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技术扩散

2024-07-12

FDI技术扩散(共4篇)

FDI技术扩散 篇1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在许多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GDP 的贡献举足轻重。然而, 高新技术对生产率的影响, 依赖于它在潜在采用者中扩散的速度和范围。因此只有新技术大规模地进行扩散, 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整个国家和地区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从直接将技术扩散描述为技术在不同地点或使用者之间的转移, 到逐渐开始注重技术给新采纳者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能力的提高, 对技术扩散的定义也处于逐步完善之中。本文根据我国技术创新理论专家傅家骥 (1998) 的观点, 认为技术扩散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 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 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

1 技术扩散模型

技术扩散理论和大量关于技术采用和扩散的实证研究都表明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可以用S型曲线来描述[1], 如图1中的曲线B。即已经采纳新技术的使用者占所有使用者的比例随时间的变化会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许多技术扩散模型都用数理方法对新技术的这一扩散过程进行了定量描述, 下面将要介绍的传染病模型和概率模型就是典型的该类模型, 而另外几个模型则着重于对技术扩散的产生原理进行分析。

1.1 传染病模型

传染病模型假设限制扩散的主要因素是信息, 通过研究技术信息的传播来研究技术扩散的时间路径。Mansfield (1961) [2] 在他的“传染”学说中最早提出技术扩散是一种传染过程, 该学说认为技术创新在企业中的扩散过程是一个模仿过程, 采用技术创新的企业越多, 企业受到的影响就越大, 因而采用技术的可能性就越大。

传染病模型又可以分为外部影响模型、内部影响模型、混合信息源模型和两群体模型, 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外部影响模型。

假设一项新技术有n个潜在采纳者, 在某个时间点t有对应的y (t) 个公司采纳。从外部信息源开始传播的信息在某一个时点到达群体时, 可得到一个关于t的修正指数函数y (t) 。该结果源于假设仅存在系统外部信息源时, Lekvall和Wahlbin (1972) 提出的修正指数函数。图一刻画出了它的时间路径 (标记为A的曲线) ,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一信息传播过程没有产生S型曲线。该模型将技术扩散完全归于系统的外部因素, 没有考虑系统中已经采纳新技术的用户对未采纳者的影响, 因此该模型被称为外部影响模型。该模型也是Mahajan (1985) 以及 Meade和Islam (1998) 对技术扩散理论进行综述研究的基本技术扩散模型之一。

为了进一步考察系统外部因素对扩散速度的影响, 张国方等人 (2002) 提出了基于网络环境的技术扩散机制, 指出网络环境下信息传递可以使扩散源与潜在使用者相互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加, 速度加快, 成本降低, 从而有利于技术扩散的过程。邝国良等 (2006) [3]对外部因素对于技术扩散的影响做了更具体化的研究。他利用技术扩散过程与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原理的相似性, 将产业集群环境下的技术扩散简化到一维空间, 即将两企业间技术差距抽象成线段上二者的距离。其结论认为新技术潜在用户对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物化技术的引进成本, 而他们对该成本的敏感度又决定于缩小单位内涵技术差距的支出。由于该模型仅考虑了新技术本身对于潜在用户的影响, 忽略了技术扩散过程中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 因此仍是典型的外部影响模型。

(2) 内部影响模型。

假设在技术传播过程中, 主要的信息来源是过去的使用者。现在每个使用者和一个非使用者独立联系的概率为β, 如果现在的使用者数量为y (t) , 那么与目前的非使用者之一发生联系的概率为βy (t) , 最终可得到一个y (t) 关于t的逻辑斯蒂函数 (logistic function) , 图一也描述了它的时间路径 (标记为B的曲线) 。其中, β值越小, 传播越慢。与上面讨论的外部影响模型不同, 内部影响模型的图形随时间呈S型曲线逐渐增长, 直到到达一个可计算出的峰值, 随后下降。由于该模型假定技术的扩散完全是由用户群内部的信息传播而推动, 系统外部因素对于技术扩散过程没有影响, 该模型因此被称为内部影响模型。

项建云等 (2007) [4] 将逻辑斯蒂函数进行线性变换, 以RP技术设备的历年售出台数为历史数据, 对该技术的扩散过程进行拟合, 得到一条S型技术扩散曲线。由于当前时段位于S型曲线的“起飞点”之前, 他认为该技术目前仍处在孕育期, 还有快速发展的空间。但他没有提供设定设备饱和数量为10万台的任何依据, 因此该推导过程有失严密。除了系统内企业之间的信息传播以外, 还有各种关于内部影响的扩展模型, 赵绪福 (1996) 结合考虑企业内部竞争性因素, 认为技术扩散速度除了与采用者占潜在采用总数的比例有关以外, 还与新技术的所需投资大小、采用新技术的盈利性有关, 并由此提出一个单技术模型, 同样得到逻辑斯蒂模型的形式。

(3) 混合信息源模型。

混合信息源模型即著名的Bass模型。在该模型中, 非使用者受到两种信息来源的影响, 即内部影响与外部影响。用σ表示外部信息源的相对强度:当σ=1时, 不会发生内部信息扩散;而当σ=0时, 外部信息源不会传播。在一般情况下, 当σ值较小时, 其时间路径将类似逻辑斯蒂曲线, 而当σ逐渐增长时, 传染点下降, 逐渐退化成修正指数函数, 则时间路径不再呈S型特征。

