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实践

2024-05-19

课程整合实践(共12篇)

课程整合实践 篇1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课程,它具有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具体严密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及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是: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主要内容是: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了解并学习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发展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标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训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中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整合”,是指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教师变革教学行为的工具,为课程提供资源、创设教学环境,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是把学科教学整合到信息技术中,而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支持学科教学、服务于学科教学。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才能实现整合。

(一)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涵义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四个模块: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即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技术,理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和灵魂。信息技术教育是连接其它三个模块的“桥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面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砝码。

(三)实践活动课程与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的主要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促使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的学习方式。

1. 开放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2. 自主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自主性,主要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协作性。

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的协作性,使学生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学生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身边的人群,以及互联网后面的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四、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施策略

要很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教师就要在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教师还要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利用文字处理、图像处理、信息集成的数字化工具,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和创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和创造。

(一)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教师培训是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前提。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不仅要对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

(二)改变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特点,与学生这个社会个体的自主性、社会性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都肩负着培养21世纪人才的伟大重任。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方式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必须改变在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知识的权威者、过程的设计者、流程的控制者、结果的评定者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树立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意识,发展个性特长。

总之,教师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必须发挥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技术的优势,通过教与学把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融为一体,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同步发展,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促进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

课程整合实践 篇2

数学,传统意识中是前人总结出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的传授,“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活动应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融合过程;

二、活动课型方式应灵活多样:

1、寓教于乐的小游戏。

2、手脑眼耳并用的数学课堂。

3、综合性的研究学习。

关键词:灵活多样、综合性、有效整合正文:

数学,传统意识中大家都认为是前人总结出的数学知识在课堂中的传授,仅为单纯的解题、做题、讲题。而新《课标》的出台和新教材的实验与推广,为小学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呈现在课堂中更多的是一种综合性较强、实践活动为主的数学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课程,它强调的理念是由学生亲历亲为,自主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不能与生活脱轨,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或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有关的数学规律。

1、活动应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融合过程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教育家氟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原则。基于此原则,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应该以数学知识为支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载体,是一个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有机融合过程。它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选取我们生活中日常片段或是实际情境,使学生确实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合理性,感受数学不但是枯燥单调的数字亦或公式,而是来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感受数学的宝贵价值与无穷奥妙。

如我在教学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去春游》时,结合学生的常经历的春游情境,展开综合实践活动。先通过讨论解决课

本上设定好的向阳小学的春游计划,让学生对出游时应考虑的问题有所认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如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出合理的计划方案。紧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学校及年级实际,制定本校的春游方案。先让学生充分讨论春游前应做的准备,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地点、人数、包车数量、车费、游玩项目等。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相关准备工作制定春游方案。在此之前,要求学生自主收集可靠的相关信息,如调查并了解全校或年级的人数;通过电话询问汽车出租公司的类型和价格,选择合理的租车方案;通过网上查询,了解游玩的地点有哪些合适的游玩项目、价格等。最后将可行计划向学校提出建议。学生由于切实参与到每一个制定计划的环节,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热烈讨论,各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并充分了解数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价值。

所以教师应选择在学生身边发生的,或学生需要了解的、熟悉的事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题,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通过对这些事物中蕴涵的数学问题的研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活动课型方式应灵活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迁移到数学学科教学之中。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是以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接受为基本方式。活动的开展不局限于某一种课型,而应根据需要灵活多样,重在突出其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

1、寓教于乐的小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活动与学习结合是极好的教学手段。教学《游戏的公平性》一课时,让学生课上玩起摸球的小游戏。我的黑袋子里放了6个白球,3个黄球,但孩子们并不知道,规定全班参与摸球,一人记录结果,摸到白球多女生赢,摸到黄球多男生赢,孩子们跃跃欲试。最后结果呈一边倒趋势,男生大呼结果不公平,袋子里肯定有猫腻。我开心的问他们:“你觉得袋子里的球的分配是怎么样的?”大家都斩钉截铁的说肯定白球比黄球多好多,所以女生摸到白球的机会大。等我打开袋子,倒出球,大家大呼猜对了,老师偏心。在开心好玩的游戏中,大家明白了只有游戏双方赢的概率相等的情况下,游戏才公平。包括美妙的“杯琴”、排排站游戏也是,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

学习到了知识。

2、手脑眼耳并用的数学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接受式学习只会让孩子变成所谓的“书呆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河里的小鱼离不开水,即便听说过再多对牛的特征介绍,在它的脑海里不过是长着奇怪尖角及四条腿的庞然大鱼。听说的再多,比不上亲眼看一次;了解的再深,抵不过亲手摸一下。操作是智力的起源、思维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数学课堂也是一样,教师绞尽脑汁将现成的结论传授的再多,不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特别像几何图形的教学,让孩子亲手去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自主发现特征,寻找关系,再总结发现,胜过教师干巴巴的说上十遍现成的定律。教学《怎样滚得远》实践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准备材料,不同材质的板子,可以滚动的道具,支撑物,皮尺等。大概介绍步骤及注意点后,将孩子们带到室外,给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实验。每个同学都热情的参与其中,大家合作测量,共同发现问题,争论问题,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没给任何提示,学生自己将发现的进行总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板子与地面的角度越大,小球滚的越远;板子与地面的角度越小,小球滚的越近。角度相同时,板子材质越光滑,球滚的越远等。这些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3、综合性的研究学习。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课程的设置应该是综合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办法,”“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各个分立的课程能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构成有机体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所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必拘泥于仅仅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的问题,还可以把学习研究的触角延伸到课堂以外,调动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累积起来的综合素质。40分钟的课堂是有限的,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绝大部分不能在课堂上解决的大家感兴趣的课题,我们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去深入研究。比如教学《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又是个开放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结论是不唯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于是我设计了《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整个活动分四步:

第一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在学校、家里及其他公共场合活动观察采访,和组员或家人讨论,查阅书籍杂志,上网搜索等活动,收集一些我国近几年人口、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积等的数据或图片。

第二步:汇总小组材料,进行筛选。对于某些重复或是杂乱的数据资料剔除,太过复杂的也基本不予采用。将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制成统计图。然后集中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导致变化趋势的原因及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汇总、汇报、展示。把数据、统计图、图片制成展板,也可以设计课件展示,谈谈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体会,让孩子们在感受生存环境变化的同时,从人口增长及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数据中,感受到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增强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第四步:最后让学生设想出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并请各小组以空气质量为题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告诫人们或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

另外,“图案的欣赏与设计”、“校园绿化策划活动”、“春秋游活动”、“买卖问题”等都是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素材,都可以开展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不限,可以是一周,一月,甚至可以是一个学期。

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切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大大提高了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课程整合实践 篇3

