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供给(共12篇)
农业技术供给 篇1
摘要:农业推广体系作为科技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纽带, 其作用举足轻重。完善县级农业技术供给体系, 政府应改革县级农业技术供给机构设置, 理顺管理体制;搞好各行政村的农业技术供给服务工作;加强农业技术供给队伍建设;改进农业技术供给方式方法;加大农业技术供给的支持;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技术供给主体, 从而更好的为县级农业技术供给及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保障, 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关键词:县级,农业技术供给,对策研究
新中国成立至今, 我国的农业技术供给体系为农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的改革发展, 农业技术供给体系也在不断变化, 因而随之产生了管理、制度等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在基层农技供给体系中体现的最为明显。如何完善农业技术供给体系, 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本文认为应从以下着手解决。
一、改革县级农业技术供给机构设置, 理顺管理体制
针对机构设置的一些弊端, 建议在县一级成立专管农业技术供给的组织机构, 把农业局、农机局、畜牧局、蔬菜局、水利水产局中与农业技术供给相关的部门进行重新组合分配, 可以重新命名或延续以农业局命名, 根据各部门的职能和专业领域来确定部门人数。现行的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的“自成一体, 服务单一”的弊端启示我们, 在组织重构时要打破传统观念, 不再以专业设置部门, 而选择按照职能的不同来设置部门。因此, 新设立的农业局要以这四项职能为基础来设置下属部门, 具体如下:⑴设立行政事务办公室, 其职能是负责处理农业局有关日常行政事务、人事管理、后勤服务、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及组织协调方面的工作, 由行政办公室主任、秘书及财务、档案等专业人员组成。⑵农业执法办公室:其职能是负责宣传农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惠农政策等, 同时负责各种农业生产物资的质量检测、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检验工作及土壤质量的检测等工作。⑶农业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是一个综合性机构, 包括农业种植、畜牧养殖、机械、水产养殖等各领域, 不同领域由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 负责全县农业的综合性服务工作。⑷经营服务中心:职能是负责全县范围内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销售, 同时提供农机具的售后维修等服务。⑸在这四个部门的基础上, 根据现阶段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发展的情况, 建议成立第五个部门:信息服务中心。信息部主要负责农产品的相关市场信息的采集、处理与对外发布;农产品相关市场前景的预测;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相关信息以及可行性预测。同时, 建议构建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在五个部门中, 行政办公室和执法办公室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 农业服务中心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 由县财政全额拨款, 经营服务中心属事业单位, 但在管理方式上较为灵活, 可对中心工作人员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实现自收自支。
目前, 我国乡镇农技站设立的原则是根据行政区划中乡镇行政单位的个数来设置农技站。根据目前各乡镇的实际情况, 同时适应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日趋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要求, 建议机构改革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 根据全县农业的战略调整状况和农业发展的区域分布特点, 建议成立农业技术供给区域站, 区域站在体系中属于县农业局的派出机构, 受县农业局的直接领导, 在人员编制上属于事业编制。在人员配置上, 建议从各乡镇农技站中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并从县级部门调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主持工作。
在设立上述区域站的基础上, 加强原有农技站的改革。一方面, 重新定位各站职能。乡镇农技站在改革之后的职能与区域站的职能起互补作用。各农技站根据本乡镇的农业生产实际重新定位自己的服务方向。另一方面, 重新组织农技站工作人员。农技站站长要通过竞聘产生, 站内工作人员来源有改革后未分配的人员和新进入人员两部门, 通过类似公务员录用的方式选定最终人选。完善竞争激励机制, 把工作人员的工资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由财政拨付, 另一部分实行绩效工资制, 与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相联系。具体分配比例由相关部门决定。同时建立汇报交流制度。
二、搞好各行政村的农业技术供给服务工作
根据实际调查, 目前, 各行政村没有专门负责农业技术供给工作的专业人员, 农业技术供给体系到乡镇这一级就戛然而止了。乡镇农技员到各村开展工作多是联系村长, 向村长说一下大体情况就算完成了任务, 但村长并非农业技术专业人员, 这就造成了农业技术信息传递不畅和工作效率的低下, 农业生产信息不能及时传递给农业生产主体。因此, 建议为各村配备农技推广员, 村农技推广员起着信息传递枢纽的作用。对于村农技员的管理由乡镇农技站负责, 如果在村内选不出农技员, 则由乡镇农技站负责选派人员担任。
三、加强农业技术供给队伍建设
首先, 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实施科学化管理。完善人才“进出口”制度, 在“进口”方面, 通过聘用制度选择优秀人才, 通过提高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方式, 吸引年轻人才加入推广队伍。“出口”方面, 对于不符合农业技术推广素质要求的人员进行分流, 对通过非正式途径进入的人员进行遣退。
其次,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目前,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存在着人员进的来, 但留不住的现象, 原因就是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低, 无分配差额或分配差额较少, 造成工作人员消极怠工。因此, 必须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 在对农技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后, 根据考核结果, 对根据个人工作表现给予奖励, 充分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
最后, 加强农技人员技能培训, 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技术队伍的力量。对新进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使其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 进而使其上岗后尽快投入工作;对在职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定期培训, 培训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而多样化。
四、改进农业技术供给方式方法
现阶段, 迫切需要进行农技供给方式方法的创新。一方面, 要打破传统观念, 将以“说教”为主的“技术传输”观念转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推广”。推广的过程不再是“传播”和“接受”的过程, 应该成为一个“先学”与“后学”, 在“后学中”共同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 不断创新推广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推广机构自身的优势, 被抓住示范县项目的契机, 大力开展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借助大众传媒等现代手段, 把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文本、图形艺术、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的形式, 简单明了地传授给广大农民。
五、加大农业技术供给的支持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县级农技供给事业发展的保障。一方面, 必须依法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 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县政府的推广经费财政支出比重。另一方面, 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积极引导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社会组织进入, 以弥补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同时, 建立和完善推广资金监管制度, 明确各部分资金的用途, 对各部分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反馈, 以使资金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六、发展多元化的农业技术供给主体
经验表明, 市场经济制度下, 公益性农业技术供给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 这一部分必须由政府承担, 但是, 我们必须意识到, 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并不是农业技术供给的唯一形式。市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启示我们:我国农业技术供给体系的改革必须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根据县级经济发展的现状, 笔者认为多元化农业技术供给体系的构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大力培植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技术+农户”的产业化服务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新科技的研发、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 我们可以发挥县农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与广大农户完成产、供、销的对接, 龙头企业负责为广大农户提供产前和产中的技术服务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它一方面可以把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风险共担机制, 双方“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给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 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企业更容易贴近农民, 容易接近生产实践, 龙头企业就能把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科技成果或引进的优良品种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推广给广大农民, 最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进步和农民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次, 继续建设和完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提高的产物。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在促进农民增收, 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技术供给 篇2
让李忠友喜笑颜开的好政策就是北湖区今年2月区委经济工作会上出台的《关于加快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按文件精神每亩奖补200元,奖补上限不超过10万元计算,李忠友今年就可得到当地政府10万元的财政奖补资金。北湖区农业局负责人介绍,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万元,鼓励李忠友这样的农业大户发展生产。据悉,这种以出台文件形式对区内现代农业进行奖补在郴州尚属首创。
与广东毗邻的北湖区是湖南现代农业强区。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该区决定在全区实施农业“三六九”工程建设,即突出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强力推行土地流转支持、生产设施补贴、品牌创新奖励、销售平台对接、金融贷款贴息、基地建设奖补6项措施;重点打造休闲农业产业、油茶、食用菌、小水果、高山肉牛、观赏类特色养殖、葛根和雪莲果、稻田冷水米和禾花鱼、蜂业和油菜9大特色产业。
方城农业的“有效供给”探索 篇3
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抓“三农”促统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惠民生增福祉,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亮点多多,精彩纷呈。本刊特推出“调研河南 出彩三农”重点报道,全面展示全省各地“三农”发展的硕果,望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并欢迎提供采访线索。联系电话:(0371)65900160
编者按:近年来,河南省方城县立足于“农业大县”的实际,以壮大富民特色产业、打响绿色农业品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规模示范化、示范特色化、特色工业化、工业链条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农业供给侧改革”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是典型的平原区,积极探索“9+1”试验,用90%的耕地生产出100%耕地上生产的粮食,用节约下来的10%耕地发展蔬菜、烟叶、花卉、养殖等高效农业,使当地农民转变为以工资收入为主的产业工人,“节地、保粮、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方城县杨集镇是典型的丘陵区,山冈薄地大片荒芜,但在鸿旺牧业公司种养生态项目的带动下,不仅上千亩荒凉薄地被修整一新,全部种上果树和蔬菜,而且养猪场的粪污经过处理后,沼液还能自动流淌到地里肥田,沼气则可供附近村民使用,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成为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典范。
