多的歌唱者、演奏者、舞者,对于理论的研究,特别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研究都不是很深,甚至很多专业人士认为,因为本身并不是从事理论研究的,所以只需懂得一部分基础理论即可。这种专业态度是极其不科学的,因为只要从事音乐相关门类的学科,无论是歌唱、演奏还是舞蹈,都离不开音乐这一范畴,歌唱者和演奏者都离不开乐谱,而乐谱都是由音乐基础理论来构成的,所以必须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理论,才能够更好地解读声乐和器乐的谱面,理解乐谱的内涵,才能更好完成相关声乐和器乐作品。而舞蹈是一门听觉与视觉结合的艺术,也是声音与肢体的完美结合,而声音也是音乐的特性之一,在前文我们已经进行了叙述,所以,综上所述,所有专业音乐者,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必须熟练掌握甚至是精通音乐基础理论。
三、结语
专业音乐学习者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科目,都应该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理论,在这一问题上,很多的专业音乐理论学习者会很清楚的认识到,音乐基础理论对于他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研究音乐理论方向的,不论是和声、复调、曲式分析、作曲等等科目,都必须了解,甚至精通音乐基础理论,因为这是音乐的语言,是研究的基础,必须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对于更深层次的,极为专业的音乐专业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常晓君.谈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
专业理论课程 篇5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一般都开设了网页设计、多媒体设计等结合计算机和设计的专业,这些专业一般设置一到两门与美工相关的课程,如网页美工、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课程,开设此类课程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专业。如网页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网站的开发方式,但是同时也要考虑网站界面的美观,这就需要对设计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而言,像艺术生那样上设计课程是不切合实际的,艺术生在高中阶段就已经进行了严格的美术基础训练,对美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和感知,并具有使用绘图工具将感受视觉化的能力。理工科学生缺乏美术基础,对于平面设计这门课程,应针对学生特点不同,调整授课方式,才能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一、软件技术融入设计课程
一般艺术生在入学第一年会学习设计基础或三大构成等课程,由于他们有一定的手绘基础,可以很轻松地把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通过手绘视觉化。所以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在上设计课时常用的教学手法是讲授设计的方法和形式等理论知识,学生根据理论,使用画笔和颜料绘制出设计画面。设计软件课程一般开设在设计理论课程之后,有些本科院校甚至不开设软件课程,全由学生自主学习。因此,艺术生的设计作业形式感较好,画面较美观,而且因为省略软件课程的教学,大大增加了设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学校往往开设多门设计课程,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的设计课程进行系统讲授。
而对于没有接受过美术教育的非术科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往往行不通。非术科生没有绘画基础,难以把设计的理论转化为视觉的形式,所以,即便教师把设计课程讲授得十分详尽,也无法和学生产生共鸣,学生更无法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如果在入学第一学期给学生开设一门绘画基础课,可行性也不高。首先,美术能力不是一年半载可以提升的,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高强度训练,对高职非艺术设计生采取这种训练不切合实际;其次,由于学生是非艺术专业,如果把大量时间用在对美术基础的训练上,势必会耽误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合适这类学生呢?
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的普及给设计带来了无法想象的冲击。原先用画笔描绘或用其他特殊技法完成的效果图,现在只需用一台硬件配置较好的电脑和 AutoCAD、Photoshop、3DStudio等优秀制图软件相配合,便可使制图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图样美观、准确。电脑使往常占用教学4/5课时的技法训练锐减至少于1/10,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考虑设计的细节问题,这对设计及其教育体系是革命性的冲击。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快速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而学生是难以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熟练掌握设计软件的操作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不得不放弃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上。这正好和术科生的培养方式相反。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学生虽然有很强的软件操作能力,很多学生也有很好的创意,但是设计出来的作品美观度较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可以把一门软件技术课程和一门设计课程合并教学,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符合高职的办学宗旨。目前确实有很多教材也是这样编辑,一些教师在教学上也是把软件技术和实际的设计应用相结合。但是不管是教材也好,上课也好,多半以软件技术为主、设计案例为辅。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学生学会了软件技术,也能根据教师的案例做出设计作品,但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教材和教师都没有设计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设计的理论支撑,只懂得依葫芦画瓢,设计缺乏形式感,排版和构图都不符合审美原则。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先介绍设计的理论知识,这与美术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是一致的。然后,教师要把软件技术和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通过软件技术实践本节课的设计理论。软件技术是非美术生的手和笔,是能迅速训练出来的“手绘技能”。这样,设计课的教学就和美术专业教学同轨道了,能较好地保证学生设计的形式感和美观度。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学生无法把设计理论视觉化的难题,也避免了同一节课设计理论知识太多,学生无法消化、应用的问题。因为设计的基础知识看似简单,却需要学生通过练习才能得以消化吸收。如,在造型元素点、线、面的教学中,教师把设计中的点、线、面含义和编排形式讲授给学生后,还要结合软件知识,帮助学生学习如何通过软件绘制各种不同造型的点、线、面,如何通过软件进行画面的编排。
上面几个案例都涉及Photoshop软件中的滤镜的应用,便于把滤镜的知识点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尝试使用其他滤镜或工具,设计更多样化的点的造型。图2、3是学生本课的作业。
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教学的章节安排是以设计理论为基础的,软件依附于设计,从软件教学层面来讲,会导致软件技能教学比较散乱,不像单独讲授软件课程那么有条理。教师可以安排几个课时的时间,系统地把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知识模块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软件形成整体的把握和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提倡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软件弥补课堂的不足。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学生都比较喜欢自学一些易掌握的软件课程。这也是一些本科院校取消软件课程教学,学生依旧可以设计出高品质的设计作品的原因。
二、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
设计理论的课程涉及内容众多,包括版式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网页界面设计、书籍装帧、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每项内容在设计专业都可以开设一门独立的课程,艺术系的确也是如此分类教学的。但对于非艺术类学生则不可能开设那么多设计类课程,所以,学校经常统一开设一门综合的课程,如设计基础、平面设计等。对于本身设计基础知识就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融合了多门课程内容的某一课程时,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其往往会产生倦怠感,教学会非常吃力。
教师还可以把版面设计和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绑定,因为书籍设计或网页设计所需要的素材最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编排的技巧,才能把资料有条不紊地编排在版面上。通过这种形式,教师可以轻易地把多门设计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并且各种设计理论都有涉及。
结语
专业理论课程 篇6
