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2024-08-16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精选12篇)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1

1引言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 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curriculum integration)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基础英语教学的整合是以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在充分考虑到英语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把英语教学和信息技术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同一个问题, 使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渗透, 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

2信息技术与《基础英语》教学整合的意义

《基础英语》课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第一主干课程, 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综合技能为目的。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语言学科, 信息技术与《基础英语》课程的整合的根本任务是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手段, 积极改变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加强指导性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 通过个体意义建构, 提高其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因而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网络资源丰富, 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信息资源丰富, 传播速度快, 获取方便。网络大大拓展了教材、教参的内容, 使语言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更贴近生活;而多媒体技术又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真实的情境, 给学生视听上的熏陶, 陶冶情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基础英语》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教育手段, 把语言和形象相结合, 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 让学生接受足够的语言输入 (language input) 后使用真实语言 (authentic language) 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任务。教师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 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的教学活动,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2自主性强, 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网络技术使学习资源全球共享, 学习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础英语》课堂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 改变传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单一教学方式, 可以开展交流、讨论、协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在这些学习活动中, 学生可通过网络媒介或其他方式了解学习内容, 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自主安排学习,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态度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样, 学生不仅要独立完成任务, 还需要和其他同学协作探究。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 还培养了学生的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

2.3环境宽松, 能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网络, 可以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其作用不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而主要表现为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 帮助他们寻找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合理调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鼓励他们的实践活动, 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 实现助学辅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可以自主学习、探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进行着平等的对话、交流。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气氛中, 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能力特征及认知风格选择更加灵活的学习内容, 去学习, 去解决问题。

3信息技术与《基础英语》课程整合的实践

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 拓宽传播渠道, 改变传统单向传播的教学方式, 逐步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 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外语教学模式。利用这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 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师和学生, 教师和计算机, 学生和学生, 学生和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交互。我们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教学模式体现出整合的价值:

3.1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驱动力。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 利用多媒体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 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 可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讲授“Global temperature changes”及 “Greenhouse effect”时, 我们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数据, 以科教片形式向学生展现多?媒体画面, 这样比较抽象的内容即可变得直观、形象, 学生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另外, 网络信息资源丰富, 获取方便, 可以拓展教材、教参的内容。用网络上最新的信息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 可以使语言教学更丰富多彩, 更贴近生活。如, 谈到“Sports”时, 可以在教学中引入奥运会、世界杯等热门话题,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

3.2多向方式, 提高口语

尽可能多做练习是提高口语的有效途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可以为学生创建多种交流模式。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 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和组织学生围绕某一话题进行交流、讨论, 鼓励他们多开口练习。其次, 我们定时让学生观看英语原声电影, 学习电影里面用到的英语口语, 并引导他们注意这些口语使用的语境。学生对此的反馈是既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又能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此外, 利用网络和现有的聊天工具, 鼓励学生直接同英语为本族语的人进行远距离语言交流, 接触地道的英语口语, 在这种自然、亲切的语言氛围中学习, 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3协作探究

利用网络信息, 可以延伸课堂学习, 开展英语探究性学习和任务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通常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给出一些问题, 并提供大量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解决问题时查找,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这些任务。如:让学生比较“本世纪的学校 (the school in this century) 和下世纪的虚拟学校 (the imagined school in the next century) 的教育模式”, 这时学生首先需要组队, 根据自己的兴趣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接着, 问题分析 (确定教育模式, 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再从报刊、书籍、网络等方面收集相关的信息;最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处理, 综合得出结论。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都是探究的主体, 他们共同完成这些任务。教师不直接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 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这种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 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学生不仅学习了更多英语材料, 而且在独立探索和合作的学习中, 也锻炼了定向搜寻信息、筛选信息和根据具体目标处理信息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4自主学习

网络提供很多学习方式供学生选择, 教师积极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可以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教学,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教师将课程信息、CAI课件放在Internet上, 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自定步调, 自己安排合适的时间学习。学生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还可以向老师、同学发E-mail请教, 也可以自己上网找资料, 解决问题, 真正做到个别化教学。这也是课堂45分钟的延伸学习。

4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思考

4.1整合的目的要明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有效地改善学习。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 而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整合的主体仍然是课程, 而不是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 应该以课程目标为出发点, 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 把信息技术无痕迹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而不是流于形式, 为整合而整合。

4.2整合的内容要适度

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 选择的媒体要适度, 内容要有代表性, 要为课程目标服务。特别要注意各个媒体的相互协调统一, 不要过于花哨, 喧宾夺主, 反而适得其反, 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4.3整合要以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支撑

师生的信息素养是课程整合的有力支撑。整合中,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需要掌握电脑和网络的基本操作, 能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课件, 通过网络创设讨论、探究情境等, 完成从传统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 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 上网查找资料、筛选信息、制作演示文稿等工作, 都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逐步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4.4整合要以硬件和软件做保障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需要相应的软件和硬件的支持, 如多媒体教室、宽带网、优秀的教学软件、丰富的教学资源等等。近年来, 很多学校都组建了多媒体教室;网络带宽及其稳定性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然而, 教学中, 网络或软件难免出现问题, 有时这种突发事件无法立刻解决, 影响正常上课。学校电教人员, 应提高校园网的稳定性, 定期检查硬件和相关软件, 减少这类突发事件的发生。

从软件方面看, 目前市场上的英语教学课件层出不穷, 但很少有与现行教材配套的, 可直接用于辅导课堂教学的软件。因此, 加大投入力度, 研制开发一些与教材配套, “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课件, 已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克东, 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王湘玲, 宁春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英语教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2, (3) .

