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扩散

2024-11-20

农业技术扩散(共12篇)

农业技术扩散 篇1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许多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GDP 的贡献举足轻重。然而, 高新技术对生产率的影响, 依赖于它在潜在采用者中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因此只有新技术大规模地进行扩散, 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整个国家和地区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直接将技术扩散描述为技术在不同地点或使用者之间的转移, 到逐渐开始注重技术给新采纳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能力的提高, 对技术扩散的定义也处于逐步完善之中。本文根据我国技术创新理论专家傅家骥 (1998) 的观点, 认为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 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 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

1 技术扩散模型

技术扩散理论和大量关于技术采用和扩散的实证研究都表明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可以用S型曲线来描述[1], 如图1中的曲线B。即已经采纳新技术的使用者占所有使用者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会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许多技术扩散模型都用数理方法对新技术的这一扩散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 下面将要介绍的传染病模型和概率模型就是典型的该类模型, 而另外几个模型则着重于对技术扩散的产生原理进行分析。

1.1 传染病模型

传染病模型假设限制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信息, 通过研究技术信息的传播来研究技术扩散的时间路径。Mansfield (1961) [2] 在他的“传染”学说中最早提出技术扩散是一种传染过程, 该学说认为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扩散过程是一个模仿过程, 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越多, 企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因而采用技术的可能性就越大。

传染病模型又可以分为外部影响模型、内部影响模型、混合信息源模型和两群体模型, 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外部影响模型。

假设一项新技术有n个潜在采纳者, 在某个时间点t有对应的y (t) 个公司采纳。从外部信息源开始传播的信息在某一个时点到达群体时, 可得到一个关于t的修正指数函数y (t) 。该结果源于假设仅存在系统外部信息源时, Lekvall和Wahlbin (1972) 提出的修正指数函数。图一刻画出了它的时间路径 (标记为A的曲线) ,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信息传播过程没有产生S型曲线。该模型将技术扩散完全归于系统的外部因素, 没有考虑系统中已经采纳新技术的用户对未采纳者的影响, 因此该模型被称为外部影响模型。该模型也是Mahajan (1985) 以及 Meade和Islam (1998) 对技术扩散理论进行综述研究的基本技术扩散模型之一。

为了进一步考察系统外部因素对扩散速度的影响, 张国方等人 (2002) 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技术扩散机制, 指出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可以使扩散源与潜在使用者相互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 速度加快, 成本降低, 从而有利于技术扩散的过程。邝国良等 (2006) [3]对外部因素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做了更具体化的研究。他利用技术扩散过程与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原理的相似性, 将产业集群环境下的技术扩散简化到一维空间, 即将两企业间技术差距抽象成线段上二者的距离。其结论认为新技术潜在用户对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物化技术的引进成本, 而他们对该成本的敏感度又决定于缩小单位内涵技术差距的支出。由于该模型仅考虑了新技术本身对于潜在用户的影响, 忽略了技术扩散过程中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 因此仍是典型的外部影响模型。

(2) 内部影响模型。

假设在技术传播过程中, 主要的信息来源是过去的使用者。现在每个使用者和一个非使用者独立联系的概率为β, 如果现在的使用者数量为y (t) , 那么与目前的非使用者之一发生联系的概率为βy (t) , 最终可得到一个y (t) 关于t的逻辑斯蒂函数 (logistic function) , 图一也描述了它的时间路径 (标记为B的曲线) 。其中, β值越小, 传播越慢。与上面讨论的外部影响模型不同, 内部影响模型的图形随时间呈S型曲线逐渐增长, 直到到达一个可计算出的峰值, 随后下降。由于该模型假定技术的扩散完全是由用户群内部的信息传播而推动, 系统外部因素对于技术扩散过程没有影响, 该模型因此被称为内部影响模型。

项建云等 (2007) [4] 将逻辑斯蒂函数进行线性变换, 以RP技术设备的历年售出台数为历史数据, 对该技术的扩散过程进行拟合, 得到一条S型技术扩散曲线。由于当前时段位于S型曲线的“起飞点”之前, 他认为该技术目前仍处在孕育期, 还有快速发展的空间。但他没有提供设定设备饱和数量为10万台的任何依据, 因此该推导过程有失严密。除了系统内企业之间的信息传播以外, 还有各种关于内部影响的扩展模型, 赵绪福 (1996) 结合考虑企业内部竞争性因素, 认为技术扩散速度除了与采用者占潜在采用总数的比例有关以外, 还与新技术的所需投资大小、采用新技术的盈利性有关, 并由此提出一个单技术模型, 同样得到逻辑斯蒂模型的形式。

(3) 混合信息源模型。

混合信息源模型即著名的Bass模型。在该模型中, 非使用者受到两种信息来源的影响, 即内部影响与外部影响。用σ表示外部信息源的相对强度:当σ=1时, 不会发生内部信息扩散;而当σ=0时, 外部信息源不会传播。在一般情况下, 当σ值较小时, 其时间路径将类似逻辑斯蒂曲线, 而当σ逐渐增长时, 传染点下降, 逐渐退化成修正指数函数, 则时间路径不再呈S型特征。

许多学者将Bass模型的基本假设加以扩展并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苏津津 (1999) 认为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新技术的调整费用、新技术采用的盈利水平以及新技术的采用比例。其实证结果对应的图型为S型曲线, 其中用户接受外部信息而自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决定了扩散曲线开始上升的位置, 消费者受已采用者影响而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决定了上升的幅度。李敏等 (2007) [5]以义乌无缝技术的扩散实例为依据, 证明了该技术是在内外影响的两种作用下得到扩散的。其中外部影响主要有供应商的推动作用和广告的影响, 而内部影响则指的是该产业集群内部社会人际网络间的联系和沟通。他对于实际观测曲线与模型的拟合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解释是:依据的模型是基于传播网络为完全图的情况, 但现实世界中的技术扩散传播网络十分复杂, 与其有较大差异。但是, 他对于无缝设备饱和数量的设定同样没有经过严格的证明, 且对于如何应用复杂网络来修正该混合信息源模型也没有提出具体思路。

(4) 两群体模型。

前述模型所基于的假设是信息在个体之间无障碍的流动, 这只有在应用于同质人群时才是合理的。当人群为异质时, 个体之间的差异能阻碍联系的过程。两群体模型则是这方面的一个延伸。首先假设有两个相互不发生作用的群体, 它们各自以一定速度开始内部扩散过程, 再将该假设扩展到两群体相互作用的情况, 即其中一个群体的使用者可以将技术信息以某速率传递到另一群体的非使用者, 从而得出新的使用者增量结果, 累计传播路径是这两群体的S曲线的垂直叠加, 扩散的总速度将取决于群体内扩散速率和群体间扩散速率的加权平均。

对于两群体模型, 也有许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扩展模型进行了分析。罗荣桂等 (2006) [6]研究了不同企业群之间的技术扩散速率不相同时的技术扩散的情况。如果非常好的替代技术已经出现, 则替代技术接受率将大于系统内部技术扩散的成功率, 当其它企业群对其扩散的成功率大于企业破产率, 原技术扩散的现象将仍然存在。另外, 韩瑞珠等 (2002) 从技术扩散的稳定性的角度, 来考察传染病模型下异质群体的技术扩散机制, 认为在技术传播中两类群体在互动中的扩散现象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内增长率。在前者的基础上, 曾志刚等人 (2003) 进行了一定的扩充, 考虑技术扩散在两类群体中, 既存在同一群体之中的传播又存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播这一扩散现象。建立了与上文同类的模型, 通过考察模型的指数稳定性, 来考察技术扩散的稳定状态。

上述传染病模型致力于解释在某个时点已经采纳新技术的企业的比例, 演绎了同一群体内的企业通过信息的扩散相互影响的过程。该过程既强调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 也考虑了技术本身对企业收益预期的影响。

1.2 概率模型

该模型是分析个体所做出的技术采纳决策的一种方法, 它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公司在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技术采纳的预期收益, 公司会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作出采纳还是不采纳的决策。Jensen (1982) 和McCardle (1985) [7]认为如果企业预期的收益水平高于采用新技术的成本, 那么企业就会引进新技术。由此可见对于概率模型的运用是以企业对于自身收益的角度进行考虑, 以理性假设来预测企业的技术决策。

康凯 (2002) 提出企业综合质量的概念, 即指环境属性和企业属性的综合, 以测度企业吸纳新技术的综合支撑能力。由此得到的技术扩散率曲线随时间变化呈S形, 与一般结论一致。另外, 潜在用户与扩散源的质量“距离”越大, 其采用的概率越小, 而时间一定时, 同一综合质量差水平上各企业的采用概率相同。

概率模型目前尚不能揭示出个体之间发生技术扩散的过程, 但它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相关变量的差异揭示出哪些是早期的新技术采纳者而哪些是落后者。

1.3 信息阶梯模型

前面有关技术扩散的文献实际上都是在研究技术扩散过程呈S型曲线发展规律的原理, 而信息阶梯模型则有助于解释某些新技术没有成功得到扩散的原因。假设新技术的两种形式A和B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并对现有技术产生威胁。并且没有人确切知道A与B谁更优, 或是否优于现有技术。Soete等 (1984) 认为只要企业间技术进步的速率存在差异, 那么其中一项技术的优势就会得到持续的强化, 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后来的采纳者只是做了与早期采纳者同样的选择, 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将提高其他企业对新技术收益率的预期 (Vettas, 1998) [8], 这个过程被称为“信息阶梯”。网络的外部性的存在能加强这些影响。不管A内在价值如何, 仅仅由于有较大的基数, 在一段时间后, 就可能比B更具有吸引力。

对于新技术的竞争取决于哪些因素, 研究者们观点不一, 但大部分集中于对网络的外部性的讨论上。刘建宁 (2005) [9]考察了广告对于一项技术占领市场的作用。利用双技术扩散模型, 研究者认为在企业的广告宣传力度不大、扩散和传播渠道不多时, 技术先进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其最终占领市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谁先掌握了先进技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也就是某项技术比其竞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使技术选择在早期就消除了不确定性。

信息阶梯模型将影响扩散过程的信息归于网络外部性, 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外生于模型的。两项相互竞争的技术除非有明显优劣差异, 否则谁将在开始时点被选择将归结于外部因素, 这样就忽略了新技术本身的特征及其与扩散过程的联系。

1.4 技术扩散场模型

如同前面的传染病模型, 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引进了一些机制相似的其他学科思想来考察技术扩散过程。段利忠等人 (2003) [10]借用场的概念, 提出技术扩散场的思想。当场源的技术水平较高时, 只要技术水平落后于场源的技术来源体处于这个扩散场中, 就会通过技术扩散受到场源技术的作用。技术扩散源对技术吸收体产生作用的方向由扩散源指向吸收体。将技术扩散场的社会环境和资源环境和技术扩散场的技术转移率都抽象成技术的“空间距离”, 进而证明了该扩散场是一个有势场, 由此产生技术扩散场的强度和扩散动力, 即相当于电场概念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用这种方法将技术扩散解释为技术有从较高“技术势”向低“技术势”传递的趋势, 并且将扩散范围内的企业的内在资源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都考虑在内, 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全面。

另外, 王金营 (2000) 运用技术扩散场的思想, 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本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由于创新源的技术势高于潜在采用者, 因此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技术势差。新技术潜在采用者的技术原始积累水平越高, 人力资本存量越大, 那么他就越容易学习、消化和吸收创新技术, 率先得到技术势的提高, 逐步缩小它与创新源之间的势差。

