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

2024-10-15

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通用8篇)

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 篇1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卫生统计学 课程编码:MD264001 英文名称: Health Statistics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学时: 60 课程学分:3 授课科室: 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授课地点:三楼多媒体教室 授课对象: 公共卫生硕士 授课时间: 执笔人: 陶育纯 编写日期:

一、课程简介

卫生统计学是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研究、人民健康和卫生事业管理的一门科学,是公共卫生硕士(MPH)的专业学位课程。它主要研究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反映事物特征,揭示事物间的客观规律。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不同类型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常用统计图表,常用的统计分布,不同类型资料的常用统计推断方法,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常用非参数统计方法,生存分析等。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实习等形式进行,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培养严密的统计逻辑思维能力,训练独立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课程采用提问、考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常用的和重要的统计分析方法,为学习流行病学等学科、阅读专业书刊和从事公共卫生领域工作打下一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2.学会运用直观的统计图表反映居民健康状况的各项指标。

3.熟练掌握函数型计算器统计功能的使用方法,了解统计软件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

4.养成统计逻辑思维的习惯,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学时分配

课 时 分 配 表

授 课 内 容 理论教学时数 实习教学时数 合计教学时数 第一章 绪言 2 2 第二章 统计描述 6 4 10 第三章 三个常用分布 2 1 3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课程教学大纲

第四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总体率的估计 2 1 3 第五章 正态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 8 4 12 第六章 Poisson分布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 1 1 2 第七章 总体率的假设检验 1 1 2 第八章 行列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6 4 10 第九章 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 4 2 6 第十章 非参数统计分析 4 2 6 第十一章 生存分析 2 2 考试 2 2 学时合计 40 20 60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 绪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2 掌握统计资料的类型。3 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讲授内容]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参数和统计量;概率。2 统计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授课时数] 2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statistics, health statistics, population, sample, parameter, statistic, probability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

第二章

统计描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频数分布表的编制过程。2 掌握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3 掌握计数资料的统计描述方法。了解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要求,熟悉常用统计图表的制作。[讲授内容]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计量资料的平均水平指标: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和百分位数。计量资料的变异程度指标: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和标准差;变异系数。4 常用相对数:率;构成比;相对比;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5 率的标准化方法。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7 常用统计图表。[授课时数]

6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frequenc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able, mean, geometric mean, median, percentile, range, variance,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rate, proportion, ratio, standardized rate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三章

三个常用分布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正态分布的特征和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掌握参考值范围的估计。2 了解二项分布的特征和正态近似性。了解Poisson分布的特征和二项分布的近似性。[讲授内容] 正态分布的特征和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参考值范围的估计。2 二项分布的特征和正态近似性。Poisson分布的特征和二项分布的近似性。[授课时数]

2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normal distribution, reference ranges, binomial distribution, Poisson distribution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四章

总体均数的估计和总体率的估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抽样误差的含义,掌握均数的标准误的计算方法。2 掌握t分布的特征和t界值的使用。3 掌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计算方法。4 掌握率的标准误的计算方法。5 掌握总体率的可信区间计算方法。[讲授内容] 均数的抽样误差,均数的标准误。

2t分布的特征和t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总体均数95%(99%)可信区间的计算。4 率的抽样误差与标准误。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总体率95%(99%)可信区间的计算。[授课时数] 2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sampling error, standard error, t-distribution, interval estimate, confidence interval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五章

正态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2 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3 掌握t检验和u检验。熟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掌握完全随机设计和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6 熟悉多个均数间的两两比较方法。[讲授内容]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课程教学大纲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两类错误和单双侧检验。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配对资料的t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两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5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应用条件。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配伍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7 均数间的两两比较方法。[授课时数] 8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hypothesis test, size of a test, statistic,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test, u-test, type I error, type II error,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 one-way ANOVA, homogeneity of variance, LSD-t test, Dunnett-t test, SNK-q test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六章

Poisson分布总体均数的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Poisson分布的正态近似条件。了解Poisson分布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讲授内容] Poisson分布的直接计算概率法和正态近似法。2 Poisson分布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授课时数] 1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

第七章

总体率的假设检验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二项分布的正态近似条件。熟悉二项分布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讲授内容] 二项分布的直接计算概率法和正态近似法。2 二项分布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授课时数] 1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

第八章

行列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熟悉χ2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四格表资料χ2检验和适用条件。3 掌握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4 掌握行×列表资料χ2检验。5 了解行×列表χ2检验注意事项。[讲授内容] χ2检验的基本思想。1 2 3 4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课程教学大纲 四格表资料χ2检验,四格表χ2检验专用公式和校正公式。3 配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4 行×列表资料χ2检验。多个四格表资料的统计分析。[授课时数] 6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chi-square test, Fisher exact test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九章

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直线回归的概念,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2 了解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掌握直线相关的概念,直线相关系数的求法,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4 了解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方法。[讲授内容] 直线相关的概念,直线相关系数的求法,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2 直线回归的概念,直线回归方程的求法,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3 直线回归的区间估计。4 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线性回归模型的概念,线性回归模型的计算。[授课时数] 4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correlation, regression, linear regression,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intercept, regression coefficient, linear correl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十章

非参数统计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应用条件及与参数统计的区别。2 掌握常用的秩和检验方法。3 熟悉等级相关的分析方法。[讲授内容] 非参数统计的概念和应用条件,非参数统计与参数统计的区别。配对设计资料差别的符号秩和检验,两独立样本资料差别的秩和检验,完全随机

设计多组资料差别的秩和检验,配伍组设计的多组秩和检验。3 等级相关。[授课时数] 4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nonparametric statistics, rank sum test,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实习(课堂习题),多媒体演示。

