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实践》 课程(共11篇)
《统计实践》 课程 篇1
《统计学》课程实践安排及要求
(2013-2014-2)
一、《统计学》课程实践安排
1.划分小组(10-15人一组),每组指定一位组长,各组长对学习委员负责。(第3周)
2.各组选定主题并撰写开题报告表。(第4-10周)
3.各组提交《开题报告表》,电子版发至公共邮箱。(第10周)
4.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参与,分工协作,搜集数据。(第10-14周)
5.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参与,分工协作,进行数据的整理、分析,共同撰写一份统计分析报告,具体由各组长安排。(第14-16周)
6.以小组为单位,提交3000字左右的统计分析报告纸质版。(第17周)
二、排版要求:
1.题目:自拟。(宋体加粗,小三号,居中,置正文上方)
2.页脚:第1页、第2页、……。(居中,黑体,10号)
3.正文:
(1)页边距:上2 cm,下2cm,左2.5 cm,右2cm。
(2)字体:正文宋体,但各级标题用宋体加粗。
(3)字号:小四
(4)行距:单倍行距
(5)标题:一级标题:用 一、二、三、………… 标注
二级标题:用
(一)(二)
(三)………… 标注
三级标题:用 1.2.3.………… 标注
四级标题:用(1)(2)(3)………… 标注
五级标题:用 ①②③………… 标注
4.装订:2个钉,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左装订;全部A4纸打印。
《统计实践》 课程 篇2
作为数学学科的一个分支, 它有数学课程的共同特点:抽象、理论性偏强, 让学生觉得高大上。但它也有自身的特征:研究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其思想方法不同于学生以前接触的任何一门数学类课程。要让学生抛掉学习其他数学类课程的惯性思维, 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描述随机现象的新的思想和方法, 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在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 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习这门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的课程时不像学习其他数学类课程那样觉得枯燥无味, 就成了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们所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讨[1,2,3,4], 本文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 从趣味教学、化难为易、联系实际等方面对概率统计的教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1 趣味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不是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概率统计所研究的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利用好这门课程的现实背景, 让教学内容充实、丰富、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介绍古典概型时, 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 可先抛出一个有趣的命题:在70人的班级里至少有两个人的生日相同的概率几乎为1。同学们听到这个命题后很惊讶, 相互打听生日, 发现真有人生日相同后非常奇怪, 这样学习古典概型的兴趣就很高昂。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具体介绍得到这一命题的原因。
例1 (生日问题) 假设每人的生日在一年365天中任一天是等可能的, 随机选取n (≤365) 个人, 他们的生日各不相同的概率为An365/365n, 因而, n个人中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p=1-An365/365n。通过计算可得, n=50时, 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0.97, n=70时, 至少有两人生日相同的概率为0.999。这样, 我们既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介绍了古典概型的求解方法。
2 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法是指通过合适的处理, 将求解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易求的问题。概率统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可以表示成若干个0-1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这里, 我们举另外一个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处理起来感觉很难的例子:在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学习中, 根据联合密度函数求边缘概率密度时变量的范围如何处理?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2设二维随机变量 (X, Y) 在区域G={ (x, y) |0≤x≤1, x2≤y≤x}上服从均匀分布, 求边缘概率密度函数FX (x) , FY (y) 。
解: (X, 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根据边缘概率密度的定义FX (x) =∞乙-+∞F (x, y) dy, 有:
但求边缘概率密度FY (y) 时变量的范围如何选择, 很多学生在这一点上就有些为难了。这里, 我们将求边缘概率密度与非零表达式的区域的划分联系起来, 要求FX (x) 就将G划分成X型域, 要求FY (y) 就将G划分成Y型域。这样, 根据联合概率密度求边缘概率密度就不用再担心变量范围怎么取的问题了。即:
3 联系实际
在介绍极大似然估计时, 学生对于似然函数的选取不甚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我们通过联系实际, 得到判断, 解释得到判断的依据, 这样, 极大似然思想也就显现出来了。下面有具体的示例来作说明。
例3罐子中有若干黑球和白球, 只知道两球的比例是3∶1, 但不知白球多还是黑球多, 现随机有放回抽取2次, 观察全为黑球, 试问罐中白球多还是黑球多?