可以看出, 技术扩散场模型与传染病模型一样, 着眼于用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信息传递来解释技术扩散, 只是前者是基于“场”的理论, 而后者是基于传染蔓延的机制。

1.5 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仿真模型也逐渐应用于技术扩散理论的研究。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模拟个体的行为和互动, 通过计算机模拟最终得到演化结果。其中元胞自动机 (Cellular Automata, CA) 的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基本结构包括:代表基本个体单位的元胞, 元胞邻域内一维或多维方向上的邻居, 包含该元胞各种可能状态的状态向量, 以及规定元胞在几种状态之间变化规律的局部规则等。其演化过程即模拟元胞在t+1时刻的状态, 该状态由局部规则、元胞自身及其邻居在t时刻的状态来决定。Bhargava (1993) 模型是技术扩散领域最早出现的CA模型, 此外较早的还有Boccara和Fuks (1998) 的一维CA模型, 模拟出的结果为S型扩散曲线, 且左右邻居个数越多采纳者比例上升越快。Goldenberg 和Efroni (2001) 建立了一个二维的CA模型, 可以比一维网格更为形象地表示现实个体之间形成的关系网。

国内学者祝数金等 (2006) [11]采用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来模拟技术扩散过程, 结果表明, 企业的吸收能力为0时, 长期的技术扩散不会发生, 均衡状态的技术创新率趋近于0, 从而说明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创新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技术扩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该研究表明技术扩散对于创新的非线性作用, 而且体现了吸收能力的提高对于经济系统的创新同样具有复杂的非线性效应。

2 问题及展望

在扩散源与接收方的技术水平差异方面, 上述模型的提出者都从微观角度证明了技术扩散的双方技术差异过大将抑制技术的成功扩散, 因为此时接收方不具备吸收该项技术的能力。但技术要得到扩散, 双方必须还是要存在一定差异, 即“技术势差”。还有学者 (夏万军, 2007;王再文, 2008) [12]根据计量经济学和新古典模型从区域部门之间技术扩散的宏观角度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如此一来, 双方的技术水平差距在多大范围内将最有利于技术扩散?对于新技术潜在用户来说, 与技术源的技术水平差异多大时才最适于引进该技术?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有更完善的分析模型来进行探讨。

另外, 以往的技术扩散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技术信息的获取成本, 因此, 技术信息的提供和获取方面的研究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不完全信息和风险等概念的引入, 将来的研究会倾向于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技术扩散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相应的社会效率进行研究。

对于技术扩散的模型研究, 过去的实证研究总是倾向于利用不同数据集来对同一个模型进行评估, 将来可能更侧重于对各种各样的技术扩散模型进行效果比较研究, 即将不同的模型应用于同一个给定的数据集。同时, 应用博弈论对技术扩散中的企业是否利用新技术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 将会成为未来技术扩散理论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 新的数学方法的应用, 新的挑战和机会的出现,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要对技术扩散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AHAJAN V, WIND Y.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s of new productacceptance:A reexamination[M]//In Mahajanand V.Wind Y. (eds.)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s of New Product Acceptance, Balling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86:3-25.

[2]MANSFIELD E.Technology change and the rate of imitation[J].E-conometrics, 1961 (29) :741-765.

[3]邝国良, 林晓湧, 万莉.基于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1) :203-206.

[4]项建云, 葛茂忠, 徐人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RP技术扩散模型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 (2) :149-151.

[5]李敏, 杨建梅, 欧瑞秋.Bass模型在无缝技术扩散中的应用及新发现[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7) :33-36.

[6]罗荣桂, 江涛.基于SIR传染病模型的技术扩散模型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6 (1) :32-35.

[7]McCARDLE K.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he Adoption of NewTechnology[J].Management Science, 1985 (21) :1372-1389.

[8]VETTAS K.Demand and Supply in NewMarkets:Diffusion with Bi-lateral Learning[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29) :215-233.

[9]刘建宁, 邹礼瑞.基于盈利和相互影响的技术扩散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1) :105-107.

[10]段利忠, 刘思峰.技术扩散场技术扩散状态模型的理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6 (29) :251-256.

[11]祝数金, 赖明勇, 聂普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技术扩散和吸收能力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8) :63-69.

[12]王再文.技术扩散与收入收敛的新古典框架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 2008, 25 (2) :62-65.

农业技术扩散 篇2

液体火箭发动机钎焊、扩散焊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现代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钎焊身部、发生器钎焊身部及游机推力室钎焊身部均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采用波纹板和铣槽式结构,而这种结构的钎焊和扩散焊的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承压强度及冷却效果.因此,对钎焊和扩散焊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着重讨论了对波纹板结构和铣槽结构的钎焊、扩散焊质量采用不同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时,方法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不同方法对产品的可检测性结论.

作 者:单黎波 金作花 贺云龙 康琳琦 洪岩 秦建刚 Shan Libo Jin Zuohua He Yunlong Kang Linqi Hong Yan Qin Jiangang 作者单位:西安航天发动机厂,陕西,西安710100刊 名:火箭推进英文刊名:JOURNAL OF ROCKET PROPULSION年,卷(期):35(6)分类号:V463关键词:钎焊 扩散焊 波纹板 铣槽 检测

农业技术扩散 篇3

关键词:技术能力;技术创新扩散;技术学习;技术积累

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J. A. Schumpeter)提出创新概念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技术创新已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但是,只靠技术创新本身对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任何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如果不能得到扩散和广泛应用,它便不能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创新扩散甚至比创新本身更重要。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延续,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技术创新一经出现,就会在社会上产生重大的示范作用,从而技术创新逐渐为潜在使用者所采用,形成了巨大的模仿高潮,进而提高产业各企业的技术能力,加快提高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

技术能力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并结合内部的知识,创造出新的技术与信息,实现技术创新与扩散,同时又使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许多学者转向从深层次的技术能力的角度对此作研究。由于技术资源的缺乏、研究开发费用不足、产权不清晰、管理科学化水平低等因素的存在,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创新扩散。而技术能力是提高是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根本所在,所以研究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现状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于技术创新的有效扩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制约因素剖析

虽然我国企业在过去10年中,已经认识到技术创新的巨大作用,也已经普遍重视技术创新。但由于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普遍不高,导致不管是技术创新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足。技术创新扩散的客观条件尚不完备,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不足,扩散不完全。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技术制约。技术资源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一道难题。当今世界,跨国公司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跨国转移的主要载体,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后起国家实现技术与经济跨越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我国优化结构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来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用几百亿美元引进了上万项技术和设备,这对推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用于消化创新方面的投资很少,重视引进设备而忽视引进技术。据调查,在引进技术中有近60%是为了享受有关优惠政策,30%是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只有10%是为了获得技术,其中设计技术引进不到5%。“八五”期间国家有17个专项共安排124 亿元用于引进,其中用于消化吸收的只有4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2%,与日本、韩国等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投入1∶3∶5的比例相差甚远。

2. 资金制约。资金紧张同样是严重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难题。根据历次所做的技术创新问卷调查,资金严重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障碍,而创新难以开展又进一步削弱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加剧创新资金的不足。

3. 企业规模制约。新技术的采用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我国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并且生产设备老化严重,技术能力不足,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性能上与跨国公司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许多跨国公司直接从国外进口配套服务,国内企业实际上很少参与技术的吸收和技术再创新。从而,跨国公司的技术进入并没能带动国内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研究,使产业升级成了一句空话,更不要提技术在全社会的扩散问题了。

4. 产权不清晰。国内企业现代化企业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技术引进的行政管理体制使我国的技术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为了政府行为而非企业行为,其结果是技术引进缺乏经济分析,盲目引进重复建设严重。另外,由于企业内部产权制度不明晰,技术引进的最终决策者和主要投资者没有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约束,致使企业往往偏重于短期利益回报,而在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方面的投入则很低,导致技术得不到扩散。

5. 企业科研和管理水平低。我国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较薄弱,技术能力不高,又缺乏具有很强业务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由于管理水平的相对落后,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合作中往往处于劣等地位,外商往往在提供某些技术后,允许企业自建技术开发机构,使本来就不强的科研能力基本丧失,这制约了我国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和吸收,制约了扩散的进行,从而陷入了“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二、 提高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加快技术创新扩散的对策建议

企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逐年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技术知识的选择、储备、活化的过程。如何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加快技术创新的有效扩散,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考虑:

1. 优化配置科研资源是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前提。过去,我国的科研资源较多地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一方面造成这些科研成果不能及时地直接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又严重不足。为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有效组织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包括合作开发、项目委托、技术转让等。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可以在与企业界的合作中确立自己的最佳定位。大型企业要尽快建立起技术开发中心,增加技术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可以到人才集中、科技发达的地区甚至国外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或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跟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此基础上吸收消化,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开发投入的主体和推广扩散的主体。

2. 政策法规的制定是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开拓性活动,需要政府的扶持。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基金”和相应的创新保险制度。基金用于专项解决行业发展中有共性的关键技术问题;对风险适中、市场前景较好的创新项目,可以申请银行贷款;国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在融资、税收、原材料和设备的进出口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需加大企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而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普遍太低。因此,需要国家以立法的形式规定重点行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比例,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须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要制定吸引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

3. 技术学习是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技术瓶颈是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的一种严重的现象,主要指的是在国内科学技术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技术供给难以跟上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进步升级的需要的现象。

技术学习是克服“技术瓶颈”提升技术能力的根本途径,是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基础。因为企业在进行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劣势,通过分析并在基础技术、资金投入、技术合作和组织结构方面的调整及改善,对先进技术的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能力,促进技术进步,适应国内外的技术变化,使技术供给满足需求,克服瓶颈。学习曲线反映了一个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累计效应发生作用,其采用一项新技术、消化吸收该技术并使之适应组织实际的工作时间越来越短,并且采用的新技术建立在过去学习效应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学习,来克服技术瓶颈的时间也越来越短,见图1。

4. 技术积累是提高技术能力的基础。企业自身长期的技术积累是提升企业技术能力的最为重要的途径,技术积累是指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寓于企业组织的知识积累和技术能力递进。

企业的技术能力积累依赖于内部和外部的知识源。一方面,企业必须通过创造知识,形成独特的内生化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广泛吸收外部各方面的知识,充分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跟上最新的技术、市场发展趋势。技术积累与技术能力的关系如图2所示。

进行技术学习,培育技术能力的企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积累:

(1)产品设计能力的积累。产品设计能力的积累,是指企业围绕主要产品的“主导设计”,形成一定的“技术范式”。由于形成了主要产品的主导设计,围绕该主导设计,可进行“边际性设计改进”,源源不断地设计新产品,也由于现有的技术范式,企业可以迅速设计新的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为较高的响应程度。当企业对一种技术已经拥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时,就可以围绕这种相当成熟的技术进行技术改进,进行再学习的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又可以对潜在的新技术进行技术追踪。

(2)生产技术能力的积累。生产技术能力的积累是指企业在进行生产时,通过干中学和模仿中学,来提升技术能力。生产技术能力的积累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围绕本企业主要产品系列的生产能力,进而培养企业的工艺创新能力与设备改进能力。

(3)技术管理能力的积累。技术管理(下转第79页)能力的积累是指企业在进行技术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是其它企业不易模仿的软指标。技术管理能力的积累可以提高企业进行产品设计、试制、生产的技术管理能力。企业若想提高自己的技术管理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观念,形成利于企业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利用知识管理企业,用技术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管理能力的积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三、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企业的技术扩散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仅对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制约因素和措施进行了研究,这只是对技术创新扩散研究的起点,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尚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1.对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内在基础——技术学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比如,技术学习的机制、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资源的选择分配等。

2. 对学习型组织的建立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学习型组织中的企业如何建立共同愿景,技术学习的激励条件等。

3.对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制约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吴运建,王晓松.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现状.科学管理研究,1994,(4),33-38.