一、教学内容设置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理论和实践联系的要求很高,但是该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重点和难点多,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没有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先导课程,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但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使用网络,在必要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网络维护等。同时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可分为:第一部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计算机网络物理层基本知识;第三部分,数据链路层次;第四部分,网络层;第五部分,运输层;第六部分,应用层;第七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各非计算机专业可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整个课程的学习重点放在基本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与理解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内容体系确定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非常重要的。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先进的教学手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抽象难懂的理论和概念非常多,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本身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的背景知识较少,从而在理解其抽象概念和原理时常常会遇到很大困难。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我们采用“实例化教学”方法,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因此采用“实例化教学”的教学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理论+实践”模式,该模式中的实例起到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1)实例将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以帮助学生掌握与理解;(2)实例又能够对实践起一个指导性和解释性的作用。学生课堂实践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候,直接参照的是已经具体化的实例,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点;另外,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实例化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和成就感,加大学习的内驱力。同时,对于新的网络技术和方法,则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励学生思考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应用的能力。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了客观地评价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改革考核方式十分必要。传统的考核方式仅仅考核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没有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更好地检查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的效果,将课程考试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最终成绩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计分办法。平时成绩主要是根据学生课堂提问题、回答问题、作业以及专题学习报告等情况,由主讲教师实时打分登记。对于期末考试成绩好的而平时成绩差的学生,不应给予好评,因为他们仅仅记住了知识而没有掌握应用知识。通过这种考核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知识和应用创新创造了条件。
四、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总结与创新的过程,要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教学的全面深入的改革,还有待与同仁一道共同努力。
信管专业纯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篇7
信管专业是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于一体, 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1]。我院信管专业开设信息管理概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这类课程没有实验, 只有理论。如果教师上课只是依据教材讲授理论知识, 而又缺少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学生上课的兴趣会越来越低, 而教师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种负面情绪再度传染给学生, 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整个教学效果。
鉴于这个问题, 现给出我院信管专业12 级信息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改革方法以探讨。
二、给出问题, 快速阅读, 解答问题
基础理论章节的教学过程如图1 所示。教师在备课时, 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出一个个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针对一章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提出, 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给出。问题的设计要有代表性, 要抓住核心。设计好问题后, 在课堂上, 先把问题公布给学生, 学生再开始针对问题快速阅读教材, 分析问题, 接着可以互相探讨。当学生探讨之后, 教师开始就一个个问题提问学生, 学生回答完全正确, 接着分析下一个问题; 若答案错误或不完善, 教师对于该问题进行更正或补充。教师最后就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在总结的过程中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大力进行肯定, 以增强学生自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 “信息资源过程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法规”、“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管理与评价”、“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内容分析。
三、给出任务, 课外准备, 课内讲解
任务驱动教学法, 是指将所要学的知识与技能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 通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体系, 明确问题需要的知识结构, 并在教师的支持、指导、帮助下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2]。新理论内容指教材提到但讲解较少, 或者教材就未提到的新内容。针对新理论内容的教学过程如图2 所示。提前给学生分配新理论课题任务。根据新任务, 学生提前在课外完成资料搜索、整理等工作, 写好讲义。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后在课前把讲义发给教师, 教师要在课前仔细阅读所有学生的讲义, 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记录下来。课堂上, 教师抽取完成这些代表性作品的学生上台讲解新内容。要使每个学生都要有上台的机会, 这样可以督促所有学生都认真准备。教师也要积极准备大量资料, 以便在学生讲解完后进行总结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 “大数据技术”、“云存储”、 “个人信息安全”、 “数据恢复”、 “全光网”等新内容分析。
四、给出案例, 分组学习, 汇报作品
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 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分析逐步展开, 最后推导出结论[3]。教学案例是实现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 要求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要能涵盖该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 并且具有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可实践性和启发性[4]。信息资源管理课程中有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手段”, 这一章中列举了 “信息资源采集技术”、“信息资源压缩技术”、 “信息资源存储技术”、 “信息资源共享技术”和 “信息资源输出技术”等内容。这些技术教材上只是列举出来, 却没有讲授具体方法过程, 还有些新技术教材没有给出。针对这个问题, 教师针对相关技术给出综合案例, 展示给学生欣赏, 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新技术进行学习, 并完成一个作品。这些工作在该章内容上课前3 周展开。待到上课时, 学生已完成作品, 分小组轮流上台展示作品, 并讲授设计过程。学生演示讲解完成后, 教师先要肯定学生作品, 然后才能提出改进意见, 并对这种技术的其他内容进行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了 “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动画制作”、 “Corel DRAW”、 “条行码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3D打印技术”、“电影存储技术”、“银行系统安全”、“无线充电技术”、“3D全息投影技术”等新技术学习及作品展示讲解。
五、结束语
这三种方式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作为一个主角在完成一项项的任务。这些任务小到理论知识点, 大到工具技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学到了基本理论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政策, 能够熟练的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管理的工作, 提高了动手能力, 增加了自信。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主要完成引导工作和总结工作。这个教学过程, 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偷懒, 只要教师先改变方式, 提前准备, 督促并鼓励学生完成任务, 并积极检查, 给予肯定。学生也积极配合教师努力自主学习。这样才会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针对信管专业学生对纯理论课程学习兴趣不浓的现象, 在教学中为学生提前准备好问题、案例等,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基本理论、新理论、新技术的学习。以增强学生自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纯理论课程,任务分配,自主学习,讲解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梅源等.基于ERP的信管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10) :420-424.