对于这样一个实际问题, 学生很容易得到黑球多的结论, 但得到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给出说明。
解:设Xi (i=1, 2) 表示第i次取球的情况, “Xi=1”表示该次取得黑球, “Xi=0”表示该次取得白球, 设单次取球取到黑球的概率为p。本例中p的取值为1/4或3/4。由于P{X1=1, X2=1}=p2, 现在的问题转化为已得到了该样本, p应取何值?根据概率越大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越容易发生原理, 显然当p=3/4时更容易得到该样本, 因此从该样本出发可以得到黑球多这一结论。这就是极大似然思想, 似然函数即为样本的联合分布函数, 这样, 学生也就了解了极大似然估计的思想和方法了。
以上只是作者在概率统计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还有很多数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作为老师, 我们要与时俱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找寻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摘要:从概率统计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出发, 主要介绍了作者在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趣味教学,化难为易,联系实际
参考文献
[1]孙福杰, 王亚玲.谈概率统计的启发式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 2006, 16 (6) :142-144.
[2]朱方霞.概率统计教学方法探讨[J].滁州学院学报, 2009, 11 (3) :65-66.
[3]李冬梅, 马醒花, 王震.概率统计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4:63.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3
关键词:统计学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统计学》是高等学校财经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管理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然而,学生首先普遍的感受是统计学概念抽象、公式多而复杂、不好掌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其次,学生对本课程缺乏认识,未能深刻了解统计学的思想,往往以满足于通过考试为目的;再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看到公式就头疼,对统计学有着本能的排斥,缺乏学好统计学的自信心。针对以上现状,作为一名统计学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上有所突破,以教学改革带动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方面
《统计学》教材的版本较多,内容大同小异,《统计学原理》多是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还有一些适合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材,还包括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内容。我们学院选用的是非统计专业较为适用的《统计学原理》教材。但无论是哪类教材的理论性均较强,脱离实际,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需要。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依据教材章节内容,通过板书按部就班地讲解各种概念和方法,教学方式单一。尽管现在许多高校已经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但是由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很抽象,很多指标的计算方法又比较繁琐,学生仍然缺乏对实际事物的具体认知,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考核方面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基本运算能力被认为是首要的培养目标,教科书中的各种例题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为应付考试搞题海战术,把精力过多的花在了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格格不入的。
二、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正确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在工作岗位上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就要突出其中的能力培养目标,实施过程也要紧紧围绕这些能力目标,为此,学生必须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来,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计算机非常普及的今天,统计的计算技术已不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思想和统计应用才应该是重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所以,在统计教学过程中,授课内容应使学生理解统计学的思想、讲清计算的原理和正确应用的条件以及如何正确解读计算的结果,而对大量复杂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交由计算机去完成。
(二)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统计学基本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因而教师首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优势,探索最优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
1. 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要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会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使学生能够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等形式,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改单向接受式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为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善于设疑,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学习统计学的浓厚兴趣,不断增强自己的学习信心,不断地在自我实现中超越自我。教师要从现实的、有兴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真实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统计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学习统计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3. 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比较关注学生能否记住计算公式、分析方法等内容。但是,课堂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通过实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可以让学生组成若干小组,根据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设计调查方案,随着讲课内容的不断深入,同步进行一次真正的统计活动,包括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审核,数据的输入,计算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从而体验整个统计工作的全过程,效果很好。