这样的生产方式,正为未来方城农业的发展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和方向,甚至可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有益借鉴和尝试。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与日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相一致,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成为2016年乃至“十三五”时期“三农”发展的方向。
1月25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省人大代表、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说起“三农”问题和县域经济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自然成为重要话题。
“农业供给侧改革”,被专家们概述为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这意味着在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品种和质量上,要与社会的总体需求相契合。在褚清黎看来,这种“有效供给”,实质上就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褚清黎说,农业生产的“有效供给”,主要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就是说一产要“接二连三”,农业要接着工业连着服务业,通过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
事实上,方城农业近几年的发展正是围绕这个整体思路,以壮大富民特色产业、打响绿色农业品牌、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农业规模化、规模示范化、示范特色化、特色工业化、工业链条化”,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9+1”的力量
“9+1”试验,既是方城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农业大县”实际而做出的一种决策,也是方城农业“去库存”的一个探索,目的是想在源头上从种植结构动手,适当增减种植面积,从而为以后种植业结构的动态性调整开个好头。
120万人,164万亩耕地,小麦常年种植面积110万亩,玉米90万亩。为了确保粮食主产区的地位和粮食安全任务,方城县委、县政府以“9+1”试验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和信息化农业建设,确保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既增产又增收,有粮吃也要有钱花。
“9+1”通俗地说,就是腾出来一定的土地,叫老百姓能够增效的空间大一点。比如一亩地,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用9分地产生一亩地的粮食产量,另一分地通过种植高效农业,使老百姓的增收空间增大。
按照建设高产稳产保粮区的要求,赵河镇试验区引进种粮大户和“德行丰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800元地价流转农户土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机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的“五统一”模式,推广精量半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秸秆还田、小麦氮肥后移、玉米适时晚收等技术,建设了万亩连片吨粮田示范方。试验区2014年小麦平均亩产636.6公斤,玉米在前旱后涝的情况下平均亩产620.3公斤。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试验区积极引进农业企业和经营大户,成立了农作物、农机、蔬菜、烟叶、红薯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节省出来的一分地上大做文章。比如在枣庄、大布王、梁营、泥岗等东区高效农业区,发展温室大棚瓜菜523亩,种植彩虹西瓜、香吉利甜瓜、红宝石番茄、水晶黄瓜等七彩瓜菜;由河南农大创业大学生成立了牧席绿壳蛋鸡饲养专业合作社,培育了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的绿壳鸡蛋;由本镇创业青年刘阳成立了丰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脱毒红薯1000亩、大葱150亩、包菜150亩。在孙彰、桃园、三张、吴楼、老金庄、大史庄、东吴坝、西吴坝等西区供港蔬菜基地,引进河南瑞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成立农业种植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5家,发展3000亩芥蓝、广东菜心等蔬菜基地和3000亩南瓜基地。
河南省委政研室农村处处长王民选认为,用1/10的土地搞精品农业、信息农业,换得9/10的土地标准化整治、综合性开发,为农民合作化生产提供了空间,为农村组织化投入提供了平台,为农业现代化运营提供了便利。关系一经调整,以小博大效果明显;土地稍作整合,规模效应很快呈现。“9+1”试验,方城县的做法很富有创意。
重基础补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方城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补齐这块短板,源头上就要把农田水利、耕地质量等农业基础加深加厚,为保证稳定提升粮食产能打基础。
2012年以来,方城县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土地治理、小农水等涉农项目资金,精心打造了53万亩永久性高标准粮田。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田网、渠网、路网、电网、林网“五网”配套,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明显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粮食管理水平、农民种粮水平显著提高。
高标准粮田区域内粮食产量和区外相比,增产10%以上。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亿斤,201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11.5亿斤,2015年全县粮食总产量突破12亿斤。
事实证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之所以在基层大受欢迎,就是因为项目是水、田、林、路、沟、桥全面治理,标准高、质量好,当年项目当年完成,群众当年就可以受益,当年就可以看到成效。
重特色建基地
事实证明,农产品不是生产得越多越好,多了也是浪费。我国的农产品一直存在结构性供给过剩,不仅便宜卖不出去,而且影响着农民收入的提高,特别是过于重视产量,就会导致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破坏土地、环境和生态,导致农业不可持续。
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说,“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让生产者盲目追随市场价格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产业,而是要形成稳定的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业品牌,在农产品结构上与消费需求相对应。
这几年,方城县委、县政府在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按照“抓特色、促增收”的总体思路,着力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和特色林业,加大对特色农业投入力度,做大做强农产品优势产业,规模化、基地化正在成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目前,全县特色农业基地面积稳定在90万亩以上,建成省级以上农业品牌17个。
围绕烟叶种植,方城县筹措资金4400多万元,完成烟水配套项目181项,烟路配套项目7项,烤房1500座,烟用机械184台套,育苗大棚234座。2015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达3.2万余亩,年收购烟叶10万担以上,上缴税收3000多万元。围绕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和企业,革新蔬菜种植品种和技术,鼓励菜农成立合作组织,采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种植模式,发展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基地10万余亩,年产量29万吨,产值超过2亿元。围绕小辣椒产业发展,建成了以杨集、独树、古庄店等乡镇为重点的无公害小辣椒生产基地,辣椒种植常年保持在20万亩左右。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参照裕丹参GAP种植操作规程,在古庄店、杨集、拐河、四里店、清河等乡镇建设科技种植连片基地,裕丹参种植达到1.8万余亩;按照GAP标准种植8500多亩,新建千亩示范方3个,百亩示范方6个,丹参品种抚育园1个,中药材种植业正在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在特色饲养上,被誉为世界“蛋种鸡航母”的正大蛋种鸡养殖项目在广阳镇成功落地。项目总投资9.98亿元,一期工程1.2万套祖代蛋种鸡和孵化厂已经投产,每年向市场供应父母代“正大褐”蛋种鸡雏鸡55万套;二期工程18万套父母代蛋种鸡场和孵化厂已经开工建设,投产后每年可向市场供应商品代蛋鸡苗1300万套。南阳东嘉农牧开发公司建有6个标准化养猪场,拥有高标准自动化喂养猪舍228栋,存栏良种公猪200头,能繁母猪8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2万头。方城县还依托林业专业合作社,新发展特色经济林2.2万亩,建设林果生态经济示范区5个。其中,新发展核桃5000亩、黄金梨2000多亩、木瓜5000亩、竹柳2000亩,经济林总面积达20万亩以上。
土地托管推动适度规模
有专家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解决农业组织问题。在专家看来,供给侧改革的组织基础就是家庭农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
眼下在方城县,方兴未艾的土地托管,为农民提供耕、种、管、收等方便快捷的服务,推动着农业由分散个体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全县目前已托管土地18.3万亩,发展家庭农场3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71家。
2015年以来,方城县积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学习借鉴山东汶上、洛阳新安等地的土地托管经验,在坚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农民经营主体不变、农民受益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托管作为放活土地经营权的突破口,促进多种生产要素和经营主体优化组合,加快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褚清黎说,土地托管激活了供销社、政府、专业合作社、村委等为农服务体系,解决了“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进一步加快了土地集中集约经营,提升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方城县以供销社为总牵头的土地托管服务领导小组,在各乡镇都建有土地托管服务中心,整合农作物、农机等专业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供销社为引领、联合社为依托、专业社为主体、村委会为纽带、农户为服务对象的土地托管服务体系。专业社、村委会、农户共同参与丈量土地、登记造册,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明确三方权利义务;联合社负责农资供应和农机统一调配使用;专业社负责耕作、播种、病虫害防治、收获;村委会负责农户组织发动、服务费用收取、服务质量监督;农户负责服务费用缴纳、托管服务配合。联合社、专业社还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和承诺保证书,确保土地托管服务顺利开展。目前,全县已有42个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和25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入联合社,整合农机具500多台(套)。
方城县通过土地托管,进一步强化了供销社职能,发挥了联合社和专业社的组织优势,实现了农民打工与种地两不误、两收益,防止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倾向,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收到了一石多鸟、互利共赢的效果。
“农业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 篇4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5 年12 月24 日~25 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 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 通过我国最高级别的“三农”会议, 首度进入公众视野。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通过自身的努力调整, 让农民生产出的产品, 包括质量和数量, 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实现产地与消费地的无缝对接。改革的过程就是农民要把控好自己生产质量和规模, 这个事情核心的操作主体是农民。
主要任务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方面是对于大众农产品进行去库存, 调整粮食供给;另一方面, 除了保障农产品数量充足, 中央目标是通过政策改革等方式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具体包括降低成本来提高价格竞争力。与此同时, 要在质量安全上满足消费者需要。
改革方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当前, 要高度重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配合农业结构性改革, 还要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政策, 为改革提供动力。目前, 国家对稻谷、小麦两大口粮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 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制度, 同时开展对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
改革重点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会议指出, 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来看, 一要鼓励各地因地、因业制宜探索多种融合方式;二要壮大多元经营主体;三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与国家扶持政策挂钩的激励机制;四要强化政策支持, 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此次工作会议上提出“优先保障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 确保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要加大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 发挥财政投入对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 撬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改什么?
