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共12篇)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 篇1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发展趋势,由信息化带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教学改革深入到了各个学科。国务委员陈至立曾经在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彻底变革,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但是,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仍然相对孤立,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支持作用并不明显,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观念没有完全转变,以培养各种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未能实现。因此,怎样利用好信息技术这一工具,实现其与教学的真正融合,本文以“122”教学模式为例作了初步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
课程整合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而对课程资源和知识利用进行综合考虑的一种途径,也是学校为了将教学与社会现实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一种革新举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其实质是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技术的作用,利用技术来支持和加强学与教的过程,让技术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
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以建立全新的教育关系为前提。整合的过程中,在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环节发生了变化。传统教学以教为中心、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学的模式在信息技术作用下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辅导的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将大学英语教学由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将“教师加粉笔”的课堂组织形式变成教师、信息技术、学生三位一体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了由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到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转变。由此可见,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显著地改变了教育的哲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以及课程本身。
二、“12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的信息分布状态,人人都很容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利用技术,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信息的拥有者。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教的观念和学生学的观念,让技术不仅成为教的工具,而且成为学生学的工具。
“122教学模式”是教育部第二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2005154),皖西学院项目组专家试图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支撑点,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尝试。“122教学模式”具体为:
1———每周1节读写课(原来为4节/周)。
2———每周2节的小班口语课(25人左右)。
2———每周2节网络自主学习课。
由于高等院校学生的扩招,皖西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达到1:200,在传统的精读课堂中,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而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教师则能为学生讲解教本中的文章段落、语法、句型等内容,图文并茂地为学生呈现教学信息,加强了课堂互动,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观念的更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口语教学中,以口语小班为单位,利用小多媒体教室中的计算机、背投电视等设备,展示视频、音频教学素材,创设了良好的口语教学情境,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积极参与个人讲演、小组讨论和群体辩论,开展情景中英语的模仿和训练,促进其语言的习得。在网络课程中,学生利用在线的网络资源和学习系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然后由计算机软件对学生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测试,及时给出学习结果的评价,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依据。
三、信息技术对“122”模式课程整合的层次
信息技术与“122”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是从四个层次来进行的(如图)。
1. 课程整合的内容层次
在课程内容的形成和呈现过程中,信息技术充当了优秀的信息加工和传播工具。教师在教学材料和内容的准备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教学材料和内容进行筛选和组织,加工出优秀的课件。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现教学内容,给学习足够的感官刺激,这些都很好地实现了课程资源的重构。同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论坛等交流工具实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促进了教学反思,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而学生在课后学习时,信息技术又充当了良好的资源工具,利用自主学习时间访问数字图书馆、浏览英语学习主题网站、使用搜索引擎,不再仅仅接触到课本上的内容,广泛的资源大大开阔了学习思路,拓宽了学习视野。
2. 课程整合的目标层次
在大学英语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过程中,教师依据课程教学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以听说读写等不同的环节建立与信息技术的强大关联,实现多样的课程目标。听说领先是“122”教学模式的特色,改革试图通过学生说、听能力的培养和强化来敲开大学英语学习的大门。根据这一教学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英语情境,反复地进行听说操练,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语境中口语的运用能力。而为了保证学生作文的质量,将学生自己的优秀作文等资源放入自主学习网络中,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 课程整合的过程层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个体化、个性化的设计教学过程,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式地学习英语,促进了学生口语能力的表达。同时,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系统,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探索式学习中,信息技术作为学生问题解决和合作交流工具,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促进了学生情感交流,促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
4. 课程整合的评价层次
信息技术整合进来后,突破了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评价模式,从以一张试卷评价学生转变为对学生说听读写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而在评价中不仅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口语能力既通过学期结束时,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来评定,又根据平时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评定。利用多媒体设备记录下课堂对话过程,教师仔细研究学生口语学习中的各种错误,给出纠正的方法,同时评定成绩,学生对照评定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听、读、写能力的考查从笔试和网络学习系统考试两个方面来进行,利用大学英语在线测试软件对学生的每一阶段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而由笔试完成最后的总结性评价。四项能力的评定结束后,教师利用电子表格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平台,综合分析学生各项能力,按权重给出学生的大学英语成绩。这一评价体系客观地记录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强调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从由对学生知识的评价转向对学生素质和技能的评价。
四、结语
通过整合,“122”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教师利用技术完成了从教学准备到教学反思的过程,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广泛地开展了基于技术的项目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创新能力,增强了团结协作精神。信息技术这一资源和手段,开创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Beane, James A.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the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Phiedlta Kappan, 1995:616-622.
[2]顾小清.主题学习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用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张剑平, 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5]汪承平, 曾必好, 李乃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的“122教学模式”[J].皖西学院学报, 2007.12.
[6]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与方法.http://www.jswl.cn/course/kczh/IT/IIS/llxx/directory.htm.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 篇2
第一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1.1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化
1.1.1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内涵
定义: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也被定义为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信息技术“四基元”:
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2.现代信息技术
①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②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 ③信息高速公路--现代信息技术的杰作 1.1.2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 1.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①信息时代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②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学习者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③学习化社会需要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①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要求课程要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与应用能力为主; ②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要求要把信息素养作为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 ③信息时代要求课程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实施手段都应符合促进“信息”型认知结构发展的需要;
④信息技术为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的前所未有的手段,使实施个性化的课程成为可能 1.1.3教育信息化概述 1.教育信息化的含义
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2.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信息化既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角度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 从教育角度看,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信息化教育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七化:
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协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
3.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①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建设 ②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 ③教育资源建设 ④培养信息化人才 ⑤制定信息化政策
1.1.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 第二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2.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历程 CAI;CAL;IITC 2.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2.1.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结构,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分析 2.3.1在技术世界里迷航
1、对技术的抵触与盲目依赖并存
2、以课件设计为核心而不是教学过程设计
3、追求高、新技术,忽视传统媒体的作用 2.3.2错误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
1、将主体地位绝对化
2、片面地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
3、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4、无效的协作
2.3.3未能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创设情景,过分依赖多媒体
2、重活动形式,轻活动内容