(三)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统计实践》 课程 篇4
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与统计实验相结合的.可行性,及其设计思想、效果和目标定位,并从一定角度总结了统计实验寓于课堂教学几种方法和途径,以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素质和应用能力,让课堂教学“回归”到实践中.
作 者:顾光同 张香云 徐光辉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理学院,杭州,311300 刊 名:统计与决策 PKU CSSCI英文刊名:STATISTICS AND DECISION 年,卷(期): “”(21) 分类号:O21 G642 关键词:课堂教学 随机现象 概率统计 统计实验
多元统计实践题 篇5
以下5题任选一题作为实践测试题,并允许1-4个同学合作组成一小组,合作者可用同一答卷,但在答卷最后部分要注明各作者的分工。
1.(计算标准分),利用此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各
个同学的单科成绩的标准分及综合成绩的标准分,以及由标准分转换的最终得分。并且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检验。
2.(回归分析)某大型牙膏制造企业为了更好地拓展产品市场,有效地管理库
存,公司懂事会要求销售部门根据市场调查,找出公司生产的牙膏销售量和销售价格,广告投入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预测出在不同价格和广告费用下的销售量。
为此销售部门的研究人员收集了过去30个周期公司生产牙膏的销售
量,销售价格,投入的广告费用,以及周期内其他厂家生产同类牙膏的市场平均价格,数据见DATA2牙膏销售量(回归).SAV
3.(主成分回归分析)法国1949-1959年共11年的经济数据,考虑进口总额Y与三个自变量国内总产值X1,储存量X2,总消费量X3之间的关系,试建立其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模型做出评价。DATA2法国经济分析.sav
4.(因子分析)假如你现在是某公司人事部经理,要招聘5名业务员,2名产品研发员,文秘1名。现有48名应聘者,公司根据简历及测试得到应聘者的15项指标的得分,得分数据见15项指标分别是:求职信的形式FL,外貌APP,专业能力AA,讨人喜欢LA,自信心SC,洞察力LC,诚信度HON,推销力SMS,经验EXP,驾驶水平DRV,事业心AMB,理解力GSP,潜在能力POT,团队合作能力GC,适应能力SUIT.DATA2应聘者得分.SAV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招聘合适的人才。
5.对美国洛杉矶12个人口调查区的5个经济学变量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1)进行主成分分析,由主成分的方差累积比例选择主成分个数,并由因子载荷
矩阵(ComponentMatrix)写出选出的主成分的表达式。
2)进行旋转的因子分析,分析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因子荷载阵Rotated
Component Matrix和荷载图,对两因子进行命名。
3)Score中点选Save as variables :是以新变量的形式将因子得分保存在数据文件中,使用method中默认的regression;若选择display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输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旋转后的因子得分就由此两表达式算出。
4)画出数据窗口中的两旋转后的因子得分变量FAC1,FAC2的散点图,与旋转后的载荷图对照分析各个地区的人口和福利情况。
5)利用分层聚类法将12个地区按上述旋转后的两因子得分变量FAC1,FAC2分成3类,将各个地区所属类数保存在数据窗中;用同样的方法将12个地区按数据窗口中的5个原始变量分成3类,将各个地区所属类数保存在数据窗中。对比两种分类结果是否一致?并作出解释。
应用统计学课程感想与体会 篇6
课程感想:通过应用统计学的学习,我能够掌握经济管理中常用的基础统计原理和方法,熟悉重要的统计计算方法、公式,并能正确地解释计算结果,同时通过作业,自己对spss软件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通过自学,能够运用该软件解决实际中的一些统计问题。
谈谈我的一些小建议,希望对老师今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1、希望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突出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的应用,繁琐的统计方法数学证明过程能不讲则不讲,着重统计方法的分析和应用。老师已经努力淡化了数学证明过程,但是我觉得大多数同学感觉这门课枯燥的原因还是因为证明过程,老师想让同学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本不会遇到理论证明方面的问题。希望老师在这方面能予以简化。
2、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就能够引入spss软件的使用。每个知识点或统计方法讲解完后,老师可以考虑插入讲解该方法在软件中如何实现,因为根据我的实际经历,自己摸索需要挺长的时间,但是会了的话就觉得挺简单,老师上课时稍微提点一下,我们学习的会更快一些。同时,希望老师也能将spss中一些参数的设置和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这样更能够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加入创新性实验以及课程讨论的过程。比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甚至只是一个方向,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先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老师也可以拿出一个案例进行讲解,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并提交报告,由于课时有限,有一次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就有很好的效果了。
4、关于作业。我觉得提交作业而不是考试,是很好的一种考核方式,突出了同学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美中不足的是老师在课程讲解和作业上有些不同步,好多同学都是最后将三个作业赶出来的,最终效果并不好。我觉得老师可以在讲完一部分知识后,就设定一个提交时间让大家提交作业。
总之一句话,我觉得应用统计学,还是主要落在应用上。上述几条建议只是我自己单纯的想法,并不一定真的适合咱的课程设计,但是希望我的这些建议对老师能有所启发,祝咱们的课程越办越好,同学们越学越开心,也祝老师工作顺利!
