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扩散效应

2024-09-16

环境扩散效应(共8篇)

环境扩散效应 篇1

摘要:生态工业园对于改善园区内部的环境质量成效斐然。然而, 生态工业园对其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有多大贡献呢?本文通过生态效率、生态工业园贡献率等指标, 对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进行了测算, 并以天津生态工业示范园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工业园对其所在区域环境改善的贡献有限。由此得到启示, 环境扩散效应不仅体现在园区内部的环境改善上, 更应体现在拉动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溢出等隐性扩散效应上。

关键词:环境扩散效应,生态工业园,生态效率,实证研究

1 研究模型与研究方法

1.1 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

所谓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 指生态工业园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的贡献和影响。按照影响方式和途径可以划分为显性环境扩散效应和隐性环境扩散效应。显性环境扩散效应指生态工业园对周边区域环境改善“能表达”的贡献, 可以通过生态工业园与其所在地区的一系列指标的对比分析进行测量, 包括生态效率的增长率、生态工业园贡献率等。隐性环境扩散效应指生态工业园对周边地区环境改善“存在且难以测算”的贡献。它通过生态工业园的技术溢出、园区内外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放大效应, 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下面仅对生态工业园的显性环境扩散效应进行测算。

1.2 区域生态效率的测算方法

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 (WBCSD) 将生态效率定义为通过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服务和商品, 在满足人类高质量生活需求的同时, 将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的影响降到至少与地球的估计承载力一致的水平上[6]。区域生态效率不仅要表征区域产业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而且要评价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 区域生态效率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影响的比值来表示。计算公式为:

EEi=EDLiEΙi (1)

其中, EDLi为第i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用工业总产值表示;EIi为第i个地区的环境影响程度, 是对工业废水排放、二氧化硫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耗煤量、年供水量、耗电量、热力消耗量、天然气供应量等8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算术平均值, 这8项指标分别反映环境污染情况和资源消耗情况。

在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中, 反映环境影响的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 而且数据样本有限, 因此, 利用公式 (2) , 分别对8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具体方法是:

yi*=yi-yminymax-ymin (2)

式中, y*i是某项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指标值, yi是该指标在某年未经过无量纲化处理的原始数值, ymin和ymax分别为观察期内该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工业总产值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由此, 可以测算出生态效率指数。该指数大于1, 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基本能够弥补由此造成的环境破坏;反之, 则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程度。

1.3 生态工业园贡献率的测算

生态工业园贡献率, 也称为生态工业园对其所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贡献率, 是指在区域的经济增长或环境改善的指标中生态工业园拉动所占的份额, 用两者的经济水平、各项环境指标的增量的比值来表示。具体的, 用y代表生态工业园所在母地区 (表示为区域M) 的某项指标的增加值 (或减少值) , t代表年度, 则t年区域M该指标的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rt=yt-yt-1yt-1 (3)

假设区域M可划分为S个子区域, 其中有 (S-Q) 个生态工业园, Q个非生态工业园区域。用xi表示第i个子区域该指标的增加量 (减少量) , 则 (1) 式变为

rt=xt1-xt-11yt-1+xt2-xt-12yt-1+xtm-xt-1myt-1 (4)

相应的, 第i个生态工业园的贡献率计算公式为:

bti=xti-xt-1iyt-yt-1 (5)

即该指标的第i个生态工业园的增加值 (或减少值) 除以区域M的增加值 (或减少值) 。

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2.1 样本选取的依据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 面积仅占天津市3‰, 但工业总产值已占到全市1/3以上、出口额占到全市近一半[7], 开发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历年均在中国54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首位。自2000年实施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以来, 开发区已通过工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措施, 形成了以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四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链条, 推进企业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减排成效显著, 达到国家《综合类生态工业园标准》。目前已通过国家验收, 成为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可见, 天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活力, 同时在园区生态建设方面也成效斐然。然而, 天津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否对天津市的生态建设产生同样显著的贡献呢?由于我国很多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轨迹与天津生态工业示范园相似, 是在原有开发区基础上进行改造建设的, 属于综合型生态工业园。因此, 回答这一问题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具有普遍意义。

2.2 数据来源

由于数据来源的限制, 选择天津开发区1998~2002年的环境与经济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于《天津市统计年鉴1999~2003》、廖红 (2002) 、《中国经济性特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天津开发区生态规划项目结题报告》、《中国经济特区开发区年鉴1999~2003》。

3 测算结果与分析

3.1 天津开发区与天津市的生态效率增长趋势

依据公式 (1) 、 (2) , 测算1998~2002年天津开发区和天津市生态效率。其中, 经济发展水平用工业总产值表示, 环境影响选取二氧化硫排放、工业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排放、年供水总量、耗煤量、耗电量、热力消耗量、天然气供应量等8项指标, 对于小样本数据, 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环境影响的综合得分。测算结果见图1。

图1表明天津开发区和天津市的生态效率都有增长趋势, 但二者增长趋势并不完全一致。天津开发区在1999、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 近两年的增长幅度较小。天津市在2001年的增长幅度很小, 而在2002年又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这与天津市在此期间建立“生态城市”目标、加大环境治理措施有关。进一步发现, 天津开发区生态效率与天津市生态效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55。可见, 天津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

3.2 天津开发区的生态工业园贡献率测算

利用天津开发区与天津市的各项反映经济水平和环境状况的指标的变化情况表示生态工业园贡献率。依据公式 (5) , 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用天津开发区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量除以所在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量。同理, 环境改善的贡献情况可选取天津开发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耗煤量、耗电量等5项指标分别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表1。

注:*号处为负值, 原因是天津开发区与天津市在该指标上的变化情况相反;@处为估算值。

由表1可见, 天津开发区对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 其贡献率逐年攀升, 到2002年天津开发区在工业总产值增长方面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7.3%。然而, 天津开发区对天津市在环境改善方面的贡献并不乐观, 2002年二氧化硫排放减少方面的贡献率仅达到3.04%, 2001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减排方面的贡献率仅达到6.82%, 2001年耗煤量减少方面的贡献率达到1.52%。

3.3 分析与讨论

从天津开发区和天津市的生态效率增长趋势看, 二者在协调发展趋势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达到0.9355) , 天津生态工业示范园的建设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然而, 进一步对生态工业园贡献率的测算结果表明, 在污染物减量和资源节约方面, 天津开发区对天津市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分析其原因, (1) 由于天津开发区实施“绿色招商”和拥有聚集效应, 引进了大批科技含量高、污染程度低的项目, 而且聚集了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相对其他工业园区或单个分散的企业而言, 在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具有优势, 资源环境指标的绝对值本身就较低 (表2) 。 (2)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 天津市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 目前天津市除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外, 还有宝坻经济开发区、天津武清开发区、天津塘沽海洋新技术开发区、天津西青经济开发区、天津市津南经济开发区等省市级开发区。根据公式 (5) 和表1的结果可知, 宝坻经济开发区等其他区域占用天津市环境容量的比例较大, 因此, 仅从“三废”、单位能耗等环境指标来看, 这些地区的环境改善在未来将对天津市的协调发展产生较大贡献。

数据来源:2006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注:@表示估算值;*表示该数据为2004年数据。

由此得到两点启示: (1) 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局限性。仅在城市范围内建设几个生态工业园是远远不够的, 单个生态工业园对所在区域的生态建设的贡献是有限的。即使单个生态工业园区达到废物零排放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目标, 仍然不能引起园区所在区域的“三废”等资源环境指标的大幅度变化。因此, 过分追求生态工业园区的“零排放”是不切实际的, 局部的最优不等于全局的最优, 生态工业园区外的生态建设同样重要。 (2) 如果仅从“三废”等资源环境指标来看, 天津开发区的环境基础好, 似乎对天津市环境改善的贡献小, 但这只是生态工业园的显性环境扩散效应。实际上, 生态工业园对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的拉动作用不仅体现在园区内部的环境改善上, 更体现在拉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溢出等隐性环境扩散效应上。这也正是天津市未来生态城市建设的思路:以8个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示范, 形成关键生态产业链和生态产业发展格局, 促使生产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生态工业园的隐性环境扩散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先进制造企业聚集的优势, 积极向园区内外推广先进企业在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2) 通过对园区内外资源的整合, 服务和带动周边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比如, 建立垃圾处理厂吸收周边企业废物、向园区外拓展生态产业链和废物链等①。 (3) 推广生态工业示范园的环境管理经验, 包括制定鼓励资源循环利用的政策措施、建立清洁生产促进中心、建立节能协会推广先进环保技术和产品等。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天津开发区环境扩散效应的定量分析表明, 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在空间布局上存在局限性, 只有加强园区内外企业的合作才能带动整个地区的技术升级和产业优化, 进而突破生态工业园的环境扩散效应的局限性。在生态工业园转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 对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对于生态工业园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未来的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利用生态工业园先进制造中心聚集和生态环境技术群的优势, 形成研发带动制造, 制造带动区域产业升级和环境改善的连锁效应。

参考文献

[1].王如松.资源、环境与产业转型的复合生态管理[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3, (2) :125~138

