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2024-11-20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精选8篇)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篇1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和方法摘要:在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关键所在。作为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采用有效的形式与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其推广的效率。当然,受制于农村经济条件,农业技术的推广会遇到相当大的阻力。本文主要是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与方法做出分析与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方法;思考

对农业生产发展来说,农业技术是重要的内在动力因素。在我国农业生产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农业技术在提高产量、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方面的显著作用。当然,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的应用是两个范畴的内容,如何使农业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还需做好推广工作。

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面对日新月异的推广格局,如何才能利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来提高推广的效率,是必须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的问题。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推广形式。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快捷,新的推广形式也会层出不穷。

1.1 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

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单位,建立全面的网络覆盖农业体系,它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特点。而它的优势在于行政统一领导下的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推广效果。在这个农业体系中,包括各种农业服务部门,比如农技站、土肥站、经营站等。但是,这个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推广的主动性不足、工作的任务不够细化、推广的目标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不一样等。

1.2 商业性质的推广形式

商业性质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农产品的销售与收购来达到推广的目的。在推广的过程中,各种投入供应与技术的引进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而言,该推广形式针对的是单项商品的发展,能够合理安排技术的开发、传播、销售等工作。而这种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它会过分地夸大产品的功效,从而误导农民的选择。所以,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发挥它的时效性。

1.3 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

对于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来说,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帮扶过程中,各地政府、机关、企业等都会参与进来。帮扶形式还包括技术的支持。虽然,这种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是比较短暂的,但相比而言还是很有效果的。该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帮扶的单位来自不同的行业,不能对农业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甚至不能有效把握技术的实用性。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信息,并对技术加以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2.1 广告的宣传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广告宣传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包括多种的宣传媒介,比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这种广告宣传的方法,在新品种、新农药等方面的推广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广告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地规划与设计。

2.2 技术讲座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开展技术讲座是最常见的推广方法。讲座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来开展,也可以直接到田间去开展。同时,它不仅可以组织成百上千人的讲座活动,而且还可以组织几个人的技术讲座活动。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加强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要想农民能够接受,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工作。

2.3 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结语

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推广形式与方法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技术的推广更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出适应实际需要的推广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彬彬,贾天慧.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2] 郭雅楠.在绿色农业理论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J].新财经(理论版),2010(11).[3] 宋彬彬,贾天慧,石天舒.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4] 王炳真,潘广林.杨灿喜:推广农业技术 带领村民致富[J].当代贵州,2011(22).作者简介:何鸿飞,男,吉林伊通人,伊通满族自治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篇2

1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因素制约,具体分析如下:

1.1人口压力大

1.1.1人口总量大

据统计,截至2015年初,我国人口总量超过13.6亿,人口总量大,而我国地貌特征丰富,地形多变,加之近些年来工业污染程度加剧,适宜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再度缩小。此消彼长之下,我国对单位面积粮食的出产量要求上升到极高的程度。

1.1.2农业人口数量大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业人口占人口总量的比重很大。但大部分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较小,采用的耕作方式也是以传统的人力耕作为主,现代型机械化生产尚未开展,生产力普遍低下。

1.2自然资源不足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不到全球人均水平的1/2。作为农业灌溉中重要因素的水资源,其分布区域也不均衡。

1.3缺少资金投入

在市场经济运作下,国家财政投入重点都放在非农行业中,这就导致了农业技术发展的资金支持不足,基础保障程度低。

2推动农业技术创新的方法

2.1加大资金投入

农业技术创新源于新式农业技术的研发。在新技术研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资金,以自然科学为基础,通过科学实验和实地对比考察,分析外力作用对作物生长状态的影响,从而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只有用于研究试验的资金充足,才能保证科研链条不断裂,在不断的研究改进中创造先进的农业技术。

2.2培养农业技术专门人才

在投入必要的资金后,国家还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较高知识水平的农业技术人才,确保研究手段和试验方法的切实有效,使农业技术创新少走弯路,减轻财政压力。在这一方向上,可以派遣有潜力、农业知识基础扎实的农学人才赴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深造,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理念,以丰富我国农业知识体系。

2.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真正改进生产技术,单单熟练掌握农业生产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和创造新作物新品种,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世界上极富盛名的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农业专家袁隆平及其开发团队自主研发的农业创新技术。从1965年开始,他利用杂交优势理论,历经8年深入钻研,在1973年成功创造出三系杂交水稻种,解决了水稻三系杂交这一历史性世界难题,为中国的农业技术水平进步开创了先河,为中国乃至世界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袁隆平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优秀的农业技术研究团队,也离不开他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不断探索。袁隆平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实践,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观察每一期水稻的生长状态、防病害能力和发育性状等作物属性,他将这些因素集中汇总,制成水稻生产考察报告,并在下一期水稻种植中尝试改变外界环境和内部机制,试验改进效果,终于成功研发了杂交水稻技术。

3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

随着农业技术创新进程的深化,如何真正实现技术推广,使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全国各地区,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但在实际的扩散过程中,却出现了区域性隔绝、农民观念落后、信息传播障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3.1提升农民文化素质水平

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对象,农民的文化水平决定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的实际效果。受到历史与国情因素的制约,我国农村居民教育程度与文化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农民的低文化素质不但阻碍了农业技术创新,还减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各级政府领导机构可以通过多途径提高农民素质,例如: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在农村切实进行,提高农民的文化基础;开展农业知识培训班,创办职业技术中学,丰富农民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技术知识,让农民认识到创新农业技术在生产实际中运行的必要性。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确保农业技术的顺利推广。

3.2建立信息传播系统

一个形式多样、信息更新速度快、科学高效的技术信息传播系统作为信息扩散的媒介,是21世纪信息时代提供的便利条件。农民通过该系统了解丰富多样的生产技术,就会联系自有土地的生产作物特性和地形特点,购买到先进且实用的生产技术。同时,该信息网络可以分设咨询反馈版块,鼓励应用相关技术的农民在网络上呈现技术的优势与弊端,在相互交流中丰富自身知识技能,加快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

3.3降低技术应用风险

农民在了解一些创新技术后,由于尚未进行实际生产试验,对此技术的运作成本、生产产量等因素都持有怀疑态度,即使有应用新技术的动机,但由于风险考虑,放弃了提高产量的机会。为了减少甚至消除农民运用新技术所承担的风险,推广部门要建立一套将种植试点查验、技术应用咨询与技术优势讲解相结合的服务体系,让农民通过技术试点实地考察了解新农业技术对作物种植产生的改变。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讲解,让农民了解新农业技术的优势,对新老技术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度。这套服务体系,将农民的技术选择和技术应用置于一个系统有效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促进新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3.4鼓励农民进行自主技术研发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灵光一现地产生技术改进的想法。政府和国家要在民间引导形成“尊重人才、自主创造”的理念风尚,鼓励农民进行自主技术研发,这种来源于生产实践的技术革新想法更易于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在技术拓展过程中可以极大地减少运行阻力。