第十一章

生存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生存分析的概念和生存率的计算。2 了解生存曲线的意义。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课程教学大纲

[讲授内容] 生存分析的概念,生存时间,截尾值,生存概率,生存率,生存曲线。2 生存率的计算及其标准误。3 Kaplan-Meier法。4 生存曲线的比较。[授课时数] 2学时

[外文专业术语] survival analysis, survival probability, survival rate, censored value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演示。

四、习题、作业、讨论

习课以教材每章附带的思考与练习题为主,适当补充课外材料。作业从上述习题范围内选取,采取课堂集中讲解方式批改。实习课中适当采用讨论的形式进行。

五、考试形式与方法

笔试(闭卷)。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是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的主要分析工具。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卫生统计学方法

曹素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主要参考书:

1、卫生统计学 第5版

方积乾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2、流行病学

第5版

李立明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年

3、卫生统计学 第四版

倪宗瓒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年

4、医用SAS统计分析

金丕焕等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刘钢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

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 篇2

1 转变教学思维方式

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学行为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源, 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1]。传统的课堂教学,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比较注重教学预设, 是一种预设性思维, 教学与过程分离, 教学只是知识点信息的积累, 过程是按照节奏完成信息的累积。在这样的预设下, 教师不愿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不敢让学困生板演, 担心他们出错影响教学节奏, 完不成教学任务, 这种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流程。成长性思维是相对于预设性思维提出的, 它要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及时作出判断, 不断调整教学活动, 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成长性思维的教学过程更加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困生拥有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通过教师引导, 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盲点以及能力方面的欠缺, 并及时改善, 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卫生管理统计学教学中, 一般会先介绍该课程的一些基本信息, 强调其重要性, 然后展开说明, 以后教学会分章节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预设性讲解, 整个过程按部就班, 直到教学任务完成[1]。而成长性思维教学过程, 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进行知识点的讲授。比如, 讲解统计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时, 传统教学按照过程是什么, 搜集数据, 整理数据, 选择相应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表述结果形成报告, 对每项工作展开说明进行讲解。而成长性思维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先问学生几个问题:“我们要开展一项研究计划, 该研究课题和人类健康有关, 如研究抽烟是否影响健康, 你会从哪些方面着手准备呢?”这时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 并询问学生的看法,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生的回答会有所差别, 教师要针对这些差别进行分析和解答, 帮助学生了解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是思维方面的, 还是方法方面的, 然后调整。把这个问题留成作业, 让学生以报告形式上交, 要求在报告结尾写出遇到的问题, 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紧接着以这些问题展开教学, 讲授知识点, 如调查问卷的设计, 统计方法的选择, 分析结果的表述等。可见, 成长性思维是启发学生, 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

2 改革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课堂上注重理论和方法的讲授, 但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于初学者而言, 常难以理解和接受, 所以改革教学模式很有必要[2]。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将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寓于案例中, 让学生从中主动发现统计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能增强课堂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3]。案例可从以往的科研经历中选择, 也可从文献中获取。文献案例讨论在学生中的反响较好, 学生经过精心准备, 主动查找各知识点的相关文献, 在查找过程中把理论知识系统地整理了一遍, 既认识了统计方法的实用性, 也掌握了统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失误, 如小样本资料做两样本t检验时未考虑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重复测量的资料只是简单做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等。在案例教学中, 注重分析错误案例, 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目前的案例教学中, 大多数教师运用正确的案例进行教学, 教学初期, 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案例理解统计学理论知识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出现问题时, 学生找不到错误所在, 显得无所适从。因此, 搜集错误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能让学生辨识和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

3 改革考核方式

学生的统计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调查研究能力。实践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开展实践最重要的途径[4]。结合具体课题开展调查研究,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实践环节, 就大学生关心或与卫生管理专业相关的课题做问卷调查, 教师也参与调查方案与调查问卷的设计, 指导学生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资料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然后让学生撰写出高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二是数据处理能力。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数量性是统计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 不仅是卫生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是学生学好本专业的需要, 更是学生今后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调查问卷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这一工作过程, 学生不但获得了问卷设计、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等统计知识, 而且提升了应用统计理论开展统计调查和分析的调查研究能力。

教学观念引导教学过程的改变, 教学过程的改变要求考核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学校只关注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 而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应包含全方位的考核因素:上课听讲、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践调研、数据分析、书面考试。进行全方位考核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调查、分析、考试等各个环节, 能引导学生从“论成绩”向“论能力”转变。

尽管对卫生管理统计学课程从教学思维、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 但并不代表要摒弃过去所有的传统教学方式, 比如, 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师利用模拟试验轻松地讲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但是, 很多统计学知识以逻辑推理为主,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机运用板书辅助教学。又如, 在讲假设检验原理时, 关于小概率事件的应用, 需要在课堂上绘制t分布图来说明。而传统的书面考试仍有必要, 其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在重视应用能力的同时, 加强理论基础考核,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总之, 改革并不代表与传统背离, 应相互结合, 扬长避短。

摘要:立足学生需要和兴趣, 探讨卫生管理统计学课程教学思维转变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 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适用面宽、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成长性思维,案例教学,能力考核

参考文献

[1]吕效国, 刘凯峰, 孙建平.卫生统计学教学中实践主题分段作业教学法[J].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 (3) :323-324.

[2]徐英, 李丽霞, 郜艳晖, 等.卫生统计学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 :50.

[3]潘发明, 范引光.卫生统计学教学形式和内容拓展[J].疾病控制杂志, 2004, 8 (4) :321-322.