许多学者将Bass模型的基本假设加以扩展并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苏津津 (1999) 认为影响技术扩散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新技术的调整费用、新技术采用的盈利水平以及新技术的采用比例。其实证结果对应的图型为S型曲线, 其中用户接受外部信息而自发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决定了扩散曲线开始上升的位置, 消费者受已采用者影响而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决定了上升的幅度。李敏等 (2007) [5]以义乌无缝技术的扩散实例为依据, 证明了该技术是在内外影响的两种作用下得到扩散的。其中外部影响主要有供应商的推动作用和广告的影响, 而内部影响则指的是该产业集群内部社会人际网络间的联系和沟通。他对于实际观测曲线与模型的拟合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解释是:依据的模型是基于传播网络为完全图的情况, 但现实世界中的技术扩散传播网络十分复杂, 与其有较大差异。但是, 他对于无缝设备饱和数量的设定同样没有经过严格的证明, 且对于如何应用复杂网络来修正该混合信息源模型也没有提出具体思路。

(4) 两群体模型。

前述模型所基于的假设是信息在个体之间无障碍的流动, 这只有在应用于同质人群时才是合理的。当人群为异质时, 个体之间的差异能阻碍联系的过程。两群体模型则是这方面的一个延伸。首先假设有两个相互不发生作用的群体, 它们各自以一定速度开始内部扩散过程, 再将该假设扩展到两群体相互作用的情况, 即其中一个群体的使用者可以将技术信息以某速率传递到另一群体的非使用者, 从而得出新的使用者增量结果, 累计传播路径是这两群体的S曲线的垂直叠加, 扩散的总速度将取决于群体内扩散速率和群体间扩散速率的加权平均。

对于两群体模型, 也有许多学者运用不同的扩展模型进行了分析。罗荣桂等 (2006) [6]研究了不同企业群之间的技术扩散速率不相同时的技术扩散的情况。如果非常好的替代技术已经出现, 则替代技术接受率将大于系统内部技术扩散的成功率, 当其它企业群对其扩散的成功率大于企业破产率, 原技术扩散的现象将仍然存在。另外, 韩瑞珠等 (2002) 从技术扩散的稳定性的角度, 来考察传染病模型下异质群体的技术扩散机制, 认为在技术传播中两类群体在互动中的扩散现象的变化规律取决于内增长率。在前者的基础上, 曾志刚等人 (2003) 进行了一定的扩充, 考虑技术扩散在两类群体中, 既存在同一群体之中的传播又存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播这一扩散现象。建立了与上文同类的模型, 通过考察模型的指数稳定性, 来考察技术扩散的稳定状态。

上述传染病模型致力于解释在某个时点已经采纳新技术的企业的比例, 演绎了同一群体内的企业通过信息的扩散相互影响的过程。该过程既强调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 也考虑了技术本身对企业收益预期的影响。

1.2 概率模型

该模型是分析个体所做出的技术采纳决策的一种方法, 它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是公司在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技术采纳的预期收益, 公司会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的考虑, 作出采纳还是不采纳的决策。Jensen (1982) 和McCardle (1985) [7]认为如果企业预期的收益水平高于采用新技术的成本, 那么企业就会引进新技术。由此可见对于概率模型的运用是以企业对于自身收益的角度进行考虑, 以理性假设来预测企业的技术决策。

康凯 (2002) 提出企业综合质量的概念, 即指环境属性和企业属性的综合, 以测度企业吸纳新技术的综合支撑能力。由此得到的技术扩散率曲线随时间变化呈S形, 与一般结论一致。另外, 潜在用户与扩散源的质量“距离”越大, 其采用的概率越小, 而时间一定时, 同一综合质量差水平上各企业的采用概率相同。

概率模型目前尚不能揭示出个体之间发生技术扩散的过程, 但它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相关变量的差异揭示出哪些是早期的新技术采纳者而哪些是落后者。

1.3 信息阶梯模型

前面有关技术扩散的文献实际上都是在研究技术扩散过程呈S型曲线发展规律的原理, 而信息阶梯模型则有助于解释某些新技术没有成功得到扩散的原因。假设新技术的两种形式A和B同时出现在市场上并对现有技术产生威胁。并且没有人确切知道A与B谁更优, 或是否优于现有技术。Soete等 (1984) 认为只要企业间技术进步的速率存在差异, 那么其中一项技术的优势就会得到持续的强化, 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也就是说后来的采纳者只是做了与早期采纳者同样的选择, 因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引进行为将提高其他企业对新技术收益率的预期 (Vettas, 1998) [8], 这个过程被称为“信息阶梯”。网络的外部性的存在能加强这些影响。不管A内在价值如何, 仅仅由于有较大的基数, 在一段时间后, 就可能比B更具有吸引力。

对于新技术的竞争取决于哪些因素, 研究者们观点不一, 但大部分集中于对网络的外部性的讨论上。刘建宁 (2005) [9]考察了广告对于一项技术占领市场的作用。利用双技术扩散模型, 研究者认为在企业的广告宣传力度不大、扩散和传播渠道不多时, 技术先进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其最终占领市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谁先掌握了先进技术就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也就是某项技术比其竞争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使技术选择在早期就消除了不确定性。

信息阶梯模型将影响扩散过程的信息归于网络外部性, 这些信息基本上都是外生于模型的。两项相互竞争的技术除非有明显优劣差异, 否则谁将在开始时点被选择将归结于外部因素, 这样就忽略了新技术本身的特征及其与扩散过程的联系。