农业技术是农业水平发展进步的基础,将农业技术应用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对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农业创新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吸收世界先进农业技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农业技术。通过建立农业技术信息传播网络系统,能使更多农民接触到新技术,并逐渐接受新技术,真正实现农业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推广,推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摘要: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总结了推动农业技术提高的方法,并提出了如何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方案,给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形式;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2-23-1

对农业生产发展来说,农业技术是重要的内在动力因素。在我国农业生产取得成就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农业技术在提高产量、降低劳动力、提高生产率方面的显著作用。当然,农业技术与农业技术的应用是两个范畴的内容,如何使农业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还需做好推广工作。

在农业技术推广中,面对日新月异的推广格局,如何才能利用不同的形式与方法来提高推广的效率,是必须引起足够关注与重视的问题。

1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

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推广经验,形成了多种有效的推广形式。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便利、快捷,新的推广形式也会层出不穷。

1.1 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

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单位,建立全面的网络覆盖农业体系,它具有全方位功能的特点。而它的优势在于行政统一领导下的组织能力比较强,能够形成规模化发展的推广效果。在这个农业体系中,包括各种农业服务部门,比如农技站、土肥站、经营站等。但是,这个农业体系的推广形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推广的主动性不足、工作的任务不够细化、推广的目标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不一样等。

1.2 商业性质的推广形式

商业性质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农产品的销售与收购来达到推广的目的。在推广的过程中,各种投入供应与技术的引进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而言,该推广形式针对的是单项商品的发展,能够合理安排技术的开发、传播、销售等工作。而这种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它会过分地夸大产品的功效,从而误导农民的选择。所以,在此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发挥它的时效性。

1.3 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

对于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来说,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推广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农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与服务,以达到农业技术推广的目的。在帮扶过程中,各地政府、机关、企业等都会参与进来。帮扶形式还包括技术的支持。虽然,这种帮扶性质的推广形式是比较短暂的,但相比而言还是很有效果的。该推广形式的缺点在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帮扶的单位来自不同的行业,不能对农业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甚至不能有效把握技术的实用性。

2 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就是要让农民能够及时掌握新的技术信息,并对技术加以使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2.1 广告的宣传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广告宣传是农业技术推广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包括多种的宣传媒介,比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这种广告宣传的方法,在新品种、新农药等方面的推广上,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广告宣传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还应该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周密地规划与设计。

2.2 技术讲座

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来说,开展技术讲座是最常见的推广方法。讲座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来开展,也可以直接到田间去开展。同时,它不仅可以组织成百上千人的讲座活动,而且还可以组织几个人的技术讲座活动。在农业技术的推广中,加强技术信息的传播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要想农民能够接受,还必须辅助以其他工作。

2.3 试验、示范

试验、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因为农业技术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要想农民欣然接受,就应该做好风险的控制工作,但是受自然生产特点的影响,这种风险不可能完全控制。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做好试验、示范工作才是对农业技术使用安全的有效阐释,同时,它们也是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础。

3 结语

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它的推广形式与方法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技术的推广更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出适应实际需要的推广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从而加快农业技术的发展,为农业的生产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宋彬彬,贾天慧.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2] 郭雅楠.在绿色农业理论体系下推广农业技术[J].新财经(理论版),2010(11).

[3] 宋彬彬,贾天慧,石天舒.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

[4] 王炳真,潘广林.杨灿喜:推广农业技术 带领村民致富[J].当代贵州,2011(22).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篇4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之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关于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从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开始。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1](译者前言,P7)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西欧早期的现代化开始于16世纪市场和商业的发展,经过政治和制度变革,导致18世纪的工业革命。[2](P5)工业革命以及随后的历次科技革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原动力,推动着现代化向纵深发展。这是对内生型现代化进程的一般描述。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应激型的,无论是现代政治制度,还是现代科技,都不是从本土产生,而是从外国引进的。不过,应激型现代化的实质,同样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在功能上对现代化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1](译者前言,P19)而且,中国的商业和市场在16世纪就已出现现代化的征兆。例如徽商、晋商、陕商等大商帮,就已属自由商人,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特殊的商人阶级”或希克斯所说的“专业商人”。[2](P8)不过,这些经济上的变化不但没有引起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反受传统政治制度的压制而不能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革命也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是从19世纪中期以后,受外界压力开始的。从科举制的废除到辛亥革命,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形式上来说已经出现现代化的端倪了。但是这种没有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的现代化只是一座海市蜃楼,中国受列强奴役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绝大多数人民的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尽管如此,变化总是开始了,而一旦开始,就不可逆转。引起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传统社会由四个基本阶级组成:学士、农民、手艺人和商人。这样的次序排列也决定了不同阶层的社会政治地位。位于他们之上的是有特权的官僚阶级,而在他们之下的则是人数较少的贫民。从古到今,官吏的地位一直是最有抱负的中国精英所追逐的最高目标。[1](P224-225)据韦伯的观察,“在中国,社会的地位主要是决之于具有做官的资格,而非财富”。[3](P30)自隋唐以后,取得做官资格,实现人生最高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正是科举制强化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使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1905年,科举制度正式废除,社会上的才智之士,在对西方价值的向往以及新的利益的诱惑下,已经纷纷从传统政治的窄门中走出,特别是在西方式教育制度普及之后,“人们依着经济技术的专业化的趋向与需要,各自选择了性之所近的道路。数学、逻辑、物理、工商管理、政治、建筑、绘画„„成为了新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的东西。而新的行业亦已一一出现,‘政客’就是一个新的行业,企业家、买办、留学生、工程师、律师、教授、医生、作家、报人乃至电影明星、歌星也都是崭新的职业。” [3](P67)到了1919年,医生、律师、工程师等现代职业,以及在现代商业和金融业中的领导地位已被开始认为具有与传统社会的官吏同样高贵的地位。[1](P225)这样,传统社会结构及等级次序发生了变化。原来身居末位的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而原来居第二位的农民可说是下降到末位。在农民之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兴职业。人往高处走,稍有才能之人都不可能安心务农了。但是农业领域的新兴行业——农科大学、农业科研机构却在农村之外的大城市应运而生生了。农科大学的教授、农业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同样是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在城市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贸易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业主也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总之,由现代化而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农业本身发生分化,形成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

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是指农业技术发明、应用、农产品社会价值的实现由三个不同性质的部门完成。这三个部门处在农业生产的同一条产业链上,但是各自独立实现自己的功能,各自独立追求自身的利益。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由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由家庭农场实施;应用新技术生产的农产品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通过市场实现。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农业是一种自给性农业,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基本上在农业内部完成,农业技术创新也是在农业内部完成的,不存在三元结构。这种传统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与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相适应,推动着中国农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传统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已经将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至,不可能再在农业内部有重大的创新。农业生产力已经无法承受人口及市场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必须从农业以外寻求活路,农民兼业逐渐成了普遍现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现代化开始起步。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三元结构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形成。从技术层面看,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外部——城市制造的技术产品如良种、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开始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创造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教育、科研机构也相继在城市中出现。换言之,在农业生产外部形成了引进和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专门部门。这些部门的组织管理形式、经费来源、工作目标、人员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地位与传统的农业部门完全不同,但确实是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从市场层面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企业相继出现,与之相伴的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这些都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这些部门的出现构成了现代农业的特征: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现代农业技术)由农业外部的科研机构、工业企业提供;农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出售。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是由外部推动被迫做出的反应,而不是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与传统社会经济缺少历史的继承性,较难融合为一体。表现在农业上就是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与农业生产实际的脱离以及农业生产者与市场的脱离。本来,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之一,但是由于中国现代化的特点,使得这些机构在农业技术创新上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化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中国农民大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尽管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三元结构从一开始就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毕竟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出现了现代化的农业新因素,开始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艰难历程。农业技术创新三个环节之间的关联程度成了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由于近代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前人已经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所以本文不再重复。以下仅从技术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清末至民国时期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体系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