3.许圣道.对尽快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考.经济经纬,2000(5),28-30.

4.Marko Torkkeli,Markku Tuominen.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ology selection to core competenc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2,(77):271-284.

5.张宗庆.技术创新研究的综合化趋势.国外社会科学,2000,(6),15-20.

6.魏江,寒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及其与核心能力的关联.科研管理,1998,19(6):13-14.

7.孟庆伟,安会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科技管理研究,2000,(2):27-28.

8.张学文,张平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1,(6):93-95.

9.刘建香,钱省三.企业技术创新的系统思考.软科学,2001,15(4):51-55.

10.吴运建,吴健中,周良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综述.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5,16(10):13-14.

11.察志敏,杜希双,关晓静.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4,(3):12-13.

12.曹崇延,王淮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预测,1998,(2):66-68.

作者简介:魏晓平,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春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研究生。

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 篇4

1 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系统按照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运行,它的过程包括供给、交流、采用子过程。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在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技术为基础,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由常规品种演进为杂交品种。

在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区域性差异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新品种选育成功后,推广过程必须要经过试点,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才可以进行推广。

1.2 持续时间长

以水稻为例,选育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最终推广需要4~8a的时间,品种更新的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1.3 传递需求信息不畅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报纸、电台等传媒较少,传播渠道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信息设备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

1.4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存在以下现象: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业和其他涉及农业的部门分割开来,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生产资料公司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农业推广的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专业水平较低,学历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显得单薄。此外,推广站的经费不足,福利相对较差,推广站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经营创收活动。

1.5 农民素质低。

农业技术员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现在的农村,年轻、有文化的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的劳动力文化基础较差,对新技术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强,并且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困难。相关的农业技术站进行技术的推广,得不到很好的响应,很多的时候成为一种形式。

1.6 农户技术的应用障碍。

在农村,要想使农民接受并且运用农业技术,要克服许多环境因素。主要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应用技术的成本不断上涨;拥有的资金较为短缺,贷款难度较大;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应用风险较大。

1.7 技术扩散较为复杂。

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接受、技术应用、技术作用效果。它和一般的技术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技术要成功推广,需要经过技术采用、技术应用、技术评价3个环节,这3个阶段顺利进行,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有机配合。

2 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

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因此,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经费。银行应该在新技术贷款上放松条件,在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增加一定的技术补贴,以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面对于政府的扶持,农民应该正确的看待,应该更好地把这笔钱用在农业技术的发展上,技术的发展需要的是大家的参与,政府的号召仅仅是一部分。

2.2 完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

农村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应该是高效、灵活、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的系统。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样的系统对加强交流、应对竞争是有力因素。农民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中买到比较先进、实用、价格低廉的技术,农民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及时与外界交流,可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

2.3 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自然条件、市场等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农民很难接受新技术。为减少这种风险,在推广技术项目时,注重推广实用性较强、操作方便、效果明显、风险较小的技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农业发展不同阶段,选取适宜的技术类型。政府发放技术应用风险补贴,并定时发布相关的信息,使农民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这方面对于农民来讲,认为是好事,但是有吃有怀疑的态度,应该打消这方面的顾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大家的利益。

2.4 提高农民的素质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素质较低影响农民技术进步,阻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想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结合具体情况对农民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使生产者能够掌握农业科技知识以及相关的技能;采取多种方法,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做好职业技术中学的相关工作,为农村培养新型的技术人才;通过科技兴办农业,切实做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为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农业的发展也需要新进的技术,技术的推广以及研发都是来自于时间的工程,也就是说农民的素质将直接的影响到农业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农民自己意识到,然后在进行改变这方面的问题就变得非常的简单。未来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才,一定要正确的定位,这样农业才能够更好的向前发展。

结束语

农业是我们生活的根本,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以农业为根据,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的农业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问题也挺多,怎样做好相应的工作成为研究的重点,上文对于现阶段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实践的部分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进行推广,我相信只要沿着当前的发展趋势向前发展,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去的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胡虹文.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5).

文化的地理扩散 篇5

文化其实是历史进程中人地关系的物质和精神体现。地理环境参与了任何一种文化的塑造,“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文化必然带有特定地域的印记,但又不受该地域的约束,因为文化具有地理扩散功能。

文化的地理扩散表现为人员、物质交流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就非物质文化因素而言,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技术与思想文化的交流和进步

“黑非洲”原始班图人向中非、东非及南非的迁移,引导着铁器文化的扩散,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和文明古国的建立;“绿色革命”源于50~60年代的墨西哥和菲律宾,两种新粮食作物培育成功后迅速传到印度,并引发了印度社会面貌的变化等等。可见,文化的地域交流参与了技术革命和思想的变革。

二、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宗教是文化的载体。“黑非洲”传统宗教与巫术支配了黑人部族的世界观,到公元20世纪初,伊斯兰教输入黑人部族的生活,开始出现泥砖建筑和木石建筑,取代了树枝茅草搭成的建筑,同时,阿拉伯文字广泛使用,伊斯兰教育大发展。到15世纪中期,基督教介入,对黑人传统文化产生了有力的冲击,使得传统宗教改变了固有特色。佛教传入中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青睐,并与当地的社会禁忌和习俗相互融合,形成了地方性佛教,如西藏的喇嘛教。而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后,经500多年的民族大融合,到元朝时,形成了我国的伊斯兰新民族――回族。以上黑人宗教的嬗变、喇嘛教的出现以及中国回族的形成,都是宗教文化扩散的结果。

三、语言的交融发展

伴随着殖民入侵和移民现象,英语扩散到了北美、澳大利亚、南非,形成了地方特色的英语;东非的班图语,由于阿拉伯人的贸易关系混合形成了斯瓦希利语,成为当地语言。在加拿大,英语法语并存已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分离的政治问题。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文化扩散中体现得最普遍、最复杂。

四、民族意识的增强和民族精神的同化

同一民族由于其内部的凝聚力而很难被其他民族融合,如犹太人,由于历史原因而分散世界各地,至今没有共同地域,但由于其在民族迁移之前已形成了顽强的民族意识,故未被其他民族融合。而有的民族由于其内部文化的先进性、普遍性,因而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如中国古代的华夏族,主要指黄河流域当时较为发达的夏、商、周族,除此之外还包括已被华夏族同化了的历史上入侵的异族。古努比亚(今苏丹境内)与古埃及又是一个例子,古埃及以其先进的文明同化了努比亚,虽然历史上努比亚曾以武力征服了古埃及人,但在文化上却已被埃及人征服。民族意识的.增强与民族的同化是民族精神扩散中的两种可能。

五、体现在文学与艺术方面的对美的追求

黑人音乐将歌舞、哑剧和道白揉合在一起,以其奔放、新颖的个性极大地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如美国本土的通俗音乐即非洲与欧洲风格的融合。俄罗斯文学中朴实、伟大的人格力量是向世界文坛输出的宝贵元素。

文化扩散的本质即寻求文化的认同和弥补文化差异的需要。从这一角度来看,扩散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某一先进的文化元素或文化系统主动向相对落后的文化区传播和扩散。即按民族文化扩散的一般规律:由高文化区向低文化区扩散。如古埃及文明向努比亚地区的扩散即是另一种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补发展。如非洲雕刻中神秘野性的风格影响了现代的西方艺术、绘画中的立体艺术。

文化的扩散又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个媒介主要指文化主体的流动和传播工具的应用。如因为政治、经济、环境变迁、战争、宗教等原因而发生的人员流动,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罪恶的黑奴贸易,黑奴足迹遍布世界,黑人传统文化便为世人所享用;至于传播工具,则有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以及现代、先进的邮电通信设施。

农业技术扩散 篇6

一、 跨国公司核心技术防扩散机制的主要内容

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投入和研究开发的同时,跨国公司核心技术防扩散的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一)技术锁定

“技术锁定”是指具有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利用其技术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包装广告等关键部分设置一些难以破解其诀窍的障碍,使东道国在本地化生产过程中难以破解,以严密控制尖端技术的扩散。这种策略是跨国公司基于实施全球战略以及应对国际技术市场激烈竞争而采取的新举措,许多跨国公司就是利用这种技术锁定来加强东道国对他的技术依赖,从而牟取巨额的垄断利益。在我国汽车、家用电脑、通信设备等产业中都可以找到跨国公司技术锁定的踪迹。如在计算机制造业中,虽然跨国公司不断缩小技术锁定范围,但最终只锁定芯片技术,这一锁定始终成为我国计算机产业中的一道坎。

(二)对我国实行核心技术上的严密封锁,仅向中方转移“夕阳技术”

有些跨国公司密切注视着我国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旦我国经过艰苦努力自行研制出某种技术,即将投入商业应用时,跨国公司就急于谋求来华投资办厂,以延长这种技术的生命周期,防技术失控。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感光材料业曾试图从国外名牌企业引进先进技术,遭到了拒绝。当国内一家胶片厂独立研制出我国第一代高温快速彩色胶片后,却有外商向国内另外两家企业出售技术设备,获得数亿美元的资金,并加紧向中国倾销其产品。当引进的生产线建成后,才发现是国外行将淘汰的技术,而且还要依赖进口原材料。

另外,工业产权具有一定的法律保护有效期,超过该期限,技术可以在未征得所有者同意下被他人合法无偿使用。有些在华跨国公司利用我方对新技术了解方面的欠缺,以即将到期的工业产权作为出资资本来分享国内企业的利润,不仅几乎无偿侵吞了国内企业的经营成果,而且使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走了弯路。

(三)设立独资企业,或通过增资扩股加强对合资企业的控制,或者干脆“单飞”以防技术的扩散

随着我国外资政策的放宽,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倾向于采取独资的方式。1997年外商独资企业项目数开始超过合资企业,2002年独资项目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当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比重达到了60.15%,在各种利用外资方式中第一次居于首位。

在合资企业中,部分合资企业的外方通过增资控股等手段,取消中方原有的研发机构,或把中方的相关机构置于附属地位,中方的技术人员受到冷落,使中方技术发展受制于外方。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甚至干脆“抛弃”中方合资企业“单飞”。

(四)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采取独资形式

从研发机构的投资方式和股权结构来看,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采取独资形式,如摩托罗拉在中国的100多家研究中心都是独资设立的,IBM、富士通、拜尔、英特尔、西门子、爱立信、朗讯等跨国公司在中国也设立了独资研发机构。跨国公司设立独资研发机构主要是出于防止技术外溢、延长技术收益期以及强化总公司对全球R&D;活动的控制等战略考虑。商务部的《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也显示,在今后3年,61%的跨国公司有意继续扩大在华研发方面的投资,其中46%倾向于建立独资研发中心。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是与我国的大学及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但跨国公司对合作的最终成果一般都提出了知识产权要求。

(五)通过专利和技术标准及技术的逆向扩散实现技术控制

跨国公司为了在中国市场上保持长期的技术领先优势,十分注重对专利的保护。据科技部统计,1996年我国共进行发明专利授权2976件,其中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授权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6.5%和53.5%。到2002年发明专利授权猛增到21473件,而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授权数的比重则变为27.3%和72.7%。2004年,中国市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中,外商投资企业约占一半,申请的专利数约占高新技术产业申请专利数的2/3。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已经包括核心技术和应用技术领域各个领域。此外,外资研发机构用优越的条件从国企、科研单位挖掘了中方大量高级科技人才,导致中国企业或科研院所向在华外资企业逆向的技术扩散现象愈演愈烈。