一、课程内容的整合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习、为其它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变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把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形成教育网络,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课程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深切体验,从生活和所处的周围社会中获得和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知识、经验和技能,具有初步的自我服务、社会服务能力和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提高和发展。

将科学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进行有机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科学和社会,从而更清楚地了解科学知识。甚至可服务社会,更好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例如四年级科学《天气》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先让学生了解人们通常从运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这四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再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通过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来观察天气,并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以及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还汇报自己的发现和收获。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充分了解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及人为活动对天气的影响,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的融合,形成了科学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完美的整合。

二、学习方式的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提倡的是探究性学习,《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显然,让学生亲历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逐步学会探究问题的策略,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课一般以全方位的开放作为探究学习的前提,以提出(发现)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以科学探究活动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以合作学习作为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整个探究活动中还渗透着观察法、实验法和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并伴随着参观、调查、访问、宣传等一些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倡导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的理念。在内容组织或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主题尽可能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设计活动、实验活动,从而,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达到各领域之间的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有: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参观考察、主题活动、收集资料、制定考察表、设计开题报告、分工合作、调查访问、采访、递交调查表、写反思、写总结、写信、写倡议书、设计制作、表现创作、辩论、答疑、宣传等。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依据其活动主题内容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

显而易见,科学课程不仅为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为科学课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将科学课中的研究方法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学习方式进行整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上五年级《光》这一单元,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知道了光的一些基本特征以及光和热的关系,再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学生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太阳能热水器涉及到很多科学原理,所以首先要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观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和原理,接着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后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让学生树立了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概念。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成长。

三、教学方式的整合

在科学课程中,主要提倡学生应在探究中学习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科学探究过程分六步进行教学:

(一)提出问题。在提出本节课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各小组自主选择不同的问题,分别研究;二是由全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

问题,共同探究。

(二)猜想假设。猜想与假设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从其形成来看,可分为两个环节:一是猜想环节,二是假设环节。

(三)制定方案。本步一般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是确定探究的问题;第二是选择探究的材料和用具;第三是拟定实施的方法或步骤。

(四)实施探究。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探究,可分为四步:一是数据及信息的收集;搜集信息包括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二是数据的整理,对以上信息进行整理;三是与假设的对比;四是得出结论。

(五)展示交流与评价。此过程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是组内展示与交流评价;第二是全班交流评价。

(六)拓展创新。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结合研究的主题,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发明、创造活动,关注与本课研究主题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有机地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融合。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而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分“四段五步”进行的组织教学。“四段”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研究的四个阶段:课题确定阶段、行动指导阶段、汇报交流阶段、总结反思阶段;每个阶段的指导又分为“五个步骤”,统称为“四段五步”教学方式。

(一)课题确定阶段:创设情境——指导选题——确立小组——论证方案——总结评价。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 指导学生选题;2. 确立活动小组;3. 制订活动方案。

(二)行动指导阶段:方案预设——合作探究——问题反思——矫正指引——研究实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落实方案,帮助学生克服研究中的困难,引导学生在研究中进行自我反思,帮助学生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向。

(三) 汇报交流阶段:汇报交流——小组介绍——成果展示——互动评价——总结延伸。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 帮助学生整理研究成果并拟定介绍提纲;2. 指导学生选择恰当的成果展示形式;3. 组织学生现场展示、交流研究成果;4. 引导学生对研究成果进行问题性评价。

(四)总结反思阶段:畅谈感受——活动总结——疏导反思——汇报交流——经验生成。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1. 引导学生对小课题研究进行评价;2. 帮助学生进行经验总结式反思;3. 生成新的课题并制订方案。

可见科学课的教学方式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具有相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将两门课的教学方式有机地整合,相互补充,让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有意义的事情,从而更加爱学、乐学。

例如在六年级科学课《水的调查与研究》一课中,要让学生调查社区的居民、学校、公共场所用水情况,并去大自然中了解水污染的情况。先让学生从调查家庭用水情况和进行浪费水的现象开始,再深入社区、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进行宣传节约用水。同时结合广州河涌治理的方案及效果,让学生进行河涌的水质检测实验,调查河涌周边的规划、绿化、设施配套等,并提出河涌污染的防治与整顿的意见以及进行防止水污染的宣传活动。在指导学生调查、科学探究、实践、汇报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准备充分,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一个整体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增加了他们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整合 篇4

一、注重课堂实践,依托各学科教材,把生活中丰富的学习资料与教材巧妙融合,达到与其他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的效果

现在小学阶段的课程,有国家级课程,还有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科学、思想品德……这些课程无疑都是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课程。教材也都紧密贴合学生的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细细分析,在这课程里面,哪门学科最具综合性特点呢?无疑,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综合性特点,就连美术课程里不也有数学、地理,还有光学、建筑学等知识吗?语文、数学课程里面包含的内容就更多了,但总体来看,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具“综合性”这一特点。

三年级以上的语文、数学、科学、安全等学科都安排了一定时间、一定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科领域的知识都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所以,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整个教材的体系,做到有的放矢,依托学科教材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生长点,重组教材。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更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常态课,从而达到与其他学科课程交相辉映的效果。

二、打破课堂界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达到双赢的效果

现今的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很难分清每一次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属于哪一个学科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相联系,寻求它们之间的最佳融合点,确定出适合学生的活动主题,然后和学科教师联手,打破课堂界限,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学科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达到双赢的效果。

例如,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有《广玉兰》《夹竹桃》两课,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扩充,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花语缤纷”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决定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开展描写花的词语接龙大赛,可以收集、朗诵关于花的诗词,可以到校园内花卉走走看看,了解校园内花的品种,还可以到学校旁边的花卉市场去采访调查,上网学习探究等,多方面了解有关花的知识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而且把语文知识的丰富内涵延伸到开放的综合实践天地中,鼓励学生自主探讨,自由交流总结,那么学生的收获会远远超乎课堂所获,远远超乎老师的想象,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会大大提升。再如,结合数学学科《千克和克》的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和家长一起开展实践活动:到超市去看看哪些物品的重量是几千克;哪些物品的重量是几克或几十克,并亲自用手掂一掂,感受其重量。再让学生称一称,准备一些相应重量的物体,以备课堂上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一个小小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中物品的实际重量,使得抽象的认知变得直观,又能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生活,真正是双赢。

三、依托校内外资源,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1. 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人力资源,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仅仅依靠专门的指导教师是不够的。而且《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可以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人力资源,进一步推动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比如,在活动中,我们既可以安排经过培训的具有特长的教师来担任指导老师,也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家长请进来,让家长走进教室、走进综合实践活动,来做孩子们的指导老师。因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家庭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家长的职业多样,社会阅历丰富,所以完全可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让家长参与进来,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更大的教育环境,更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的教育局面,让学生的学习更具实效性。