三、现代化与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形成

技术创新由社会需求引发,但也可能相反,创新引发需求。近代以来中国的农业技术创新,兼有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和拉动。因社会需求而引发创新,我们称之为“需求填充效应”,它主要发生在城市,其创新主要表现在现代农业科研教育机构的出现;因创新而产生需求,我们称之为“需求诱导效应”,它主要发生在乡村,这种需求是通过农业新技术的各种示范推广活动引发的。

(一)民族危机与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民族优越感使其对西方文明不屑一顾,也就不存在对西方新技术、包括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直到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才有了向西方学习的意识,对西方技术的需求也随之出现。最初是对西方军事技术、工业技术的需求。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才提上议事日程。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通过政府官员及士人的启蒙提倡来体现。清中期以后,政府官员及士人已经意识到传统农业因人口压力所产生的危机,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还是想方设法增加耕地面积。此外,在最大限度利用传统技术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有条件的地方改旱地为水田,推广水稻种植;推广接茬作物,变水田一收为水旱两收。[4](P237-239)对于西方农业技术,绝大多数中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也就谈不上需求和利用。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的大量引进,西方农业科技知识也被介绍到中国。但是,在最初的一段时期内,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西方军事技术和工业技术,对西方农业技术真正全面了解的人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向西方学习之倡议。他们提出向西方学习,大多并不是因为已经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对改进中国农业有何实际作用,而是因为中国在与西方的交锋中屡战屡败,从多次失败的经历中逐渐得出一种认识:中国军事上不如人是因为经济上不如人,经济上不如人最根本的还是科学技术不如人,科学技术不如人,则是因为教育不如人。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务之急是兴学校、育人才,其中包括兴办农学堂、培育农业人才。

薛福成在《出使四国记》中描述了西洋各国学校的兴盛,并由此推断西洋各国强盛的根源: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文则有仕学院,武则有武学院,农则有农政院,工则有工艺院,商则有通商院。„„近数十年来,学校之盛,以德国尤著,而诸大国亦无不竞爽。德国之兵多出于学校,所以战无不胜。推之于士农工贾,何独不然?推之于英法俄美等国,何独不然?夫观大局之兴废盛衰,必究其所以至此之本原。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5](P3)

康有为、梁启超、胡燏棻等都有类似的观点,并提出兴办西学的主张。他们倡办西学的出发点,是基于对民族兴亡的忧患意识,而不是基于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换言之,在中国创办西学,不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已经发展到需要各种专门人才的程度,而是因为西方列强打败了中国,中国要雪耻、要富国强兵,就要“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暗含这样一个认识逻辑:中国被西方列强打败,是因为他们的军事力量比中国强,而军事力量强的原因是经济比中国发达,经济比中国发达的原因又可以追溯到教育比中国先进。因此,中国要变得与西方列强一样强大,就得从学习其教育制度开始。至于将西式教育移植到中国是否能适合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尚未考虑到。但是,分科培养专业实用人才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当时的士人能认识到分科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并大力提倡,已是一大进步。分科办学自然包括建立农学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农学堂。张之洞不但指出农业和农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而且在武昌设立农务学堂,聘请外国教习从事农事试验与教学研究。自1898年起,清政府多次下诏分科办学,其中包括举办农学。随着士人兴办农学的主张变为政府的实际行动,我国的农业学堂从中等到高等,相继建立起来。与此同时,也创办了一些农事试验机构,进行农业技术试验。

综上所述,国家对西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列强入侵所引发的民族危机,由士人及政府官员的言行体现出来,满足需求的途径是兴办农学堂、农业科研机构。由于这种需求不是来自本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所以因这种需求而建立的农业教育科研机构,是官僚士大夫的事业,与中国农村、农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需求虽然引发了中国农业技术在制度上的创新,但是要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产生实际影响,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首先对本文所用现代工商业的概念作一界定。从组织制度上讲,现代工商企业与中国传统工商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随着国家的逐步现代化,在工业领域,如纺织业和面粉业,新兴工业企业有可能逐步取代传统工业。但是,许多传统形式的商业企业,并不会被现代企业取代,他们能在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即使在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上海,除了永安公司、先施公司等大型百货公司,以及部分大商号,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以外,大部分中小商店都是独资或合伙经营的,为数最多的是街头巷尾的夫妻店。大部分商店,诸如绸缎庄、皮草行、南货店、衣庄等,都同传统商业一脉相承。因此,传统的家族式商贩或合伙经营的店铺仍在商业中占主导地位。在近代上海是如此,在整个近代中国更是如此。[6](P20-21)有鉴于此,本文在运用现代工商业这一概念时,并不是指采用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的工商企业,而是指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工商企业,只要它们为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生产和服务,就属于现代工商业。它们可以是机器工业,也可以是手工业;可以是股份制,也可以是家族商铺或合伙制;可以是外资企业,也可以是民族资本企业。

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由市场决定,通过工商企业家或工商团体的言行反映出来。这种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增加农产品产量的新技术的需求;二是对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新技术的需求。

1、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新技术的需求。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非农人口增加,导致市场对农产品产量的需求增加。现将农产品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来分别探讨。首先分析粮食需求的增加对新技术的需求。中国传统农业发展到近代,出现区域专业分工后,在经济作物区域已经出现了粮食短缺。随着城市及现代工商业的兴起,粮食短缺现象更加普遍。侍郎张弼士“奏陈振兴商务条议”就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张氏认为粮食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农田面积减少,也不是由于耕田的人减少。水旱灾害等是造成粮食减产的原因,但只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非农行业的人数增多,引起市场对粮食需求的增加,粮食价格上涨。[7](P771)从现代的观点来看,非农行业人数增多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规模的扩大,农田面积会有减少的趋势,从事农业的人口也有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如何解决粮食问题,是近代中国面临的课题。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增加也会引起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但是这种需求主要是非市场性的,通过增加农田面积,充分发掘传统农业技术潜力可以解决。即便是到了近代,传统的增产手段用尽,不能增加粮食产量,农民也可以通过节衣缩食,降低生活水平来克服粮食不足的问题,只要能生存下去,不至于发生社会危机,当代中国的农民仍然如此。但是城市市民就不同了。城市的政府官员、工商界人士决不会像农民那样忍受贫困,他们要维护自己的生活水平、要发展自己的事业,对粮食问题会很快做出反应,通过报纸杂志形成社会舆论,从而影响到政府的农业政策,使改良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提到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议事日程。