(六)采取内部技术转让方式

技术转移内部化现在已渐渐成了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主要方式。2002年我国45%的技术引进项目属于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让,同比上升了15%。另从不同行业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让的情况来看,内部转让仍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中,电子行业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让的比重为95.64%,机械行业为82.44%,轻工行业达到了100%。跨国公司采用这种方式牢牢地将技术控制在自己的公司以内。

(七)通过设计“研发链”上的位置实现技术控制

跨国公司通过“研发链”详细具体的“研发分工”,在中国的研究内容重点仍然在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地方化等方面,而基础性研究进行的较少,基础性研究项目往往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跨国公司轻易不会将这类研发移出国外,而且,基础性研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类研究的保密性要求也很高,因此,跨国公司往往把这类研究置于其总部附近。

二、 针对跨国公司核心技术防扩散机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一)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动态,防范跨国公司的“机会主义”

针对有些在华跨国公司利用我方对新技术了解方面的欠缺,向我国转移“夕阳技术”或以即将到期的工业产权作为出资资本来分享国内企业利润的做法,国内企业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引进技术前多了解该领域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多关注工业产权期限的问题,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在审批这样的引进项目时更要把好关,避免国内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二)加強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前后向联系,鼓励它们结成战略联盟尤其是知识联盟

激励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建立分包商或供应商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前后向联系,以实现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人员培训和技术转让。与跨国公司加强前后向联系可以获得许多市场信息资源,同时又可从广泛的技术联系中获得额外的利益。政府可以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限制在华跨国公司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原料等,例如汽车行业中规定合资企业生产汽车的国产化率等等,迫使其在国内寻求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技术转移。

(三)完善国内企业的报酬机制,促进跨国公司的高素质人才回流到内资企业

人员流动是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国内企业高素质人才向外企流动,或者在不同的外企间流动,而很少有回流的现象。这样不仅不能使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随着人才的流动转移到国内企业,反而会出现技术由国内企业向跨国公司的逆向扩散。建议完善国内企业的报酬机制,实现真正的按劳取酬,给回流人员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改善国内企业的任用选拔制度,唯才是用,使回流人员认识到在本国企业内有同样或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人才回流。

(四)鼓励在跨国公司就职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自己创业

一项研究表明,在跨国公司中服务的技术、管理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资本后会自己创办公司,对此政府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鼓励这种行为。如对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惠政策,设立诸如青年企业家基金,以帮助解决其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等等,从而促进先进技术在国内的扩散。

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效率 篇7

一、宏观政策

(一)宏观政策制定。

从全球范围来看,凡是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对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支持都是较为健全和完善的。但是,政策制定要注重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特性和发展的规律。根据日本的一项对各技术领域与科学之间关联程度的调查显示,与科学关联程度的强弱根据技术领域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现阶段技术创新主要是以产学研为发展道路,实际在进行产学合作时,必须充分地考虑这些不同技术领域所带来的差异来进行技术转移的引导。比如,在部分医药品及信息技术(IT)产业领域,专利的占有可能性较高,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成本也比较低,而在产品非常复杂、生产规模较大,同时服务网络也不可或缺的航空、宇宙及汽车产业中,依然应该由大企业专门从事研究开发。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规范是造成我国技术创新裹足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1、大多数企业不愿采取技术领先战略,间接减缓甚至停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程。

企业的知识产权得到保障,就具有开发新技术的动力,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安排就可以无须担心专利技术被人无偿使用。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技术转移带来的收益来满足技术创新的发展和企业其他方面的要求。一旦发生纠纷,就可以以完善的法律条文处理各种情况,对于事件的处理更加方便。

2、对于高校等研究机构而言,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这就需要系统的培训,借鉴国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流失的可能途径,将知识保护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制度上。

3、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法律条文中对于各种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知识产权推行不如预期的重要原因。

(三)风险投资特点和发展规律。

风险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有很大作用:为技术创新提供合理的融资渠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风险承担者;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提供融通资金;为企业带来先进的专业化管理,避免技术创新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但是,国家在制定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时,要以市场为出发点,不能单纯以政府意愿来决定风险投资的运行。例如,美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教训是政府支持的高技术企业投资公司的失败。这项计划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并不完全符合风险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由于风险投资的风险大﹑周期长,而高技术企业投资公司取得的是低息贷款,因有归还贷款的压力,在加上许多投资人和管理者的急功近利,使得不少公司在取得贷款后,并非真正用于支持创新者创业,而是以高利率转贷给工商企业以稳赚利率差。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高技术企业投资公司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投资管理者,从而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可见,任何金融政策的实施都必须符合金融现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试图改变经济规律的做法都会失败。

二、技术转移体系的建立

按照我国现在实际的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应当由大学研究机构——国家控制,风险投资参与的技术转移机构——企业来构成。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结构还不成熟,自主创新技术转移还没有达到可以成为独立经营,为公司获取经济利益的企业经营组成部分。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大学和国家建立的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在现阶段是比较符合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的。大学通过技术筛选系统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开发研究,技术转移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支持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可以包括:①帮助公营机构申请获得专利和生产许可证;②资助大学师生对一些有希望的但尚未证实的高技术设想进行早期开发,与一些大学共同安排高技术实验项目,并提供资金;③在大学中设高技术奖励基金;④不定期举办高技术发明创造竞赛;⑤帮助有技术专长的集体或个人开办新企业,协助办理开办手续,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

技术转移机构需要由国家控制和支持,主要是借助国家给予的职能权利便于技术转移的正常进行。例如,由国家授权的保护专利和颁发技术许可证的职能权利,可以节省向有关部门申请的复杂手续;有根据社会需要保证国家的研究成果或诸多有应用前景的技术进行再开发的权责;有权对政府投资的研究成果和它认为可能导致用户实际应用的研究领域,可以对有关项目给予资金条件支持的权利等。

风险投资是以前比较薄弱的环节,技术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也是高回报的,如果缺少大量资金的支持,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就很难发展。但是,如果是由于单个个体难以对技术创新风险做出很好的应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投资者对于技术创新的投资不重视,专业的投资机构发展缓慢。如果由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解决技术转移中的法律问题,并且有专业人员来选择项目,使其符合科技市场的发展要求,同时帮助经营管理以保证获利,那么投资者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就会快速增加。通过直接介入这些投资,以提供管理和经营专家的方式来帮助处于早期阶段的公司尽快成长起来。技术转移机构的专利律师与其投资的公司的发展小组以及专利法律顾问一起,共同制定一个战略性的专利投资组合,不仅保护投资公司的产品,而且保护了知识产权。

企业是这个转移体系的最后的环节,我国企业现在的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有关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法规不是由一两个法律顾问可以应付的,必须有法律团队分工协作来完成从申请专利到解决技术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即使开发出产品,也不能保证产品适销对路,不可能将产品涉及的所有方面都由自己独立研发。有些专利还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要进一步开发才能推向市场,作为中间桥梁的技术转移机构就可以负责为学校或研究机构申请并保护专利,资助他们进一步把技术开发到可以实际应用的程度,再转让给企业,所得收入由学校和技术转移机构按一定比例分配。

三、技术转移机构的目标定位

(一)目标与定位:转移机构致力于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挑选技术项目,并通过最有效的手段将技术推向市场,主要目标是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包括寻找、筛选和获得技术、评估技术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协助进行技术的商业化开发、市场包装、转让技术、监控转让技术进展等。其基本任务是推动新技术的转移和开发工作,尤其是促进大学以及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包括提供商业支持,鼓励私营部门的技术创新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

(二)运行机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就是通过自身的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职权,同国内各大学、研究院所、企业集团及众多发明人有着广泛的紧密联合,形成技术开发——推广转移(销售)——再开发及投产等一条龙的有机整体,利润共享,起到联结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需要具有捕捉未来市场技术并从中获得回报的独特能力,通过投资于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扩大知识产权的范围,创造新的价值。不仅通过转让技术使用获取价值,而且通过建立新的风险投资企业,把获得巨大报酬返还给它的技术提供者、商业合伙人和股东。研发人员机构将专利、发明等成果委托给技术转移机构,经审议后替发明人支付专利申请费用和代办申报,颁发许可证,使发明者得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然后,即可对专利等开发成果进行转让和利润分成。

四、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国家网络体系

(一)建立创新网络系统的必要性。有效的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对技术创新的成败和效率有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感知需求、产生新思想、提高研究开发效率、减少创新的失败等方面。获取技术信息通常是通过从公共信源获取信息,采用反求工程获取信息和从技术拥有者那里获取信息。从技术拥有者那里获取信息是最直接的方式,相对而言,容易得到较完整的信息。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信息流通不顺畅的原因,想要获得最新的技术创新项目信息是不方便的。相对的,拥有创新技术的研究机构等不具有自己推销技术成果,需求合作伙伴的能力,所以建立创新信息网络对于技术创新涉及的组织的运作都有很大帮助。

(二)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国家网络体系的条件。信息体系的建立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给予其向有关单位收集技术创新信息的权利,保证所收集的信息不会被其他技术研究机构利用,有的研究机构可能利用系统的资料为自己的研究服务;有的研究机构的实力超出原技术拥有的机构,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再将其进行转让,这种行为侵犯了技术的首创性,影响小型机构或个人研究的积极性,阻碍研究的正常进行。保证信息不会被企业无偿使用,保护信息来源者的知识产权;保障技术需求部门的利益,不会被商业竞争者知晓商业秘密和本身技术的缺乏,有的商业企业可能利用信息库中其竞争者的需求信息来打击需求企业,使需求企业的结构调整、经营管理等经营活动受到破坏。拥有国家法规的支持会极大地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有利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与国家技术创新评比挂钩,利用国家对技术创新的各种促进活动来加强人们对于技术信息网络的关注和参与。将系统内的成果交给国家技术创新评比组织,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成果进行评比,对于获得优胜的技术项目的研究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如颁发经济奖励,开展项目申请绿色通道等方式使研究机构和开发个人有意愿将最新研发成果输入信息网络的数据库。不仅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买方选择机会还会获得国家的相关支持,对他们来讲是一举两得的好机会。

高校等研究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在高校资助大学师生对一些有希望的但尚未证实的高技术设想进行早期开发,在大学中设高技术奖励基金,不定期举办高技术发明创造竞赛。对于技术创新有开发性思维,有一定技术设想且技术设想具有未来发展意义,并且愿意未来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高校学生,给予经济奖励的同时,组织国际交流活动,通过筛选将部分学生送入技术创新发展迅速的国家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回国后进入大型研究机构或是给予他们相关的帮助,以建立他们自己的科技企业。对于不愿意回国的学生,可以将他们纳入国际信息系统的范围,如果所在的研究机构有意愿出让先进技术,也可以输入我国建立的技术信息系统,如果有相关的国际技术发展的信息,在不涉及泄露有关国家机密或是公司企业研究机密的情况下,经过国家的审核是有利于我国技术发展的信息,国家也会给予有关个人表彰和奖励。留在国内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立专门的学习组织,以他们本身的兴趣和研究的方向来划分所学的专业,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完成学业后由国家安排进入研发机构或自己进入相应企业继续研究发展。