3、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2.3.4资源建设和认识上的偏差
1、重视硬件资源建设,忽视“软件”资源的提升
2、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3、重视助“教”资源的建设,忽视助“学”资源的建设
4、教学资源建设缺乏组织领导、总体规划和分工协作 2.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 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 4.建设丰富而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
5.创建能实现新型教学结构的各学科教学模式 第三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3.1教学结构理论
3.1.1教学结构的定义及其特征
教学结构的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教学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特征:依附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 3.1.2现行的两种教学结构
1、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1)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2)学生是知识传授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3)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
4)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1)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自主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4)教材不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取大量知识。3.1.3“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
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3)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
4)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师、同学以及社会上的有关专家)和多种教学资源(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3.2建构主义理论 3.2.1建构主义概述
皮亚杰--“同化”与“顺应”说。同化是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观。强调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3.2.2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的理论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2、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3、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①学习的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4、建构主义的策略观 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 随机进入教学 3.3创造性思维理论
3.3.1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三方面素质的人,其核心素质--创新思维
3.3.2创造性思维结构及其组成要素
一个指针(发散思维)--用于解决思维的方向性
两条策略(辩证思维、横纵思维)--提供宏观的哲学指导策略和微观的心理加工策略 三种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用于构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主体。3.3.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2、要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
3、要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
4、要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5、要重视辩证思维的培养 3.4多元智能理论 3.4.1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
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3.4.2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
1、每个人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
2、大多数人是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的
3、各种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
4、每一种智能类别存在多种表现形式
5、存在其他智能的可能性
3.4.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1、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
2、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
3、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
4、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工具--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4.1信息化教学环境 4.1.1信息化教学环境概述
教学环境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物理教学环境,(2)技术教学环境(3)情感教学环境 4.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4.2.1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大致分为三类: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4.2.2“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略)4.2.3“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1、教学目标分析 ①教学目标的确定
②描述教学/学习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③从教学/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
2、学习者特征分析
3、“发现式”教学分支的设计 ①学习任务设计 原则: “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任务”的解决要具有可操作性。“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培养学生能力。“任务”设计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任务”设计要注重学生的体验。②学习情境设计
③学习资源的设计和认知工具的提供 ④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 ⑤协作学习策略的设计
协作学习策略通常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
4、“传递-接受”教学分支的设计 ①确定先行组织者 ②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特征;教学条件。③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渐进分化”策略;“逐级归纳”策略;“整合协调”策略
5、评价设计:适时进行教学总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自学的、零散的知识系统化。4.2.4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叙述式和表格式。4.3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4.3.1信息化学习资源概述
1、信息化学习资源的概念
信息化学习资源广义上讲,它涵盖了上述学习资源的所有方面。加上信息化后即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资源,包括信息化教学教材、信息化支持系统、信息化教学环境。从狭义上理解,是信息化资源的一种,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如:专题学习网站,图书馆数据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等。
2、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分类 素材类、集成型、网络课程。
3、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特点
处理数字化;存储海量化;管理智能化;显示多媒化;超媒体非线性组织;传输网络化;交互性;教学过程智能化;信息结构动态化;探索性 4.3.2信息化学习资源的应用形态
1、作为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
2、作为创设情境和自主探索的工具
3、作为协作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工具
4、作为构建知识和创作实践的工具
5、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 4.3.3素材型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加工
1、信息化资源的来源渠道
①网上收集整理②现有资源数字化③购买商品化光盘资料④组织人员按需开发
2、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加工
①文本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②图形/图像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③音频素材的收集与加工④视频素材的收集与加工
4.3.4其他类型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1、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①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分类
根据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内容与作用的不同,又可将它分为几类:
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
2、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①网络课程的分类: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 ②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3、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专题学习网站: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互联网络环境下,围绕某门课程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进行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资源学习型网站。①专题学习网站的类型 1)某学科的专题网站; 2)某一知识点的专题学习网站; 3)培养综合能力的专题网站; 4)主题学习网站。
4.3.5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管理
信息化学习资源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共享目录管理
优点:操作简单,只要在主机上建好目录,将资源放置在该目录下,设置共享即可,并配置好用户权限,建立过程非常简单,服务器、教师机、学生机都可以。
缺陷:分类属性单一,检索不是很方便,只安全性不好控制,受网络传输和设置的限制。
2、远程FTP管理
优点:配置简单,支持用账号进行权限的控制。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远程访问,不受所处网络的限制。
缺陷:仍然是物理存储的方式;检索不是很方便,只能按照文件夹视图的方式进行查看。
3、专题资源网站管理
专题资源网站中的资源围绕一个核心的“主题”展开,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结构化”呈现,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研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缺陷:管理资源过于独立,同一主题资源是良构的,不同主题间彼此独立,不能相互复用。
4、静态学科资源站点管理 优点:直观、方便,个性化明显。
缺陷:更新难度大,检索很不方便。资源的权限不好控制,缺少双向的共建共享交流。
5、动态学科资源网站管理
便捷的检索工具,可授权的上载机制、灵活的激励机制。
6、教育资源库管理 特点:
1)资源数量庞大,支持大数据量的存储;
2)具备检索接口,资源库纪录了每一个资源的关键属性,针对这些属性的检索非常便捷; 3)提供开放式接口,支持资源的动态上载和更新; 4)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多种资源视图。
7、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管理
一种特殊的资源库,如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http://), 教育部教学资源网http://etoe.edu.tw/scripts/learning/index.asp? 更大型的资源仓库,与资源库相比不同点:
1)更广泛的开放性,发布在互联网上允许更多的匿名访问用户;
2)除了资源实体外,还通过链接等方式将各类资源串联在一起,并提供方便的检索; 3)网页形式存在,有更强的交互性,影响面也更广。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 5.1教学模式概述 5.1.1教学模式及相关概念
1、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应用。
2、教学策略
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取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中。
3、教学方法
广义,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一切手段、途径和办法的总称,即某种教学理论、原则和方法及其实践的统称。
狭义,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指导下所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等。本书所讲为狭义。5.1.2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主要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教学策略尽管也以一整套教学行为为表征形式,但其本身灵活多变,一般没有结构性。往往不指向整个教学过程,而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行为。
2、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有操作性,可以看作教学策略的具体化。教学方法是相对对立的,基于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受很少的教学策略的影响。
教学策略不仅表现为教学的程序,还包含教学过程的元认知,对教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外延上要大于教学方法。
3、教学结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教学结构处于较为宏观的层次,用于反映一定教育教学理论中四个核心要素在教学中所展开的动态进程(客观的);教学模式则是教学结构在具体的学科领域中的体现,同一教学结构在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与教学对象展开,可以衍生出多个用于指导具体教学进程展开的的教学模式(带有人的认识,主观性);教学策略较前者更具体,指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在某个教学模式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同时一个教学策略也可用于多种教学模式。5.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概述 5.2.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的分类