就工商业而言,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料供应不足,不仅会影响本企业的发展,还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如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社会动荡等等。正因为如此,工商企业会直接采取行动,从事农业改良活动,满足其对原料的需要,以供应市场,维护其企业的发展。工商企业从事农业改良的直接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对粮食的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获得自身的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企业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源自对利润的追求。以与粮食生产密切相关的中国近代面粉加工业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面粉“为一时输出品之大宗,而粉厂次第设立,于斯为盛,小麦产量有限,随不得不采用国外原料,其数量且与年俱增。”面粉厂为了解决小麦求过于供的问题,“陆续派遣厂员分赴各处劝导种麦,更岁集巨资,补助农事试验场”。还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小麦实验场,进行小麦改良。由此可知,工商业对农业技术的需求与其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工商企业资助的是与其事业发展密切相连的农业技术改良,例如面粉厂会资助小麦生产的技术改良,但它不会去资助棉花或蚕桑的改良。

与工商企业关系最紧密的还不是粮食生产,而是经济作物的生产。所以我们接下来分析经济作物需求的增长对新技术的需求。

自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市场之后,外国工业品的输入和中国农产品(主要是经济作物产品)的输出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丝棉等农产品是出口的重要商品,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外国企业直接介入中国的农业技术改良。为了切实改良中国蚕桑,外商还成立了改良蚕桑的机构,设立制种场培制、购买改良蚕种,分给农民饲养。同时在发种区域内设立蚕业指导所,指导农民养蚕。

随着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农产原料需求的增加,中国的工商界也产生了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提出了改良棉植和蚕桑的要求。工商界要求农业改良的主要原因,在华商纱厂联合会会同中国棉业联合会、国立东南大学,给北洋政府农商部的呈文中,得到很好的说明:

窃我国自七年以还,纱锭倍增,棉产未旺,无论年岁丰欠辄有供不应求之势,每年外棉输入,恒在一二千万两以上。„„近年敝纱厂联合会,曾年拨巨资,分向直、鲁、苏、鄂等省设立之棉试验场,力图棉植之推广改良。„„今年(1923)印、美棉产均嫌不敷应用,国产棉花,又无法禁其输出,全国数百万锭之纱厂,皆以原料缺乏有不能维持工作之势,而未来之棉荒,且必一甚一日。

为了扩大棉花来源,纱厂积极从事棉花改良与推广事业。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专门成立了植棉委员会,主持植棉事宜,在产棉区改良棉种,在不产棉之地推广植棉,所需经费,“由全国各厂用花一担,抽费一分充之”。还先后与南京金陵大学农科、东南大学农科合作,进行棉花改良推广。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使市场上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从而促使工商界人士直接介入农业生产,引发了对增产技术的需求。

2、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新技术的需求

现代工商业的生产与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且是进行大规模生产与经营。这两个特点对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市场,就有竞争。在竞争中,质量不好的产品就会失去其在市场中的份额。有学者提出,鸦片战争后,我国丝茶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难以和国外竞争。而中国对外丝茶贸易的衰落,则激起了人们改良农业技术的要求。这是从农产品加工角度得出的结论。农产品加工技术似乎更多地与工业生产技术相关,例如缫丝厂对丝的生产加工技术,面粉厂对面粉的生产加工技术,都会影响产品质量。但这都是工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农业技术对农产品加工质量的影响要从原料角度去分析。

原料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影响可分两个方面:第一、生活习俗变迁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机器大生产对原料品质提出新的要求。罗振玉在《农事私议》“农业移植及改良”一文中提到:近来外国麦粉进口者日多,初则因西人憎华麦调制不精,输入以供西人之食,今则华人亦嗜食之,由商埠而输入内地者日有所增。夫华麦固调制不精,而粉量亦不如美麦,盖种类之异矣,宜求美国嘉种传布内地,一蕲改良。

此文反映出近代中国引进美麦品种的原因之一,饮食习惯的变化。外国人到中国通商口岸后,不习惯食用中国产面粉,于是从外国进口洋面粉。洋面粉进入中国后,渐渐引起中国人的喜好,由通商口岸传入内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扩大,于是国内有了引种美麦的技术需求。

引种美棉也与人们衣着习惯的变化有关。据同治、光绪年间的海关贸易报告及报刊反映,实际上洋布没有土布耐用,但比较柔软美观,加上价格低廉等因素,渐受华人欢迎,占领了中国市场。于是引出朱祖荣这样一段议论:

子独不见夫今天下乎?无论通都大邑,僻壤遐陬,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风尚之变,由来已久„„而近来亚东日本,所织洋布,亦复花样翻新,既精且巧,足以广事招徕。

洋布的普及为近代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棉纺工业的发展则对其原料棉花的品质提出新的要求。

洋布与土布的差别主要有二:从生产方式上讲,洋布是用机器生产,而土布则是手工生产。从生产原料上讲,洋布是用洋棉、主要是美棉生产,而土布则是用国产棉。因此,洋布不一定是从外国进口的布,国内机器生产的布也称作洋布。洋布也可以用国产本地棉生产,但是规格和质量受到限制。“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机器生产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在面粉工业同样有所反映。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早已存在面粉加工业,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给性加工和商业性加工两部分。自给性加工是农民加工自家消费的粮食,对小麦品质没有特别苛求。商业性加工主要服务对象是城镇居民,对小麦品质有一定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磨坊的加工量有限,每个磨坊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是太大,因此对品种规格的要求不一定很严格。近代机器面粉厂则不同,其生产能力强大,因此对小麦的需求量也大。如果品种规格混杂,就会影响面粉质量。而面粉的品质则会影响食品的进一步深加工。原颂周在分析我国小麦的缺点时注意到了这一点:

我国普通的麦种,大半交杂不堪,几无纯种之可言,以至制造食品的工艺,颇不发达。例如品质不良的硬小麦,不适宜机械面粉厂的制造。又如通常的软小麦,对于制造饼干,无大妨碍。但若用他来制造上等面包,则不相宜。因其中所含的胶质较少。至如半硬小麦,品质不甚恶劣。倘能选择北方的良种,和南方的良种相交配,而成一优美新种,推及农民,广为种植,则以后不致再向外国输入小麦,以作制造各种食品之用。

上文表明,不但机器制粉业对小麦品种提出新要求,而且食品深加工业对小麦品种也有要求。中国传统小麦品种混杂,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结果让外国小麦占领了中国市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进行品种改良。

总之,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工商企业往往直接参与同他们利益相关的农业技术改良。由于工商业界投资农业新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工业原料,所以其对农业科技的支持程度与市场密切相关。市场前景好的时候,支持力度大。市场前景不好的时候,就会取消支持。正因为如此,现代工商业的兴起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能引发农业技术创新,但不能长期支持农业技术创新。