2. 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特色资源,走出自己的特色

我们青岛河西小学立于张村河畔,地域特色鲜明,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我校从本地实际出发,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打造了一套以“水滴文化”为办学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在“水滴文化”的浸润下,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今年,我们就在中年级开展了“走进水世界”和“生命之源”的活动,在高年级开展了“关注家乡水资源”“水污染调查”的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我市的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发动学生调查、搜集、整理我们家乡水的有关知识,调查和记录家庭用水情况,等等。从而切身感受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提高节水意识,并且能够主动探究保护家乡水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人人争当节水小卫士。

为了给学生创造一片更为广阔的活动平台,每年春秋两季,学校还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感受家乡水之秀美,水之精神。活动分低中高三个学段,每学段依据季节和年龄特点安排游览岛城与水有关的景点,六年级学生会依次游览十几个景点呢。

在学校“水滴文化”的浸润下,我们的孩子阅水成川,涓滴成河,丰富了生活经历,体验了七彩童年。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时代、生活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客观要求。作为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我们应当立足校内,放眼校外,善于发现和挖掘各类资源,并学会充分利用,因势利导,实事求是,把整合落实到实处,走出自己的实践活动特色。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开发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一门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时代、生活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客观要求。作为综合实践课程教师,应当立足校内,放眼校外,善于发现和挖掘各类资源,并学会充分利用,因势利导,实事求是,把整合落实到实处,走出自己的实践活动特色。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特色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篇5

临安市石镜小学姚灶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发展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

课程整合实践 篇6

一、 两类课程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主要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错觉。其实,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两种课程体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它不是一门校本课程,但需要利用校本开发的理念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性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2)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三种:选用、改编、新编。校本开发的课程范围指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中规定的“学校开发的课程”,以及国家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部分,也就是说,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实践性课程的形式。(3)两者开设的课时可以结合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实验方案》中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可以选修也可以必修。(2)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更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3)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是必修课,由学生选择学习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老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

二、 两类课程的设计

当前,在学校课程实践中,许多学校单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面来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缩小了课程开发范围,也有的学校盲目套用其他学校或地方的课程开发主题,从而降低了新课程的整体效能。因此,我们认为在两类课程的开发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课程设计须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需求

无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是校本课程,其目标总是指向学生的需要,因此在开发课程时,应针对本校特定的学生群体需要,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为目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而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二) 课程设计须植根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之中

植根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之中所开发的课程,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主题的来源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的世界,增强生活责任感;第二,主题富有趣味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主动地参与实践,克服活动中的一些不可预见的困难,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第三,主题具有开放性特征,选题在结论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它充分体现了作为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特征。在实践中,可以尝试把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提升为校本课程,选取他们自己关心的身边的话题为主题,这必然能激起同学们的足够兴趣,从而实现课程设置的目标。

(三) 课程设计需整合学校内各学科、各部门资源

为了克服课程设计时教师单枪匹马的行为,应充分挖掘学校整体的师资力量,实现学科间的交叉指导,互相借鉴。“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成为行动指南,这不仅可以拓展课程的视野,也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课程推进时来自教师的抵制心态,还可缓解该课程专业教师奇缺的矛盾。

此外,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团支部、少先队等各部门的活动,把它们纳入统一的校本课程的规划之中,努力使设计操作流程充分发挥“整合完善”的功能,体现出“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可大大减轻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压力,减少对学生正常学习的干扰,确保学校教学的稳定。

三、 两类课程的整合

现阶段,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效整合是推动学校课改的必由之路。两者的整合开发意在寻找一个切入口,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突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部分内容可以用活动的形式来实施,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资源,在此基础上再拓展开发一些课程资源,并将学生研究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资源充实到校本课程中。

(一) 着力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发展学生个性,而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求助于学生活动、体验过程,在活动中、体验中获得发展,必须依赖于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形式。

1. “校本课程”综合化:校本课程不单是以知识点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它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面向学生生活世界的学生感兴趣的各种话题、主题或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活动来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开展综合活动。

2. “校本课程”实践化: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具体的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或特定的活动场所(如劳动基地、劳动教室等)中开展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劳动、服务等实际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3. “校本课程”活动化: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努力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依托校本课程所开发的项目开展活动,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深度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校本课程一定程度上就变成了综合实践活动。

1.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计应源于学校,只有充分选择、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才能形成学校特色。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借鉴校本课程教师集体研究开发、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理念和原则,集中教师的智慧,最终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同时,利用校本教研作为动力,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和实践。

3. “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化: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像校本课程一样深入社区,活动主题应更多的取自社区,以社区为课堂,服务社区,研究社会。

四、 两类课程的发展

学校要加强对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课程的质量,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1. 求特色。把课程的发展作为展现学校特色的突破口,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雕细琢,规范每一个流程。精心培育高质量有特色的课程,逐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2. 求亮点。要善于抓住课程中的亮点,并将它逐渐放大,使课程建设向着规范有序、富有内涵品质、充满生机活力的方向稳步持续发展。

3. 求成果。要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做好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工作,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实施质量,并注重成果的形成和积累。

4. 求影响。通过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使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方面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总之,设置校本课程的目的应当是弥补国家课程在培养目标上的不足。学校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努力开发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校本课程。但是,不能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正确把握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并加以有效的整合,使两类课程都收到应有的效果。

(浙江省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314100)

课程整合实践 篇7

任何一个整体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立状态的整体性, 包括研究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要素的整合。其实施整合的方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核心拖入式

综合实践活动指定内容的整合, 可以其中任意一要素为核心, 拖带其他三个要素达到融合。例如, 某校六年级某班组织开展“金华火腿之谜”考察活动, 教师先让同学们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金华火腿的信息, 其中包括历史渊源、传统工艺、民间传说中的人物事件等许多信息。接着, 让班长搜集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 问题很多, 最后精简保留了以下几个:

1. 金华火腿超级美味, 它有什么生产秘诀或者保密配方吗?

2. 金华火腿的品种有哪些?品味上各自有什么特点?

3. 金华火腿生产和食用中的卫生知识。

老师决定先将这些问题让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思考, 再带领同学们去生产现场实地考查主要的生产流程。到厂后, 同学们下到车间, 亲手尝试了“上盐”这道工序的操作。在技术质量控制中心, 同学们除了向技术员提出了上述问题外, 有人还提出了新的问题:

1.金华火腿可以制作成简易包装, 方便我们随时食用用的零食吗?

2.既要保证鲜美的特色风味又要保持较长的存储期, 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使用防腐剂吗?