1.4 技术扩散场模型

如同前面的传染病模型, 还有一些研究者也引进了一些机制相似的其他学科思想来考察技术扩散过程。段利忠等人 (2003) [10]借用场的概念, 提出技术扩散场的思想。当场源的技术水平较高时, 只要技术水平落后于场源的技术来源体处于这个扩散场中, 就会通过技术扩散受到场源技术的作用。技术扩散源对技术吸收体产生作用的方向由扩散源指向吸收体。将技术扩散场的社会环境和资源环境和技术扩散场的技术转移率都抽象成技术的“空间距离”, 进而证明了该扩散场是一个有势场, 由此产生技术扩散场的强度和扩散动力, 即相当于电场概念中的“电场强度”和“电场力”。用这种方法将技术扩散解释为技术有从较高“技术势”向低“技术势”传递的趋势, 并且将扩散范围内的企业的内在资源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都考虑在内, 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比较全面。

另外, 王金营 (2000) 运用技术扩散场的思想, 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本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由于创新源的技术势高于潜在采用者, 因此在它们之间存在着技术势差。新技术潜在采用者的技术原始积累水平越高, 人力资本存量越大, 那么他就越容易学习、消化和吸收创新技术, 率先得到技术势的提高, 逐步缩小它与创新源之间的势差。

可以看出, 技术扩散场模型与传染病模型一样, 着眼于用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信息传递来解释技术扩散, 只是前者是基于“场”的理论, 而后者是基于传染蔓延的机制。

1.5 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仿真模型也逐渐应用于技术扩散理论的研究。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模拟个体的行为和互动, 通过计算机模拟最终得到演化结果。其中元胞自动机 (Cellular Automata, CA) 的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基本结构包括:代表基本个体单位的元胞, 元胞邻域内一维或多维方向上的邻居, 包含该元胞各种可能状态的状态向量, 以及规定元胞在几种状态之间变化规律的局部规则等。其演化过程即模拟元胞在t+1时刻的状态, 该状态由局部规则、元胞自身及其邻居在t时刻的状态来决定。Bhargava (1993) 模型是技术扩散领域最早出现的CA模型, 此外较早的还有Boccara和Fuks (1998) 的一维CA模型, 模拟出的结果为S型扩散曲线, 且左右邻居个数越多采纳者比例上升越快。Goldenberg 和Efroni (2001) 建立了一个二维的CA模型, 可以比一维网格更为形象地表示现实个体之间形成的关系网。

国内学者祝数金等 (2006) [11]采用元胞自动机演化模型来模拟技术扩散过程, 结果表明, 企业的吸收能力为0时, 长期的技术扩散不会发生, 均衡状态的技术创新率趋近于0, 从而说明企业内部的吸收能力对于企业创新乃至整个经济系统的技术扩散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与实证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该研究表明技术扩散对于创新的非线性作用, 而且体现了吸收能力的提高对于经济系统的创新同样具有复杂的非线性效应。

2 问题及展望

在扩散源与接收方的技术水平差异方面, 上述模型的提出者都从微观角度证明了技术扩散的双方技术差异过大将抑制技术的成功扩散, 因为此时接收方不具备吸收该项技术的能力。但技术要得到扩散, 双方必须还是要存在一定差异, 即“技术势差”。还有学者 (夏万军, 2007;王再文, 2008) [12]根据计量经济学和新古典模型从区域部门之间技术扩散的宏观角度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如此一来, 双方的技术水平差距在多大范围内将最有利于技术扩散?对于新技术潜在用户来说, 与技术源的技术水平差异多大时才最适于引进该技术?对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有更完善的分析模型来进行探讨。

另外, 以往的技术扩散理论研究往往忽视了技术信息的获取成本, 因此, 技术信息的提供和获取方面的研究将会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随着不完全信息和风险等概念的引入, 将来的研究会倾向于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技术扩散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相应的社会效率进行研究。

对于技术扩散的模型研究, 过去的实证研究总是倾向于利用不同数据集来对同一个模型进行评估, 将来可能更侧重于对各种各样的技术扩散模型进行效果比较研究, 即将不同的模型应用于同一个给定的数据集。同时, 应用博弈论对技术扩散中的企业是否利用新技术的决策行为进行分析, 将会成为未来技术扩散理论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 新的数学方法的应用, 新的挑战和机会的出现,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需要对技术扩散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MAHAJAN V, WIND Y.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s of new productacceptance:A reexamination[M]//In Mahajanand V.Wind Y. (eds.) :Innovation Diffusion Models of New Product Acceptance, Balling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86:3-25.

[2]MANSFIELD E.Technology change and the rate of imitation[J].E-conometrics, 1961 (29) :741-765.

[3]邝国良, 林晓湧, 万莉.基于Hotelling价格竞争模型的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11) :203-206.

[4]项建云, 葛茂忠, 徐人平.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RP技术扩散模型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 (2) :149-151.

[5]李敏, 杨建梅, 欧瑞秋.Bass模型在无缝技术扩散中的应用及新发现[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7) :33-36.

[6]罗荣桂, 江涛.基于SIR传染病模型的技术扩散模型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 2006 (1) :32-35.

[7]McCARDLE K.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the Adoption of NewTechnology[J].Management Science, 1985 (21) :1372-1389.

[8]VETTAS K.Demand and Supply in NewMarkets:Diffusion with Bi-lateral Learning[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29) :215-233.