(三)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小农的家庭农场。一家之长既是农业生产的管理者,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因此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家庭主要劳动力。也可以说,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领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农民。到近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公司。在农业公司中,农业生产的管理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分离,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公司的管理者。这些管理者大多是政府官员、绅士、商人、华侨、外国资本家等等。[3]家庭农场的主人与农业公司的主人,无论在文化知识水平、社会政治地位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层次和表现形式完全不同。在近代中国的报纸杂志上,经常有农业公司采用国外先进技术(主要是引进外国农业机械)进行垦殖的报道,但是几乎没有农民主动采用西方技术的报道。相反,到是有向农民推广农业新技术困难重重的报道。这并不能证明在家庭农场的生产中不需要新技术,只是反映出农民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和形式不同。因此,在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生产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时,要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生产者。

1、农业公司经营管理者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就农业公司的经营管理者来说,其学识及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取决于理性和现实利益两方面的考虑。从理性上说,由于他们对国内外的农业发展大势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性,并能推断出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对自身企业发展是有益的。从现实利益来说,如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用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有利可图,就足以促使他们投资农业。但是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目标,如果经过实践证明投资新技术于实际农业生产无利可图,他们会放弃对农业的投资,转而经营其他行业。或者放弃先进技术,转而采用传统的农业经营形式,即招佃经营。

民国时期,创办了许多新式农垦企业。这些企业从组织管理形式上看,具备某些现代企业的特征,如采用股份制等等,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大多采用招佃形式,由农民一家一户从事生产。当然,这种生产形式与传统的小农生产也有区别。首先,生产什么是由公司决定的,如何销售也由公司决定。其次,生产技术也由公司指导。因此,这些公司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是由公司管理层决定,而不是取决于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农业公司虽然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但是其数量很少,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不大。在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还是家庭农场。农业科学技术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广大农民。因此,分析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更为重要。

2、农民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农民愚昧落后,对新技术持排斥的态度。本文认为,农民排斥新技术,并不能说明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而只能说明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遇到了障碍。我把这些障碍分为习俗障碍、知识障碍、经济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几个方面。

习俗障碍可分为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两方面。生产习俗是农民世代相传下来的组织生产的规矩、程序,它属于一个农村社区,而不是一家一户农民的事情。据费孝通调查,开弦弓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排水灌溉的组织管理程序,依靠这套程序解决农民旱涝时的排灌事宜。后来村里有了两台动力抽水泵,承包全年的灌溉,按每亩收费。然而,这种机器在当时并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村民们宁愿使用旧水车,不愿缴纳动力泵费用而自己闲搁数月。有些人告诉费孝通,那些依赖动力泵灌溉的人,自己没有事,便到城镇的赌场去赌博,害了自己。这说明,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习俗是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它是和当地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改变生产习俗的前提是相关的社会环境必须改变,否则就会带来社会问题。就费孝通所举例子而言,就是用机械代替人工后,如何安置闲余的劳动力或劳动时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引进现代机械未必是好事。农民经过理性的判断会拒绝新机械的使用。这其中反映出来的不是农民的愚昧,而是农民的智慧:用劳动来打发时间,总比去赌场赌博要好。提到赌博,就牵涉到生活习俗。据当时人反映,近代中国许多地方的乡村社会赌博成风,很多农民除了在田间劳动,剩余时间大都去进行赌博,哪有时间精力考虑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喝酒赌博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的习俗,所以有人在参观金陵大学农民服务社后评论道:

农民之无正当娱乐,尽人皆知。每遇秋收之后,或迎神赛会,或邀朋聚赌。工作之暇,尤多喝酒啜茗。欲阻止此种不正当之娱乐,非有相当正当之娱乐代之不可。农民服务社有鉴于此,乃以种种有益身心之游戏代之,对症下药,定能妙手回春。[12]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风气问题,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也就不能指望农民会产生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

知识障碍可分为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见识两个方面。如果说近代中国的农民都是文盲,那未必准确。据李伯重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大众教育已经普及,并深入到农村地区,到了19世纪初期,识字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另有学者估计19世纪初期广东农村男子识字率为40~50%。但是识字并不足以引起对新技术的需求,只有当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技知识后,才具备对农业新技术产生主动需求的可能。如果根本不知道世界上存在某种新技术,就不可能产生对该项技术的需求。中国农民没有对新技术的需求,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有新技术的存在。所以,农民产生对新技术需求的条件之一是,有机会接受现代科技知识教育。而近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如果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但是能有机会通过耳闻目睹接触到西方的农业新技术,也有产生对这种技术需求的可能。但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社会生活地位决定了这种机会也很少。

经济障碍是影响农民技术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便他们知道某种先进技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也不会主动去采用。经济障碍主要体现在农民接受新技术的经济承受能力上。如果新技术的使用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农民无法承担,他们就只能沿用旧技术。即使将新技术免费提供给他们,也会考虑将来的收益是否可靠,这就是所谓的“机会风险”。在不能确定采用新技术的实际效果之前,农民一般是不会采用新技术的,因为农民承担不起失败的风险。这与官员、军阀、工商企业家这些有权有钱的人不同。这些人可以引进外国机器从事农业垦殖,即便不能从农业垦殖中获利,于他们自己也无太大的损害。而农民,只有已经通过示范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新技术,才敢使用。南京金陵大学农科的推广员在农业推广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是:农业推广之成绩与各地领袖或农友之切实辅助成正比例。从事推广最有效的办法是与当地领袖或农友合办“表证场”,用以证明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性,当农民们亲眼目睹新技术的成就时,就会纷纷采用新技术。

社会环境障碍。近代中国军阀连年混战,政权更替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使得农民没有一个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一家人朝不保夕,也就谈不上采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了。另外,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农民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下,促使乡村中最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流向城市,而本来最有可能首先采用农业新技术的就是这些人。可以说,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结果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扩大,传统乡村精英城居化,人才资金流向城市,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这也影响到新技术的需求。

四、结 论

分析农业机械的管理及清洗方法 篇5

发表论文摘要: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措施,将提高农机安全水平。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保养和维修农机时拆下的零件,大部分都沾有油污、积炭和水垢,为了准确鉴定零件的技术状态,确保各类农机的技术性能,必须对不同材料、不同精度的零件采取不同的清洗方法,以保证零件的经久耐用。

关键词:农机 安全监理 农机零件清洗

一、农业机械化管理

1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使农机监理工作有的放矢

近年来,虽然全国农机安全水平平稳好转,重特大农机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特别是农用车违章载人、无牌行驶、驾驶员无证驾驶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潜伏着严重的事故隐患[1-2]。因此,农机监理人员要从关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维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秩序和环境的高度出发,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一如既往地加强农机安全管理,各岗位人员应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全面认真地履行好农机安全监理的职责。

2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宣传,开创农机监理工作新局面

加强宣传,防患于未然是农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乡镇农机服务机构要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对机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以举办农机教育安全讲座、播放农机安全知识录像等方式,教育机手、群众提高安全意识;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刷写标语、展出图片、宣传车和召开事故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宣传[3-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其操作、保养技术水平,增强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责任感,使之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讲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重安全生产,能够自觉遵章守纪,减少违章现象发生,杜绝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