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级工业工程 方明
《统计实践》 课程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很多高校都把统计学作为选修课, 在非经济类的专业中开设, 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复合型人才。2011年初,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新的研究生专业目录中, 将统计学上升为一级学科, 为统计学科和统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近年来, 在统计学公共选修课教学的过程中发现, 部分选课的学生是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 原因是对本门课程比较感兴趣, 意识到了统计学知识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想增加自己的知识量, 因而选择在校期间为自己补充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 但由于统计学理论性较强, 概念又比较抽象、公式多、运算复杂, 又涉及一些数学知识, 尤其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 普遍反映难学。
二统计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的实践方法
1. 提高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
在诸多学生学习的动机中, 兴趣是最积极的内发性学习动力。在授课中, 采用设疑、启发、讨论、鼓励等方法, 营造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 调动他们边听课、边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变灌输式为吸收式;在听课过程中给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是共同参与者和完成者, “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 “教”只是教学手段, 而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目的。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知识的导入才会成为可能, 教学任务才可能得以实现。
2. 突出多媒体课件在统计学教学中的优势
在统计学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的使用与讲授式、启发式、探究式等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调动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多媒体以生动的画面、逼真的声效, 营造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情境交融的教学氛围, 并把统计学课本上枯燥、繁杂的内容转化为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 形成有效的感官刺激、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注意力。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选用优秀的统计学教材
教材是学生的学习之本, 是学生的终身老师。优秀的教材可使教师教得轻松, 同时也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可选取国内外权威作者编写的教材, 这些教材的专业性和层次性较强。在教材选用上, 应放宽界限, 适当选择一些统计学专业的教材, 提倡学生阅读优秀的英文影印版教材及中译本教材。国内的很多教材过于重视数学的公式和推导, 忽略统计方法的软件使用, 往往只给出几个例子, 而且这些例子很多时候并没有说明如何根据软件操作得到。虽然可以通过软件操作手册掌握软件的使用, 但这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统计学教材要体现出应用性, 紧密联系社会实践, 强调统计思想的内涵与应用。教材要适应统计学的需要, 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发展, 统计软件的使用, 记忆并运用统计公式不再适用于大部分学生, 传统的利用手算的一些简捷公式和方法已过时。
4. 注重联系实际
从被动的教授理论知识转化为联系实际的应用, 改革传统老旧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进行考核, 掌握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写出统计报告的全部过程,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堂现场教学、指导学生先读后写再议、模拟实验、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利用假期时间, 通过参加学校或其他组织的某些团队、小组或自己组织去开展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活动, 同时为了避免教材中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可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专题研究、参与实习、见习企业管理等方法加强实践锻炼。此外, 教师还应不断地加强后续学习, 关注知识动态, 更新知识体系, 将理论研究及实践经验补充到教学中, 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5. 改革教学方式和内容, 合理评定学生的成绩
检验学生学习情况, 评估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考试。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能够维持好教学秩序, 对选修课考试一般都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 这种方式也存在着缺陷, 考试的目的应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素质和创造力, 因此要适当地调整考试内容和方式, 以适应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在过去的统计学教学中, 首先要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 相对应的课本和教材中的大量例题, 主要是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统计学课程的过程中, 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概念、公式的死记硬背上。这显然与教学的目的和专业的发展不相符。为此, 统计学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考试, 首先应改变考试组织方式, 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例如, 在教学中, 用讨论、答辩和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其次, 在考试内容上, 应体现出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及推理能力。第三, 在学生成绩的测评上, 应根据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程度、学习过程中提交的读书报告、上机操作和卷面考试的成绩等综合评定。通过综合评定,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扎实地学好基础知识。
6. 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增进情感交流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只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 课堂气氛和谐、融洽, 学生才能想学、乐学, 才会对学习感兴趣, 可采用大声表扬、小声批评的办法, 这样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并获得成功。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应在问题不是很难的情况下获得学习统计学的信心, 强化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
《统计实践》 课程 篇8
关键词: 《统计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践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本文所谈课程是指狭义的含义。课程不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高职课程随之要进行改革,课程改革的方向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课程改革效果要满足毕业生去向主要单位对人才的需求[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规划》明确了以坚持能力为重的战略主题,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的培养。《规划》提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换言之,高职教育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要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要创新人才培养,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