第一, 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落实, 这里指的是确权、登记、颁证, 即通过实测、图解等方法, 核实农户的承包地面积和地块四至, 绘制出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 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颁发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这次权属落实不改变二轮承包时期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和权属关系, 是对二轮承包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二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 这部分用地指原乡镇企业建设用地, 企业倒闭或者搬迁到开发区后闲置的土地, 要按照中央有关政策的精神, 在严格规划的基础上,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并按照“同地、同价”的原则进行交易。三是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及农村房产, 使一部分举家全迁到城镇且有转出房屋甚至宅基地意愿的农民工顺利实现交易, 并获得一部分补偿用于城镇创业。四是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按照现行政策, 要探索制定土地征收目录, 严格界定公益性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创造条件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土地一级市场。
第二, 农业结构调整。这次结构调整的基本要点在于“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结构调整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挖掘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潜力,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四化”同步。
第三,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国内粮食生产,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底线。根据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 要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的生产, 既要保耕地, 又要保产能, 保主产区特别是核心产区的粮食生产。
谁来改?
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宏观调控。对于过去卖不掉的东西, 中国采取的策略是用政策方式刺激它, 但是这种刺激消费的政策, 会导致某个产业产能过剩, 以至于消耗过度, 污染加重。农业的发展方式需要转变, 要从供给入手, 改善供给结构, 这才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 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之外, 农民也得转变发展观念。通过施化肥、打农药、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生产方式, 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农民还得要调整种植结构, 多生产绿色有机食品,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来提升经济效益。
如何改?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 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 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 要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结构调整。重点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调整生猪、牛羊、渔业生产布局, 巩固提升粮食产能,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养殖业方面:2016 年将调整渔业养殖布局结构, 减少湖泊、水库和近海网箱养殖密度, 鼓励发展大水面养殖和离岸养殖, 逐步压减近海和内陆捕捞产能, 提高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拓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营销渠道, 加强海洋牧场建设, 坚持休渔禁渔制度。
畜牧业方面: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调整生猪生产布局, 划定适宜养殖区域和禁止养殖区域, 引导生猪养殖向玉米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和草业。加强奶源建设, 加强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质量安全监管。
种植业方面: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探索建立棉油糖果茶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深入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 稳定水稻、小麦生产, 力争明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666.67hm2以上, 继续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和热带农业发展。
推进结构性改革, 是兴农之要。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 表现各不相同, 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更有利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结语
“秉纲而目自张, 执本而末自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 涉及到理念更新、体制改革、实践创新等方方面面。越是任务千头万绪, 越要抓关键、抓要害,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在思想观念上, 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在发展方式上, 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经营过程中, 既要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也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 为农业结构性改革提供支撑和动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 也是衡量结构性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让农民不断分享改革成果, 这项改革才会得人心、见实效。
相关链接
声音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 始终把保障和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 综合施策, 多措并举, 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充分释放农村发展活力,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将是今年农村改革大头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三农”工作重点时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 明确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具体而言, 加快消化过大的农产品库存量, 加快粮食加工转化;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农业供给的薄弱环节, 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巡视员邱天朝:鼓励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 政府有必要给予一些政策扶持, 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但同时, 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坚持节约用地原则, 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防止工商资本圈地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数字
10亿
2016 年我国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加快推进土地整治, 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将新建高标准农田0.06亿hm2以上, 到2020 年确保建成0.5 亿hm2、力争建成0.67 亿hm2高标准农田。
23.04%
今后五年, 我国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确保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效益提升、生态功能改善。到2020 年,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 森林蓄积量增加到165 亿m3以上, 林业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稳定在17%以上。
56%
农业部称, 2015 年我国农业科技在稳粮增收、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
221 亿
探究我国农业保险的供给模式 篇5
摘要:农业是处于一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做了非常重大的贡献。但在我国农业发展灾害频发、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而形成的农业需求上升的同时,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却陷入发展瓶颈。本文从农业保险供给角度,结合我国当前现有的农业保险模式,借鉴国际农业保险的长处,指出我国农业保险未来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农业保险巨灾风险政府农村保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乎民生大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有8亿多。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尚未健全、农民收增收缓慢、农业灾害频发,伴随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外农产品的进入,农产品市场面临着巨大压力,这些都对我国农业产生的巨大冲击。而农业保险却在徘徊中发展,发展缓慢,对农业,农民不能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些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1.农业保险发展的速度较快、保费收入增长快,农业保险在2009年的保费收入已达133.9亿元,增长率达1812%。保费规模仅次于车险和企财险,在财险中比重位列第三位。
2.农业险种增加,农业种植养殖的保障范围扩大,养殖业如增加了蚌珍珠保险等,种植业如水果收获保险、西瓜收获保险。
3.农业的保险公司的数量增加。04年之前,全国只有中国人保财险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有设农业保险业务,由于政策性补贴有限及农业保险的风险巨大,赔付率高,导致我国的农业保险保额增长呈现出下降甚至倒退、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但从04年——08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相继成立了黑龙江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安华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批准法国安农保险公司入驻成都经营农业保险业务。保费收入由05年的7亿元增长到09年的133.9亿元,能提供1200多亿元的农业保障。经营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增至6家。
4.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农村保险业务的范围扩大,由单纯的种养植业保险延伸为农村类保险,包括种植险,主要是各类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设施园艺作物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等巨灾保险;养殖业保险主要针
对大规模的家畜、家禽在养殖过程中遭受特定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时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农村其它保险包括农村财产保险、农村责任保险、农村运输工具保险、农村工程保险、农民进城务工平安保险、农村健康保险等。
5.国家队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和财政补贴增加2006年,全国多数省
市区采取多种模式和渠道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2007年,中央财政注入10亿元资金于首批被列为中央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的内蒙古、吉林、江苏、湖南、新疆、四川六个省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
6.各省市地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开展一些互助性的保险试点模式。如上海,吉林的“以险养险”的大农险模式,以赔付率较低的家财险等营业利润来弥补农业保险的高赔付;黑龙江“互助制模式” ;以“共保”为主的浙江模式;四川省的商业保险公司代办模式。
7.出台了相应的农业保险政策。
二.我国农业保险的不足
农业保险近几年虽然快速发展,而其发展却依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