1、基于教学过程的整合模式
just in time用于课前课后的辅助教学活动。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划分起来比较复杂一些。比如有按照学科的角度来区分的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的课内整合模式。按照教学策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等教学策略的课内整合模式
2、基于技术支撑环境的整合模式 基于多媒体演示教室的整合模式 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整合模式
3、基于教学策略的整合模式
由于教学策略的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演示、讲授、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类型。(单一的策略)5.2.2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
3、根据学习者特征选择教学模式
4、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模式 5.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用模式主要三类:接受式教学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
5.3.1接受式教学模式
1、接受式教学模式概述及其操作流程
接受式教学的思想主要来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Ausubel)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教师的作用体现在: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先行组织者(先导性学习材料)、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选择和设计适当的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建构、理解、保持、迁移和应用。
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积极主动地建立新旧知识间有意义的联系,获得新知识的意义,按照某种认知结构变量关系将新知识“同化” 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并掌握相应的自主学习策略。操作流程: a)呈现先行组织者 b)呈现新的学习内容 c)正确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d)迁移、运用新学知识 5.3.2探究性教学模式
1、概念:探究学习是指通过对教学目标中有关知识点的认真思考、主动探究和协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关于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2、流程图
探究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五个环节。5.3.3研究性教学模式
1、概念: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流程图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操作上包括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区别
1、教师作用的差别。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但学生的活动仍然都是在教师精心安排实施,教师对学习内容的指定。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过程。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研究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以平等参与者身份介入的,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教师指导不指令,参谋不代谋。
2、对课题的选定,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不同。
3、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评价不以成败论英雄;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探究式学习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
4、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之一,研究性学习可以视作活动课程的延续和发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实践与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实践过程、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创新。研究性的知识来源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学习者还要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知识。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
一、定义: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Resources-Based Thematic Instruction,RBTI),是学习者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不同的资源,并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范和步骤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提高问题解决、探究、创新等能力,促使学习者的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同时得到提升。
二、概念内涵:
(一)资源指学习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实现一定教学目标的各种客观存在形态。支持学习的一切的人、物、财和信息的总成。
(二)这里的主题是指整合教学目标的、跨学科的学习内容或学习任务。主题的覆盖面很广泛,只要学习者感兴趣或为教学需要,主题可以是任何事物或任何现象。
1、主题是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的前提,主题开发的优劣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主题开发可以参考以下理念:
①由师生共同开发:教师提供、师生共同开发和学生独立开发。一般教师提供。②具有亲和力: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趣,要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时代发展密切相关。③以“劣构性”问题为主:劣构问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能力等。
④跨学科性/综合性: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使学习者将在分科科目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用以解决真实的问题。
⑤具有智力/非智力方面的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经有的智力/非智力水平。作用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⑥目标整体性:主题应能整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使学生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情感水平。
⑦实践性:关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资源利用的广泛性:
2、具有主题性和主题的情境性
3、跨学科性:
4、任务驱动性:
5、探究性:
6、反思递进行 国外整合模式简介
一、WebQuest教学模式
(一)由来与本质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WebQuest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分类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成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1、WebQuest的构成
①导言:②任务③资源:④过程:⑤评价⑥结论:
2、MiniQuest的构成
一个MiniQuest由情境、任务、成果三部分组成:
二、NTeQ模式
NteQ描述为:基于一个单元或主题,将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合作小组构建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的一种整合模式。按照NteQ模式创建课程单元计划包括10个步骤:
①制定目标;②计算机功能匹配;③确定问题;④处理数据;⑤显示结果;⑥设计技术整合活动;⑦设计准备活动;⑧设计结束活动;⑨设计支持活动;⑩评估。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概述
(一)教学评价概述
1、概念: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2、功能
①诊断功能②激励功能③调控功能④教学功能⑤导向功能
3、教学评价分类
①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 ②按评价的功能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③按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的内容 两个阶段:
教学设计阶段的成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单元包 教学实施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成果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阶段,教学实施是教师、学生、媒体、资源等教学要素充分互动的阶段,其成果表现形式很丰富:现场课、录像课、教学后说课,以及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综合课例。
(二)教学评价的新发展
1、评价功能的发展
①评价过程中学生发展,轻甄别功能。
②评价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会思考,轻对知识的简单重复。
③评价过程不仅体现学生个体的反应方式,也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2、评价取向的发展
①过程取向评价:强调把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以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全部情况纳入到评价范围内。
②多元主体取向评价:评价还要关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假设的人的因素,教师和学生的情况,评价者和教师、学生共同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评价。还要关注,家长、社会人士等。形成一种民主参与、平等协商的多元化评价。
3、评价方法和工具的发展 ①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就是收集学生成长过程的各项信息,包括非优秀的但是有代表性的作品,还包括各种作业信息、考试信息、成长反思、论文等,从而反映学生的成长足迹。通过档案袋不仅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评价,更主要的是档案袋的主人可以从自己的档案袋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②研讨式评定
将学生的“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评定的一个部分。源于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更有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③学生表现展示型评定 表现展示型评定通过学生实际演示某些结果以说明其是有价值的,并由此证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些结果。展示内容可以是科学试验、科学展示会、活动、表演、论文、方案设计展示等。④缝补兴评价
是指利用缝补性文本完成对某个任务的评价。这种“缝补性”文本起源于“反思笔记”。这也是一种评价策略,目的是产生和分享学生在进行一个项目的过程中的信息,同时这些信息也为产生最后结果提供基础。⑤电子化评价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于评价,解决信息量大、操作繁复、统计信息难以获得、工作量大等问题。目前已有一些电子支持的评估系统在实践中应用。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价的特征
1、评价地位发生变化
2、评价目的发生变化
3、评价主体发生变化
4、评价观点发生变化
5、评价价值发生变化
6、评价方法发生变化
7、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二、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阶段的成果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方案:常规教学设计阶段的典型成果;
教学资源:即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相关教学素材、课件和网络课程等;
教学设计单元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成果体现,包括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资源、学习工具、评价量表、活动过程模板等。
(一)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1、完整性和规范性
2、可实施性
3、创新性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
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
(三)教学设计单元包的评价
1、教学设计单元包的定义
定义:教学设计单元包是为实现特定学科单元教学目标,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发的一套相互关联的课程单元教学规划和支持材料。
2、教学设计单元包的评价
(1)教学设计单元包进行评价时考虑的纬度和内容:
①选题②教学设计方案③教学资源④学生作品范例⑤活动过程模板⑥活动过程评价方法 6.3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
主要成果表现:现场课、录像课、综合课例等。对其评价纬度从教学结构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等进行。6.3.1教学结构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特征在于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6.3.2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优质的信息化课堂教学在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方面具有的如下特征: 1.学生采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 2.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 3.广泛的认知范围 4.深层次的认知体验 5.创新思维的培养 6.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 7.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 6.3.3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效果
(一)角色转换
(二)教学设计的落实与调整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学习资源与工具
(五)教学组织
(六)学科特点 6.4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6.4.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过程的全程性
2、评价主体多元性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6.4.2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内容和实施