[9]刘建宁, 邹礼瑞.基于盈利和相互影响的技术扩散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1) :105-107.

[10]段利忠, 刘思峰.技术扩散场技术扩散状态模型的理论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3, 6 (29) :251-256.

[11]祝数金, 赖明勇, 聂普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技术扩散和吸收能力问题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8) :63-69.

[12]王再文.技术扩散与收入收敛的新古典框架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 2008, 25 (2) :62-65.

促进我国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效率 篇2

一、宏观政策

(一)宏观政策制定。

从全球范围来看,凡是高新技术企业蓬勃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对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支持都是较为健全和完善的。但是,政策制定要注重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特性和发展的规律。根据日本的一项对各技术领域与科学之间关联程度的调查显示,与科学关联程度的强弱根据技术领域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现阶段技术创新主要是以产学研为发展道路,实际在进行产学合作时,必须充分地考虑这些不同技术领域所带来的差异来进行技术转移的引导。比如,在部分医药品及信息技术(IT)产业领域,专利的占有可能性较高,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成本也比较低,而在产品非常复杂、生产规模较大,同时服务网络也不可或缺的航空、宇宙及汽车产业中,依然应该由大企业专门从事研究开发。

(二)知识产权保护的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规范是造成我国技术创新裹足不前的一个重要因素。

1、大多数企业不愿采取技术领先战略,间接减缓甚至停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进程。

企业的知识产权得到保障,就具有开发新技术的动力,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安排就可以无须担心专利技术被人无偿使用。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获得技术转移带来的收益来满足技术创新的发展和企业其他方面的要求。一旦发生纠纷,就可以以完善的法律条文处理各种情况,对于事件的处理更加方便。

2、对于高校等研究机构而言,需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这就需要系统的培训,借鉴国外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分析知识产权流失的可能途径,将知识保护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制度上。

3、加大处罚力度。

我国法律条文中对于各种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知识产权推行不如预期的重要原因。

(三)风险投资特点和发展规律。

风险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有很大作用:为技术创新提供合理的融资渠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风险承担者;为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提供融通资金;为企业带来先进的专业化管理,避免技术创新投资的盲目性、随意性,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但是,国家在制定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相关政策时,要以市场为出发点,不能单纯以政府意愿来决定风险投资的运行。例如,美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教训是政府支持的高技术企业投资公司的失败。这项计划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并不完全符合风险投资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由于风险投资的风险大﹑周期长,而高技术企业投资公司取得的是低息贷款,因有归还贷款的压力,在加上许多投资人和管理者的急功近利,使得不少公司在取得贷款后,并非真正用于支持创新者创业,而是以高利率转贷给工商企业以稳赚利率差。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高技术企业投资公司由于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投资管理者,从而因管理不善造成亏损。可见,任何金融政策的实施都必须符合金融现象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试图改变经济规律的做法都会失败。

二、技术转移体系的建立

按照我国现在实际的发展,我国技术转移体系应当由大学研究机构——国家控制,风险投资参与的技术转移机构——企业来构成。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结构还不成熟,自主创新技术转移还没有达到可以成为独立经营,为公司获取经济利益的企业经营组成部分。我们现在主要是通过大学和国家建立的研究机构进行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在现阶段是比较符合我国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的。大学通过技术筛选系统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开发研究,技术转移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支持各种形式的技术开发。可以包括:①帮助公营机构申请获得专利和生产许可证;②资助大学师生对一些有希望的但尚未证实的高技术设想进行早期开发,与一些大学共同安排高技术实验项目,并提供资金;③在大学中设高技术奖励基金;④不定期举办高技术发明创造竞赛;⑤帮助有技术专长的集体或个人开办新企业,协助办理开办手续,提供资金方面的帮助。

技术转移机构需要由国家控制和支持,主要是借助国家给予的职能权利便于技术转移的正常进行。例如,由国家授权的保护专利和颁发技术许可证的职能权利,可以节省向有关部门申请的复杂手续;有根据社会需要保证国家的研究成果或诸多有应用前景的技术进行再开发的权责;有权对政府投资的研究成果和它认为可能导致用户实际应用的研究领域,可以对有关项目给予资金条件支持的权利等。

风险投资是以前比较薄弱的环节,技术创新是高投入、高风险,也是高回报的,如果缺少大量资金的支持,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就很难发展。但是,如果是由于单个个体难以对技术创新风险做出很好的应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投资者对于技术创新的投资不重视,专业的投资机构发展缓慢。如果由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解决技术转移中的法律问题,并且有专业人员来选择项目,使其符合科技市场的发展要求,同时帮助经营管理以保证获利,那么投资者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就会快速增加。通过直接介入这些投资,以提供管理和经营专家的方式来帮助处于早期阶段的公司尽快成长起来。技术转移机构的专利律师与其投资的公司的发展小组以及专利法律顾问一起,共同制定一个战略性的专利投资组合,不仅保护投资公司的产品,而且保护了知识产权。

企业是这个转移体系的最后的环节,我国企业现在的技术创新力量比较薄弱,有关专利等无形资产的法规不是由一两个法律顾问可以应付的,必须有法律团队分工协作来完成从申请专利到解决技术纠纷等一系列问题。即使开发出产品,也不能保证产品适销对路,不可能将产品涉及的所有方面都由自己独立研发。有些专利还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要进一步开发才能推向市场,作为中间桥梁的技术转移机构就可以负责为学校或研究机构申请并保护专利,资助他们进一步把技术开发到可以实际应用的程度,再转让给企业,所得收入由学校和技术转移机构按一定比例分配。