这样, 我们把研究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要素, 都有机地整合到整个活动过程中。

二、线索引入式

综合实践活动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三条线索全面展开。为此, 师生开发设计的活动就应该设计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自我问题三个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 线索引入式正是从课程开发的三个维度 (自然、社会、自我) 切入, 充分挖掘活动中所蕴涵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自我因素。

人与自然: (1) 在“东白山”“修竹茂林, 高森映蔽”的纯净自然中感受人对自然的依恋情怀。 (2) 在“金华外滩”渔火点点的江景之下, 体会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相融。

人与社会: (1) 社区观访, 从社会生活的一个局部看社会生活的面貌。关注点:社会公德、社会服务。 (2) 用另一种眼光逛超市。关注点:我一生离不开哪些行业。

人与自我:研究小课题——— (1) 我在我家中。 (2) 我是谁?我的自我意识。 (3) 将来的我。

三、活动融入式

活动融入式的整合法追求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在活动过程中以多种多样的活动理念去设计活动方式, 尽可能多采取考察调查活动、观察活动、模拟体验、实验活动等。正如卢梭所说:“我们应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去学习。”通过多样化的活动, 才能达到要素之间的优化整合。

例如, 关于虾的兴趣探究活动。

一次偶然聚餐中吃到虾, 同学之间发生争论:虾有血液吗?到校后问老师, 老师趁机组织了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虾有血液吗?

1. 解剖实验:

结论———虾有红色的血液。

2. 查询探究:

虾的血液循环。阅读“对虾的血液循环”资料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专家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实验) 。

3. 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继续了解“人的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

四、信息切入式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信息时代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人其中。这是因为:第一, 信息技术本身就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内容, 要做到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第二,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这样, 以计算机及远程教育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实现有机整合, 为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运用能力营造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例如, 创建六 (2) 班QQ群。

1. 请班上已经在使用QQ的同学为主讲, 举办第一次“专家”讲座。

———QQ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为什么我用上QQ就离不开它了?

———怎样申请QQ号?怎样设置密码?用QQ要花钱吗?

———怎样和小伙伴聊天?怎样相互传送文字和音频视频信息?

———怎样创建自己的QQ空间?

…………

2. 当全班同学都有了自己的QQ并且聊天十分热烈的时候举办第二次讲座。

———QQ群的作用, 怎样建立QQ群?

…………

3. 班主任、所有科任教师都加入QQ群。

从此, 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及所有科任老师都建立了“网络热线”, “网络热线”很快成为沟通师生关系、学科学习个别辅导、班级活动组织、同学之间学习互动和生活情趣交流的平台。

课程整合实践 篇8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 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1]。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它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1]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 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仅仅给出了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大的要求和原则, 缺乏大量的可供借鉴的案例, 给课程实施带来了操作上的重大困难。另一方面, 综合实践活动从课程资源上说具有极强的地方性, 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文化传统千差万别, 使得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统一, 无法形成统一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特有的生成性也拒绝固定的统一教材, 这对于习惯了以教科书和教参为教学原点的初中教师来说, 是一个需要重新适应的过程。

广陵区从2002年4月开始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课改突破口进行了实验和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探索和实践, 大家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性。从区教育局到学校和教师都比较重视, 积极做好了准备。因此, 不管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经验的积累, 还是对课程实施规律的探索, 都非常有必要花力气进行“整合学科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实验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 其意义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运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 通过学科教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 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聚集效应, 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促使学生健康发展。[2]

三、研究的四个层面

综合实践活动要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校外生活及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让学生参与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而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指定领域的关系,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共同构成内容丰富的活动。[2]

(一)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

学科教学的目标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 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 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 着力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 旨在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联络社会生活实际, 通过亲自体验, 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3]在本课题的研究中, 把学科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整合起来, 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学习, 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体系。

我区初中在语文学科上做了深入的探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是使作文的教学目标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扬州晚报的小记者, 经常参加晚报组织的课外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活动, 先后去了油田、润扬大桥等很多地方, 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文化名人朱自清先生是扬州人, 扬中校友, 在教他的散文《春》或《背影》时, 让学生参观扬中校园、瞻仰朱自清铜像, 参观朱自清故居, 追寻朱先生成长的足迹, 了解朱先生“宁可饿死, 也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游览夏日夜晚的荷花池公园, 体会朱先生《荷塘月色》的意境, 指导阅读《朱自清散文选》, 加深学生对朱先生原作的理解, 挖掘名城的文化底蕴, 让学生学有所获, 学有所成。

(二)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几方面学科, 强调了内容与社会发展、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把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现代生活教育、当代科技教育等内容融为一体, 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进行教学, 做到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融知识和能力为一体。通过研究, 从学生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出发, 把学科教学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恰当地整合和互补, 在学科、学生、社会三者之间寻求一种动态的平衡。[4]

我区的初中各个学科积极把学科的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教《个园》时, 学生先认真自学课文, 然后阅读《爱我中华兴我扬州》中《国家名园———个园》, 再到图书室查阅个园有关资料, 并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 按小组分别选好介绍春、夏、秋、冬的四个导游。再将课堂搬到个园, 让学生结合实物进行讲解比赛, 最后让学生写出活动的感受。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而且让学生深刻领会了课文的内容, 激发了学生热爱扬州、热爱家乡的感情, 提高了学生组织活动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方式途径的整合

1. 分科联合

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合, 优势极为明显, 它促使学生养成了科学的思维习惯, 破除了思维的惰性和定势, 有助于向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有助于减少课程门类, 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 有助于学生学习及个性发展。

2. 教材重组和延伸

科学知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教学中, 我们要启发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教师要深入了解整个教材体系, 然后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找到课程的生长点, 对某些教材进行重组,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重视知识的建构。我们现在所用的各科教材只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 还有大量的知识需在课外得到补充。因此, 我们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延伸学科知识, 使之与学科课程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

3. 开发全新的课程板块和课程单元

我们强调学生通过实践, 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方法, 发展综合实践运用的能力。根据我区中学的实际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两大板块进行:

(1) 专门的思维训练

初一年级侧重于科技小故事、小知识;初二年级从两方面入手:一是, 学科联合, 如与语文写作和阅读、数学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二是, 运用思维训练技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敏感性、灵活性、独特性等;初三年级侧重于介绍最新科技成果, 初步了解世界科技动态。

(2)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 开展创造性活动

实践活动:包括小制作 (与手工、劳动、自然、科学制作相融合) 、小记者、种植等。竞赛活动, 通过撰写科技创新方案、进行发明创造等一系列竞赛活动, 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区的数学学科在多媒体教学上进行了尝试,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难以化“静”为“动”的不足, 很好地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数学规律发现过程、展示问题的探索过程等。有些教学内容学生比较难直观理解, 有的需要动手操作, 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 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动态的过程, 图形运动、分割与组合, 等等, 学生一目了然, 花时间又少, 效果又好。

