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理论

2024-06-01

实践课程理论(共12篇)

实践课程理论 篇1

0 引言

汽车理论是车辆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本课程一般以《汽车构造》为先修课程,同时开设的课程有“发动机原理”和“汽车动力学”等课程。作为一门联系汽车理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的仿真基础类课程。课程旨在为汽车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也是其它学科的学者及汽车企业科技人员了解和应用汽车基本知识体系和系统结构的途径。汽车理论课程是以力学为基础,阐述汽车的行驶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以及通过性),研究在满足这些性能要求基础上选择汽车设计参数的相关原则,并介绍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提高汽车行驶性能[1]。

本课程指导学生掌握汽车基本理论和汽车设计原理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涉及多门交叉课程,内容丰富,为了在有限的学时中能够尽快引导学生入门,在理论分析与实践仿真两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笔者从课程内容体系安排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1 汽车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

由于汽车理论涉及内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对本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都有较高的要求,国内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的院校师生及汽车企业的科技人员普遍感觉汽车理论课程的学习、理解及应用非容易之事[2]。

汽车理论课程课程是一门核心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讲述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舒适性及通过性。本门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实践中合理选用汽车、改装各种专用车、合理使用、管理汽车以及正确地进行汽车试验等创造条件。汽车理论课程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汽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相应的评价试验方法以及影响这些性能的结构和使用因素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从事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 汽车理论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

根据前述汽车理论的课程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有哟个清晰的结构,能使整体内容从总体上进行把握,逻辑清晰。学生具体的学习思路可以总结简单表示如图2所示。

汽车理论课程在车辆工程专业培养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努力作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具体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3]:

2.1 仿真分析系统的建立

根据汽车理论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汽车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主题包括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主要内容。

2.2 计算机作图分析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曲线图形分析众多,也是分析汽车性能的重要工具,课本中图形众多,直接给出。可以要求学生按照《汽车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内容,包括有关理论与模型,上机自己编程计算汽车的几大性能,根据汽车的参数,绘制汽车性能曲线图,并分析不同因素与参数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2.3 实践环节的保证

与之配套的有汽车理论相关实践环节,是里理论学习的重要支撑和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汽车的综合性能。把《汽车理论》所涉及的实验全部包括在其中,实验课程内容注重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校企合作,提升层次

相关的汽车理论实践环节可以和汽车企业合作,如汽车的动力性、汽车燃油经济性和制动性等内容。有些实验与实习安排在大企业。组织专业机构、企业或研究所进行合作项目,共同拓展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质,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兴趣。

通过理论与实践、实验方面的紧密结合,提升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效果。

3 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汽车理论实践教学内容包括汽车的基本原理、性能分析和以MATLAB/SIMULINK为核心的仿真工具使用。为在授课中突出重点,理论与实践并重,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进行了一定整合[4]。

3.1 课程实践教学总体设计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制定了一条课程主线,它构建在汽车综合性能基本要素[1]———性能界定、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以及联系这三大要素的三个基本活动———模型建立、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

这条主线以汽车动力学分析为主展开,对于48个学时的课程可以安排38个学时的理论课进行讲授,10个学时的实验课。通过主线,可以将仿真理论部分和仿真工具部分有机结合。据此主线,还可根据课时的多少进行相应扩充,例如增加仿真方法或仿真软件深层次的开发,全面掌握汽车综合性能的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图形建立的方法[5]。

3.2 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安排

仿真理论部分包括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是仿真软件运行的核心部分,掌握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强对仿真本质的理解和对仿真结果的认识。其内容安排以仿真基本流程为主线,仿真方法上有重点讲解,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握仿真的本质,培养学生对控制系统仿真问题的解决思路。

仿真工具部分主要是讲述基于MATLAB软件的仿真软件的应用,掌握这部分的内容是帮助学生掌握实现仿真的手段。仿真工具作为一种计算机辅助手段,在讲课中应始终围绕要解决的仿真问题来进行,并突出不同工具包的特点及应用范围,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实践来自我选择深入某方面的进一步学习[6]。

总之,仿真理论和仿真工具都始终围绕课程主线来安排,通过相互之间的联系来加强学生对控制系统仿真的认识和掌握,相应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是如此。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得以应用,并进一步巩固理论[7]。

4 汽车理论实践教学改革模式

4.1 汽车理论实践教学内容改革

《汽车理论》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通过进行汽车的动力性和制动性实验教学环节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熟悉汽车性能测试仪器的使用,掌握汽车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并结合相关知识,掌握汽车性能的实验研究的分析方法。综合应用汽车理论、测试技术等理论,通过实验,掌握汽车动力性、制动性和平顺性性能的测试方法和分析方法,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求学会使用相关测试仪器进行实验分析,掌握试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分析等实践技能,为汽车的试验研究打下基础。加强实践环节,在本课程中实验课程约占总学时的30%以上,其中综合设计性的内容占70%以上,实验内容基本覆盖了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在安排上也围绕课程主线进行,使理论课和实验课成为有机的整体,其目的要求如表1所示[8]。

4.2 汽车理论实践教学方式改革

由于该门课程不仅涉及到仿真理论,还涉及到仿真工具,内容较多,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关键。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设计中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4.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学生通过《汽车理论》的学习已掌握了汽车理论基本知识和汽车性能计算和分析的能力。为突出仿真的应用意义,在课程实践环节的讲授环节中加入利用MATLAB/SIMULINK车辆控制模块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设计的例子,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加强学习的目的性。另外,对每次实验课的题目进行由简到繁的系统性设置,以帮助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之后有兴趣解决复杂问题,并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4.2.2 引入实例,以点带面,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例如在汽车制动性能仿真理论部分,汽车的I曲线的绘制时,可以不用集合方法求交点做图,而是利用MATLAB绘图功能,直接绘制前后轴的制动力的函数曲线,让学生直观理解二者的关系。从而得出一般性能的绘制,寻找一定的规律。面向操纵稳定性仿真部分,例如在实验课的题目中,布置含有“微分环节与外加参考输入直接相连”或“纯比例”等环节的系统仿真,学生会发现,若不经过一定的处理,不同仿真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这样,通过问题的设定可启发学生对仿真算法应用范围的认识。

4.2.3 举一反三,拓展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例如,在布置实习内容之后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时间,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和进度予以完成;选择合适的车型参数,建立模型,计算,作图分析,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具体对象分析汽车的各项性能指标,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能力。针对实验项目,同一内容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选做篇,基础篇部分是课程要求,后两部分选做,教师对三个部分都给予指导,这样学习效果的评价是以自我评价为主,教师的评价为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期末考评的综合报告环节中,注重不同学生掌握本门课程不同方面的深度不同,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查阅文献,自选与汽车系能仿真有关的命题,评分标准既有一定的基本要求,也体现尊重学生的原则,这样,在达到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特点。

4.2.4 采用多媒体技术,课内外相结合

用简明的图示表达复杂的原理,并将设备应用于教学,研究开发了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案与课件。本课程课内外学时参考比为1:2,课后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作业练习和应用实践环节。本课程概念和符号较多,计算也比较复杂,所以要有一定课时的习题课并配有相当数量的课外习题作业。为了更好地取得实验效果,需要预备知识包括: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和测试技术等。用学科前沿知识和实例丰富授课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为将来从事实际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3 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的教学改革

本课程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考试课,采用闭卷的形式考试,成绩为百分制。本课程成绩评定包括二部分: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教学部分应占课程总成绩的10%;每次实验,预习及提问占0.2、操作过程占0.3、实验报告占0.5。考试形式可采用闭卷或综合报告的形式。我们采用综合报告的形式,以下是评分标准:

4.3.1实践环节总体要求:实验前预习实验指导书的有关内容,特别是操作程序。了解测试系统的组成,学会仪器的操作。每次实验5人一组,由一名学生操作仪器,其他同学注意操作过程。

4.3.2 对所研究车辆(一般要求为目前市面上流行车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数学建模。

4.3.3设计车辆控制方案,其数学模型可以参考教材原型,但是实验数据需要结合具体车型。综合应用MATLAB/SIMULINK研究对象的开环和闭环特性等,仿真结果真实可靠。可参考文献,但仿真部分应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可使用MATLAB编程、SIMULINK仿真、MATLAB/SIMULINK混合编程,分析合理,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研究方法,可以评为优良以上成绩。

4.3.4对仿真结果做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实验报告的具体要求如下:(1)实验报告的格式形式应统一。封面应包括:实验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编写实验报告要规范,应包括:实验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及仪表(名称、规格、型号)、实验装置或连接示意图、实验记录、数据处理。(2)实验报告应附有实验原始记录。(3)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有一定的结论。(4)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评分。

5 课程改革的教学效果

5.1 课堂和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回答问题,对学习充满了兴趣,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仿真的概念、意义和流程,主动查阅参考书目提出问题。在实验课上,大多数同学能够自发独立主动地完成实验内容的基本篇,有些同学则更为深入,与教师探讨提出程序改进思路,完成选做内容。

5.2 综合报告反馈教学效果

从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车型选择上发挥了主观能动性,选择范围比较宽,涉及到不同车型。通过阅读资料和查阅文献,结合教材中的经典汽车模型思考,初步掌握了对系统的模型、控制系统设计、仿真及结果分析这一流程,进行了一次较系统的科技方法训练。学生在查阅资料完成综合报告的过程中,巩固了课堂和教材上的内容。

综合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摘要:《汽车理论》是一门讲授汽车的基本原理和汽车性能分析的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及相关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文结合汽车理论教学实际,主要研究其实践教学环节。在建立汽车理论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汽车理论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设计思想,并对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研究,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模式提高了汽车理论实践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车辆工程,汽车理论,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玉芳,翁建生,赵万忠.研究生专业知识体系基础构件方法《:汽车理论》教学方法探析[J].科技信息,2009,(15).