[2].胡山鹰, 李有润等.生态工业系统集成方法及应用[J].环境保护, 2003, (1) :16~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EB].http:∥www.mep.gov.cn/tech/stgyyq/sp/200709/

[4].Pierre Desrochers.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r-industry recycling linkages:som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J].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 2002, (14) :49~65

[5].Heinz Peter Wallner.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industry:networking, complexity and eco-cluster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999, (7) :49~58

[6].Bj rn Stigson.ARoadto Sustainable Industry:HowtoPromote Resource Efficiency in Companies[M].Dsseldorf:WBCSD, 2001

[7].新华网[EB].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8/20/content-4984814.htm

[8].中国环保商情网[EB].http:∥www.china-epa.com/meeting/zz/new-11.htm

环境扩散效应 篇2

关键词 公共服务;市场接近效应;聚集(扩散)效应

中图分类号 F832.0 文献标识码 A

Public Service Market Magnifying Effect

and Its Factors of Accumulation(Diffusion) Effects

LIU Hanbo1 , SU Mengting2

(1.Huna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College, Changsha , Hunan 410205,China;

2.College of Finance and Satistics,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79,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odel of “two regions, two factors and two departments",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market closing effect of public service and its effect on factors’ spatial accumulation (diffusion) by using norm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ange of public service will influence factors’ spatial accumulation (diffusion) through market closing effect, and change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economy among regions.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 market magnifying effect;accumulation(diffusion) effect

1 引 言

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传统公共服务空间分析主要是解释公共服务供给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即公共服务对由市场决定的均衡价格和区位选择等变量所产生的影响(Wildasin,1986)[1].这类分析本质上把政府公共服务或政府政策变化视为外生变量,研究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即政府公共服务的参数变化如何影响市场均衡和整个经济系统.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公共服务在要素空间流动与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公共服务对要素空间流动影响机制分析上,以Anderson和Forslid等(1999)[2]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运用FE模型讨论了公共服务(物品)及其生产效率影响要素空间流动的作用机制.二是对于基础设施在区域间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中作用分析,以Baidwin等(2003)[3]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引入交易成本变量对LS模型进行了扩展,构建出一个分析政府公共政策空间作用的工具,对基础设施在收入分配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他们的研究发现,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影响区域间要素流动和区域经济增长,且不同类型和不同受益范围的基础设施投资在作用上存在差异.三是基于溢出效应模型和要素流动模型,研究公共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Lucas(1990)[4],Mankiw,Romer和Weil(1992)[5]等发现,较高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和财产保护环境等可以影响资本或劳动在区域间的流动;Besley, Case(1995)[6]运用标尺竞争理论研究政府部门及后来学者运用标尺竞争理论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标尺竞争效应;Bucovertsky(2005)[7]对公共投资的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对经济发展会产生聚集效应;刘寒波(2010)[8]以要素空间流动为切入点,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局域要素收益水平与要素聚集之间的关系.本文讨论的是在市场接近效应作用下,公共服务供给变化对要素流动与空间聚集(扩散)的影响,并分析对区域空间经济结构的影响.

2 基本模型

基于“两区域、两部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两要素(可流动要素与不可流动要素)”模型(刘寒波等,2007)[9].

设A区域代表性消费者的效用函数表示为:

在消费者的支出中,只有μ部分花费在私人产品上,从而可知A,B两区域的生产要素实际收益率可分别表示为:ωA=wA/PμMA和ωB=wB/PμMB.此情形下,随着改善A地区交易条件的公共支出比重增加,该区域的私人产品价格指数会随之降低,在名义收益相同的水平下,A区域的相对实际收益率要高一些.并且大量拥有高质量公共服务的区域对可流动要素的吸引力很大,当A区域的相对市场规模比对称分布大时,企业将倾向于选择A区域,并促使A区域的实际收益率高于B区域,从而使得生产要素急剧地从B区域流向A区域,促进要素在A区域聚集.因此,市场接近效应在长期均衡中也有促进要素聚集的效应.

5 结 论

本文在“两区域、两要素和两部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了公共服务的市场接近效应及其对要素空间聚集(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论从短期还是长期均衡来看,改善区域A的公共服务供给,有利于降低该地区的交易成本及私人产品价格指数,同时A区域所拥有的优质公共服务对可流动要素具有吸引力,在公共服务市场接近效应的作用下,当A区域的市场规模大于B区域时,企业更倾向于选择A区域,从而导致生产要素向A区域流入,进一步扩大该区域的市场规模,促进生产要素在A区域集聚,改变区域间的空间经济结构.

参考文献

[1] D E WILDASIN.Urban public finance[M]. New York: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 1986.

[2] F ANDERSSON, R FORSLID.Tax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CEPR Discussion Paper,1999(2220):2.

[3] R E BAIDWIN.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253-280.

[4] R E LUCAS. Supplyside economics: an analytical review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90(42):293-316.

[5] M GREGORY,D ROMER, D WEIL.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2):407-437.

[6] T BESLEY, A CASE. Incumbent behavior: vote seeking, tax setting and yardstick competition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25-45.

[7] S BUCOVERTSKY. Public input competi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5(89):1763-1787.

[8] 刘寒波,王贞,刘婷婷.公共服务需求弹性分析[J].财政研究,2010(10):48-53.

[9] 刘寒波,王贞,刘婷婷.地方公共服务、要素流动与要素空间配置[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28(5):121-128.

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研究 篇3

创新扩散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思想以及不同个体行为或习俗惯例等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传播。国际研究创新扩散的知名学者Rogers[1]将其定义为“一种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推移在社会系统成员中传播的过程”。正是由于创新扩散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很广, 因此多年来它一直是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中研究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 个体在决定最终是否采纳创新的过程中, 其自身决策往往受到其他个体选择影响, 即存在某种从众效应 (bandwagon effects) 。广义上的从众效应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所施加的制度性或竞争性压力影响, 使得自己观点、判断和行为与群体大多数人保持一致[2]。现实世界中, 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案例并不少见。以IPod为例, 尽管音质并不如索尼的Walkman, 但其凭借时尚的创新设计, 并借助众多影视和体育明星的意见领袖影响, 导致许多普通消费者纷纷效仿, 从而形成一股购买IPod的潮流, 而这种潮流便是从众效应的直接反映。

现有文献对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研究主要采用两种技术路线。第一, 假设创新所带来的收益是清晰, 可计算, 从众源自个体自我学习和递增回报机制——通过不断更新周围邻居或全局个体行为选择的信息, 按照一定决策规则, 选择自我效用最大化的行动。采用该技术路线的文献往往采用随机场 (random fields) 、信息流 (informational cascades) 、演化博弈等模型分析微观个体效用函数交互作用对创新扩散影响[3,4,5];第二, 假设创新所带来的收益是模糊 (ambiguity) , 从众来自潮流效应, 即个体 (组织) 接受或采纳某种创新并非是因为其自身对该创新有效性或收益的评估, 而是由于已经采用这种创新个体 (组织) 人数所带来的社会从众压力 (social bandwagon pressure) 影响[6]。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领域, 如分析从众效应下, 组织 (比如企业) 特征对创新扩散影响[7], 技术战略联盟演化[8]或高科技产业中技术竞争[9]。

本文沿袭上述第二种研究技术路线, 但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主要有如下两方面: (1) 考虑到从众效应下采纳个体可能存在的多种类型; (2) 考虑到采纳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特征 (如网络联通度、网络拓扑结构) 对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的影响。从创新采纳个体角度看, 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实质是一个群体行为 (collective behavior) 过程, 本文沿着这个思路, 运用仿真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从众效应下, 采纳个体特征、类型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对创新扩散的影响, 尤其是分析什么才是影响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2 基本模型

为刻画社会网络对从众效应影响, 本文采用基于主体的微观扩散模型。潜在采纳个体对某种创新真实收益并不清楚, 只能根据自我对创新收益评估以及该创新的从众压力最终决定是否采用。采纳个体在时刻对该创新的从众评估 (bandwagon assessment) 为:

Uit=θi+AiDi (t-1) (1)

上式中θi为采纳个体i的采用阈值, 实质上也反映了其对该创新收益估计, 假设θi服从均值为u, 方差为m的正太分布, 即θiN (u, m) , 这与Rogers[1]对采纳个体分类相一致。由于采纳个体对新创新不了解, 率先购买存在一定的风险, 大部分采纳个体属于风险厌恶型, 因此采用阈值分布的均值u<0。Ai>0为采纳个体i的从众效应强度, 假设由于感知差异, 市场中采纳个体存在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从众敏感型 (其比例为h, 从众效应强度为A1) , 另一类则是普通型 (其比例为1-h, 从众效应强度为A2) , 由定义易知A1>A2。Di (t-1) 代表在t-1时刻, 采纳个体i所处社会网络邻居中已经采用该创新人数ai (t-1) 与网络中采纳个体i的邻居总数, 即节点i的度ki之间比值:

Di (t-1) =ai (t-1) ki (2)

从众效应强度和局部邻居中采纳个体比例的乘积AiDi (t-1) 共同刻画了创新从众压力 (bandwagon pressure) 的大小, 创新扩散的具体过程如下:

① 时刻0, 所有主体 (节点) 状态记为0, 其偏好服从正态分布N (u, m) ;