根据麦可思提供年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调查数据为例[3],2012年至2015年该院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或个体企业,主要就业于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具体可见毕业一年半后的调查数据整理所得图1、图2。从毕业生去向看,绝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到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
因此,高职课程改革要实现更好地向民营中小企业培养人才的目标。
一、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目标
《统计学》课程主要介绍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经济或社会现象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经济或社会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经济或社会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经济或社会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财经工作者应该了解或把握工作对象的特征和规律,因此,统计应该是财经类工作者必备的知识。大部分高职院校把《统计学》课程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4]。
二、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目标
根据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毕业生主要去向单位对人才需求的需要,高职财经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实践形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总体改革目标是:提高课程内容的通俗性和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实践教学内容的效率;通过课程考核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总之,通过课程改革不仅让学生轻松掌握从事中小型企业统计工作所需的统计知识和统计技能,还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5]。
三、高职财经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主要做法
1.课程内容改革
(1)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单位类型主要是民营中小企业,因此,《统计学》课程应该将民营中小企业主要的统计工作引入课堂,例如,企业职工统计(包含职工人数、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职工技术职称、工作年限等数据调查、整理、指标计算及分析)、企业固定资产统计(包含机器设备的数据登记、整理及使用效率分析)、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统计(包含库存数据采集、整理及分析)、企业产值统计(包含产量、价格变动及因素分析)、企业销售额统计(包含销售量、增值税、价格变动及因素分析)、企业各类收入、费用和利润的统计(包含影响因素及变动分析),等等。
(2)实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包括统计调查、统计资料整理、统计数据分析、撰写统计分析报告等,虽然这些统计工作的教学内容分布在统计教材不同章节或项目中,但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应当以某几个具体统计工作任务为载体,循序渐进,按照统计工作内容的程序依次展开,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完整的统计工作内容和程序,而且实现所学的内容与实践工作对接。图3以企业职工统计为例,说明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的设计。
(3)增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执行性。在讲授统计理论时,为了让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统计专业知识,授课时多列举通俗易懂的宏观经济管理、微观经济管理或常见社会现象等统计案例,例如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说明描述性指标中的强度相对性指标;以全班学生某个月的平均生活费与某同学的全年平均生活费说明一般平均数与序时平均数的区别;以全院学生体育成绩抽样调查为例,通俗地解释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在开展课程实训项目时,设计一些在校园内可实施的项目,以确保学生快速地完成实训项目,例如学生家庭年收入与学生生活费的调查分析,人均GDP的动态数列分析,学生体育成绩与身体健康状况分析,学生业余学习时间投入与成绩分析,学生玩游戏的时间与成绩分析,学生手机用途调查,学生网络购物调查分析,等等。
2.教学方法改革
通过实施“问题导向、学生互助、小组式”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问题导向”是老师把统计的原理和运用设计成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解答,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问题训练思维,更有助于理解和消化相关知识,例如要求学生以框架图的方式分别总结动态数列中总量平均发展、相对数平均发展水平、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等指标的计算规则。“学生互助”主要是让已经掌握某个统计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教会还没有学会的同学,不仅锻炼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而且让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知识和技能。“小组式”是每个班成立4-6人的学习小组,有些学习任务按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6]。
3.课程实践改革
课程实践采取“课堂+课外、教室+机房”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增强效果。根据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计划,大部分内容在课堂内容进行,有些实践项目需要课外完成,例如以小组形式在课外完成统计调查表设计、开展统计调查、调查表的整理和汇总、撰写统计分析报告;有些统计知识和统计工作如果借助EXCEL文档和SPSS软件的统计分析功能,将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在学生没有电脑的情况,授课地点安排在机房实验室,例如统计分组、描述性指标计算、动态数列中的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计算、统计指数指标计算及因素分析、抽样推断置信区间估计、回归分析的散点图和回归参数计算等安排在机房实验室完成。
4.考核方式改革
采用“过程+结果、能力+知识”考核方式。不仅以期中、期末考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而且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例如对学生课堂学习表现、成效、具体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不仅考核学生掌握统计知识的情况,还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职业能力的体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其职业能力。例如,动态数列总量平均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学生能否准确判断动态数列中的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学生能否准确判断时点数列中的间断时点和连续时点,等等,如果学生准确判断,就说明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又如学生对于不懂的问题,是否通过积极思考,或者请教同学或老师来解决,还是没有任何学习行动,以此评价学生积极学习的职业能力。
一般学习过程和能力考核不太好操作,建议采取盖章记分及考核表打分的方式。一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课堂作业本,不仅用来完成课堂练习,还作为课堂考核用,对学生上课参与任务的积极程度、任务的完成结果等采取盖章记分的方式,期末将学生所获得印章个数折算成分数;二是设计一个考核表,如下表所示,对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有选择性的挑选能力考核项目打分,首先老师公布每个项目评分标准,然后采取自评、互评、老师确认的方式进行评分。
总之,课程改革既要做到与实践对接,又要有具体措施和创新思路,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学生要积极配合,以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好搜百科.课程[EB/OL],http://baike.haosou.com/doc/.
[2]中国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hina.com.cn/,2010-03-01.
[3]麦可思.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Z],2012-2015.
[4]刘雅漫.新编统计基础[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7.
[5]李梦川.高职应用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新理念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3).