[2]陈重.汽车发动机原理和汽车理论[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06).

[3]杨黔清,陈尹梅,蒋玉秀.发动机与汽车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实践应用[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07).

[4]WU LONG;ZHANG WEN JUAN Hierarchical modeling semi-activecontrol of a full motorcycle suspension with six degree-freedoms[J]2010(01)DOI:10.1007/s12239-010-0004-6.

[5]WU LONG;CHEN HUA LING A HIL simulation experiment designbased on a hierarchical modeling method2007(1/2).

[6]廖连莹“.汽车构造”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04).

[7]张健《.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4).

[8]余志生.汽车理论第5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实践课程理论 篇2

理论力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从理论力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理论力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情况,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我校理论力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作 者:杨亚平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建筑工程系,西宁,810016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420关键词:理论力学 课程建设

实践课程理论 篇3

一、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理论预设

任何一种理论都含有抽象意义层面的论断,其成立不以具体事件或具体状态为依据,而是以“一般性”为基础,区别只在于作为理论基础的“一般性”来源于单纯的思维推理还是对现实总结与提升的思考。

1校本课程开发将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辅助形式,使学校和教师获得了一定的课程自主权”这一判断的政策性支撑,对这一判断大多数教育行政部门深信不疑,或至少在相关文件中是毫不质疑的。

校本课程开发将人们对教育改革的注意力重点从校外转到了校内,它将学校看成一个更为人性化的机构。强调课程与学校环境的符合,强调课程与师生兴趣、爱好和发展相促进,力求使课程体系在达到国家课程所要求的基础性、统一性外,满足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需求。

2校本课程开发能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中央控权的同时,承认一定程度的地方决策为补充。

也就是说,校本课程从产生之初便带着一个根本性的命题: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一同构成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带来了“课程权力下放”的格局。课程权力主体构成包括校长、教师、专家、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人员,其中尤其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权力与自由。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他们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获得了更具有发展意义的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开发者的角色。“课程权力下放”,强调给予教师相应的课程责任,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避免把教师视为课程的“被动消费者”和课程计划的被动执行者,促使他们参与到解决教育问题的行动研究中,从被动消费者行列转入参与决策队伍行列。

3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理论上,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更多的权力与自由,由此也为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打造了新的条件、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很多论述将“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视为基本命题,综合起来大致主要可归为以下几方面。

(1)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会提升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释放创造力。

(2)恢复了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的专业自主权。

(3)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使教师向“研究者”、“开发者”角色转变。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课程编制、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筛选与组织的能力。

(4)将更有助于教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增进理解并更加富有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人们在审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时,也指出:在目前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制约。认为教师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课程开发意识薄弱、课程观念陈旧;课程开发理论缺失、知识技能缺乏;开发动力欠缺、积极性不足;盲目单干、团队合作开发意识淡薄等。因而。为能更好地推行校本课程开发,就需要教师培训工作和教师日常学习中不断地提升课程意识、提高开发和研究能力、培养合作精神,这也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见,“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此类观念已逐步成为共识。

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预设在实践中的偏差

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预设在实现过程中,呈现的一系列的现实状况,使得校本课程开发遭遇到了非思维逻辑推理所能解决的种种现实偏差。

1行政力量管制下校本课程开发如何自保

行政推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行进动力,作为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校本课程开发也表现出了一定的行政依附及行政受制,学校的既得及可得利益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上级部门的批示。

在某全国第一批课改实验区,市教育局欲意将一薄弱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洗心革面、提升生源质量和教育质量,由此校领导班子自行决定开发一门校本课程。此后两年内,从设计、开发到实施,教师们积极努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渐渐促进了学校风气的好转,该校也成为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重新起飞的典型学校。但一省级领导视察后一句“这个做法很好,要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在全省推广”打破了这所学校自身的适当速度。为了达到“多”和“快”,该校申请了市级课题,分成若干子课题,由不同老师牵头完成。校长明知不可为但迫于市里对省领导指示的传达而勉强为之,由于急于求成没有仔细考虑中小学科研自身的特点及本校的优势,直接采用了高校科研课题的形式和做法,拖垮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学校为完成科研任务不断向教师施压,最后草草交差收兵,大家对此校本课程开发的兴趣和积极性已明显减弱。

类似的行政干涉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表现形式多样、程度不一。当然,理论上说,校本课程设计开发属于自下而上的建设过程,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行政计划。应走群众路线,但上级行政部门的命令和意志倾向似乎也没有谁敢去违背。个别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结与汇报也加入到了教育浮夸风、功利风、造假风行列;有时也成了欺上愚下、娱上治下,向上级和公众展示本地区教育业绩服务的工具了。

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不在于遵循行政的指示或是诠释教育政策的倡导,而在于立足学校实际、通过校本化的课程建设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适应各校状况能力的不足,有益于本校师生发展、打造学校特色。成功的校本课程开发大都是脱离了行政功利喜好、源于教师并适合于学生、能左右自身而不受制行政部门命令的建设过程。如不能摆脱过度的行政干涉、养成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例行公事”的不良习惯,不用说“有益补充”,就连课程开发中最核心的“民主意识的体现”都会难见踪影。

2权利下放后,教师的权力与权利如何保障

实践中,作为课程权力主体之一的学校因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机制,领导群体与教师群体没有构成平等的课程权力群体而是形成了新的课程权力层级。很清楚,我们叙述的情况涉及教师角色的重要变化,而如果教师有时间和能力来考虑这个问题的话,这一情况还涉及学校

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调整方面的重要变化。相关政策及其解释只保证了学校权力的获得,而学校的权力主体应如何构成、如何表现、以何种方式分配,均无明确。美国政治学家阿道夫,贝尔认为,任何形式的权力至少包含两种关系。一种是运用权力的个人或集团(或是以机关的形式)对其他一些可以有效地服从权力的个人或集团所具有的关系。第二种关系是社会的,指一定的权力组织对并存的社会政治结构的关系。所谓的教师课程权力,其指向对象为谁、教师与权力对象及其他权力主体之间构成何种权力关系等问题均是实践中必须明确但又一直含糊不清的问题。与国家及地方课程不同,校本课程开发内在地、必然地规定了学校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舍此别无他路。身为开发主体的教师多数处于过度服从状态、相对弱势地位,当参与者感到自己有权力,感到自己是行动的发起人而不是被人利用的小卒,感到自己能够影响结果,而不是他们自己被影响,这时赋权就发生了。这种情形下的赋权意味着真正能够进行选择的能力,这种情形下的选择是发现和实现目标的过程。教师权力结构不明、界限不清,被侵犯后难以救济,致使难以兑现校本课程开发的真正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各方权力分配如何达到合理与有效,特别是遏制相关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权力滥用、以过度权力赢得个人政绩和经济利益现象?教师又如何获得并实施相应的课程权力、如何防止职业权利和个人权利的被挤压、被侵夺,又如何救济被侵犯的职业权利和个人权利?这将是校本课程开发有效进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权力下放后,需要关注的不仅是教师获得了一定的课程权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三者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利和责任需要更进一步明确。

3教师的现实基础能否有效承载“专业发展”

不可否认,在校本课程运动的推动与启发下,有一些教师尝试对自己及学生感兴趣并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内容进行了超越以往框架的思考,开始了包括内容设计、材料收集、设计呈现、充实更新等完整的“课程”的设计,并获得了学生、同事及相关部门的认可,促进了自身的成长。但校本课程开发能否真正有效改善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实基础,快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课程本身的设计、组织、评价等标准与要求尚未有可操作性的引导和建议。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同处于摸索时期,教师如何更好地寻求其他教师的配合、处理与考试课程的权重关系,处理与现行学校评价制度关系等问题都增加了教师的困惑和茫然,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危机感和倦怠感。

另一大背景是,新一轮课改的推进,使多数教师必须花比以往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适应和准备其主要教学科目,负担过重、压力过大是进入改革后教师的普遍状态。研究者们常认识不到对于每一个阶级和派别来说,其成员一般都具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和“习惯”,它们通常表现为认识、选择、癖好和行为方式,而这些都与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符号资本相联系。因而,也难认识到新课改对教师原有思维和习惯的冲击带来的行为、精神压力。教师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挤占了原本就不富裕的时间;再加上校本课程不进入考试行列,因而不是所有教师都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即使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也面临着一些急需解决的条件、配合、评价等问题。

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实施者,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对开发者专业水平及科研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上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机遇,实践中却给整体能力水平不高的教师队伍带来了负担。享有“开发主体”名誉的教师,需要慢慢打破惯性思维及习惯,需要背负改革带来的较多的精神和体力负担,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职业生存状态与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间还存在一定差距,而要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则更需要包括教师在内的多方人士及条件的配合与支持。乐观地将“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各学校普遍适用的命題,并以行政命令式的运动化模式推行未免尚显过早。