三、技术转移机构的目标定位

(一)目标与定位:转移机构致力于从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挑选技术项目,并通过最有效的手段将技术推向市场,主要目标是实现技术的商品化,包括寻找、筛选和获得技术、评估技术成果、进行专利保护、协助进行技术的商业化开发、市场包装、转让技术、监控转让技术进展等。其基本任务是推动新技术的转移和开发工作,尤其是促进大学以及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包括提供商业支持,鼓励私营部门的技术创新投资和扶持中小企业。

(二)运行机制:企业的运行机制就是通过自身的工作,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职权,同国内各大学、研究院所、企业集团及众多发明人有着广泛的紧密联合,形成技术开发——推广转移(销售)——再开发及投产等一条龙的有机整体,利润共享,起到联结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需要具有捕捉未来市场技术并从中获得回报的独特能力,通过投资于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扩大知识产权的范围,创造新的价值。不仅通过转让技术使用获取价值,而且通过建立新的风险投资企业,把获得巨大报酬返还给它的技术提供者、商业合伙人和股东。研发人员机构将专利、发明等成果委托给技术转移机构,经审议后替发明人支付专利申请费用和代办申报,颁发许可证,使发明者得到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然后,即可对专利等开发成果进行转让和利润分成。

四、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国家网络体系

(一)建立创新网络系统的必要性。有效的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对技术创新的成败和效率有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在感知需求、产生新思想、提高研究开发效率、减少创新的失败等方面。获取技术信息通常是通过从公共信源获取信息,采用反求工程获取信息和从技术拥有者那里获取信息。从技术拥有者那里获取信息是最直接的方式,相对而言,容易得到较完整的信息。但是,由于技术创新信息流通不顺畅的原因,想要获得最新的技术创新项目信息是不方便的。相对的,拥有创新技术的研究机构等不具有自己推销技术成果,需求合作伙伴的能力,所以建立创新信息网络对于技术创新涉及的组织的运作都有很大帮助。

(二)建立技术创新信息国家网络体系的条件。信息体系的建立需要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给予其向有关单位收集技术创新信息的权利,保证所收集的信息不会被其他技术研究机构利用,有的研究机构可能利用系统的资料为自己的研究服务;有的研究机构的实力超出原技术拥有的机构,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技术研究再将其进行转让,这种行为侵犯了技术的首创性,影响小型机构或个人研究的积极性,阻碍研究的正常进行。保证信息不会被企业无偿使用,保护信息来源者的知识产权;保障技术需求部门的利益,不会被商业竞争者知晓商业秘密和本身技术的缺乏,有的商业企业可能利用信息库中其竞争者的需求信息来打击需求企业,使需求企业的结构调整、经营管理等经营活动受到破坏。拥有国家法规的支持会极大地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有利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与国家技术创新评比挂钩,利用国家对技术创新的各种促进活动来加强人们对于技术信息网络的关注和参与。将系统内的成果交给国家技术创新评比组织,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成果进行评比,对于获得优胜的技术项目的研究单位和个人给予鼓励,如颁发经济奖励,开展项目申请绿色通道等方式使研究机构和开发个人有意愿将最新研发成果输入信息网络的数据库。不仅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买方选择机会还会获得国家的相关支持,对他们来讲是一举两得的好机会。

高校等研究机构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在高校资助大学师生对一些有希望的但尚未证实的高技术设想进行早期开发,在大学中设高技术奖励基金,不定期举办高技术发明创造竞赛。对于技术创新有开发性思维,有一定技术设想且技术设想具有未来发展意义,并且愿意未来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高校学生,给予经济奖励的同时,组织国际交流活动,通过筛选将部分学生送入技术创新发展迅速的国家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回国后进入大型研究机构或是给予他们相关的帮助,以建立他们自己的科技企业。对于不愿意回国的学生,可以将他们纳入国际信息系统的范围,如果所在的研究机构有意愿出让先进技术,也可以输入我国建立的技术信息系统,如果有相关的国际技术发展的信息,在不涉及泄露有关国家机密或是公司企业研究机密的情况下,经过国家的审核是有利于我国技术发展的信息,国家也会给予有关个人表彰和奖励。留在国内的学生可以为他们设立专门的学习组织,以他们本身的兴趣和研究的方向来划分所学的专业,为未来的研究打下基础,完成学业后由国家安排进入研发机构或自己进入相应企业继续研究发展。

(三)国家信息系统的作用

1、收集相关信息。将各个领域进行划分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从学校和科研机构收集相应的技术项目描述和一些外层研究数据表述技术设计的性状功能等,当然这里不包括核心的技术设计。然后,将这些信息经过加密输入数据库,对项目的先进性与操作难度和深度进行排序,还要按照技术所有者的经济意愿或是其他要求来过滤选择,得出相应的数据。一方面便于企业查找,还可以减少双方沟通的时间,对于经济或是其他问题要求差别较大,可以不提供信息提示。对于在国家正式登记注册的企业也按从业领域给予唯一的信息进入代码,以便于形成企业个体数据库。防止企业商业调整或经营趋势被企业竞争者提前知晓,破坏自由竞争的商业环境。

