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精选12篇)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篇1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纽带。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结构和总量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 运用经济学市场均衡理论分析农业技术扩散效应过程, 并通过协整分析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研究表明, 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战略对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更为有效, 并对此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现状,农业经济,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提到, 农业的增长关键在于采用新技术。从历史角度来看, 农业生产中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造就了农业的发展, 如农用机械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由人畜力向机械力的提升; 杂交优势理论和遗传育种技术推动了农作物增产技术的发展。我国每年有大量的农业科研成果问世, 但这些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 ~ 40% , 与发达国家70%~ 80% 的转化率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1]。农业技术推广是把农业科学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教育与农业科研并称为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W·阿瑟·刘易斯在其著作《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技术推广投入资金的数量和方式, 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本文将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结构和总量对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分析, 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此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1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现状分析
1. 1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以政府投资为主
由于大多数农业科技成果具有社会公益性质, 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 所以其成本不是作为农业科技市场的需求方———农民及农业科技研究推广单位所能独立承担的; 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小, 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低, 缺乏大型的农业企业主体, 私人企业投资农业科技意愿低, 也使得农业技术推广不得不主要依赖政府的投入。目前,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供给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2]56。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财政支出包括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支出和专项技术推广项目经费。国家和省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均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其经费完全可以得到保障;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 ( 含县乡两级) 根据经费来源分三类: 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或自收自支单位。据统计, 2005 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财政全额拨款的仅占53. 3%[2]57, 到“十一五”期间已经有82. 5%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被列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3]。从微观角度来说, 农技推广投资中的事业费支出可划分为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 或活动费用) , 这两部分占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费总支出的比重大致是4∶ 1。农技推广中的专项推广经费一般是专款专用, 如2009—2011 年期间中央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23. 7亿元, 覆盖800 个农业大县, 每年支持每个示范县农技推广工作经费100 万元, 主要用于深化改革、推广品种和技术、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等[4]。
1. 2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量不断增长, 但农技推广的财政投资强度较低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 1981 年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额为3. 85 亿元, 1991 年投资额为20. 51 亿元, 2001 年达到85. 02 亿元, 2005 年达到183. 90 亿元[2]57,[5]10。我国政府财政农技推广投资总体趋势是递增的, “六五”期间平均每年投资46 641万元, 年平均增长速度7. 3%; “七五”期间平均每年投资为141 279 万元, 年平均增长速度11. 3%; “八五”期间平均每年投资为310 680 万元, 年平均增长速度15. 4%; “九五”期间平均每年投资为631 340 万元, 年平均增长速度10. 1%; “十五”期间平均每年投资为1 275 800 万元, 年平均增长速度21. 3% 。
农业推广投资与农业GDP的比例是衡量农业推广投资强度的重要指标, 1981 年我国农业推广投资强度为0. 25, 1986 年农业推广投资强度为0. 41, 1990 年达到0. 43, 1999 年为0. 49, 20 世纪90 年代我国政府农技推广投资的增长比例是缓慢的。21世纪以来, 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 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 2000 年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达到0. 51, 2003 年达到0. 61, 2005 年突破到0. 81[2]57。但与世界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强度相比, 我国财政用于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经费普遍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 113 个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 年代初, 平均农业技术推广财政投资强度为0. 96[2]56, 而我国农技推广的财政投资强度在20 世纪80 年代初大致是0. 2 ~ 0. 3; 20 世纪90 年代农技推广的投资强度平均水平为0. 40 左右。2000 年至今,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增加的幅度较大, 农技推广的财政投资强度也逐年递增, 现在保持在0. 8%左右, 仍没有达到20 世纪80 年代初的国际平均水平。
从财政支农资金占比角度来说, 国家财政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额较低, 财政支农资金中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占比常年维持在10% 左右, 在国家财政支农的各项支出中居于后位, 其比值也低于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2 农业技术推广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分析
一项新技术通过推广, 使得新技术得以普及, 会改善劳动者素质, 提高资本和土地利用效率, 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高农业生产率,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其过程可以结合农业技术S型扩散曲线 ( 图1) 与农业踏板理论中经济学分析 ( 图2 和图3) 来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扩散效应。
农业技术S型扩散曲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 以新技术采用率为纵坐标绘成的曲线。在一项新技术刚开始推广时, 由于多数人不愿承担风险, 只有少数农户对其产生兴趣, 并进行试验, 这就产生了技术领先使用者; 当通过试验示范, 看到试验的效果, 采用的人数就会逐渐增加, 技术跟进使用者增加, 扩散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 由于新技术被多数人采用, 扩散曲线的斜率逐渐变小, 曲线也就变得逐渐平缓, 这样便形成了S型曲线。
伴随新技术被率先使用者所使用及其随后的技术扩散过程, 越来越多的农户采用新技术, 这种过程累积到一定水平, 就必然导致产量增加, 农业经济增长。可以具体表述为: 部分农户釆用新技术 ( 技术领先使用者) →农产品产出增加→产生超额收益→大量农户跟进技术 ( 技术跟进采用者) →农产品产出进一步增加→产品价格下降—没有使用的农户开始使用 ( 技术被动采用者) →对技术的新需求产生[6]。技术扩散这个过程的循环往复, 推动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可以用图2 和图3 简单说明这个过程。
假设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 产品价格和市场均衡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如图3 所示, 在初始均衡点E1, 农产品市场供给曲线为S1, 市场需求曲线为D, 市场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为Q1和P1。图2 中的AC1是农户采用新技术前的平均成本线, MC1是农户的边际成本线。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 技术领先使用者采用新技术后, 导致农户边际成本线和平均成本线发生变化, 其中, 边际成本线由MC1下移到MC2; 平均成本曲线由AC1向下平移到AC2。技术领先使用者符合“经济人”假定, 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其产品产量会从q2增加至q3, 此时, 技术率先采用者获得超额利润。在利润的驱动下, 技术跟进采用者会相继采用新技术, 随着采用新技术的农户数量增加, 农产品市场供给总量增加, 图3 中, 市场供给曲线右移, 由S1移动至S2, 市场均衡点由E1 ( Q1, P1) 移动到E2 ( Q2, P2) , 均衡数量由Q1增加至Q2。市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引起农产品供给增加, 推动农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3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良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 提高农业生产率, 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下面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法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3. 1 模型设计与变量的选取
本文分析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 INVi表示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AGRi表示农业总产值, ε 为随机扰动项。研究期间为1980—2011 年。为使模型估计结果更优, 减轻乃至消除异方差和自相关性, 同时使回归系数更具经济含义, 对变量取自然对数, 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
本文中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主要是国家财政投资农业技术推广总额, 农业总产值表示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数据来源于陈世军 ( 1998) 、张利痒等 ( 2007) 相关资料[2]57,[5]10以及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与科技部、农业部网站, 个别年份数据不全的用灰色GM ( 1, 1) 法补全; 农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1981—2012 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 运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和零售商品物价指数 ( 1980= 100 ) 分别对农业总产值和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额进行平减。
3. 2 协整分析
对数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数据 ( INV) 和农业总产值数据 ( AGR) 必须考虑时间序列的稳定性, 从而排除“伪回归”问题。运用Eviews6 软件对其进行ADF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1 所示。表明: ln INV和lnAGR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 而原序列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时间序列数据, 即: ln AGR和ln INV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
为了验证变量ln AGR和ln INV之间是否有协整关系, 可利用EG两步法, 先做两变量之间的回归, 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若残差变量是平稳的, 则说明这两个向量具有协整关系。
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估计回归模型为:
根据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优度高, t值与F值在5% 水平下通过检验, 说明方程回归结果显著。为了进一步验证是否有协整关系, 还需对残差变量的单位根进行检验。通过对残差e进行单位根检验, 其结果表明残差序列e不包含单位根, 说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长期来看,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额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弹性是0. 654, 即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每增长1% , 农业总产值将增长0. 654% 。
3. 3 误差修正模型 ( ECM模型) 分析
在确定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与农业总产值具有协整关系后,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 ( ECM模型) 进行估计, 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短期协调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如下:
E ( - 1) 表示误差修正项, 其系数反映了短期对长期均衡的调整情况。从上述估计结果可知, 方程误差修正项系数为- 0. 149, 小于零, 符合负反馈修正机制, 但是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幅度很小, 仅为14. 9% , 表示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以14. 9% 的调整力度从非均衡拉回到均衡状态。从 ( 2) 式还可以看出,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短期影响弹性为0. 169。
结合 ( 1) 和 ( 2) 可以看出, 无论从长期还是从短期,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都明显地促进了农业经济增长, 但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 表明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的短期效应较小, 但从长期来看, 则有较大的正效应。这是因为, 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经济增长不可能同步, 每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都需要一定时间, 新技术只有在广泛运用生产中才能显现效果, 农业经济才会增长。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 表明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长远战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有效。
3. 4 脉冲响应分析
为具体研究不同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VAR ( 2) 和渐进解析法模拟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描述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总产值的冲击效应[7]。
从农业总产值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脉冲响应图 ( 图4) 可以看到, 农业总产值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两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 在前3 期中处于一个小幅波动状态, 4 ~ 8 期开始大幅上升, 第9 期后, 农业总产值开始形成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持续稳定的正向响应, 表明短期内农业总产值对农业技术推广投入的脉冲响应处于波动微调的时期, 长期来看,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正向拉动农业经济的时限更长, 也更稳定。这一结论进一步支持了协整的实证结果, 也说明了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长效政策, 更有利于促进农业产出增加和农业经济增长。
4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现状和效应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量不断增长, 但农技推广的财政投资强度较低,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总量不足。通过协整分析法、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与短期动态关系, 其结果为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弹性是0. 654, 短期影响弹性是0. 169, 表明长期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战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更为有效。