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 篇3

关键词:卫生统计学医学论文重要性

0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医护人员学历的提高,很多由我区医护人员自己撰写的医学论文也频频出现在各种期刊上。然而,大量事实表明,我区医学论文的质量远不如国内其他地区的医学论文。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故然很多,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我区医护人员对卫生统计学了解甚微。

1合理的统计设计

大多数医学论文,无非就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所谓调查就是研究者只是被动地调查客观实际情况,而未施加任何处理因素。因此,它也称为观察性研究,是医学科学研究中的某个时点或短期的现状。

1.1明确调查目的指标和方法任何一次调查研究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根据调查目的提出具体的调查指标。在确定指标时,应注意选择特异度、灵敏度较高的指标,更防止调查目的不明确,选择的指标过多,贪大求全,这样会分散精力,影响调查目的的实现。例如:儿童生长发育、体质研究应包括形态功能、素质等几个方面的指标;又如反映体型发育的指标很多,从人体学角度可以提出上百个测量指标,但在一次生长发育的调研中,不宜同时测试这么多的指标,应从中精选出测试方便,反映形态生长发育既有特异性又有灵敏的指标。

1.2确定观察对象和数量根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总体的同质范围。总体由研究对象的各个单位组成,称观察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集体或采样点等(例如:某地区某种疾病发病情况的调查,调查指标是发病率,调查对象是调查所确定的时期内居住该地区的常住人口,观察单位是“人次数”)确定观察对象后,应根据调查目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指标的要求,确定观察对象的数量即样本含量。抽样调查的目的是利用样本来推测总体,要求样本对总体有足够的代表性,样本例数过少。所得指标不够稳定,用于推断总体的精度差,检验效能低,样本例数过多,不但造成不必要的经费,也给调查的质量控制带来更多的困难。因此,一次调查研究样本含量的多少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好应根据相应的公式选择恰当的样本含量。

1.3调查表的设计把调查项目按调查时提问的逻辑顺序列成表格就是调查表。调查表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调查资料是否准确、完整、科学。表中的调查项目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两类。分析项目是指用于整理、计算得到的调查指标的内容。如研究某地某疾病的发生情况,调查指标是发病率,分析项目就是该时期内是否发病、发病时间等。而备查项目一般包括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主要用备查。另外,根据调查项目的多少和调查分析的需要,调查表的主要形式有单一表和一览表。单一表只填写一个观察单位,适用于每一观察单位的调查项目较多的情况。一览表可填写多个观察单位,适用于每一观察单位的调查项目较少的情况,我们应根据调查时的具体情况做相应的选择。

2搜集资料

经过调查研究所搜集上来的原始资料,由于参加调查的人员多、数据量大。容易出现的问题也较多,所以,除了在调查之前需做精细的设计外,在搜集完资料后,还要做大量的整理资料的工作。

3整理资料

刚搜集上来的原始数据是非常凌乱而毫无秩序的,所以,就需要对原始数据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加工,使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便于下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统计分析,从而更好地揭示出被研究事情的规律性。资料的整理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3.1对原始资料进行核查原始资料的修正、补充以及合理的剔除等核对工作,实际上在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就应该随时进行,以便及时解决问题。首先要鉴别已调查研究的个体是否属于规定的调查对象范围,如调查某地7岁健康儿童生长发育指标时,被调查的7岁儿童,不但身体健康,还必须是在当地土生土长的,而不应包括从外地转入该地上学的儿童。

其次,还要检查调查表中有无缺项,既告求去做,使读者对论文本身的印象大打折扣。而一个设计合理的统计表会使读者一目了然就知道表格所要表达的问题。

3.2归纳汇总整理表格设计完成后,根据调查研究的具体情况,就可把原始数据逐个归纳到整理表中去。经过以上四个方面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后,最终就应对资料进行分析。

4分析资料

资料的分析过程指的是通过计算整理过后数据的各种统计指标,对资料进行概括全面的描述,以及从样本信息去推断总体特征。如估计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等等,分析资料就是从获取的资料中提取有关信息的过程,也在撰写论文之前经过的整个统计工作中最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统计描述即给整理后的资料通过计算一些指标,绘制统计图表等方法,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简单描述的过程。其中,经常需要算的指标有,计量资料的均数i(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标准差S(表示个体间的差异)、标准误(表示样本均数间的差异)、计数资料率(表示事物发生的强度)、构成比(表示事物内部的构成情况)、相对比{表示某事件是另一事件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等;而经常需借助的统计图有:条图(用等宽的直条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事物统计指标的数值大小)直方图(以矩形的高低来表示连续资料的频数分布)构成比图(以长条成图形内的不同面积表示事物不同的构成部分)线图(以线段的升降来表示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过程)等,具体的一个资料,我们应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计算出相应的指标并借助适当的统计图来进行补充说明。

4.2统计推断对一个资料进行完简单描述后,就应开始对它进行更深一层的统计推断。那么什么是统计推断?调查研究时所用的主要方法是抽样研究方法,即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那么这种由样本的信息(包括样本变量值的分布及其用来描述的统计量)去推断总体的情况就称为统计推断。

统计推断又主要包括两方面:①参数的估计t即利用已在描述过程中求出来的统计量,如:样本的均数、样本率等去估计相应总体的均数、总体率。常用方法是点值估计,如t一次调查中得出130名某地4岁男孩的身高i=101.87era,此时就可用i=101.87em来估计该地所有4岁毋孩身高的总体均数,即=101.87em。②假设检验:由于在抽样研究中抽样误差的存在,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时,各样本指标往往不等;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同样也由于抽样误差而不相同。因此,当我们看到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或样本指标间有差异时,一般需从概率的角度去推断这些数量上的差异仅仅是偶然现象呢?还是因为受某种条件的影响?假设检验就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有效手段。