② 时刻1转入扩散阶段, 采纳个体根据公式 (1) 同步评估创新收益是否超过自己采用阈值, 一旦超过就采用, 状态记为1;

③ 随着采纳个体人数增加, 从众压力增强, 使得之前没有采用的采纳个体重新评估, 转入流程②。

④ 当网络中没有采纳个体从状态0切换到1时, 扩散结束。

3 仿真结果分析

本文基本模型采用小世界 (SW) 网络刻画采纳个体彼此之间的交互模式, 所有网络规模均为1000个节点①。所有扩散过程仿真均是在Matlab 7.4环境中实现, 创新扩散周期为20②, 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均值u=-1, 从众效应强度A1和A2分别取值为5和3。本文3.1到3.3节中的所有结果均是运行了100次仿真的平均值。

3.1 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对创新扩散影响

方差m反映了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 (heterogeneity) , 越大, 异质性就越大, 市场中采纳个体对新创新收益评估值的分布就越分散。图1给出了当市场中不存在从众敏感型采纳个体 (即h=0) , m从0增加到3时, 创新扩散率均值S和标准差std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 方差mS的影响存在2个临界点:m=0.4和m=0.8。当m≤0.4时, 创新扩散失败。这说明当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很低, 即采纳个体对创新评估水平非常类似时, 从众效应无法产生, 因而创新无法扩散出去。当0.4<m≤0.8时, m小幅增加会导致S的大幅提高, 这是因为当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相对较大时, 在市场初期会有足够多的个体采用创新, 采纳个体人数增加又反过来促进从众压力增加, 这种循环的正反馈机制使得从众效应一触即发, 创新采用过程呈现“链式反应”, 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当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偏大时 (m>0.8) , 尽管初期采用创新的人数也很多, 可以引发很大的从众压力, 但由于采纳个体对创新评估差别太大, 这又减少了从众压力影响, 从而降低了创新最终扩散率。扩散率标准差std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扩散过程中的相变 (临界) 现象。

3.2 从众敏感型采纳个体对创新扩散的影响

3.1 节基本模型侧重考察采纳个体从众效应强度同质时的创新扩散。现实社会中, 由于感知差异, 采纳个体的从众效应强度往往不同, 比如某些采纳个体对从众效应更敏感, 更容易受到群体行为影响。为刻画这种从众效应强度异质性, 本文假设从众效应敏感型采纳个体的从众效应强度A1=5, 而普通型采纳个体的从众效应强度A2=3。图2则给出了从众敏感型采纳个体比例h变化对创新扩散率均值S的影响。易知, 随着从众效应敏感型采纳个体比例h的增加, 创新最终扩散率会提高。一方面这说明从众敏感型采纳个体有助于抵消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异质性偏大对从众效应的抑制作用, 使得从众压力得以维持;另一方面, 这也说明从众效应强度的异质性有利于创新扩散。

3.3 社会网络结构对创新扩散的影响

现实世界的社会网络还具有无标度或社群结构特征[10], 因此本文对比SW, SF和CNN这3种不同拓扑结构社会网络对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的影响。从图4可知, 网络节点度分布的异质性总是有助于创新扩散, 这也说明从众效应强弱与采纳个体在社会网络中所处位置 (如中心性) 有关。与之相反,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m>0.6) , 网络社群结构特征会抑制从众效应, 这是因为当采纳个体对新创新收益评估存在较大偏差时, 这种从众效应主要集中在社群内部。由于社群之间联系比社群内部少, 这导致从众压力在社群之间传递比较困难, 从而降低创新最终扩散率。

3.4 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分析

本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一步探讨什么才是影响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尽管现有文献均认为一个创新扩散能否成功的标志是其扩散率, 但具体数值却存在2种不同指标——16%或50%[11][12], 因此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每次扩散结束后, 如果最终扩散率超过16% (或50%) , 则扩散成功, 因变量记为1, 否则为0。

此外, 现实中采纳个体还可能受到全局从众效应影响, 比如某些采纳个体能否获取整体网络信息, 了解该创新在整个网络中的采纳人数, 从而根据全局采纳个体比例作为从众压力参考指标。因此对于这类全局从众型采纳个体而言, 其Di (t-1) 表示为:

Di (t-1) =F (t-1) /N (3)

上式中F (t-1) 代表在t-1时刻, 市场上采纳该创新人数, N则为网络总人数。而对于另外一些并不了解整体网络信息的局部从众型采纳个体而言, 其Di (t-1) 的具体表达式与公式 (2) 一样。令全局从众型采纳个体的比例为r, 则局部从众型采纳个体比例为1-r

本文回归分析共考察了5个自变量对创新扩散能否成功的影响③, 每个自变量分别有5个离散参数的变化 (见表1) 。为了保证样本回归的有效性, 总共做了56=15625次仿真, 每次仿真中所有自变量具体数值均是从这些离散参数中随机选取。

平均预测概率正确识别率:94.5%

表2给出了当扩散成功与否的标准为50%时, 回归模型预测概率正确识别率, 其平均值为94.5%④。表3表明, 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是决定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但这种影响却存在正反两种效应。一方面, 异质性的增加会促使创新扩散早起飞, 从而更容易突破扩散能否成功的关键性指标——16% (或50%) 的采用率。另一方面, 当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过大时, 这会降低创新扩散率。以16%标准为例, 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方差的平方会增加扩散失败的概率 (其边际效应为-8.378) 。

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均值u反映了采纳个体整体对创新收益的评估水平, 均值越大, 说明采纳个体整体采用创新后的收益也就越高, 表3也显示均值u对创新扩散能否最终成功具有正向影响。Rogers[1]指出创新扩散过程包含四个要素:创新本身、传播渠道、时间及社会系统, 其中社会网络是传播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社会网络联通度则体现了个体之间交流沟通强度。回归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联通度k的增加有助于增强从众效应, 从而提高创新最终扩散率S, 这与文献[13]的研究结论一致, 因此促进从众效应下创新扩散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加强采纳个体之间交流沟通强度。而全局从众型采纳个体比例却对创新扩散能否成功存在负面作用, 这是因为当采纳个体以整体采纳个体比例作为其从众压力参考指标时, 由于市场初期采纳个体偏少, 这种整体从众压力也较小, 全局从众型采纳个体更不愿意购买新创新, 从而形成负反馈机制, 抑制创新扩散。

4 结束语

本文采用仿真和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从众效应下的创新扩散进行分析, 研究表明采纳个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程度是决定从众效应下, 创新能否扩散成功的关键因素。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程度太小, 从众效应无法产生, 创新扩散失败;当采用阈值分布的异质性程度较大, 从众效应的正反馈机制使得创新扩散成功。而局部从众型、从众敏感型两种类型采纳个体均有利于创新扩散。此外, 社会网络联通度和节点度分布异质性也有助于创新扩散, 但网络的社群结构特征却会对创新扩散起抑制作用。未来相关研究可进一步考虑引入采纳个体的自我学习效应, 探讨这种学习效应如何影响从众效应, 从而影响创新扩散。

注释:①如果没有特别说明, 网络平均连通度均为6, WS网络的连接概率均为0.05。②仿真表明周期为20足以保证创新扩散收敛到稳定均衡状态。③此时网络中从众敏感型采纳个体比例。④限于篇幅, 尽管没有给出当标准为16%时的回归模型预测概率正确识别率表, 但其平均值为96.5%。

媒体的危机报道功能及其扩散效应 篇4

突发环境事故作为灾难的一个主要的方面,既是普遍存在的,但又是可以预防的。

按照莫菲定律,大多数的事故灾难都有一个演进的过程:由失误产生隐患,由隐患产生苗头,由苗头发展为事故。但如果我们在事故发生之前,能够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导致事故的隐患、苗头和征兆,便能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阻止事故的发生。[1]

媒体从危机爆发前的预警,到危机的发生直至结束,媒体始终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媒体应该通过充分的信息报道来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渤海溢油事件的发生,对当地的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然,这种影响不仅是暂时的,也是长远的。公众渴望知道事件的面貌和进展情况,此时,媒体在事件中成为了公众了解真实情况最重要的信息源。

二.媒体是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方利益的角力场

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政府及主管部门、危机责任方、社会大众团体会出于不同的目的展开角逐,去解决问题,而媒体由于具有强大的公众影响力,它的有关事件原委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事件的进程,因而自然而然地成为危机事件各方利益的角力场。

三.媒体在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双刃剑作用

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媒体往往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双刃剑”作用。[2]

(1)媒体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渤海溢油事件发生之后,媒体的大量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大量关注,此时,媒体的控制作用愈发的凸显出来。媒体通过各种传播形式,把政府有关应对措施传递给民众,取得全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以实现民众与政府的一致行动。

(2)媒体消极阻碍作用。当然,媒体的不实或者夸大报道,忙中出错、忙中添乱,给政府化解危机增加难度,甚至给突发事迹雪上加霜。

危机信息的发布从机制上和逻辑上分析会有利于社会稳定。从机制层面来说,只有灾害信息和其他的危机事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社会稳定,而危机信息的及时传播,有利于人们及时发现危机,重视危机,采取措施来消除危机。