基于本文研究结论, 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业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 切实贯彻2012 年修改的《农业技术推广法》, 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 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 提高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强度。各级政府要切实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落实, 确保专款专用, 并进行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增加总量的同时, 不断改善农业技术推广费用投入的结构, 调整事业费和项目费的比重, 及事业费中人员费和业务活动费用的比例, 确保推广工作顺利开展。
2 建立多元、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改变“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旧模式, 形成立足市场、满足农户技术需求的“自下而上”的推广模式。逐步形成以国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主, 以农业科研院所和农民自我服务的各类合作社、协会为辅, 多层次、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的科技推广运行模式。在各高等农业院校与科研部门分别设立农业技术推广部, 专门从事新技术推广工作。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给予其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注重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促进农业科技有效传播。合理利用民间资本, 鼓励企业投资, 加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对农业技术推广提供贷款, 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投融资机制。
参考文献
[1]朱玉春, 霍学喜.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1999 (3) :19-22.
[2]张利庠, 纪海燕.试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财政投入[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2) :55-62.
[3]82.5%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已列为财政全额拨款单位[EB/OL]. (2011-02-16) [2013-03-06].http://www.ce.cn/xwzx/gnsz/zg/201102/16/t20110216_22218928.shtml.
[4]朱隽.基层农技推广迎来春天[EB/OL]. (2011-09-04) [2013-02-07].http://finance.people.com.cn/nc/GB/15582951.html.
[5]陈世军.我国农技推广投资总量和结构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1998 (2) :8-11.
[6]夏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论文, 2011:30-33.
[7]苏梽芳, 胡日东, 衣长军.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的关系—基于协整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9) :26-29.
[8]高启杰.我国农业推广投资现状与制度改革的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2 (8) :27-33.
[9]谢爱辉.从农民需求看农业技术推广投融资问题[J].湖北农业科学, 2012 (5) :1915-1918.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篇2
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 新华社29日受权播发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中国将在2007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去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新农村建设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这个“一号文件”则专门提出了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中国将在2007年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文件再次确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
财政部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内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为11142.9亿元,年均递增15.6%。2006年全国有近20个省区市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超过20%。
有关专家表示,尽管财政支农的力度不断加大,制度化的农业投入渠道仍不成熟。应当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逐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
对“三农”的投入是近年来的关注热点。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资金用于农业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要高于上年。
此次“一号文件”提出了“三个继续高于”原则: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
文件指出,要建立“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
有关专家指出,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农业建设基金的来源之一,这是增加农业投入的一条现实可行的渠道。目前国家虽然已经对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用于农业的比重有所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有关专家建议,加大农业投入重要的是要完善国家农业投入法律法规体系,硬化农业投入的约束机制。应该建立农业建设发展基金,形成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格局。
除了财政投入外,文件同时提出,要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平。
作为农村建设重要资金来源的农村金融也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在2004年至2006年连续三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
今年的“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加快制定农业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形成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加强执法检查。
中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 试点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
《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尽快明确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比例,引导邮政储蓄等资金返还农村,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在贫困地区先行开展发育农村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的试点。
中国增加农村清洁能源投入 鼓励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意见》指出,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发展有机农业。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政策、巩固成果。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海防护林工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探索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快长江、黄河上中游和西南石灰岩等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
编辑:渱唲唲
1.一是对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优势产业规模化基地建设,一年内固定投资自筹资金总额在3000万元以上,由县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给予一定的参股支持;二是对贷款投资的,当年贴息50%;三是需担保贷款的,由县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予以担保,担保金额由农业项目投资评审委员会审定,重大项目的担保需报县委、县政府审定;四是对从事农产品营销、冷藏保鲜、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农业流通业态,年农产品销售收入达1亿元以上,其中销售本县农产品占70%以上的,予以适当补助。曾万明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 我市将组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
2009-02-04
绵阳政务网讯:昨(3)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曾万明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现代农业发展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他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考虑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优化机制,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楚明,副市长邱明君参加会议。
曾万明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基础。搭建一个现代农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投资为主轴、以项目为载体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灾后重建的重要抓手,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助推器,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认识统一、论证充分、投向明确。组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探索建立“以拨改投”的融资机制,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及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向现代农业,实现几何放大效应。
曾万明要求,要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原则,按照“政府搭台、整合资源、银行合作、市场运作”的思路,创新投入机制,改进投入方式,在增加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同时,引导社会和金融资金向现代农业和农村集聚。相关部门要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绵阳实际,充分论证,精心筹备,细化责任,规范运作,力争把投资公司做大做强,有效破除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最终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绵阳日报记者 秦力勇陈莹莹)成都市将组建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
2007年02月28日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来源:四川省经济信息中心
昨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业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机制,多渠道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新突破,进一步提高我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巩固、发展、完善、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成果。
根据《意见》,我市将组建市级政策性的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以搭建农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的主要职责是投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引导集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等。
我市还将力争在3—5年内,使全市农村耕地规模经营的比重达到60%以上。《意见》提出,要积极探索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农民“离土离乡”、“离乡不离土”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民有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集中居住,加快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根据《意见》,为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我市还将组建市级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以搭建小城镇建设投融资平台。
农业投资公司成立将引导资金“下乡”
本版新闻 正确面对成绩单寒假生活巧规划(01/14)美2009财年一季度赤字达4852亿美元(01/14)上海行邮专列明天凌晨停运(01/14)美术类统考成绩明天上网可查询(01/14)早盘窄幅震荡沪指盘中翻红(01/14)美国新政府将主动促朝弃核(01/14)多名读者给艾冬梅介绍工作(01/14)地铁八宝山站施工 部分路段禁行(01/14)居民养孔雀 城管作“指导”(01/14)本市24所高校新增专业(01/14)
◇字体:[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本版PDF 北青网-法制晚报:饶沛(08/12/26 14:45)
本报讯 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今天成立,公司将主要投资都市型现代农业等项目。
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是本市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基础与核心,将通过引导资本下乡,聚集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开展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市农业投资公司设立后,将进一步组建北京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并募集设立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北京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
作者: 徐恒杰 李庆国
发布日期:(2008-12-27)
本报讯(记者徐恒杰李庆国)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北京市探索建立政府对农业投资的新机制,组建创新型农业投融资平台。12月26日,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上,北京市农业投资公司分别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共同发起设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就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合作事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五家银行签署《银企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市两家农业龙头企业签署《投资意向书》。
据悉,北京市农业投资公司设立后,将进一步组建北京农业担保有限公司,并募集设立北京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三家机构共同搭建出的这一农业投融资平台将体现“政策性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基本理念,发挥“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复合功能。北京市农业投资公司是北京市农业投融资平台建设的基础与核心。该公司将通过投资都市型现代农业项目,支持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引导资本下乡,聚集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促进各类金融机构开展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双流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职
责
按照《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双流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公司负责编制农业项目规划,向市农投公司做好推荐工作,指导龙头企业申报项目,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监督。
2、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加大融资力度,把政府有限的资金用来撬动银行资金,通过担保贷款、委托贷款、参股等方式,为龙头企业注入活力。
3、积极参与拆院并院,土地整理工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积极探索又好又快地推进发展现代农业路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工作水平,学习和借鉴先进单位地区的好作法、好经验,为我县“三农”工作再创新局面努力。
联想投资河南农业 篇3
最近,联想集团正在河南进行考察,想再做一个项目。其实,联想控股在河南的第一个项目,是2011年5月和西峡猕猴桃产业的牵手。这也是联想控股进军农业的第一个项目,能否做好意义重大。
时隔1年,一个做电子产业的公司在西峡是否种桃得桃?西峡的果农与1年前相比,又有着什么样的变化?联想带给西峡的,除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有什么?