三、“预设”与“偏差”背后的再思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行方式值得思考。在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上还需结合历史传统与现实制度进行有效建设。实践推行中,应考虑到实际实施背景、教育思维惯性,采取经过可行性的论证方案,给教师们提供一定的适应时间和适应引导。运动式的、行政命令为主导的推行方式只会催生大跃进式的改革,催生更多具有简单学科课程延伸、过多依赖传统文化、适应学生需要不足等缺陷的校本课程。

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中,权力关系应纳入到规制范围。教师权力不足、权利无保障的同时,还伴随着教育行政人员权力的扩张和无制衡。权力下放与不同层次的权力自由裁量权都应有其相应的边界,并符合一定的规则。权力下放不等于毫无保留地分割权力,适应各地及学校的特点不等于高度的异质化,教育系统内部是否能制定有效规则规范权力分流及行使,从外部引导、规制权力分配与调整,能否生长出一种制约权力的内在机制,即自律的文化,对观念进行制约和调整,这是课程权力下放后的关键。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中,有待提升合作成效。实践中。不断寻找校本课程“实施主体”教师的不足时,也应触碰到教师的心理及上述种种现实困境,打着校本课程开发的牌子获取行政利润和经济利益应是特别警惕的,学校与外部力量合作应基于教师的现实而不是理论的预想,合作的可行性及有效度仍值得进一步考评与完善。

第四,校本课程开发要实现理论的预设,不能期望某一政策或决定会全面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随着教育的发展,新事物、新变动、困惑、误区和盲点会不断出现,我们有必要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思考基点之一把这一问题继续深化思考,即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通过立法,保障权力分流合理化、权力资源配制的切实到位、各级权力一定边界的限制等。

无论我们参考多么先进的国外理论和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最终是要在我们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化程度较深、教育资源与质量程度不一、教师素质差别较大的土地上完成。本文在此提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几对理论预设与实践偏差关系,目的不在于否认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而在于说明理论预设到实践的实现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和实际努力的超越。

参考文献

[1]臭刚平,校本课程开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马彦平,新课程四大困惑的探索,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谢瑞智,教育法学,台北:文笙书局,1981.

[4]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5]夏勇,权利哲学的基本问题,法学研究,2004(3).

[6][英]A.V.Keuy.课程理论与实践(第五版),吕敏霞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7]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8]吴永军,再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核心理念,教育发展研究,2004(3).

[9] Dan E.inbar等,教育政策基础,史明洁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0]张永祥,新课改以来我国校本课程研究的反思与前瞻,教学与管理,2008(8).

[1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 篇4

1 理论教学

1. 1 完善理论教学内容 ( 1) 做好相关学科的衔接: 生物药物分析课程需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药物分析、生物制药工艺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相关学科知识适当复习、做好衔接, 在对旧知识的升华中, 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对这门交叉学科的学习融会贯通, 教学水到渠成。 ( 2) 紧跟学科发展动态: 在教学中将基础理论与发展前沿相结合,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弥补因教材滞后所带来的不足。例如即将出台的2015 版中国药典在品种和分析方法上都做了一些修订和补充, 这在教材中来不及更新和体现。在教学中我们紧跟生物药物分析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十分必要; 结合我国生物制药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3) 利用课余时间: 利用有限的课时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非易事, 我们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 让学生自愿选择, 主动利用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和网络资源, 查阅资料, 在教师的组织参与下完成课外分组讨论, 或者酌情请学生进行课堂汇报, 教师给予点评, 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 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4) 注重培养法规意识: 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 必然会接触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目的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法规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中融入中国药典知识于生物药物分析的内容, 对提高学生药品质量概念和提高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有益。

1.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1) 教学中合理引入多媒体: 利用板书逻辑清晰、多媒体课件能够弥补板书信息量不足、教学视频能够增加授课生动性的特点, 针对课程特性, 灵活运用板书、课件及教学视频等教学手段, 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及技术, 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尖端技术,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2) 借助网络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将课件、教学录像上传至网上, 既可避免学生课上忙于笔记而忽略听课, 也便于学生课后浏览; 将一些思考题设置成在线模式, 供学生课后讨论; 将前沿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分享给学生, 不但避免了占用更多课时,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

1. 3 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对于常用的分析技术, 综合运用渐进式、探究式、案例式、课题式等多种教学模式[1,2]。在此基础上, 对于各类生物药物的分析, 使用启发诱导法和实验研究法, 择情选择部分内容由学生授课[3],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加大了学生参与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1. 4 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上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中, 对教师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教师对知识涉猎的范围要更广, 对行业动态、前沿理论的更新要及时, 对生物制药领域法律、法规要严格把握, 对生物药物研发、生产要有实际体验等。

2 实践教学

生物药物分析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加强操作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不仅适用于理论课, 也适用于实验课。

2. 1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 保留部分验证性实验 ( 30 % ) , 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 70 % ) , 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对专业技能的综合操作能力。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选择仪器, 制定流程, 处理数据, 完成报告, 对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创造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等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2 加强实验平台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实践教学要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结合学院情况, 适当购置一些先进设备, 尽可能完善实验条件,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建立开放式实验室,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环境。在加强实验室建设时,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室管理中, 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3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将科研活动引入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地组织学生到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参观学习, 了解生物药品的生产过程; 对生物药物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行业现状; 动员学生聆听学术报告, 对毕业发展方向有更加明确的目标。此外, 鼓励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或使学生加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 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

3 建立科学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科学合理与客观公正的考核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重视, 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推进作用。无论对理论考核还是实践考核, 我们都致力于建立以提高能力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导向的多元化考核模式, 而非局限于传统的的期终考试或是实验报告。理论与实践考核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 平时成绩要综合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独立思维与创新能力、专业素养与团结协作等; 期末考试合理增加主观、应用性题型的比例; 实践考核通过学生的实验方案、操作、结果、讨论、报告等进行综合评定; 对在课外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激励。

参考文献

[1]汪维鹏, 杨世林.探究性教学模式在中药制剂分析教学中的实践[J].药学教育, 2009, 25 (2) :31-35.

[2]俞捷, 李维熙, 林海涛.药典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23) :74-76.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篇5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语系陈景楠(1140501086)

邵阳学院

2014年7月5 日

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2014年6月30日-7月4日

实习地点:1栋110教室

实习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二、实习过程概述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翻译句子、段落和短文,并且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在大量实践练习中,进一步打好基础,巩固提高自己的自主翻译能力。实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本次实习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

1、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等基本知识的讲解

2、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英译汉

3、短文《野草》汉译英

4、讲解、点评

5、基本翻译技巧的总结以及翻译过程中语篇意识、文化意识的传达

三、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主要实习岗位是邵阳学院外语系。

实习第一天,老师给我们系统的讲解了翻译标准,翻译基本步骤、翻译方法等基本知识。由严复提出翻译的三个标准“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信达雅”。而后鲁迅先生提出翻译时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味。译者不仅要全面、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能随意歪曲、增加惑世删减原文的思想,而且要克服逐字死译呆译的思维定势,力求语言的清晰、有力、地道。这些翻译标准是我们在每次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牢记在心并努力达到的。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翻译的三个步骤,即理解--表达--校对。一篇翻译材料拿到手首先我们应该对全文进行通读、理解并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在准确的理解基础上着手动笔翻译,在这个过程中遣词造句,地道表达以及选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都是对译者功底的一个考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对初始译文的校对和修改老师将在接下来的几天结合特定的语篇进行介绍。

实习第二天,我们需完成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的英译汉,要求使用学过的翻译技巧,注意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语篇的连贯和衔接。Glories of The Storm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全文语言优美,风格清新质朴,主要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暴风雨前的郁闷、暴风雨后的清新。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了自主翻译。翻译后同学间交换译文并互评。

实习第三天,老师对我们昨日的译文进行点评,并重点分析前两段。开头一段,写暴风雨来到之前大自然的片刻宁静。三个平行结构用的非常漂亮,渲染了暂时的万籁俱静的气氛。且用了creeps(蠕动)、chip(条嫩)、rustle(沙沙作响)和sing(歌唱)四个拟声词来强化对这段“静”的描写。在我们的译文中大多存在过于直译、选词不够恰当和结构欠匀称的问题,对此,老师指出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适当的增译、减译,前后措词还要考虑形式的整齐。随后还给我们分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如何在在这篇文章里体现和翻译。

实习第四天,有了前几天的小试牛刀,今天老师让我们试着将《野草》一文翻译成英文。体验英汉两种语言是如何通过翻译来进行转换。这篇文章中由于英汉表达习惯不同,需要将中文的简单句、散句在翻译成英文中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等进行逻辑的串联和句子的完整。此外,文章中还牵涉到一些惯用语和文化意识差异,原文作者用词十分考究,在我们翻译过程中,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总感觉翻译出来的很不到位。老师了解后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理解难点并鼓励我们不要气馁,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贵在坚持。