4.3作出推断结论,按0.05的检验水准拒绝HO,可认为高原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脉搏与一般水平不同。要比一般水平高。假设检验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应该根据资料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假设检验方法,而不能一味地选择简单的方法去做。如:需比较的是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要用t检验;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要用u检验: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可用检验等。资料类型不同,选择的检验方法及计算统计量的公式也不同,所以需要对一个资料中的已知数据做假设检验时,首先必须弄清这个资料的类型,然后才能选择出正确的假检方法。那么,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后,最终才能结合医学专业知识解释分析结果,得出医学科学研究的结论,接着就可把它写成医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

浅谈色彩在服装上的搭配张杭周

摘要:服装是人衣着后的状态,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质材料和工艺问题,所以服装色彩作为服装的组成部分,特别服装色彩怎样才能达到完美搭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色彩服装协调配色

0引言

服装色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客观的讲,任何一种颜色都无所谓美和不美,只有当它和另外的色搭配时,产生的效果才能评价成是否美。但是,同样一件作品,由于观众的文化修养、社会阅历、生活态度、艺术素质以及性格、年龄、嗜好不同,所作的评价也会有很大的出入。有人认为是一件难得的佳作,有人可能不屑一顾。而且,随时代潮流的变迁,过去作为失败的教训,现在却被新的思潮、新的观点所承认,甚至被推崇为划时代的变革和创新。也就是说,服装色彩上的配色,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绝准的定力。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定的美学原理。一般情况下,可理解为悦目、给人以快感、并与周围环境协调。当然,还要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明确的思想性,并能充分表现出生活机能。

服装色彩是服装感观的第一印象,它有极强的吸引力,若想让其在着装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必须充分了解色彩的特性。浅色调和艳丽的色彩有前进感和扩张感。深色调和灰暗的色彩有后退感和收缩感。恰到好处地运用色彩的两种观感,不但可以修正、掩饰身材的不足,而且能强调突出你的优点。如对于上轻下重的形体,宜选用深色轻软的面料做成裙或裤,以此来削弱下肢的粗壮。身材高大丰满的女性,在选择搭配外衣时,亦适合用深色。这条规律对大多数人适用,除非你身体完美无缺,不需要以此来遮掩什么。有些MM总认为色彩堆砌越多,越“丰富多彩”。集五色于一身,遍体罗绮,镶金挂银,其实效果并不好。服饰的美不美,并非在于价格高低,关键在于配饰得体,适合年龄、身份、季节及所处环境的风俗习惯,更主要是全身色调的一致性,取得和谐的整体效果。“色不在多,和谐则美”,正确的配色方法,应该是选择一两个系列的颜色,以此为主色调,占据服饰的大面积,其他少量的颜色为辅,作为对比,衬托或用来点缀装饰重点部位,如衣领、腰带、丝巾等,以取得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总的来说,服装的色彩搭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协调色搭配,另外一类则是对比色搭配。

1协调色搭配

其中又可以分为:

1.1同类色搭配原则指深浅、明暗不同的两种同一类颜色相配,比如:青配天蓝,墨绿配浅绿,咖啡配米色,深红配浅红等,同类色配合的服装显得柔和文雅。粉红色系的的搭配,让整个人看上去柔和很多。

1.2近似色相配:指两个比较接近的颜色相配,如:红色与橙红或紫红相配,黄色与草绿色或橙黄色相配等。不是每个人穿绿色都能穿得好看的,绿色和嫩黄的搭配,给人一种很春天的感觉,整体感觉非常素雅,静止、淑女味道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职业女装的色彩搭配。职业女性穿着职业女装活动的场所是办公室,低彩度可使工作其中的人专心致志,平心静气的处理各种问题,营造沉静的气氛。职业女装穿着的环境多在室内、有限的空间里,人们总希望获得更多的私人空间,穿着低纯度的色彩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拥挤感。纯度低的颜色更容易与其他颜色相互协调,这使得人与人之间增加了和谐亲切之感,从而有助于形成协同合作的格局。另外,可以利用低纯度色彩易于搭配的特点,将有限的衣物搭配出丰富的组合。同时,低纯度给人以谦逊、宽容、成熟感,借用这种色彩语言,职业女性更易受到他人的重视和信赖。

1.3白色的搭配原则:白色可与任何颜色搭配,但要搭配得巧妙,也需费一番心思。白色下装配带条纹的淡黄色上衣,是柔和色的最佳组合;下身着象牙白长裤,上身穿淡紫色西装,配以纯白色衬衣,不失为一种成功的配色,可充分显示自我个性;象牙白长裤与淡色休闲衫配穿,也是一种成功的组合;白色褶折裙配淡粉红色毛衣,给人以温柔飘逸的感觉。红白搭配是大胆的结合。上身着白色休闲衫,下身穿红色窄裙,显得热情潇洒。