[2]曾祥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翻转课堂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7) :130-132.
[3]孙静.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16) :42-43.
专业理论课程 篇8
关键词:考试,公平性,创造性,专业知识,个人能力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评价教学质量和衡量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和尺度,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的发展, 高等教育已经从单纯的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1,2,3]。但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 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明显下滑,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诚然, 人才培养质量下滑有方方面面的原因, 但是作为引导、评价、激励学生的考核制度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千年来的考试制度, 早已形成了诸多的“诟病”, 激励并制约着整个民族和人民的发展进步。
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先进连接及其自动化技术, 能从事连接工艺设计及设备制造、连接过程的自动控制、连接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高级焊接应用型人才[4,5,6]。专业对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是研究发现, 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 动手能力不足, 学习现状仍不容乐观;毕业生工作后晋升渠道不畅, 多半很快跳槽到其他专业或者企业。归就起来, 主要是引导学生成才、成长的方式———考试制度出了偏差, 高分代表“高能”, 高分代表着能获得更多的奖励和荣誉, 而忽略了个人能力的培养。
1 主要问题
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无法称之为人才, 只有专业知识扎实,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突出的学生, 才是高等教育要培养的目标。技术类专业理论课程作为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乃至就业晋升的基础, 理论分析和动手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多年来, 大学早已没了书山题海, 但考核方式仍以期末卷面考试为主, 学生、社会对“一张卷”的考核制度非议颇多。虽然近年来, 专业技术课程的考核方式多采用考察出勤、平时作业、平时课堂表现及期末试卷考核等方式, 来综合审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但调查发现:
(1) 平时考勤代表性不足。平时考勤时, 往往一个老师考勤次数比较多, 则来的学生比较多, 考勤次数较少, 来的学生也很少。学生的这种见机行事造成了出勤开小差, 缺勤久不来的现象。
(2) 平时作业形同虚设。据了解, 平时作业如若是课堂随即测验, 坐在一起的几个同学往往会互相配合相互抄写, 抄写别人的同学往往有时候比认真学习并自己完成作业的同学的成绩更高。如果是课余作业, 那情况就更为恶劣, 有时一个班, 甚至在一个教室的学生没有一个去主动完成作业。到了最后, 往往只有一两个稍微还算努力的学生会完成作业, 然后到了快交作业之前其他人便来借来抄袭作业, 结果一个班所有同学的作业成绩都出自一个模板。
(3) 期末考试突击明显。据悉, 对于期末考试, 一些记忆力好的同学, 在考前三天甚至一天就能够把一本完全放置一旁的专业课背诵的烂熟于心, 考试结果成绩很高。但是考试过后, 就什么都忘了, 什么都不明白, 这集中体现在做实验的时候没有任何想法见解, 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4) 考核项目单调, 比例失调。目前我校或者其他高校主要通过考察出勤、平时作业、平时课堂表现以及期末专业课考核等方式来综合审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它们各自的权重各不相同, 一般出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的权重占得比例比较少, 通常为20%~40%左右, 而最终期末考试成绩占了很大程度的权重, 很明显这必然造成了“期末决定论”。
(5) 考试内容老套, 能力型欠缺。多年来的试卷考试, 要么是重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点, 要么只是简单的延伸, 没有新内容和新观点, 更没有对专业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达到提高。
(6) 理论与实践脱离。由于教学体制改革, 专业实验一般作为一门单独综合实验课程开设, 这样经常就会造成理论与实验不同步的现象。而对于实验课程, 要么不懂 (没学) , 要么只会匆匆完成了事 (学了) , 没有深入的思考。
这样的结果是, 愿意学的人没有成就感, 感觉不到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体会不到完成一项任务的成就感, 要么最终放弃学习, 沦为了懒散的人;要么只是学会了专业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不愿意学的人, 也能够通过投机取巧, 获得通过, 甚至是高分。最终学生的整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 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2 具体举措
如何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特别是培养专业知识扎实, 能力突出的学生, 一直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话题。针对焊接技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个人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的现状, 可通过考核方式的调整, 建立科学评价人才的综合能力的机制, 引导学生健康、积极的学习, 避免高分低能现象出现, 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气氛。
(1) 调整评价分配。应适当调整平时出勤、课堂表现的权重, 例如增大到50%。此外, 适当增加参评项目, 如增加实验课的成绩和学生自评成绩。研究表明, 只有理论和实验充分结合, 理论才能更上一个层次, 实践才会有创新, 因此应把实验项目纳入考核指标中来, 没有实验教学项目的增加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与理论课程分开的要重新和理论课程组合。
(2) 调整考核办法。平时成绩采用考勤, 课堂提问与互动, 课堂作业相结合的形式, 去掉华而不实的课后作业。期末成绩采用实验考核与卷面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考试时间安排在试题讲授完的下一周, 有利于避免学生突击和死记硬背。
(3) 调整考核内容。严格实施教考分离, 任课老师不参与出题, 只参与试卷的审核工作;试题以专业基础知识 (名词解释和判断题) 和开放应用题为主, 主要侧重于实际应用。试卷题目必务求精、简、实、活。而实验考核内容, 以实用、原创为主, 注重的是启发、引导和创新。
(4) 分层次考核。根据专业定位和特点, 提出几套可行性考核方案, 建设较为完备的试题库, 对学生进行分层次考试。
3 结论
考试只是考核学生的一种方式, 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提高, 而非简单的获取分数。社会需要的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 能从理论上分析实际问题, 能从行动上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性人才。通过创新考试设计, 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形式, 希望通过考核方式的优化, 使学生回到学习的正确轨道上来, 真正的通过考试来引导和激励学习, 巩固专业知识, 提高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伯秀.从过程管理视角探讨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分层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探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4 (4) :90-94.