从逻辑上来说,发布危机信息也不一定会引起社会恐慌,只要政府应对措施有力,舆论引导正确,政府具有足够的公信力,人民就会有更多的信心。[3]

媒介危机报道的功能从以上方面来说具有扩散效应,这种扩散效应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知情层面

参与应对突发事件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力与义务。此时媒体信息发布的目的:让公众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和义务;让公众了解应急预案,知晓周围环境中的危险源、风险度、预防措施以及自身在处置中的角色。根据新浪网调查,截止2012年1月29日下午4时,有10399人参与该调查。68.3%的调查者认为康菲公司和中海油都应为渤海溢油事故承担责任,同时91.5%的调查者认为渤海溢油事故的责任方应该承担刑责。媒介的危机报道是个人乃至群体在危机发生时应对可能带来风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在这次的渤海溢油事件中,《中国青年报》在2012年1月1日的《首批29名养殖户请求赔偿两亿多元》一文中指出:“29名养殖户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的海滩从事水产养殖,由于康菲公司漏油污染造成了养殖的海参、车虾大量死亡,同时,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没有向社会公布污染的事实,造成养殖户误将含有油污的海水纳入了养殖池。”对于事故后果的瞒报、谎报,显然给当地的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媒介公开、透明报道有利于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有利于提高政府反应速度,减少事件危害,降低救治成本,维护社会稳定。”[4]康菲公司对公众隐瞒不报在先,屡屡误导陈述在后,同时一再试图回避承担其造成的生态损害和养殖等经济利益损失。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公众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资源,欠缺对政府部门和决策者的影响力,利益常常被忽视甚至受到侵害。媒介的职责之一就是为公众提供平等、直接、公开地直接与责任方协商对话的机会,以保证赔偿方案制定的公平合理。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事故已逾半年(联合调查组公布,污染海洋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经过行政调解,农业部、中海油、康菲公司以及有关省人民政府就解决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渔业损失赔偿和补偿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二.社会传播层面

简言之就是引起社会注意,唤起社会救治,增进社会理解,监督社会行为。[1]

渤海溢油事件的本质是人为带来的环境风险向现实转化,这种危机不是“天灾”而是“人祸”。它是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扭曲所造成的。

媒介在报道此类事件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把目光放在促进事件的解决上。而且应该同时注意社会层面上的巨大的扩散效应。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更要重视教育和培训,最好的战略之一就是使人们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保科普知识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技术支持等,着重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培训教育。而一旦事件发生之后,媒体的追踪报道应该在保证公正透明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其报道的适度,传递权威信息,以避免由于不实报道造成社会混乱和恐慌,使受众掌握突发事件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遭受此次溢油事件带来更大的损失。

三.政府发布层面

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突发事件信息的发布方式应该尽量做到多渠道和多元化,值得强调的是更要确保灾害信息的权威性。为了做到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权威,政府部门在利用媒体发布信息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一下几个方面:事件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等情况;所选媒体发布信息的优势和劣势;目标受众的范围与接受心理。并且,在选择信息的时候,应该牢牢地把握好“受众知晓”和“适当”的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应该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5]政府机构在面对新闻媒体的发问时,不应该遮遮掩掩,而要积极大胆媒体。新闻发言人要走到公众视线前,克服以往“不敢说”、“怕说错”的心态,主动作为、勇于担责,及时地表明政府的立场、处置意见以及工作的进展,积极地回应媒体和公众的质疑,使得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真相。其中,政府的新闻发布是实现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信息通常是以新闻的形式公布于众的,官方媒体是发布信息的主要窗口,而与此同时,很多信息的发布则可以以行政命令的形式去进行发布。

其实,突发环境事故的背后深层原因,无非就是有关责任人的违规、渎职、管理上的混乱,要么隐藏着腐败要么就是官僚主义在作祟,这些也正是突发安全事故的相关信息总是显得十分缺乏的原因。今天,新闻媒介在安全责任事故中的报道功能呈现扩散效应,不仅表现在事故结束之后,对事故的原因和教训的总结和回顾上,而是作为事件进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成为了推动事件解决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 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越来越快, 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此次渤海溢油事件之后, 研究公众对信息的饥渴性, 媒体报道的热衷度, 政府信息发布的权威性, 对于应对这类突发环境事件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渤海溢油事件,危机报道,媒体

参考文献

[1]赵志立.危机传播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07) .

[2]叶皓.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J].现代传播, 2007 (04) .

[3]赵士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03) .

[4]杨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社会纵横, 2011 (08) -9.

环境扩散效应 篇5

关键词:房地产;产业定位;扩散效应

中国房地产业伴随着改革开放, 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热”点。1992-1993年上半年如火如荼, 历经短暂繁荣后, 又迅速下滑, 持续盘整。之后, 随着金融风暴的结束和宏观调控的到位, 本世纪初又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1-2006年, 需求始终呈现强劲的增长, 同时也不断推高房价, 引发各界的纷纷议论, 其中不少负面言论。2005年开始出台调控制措施, 2008年下半年市场明显转淡。无论上次还是这次, 其“热”其“冷”, 都十分引人注目, 波及到社会的诸多层面, 可以说, 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新形势下, 探讨中国房地产产业应当如何定位, 其“扩散效应”如何也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及其扩散效应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W·W·罗斯托在分析发达国家如何由“起飞”进入自我持续增长时指出, 产业结构的调整, 特别是主导部门 (产业) 的依次更替, 是经济增长获得持续动力的主要原因和特别要求。他认为主导部门是指现代经济增长过程中, 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而且又能影响其他部门增长的部门, 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增长, 主导部门同受它影响而增长的各个有关部门一起构成一个主导部门综合体系。形成主导部门的条件是, 这个部门必须在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 必须能够通过自身的高速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起到带动作用, 即必须有“扩散效应”。扩散效应又可区分为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瞻效应3个亚类。回顾效应指一个部门的经济成长对向它投入生产要素的部门的影响;旁侧效应指一个部门的经济成长对所在地区和临近地区的影响;前瞻效应指一个部门前瞻影响成为新的主导部门产生的依据。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 中国房地产业从无到有, 创造出了新的生产力, 扩散效应极为显著, 正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起飞阶段的新兴主导性产业。1993和2008年适度降温后, 市道虽然持续盘整, 人们对它的关注已渐由社会性回归到经济性, 然而, 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影响日渐加重, 并开始走向成熟, 这乃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尽管罗斯托依据当时的经济环境, 将房地产业视为“派生部门 (产业) ”, 但他同时指出各国应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建立经济“起飞”的主导部门。按照他的标准:“一个新部门可以视为主导部门的这段时间, 是两个相关的因素的复合物:第一, 这个部门在这段时间里, 不仅增长势头很大, 而且还要达到显著的规模;第二, 这段时间也是该部门的回顾和旁侧效应渗透到整个经济的时候”。

中国房地产业近年来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规模迅速扩大, 对整个经济影响也十分明显。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指出“房地产业关联度高, 带动力强,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 尽管争议颇多, 还是应当将中国房地产业定位于主导性产业。

二、房地产业的回顾效应

随着房地产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其回顾效应促使建筑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交换日益频繁, 日益呈现出综合性、社会化的特征。房地产业涉及到多个向它投入生产要素的物质生产部门, 为其提供数十种原材料产品和机器设备。根据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 我们可以推算出钢、水泥、木材、塑料等与住宅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67、0.58、0.19, 而目前住宅消费占房屋总量消费的比重基本保持在89%左右, 说明它们与房地产开发规模有正相关关系, 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受带动的效应。

尽管市场转淡,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住宅需求会不断加大, 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将不可避免。有关部门预测, 至2020年, 预计中国城市化进程将达到55%, 城镇人口将达到7.7亿, 人均住宅建设面积35.7平方米, 城镇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24000元, 住宅建筑总需求111.9亿平方米。《2008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报告》认为,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城市化率在30-70%之间是一个加速期, 现在我们的城市化率是44%, 如果按照一年提高1%的速度, 那么还有26年的时间才会达到70%左右。估计20年以后, 城市人口可能接近10亿人, 现在城市有660多个, 20多年以后, 整个中国城市的整体规模有可能再翻一番, 可能是在1000个左右。住宅产业的飞速发展必将带动这些物质生产部门的快速发展。可以推想, 全国城乡的相应的钢材、水泥、木材、玻璃等产量也会受

中国房地产:产业定位及其扩散效应

■贾忠文

到巨大的影响。

房地产业主导地位的逐渐形成及其飞速发展, 其回顾效应相当程度的带动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使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大幅提高。

三、房地产业的旁侧效应

在房地产产业化的过程中, 房地产会对所在地区和临近地区产生巨大旁侧效应, 不仅房地产向周边辐射, 而且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城市人文风气、居民消费观念、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都深受影响。