3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使农机监理与服务相结合

要把管理与服务紧密结合起来,以管理带服务,以服务促管理。一是增强服务功能。对来办理业务的机手,只要符合手续,必须立即办理,决不让机手跑第2次;对路途遥远、手续不全的,先发给代理证,待手续补办齐全后,再发给正式证件。二是增强服务效果。在办理农机监理的各项业务中,本着想为机手所想、急为机手所急的工作态度,开展送检下乡、送办理业务下乡等便民服务,直接体现出为机手服务的态度与热情。三是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适时地、适度地处理、制止和纠正违章作业。这样不但可以为农户提供方便,而且可以密切农机监理人员与广大农机手的关系,增进同广大机手的感情,有利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4做好“农机安全村”建设,使农机监理的责任更明确

“农机安全村”是指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建立健全村一级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村内农机安全责任,加强农机安全法律和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在农村形成人人懂农机安全、个个讲农机安全的良好氛围。做好安全村的建设,要努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安全村内要建设相对固定的农机安全宣传教育学习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发动村内农民、机手、小学生参加“农机安全日”学习活动。二是各安全村村委会成立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组长和成员,配备农机管理员。村委会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农机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时向农机手布置工作任务,并把村农机管理员和农机手的需求与情况反映给上级农机部门,能主动向农业分管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对农机安全村的建设提出规划。三是安全村做好农业机械的年度检验、注册登记。协助搞好春耕、双夏、秋收期间的农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农机事故的发生。各安全村要实现农业机械的挂牌率、检验率、驾驶员持证率均达到100%,努力实现农机安全生产零事故。四是各安全村与机手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定期对机手进行考核,监督检查机手对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农机零件清理方法

1清除油污

油污通常由油脂、金属、尘土等混合物组成,其本质特征是不溶于水,这就要求用除油污溶剂来清除,这里介绍3类常用的除油污溶剂:碱性溶液、有机溶液和金属清洗剂。

1.1碱性溶液除油

对零件表面动植物油脂和矿物油脂的清除,可采用碱性溶液加入少量乳化剂,充分利用碱性溶液对油类的皂化作用除油,常用的碱性溶液配方(以质量计)为:①用于钢铁零件。苛性钠0.75%、碳酸钠5.0%、磷酸钠1.0%、肥皂0.15%、水93.1%;②用于铝合金件。碳酸钠1.0%、重铬酸钾0.05%、水98.85%。清洗时,应先将溶液加热到75~80 ℃,若采用压力喷射,除油效果更佳。清洗完后,再用热水冲洗零件表面残留的碱溶液,晾干后除油防锈[1]。

1.2有机溶液除油

为防止碱溶液对精密零件如高压油泵、喷油器等的强烈腐蚀,一般可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有机溶液是指汽油、煤油、柴油、酒精、三氯乙烯等,其主要优点是:方法简便,不需要加温,适宜清洗精密零件和不适宜于碱性溶液清洗的零件,如铜、铝、塑料、毡质零件等。但有机溶剂价格高,易燃烧,对资源造成浪费,不宜推广应用。

1.3金属清洗剂除油

因碱溶液对铝合金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而有机溶液成本高昂,故当修理较多铝合金零件时,应采用金属清洗剂除油。其主要优点是无毒、无臭,不易燃烧,不易腐蚀,挥发性小,使用安全,去污能力强,清洗成本低,节约能源,已被广大机手和农机维修厂普遍采用。但其缺点是常温下清洗效果较差,对人体皮肤刺激较大。目前市场上清洗剂的品牌很多,性能特点不一。因此,在清洗零件时,要充分根据零件的材质、积污特点来选择,如有加热条件的选用高温型清洗剂,手工刷洗时选用低温型清洗剂。

2清除积炭

机械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油料的不完全燃烧,在汽缸盖、活塞、气门和喷油嘴等零件上,产生积炭,时间长了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同时对机械造成一定损害,所以在修理时必须加以清除。通常采用机械法和化学法2种方法。

2.1机械法

用金属刷、刮刀、砂纸等用具来铲除积炭,此方法虽简便,但效率低,清洗不彻底,容易刮伤零件表面,故对精密零件上积炭的清除,不得用纱布和钢刮刀,可用木制、竹制式铜制刮刀进行清除,也可在软木板上来回摩擦清除。用机械法清除零件积炭后,需用油仔细清洗联系方式:4006587789。

2.2化学法

日常机械零件积炭的清除,大多采用化学方法,这里介绍几种除炭溶液的配方:

(1)清除钢铁零件几种配方。配方1:100 g水中加苛性钠2.5 g、碳酸钠3.0 g、硅酸钠0.15 g、肥皂0.85 g;配方2:100 g水中加苛性钠10 g、重铬酸钾0.5 g;配方3:100 g水中加苛性钠2.5 g、碳酸钠3.1 g、硅酸钠1.0 g、肥皂0.85 g、重铬酸钾0.5 g[2]。

(2)清除铝合金零件的几种配方。配方1:100 g水中加碳酸钠1.85 g、硅酸钠0.85 g、肥皂0.8 g;配方2:100 g水中加碳酸钠2.0 g、硅酸钠0.8 g、肥皂1.0 g、重铬酸钾0.5 g;配方3:100 g水中加碳酸钠1.0 g、肥皂1.0 g、重铬酸钾0.5 g。清洗时,先将溶液加热到80~90 ℃,然后将零件放入其中浸泡2~3 h取出,用毛刷或棉沙擦除积炭,再用热水洗净,吹干或晾干[3]。

3清除水垢

由于矿物盐沉积,冷却系统会形成水垢,影响冷却系统散热,所以必须定期清除水垢,其方法有以下2种[4]:

3.1盐酸

清除铸铁汽缸体等处水垢时,可将浓度为8%~10%盐酸液等与盐酸量3%的若丁缓蚀剂溶液加热至50~60 ℃注入水套内,浸透2~3 h后排出,再用加有重铬酸钾的水溶液进行清洗,或再用5%浓度的苛性钠水溶液注入水套内,中和残留的酸溶液。然后用清水冲洗几次,直到洗干净为止。此方法适合于清除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硫酸钙的水垢。

3.2苛性钠溶液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篇6

【摘要】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编制标准。本文尝试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探讨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

一、背景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一个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立足于本地农业资源开发和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需求,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并科学管理,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建立的科技先导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的设立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发挥本地农业科技示范与技术辐射功能,促进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农机、加工等整体发展水平,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整理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是新生事物,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编制标准,加之各地的农业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农业园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规划编制方法五花八门。笔者鉴于当前农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尝试以“土地利用”为核心,探讨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

二、规划核心

土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农业之本,也是农民生存的命脉。以“土地利用”为核心进行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主要是出于“农业作为一种综合体,是复杂的,单靠一次规划编制工作是难以完全科学把握的。规划的现实出路是利用有限的规划能力,抓住核心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中心任务,实现规划的科学价值和管理功能”。