[3]许丽娜等.“课堂-网络”的整合——“超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1) :48-52.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2

消化系统疾病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三节 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消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的诊断及处理 第一节吞咽困难 第二节消化道出血 第二节消化吸收不良 第四节慢性腹泻 第五节便秘 第六节胆汁淤积 第七节胆囊息肉样病变 第八节门静脉高压 第九节肝占位性病变 第十节肝衰竭 第十一节急性腹痛 第十二节腹水 第十三节腹部包块 第十四节腹部损伤 第十五节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第三章 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体格检查 第四章 消化系统重要诊疗技术(简单介绍)第一节胃肠镜

第二节ERCP、EST、胆道镜 第三节腹腔镜

第四节消化血管介入治疗 第五节消化系统超声诊治

第六节CT及MRI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第七节幽门螺杆菌检测 第八节肝功能评估 第九节乙肝感染诊断 第十节肠外、肠内营养 第十一节消化系统器官移植 第五章 食管疾病 第一节胃食管反流

第二节食管化学损伤和瘢痕狭窄 第三节贲门失弛缓 第六章 胃部疾病 第一节急性糜烂性胃炎

第二节慢性胃炎、胃癌前疾病、胃癌前病变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 第七章 肠道疾病 第一节克罗恩病 第二节肠结核 第三节肠梗阻和肠套叠 第四节急性阑尾炎 第五节肠瘘 第六节溃疡性结肠炎 第七节结肠息肉

第八节痔、肛裂、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 第九节功能性消化不良 第十节肠易激综合征 第八章 肝脏疾病 第一节肝硬化 第二节肝性脑病 第三节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脂肪性肝病 第五节药物性肝病 第六节自身免疫性肝病 第七节肝脓肿 第八节肝包虫病 第九章 胆道疾病

第一节肝内胆管结石及感染 第二节肝外胆管结石及胆管炎 第三节胆囊结石及胆囊炎 第四节胆道蛔虫病

第五节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第六节肝外胆道损伤 第十章胰腺疾病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第二节慢性胰腺炎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肿瘤 第一节概论 第二节食管癌 第三节胃癌 第四节MALT淋巴瘤 第五节胃肠间质瘤

第六节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 第七节小肠肿瘤 第八节结直肠癌 第九节原发性肝癌 第十节胆道恶性肿瘤 第十一节胰腺癌

第十二节消化系统肿瘤的分级及分期 第十二章 腹壁、腹膜及其他疾病 第一节腹外疝 第二节结核性腹膜炎 第三节消化系统其他疾病名称 附录

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整合 篇3

关键词:医学教育;转型;临床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R-4;G64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時,新的医学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其中,医疗风险、行文风险、环境风险等几大问题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1]。为了积极应对以上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对医学卫生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医学教育的尽快转型。另外,医学教育课程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交叉,所以在转型的过程中,还需要实现临床课程的整合。

一、医学教育转型的途径

1、医学教育目标的方向性转型

传统的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的治疗型医生。然而,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医学技术异化、道德良知被忽略。在这种情况下,使医学教育与临床医学呈现出脱离的发展趋势。针对以上问题,要求教育与临床有效结合,建立医患主动参与的服务模式,以此来尽快改变单纯、落后的医学培养目标。同时,在医学教育体系中,要求学生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从患者的健康出发,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医学教育观的系统性转型

医学教育观的转型核心在于系统性转型。由于医学教育的视野非常广阔,不仅包含生物医学知识,而且涉及到大量的临床课程。因此,在系统性转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科学、人文、医学、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知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感知能力,主要采用知识灌输与技能训练的方式来授课。这样的教育方式仅仅停留在技术的传授中,不利于发现医学中的新问题,最终扼杀了他们在学科中的创造力。鉴于此,临床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知识本位思想,积极向德性本位转变。

3、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性转型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充分发挥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作用,导致教育方式缺乏理论支持,没有说服力。另外,在教育的过程中,单纯采用还原与实验的方法,已经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难题。针对以上现象,必须转变医学教育的方法与手段。第一,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方式,积极向批判性思维方式转变。第二,转变获取文凭的单一目标,提升其岗位胜任能力,凸显团队合作精神。第三,创造性运用有效资源,提高解决、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推进临床课程整合的要点

1、以岗位胜任能力来设置课程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在教学中,往往从个人经验出发,没有考虑到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忽略了与本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在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应该不断淡化各学科界限,在此基础上增强各学科的联系。同时,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的有效结合,促进医学人文向临床实践转换。以岗位胜任能力来设置课程,有助于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强化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然而,很多医学课程过分重视某种突出的生命体征,从而淡化了对患者的人为关怀,不利于学生在生命观方面的培养。从这点上来讲,应该引起重视。

2、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整合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目的在于不教。在医学教育中,特别应该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大部分毕业生到岗位之后,不仅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没有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在临床实践中,由于临床思维能力欠缺,往往感到束手无策[2]。当前,医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限,并且容易陷入“二分法”的瓶颈当中。这种方法看似利用了一分为二的观点,比较科学。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弊端。所以,在医学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对课程进行整合,而且要求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整合,以此来推动医学教育的改革。

3、嵌入医学人文课程

医学教育包括两大要素,分别是技术要素、人文要素。一个优秀的医生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外,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当前,在临床实践教育中,必须突出医学的人性化教育。其主要内容为:要求学生关心患者,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禁止侵犯患者利益。另外,尽量争取患者的配合,不得滥用高新技术等。总而言之,现代医学教育必须体现出医学的人文精神。

