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精选8篇)
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1
思考与练习
1.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目标、途径与方法的?
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培训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其内涵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等四方面的内容。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技术手段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途径与方法:
(1)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2)要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吸取“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的优点,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4)要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实现课程整合的必要前提。
2.您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的?您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误区?今天的学习对您有哪些启示?
提示:在回答本问题时,可以结合您在教学中遇到的误区,从技术方面、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方面、教学资源应用方面、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等来回答,并结合自身的特点,答出这些对您教学的启示。
3.应当根据什么来确定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
提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选题,主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结合信息技术环境下能够提供的支持这两个方面来阐述
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2
一、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
1. 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4)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2.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
(1)阅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
二、学习环境的构建
学校建立语文网络教学网站“网络语文实验室”。网站分为资源区、学习区、交流区、教师区。
资源区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站内资源有在线图书馆、基础知识、高考特区、新闻中心、学习方法、课件等;网络资源精选网上相关网站进行链接。
学习区分为课文、阅读、写作、口才、研究几个版块,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相应的版块以不同的课件形式呈现。
交流区有论坛和聊天室供学生进行异步或同步交流。
教师区介绍在线教师情况,提供电子邮箱,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整合的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1. 教学内容问题化。
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 教学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 教学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习惯。
4. 教学结果创新化。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四、整合的实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力于探索“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此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甄别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电子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小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质疑、辩论,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共享任何一组的学习成果。
应用“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析教材,然后确定系列课题,供学生选择。选题时,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事能做”;二要与学生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有事可做”;三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有事愿做”。
2. 自我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作品化。
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一定要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交流。因为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在研究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 组间交流问题化。
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其目的有三: (1) 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 (2) 其研究的成果会存在不完善甚至错误认识的可能,通过展示会为其他同学或教师所发现,并通过解答其他组同学的疑问,使问题探讨的程度加深,认识更加合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和向其他组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倾听、观察、分析、概括、归纳、讲解、提问、辩论、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
五、引发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1.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的支柱。
信息技术不应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多个层面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3
一、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对于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可以归结为三方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软硬件发展不平衡。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政府主导的,以教育界为主体、商业、文化、科技界多方参与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实现硬件、软件二者的和谐发展。但是目前大量存在软件建设和教师信息化素质的建设跟随不上硬件建设的情况。硬件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易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一种投入上的满足。软件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对硬件设备建设的投入很大,而对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还远远不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与内容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在当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在实现了“校校通”装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宽带网的地区和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却普遍滞后。比如在当前开展的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太多情况是学生们忙于网上查找信息和进行低认知层次的复制、粘贴,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成为所谓的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过于注重整合的外在形式特征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少内涵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发展不平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在逐渐的深入与拓展,业已得到研究领域内普遍认可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在一线教师那里却难以施展。迄今为止,在广大教师中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对于当前研究中所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众多新型教学方法,实践中也存在着机械照搬的弊病。
二、从学校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三年度(2000)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台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一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