2、技术转移的桥梁。企业一旦寻找到需要的技术,就可以上报系统,然后由系统与技术转移机构联系。技术创新信息系统是技术转移机构信息来源的基础,两个组织共同合作可以促进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由技术转移机构联系双方,作为中介来完成技术转移的事项,以其专业性减少技术转移中的经济纠纷,便于企业获得可以直接推向市场使用的技术。如果企业不想通过技术转移机构,也可以通过系统联系双方,买卖双方自己进行技术转移事宜的洽谈协商。

3、国家创新技术信息的掌握。国家技术创新管理部门通过技术信息系统收集创新技术的发展和开发的不足,由管理部门制定促进技术创新的法规,指导国家技术创新计划实施的内容。保障国家对于技术信息发展的掌握,便于整体调控和政策辅助。国家可以就世界技术的发展趋势来引导我国技术发展的方向,区别分析,对最为需要的技术制定保护政策。

参考文献

[1]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戴大双,李浩.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大连理工出版社,2003.

[3]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赵立新.技术转移与产业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FDI的技术外溢途径探讨 篇3

为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共享, 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业务指标一致。为此, 在供应链管理中必然要依赖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技术是成功改善供应链管理绩效的关键, 高水平的信息可使公司获得开发独特的物流能力, 来帮助公司得到重要的信息经济性, 获取竞争优势。

四、小结与展望

研究学者和业界人士都充分认识到信息流对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如大量的文章分析了信息流在物流运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缩短信息响应时间、保持信息传递通畅和实现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共享给供应链所带来的利益等。但对于供应链和物流运作过程中对信息流的研究并不充分。在目前多变的、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竞争环境下, 企业供应链应及时响应来自市场各方面变化的能力, 让其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时间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Gregory R.Parsons.Information Technology:A New Competitive Weapon[J].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1983:3-13.[2]Karl B.Manrodt, Frank W.Davis.The Evolution of Service Response Logistic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

[3]Rita Koselka.Distribution Revlution[J].Forbes, 1992, 149 (11) .[4]Rachel Mason-Jones, D.R.Towill.Using the Information Decoupling Point to Improv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J].

[6]马林:基于供应链演变的信息分享模式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11) .

[7]段永强:基于多Agent的企业信息系统敏捷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0 (11) .

[8]常志平、蒋馥: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层次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3 (2) .

(责任编辑:郭亚娟)

○傅莹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近年来, FDI与技术溢出和技术进步成为经济研究的热点, 相关文献不论是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方面都有很大突破, 这充分表明FDI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互动过程中, 产业关联和市场竞争所产生的技术溢出较大, 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过程中呈现的进入方式上的变化和进入产业、区域上的集聚趋势, 对技术溢出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依据技术外溢理论, FDI进入东道国会直接或间接带来技术上的转移, 使得东道国企业获得技术溢出。这既激发了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意愿, 也增强了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从而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一、FDI的技术外溢基本特征分析

技术溢出是技术转移的一种, 是由技术知识的外部性所带来的无意识的技术传播, 也就是技术知识在它的运用和转移的过程中, 由于一些问题产生了潜在的市场失效, 导致了外部经济的出现。这是一种正的外部经济, 它使得技术创新的社会边际收益率大于技术创新企业的边际收益率。从社会角度来说, 技术溢出有利于总体福利的提高, 但它也带来了市场的失效及技术创新企业的收入转移效应, 导致收入分配失衡。因此从创新企业和市场的有效性角度来说, 技术溢出存在不良的影响。

二、跨国公司技术优势转移的途径

跨国公司技术优势转移主要是通过对东道国技术溢出实现的。跨国公司对东道国技术溢出是指跨国公司实施FDI时, 由于FDI资本内含的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 促进了当地生产率的增长, 进而对东道国长期增长作出贡献, 而跨国公司又无法获取其中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通常由跨国公司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有两个基本机制:一是直接学习外国技术知识;二是使用外国发明的先进中间产品, 可以通过进口和FDI得到。跨国公司技术优势转移主要有以下五种途径。

1、技术模仿

跨国企业在国外经营时相对于东道国厂商而言处于不利的地位, 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因此, 跨国公司必须具有足够的技术优势以抵消东道国厂商的特有优势, 并补偿在陌生环境中所增加的经营成本。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进行投资, 不仅给东道国带来了新设备、新产品和新的生产方法, 还带来了新的营销理念和管理理念。相对于东道国企业, 跨国公司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地位和管理优势地位, 在东道国获得了市场垄断地位, 取得了巨大的利

溢途径探讨

益, 这给东道国企业带来了示范效应。东道国企业通过模仿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学习先进管理理念, 走向引进——模仿———创新的良性发展轨道, 提高了生产效率, 提升了技术和管理水平, 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对跨国公司形成威胁, 迫使跨国公司引进更先进的技术。而通过先进技术的不断溢出, 东道国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得到提升。

2、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作为技术溢出的渠道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跨国公司对子公司技术转让的同时也形成了技术外溢的可能性, 只要能继续维持竞争优势地位, 它就不会把最先进的技术向东道国子公司转移, 改善产品性能与质量的压力就较弱。相反, 如果跨国公司之间、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之间竞争激烈, 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不断, 那么跨国公司内部国际技术转让的速度也会加快。同时, 在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下, 各种渠道的技术溢出有更广阔的空间。由于东道国一些行业被少数企业垄断, 在没有外部势力介入的情况下, 这些企业缺少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积极性。一些东道国政府为了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或迫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压力而开放这些行业, 使东道国的垄断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不得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跨国公司为了与东道国企业竞争, 也不断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理念, 导致新技术不断溢出, 结果促使东道国企业得到了跨国公司更多的技术溢出。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刺激当地厂商更加有效地使用现有资源, 推动本土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