4、推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课程整合

早在19世纪末,西方学者就指出,人为割裂的学科及知识结构在教学中是不可取的。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对医学科学的需求,开始探讨新的教学模式,1952年,“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广泛关注,并对此开始了新的探索,我国各医学院校也正以不同形式及深度地开展器官系统教学模式,并对此项教学改革分为“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第一步,增设“专题型整合课程”,即在原课程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调整,却除不适用 的内容,在临床课程教学学,开设专题型整合课程,将横向学习的基础课按各进行纵向讲解。

第二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基础课程部分整合,即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中心,根据临床需求,整合基础学科知识,实现功能与形态、微观与宏观的多种综合,对学科课程的重组及综合,使基础与临床教学脱节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三步,实施“模块化教学”,即淡化学科界限,以整体知识构成为基础,整合为“课程群”,以课程群为单位进行教学。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符合当前医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创造精神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教学模式。

结束语

当前,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医学教育的发展相对滞后。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快医学教育转型,实现临床课程的整合。一方面,在医学教育中推进人文、社会、科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加强临床医学服务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临床课程,为医疗行业培养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锦英,白延丽.临床实践是医学人文教育的终极平台[J].医学与哲学,2015,20(2):52-54.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4

摘要:课程资源对于实现课程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通了课程之间、书本和世界间的界限, 增加了各资源间的互动, 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生成高效、和谐、多元化的课堂, 从而使课堂达到有效生成.

关键词:整合资源,生成课堂

一、整合数学课程资源, 生成高效课堂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首要条件.叶澜教授曾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 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以其形象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特点给教与学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需要我们挖掘、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以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 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教学活动更加多样, 更加贴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从而实现教材作为一个培养人、发展人的载体的功能.打开北师大版数学教材, 可爱的卡通画、图文并茂的生活场景、具有指导性、开放性的提示语、丰富多彩的操作活动, 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 教师要在充分弄清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活用教材中的图片, 活用教材中的思想、方法, 还可以从教材的多元解读、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方面开拓教材内涵的资源, 进而生成高效的课堂.总之, 教材资源可以分解、也可以重组, 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切教学设计都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着想,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整合动态环境资源, 生成和谐课堂新课程的数学教学更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在课堂上应结合学习内容多创设思维化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化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 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不能彼此割裂, 也不宜过分偏重一方, 我们应当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两者之间的整合, 使两者和谐统一.“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的同时, 关注学生的认识基础, 关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优化动态环境资源就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 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在教学实践中, 结合教材的特征, 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等营造一种可供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 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思考和提炼.比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在“比大小”一课中, 设计了学校生活中常见的演讲比赛, 本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生活实例, 在班级内举行演讲比赛, 设计情境教学.让学生记录比赛成绩, 之后再设计一些数学中的排序、计算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又可联系生活实际问题, 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也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相比有形的物理情境, 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教师要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 尊重和关爱每名学生, 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 使他们敢于质疑, 勇于争论, 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主动去发现问题, 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 自主明确学习目标, 大胆设想, 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 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生成师生和谐的课堂.三、整合社会生活资源, 生成多元课堂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课堂教学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 又需要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 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情境, 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 创造多元的课堂.”数学课堂教学中, 注重数学教学与生活结合的有效性.书本知识既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学生在把从书本上学得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时, 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 从而把数学学习从书本拓展到了生活中.如:我们在教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时, 应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物体进行教学.像教室中的课桌、粉笔盒等, 联系身边的物体给学生讲课会使他们更容易接受, 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其实,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教材中有许多联系生活实际的情景, 让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 这是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新课改又提倡跨领域学习, 在深入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同时,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整合课程资源, 是各学科课程共同的需要.数学课程的教学, 应需要加强数学学科与非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将不同学科整合在数学课程的学习中, 构成互动资源网, 使数学教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 我们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数学学习“乐园”, 呈现出多元的课堂特点.总之,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 思路都是不拘一格的.在整合数学课程资源、整合动态环境资源、整合社会生活资源的过程中, 我们要把握好适用、适度的原则, 把握好资源整合优化的尺度, 以熟悉的教材和教学为主阵地, 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资源创新, 应用于实践.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5

关键词:医学教育转型;临床课程;整合策略在医学模式的变化下,医学开始朝着社会化、综合化的趋势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了医学教育与临床课程资源的融合,作为教育人员,必须寻找到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实现医学教育转型与临床课程的优化、重组、整合,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可以实现医学知识的融汇与贯通。

1医学教育的转型背景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6

关键词:技工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整合策略;现状

对于技工学校来说,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发现专业课与基础课联系的更加紧密,课程之间的融合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对技工学校发展的现状

(一)计算机教学内容过于滞后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生硬的结构,表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方面较为死板和滞后。技工的基础性知识都是在依照大纲的要求逐渐实行的,教师没有做任何相应的调整,也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长期以往,教学效果较差,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必须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加以更新,多加入时代的内容,真正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成为社会中有用的技术型人才。

(二)计算机师资力量结构单一

在技工学校中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少之又少,在当前技校计算机课程中大多是计算机教学担任授课,这些教师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很是扎实,对各种类型的应用系统和软件知识轻车熟路,但是对技工专业技能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差,无法将专业技能与计算机基础知识有机结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而一些专业的技工教师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很擅长,但是对计算机知识较缺乏,无法独立承担此专业技能的教学。因此,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时,无法受到良好的教学指导,难以深入了解计算机技能。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的策略