1、评价内容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2)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3)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掌握情况。4)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5)学生的学习结果。
对于上述的评价常用方法:档案袋评价、评价量表、自我反思、表现性评价等。
2、评价实施 ①评价工具的使用:利用评价量表 ②评价结果的表述:等级分+评语 6.5面向学习过程的档案袋评价方法 6.5.1档案袋评价概述
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主要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
2、档案袋评价的类型 1)按照功能分类
①理想型②展示型③文件型④评价型⑤课堂型/教学型 2)按内容分类
根据档案袋的内容,把档案袋评价分为最佳成果型、精选型和过程型。6.5.2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1、典型档案袋的数据基本结构
观察信息的文件:观察记录手册;调查表;师生交谈记录。
考试信息群:简单的评价课题;比较大的场面课题;长期的评价课题。
2、档案袋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
简单概括档案袋评价实施的过程:
①目标的确定:目标的确定有三种方式:教师确定目标;学生确定目标;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目标。②作品产生的过程:主要记录学生学习计划的产生过程、编制文件的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反思的记录(包括学生描述自己作品的特征、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进步、已经实现的目标等)、判断作品质量的标准、入选作品的标准等。
③精选作品:精选不同时期的作品,要有详细的注释,以向阅读者解释它的重要性/意义。④展览:把精选出来的作品展现出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教师、同学、家长以及公众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反馈信息,调整教学。
⑤会议:参与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促使教师和学生经常讨论关于创造有价值作品的过程、对尚在开发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方式等。
3、档案袋评价方法与信息化课堂
有效的评价方式,对过程的评价方式,符合信息化教育理念的评价方式。
4、档案袋评价电子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3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的讲话)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强调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教育本身从目的到内容和形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以知识的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精心设计学习环境的过程中进行探索,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和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1、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時,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再不断发现不足,逐渐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终身学习就是要求学习者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的需求,确定继续学习的目标,并有意识地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为终身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的责任,才能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换言之,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的培训交替进行,形成一种锯齿型模式,最后达到教学整体改革的目的。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更多地让学生亲自体验,手脑并用,尝试成功。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看做教育过程的主体和灵魂。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尽可能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亲力亲为,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从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会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学习;
(4)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其根本宗旨是要培养学习者能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因此,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组织教学模式和策略的研究十分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个性化,能满足个体需要;
2、学习是以问题或主题为中心的;
4、 学习是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达到前面提到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包括:
1、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自然、社会、文化、各种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培养学生鸡窝、思维能力;
2、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的方法;
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
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
7、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模式
核心培训模式,又称“瀑布效应”、“以点带面”,即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选择一批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有较高积极性的教师组成核心,有重点、有层次地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逐渐成为有独到专长的教学专家,以此来带动其他教师也学会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上述目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另一种是不单独设课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深化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1.促进师生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意识,信息技术是当代劳动者具备的基本素养的技能。
2.促进派课程结构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反馈及时性等特点,可以改变现有课程结构的许多不合理性。
3.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由依赖书本的学习转向学会利用资源的学习;由记忆学习转向意义构建式学习;使学生由依靠老师的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由按部就班的学习转向具有个性特征的跨越式学习;由局限于校内的学习转向超越校园围墙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 篇4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是要把学校内分散的、独立的系统进行整合, 建设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高技术含量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便为教学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校园就是在传统的校园基础上建设一个无形的、以多种技术为支撑的数字空间, 这一空间拓展了学校的空间和时间, 提升了相关功能的效率, 进而提升了教学和管理的水平。数字化校园把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学校角色联系在了一起, 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的内容。
2 数字化校园建设所涉及的主要技术
2.1 网络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必须依靠网络基础实现数字的流动。校园网基础设施包括数据网络、服务器、电脑、IC卡等, 这些是实现校园数字化的基本前提。目前, 我国校园的骨干网多采用千兆交换以太网, 二级网络采用快速以太网, 实现了较高的传输速率。在信息传输方面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技术:第一, 扩充骨干网的宽带, 提高大数据的传输能力。例如, 有的学校采用了组播技术, 为校园网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影视节目。第二, Wi-Fi技术。利用Wi-Fi技术延伸了校园网的覆盖区域, 随时满足用户的上网需求。第三, 整合校园网、城市宽带网、有线电视网等, 提高校园网的辐射力度, 是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有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和管理。
2.2 数据库建设
为了满足用户的访问需求, 必须提高数据库平台的处理能力, 在数据存储、数据检索、大量用户访问等方面提高反应能力。例如, 数据交换技术, 实现了数据自动交换, 包括Web XML、SOAP、XML等技术;连接技术, 即将前台和后台使用独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保证前台程序和后台数据的一致性, 如ADO、DAO等;储存技术, 即按照一定的标准存储数据, 自动分类数据, 保证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有EDI、XSLT等。
2.3 公共服务技术
公共服务技术包括NET框架、J2EE平台。校园网中的NET框架为校园网设计者提供了快速的软件开发的可能。例如, 公共语言运行时使代码的编写量大幅度减小, 减少了开发人员的工作;NET框架统一了微软的各种编程框架, 创建了一个公共的API集, 提高了语言的继承性和错误处理能力。另外, 多数的校园网的开发基于J2EE平台, 它能够支持异构环境、伸缩性强, 同时还有独立性、跨平台的特点, 避免了重复编写。
3 数字化校园的系统设计
基于信息技术整合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就是把用户所要想的业务映射到数字世界中, 实现数字化的教学和管理。校园网用户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不同的服务, 因此, 在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建设中应该合理地设计个性化的功能满足用户的需要。这些内容的设置要有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的接口和平台。目前, 数字校园建设主要有网络基础、基本服务、应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四个层面, 另外还有安全和信息规范体系等。
3.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能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中心节点的设置要考虑主干网络的数据流量、信息服务的质量等因素, 要使用DES6000的千兆为的路由交换机, 连接教学楼、图书馆等, 以保证网络的速率;办公楼等要配置若干交换机, 保证桌面的百兆速率。要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建设网络基础设施, 在一定条件下升级网络设备。
3.2 身份认证平台建设
在数字化校园中要有一个统一的身份认证平台, 在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用户信息的储存、用户身份的验证、访问权限的管理。目前, 在一些校园中, 多采用校园一卡通和证书授权系统。在数字认证平台中, 用户只需要输得到一次身份确认就可以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同时, 系统根据用户的权限, 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这种集中化的认证模式加强了用户的管理, 规范了用户的操作,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3 校园一卡通的建设
一卡通承载了用户的信息, 是“电子身份证”, 在校园内可实现消费结算、身份认证, 同时与银行合作也使一卡通具备了电子钱包的功能, 使学生能够用于交学费;另外, 一卡通集学生证 (工作证) 、医疗证、借书证为一体, 几乎覆盖了用户的所有需求, 实现了全面的数字化。
3.4 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
数字化的图书馆拥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强大的管理手段和个性化的借阅措施。以一卡通为基础, 用户能够查阅信图书、建立专属的个性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主要包括应用层、资源加工层、资源层和网络基础层。在应用层, 主要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文献传递、资源检索等服务;在资源加工管理层, 管理者要实现文献的数字化、数字版权的管理、数字资源的发布;在数字资源层, 主要包括图书馆资源的来源, 有网络资源、本地资源等;网络基础层的建设主要保罗光纤接入、存储管理、入侵检测等。
3.5 数字办公系统的建设
数字办公系统能够提高校园的运作效率, 是一种对全体管理的工具。管理者可以用专用的客户端登陆系统, 随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发布公告、通知、会议组织、公文等, 同时也可以利用办公系统实现对文档的编辑、保存删除等操作。
3.6 数字教学系统的建设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 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 通过平台与教师交流。数字教学系统主要有四大模块, 作业模块、答疑模块、测试模块和资源模块。在作业模块中,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布置作业, 学生也可以在网上交作业, 教师评阅;答疑模块中为学生提供了问答版区, 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问;测试模块, 学生既可以在网上进行考试又可以查看分数;资源模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4 总结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不断推动, 数字化校园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它不仅能够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同时也必将对我国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要根据自身的条件, 制定可行的方案, 逐步提升数字化的水平。
摘要:数字化校园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实现教学和管理的数字化。在数字化校园中, 管理者整合了各种资源, 实现了对用户的统一管理和资源的权限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以及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和简单的系统设计, 以期望推动我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步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校园,设计
参考文献
[1]严剑炜.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9 (S1) .