统计员 企业实践报告 篇9
企业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学生姓名:学 号:
专业:
班级:
实践单位名称: 丽水市电业局5KW万象变电所实践岗位:统计员
2010年 12月31 日
一、在企业中做了什么
为了给自己积累以后去社会上工作生活的经验,我特意来到丽水市电业局苏埠村5kw万象变电所进行了为期20天的实习,提前感受下走上社会后的生活。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二、体会和感受
作为一名大四学生,怀着即将进入社会的心态开始了我在变电所里的第一天实习,进入厂前公司发给我一套深蓝色工作服和一个橘黄的安全帽,并一再嘱咐我要注意安全,如进厂不得穿拖鞋,不要离设备太进。。。然后由一名与我一样身穿深蓝色工作服的中年男子带我看一遍工厂的大概布局,并且告诉我哪些地方是禁止进去的,哪些地方可以走的,然后交代我的任务后离开啦,我的任务是做好变电所数据统计工作,工作是很简单的,无非是拿着统计表到各个机器面前,记下数据,对比统计的数据和预期数据,看数据是否错误,出界或者说是超出预期范围,如果出错就要记下该机器编号并将这些数据上交。得到任务后,我拿着公司发的统计表来到‘开关间隔’,这里有从5022到5029共9座所谓的开关间隔,我不懂这是做什么的,只看到这一座座的大塔上都有一根避雷针,之间还有两座继保室,我今天的任务是统计三座‘开关间隔’的数据,统计好了两个后,公司中午下班,下午继续,这几天正赶上2010年的大雪来袭,漫天飞舞的大雪不期而至,没办法都只好停工到休息处躲躲,之后的几天,每天的温度都很低,我都是在休息处度过,变电所并未完全竣工,所以还在塔上做着接线之类工作或者在露天操作机器的工人都跟我一样躲在休息处避雪,在这几天里,我认识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知道他们都来自全国的许多地方,有温州的,绍兴的,还有省外的贵州。休息的时候,我也主动找我们的领导和同事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和学习,主控室的领班跟我说:“我知道你是大学生大常有志向,想做大事,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做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大事的本领也是由做小事的本领不断地积累而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辞千里。”他为我指出了工作中的很多错误和缺点,我也一直很虚心地请都领班还对我说,我看一个人怎么样并不是看他学历、文凭怎么样,关键是看此人做事是否勤快踏实。领班还对我说:”你跟我们的一些同事不一样,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多利用时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累人就行能挑大梁,年轻人的时候不吃苦,难道到老了再吃苦吗?”确实,听了我的领导对我所说的金玉良言。我的确让的思想认识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某种程度上,给我指明了很好的一个努力方向。
台风过后,继续我的统计工作,之前已经说了我的工作很简单,那就是统计,每天重复着这些事。工作休息,休息工作。每天都是这样无聊地重复着。工作和
学习也差不多,在学校也一样,学习休息,休息学习。有些方面更是几乎相同,两者都需要我们准时,都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纪律性,一定不能少的还有耐心。第一天来到厂里,在那里工作的叔叔就告诫,这里不是学校,首先安全第一,来回一定要小心边上的那些大型电气设备;其次必须遵守纪律。之后的几天,每天忙碌着枯燥乏味的同一件事,耳边还时不时地响着领导的责备,少说话,多做事;要有礼貌、要尽心尽力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合逻辑的,只要有一颗有责任的心,我们可以用心去做好本职工作。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做绿化会不会太大材小用了,而且与我的专业几乎搭不上边的,后来我明白到,做好工作才是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说这样的工作就可以敷衍了事了,工作不等同于玩笑,必须做到最好!时间飞逝,很快,为期2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就结束了。在这20天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许多方面也有所提高,例如,在交际能力上,我比以前开朗了,更加主动的去认识朋友,跟同学们聊天等等。实习前的我天天在家里对着电脑打游戏,聊QQ只在吃饭的时间里才依依不舍的去吃饭,吃饭也是狼吞虎咽的吃几口后又飞快的跑回电脑前玩,每天玩到深夜,第二天睡到吃午饭,颓废的不得了。实习过后,深知时间是宝,赚钱难的苦后,我改变了不少,每天早起做些锻炼,有空关注时事,也深知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更加的珍惜时间啦。我的老板在走之前也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然后他给我说了他读书时的事,他说他读书的时候,也是求知欲非常强烈,想方设法地想多学点东本,放假的时候,经常往全国各地跑,不为别的,就为了增长见识,所以说,大学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参加社会实践,因为很多的大学生都清醒得知道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是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生要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参加一些实践性活动巩固所学的理论,增长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知识要转化成真正的能力要依靠实践的经验和锻炼。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社会,我觉得大学生应该转变观念,不要简单地把暑期打工作为挣钱或者是积累社会经验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借机培养自己的创业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使我们自己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在整个暑期实践中,自己能够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工作,尽力、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够积极进行有关方面的自学并积极向别人请教学习;能够热心帮助不同小组去完成他们的任务;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看法等等;与此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广泛的学习;自己有时做事还缺少一点耐性和细心。
教育实践活动调查问卷统计报告 篇10
一、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公司全体职工中开展,共发放问卷20份,收回问卷19份(产假未归1人)。从政治面貌看,共计党员12名,占57%;预备党员1名,占5%;群众6名,占31%;从职务层次看,领导班子成员4人,占21%;中层干部2人,占10%;一般工作人员13人,占68%。
二、调查情况统计
按照问卷涉及的内容,逐条逐项进行调查统计,其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您对公司当前党群干群关系的总体评价是:
好:14人次,占82%;较好:2人次,占11%;一般:1人次,占5%。
2.您认为公司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宗旨意识表现如何?好:11人次,占64%;较好:6人次,占35%。
3.您认为公司党员干部亟需解决的“四风”问题是:
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多是被动学习:12人次,占70%;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5人次,占29%。