(一)从计算机基础设置中实现整合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日渐凸显,使得学生无法受到更好的专业教育。在当前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的应用和网络基础等等,这些内容大多是办公自动化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发现这些内容已无法满足其他专业课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需要不断将计算机应用课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改革,调整相应的课程内容,加进一些符合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是多结合专业知识的要求来教会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使用。例如图像的设计,动画设计和简单的网页设计等,都需要将其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里,把这块内容单独设计在一个章节,锻炼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二)专业知识案例相结合实现整合

在计算机基础软件学习中,教师应该教会学生从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基础性操作知识之后,在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开展实习工作,学会将计算机技能与所学专业设计应用结合,并在课堂中挤出一些时间开展专业设计。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单独依赖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学习,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标,甚至有可能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充实使得学生没有学好计算机知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与专业知识的应用,就离不开计算机软件里各种功能的使用,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将专业知识成功应用到计算机中。此外,还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和比较,将更加丰富的内容成功应用到专业问题中。这时,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以汇总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和沟通,教会其他学生,进而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Photoshop这个软件时,教师可以提前去网站里搜索相关的视频教学,之后通过多媒体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然后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计算机将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然后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操作之外,结合专业知识,完成广告设计,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习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有氛围。

(三)从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实现整合

在开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专业课程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进而研究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提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统一作为演示教学,建立一个学科专题的网站,在网站上留出一篇空地,上面有丰富的本地资源,供学生下载和学习。在这些资源提供中,教师可以将资源加以分类,按所学的学科进行分类,方便学生找到自己的专业课。此外还可以建立学习论坛,给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教师子啊这个平台里可以把典型的问题加以归类,以便学生和其他教师查阅,这样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同时,学生还可以结合所学的办公软件功能,多制作出一些学习有关的电子作品,并上传到网站上,供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不断提高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以课程实效为取向来衡量整合

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及时有效的评价可以鼓舞学生更加努力学習知识。当然,教师在评价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教师设置的课堂任务是否合理有效,特别是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真正确保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合作精神,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是可以为将来从事的专业提供帮助的,让学习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结束语:

总之,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必然要求,也给教师和技校带来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此外,我们需要看到计算机基础和学生的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开展这项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有耐心有毅力的解决问题。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 张珊珊.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化建设. 2015(12)

[2] 龚静,曾建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微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01)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7

基础医学课程是康复治疗专业的必修课程, 不仅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完善知识结构有着较强的支撑作用, 而且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然而, 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主要采取传统医学教学模式, 即便有改革也仅仅是进行了如增加或减少课程门数及学时数等小的调整, 没有突出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 没有按照专业特色安排各门课程的内容及学时数。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校教师在分析医学基础课的知识结构、学生认知规律和对专业临床课铺垫要求的基础上, 打破学科界限, 对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整合性改革, 现介绍如下。

1 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

在20世纪, 西方国家的医学教育部门就对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正常形态) 、生理学、生物化学 (正常机能) 、病理学 (异常形态) 、病理生理学 (异常机能) 和药理学 (治疗) 等多个学科进行了教学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近些年, 在国内一些本科大专院校也有类似的探索, 如秦志华[3]、姜凤良[4]、罗萍[5]等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 并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1 理论课程整合改革

本校教师根据康复治疗专业培养目标, 优化各学科教学内容, 重新构建系统化的医学基础课程体系, 组织编写了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教材。本次课程改革的主旨思想是按照形态和机能对医学基础课程进行归类划分,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具体课程整合方案: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整合为人体形态学 (包括正常形态和异常形态) ;将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生理学整合为人体机能学 (包括正常机能和异常机能) ;将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将药理学内容进行整合, 变为药物学基础。

1.2 实践课程整合改革

在国内的实践教学方面, 莎日娜等[6]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的设置就遵循了对各门课程相关内容进行衔接、删减与专业无关的内容、增加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等的原则;廖林楠等[7]主张理论实践一体化, 理论课和实验课保持一致。我校在康复治疗专业医学基础实践课程改革中汲取以上经验, 开展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探索, 让教师在“做中教”, 让学生在“做中学”[8], 在实践中验证理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原理、掌握技能、学会应用。

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大部分学生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提高了学习兴趣及知识理解力、增强了学习效果, 具体结果见表1。

2 教学活动实施

2.1 集体备课

改变以往各个教研室各自备课的状态, 把各科教师集中到一起, 打破学科界限, 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 注意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下面以神经系统的集体备课为例, 具体见表2。

2.2 导入课程

导入课程的时间、内容、方法都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在设计导入课程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次注意各门课程的上下衔接, 最后导入课程, 导入课程的过程要有教师个人的特色, 不能千篇一律。

2.3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教师要跨学科讲解, 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进行阐述, 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各章节的重点, 进而突破难点, 将知识内化, 并应用到工作实践中。

2.4 教学方法改革

伴随教材和教案的改革, 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发挥自身优势,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比如比喻法、微课、翻转课堂等。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把以往“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模式改为“6+3+1”考试模式, 即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60%, 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的30% (其中实验课作业占10%, 实验课出勤及课堂纪律占10%, 实验课考核占10%) , 课堂表现 (包括积极回答问题、课堂表现等) 占总成绩的10%,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4 结语

总体来说, 经过改革, 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秩序、学生的学习成绩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这说明此次教学改革有正性作用。但是, 本次教学改革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各个学科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整合, 比如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还是由人体解剖学教师讲授, 微观结构仍然是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师讲授等, 各个知识点之间未能完整衔接。接下来的时间里, 本教学团队将进行深入探索, 删除各个学科重复出现的内容, 实现各个知识点的无缝衔接。

参考文献

[1]李伟东, 寿佩勤, 况炜.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改革思路[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5) :39-40.