(四)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学科教学强调学科本位。因此, 教材是学科教学重要的课程资源, 班级课堂是学科教学最重要的条件课程资源。学科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 学习方式和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科课堂教学上[3]。综合实践活动则强调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探究活动, 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享受由探究所引起的成功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有广泛的社会实践性资源和丰富的主题活动资源等,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全面, 学习的情感兴趣更加强烈。知识的拓展, 为学生更广泛地进行探索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使探究活动不断趋于科学化。把学科资源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进行整合, 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些条件性资源, 硬件设施、软件资料, 或是活动的基地, 在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 能够以教材为引子, 进行辐射性的探究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教学的相互作用中提高学生, 发展学生。

我区的初中作了初步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物理学科结合连通器去参观了施桥船闸, 化学学科结合水的污染问题参观了汤汪自来水厂, 地理学科结合扬州的地理参观了扬州博物馆等。湾头中学的小发明、小制作很有特色, 在扬州市乃至全省都有一定影响。学生的发明、创造和制作的作品, 即是综合实践的成果, 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素材。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学生学科知识获得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四、研究的效果

课题的研究提高了学生、教师在当前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认识、态度、意愿等方面进一步的认识, 学校更加重视了对课题的研究, 教师丰富了教育科研经验, 学校的科研气氛越来越浓。

我区初中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 进一步改善教学设施, 校园文化氛围浓郁, 各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活动室、乒乓球室、实验室、电脑房、多功能教室等专用教室及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给课题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机会。还成立少年航模小组、科技兴趣小组、校乒乓球队、音乐兴趣班、美术兴趣班, 落实社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初步构建的校园网络文化。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 各学校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各类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 讨论研究内容, 制定具体的行动策略, 促进了教师的成长。课题组成员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开展研究。定期交流教研体会及成果, 课题组成员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在各类活动和竞赛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五、研究后的反思

首先, 课程资源的问题。在课题实验过程中, 教师普遍感觉到课程资源的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好目前现有的课程资源, 让他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其次,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的投入问题。初中教师教学任务重, 时间紧, 面临中考的压力。如何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有待研究出一整套方案, 让一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同时教师感觉到实验的投入要加大, 有些活动开展不起来, 因为课题的研究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缺口。如何在目前有限的人力和物力的基础上, 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 以及如何加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投入, 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6~47.

[2]张贵联.让世界成为学生的书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探索和收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63~9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课程整合实践 篇9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既要重视课堂教育, 又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

(二)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 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 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 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中小学要探索把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三) 系统论。德育是一个大的系统, 学校德育、家庭德育与社区德育是它的三个子系统, 每个子系统中包括许多要素, 三个子系统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客观上讲是互动的, 即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这种客观上的互动的特点是缺乏目的性、系统性和主动性。按照系统理论, 通过组织管理把三种教育力量集合起来, 可以极大地增强教育的目的性和系统性, 变被动为主动, 实现优势互补, 从而发挥巨大的整体教育功能。

(四) 现代德育原理。现代德育主张打破学校的封闭状态, 实行开放式的德育, 对学生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教育。为此, 需要建立一种学校、家庭、社区有目的、有计划地三结合的互动育人网络, 保持学校与家庭、社区高度沟通状态, 将德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 改善家庭与社会的教育环境, 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整体育人合力。

二、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价值分析

(一) 拓宽实践渠道

德育实践是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学校德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可亲历亲为的实践场所, 为小学品德课程搭建了课内外互动的平台。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 学校依托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家乡的优秀人物、社区的公共设施等, 积极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 逐渐形成了“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与小学品德课程本土资源开发融为一体的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品德课堂对学生实施德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 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则由单一渠道、固定时空向全方位、主体化转化, 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 初步形成“课堂—学校—社会”互动与互补的辐射态势。德育实践渠道的拓宽, 学生就有了更多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品德课也能相应增加一些实践教学的环节, 促进品德课程实效性的整体提升。

(二) 营造德育育人氛围

氛围是指在特定时空内某一文化单元的各种要素构成的一种文化效应场, 人置身于这一效应场时, 就会与之发生感应关系, 从而不自觉地获得某种知识, 感悟某种文化的精神、情调和气质。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 它是真实而具有情境性的, 是意义相对完整的故事和得体的教学手段。基地老师讲述的每一个生活中的故事都是唯一的、真实的、无法复制的, 都是亲身经历的事件, 都是来自实践的真实经验, 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基地老师深情的叙述中,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内心深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 这比任何教育理论的说教更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学生在校内外优秀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就能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

(三)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显性的品德课程, 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方面, 痕迹明显, 意识形态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 容易引起部分学生的逆反情绪。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开展的活动, “在校内或校外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主要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因此, 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教育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隐性品德课程, 对人的教育具有隐蔽性, 易为人接受。学校德育实践基地的活动生动有趣, 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 为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平台。学生在参与活动中, 不断将道德知识内化,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激发自己的主体性, 从而自觉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这种自主性德育活动的开展, 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距离, 自主意识显著增强, 主体地位更为突出, 他们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特别是自主发展能力, 得到了较好的培养与提高, 生动活泼的个性逐步形成。

三、学校德育实践基地与品德课程整合的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品德教学不能只限于校园, 而应走出校门, 融入社会。学校根据自身实际, 创建社区、医院、警队、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等多种类型和有一定格局的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品德教师可以结合课程主题, 把品德教学的观点化为社会实践的内容, 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宣传、社会服务等方式, 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在现实社会中进行锻炼, 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 借助社区德育实践基地, 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1.文明礼仪进小区。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完《我们的社区生活》这一单元后, 教师就会布置实践活动的作业。有的班开展“文明宣传员”的活动, 在街道志愿者的带领下, 来到社区活动中心, 动手制作文明礼仪小报, 创编儿歌、提示语等, 借助宣传展板进行展示宣传, 向参加活动的居民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活动。有的班开展“文明小卫士”带动家长开展“小手牵大手, 文明小区齐动手”实践活动, 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 清除贴在墙壁、电线杆、楼道口等建筑物的各类“皮癣”, 清扫小区道路上的生活垃圾等, 真正为自己生活的小区换“新颜”。有的班在老师的指导下, 分小组开展“小区不文明行为小调查”活动, 针对各小区存在的不文明现象, 以一名小学生的名义写倡议书, 并将调查表及拍摄的不文明现象的照片附在后面, 交给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 张贴在宣传栏中, 倡议小区居民爱护公共设施, 不乱停车辆, 不乱摆小摊, 不高楼抛物等。在品德实践活动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 还为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了基础。