[2]项闪飞.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篇5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在知网上搜索到的此研究领域的58篇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在深刻理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及整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研究中的主流观点,最后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整合 语文 研究现状 理论基础 问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将可能影响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虽然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起步较晚,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实践的研究逐步深入。语文课程是我国的母语教育。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我国语文课程教育的落后和不足,是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第二节 文献具体分析
一、文献总量上的宏观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为主题进行搜索,共搜索到58篇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有关的文献,最早一篇文献是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韩艳梅所撰写的,题目为《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动因及质变》,该文指出了21世纪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的融为一体,提出二者整合的三个动因:现代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现代新型人才观的要求;国内外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由此引发了语文课程在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生角色、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方面的五大质变。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献中看出,我国在21世纪初就已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并且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在这58篇文献中,有1篇文献发表在《电化教育研究》上,发表在《中国电化教育》上的有3篇,有20篇硕士论文,1篇博士论文,剩下的都发表在一般的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可见,核心期刊上面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文献并不多。
二、发表论文的时序分析
笔者根据搜索到的这58篇文献,对每年发表的这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如下图所示:
图1 每年发表文献统计
*********2011数量
图1的统计结果表明,2004年发表的文献最多,2005、2006年发表的关于这方面的文献也不少,2004-2006年应该是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最热的时候,而近两年对这方面的研究却有下滑的趋势。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综观诸多研究文献,笔者归纳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如下: 1994年,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立项、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领导,何克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牵头组织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把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与计算机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计算机应用”四结合。近十年,已初步建构起了全新的识字、阅读和作文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另外,在此基础上由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领衔开展的《网络环境下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包括小学语文学科的跨越式发展创新实验研究,它依据儿童发展新论,“力图通过两年左右时间,使中国儿童‘能读会写’——掌握2500—3000以上常用汉字,并能写出800—1000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探索了语文识字、阅读、写作三位一体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活儿童的认知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目前这项研究更多地是从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进行研究,缺少对学生的文化陶冶和人文关怀。
1998年,全国中小学计算机研究中心的有关研究人员第一次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1998年6月开始设立“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组,并将其列入“九五”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进行立项。1998 年12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提出报告,汇报“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的理念、进展情况,获得有关领导的认可。
1999年1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了有数十所学校参加的“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项目开题会,“课程整合”项目开始走向有组织的研究阶段。
2000年10月,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这是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全国性“课程整合热”。课程整合与校校通、信息技术必修课、网络教育一样都成为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热点和焦点。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提出课程整合较早的是美国。美国的著名的“2061”计划在较高层次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整合”思想。这项计划的目标是要大力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即特别强调应具有善于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技术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思想和能力。按照着重培养这类应学会的科学文化知识,重新归纳为“科学本质”、“数学本质”、“技术本质”、“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12类。
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三(2000)报告比较系统、完整地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方法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而且就其撰写人的研究水准与资历来说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称得上一流,因此最具有权威性与代表性。该报告指出:“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是将数字化内容整合的范围日益增加,直至整合于全课程,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当具有明确教育目标且训练有素的教师把具有动态性质的数字内容运用于教学的时候,它将提高学生探索与研究的水平,从而有可能达到数字化学习的目标„„为了创造生动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培养21世纪的能力素质,学校必须将数字化内容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这儿的数字化内容其实就相当于我们的信息技术。
然而,在美国,小学、中学没有与中国语文课相类似的英语语文课程,英语的学习被融入到世界文化史、世界艺术史、地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之中。一个中学生,一学期下来,需要自己完成一张读书报的设计,包括自己写了五六个表达自己想法的小书评、小简介等文字的编辑和制作报纸的美工插图像等。由此可以看出,美国的这种教学方式给母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十分综合的教育平台,母语的教学实际上被融入到了多学科之中,体现了整合的思想。
德国也是在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开始了课程改革,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加强教师的培训,希望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去把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到90年代德国议会于1996年12月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多媒体法》,为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法国于1985年在小学开设“计算机入门”作为必修课。1997年法国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多媒体教学发展计划。到2000年,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始进行了多媒体学习活动。
日本也于1998年7月,由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的“关于改善教育课程基准的基本方向”的咨询报告中指出:“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要积极利用计算机等信息设备进行教学(即将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工具性来决定的,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更是人类存储、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很好地掌握好语言这个工具,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和学习。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由语言的情感性、思想性、民族性、文化性与审美性决定的。语言是打开人类心灵深处奥秘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也曾经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既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和精神的工具,而人的思维和交际无不自然流露出思想和精神。从这一层面上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统一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工具性训练时,必须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情操、审美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以此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课程的作用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曾经说过,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而语文又是基础的基础;小而言之,学好语文可以为学好其他学科打下基础;大而言之,随着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训练,高尚的思想情操,人类文明的精华就流淌到学生的心田,塑造学生心灵,哺育学生成长;语文是民族的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课程的重要性。《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奠基作用体现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另外,语文还具有多重教育功能,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品德修养教育、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精神的、人格的陶冶与心灵的塑造,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与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也更难以实现语文课程目标。传统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三中心”的状况,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从亲身体验中去学习。这就需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实现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涵
既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整合很有必要,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真正涵义是什么呢?通过仔细调查和分析相关文献,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内涵,国内外学者都有论及,但是都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描述。陈至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祝智庭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学的效果。
邵娟娣: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理论针对学科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由上述理念可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使得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求突出人,作为整合的主动因素的的地位,并促进人与信息之间的融合。究其实质,信息技术不是简单的结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由此引发课程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主动的适应过程。
由此我们得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模式
在深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和内涵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依据,它需要一些理论基础来作为支撑,这些理论基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与思维科学理论。
冯镅: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方法论基础,语文教学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育学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重要根据,传播学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有力支撑,教学设计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核心理论基础,思维科学理论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桥梁”。
李军庭: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
张香竹: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石”——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信息论基础——传播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桥梁”——思维科学理论。
许蕾:在硕士论文中总结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包括: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划分为三种: 1.基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师演示型阅读教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等制作或选择符合需要的课件或资源,并在课堂上利用课件演示教学内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在生动的情境中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这是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教学模式,在这种整合模式中,教师控制教学进程,操纵教学媒体,与教学媒体间是强交互,学生主要是接受学习,通过教师与教学媒体产生间接的交互。
2.基于课堂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的学生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所创设的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学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教师则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协调和监督。信息技术在这一整合教学模式中的作用是学生学习的信息加工工具和协作、交流工具。
3.基于课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网络作文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全自主控制学习进程、使用信息技术来自主写作,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监督者和指导者,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课堂和学科教学的界限,只要能够获取信息,学习就能发生。在这种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信息,通过主动探索完成意义建构,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表述自己对某一内容的理解,创造、传递新信息,所以信息技术在该模式中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信息加工工具、协作工具、研发工具而存在的。