发展速度不相匹配,风险分散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满足不了自然灾害保障的需求,在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等指标上也明显不足,远远落后于其他过密经济的发展,显现出我国当前的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1.缺乏一部完善的农业法规,特别是《农业保险法》。对于发展农业保险,我国现存的法律条款只有《保险法》的其一百八十六条“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和《农业法》四十六条有规定。由于缺乏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制的缺失对农业保险制度确立,国家在政策和财政上如何支持农业保险,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定位,如何保护保险人的利益和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增加保险方的供给都难以明确和落实,一定程度上阻碍的农业保险的发展。
2.巨灾保险支持保护体系缺失,没有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风险无法分散。
农业对自然环境有着严重的依赖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生产的稳定起了绝对性的作用。由于我国缺乏巨灾支持保护体系,巨灾损失完全由保险公司独立承担,大量风险集中于经营主体自身,使得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承保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极大限制了农业保险供给的扩大。
3.保险的产品缺乏、覆盖面比较低,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虽然我国是世界
上公认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因灾损失十分巨大,但相应的保险开发程度却非常低,一方面,专门针对自然灾害的险种设计寥寥无几,覆盖面严重不足,如地震险便长期搁浅;另一方面,承保后的防灾防损检查与服务薄弱、应急处理机制不健全。
4.国家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我国当前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基本都是围绕
着“商业化运作、综合性经营,并为政府代办政策性业务”。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公司作为盈利性的法人机构,其本质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赔付(农业保险的赔付率能达到90%),在附加每年20%-30%的营业费用,保险公司大多都面临着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同时这也和现代的公司经营理念相违背,违背了股东利润最大化和公司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我国目前财政补贴额小,各地的补贴标准也缺乏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这些制约保险公司扩大供给的积极性。
5.保险市场紊乱,部分保险条款、费率不尽合理。由于农业保险在费率的厘
定上有特殊性,自然灾害风险产生的不确定性及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风险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道德风险大等因素,不符合大数概率,难以精确计算费率,导致保险人对农业保险这块领域望而却步。从而影响更多保险人进入市场,造成有效供给不足,缺乏竞争机制。因此我国目前的农业灾害保险市场,无论从客体、从主体还是从市场规则来说,都不十分健全,从而影响了农业灾害保险业的正常发展。
6.保障水平低,保障覆盖面小。以08年为例,08年我国农业保险费总
收入为110亿元,保障1000亿元的农业产值,而08年我国农业总产值达到58002.2亿元,保障率不足2%。而这当中参保的又以建设兵团等国营农产所占比例居高,很多农村地区参保率几乎为零。
三.外国农业保险的借鉴
(一)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国外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及特点
(1)政府主导,以国家专门保险机构主导和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有稳健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政府采取认捐方式出资组建官方农作物保险公司,免税并对经营管理费用进行一定补助。同时组建农业再保险公司,最大限度分散风险。可以按照低于实际费率来承保,当赔付率超过一定限度时,有再保险公司补足。也可保证农民可以接受依此厘定的费率。
(2)保险互助会模式,在政府支持下的相互会社进行投保,理赔,以日本为代表。通过立法对一些总要作物和畜种实行立法定保,以互助和民间为主,中央政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对保费和管理费进行补贴。
(3)政府垄断模式,政府设立经营农业保险的机构,并提供部分基金及大量的挂历费用,以强制为主。以前苏联为代表,这种制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政策优惠模式,以法国、荷兰、等西欧国家为代表。由相互竞争的互助保险社和商业性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政府不直接参与,但给予税收等优惠。
(5)国家选择性扶持模式,以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代表。带有一些强制性的涉及范围小,由国家参与或联合共保的模式。
(二)国外农业保险的经营分析,其基本特征主要有政府支持与地方配合;以收支平衡为经营目标,经营主体多元化。
1.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以法律法规的完善为基础,都有完善的法律体系。
如美国1980年的《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和1994年的《农作物保险法改革》,这些法律随着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同样,日本、法国、泰国等国家均建立了各项农业法律制度。
2.都实行政府补贴的政策。许多国家都实行高标准的补贴,如美国对
农民保费补贴占了50%左右。同时也为经营农险业务的私营公司提供费用和再保险支持,免征农险的赋税,降低了经营成本,调动了市场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试产供给。
3.代一定的强制性,在基本险种强制的基础上实行延伸险种的自愿保
险。
4.伴随着行政保护,同时也注意效率和效用。
5.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降低相关经营风险。按照大数法则原理和保险
经营规律通过再保险分散风险,如日本简历“一层直接承保、两层再保险”的三级制;加拿大通过设立农业部和省两级农作物保险局建立分级负责,法国设立的农业互助保险集团体系也都是适合本国农业发展特点的制度体系。
6.年农业保险的目的是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更多的是从社会效益角度考虑而非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完全忽略经济效益。应该建立以收支平衡,略有利润为经营目标。
7.适当引入竞争性,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四.我国未来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
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模式应该改变农业保险商业经营的现状,同时探索农业巨灾保险的建立,以真正发挥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保障作用和农民切身利益的维护。
1.建立健全农业法规,尽快出台一部全国性的《农业保险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农业保险的法律地位,推广农业保险。明确农险经营中的市场主体的责任,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政府在农业保险的市场定位和作用。各地依据各地实际情况设立,在遵守《农业保险法》的基础上颁布相关法规,用于规范农业保险市场和具体的费率厘定及地方政府的作用。
2.以巨灾援助为中心,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国家农业再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的风险进行二次转嫁,分散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也可探索将本国的农业保险进行适度的国际分保,利用国际发达的再保险市场。同时从国外市场引入外资农业保险公司,与本国同类公司实行同等待遇对待,增加市场的竞争性,提高效率
3.国家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农业巨灾援助机制,并将农业保险补贴列入中央财政预算体系之中,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给予保费补贴。另外,对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给予一定的费用补贴,并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或涉农保险业务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4.政府有责任在公共媒体上负责农业保险的推广与宣传,强化农民的风险意识,扩大农业保险的影响力,增加有效需求,从而推动有效供给的增加。
5.在农业巨灾风险上引入证券化模式,发行巨灾证券(巨灾债券本金的返还与否取决于特定事件的发生。若发生债券预先规定的巨灾, 债券发行人向投资者偿付本金或利息的义务则可部分乃至全部被免除, 债券发行人(保险人)将运用该笔资金进行理赔。)。同时以巨灾作为基础工具,创新金融衍生品,推出巨灾期权或者期货,将巨灾风险转嫁到金融市场,有助于提高保险公司承保巨灾业务的积极性和承保能力。
6.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实行分业经营,不得兼营寿险和财险业务。在未来的农业保险中,应该修改这一条款。只允许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同时经营农村的财险和寿险业务。建立“大农村保险”保险的概念,大农村保险既包含特殊的农业保险,也包含普通寿险和财险(对具体的经营模式和业务范围应由法律做出明确的规定),以其他保险险种的利润来弥补农业保险的亏损。增强农险的可行性。既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又可提高农险机构的积极性,增加市场供给。这一范围仅限于农村。
参考文献:
陈璐、宗国富、任碧云:《中国农业保险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
出版社 2007.9
李永、刘娟:《中国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4 吴焰:《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发展报告》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1 孟龙:《国际实业与中国保险问题》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1聂峰:《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模式建议》 中国金融网综合 2010.11 乔林、王绪谨:《财产保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
中国保监会网站,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探究我国农业保险供给模式
班级:08保险2班
姓名:吴春明
“一号文件”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 篇6
文件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指导。
专家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今年“以房养老”保险试点将扩围
在近日中国保监会召开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2016年要在现有4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条件较好、房地产市场较为规范、当地政府支持的城市和地区纳入试点范围,通过扩大业务经营区域,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这项政策福利。
2014年7月1日起,我国“以房养老”保险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地进行为期两年的试点。尽管试点总体运行平稳,但也遇到了传统养老观念、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环保部日前通报了2015年11月各地环保部门执行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以及与司法机关联动的情况。11月,全国范围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90件,罚款数额达6452.03万元;实施查封、扣押案件538件;实施限产、停产案件386件;移送行政拘留26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241件。
商务部近日消息,1月18日至27日,第二十四轮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双方继续围绕各自的负面清单展开了深入磋商。下一步,双方将继续致力于落实两国领导人去年9月就谈判达成的重要共识,强力推进谈判、加快工作节奏。
国家统计局1月27日消息,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实现主营活动利润58640.2亿元,比上年下降4.5%。2015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67.2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比11月份扩大3.3个百分点。
农业技术供给 篇7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而市场竞争的根本是科技竞争。产业集群以团体替代个体方式参与国内外竞争, 存在竞争规模效应。然而,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靠模仿创新发展起来[1], 以低成本、低价格获取利润和市场份额, 在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技术日新月异情况下竞争优势难以为继。因此, 依托原创性技术创新, 使集群企业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获得某种领先的技术优势, 促进其价值链地位不断由低端向高端推进, 是我国集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般地, 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是通用的、同质的, 属于共性技术和竞争前技术[2], 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升级的技术基础更是表现为行业共性技术进步, 这种技术对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有决定性影响。然而, 共性技术固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导致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同时具有缄默性和复杂性, 多数中小集群企业无力识别、研发, 导致组织供给不足。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来源[3], 为了克服共性技术供给的“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 本文将从政府、市场、中间性组织等方面探寻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 尝试规划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战略, 以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基于技术创新的报酬递增型集群转变。