牵手
4月22日,雨后的西峡空气格外清新,在西峡华夏联诚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联诚)里,张瑜华正在召集公司的技术人员开会,研究5月份和猕猴桃农签订收购协议的事。她是公司的总经理,从去年6月,华夏联诚成立后,就常驻西峡,和桃农打起了交道。
华夏联诚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一个是位于豫西南偏远地区的山区县,一个是位于首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联想控股缘何把第一个农产品项目投资给西峡猕猴桃?
西峡县猕猴桃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华玲介绍,西峡县拥有野生猕猴桃资源40万亩,年可利用产量1000万公斤,居全国县级之首。由于产业链条短,没有大的加工销售企业和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西峡猕猴桃鲜为人知。2010年8月,在中国西峡第二届猕猴桃产业高层论坛暨产销见面会上,西峡县领导向中国猕猴桃协会主席、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黄宏文提出了对外合作的请求。当时,黄宏文首先想到了联想控股,因为联想控股同属于中科院。
到了去年3月21日,西峡猕猴桃在上海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成功上市。此时,联想控股的目光也在第一时间聚焦西峡。针对国内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他们提出了“产业报国”的想法。经过长时间调研之后,联想控股认为,“产业报国”的投资应首选农业,农业首选水果,水果首选猕猴桃。为此,2011年10月11日,这个中国IT业的大佬、中国名片式的公司发表声明称,集团高级副总裁、新兴市场总裁陈绍鹏将离开联想集团,加入联想控股,领导其旗下一项新的核心新业务现代农业。联想进军农业的决心可见一斑。
被并购的北京华麟农科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联想控股专做水果行业投资运营的子公司北京华夏联诚果业商贸有限公司。联想控股副总裁周诚介绍:投资西峡猕猴桃产业是联想控股打造的第一个农产品项目,3年内,联想控股将在西峡投资1.5亿元,建设拥有2万吨产能的物流中心、冷库等,并通过专利品种授权种植带动2万亩猕猴桃种植园区产业升级。
收获
去年5月18日,联想控股和西峡县签订协议后,迅速调兵遣将,派出职业经理人张瑜华来筹建公司。去年9月猕猴桃收购季节,该公司与回车、丁河、重阳、阳城4个乡镇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金桃”合作基地1000亩,今年再建设合作基地5000亩。
去年,华夏联诚就建立了分选流水生产线,在这条生产线上,130克的,120克,100~120克的,80~100克的猕猴桃,都被分门别类,挑选出来;还有一个包装流水线,“产品经过分选加工包装后,进入了上海销售,金桃产品依托意大利的一家公司,进入世界各地销售。”张瑜华介绍,“我们的产品都是论个卖的,一个120克的售价15元。”她介绍,但由于第一年收购时间短,数量还不是很大。
在西峡县慈眉寺产业集聚区,联想还征地200亩建设气调库和加工车间,现在已经进入建设阶段,第一期工程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这个基地位于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污染,远离工矿企业,环境非常好,工厂要建成花园式的,”李华玲介绍,公司的意思是想让柳传志有空时来休假,可以让联想源源不断地来投资。还要在这里盖一个专家别墅群,把世界各地的猕猴桃专家聘请到这里来,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吸引到这里。
最近,又到了公司和桃农签订收购协议的时间了,今年联想准备签订5000吨的优质猕猴桃,“明年我们就要签订万吨猕猴桃的收购协议。”张瑜华表示,同时,明年,要自己建立万亩生产基地,如果我们的生产线全部建设好了,对猕猴桃的需要量很大。“公司的规划,前3年都是投入期,不要求挣钱,但是经过一年的运作,联想的猕猴桃在上海、北京已经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在世界市场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联想新打算
不只是西峡猕猴桃,其实,联想还想涉足原阳有机大米种植,而且“胃口”颇大。虽然原阳县农业局一负责人婉拒了记者的采访,理由是“双方磋商目前尚无具体进展。原因是,联想控股的‘胃口’,大到令人匪夷所思。”但他同时表示,如果一有具体行动,会通过媒体发布出来。
原阳县农业局一工作人员介绍,联想控股希望借政府力量流转全县耕地,对其进行整体开发。虽然政府也欢迎外来企业进入,但对此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如果双方能合作成功,对于原阳大米的品牌提高、产业升级,特别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担心的是,全县农民大批量离开耕地,人往哪里去?“因为,原阳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二、三产业现有规模无法安置退出耕地的农民;其二,联想控股的提议,放眼全国在眼下也是吃螃蟹的事儿。”他同时表示,原阳县政府需要联想控股方面提出“整体开发”的可行性方案,而后,再议合作的切入点、开发范畴和节奏。
实际上,由于联想控股在IT制造、房地产、煤化工等领域已先后展开或完成布局(联想集团、融科置地、山东煤化工、神州租车等),现代农业成为联想控股最后入手的一环。2011年10月,联想控股携手万达集团、一方集团和泛海集团,在吉林白山市靖宇县投资110亿,建设中国最大的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成为迄今中国矿泉水行业最大的一笔投资。此外,联想控股还在四川等多个省份布局种植业等现代农业项目。紧接着的11月25日,联想控股12亿投资武汉白沙洲,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入使用,这是联想控股在冷链物流领域的首笔投资。据了解,联想控股在武汉市主要投资水产养殖业,将以并购或改制的方式整合出一条水产业链条,使其年营业额不低于10亿元,并打造出一个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水产品牌。
在九鼎德盛董事长张保盈看来,发展现代农业已成国家战略,消费在升级,企业在觉醒,一场前所未有的现代农业革命已经到来。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篇4
农业投资企业的各种投资对象分别位于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 明确中国农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方向, 是中国农业投资企业选择发展路径的前提。
蒂默 (C.Peter.Timmer) 通过对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的长期研究认为, 无论国家体制如何, 其农业的发展都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以国家财政为基础对农业的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建设阶段, 包括技术的引进与设备的投放, 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 创造农业剩余;第二阶段, 农业价值转移阶段, 国家通过税收、市场分配等手段使农业资源从农村逐步流向城市, 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支持;第三阶段, 农业与国家经济的整合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 农业资源会加速向城市方向流出, 从而导致农民与农民之间, 农民与非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第四阶段, 对农业的反哺阶段, 对农业资源的提取减缓或减少, 并且运用各种政策, 引导工业发展产生的收益向农业发展进行反哺, 以此来发展农业。目前, 中国农业正处于第四发展阶段, 即对农业的反哺阶段。
中国农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 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 由于农业人口与土地比例的不同, 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 西方发达国家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而我国的农业发展关注如何提高土地生产率;其次, 西方国家的农业发展变革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长期变迁的过程, 具有资本属性的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起主要作用。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最初是通过国家计划生产到通过市场与政策支持来发展农业, 农业发展进度取决于国家整体阶段发展目标, 有很强的政治属性。
时至今日, 中国的农业发展已经到了通过农业来促进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发展现代农业, 通过外部技术引进, 促进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二、中国农业投资市场现状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 中国农业逐步开放。如今, 中国农业投资有着极佳的机遇:首先, 资金缺口大。伴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得农业产业链延长至生产的各个环节, 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前所未有。2004年以来, 中国发布的一系列文件, 对促进农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支持。经过50多年的发展积累, 中国已经满足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中国农业建设的核心也变为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巨大资金缺口的吸引下, 国内外投资机构不断加大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力度。国内的湖南高科技创业投资公司、上海盛万投资公司、湖南飞鸿投资公司等分别对中国农业的不同领域进行了投资。国外的孟山都 (Monsanto) 公司、杜邦 (Dupunt) 公司、先正达 (Syn-genta) 公司等也对中国农业的不同领域进行了投资。早在2005年, 中国农林牧渔业利用外资项目的个数就已经达到1058个, 占全部利用外资项目个数的2.4%, 合同外资金额38.37亿美元, 占全部外资金额的2.02%。在投资的推动下, 我国的农业企业也逐步走向国际舞台, 在获得认可的同时, 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回报。