可以看出,它阐明了整合的目标——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也揭示了整合的内涵——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从培养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意义,而不是像传统观念那样,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意义局限于改进教与学过程的某个环节或者只是为了提高信息素养;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来界定整合的内涵,而不是像传统CAI或cAL那样,只是把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手段。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目标和整合的内涵来看,学校是作为一个学习和旅教的平台,要想按要求进于示课程整合,就必须先完善这个平台,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校园网络等一些硬件设备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硬件都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特别是农村的一些中小学。政府及一些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硬件的投入,但是,在这个更新迅速的社会环境下,很多时候,刚刚投入新建的设备就已经接近了落伍的边缘了!或者有很多地区,地方和学校完全没有能力购置一些与计算机或者是一些新型的教学媒体有关的设备,在社会各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时候,他们还是采用原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把学生引入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教育环境中去。
三、从教师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在课堂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监控者的作用。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教师变量主要包括教师对信息技术用于教学的态度、相关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以及教师整体的教学投入、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等。
目前大量存在软件建设和教师信息化素质的建设跟随不上硬件建设的情况。硬件设备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易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一种投入上的满足。软件是知识形态的技术,是人类思维程序的外化,软件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过程,不能使人在感觉上立即得到投入上的满足。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进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对硬件设备建设的投入很大,而对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和教师的信息化素质的提高还远远不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篇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黄潭中学
余
杰
[摘要]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来阐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等问题,[关键词]教育课程
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课题,第一层面的第一类课题是,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其实质就是课程信息化,它的教育技术专家们站在信息技术发展应用的立场上所特别关注的问题,追求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单向整合,第一层面的第二类课题是,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其实质是信息技术课程化,它是课程专家们站在课程变迁创新立场上所格外重视的问题,追求的是“课题一信息技术”的单向整合,第二层面的课题则是,怎样在信息技术与言归于好程互动在双向整合过程中实现两者的整体化和一体化?实质是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它是人们立足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于旨在实现人与文化整合同一的当代文化哲学立场上所深入探究的问题,追求的是以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为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
实际上和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涵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双追求一种深化和提高,教育技术专家和课程专家已经分别就“信息文化——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信息技术”的整合进行了长期的卓有成效的探讨,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为人们深入挖掘,探讨和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课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并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面对这一课题,人们需要首先在更深的层次上探明两个基本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哪些基本原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不仅关涉课程结构与课程过程的平衡和统一.而且是当代课程本质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文化哲学视野里,课程作为进入教育领域的特殊文化,实质就是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在课程结构与过程的统一的意义上,课程就是人的学习过程。人的学习总是具体的知识学习、经验学习、文化价值学习以及学习的实现,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需要分别处理知识之间的关系、经验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课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信息化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有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价值的整合.以及课程研制的整合等四条基本原理.
(一)知识的整合 A07 在分科课程的历史传统里.对人的学习而言.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知识的“外在”与“内化”的关系、不同知识系列之间的关系以及知识的“准备”与“获取”的关系.所以知识的学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分科知识的学习,二是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学习实质上是行为的持续而较为稳定的变化,行为变化只有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很少是仅仅应用某一学科的知识的;而更多的是超越学科界限.综合应用适合的或有关的知识,这就需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如果问题或情境超越了人们已经具有的知识并且十分重要.人们就会尝试着去寻找和掌握未具有的必要知识,这就需要具有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在信息文化背景里,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 这里所谓的经验,不是感性意义上的而是哲学一元论意义上的经验,学习经验强调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学习者在经验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活动中学习心理与经验世界的双向互动。人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来自经验的建构,所以对于学习者学习的真正实现来说,课程就必须经验化,但是当前我国课程只停留在作为内容的外在知识层面而忽视了经验的内化,导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等待着接受外在的知识而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冲主动的过程,就需要使课程成为学生亲身经历的经验.使学生学习生涯成为一种.永远无法忘怀的经验。
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转化、同化和顺应三方面.转化就是通过知识内容与环境的融合,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条件”,创造出作为经验世界的新型环境,同比,就是内在的“心理经验图式”将学习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主动反应形成的各经验散片“吸收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顺应,就是能动地把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心理经验图式“,以应对经验世界变化着的情境和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时空统一的整合.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颗畅地融会到已有经验的意义系统之中.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