3、前后关联

产业关联指的是企业之间长期联系的交易, 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产业间的关联本质上是由各个产业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 各个产业因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别。后向关联带来的外溢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子公司与东道国国内供应商建立联系, 为了达到期望的产品质量标准与交货的及时性, 对为其提供投入品的本土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管理咨询而提高了后者的技术效率。前向关联所带来的技术外溢是指跨国公司子公司为当地企业提供中间投入品, 其技术指导和高技术产品的运用引起当地客户技术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跨国公司子公司之所以愿意与当地供应商建立非正式的、有一定稳定性的“联系”关系, 是因为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投入要素, 增强产品竞争力, 又可以根据市场上产品的需求趋势及时调整生产规模, 最大地保证自身的赢利水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实现分工利益最大化, 实行“基于价值活动配置和协调”的战略。这种战略是在全球范围内, 用价值链原理实行分工, 跨国公司的重点是保持价值链重要环节的“特定垄断优势”, 获得价值链中利益的最大部分。在价值链分工中, 跨国公司为了提高自身利益, 降低成本, 往往会给处于价值链中的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帮助, 建立新的技术标准或共同研发某项技术, 通过价值链把新技术传递给东道国企业, 使其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4、人力资本流动

跨国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率, 一般会对在东道国招聘的人才进行培训, 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生产与研发的企业, 随着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的扩大, 培训的人数和水平会不断的提高。在培训中, 东道国的技术人员会与跨国公司的专家共同从事研究开发, 从而获得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跨国公司对其雇员的技能培训, 通过雇员向东道国企业流动, 被东道国企业吸收, 从而提升东道国企业的技术竞争能力。

5、技术战略联盟

技术战略联盟形成及运作的动力, 是新技术开发中集成与分享知识的重要性。结成技术战略联盟有四大好处:能带来稳定而有活力的经济规模及经济机会;快速并且容易地获得知识和进入市场;减少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资金投入及风险;有可能借助联盟力量影响目标市场的竞争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通过技术战略联盟的方式来参与全球竞争。技术战略联盟出现在不同的产业和不同规模的公司之间, 可以涉及横向联系或者纵向联系。在汽车、半导体、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讯、机器人、飞机、生物技术等产业都有大量的技术联盟存在。由此可见, 技术战略联盟是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一个新途径。

三、结论及建议

技术溢出不是由于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而“自动发生”的, 它存在较强的人的主观因素。因此, 我国政府在引入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要发挥一定的调节作用, 扩大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要积极引进高产业关联度的项目, 培育与外资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有效的产业关联, 充分发挥外资的产业带动作用,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为防止跨国公司通过技术优势操纵市场, 政府必须实施系统的可操作的反垄断措施, 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应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 让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工人能较好地学习使用, 使得FDI的溢出效应更加显著;切实转换我国的科研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 实现学、研与产的有机结合。

摘要:技术溢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大多数国家在注重国内科技创新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由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本文试图探讨FDI技术溢出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陈涛涛: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 2003 (4) .

[2]江小涓等: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张杰飞、张国强:FDI、技术溢出与技术进步——一个文献述评[J].科技管理研究, 2008 (3) .

[4]林吉双、杨继军:FDI技术溢出的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金融, 2006 (3) .

国内技术经济扩散研究综述 篇4

农业技术扩散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农业技术由最初的少数人使用到后来的绝大多数人普遍采用的过程。简言之, 它是指农业技术在其采用者 (主要是农民和一些农业企业) 间的传递和被接受的过程。据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石燕泉介绍, 近年来我国农业专利申请大幅度增加, 发明专利比例不断上升, 农产品注册商标约占商标注册总量的6%, 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跃居UPOV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成员第四位。每年平均有7000项农业技术问世, 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有30%——40%, 而形成产业化的不足20%。由此可见, 技术扩散比技术创新更重要。因此, 对国内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进行总结, 为以后深入研究相关理论指明方向, 有利于加快技术扩散速度的研究, 从而提高农业技术利用率。

二、国内研究现状

1.主要研究内容

我国对农业技术扩散的研究较晚,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陆续研究。近二十年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技术扩散速度及模型的研究, 农业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研究等, 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扩散的影响因素和农业技术扩散的模式体系上。而别的方面研究较散, 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化。因此, 本文只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做出总结

1.1扩散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总结

艾路明 (1998) 从农业技术扩散的宏观环境入手, 而李季, 韩一军, 胡洪文 (2003) 等以具体的案例说明影响技术扩散的原因, 他们指出农业自身特点, 区域特点, 技术自身因素, 科技推广机制不健全, 信息障碍, 资金投入不足, 农民素质低, 传播渠道, 资源稀缺程度, 国家政策等是造成技术扩散效率低的直接原因。学者盛亚则从技术本身属性 (技术扩散的源点) , 扩散渠道, 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环境, 技术接受方5个方面分析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秦文利 (2004) , 宋燕平 (2005) , 石束 (2008) , 李艳华 (2009) 等分别研究了农民素质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常向阳, 姚华锋 (2005) 则从宏微观两个层次, 政策、法规、市场因素、农业技术科研机构、农业技术中介组织、农民5个方面阐述了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刘辉, 李小芹, 李同升 (2006) 则从农业具有的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等特征, 结合高新技术高风险, 高收入, 高外部性经济效益特征, 指出了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刘笑明 (2007) 从失败案例出发认为区域基础设施状况、农业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程度, 政府推广部门职能的发挥程度、农民素质等是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主要因素。王永强, 朱玉春 (2009)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加上农业技术本身扩散源与采用者之间的关系因素, 全面系统的分析了农业技术扩散过程的障碍因素。刘笑明, 李同生 (2008) 两位学者第一次将距离作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建立了距离与扩散强度之间的数量模型, 定量的分析了距离对扩散强度的影响, 同时他们也第一次建立7个1级指标22个2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环境作出定量化评价。方维慰, 李同升 (2006)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空间扩散环境的具体措施。