这三种教学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把学生带到某种真实的情境当中,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追求信息技术,使其充斥整堂课教学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过程,但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这点,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录像视频、录音范读、堆砌的图片、无聊的动画......课件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成了展现教师技术水平的一种手段。这就把信息技术用偏了。对于教学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无疑是画蛇添足。
2.教学设计不当,用信息技术图解文本形象,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一些语文课件往往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字部分,而将重点放在了选用色彩比较艳丽,画面感很强的图片,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正常的学习。想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通过文中那细腻的语言文字,自然而然在各自的脑海中都刻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图画;而教师提供的画像一出现,往往窒息、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用信息技术把文字转换成图像,学语言变成了看图像,势必影响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忽略了学科特点,用信息技术代替了学生的语文实践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语文教学,不能因为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
杀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有的整合课中,教师搜集了大量拓展的内容,又急于在一堂课中把它全部展示出来,造成了信息技术代替学生触摸语言文字的实践机会。课堂上,我们听不到学生对文本的反复诵读,看不见学生对文本的细细体味,也就谈不上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深体验。
4.师生双向互动不畅,忽视师生情感交流
一些老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我们也要看到, 使用多媒体,为达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营造灰暗、柔和的教室环境,课件一放,教师就得时刻注意点击鼠标,仔细搜索,这必然减少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交互活动;教师借助电子平台教,学生通过电子平台学,往往忽视了师生间直接的知识研究探讨和情感交流融会的活动。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一堂好课不是单纯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教学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信息技术绝不是解决教育症结、攻破教学难关的万能工具。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整合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认真剖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本内涵,准确把握整合的实质,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内在价值。2.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找准整合的最佳结合点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教学难点。3.整合要紧紧把握语文课程特点,为语文实践提供舞台
《语文课程标准》始终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语文学习“践行” 的场所。现代教育媒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特点,决定了它能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提供舞台,交互式的课件为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提供了条件。4.重视师生交流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像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比如理论相对滞后于实践的研究、过分依赖于信息技术和忽视师生的情感交流等。然而,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可观的,国家对信息技术也越来越重视,未来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会包括以下几个阶段:从学习内容的拓展转向学习功能的延伸,从学习工具的丰富转向学习方式的变革,从单纯的计算机教学工具、教学课件向综合性学习网页网站发展,从个别教师单兵作战走向地区性和全国范围联合。这一系列的变化还可能引发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甚至教育体制的真正变革。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思 篇6
首先是对概念理解的偏差,整合不是简单添加,而是更新、升级原有的教学法知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中融入作为工具的信息技术,以确保课堂上每一教学要素都能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不仅是学生用来认知、教师用于教学的重要工具,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媒体、教学形态。
但在实际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就如何在课程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们普遍是从技术角度思考问题,认为只要将信息技术“添加”到原有的教学法知识系统中,就可以实现所谓的整合。譬如,以前听很多教师的多媒体课,有一些课件做得非常漂亮,画面精美、色彩艳丽、动感十足,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但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上看,却并不好。教学过程片面追求技术带来的视听体验,反而使学生分散了注意力,而学科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却得不到充分展现。还有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装备,不管教学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时机是否恰当,而是为了技术而技术,导致学生用于观看屏幕的时间过长,用于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太短。这样,信息技术的引入只成为了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既没有为学生更深入学习提供支架,也没有促进探究性学习的深入。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学科教学,以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等于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简单应用,它是附着在新的教学方法之上,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工具和信息资源,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作用,如在探究学习中展示问题情景,提供探究解答问题和评价的工具;在协作学习中提供检索信息、交流和发布信息的工具,等等。这种工具的应用,使原本难以实现的教学方法得以实现,并产生用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效果。
所以,教师目前更需要的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应该是针对解构原有的教学法知识和体系,并通过给予教师实际运用机会,重新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法知识。与学生天生具有运用技术的能力不同的是,需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技术运用和体验机会,“言传始终都不如身教”,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融合了信息技术的新教学法知识。
其次是关于整合意义的误解,教师应该对整合目的有更高层次的思考。
虽然教师对信息技术促进新课改认可程度较高,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大多数人脑海中一想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是闪现出诸如形象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和资源丰富等意义的认识。这反映出教师对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认识还有待升级。
因为教师是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关键因素,教师对整合目的和实质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进行整合的前提。因此,对什么是整合进行准确的界定或描述是必要的。笔者认为,目前更重要的是要让广大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真正理解整合的目的、实质、方法和如何评价等问题。
北师大何可抗教授指出:在先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指导下,把平板、网络和富媒体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切实有效地应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由此可见,课程整合作为信息时代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其核心内容不仅体现在诸如教学和信息教学媒体的整合应用上,更体现在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这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如果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那么此时,教师的认识水平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总之,是为了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地、高质量地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综合目标,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不竭动力,是整合的出发点和归宿。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 篇7
1.1 学校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 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幼儿园是否要追随时代进行数字化建设呢?答案:是。幼儿园教育要想提高它的教学质量, 实现学前教育的目的, 必须将教育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起来。幼儿教学起到的是启蒙的作用, 要开发幼儿的各种感官和智慧, 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好的做到这样一点。所以, 建设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幼儿园建设是有必要的, 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1.2 教师发展和素质提高的需要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深入, 教育部门也不断的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就指出: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 是21世纪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把“信息化从教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的位置。我们很明显的看到, 信息化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老师要想继续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教育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1.3 实现家校通的需要
学校教育必然少不了家长的支持,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进行的。比如老师要求家长和学生要一起完成某项作业, 孩子回家以后并不能完整表达作业的内容, 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无法完成。在以往学校教学中, 最缺少的就是家长的参与, 这是教育的一大缺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就为家长参与学校的教学提供了可能。现在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 QQ等网络方式都实现家长与老师、学校之间的及时沟通。
2 数字化幼儿园建设的硬件与软件配置
数字化幼儿园除了要具备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服务、应用支撑系统与管理维护体系等的技术环境, 还要有能够支持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信息技术技能和素养的提高、促进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园发展的系统应用平台。
数字化幼儿园的最核心的系统应用软件平台的功能要实现:宣传介绍软件系统、家园交流软件系统、教务管理软件系统、教育教学软件系统、教育资源库系统、教师存储软件系统、教育媒体服务系统。所以, 学校的软件系统不能够购买, 而是要自己开发研究, 这样才能够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设置专门的软件系统, 使用则是方便快捷。
3 实现数字化幼儿园建设的具体措施
实现数字化幼儿园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 二是教师数字化能力的提高。下面就对这两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3.1 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
数字化校园环境的建设, 就是将数字化融入到校园的各个方面, 创造一个数字化的环境。
首先是实现幼儿园信息管理的规范化。通过信息技术, 将每个幼儿的信息录入档案中, 包括入院信息等等。还有就是学校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信息也录入。学校可以专门成立信息管理小组, 有专门的人负责信息管理, 将学校的各个部分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可以做到职责明确。在以后工作中需要什么信息, 直接就可以从信息库中调动出来。
其次就是要实现幼儿园行政管理的智能化。学校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档案库, 将学校各个部门的结构和建设整理出来。学校还可以跟进每个老师的教学进度, 监督老师的教学课程。这样就可以实现学下行政管理的智能化。利用计算机技术, 学校就可以不能经常视察老师的课堂就可以完成对老师的监督。
另外就是要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老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资源传送到网上, 这样学校的其他老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查看这份资料。在传统的资料共享当中比较麻烦, 资料既要自己用, 又要共享, 这样两个人都不能很好的享用资料。老师还可以通过分享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这样共同提高两个人的教学质量。
现在的幼儿家长基本都是80后, 轻松的利用网络对于他们来说不成问题。学校可开辟专门的家长交流平台, 使家长之间进行教育孩子的经验交流, 大家共同进步。
3.2 提高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光有先进的技术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人会使用, 只有老师充分利用好这样的技术, 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优势。
第一,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对信息教育的认识。还是有很多教师并不赞同将信息化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 觉得不实用。学校就要提高老师对信息化教育的认识, 明确信息化教育的优点。信息化可以是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 将书上静态的故事用动态的视频展现出来, 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得到了很好的启发。
第二,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校要请专门的计算机老师为老师们教学, 教他们如何使用电脑做课件、如何使用视频、如何绘制动画、如何下载等等。另外学校也要对老师使用信息化教学的目标进行明确, 信息化也不是滥用计算机, 还要适合幼儿教学。老师不可以将幼儿教学和信息化分割开, 要进行有效的整合, 这是信息化教育的真正目的。
4 结语
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幼儿园建设还在探索的道路中, 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 才可以更好的完善幼儿园的教育。孩子是祖国的花朵, 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教育是国之根本, 容不得马虎。
摘要:近年来, 高校及中小学教学逐步实现数字化, 幼儿园也紧随进行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幼儿园建设。数字化幼儿园的建设是学校实现更好的管理的需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实现家园共育的需要。当然幼儿园的数字化建设也还是在探索的过程中, 一方面可以向高校及中小学的数字化学习, 但又不能完全的照搬。本文就针对基于信息技术整合观的数字化幼儿园建设进行探讨, 从它建设的必要性开始, 然后分析数字化幼儿园的结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化幼儿园
参考文献
[1]杨如金.乡镇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以绍兴市为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1) .
[2]潘克明.建设数字化幼儿园, 为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 》贡献力量[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1 (18) .