学习作为学习者”融入“现实生活世界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在知识和经验学习基础上的价值学习.价值学习遵循价值认识规律,”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价A07 值感知、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⑦正是通过价值认识过程,个人的价值观才得以形成和发展。价值观具有主观性、稳定性、发展社、社会历史性、导向性和系统性,它实质上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价值现是经过选择获得的.这种选择必须是自由的而不是被迫的;是从可选择的范围内进行的,选择时必须同时具备其他可选择的内容;是经慎重考虑后的选择⑧因此,从根本上说,价值的整合就是建构价值学习的自由选择机制,这种选择机制必须贯通学习者的价值认识、价值理解和价值体验的全过程.在教育和课程领域.价值的整合涵括了在民主化背景中“多元价值”的认同,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个人自身关系中的“体知情意”价值的整合。这关涉个人的生理与心理价值的关系.生理的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心理的“知情意”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个人的身心及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理想的模式是“全人教育”。二是在社会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中“多元文化”价值的整合.这关涉全球文化与民族文比、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一般文化与亚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群体文化与个体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等等之间的关系,理想的目标是“多元共存”,理想的模式是“通识教育”。所以在民主化社会.教育和课程的独特职能就是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习者提供共同的经验。
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在价值的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现实的危险或陷阱,这就是多媒体网络课程可能引发学习者满足于虚拟生活世界,对投入到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价值感知和理解与价值体验的断裂,不过,这一威胁虽然存在但不是主流,主流是虚拟学习对真实实践活动学习的促进.所以,一方面,我们在研制多媒体网络课程中,必须认识并强化虚拟的正面影响.与流行的臆测相反,课程体系里虚拟的生活世界,更能培养学习者参与实践活动的强烈意向,更能激发学习者走出虚拟世界进入真实生活加以亲身体验的兴趣。这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并定向于学习者投入社会真实生活的意向和兴趣.发现、探究和解决多媒体网络课程的内容、形式、结构.以及它们与学习者的适动性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在研制社会问题中心学习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中,需要实现信息化。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四)课程研制的整合
课程与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信息文化必然催生与之相适切的新课题文化。前述知识的整合、经验的整合以及价值的整合.实际上是在酝酿着信息课程文化的创生,而这一创生只有在自觉的课程研制过程中通过规划或设计,实施和评价才能确立和实现.因此,所谓课程研制的整合原理,指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比课程文化.课程研制是进行课程规划,并把课程设计投入教育活动中实施并进行评估,反A07 馈和修改完善的过程.包括课程规划或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三个基本阶段.在课程规划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确定信息化的理论取向、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和组织形式、经验的选择和组织方式等,设计出信息化的新课程方案;在课程实施阶段,采取适宜的多种教育活动样式,教师组织引导学生,以信息化新课程方案为根据.开展信息化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学习,让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价值内化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成果;在课程评价阶段,建构起信息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研制过程的状态,待别是对课程实施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以确认和推进信息化课程文比。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以学生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文化.所以需要在此着重提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强凋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在已有课程研制的理论和实践中,学习者仅仪被动地参与了课程实施,甚至仅仅被动地参与下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很少参与课程评价.并几乎被排斥在课程规划或设计之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谓学习者参与课程研制,就是学习者要全程参与规划,实施和评价等课程研制全过程,成为名副其实的课程规划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评价者,从过去被动的课程内容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研制者。这样,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课程研制的主体,就可以尝试解决当前我国课程研制中教育技术专家、教育理论专家学科专家与教师、学生分离甚至对立的问题,让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和学生一起研制课程、在全国性和地区性层面的课程研制中,以技术专家、理论专家和学科专家为主,教师和学生为辅;而在学校层面的课程研制中,则以教师和学生为主,各类专家是指导者、帮助者和咨询者。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与基本原理,紧接而来的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而撩人心弦的基本策略问题,它召唤人们挥洒才情去梳理和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行动的完满思路和可行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 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
当前课程整合的主题主要有下面四个:
1、构建新的能走向未来的课程价值观念。课程价值观念,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只有确立了课程价值观念,课程整合才会成为实质性的而非形式的;
2、重选内容。重选内容的实质是重构课程的开放性;
3、重构模式。重构模式并不是一件难事和并不需要多长时间的话,那么要使它代替已有的课程模式则是相当大的难题和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培养能够操作新课程模式的教师。任何课程,一旦投入实施,就必然由教师来操作。新的整合课程的实施成功与否,决定性的环节是它与教师之间是否互相恰切。要使他们与新的整合课程相恰切,就必须对已有教师进行及时培训和改革师范教育的模式。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A07 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
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联系电话 *** 黄潭中学 余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中学历史 失误
1 片面追求教学情境,忽视教学目标。
很多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希望营造一种宽松、热烈、探索求知的教学情境。然而,有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创设一种好的教学情境与实现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他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多媒体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渲染一种热闹的教学气氛,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就感到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情境创设往往就会出现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这样的课堂是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同时又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而情境的创设可以有多种方式,适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辅助实现创设教学情境,而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所以,只要有利于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历史教师应更多地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掌握适度的原则,重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学会正确选择和恰当运动多媒体信息技术,这样信息技术能够以它独特的魅力和作用为历史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