从2005年开始, 外资创投机构加大了对中国农业企业的投资。目前, 全球500强企业中的农业食品类跨国公司基本上都在中国开办了合资或独资公司, 投资领域涉及从农业投入到农产品加工、流通, 再到农产品销售的整条产业链。这将严重破坏我国原有粮食生产流通的内在平衡体系, 导致我国粮食生产、贸易主导权及市场定价权的丧失, 并最终使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制于人。如中国的大豆业, 国外四大粮商垄断了国际粮食市场贸易量的80%, 他们以大豆为敲门砖, 进入中国农业市场, 使中国丧失了大豆市场的定价权。目前全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 64家被外资控制, 比例高达66%。
三、国外农业投资发展经验
由于历史过程和现实基础不同,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投资企业的投资对象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大农场模式。起源于历史上以殖民地发展的国家, 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由于其最初殖民人口较少, 资源相对充裕, 得以有条件实现农业大规模化与资本化。二是小农场模式。起源于历史上殖民地宗主国的发展, 比如欧洲大部分国家。因欧洲在殖民时代人口增长速度大于人口向外流出速度, 使得本已有限的资源竞争更加激烈, 故只能实现农业的资本化与生态化结合;三是小农户模式。主要起源于以原住民为主的半殖民化国家, 比如日本。因为土地资源非常稀缺, 政府只得介入进行干预, 通过普惠制的综合性合作社来实现社会资源资本化。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是农业投资企业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过程和现实基础不同,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在发达国家, 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这其中离不开农业中各种现代技术的支持, 比如基因技术、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及各科研机构与农业的密切联系。但同时具有高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农业产业, 更多的参与全球资本化的竞争, 使这些国家的农业陷入了生产的高成本和农场主收入过分依赖政府的高补贴的恶性循环。
人口与资源也是任何国家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作为最根本的要素, 无论一个国家采取的是何种农业政策, 这都是必须遵从的硬性约束。就中国的情况而言, 我国的农民人口占世界农民人口的30%, 但只有9%的耕地和5%的淡水资源。9亿多的农民, 2.3亿农户, 在自由化市场与农地产权相对私有化的制度背景下, 农户分布分散并且土地划分细碎, 成为了世界上兼业化程度最高也是最细小的农业单位, 这与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大农场经济不具有可比性。
世界发达国家农业投资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 在没有实现规模化生产以前, 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政府补贴, 农业投资企业对农业产业链的种植或养殖环节进行投资存在很大风险。从发达国家农业投资企业的投资对象可以看出, 小农户是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投资对象。
四、中国农业投资企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农业产业链包括产前育种、产中种植/养殖、产后农产品深加工三个阶段。作为农业投资企业, 对上述三个阶段的投资顺序和投资重点存在明显差异。目前, 中国正在从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过渡, 在这个阶段, 如果没有足够的政府补贴, 大力投资种植或养殖业存在巨大风险。而产前育种与产后农产品深加工, 则因为科技含量高、资本用量大, 收益率相对较高, 是农业投资企业进入农业早期相对较好的投资方向。对于种植或养殖这个区域, 由于其中存在问题多、投资风险大, 中国农业投资企业最好将这个领域作为后置投资领域, 待时机成熟时再向这里进军。同时, 对于初涉农业的投资企业, 为保证生存需要, 适当投资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 也是保证初期健康发展的可行选择。
根据国内外经验农业投资经验, 在中国从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过渡阶段, 目前下列产业具有比较好的投资发展潜力:无公害蔬菜栽培, 农牧渔产品的无公害, 绿色生产技术开发应用, 农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及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 (包括青饲料、秸秆氨化养畜、还田、气化、培育食用菌等) , 农产品深加工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 果汁、蔬菜汁、饮料开发或生产及其原料基地建设, 植物饮料类及植物蛋白饮料开发或生产, 规模化畜禽养殖, 农业装备制造, 新型肥料、生物农药、兽药开发与生产、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园艺花卉、生态观光农业及农业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等。
就目前情况而言, 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现阶段投资本国农业有以下几条路径可供选择:一是按照“农产品深加工———育种———种植/养殖”的顺序开拓农业投资市场;二是按照“育种———农产品深加工———种植/养殖”的顺序开拓农业投资市场;三是按照上述两条路径同时进行。不同农业投资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基础和技术条件可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发展路径。
五、结论
中国农业投资企业从农业产业链的育种或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进入农业市场, 可以通过技术推动或需求拉动再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实现国家“以农业促进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抵制外国跨国公司对中国农业产业链的垄断,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中国农民集中在农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种植和养殖环节, 农业投资企业从农业产业链的育种或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进入农业市场, 可以通过促进农业产业链两端的加速发展, 对农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种植或养殖环节产生推动或拉动作用, 提高农民在种植或养殖环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由于农业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种植或养殖环节收益率相对较低, 且目前面临严重的农民就业问题, 农业投资企业从农业产业链的育种环节和农产品深加工环节进入农业市场, 可以保证在进入早期就能够获取相对丰厚的利润, 并避免目前因农业劳动力剩余而产生的来自农民的强大阻力。也就是说, 根据农业发展进程, 从农业产业链的两端进入, 待时机成熟时再进军中间环节, 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现状, 使国家得益、农民得利、企业有效的最佳战略选择。
摘要:目前, 制约中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益提高的瓶颈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链前端的育种和后端农产品深加工环节。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 农业投资企业面临绝佳的投资时机。国内外经验表明, 根据农业发展进程, 从农业产业链的两端进入, 待时机成熟时再进军种植、养殖等中间环节, 是中国农业投资企业现阶段的最佳路径, 也是使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增加收入、企业获得效益的最佳战略选择。
关键词:农业投资,发展现状,企业战略,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健, 史俊通.农业多功能性与农业投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2]韩东林.中国农业投资主体的演化、趋势及比较分析[J].南都学坛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11)
[3]秦华.农业投资现状及政府的反哺政策的分析[J].南开经济学报, 2004 (3)
[4]王国敏, 马慧吉.农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嬗变与思考[J].天府新论, 2004 (6)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篇5
一、为更好地实施农业厅党组制定的《山东省农业厅农业投资项目廉政监督若干规定》,便于驻厅纪检组、监察室加强对厅管项目的廉政督察,制定本制度。
二、报告的范围:凡是由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投资(或组织投资)并下达、由省农业厅主管或省农业厅与其他部门共同管理的农业类项目,都要按本制度规定进行报告。
三、负责报告的单位:农业厅具体负责项目管理的单位(包括开发办、扶贫办)。一个项目只由一个单位报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厅属单位共同管理的项目,如果两个单位属并列关系的,则由一个主管的单位负责报告;如果两个单位属综合管理和具体管理关系的,则由具体管理的单位负责报告。
四、报告的内容和方式:按照“山东省农业厅国家投资项目报告简表”(附后)所列的内容,认真填写该表格,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公章,报驻厅纪检组监察室。
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一个较大的项目在多个单位(县市)同时实施且投资额不相同的,须把每个县市作为一个单独项目填报;如果是覆盖全省所有县市的项目(如粮食直补项目),可作为一 1
个项目填报。
2、“厅主管单位”栏填写农业厅负责具体管理的单位(管理单位不止一个的,负责报告的单位排列在前),与其他厅局共同管理的项目,也要在该栏注明。
五、报告的时间:在立项单位正式下达项目计划文件后15天之内。本制度开始实行时正在实施过程中的项目,要在本制度实行后15天之内报告。
六、省农机办、畜牧办、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对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分别由各单位纪检组(纪委)负责。
七、本制度的实施、检查和解释,由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负责。