4.您认为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薪酬制度不透明:11人次,占64%;规章制度不合实际:6人次,占35%。
5.您认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群众观念淡化,官僚习气严重:6人次,占35%;以权谋私:2人次,占11%;员工诉求渠道不畅通:1人次,占5%;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够:11人次,占64%;工作方法简单粗暴:2人次,占11%。
6.您认为公司的工作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会议和文件多:6人次,占35%;审批程序复杂:5人次,占29%;评比、检查、达标等活动多:3人次,占17%;不体谅基层实际困难:3人次,占17%;工作布置只看眼前:1人次,占5%;对基层的业务不了解:2人次,占11%。
7.当前员工在诉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员工反映诉求的渠道少:6人次,占35%;员工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应有重视:5人次,占29%;领导干部主动听取员工诉求不够:3人次,占17%;有些员工诉求方式不够理性:9人次,占52%;
8.您认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做好:
深入基层,了解实情:13人次,占76%;狠抓落实,多办实事:11人次,占64%;加强组织,化解矛盾:6人次,占35%;推动发展,促进和谐:6人次,占35%;
9.您认为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应该包括哪些:
能结合实际组织员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8人次,占47%;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盼所求:12人次,占70%;能富有成效地解决员工切身利益问题,取得员工信任:11人次,占64%;能恰当应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7人次,占41%;
10.您认为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强化宗旨意识,增进群众感情,为员工谋求利益:11人次,占64%;提高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6人次,占35%;提升依靠员工民主决策的能力:5人次,占29%;善于预防、化解矛盾:5人次,占29%;真正做到依法依规行政:4人次,占23%;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6人次,占35%;
11.您认为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
流动党员的双向管理:10人次,占58%;不合格党员的处置:7人次,占41%;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6人次,占35%;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7人次,占41%;严把党员“入口关”:4人次,占23%;
12.您认为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哪些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9人次,占52%;密切党群干群关系:7人次,占41%;推动中心工作完成:4人次,占23%;解决矛盾焦点问题:2人次,占11%;弘扬求真务实作风:5人次,占29%;保持清正廉洁本色:3人次,占17%;
13.员工自主提意见:
1、员工吃饭、住宿、交通不够方便。
2、薪酬不够不明朗。
3、应注重以人为本,了解员工想法,解决实际困难。
三、调查分析
1、突出问题:⑴80%以上的问题:无。⑵80%—50%之间的问题: ①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多是被动学习;②薪酬制度不透明;③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做好深入基层,了解实情;④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够;⑤员工在诉求方面存在有些员工诉求方式不够理性;⑥党员干部的群
众工作能力应及时有效地了解员工所思所想所盼所求,能富有成效地解决员工切身利益问题,取得员工信任;⑦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强化宗旨意识,增进群众感情,为员工谋求利益;⑧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流动党员的双向管理问题;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牢固树立宗旨意识。
⑶50%—30%之间的问题:
①规章制度不合实际;②群众观念淡化,官僚习气严重;③会议和文件多;④员工反映诉求的渠道少;⑤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应做好加强组织,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⑥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应能结合实际组织员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能恰当应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⑦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提高团结教育引导群众的能力,加强与员工的信息沟通,正确引导网络舆情;⑧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健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⑷30%以下的问题:
①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不强;②以权谋私;③员工诉求渠道不畅通;④工作方法简单粗暴;⑤审批程序复杂;⑥评比、检查、达标等活动多;⑦不体谅基层实际困难;⑧工作布置只看眼前;⑨对基层的业务不了解;⑩员工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应有重视;⑾领导干部主动听取员工诉求不够;⑿做好群众工作需要从提升依靠员工民主决策的能力,善于预防、化解矛盾,真正做到依法依规行政;⒀新形势下加强
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是严把党员“入口关”;⒁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实现推动中心工作完成;⒂解决矛盾焦点问题;⒃弘扬求真务实作风;⒄保持清正廉洁本色。
2、总体评价
《统计实践》 课程 篇11
关键字: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教学改革
G642
统计学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师探讨的重点,以提高教学效率为主采取一系列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主观学习思维,面对统计学中各个知识点能够通过借助统计软件平台,有效促进自我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一、《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设置及教学问题
决策是经济研究及管理中的关键要素,而预测又是决策的一大前提。《统计预测与决策》这门课程对于研究经济及管理至关重要,做为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程,重视学生的综合性培养。使得学生在面对社会经济问题时,能够快速建立统计思维模式,具有实践意义。
而如今教学面临诸多困难,很多学生在接受《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知识时,感到学习吃力。导致这一因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基础,当课程要求理论和实践结合时,会有些力不从心。另外,《统计预测与决策》安排的课时较少,使得学生不能保证足够时间的深入学习。最后就学生本身而言,其对于相关课程缺乏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