[2]顾春娟, 陈莹桦, 杨智昉, 等.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 (12) :38-42.

[3]秦志华, 苏蓓莉, 陆国芳, 等.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0) :73-74.

[4]姜凤良, 张丽莉, 李雪萍, 等.高职高专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 (1) :40-41.

[5]罗萍, 沈华杰, 李树香, 等.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医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 (8) :794-795.

[6]莎日娜, 李树香, 甘萍, 等.改革医学基础课程服务医美专业建设[J].社区医学杂志, 2013, 11 (2) :73-74.

[7]廖林楠, 林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在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2) :15-16.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8

在我国多数普通高校中, 英语专业在基础阶段都开设了综合英语/基础英语 (精读) 、阅读/泛读、听力、语音、口语、语法、写作、英美概况等课程。有的院系为了拓宽学生视野, 还开设了大量选修课。课程的不断增开, 使师生忙于应付, 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受到影响, 基本功训练得不到保证。这样一来顾此失彼, 既影响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又影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此外, 任秀娟在《外语教学中关于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之思考》一文中明确指出, 高校外语院系的课程设置对人文教育内容忽视有余, 重视不足, 导致外语院系的学生中外文化修养浅薄, 很难担当跨文化交际的任务。同时发出了“外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任重道远”的感慨。这些学者的真知灼见为我们的课程优化指明了方向, 即:在保证有效的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 还应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将技能训练与人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 使英语专业的学生既有过硬的语言基本功又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思辨能力。而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基本途径, 下文将针对以上所述的新的课程建设方向提出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

二、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整合的方案

本文在任务型语言教学、内容依托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提出了包括进行课程之间的横纵向整合, 增设人文、思辨类课程, 增加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 增加实践性、原创型课程在内的四点改革方案。

1. 课程之间的横向、纵向整合:

即挖掘不同课程、不同技能之间的潜在联系, 形成立体架构。

必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比非专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英语技能水平, 应该具有能运用相对正确、准确、适切的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而专业基础阶段正是培养技能、打好基本功的最佳时期。然而正如芦建顺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课程建设的三个问题》一文中指出:“许多学校现在还沿用着20年前的课程体系, 将精读、泛读和听力作为专业主干课, 并配合以语音、语法、写作、口语、翻译等其他课程。这种以单项语言技能为教学中心的课程设置, 虽然有利于在某个技能层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但语言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 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已经表明, 大量可理解的输入是习得的基础, 而语言产出行为 (说与写) 也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不少学者认为改变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方式、提高输入质量、使输出与输入并重,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单纯强调语言输入或输出都是不够的, 需要两者的密切结合才能促进外语学习。

实践方法:在日常语言交流中, 人们并不是单独使用某一种语言技能, 而是混合在一起使用的, 因此单独培训某一种技能是不符合语言交际的规律的。同时, 技能的运用是多层次的, 因此语言教学也不能把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割裂开来。正如克拉申所指出的, 输出是对语言学习过程的理解、吸收、重组等认知行为最直接的反映, 不仅能反映教学效果, 更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牵引、触发学生的认知过程, 促进语言的输入。因此, 在课程整合中要把接受性技能和输出性技能的训练整合在一起, 使二者相互补充。首先, 把听力与口语课程整合为“听说技能训练”。因为听是说的基础, 说是听的延伸, 听力的训练不能完全局限在单向听力活动范围内, 把听力和口语整合为一门课程, 与说的训练相结合, 让学生尽可能参与互动的语言活动, 听说并行, 达到听、说技能互相促进的效果。其次, 把泛读与写作课整合一起为“读写技能训练”。阅读是一种语言输入过程, 写作则是一种语言输出过程, 对于这两种技能之间的关系很多语言学家都做过表述。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可理解性输入, 也增加了学生接触语言的机会和词汇知识。此外, 阅读还可以巩固以往所学的语言知识。二者的关系正如蒂莫西 (Timothy) 所述:“阅读与写作是互相依存的……阅读和写作是一种互惠的过程。很多语言输出都是基于学生所读的文章或是所听到的内容。比如, 让学生完成某一体裁的写作任务前, 先让学生阅读同一体裁的文章, 会给学生提供示范,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其中的典型的文章组织结构、写作技巧以及相关语言形式, 并应用到接下来的写作任务中, 可以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2. 增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课程:

把以往三年级才开设的英语专业知识性课程提前到二年级开设, 以弥补单一技能训练带来的不足。

必要性:王亦兵在《高师英语教育未来发展若干思考》一文中强调了专业应确立更高的教育理念, 所需的课程至少应包括英语专业类课程、教育思维类课程、人文社会类课程、教学技能类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类课程。然而,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只有35%左右的学时为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 而相比之下专业技能课程却占65%左右的学时。但是随着中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生高中毕业时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英语学习, 有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通过了公共英语二级甚至三级测试。这一现状要求英语专业阶段的课程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 使技能型课程和知识型课程的比例合理化, 既发展语言技能又传授知识。而具备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 如英美文化、语言学等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特色体现, 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此外, 与英语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经济、贸易等知识模块是学生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