投资新方向——农村农业 篇6
农业最主要解决人们吃的问题,包括粮食、鸡、鱼肉,范围非常广,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实市场是很大的,过去它不是这些投资基金家投资的热点,但从2000年以后,情况在发生变化。淋先生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中国加入WTO以后,要求农业与国际接轨,一是要求原来受政府保护的农业开放,这即是中国对世界开放市场,也是世界对中国开放市场;另一方面,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农业想要进入国际市场,要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那么就要达到国际标准。
实际上,我国农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非常大,这就意味着整个农业产业需要升级。农业产业的升级,为农业带来了很好的投资机会和价值,包括产业整合机会,以及育苗、动物防疫等。
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中一批高附加值产业备受追捧,绿色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园艺花卉、农产品加工等,都具有很高的市场开发价值。淋先生告诉创业中国,今后,随着中国农业的放开,外资也可以投资中国的农业相关产业,2006年以后要放开包括育苗在内的多个农业产业。就动物防疫来说,这是一个盈利非常高的产业,毛利率可以达到70%,种子业毛利率的平均利润也达到了50%以上。目前全国只有20多家由国家指定的机构在生产疫苗,如果实行开放之后,将会带来很多投资机会。
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已经打开了一些国际市场,不少产品还是国际市场的抢手货。来自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蔬菜出口552.7万吨,同比增长18.7%;水海产品出口额5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0%;水果出口266.8万吨,同比增长33.8%。
创业中国注意到,在出口目的地中,去年我国对欧洲出口同比增长28.9%,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美洲出口同比增长25.4%。在这些绿色壁垒最森严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农产品居然能够大幅度增加出口,这至少可以证实两点:一是我们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正迅速增升,二是国际市场对中国农业的需求正在逐渐加大。如果此刻投资公司能在新的国际分工中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集中资金、技术力量发展部分优势农产品及其加工业,则会抓住盈利的先机。
淋先生认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绿色产品。现在食品要求更高,安全、健康和环保的绿色食品,对农产品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在国内有许多很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都是这几年发展起来的,逐渐在行业出现了龙头企业。
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另外,外来投资的比较优势,不仅在于资金,更重要的是这些投资机构能把管理和营销技术要素组合起来,而这种要素是中国最稀缺的。
生物农业蕴藏商机
21世纪的农业具有更为多彩的魅力,其显著特点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农业迅速崛起,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投资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美国《世界农业》杂志指出,近20多年来的基因技术成果已开始进入商业化推广时期,科技界、经济界人士也普遍认为,全球生物农业的迅猛发展是大势所趋。根据美国农业部的一项调查,过去10年内世界各国在发展生物农业方面的投资增长了10倍。
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突破最有可能体现在生物育种、生物农药和生物兽药三个细分领域。
就生物育种而言,美国农业部的调查显示:自第一批基因改性农产品进入市场,5年后其市场规模已跃至40亿美元,估计2003年可达200亿美元以上。
淋先生认为,生物农药领域的投资机会主要体现在:我国农药进口关税长时间维持在3%左右,加入WTO给农药生产企业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小,相反会给一些农药出口型企业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加入WTO后,我国传统的高毒、高残留农药遭遇绿色壁垒,同时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也逐渐限制这类产品的生产,这就为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让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受市场和环保政策的双向挤压,我国农药行业面临全面升级。技术落后、资金力量薄弱的小企业并购重组的可能性较大,而资质良好的企业则可能在产业升级中脱颖而出。
作为直接关系到人们动物食品的卫生安全的行业,生物兽药的生产经营须经过严格的国家审批,同时对技术水平和资金规模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些都构成了这一利润较高行业的进入壁垒。目前,我国部分以生物兽药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已品尝到了丰厚利润的甜头。
此外,我国兽药行业面临大规模的强制性改造。预计到2005年末,现有的2700多家兽药生产企业将减至400~500家。在此期间,拥有资金、技术优势而率先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将面临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风险来自系统
投资需要考虑风险,在淋先生看来,与许多投资基金人钟情的科技技术类项目相比较,从稳健投资角度来讲,投资农业的风险低于新兴产业。他认为,传统产业是与消费相关的,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消费品,是一种稳健投资获得高额回报的产业,而许多新兴产业更新换代非常快,这需要有非常超前的眼光,才能把握的非常准确。投资高科技的特点是利润大,风险也很大。
淋先生表示,农业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系统性风险,尽管农业产业很大,但是一个弱势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市场环境不像国外那么成熟,法律配套不健全,伪劣食品、假冒食品屡禁不止,市场混乱。中国农业原来在地方经济保护之下,现在逐渐开放,市场化以后,整个市场配套设施不健全,这也是国外资本在我国农业方面,不敢大举进入投资的原因。
因此,投资者要对这个行业有深刻理解和把握,既要看到价值和机会,知道风险在哪里。比如种子行业风险:一、最大的风险在于自然灾害,能否保证种子保证纯度,这是种子质量的关键,当然保证种子纯度,除了自然以外,还有人为的因素。二、还有一个法律上的问题。即尽管这样,对于农业产业投资,还是值得期待的。
创意农业:农业投资的下一座金矿 篇7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 创意农业具有“七高一低”的明显特征:创意农业的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赢利性、高附加值、高艺术化、高个性化、高智能化和低碳化发展创意农业产业, 充分发挥创意农业在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必须做到“三个突出”:一要突出规划的前瞻性;二要突出市场机制;三要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认为, 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产生的一个新产业, 它涵盖了一、二、三产业, 是实现农村一产向二产、三产转化的有效载体,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是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 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把创意农业作为四川“三农”工作的一个新着力点来做强做大, 是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 发展创意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走创业创新之路的必然选择, 是新时期四川省创意农业工作的科学判断和客观定位。
四川省创意农业经过不断发展, 现已逐步形成具有高效农业、休闲度假、观光观赏、农事参与体验、农耕文化及乡村民俗传播等多种类型的新的产业雏型, 涌现出了三圣花乡、郫县农科村、彭州宝山村、温江区涌泉花土社区、国色天乡乐园、成都钧乔创意农园等一批创意农业企业, 使农村特有的文化生活、产业文化及许多民俗风情通过创意农业的发展得以继承。目前四川省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 乡村旅游经营户1.68万家, 农家乐1.3718万家,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312.87亿元, 吸纳就业人数达24.84万人。同时, 灾后旅游恢复重建进展顺利, 3年多来在国内外成功树立“四川依然美丽”的形象, 旅游业成为灾后增速快、增幅大的产业之一。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 篇8
据悉, 中央要求在2009年3月份前完成新增中央投资对应的建设任务, 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切实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针对新增投资安排的5类农业项目, 农业部要求各地要实行分类指导, 确保进度。对于农村沼气项目, 要求要在2008年12月20日前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工作, 将建设任务分解到村、养殖小区或服务网点, 确保在2009年2月28日前完成任务。
重庆农业投资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投资,农业,经济发展,重庆
当前,重庆农业投资具有显著的特点,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根据重庆农业投资的趋势和现状特点,深化农业投资问题的研究,提出保障重庆农业投资的建议,对新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相关数据资料来源于1996—2009年《重庆统计年鉴》,其中,2009年的数据资料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12月综合月度数据》和《2009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 主要特点