实习第五天,老师结合这几天的实际练习,总结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复强调翻译不要一开始就急于动笔,要多花时间放在理解原文,领悟原文上,理解到位了接下来的翻译才有方向。希望我们不要本末倒置,多思考,再加上不断修改和坚持积累。渐渐的会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在不断巩固,翻译水平在不断提高。最后老师提供了更多的翻译学习参考书目,希望能对我们以后的翻译起到帮助作用。

四、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开始涉足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前部分阶段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中国的翻译史有了大致了解,深入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边学边辅以大量的翻译文本进行示范、练习。不同的翻译练习文体方便我们接触到中英文表现的各种面貌,在一次次试译和改译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和翻译速度。

此外,个人的一个深有体会就是做翻译练习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过程。恨的是我们的积累太少,一篇材料拿到手,生单词、熟语以及长难句等的尴尬或是每个单词都看懂了,但那种自己心领神会却不可言传的感受,无疑让我们只能带着词穷在一旁看着原文干着急,绞尽脑汁也迟迟动不了笔。爱的是拿到翻译任务后那种迫不及待的欣喜,虽然心里深深的明白自己水平有限,但还是忍不住想小试一番。看别人的译文还有修改自己的译文,是整个翻译过程中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有些译文当初自觉满意,或很满意。过了一天或是看了别人的译文又或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分析,再看时,却不禁感到惭愧。问自己,当初怎么译成了那个样子呢?有人说翻译是rewriting“再写作”,觉得很有道理。不管什么样的翻译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做英汉互译,试译的译文总是有的可改。改到使译文有英语味道,是一个艰巨的历程,没有尽头。修改是发现,是提高,也带来乐趣。

在本次实习的短文翻译中,一来得有内容,空泛无物的文字无论再怎么辞藻华丽别人也会觉得空洞,有时候甚至看不懂你翻译出来的东西;二是感情要真,“真”就是要忠实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我们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文字效果而肆意改动原文的情感态度;三是语言自然,在翻译过程中努力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在风格上保持一致,正如老师所说:“自然的语言本身就是美”。

五、存在不足和建议

实践课程理论 篇6

关键词: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50-02

《材料現代分析方法》是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必须开设的、也是学生从事材料研究、工程应用等领域的必修的技术课程。通过对《材料分析方法》的学习,大学生可以从微观层次了解材料的微结构、成分,并通过对材料微结构和成分等的测试来分析解释材料的宏观性能,如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使用性能等。可以说,该门课程是材料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课程,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也是培养创新型材料类专业大学生的有力工具,材料研究离不开现代分析方法,高水平的创新型研究更是如此。对于材料专业大学生来讲,必须认真学好材料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等理论课程和《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等实践课程,《材料分析方法》是检验和分析其他课程的手段,当然更是创新性发现、发明的必要手段。因此,如何更好地建设好该门课程、上好该门课程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就近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教改经验。

一、以应用命题为引子,引出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方法的讲授

也就是说,在讲述分析方法的理论之前,先讲授该方法在应用中的需求情况、应用方法,同时提出一些问题,即为什么这样。最后,再开始给学生们进行理论讲解,这就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具有较好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效应。以X射线衍射(XRD)方法为例,首先,我们都会提到XRD在材料分析研究中的应用的重要性。然而,我们不能仅限于此。我们还应该对此方法的一些简单使用方法进行简洁的展示,将XRD数据分析软件(如JADE5.0等)安装到教室的多媒体系统中,假设已经做好了某个样品的粉末衍射,将分析数据调入分析软件,进行简单的分析方法的介绍。这时学生正很有兴致地听着,此时再提出一些概念,如布拉格方程、衍射强度和衍射角、PDF卡片的相关情况等等。学生肯定很多不清楚,很想继续听下去,就激发了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从大框架方面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以实际应用为结点,总结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在讲授完一种分析方法后,设计一道相对综合性的作业题,该题能综合方法的主要内容,且系统连贯,既要有统领主要内容的作用,还应该让学生具有较深入的理解分析功能。还以XRD方法为例,在课程结束后,授课老师往往只会出一些针对各个知识点的作业题,综合性不够强,学生完成后可能只会对该题目所涉及的内容有所巩固,但是不能全面把握该方法的系统内涵。我们可以出一道这样的作业题:“在进行XRD分析时,一般选择哪类X射线谱的哪系谱线作为辐射源?对一个Fe为主要成分的样品,如何恰当选择阳极靶和滤波片,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以你选择的阳极靶产生了你所选择的谱系X射线照射Fe的粉末样品,试在粉末图形上确定衍射线的位置和计算相对强度,然后再与实验所得的测量相对值进行比较,有何差异?如何鉴定该样品的物相?”首先,学生通过前两个小问题将进一步深入了解了X射线的种类及性质。其次,通过计算相对强度,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布拉格方程、消光规律、结构因子、多重性因子、罗仑兹因子和衍射强度等的概念和应用方法的理解。最后通过物相的鉴定,让学生了解了物相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这题目就将整个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了,前后呼应,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所学的内容。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凝练题目,使之更便于学生掌握全部内容和使用方法。

三、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和信息化水平,对于仪器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尽量通过动画方式进行演示讲解

通过形象的展示,使学生更有兴致地“欣赏“所学内容,且直观好懂。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讲,在课件和动画制作方面是外行。这时可以购买成熟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如果有自己的见解或更好的方法创新,可以聘请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制作。当然,这就增加了一定的成本,需要获得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经费资助。现在,教改项目经费较充足,我们可以先从一些主要课程入手,多做一些努力,做好这些课程之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课程。由于教改的资助会一直开展下去,因此,总有一天所有的课程都能够有条件做好。

四、扩大交流、广泛调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合理引导,公正评价,激发教师的责任心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可采取如下措施:(1)中青年教师通过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专业领域进一步系统地学习;(2)中青年教师通过参与教改立项,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将得到大幅提高;(3)举办名师教学观摩、示范课,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法技巧方面起到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4)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互相学习、相互促进;(5)到相关有特色和优势的学校进行交流研讨,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途径;(6)师生见面交流讨论教学方法等。当然,一个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如果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发挥也是徒劳的。因此,还要激发教师的责任感。要激发责任感除了进行必要的教学监督外,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个环境必须公正、奖罚分明。

五、其他方面

建设相应的课程网站,做好实验方法的综合性实验,完善实验条件,总结教学经验,编写适合的理论和实践教材等等,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建设相应的专门网站,除了可以进行课件展示、作业布置、资料分享等外,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师生答疑交流,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找不到老师,老师看不到学生的现象。而且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避免了重复。

总之,借鉴其他高校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专业、学科特色,在”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工作人文环境建设、建设相应的课程网站等等“建设方面,积极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提高大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平台,并带动其他课程的改革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祖国胤.《材料现代研究方法》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0,(6):51-53.

[2]杨新亚.《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的教学改革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2):113-114.

[3]曲明贵,张静武.《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精品课程建设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1):96-98.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资助项目(GXTSZY010)”;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1010595R06);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1JGA041)

作者简介:江民红(1978-),男,副教授,博士,从事材料专业教学、科研。

实践课程理论 篇7

关键词:高校,俱乐部模式,一体化

近年来, 高校体育思想日益丰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 在一些高校被采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变化。这种教学模式也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俱乐部教学改革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我校在2009年开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 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 取得一定的教学改革成果, 同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也有待完善之处。本文从阐述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切入点, 系统分析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完善这种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对策。

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概述

1.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20世纪90年代中期, 出现了由学生自主选项的“专项课+课外俱乐部体育教学”、“体育教学俱乐部”等教学模式。特别是教育部提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这一“课程一体化”要求之后, 这一组织形式本身所特有“整合资源”、“贴近学生”、“操作灵活”的优势日益显现, 引起国内高校广泛关注。它的实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连续性, 有利于把大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1.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类型

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可分为课内俱乐部, 课外体育俱乐部, 课内外相结合三种类型。课外体育俱乐部出现较早, 多是以学生运动训练队为基础发展起来。并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以拓展体育教育功能, 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行为习惯。课内俱乐部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借鉴国外高校的发展经验的结晶。它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托, 充分利用场馆器材资源,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单项俱乐部, 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 以构建现代大学体育教育新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国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后, 出现了以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以培养人才的整体教育观为出发点, 以课内外一体化为表现的形式, 以终身体育、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 以培养适应学习化社会为目标的。

1.3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运行机制

1.3.1 成立体育俱乐部。

体育俱乐部是以学生共同兴趣爱好为组织基础, 根据学校场馆资源情况与师资条件, 在兼顾学校体育传统与项目开展状况成立, 学生根据个人体育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体育教学俱乐部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年级、系别、班级的限制。根据学生体育基础、选课人数和场地条件各体育教学俱乐部在课程类型上分为教学课、辅导课、训练课。教学课是针对俱乐部初级会员组织的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初级会员对所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战术的了解和掌握, 培养兴趣爱好。辅导课是对俱乐部中级会员开设的巩固与提高课程。训练课则是对高级会员开设的提高课程, 是参加校内外运动竞赛的基础。

1.3.2 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

制定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行方案, 从建立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课程目标、选课规则、教学任务落实、教学运行管理、考核与评价及群体竞赛组织管理。各环节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并不断完善。在考核评价环节上要实现由传统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评价模式转变。在强调过程性评价的同时重视发展性评价。