1.4蓝色的搭配原则:在所有颜色中,蓝色服装最容易与其他颜色搭配。不管是近似于黑色的蓝色,还是深蓝色,都比较容易搭配,而且,蓝色具有紧缩身材的效果,极宫魅力。生动的蓝色搭配红色,使人显得妩媚、俏丽,但应注意蓝红比例适当。近似黑色的蓝色合体外套,配白衬衣,再系上领结,出席一些正式场合,会使人显得神秘且不失浪漫。曲线鲜明的蓝色外套和及膝的蓝色裙子搭配,再以白衬衣、白袜子、白鞋点缀,会透出一种轻盈的妩媚气息。上身穿蓝色外套和蓝色背心,下身配细条纹灰色长裤,呈现出一派素雅的风格。因为,流行的细条纹可柔和蓝灰之间的强烈对比,增添优雅的气质。蓝色外套配灰色褶裙,是一种略带保守的组合,但这种组合再配以葡萄酒色衬衫和花格袜,显露出一种自我个性,从而变得明快起来。蓝色与淡紫色捂配,给人一种微妙的感觉。蓝色长裙配白衬衫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打扮。如能穿上一件高雅的淡紫色的小外套,便会平添几分成熟都市味儿。上身穿淡紫色毛衣,下身配深蓝色窄裙,即使没有花俏的图案,也可在自然之中流露出成熟的韵味儿。

1.5褐色搭配原则:与白色搭配,给人一种清纯的感觉。金褐色及膝圆裙与大领衬衫搭配,可体现短裙的魅力,增添优雅气息。选用保守素雅的栗子色面料做外套,配以红色毛衣、红色围巾,鲜明生动,俏丽无比。褐色毛衣配褐色格子长裤,可体现雅致和成熟。褐色厚毛衣配褐色棉布裙,通过二者的质感差异,表现出穿着者的特有个性。

1.6黑色的搭配原则:黑色是个百搭百配的色彩,无论与什么色彩放在一起,都会别有一番风情,和米色搭配也不例外!眼下。双休日逛街时,上衣可以还是夏季的那件黑色的印花T恤,下装就换上米色的纯棉含莱卡的及膝a字裙,脚上穿着白地彩色条纹的平底休闲鞋子,整个人看起来格外舒适,还充满着阳光的气息。其实,不穿裙子也可以,换上一条米色纯棉的休闲裤,最好是低腰微喇叭的裤型,脚上还是那双休闲鞋,依然前卫,青春逼人。

2对比色搭配分为

2.1强烈色配合:指两个相隔较远的颜色相配,如:黄色与紫色,红色与青绿色,这种配色比较强烈。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是黑、白、灰与其他颜色的搭配。黑、白、灰为无色系,所以。无论它们与哪种颜色搭配,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同一个色与白色搭配时,会显得明亮;与黑色搭配时就显得昏暗。因此在进行服饰色彩搭配时应先衡量一下,你是为了突出哪个部分的衣饰。不要把沉着色彩,例如:深褐色、深紫色与黑色搭配,这样会和黑色呈现“抢色”的后果,令整套服装没有重点,而且服装的整体表现也会显得很沉重、昏暗无色。黑色与黄色是最亮眼的搭配。红色和黑色的搭配,非常之隆重,但是却不失韵味。

2.2补色配合:指两个相对的颜色的配合,如:红与绿,青与橙,黑与白等,补色相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时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黑白搭配是永远的经典。

许多女性朋友都喜欢看韩剧,剧中美眉们穿的充满都市感的时装,要比简单而雷同的剧情及缓慢的剧情节奏精彩百倍。看的多了,多少能总结出一些韩国美眉们衣打扮的特点:含蓄而优雅,明朗却不耀眼。在或柔媚或热烈的色彩中,米色是时尚美眉们常用的色彩。现如今的时尚中,米色因其简约与富于知性美而成为职场着装的常青色。与白色相比,米色多了几分暖意与典雅,不事夸张:与黑色相比,米色纯洁柔和,不过于凝重。在追求简单抛却繁复的时尚潮流中,米色以其纯净典雅气息与严谨的现代职场氛围相吻合。要将任何一种颜色穿出最佳效果,都要讲究搭配,米色也不例外。用米色穿出一丝严谨的味道来,也不难。一件浅米色的高领短袖毛衫,配上一条黑色的精致西裤,穿上闪著光泽的黑色的尖头中跟鞋子,将一位职业女性的专业感觉烘托得恰到好处。如果想要一种干练、强势的感觉,那就选择一套黑色条纹的精致西装套裙,配上一款米色的高档手袋,既有主管风范又不失女性优雅。

高职高专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篇4

高职高专卫生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目的 提高高职高专卫生统计学教学效果和卫生统计学的实用性.方法 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和需要,对临床和护理两个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充分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通过在实践中获得的统计资料,按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结果 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提高了学习效果.结论 在夯实理论的同时还熟练掌握了统计分析的`技能,有效地应用于实践中,为在将来的卫生工作中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研究与评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 者:徐凤 XU Feng 作者单位:吉林省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37000刊 名:中国医学创新英文刊名: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年,卷(期):6(35)分类号:G71关键词:卫生统计学 预防 研究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 篇5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首这段时间的工作,存在的问题非常值得总结,是时候认真地做好自查报告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自查报告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卫生统计自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1

多年来,我局卫生统计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相关处室的指导下,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按照准确、及时、全面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狠抓统计质量,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统计数据,为我区卫生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质量督查的通知》精神,同时按照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卫生统计工作要求,我局积极组织开展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质量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开展自查。

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是否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关系到卫生绩效工资改革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医改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此,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在局党委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和局务会议上,专题布置了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质量自查工作,卫生局办公室会同计财科组织基层各医疗卫生单位统计人员认真学习了《关于开展全省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质量督查的通知》精神,并专门成立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书记马海国任组长,纪检组组长范英群为副组长,办公室、医政科、计财科负责人为成员,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制度健全、职责明确