2.尊老敬老献爱心。《爷爷奶奶好》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内容, 意在用身边的真人真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他们认识到尊老、敬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反思、体验和感悟, 使他们的情感得到熏陶, 品德得到发展, 由尊重爷爷、奶奶延伸到尊重社会上的所有老人。结合中国传统节日, 学校组织学生定期分批前往大东街耆福护老中心探望那里的35 位孤寡老人, 为老人们献上爱心。别看三年级的孩子年纪小, 但他们会有许多小点子让孤寡老人乐开怀。有的老人喜欢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 孩子们就会找这些老人聊天, 让老人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回忆甜美的往事。有的老人喜欢教孩子们做手工, 孩子们就认真地学, 老人在教的过程中总会觉得自己能干, 获得心理的满足。有的孩子还自编有趣的节目表演给老人们看, 让老人笑声不断。这类活动能让学生切实得到“尊老、敬老”优秀传统的熏陶, 有益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知道关爱老人是小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品德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二) 借助医院德育实践基地, 感受榜样的魅力, 提高道德情操

省人民医院是广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医院, 是国内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学校与省医一直以来都是共建单位, 每个班都有省医的子弟。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广东省人民医院, 了解省医的发展历史, 参观省医自动化传输设备和先进的医疗设备, 感受科技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同时, 还请省医的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人物给学生讲述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医护人员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先进事迹, 进一步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 用道德模范的先进感人事迹感召全体学生, 争先创优,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把公民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三) 利用警队德育实践基地, 强化学生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

东川路小学是首批广东省交通安全示范校, 学校周边有女子交警中队和消防中队, 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观警队, 听取交通、消防教育报告, 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学生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

例如:走进消防队, 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

光学不用, 学生很难把课堂上学到的防火防灾的知识全部记住, 且教师的讲解没有专业人员的讲解到位。我们组织学生走进消防队, 一是请消防官兵结合学校消防实际, 深入浅出地讲解火灾的危害性, 校园防火安全管理注意事项, 如何预防火灾发生、应对火灾、自救以及疏散逃生等消防知识, 讲解各类消防器材装备的作用及性能, 并进行现场操作演示。二是实际体验, 在消防官兵的指导下, 让学生穿上消防战斗服、避火服、防化服, 轮番上阵体验一回“消防员”, 操作灭火器扑救油盆火灾和水枪出水演习。三是定期组织学生向本校的师生宣传演讲, 扩大影响面。

(四) 借助烈士陵园德育实践基地, 学习先烈事迹, 培养爱国情感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 年12 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性公园。1997 年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是全国红色之旅百个经典旅游景区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合作建立德育实践基地, 旨在更好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每年清明节, 我校都组织师生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行祭扫活动, 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 缅怀先烈的伟绩, 寓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于活动中。同时, 学校还利用品德课时间分批组织五年级的学生参观广东咨议局旧址, 通过讲解员的讲解, 观看历史照片和历史遗物, 了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英雄事迹, 崇敬革命先辈, 振奋民族意识,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纸上谈兵的传统品德课堂教学虽然可以传授相关的道德知识, 但学生能否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只能靠自觉。借助学校德育实践基地将品德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 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 有效落实品德教学目标。

摘要:品德课强调课堂教学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 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 提升生活经验, 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实践基地是在中小学校德育目标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德育主体,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场所。它拓宽了学生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的时空, 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育德作用, 营造德育大课程环境。

关键词:德育实践基地,品德课程,理论依据,价值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淑兰, 厉以贤.学校与社区互动[M].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2]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1999 (03) .

化学课程整合后的教学实践探索 篇10

关键词:基础化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对现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整合是教育科学, 特别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 课程整合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所化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原来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包含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 近年来, 我院将原四大化学进行了整合, 合并为一门课—基础化学, 教学课时逐年减少;并选择原有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自编了一本教材—《基础化学》, 从2007级学生开始使用, 教学课时由原来的三-四学期压缩为现在的两学期。

1 高职化学课程整合后教学现状分析

1.1 对高职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高等化工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化工高级人才, 学生掌握好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 由于片面强调化学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 以致在高职教学实践中没有给予化学课程应有的重视。

1.2 高职化学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高等职业教育因强调学生对相应职业技术的掌握,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 因此, 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都把教学重点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训、实习上, 在课程计划中给予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课时一般都不多。目前, 对于化工类专业, 我院将原四大化学进行整合为一门课—基础化学后, 所有化学化工类专业的化学教学内容都依据同一教材, 同一进度, 两学期教学总课时一般为160课时左右, 与要讲授内容实际需要的课时相比明显不足。整合后的基础化学教材所涉及的面比较宽, 涉及的点比较深, 许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 无法细讲;学生课后又难以读懂教材。所以说, 目前, 整合后的基础化学的教与学都有一定难度。

1.3 高职学生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薄弱。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所招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学生和中职毕业生, 中学化学基础普遍较差, 有一部分甚至是没有多少化学基础的文科生, 尤其是09级学生, 有个别班级文科生比例高达40%多, 学生厌学情绪大, 少数基础较好好的学生受部分差生影响, 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1.4 高职基础化学教材实用性、趣味性、先进性不强。

高职《基础化学》教材内容的编排只是选取原有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简单混合, 似乎遍布“知识点”, 似乎这样就满足了“实用、够用”的原则;仔细看来, 高职基础化学教材知识陈旧, 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 缺少与专业课深层次的衔接知识, 缺少前沿知识、先进技术的介绍等。

笔者以为, 课程的整合, 并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混合, 而是有机地组合, 课程的整合应是化学反应, 而不是物理反应。整合后的高职化学教学, 应针对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 并且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因此, 针对整合后的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提出以下进一步改进措施, 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 深化《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2.1 确立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因此, 应倡导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观。

2.2 采用合理的课程整合, 进行化学课程内容综合化

如何进行合理的课程整合?所谓课程整合, 就是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有选择的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组合成一门新的课程, 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 主要围绕着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的, 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课程的整合, 并不是原有内容的简单混合, 而是有机地组合。

化学课程的整合应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凡是与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相关的内容, 一般应保留, 不能轻易丢掉;凡是与特定教学目标要求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 一律舍去。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去掉重复的部分;合并类似的部分;删减繁琐部分;扬弃过时部分;增加先进部分。

我们将原四大化学整合为《基础化学》, 合理整合后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主要有: (1)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2) 重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选修) 。 (3) 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内容包括脂肪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等知识。 (4)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选修) ;主要内容有酸碱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 氧化还原反应, 配位化学平衡。 (5) 化学热力学基础;介绍化学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 (6) 溶液及相平衡;介绍溶液以及相平衡知识、相律和相图。 (7) 化学动力学基础;介绍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以及动力学方程。 (8) 化学实验技术, 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a物质制备技术;常见物质合成与分离方法介绍。b化学分析技术:主要是滴定分析技术, 从学科发展的趋势看, 化学分析逐步被仪器分析取代, 可适当补充一些简单仪器分析, 如分光光度法、气相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c物理参数测定技术。 (9) 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 (选修) :介绍新材料化学、绿色化学、化工新产品、新工艺等, 可以作为专题知识讨论, 该教学内容可以更新。整合后的《基础化学》教材可以根据以上内容重新编写。