(三)国家信息系统的作用

1、收集相关信息。将各个领域进行划分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学校和科研机构收集相应的技术项目描述和一些外层研究数据表述技术设计的性状功能等,当然这里不包括核心的技术设计。然后,将这些信息经过加密输入数据库,对项目的先进性与操作难度和深度进行排序,还要按照技术所有者的经济意愿或是其他要求来过滤选择,得出相应的数据。一方面便于企业查找,还可以减少双方沟通的时间,对于经济或是其他问题要求差别较大,可以不提供信息提示。对于在国家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也按从业领域给予唯一的信息进入代码,以便于形成企业个体数据库。防止企业商业调整或经营趋势被企业竞争者提前知晓,破坏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

2、技术转移的桥梁。企业一旦寻找到需要的技术,就可以上报系统,然后由系统与技术转移机构联系。技术创新信息系统是技术转移机构信息来源的基础,两个组织共同合作可以促进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由技术转移机构联系双方,作为中介来完成技术转移的事项,以其专业性减少技术转移中的经济纠纷,便于企业获得可以直接推向市场使用的技术。如果企业不想通过技术转移机构,也可以通过系统联系双方,买卖双方自己进行技术转移事宜的洽谈协商。

3、国家创新技术信息的掌握。国家技术创新管理部门通过技术信息系统收集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开发的不足,由管理部门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法规,指导国家技术创新计划实施的内容。保障国家对于技术信息发展的掌握,便于整体调控和政策辅助。国家可以就世界技术的发展趋势来引导我国技术发展的方向,区别分析,对最为需要的技术制定保护政策。

参考文献

[1]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戴大双,李浩.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3]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赵立新.技术转移与产业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国内技术经济扩散研究综述 篇8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农业技术由最初的少数人使用到后来的绝大多数人普遍采用的过程。简言之, 它是指农业技术在其采用者 (主要是农民和一些农业企业) 间的传递和被接受的过程。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介绍, 近年来我国农业专利申请大幅度增加, 发明专利比例不断上升, 农产品注册商标约占商标注册总量的6%, 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跃居UPOV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成员第四位。每年平均有7000项农业技术问世, 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 而形成产业化的不足20%。由此可见, 技术扩散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因此, 对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进行总结, 为以后深入研究相关理论指明方向, 有利于加快技术扩散速度的研究, 从而提高农业技术利用率。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主要研究内容

我国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较晚,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陆续研究。近二十年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及模型的研究,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研究等,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扩散的影响因素和农业技术扩散的模式体系上。而别的方面研究较散, 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化。因此, 本文只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做出总结

1.1扩散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总结

艾路明 (1998) 从农业技术扩散的宏观环境入手, 而李季, 韩一军, 胡洪文 (2003) 等以具体的案例说明影响技术扩散的原因, 他们指出农业自身特点, 区域特点, 技术自身因素, 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 信息障碍, 资金投入不足, 农民素质低, 传播渠道, 资源稀缺程度, 国家政策等是造成技术扩散效率低的直接原因。学者盛亚则从技术本身属性 (技术扩散的源点) , 扩散渠道, 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环境, 技术接受方5个方面分析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秦文利 (2004) , 宋燕平 (2005) , 石束 (2008) , 李艳华 (2009) 等分别研究了农民素质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常向阳, 姚华锋 (2005) 则从宏微观两个层次, 政策、法规、市场因素、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中介组织、农民5个方面阐述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刘辉, 李小芹, 李同升 (2006) 则从农业具有的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等特征, 结合高新技术高风险, 高收入, 高外部性经济效益特征, 指出了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刘笑明 (2007) 从失败案例出发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 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王永强, 朱玉春 (2009)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加上农业技术本身扩散源与采用者之间的关系因素, 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过程的障碍因素。刘笑明, 李同生 (2008) 两位学者第一次将距离作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建立了距离与扩散强度之间的数量模型, 定量的分析了距离对扩散强度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第一次建立7个1级指标22个2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环境作出定量化评价。方维慰, 李同升 (2006)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空间扩散环境的具体措施。

1.2农业技术扩散模式体系方面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单一的扩散体系已经不再适用, 迫切需要建立多种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扩散体系。因此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资连锁经营, 农头企业,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农业科技园区方面。张丽君 (1999) 根据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扩散存在的问题, 将创新扩散模式分为政府供给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和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两种。张存玲, 杨哲林 (2002) 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技推广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指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要转变观念、职能、服务方式和经营机制, 拓宽服务领域, 建立新的技术扩散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快步走向市场。齐敦品 (2005) 指出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结合是农业技术扩散的理想模式, 并指出农业技术扩散产业化是整合技术资源的有效形式, 强化信息流动是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的关键。徐萍, 常向阳 (2005) 指出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农资连锁经营是农业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王云霞, 曹建民 (2007) 介绍了参与式研究方法的本质、发展过程、特别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参与模式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意义。郭庆海 (2005) , 张春敏 (2007) , 史金善 (2008) , 张志鹏 (2008) , 李箐 (2009) 等分别研究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他们指出农业龙头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使用的主体, 提高了技术扩散的有效性, 有助于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各种风险, 并提出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应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和协调机制, 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支持,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增强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朱湖跟 (2002) 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 有高新技术自身特点, 农民素质约束, 经营规模的制约, 现行推广体制的限制, 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 探讨农业技术扩散的对策。马琼 (2008) 通过建立扩散效应强度模型和创新的空间扩散模型说明了农业科技园区对周围农村区域所产生的扩散效应的大小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为农业科技园区布局提供思路。王武科, 李同升, 刘笑明 (2008) 在系统调查园区内农业技术成果采用情况的基础上, 从时间维和空间维角度对园区内农业技术扩散轨迹进行实证分析, 揭示了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点——轴”渐进扩散规律。

2.前人研究特点

2.1

研究的出发点相同, 都是为了提高扩散效益, 提高农业新技术利用率, 只是研究的角度不同, 但都不同程度的为农业技术扩散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2.2总体研究较少, 但从时间上纵向比较, 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 研究领域也逐步拓宽。

1988年到2010年间共有论文170余篇, 1994年以前的研究极少, 原因是国内这方面研究刚刚起步, 前人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 研究方向和目的也不是很明确。1994年以后研究慢慢多起来, 主要是技术扩散问题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2006年以后甚至出现了很多专项研究技术扩散的基金;研究内容从1994年以前的单一影响因素研究逐步拓宽到推广体系, 扩散模式, 扩散速度, 技术扩散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技术扩散的博弈论分析等, 但研究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农业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和模式体系上, 其它角度研究虽多, 数量都很少, 且较分散。

2.3理论研究较多, 方法较少。

大多数学者从理论上研究技术扩散的概念, 理论框架, 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性, 制约因素等, 提出的政策建议可操作性差, 且大都大同小异。对于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研究较少, 对农业技术扩散从空间展开研究较少, 一方面体现在数量上, 一方面体现在学者个数上。

2.4研究比较分散, 系统化研究较少。

2007年以后陆续有学者尝试实证分析, 但还是定性分析较多, 定量分析较少。作者从阅读文献中发现80年代后期学者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摸索探讨影响技术扩散的原因, 2000年以后到2008年一方面一些学者较多的从宏观上总体把握, 一方面一些学者针对具体的推广扩散案例来研究, 研究内容更广泛, 包括扩散模式比较, 扩散过程分析等, 与前期研究相比, 这时的研究逐步朝着理论系统化发展。近三年学者更多的关注实证分析和系统研究, 但这方面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三、结语

本文对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在农业技术扩散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 发现所有研究大致上围绕“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展开的。学者研究的出发点都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转化率低, 扩散效果不理想, 即从发现问题出发。因此, 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即“寻找原因”, 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针对部分原因或系统原因进行不断的摸索探讨, 力求找出解决扩散效率低下的可行方法即“解决问题”。无可非议, 这些研究不同程度的为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做出贡献, 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 即实证研究定量研究较少, 系统化研究较少, 这就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同时国家应该加大这类基金投入, 鼓励更多的学者开拓思维, 积极的研究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的新课题, 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出贡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该领域内研究较少, 且专门的研究人员更少的现状。

论农业技术扩散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篇9

1 农业技术扩散的内涵与特点

1.1 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扩散的内涵

“扩散”一词源于物理学,是指由于物质质团微元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迁移现象。最早将“扩散”一词引入到社会学领域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布里埃而塔德,他在著作《The Laws of Imitation》中的Imitation意思就是扩散的一种模式“模仿”。技术扩散真正兴起于美国的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的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学领域,直到1943年美国人瑞安和格罗斯通过对衣阿华州杂交玉米种子的扩散进行研究,才开始将技术扩散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领域。

技术扩散按照区域划分可分为国内技术扩散和国际技术扩散,影响技术扩散的因子包括R&D(研究与开发经费)、TFP(世界劳动生产率)和国际专利权数,这3个因子具有相对集中性,无论是在一国范围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都过多地集中在发达国家地区,这种技术领域的“马太效应”产生导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技术创新领域的一个合理差距[3]。有些经济学家把这种差距称为“技术均衡差距论”,即发达地区的技术领先于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从发达地区吸收引进技术以追赶发达地区,这种追赶速度开始是非常迅猛的,达到一定程度后就逐渐减慢,并且使两者的差距再次拉大,当拉大到一定程度时落后地区再次快速追赶,如此反复。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技术扩散的途径进行解释,技术扩散的途径包括中间产品贸易、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本身扩散3个途径,三者都是技术外延型的扩散,无论是产品贸易还是直接投资,都是在产品销售或粗加工环节的扩散,而技术本身核心方法都是有保留的。技术本身的扩散更是体现出表面物质的外溢,因为核心的东西往往被包裹在最内部,而裸露在最外面的是最肤浅的东西。农业技术扩散作为技术扩散领域的一个方面,同样符合技术扩散的一些影响因素和扩散途径,但是由于农业技术自身特点涉及到公共安全领域,因此农业技术在扩散中又区别于工业中的技术扩散。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一项农业技术由科研人员研究、开发,经过中试、推广、投资、贸易、示范等多种途径被农民、农业企业或其他农业科研机构接受、采纳、应用,并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其实质是一种模仿和繁殖性学习行为。

1.2 农业技术扩散的特点

1.2.1 农业技术扩散的地域性。

农业生产是地域性很强的一个产业,农业技术也是地域性明显的技术。区域间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都会影响到农业技术采纳的效率,从而影响到农业技术扩散的广度和深度。法国人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中这么描述:“农业是地方性艺术,任何进步,尽管在别处进行过实验,但仍需要在每个地方经受检验,如果说不是需要在每块田地里经受检验的话。一种新的事物要想顺利地进入具体的农业区域,首先要完全适应那里的气候。”

1.2.2 农业技术扩散的公共性。

农业技术扩散的公共性也可称为非保密性,这是由于农业“露天性”、“大田性”的生产模式造成的。农业生产区别于工业生产的一点是除了在技术研发环节具有相对保密性外,在中试、应用、传播过程中基本处于开放性的状态。其次农业技术往往关系到公共安全领域,因此从美国知识产权立法确立的“公共领域保留”原则以来,各国知识产权立法基本都体现了这一原则。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10条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授权品种的可以不经品种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使用费,但是不得侵犯品种权人依照本条例享有的其他权利:(1)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及其他的科研活动;(2)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前者被称为“研究免责”,后者可称为“农民特权”。