浅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8
一、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理解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存储、获取、交互、传递以及处理等技术, 它的核心是指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等服务于课程教学, 以实现课程内容的探究性学习。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融合到课程中, 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效结合, 同时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同步, 它立足于课程内容改革, 目的在于建立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 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结构, 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指导下, 在时间、空间方面等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就是要把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处理的主体、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 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是课堂的主人。比如, 教学计算机时, 教师在上课前一天布置教学任务, 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设疑并提出要求, 当然还要提供充分的资源供学生分析、处理、加工, 然后学生再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的利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程序, 找出规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巡视, 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并给出正确结论, 学生再进行理解分析。最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进一步陈述, 教师做总结性点评。学生课后还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环境与教师作进一步交流。由于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交互的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将得到关于信息技能方面的学习与锻炼, 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很好信息素养的新型人材。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强调创新型人材的培养, 事实上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教学整合不断创新, 才会使创新型人才得以不断培养。
我在教学中发现,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媒体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营造一个生动、自主、平等、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理论知识, 在实践操作中自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自信心, 最重要的是,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教学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
创新能力和信息技能是我们培养新型人材必需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需要有较高要求的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持, 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的有力保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激活学生的思维所做的必要教学准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知识结构的主动建构者。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方法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和探究, 我认为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 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方面
首先,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 在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上, 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并组织上课所需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搭建和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其次,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提前布置学习任务, 让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
2.学生方面
首先,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提前预习并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学。其次, 学生要针对相关的教学问题, 在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学会处理、分析和加工这些信息, 利用资源平台自主探究有疑问的知识, 若还有疑问, 可以到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或教师答疑。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了信息素养。
(二) 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方法
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结构和方法,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平台, 特别是信息技术与网络多媒体资源、教学课件资源等, 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欲望, 如采用“任务驱动”和“行为导向”等教学方法, 引领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 教学活动后的测评与拓展
教育专家指出:“真正的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学活动后学生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在教学活动后, 教师应适时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和总结, 要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解答学生的问题, 帮助他们分析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提出良好的建议。测评时,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已搭建好的资源平台上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评学习结果、评学习过程、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引入课堂, 能与教学很好地整合, 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 使教学评价能快速展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 对于交流探讨、纠偏补错、拓展学习内容有着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强大优势。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活动后进行有效的测评与拓展。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篇9
一、整合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应从信息技术、语文学科的特点入手。
1. 信息技术的特点。
(1)资源的海量化。“知识爆炸”这个词语在网络上才有最切身的体会。
(2)形式的多样化。多媒体电脑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3)活动的交互性。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而且这种互动跨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4)学习的主动性。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的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
2.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信息技术时代,语文教学必然有新的特点。
(1)阅读。信息时代的阅读应高度重视略读和快读。
(2)写作。随着电子系统交换信息作为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流方式,实用文体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体,组织和改编有关信息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写作能力。
(3)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技能将被视为获得并保持职业的主要技能之一。
二、学习环境的构建
学校建立语文网络教学网站“网络语文实验室”。网站分为资源区、学习区、交流区、教师区。
资源区分为站内资源和网络资源。站内资源有在线图书馆、基础知识、高考特区、新闻中心、学习方法、课件等;网络资源精选网上相关网站进行链接。
学习区分为课文、阅读、写作、口才、研究几个版块,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相应的版块以不同的课件形式呈现。
交流区有论坛和聊天室供学生进行异步或同步交流。
教师区介绍在线教师情况,提供电子邮箱,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整合的模式
传统语文教学偏重知识系统和能力训练体系,注重传授语法词汇知识,语言教材中收录的少量文字只是作为传授知识的范文,现代语文教学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1. 教学内容问题化。
根据语文学科性质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由教师和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形式的有价值的问题,并在网络上呈现出来,为学生在课内外的探究性学习设置逻辑起点。
2. 教学过程探究化。
学生主动地获取由教师汇编整理并放置在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及其他的网络资料,在获得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相关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探究型。
3. 教学活动网络化。
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过去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科书的单一状况,强调培养学生从网络资源中获取素材,自我改造、重组、创造教学内容的能力,养成从网络获取资源的习惯。
4. 教学结果创新化。
网络只是环境,探究只是手段,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述的改革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确立,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
四、整合的实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力于探索“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此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将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搜集、甄别资料,并将本小组的学习成果以电子作品的方式呈现给大家。小组内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题的方式进行质疑、辩论,最终达到全班同学都能共享任何一组的学习成果。
应用“双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分析教材,然后确定系列课题,供学生选择。选题时,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有事能做”;二要与学生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有事可做”;三要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有事愿做”。
2. 自我学习、小组学习成果作品化。
学生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一定要以电子作品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交流。因为学生根据选定的课题,在研究中会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和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在头脑中是零散的、无序的,在让其制作成电子作品时,他们会对这些知识、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3. 组间交流问题化。
每个小组研究的课题不尽相同,为了使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为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展示研究成果的机会。其目的有三: (1) 全班同学共享其研究成果; (2) 其研究的成果会存在不完善甚至错误认识的可能,通过展示会为其他同学或教师所发现,并通过解答其他组同学的疑问,使问题探讨的程度加深,认识更加合理;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和向其他组提出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倾听、观察、分析、概括、归纳、讲解、提问、辩论、思维等能力得以提高。
五、引发的思考
在信息技术和高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中,不断受到观念的冲击、技术的阻碍,体验着探索的艰辛和创造的快乐,引发的思考是广泛而深入的。
1.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的支柱。
信息技术不应局限在“媒体论”的阶段,不能成为教师“机灌”的工具,应该认识到它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最佳环境,对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育观念甚至是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变革。
2.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必须有更高的素质。对教材、教法、学生的把握是传统教学模式所一贯强调的,这一基本功在信息时代显得更加重要,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如教材的处理、学生的新特性、教法的变革等。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师应积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3.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初探 篇10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Curriculum Integration)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 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 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的讲为主,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 教学的规则发生了变化,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 其主体是课程, 而非信息技术, 在现有教学体制下, 所有教学活动应符合课程目标, 通过网络通讯功能及虚拟功能等营造学习者有效的学习环境, 真正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教学设计应以学为中心, 创设主动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许多其它学科的知识。例如:上课时,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类别, 并告诉学生可用什么方法找到这些相关的资料, 以及这些资料有什么用, 激发学生寻找资源的动机和热情, 让学生有主动寻找资源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教会学生的是搜集材料的价值观点, 以任务为驱动, 以目标作为寻找资源的目的和策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收集资源时, 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新技术。在此过程中, 教师可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地指导和帮助。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层面:
a.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念, 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 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信息技术只作为教学媒体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 信息技术虽然在随机性问题、危险场合、珍稀场景、时空变化及创设情景等方面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但仍不能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改变。
b.基于“整合”的理念, 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使开放的网络环境作为探究学习的一个平台。信息技术在这个层面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 而在于对知识的整理和对已有材料的筛选。
网络实际上并没有造成信息总量的增加, 而是增加了人们驾驭信息的能力。在网络教学中, 把学科知识作为载体,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学习的目的) 而对整个学习来说, 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是把载体 (学科知识) 作为教学的目的, 让学生去死做题, 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 这种全新学习方式是以信息技术环境和信息化学习资源为依托, 以具有深化和扩展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活动为导引, 以高效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和提升信息素养为目的的教学或学习。
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2.1 注重过程的原则
老师不要给学生准备好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不要忽略了对这种追求而产生的负面效应, 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各自的能力, 通过自己艰辛的劳动, 能爬多高就爬多高, 让他们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
2.2 主动性原则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按照方案解决问题”, 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营造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学习环境, 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2.3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网络环境下的个别化学习是指学生在集体环境下, 运用计算机等网络资源进行自学, 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的一种现代教学模式, 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而协作学习对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在课堂整合中, 把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相结合就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2.4 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
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并不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专利, 应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有难度的环节, 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 享受成功的喜悦。