深圳作为中国房地产也的“发展极”, 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 房地产业的贡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也不仅对深圳经济特区的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旁侧效应力度很大, 同时辐射性地对全国房地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再如房地产业发展的旁侧效应对城市人文风气影响亦不小。住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之一。有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功能齐全的住所一直是人们最大的心愿和梦想。民以居为安, 安居才能乐业。国家一贯重视提高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和水平, 把住房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 加大改革力度, 增加资金投入, 加快住宅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城镇住房总面积为92亿平方米, 居世界之冠。1996-2000年, 中国城乡共新建住宅约64.7亿平方米, 平均每年新建12.9亿平方米。2000年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0.5平方米, 新建住宅小区和部分旧居住区实行了市场化物业管理体制, 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均有了很大提高, 城乡面貌和广大人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果居住质量和环境低劣, 不仅会导致人们生活观念颓废且身体素质下降、工作热情减低等不良现象, 而且会导致暴力、吸毒、盗窃等犯罪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的猖獗。只有发展房地产业, 建造安全、文明、舒适、方便、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 加强小区的物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 才能建立“和谐社会”, 从根本上消除上述现象。房地产业不发展, 不形成完整的产业内部体系, 居民也就不能安居乐业。房地产业对城市社会人文风气和城市综合生活环境提高的旁侧效应是巨大的, 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四、房地产业的前瞻效应

人们对房地产的消费, 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整个社会商品消费的起点。人的一生有大约2/3以上的时间是在房地产商品中度过的。房地产是家庭的只要生活空间, 即使是只能满足基本生存功能的低级住宅, 人们对其消费也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活动, 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 对房地产商品的需求向享受型、发展型提高, 这种综合性就日益强烈。

房地产业的发展, 消费水平的提高, 可以前瞻性推动住宅装修装饰业及材料生产业、家具业、家用电器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纺织业、园林业、金融业等相关行业或产业的发展, 新的主导性产业有可能产生于其间。

据有关专家统计, 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和促使进50多个相关产业 (其中有不少并非向房地产业投入生产要素的物质生产部门) 的发展。譬如, 从住宅市场的有效需求来看, 由于现在实行住宅货币化分配, 购房的主体由单位转变为个人, 新建住房能否被消化直接取决于家庭的收入和金融的支持。有人曾经这样计算:“如果按静态的计算方法, 当前中国商品高度均价1700元/平方米, 经济适用房均价1100元/平方米, 两者的建设比例为3∶7;到2010年, 若城镇居民欲购买所有新建的住房需累计支付15.34万亿元。实际上, 中国城乡居民银行存款总额只有7万亿元, 即使按很高的比例取出其中1/2 (3.5万亿元) 作为首付款, 余下70%靠银行贷款 (8.2万亿元) ”, 房地产业对金融业的非常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据一些发达国家测算, 房地产业的扩散效应系数为1.5-2。这就意味着房地产业的产值每增加1, 就能使相关产业增加1.5-2, 因此, 房地产投资的增大, 必然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增大, 而固定资产规模增大又可牵动经济的加速发展。由此可推, 经济发展制约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又制约着房地产投资规模, 就不言而明了。而且, 这种带动与制约是相互的,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大量相关统计数据的深入分析, 结果表明, 通常GDP每增减1, 固定资产投资就增减2.83左右, 房地产投资也相应增减4.761左右。此系据经验数据得出的比例, 今后实际发生的情况, 可能会由于某些原因, 或多或少的偏离这个比例的理论值。仅就家庭住宅装修装饰来看, 按城镇每年竣工400万套住宅, 每套住宅的装修装饰平均按1万元计, 每年城镇新建住房的装修装饰消费就达400亿元。据此推之, 房地产业具有很大的前瞻效应。

五、结束语:目前应将中国房地产业定位于主导性产业

总体上中国房地产业增长方式具有粗放型的特征, 这种增长方式虽然在特定情况下能带来产业的高速增长, 但由于其很大程度上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来实现, 也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制约而被迫收缩, 使增长速度放缓。多次出现大起大落的波动, 在很大程度上与其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从粗放型到集约性增长方式的转变, 需要努力的事情还有很多, 可谓任重而道远。

总之,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 目前形势下还是应当将房地产业定位于主导性产业, 其产业链长, 产业关联度强, 扩散效应极为显著。长远来看, 其恰当发展能促使产业结构更加协调,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联合国对70多个国家住宅发展过程的统计分析表明, 人均GDP在600-800美元之间时, 住宅行业将快速发展, 人均GDP在1300-8000美元之间住宅行业将处于稳定高速发展期。2008年中国人均GDP为3266.8美元, 表明中国房地产业已进入稳定高速发展时期。因此, 尽管目前还在调整, 但中国的房地产业必将拥有进一步发展的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美) 罗斯托.主导部门和经济起飞[A].罗斯托编;贺力平等译.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C].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2]、成思危.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1999.

[3]、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4]、中国城市竞争力发展报告[R].2008.

[5]、杨重光.房地产业的地域性和周期性[J].不动产纵横, 1994 (1) .

[6]、董黎明.城市化与住房问题[J].国外城市规划, 2001 (3) .

[7]、林志群.建立监控世界各国住房活动的综合指标体系——联合国“住房指标调研项目”成果简介[Z].城市规划科技情报专题资料, 1993.

[8]、包宗华.21世纪上半叶中国住房建设和改革展望[J].中大房地产信息, 2000 (3) .

环境扩散效应 篇6

网络效应指的是用户消费某产品的效用随着消费该类产品总人数的增加而增加[1],如电话网络中,随着加入该网络的人数的增多,每名用户能与其他用户交流的信息越多且每名用户承担的费用相对减少,使用该产品的效用随之增大。网络效应产品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其扩散过程不同于传统产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网络效应产品的扩散规律。

关于网络效应产品扩散模型的研究方面,Xie和Sirbu(1995)将网络效应的影响纳入产品扩散模型中,建立了一个融合价格和网络效应两个特征变量于市场潜量中的动态最适模型[2];段文奇、陈忠、惠淑敏(2007)运用博弈论和复杂网络方法构造了一个网络效应新产品的扩散模型,研究网络效应新产品扩散中采用网络结构和初始条件对于扩散模式的作用[3];艾珺(2008)在其硕士论文中,加入网络效应变量对原有的Bass产品扩散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符合网络效应产品的扩散模型[4]。

以上这些关于网络效应产品扩散的模型基本上都是对Bass模型和博弈模型结合网络效应变量进行修正形成的一系列柔性扩散模型,在修正过程中,作者很少考虑到除价格之外的其它营销策略的影响,但事实上,促销、营销渠道等会影响网络效应产品在市场中的扩散[5,6,7]。本文将考虑促销策略中的免费商品赠送问题对网络效应产品扩散的影响,对模型进一步修正,以期能为厂商的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2 基于免费商品赠送的网络效应产品扩散模型假设条件

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要取得在市场上的成功扩散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用户基础,而这个用户基础的确立则依赖于恰当的扩散策略的制定。Lawrence & Michael(1998)曾就免费商品赠送与广告对用户的影响作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与广告相比免费商品赠送可以作为扩大产品用户基础的一个绝佳方式,以向市场推介新的、不同寻常的产品,对抗市场领导者的竞争,改变用户对产品的印象,并在用户间产生关于此产品信息的传播[8]。现实中有很多例子也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具有网络结构的行业都使用免费商品赠送这一促销手段。但原始的Bass模型是在产品的扩散不受市场营销策略影响的假设条件下提出的,其基本形式是:

Ρ(t)=p+qmΝ(t)

其中,P(t)为t时刻将采纳新产品的数量,p与q,m均为常数,p表示外部影响系数,称为创新系数;q表示内部影响系数,称为模仿系数;m表示首次购买时的最大市场潜量,N(t)是t时刻以前已经采纳的新产品的累积数量。基本假设条件是:①市场潜力随时间的推移保持不变;②一种创新的扩散独立于其他创新;③产品性能随时间推移保持不变;④社会系统的地域界限不随扩散过程而改变;⑤扩散只有两阶段过程,不采用和采用;⑥一种创新的扩散不受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⑦不存在供给约束;⑧采用者是无差异的、同质的[9]。

文献[4]在Bass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效应的定义,改变首次购买时的最大市场潜量m是一个定值的假设而其他假设不变的条件下,认为网络效应的存在使消费者购买产品所获得的效用随累积已采用者人数N(t)的增加而增加,在消费者效用水平提高后,又会影响当期将采纳产品的用户数P(t)量,网络效应函数应该是累积已采用者人数N(t)的函数,P(t)中不仅包括创新者和模仿者对于产品扩散的影响,还应该包括网络效应的存在对于消费者未来采用决策的影响。通过Bass产品扩散模型假设:在t时刻,将来采纳新产品的比例与已经采纳新产品的比例呈线性关系,得出具有网络效应的Bass产品扩散模型的数学基础表达式为:

Ρ(t)=p+qmΝ(t)+aΝ(t)

其中p,q,m,a均为参数,a为网络效应系数。P的值反映了产品的创新采用者对产品扩散的影响,qmΝ(t)的值反映了已采纳者对模仿者的影响,aN(t)的值反映了网络效应对将采用者的影响。

本文将在文献[4]构建的模型基础上改变产品扩散不受市场营销策略影响这一假设条件,而其他假设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引入免费商品赠送水平F0,假定一种网络效应产品的扩散受积累用户基础的免费商品赠送策略的影响,对文献[4]的模型进行修正。