[2]苏义林.高等教育规模变化及其对高教质量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8 (3) :105-108.
[3]李忠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剖析[J].科技信息, 2012 (32) :83.
[4]王永东, 赵霞, 郑光海, 等.应用型本科焊接冶金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6) :12-14.
[5]刘鹏, 张元彬, 孙德明, 等.焊接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教学改革[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3, 28 (3) :270-273.
专业理论课程 篇9
关键词:学习动机,高职教育,课程设计
动机是指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 个体使自身的内在需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 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动机理论包括本能理论、驱动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动机系统理论和激励理论等。各种教育实践证明, 学习动机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而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
(一) 高职学生群体特点。从2013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 (3, 460万人) 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4.5%) 来看, 我国已不断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其中, 高职教育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几乎占据其群体的50%。但高职学生因是高考最后一批次录取, 其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为文化课基础较差, 学习能力不高;生活常识一般, 自制能力稍欠。
(二) 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因高职学生很多因高考失利而进入了不理想的高职院校;同时, 近年来的高职院校贫困生比例在逐年增加, 各种原因形成高职学生学习的多目的性。总体来看, 其学习动机主要表现为四大类:一是在经历了并不成功的高考后而希望取得身边人认可的动机;二是步入校园生活、实现社会交往的动机;三是找到工作、获取社会谋生能力的动机;四是有所作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动机。高职生这四类学习动机, 其实也反映了该群体在高校学习中的不同层次和水平。当然, 表现在同一名高职学生, 其学习动机并不是单一的, 它可能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动机, 也可能在同一时期表现为多种动机。
2.学习动机的社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交面的扩大, 进入高校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都逐渐成熟, 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逐渐突出。同时, 大多数高职学生以通过考试、避免惩罚为目的, 认知性学习动机不强, 但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和操作型人才的目标又使得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所在区域的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所以, 高职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动机始终占主导地位。
3.学习动机的波动性。一是高职学生认知的内驱力不足, 因此学习动机容易受影响, 产生波动。在学习过程中一旦碰到困难, 容易激发失败情绪, 学习主动性就很容易受到影响。二是由于当前高职教育较侧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讲究有用、实用和可用, 对理论学习强调较少, 因此, 学生在面对技能学习时, 积极性较高, 而一旦遇到理论学习, 就容易产生低迷情绪, 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策略
正因为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以上特点, 我们可将适当的方法用于课程设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 基于“目标激励”, 结合就业目标制定课程目标。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 目标激励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的激励, 可促使高职学生保持较为长久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一是可通过深入开展社会和企业调研、毕业生调研, 细致地了解具体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 明确其核心能力;二是通过发放问卷、座谈, 与企业共同研讨人才规格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明确课程目标;三是立足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以就业为导向, 以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为准线制定课程目标;四是开展目标教育, 使学生产生认同, 将学生的深层动机和内在动机有机统一。
(二) 基于“职业激励”, 结合岗位流程提炼课程内容。对职业的认同和适当工作任务的分配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因高职专业课程大多与当地的经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 可通过调查目前课程对应的岗位分工和操作流程, 并将教学内容与之结合,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强化职业技能, 从而激励学生积极进取。
(三) 基于“兴趣激励”, 结合课外功课组织课堂学习。兴趣是人力求认识和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如果高职学生能够面对学习时, 充满兴趣, 形成较好的内部学习动机, 那么自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一是要探索教学组织模式,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不同专业课程各有其适用的教学组织模式, 通过实践、探索、总结, 形成最有效的、固化的组织形式。如, 一些课程可采用“课前功课—方案汇报—点评教学—拓展提升”的“四步法”教学组织模式, 通过真实情境、任务驱动、小组单位的课前功课, 不仅满足了高职生自我决定学习进程和团队沟通的需要, 体现人文关怀, 激发积极的心理潜能, 更是通过实际动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二是整合多种教学方法, 如案例点评、技能比赛、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 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兴趣。
(四) 基于“榜样激励”, 结合兼职教师创建教学团队。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 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优秀榜样, 可以坚定高职学生的信念, 树立他们的理想,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优秀的企业人员参与教学, 指导实践, 通过榜样示范, 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动机、信念和理想, 同时拓宽学生视野, 弥补专任教师可能存在的欠缺经验问题。
(五) 基于“反馈激励”, 结合过程评价引入考核体系。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给予正确恰当的评价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动机强化方式, 它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 在进行专业课程设施时, 可引入企业评价的机制, 建立学生、教师、企业 (兼职教师) 共同参与的多因素、多方面的形成性教学评价机制, 做到反馈要及时, 多给鼓励, 带动高职生的情绪;不仅关注课堂内, 还要关注课堂外, 营造学习氛围;体现一定的奖罚, 调动积极性。
三、基于学习动机理论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个案———以旅行社计调业务课程为例