2.3 建立模块化基础化学课程结构体系, 按模块组织教学

将“四大化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综合, 以“应用”为主旨建立模块化基础化学课程结构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包括9个教学模块 (见上面内容) 。教学过程可按教学模块依次完成, 也可任意选择组合教学。整合后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并适当引入学科发展的新内容。

以我院应用化工专业为例, 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 掌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 在化工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主要就业岗位:各类化工企业及相关行业, 生产一线操作岗位。

应用化工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不仅要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 知识面较宽;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应用能力强;为后续课程如《化工单元操作》、《化工生产技术》等的学习、为将来顺利走上化工生产操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教学分两学期完成, 教学总课时为150课时左右。

根据专业教学目标与教学课时数, 我们在9个教学模块中选择了7个模块: (1)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3) 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 (5) 化学热力学基础; (6) 溶液及相平衡; (7) 化学动力学基础; (8) 化学实验技术; (9) 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对于模块 (9) , 我们以多个小论文题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让他们去查阅资料, 或者做社会调查, 再提交论文;最后在班上做专题知识讨论。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将来到企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品德课程资源整合的策略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品德课程;资源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9-0032-02

【作者简介】赵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南京,210018),高级教师。

纵观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整合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所依托的课程资源应当不断地因时制宜、丰富充盈,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整合:把握两级“相系”的目标结构

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要有目标的引领。这里所说的目标,一是指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二是指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先从课标上宏观把握每个年级学生应达成的目标,再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中。品德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即不同年级相关的主题在教学侧重点上会有不同,但是年级之间又必然会有联系和交叉。笔者在充分研读《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及《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础上,认真梳理教材,形成“AB结构”的层级教学目标结构,并以此目标为指导,整合每一节课的教学资源。其中A目标是通过该课学习在本年段必须达到的一级目标,B目标是参考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将来的学习,可以涉及的二级目标。这样的目标层级划分,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明确教学重、难点,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拓展。

如: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在公共汽车上》一课为例:

【AB结构目标】

A.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B.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B.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二、整合:开启一段“走心”的教学旅程

翻开品德教材,我们不难发现,现有教材中包含的议题和道理往往浅显易懂。对于学生来说,教材中的故事感悟、是非判断难度不大。道理都懂,但在生活中真正能坚持按照自己所懂道理去做的人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学生只是从传统的道德标准来判断观点的正确与否,但却没有从心里去认同,去拥护正确的观点。因此,品德课中要有大量基于现实生活的资源来丰富学生的感知,要设计合理的体验活动来引起学生的共鸣。

以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在公共汽车上》一课为例,该课主要涉及主动让座、文明乘车的注意事项、不同公共场所应遵守的规范以及不遵守会带来的危害等知识点。教材中给出的案例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倘若教师照本宣科,不免有“老生常谈”之感,不妨补充一些能直击学生心灵的案例,如:

文明乘坐地铁。地铁是现在很多人的出行选择,了解文明乘坐地铁的一些规范,如排队通行、不做“扒门客”、不在地铁站及车厢内饮食等。

可爱的“他”。补充城市优秀公交员工的故事。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你有什么想说的?补充网友的留言等。

三、整合:联合几点“相关”的教学内容

整合不仅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增减更替,也可以对教材内容本身进行统整。苏教版品德教材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的,每个单元一般3—4课且最终指向一个话题。比如: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第一单元“我能为你做什么”,其中包含四课内容:第1课《在公共汽车上》、第2课《想想他们的难处》、第3课《生死不离》、第4课《伸出我的手》。在该单元中,教材第3课《生死不离》的内容中呈现了大量与“汶川地震”相关的内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缺少了当时那种举国合力支援灾区的氛围,加之学生年龄较小,很难切身体会“汶川地震”中那些互帮互助、不离不弃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前后内容和时下热门的话题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可以将这一课与该单元第4课《伸出我的手》统整,让学生先从身边的小事谈起、做起,如校园里的爱心活动,社会爱心群体的故事,并力所能及地参与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将互帮互助、不离不弃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同时了解一些更为实用的地震、火灾逃生、自救常识,还可以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和校本课程开展实践。

四、整合:开发几个“相宜”的校本课程

品德课程的开放性要求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体现出地域性、灵活性等特点。课程内容可以从教科书扩展到对儿童而言有意义、感兴趣的所有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长;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近年来,我校将资源整合的探索与实践由品德教学拓展至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中去,形成了大德育观引领下的德育课程整合的研究,这也成为我校德育课程的亮点。

1.节日课程:为实践铺设一条途径。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而我校每学期的每个月都有一个“儿童节”,学生每年可以过8个“儿童节”。三月感恩节、四月读书节、五月运动节、六月力行节、九月礼仪节、十月明星节、十一月劳动节、十二月创想节,每月的节日都有学生倍感亲切的主题活动,都有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都有学生自我参与的评价机制。节日课程为学生品德课程的学习提供了由“知”走向“行”、由“内化”走向“外化”的途径。

2.访学护照:让实践成为一种习惯。

生活的范围就是教育的范围,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品德课程资源的整合,离不开引导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到生活中去体验。我们把品德课程的实施空间向社区、社会这个“大课堂”拓展。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访学护照”,将南京市数十个人文古迹、自然景点、社区等全部浓缩在一本“护照”上。“访学护照”具有景点导航、门票优惠、纪念收藏、实践记录等功能,学生们持着这本“小护照”,可以轻松自由地出入全市许多的纪念馆、景点、社区,在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去实践、去体验、去探索、去创造……可以说,“访学护照”记录了学生实践成长的足迹,也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体验中越发热爱生活。

3.俱乐部:用兴趣开发学生潜能。

品德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也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了很多选择。但是,仅仅靠每周两节课的课时安排,是远不能满足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的,我们需要提供更广阔、更专业的资源,来帮助学生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内发展潜能,而选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校每周五开设的“俱乐部”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其中有独轮车、轮滑、篮球、十字绣、版画、魔方、动漫制作等四十多项课程,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选择。学生在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同时,还获得了多姿多彩的实践体验,并促进了自身潜能的发展。

课程整合实践 篇12

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适应岗位 (群) 就业为目标, 加强岗位针对性, 突出专业性和技能性。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要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核心课程的设计, 要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 要以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 强调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从整体上突出以应用能力为目标, 体现对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路, 使课程标准符合会计职业标准;要充分考虑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由此确定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使学历证书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相结合;教学内容按最新会计法规、会计准则进行更新和调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重点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1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高职高专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 高职会计专业也应该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1.2 课程整合应注意与培养目标一致

由于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高职毕业生不仅需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更需要具有某一岗位 (群) 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 加强技能训练, 理论以够用为宜。