实践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 内容依托教学法在国外获得广泛认同, 这一理念为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途径, 因为内容依托教学法能够把学科知识性课程的话题或者任务融入学习第二语言或者外语教学的语境中。这种教学法避免了语言技能训练与知识内容教学割裂开来的现象, 有利于完成语言技能的提高和合理知识的建构的双重任务。此外, 内容依托教学法也符合外语教学中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是外语教学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 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教语言的材料要尽可能真实:二是任务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 即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而内容依托教学法恰好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境和语言材料。因此, 在课程设置的改革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前面整合、压缩技能型课程的基础上, 将原来高年级专业知识课程, 如“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赏析”等原来三年级的课程提前到一、二年级开设。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学生四年级要准备考研、找工作等毕业相关事务而只有三年级一年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的问题, 使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系统。同时,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把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专业知识内容为技能教学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和语言输入, 同时技能训练成为获得知识的途径, 从而使语言的学习更有意义。其次, 适当增设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 如“现代汉语”、“商务沟通”等, 这些课程可以采用选修和必修两种形式开设, 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这样一来可以在专业基础阶段做到传授技能的同时, 还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将技能的培养与人文知识的传授结合在一起, 以适应国家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为培养基础及应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增设人文、思辨类课程:

即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丰富人文知识。

必要性:近年来, 以黄源深教授为代表的很多专家学者指出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思辨缺席问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0年重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语言技能和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 还要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但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普遍过分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 弱化了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 不足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必须改革, 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前提下, 拓宽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否则, 就很难培养出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实践方法: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语言水平同思维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水平是提高思维水平的必要条件, 反过来, 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同时,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是文化、知识的载体, 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和知识之间的这种三维关系为如何调整专业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方面, 增设相关专业知识和思辨类课程, 如“辩论”、“百家论坛”等。通过这些课程直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看问题的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敏锐性、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 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培训,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运用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基础阶段英语教学过程中设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发展、进行思辨训练的学习任务。这样使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知识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4. 增加实践性、原创型课程:

即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必要性:芦建顺指出, “不论从理论分析还是实际情况看, 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这一点是不能动摇的”。这一论述为我们在课程整合与优化中强调实践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实践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在做中学”, 即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任务型语言教学主张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 把语言学习看作是做中学的过程, 即学习者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有意义地使用语言, 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 在基础阶段的课程设置改革中要增加实践性强的原创型课程, 如“英语活动课”、“英语戏剧体验”等, 这些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就决定了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能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综合地使用语言,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浅谈西医基础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 篇9

医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观点应运而生, 其中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得到较为广泛认可。此模式对于世界医学教育改革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诸多不足之处。通过国内外众多院校的尝试与探索, 西医课程整合的理念日趋成熟, 应用价值日益明显[1]。

1. 西医基础课程整合的优势

1. 1 可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 弥补授课学时不足

在我国, 医学院校的本科生授课通常涵盖数十门基础课程, 中医院校的基础学科更是囊括了中医、西医学的众多学科, 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十分广泛。学生学习负担繁重, 压力较大缺乏学习的趣味性。因此, 有必要对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 以缓解有限的学习时间与无限的知识增长之间的矛盾。

传统教学模式中, “以学科为中心”的理念注重学科知识完整性, 存在基础课程的一些内容的重复讲解的情况。如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在组织胚胎学中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讲解, 生理学的相应章节中仍然需要重复讲述, 甚至在病理学、免疫学等后续学科还会涉及。这种情况显然影响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 西医基础课程整合可以有效避免此问题出现。结合不同院校的实际情况, 选取医学基础课程中那些最基本的核心课程实现整合。既可减少授课的学时需求, 又能在教学中更好理解学科知识的相关性, 减少相同知识点重复讲述, 从而实现教学过程集约化的教育改革理念。

1. 2 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习方式通常是被动接受的 “填鸭式”教学配合 “题海战术”进行复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几乎无从培养, 学习的方式方法单调枯燥, 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课程整合减少了理论和实验的授课学时, 学生的课外时间明显增加, 更多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我国西医基础课程整合已开展多年, 其涉及的相关内容极为丰富, 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同时需要通过同学探讨、师生沟通以及网络查找等方式不断充实理论知识。这种课外学习的客观需求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特点来确定学什么以及如何学, 从而让学习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2]。

1. 3 可以改善西医学科间衔接不良

医学课程体系中的诸多学科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 人为地将医学知识分解为不同的学科, 容易导致学科之间的内容分离, 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的衔接宏观形态与微观形态、生理性结构与病理性结构以及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从而使形态学和机能学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医学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 通过与PBL等教学模式的结合, 还可在整合过程中更为自然的引入病例分析, 从而实现基础与临床课程的关联, 避免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脱节情况的出现。

2. 西医基础课程整合存在的不足

2. 1 教学大纲制定以及教材编写急需完善

“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延续多年, 其相关理论的研究业已十分深入, 而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 课程建设水平亟待提高。一方面, 教学大纲制定思路不明确, 各院校的课程整合过程虽然特色分明但缺少协调, 不能形成合力提高课程改革效率; 另一方面, 配套教材的使用比较混乱, 不同院校撰写教材、使用教材缺少统一的思路, 涵盖内容尚不一致。医学教师应尽快完善教材及大纲制定, 保持兄弟院校间沟通, 使课程改革的理念更具可行性。

2. 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课程整合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理念的改革, 长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广大学生乃至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 先进教学理念探索乏力、推广困难。医学院校教师应不断提高教法、改变对课程整合的理解认识, 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学法改善学习效果, 在授课过程中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3 师资培养不足

医学教师通常具备极强的专业特色, 本学科的知识较为熟练甚至精通, 而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则比较薄弱, 难以适应课程整合的需求。只有通过充分有效的师资培养, 才能使教师的学科特色逐渐淡化, 才能使教学改革的理念趋于成熟, 才能实现正真意义的多学科理论和实验课程的优化整合。