1.3.3 建立一支尽职尽责的俱乐部指导教师及指导员队伍。建立一

支经验丰富的俱乐部指导教师队伍以及热心俱乐部工作, 具有很强的竞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的俱乐部指导员队伍, 是搞好体育俱乐部工作的前提。在俱乐部成立初期, 指导教师肩负着建立一个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机构的重任。无论是俱乐部主任, 还是各部的负责人, 都是今后俱乐部开展工作的骨干。他们的选任是俱乐部后期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因素。

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现状

2.1 场馆设施条件制约

目前, 我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发展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从2007年体育评估的情况来看, 场馆条件不足问题成为普遍现象。

2.2 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制约

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师只注重课内的教学组织, 而对课外辅导, 竞赛及运动队训练则关注的很少。自己专项以外的项目就关注的更少,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已不适应当前以体育俱乐部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师资队伍的专项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

2.3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

以体育俱乐部教学的为组织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制度不完善。教学、课外辅导、群体竞赛的三个环节需要以更加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有利于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促进。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重点。

3 优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策

3.1“质量保障”核心是教师, 师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调整好“特

长”与“多样性”发展的关系, 围绕“教学型、训练型和体育指导型”教师培养定位针对性开展多途径的工作。第二是解决好“状态”问题,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工作奖惩规定, 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打造“三型”特色师资队伍。通过内部培训、外出学习、学历提高、职业培训、资质认证等措施, 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充实的体育实践经历, 精教学、能指导、懂训练的“三型”特色教师。

3.2 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 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其先进性, 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体育教学改革要充分考虑“国情、省情和校情”, 针对我校实情,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 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更新。

3.3 学生自我健身意识有待提高, 大多数学生课余时间很少参加体

育锻炼, 其原因, 一是教学中对学生终身体育认识培养不足, 教学内容安排尚需改进。二是课外体育活动缺乏明确的目标、辅导和考评。三是缺乏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系统监督和管理。

3.4 按照巩固三个基础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抓住三

个重点 (构建学习内容、改变学习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 构建五个板块 (基本技能、爱好与专项提高、体育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健康评价与健康咨询) , 实现一个转变 (“育体”向“育人”转变) 的原则, 整体优化体育教学体系。

3.5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实践课程理论 篇8

一、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 教学内容分离

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 属于学科式教学模式。在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中, 一般分为了通识教学、专业课教学、选修课教学三大模块, 通识教学又可分为公共类、思想政治理论类、综合类三大组成部分;专业课教学模块又可分为通用技术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两大组成部分;选修课模块又可分为专业选修和公共选修两大组成部分。整个课程体系又可划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项目, 每个项目内又可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组成部分。在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会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进行分配, 对于高职会计专业来说, 一般的学校会将理论课课时和实践课课时平均分配。这样理论课和实践课就人为地分离开来。在制定培养方案确定拟开设课程时, 首先就要确定这门课程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 如果实在不能明确划分, 那就要确定这门课哪部分是理论课哪部分是实践课, 理论课课时是多少, 实践课课时是多少。对于明确的理论课和实践课, 教材完全不一样, 理论课的教材就只讲理论, 如果说有实践的话也只能叫做习题罢了, 实践课有实习、实训教材, 教材基本不讲理论, 有的只是让学生按照某一任务进行简单操作而已。有时一门课程既有理论也有实践, 其理论教材和实习、实训教材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如有些出版社出版的《会计学基础》、《成本会计》等有理论教材和实习、实训教材, 而两本教材的联系并不紧密。

(二) 教学时间分散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分离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 在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安排的分散上体现得也很明显。在理论课与实践课上课时间安排上,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遵循了先上理论课, 后上实践课, 或者先上一部分理论课再上一部分实践课的原则, 即先理论再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为三年, 分为六个学期, 但真正在校学习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半, 有些学校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学习时间为两年。在第一学期, 学校会安排通识教学课程和很少的专业课程, 一般都是《会计学基础》及其一周的实训;在第二、第三、第四学期会逐渐增加专业课程, 一般也是先上理论课, 在期末或者接近期末的时候拿出一周或者两周的时间集中实训。在第五、第六学期, 所谓的理论课时间极少, 主要就是集中实训。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重视, 高职教育的办学条件大有改观, 普通教室一般也配有多媒体设备, 实习、实训室条件设施更是完善, 对于手工实训室, 一般完全可以模仿企业手工做账环境设置, 电算化实训室硬件配备齐备、各项电算化软件完善, 这些条件很有利于各种课程的教学。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授课地点的安排上一般还是遵循理论课在普通教室完成, 实习、实训课程在实习、实训室或者企业相应部门完成的规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在授课时间与授课地点安排上的分散, 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效果大打折扣。

(三) 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学校会计专业理论课教师通常直接来源于会计学或者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拥有较高的学历, 基本要求都是本科, 技术理论知识非常丰富, 对会计专业的各门课程颇有研究, 但由于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 对会计专业技术实践知识却缺乏必要的了解。会计专业实践课教师则通常来源于企业, 有着一定的会计专业实践工作经历, 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实践知识, 但对技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却不够全面和深厚。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往往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巨大差异, 理论课教师更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考试技巧的把握, 而实践课教师则更注重学生对某一项操作能力的培养, 这两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别按照不同的教育理念完成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

(四) 教学方式不活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离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这两类课程的区分。对于理论课程, 或者某一门课程的理论部分, 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 讲授围绕教材展开, 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对每一部分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 在对概念和理论的介绍中, 讲究逻辑严密, 前后呼应, 有连贯性与整体感。为了使学生达到“全面掌握”和“熟练计算”等类似的要求, 教师要布置课后习题, 并推荐课后复习教材及参考书目, 以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实践课程, 教师主要采用演示法, 以师傅演示和学生模仿练习为主, 只要求学生学会完成某一任务即可。

(五) 教学评价标准单一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离在教学评价标准上区分也很明显。在课程评价中, 这两部分知识的评价方式也被划分成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理论课程的知识考试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 根据学生对本门课程各个知识点的把握程度, 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类型的题目, 最后以分数的高低对该门课程学习效果的好坏给予评定。而实践知识主要采用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考试, 给予学生一系列或者一项任务,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根据学生操作效果的不同教师给予不同的等级, 以其作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给予评定。这两种考试方式的划分, 不仅存在于学校考试中, 而且存在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中, 如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中,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两科目叫做会计专业知识考试, 通常称为理论考试, 《初级会计电算化》叫做会计技能考试, 通常称为实践考试。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离原因分析

(一) 理论与实践认识观念错位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论述有很多, 人们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已经基本定性, 即理论与实践是紧密联系的, 理论是实践的指示器, 而实践是理论的验证体, 实践和理论应该一个整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人为地将理论和实践分开来看, 认为某些工作是理论研究, 某些工作是实践运作, 某些方面是理论, 某些方面是实践, 这样的认识观念表现在教学的课程体系中也就是人为地将某些课程划分为理论课程, 某些课程划分为实践课程, 而且认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该分开学习, 认为知识划分得更细、更精确, 学习效果将会更好。对于高职教育, 特别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实践教学, 认为会计是一门实践课, 会计学生一毕业就需要上岗, 那在学校的学习就应该多学习实践课, 本人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偏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仅仅培养一个一毕业就会到企业做账的会计员。如果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做账, 就不需要上高职会计专业。社会上有很多的培训学校就有会计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也有会计专业、更快的就是直接拜师学艺, 这些途径可以让学生更快的学到会计专业技术, 更快适应岗位。人们对理论和实践非此即彼的认识观念, 在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就形成了一门课程要么是理论课, 要么是实践课, 或者某门课程哪一部分内容是理论课, 哪一部分是实践课。这种认识观念上的错位, 严重影响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空间、师资培养、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标准的整合, 使得其整合道路更显漫长。

(二) 制度不健全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 对实践操作性要求较强, 因此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更应该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发。要开发实践课程, 必须让会计专业与社会相结合, 与企业相结合,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校走进企业, 或者让企业走进学校。目前的高职院校开展的较好的方式就是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 或者让学生到企业相应的岗位进行顶岗学习, 这些对于实践课程的开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工作对于企业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一般的企业均不愿接受学生甚至是会计专业的教师到企业进行财务实习。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均采用不断加强校内仿真模拟实习的方式来弥补不足, 即使有的院校采取了如“2+1”模式的顶岗实习, 但学生实习单位主要由学生自主联系、院校部分推荐为主。而学生自寻实习单位, 能够真正寻到会计岗位的并不多, 而在企业相应的岗位上真正学到有用东西的更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大环境———财务是一个企业的“机密”有关, 但更多应该是院校对校企合作制度的建立尚不完善相连。如果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能与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一种长效、互赢的合作机制, 相信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改革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三) 研究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由来已久, 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者、高职院校的各层管理者、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已经习惯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来看待, 这就导致研究者在编制教学资料时有了理论课教材和实践课教材之分, 管理者在制定各项教学制度时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制定, 教师在教授课程时有了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一切发生与社会和教育界对会计专业课程研究不足有很大的关系。目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主要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教师为主, 这些教师通常直接来源于会计学或者相关学科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拥有较高的学历, 会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非常丰富, 对原始会计学教材的知识把握非常到位, 出于社会对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而从理论上对实践课程的开发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他们在会计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特别是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但研究成果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有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就纯粹是对原来的教学模式换个说法而已。会计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不能仅仅是做个任务、搞个项目就可以解决的, 他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参与。不仅仅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参加, 更应该让企业行业的专家参与, 他们不仅了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 对会计专业人才未来的发展态势也有更为精准的把握, 有了他们的参与使得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更符合社会需求。当然会计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整合的研究如果缺乏他们的参与也会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流于形式, 他们就是高等教育制度的制定者、高职院校各层管理者。整合课程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 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