(一)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教学目标。课程建设的目标必须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 并服从于专业总体目标。旅游管理专业 (旅行社与导游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为具备良好旅游职业素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 熟练掌握旅行社导游服务、门市接待、营销和计调技能, 具备旅行社管理潜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其课程目标尽量做到以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为准线, 或抬高或降低,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反映到教学计划, 《旅行社计调业务》是学生从事计调岗位工作应掌握的必修课程, 是高等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 (导游方向) 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 也是旅行社计调工作人员须掌握的包含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旅行社行业特别是计调部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重点掌握计价、报价、地接计调、组团计调等业务操作知识, 能够通过学习顺利地完成计调工作, 领会旅行社运营、管理的最新理念, 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旅行社服务与管理的能力, 从而为课程专业实习及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业务基础。
(二) 基于工作过程选取教学内容。通过调查目前旅行社计调人员的业务分工, 基于计调岗位三大业务确定组团计调、地接计调、散客计调3个学习情境, 基于每种业务实际完成的工作流程, 我们选取产品设计、成本核算、确认团队等7个序化的任务。这三个学习情境是并列的, 由易到难的, 重复的是流程, 不同的是内容, 通过反复操作, 让学生掌握计调岗位技能。
(三) 采用“做—验—学”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 采用“做—验—学”的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 引入真实的任务, 课前下达任务, 课中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各种方法进行成果汇报, 教师进行点评分析, 融入各知识点, 再让各组学生进行修改, 实现知识点的回归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该模式教学, 学生既容易学习新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又能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比较中学习、训练和提升, 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四) 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旅行社计调业务的教师团队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一线的计调人员、计调经理组成, 除了日常授课, 还参与学生的实践指导、教材编写, 尤其是他们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学生中树立了计调工作的榜样。
(五) 创建“立体式”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以往单一式主体的评价方式, 建立由教师、学生、同行专家、企业人员等参与的评价队伍, 即专任+兼任、学生+教师、同行+督导“三结合”;在方法上, 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改革思路是, 引入企业评价的机制, 建立企业参与的多因素、多方面的形成性教学评价机制, 各主体分别参与课堂评价, 进行比例分配, 充分体现教师、学生、企业参与课程教学评价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市场应用性。
总而言之, 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应该以人为本, 在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Taylor, Lyndal.Refleeting On Teaehing:The Benefits Of Self-Evaluation[J].Assessment&Evaluationin Higher Edueation, 1994, 8:109~121
[2]余艺文.美国师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师教法, 2003, 11:26
[3]北京、上海率先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EB/OL].http://www.cemw.edu.cn.2004-2-3
[4]王兹林, 王连青.加强高职高专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01, 6:38~42
[5]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12
[6]孙萃.高职生激发学习动机的课程设计[J].高教观察, 2007, 12
专业理论课程 篇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随着商品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注意到产品营销的重要性, 出色的营销人才已经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焦点之一。据统计,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各种大中小型招聘会上市场营销人员都是最受欢迎、最供不应求的人才。各大中专院校的营销类毕业生也一直是就业率较高的。然而,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对营销类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综合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营销类人才观念要求的变化
企业的营销观念, 是企业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它能够指导、规范企业的营销行为。19世纪以来, 企业的营销观念经历了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的依次演变。社会营销观念强调, 消费者、社会、环境和企业的共同利益, 认为企业的中心任务是确定消费者的需要, 并在保护和增进消费者与社会长远、整体利益的前提下, 以比竞争者更有效的方式, 将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他们, 从而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目前, 社会营销观念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同, 企业的广告、价格策略、分销活动、售后服务等都要兼顾社会利益。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就可能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 甚至有被社会抛弃的可能。因此, 企业要求营销人员在营销的整个过程中要时刻以社会营销观为指导, 进行绿色营销、生态营销。
2. 对营销类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
现代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面临来自于企业内部、市场环境和技术革新的种种挑战。近年来,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区域经济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融入到国际市场之中, 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在同一市场环境和统一的市场约束条件下同其他各国企业展开竞争。相比国内市场, 国际市场更加复杂化也更加规范化, 世界营销成为企业营销人员必须面临的重大挑战。企业对于营销人员的要求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产品销售的范围, 一项关于企业认为营销主管岗位应具备的能力的调查显示:83.5%的企业认为营销主管应具有市场开拓能力、77.1%的企业要求营销主管具有营销策划能力、74.3%的企业看重个人际交往能力、61.7%的企业强调管理能力, 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强调营销主管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写作能力、推销能力、市场调研能力等。
3. 对营销类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变化
黑龙江范亚东王馨王尧
现代技术手段的变革, 带来了营销领域、营销方式的新变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 为更有力的争夺市场,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营销的新手段。网络营销不同于传统的营销, 它使营销脱离了时空的限制, 企业有了更多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进行营销, 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另外, 互联网生动的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 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然而, 互联网技术的良好应用是以营销人员较好的计算机知识和互联网知识为基础的, 所以现代企业一般要求营销人员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操作能力。