根据重庆直辖以来的统计资料分析,农业投资具有以下特点。
1.1 投资规模逐年扩大,但波动较大
重庆直辖以来,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扩大,2009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99.11亿元,比1996年的2.31亿元增长85.19倍,年均增长6.55倍。在重庆直辖的14年间,2002年增幅达到76.91%,2009年增幅达到123.47%;2003—2007年,增幅减少61.89%,增速波动较大(图1)。
1.2 投资比例逐年增长,但总量较小
2009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比1996年净增长3.02%,年均增长0.29%。其中,直辖以来到2008年,仅增长了1.48%,因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中央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对农业的投资,提高了1.54%,高于直辖以来13年的增幅(图2)。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比,农业投资规模一直较小,到2009年,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不足4%。
1.3 重点项目投资加快,但项目较少
根据相关资料,近3年在重点项目完成的投资额中,尽管农业产业重点项目的投资增长较快,增幅均达到100%以上,但占全社会重点项目投资比重仍然很低,2009年最多也仅占到1.18%(表1)。
1.4 投资主体呈多元化,但缺乏稳定
从农业投资主体情况看,各级财政投资、金融机构投资和农户投资等都存在不稳定性。
(1)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财政性资金投资逐年增长。
(2)农业贷款总量增长缓慢,到2008年,尽管重庆市各金融机构农林牧渔业(含外资)贷款比1998年增长了9.2倍,但总量仅为211.55亿元,占贷款余额的3.31%,比1998年仅增长了1.67%,而且自2004年以来逐年下降(图3)。
(3)农业保险增幅大,2003年农业保费收入仅76万元,到2008年达到7354万元;2003年农业赔款及给付37万元,到2008年达到4453万元,平均占农业保费收入的58.43%,比全社会赔款及给付占保费收入百分比高34.12个百分点。
(4) 2008年农户人均用于农业经营性支出仅1085.40元,占农业经营性收入比重近50%。
2 存在问题
2.1 财政收入有限和农民增收困难,削弱了投资能力
重庆财政收入虽然在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但收支赤字仍然较大而且逐年增长。从可比的统计资料显示,与1996年相比,到2008年底,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了16.53倍、17.24倍,而财政赤字却增长了18.82倍,支出增幅远大于收入增幅,重庆财政投入能力受到了制约(表2)。
重庆作为“大农村”,受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偏低,农民增收困难,到2008年,农民年总收入仅有5443.73元。因此,投资农业的能力受限,而且投资积极性不高。重庆的现实情况决定政府和农户不是农业产业投资的主导力量。
2.2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弱质农业领域,农业产业脆弱
农业生产周期和产业链条长,资金占用周期长、周转慢,经营者要想获取超额利润的机会非常少,很难吸引外部资金流入农业,相反农业内部资金不可遏制地流向非农产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再加上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农业的高风险、长周期、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的脆弱性,从而使社会资本不愿进入农业产业领域。
2.3 农业投资高风险和龙头企业不强,金融支持率低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农业贷款将承受极高的风险,作为具备资金投入能力的金融组织,近年来开展的资产业务一直远低于负债业务总量,农林牧渔业(含外资)贷款与本外币贷款总额相比,规模非常小,而且占比由2003年的5.24%下降到2008年的3.31%(图3),金融机构对农业采取了“惜贷”的态度。其主要原因:(1)随着近年来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各金融机构都在努力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2)在不能有效消除农业风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必然对投资农业产业化采取谨慎态度。(3)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不高,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从而没有在银行形成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4)商业银行机构改革和经营战略定位向城市转移,农村资金流返流城市。
2.4 农业普惠政策投资面广、到户量微,投资效果不佳
近年来,政府除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外,惠农政策还采取了较多的补贴政策,如种粮直补、生猪良种补贴等,由于覆盖面广总量大而到户量微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殖积极性,但对农业产出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如果这部分投资直接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农业产出影响时间较长,而且同样能够起到稳定农业产出的作用。
3 发展趋势
3.1 政府将长期支持农业发展,投资总量会持续增长
近年来,政府投资更加关注弱质产业和民生,除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外,还千方百计通过各种种养殖直补、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补贴、农业担保等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总量持续增长。
3.2 民间资本关注效益,农业产业化投资将成为重点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主要方式,各种民间资本的投入大多投入到农业产业化的加工、服务等增值环节,成为民间资本投入农业的重点;而由于农业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较高,农业生产环节一般由农户或专业合作组织完成,个别资金实力强、信誉较好的龙头企业也采取补贴生产的形式投入农业生产。
3.3 农村金融主体多样化,农业融资市场日趋活跃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金融主体呈现多样化,目前重庆市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保险机构(财产保险公司等)和农业担保公司等,农业融资方式更加灵活,市场更加活跃。
4 建议
4.1 培育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前提
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某一个投资主体的投资很难达到期望的发展水平。因此,要解决投融资问题,必须培育投融资主体的多元化。重庆财政的收入能力和农户的收入水平决定了财政和农户不能成为投资的主要来源,而具备投资能力的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却缺乏投资积极性。因此需要解决金融机构、外资和工商企业以及其他来源的投资主体缺乏内在投资动力激励的问题,重新定位农业投资主体在投融资体制当中的作用。
4.2 政府重视引导投资农业是关键
政府不能完全充当农业投资的主导力量,但并不代表政府在农业投资中不重要,关键在于政府应当改变以往的直接投入方式,相应地将政府的职能转换为努力增加农业投入和为其他有投资能力的投资主体如金融机构和外资创造有利的投资条件并重,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项目。具体建议:(1)制定各种惠农政策,引导农业投资方向。(2)利用多种渠道和机会加大对重庆农业产业化投资收益潜力和投资环境的宣传,使外界加深对重庆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环境的了解。(3)按照《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确定的原则,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减少对各项补贴的投入,用市场引导产业投资;政府对产业投资主要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农业保险补贴、农业担保等方式提供融资渠道。
4.3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载体
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既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弱质农业从落后走向比较发达,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针对重庆农业产业融资难的现状,要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
(1)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适当扩大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加强农村各商业银行的管理,界定一定的存贷比例,限制这些商业银行从农村融资用于非农业的行为;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构筑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2)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壮大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的实力,引导社会担保机构支持农业担保,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化解部分银行风险,增强银行向龙头企业提供信用支持的信心。
(3)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各级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多渠道、多经营主体(包括引进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外资保险机构)发展农业保险,切实降低和防范农业生产风险。