三、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对策

(一) 加强课程体系改革, 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会计职业教育相结合, 理论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 更多的是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在课程设置时, 既要注重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 更不能忽视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的融会贯通,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应用型高职会计人才。加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内容融合, 或者将同一门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融合, 最终建立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或者“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 (张健, 2008) 。 (1) 任务驱动整合模式。这种模式的课程内容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该模式的课程内容按照“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组织, 而不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 使得学与做能融为一体。任务驱动模式的执行, 需要选择关键的、典型的、符合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需要, 真正能够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实施教学。会计专业教学任务选择时应该满足以下三项原则:第一, 实践性。这就要求整合任务、契机的出现必须源自企业的实践领域或实践过程。这样的任务才具有驱动性, 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第二, 相关性。这就要求各项任务与学生目前特定的学习内容相关, 是源自会计专业学习情境可能出现的有价值的问题, 或者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问题;第三, 思考性。这就要求任务设计还必须具有思考性, 即问题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 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 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问题, 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问题。 (2) “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一种优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型整合模式。早在2000多年前, 孔子就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思—习—行”相统一的过程, 强调“习行”的重要性。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说学做”合一。美国的全国教育组织联合会曾推出一项十年计划, 要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从实践中学习, 即“边干边学”, 并认为“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教育革命”, 对今后美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而“教学做合一”的课程整合模式有着深厚的思想渊源和极高的世界认同度。该模式的课程能力目标是“先问会了没有, 再问懂了没有”, 突出“先会”这一实践能力, 然后才是“后懂”理论知识。当然这种课程模式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设计上, 也要做到融合, 要把课堂设在实训室, 或者说实训室按企业财务部门的要求设置。这样“融教室、实验室、实训室于一体, 营造出良好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把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从具体的教学方式看, 也要完全融合。教师和学生可以讲讲做做, 做做讲讲, 有时先讲后做, 有时先做后讲, 边学边做, 亦工亦学, 学完了以后当即通过做来实践、印证,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再回到课堂上来讲, 予以解决。应当说这种“教学做”紧密结合, 课堂学习与岗位实践完全同步的课程整合模式, 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的最佳模式。

(二) 培养“双师型”教师, 整合理论课教师与实践课教师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一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 技术理论知识扎实, 但会计实践经验缺乏的专职教师, 一部分是从企业到学校, 技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 但实践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因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在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水平和兼职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要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应把社会实践也可看做是教师的一种进修, 是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第一, 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 学校应制定有关制度并创造条件, 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兼职,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 积累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第三, 学校可与一些行业单位联系, 建立专门的教师实践基地, 如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 以丰富教师实践经验。对于兼职教师的培养, 一是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把实践经验通过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二是鼓励他们从实践经验中加以提炼, 大量参与教学教研改革, 将实践升华为理论, 更好地指导实践。

(三)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整合课程应用的平台

高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不仅需要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 还需要为课程整合的应用提供施展平台。整合后的会计专业课程在课程内容、时间、空间、授课教师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均应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因此对于授课安排应给予更大的空间。高职院校主要可以通过建立校内仿真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为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整合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第一, 建立校内会计仿真模拟实训室, 同时满足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需要。对学校模拟实训室建设, 必须加大投资力度, 使会计实训室达到仿真水平。在硬件建设上, 实训室的环境布置基本一致;在软件配置上, 实训室一般需要采用大中型企业至少一个月的真实资料, 按照会计核算工作岗位设计, 按照会计工作流程让学生分岗操作, 然后轮换岗位, 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 用直观、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 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 使学生通过实习适应各会计岗位的工作。第二, 开发和培养校外实习基地,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凡是愿意提供学生实践机会的单位, 都可以发展成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 使学生们能够定期接触真正的会计工作, 从而使学生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有较深入的认识。再者, 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可以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 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研究各个经济领域的课题,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理论问题, 提高效益, 还可以作为企业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基地, 提高企业财会人才素质可以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双赢。

参考文献

[1]王艳玲、苟顺明:《苏格兰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2]唐东升:《论加强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的意义》, 《知识经济》2010年第5期。

[3]徐国庆:《理论与实践整合的职教课程模式探析》, 《职教通讯》2003年第9期。

[4]贺珍瑞:《关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5]张健:《试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第1期。

实践课程理论 篇9

一、现有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地球物理探矿》这门课程是高职类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开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本门课程的改革重点应为推行项目教学法, 其核心宗旨是: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充分地融为一体, 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 组织实施教学, 有利于瞄准岗位设课程、瞄准能力搞教学,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重点选择不同的职业岗位, 扮演不同的角色, 学习目的更明确, 针对性更强, 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也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球物理探矿》课程教学改革虽然进展效果良好, 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教师布置大量的任务, 由学生通过动手做完成, 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式虽然很好, 却需要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 而本课程只有56学时, 根据教学计划需要讲授磁法勘探、重力勘探、电法勘探三种勘探方法。三种方法都扩展开讲学时肯定不够, 具体的讲授一种方法, 必然会使另外两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教学难以深入。二是由于教学资源的限制, 没有足够的教学设备, 其中物探所用的磁力仪、磁化率仪、重力仪、电法仪器等均已通过院系整合到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设备问题急需解决。三是学生质量良莠不齐, 与本科类院校录取不同, 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线在不同省份差别过大, 同班级高分生和低分生相差200~300分, 难以找到一种能够使所有学生都接受的教学方法。因此, 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思维:课内理论讲解—课内模拟实习—课外真实操作, 以此将课内理论教学延伸到课外实践。

二、大学生创新实践与理论课程的融合

课外教学的实施, 无疑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为支撑, 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原则上面向全校全日制在校二、三年级本专科生。其要求是参与学生应能够按培养方案规定完成学习任务, 对科学研究与发明或创业有浓厚兴趣, 敢于探索与实践, 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和社会公德。该项目的确立为将课程延伸到课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可以使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在完成学校学习任务的基础上, 申请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该项目的实施, 可以在通才教育的基础上, 对部分接受能力强、学习兴趣浓的同学进行优才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鼓励申请者组成项目组合作申请项目, 原则上每组3~4人为宜, 项目组最多不超过5人。每名学生 (含申请人与参加人) 限同时申报一个项目, 在项目未结题时不能申报新的项目。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近年来, 磁法测量已由单一总场测量逐步发展到总场和梯度同时测量, 其中高精度磁梯度测量能更加真实地反应磁异常的实际情况, 能够更好地判定异常体和各种岩性的分界。在以往的研究当中, 航磁梯度测量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较多, 而对于地面高精度磁梯度测量的研究, 特别是地面高精度磁梯度测量在浅覆盖区地质填图方面的应用性研究较少。野外生产单位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在较小的面积内运用航磁梯度进行测量并不现实且成本很高。而地面磁测的精度高于航磁, 且方法方便灵活, 便于野外施工。因此, 本项目以地面高精度磁梯度测量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的应用作为特色和创新点。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实践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是对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次探讨。在项目实施中, 指导教师应在学术思想、研究技术手段与研究方法、研究工作成果分析总结方面给予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完成研究计划;应注重学生创新思想的激发, 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应严格要求学生,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包括发展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及坚韧不拔的态度。因此, 各个有条件的学校, 积极开展该项目的实施, 无论是从课程建设的角度, 还是从培养学生兴趣, 工学结合的角度, 都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裴尧, 楼仁兴, 钱桂兰, 任锡钢.项目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地球物理探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2]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实践课程理论 篇10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科教育的最基本的教学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到教学活动机理的制约,而且还要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影响。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具有互释、互融、互动、互补与 同步的关系[1]。所谓互释,即实践验证理论,理论解释实践。也就是说,实践教学以理论为指导,依据相关理论设计实验,然后对实验进行验证、评价,看设计的实验是否合理、可行,实践教学通过实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掌握所学理论并学会应用理论。互融是指理论教学中存在实践教学因素,实践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因素,即在理论教学过程必然存在对实践的阐述,必然用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然涉及理论背景的阐述,需要学生依据相关理论解决遇到的问题,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互动是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不可分割的,都是为了培养合格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分享共同的资源,必然要求合理分配其权重和内容。互补是指理论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强化理论知识,实践教学需要理论进行指导,然后对理论进行补充。同步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内容、层次和进度上要保持同步,修改理论教学内容、层次和进度时,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和进度必然同时修订。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还具有异质性[2],主要表现为两者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的不同。理论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认知理解完成,通常以传授成熟的理论知识为主,并且在教学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认识。实践教学主要通过相关的实验、课程设计等形式完成,通常以获得感性知识为主,帮助学生获得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有不少高校对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存在着误区: 有的实践教学环节形同虚设,只着重于空洞的理论教学; 有的却过于强调动手能力,忽视了专业理论的教学。依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可以知道: 只重视理论教学,培养的学生大多只会纸上谈兵,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最终大部分学生都能满足岗位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入职就上岗的要求。而只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由于缺乏理论知识,虽然毕业能直接上岗,但是在职场上却不会有大的提升。