2 文献回顾
长期以来, 有关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颇丰, 主要是从知识、信息外溢入手, 分析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 (Marshall, 1920;Arrow, 1962;Romer, 1986、1990;克鲁格曼, 1991;迈克尔·波特, 1990;Pavitt, 1987;OECD, 1991;Feldman, 1994;Tassey, 1991;等等) 。Simona Iammarino 和Philip McCann的实证研究则表明知识溢出主要扎根于“通用目的技术” (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4], 也就是共性技术。西方学者在分析创新模式差异时, 指出R&D投资总量反映创新机会 (Nelson和Winter, 1982;Malerba和Orsenigo, 1990;Rui Baptista, Peter Swann, 1998) , 认为将技术纽带作为解释地方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时, 拓宽了Marshallian-Arrow-Romer (MAR) 的最初模型 (Marshall、Arrow及Romer论述了产业专门化会导致知识外溢, 文献中经常称此为Marshall-Arrow-Romer——MAR外部性, 认为产业内存在知识外溢) (Acs , 2002;Jaffe等, 1993) ;同时强调在产业和集群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 拥有共性知识 (common knowledge) 比拥有差异性知识更重要, 而在生命周期的后期则相反[5]。这样, 研发投入成为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 西方国家的产业集群实践也在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美国政府出台了各种专项计划推动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6], 其中, 1991年设立的先进技术计划 (ATP) 是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的典范。日本政府二战后偏好共性技术引进, 到20世纪80年代, 资助建立开发基础和共性技术的“产官学”研究体制[2]。印度政府也通过系统规划来支持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性产业集群过渡, 在第一个五年规划中拿出了67.5亿卢比用于实施升级产业集群的基础设施 (IIUS) [7]。
2000年以来, 广东、浙江等地少数产业集群出现受共性技术瓶颈制约而衰退现象, 促动了国内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孙鳌 (2005) 认为共性技术研发需要政府干预[2];蔡文如 (2004) 提出应建立“特色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基金”以增强对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并对承担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机构、个人在科研经费支持、税费减免、土地适用、水电供给、专利保护及其他待遇方面提供政策倾斜及优惠[8];虞锡君 (2006) 主张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骨干企业的研发中心及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研发机构是块状经济区共性技术的创新载体[9]。从研发实践看, 有些产业集群已积极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活动, 如广东西樵镇通过建立会员制研发中心克服区内研发投入不足问题, 取得良好效果。
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关系产业集群的兴衰成败, 但究竟应该建立怎样的研发供给模式以缓解或解决其研发供给不足问题, 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实务中缺失战略规划。下面拟从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需求与供给失衡入手, 分析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中间性组织供给三种模式间及其相互关系。
3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需求与供给失衡分析
关于什么是共性技术, 理论上存在不同认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将共性技术定义为:科学现象的一个概念、要素或进一步的观察, 其具有被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潜力[10]。我国学者李纪珍认为,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类技术[11]。王君 (2006) 则根据研发阶段将共性技术分为基础性共性技术、先导性共性技术和行业性共性技术[12]。由于产业集群存在鲜明的主导产业, 本文拟在行业共性技术层面展开分析, 尤其是制约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共性技术。
产业活动的空间聚集形成产业集群, 而相同或相近的产业活动建立在共性技术基础之上。由于我国传统集群创新能力普遍较弱, 产品技术含量低, 对技术创新尤其共性技术创新的需求十分强劲。如福建晋江服装产业集群年产值达几百亿人民币, 但受技术限制, 本地供应链上缺乏高端原材料供应商, 出口服装所需面料的50%依赖进口, 导致集群产业链短, 集群经济剩余空间狭小;另一方面, 市场竞争逼迫企业进行技术更新, 在自身研发能力不足、区域内研发供给缺失的情况下, 晋江服装集群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改进只能依靠进口设备, 依托设备引进技术或是用设备带动技术更新。这种技术进步模式使集群企业普遍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现象[13], 技术上长期处于“步人后尘”状态。
当前,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首先,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共性技术主要依靠国家资助的科研机构提供, 但科研机构在捕捉产业集群技术需求上存在滞后性、欠准确性, 国家资助立项有限, 且研发成果向企业扩散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交易市场、风险投资机制而存在扩散速度慢、扩散效率低问题。其次, 传统集群内部研发供给严重不足。由于集群内存在各种非正式交流方式, 使得新技术、新工艺乃至新秘密很快就会为集群其他企业所知, 低成本仿制使其他企业能实施降价竞争, 这使创新企业的垄断利润迅速消失, 甚至无法弥补其创新成本, 这种技术外部性导致个体企业的最优行为选择是“搭便车”, 坐等其他企业的创新成果, 从而引发共性技术市场供给不足问题。另一方面, 共性技术往往隐藏在技术前沿, 中小企业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了, 由于所需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大, 自身研究能力不足, 根本无力自行开发, 导致行业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供给不足。最后, 产学研联合研发作为解决共性技术供给的又一重要机制, 由于缺乏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以及联合研发契约的不完备性, 导致研发联盟处于待有效开发状态。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未能满足其需求的实际后果是集群企业感觉技术获取难, 集群竞争力落后, 如王碧秀 (2004) 在集群经济发展步伐较快的福建泉州的调查研究发现, 62.5%的泉州民营企业认为技术获取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14]。因此, 加大集群技术尤其共性技术研发是发展新型工业经济的现实需要。
4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及战略规划研究
研究开发 (R&D:Research & Develop) 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它通过知识积累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投入决定技术创新机会及成果。尽管共性技术开发者由于被仿制、仿照的风险巨大而可能放弃创新投入, 但不创新又将极大地阻碍产业集群的发展, 因此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需求呼吁积极有效的研发投入。从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看, 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模式可以概括为三种, 即政府模式、市场模式和中间性组织模式。当前我国处于转型经济特殊时期, 集群企业研发基础薄弱, 技术需求强劲, 因此, 本文认为应建立以政府研发供给为主导、以产学研联合研发为辅、以市场供给为发展方向的共性技术研发供给战略, 为集群升级打造坚实的技术基础。
4.1 以政府研发供给为主导
支持共性技术研究是国家技术政策的一项重要原则。目前国家对共性技术的研发资助主要通过各种专项计划面向科研院所、高校进行, 科研机构是共性技术的主要供给者, 但研究成果向企业扩散不明显, 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机制尚未形成[12]。当前, 专门资助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的政府专项计划很少, 仅有广东、浙江等少数省份近年来建立了以集群技术创新平台等形式为依托的政府资助项目 (如广东省于2004年启动了四个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 这种地方政府资助方式处于起步阶段, 其管理体制、运作模式都还不成熟, 共性技术的准公共品属性导致市场配置机制失灵, 政府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机制, 在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当然, 共性技术的产品公共性程度不同, 政府资助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就产业集群共性技术而言, 通常是可以商业化的共性技术,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产业性。因此, 本文认为集群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可以通过设立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开发基金” (简称“开发基金”) , 专门资助本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地方政府在掌握共性技术需求、估算资助金额、监管研发过程和促进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助于保障资助效率。
“开发基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资金资助和项目管理, 共性技术研究、设计、开发及实验等具体工作由项目申请单位承担, 政府只是共性技术研发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而非生产者, 以避免发生“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角色混乱问题。因此, 为了确保资助效率, “开发基金”应当以政府规章或规划等形式, 按市场规则建立严格的项目遴选、评审程序、成本分担、经济评价以及成果产权界定等相关机制, 通过系统规划来支持传统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供给。
“开发基金”资助的关键环节是明确资助目标、遴选资助对象及资助项目评价与推广三方面。资助目标应当是清晰明了的, 即专门扶持地方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 也就是说凡不属于共性技术或本地集群所需的共性技术都不在资助范围内。但共性技术的甑选或识别及具体研究工作的开展就需要由具备专业技能的机构或单位进行, 以便使政府完全处在独立的评审、出资、监管地位。根据资助目标要求, 资助对象往往不是单个企业, 而应是集群内有共同技术要求的企业, 尤其是大企业联合申报, 或是R&D联盟体代表集群共性技术需求者进行申报, 即便是单个企业, 也应是具有草拟、制订行业技术标准能力的龙头企业 (如福建晋江服装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七匹狼公司参与了2004年全国夹克衫最新标准修订) 。最后, 为了确保资助目标顺利实现, 政府必须对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进行严格评价审核, 一方面将资助项目的实际研发成果与预期研发成果比较, 另一方面对实际研发成果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评价, 以确定研发成果的价值。当然, 如果资助项目未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就应减少或取消资助。严格评审是为了确保研发成果的有用性, 促进研发成果推广、转让, 保障有技术需求的企业最终能获得技术才是根本目的。
4.2 以产学研联合研发供给为辅
政府财力有限, 共性技术的研发费用高、偿还期长, 这就使完全依靠政府资助从事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开发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同时, 出台有利的税收、水电及土地供给等相关扶持政策也是政府资助的主要方式, 其中, 引导、促进产学研联合研发是各地政府在促进本地集群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开拓的职能空间。
产学研研发联盟也就是Nelson (1984) 所指的R&D共同体, 他认为R&D共同体特别适合于共性和使能 (Enabling) 类技术研发[15], 即共性技术研发。这里的“产”指有技术需求的各个集群企业, “学”指大学等专业教育机构, “研”即各级科研机构, 三个主体围绕着某一共性技术研发目标建立资源互补的“柔性研究所”[16]。产学研研发联盟的合作机理是:企业有技术需求且能提供研发资金, 但缺乏研发能力;而“学”和“研”则具有研发技术和能力, 但由于远离企业, 对技术需求不敏感, 研发成果不易向企业扩散, 研发资金也有限。因此双方或三方联手合作, 针对某一共性技术建立研发联盟, 这样研发资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既保证了研发资金需求, 也分散了风险, 降低了研发成本。产学研联合体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 具有介于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性组织特征, 该模式具有自主投资、自主开发、自担风险的特点。