综上所述, 以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模式符合医学生的思维方式, 西医基础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尽管还存在一些不足, 通过医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课程整合的理论必将逐渐完善, 必然对医学教育体系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西医基础课程整合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西医基础课程整合能够有效的解决基础学科学习内容重复、课时不足以及学科间脱节等问题, 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关键词:西医基础,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颜京霞, 王海涛, 高俊玲.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讨[J].解剖学杂志, 2007, 30 (6) :825-826.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10

关键词: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改革

最近, 教育模式和教学改革兴起,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也无论是不同层级的学校, 许多医学院校也参与其中, 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并取得显著效果。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整合课程内容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存的医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得滞后, 与临床实际严重脱节, 因此整合基础医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以机械式的记忆为主要学习方式, 教学是“满堂灌”, 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整合过后的基础医学课程优化了课程结构, 利于学生的快速理解和记忆, 也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和框架, 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素质。我校在课改的大趋势下,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整合课程, 进行了一系列求索。提高尝试, 形成了《基础医学概论》这一书, 内容主要包括人体解剖, 生物化学、组织学, 此外还包含了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相关内容, 该书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在广大的非医学专业学生和教师中引起重大反响, 促进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改革和实践。

一、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情况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医学院校的非临床医学专业, 这些专业虽然所学课程内容不同, 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也大相径庭, 但是都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常识, 都要接受基础医学课程的训练。很明显, 作为医学院校的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知识深度明显低于专业学生, 所涉及的医学知识范围也小于后者。在教学时间上也是大大少于专业学生。传统的教学内容分布在不同的教材中, 各医学学科成一书, 这样学生的学习内容过于庞大, 教科书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编写和教学。这一特点明显不能适应科技的进步, 知识内容的快速膨大这一时代步伐, 也会给学生带来过高的学习压力和负担。各学科缺少有机的联系, 各学科教学老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 学科之间彼此孤立、脱节的现象严重。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很难形成一定的医学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比较混乱, 因此也不能高效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公共事业管理或信息管理的人才。

鉴于以上问题, 我校从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自身的师资队伍, 以信息管理专业为试验点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实验, 在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中及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和探索。这次教改和探索以《基础医学概论》为教材, 内容以器官系统知识为中心, 涉及多学科的医学知识。整个过程从2012年春季开始, 持续到次年的春季, 为期一年。此次医学课程整合为缩短课时, 有效提高学生医学常识和素质, 形成基础医学课程系统提供了可能。

二、课程整合过程

整个医学课程整合并不是压缩和减少课程内容, 它紧贴“必需、够用”原则, 同时从实际运用出发。基础理论教学的内容以应用为目的, 以“结构———功能———疾病为主线”为教学主线。贯穿于这条主线之中的是人体生理学、组织学、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从中可以窥见基础医学知识的规律和本质以及发展前景。整个教学从介绍人体的形态、功能以及器官、系统开始, 让学生对基本的人体有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 完成从形态到功能, 纵向到横向的教学过渡, 将人体形态和功能结合讲述。教师在此过程中, 应舍弃陈旧的, 不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 同时使学生了解课程体系, 形成医学知识系统。以泌尿系统这一为例, 铭记尿的生成这一泌尿系统的关键作用是这一章的主线, 先讲肾脏的解剖结构, 再讲血液循环的特征, 这样讲肾脏的组织结构便水到成。接着, 沿着这一思路, 讲解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单位对疾病的过滤的作用。教师教学应注意应用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原则, 讲求从正常到非常的过渡技巧。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规律, 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完成从横向到纵向的过渡, 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 对尿生成的整个过程有全面清晰地了解。而在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在讲授解剖结构时, 先交代其和功能的关系, 在教授生理功能时又重复这一教学内容, 浪费了课堂时间, 降低了课堂效率, 也很难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系统, 造成知识点散落、混散。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高效地整合课程知识, 我们教学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教师组成教学组, 共同商讨和交流, 基体制定教学大纲, 同时在一块备课, 编写教学讲义。这样就能让知识形成一定系统, 减少不必要的教学时间, 让学生更快、更高效的掌握医学知识。

三、关于教学的改进

教学的改进主要是教学方法的改良和教学手段的变更。这两个方面的整合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课堂上启发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敢于向权威挑战。同时, 运用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比如PBL和案例教学, 提高教学的形象性和直观性。多媒体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有效运用可以扩大课堂教学量, 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更加生动和形象。同时, 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 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以教材为中心开发讨论课题, 让学生就此讨论,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师给予解析和纠正, 养成学生自我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有效成果和问题

基础医学整合课程的实践持续了一年,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信息管理师生中引起了重大影响, 受到一致好评。通过观察课程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态度, 不难发现此项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佳绩。因此, 这一改革可以继续实施, 在其他非医学专业也可以实施。虽然基础医学改革课程取得了佳绩, 但是问题也不能忽略, 比如基础医学课程整合过程中, 教学内容很难大范围和合理取舍。又如教师教学观念改变的转变。

五、结束语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使知识更加的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 更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学。对于在此过程存在的问题, 只要探究出解决方法, 就会使这项改革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乔敏, 路振富, 孙宝志等.学习哈佛经验, 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4) .