1.2.3 农业技术扩散的阶段性。

农业技术从研发到成熟一般经过启动、发展、瓶颈、突破4个阶段的循环,农业技术扩散反映在农民接纳过程中也存在5个阶段,即创新者、早期少数、早期多数、晚期多数、落后者。这个过程有积极参与的模式也有被动接受的模式,但无论哪种模式,一项技术从产生到淘汰都会经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检验,只是存在的时间不同而已。在不同的阶段,技术扩散的速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早期由于受到接纳主体个体因素(文化、认识等)、集体因素(生产习惯、承认度等)的影响,技术往往在少数人之间传播。当其他生产者看到少数采用者的生产利润时便开始模仿学习,于是该技术开始大面积地扩散,当市场所要求的这种技术成果达到过饱和时,经济利润开始下降,采用者开始大量退出。因此,正如朱希刚指出的“我们要求农业技术的先进性,还要求农业技术的可行性,更要求农业技术在经济上的赢利性”。

1.2.4 农业技术扩散途径的多样性。

农业技术扩散的途径包括农业推广中存在的各种形式,如项目推广、技术承包、有偿转让、技物结合、专业技术协会、技术咨询等,这些方式一般都具有经济利益性。农业技术扩散除此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模式,如“父子模式”、“师徒模式”、“邻居模式”等,这几种模式以教育传授模仿为主要特点,除人际关系影响外一般不具有经济关系,而且这几种模式是农村生产中最普遍的技术扩散形式。

1.2.5 农业技术扩散法律保护的缺失性。

在农业技术创新领域国内外有许多保护性的法律公约规定,如《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我国的《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等,但是农业技术扩散领域各项法律在承认农业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的同时也承认采纳者在一定条件下的权利,如前文所提到的“科研免责”和“农民特权”,而且除了UPOV经过几次修改加到对育种者的保护外,其他的法律更着重强调对采纳者的权利的默认。这种法律保护的偏失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1)“公共领域保留”,农业技术涉及到社会温饱生活质量等社会基础性领域,因此国家希望通过公序良俗原则牺牲技术创新者利益来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2)由生产方式造成的农业技术扩散的多样性与公开性;(3)农业技术的特殊性,农业技术采纳是否侵权往往要等到这种技术产出之后才能鉴别,而且增产增质的效果具有隐蔽性、可操作性,因而造成在技术采纳早期法律保护的无奈性,而生产过程恰恰是农业技术外溢最严重的时期。因此,要呼吁农业知识产权在这个外溢过程中的法律保护。

2 农业知识产权的界定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最早见于17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对知识产权的定义最为权威的是1967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签订的《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WIPO公约),其第二条第八款确定的知识产权的范围包括:(1)与文学艺术及科学作品有关的权利,即著作权和版权;(2)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活动,与录音制品及广播有关的权利,即邻接权;(3)与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有关的权利,即专利发明使用新型和非专利发明有关的权利;(4)与科学发现有关的权利,即发现权;(5)与工业品外观设计有关的权利;(6)与商标、标示、服务商标、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有关的权利,即商标权、商号权等识别性的权利;(7)与禁止不正当竞争有关的权利,即反不正当竞争权;(8)一切来自工业、科学、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所划定的范围是:(1)著作权及相关权利(邻接权);(2)商标权;(3)地理标记权;(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信息的专有权。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与以上2种协议相似,并出台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单行法。从以上国际条约划分的范围来看,都没有明确提出农业知识产权,因此我们应将农业知识产权作广义的理解,其应包括农业作品的著作权,农业影视剧作品的邻接权,农业商标权,农业技术发明权,农产品外观设计权,农产品原产地标识,以及UPOV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民法典》(专家建议稿)《知识产权法典》(专家建议稿)中都提到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新品种权。

3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博弈及现状

3.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博弈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2组博弈:一组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一组是知识产权所有人与使用人之间的博弈。第一组博弈在国际上突出表现为由发达国家主导的UPOV公约和TRIPS协议与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的CBD(《生物多样性公约》)和IUPGR(《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两者对抗的核心是有关育种者权利的保护。发达国家在植物育种方面拥有的科技资金实力远超于发展中国家,国际种子市场基本被孟山都、先锋、杜邦等种子巨鳄企业所垄断。在他们的积极推动下发达国家于1968通过生效了UPOV条约,后由于1994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通过TRIPS协议。其中UPOV条约成为保护育种者权利和植物新品种权的核心公约,经过1972、1978、1991年3次修改,内容有较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1)保护数量增加,扩展到所有植物的属种;(2)最低保护期延长,有植物保护期15年,林木果树等木本植物保护期18年分别延长到20年和25年;(3)保护对象扩大,从传统的繁殖材料扩展到收获材料,最终产品及实质衍生品;(4)权利内容增加,由为商业销售目的而进行的生产、销售、许诺销售的专有权扩展到生产(不再有商业限制)或繁殖,为繁殖而进行的调整,许诺销售,销售或其他的商业行为,进口,加工,出口以及以上述目的进行储存的专有权;(5)研究免责弱化;(6)农民特权或农民免责的选择性限制。从这6个方面可以看出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公约逐渐实现育种技术的垄断,使得育种方面的知识产权开始脱离“公共领域保留”(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Domain)原则的限制。这种发展趋势可以说明有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提升,但是这种技术的垄断对于发展中国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在UPOV公约中一直没有涉及到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问题。在国际植物新品种的开发和交流中一些跨国公司大量攫取发展中国家的生物遗传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并将由此产生的优良品种申请品种保护,转而出口发展中国家牟取暴利,这种生物技术流通上的“剪刀差”是发展中国家逐渐失去在该领域中技术市场的份额。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在TRIPS谈判中于1992年推动产生了《生物多样性公约》(CBD)强调发达国家在使用他国生物遗传资源时,应依据主权原则、知情者同意原则、利益分享原则,征得资源采集国的同意,并公平均等地分享使用遗传资源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衍生的商业利益。CBD联合国粮农组织针对植物遗传资源问题通过了《植物遗传资源国际条约》(IUPGR),规定“农民权利”包括:(1)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相关传统知识;(2)公平、平等地分享植物遗传资源利用带来的利益;(3)有权参加国家关于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政策和决策。一些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法律加强对本国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印度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农民权利》、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非洲统一组织(OAU)制定了关于保护地方社区、农民和培育者的权利于及关于获得生物资源条例的非洲示范法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抗局面的突破点在于协调合作,互惠互利,一个掌握科技优势,一个掌握资源优势。目前这种合作已初见端倪,发展中国家积极加入UPOV公约,同样CBD也成为TRIPS协议引入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组博弈其实是第一组博弈的具体化,也是农业知识产权在操作中遇到的实际性问题,所有者希望通过科技成果获得最大的效益,使用者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二者的效益如何实现最大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知识产权是将知识产权化,所有者责任制明确,谁拥有,谁受益,谁负责。所有者一般是具体的个体,而使用者往往是一个社会整体单位,这就会出现私权利和公权利的对抗局面。为了社会基础秩序的稳定,牺牲个人权利的最小化来获得社会权利的最大化,即法律通过明确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补偿机制来平衡“科研免责”和“农民特权”。

3.2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完善途径

我国有关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虽然在《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中都略有涉及,但真正对农业知识产权实施专门保护始于1997年3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此后又先后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种子法》《植物新品种复查委员会审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处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于1999、2001年加入UPOV公约和WTO(TRIPS协议),使得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开始与世界接轨。农业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授权先后成立了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农业部植物新品种复查委员会、农业部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保藏中心、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分中心,并建立了植物新品种复查测试等工作体系,地方各级农业行政部分基本都成立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等。虽然整个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执行保护措施困难,农业技术转化渠道不畅,知识产权的侵权难以鉴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4];社会私权保护意识薄弱,政策支持落后,管理体系和相应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全面的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尚未形成促进科研生产销售相结合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与实践系统研究不够[5];知识产权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技术作用不明显,缺乏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资金,执法管理力度不够,人才缺乏,中介服务滞后。植物新品种立法有待完善,动物新品种没有纳入立法范畴,缺乏生物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法律,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力度偏低,农产品商标保护立法不够,权利人自我保护意思差[6]等。但笔者认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技术产生的阶段,而在于技术的扩散阶段,整个知识产权的产生到社会化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是一个投入产出成正比的均衡状态,比例越小则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回报越大,回报越大技术创造者越能积极投入到科研,从而实现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向提高,回报率可以反映科研供应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激励程度。如果这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循环过程就可能处于瘫痪状态。一项技术被列为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首先证明它得到了政府的承认,但这仅仅是技术产生效益的第一步,或只能说这项技术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或理论上的价值。而真正证明其价值的环节在于技术的传播扩散阶段,这一阶段知识产权只能通过投放市场经过商品交换才能证明它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所以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应该把更大的精力投放到这一环节。

3.2.1 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模式。

中国农业生产模式不同于美、澳的大农场生产,也不同于日本、中国台湾的农协生产模式,而是建立在以家庭生产为单位基础上的。所以农业技术的提供者面对的不是特定的农场与专业协会,而是亿万个不特定的家庭。在这个技术交换的过程中没有封闭性,对于种子等实体性知识产权因生物技术成分较高,农民掌握先进的育种技术较为困难,而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技术,如种植、养殖技术法律无法禁止他人的模仿和“搭便车”行为,所以我们要寻找一个能解决这一问题的生产模式。笔者认为农业产业化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知识产权的侵权。农业产业化可以有几种形式,如“科研单位+企业+农户”、“科研单位+协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企业+农户”等多种模式。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将科研、生产、销售融为一体,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是奶制品行业,如伊利、蒙牛采用的“企业+农户”模式,这种生产方式也可以称为订单农业。具体指科研单位或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销售合同,根据合同农户获得技术,科研单位(一般为科研单位自办企业)或企业负责收购产品,这种商品交换就克服了市场上无记名商品交换的缺点。根据双方订立的合同,让农业知识产权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书面保障。技术所有人可以依据合同去否定未进入其产业系统中的人使用该项技术,这就给技术的社会化提供了一个纵向的保护通道。农业产业化生产模式是农业生产组织创新的一种,它可以是所有人和使用人由利益的对抗走向联合,由联合走向合作,实现双向利益的最大化。

3.2.2 完善激励机制——巩固农业知识产权创新源。

行为来源于内部动力,动力来源于外界的刺激。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大障碍是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不足。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高校、科研院所,二者拥有的技术通过技术转让于企业,经过企业来实现市场化运作,从中得到转让费。其中科研人员只能得到转让费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为职务作品,单位作为申请人拥有所有权,然后单位给予发明人一定的物质奖励。但是农业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公共属性的技术,其创造的社会价值要远高于发明者所得到的经济利益。所以笔者认为国家应当建立对技术创新发明者的二次补偿机制,让他们参与社会价值的利益分享。这种二次补偿机制可以从国内财政收入中予以补贴,补贴的数额可以根据该技术的推广范围,产生的效益来计算。此外,农业“技术能人”改良创造的生产技术也应纳入到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农业技术能人往往对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带头作用,其创新和引进的技术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因此,保护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样有利于开创农业技术的创新源。

3.2.3 加强合作——为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我国植物品种数量居世界第8位,居北半球第1位,拥有4万多种植物品种,而欧洲仅有4 000余种,而且很多还是由中国引进的。目前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技术资金实力还落后于发达国家,每年的科研投入仅占农业产值的0.2%,而发达国家平均在1%~2%之间,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都超过了0.5%,科研转化率我国仅30%,而美国已达到70%[7]。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国内农业技术科研机构面临着国外公司强大的冲击,如美国孟山都公司在我国河北、安徽两省设立的两家棉种公司一度占领了95%的中国抗虫棉市场。面对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我国没有退缩的余地,只有面对挑战,在增加科研投入、壮大科研实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农业知识产权及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制定修改。CBD、IUPGR的制定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努力的结果,我国应积极参与这2个条约的实施,并尽快融入到CBD与IUPGR的理念中来。在保障知识产权所有人权利的同时,强调农民权利的保障,在保障植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为贫困农民积极争取利益[8]。

除上述外,许多人还提出了其他对策,如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立法,提高保护水平,尽快向UPOV公约1991年文本过渡,立法中多加强中国农业特色,维护国内生物多样性,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加强宣传力度,鼓励发展农民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强化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注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人才队伍建设,明确职务发明中单位和个人的利益分配关系等。这些措施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技术的外溢性要求加大对技术保护的延伸性,面对加入WTO激烈的竞争与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弊端,农业知识产权的保障形势十分严峻。国家应加强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摘要:农业技术扩散是指农业技术产生后在实际生产中的转移,而这种转移经过若干阶段后一般就具有了公益性和无偿性。其中这些阶段是法律保护的缺失区,直接影响了技术创新者的积极性。通过介绍农业技术扩散的涵义与特点,分析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以寻求多种途径来完善农业技术扩散中知识产权的保护。

关键词:农业技术扩散,农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

参考文献

[1]赵文哲.农业技术创新的国际机制研究[J].商业视角,2007(22):227-228.