(4)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从侧重市场准入和事后监管,转向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全程监管,从而使防范风险与提高效率、改善金融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有机结合。
4.4 增强龙头企业竞争实力是保障
加大投资,改造广西传统农业 篇10
关键词:传统农业,改造,投资
广西是我国农业大省之一, 农业发展的进程不仅直接关系着广西经济的长远发展, 更关系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势头和前景。资料表明, 广西的农业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Ⅲ类地区, 现代农业发展指数仍然徘徊在10.53,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加大对广西传统农业的改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在诸多制约因素中, 投资是制约改造的先决因素, 故本文通过对投资的分析, 来说明如何对广西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一、农业投资理论概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如何保证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乡二元制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都要求我们来重新审视农业的发展, 因此对农业投资就成为最为实际的举措。关于农业的投资理论, 国内外很早就有学者进行了研究, 例如较早的有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就提到了要对农业进行投资, 我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如韩东林的《基于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基本理论考察》认为政府应该成为农业的投资主体;高静、俞培果的《基础设施与农业投资及农村居民消费关系的数据分析》, 认为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与农村居民的消费存在正相关性, 而农业投资则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成负相关性。宰守鹏的《对我国农业改革体制改革的思考》和朱信凯、马九杰的《关于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则分析了农业的投资体制问题。本文结合广西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分析如何通过投资来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
二、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曾指出传统农业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而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 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 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更加依靠农业多种功能的不断开发。事实证明, 一个依靠传统农业的国家必然是贫穷的, 因为农民要把大部分的收入用于食物支出。但是, 象日本采用现代农业国家, 即使人多地少, 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是高的。这是因为采用传统农业, 无论土地多么肥沃或如何辛勤劳动, 都无法生产出大量的食物。而一个得到并精通运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和机械的科学知识的农民, 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产出丰富的食物, 同时也能使农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后者之所以能产生巨大效应的原因正是由于对农业进行了有效的投资。
三、对广西农业进行投资的路径选择
既然改造的成效取决于对农业的投资, 那么如何投资才能真正促进农业发展自然是本文要讨论的中心问题。这里要先强调一下, 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 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 而物质资本的差别和农民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其中后者最为重要, 由此分析出发,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如何对广西农业进行投资。
(一) 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1、投资不足且定位不准确。第一, 财政支持。从1992年到2002年广西农业投资占财政投资的比重最高只有11%, 广西地方财政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 仅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3.2%--5.9%, 同期世界农业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25%, 日本、以色列等国甚至高达40%--95%。
第二, 农村集体对农业的投资。农村集体对农业投资是指农村乡 (镇) 、村等集体组织用于农业 (农林牧渔) 生产方面的农业生产建设工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林牧渔业生产用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支出。实行家庭经营后, 广西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变弱, 对农业的投入很少。1994年到2001年, 广西农村集体对农业 (农林牧副渔) 生产投资的数额累计只有9.64亿元。
第三, 农户生产投资。农户投资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为基本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消耗物质成本和劳务费用的总和, 包括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两部分。农户投资是农村总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看这部分支出是逐年增加的, 到2008年农村农户投资为236.53亿元, 比1995年几乎翻了4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的失衡。
无论是政府、集体还是农户, 在对农业的投资中都偏重于物质资料的投资, 对于技术和人才的投资都是不足的, 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8年, 初中、小学文化程度占70%以上, 高中文化的大概占16.8%, 广西的比全国水平还要低。
2、技术变化影响投资的准确性。不言而喻, 我们今天一切行业所取得的成就都得益于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这也正是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虽然“技术变化”这个词在用来解释某些问题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但它不是一种解释经济增长的分析概念, 将其用于解释经济增长是一种无知的表白, 因为它只是一组无法解释的余量的名称。特别是将其用于解释农业的发展。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技术变化掩盖了农业中大部分相对低价持久收入流的重要来源, 而正是这种来源引起了与农业增长相关的一系列投资。这样一来就直接影响了我们投资的准确性, 更谈不上长期的促进, 这也正是广西这么多年来农业仍处于探索阶段的症结所在。
3、投资陷阱。这种陷阱不仅表现在投资方也体现在传统农业自身。对投资方而言, 收益率不能保证追加的投资是其制约因素, 但这种陷阱仅仅是建立在投资方认为, 农业增长的代价如此昂贵的基础上的。实际上如果整个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传统农业中使用的生产要素, 那么投资方的担心才是可信的, 但现实告诉我们, 投资方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至少可以肯定的说没有那么糟糕, 如果我们能发现传统农业要素与现代农业要素的区别, 而不是简单看其带来的结果, 就能从根本上打破这一陷阱, 保证农业中的足量投资。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 传统农业自身的陷阱。一般认为传统农业对现代技术的应用存在着某种强大的内在抵抗力。传统农业的概念就意味着, 对所有生产活动都有长期形成的定规, 要引入一种新要素就将意味着, 不仅要打破过去的常规, 而且要解决新要素的生产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导致农民会在短期甚至在长期形成某种抵制, 而这种抵制的存在又导致了再好的政策也会被夭折的后果。这一陷阱造成对农业的投资几乎是当头一棒, 更不用提农业改造的顺利进行了。从农民的立场来看, 制约农民接受投资改造的不是农民自身, 而是制度本身对农民的“剥削”, 是改造旗帜下的高额成本迫使农民不得不维持这样的均衡。
(二) 如何投资
1、摒弃偏见、正确认识农业。要对农业正确投资就要先从意识形态开始, 逐渐转变已经根深蒂固的偏见。农业在我国是基础产业, 从事农业的人员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在工业发展初期, 我国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来满足工业发展的, 以至于导致这么多年来埋藏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 并日益成为社会矛盾的根源。在面对矛盾激化的现实下, 政府应该要把农业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尽管这些年政府对农业的投资有了加强, 但相对于城市而言, 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 农村的投资量都是少的, 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资, 投资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上。
2、打开技术的外衣, 找到投资的切入要素。正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那样, 技术不能用来解释农业的发展, 因此就不能把农业的进步囫囵吞枣的归于技术的发展, 而不去弄清楚到底是技术中的哪些要素促进了这些进步, 只有找到这些要素才能准确开展投资。所以我们必须从技术变化的盒子里面取出这些要素, 对他们进行投资, 才能真正促进传统农业改造的顺利进行。这些要素主要有:
(1) 主要是要对农民进行投资。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 而且这些能力与资本品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农民的投资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 不是特殊形式, 是本来就该属于的其中的一种形式。对农民的投资是使其获得并有效掌握和运用某些现代生产要素的关键, 而农业的发展就取决于农民是否有效地使用现代农业要素, 因此我们要对农民进行迅速而持久的特殊投资以使其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 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从2000年到2008年, 广西农民6岁以上的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分别是:2000年为80.8, 2005年为78.03, 2007年为77.14, 2008年为78.33。农民的素质是低的, 这种素质使广西的农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水平, 农民的收入水平不高, 2009年广西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3980元, 比全国的5153元的平均水平低1173元, 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的素质不高。由于素质不高, 致使掌握新技术的能力不强, 适应市场的能力不强, 在由家庭经营基础上建立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中, 农民处于劣势。由此可见, 要使农业要发展, 必须提高广西农民的素质。
增加对农民这一基本要素的投资可以有几种形式: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等。很显然教育是最基本的, 尽管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 它的特点是投资长, 收效慢, 但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效应。农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给农民带来长期的收益, 也可以使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提高, 从而提高全面的素质, 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不难发现在广西开始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时, 农民所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很快就成为农业增长的制约因素。其次在职培训不适合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尤其是欠发达省份之一的广西, 因为其经费以及各方面的成本不是广西所能承受的, 但却不能排除以后作为广西发展农业的一种方式。再次, 还要注意对农民投资中农民健康水平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只有农民的寿命、能力和精力以及活力的支出都得到保障时才能为农业提供持久的生产力。而这一点又是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联系的。
(2) 对与农民相关的激励、刺激和奖励机制进行投资。虽然这也属于对农民投资的一部分, 但由于其重要性, 所以有必要加以强调。为了生产丰富的农产品, 要求农民获得并具有使用有关土壤、植物、动物以及机械的科学知识的技能和知识, 但是, 即使农民得到了知识, 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奖励机制而是强制命令其去增加生产也必然会失败。这些机制在广西是十分缺乏的, 因此就需要列入投资的范围来加以考察。
(3) 对农业设施以及科研机构的投资。广西的地形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地形复杂, 水利、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广西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据广西贵港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组的结论, 交通的便利的农民人均收入比不便利的人均收入水平高43%。涉农科研机构投资增加, 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开发和农业成果的转化, 能提高农业的技术含量, 增加农民收入。只有把这种投资与对农民的投资一起开展, 才能保证对物质品和对人的投资同步。
3、以政府投资为主, 营利性企业投资为辅, 正确分配投资。这主要是针对上述第三点的农业科研来说的, 而这也正是广西缺少的一块, 更是制约广西农业改造的主要因素之一。适用于一个贫穷社会的现代农业要素首先应该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来进行“生产”。这是由于这个过程所需要的生产服从于两个基本经济特征:第一个特征是, 生产者不能占有由这种生产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第二个特征是, 当一个企业从已有的科学技术 (农业) 知识着手从事适用于特殊贫穷社会农业的现代要素的生产时, 已知的不可分性主要在于所要求的方法和科学家。
正是由于这两个特点, 就必须使大部分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或开发研究“社会化”。如果基础研究完全依靠营利的私人企业, 那么对这种研究的投资必然会很少, 因为这类企业不能占有全部有价值的产品, 尤其是在我国这么一个偏重于政策导向的国家就更加明显了。从广西历年对农业的投资中我们可以发现政府投资只占了很少的比例, 虽然东盟的发展对广西是一大机遇, 可以为政府投资减负, 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政府的全力支持, 只有将两方面投资协调好, 才能真正促进广西农业的成功改造。
四、结论
对广西传统农业改造, 不仅要正确认识农业的重要, 要对农业的物质要素进行投资, 更重要的是要加大对技术进步中农民这一人力资本要素进行投资, , 在此基础上加快改造广西传统农业的步伐, 使农业早日回归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不是瓶颈。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
[2]、贾建明.李志宏.范凤翠.石玉芳浅析信息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河北农业科学, 2008.12 (1)
[3]、毛广雄.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对培育现代农民的启示.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 (14)
投资农业基金正当时 篇11
据晨星亚洲网站截止2月28日统计,名列2008年头两月海外基金收益榜前几位的为天达黄金基金(+19.27%)、宝源农业基金(+17.69%)、美林黄金基金(+16.86%)和领先商品ETF(13.58%)。其中,宝源农业基金是香港数千只海外基金中,专门投资农业期货的唯一基金。从这一收益排行榜中可看出,黄金、大宗农产品和商品将是今年全球投资的重点所在。可是,细心的投资者也一定会发现宝源农业基金近期在港既不接受新投资者,也不能转换至其他基金,原因不详。猜测可能为保护原持有人利益,便于投资管理等。
其实,要分享大宗农产品的大牛市,除了投资农业基金外,还可买入投资标的多于农业基金的商品类基金。但是特别要指出的是,投资者不能见“农”就买。内地投资者常常有一个投资误区,因农产品涨价走牛,买入农业股就行了。其实不然,此“农”不是那“农”。香港也有投资农业类股票的农业基金,如德意志环球神农基金,今年的收益仍是负的。这说明投资农产品这类商品类标的资产,首选与农业商品有关的投资标的而不是企业股票。
成立于2006年10月的宝源农业基金,目前主要投资是大豆25%、粟米17%、小麦13%、咖啡10%和棉花8%等,由于这类大宗农产品持续走牛,又与股市联动低,基金成立至今累计收益37%以上,还躲过美国次按风暴一劫,是近期收益向上又稳定的好基金。可是,唯一的一只投资相关工具的农业基金停售了,新投资者怎么办?
从晨星的收益排行表已看出,投资商品类的标的,首选工具类基金而不是股票类基金。因此,凡包含农产品的商品基金,都可考虑买入。目前在香港市场上公开发售的商品类基金并不多,分别有宝源商品基金、巴克莱商品大王指数基金、霸菱凯万能源及商品期货基金和天达环球动力资源基金等。从这些商品基金的投资比例看,农产品标的有多有少。宝源商品基金农产品占比38%,其他为能源40%、金属21%;巴克莱商品大王指数基金农产品占比34%,门类最多达20多种,其中还包含内地有售的荠花籽油(0.7%),其他为能源44%、金属21%;霸菱凯万能源及商品期货基金农产品占比17%,其他为能源73%、金属9%;天达环球动力资源基金农产品占比3%,其他为能源、金属等,其投资策略是商品类投资工具与相关股票。
从目前全球投资趋势看,商品牛市升温已成不争的事实。油价、金价冲破101美元/桶、95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白银、铜也创高位。因此,即使一时买不到领跑商品行情的宝源农业基金,也可买入相关的商品基金,可选农产品占比高的,也可选门类齐全的,以一抵十,各取所需。期望农产品占比多一点的,可选宝源商品基金,能源比重高一点的,可选霸菱凯万能源及商品期货基金,门类全,品种多,首选巴克莱商品大王指数基金。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全球投资讲究配置原则,在投资的总盘子里,选一只已足够矣,万万不要都买。
罗马尼亚农业投资潜力巨大 篇12
据罗马尼亚媒体报道,罗马尼亚商业银行(BCR)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罗马尼亚农业具备很大的投资潜力,主要优势包括土地价格优惠、可耕种土地面积广阔和土质良好等。但是罗马尼亚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利因素。近来土地价格上涨预期影响了土地并购进程,目前罗马尼亚50个最大的农业公司耕种面积仅占总耕种面积的4%,约为43万ha。
此外,罗马尼亚尚未在国内市场建立有效的流通机制,约有70%的本地农产品生产商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销售。罗马尼亚农村发展项目下提交了1.5万个项目,价值90亿欧元,但目前仅有3000个项目获得批准,价值16亿欧元。
2009年,受干旱和洪涝灾害影响,罗马尼亚农业收成不佳。过去5年罗农业收成从未达到2004年的水平。受城市化和土地闲置的影响,从2003~2008年罗马尼亚耕种土地平均每年下降10%。有观点认为,除非有外资的支持,罗马尼亚农业领域在几年内不会有显著改善。
【农业技术推广投资】推荐阅读:
农业公司农业技术10-11
农业技术推广06-28
现代农业生产农业技术07-23
基层农业发展农业技术11-11
农业与技术07-18
农业技术09-15
农业设施技术10-26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07-15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05-10
农户农业技术推广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