世界贸易的一体化过程中是以统一的市场经济规则和法律为行动准则的, 我国企业要参加市场竞争就必然要求企业的营销人员尽可能地掌握国际市场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法律规范, 在合法的范围内实施企业的营销策略, 以最大化的实现企业利益。
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市场营销专业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各大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纷纷开办市场营销专业, 多年来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批的专业营销人才。从各大院校培养目标上来看主要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所开设的课程一般应用“三段式”结构, 即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的模式设置课程体系。所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有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等课程, 专业类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品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等等。从学分、学时分配上看, 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3-4学分、48-64学时, 专业课程一般在2-3学分、32-48学时。从各学期课程的分布来看, 第一、二学期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 设置较少量的专业课, 第三、四、五学期则主要以专业必修、选修类课程为主, 从第六学习期开始开设课内、外实习课程。
上述的课程体系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沿用至今, 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市场对营销类人才的需求, 总体看来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 学生不能做到融会贯通。
“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 使得学生在大一时主要学习的是外语、政治等方面的基础课, 大二开始一股脑的每学期开设3-4门的专业课, 学生总是觉得大一所学内容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系, 而大二突然开始的诸多课程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根本缕不出课程之间的关系和学科的整个体系, 到最后是对各门课程的机械学习。
2. 所开设的课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内容上的重复, 使得内容体系更加混乱。
许多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是在考虑到学生需要掌握这门课程的某些方面的知识而开设的, 但是在各门课程的开始过程中却没有很好的综合考虑, 课程与课程之间出现了许多内容上的重复, 占用了很多的课时。比如很多院校都开设商品学和商品流通实务两门课程, 而两门课程中关于商品基础知识的介绍是重复的。
3. 知识更新较慢,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变化。
很多院校仍然沿用着上世纪90年代设置的老的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 很明显这些课程内容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代市场的新变化, 企业已经对营销人员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营销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法律、外语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 我们已经有必要按照现代市场对营销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设置新的教学体系。
三、市场营销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1. 完善各类课程在各学期中的分布。
调整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在各学期中的分布, 使学生在大一时就能够对市场营销有个简单的了解, 知道自己未来要从事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的性质。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应该遵循先易后难、先基础后拔高的原则, 以保证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消化领悟专业知识。
2. 整合课程内容, 确定每门课程之间的关系,
减少重复教学, 分配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使课程体系整体上更加完整、系统。
3. 调整课程内容, 更加注重实用性。
增加外语、计算机、法律特别是涉外英语、国际贸易惯例、法规等方面课程的开设力度。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逐步更新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前沿的各方面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的调整过程中注重各门课程的相互联系, 避免内容上的大量重复。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企业对营销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市场营销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能够按照市场、企业的要求不断调整、创新。本文分析了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新变化的几大特征, 指出了在市场营销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新变化
参考文献
【1】刘兀春.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 2007 (3) ;397.
专业理论课程 篇11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外教口语课程;建构主义;课程设计
一、英语专业学生外教口语课存在的问题
据初步统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不错。调查表明,几乎百分之八十的英语专业学生都能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但是这些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口语水平不高,达不到实际运用自如的要求。这种状况和外教口语课程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外教口语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学生在课堂中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少。很多外教自己准备课程的PPT,然后照着PPT讲述。一堂45分钟的课下来,学生几乎没有真正开口说英语。
2.口语话题过于肤浅。问卷显示,外教的话题一般是很日常的寒暄,外教自己的家庭或琐事、在中国旅游的经历等。这些话题都非专业、非学术。和这些话题相关的词汇多数过于简单,学生在其中学习不到新的、地道的词汇及短语。如果英语专业学生能在口语课堂中真正熟悉一些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更加有价值。
3.口语课程考试没有严格的标准。问卷显示,外教的口语课考试相对来说很容易。一般只要就某一个话题说少于5分钟的英语即可。这样的考试不足以激发学生训练口语的热情。学生不能在这短短5分钟内提高口语,外教也无法科学、公正地评判学生的口语水平。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观点
关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观点如下: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意味着教师的作用重在给学生提供知识的框架和结构,学生需要对外部信息自主地、有选择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知识经验建构新的学习意义,学生的认知结构在同化、顺应和不平衡、平衡交替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
三、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专业学生外教口语课程设计探索