近年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园区的建设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核心产业的不明确。虽然园区在建设之初也曾做过大量的产业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的偏于“理论”,园区在实际的招商过程中举步维艰,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在这种被动发展的市场面前,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规划编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土地这一核心资源的最优配置,对园区进行宏观合理的控制,避免盲目、重复和不必要的建设,以集中有限的建设资源统筹发展园区。

三、编制内容

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园区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日照、水文、降雨量、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等)、土地利用现状、交通条件、社会人口现状、经济现状、环境污染程度、地区农业现状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现场踏勘工作。在现状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需要进行分析,得出所要的各种结论,为规划提供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对园区基本生产单位——农场(有的地方是农户)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其规模从500亩到10000亩大小不等,农场未来的定位思考将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园区的发展。

为此,本次规划结合园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农场是园区建设的最基本的参与者和生产者。在园区未来的建设和运行中,农场既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形式参与园区建设;又可以在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和园区内企业指导下,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品购销合同方式,进行各种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其产品由企业负责收购。

2、规划指标

根据现状分析的结论确定园区建设的发展战略、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阶段,除了近期建设指标外,还应根据预测确定其它发展期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用地指标、人口指标等等。

(1)发展战略

示范区属于核心区的产业化带动基地。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农业科技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要求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一方面能够保障产业生产的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有效提高产业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按照产业化经营模式,建设一批规模化生产基地,提升产业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基于上述理念,示范区的发展战略应进一步秉承核心区的战略理念,坚持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把创建特色产品和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作为核心目标,突出打造和引进一批强势龙头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高新农业技术的孵化基地、高新农业示范基地、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基地。

(2)发展规模

就目前园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尚处于初级阶段。规划考虑到诸多不可预见因素,同时为增强规划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以此确定发展规模。

3、园区功能布局

由于土地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工作,因而在进行园区功能布局之前,我们没有将繁琐的经济分析作为规划的重点,更多的是在甲方提供的现有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基础资料分析的结论进行园区的功能布局工作。功能布局中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确定若干个功能区以及景观及经济轴线,或者是适当的产业带;考虑各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区与各轴线或产业带之间的关系,合理地布局各功能区、经济产业带

和景观轴线。

(1)功能布局

园区示范区是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和集聚扩散的基地。依据示范区的自然地理背景,因地制宜重点建设六大功能基地: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畜禽良种繁育基地、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基地、节水示范基地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同时结合区内良好的胡杨林、红柳生态景观设置一定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2)空间结构

园区示范区不是一个理论上的均质地区,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而且整体环境相对恶劣,水资源不足,环境自净能力有限。因此,示范区的空间架构决不能囤于一般规律,必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道路。

基于现有条件及各方面的认识、分析,确立示范区应该走集中式的发展道路、突出中心生产基地。相对应,初步确立示范区空间架构轮廓为“一园两心”的空间发展格局,外围地区农场则以散点式布局为主。

示范区“一园两心”的空间布局,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壮大中心生产基地,中心生产基地不仅是示范区的核心,还是示范区的龙头,更是发展轴的纽带。“一园两心”的园区布局,就是通过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路径,全面促进示范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园区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前面确定的各项规划指标以及园区功能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在此过程中,要根据规划指标在园区范围内合理地确定各项用地的布局,合理规划对内对外道路交通系统,确定各用地的大小与范围,并以明确的图纸表达出来。

四、优缺点

笔者认为以“土地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园区规划的编制方法,似乎更加“务实”,就目前园区的发展阶段来看,更加实用。因为规划从编制开始就紧紧抓住“土地”这一核心资源进行最为优化的配置,从而在宏观上进行了规划控制,避免了园区盲目、混乱的开发建设,更有利于规划管理,更偏向园区“硬质”环境的建设。但由于这种规划编制方法前期缺少较为明确的经济分析作为园区产业发展的指导,所以该种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与这个不可预见的“市场”产生一定的矛盾,为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需定期进行修编、不断完善。

五、结束语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篇7

1.1 经费不足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主要来自于三方面, 分别为农业推广事业费、技术推广项目费及农业推广机构提供的经费, 前两部分所占比重偏高, 虽然我国财政投入日渐增多, 但同期工资水平不断增涨, 投入与工资的增幅度差距较大, 增加的经费未能满足推广人员的工资需求, 影响了推广活动的开展。

1.2 队伍不稳

目前,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流动性较大。多次改革与调整后, 一些推广人员特别是高素质推广骨干选择其他行业, 而现有技术推广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意识落后, 知识体系陈旧, 实践能力偏低, 难以满足工作需求, 制约了新技术的转化、推广及创新[1]。

1.3 政策欠缺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缺少可靠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支持, 因法治欠佳, 导致技术外流;为了获取更多利益, 频繁出现骗农、坑农等事件;同时, 新品种缺少专利保护, 致使农业技术创新、应用等人员的合法权益均未能得到合理保护。

1.4 体系落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管理等均有着急迫的需求, 但现行的推广体系过于落后, 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有效推广。同时, 既有的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不符, 具体表现为:推广模式受计划经济影响, 技术市场发展不成熟, 市场调节与竞争机制匮乏。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制与创新方法

2.1 转变理念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推广, 各部门及人员均要改变理念, 树立新的意识指导推广工作。首先,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推广工作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逐渐将推广机构发展为农业综合咨询服务机构。同时, 结合各地区农村情况, 摸索针对性的推广体制, 将公益型活动转变为公益与市场结合型, 在管理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提高推广的经济性与适应性。另外, 技术推广形式应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 借助不同的推广主体, 激发其推广热情。政府应积极构建推广平台, 满足不同推广主体的需求, 如科技市场、科技推广专员、农业科技园、技术示范场等。

2.2 加大投入

农业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为了保证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 并综合考虑各因素, 如农业产值、农村人口、农业耕地等, 为其提供足够的推广经费。另外, 投入经费的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其中培训经费、示范经费等所占比重应不断增加。

2.3 建设队伍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借助资格准入制度, 保证选聘人员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与良好的职业素养。而且实践中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学习与交流机会, 使其转变理念、创新方法, 从而为推广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2.4 完善法律

我国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于20世纪末, 其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法律保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及农业结构的调整, 此项法律的不足日渐显现, 为了适应新时期技术推广的需求, 相关部门应对其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调整, 使其内容更加具体, 主体更加明确, 进一步增强其操作性与权威性。

2.5 健全体系

我国农业推广体制应具备多元性与层次性, 坚持政府主导, 细化各部门的职能。如政府管理部门承担执法职能, 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负责专业性工作。同时,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涵盖不同的主体, 如企业、组织等, 特别是龙头企业, 其拥有人才、资金等优势, 待其参与推广后, 不仅利于企业发展, 还可促进农民增收。另外, 此类企业应与科研、教育及推广等部门保持紧密的联系[2]。

3 结语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受经费、人员、体系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其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但相信在充足的资金、稳定的队伍、完整的体系、健全的法律的支持下,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成效将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恩才, 李淑清, 于和之.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研究探讨[J].农业经济, 2005 (2) :29-31.