[2]刘笑明,李同升.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国际经验及国内趋势[J].经济地理,2006(6):931-935,996.

[3]殷醒民.技术扩散效应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何忠伟,陈艳芬,莫鸣,等.论农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对策[C]∥2005年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5]郝利,类淑霞.加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C]∥2005年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培训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6]施晓琳.加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1):218-220,256.

[7]邓武红,王丽萍,秦泰.国际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格局探析及启示——基于WTO-TRIP-UPOV模式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7(10):97-101.

农业技术扩散 篇10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指一种农业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等从创新源头开始向周围传播, 被广大农户、农民或涉农企业接受、采纳、使用的过程。农业技术扩散的结果是, 一项新的农业技术被更大范围、更多的人群所采用, 促进了相关地区和人群经济、社会或生态收益的提高,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业技术扩散比创新本身更重要[1]。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 论文的研究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为止, 国内有关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 相关成果比较少, 研究比较分散, 还远远没有系统化。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概念的辨析、扩散影响因素、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同地区农户的技术选择差异性研究、农业技术扩散速度的模型研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等。但通过分析发现, 由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是一个复杂系统, 在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扩散过程中存在混沌特征, 即存在着一种内在随机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等混沌特征, 由于混沌吸引子的存在, 这种混沌特征中又存在着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 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问题。

2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

一直以来,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系统运行的总过程遵循着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即主要是一种沿直线型路径的单向的转移模式, 从创新技术的来源方到创新技术的采纳方主要经过农技推广部门, 即由农技推广部门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因此, 农技推广服务组织, 主要是各级农技推广站 (中心) , 成为农技推广的主体, 在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基于混沌理论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分析

混沌理论是关于非线性系统的一门新兴科学, 是现代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混沌理论的研究表明, 一切系统的行为都是动态演化的, 既不会总是稳定有序, 也不会总是混沌或无序;在某一层次或某一部分可能稳定有序的, 而在系统的其他层次或其他部分又可能是混沌或无序的【3】。

首先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中存在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意味着由一个混沌系统产生的轨迹经过一定的时期变化后, 最终会变成一种有规律的运动, 这种特定的轨迹就是混沌吸引子。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本身存在吸引子。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不但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科技示范基地, 相关企业, 各地农户有关还与相应的科学、经济、社会与文化互动发展, 表征为耗散系统, 而不是守恒系统, 多个吸引子并存。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存在四种可能的吸引子, 即固有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潜隐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引入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融合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四个吸引子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技术创新扩散混沌性态的演化过程。固有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主要是扩散过程本身固有的一种吸引力, 和技术创新本身的吸引力有线性关系。潜隐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主要是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潜在的影响。引入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会参与到技术创新扩散的混沌性态演化中来, 但能否形成慢变参量, 取决于和固有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的较量, 如果影响较小, 则往往不能形成创新;如果强行干预形成涌现, 则会影响混沌的正常发展。融合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的形成, 是上述三种吸引子不同程度参与的结果, 是技术创新的表征。在初始阶段, 往往是固有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起主导作用。在后期阶段, 如果能充分利用潜隐农业技术扩散吸引子, 也能发挥技术扩散的作用。

但是同时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本身存在一种稳定模式。农业技术创新的稳定模式是由农业技术创新本身决定的, 是由农业科学的技术创新应用与技术创新理论的层次性决定的。随着农业技术创新应用与技术创新理论的升级, 农业技术创新将发生跃迁, 进入另一个稳定模式。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来看, 混沌虽无周期, 但绝不是随机运动。混沌区内有稳定的周期解, 周期解内还有混沌区, 这种结构无穷多次重复着, 具有各态历程和层次分明的特征, 即存在有界性。

4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传统的农业技术扩散的效率很低, 一项技术的应用往往经历着很长的“S”扩散曲线周期。并且技术创新者或集体企业往往根据农业技术实施一段时将之后的情况来矫正下一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内容和方向。根据这一特定, 我们可以建立下列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动力学模型:

{dx (t) dt=ax (t) +F[x (t-τ) ]4.1F (X) =xG (x) 4.2

其中x (t) 表示推动和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力量合并后的力量, dx (t) dt表示技术变动的速率, a是x (t) 扩散的速率, τ表示时滞, F[x (t-τ) ]表示农业技术创新系统内部的控制关系, 它由反馈信号xG (x) 和反馈函数G组成。4.1式说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快慢与推进有关。

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合并力量x (t) 与控制创新系统变动所产生的力量有关。在控制函数中存在时滞τ, 这是由反馈信息及题解必须在技术创新系统实施一段时间后才能产生所决定的。4.1式是一个单变量的延时方程, 其特点是可以产生分岔和混沌等复杂行为。这其实不难理解, 因为只要把方程中的延时操作写作算子的形式, 就可以把延时方程化为多变量的自治方程。

根据混沌理论, 在三个以上变量的自治变量的自治方程中可能就出现分岔和混沌, 这个要求来自于微分方程阶的唯一性。

若设

G (x) =-de-x2/∂2 4.3

式中b为控制参数, 是标度参数, 则上面的模型可以或为

dx (t) dt=ax (t) +dx (t-τ) e-x2/∂2 4.4

这是个含有时滞的微分方程模型, 其解可以是稳定解, 极限环解, 多周期的长波解以及混沌解, 说明农业技术创新系统也可以产生混沌这一极其复杂的行为。

5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中的混沌控制

1990年, 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学家Ott, Grebogi & Yorke基于在混沌吸引子中镶嵌有无穷多个不稳定周期轨道的理论, 提出利用混沌运动对很小的参数扰动敏感和混沌运动的遍历性, 给混沌运动系统一个较小的参数扰动控制量, 把系统轨道稳定在无穷多个不稳定轨道中预期的一条特定轨道上。该控制方法简称OGY方法, 是一种比较有效地控制混沌运动的方法。

经过分析发现, 农业技术扩散的外力系统根据技术属性可分为显性农业技术扩散外力系统和隐性农业技术扩散外力系统;根据技术知识目标指向可分为农民采用与否技术外力系统、农技推广部门外力系统、竞争者知识外力系统、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 技术扩散外力系统;根据技术主体从属部门可分为研发部门外力系统、农技推广部门外力系统。混沌系统的遍历性可知, 任意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扩散过程。因此, 可以在系统邻近目标轨道时, 对控制参数实时摄动, 进入混沌控制状态。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混沌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设法把其中任一所需的周期轨道挑选出来, 并加以稳定控制。该方法无需知道系统全局的动力学模型, 同时在特征值及特征矢量测量不精确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混沌控制, 而且达到控制后, 嵌套在混沌吸引子中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只有微小的变化。由于混沌是把某一区间映为自身的、连续的单参数映射, 可借助Poincare截面, 用一个含控制参数的n维映射描述技术创新扩散有限动力系统。

uk+1=p (uk, pk) =ukRn, pkR1, k=0, 1, 2 5.2

如果扰动控制参数pk并使其在参数p的邻域中取定常值, 奇怪吸引子稠密地散布在任意周期的双曲不动点uF (Ρ) , 即原扩散过程处于不稳定周期轨道上, 进入混沌性态;这就意味着, 农业技术扩散过程不断吸纳新知识, 并不断融合到现有农业技术扩散过程, 扩散过程就进入了混沌形态。如果通过对控制参数pk的实时摄动, 将映射点uk稳定到指定的双曲不动点uF (Ρ) 上, 为确定所需的控制参数摄动量pk-Ρ, 将映射在不动点uF (Ρ) 和参数 附近线性展开:

uk+1=p (ukpk) =uF (Ρ) +A (uk-uF (Ρ) ) +b (pk-Ρ) 5.1

式中ARn×nbRn分别是映射在 (uk-uF (Ρ) ) 处关于的Jacobi矩阵和关于pk的偏导数向量。上式表明, 通过控制不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流量输入, 可以使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进入希望的途径。令向量uk+1-uF (p) 与uF (Ρ) 的稳定流形相切, 由此可解出控制参数pk, 使映射点uk+1落在该稳定流形附近。依此原理, 通过对控制参数的实时摄动, 可使后继映射点沿着该稳定流形逐渐稳定到uF (Ρ) 上。即可以通过混沌控制理论算出技术创新知识流量的输入值, 实现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混沌控制。

6 结论

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进行分析, 发现其扩散过程会产生混沌这一特性, 并且建立了混沌模型进行说明解释。由于并不是所有参数都会起到相同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本文利用OGY方法对其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混沌参数进行了混沌控制。大量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快速地实现扩散, 为广大农户接受并掌握, 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增效和农村的繁荣。笔者建议对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实时摄动, 使农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在出现希望的慢变参量后, 使扩散过程向着预定目标涌现。

扩散品类构建模式 篇11

特劳特在《营销竞争的22条法则》中提到,如果你不是行业的领导者,那就建立一个你能在其中为领导者的新的产品类别。

品类构建,就是重新制定游戏规则,在新规则下,制定者因为获利而独占先机,获得发展。全新的品类构建时代已经到来,谁能在这个时代获得胜利呢?

案例:“非油炸”方便面:制定规则,后来居上。

如果按传统做法去颠覆康师傅、统一等大牌企业地位实在难以想象。唯有对市场区隔开来,建立一个新的品类,在新的品类内,自己有可能做到第一。五谷道场构建的品类,和原有方便面形成了区隔。一个后来者,在进入竞争异常激烈的品类市场时,并没有按照品类的规则进行。

——而是重新制定了新的规则;“传统的方便面”和“非油炸”的方便面。

消费者愿意选择“传统的、油炸的方便面”还是“非油炸的”方便面?

——这就是新规则!