2 片面追求教学效率,忽视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效率理解片面,认为教学效率就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和“高速度”。特别是中学历史课程,高中阶段的课堂都是专题史,课本介绍简单,时间跨度很大,初中历史的课程设计虽然是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但是更加注重对重大事件的教学,忽略一般细节线索,这样,必然的`课堂容量就会大。为增加历史知识传授密度,同时又要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所谓课堂效率,利用声光电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如果过于追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而忽视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结果是,教师、学生都被多媒体教学课件诱导,“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囫囵吞枣,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和学生的一般接受能力进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教学,不能片面的追求效率和庞大的信息量,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的学习其实是学生作为个体的一个主动建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从自己的一般认知基础出发,依靠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知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以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坚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与建议,坚持启发式、交互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习效率,以收到良好的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3 片面追求奢华立异,忽视科学严谨
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能有效地弥补传统的历史教学的不足。但在许多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只停留于表面,盲目追求课堂展现的美感,在华而不实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容易产生知识性的错误,把学生搞得昏头胀脑,这样也是偏移历史课程教学价值的。由此可见,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奢华”只会对对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干扰。还有的历史教师将授课的特色,教学的闪光点简单的理解为没有原则的与众不同。甚至将一些歪曲的事实展示给学生,向学生传授一些片面性的甚至误导性的观点。历史课程的教学,就要基于事实性原则,正确是教学的底线,教学环节要注意是否科学严谨、连贯。
4 片面追求学生活动,忽视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
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课堂是属于学生的;现代教育将利用信息技术列为必要的手段,这也成为当下衡量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两个要素。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试着将二者合而为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大量设置学生的活动:表演、辩论、唱歌、朗读、讨论等,整个一堂课就是一期曲苑杂坛,教师成了报幕员,而学生演的疲惫不堪,看的好似走马观花,根本谈不上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样的课堂教学实质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认为如果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削弱学生作用。其实,这是错误的认识,正是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现代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永远无法替代的。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组织严谨有序的课堂,还要注意调节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及时的反馈纠正,这也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教师授课时的肢体语言、情感色彩对学生的感染力也是计算机永远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历史教师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能力,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 片面追求信息素材的简单罗列,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
培养一些历史教师的课堂演变成信息技术的展览会,过度地使用声音、图片、动画来展示教学内容,这样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偏离了历史课堂教学传递知识的主题师不管学科和所传授知识的特殊性,一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一般的历史社会发展规律一下子显示出来,没有给时间思考和总结,这样更无法实现学生对知识再加工与再创造。还有很多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上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或者课件提供给学生,大量素材性的资源罗列,根本没有注意到历史课堂的实际情况和学校以及教师之间的实际差别。对于无关信息的过滤工作没有做,对于与本校本班级历史学习主题的相关的资源分类的工作也没有进行,因此,大部分学生获得的都是没有系统性、没有层次性、没有针对性的素材课件资源。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学生在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接受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得到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站在客观的立场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与发展自我的思维能力,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思维素养训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篇6
(讲座材料)
双庙子小学
讲座人:刘志刚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而开设的。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信息技术价值观,进而使学生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其他学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工具。由此可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它势在必行,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整合,即综合,是指使分化了的系统的各要素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及其所承载的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课程的教学等要素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从以上内容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两种不同的理念,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质上包含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它考虑整个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的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将信息技术既作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又作为自主、探究学习过程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一 改变教学模式,实现人机对话。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机对话,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营造生动、逼真的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乐趣,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可以这样设计课件:打开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不断翻动着的地球,牢牢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主要写了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随着学习的深入,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了“范围很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三个主要按钮,按任何的一个按钮进去,屏幕上都会再现课文的有关段落,同时呈现课文中有关的地球知识资料,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学习取向,自主地利用资料库中的信息资料进行观察、思考,或根据计算机课件的要求进行听、说、读、写、议、思等。整堂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人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可爱的草塘》一课,课文围绕草塘的“可爱”,描写了草塘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赞美之情。教学这课时,教师也可以设计这样的课件:打开计算机,屏幕上就出现一片美丽的草塘,配上一段悠扬的音乐,让人赏心悦目。通过理解课文,深入学习,学生对草塘有了初步的映象,这时,教师和学生共同打开计算机(学生每人都有一台计算机),屏幕上依次呈现“景色秀丽”“物产丰富”“风光奇特”三个主要按钮,按任何的一个按钮进去,屏幕上都会再现课文的有关段落,同时呈现出草塘的迷人风光,充满无限的情趣,让人不由产生一种赞美,一种自豪,一种喜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上机操作,选择一种画面自读自悟,充分感受北大荒带给他们的乐趣。计算机就像一位称职的老师,或启发学生感情朗读,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人机对话”,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 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动感画面。