3 基于免费商品赠送策略的网络效应产品扩散模型的构建

假设一种网络效应产品的扩散受积累用户基础的免费商品赠送策略的影响,为了方便叙述,对有关假设和符号说明如下:

N(t)表示t时刻市场上采用新产品的累积已采用者人数;

n(t)表示t时刻市场上的采用者人数,即扩散速度;

③定义累积采用率F(t)=N(t)/m,它表示t时刻已采用网络效应产品的累积用户占市场潜在用户的比例,令F(t=0)=F0;

④定义采用率f(t)=dF(t)dt=n(t)m,表示t时刻的采用者数量占市场潜在用户的比例。

由具有网络效应的Bass产品扩散模型的数学基础表达式:

Ρ(t)=p+qmΝ(t)+aΝ(t)(1)Ν(t=0)=Ν0(2)

N0表示扩散初始时刻即t=0时的己采用人数,在没有发放免费赠送商品时N0=0,而在有发放免费赠送商品时,N0≠0。之前已定义累积扩散率:

那么F(t=0)=F0=Ν0m(4)

F0≠0时,称F0为免费赠送水平。

由等式(1)及,可得:

由(5)解此微分方程求得通解为:

F(t)=1-pe-(t+c)(p+q+am)(q+am)e-(t+c)(p+q+am)+1(6)

由题设F(t=0)=F0,解得

c=1n1-F0qF0+amF0+pp+q+am(7)

由微分方程(6)和等式(7)即可求得:

F(t)=qF0+amF0+p-p(F0-1)e-t(p+q+am)(q+am)(F0-1)(p+q+am)e-t(p+q+am)+qF0+amF0+p(8)

这样就建立了免费商品赠送水平与累积扩散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又由等式(5)和(8)可得t时刻扩散率与免费商品赠送水平之间的关系:

f(t)=(qF0+amF0+p)(F0-1)(p+q+am)e-t(p+q+am)+1[(F0-1)(q+am)e-t(p+q+am)+(qF0+amF0+p)]2(9)

在等式(9)两边对t求导,根据f' (t)=0可求得f(t)到达峰值的时间t*,即:

t*=-1n(qF0+amF0+p)2(F0-1)2(q+am)22(p+q+am)(10)

将等式t*的值代入等式(8)和(9)即可得到达峰值时间累积采用率和采用率的大小分别为:

F(t*)=q+am-p2(q+am)(11)f(t*)=(p+q+am)24(q+am)(12)

这样就得到了累积扩散率F(t)、扩散率f(t)、达到峰值的时间t*与F0的函数关系以及到达峰值时间累积采用率F(t*)和采用率f(t*)的函数表达式。

为了数学处理和分析的方便且不失一般性,假设m=1,a=0.1,参照文献[10],令外部影响系数p=0.02,q=0.35,则(10)式可化简为:

t*=1n(0.45F0+0.02)20.2025(F0-1)20.94(13)

那么通过(13)式可以初步得到t*和F0之间的图形关系,如图1

由等式(8)、(9)、(10)及图1可以看出,免费商品赠送水平会对网络效应产品在t时刻的累积扩散率、扩散率以及达到峰值的时间t*产生影响,发放免费商品可以加快网络效应产品扩散的速度,而且免费商品发放的水平越高,达到扩散率峰值的时间也就越早,即扩散速度也越快。由等式(11)、(12)可以看出免费商品赠送水平对达到峰值时的累积采用率和采用率不产生作用,当内、外部影响系数为定值时,累积采用率及采用率的峰值只受到时刻最大市场潜量的影响。这是因为网络效应产品的特殊性,产品只有具备一定的用户基础才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扩散,而免费商品赠送其实可以看作是初始化用户基础,所以在达到峰值之前,随着用户基础的积累,累积扩散率和扩散率会受到免费商品赠送水平的影响。由于时刻市场最大潜量一定,故免费商品赠送水平不会对累积采用率及采用率的峰值产生影响。

4 结论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免费商品赠送水平变量F0,对模型进行修正,得到了免费商品赠送水平F0与网络效应产品扩散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了免费商品赠送水平会对网络效应产品在t时刻的累积扩散率、扩散率以及达到峰值的时间t*产生影响但对达到峰值时的累积采用率和采用率不产生作用的结论。厂商可以在具有网络效应的新产品推出之初通过发放适量的免费商品,从而加快网络效应产品的扩散,缩短产品在市场上扩散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朱彤.网络效应经济理论:文献回顾与评论[J].教学与研究,2003,(12).

[2]JINHONG XIE,MARVIN SIRBU.Price Competition and Compati-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Demand Externalities[J].Manage-ment Science,1995,41(05):909-926.

[3]段文奇,陈忠,惠淑敏.基于复杂网络的网络效应新产品扩散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41(07):1069-1073.

[4]艾珺.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扩散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08.

[5]盛亚.技术创新扩散与新产品营销[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5:303-304.

[6]盛亚,吴健中.新产品市场扩散Bass模型族的研究[J].预测,1999,2:71-74.

[7]盛亚.新产品扩散中免费商品问题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7,14(5):40-41.

[8]LAWRENCE J MARKS,MIEHAEL A KAMINS.The use of productsampling and advertising effects of sequence of exposure and degree ofadvertising claim exaggeration on courses’belief strength,belief con-fidence,and attitude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88(25):266-281.

[9]FRANK M.BASS.A new product growth model for consumer dura-bles[J].Management Science,1969,15(05):215-227.

环境扩散效应 篇7

技术创新扩散是创新的技术在经济领域和更大地域空间范围的应用推广。创新只有得到最大限度的扩散才能达到其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经济的目的, 因而对技术扩散的深入研究越来越成为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置专利制度的首要目的就是通过保护创新产权人的利益来刺激创新。施勒 (Frederic M·Scherer) 在1980年的文章中指出, 虽然促进发明是专利制度最主要的目标, 但同时它也促进了发明的开发和商业化应用并带动了信息扩散[1]。曼斯菲尔德 (Edwin Mansfield) 在1981年进行的一项有关化学、制药、电子及机械工业中模仿成本与模仿时间的研究表明, 如果没有专利的保护, 很多已经获得专利的技术创新将不会付诸实施, 这势必会影响技术的进一步扩散[2]。

虽然专利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创新、保护创新, 但也有抑制创新扩散、制造垄断的一面。因为强有力的专利制度赋予专利的垄断性使得专利转让价格偏高, 这种方式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 也形成了技术扩散的障碍, 减少了新产品的利用;又由于专利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从而影响了技术在专利保护期限内的社会扩散, 对整个社会技术进步不利。

1 技术扩散过程中的专利壁垒

专利壁垒是指技术拥有者利用专利制度控制技术的扩散, 从而达到垄断技术、谋取高额利润的措施[3]。专利壁垒充分地体现了专利制度的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利于保护发明者, 促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另一方面, 它又不利于技术扩散和技术共享, 从而最终阻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专利壁垒对技术的国际市场化传播的阻碍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1) 技术拥有者利用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之间的弹性, 通过专利文献和专有技术的保密措施来控制技术的扩散

不论是国内技术扩散还是国际技术扩散, 只要是商业化传播都会存在技术输出方对自身技术的保护措施, 从而给技术的输入方在实施技术上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技术属知识范畴, 它具有难言性的一面。根据国际上有关调查数据分析, 专有技术大量存在的一个原因, 就是由于客观上对技术的发明进行有效保护的现象引起的。由于一般国家的专利管理机构对专利说明书的要求都只是有一个大致的圈定范围, 比如要求其公开水平达到他人在一般条件下可以重现该设计的功能为止, 但是对他人重现的效能如何、功能发挥得如何却并没有作太多的规定, 因此, 发明人和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多把如何能使所申请的专利设计的功效发挥得最好的那部分知识当作技术秘密掩盖起来, 从而使得应用此项技术的被授权人在未得到技术提供方实际指导的情况下很难真正将这种技术实用化。目前, 利用专利制度保护本国技术成果并在技术的国际市场化扩散中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2) 设置专利地雷

所谓设置专利地雷, 是指专利拥有人利用世界各国专利制度的差异, 诱使专利意识淡薄的企业落入侵权陷阱的行为[3]。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来垄断特定地区的市场, 是创新型企业利用专利制度开发市场的常用战略, 通常这种趋势也形成了某些国家之间衡量相对竞争优势的指标项目。由于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注册专利相当于强化当地的市场竞争潜力, 因此不少跨国公司和企业都开发出所谓的专利战略, 这方面最有名的就是所谓专利地雷。20世纪90年代, 日本企业遭受美国公司一系列的控告, 涉及关于侵犯美国公司专利的问题被美国公司送上法庭, 就是这类专利地雷的爆炸现象。原来, 日本企业的大多数创新和发明都是在美国公司的专利基础上开发出来的, 在利用这些技术开发美国市场初期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并不明显, 也没有多少市场利益, 这个时候美国公司并不过问;待日本企业在美国市场发展已有相当大规模、处在很难撤出的状况之中时, 美国企业便开始动用专利武器。由于美国公司的专利大都是基础性专利, 而日本企业的专利绝大部分是派生型专利, 某些日本企业甚至疏于注册必要的专利;同时根据日本专家事后的分析, 还由于存在日本企业不熟悉美国法律背景的因素, 因此使得日本企业面对控告屡屡败诉。根据有关统计, 20世纪90年代初期, 美国企业大举控告日本企业的500余起案件中, 仅有一起为日本企业胜诉, 其余均为日本企业败给美国企业。败诉的结果便是由日本企业赔偿美国企业大笔专利使用费, 而且由于多数日本企业还必须在美国市场发展, 因此还要每年支付给美国企业相当大的一笔专利提成费用。