就《统计预测与决策》这门学科来看,其知识内容涵盖的很广,不仅包括数学、统计学还有经济学,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复杂多向的学科,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坚实教学,另外为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兼顾统计学专业学生在面对经济管理问题时,合理运用统计预测与决策方法进行问题的解决。全面培养学生问题的处理能力,在教学改革中一直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
对于统计预测与决策教学改革,深入分析相关模式的应用,在教学中探索课程教育的最大价值。面对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实施科学有利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统计学教学质量的前提。
1.经典案例教学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使用之前发生过的生活中一些经典的案例,可以利用时下最热的事点引入课堂知识教育,提高经济或管理领域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学生通过案例进行自我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结合统计学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的实践性。
2.实验教学辅助法
理论是实验教学的前提,而实践教学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加深学生对《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理论知识的彻底掌握,根据课改要求在课程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上机机会,在实验课上学生一人一机,通过自己收集或教师给定的经济数据,进行自我操作分析统计相关计量结果。结合统计软件的应用,熟练掌握课堂知识并进行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验中发现易错的环节,并及时改正。问题的发生是学习的开始,加深薄弱环节的处理,教师辅助完成任务,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加深理论印象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任务驱动法
让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教师通过指定一些学习任务对学生产生“驱动”作用。通过一些客观存在的经济问题,引发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运用其自身思维方式寻找答案,在实践中发挥理论价值。从实际出发,学生对问题展开分工、整理、方案实施等过程,经过对实际问题的自我处理,主动的参与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整个过程中形成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关知识理论的掌握也水到渠成。
三、借助统计软件实训平台实施教学改革
1.軟件实训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统计学数据的处理能力,考虑通过统计软件实训平台,提高学生对《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知识的加强巩固。通过统计软件实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提高最理论知识的加深认识,建立自我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可以快速进行分析处理,在经济或管理中得到更大价值的应用。
2.统计软件实训的现状
统计软件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经济系统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经济系统的聚类分析,统计质量控制图。以上是统计软件实训的四个主要内容安排,配合课程需要将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是当下统计学教育的专业建设需求。
3.统计软件实训平台教学时间安排
根据《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的具体安排,进行统计软件实训。教师需要详细记录课时信息及进度,按照具体教学模块安排软件实训,使得学生紧密结合理论的同时借助统计软件实训平台,有效强化预测与决策的综合能力。统计软件实训平台会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统计软件实训成绩考核
应该将统计软件实训的考核成绩设置入整体课程考核中,重视软件实训在课程中的应用。将课时实训与理论紧密结合,“趁热打铁”可以巩固《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知识点,有利于提高学生更全面、扎实的学习功底。激发学生对统计学的概念性理解,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快速进行处理。
四、统计软件实训平台在教学中的改进
1.实训平台形式选择
教师应该考虑根据学生们在实训中的一些意见或实训报告,在实训中使用更容易符合学生需求的实训形式。其中验证性形式和综合实训形式,是课堂实训重点采用的实训形式。操作性较强、独立性较强的内容一般适合验证性试验。在系统上更具优势的综合性实训形式,与前者相得益彰,教师根据课时结合实训形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训中通过统计软件实训平台,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适时调整实训形式保证统计软件的高效进行。
2.实训时间的安排
由于《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具有复杂性和实践性这些特点,对于软件实训的时间安排,应该考虑适当增加。学生在足够的时间里可以继续探索相关领域的扩展性知识,提高学生具体分析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统计软件实训平台的进一步延伸,学生快速适应实训环境,体现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五、结束语
将统计软件实训做为改革任务,实现统计学下课程教育的有效性,丰富了学生的认识和思想范围。充分改革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统计预测与决策》课程学习的兴趣感,主动参与到课程问题探索,发挥课程学习的最大价值。经过调查发现,通过统计软件实训平台介入教学,优化了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实际中培养逻辑思维、统计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梅.浅谈计算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J].软件.2014(03).
[2]廖伟文.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1).
[3]周源泉.统计预测概述[J].质量与可靠性.2014(01).
【《统计实践》 课程】推荐阅读:
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研究05-20
销售统计实践调查报告11-11
市统计局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总结05-11
数学与统计学院“鲁育英才”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综合报道06-06
心理统计课程05-13
生物统计课程05-21
概率统计课程07-28
统计专业课程07-21
试验统计方法课程10-26
统计课程论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