3 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
教学来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 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
3.1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课件:a.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未相遇。b.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相遇。c.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擦肩而过。d.小张和小李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 小张先行一段路程后, 小李才出发, 又经过一段时间两人相遇。e.小张和小李同时从甲、乙两地向相反的方向前进。f.小张和小李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的方向前进。在教学中, 利用动画, 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时间, 就将现实生活中能碰到相遇问题的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同时”、“两地”、“向”、“相遇”等数学概念。这样的教学,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效果当然好。
3.2 信息技术与作文学科的整合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景”, 通过多媒体的真实情景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利用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象、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景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 让学生写一段话或写一篇短文。围绕作文内容, 制作生动形象的图片、动态的录象资料、优美准确的范句例文, 组成作文资料库, 供学生查询调用。还向学生提供校园网、英特网上的作文信息。查询信息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的单向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得到体现。网络中的每个学习者对各种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这是其它任何一种媒体和技术手段所无法做到的。他们由被动地接受命令转为独立地思考问题, 有利于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挥多媒体网络的优势, 通过网络向学生机传播有共性的例文。如:例文《我爱家乡的……》, 可以引导学生具体生动地说出家乡有什么值得你爱的。学生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分组查询校园网资料及英特网资料, 小组协作学习讨论怎样才能将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具体。 (在本次习作资料库中, 师生共同制作了与作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录像与文字等资料, 这些资料供学生在作文时调用。) 如有些学生查询了资料库中的文字材料后, 知道了家乡有美丽的松花江、香炉山;有萧红等许多名人的故居;有红肠、木耳等土特产等等。同时, 通过计算机网络一边监控学生的输入进度, 一边针对学生输入过程中文章出现的问题在网络上联系交流, 及时对学生进行修改中的个别化辅导。利用网络监控功能, 进行个别学生的作文指导。对于已经把自己的文章修改好的, 则可以叫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调用, 进行评改。建立校园网, 制作学校级、班级、以及个人主页, 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发表文章, 教会学生做个人主页, 把自己喜欢的文章放到主页里, 进行美化, 并及时进行修改合补充, 制作班级主页收录班级里学生的所有主页, 并且进行链接, 成为一个小型的网站。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多功能作用进行写作训练, 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习, 轻松愉快的掌握学习内容, 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巩固写作能力, 可谓是事半功倍。
总之,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 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地变革,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展、自主学习、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题的进程。为此, 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做出努力。
责任编辑:才玉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其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作用越来越明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教师的能力结构中必须具备的能力。主要通过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 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授课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资源、方法和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高效完成授课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
美国是比较早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国家。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手机、网络等多媒体工具开展信息处理,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教师和学生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优势进行教学活动。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论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是信息获取工具,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预习
在教师备课过程中,信息技术主要有两个作用:
1. 老师能通过课件或教学资源库,提供合理整合创设教学情境的素材。好的教学情境,是一堂好课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式。
2. 能建立备课资源积件库。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学校教师在加强集体备课的前提下,若长期合作、探究开发教学用积件,坚持积件库的开发建立。将会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备课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大的帮助。
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查找、收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是学生预习的一个部分。教师可以在节假日或者周末时间,布置本单元课文需上网查找的内容,让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搜集课文所涉及的新知识的相关信息。如:如语文课中,写人的文章让学生查找作者的资料,写作时的背景及时代,该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主要的写作手法等;写景的文章指导学生收集景物所处地理位置,该处景点的历史故事与景物特点的相关文章等等。学生在自主收集各种信息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提高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生成信息等方面的素养,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获取语文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这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而且比起传统的预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预习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校很多班级已经建立班级QQ群,许多学生已经有自己的QQ、QQ空间甚至博客、微博、论坛等交流工具,教师在教学中还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网络预习、群预习等方式,通过QQ班级群,让学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传送到网络平台上来共享,再通过网络平台,合作预习与独立预习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这样丰富的预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和习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积极性。
二、信息技术是信息传递工具,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的、新型的互动关系
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发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方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导,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只有教师真正做好师生、生生互动才能更好的教学。有了计算机和网络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加入后,师生互动就增加了“师—机—生”这样的老师通过计算机和学生的新型的互动关系,师生可以进行更加深入、自由互动;生生互动也增加了“生—机—生”这样的学生之间通过计算机的新型的互动关系,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构成的网络平台,进行问题的讨论和交流。例如:在课内外,我们可以通过QQ、QQ空间、微博、微信、博客等时下最流行的网络互动平台,和学生进行最广泛的互动交流。
随着近几年手机网络的普及,师生之间甚至可以利用手机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互通,进行更方便的交流。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的存在,师生、生生之间,就能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动交流,即使有一方不在网络,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留言给对方。除了进行学习方面的互动外,师生、生生之间还可以进行社会、感情等问题的交流互动,更有利于创造信任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信息技术是信息加工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组织,实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利用录音、录像、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情境;
(3)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等等。而这些文字、图片、动画、数据、声音、影像等信息的组织处理和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方式,都需要信息技术协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解决难题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实验。如何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学生可以用Excel进行计算;再比如学习数学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实验等等。学生解决问题后,如果要利用不同的信息手段进行结果的展示,这也要利用到信息技术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
四、信息技术是信息存储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存储教学的过程和结论
如果师生、生生之间通过网络、录音、录像等可以存储信息的信息设备进行互动交流,那整个交流的过程和结论都会在设备上有完整的记录,甚至可以保存几年甚至几十年,方便师生教学以后对整个学习的过程回忆和总结。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进而完成教学总结,学生也可以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进而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以设备记录的内容为资料和老师、同学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或者是不能完全做到的。
五、信息技术是信息呈现工具,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教学的内容或研究结果
教师可以课前在网络上展开示将要学习的内容的资源库,可以是一个带有学习资料的网站,可以是一个带有学习资料的博客,可以是一个有学习资料的FTP文件地址,可以是一个学习资料压缩包等等,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库进行系统的课前预习,如果是网站或博客等还有论坛的资料库,师生还可以进行预习中的交流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学习的研究结果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展示,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动画、数据、声音、影像等处理软件,展示所得到的研究结果。
总之,把信息技术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适当、适度地融入数学教学中,能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这是顺应技发展潮流的必由之路,必将全面提高技校学生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种模式. 电化教育研究,2003(09).
[2]孙杰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 2003(02).
[3]罗德红.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思考. 2005(04).
[4]张际平,高丹丹.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层面实质分析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3(07).
[5]朱广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2004(01).
略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篇12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
1.“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即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做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著特点。
2.“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意味着将信息技术看做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 教学材料已不局限于印刷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 出现了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于一体的电子教科书, 多媒体软件、网上教学节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现代信息技术环境, 为教师的指导性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
3.“整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 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板书, 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教案”, 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虽然便于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但它过于注重教师教的一面, 忽视学生学的一面。作为认知主体,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也就不能取得理想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举措
1.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观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 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学校领导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 要把信息技术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深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课题的研究, 继续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加大软件投入的力度, 丰富教学资源。
2.突出重点, 加大整合力度。
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个学校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学校领导要对教师提出一个适度的要求, 要把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作为一个前提因素, 要求教师利用网络收集教育教学资源, 鼓励教师制作个人网页, 开发学科教学网站, 选择较强的学科组首先展开此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 进行推广和宣传。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 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和方法。
课题研究对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各个学校一定要抓好这项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的而又艰巨的课题。为此, 要加大研究力度, 要求学校都进行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着重探讨整合的方式、方法。
4.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 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硬件建设是基础, 软件开发是保障。正如我校只有一个网络教室, 学生机50台, 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求。我们本着边建设、边应用、边研究的原则, 走出一条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为龙头, 通过课题研究发展教师, 通过发展教师发展学生, 通过发展学生发展学校这样一条特色之路。
5.整合的关键在教师。
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是全方位的, 动态的, 开放的, 应随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逐步升级而展开。今后, 我们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将重点放在案例培训上, 在培训中发现问题, 在研究中解决问题。另外, 进行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 学生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我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为搞好整合奠定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观】推荐阅读:
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07-0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08-28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09-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06-2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总结10-09
新课程下的信息技术观11-20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05-2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习心得体会06-17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 学习体会07-23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之体会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