2 专利是法律手段的技术垄断

一项技术创新成果如果不能先于其他替代技术推广和广泛应用, 它便不能以任何物质形式影响经济发展。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每一次巨大进步, 无不与重大技术革新及其扩散紧密相连。我们认为技术创新的自然扩散是一种模仿、学习、选择和传播先进技术的过程, 具有下列性质: (1) 技术创新扩散需由扩散主体通过某种渠道向潜在接受者传递, 这说明技术创新扩散活动至少会遇到技术交流上的障碍; (2) 技术创新扩散不可能是全方位的传递, 接受者只对实用新型技术加以采纳, 同时完善扩散技术的功能; (3) 技术创新扩散议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技术融合, 工艺创新在此过程中涌现; (4) 技术创新扩散是检验技术成果实用性的有效途径; (5) 技术创新的良好扩散需要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 而非垄断的市场。

基于上述技术扩散的性质, 我们看到专利制度对技术发明者的保护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自然扩散, 专利的实质是法律手段的技术垄断, 阻碍技术融合与检验技术实用性的有效途径形成。技术成果作为劳动的产物, 按马克思主义原理并不是无偿劳动的产物, 但是专利制度却让专利所有者既无偿地利用前人智慧, 又以牺牲技术进步的速度来加以保护, 那么专利技术的社会成本又挂在谁的账上?从法律效力方面, 法律并不保护首先获得技术突破的创新者, 而只保护首先申请专利的创新者, 可见专利制度在深层次潜藏着对整个社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再加上现行专利制度本身也存在局限性, 这就更加制约了技术的广泛应用。

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增强了国际技术垄断

国际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是增强国际技术垄断不可缺少的因素。缺少完善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国际性的技术垄断就难以形成,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国际技术扩散充分利用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 缩短本国与发达国家以及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技术差距。因此, 为抑制国际技术的扩散、增强其技术垄断力量, 国际技术垄断者极力促进国际性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的达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TRIPS) 作为乌拉圭回合谈判的重要成果, 加快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进程。可以预见, TRIPS将成为世界各国知识产权立法的基本准则和处理国际知识产权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 并将极大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水平。

从东道国来看,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因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而降低或丧失仿制产品的能力, 而在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时不得不付出昂贵的费用,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利用国际技术扩散的成本。以专利引用为例, 迈克考勒姆 (Phillip McCallum) 发现, 巴拿马、哥伦比亚、南非、韩国、墨西哥、印度和巴西等国每年仅因所引用专利的升值就为此多支付24亿美元。对于本来资金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国外先进技术的转移[4]。

从技术垄断方来看,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降低了技术溢出的可能性, 增强了特定技术的垄断优势, 延长了其垄断利润的获得期限, 从而降低了垄断方向东道国转移最新技术的积极性。为了维持其长期的技术垄断地位, 技术垄断方并不是把最先进的技术立即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而是将不同水平的技术进行梯次转移, 由此降低了国际先进技术向东道国的转移速度和质量。此外, 技术垄断方运用知识产权以实现其最大限度地占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市场及垄断技术的战略目标, 使得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国际技术扩散进行创新的技术领域日益缩小, 难以摆脱技术比较劣势的被动局面。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到, 专利制度虽然能够有效地刺激创新, 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创新的扩散, 要想继续保持专利制度的先进性, 就必须对现有的专利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与自身技术能力相符合的专利保护体系, 降低利用技术扩散的成本

专利保护标准并不是越先进越好。目前有些专利保护标准是保护技术发达国家的利益, 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就过于苛刻。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技术发展处于以引进技术和模仿开发为主的阶段, 如果建立过于严格的专利保护体系势必会造成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和难度加大, 研发的空间更加狭小, 难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也阻碍了创新技术的社会扩散。因此根据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 在满足TRIPS所规定的最低保护标准的前提下, 营造相对宽松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加快对扩散技术的吸收, 以较低成本尽快形成技术创新能力, 是现阶段中国摆脱技术比较劣势、吸收先进技术的重要举措。因此, 要完善我国的专利保护体系就应该从国情出发, 建立既能有效保护创新又能加快吸收和扩散的专利保护体系。

(2) 依据TRIPS协议的专利强制许可规定, 通过重点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力度来突破国外专利垄断

随着中国入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 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在中国申请专利, 通过取得专利迅速、合法、有效地占领和垄断技术和市场, 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专利壁垒, 使我国国内企业处于极其不利的技术劣势。TRIPS第31条第11项规定了基本专利的强制许可:成员国的法律允许未经权利人授权对专利客体的其他使用, 包括政府或者政府授权的第三人的使用, 如果此种使用是为了利用一项专利 (“第二专利”即从属专利) , 而该专利不经侵权其他专利 (“第一专利”即基本专利) 即无法使用, 并且符合相关附加条件的规定。因此, 中国企业可以根据上述关于专利强制许可的法律规定, 重点加强在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力度, 利用专利扩散的技术信息, 在国外企业基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性研究或改进, 并将获得的技术成果及时申请取得专利, 然后通过强制许可有效地突破国外企业的专利垄断。

(3) 加强与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 提高技术扩散效率并分享高新技术知识产权

由于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 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中国企业促使跨国公司转移和扩散先进技术从而进行技术升级的一个重要路径, 就是争取入盟跨国公司主导的技术研发活动, 努力成为其分支机构, 以谋求融入全球技术开发的主流趋势。积极地参与跨国公司各种重大的科学技术研发活动, 承担部分研究工作和资源贡献任务, 即使不能够主导先进技术的开发方向, 也可以获取研发溢出和技术创新思路, 截获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 并能从未来技术升级以及技术规则制定方面受益。

(4) 建立专利中介与管理机构

专利是劳动者的知识成果, 它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所获得的, 这就决定了专利技术首先要服务于人类, 其次劳动者的劳动也应该补偿。因而, 构建一种既利于技术自身成长、又便于挖掘发明创造者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是专利制度的最终落脚点。而目前我们的专利保护过于强调发明人的因素, 而忽视社会和技术因素, 致使专利实施率低下。我国企业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没有形成专利, 相当多企业的主导产品、技术没有专利, 而“副产品、技术”却取得一系列的专利, 可见专利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舍“主”取“副”。我们构想如果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国家中介机构来收购专利技术并加以推广运用, 就可以解除发明者和使用者双方的后顾之忧, 也就不存在因为专利的前期开发和后期应用沟通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同时, 对于国家范围内的专利制度, 我们还可以构想将专利技术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专利制造者。专利制造者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优先使用该专利, 但不能自由转让或出卖该专利, 必须出卖给国家并鼓励其尽早卖给国家, 由国家专利局评估专利价格并收购专利技术, 同时视专利实际情况向国际申请专利;在本国范围内应尽快公开专利技术,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使用, 私用专利技术者按该技术对产品的贡献率确定一个比例, 从销售额中提成上缴国家, 再由专利局按一个合理的比例提成在国家收购额外奖励给专利制造者, 这样发明者的专利技术应用得越早、越广泛则其报酬越高, 让专利制造者得到丰厚的回报, 激励技术创新。对技术本身来说, 这样有利于在国家范围内形成技术群, 为技术的正常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对国家和社会来说, 能让专利技术尽快利用、尽早扩散, 而且任何法人都能平等使用专利技术, 从而加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 加入国际专利联盟

专利联盟是解决产业专利群障碍和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重要途径。企业间自发形成的专利联盟可以借助市场机制, 通过相互授权解决专利群间的障碍问题, 从而减弱专利权的排他性、封闭性和相互排斥, 发挥专利产权的合作性和开放性, 促进已有专利技术的有效利用。因此, 专利联盟可以为技术创新活动降低技术投资风险和市场风险, 获得较高水平的利益回报, 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激励作用, 如现在IBM、DELL等许多高技术企业就是通过专利联盟或技术联盟形成技术和产业间合作关系, 从而提高了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提升了企业竞争优势。其次专利联盟有助于降低专利使用的交易成本。专利联盟通过集体谈判的方式, 对已有专利的价值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多种形式的等价交换。一般专利联盟内部都有规范的价值评估办法、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集中管理的机构, 这样的组织方式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专利相互利用的平等性与合理性, 减少专利纠纷, 促进对已有大量专利技术最大限度的技术扩散。再次专利联盟有利于新技术标准的形成, 促进技术系统的不断完善和稳定发展,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由于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累积性系统, 一个产业的发展往往依赖于该技术领域中多项技术成果的相互支撑与互补, 专利联盟为不同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寻求技术和市场互补、及时形成比较完善的技术和市场互补的新技术标准体系提供了技术创新和转移的谈判平台, 从而形成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企业合力, 如信息产业的许多标准化组织就是以专利联盟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摘要:一直以来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都备受推崇, 但不可否认的是专利赋予创新成果的垄断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的扩散。具体分析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扩散的负效应, 建立简单的模型加以说明,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专利制度的些许建议。

关键词:专利制度,技术扩散,负效应

参考文献

[1]SCHERER F M.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Chicago:Rand Meally, 1980:410.