实际上, 产学研联合研发模式在我国研发实践中早已有之, 20世纪80年代逐渐兴起的“德清模式”取得重大成功[17] (截至2005年底, 德清县4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68家企业与5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关系, 造就了一批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壮大了一批具有行业优势的重点产业, 培育了一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省级科研所) , 但由于我国长期缺乏鼓励产学研合作研发的政策和相关规定, 使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发展步伐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此外, 合作成果产权归属纠纷、合作成本与收益分担不公、合作伙伴机会主义行为等诸多问题, 导致不少研发联盟流于形式, 未取得实质性研究成果。因此, 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研发的发展,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规, 一方面积极引导产学研各方开展合作研发, 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产学研联合体进行协调、监管。主要工作如下:
(1) 建立服务本地集群企业的科技信息交流网络, 为合作伙伴选择牵线搭桥, 促进产学研联盟的形成。定期在网络上披露集群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合作研发意向, 争取以技术需求为纽带寻找研发合作伙伴, 这就大大降低了交易对象的搜寻成本。
(2) 建立相关仲裁机制, 妥善处理合作研发中的各种纠纷, 保障研发目标顺利实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备, 合作研发过程中难免存在纠纷、冲突乃至机会主义行为, 这时独立第三方公正合理的裁判机制就是维系合作研发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3)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研发成果扩散及合作风险防范的指导性政策。如果研发是生产技术, 那么扩散就相当于销售技术, 为了保障技术交易秩序, 政府既要积极宣传研发专利保护政策与思想, 规范技术交易规则, 又需严厉惩罚技术偷盗行为, 以激发企业技术研发的动力, 培育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实务中, 产学研合作研发往往是集群内的龙头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开发需要而与相关的“学”、“研”机构合作, 共同开发具有共性技术特征而其自身又无力单独研发的技术, 因此, 与“开发基金”资助相比, 产学研合作研发往往是针对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碰到的技术问题, 这种技术虽具有共性技术特征但其他企业尚未体会到其重要性, 而“开发基金”资助的项目更偏重已明显制约整个集群发展的较公开、明朗的共性技术。当然, 如果产学研联合研发项目符合“开发基金”资助要求, 也可以申请“开发基金”的资助, 但资助比例较小。因此, 总体上产学研联合研发供给和政府“开发基金”研发供给并存于产业集群中, 二者的运作、管理体制各不相同, 但产学研联合研发在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体系中处于辅助 “开发基金”的地位。
4.3 以市场供给为发展方向
众多中小企业都建立研发机构从事共性技术研发既不现实、也不经济, 这就需要培养一些以研究开发、技术培训和服务为主的科技企业, 让其渐渐承担起推动整个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的工作。市场供给模式, 就是技术市场上产权独立的科技企业根据产业集群的技术需求, 整合多方资源开展研究, 并将研究成果转让、出售给企业, 获取收入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 亦即由价格这双“无形的手”来调节共性技术供给的模式。随着技术市场不断发展、完善, 通过市场来提供产业集群所需的共性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 但在目前的共性技术研发中, 市场机制未发挥作用[12]。在建设市场供给模式过程中, 各相关部门、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基于共性技术本身具有公共产品的易溢出属性, 以及集群企业地理上相互靠近特征, 完善知识产权主体的利益保护机制, 降低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的“防盗”成本, 激发共性技术研发动力。
(2) 建立技术成果价值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解决科研成果导向市场过程中遭遇的技术成果价值评估难问题。如何恰当地估算一项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是相当复杂的, 需要专业人员充分论证技术的市场潜力、可能的市场需要量及潜在客户可能接受的价格等相关因素, 再应用专门方法进行估算。因此, 技术产品定价机制的建设与完善状况制约着市场供给模式的发展。
(3) 引入风险基金,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特定技术向企业扩散过程所固有的高风险往往限制了共性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风险基金具有偏好风险属性, 因此在集群区域发展风险投资或吸引风险公司进驻是发展共性技术市场供给模式所应积极努力之事。
可见, 市场供给模式的建设需要较长过程, 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当完善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 推动各方机构、个人积极承担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工作。
湖北农户农业信息供给与需求状况 篇8
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 素有“千湖之省, 鱼米之乡”的美誉, 粮棉油、猪禽蛋、淡水水产等产业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湖北省自2000年开始农业信息化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 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前期省内各部门规划不一, 产生了部门资源割据、资金重复投入、服务缺位错位等现象, 导致了湖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面临阶段性瓶颈障碍, 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在微观层面, 农民信息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基于此, 本文利用2012年对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咸宁市咸安区和荆州市洪湖市开展的1037个农户实地调查, 分析湖北省农民农业生产信息供给和需求状况。
1 湖北省农民信息获取工具
按照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类型, 我们把农户获取信息的工具分为了固定电话、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电脑、报纸和杂志、听广播以及VCD或DVD等8个种类, 利用各类工具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列于表1中。在所有调查的农户中, 有82.93%的农户利用手机获取信息, 其次有69.53%的农户通过电视的手段获取信息, 44.74%的农户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工具, 而报纸和杂志是农户选择最少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 仅占5.11%。分县来看, 曾都区利用固定电话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大大高于洪湖市和咸安区, 洪湖市利用有线电视获取信息的农户比重高于曾都区和咸安区, 洪湖市和曾都区都有超过20%的农户利用电脑获取信息。
由于有农户可能采取多种工具获取信息, 因此, 可以统计农户获取信息工具的数量 (见表2) 。没有信息获取工具的农户占总农户的5.88%, 超过60%的农户采用了2到3种工具获取信息。有15.6%的农户采用4种工具获取信息。分县来看, 洪湖市有更多的人利用3种信息获取工具, 占比达32.54%, 而咸安和曾都地区的农户拥有两种信息获取工具的最多, 分别占比38%和29.55%。
2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需求程度
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信息划分为行业信息、政策法规、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农机具信息、生产技术信息、加工信息、销售信息、仓储信息、包装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物流配送信息等12大类。调查农户分别回答了他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 (不需要、无所谓、需要、非常需要) , 统计农户对各类信息需求程度的分布, 结果列于表3中。
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 有接近6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类信息, 农户农药化肥信息和销售信息需求程度也较高, 有超过50%的农户非常需要这两类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超过60%的农户不需要包装信息, 有50%左右的农户不需要其他4类信息。这主要是农户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 与农户最直接相关的信息是行业市场相关的信息和生产所需要的信息, 对农户而言, 其关注点在产前和产中, 对农产品产后处理缺乏关注。
分县来看, 洪湖市和咸安区农户对各类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曾都, 在洪湖市和咸安区均有接近或者超过60%的农户非常需要生产技术信息、销售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药化肥信息、行业信息和政策法规。洪湖市农户对农机具信息的需要程度明显高于咸安和曾都, 超过55%的农户需要该信息。
3 农户各类农业信息供给的主体和方式
超过90%的农户认为包装信息、仓储信息、物流配送信息、质量检测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79%的农户认为加工信息没有提供主体, 有46.5%和39.2%的农户包括销售信息和农机具信息没有提供主体。并且近10年没有明显的变化。其他信息农户认为没有提供主体的比重较小, 近10年来认为有提供主体的农户比重增加 (见表4) 。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通过亲朋好友获得, 超过4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亲朋好友提供, 有近40%的农户认为行业信息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 (例如电视、宣传单等) 。超过10%的农户报告其行业信息由村干部和农业企业提供, 也有8%以上的农户报告是由农技人员提供, 其他主体为农户提供信息的比重较低。近10年来, 认为村干部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而认为亲朋好友、农业企业、农技人员提供行业信息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 其次是亲朋好友。60%的农户报告其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来源于村干部, 22%农户报告其来源于亲朋好友。3%的农户报告信息来源于农技人员。农户报告其种子种苗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 并且近10年的农户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有34%的农户报告种子种苗信息来自其他主体, 他们认为是宣传资料、小商小贩等。和种子种苗信息提供主体相似, 农户报告的农资信息主要来自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协会, 并且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农户报告的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10%左右的农户认为信息来自于村干部, 有超过6%的农户报告信息来自于农业企业。
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 超过80%的农户认为口头通知和交流方式提供行业信息、种子种苗信息、农资信息的方式的。其他方式例如电话、短信、专业人员指导以及互联网提供信息的比重都很低。总体来看, 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见表5) 。
4 农户对信息提供的满意度
从农户对各类信息提供的满意度来看, 农户总体表示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农户对政策法规信息提供满意度较高, 超过50%的农户对其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40%左右的农户对种子种苗信息和生产技术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然而, 除了质量检测信息、包装信息、农机具信息这类提供较少的信息外, 都有20%以上的农户对信息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从近10年来农户的满意程度变化来看, 总体满意程度有所改善。以行业信息为例, 10年前有25.6%的农户对信息提供表示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5年前这一比重为28.6%, 到现在上升31.4%。
5 小结
大部分农户采用手机和电视获取信息, 有19.58%的农户利用电脑来获取信息。农户最迫切需要生产技术信息、种子种苗信息、政策法规和行业信息。农户对包装信息、物流配送信息、仓储信息、质量检测服务信息和加工信息需求程度较低。
农户行业信息主要从亲朋好友和电视获得, 政策法规信息主要来源于村干部和亲朋好友。种子种苗信息和农资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农技人员和农业企业。农业生产技术信息主要来源于亲朋好友和农技人员。其他一些信息的提供主体比较缺乏。各类信息提供的方式中, 农户认为口头通知的方式应用最为广泛。电话和短信提供信息的方式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农户总体表示对信息供给满意度为一般水平。20%以上农户对各类信息供给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总体满意度呈现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陈斐, 康松.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3) :68-70.