[2]钟本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3) .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11

关键词:BB平台;电子电路技术基础;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电子电路技术基础是计算机及电子信息类专业最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也是这些专业整个知识和能力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它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能否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和关键。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概念比较抽象,公式繁多且复杂,给本科生的学习、理解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

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电子电路技术基础作为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中包含《电路原理》,《数字电子电路》,《模拟电子电路》三门课共72课时,内容多,时间少,难度大是这门课的首要特点。在课时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教师不得不放宽教学要求,缩小知识点范围,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所能接触到的知识不断缩减。同时在实验课方面,学时的减少,使得学生的实验项目只是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更多的只是模仿,达不到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的要求,从历届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效果较差,挂科率较高。

为了解决课堂教学和实验所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电子电路技术基础的兴趣,巩固和拓展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实践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摆脱以往单纯的模仿性实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因此作为辅助教学重要手段之一的网络教学BB平台在教改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把电子电路课程教学与BB平台相整合,发挥网络教学中内容丰富,操作简便,互动性强,能整合多媒体信息和提供高效学习环境的特点。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互动自学的新型学习教学模式。

一、BB平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众所周知,由于课堂学时的压缩,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即使完成了,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足够的课堂互动时间,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BB平台可以对这个缺陷进行补充和拓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重点的知识在课堂上讲解,把其他录制成教学录像放在BB平台上,要求学生自学,还可以将相关的教学资料上传,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与预习。这样避免了学生由于课堂学习时间不足导致知识点掌握不牢,而课后又找不到相应的学习资料。

同时BB平台提供给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在线答疑和辅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解答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本来就比较复杂的课程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吃力和厌烦的心理,我们可以提供讨论区,解答区让学生互相提问和答疑,或者学生向老师提问,老师来答疑,老师也可以在学生讨论区参与讨论与指导。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BB平台与虚拟工程训练相结合

实验是电子电路教学中另一重要环节,以往的实验是验证型的,学生惯于模仿性实验,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主动性和和个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将其中一些实验按照完成一个虚拟工程的过程去管理,由实验方案的设计,元器件的选取,实验的过程,及测试的过程都要求学生按照完成工程的过程去执行。这需要教师与学生大量的沟通与交流还有老师对实验全过程的监督。因此,BB平台在这个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学生需按时上传实验阶段性的结果,如果有问题,可以在实验交流区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可以将对学生实验过程意见的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进行修改和下一步操作。BB平台可以令复杂的实验过程完全在老师的监督与指导下进行,学生也可以随时得到解答和帮助。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与积极性大大提高。

利用BB平台进行合理化课程考核

以往电子电路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学生的平时成绩来源主要为考勤分数加上作业分数,而课堂考勤均为点名,容易出现逃课的现象,而且有些学生即使到了课堂仍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听课上面。如果改为用BB平台考核,学生在平台上做作业,下载资源,在线听课的次数和时长都会被系统记录,而所做作业的成绩,所提问题,所做回答均会形成统计报告,然后加入到期评成绩中去。这样对学生来说,考核方式更公平合理,这种考核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总结

BB平台在电子电路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整合,在教学资源,虛拟实验训练指导和课程考核方面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教学的短处却是网络BB平台教学的长处,我们应善于利用科技进步给我们提供的良好条件去推动电子电路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军,王秀敏,肖丙刚,基于BB平台的“随机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35期总186期;70-71

[2] 刘娜,浅谈网络教学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5527.TM.20121030.1645.001.html

[3] 杨玉强, 腾香, 戴心来, 王秀敏,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 年4月第28卷第2期

课程整合教学基础医学 篇12

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和必要手段。

一、整合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人们开辟了一个视频、音像、文献资料查寻的新领域,它所产生的信息含量日益剧增,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展示了一个全球性的大百科全书,展示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知识信息宝库。信息技术构成多媒体资源共享,专业和相关课程教学网站的信息资源不断更新,这些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和全球化,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多样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学习过程的互融性。这恰恰可以满足人本主义和学习个性化的需要,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教育信息化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目标:

1.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完成对教学内容的优化、选取与序化,使之更加适用高职学生。

2.通过课程整合,提高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和能力,建设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3.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有利于培养出高速发展的旅游类产业相适应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的旅游类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主要内容、教学方法

(一)主要内容

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探索和创新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优化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设计,对吉林省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起到理论指导和现实的推动作用。借鉴国内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先进经验,对信息技术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和改革,提出新的理论和课程设计,树立多元课程评价,设计多元考核评价,以职业能力导向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评价内容,探索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1. 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详实的数据资料,进一步研究二者整合的重大战略意义。

2. 对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进行探讨,着眼于课程整合的可行性与二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分析。同时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剖析,寻求二者的共性与个性,在此基础上探寻二者的有机结合与互动。

3. 通过案例分析,为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提供理论依据。

4. 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实证研究。针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进一步分析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创新并完善课程改革。

5. 信息技术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和内容选择,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转变。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大学的授课方法,为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个性化的学历教育、终身教育、教育培训和教育、教学资源开发等多种服务。

(二)教学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前计划、课程设计、课程观察、课后思考等几个环节,不断调整、改进和完善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搜集与整理分析,考察国内高职院校的理论研究成果,为课程整合提供有益的借鉴。3.调查研究法:通过访谈、问卷、实地考察、座谈等方法来了解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现状,为课程整合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4.个案研究法:搜寻和确定有意义的个案,真实、客观地进行描述,充分地分析个案中的各个变量要素,并从中归纳出一个或数个经验性的结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课程整合中去,使之具有普遍性,实现理论突破和课程创新。5.经验总结法:通过对众多材料和经典案例的分析、综合、归纳,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为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范例。

三、意义

信息技术已应用到学校各个领域并受到高度重视,形成了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软硬件环境,具备将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向网络资源化深度推进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旅游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实现教学资源与信息的全面扩展,注重培养学生利用网络采集、分类、归纳知识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科教学任务,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进入网络世界收集资料、扩展视野、获取新知、解决疑惑,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开展更具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支持;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组织、引导、帮助的作用更为突出,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植筋下一篇: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