为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由计财科负责卫生统计日常工作,并由卫生局局长亲自分管,计财科根据统计职责要求,建立了统计工作流程,同时明确了各下属医疗卫生单位的统计工作干部队伍,严格执行《统计法》的规定,不断健全工作制度,要求不准虚报、瞒报、伪造和随便篡改统计数字。明确了报表报送制度;明确了统计报表汇总后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制度;明确了统计报表的规档制度;另外建立了统计工作例会制度等。

三、资料齐全、数据准确

按照《通知》要求,我局积极开展了自查工作,对全局卫生统计网络直报数据质量、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计算机、网络环境等情况、卫生机构调查表月报情况及数据质量、各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卫生人才基本信息调查表、医用设备调配表的情况及数据质量,以有各类年报、季报、月报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工作,发现各类报表均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上报,各科室、各医疗卫生单位均能及时、保质、保量地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不存在虚报、瞒报、漏报、拒报、迟报统计数据等违规现象。

四、加强培训,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法》,做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保证本系统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做好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积极组织统计人员参加统计局开展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使广大统计人员不断增强业务素质,提高驾驭统计工作的能力。为不断提高统计人员工作水平和办公效率,实现快速、准确数据汇总和分析,我局利用中心组学习和相关业务培训会议的机会,对统计工作进行强化培训。为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局机关以及各医疗卫生单位均配备了专业统计人员,从而保证统计工作快捷、高效、顺利开展,上报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科学。

五、下步打算

虽然我区在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计人员队伍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责任心还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各医疗卫生单位统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通知》要求,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从严要求,从细微处做起,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一)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贯彻落实《统计法》及国家、省市有关统计工作要求,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性。

(二)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不断提高统计质量,杜绝统计数据的虚报、瞒报、漏报现象的发生。

(三)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硬件设施的建设,更新完善计算机的配置,不断加强统计台帐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全面提高我局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2

多年来,我们的卫生统计工作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市健康局的指导下,采用积极的和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准确的原则,及时、全面、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法律”等法律法规,并使统计质量,提供上级部门和有价值的统计数据,为我们自己的健康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认真落实省卫生办公室实施省级卫生统计网络数据质量监督通知精神,与此同时,按照要求的宁波市卫生局卫生统计工作,我积极组织开展卫生统计网络数据质量检查工作,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统一思想,开展检查列表。

卫生统计网络数据真实准确,直接关系到卫生信息化建设顺利,与医疗绩效工资改革顺利,有关卫生保健工作决策科学和准确。为此,我们领导高度重视,局党集团扩大会议,在会议上,采用项目设置卫生统计网络数据质量检查,卫生局办公室会同财政部门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统计人员研究的实现省级卫生统计数据质量监督网络通知精神,并建立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马主任和秘书XX合并,组长风扇XX副组长,总部,XX,金融部门成员,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二、音响系统、责任明确

为了确保统计工作顺利,我们局由财政部门负责日常卫生统计工作,并由卫生局局长亲自负责的财政部门按照要求统计功能,建立统计工作过程中,已经明确了各下属医疗卫生单位同时干部的统计工作,严格执行《统计法》规定,不断完善工作制度,不虚假、隐瞒、伪造或篡改统计数据随意。已经清楚报告提交给系统;明确统计汇总后必须单位主管领导签名系统,已经清楚统计规则文件系统;除了建立统计工作会议制度。

三、信息是完整的、准确的数据

按照“通知”要求,我们局积极开展检查工作,在全球卫生统计网络数据质量,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等等,卫生机构问卷月度报告和数据质量,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基本信息网络问卷和医疗设备的情况分配表和数据质量,为了各种各样的,季度,月度报告严重的自检工作,发现各种各样的语句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道,每个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质量,具有良好的质量,及时提交各种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和文件保存,没有虚假,隐瞒、遗漏,组织、领导的统计数据和其他违规行为。

四、加强培训,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资格认可的统计方法,做好统计资格认定,确保该系统统计人员“粗暴”,做好统计人员继续教育,积极组织各类业务统计人员参加局开展培训活动,使广大统计人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控制统计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办公效率,快速、准确的数据汇总和分析利用小组学习和卫生统计自查报告相关业务培训会议的机会,加强统计工作的培训。为了确保统计工作顺利,办公室,以及各医疗卫生单位,配有专业统计人员,从而确保快速、高效、统计工作顺利,报告统计数据真实、准确、科学。

五、下一步计划

在我们的卫生统计网络直报工作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统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进一步加强责任感;其次,各医疗卫生单位统计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通知”要求,我们将继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严格要求,从头开始,做出以下整改措施:

(1)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统计法律”的实现和相关国家、省级和市级统计工作要求,确保统计工作顺利,确保及时性、真实性、有效性的数据。

(2)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杜绝虚假的统计数据报告,隐瞒、遗漏现象发生。

(3)加强统计工作建设的硬件设施,完美的电脑配置,不断加强统计会计资料的管理和使用,提高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卫生统计自查报告3

我们局7月6日,20xx年卫生统计县卫生系统的基本工作,数据质量,统计执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查。结果显示,各医疗卫生单位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的数据库建设和网络直报第二季度工作完成;基本的统计工作扎实,没有违反“统计法”和“国家卫生统计工作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细节如下:

一、统计、质量可靠,完整的数据库建设

(一)统计数据质量

1、报告

(1)基本数据统计

各医疗卫生单位来自基层统计数据来源可靠,真实准确,特别是医院门诊的一部分访问注册人员统计,房间号码和紧急死亡人数将根据日志,日志统计和排放到医院工作,确保数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人员分类统计数据是准确的因为统计人员认真研究“山西省卫生统计系统”,为人员分类统计概念,比如触发器。统计数据是真实的,没有遗漏的现象。