农业技术推广方法 篇8

关键词: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因子分析;區域不平衡;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F32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1.001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1-001-06收稿日期:2011-08-1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农村发展、国民经济基础是否牢固、新农村建设的效果。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逐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过渡,然而实现农业发展过渡的关键即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

我国农业各區域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區域化的特征。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我国农业的區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文献综述

基于对农业技术创新重要性的共识,我国学者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对农业技术创新展开了探索,但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相对较少。张淑云等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C-D)生产理论,对农业技术创新扩散速度和农业技术创新扩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了测定,提出阻碍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因素。赵金秀等在对山东省寿光和青州两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知识共享行为越充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农民从外部获取的知识越多,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李杨等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區)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

基于以上文献分析,目前我国学者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多,并且很少有学者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區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本文在此背景下,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评价各地區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并提出相应对策,明确各自的优劣势,取长补短,希望能对各區域制定农业區域经济发展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指标体系的设置

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而农业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能力是衡量农业技术创新的首要方面,该指标可用农业科技投资完成额、各地區农业(农林牧渔类)研究与开发机构R&D全市当量、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等来衡量。區域农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反映其各种要素组合产生的实际成效,是判断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第二个重要方面,可用农业技术引进品种、各地區大中型农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国内3种专利申请授权按地區分布(农林牧渔类)、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农业科技论文等指标体现。各地區农用机械总动力、各地區农村居民纯收入、各地區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市场等指标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保障,因此也选择这些指标作为衡量农业技术创新的指标。经过筛选整合,具体评价指标见表1。

(二)分析模型的选择及基本思想

區域农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是在多个不同的社会组织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产生的,因此本文考察的區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涉及较多,这些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剔除多重共线性的影响,避免主观随意性,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模型,从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的指标间提取少数几个主要因子进行分析,从而更有效地对我国各區域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

三、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一)数据来源

按照先前确定的评价指标,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年鉴2007》《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2007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发展报告》《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年鉴2007》《2007中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监测报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7》《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农业卷》。

(二)因子分析步骤

本文采用SPSSl6.0统计软件对这些指标的统计结果进行因子分析测算。因子分析的第一步是对原始指标进行z标准化处理,且进行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

由表2可知,Bartlett检验值为339.691,P(sig.=0.000)<0.05,KMO检验测度值为0.665,表明选取的变量指标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行SPSS以后,从而得到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表3)等结果。由表3可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有三大特征根:4.401、3.396、1.413,且累计贡献率已经达83.724%,超过了80%,故选择其作为公共因子,基本上能够反映11个指标的信息。

为了加强公共因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释能力,对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选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经6次旋转后,得方差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表(见表4)。由表4可知,如变量与某一因子的联系系数绝对值越大,则该因子与变量关系越近。如变量X1与第一因子的值0.909,与第二、第三因子的值为0.096、0.004,可见其与第一因子更近,与第二、第三因子更远。

从表4可看出,公共因子F1在X1、X3,X8,X11上载荷值都很大,分别为0.909、0.877、0.842、0.848,这四项指标都表示的是區域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财力和人力投人量大小,因此将公共因子F1成为區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因子;而公共因子F2在X2、X7、X9、X10上载荷比较大,分别为0.909、0.955、0.763、0.735,这四项指标都表示的是區域农业技术创新环境因子;X4、X5、X6在第三个公共因子F3上载荷比较大,它们均反映區域农业技术创新的产出能力状况,因此将公共因子F5成为區域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因子。

最后进行因子评分,以各主因子的信息贡献率作

nlc202309011325

为加重权数计算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测评得分,公式如下:

F综=0.29339xF1+0.2901 8xF2+0.25367xF3

根据该公式可以计算出各公共因子得分和各地综合得分,各地区最终排名如表5所示。

基于以上分析,对各个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采用快速聚类法(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运行SPSSl6.0软件后将这些区域划分为四类,如表6所示。

(三)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从单项排名来看,公共因子的排名各有侧重:在F1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能力因子上,上海、河北、四川、山东、江苏、湖南、浙江、北京等地区的分值较高,这些地区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强主要是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政府政策倾斜等原因。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四川、浙江、湖北、天津、河南等地区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环境因子F2上的分值排名居前,其中,陕西、四川、河南等地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农业基础环境投入等方面都得到了国家的政策和经济扶持。而在F3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因子方面,广东、山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辽宁、吉林等地区排名靠前,这些地区利用当地较为优越的自然、人力资源、科研机构等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技术创新效率,从而使得农业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高于其他地区。纵观这三项公共因子,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西部地区的整体排名的一直靠后,呈现越往西部排名越低的趋势。

从综合能力和聚类分析排名来看,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区发展不均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综合能力排名前五位分别是江苏、山东、北京、上海、浙江。根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北京、江苏、山东、浙江、上海等的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最强,都集中在经济发达和科研实力较强的地区;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重庆、陕西、内蒙古等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次之,河北、河南、广东、安徽、福建、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区位列第三;而排在后面几位的是贵州、新疆、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等西部地区,从第一类到第四类,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递减趋势。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传统农业大省始终是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力军,例如山东、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地区无论是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基础环境建设等公共因子排名都处于中上等水平;2.农业科学技术的高投入不代表高的农业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例如河北省的农业科技投入处于较高的排名,但是产出能力排名靠后,这和其区域农业发展程度不高的环境限制有关;3.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均衡,目前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呈现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等)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成基本成正比,其他地区从东部沿海城市开始,向北为东北三省、向西到中部地区、向西到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梯度递减的趋势。

四、对策建议

(一)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提高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处于国家经济文化中心,且科研院所较多,获取国家资源相对集中,综合的区域农业技术创新实力较强,这些地区应侧重于农业技术成果的转换和转移。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地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区优势,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但这些地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化程度低,成功的农业技术创新较少,因此这些地区应该开拓和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进程,将农业技术成果直接进入农业技术市场流通,从而缩短成果的转化周期,充分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使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生产体系切合得更加紧密。河北、河南、广东、安徽等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较低的地区,应当提高市场化程度与改革研究机构科研体制应同时进行。海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双低的省份,除加速市场化和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外,地方政府应该逐步加大当地农业投资强度,科学规划投资方向,并采取补贴、奖励等形式鼓励企业和农户增加技术创新投入。

(二)政府主导地位下推进区域农业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

基于目前区域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均衡的发展现状,政府应引导农业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机构上要彻底打破行政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学科分割的重复设置局面,建立起科技资源能集中体现区域优势、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的新型科技创新体系。

(三)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转移和转换过程

基于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整体不平衡的现状,应该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通过与科研院校的强强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应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成果的扩散和推广。因为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模式,是解决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大面积应用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已达500多个,县级以上更达到了3000多家,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省、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陆续建立。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各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受到投入水平、基础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产出能力的差别,特别是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在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上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要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克服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不平衡,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差距,必须加强农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激活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区域内的技术创新存量快速的转化为生产效益,从而带动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农业技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上一篇:一年中所有节日一览表下一篇:新班主任个人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