二、 “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特点

信息理论基础即香农信息论,被称为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它是通信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解决通信的有效性、可靠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并推动通信领域蓬勃发展起来,再次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它通过研究信源、信道和信宿的统计特性以及编码问题,为设计有效而可靠的通信系统提供理论依据。信息理论是一门应用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近代数理知识和通信技术相结合来研究信息的提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科学。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目前很多高校都着重理论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反映该课程抽象而枯燥,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同时“信息理论基础”课程还具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个理论都有应用成果,但是每个成果涉及的知识面都非常广,如果想设计一个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那是完全做不到的,因为每一个应用成果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为此,在“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环节中,笔者采用了基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基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 “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

针对“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笔者具体的做法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实时实践教学,努力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用实践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信息论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信息理论独特的思维,同时用实践教学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有困难的理论,通过演示实践成果,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把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起来,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对设计实践环节容易的理论,通过课后实践,帮助学生获得实际动手能力,并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所谓实时实践教学,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实时插入有效的实践教学以及丰富的实践成果,在理论教学的课堂上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针对“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特点,笔者分三种情况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实验环节。第一种是理论教学之前加入小实验,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理论,从实践中引出理论,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理论的来龙去脉,更容易理解理论。比如在讲为什么自信息量要用先验概率的倒数的对数值来衡量的时候,通常会安排一个抛硬币的实时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在没有做实验前,对硬币出现正面具有不确定性,然后硬币落下后,硬币正好出现正面,那么此时对硬币出现正面的不确定性完全消失了,而与此同时实验者获得了信息,这个信息的大小是多少呢? 在此基础上,又引导学生思考: 获得信息的同时,不确定性从有到无,那么可不可以就用不确定性消失的大小来表示信息的大小呢?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从而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把对信息的度量转化成了对不确定性的度量。然后引导学生建立自信息量是先验概率的一个函数,在此基础上,通过该函数需要满足四个公理性条件,推导出自信息量的公式。通过小实验,学生可以理解信息量的度量,并用不同于传统科学的思路考虑问题。第二种是理论教学后加入小实验,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所学理论。第三种是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实践环节,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在讲互信息时,利用集合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其概念,同时也利用集合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熵、条件熵、联合熵以及平均互信息的关系。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针对有些不适合设计实验的理论,笔者通过演示实践成果以及引入学生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的知识帮助学生完成感性认识。结合“信息理论基础”课程的特点,对于不适合进行实时实践的,则专门安排课后的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如何实现能纠正一个错误的八位线性分组码的设计,要求学生课后实现。

实践课程理论 篇11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 双语教学 教材 课件

[作者简介]王坚(1962- ),女,北京人,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北京100037)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115-02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才和教育的国际化,对于目前大学教育来说,如何培养出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议题之一。因此,各高校已越来越认识到开展双语教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但是,这项工作应如何起步、如何推动和规范都尚在探索之中。新形势下,作为普通工科院校面对英语水平有限的师资和学生基础条件,更应认真组织力量进行双语教学的研究,以便正确把握双语教学的开展,加快步伐,提高效益。①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的自动控制理论课采用双语教学已进行了多年,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下面就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加以总结,谈一下在普通高校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的体会。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

双语教学的含义是: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这实际上是指在以内容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除用母语外,还使用另一门语言作为媒介进行学科教育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学科知识来掌握第二语言,培养学生第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②目前,在高校中第二语言的选择多数为英语。选用哪些学科,选择什么手段教学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但原则是紧密围绕本学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来进行。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1999年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后,按照教育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精神,制定的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智能化、网络化的现代自动化技术,具有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计算机控制与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从事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及相关业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相应的教学计划作了调整,其中专业主干基础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的教学大纲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同时,突出工程实践观点和能力的培养。

与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同,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中如何进行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是我们探讨的新课题。

二、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宗旨和方案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是英语。它与一般专业课程的区别是,双语教学同时提供了让学生逐步提高英语水平的机会。③由此可见,双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宗旨来进行,切不可因“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科技术的掌握。

开课伊始,我们首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制定了相应的双语教学宗旨,并对自动化专业02级学生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时,三个班共87名学生,其中有34人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39%。

双语教学是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基础的,针对教授对象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明确了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强调英语教学,将严重影响自动控制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确定的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双语教学的宗旨是:为确保教学效果,课程的重点内容、较难掌握的内容采用中文教学,对在先行课程“信号与系统”中已有初步认识的内容进行英语教学。根据这一宗旨,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教学方案。(1)授课方式:授课内容中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的内容用全英语讲授,其余内容以中文讲授为主,英语讲授为辅。(2)教材选取:教材中英文各选一本。以《自动控制理论(第二版)》(夏德钤、翁贻方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为主,再选用一本英语原版教材。(3)课件制作:自行研制多媒体课件,课件采用双语形式。(4)期末考试:试卷以中文为主,兼顾英文。综合应用类大题采用中文,概念填空类小题采用英文。

三、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英语原版教材的选取

合适的英文教材的选择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目前国内正式出版发行的自动控制理论英语原版教材有两本,一本是Elements of Control Systems(Sudhir Gupta编著,2002年由Prentice Hall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4年引进出版),另一本是Linear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Fourth Edition(John J. D'azzo,Constantine H. Houpis编著,1995年由McGraw-Hill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0年引进出版)。

我们对这两本教材进行了研究、比较,认为各自的特点明显:

Elements of Control Systems的内容是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方法和自动控制的常用技术,主要包括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建模、瞬态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稳定性分析、各种控制器的整定与系统设计,等等。作为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书中对概念的定义严格,讲述详细,深入浅出,较少从纯数学角度推导,侧重从物理意义直观地解释问题,为说明概念的举例浅显易懂。(2)全书的工程实践背景强,例题量大,且结合工程实际。如在开关控制(第9章)一章中,给出了温度开关控制、步进电机开关控制的实际电路图等,并进行分析,这对于未接触过实际控制系统的在校学生是很有启发和帮助的。(3)书中用大量篇幅(第9章~第13章)讲述各种实用的控制器,包括开关控制器、模拟控制器、数字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对这部分内容的侧重,有利于工程实践观念的培养。(4)书中将自动控制理论和自动控制系统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控制系统的实例分析,不仅帮助理解控制理论,而且有助于掌握常见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5)在语言方面,全书文字流畅、易读。本科生在学完大学英语并掌握一定的专业词汇后,较易阅读本书。

Linear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Fourth Edition一书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理论的严谨性,一直被多所美国知名大学选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方向本科层次自动控制理论的教材。该教材的内容覆盖了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部分,在对象上包括了连续控制系统和数字控制系统,在方法上兼顾了频率响应法、根轨迹法和状态空间法等。

经过仔细比较,我们选用Elements of Control Systems作为双语教学教材,主要考虑它的覆盖内容和我们的教学大纲基本相符,书的工程实践背景强,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四、自动控制理论课程双语教学课件的研制

良好的课件是保证双语教学的基础,为此,我们自主设计、开发了教学课件,课件亦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即文字叙述较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采用英文制作,对较难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用中文制作。鉴于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阅读能力强,而口语、听力相对较差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特别注意英文课件的使用。形象生动的课件不仅可提高课堂授课的信息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双语教学而言,它又起着在中文教学中不曾有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语言沟通的桥梁。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原则:

1.内容与形式统一原则。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苦学为乐学的作用,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了内容的精选,避免了不必要的繁琐和过分奢华。

2.可操作性原则。为便于课堂上教师的控制,在课件的操作上尽量做到简便、灵活、可靠,合理设置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避免过多的层次交互和键盘操作,使教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讲授知识及与学生的相互交流上,避免一味操纵课件、只见课件不见人的弊端。

3.动静结合原则。在课件制作过程中,适度运用多媒体动画,注意动静结合、色彩对比、线条粗细、字符大小的变化,可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使学生充分利用感觉器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习积极性。而过度运用这些手段,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味欣赏课件效果,忽略了知识的掌握。为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只就一些图形的变化趋势、绘制过程运用多媒体动画,而文字叙述、公式推导则尽量简练、直观。

4.科学性原则。科学、严谨无疑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利用MATLAB软件对各重点章节的例题进行了模拟仿真,既加深了学生对工程近似与精确计算之间的区别的理解,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达到了普通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5.有机结合原则。课件运用不是“黑板搬家”或“课本翻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课件及板书教学的优点,将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外文版教材缺乏。目前,高校要进行双语教学,外文版的教材严重缺乏。若用原版国外大学的教材,学生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理解能力有限,而且国外原版教材的编写风格与国内教材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力;若要自己动手编写,一方面编写的周期较长,另一方面使用的范围较小,这些使得想自己动手编写的教师“望书莫及”。

2.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群体中外语水平层次不一,致使在同样的教学条件下,有的学生听得懂,有的听不懂。尤其是那些外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造成有可能只顾理解专业知识,而根本不考虑专业英语,或只顾理解外语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或二者兼顾而力不能及,顾此失彼,既没有学好专业知识,又没有起到促进英语学习的作用。这是我们的双语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即应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目标,使绝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3.教学课时和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从教学的工作量方面看,双语教学要求在一门课程中同时完成两种教学任务,即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英语能力的提高,因此对课时的要求自然比普通专业课程要有所增加;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方面看,增加接触英语的量及频率,对英语能力的提升是有帮助的。但在现行条件下,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教学课时与教学目标的平衡,使得我们的双语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双语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并牢牢把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放在首位。只有在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才是真正成功地进行双语教学。

[注释]

①金爱娟.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B6):149.