2、定期报告

根据“山西医院病历管理系统”提交病历数据库和健康系列四个表,提交医院卫生系统4表,表5,妇保医院提交所有44表,45表,表表46、47、48表,各种监测、卫生监督语句可以用质量好的报告

(2)数据库的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在20XX年,我的县“卫生机构代码数据库、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库,医疗专家数据库,数据库的医疗设备维护,并于20XX年成立“卫生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库,数据库操作的医疗机构,医院病人数据库,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数据库”,建立了医院病案首页库。准确完整的数据库维护和建设。在异性恋前卫生统计网络和维护、卫生设施连续网络报纸数据库代码。

二、基本的统计工作扎实

(1)统计报表的情况

和季度报告,第一个是基层卫生组织报告和数据库县卫生局,然后由县卫生局统计人员接收、评审,总结,报告,并打印报表,备份数据库两组,一组上报市卫生局。

(2)正确使用ICD—10的代码和操作代码

医院病历管理系统和医院管理系统比较,医疗记录条目是准确的,完整的和ICD—10的代码和代码使用好操作。

(3)统计会计、统计分析、编译的数据和表示

按照统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基层卫生组织、县卫生局保留原始报告,原始数据库和综合统计和相关文档,建立台帐。

报告后,所有医疗卫生单位根据统计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各大医院卫生统计自查报告也进行了编译的数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形成资源共享。

三、统计执法加强

(1)没有违反有关规定的统计数据,没有虚假,隐瞒,领导、组织、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没有擅自发行统计调查表,不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公共利益的调查。

四、存在的问题

(1)卫生统计调查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库不健全。主要原因是其他兼职统计人员的信息,不能把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是不够的,不懂统计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审计报告数据控制不严。在乡镇统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不稳定,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2)统计人员流动性大,不工作,不训练,不能直接独立工作。

(3)医院统计台帐,统计分析,编制数据和表示主要是旧的,或不完整的。

主要卫生统计指标解释 篇6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指为本社区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的基层卫生机构。

9.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10.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11.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12.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13.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14.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15.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16.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17.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0。

18.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X1000。

19.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注册护士数/人口数X1000。

20.床位数:指年底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超过半年的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不包括产科新生儿床、接产室待产床、库存床、观察床、临时加床和病人家属陪侍床。

21.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医院床位数+卫生院床位数)/人口数X1000。

22.设备配置率=配置某种设备的机构数/同类机构总数X100%。

23.卫生总费用:反映全国当年用于医疗卫生保健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量,用筹资来源法测算。分为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个人现金卫生支出三部分。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指各级政府用于卫生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卫生事业费、中医事业费、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医学科研经费、预算内基本建设经费、卫生行政和医疗保险管理费、政府其他部门卫生经费、行政事业单位医疗经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经费。社会卫生支出指政府预算外社会各界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包括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社会其他保险医疗卫生费、商业性健康保险费、非卫生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办医支出、企业医疗卫生支出、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经费、卫生预算外基本建设支出、私人办医初始投资、公共卫生机构预算外资金投入等。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指城乡居民用自己可支配的经济收入,在接受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时的现金,包括城镇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和农村居民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24.人均卫生费用=某年卫生总费用/同期平均人口数。

25.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某年卫生总费用/同期国内生产总值X100%。

26.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年业务收入/年平均职工数。

27.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年业务收入/年平均医师数。

28.年内病人欠费率=年内病人欠费总额/年业务收入X100%。

二、医疗服务

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患者一次就

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2.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100%。

3.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X100%。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5.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10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X100%。

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 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9.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0.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1.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

12.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

13.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1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

15.治愈率=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X100%。

16.好转率=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X100%。

17.住院病死率=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X100%。

18.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病例数X100%。

19.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X100%。

20.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数/急救抢救总人次X100%。

21.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入院与出院诊断不符合人数)X100%。

22.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住院手术前后诊断不符合人次数)X100%。

23.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人数/病理检查人数X100%。

24.医院感染率=院内感染例数/出院人数X100%。

25.无菌手术感染率=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X100%。

26.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甲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X100%。

27.CT检查阳性率=CT检查阳性数/CT检查人次数X100%。

28.MRI检查阳性率=MRI检查阳性数/MRI检查人次数X100%。

29.医师人均每年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

30.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31.医师人均每年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

32.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

33.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34.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

35.出院者平均每日住院医疗费=(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36.居民两周就诊率指调查前两周内居民因病或身体不适到医疗机构就诊的人次数与调查

人口数之比。

37.居民两周未就诊率指调查前两周内居民患病而未就诊的人次数与两周患病人次数之比。

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 篇7

一、课程要求及课程安排

(一) 课程要求。

课程的总要求为:通过课程学习,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能够运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合理统计分析, 培养学生科研工作的统计学思路, 为以后的科研工作设计、数据的统计学处理打下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严谨的科研作风。分类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 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安装和使用SAS软件, 熟悉软件的操作界面;能够建立SAS数据集、进行资料的整理;能够利用SAS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正确识别SAS软件的输出结果, 并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合理的解释, 做出结论。

2. 过程与方法。

按照科研活动的一般过程, 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到结论的给出, 将课程总体分为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和高级部分。基础部分包括:软件的安装、数据集的建立、运算符号和函数、统计描述方法;高级部分包括针对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以及统计结论的给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求学生体会到统计软件的掌握对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价值, 能自觉、认真地学习统计软件的操作, 积极参加软件实习。另外还要求学生养成科学研究中的统计思想, 良好正确严谨的科研作风。