怎样扩散品类构建

“扩散品类构建”是指已上市的产品、企业为了再次获得产品销量增长,经分析后将产品从现有品类或固有认知品类内移出,放入包含现有品类的更大品类中,从而获得销量的巨大增长。

扩散品类构建分两种

已上市的产品,企业为了再次提升销量,将产品从原有品类内移出,放入到包含现有品类的更大的品类中,获得销量的巨大增长。

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畅销多年的老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但随着市场变化,新产品层出不穷,一些游离不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其他新品。而此时,企业要求产品销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江中健胃消食片面临的结局是:产品理论上已经进入衰退期,该如何解决?重新制定新的诉求并传播?这似乎是大多数企业的招数。当然,这样可以让消费者再次记起江中健胃消食片,产品不断更新形象,可以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这个决定似乎不错,但事实上收效甚微!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什么用途?无非是一种界定于药物和保健品范围之间的可以促进消化的产品嘛。这是消费者对健胃消食片的认知。既然是类似于药物或保健品,除了胃部消化不良可以购买服用外,还能有什么作用?

事实的确如此,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大多被胃部不适的消费者购买,并且是在不适后购买,这里需要注意一个关键词:不适后购买。

“不适后购买”的意愿有多大?胃部消化不良本不是大问题,如果身边没有健胃消食片,消费者也不愿意专门跑去买上一盒。既然存在这种消费心理,健胃消食片的量到达一定程度后,自然就无法获得提升了。所以,制定新的传播计划作用是微乎其微的,相对于大量的广告费用,高投入低产出怎么办?

扩大用途,似乎可行。

于是,我们看到江中牌健胃片从“药物型保健品”品类中移出,放人“家庭常备保健品”品类内。这里有什么变化?“家庭常备”四个字很关键。“家庭常备”扩大了产品的用途,原来只是胃部不适才可能购买的药物型保健品,现在变为了事前购买的“家庭常备保健品”。

这一变化太伟大了,在消费者看来,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家庭常备的保健食品,就算是胃部无不适,也该买上几盒放在家里备用。

何时企业的保健品进入了消费者“家庭常备”的保健意识范围,销售的增长将获得质的飞跃。

扩散品类构建的另一种情况

企业推出的新品(还未上市),从固有认知品类中移出,放入到包含固有认知品类的更大的品类中,获得销量的巨大增长。

这种构建常常是一些品类较小的产品,为了扩大销量改变品类认知而获得增长。如馍片产品,本身不局限于“馍片”品类,而是将自己放在“休闲食品”更大的品类内大展身手。

“好吃点”是一种饼干食品,如果在饼干品类内发展,销量难以有大的突破。于是好吃点进入“休闲食品”品类,通过传播改变了消费者认知——好吃点是一个休闲食品而非单纯饼干。

扩散品类构建,常常因为改变消费者的固有产品认知,使产品获得销量的巨大增长。

如何运用扩散品类构建

扩散品类构建的典型代表案例有21金维他、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等,他们的成功一方面在于移动了产品的品类属性,另一方面在于成功配合属性的传播计划。

仅仅简单改变产品品类的做法是难以奏效的,如果只是将江中牌健胃消食片从“药物型保健品”品类中移出放入“家庭常备保健品”品类内,只是企业一厢情愿的认识。这种认知最关键的是——要赋予消费者这样的认知,改变品类才有效。脱离了消费者的品类属性认知,任何品类的改变都是无效的。如果消费者不认为江中牌健胃消食片是“家庭常备保健品”,就不会一次数盒地购买。“家庭常备”意味着随时可见随时可吃,江中健胃消食片的销量自然会增加……

改变品类认知意味着改变消费者认知,扩散品类构建最常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大众型消费品,适合大中型企业。因为改变认知是比建立认知更难的事情,没有合理的传播计划支持是难以达到的,同时要求新进入的品类内有足够大的空间保障产品的利润。如从“维生素”品类到“保健品”品类,“保健品”是比维生素品类大十倍不止的巨大市场,而且逐年上升。

对于一些其他行业,比如食品等,有些中小企业也可以运用扩散品类构建,使产品的销量再次获得巨大增长……

扩散品类构建模式的优点;使产品的销量再次提升,使已经接近衰退期的产品再次步入成长期,新的传播计划既是改变消费者的品类认知,又是唤起消费者原有记忆的苏醒。

扩散品类构建的缺点:需要一定的传播资金支持,需要科学的传播计划,比较适合大中型企业,但中小企业也可运用此种模式。

适应产品:畅销多年的老产品,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拥有忠实的消费群,产品在理论上开始进入衰退期。

要求环境:有忠实的消费群体,有一定的传播计划。

扩散品类构建的运用,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1、认知改变工程。

认知改变是扩散品类构建得以成功的关键,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完成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转变。这里认知的转变,要求企业不但要具备一定的财力支持,同时更需要在诉求上讲究一定的策略,在产品概念上提炼出犀利的概念,节省传播费用。

2、扩散品类的构建,是从小品类进入大品类,在选择进入的大品类上需要慎重。否则,可能投入了大量的传播费用,不但没有回报还延误了市场机会,销量依然无法上升。

例如馍片产品,某品牌决定改变产品认知,使该产品不再仅仅是“馍片”,更是一种休闲食品。“休闲食品”是比馍片大数倍的品类,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按理说这个决策应该不错,但实际上该产品命运至今未知……

原因在于,馍片产品严重同质化,企业致力于改变自己产品的认知,有作用吗?绝对有!但这个作用是对整个馍片市场而言的,消费者接受馍片是一个休闲食品后整个馍片市场份额确实扩大了,但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该馍片呢?

该产品忽略了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并无竞争力,不管是口味、产品品相,都不具备品类领导的先天因素。通过在超市观察:虽然消费者都“知道”这个产品,但购买的时候往往都选择了其他。二是馍片本身就是价格低廉的产品,所以价格因素对消费者影响很大,除非产品本身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口味、品相、包装)。

3、扩散品类构建也有中小企业运用的成功案例,并非是大中型企业的专利,小投入也有小产出,不过在行业和产品选择上,不是任何行业和产品都可以构建的。相对而言,食品行业比较容易,保健品行业较难。

咖啡是什么?到底是提神的饮品?还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如果咖啡在中国只是当做提神的饮品,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提神的产品很多,为什么非要选择咖啡?而且咖啡中的咖啡因对人体并无益处。

咖啡是一种生活品质的象征,是一种生活的享受,喝咖啡是比较高雅的生活方式等信息的传播,改变了消费者不接受咖啡的现状,明知咖啡因无益却依然我行我素。

论社会资本对技术扩散的影响 篇12

技术扩散是技术的传播过程, 是创新技术的采用者通过各种途径从扩散源处获得创新技术, 同时获得技术能量补充, 然后消化、吸收进而再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需要一定的技术能量积聚, 它必须是在相对高技术势位技术上实现, 并且需要资源的大量投入。就中国企业目前的状况而言, 企业技术状况普遍较差, 技术开发力量薄弱, 能够通过自主技术创新而实现技术进步的企业为数很少。因此, 通过技术扩散获得创新技术, 提高技术势能, 增加经济效益, 这对于中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有效方式和选择。

对于技术创新扩散而言, 有四类资本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资本是基础, 社会资本是支撑, 人力资本是主体, 文化资本是精髓。它们的协同作用推动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其中, 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紧密相关。

二、社会资本影响技术扩散的机制

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创新技术供给者向潜在的采用者转移创新技术的过程;另一种是潜在采用者的决策和实施过程, 包括采用者的认知、说服、决定、实施和确认过程。技术创新扩散除了受技术本身的特性, 如相对优势、复杂性、相容性、可观察性、可试验性及宏观政策环境等因素影响外, 主要还受创新扩散源和潜在采用者的意愿、决策行为、实施情况的影响。瑞安和格罗斯认为, “扩散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社会过程。扩散过程的核心包括了人际关系网内互换信息和采用一项创新的个体与受其影响、并采用创新的个体之间的社会模式。”可见,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 技术创新扩散需要综合运用资金、人才、信息、知识等多种资源的整合, 且所需资源远远多于技术创新。社会资本本身就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一个社会资本丰富的网络中, 创新主体比较容易获得所需的经验丰富的员工、专业化的技术、信息的支持、优先享受政府或其他部门提供的优惠待遇、资金融通能力等。可以迅速组织资源, 为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服务。因此, 社会资本有利于技术创新扩散所需的多种资源的获取。

其次, 社会资本量的增加扩充了传播渠道。传播渠道是信息从一个个体传向另一个体的基础。网络内组织间的社会资本存量越高, 网络行为主体之间的关联度越高, 技术创新扩散的渠道就越多, 相关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越快;同时, 社会资本的积累提高了创新扩散主体之间的关联, 提高了人际交往的频度。大部分个体评价一项创新并不是以专家们科学研究的结论为准, 而是更相信已采用了该创新的同伴们的主观判断。这些同伴起了示范作用, 系统内其他成员将模仿他们的创新行为。最后, 在扩散的初期阶段, 组织之间的技术关联度越高, 还越容易形成技术群, 导致“球形扩散”。因此, 社会资本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扩散的速度。

从扩散的时序上看, 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可以分为:创新观念的扩散、创新技术的扩散和创新实施技术的扩散。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采纳者的决策和实施过程。社会资本既可以缩短采纳者的决策时间和实施技术创新的时间, 又可以获取有效的信息, 降低信息的搜寻成本。从创新观念来看, 观念差距的大小决定了技术创新扩散速度的快慢。同一社会网络内的创新观念易于趋同, 这缩小了观念上的差距, 使潜在采用者更易于认同或接受创新者的创新理念;而在实施阶段, 社会网络的良好关系还有利于多方协作, 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这些都可以节约时间, 加速创新的扩散进程。现今社会, 社会信息量大且复杂, 社会成员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信息, 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有利于获取可靠信息。通过个体之间、组织之间的社会资本, 行为主体间的“社会距离”缩短, 提高了信息传递与扩散的速度, 降低了信息失真程度和社会信息搜集成本, 提高了信息积累。

社会资本有利于网络内知识的外部溢出效应增强, 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递与扩散。根据联系的性质,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正式的社会资本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本。这些非正式的社会资本既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也是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渠道, 尤其是对技术创新和扩散起重要作用的隐性知识更离不开非正式的社会网络的传播。

社会资本还有利于提高技术扩散潜在采用者范围和采用者总量。潜在的创新采用者的总和又称为饱和扩散量。按照采用创新的时间早晚来划分, 采用者可以分为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多数、后期大多数、落后者五类。并不是所有的潜在采用者最终都会转化为采用者, 良好的社会资本积累形成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 将使传播渠道的数量大大增加, 从而提高潜在采用者的数量, 扩大采用者范围, 尤其是早期采用者的人数。使扩散速度迅速达到“临界大多数”点, 冲破扩散过程中的瓶颈, 实现技术创新扩散的自我维持, 从而增加采用者的总量。

最后, 社会资本有利于提升技术创新扩散的“源”技术创新的数量与能力。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两个不同方面。技术创新是“源”, 是技术纵向的运动;创新扩散是“流”, 是技术的横向运动。“源”与“流”交融, 才会推动整个技术过程前行。社会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 形成了众多的技术联盟、虚拟企业、合作网络等, 个体、组织间通过集体学习, 增加了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其他外部社会联系, 导致大量的集成创新、合作创新的出现, 创新成果迅速增加。此外, 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 组织可以更好地调配和获得创新所需要的人员、信息、资本等资源, 为创新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从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绘制的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机制 (如下图表示) 。

三、小结

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扩散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社会资本的意义, 协调运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人力资本来共同促进技术创新的扩散, 创新的扩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技术创新的过程。因此, 构建企业的社会资本, 通过技术扩散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对于目前阶段的中国企业来讲, 具有更加特殊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 2004, (5) :5-14.

[2]武春友.技术创新扩散[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

上一篇:种类分析下一篇:鼓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