②童长涛.对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反思[J].中国成人教育,2006(8):127.

③邓惠君.试论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6(30):85.

[参考文献]

实践课程理论 篇12

教学内容是一切教学方法的载体, 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课程组以汽车理论重庆市市级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 提出了多元化教学模式, 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总体规划[8];张志刚等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主要对汽车理论的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教学手段进行了初探[9]。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着重对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作业等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并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对教学内容进行统一和规范。

1 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专业课程教学要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以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课程在理论教学方面整合了基本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课程间的交叉内容、问题群、科研实例、典型事故分析、交通安全规则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1.1 基本教学内容

汽车理论课程内容理论性强, 内容多, 课程组老师本着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深刻理解课程的难点内容的原则, 通过对课程知识要点、重难点分析, 确定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1]及其要求如下:

1) 了解作用于汽车上的各向外力;

2) 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 如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汽车平顺性和通过性的评价方法;

3) 掌握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参数对各使用性能的影响;

4) 了解汽车性能试验的方法。

1.2 加强课程体系各门课程间交叉内容的融合

汽车理论涉及课程体系内多门课程的内容, 必须合理整合课程间的交叉内容, 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课程体系, 进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 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这就要求课程组老师对专业课程体系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侧重点非常熟悉, 在课堂教学中, 能够将各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程的相关内容, 通过课堂讨论、总结侧重点及其相互联系, 再重点讲解本课程的内容, 启发学生思考在后续课程中的教学要点。

如讲解汽车平顺性时, 涉及到汽车悬架, 而汽车悬架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课程中都有讲解, 还涉及理论力学、测试技术等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可按如下流程进行:

1) 引导学生回顾在汽车构造中悬架的结构、功能、原理, 据此引导学生理解实际汽车系统物理模型的简化过程;

2) 引导学生利用理论力学或机械振动学知识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运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知识, 通过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计算平顺性指标和影响因素, 进一步确定了悬架最佳参数范围或设计要求;

4) 启发学生思考在汽车设计课程中的教学要点——如何设计出满足最佳参数范围或要求的悬架总成;

5) 在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环节, 需要综合应用各门课程相关知识, 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

这样, 学生就会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解,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3 用科研实例, 充实教学内容

课程组不断探索把教师的科研实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 用科研实例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求教师系统地、全面地掌握车辆工程专业实用和前沿知识, 课程组教师以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为载体, 通过不同方法和方式,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突出产学研特色。通过教师集体备课制度、科研成果教学共享、与兄弟院校交流等渠道, 不断补充科研实例, 丰富教学内容。

1.4 构建“问题群”, 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问题群”是针对某一模块理论知识, 设计一组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的一些生活实例或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群”中各问题的逐步解决,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深刻理解基本理论的目的。例如, 在学习汽车操纵稳定性时, 构建“问题群”:实际汽车结构参数如轮胎 (胎压变化、更换备胎) 、载荷状态 (空载、半载、满载、超载) 、行驶状态 (如加速、减速、转弯) 发生变化时, 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将如何变化?驾驶员在驾车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驾驶员如何做到安全驾驶?通过以上问题群的解决, 学生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就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

1.5 典型交通事故分析、交通安全规则解释, 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结合大量学生都在学习汽车驾驶技术、考驾照较多的情况, 收集典型交通事故的现象、后果, 并分析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 帮助准确理解汽车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等相关内容。同时, 还可分析交通安全规则制定的理论依据, 让学生感觉学习到汽车理论的价值。例如, 讲到制动初速度对制动侧滑、制动距离的影响时, 可引导学生思考、解释“为什么高速公路上严禁急踩刹车?有何严重后果?雨天制动应注意什么?”等问题。

2 实践课堂教学内容

2.1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

把原来从属于课程的验证性实验改革为包括“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两个环节;“基本型、设计综合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课内实践教学的内容

课内实践是指与课堂理论教学同步, 积极开展的加强认识性的实践环节。采取的形式有播放视频动画、撰写文献综述、上机实践、课堂讨论等, 创造条件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学生主动实践、自我学习的目的。

1) 查阅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 了解最新技术发展动态。

教学提示:就汽车性能中涉及的最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完成文献综述, 字数要求2000字以上。

教学步骤:分组评议, 每小组推荐出优秀论文;小组优秀论文全班交流, 评出班级优秀论文。评价时需约定评价标准, 可采用小组集体评价、小组间互评、班内投票推举等方式。

2) 上机实践, 完成性能计算, 掌握性能评价的计算方法。

教学提示:在学习相应评价指标后, 布置具体车型的评价指标的计算任务, 要求学生分组或独立地完成相关计算。

教学步骤:教师提供相应车型具体数据, 要求学生完成性能计算。如在学习“汽车动力性”后, 由教师提供某几款车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及相关整车参数, 要求学生分组选择, 利用MATLAB或C++编程, 绘制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动力特性图、功率平衡图, 计算动力性评价指标。

3) 课堂讨论, 上台交流发言, 增进理论知识的理解。

教学提示:拟在每学期教学中, 结合教学内容与当时发生的国内外大事联系起来组织学生讨论, 这样可以在教学中更加突出联系实际的特点。教师可灵活把握。

教学步骤:每学期开始上课时, 以教学班为单位,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从教师列出来的自主学习主题中选出一个题目作为该小组的自主学习题目, 课后查阅资料准备, 以分组讨论为主, 小组在全班范围内汇报。最后由老师总结评议。

2.3 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

课外实践采用“独立设课、独立评分, 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教师根据实践课教学大纲制定实践项目、内容和目标, 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实现方及其步骤、实验结果分析。教师提供相关资料,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精神, 积极行动, 少约束、多支持;教师指导学生写出心得体会、调查报告等相应的实践成果材料, 并进行总结。本环节实践教学时数为8课时, 7个项目学生需选做4个。

课外实践的第二种方式是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 包括创新大赛、挑战杯、HONDA杯节能竞赛等。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学习兴趣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

3 形式丰富的作业内容

保障作业质量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 因此对作业形式进行研究并不断更新, 设计实施了“随堂练习、课后强化、拓展提高”三种作业形式。

1) 随堂练习是根据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设置的配套练习题, 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课后强化部分是结合课程重点内容设置的进阶练习题, 促进学生对重要原理的掌握, 并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完成, 教师全部批阅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拓展提高部分为学有余力的学生 (考研学生) 设立, 以历届汽车理论课考研的要求设计思考题、综合应用题等,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独立完成,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教师通过邮件或网上互动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检查完成情况。

4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固化教学成果

针对该课程涉及的基础知识理论多, 实践性要求高, 课时不多和学生不易理解的特点, 我们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习题库和试题库、主讲教师授课视频等, 将各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固化在教学课件中,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配合学生学习, 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 教师正确引导和帮助,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增强了教学效果。

1) 制作和使用汽车理论多媒体教学课件。内容包括: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网络课件、讲授提要、思考题、参考书目等数字资源。在教学课件中充满了精心打造的教学设计, 再配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 达到了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晦涩为通俗的效果,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2) 编制了汽车理论试题库和习题库。试题库共编制题目近1000题, 并附参考答案, 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类型的题目;习题库共编制了1200多题, 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比较说明题、辨析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类型。

3) 制作汽车理论主讲教师授课视频。自2010年以来, 课程组搜集大量多媒体信息资料, 并录制了主讲教师授课视频, 内容包括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等方面, 可供汽车理论课程教师和学生使用, 给学生创造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重现力强的学习环境。

5 教学效果

通过不断对理论课堂、实践课程、作业等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更新, 再配以多种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 绝大多数学生良好地掌握了汽车性能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 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

6 结语

汽车理论课程组以建设市级精品课程为契机, 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作业等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研究, 通过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以固化研究成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并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8,9],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汽车工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志生.汽车理论[M].5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夏群生, 李克强, 宋健, 等.汽车理论典型中外教材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5) .

[3]张京明, 崔智全, 刘清河, 周遐余.提高汽车理论教学效果的方法研究[J].教学研究, 2013 (3) .

[4]鲁力群.项目驱动下的汽车理论课程改革及实践[J].大学教育, 2013 (16) .

[5]张明恒, 韩小强, 赵一兵, 郭烈.汽车理论课堂教学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7) .

[6]吴延霞.研究性教学在《汽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2 (10) .

[7]张凤娇, 苏纯.基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 2012 (13) .

[8]杨英, 富丽娟.《汽车理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 2010 (1) .

[9]张志刚, 石晓辉, 黄泽好, 杨英.《汽车理论II》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5) .

[10]包凡彪.《汽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33) .

[11]杨雪梅.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6) .

上一篇:分形管理下一篇:TSP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