动态的事物往往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更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信息技术的课件,能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化无声为有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式呈现出生动、有趣的动态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并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有效地诱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始终保持昂扬、亢奋的心理状态。例如:《武松打虎》一课,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记叙了武松打虎的过程。文章配有的插图是静止的,无法表现“打虎”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计算机教学软件中的动画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武松镇定自若、机智勇敢地与大虫搏斗的扣人心弦的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而武松的英雄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又如:《草船借箭》一课,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学习这篇课文的关键。课文中静止的画面无法表现“借箭”的扣人心弦,也很难体会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化静为动,通过播放计算机教学软件中的动画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当年硝烟弥漫的战场,诸葛亮是怎样镇定自若地指挥军士擂鼓呐喊,草船借箭。屏幕上诸葛亮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他的一举手,一抬足,无不流露出胸有成竹、从容不迫,与曹操的紧张、害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学生不禁感慨诸葛亮的知天文、识人心在这次战役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课件中动态图象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
三 创设学习情境,丰富学生感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将探究——这人类的天性和创新的源泉这种高层次认知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使学生主动适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学生的听觉、视觉都参与感知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发展智力,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从而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例如:教学《观潮》一文,教师可以通过放映多媒体教学软件,引导学生通过听觉,体会大潮的声音——“好象闷雷滚动”,“如同山崩地裂”;通过视觉,体会大潮非凡的气势。先是“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是大潮向前推移,通过画面,学生很快理解了“横贯”的含义;在画面中,观潮台上人山人海,与浪潮形成了对比,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浪潮比喻为“白色城墙”;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浪潮汹涌澎湃,铺天盖地地卷来的壮观景象,让学生理解全文的重点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实践证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省时、快捷、高效。它可以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借助于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和生活化。不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而且大大增加了课堂密度,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巧妙利用资源,提高信息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育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新课程倡导我们教师要有一双发现教育资源的慧眼,善于开发利用隐性资源,将宝贵的教育潜能挖掘出来,帮助孩子拓宽教材时空和知识领域,不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在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计算机课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融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整合。如在学习“文字处理”时,可以将其与写日记、写作文结合起来;在学习网络技术的相关技能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本地的“环境状况调查”综合活动,去收集处理有关信息,并录入计算机进行交流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相应学科的知识能力,同时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当前,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课本为载体,具有封闭性。我们可以将课本内容及其有关资料制作成网页,以建立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单调的文字教材变为信息密集、形式多样、海量开放的资源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前将所需资源整理为文件夹或内部网站,让学生访问、选择信息;或教师提供网址、搜索引擎等,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或课后延伸中去因特网、资源库收集信息。这样,教师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运用网络技术收集和分析信息,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学习资源也由封闭变成开放。例如:学习完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单元题目:李白,你认识多少?让学生课后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李白的生平、性格、爱好与作品、风格及人们对他的评价等,并把内容及网址记录下来。这样,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通过交流合作,获得共同进步。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对话过程。交流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个过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在网上开设一些专题或聊天室,供学生利用BBS、聊天室等信息工具进行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交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这就增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了协作交流、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与条件。而合作学习则是培养学生个人竞争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的最好形式,它可以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和组内人员之间的协作,有助于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及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在此阶段,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的竞争、协作和角色扮演等合作学习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各自的特长,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竞争、相互补充。他们通过分工合作,获得共同进步,不仅学到知识与技能,而且在过程与方法上获得收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体验。这时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协作工具,学习活动已成为学生带有创意的、真实的主体认知活动。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问题调查与信息的搜集、处理、交流、发布等探索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发展了情感与态度,培养了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不难看出,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的逐步加深,信息技术的作用愈来愈重要,教师灌输“教”的成分愈来愈小,学生主动“学”的成分愈来愈大。学生开始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并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是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从而使切切实实的把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整整实施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存在不少急需改进的问题。对于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笔者归结为以下几点:
1基础软硬件设施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是政府主导的, 以教育界主体, 商业、文化、科技界多方参与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实现硬件、软件两者的和谐发展。可是由于两者发展的内在规律的不同、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到位等原因, 还远未达到平衡发展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在理论研究中忽视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比如教师的技术培训, 当前各地教师培训虽然开展较多, 但实际效果不容乐观。目前还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不会使用计算机;大部分学校还只是将计算机主要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等等。