1.科学选择课程话题。外教可以结合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要求的英美文学、英语国家人文地理知识进行分章节、分单元式的话题讨论。
2.让学生课下训练口语,课堂上进行点评。这一方法是借鉴可汗学院的授课模式:学生课下自学,教师课堂上答疑。一节课上的45分钟无法实现让30多个学生每人开口训练英语。但是每个学生可以在课前花几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训练。外教布置话题之后,学生课下需要自己准备相关的资料,除了熟悉相关知识以外,学生还需要对所找的文献做一个书面总结和一个英语口语总结。在查找、准备资料和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开口朗读这些资料。英语口语总结需要学生录制音频交由外教审查。除了单独准备话题之外,学生还可以自行分组进行话题介绍并做小组的口头总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的录音,当堂播放录音之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录音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应是围绕发音和话题内容的。
3.组织时事讨论会。时事讨论会的主题可以多样化。主题可以是国内外一周的热点新闻,如马来西亚航班失联事件、美国议会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协商等。也可以讨论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如如何求职择业等。主题甚至可以是与明星相关的,如韩剧明星等。总之,时事讨论会的主题,第一要新颖,第二要有趣,第三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时事讨论会的过程中,外教所扮演的角色是“主持人”或者“法官”。“主持人”意味着外教要引导、激发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式地思考、讨论。“法官”意味着学生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外教可以评判哪一方观点的论据充分一些。这种时事讨论会对训练学生现场发表观点的能力、理性辩论的能力有很大的益处。
4.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情境话剧表演。情境话剧可分为无准备的情境话剧和有准备的情境话剧。前者是指外教课前不通知学生话剧的内容,在课上直接拟定话剧情境请学生当堂表演。后者是指外教在课前就布置分小组表演情境话剧的任务。前者对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英语口语应变能力有很大好处。后者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情节编织能力、英语台词编写能力都有好处。总之,情境话剧表演比枯燥地听外教说英语效果要好。
5.口语课程的考核。考核分为3大块:课下的录音作业、课上的表现以及期末测评。课下的录音作业要从学生口语的发音准确度、口语内容的丰富性、口语的地道性来考量。课堂的表现要从学生的出勤率、发言的积极程度、课堂的参与度来考量。期末测评重点在于结合学生历次的录音作业观察其口语进步的程度。期末测评中,学生口语的发音、流利程度、应变反应和选词都应该纳入考量范围。
参考文献:
[1]陈露,韦汉.英语口语语料库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3).
专业理论课程 篇12
图式 (schemata) 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 早在1781年, 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Kant提出, 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 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 因此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相联系才具有意义。到20世纪30年代Bartlett把图式定义为是个不断发生作用的既存知识结构, 遇到新事物时, 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后来, 人工智能学家Rumelhart (1980) 和Carrell (1983) 把该理论加以完善并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 用它解释英语学习和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20世纪70年代后期, 随着心理语言学的发展, 在人工智能科学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下, 认知心理学家对阅读的过程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过程模式,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个是自下而上 (bottom—up) 的语言理解过程, 一个是自上而下 (top—down) 的认知过程。图式作为储存在人的记忆里的知识结构, 这个结构有着不同的等级, 较为抽象的知识处于较高层次, 而比较具体的知识位于下层。当下层图式被具体化时, 高一级的图式便被激活。图式理论认为,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运作在各层次同时发生 (Rumelhart, 1977) 。因此根据图式理论, 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体系与文本材料提供的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把记忆中的图式与文本材料联系起来时, 就能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意义。在这一过程中, 文本的语言文字信息激活读者记忆中的图式, 从而达到成功阅读的目的:反之, 当读者记忆中的图式不能与文本信息交互感应, 即如果读者头脑中的既存知识不能对文本信息进行预测或文本信息不能激活、补偿记忆中的知识结构, 就会导致理解受阻或差异阅读。在现代图式理论体系中, 图式又被称为认知框架, 而图式理论就是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 分析这一认知框架在英语阅读过程中的作用。换言之, 它并不代表客观存在的某一具体事物和事件, 而是从许多个体中归纳出来的带有共性和普遍意义的模式。如谈到“iphone”图式, 人们想到的不仅是一部具体的手机的形状, 还会把它与上网、信息、拍照、音频等功能联系起来, iphone已经作为一个知识结构综合体系进入人的认知理念中。
Carrell (1983) 认为学习者的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 (linguistic schema) , 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 和形式图式 (formal schema) 。语言图式指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存在的基础;内容图式指有关阅读主题及内容的背景知识, 它会对阅读过程产生直接的影响, 阅读的相关背景知识越丰富, 阅读越有效;形式图式指文章体裁和修辞结构, 它通常表明篇章的组织和细节的排列。如果学习者在英语阅读中能利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 将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共同协调、交互作用, 就会对把握文章主旨、内涵及整体脉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而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那么, 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 该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图式,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促进学生有效地阅读呢?根据Carrell对图式分类, 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图式理论的三方面讨论其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二、语言图式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 笔者以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之《阅读教程》 (第二版) 第1册第1单元Parents and Children为例, 详细展示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中的语言图式是指关于文章的语音、词汇、惯用语、句法和语法方面的知识。读者只有掌握了基础的语言知识, 才能根据文本材料中的字、词、句、篇提取阅读过程中的文字信息, 从而启动大脑中的形式图式和内容图式, 达到对文章的篇章理解。当代英语阅读教学常采用的三步教学法为Pre-reading Activity, While-reading Activity和Postreading Activity, 本单元的准备活动是由一段介绍性的引文展开的, 通过导向性问题What qualities do you expect of your father, and of your mother and why do you say so?激活学生的图式后, 教师继而提出一些与文章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 帮助学生猜测文章的主题内容, 预测课文的主旨, 激活学生大脑中有关英语知识的图式。接着导入本单元的关键词:accessible, amiable, stand on one’s feet (自力) , Christmas celebrations, CAPTA (防止虐待儿童及处理法) 。然后与学生讨论并回答这些问题。最后, 笔者逐个向学生讲解关键词, 比如:CAPTA stands for Child Abu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ct因为阅读材料是由各种抽象的语言符号组成的, 所以学习者必须经历从“意义符号”到“意义建立”的阶段才能理解来自材料本身的信息, 而所有这些都依赖于足够的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的空白或欠缺都会对文章理解造成障碍。因此有意义的组合和建构语言图式, 对阅读的展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内容图式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之《阅读教程》设计的文章共八个单元, 每个单元由四篇文章构成, 全部是长度约为1000字左右的阅读材料, 学习者通过阅读同一主题下的各种体裁的文章, 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化自己对每个相关主题的理解。