1.2农业技术扩散模式体系方面的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单一的扩散体系已经不再适用, 迫切需要建立多种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扩散体系。因此这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资连锁经营, 农头企业,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 农业科技园区方面。张丽君 (1999) 根据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及扩散存在的问题, 将创新扩散模式分为政府供给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和农户需求主导型技术创新模式两种。张存玲, 杨哲林 (2002) 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技推广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指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要转变观念、职能、服务方式和经营机制, 拓宽服务领域, 建立新的技术扩散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 快步走向市场。齐敦品 (2005) 指出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结合是农业技术扩散的理想模式, 并指出农业技术扩散产业化是整合技术资源的有效形式, 强化信息流动是加速农业技术扩散的关键。徐萍, 常向阳 (2005) 指出了传统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农资连锁经营是农业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王云霞, 曹建民 (2007) 介绍了参与式研究方法的本质、发展过程、特别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应用参与模式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意义。郭庆海 (2005) , 张春敏 (2007) , 史金善 (2008) , 张志鹏 (2008) , 李箐 (2009) 等分别研究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他们指出农业龙头企业是技术创新和新技术使用的主体, 提高了技术扩散的有效性, 有助于降低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各种风险, 并提出为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 应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和协调机制, 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支持,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 增强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朱湖跟 (2002) 分析了我国农业高新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 有高新技术自身特点, 农民素质约束, 经营规模的制约, 现行推广体制的限制, 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成功经验, 探讨农业技术扩散的对策。马琼 (2008) 通过建立扩散效应强度模型和创新的空间扩散模型说明了农业科技园区对周围农村区域所产生的扩散效应的大小遵循距离衰减规律, 为农业科技园区布局提供思路。王武科, 李同升, 刘笑明 (2008) 在系统调查园区内农业技术成果采用情况的基础上, 从时间维和空间维角度对园区内农业技术扩散轨迹进行实证分析, 揭示了农业技术扩散的时空规律——“点——轴”渐进扩散规律。

2.前人研究特点

2.1

研究的出发点相同, 都是为了提高扩散效益, 提高农业新技术利用率, 只是研究的角度不同, 但都不同程度的为农业技术扩散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意义。

2.2总体研究较少, 但从时间上纵向比较, 研究的学者越来越多, 研究领域也逐步拓宽。

1988年到2010年间共有论文170余篇, 1994年以前的研究极少, 原因是国内这方面研究刚刚起步, 前人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 研究方向和目的也不是很明确。1994年以后研究慢慢多起来, 主要是技术扩散问题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学界的高度重视, 2006年以后甚至出现了很多专项研究技术扩散的基金;研究内容从1994年以前的单一影响因素研究逐步拓宽到推广体系, 扩散模式, 扩散速度, 技术扩散的经济学分析, 农业技术扩散的博弈论分析等, 但研究更多的还是集中在农业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和模式体系上, 其它角度研究虽多, 数量都很少, 且较分散。

2.3理论研究较多, 方法较少。

大多数学者从理论上研究技术扩散的概念, 理论框架, 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性, 制约因素等, 提出的政策建议可操作性差, 且大都大同小异。对于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研究较少, 对农业技术扩散从空间展开研究较少, 一方面体现在数量上, 一方面体现在学者个数上。

2.4研究比较分散, 系统化研究较少。

2007年以后陆续有学者尝试实证分析, 但还是定性分析较多, 定量分析较少。作者从阅读文献中发现80年代后期学者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案例摸索探讨影响技术扩散的原因, 2000年以后到2008年一方面一些学者较多的从宏观上总体把握, 一方面一些学者针对具体的推广扩散案例来研究, 研究内容更广泛, 包括扩散模式比较, 扩散过程分析等, 与前期研究相比, 这时的研究逐步朝着理论系统化发展。近三年学者更多的关注实证分析和系统研究, 但这方面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三、结语

本文对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在农业技术扩散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 发现所有研究大致上围绕“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这一模式展开的。学者研究的出发点都是由于我国农业技术转化率低, 扩散效果不理想, 即从发现问题出发。因此, 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即“寻找原因”, 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针对部分原因或系统原因进行不断的摸索探讨, 力求找出解决扩散效率低下的可行方法即“解决问题”。无可非议, 这些研究不同程度的为技术扩散效果的提高做出贡献, 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但研究中还存在一些缺陷, 即实证研究定量研究较少, 系统化研究较少, 这就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同时国家应该加大这类基金投入, 鼓励更多的学者开拓思维, 积极的研究农业技术扩散领域的新课题, 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出贡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该领域内研究较少, 且专门的研究人员更少的现状。

上一篇:教育技术培训能力模式下一篇:江西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