[2]崔岩.农业信息采集与发布技术集成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6 (5) :76-77.
[3]丁杰, 李莹, 夏英成.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J].现代情报, 2007 (11) :61-62.
[4]冯金古.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示范推广[J].中国农技推广, 2006 (9) :80-81
[5]耿红军.县域农业信息供需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8 (4) :18-20.
[6]胡笑梅.政府主导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36) :84-86.
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抓九大重点 篇9
1 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
总的思路是,一保、一减、一增、一稳。“一保”就是保口粮、保谷物,“一减”就是减非优势区玉米,“一增”就是恢复增加优质食用大豆,“一稳”就是稳定棉油糖自给水平。到2020年,将玉米面积稳定在3333.33万hm2,减333.33万hm2。
2 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以调整优化生猪区域布局、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为重点,以规模经营、标准化养殖、绿色化发展为导向,突出规划引领、政策引导、示范创建、技术指导等关键环节。
3 以保护资源和减量增收为重点推进渔业结构调整
以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目标,着力转变养殖方式、调优区域布局,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当前,重点要做好资源保护和减量增收两方面工作。
4 以扶持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为重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这就使农业成为“有文化说头、有休闲玩头、有再来念头、有发展奔头”的产业。
5 以推进标准化和可追溯为重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标准制修订,抓紧制定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尽快建成覆盖全国的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率先将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及相关示范基地纳入。
6 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重点推进经营方式转变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政策体系,扩大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规模经营实现形式和路径。
7 以节本增效为重点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把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结合起来,研发推广节本降耗、绿色增产、循环利用等技术模式,在优质高产品种、轻简机械化、高值化加工利用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和集成应用,减少无效投入。同时,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条件建设、智慧农业引领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条件装备短板。
8 以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
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
9 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为重点推进农业资源环境保护
目前,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很多工作还停留在试点阶段,大范围推广还需要下力气,激励农民广泛参与。
农业技术供给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苏州市吴中区普通居民和一些患者做的临床适宜技术需求调查;第二个部分是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中区人民医院、吴中长桥人民医院做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的调查。第二个部分调查问卷设计为两套, 主要体现三级医院的输出端角色和二级、三级医院的接受端角色之间的区别。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96份, 有效率为98.7%, 发放对象是吴中区常住居民、医生以及少数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工具
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和“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问卷”主要涉及医疗技术需求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需求等方面;“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问卷”主要涉及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交流等方面。
1.2.2 数据处理
将调查问卷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 并作描述性研究。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建立资料数据表, 使用SPSS15.0处理有关数据。
2 结果
2.1 临床适宜技术需求状况
2.1.1 对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有关苏州医院总量的认识, 被调查者中38.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不足, 有61.5%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州医院设置充足。
2.1.2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
研究者设计两个问题探究被调查者对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进社区的态度。在有效数据中, 72%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到社区就能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有34.1%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疗设备技术水平提高”他们就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30.8%的被调查者认为“社区医生水平高”决定了他们能放心去社区看病, 有8.8%的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了这两个因素。可以看出医生的业务水平和设备的先进程度, 对社区诊疗的发展起很重要的作用, 而这两个因素恰恰又是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两个组成部分。
2.1.3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程度
在90位有效的被调查者中, 只有16位被调查者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74人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
2.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2.2.1 对卫生资源总量的认识
在回收的196份问卷中, 有129人认为不存在“看病难”的现象, 占有效数据的65.8%,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接受调查的医护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当前卫生资源的总量是充足的。而患者中, 这一比例却只有38.5%, 有较大的差别。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其中的原因。
2.2.2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了解情况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态的问卷中, 有效数据中只有27%的医务人员知晓临床适宜技术, 有73%并没有听说过临床适宜技术。通过SPSS15.0的统计分析和上述医务人员的一般情况, 结合医务人员的职称, 做相关性分析发现, 患者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没有相关性: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1.089, 自由度为3, 双尾检验的值为0.780, 似然比0.631, 0.780>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职称有关连。
另外, 结合被调查者的性别, 在0.05的检验水准之下, 运行CROSSTABS, 皮尔森卡方系数为0.002, 自由度为1, 双尾检验的值为0.964, 似然比0.964, 0.964>0.05, 无法拒绝是否知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因此, 在统计学上还无法认为是否知道临床适宜技术和性别有关连。通过分析可知, 被调查无论性别、职称绝大部分都不知道临床适宜技术, 加强适宜技术进社区的宣教工作比较紧迫。
2.2.3 对指导和接受临床适宜技术的态度
在接受调查的医生中 (有效问卷96份) , 有88位愿意参与三级医院和二级、三级医院之间的交流, 其中有33位考虑时间问题, 有9位考虑待遇问题, 有3位既考虑时间问题又考虑待遇问题。由此可见, 如何有效的在临床适宜技术指导过程中合理运用激励制度至关重要。另外, 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接受调查的100位医护人员中, 有97人愿意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指导, 有两组无效数据, 1名被调查者态度模糊。所以, 二级和三级医院是愿意接受来自三级医院的临床适宜技术的指导的。
2.2.4 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技术推广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的医护人员认为向二级和社区推广的技术应该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仅仅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推广大病或罕见疾病的技术, 还有1%的认为大病和常见病、多发病应兼而有之。
2.2.5 对交流制度化的态度
在三级网络的三家医院所进行的调查中, 超过四分之三的被调查者认为三级网络各级医院之间的业务交流应该制度化、定期组织。所以, 在临床适宜技术人员培训过程中, 研究者应该考虑建立长效的培训制度, 稳定各级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
3 讨论
3.1 临床适宜技术三级推广的现实需求
在调查中, 不难发现广大患者和一般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至社区、农村的需求是巨大的。适宜技术的适用面广、可用性强, 易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接受, 使推广应用先进适宜技术能较快地缩短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与研究单位之间的技术差距,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防治技术水平, 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2]。从营销学的角度来看, 病人及家属希望付出最低的成本来获取最优良的医疗服务, 一般病人治疗疾病的成本除了各种诊疗费用之外, 还有两个隐形的成本往往很少被提及, 那就是时间成本和精神成本。时间成本包含两个部分, 一是病人去自己主观愿意就诊的医院所花去的时间;二是病人在治疗疾病过程中, 从挂号到得出诊断结果所花去时间 (不包括住院时间) 。现实中, 广大的居民并不信任基层的医疗机构, 无论大病小病都前往大医院, 这也就带来了就诊时间成本的增加。通过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 增强居民对社区诊疗的信任是此项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所谓精神成本是指病人及其家属在就诊过程中由于对医疗环境的陌生、对医疗水平的怀疑等带来的精神上的压力、紧张。在西方, 病人和家庭医生之间, 除了诊治之外的的关系, 还是朋友, 这减轻了就诊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在国内, 由于病人对身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 医生和患者之间仅仅是医疗层面的关系, 至少初次就诊大家处于相对陌生的状态, 这割裂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联系。本研究除了将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到社区之外, 更强调三级医院的医生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和患者之间建立的联系。这样患者一方面能够到自己熟悉的社区医院、社区医生那里就诊;还能和三级医院的医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可减轻患者就医时的精神成本。
任何需求都可以产生一定的动机, 进而产生一定的行为。居民有低成本获取优良医疗服务的需求, 但是由于医疗的特殊性, 在低成本和优良医疗服务两者之间, 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 这也就是现实中为何会出现大病进医院, 小病还是进医院的原因。本研究希望通过试点, 将三级医院有关常见病、多发病的优良的诊疗技术推广到二级和社区, 满足广大居民的这一需求。
3.2 临床适宜技术供给状况
临床适宜技术的有效供给, 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首先是三级医院的输出和供给;其次是二级医院的接受、中转、供给;最后是三级医院的接受和供给。接受调查的三家医院的医护人员, 绝大部分愿意参与到三级网络的业务交流中, 对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持积极的态度。但重点是如何将这种积极的态度转变为持续、有效的行为, 也就是建立激励制度的问题。在临床适宜技术的供给中, 对医护人员也要尝试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例如:增加待遇、福利、晋升等手段。
三级医院在临床适宜技术供给中, 主要承担输出的任务, 也就是将自身优势的临床技术推广到二级、一级医院, 当然在临床适宜技术三级网络构建之初, 三级网络还可能要直接面对一些患者进行技术的直接供给。二级医院的中转职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这涉及到三级医院输出技术的两种方式。一是二级和一级医院直接接受三级医院的技术输出;二是三级医院通过二级医院向一级医院输出技术, 这种情形主要是因为条件的限制, 部分技术一级医院可能出现短时间难以接受, 需要二级医院作为中间者帮助其接受、消化技术, 有个缓冲的时间。
3.3 其他
在调查中, 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在研究开展之初, 设想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医护人员应该是承担技术推广的载体, 仪器可以购买, 但是人员的成长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下一步研究中, 应将人员的能力培训作为一个重点。其次, 临床适宜技术的推广主要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技术, 这个假设得到了验证。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因此评估、筛选出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医疗卫生技术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健康保障。因此, 以后的研究中如何建立样本参照, 针对各级网络医院的相关疾病诊断技术现状进行研究, 将是研究者的另一个任务[3]。第三, 临床适宜技术推广的手段问题, 除了人员的培训, 网络软件的共享也是至关重要的, 接下来的研究中, 研究者应针对相关疾病的诊治技术, 提出一系列的标准, 适应技术推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保延, 谢雁鸣, 荆志伟等.中国十省市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9 (9) :789-792.