内容图式指与文章主题有关的内容熟悉度或关于文章内容的过去经验和背景知识。如果读者对文章内容不熟悉, 即使读者具备了足够的语言知识, 也会发现文章晦涩难懂。内容图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语言图式的不足, 帮助学习者预测、验证、消除歧义, 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是阅读材料与读者的背景知识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 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对材料进行的一种积极思维过程。Rumelhart (1980) 对读者为什么不能理解文章, 提出三种可能性:1) 读者未具备适当图式。在此情况下, 读者根本无法理解文章的意思;2) 读者或许具备适当的图式, 只是读物的作者未能提供充分的线索使读者的图式发生作用。这种情况下读者仍然不能读懂文章;3) 读者对文章会予以始终如一的解释, 但未真正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 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以关键词Christmas celebrations为例, Christmas一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只是知道“圣诞节”是西方每年12月25日庆祝的一个宗教节日, 为了增长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我做了文化背景介绍。西方人信仰上帝, 以上帝的儿子Jesus Christ的诞生作为新纪元的开始, 所以有“公元前” (Before Christ) 和“公元”之说。Jesus Chris为了拯救人类被以色列人钉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难。大多数西方人是基督徒, 他们信奉Jesus Christ, 视他为救世主。每逢星期日要去做礼拜, 读《圣经》, 听牧师讲道, 向上帝忏悔、祈祷。每到12月24日晚, 他们要守平安夜, 举行各种庆典活动以纪念Jesus Christ。这个节日之隆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 并在介绍“圣诞节”的同时, 还给学生讲授Santa Claus, Christmas Eve, Christmas tree, Christmas greeting card及Christmas Carol (圣诞颂歌) 等相关词语, 结合多媒体、多元化的网络教学平台, 为学习者营造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环境, 让他们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另外还给他们介绍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其他节日, 如Easter (复活节) , 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 等。这样使学生既学习了语言, 又了解了文化, 拓宽了学生视野, 加大了背景知识输入, 进而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
四、形式图式在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形式图式是指对文章体裁和文章组织结构差异方面的知识。不同内容的文章体裁形式, 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和框架, 特定的内容往往需要特定的表达形式才能实现。读者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形式图式, 熟悉了各种类型的文章体裁及其结构特点, 会有效提高阅读速度, 增进对材料的理解。图式是头脑中的知识单元, 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构。因此阅读文章时, 教师可结合阅读材料的语篇内容及语篇结构, 指导学生建立相应的语篇图式。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和深化理解语篇。首先, 从体裁上文章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描写文这四大类。每种文体都对应一定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模式。熟悉文章类型有助于阅读者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全文的组织结构, 从而简化阅读的过程, 降低阅读的难度。例如第二课Almie Rose, 这篇课文的体裁为记叙文。在课文开头部分, 笔者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建构记叙文开头的一种图式:When?Where?Who?What?然后让学生略读开头部分, 接着让学生完成主体部分阅读, 引导学生用快速阅读法把握文章主体部分的内容:Setting?Time?Location?Major character?Minor character?在课文结尾部分, 笔者提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引导学生得出本文的主题:The text shows that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good for bringing up a healthy child, hence a healthy society.教师在进行读后活动 (post-reading activities) 时, 应指导学生利用已建立的图式进行各种活动, 如复述、改写、讨论、评价等。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可在阅读教学中适度应用图式理论以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 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 建立学生的形式图式, 将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共同协调、交互作用, 将会对把握文章主旨、内涵及整体脉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摘要: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 能使学习者充分利用头脑中的图式进行预测, 将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表现形式共同协调、交互作用, 从而达到成功阅读的目的。本文从图式理论入手, 以《阅读教程》 (第二版) 为教学案例, 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图式,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效率。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专业,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Ajideh, Parviz.Schema Theory-based Pre-readingTasks:A Neglected Essential in the ESL Reading Class[J].TheReading Matrix, 2003, 13 (01) .
[2]Carrell, P.L.and Eisterhold J.C.Schema Theory and ESLReading Pedagogy[J].TESOL Quarterly 17, 1983:553-573.
[3]Carrell, P.L.et al. (Eds)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1988:73-92.
[4]蒋静仪主编.阅读教程 (第二版) 第一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专业理论课程】推荐阅读:
体育专业理论课程06-16
专业理论课程教学11-14
电化学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11-03
专业理论知识08-02
理论专业基础11-07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08-01
体育教师专业理论10-15
教师专业理论素养论文10-16
专业基础理论课05-13
专业课理论教学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