[2]MANSFIELD EDWIN.Imitation costs and patents:an empirical study[J].The Economic Journal, 1981 (91) :907-918.

[3]朱继平.技术国际市场化传播活动中的专利和技术壁垒[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 (7) :39-41.

环境扩散效应 篇8

1 隧道模型

选用南京某隧道建立物理模型,该隧道为双洞单向行驶隧道,隧道暗埋段长1 410 m。隧道暗埋段单洞净宽12.5 m,净高5.5 m。在隧道暗埋段中的半敞开部分,采用中间开口的结构形式,开口横截面均为3.6 m×2.6 m,4个开口为1组,组间隔墙8.8 m。每个开口内靠近隧道顶部均有一个宽0.8 m、高2.0 m的梁。隧道中间最长暗埋段为250 m。在每个开口的上方均安装与开口横截面积相同、高度分别为0.5、1.0、1.5、2.0、2.5、3.0、4.0、5.0 m的烟囱结构,模拟时采用单洞模型。模拟采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开发的场模拟程序FDS。

2 工况设置

为分析不同烟囱高度时竖井型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气扩散情况,选取典型的8个烟囱高度(0.5、1.0、1.5、2.0、2.5、3.0、4.0、5.0 m)进行模拟。研究隧道最不利位置发生火灾时的防排烟效果,在最长暗埋段的中间部位设置火源,如图1所示。该隧道为城市隧道,中型汽车的自燃(大约为7.5 MW左右)是发生火灾的最大可能危险。燃烧尺寸为1.5 m×1.5 m。隧道外压力为标准大气压,模拟时隧道内部风速取0.9 m/s。考虑到倒灌风对烟气扩散的影响,倒灌风速取1 m/s。

隧道中发生火灾后,火源上方的高温烟气将对隧道拱顶进行炙烤。研究表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改变,当超过500 ℃时,抗压强度仅为原来的60%,因此研究中以500 ℃为特征温度。

模拟分别从人眼特征高度处火灾烟气的浓度和温度着手进行分析。模拟分析时人眼的特征高度取1.75 m。根据前人试验可知,逃生人员暴露其中的温度在15 min内不应大于80 ℃。当环境中CO的体积分数超过1×10-4(125 mg/m3)时,人体就会产生头晕、乏力等不适感;当CO体积分数超过6×10-4时,短期内会引起窒息死亡。因此,在距隧道地面1.75 m和隧道顶部设置了一系列监测点,测定火源两侧不同距离处安全高度1.75 m处CO的体积分数。考虑到计算机性能、模拟时间、模拟精度等原因,对网格进行了局部加密,模拟时间设为300 s。

3 模拟结果分析

3.1 顶棚处温度变化规律

随着烟囱高度的增加,火源正上方处的最高温度分别为763、727、669、749、701、775、802、750 ℃,火源正上方产生的高温对顶棚结构造成破坏,大大降低了隧道整体结构的安全性,隧道顶部需增加防火涂层。

图2、图3为顶棚处温度的变化规律。随着与火源距离的不断增加,顶棚处最高温度不断降低,主要由于烟气的扩散,高温热烟气不断卷吸周围冷空气,导致温度不断降低。上、下游距火源5 m处的最高温度分别为301、311 ℃,不足以对顶棚结构造成破坏。当与火源的距离增大至靠近竖井时,之后再增加与火源的距离,顶棚处最高温度趋于一定值,主要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外界空气向竖井内卷吸度大幅增加,烟气流速加快,未及聚集即蔓延出竖井,竖井内温度梯度比较一致,故顶棚处温度值在稳态情况下近似为一定值。

3.2 安全高度处温度变化规律

在距火源5 m以外,上、下游所有监测点的温度均位于80 ℃以下,对人员安全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并且随着距离增加,各测点的最高温度几乎降到与环境温度相同。随着与火源距离的增加,安全高度处温度先逐渐降低至环境温度,然后又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主要是因为在暗埋段距离通风口较远处,由于冷热空气对流和隧道壁面对高温烟气冷却作用的结果,温度不断降低且下降的梯度越来越小。最后随着与通风口的靠近,在从烟囱口吹入的倒灌风的影响下,部分沿隧道顶部蔓延的烟气回流造成温度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3.3 安全高度处CO体积分数变化规律

随着时间的增加,CO体积分数都呈上升趋势;在火源正上方处CO体积分数很高,且随着到火源的距离逐渐变大,CO体积分数先增加再不断地降低。这是因为与火源距离大,受火源影响就较小,所受到的热辐射小于较近的测点,烟气层相对较低,导致安全高度处CO体积分数相对较高。烟气扩散至竖井段时,由于隧道内外的温度差产生了气体密度的差别,于是形成压力差,驱使隧道内外的空气流动。隧道内温度高的烟气因密度小而上升,并从上部通风口排出,隧道外温度比较低而密度大的新鲜空气被吸入,隧道内外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进行流动,导致隧道内的CO体积分数不断降低至0。无论何种的烟囱高度,所有隧道内的安全高度处CO体积分数值均远远小于1×10-4,不会使人产生不适感或中毒。CO体积分数低主要是由于初期燃烧较为充分。图4~图10是不同位置安全高度处CO浓度的变化规律。

3.4 烟气沉降规律

上、下游各个纵向位置处的烟气层沉降速度接近一致,且随时间增加,烟气的高度不断降低。上游15m处烟气高度稳定在3.4m以上;上游85m处烟气高度稳定在2.4m以上;下游5m处烟气的运动较为剧烈,但烟气高度仍稳定在3.0m以上;下游35m处烟气高度稳定在3.2m以上。当烟气运动到靠近竖井段时运动很剧烈,主要因为隧道内外的冷热气体产生较大的密度差,热烟气被卷吸向上运动,同时与从隧道两侧开口吸入的新鲜空气发生碰撞,导致烟气运动不规律。烟气不断靠近隧道两端开口时,由于新鲜空气的不断吸入,致使烟气无法扩散至隧道开口处。烟气高度在300s内都没有降到安全高度1.75m以下,按正常行走速度1.5m/s计算,人员有足够时间疏散至敞开段。图11、图12为不同时刻与火源不同距离处的烟气沉降规律。

4 结 论

(1)竖井型隧道采用自然通风的排烟模式是切实可行的,不同烟囱高度均能起到很好的排烟效果。

(2)火源正上方的高温对隧道顶棚结构具有较大的威胁,需对隧道顶部做防火处理。与火源的距离大于竖井距离火源的距离的位置,顶棚最高温度趋于一定值。

(3)安全高度处烟气温度随着与火源距离的增加,先迅速降到环境温度且下降的梯度越来越小,然后又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烟气温度不会对人员疏散构成威胁。

(4)CO浓度随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随着与火源距离的增加,先增加再降低至0,不会使人产生不适感。

(5)不同烟囱高度的竖井型隧道内烟气高度在300 s内都没有降到安全高度1.75 m以下,对人员疏散影响较小。人员有足够时间疏散至敞开段。

参考文献

[1]张靖岩,霍然,汪浩波.烟囱效应形成机理的实验[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6,36(1):73-76.

[2]王彦富,蒋军成,龚延风,等.隧道火灾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0(10):39-44.

[3]茅靳丰,马晓光,周俊,等.不同环境温度和火灾强度对自然通风竖井型隧道火灾烟气浓度场的影响分析[J].制冷与空调,2010,24(5):7-10.

[4]范维澄,王清安,姜冯辉,等.火灾学简明教程[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

[5]朱杰,霍然,孙晓乾.不同竖井侧向开口位置对烟囱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8,25(9):187-192.

[6]唐高胤,张礼敬,付道兴,等.南京长江隧道火灾数值模拟[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2):74-79.

[7]刘晓阳,李炎锋,李俊梅,等.纵向通风条件下对隧道内烟气运动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8(4):24-28.

[8]Sung Ryong Lee,Ng Sun Ryou.A Numerical Study on Smoke Move-ment in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Tunnel Fires for Different Aspect ratio[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2006,41(6):719-725.

[9]Jae Seong Roh.Critical Velocity and Burning Rate in Pool Fire During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J].Tunne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2007,22(3):262-271.

[10]Hu L H,Peng W,Huo R.Critical Wind Velocity for Arresting Up-wind Gas and Smoke Dispersion Induced by near Wall Fire in a Road Tunnel[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2007(4):94-96.

[11]Zhang Jing Yan,Huo Ran,Wang Hao Bo.The Critical Condition to Bring Non-state Stagnation of Smoke Movement in Vertical Shaft[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2005,15(4):504-508.

【环境扩散效应】推荐阅读:

扩散控制07-04

扩散机理07-11

扩散参数07-27

离子扩散07-30

扩散吸收08-26

扩散06-19

扩散边界层05-13

自扩散系数05-28

免疫扩散试验06-10

跳扩散过程06-30

上一篇: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下一篇:教育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