(二) 课程安排。

根据课程要求, 我们安排了如下内容:

1. SAS系统概述。

包括系统的启动、退出, 系统的主窗口、子窗口、菜单栏和工具栏, SAS语句的基本结构、书写规则、运行及注释, 程序的修改与调试, 结构化语句 (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的简介, SAS语句的保存及建立临时或永久数据集的几种方法。

2. SAS数据管理入门。

包括数据集的基本格式、数据集的建立、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数据文件的编辑与整理 (运算符和函数、数据集拷贝、变量增加和筛选、变量名称与类型的更改、数据集的记录筛选、纵向合并和横向合并等) 。

3. SAS过程步骤。

包括数据集操作 (PRINT、FORMAT、SORT和TRANSPOSE) 、数据的统计描述 (MEANS、SUMMA-RY、UNIVARITE、GCHART和GPLOT过程) 、参数性检验 (用MEANS、TTEST过程做t检验;ANOVA、GLM过程做方差分析、协方差分析等) 、非参数性检验 (RANK和NPARl WAY等过程) 、相关、回归 (CORR、REG过程) 、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过程) 和生存分析 (LIFETEST和PHREG过程) 。[1,2,3]

二、课程进度安排与教学保障

(一) 课程进度安排。

《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医学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以上机实验为主, 理论讲授为辅。在回顾医学统计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医学研究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以医学实例为背景介绍常用统计学软件的使用, 提高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加强医学研究的科学性。本课程安排30学时 (见表1) , 软件演示与上机操作相结合, 突出应用, 通过具体的实例练习, 掌握常用基本统计分析方法SAS软件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解释。

(二) 教学方式与教学保障。

建议在学生学完《计算机基础》后学习本课程, 并且采用理论课与上机实验交替进行的模式。本教研室为SAS9.1.3的合法用户, 保证了学生上课的软件需求, 利用教研室开发的统计教学网站 (http://stat.smmu.edu.cn/) 对学生进行答疑、讨论和辅导。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贺佳、陆健主编的《SAS9.1统计软件应用教程 (第2版) 》。教材中每种统计方法的介绍都以医学科研中的实例为例,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按照程序、程序说明、结果和结果说明四个部分进行描述, 重点突出对统计学教材上所设计的统计量的解释, 帮助学生正确选取有价值的信息, 推导出正确的结论。[1]

三、课程考核评价

(一) 授课质量评价。

采用教-学互评方式, 课程进行中, 采用专家督导、同行评课等方式对授课教员进行抽样评估, 填写“软件教学教员授课质量评价表”;结束前, 随机抽取部分学员对所有任课教员和课程的整体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填写“软件教学授课满意度调查表”。

(二) 学生学业成绩测评。

采取综合性考评方式:出勤到课10%、课堂练习20%、期末考试70%。期末考核方式采取开卷机考方式, 时间2小时, 主要考查学员区分资料类型, 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对策建议

SAS软件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软件教学。教学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资料类型, 自主选择软件过程, 并且能对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没有理论知识, 软件教学只会空洞片面, 学生也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软件实验课, 学生面对电脑注意力容易分散, 为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教师需向学生介绍SAS软件实验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难度, 使学生在上机实习前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三是保证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学生需要亲身实践, 才能学会利用SAS软件解决问题, 由于有关SAS软件使用方法的教材和参考书较少, SAS软件本身又是英文版, 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 并能够随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四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SAS软件应用于医学统计学的实验课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又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医学统计学的概念、方法、原理, 熟悉SAS软件的特点、操作方法和技巧。因此, 引入SAS软件作为医学统计学的实验课教学, 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更新知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4]

参考文献

[1].贺佳, 陆健.SAS9.1统计软件应用教程 (第2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薛富波, 张文彤, 田晓燕.SAS8.2统计应用教程, 兵器工业出版社[M].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2004

[3].张玉华, 潘燕, 李桥.医学研究生SAS统计分析软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卫生统计, 2006, 23 (5) :466~467

卫生统计学课程简介 篇8

【关键词】医院管理; 卫生统计

【Abstract】Hospital statistic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ospital management, hospital management decision to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economic operation in the hospital play information, advice and supervision of the three major functions. The current national health system to continue to carry out "a patient-center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medical care as the theme,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of activities around this event, the hospital should be how to carry out statistical work for the hospital management to better service, it shows statistics Charm, is placed in front of statisticians in the hospital a new topic.

【key words】Hospital Management Health Statistics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82-02

1统计工作必须真实、及时、可信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在长期的统计工作实践中认为,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1.1 统计信息必须保证数据的可信度。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我院计算机统计还只是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临床科室,原始资料的收集过程,往往由于有关操作人员统计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 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为了使统计数据真实、及时、全面,统计工作者必须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统计工作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 进一步发挥统计工作职能,为医院管理服务

2.1及时提供统计数据,加强医院质控工作。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为临床工作人员质量控制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2 深化拓展统计工作,促进医院科学管理。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更好地开展科学管理,提供可行性依据。

2.3 反映医院情况,优化配置利用医疗资源。医院的管理者需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作为医院统计工作者,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向院领导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以利于领导不仅要掌握医院内部的有关资料,还要对院外有关情况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3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

3.1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我院已经设立了专门统计机构,配备了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了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了组织机构上的保障。但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

3.2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按照医院科学管理的要求,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要体现在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这样,才能有利于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才能更有效地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02.

[5]赵雯.搞好医院统计要处理好八个关系.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1999;6(3):237-238.

[6]董军,朱士俊.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研究与应用.中国医院管理,2002;22(3):23-24.

上一篇:英华附中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下一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