[2]陈建中, 农村基层适宜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J].1999;4 (19) 57-58.
供给侧改革下创新与企业技术并购 篇11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创新战略;技术并购
宏观经济理论中,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构成了社会的总需求,而企业生产构成了社会总供给。在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政府对经济管制偏多的制度环境下,拉动总需求并未有效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供给侧出了偏差,如产品结构不完善、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国家于2015、2016年多次国家会议上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产品“供给”和产品“需求”有效结合,进行最优化的价值链管理。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价值链优化,而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命题是实施创新战略,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举措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实现创新能力提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单纯从劳动力比较优势中获得收益将越来越少,而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依靠制造能力,更关键的是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创新能力的积累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证结果表明,创新能力越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就越强,且这一核心竞争力必然反映在经营成果上,带来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创新能力以知识为载体,将新知识与现有知识相结合,实现现有知识的更新和升级。具体而言,创新能力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自主创新,从企业内部着手,通过优化公司的知识体(资源),在企业现有技术水平上追求更卓越的成绩。另一方面,技术并购是一个即可以节省提升创新能力成本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见成效的选择。技术并购以获取技术能力为目的,并且能够迅速拥有目标公司的资源。这种资源是目标公司的资源集合体,是公司竞争力强弱的决定因素,原因在于资源能够触发学习与创造知识,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一、供给侧改革与企业创新
自2010年以来,我们宏观经济增速一直是下滑的状态,GDP一路下跌。为了遏止宏观经济的下行态势,几年来我国出台了诸多宏观政策,财政赤字不断攀升。但宏观经济的下行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缓和,宏观政策长期效果依然不显著。如何制定中短期增速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研究表明供给侧改革能够解决经济的短期和中长期增速问题。它作为一种面向全局的战略性部署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全民创新战略。
创新是获取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它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以更有效的要素组合来降低单位产品的平均要素。也可以说创新是获取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点。在经济全球化下,创新所能发挥的作用有增强的趋势,然而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觑。一方面,在经济和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不再是只和国内其他企业进行对比,更多的是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竞争。它们拥有更为雄厚的技术基础,如果没有更具优势的创新能力,我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的位置。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逐步发展与应用,导致知识对企业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在这种技术能力的较量中,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拔得头筹。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其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关联。创新能力越强,成长机会越多,企业长期的公司绩效越好。
创新能力的大小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就是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必定能在获取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短期来看创新使企业增加资本投入,长期来看成功的创新战略必定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最终影响利润。成本的降低促进企业更积极的进行创新,创新力度的加大反过来使企业以更优化的要素组合来生产加工以降低企业成本,形成良性循环。在企业创新层面上,科研经费加计扣除也可以有效鼓励企业创新尤其是高新技术行业。总体而言,供给侧改革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提倡创新。
二、技术并购与企业创新
(一)效率理论
在效率理论的框架下,公司并购存在着潜在的社会收益,获取收益的方式有多个途径。但最终都是通过提高生产效率使公司获得收益。著名的“生产效率假说”预测并购会使公司生产效率提高和公司的市场价值上升。其内在作用机制是协同效应的产生,具体而言协同效应是指在收购过程中实现各种资源共享、优化配置生产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使得公司整体业绩大于原来两个公司业绩总和,它是并购能否成功地提高公司生产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它也决定了公司是否通过并购获得了相应的某种能力,尤其是来自于技术并购的创新能力。
从协同效应的概念可以看出,协同效应与企业并购密切相关,并购也称企业兼并、收购、合并,指企业通过目标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获取该企业控制权的一种产权交易行为。而作为并购的一个分支,技术并购常常被定义为收购公司为获取目标公司某项技术而发起的并购,这种技术可以使收购公司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也就是说技术并购是获取技术和创新能力的过程,收购后的整合使创新能力成为收购公司软实力的一部分。而在整个技术并购整合过程中,同样协同效应的发挥最为关键,它使原来分离的两个公司整合后能够发挥出创新能力1+1大于2的效果。
(二)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学派。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Andress、Ansoff、Hofer和Schendel等早期开创者强调“综合外部威胁和内部能力”。而Barney认为,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组织优势和劣势”。随着大批学者的研究、资源基础理论被框架化为“内部资源的分配和使用”。具体表现为“资源-战略-绩效”范式的应用。它解释了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资源差异造成的。而资源的差异是形成企业创新能力的源泉。这里所指资源是资源基础理论中最基础的概念,包括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质,信息,知识等。目的是利用它们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效益。在技术并购过程中,收购公司通过并购市场上被低估且具有某种技术吸引力的目标公司,能够迅速获得目标公司所具备的丰富的技术资源。这些资源可能会因为文化异质性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必定会有一个整合调整过程,使收购公司和目标公司的资源能够相互融合,并购整合后会被收购公司加以利用。同时,从“稀缺资源”的观点来看,技术并购同样能提升收购公司创新能力,并购的初衷就是获得目标公司的某种针对收购公司来说相对稀缺的资源。通过广义资源和稀缺资源的整合,作为创新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收购公司的研发力度和研发能力会大幅度提升。
nlc202309050134
三、总结
供给侧改革以解决产能过剩为目的,以创新发展为驱动。在供给侧改革制度背景下,企业都渴望寻求一种路径,使自身快速提升创新能力以应对发展需求。本文以效率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解释了企业技术并购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冯巧根.供侧改革与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之友.2016(07):128-33.
[2]赵峰.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J].财贸经济.2005.
[3]温成玉,刘志新.技术并购对高技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1(05):1-7+28.
[4]付敏杰,张平.供给侧改革中的财税制度[J].税务研究.2016.
[5]潘隽永.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如何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2):81-3.
[6]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1):99-120.
[7]Datta, D K.,Pinches,G E.,Narayanan,V K..Factors influencing wealth creation from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 meta-analysi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1):67-84.
[8]Grant R M..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109-22.
[9]Wernerfelt B..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84;5(2):171-80.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15XGL09),广东省教育厅课题(2014GXJK08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艳,女,(1975年-),重庆市人,副教授,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企业并购、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
农业技术供给 篇12
一是产权改革, “三块地” 改革试点启动。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将享有同等权利, 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的前提下, 可以出让、租赁、入股, 完善入市交易规则、 服务监管制度和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 在保障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基础上,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 探索农民住房保障新机制, 对农民住房财产权作出明确界定, 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探索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有效途径。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
二是经营改革, 规模化经营配套政策落地。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到, 要充分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结构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农业支持政策要向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2015年, 关于农业经营改革方面的改革主要是围绕提升农业经营的集约化、规模化水平的改革落实文件, 分别从规模经营的载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及健全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等方面, 做出了具体的规定。 为返乡农民工以及农村大学生等农村青年群体提供了诸多就业和创业机会。
三是价格改革, 粮食价格市场化。未来会继续改进农产品市场调控方式, 减少政府过度干预, 未来粮食价格也会越来越贴近市场, 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 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 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四是城乡一体化改革,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 影响农民工进城的原因, 主要包括是否有充分的就业岗位, 能否享受城市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能否承受城市高房价、高物价, 是否需要退出农村承包地。 从国家层面, 包括教育、医疗、 社保在内的具体推进城镇化的政策, 也会陆续有所体现。
【农业技术供给】推荐阅读:
农业供给侧07-20
中央一号文件亮点解读: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10-18
农业公司农业技术10-11
现代农业生产农业技术07-23
基层农业发展农业技术11-11
农业技术09-15
农业与技术07-18
农业设施技术10-26
农村农业技术06-12
湿地农业技术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