2教学课件制作偏离使用价值。有些教师认为, 编写和制作好了多媒体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 而没有预先进行整体设计。上课就变成了幻灯片放映, 受课件的编制形式所累, 课堂教学失去灵活性和互动性。学生学习也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进行, 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 没有足够的时间主动去思考。
3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很多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网进行教学时, 只是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网页资源提供给学生, 大量素材性资源罗列在一起, 并没有对无关信息进行过滤, 对于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分类的工作也没有进行。有些老师要求学生阅读网络资料, 但是只是按教师事先划好的条框、详细的问题条目等进行填表式的回答即可, 并认为这样就完成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整合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三、有效开展课程整合的建议
1改变教师传统观念。教师不仅要把知识教授给学生, 在教课的同时还要把专家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个体语言, 还要在教授的同时与学生交流, 互相对话,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进而使学生融会贯通。事实上,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 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越充分地得以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一个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评论者的角色。也就是说, 教师除了要有主题、有秩序地组织课堂教学, 还要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 及时地、正确地总结、归纳、评论他们在学习中所取得的成绩。教师的角色需要发生很大变化, 教师由原来知识的输出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和协调者。
2信息技术的手段应多样化, 取长补短。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使教学的内容得以充实, 也促使着教学方法及手段的不断改革, 先进的科技成果, 如幻灯、电影、唱片、电视、录音、程序教学机和语言实验室等, 被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后能够带来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这些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 不是简单地应用于教学, 而是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创设主动学习情景, 交叉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 取长补短, 弥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不足。强化教师的作用, 增强对课堂的控制力, 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教学内容而非教学载体上。
3完善教学体系, 以科学的教学结构为准绳。我们虽然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 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 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开展“课程整合”实际上是对传统教学结构的反思与完善, 我们认为, 科学的教学结构应该包含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即: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学习、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七个环节环环相扣, 缺一不可, 且每一个环节实施与操作情况都要在“课程评价”中得到体现与测评。完善的体系仅仅是理论, 能否为“课程整合”保驾护航重在实际的操作与运用, 只有对其中的每个项目进行认真的贯彻与落实, 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颖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08, 12期。[1]陈颖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2008, 12期。
[2]邓晓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分析》[J], 广东教育, 2008, 4期。[2]邓晓霞:《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分析》[J], 广东教育, 2008, 4期。
[3]徐西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科学教育家, 2008, 03。[3]徐西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科学教育家, 2008, 0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 篇8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2(B)—0013—0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为我们的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主要途径。本人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谈一些看法。
一、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它的前身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但不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高目标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它们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我们要理解“整合”不是简单的“融合”和“混合”,它主要是一种教育理念的“整合”,一种教学模式的“整合”,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变。
二、 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 、协作 、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并强调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从而形成了新一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逐步形成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以及随机进入教学。
三、 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条件
第一, 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才能让教师在整合中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学习过程设计。第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要知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否则就达不到整合的效果。第三,各学科资源信息的建设。教师必须为学习创设各种有效的学习环境,而学习环境是要靠各学科大量的资源来实现的。第四,学与教并重的教学结构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双主导为原则的教学设计,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学与教并重,体现双主体的设计思想。这是整合的核心。第五,注意各学科的特点,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四、 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认真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习资源的筹备情况,为创设学习情境做好必要的准备。
2.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要知道学习情境是为了不同的学生创设的。创设的学习情境可使不同的学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认真选择所熟练掌握的信息技术。不要用陌生的信息技术去尝试整合,也不要用学生陌生的信息技术去尝试创新。
【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08-28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09-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06-2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总结10-09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05-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06-17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学习体会07-23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之体会08-27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实践与体会论文10-20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实践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