1.3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内容对接

《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即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 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加考试获得。因此, 高职会计专业应大力推行“双证制”, 在课程内容整合时, 强调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内容对接, 提高获证率。

2 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的要求

2.1 体现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 是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后需要达到或获取的知识能力等。因此,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 首先要满足学生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取向;其次要开发学生的潜能,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为企业培养真正实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强化这种观念意识, 就要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会计行业不同人才的需求规律, 预测行业对不同岗位人才的职责要求。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并进行充分的调查, 再考虑学习者自身的素质、课程专家的建议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的条件等, 确定出明确的课程目标。

2.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

课程内容的确定是根据课程目标, 选择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内容。在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 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知识选择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组织, 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 又包括工作过程知识, 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各门理论课程的叠加, 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因此, 要强调以能力需要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来确定课程内容, 其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课程的内涵, 有取有舍、有得有失, 形成有机整合。关于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和一般技能分层次、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

3 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的实践

3.1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 跟踪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岗证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 按出纳、会计核算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开展项目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 整体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模拟实训、顶岗实习, 实现工学交替。

(2) 校企合作, 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与实训基地及各中小型企业加强紧密合作, 包括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建设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互派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及培训任务、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等。

3.2 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

(1) 通过企业实践、学术交流和学历学位进修等多种方式, 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对专业课教师每年要有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以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和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训练的能力;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国内职教水平高、有特色的院校进行访问、学术交流和学历学位进修, 以此培养一批各有所长的专业骨干教师。

(2) 加强校企合作, 聘请一批会计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使学生能学到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和经验。

(3) 通过加强教研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学服务能力。科研工作的重点是专业与课程改革、特色教材、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等教改项目及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建立科研激励制度,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 促进教师科研素质和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

(4) 在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下, 带动专业群内高素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参与专业群中其它专业的相关教学活动, 将特色建设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广到其它专业教学活动中来, 带动专业群内相关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3 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1) 根据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照会计职业岗位要求, 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对会计岗位进行深入分析, 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会计行动领域, 归纳总结学习领域,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同时兼顾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需求, 把会计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内容融入专业教学, 实现“岗证一体”。

(2) 突出本专业侧重面向中小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为中小企业培养以会计核算能力为主的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坚持理论够用,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加强对学生校外实训的监督管理, 提高实训效果。

(3) 开发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工学结合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结合会计主要岗位设置模块课程, 设置模块化课程要求对原有传统教材进行整合。因此, 课程内容的整合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通过在课程内涵上进一步研究开发, 使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为专业能力服务。由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固化, 相关教材的内容也比较固定, 而课程整合是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改革, 这就要求根据整合后课程的特点, 努力开发校本教材, 满足课程整合的需要。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 要求我们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目前, 教学中已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出纳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电算化会计》、《会计综合实训》, 其他相关教材的编写也在积极组织中。

《基础会计》课程是以突出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点, 培养学生掌握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根据财会职业岗位群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特点,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按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企业财产的清查——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实务操作流程进行;体现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记账岗位、报表岗位等的基本规范和任职要求。基于会计职业岗位要求, 教材应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特色, 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设计能力、知识、素质目标;根据会计岗位工作流程, 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 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 设计考核方案。

《企业会计实务》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课程整合时, 探索会计岗位模块化教学模式, 按实践工作岗位设置财产物资会计岗位实务、职工薪酬会计岗位实务、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会计岗位实务、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实务等教学模块, 教学中模拟岗位核算实务, 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课堂讲授与操作训练同步。

《成本核算与分析》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较全面的成本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具有成本会计人才必备的成本会计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能力。《成本会计》的课程设计以成本核算流程为主线, 以仿真成本会计资料的演练和操作为重点, 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和分配活动进行计量、评估、预测、分析和决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企业理财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初步适应各种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财务管理》教材设计要体现讲授、讨论、案例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与模拟现实的方案设计、报告分析、科研活动等课后训练模式, 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另外, 当前企业会计岗位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报税、纳税, 税收与会计工作联系紧密。从企业及毕业生反馈回的信息来看, 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是企业财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税收类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而目前税法课偏重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 税务会计课侧重会计处理, 《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是对《税收》与《税务会计》的整合, 重点介绍税收法规、企业纳税申报的基本程序及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等, 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3.4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而会计又是一种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职业。在以往的教学中,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也注意到了实践教学, 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仍缺乏合理安排。高职会计专业在日常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 理论教学占用时间段较长。如我院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实务》, 原理论教学时间持续两个学期, 实践教学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两周完成, 教学实施的结果仍偏重于理论教学。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难以适应具体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 在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时, 大力加强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积极实施模块化实训教学, 树立全过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将课内实践、专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加大实践课程比重, 渗透实践课程于现有教学计划。在实践中, 对会计专业采用“三层双轨递进式”的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其中“三层”是指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递进式”是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分层次、分阶段达成课程预期目标。通过“会计循环实训—财务会计单项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软件操作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商务情景实战训练—顶岗实习”等十个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这种按不同课程目标要求分层次、分阶段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配套、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4 提高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几个方法

4.1 进一步完善实训环境

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 会计专业的上岗实习一直以来就是实践教学的瓶颈, 模拟成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高职会计专业应进一步完善实训环境, 积极营造现代化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环境, 努力实现校企同步核算, 更好地实现实践课程整合的目标。

4.2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保证课程整合的质量

整合后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复杂, 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泛, 并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而全面的知识, 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在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课本知识, 教学环节也是传统的回顾旧课、引入新内容、开始新课、小结、布置作业等传统模式, 整合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精讲多练, 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此外, 还要鼓励并规定高职院校会计教师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会计实务工作或进行社会调查, 并将其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确保教师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提高, 保证课程整合的质量。

4.3 实施动态的课程评价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应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学生学习几个部分。必须吸纳和发挥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 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必须落实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的待遇, 建立可持续的评价机制, 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质量。其首要问题是采用符合高职教育性质与特点的课程评价标准, 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机多元整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口头与书面问答, 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方法。在评价过程中, 注重评价的能力要素应采用最适合的、相关的评价方法, 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覆盖相关多种能力要素, 而不是针对个别能力分别孤立进行的评价。同时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 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

另外, 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查, 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不断完善课程整合。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 对岗位技能的需求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而且他们也比较熟悉学校的课程设置, 容易发现缺陷和问题, 所以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对反馈回的信息科学地展开分析, 将有效地促进课程整合。同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还应诚邀各行业会计专家、骨干及注册会计师等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让他们参与专业建设,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推动并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整合。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要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 使课程标准符合会计职业标准;要充分考虑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由此确定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使学历证书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建锋, 吴新燕.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6) .

上一篇:竞争定位下一篇:患者术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