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2024-05-22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共11篇)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一、知识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知识的整合原理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指作为课程的信息技术自身的知识整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各种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课程所含知识之间联系的沟通和呈现。二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主导媒体渗透到各种课程领域之中淡化科目界限.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将知识置于“虚拟”的真实情景中.将不同科目不同系列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揭示和呈现出来,让学习者在应用信息技术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对“知识之间联系”的学习.三是指充分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出信息比学习环境.让学生置身于信息化社会之中,深切感受应用信息技术寻找或创新以及应用必要的新知识的信息文化生活.激发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寻找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二.经验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经验的整合原理.一是应用信息技术设计和创新学习环境.通过精选有时代价值的教育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经验世界,创设出具有信息文化的典型性和全息性的学习环境,使之具备学生学习反应的敏感性.这是对不同空间里的学习资源的整合。二是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内化的新经验以多媒体为载体,成为融合了知情意的活经验.这是学习中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在时间进程上的整合,三是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已有经验与现在经验的时间整合基础上,开辟未来的时间向度.促使内在经验的再组织;去主动寻找和应对外在的新问题情境.将源于外部空间的新经验整合到内在的经验系统之中,这就是时空统一的整合.显然,这实际上就是师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教学和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这样,学习就成为一个主动探究、主动发现的过程,课程就成为学习者主动经验和运用知识的过程。

三.价值的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价值的整合原理,就是遵循价值以发展的选择性和过程性来充分开发和超越信息技术课程化的”虚拟”价值,其具体含义为: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全方位地研制多媒体课程和网络课程,使关涉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的所有课程领域或课程门类都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生活世界,它是虚拟的生活世界,从而使学习者在虚拟的生活世界里通过充分自由的选择,简捷而高效地实现价值感知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中,又超越信息技术的虚拟限定,开发信息化的社会性议题和实践活动形式,使学习者在可选择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自尝试社会问题的解决,真.正地实现价值体验。

价值的整合需要认识和解决虚拟的学习生活与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连续性问题。这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选择的议题或活动内容应该主要是信息文化的内容.或至少是与信息文比有关的内容,这样就既与多媒体网络课程相关联.又与信息时代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二是在组织学习者开展社会问题中心的活动学习中.既贯穿信息化思想又充分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手段,使学习者在价值感知与理解向价直体验的进展中获得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保障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2

信息技术的一般定义为: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获取、处理和应用的技术, 它覆盖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而成为一门综合技术。

针对信息技术这一特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定位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显而易见, 对于教育而言, 信息技术所应该突出的是: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其中对能力的培养正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想了解这些信息技术能力与历史教学有什么样的联系我们必须了解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们就从信息获取能力谈起:

信息获取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 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 并能通过各种媒体, 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 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 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而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我们当前教学的重点。信息只有通过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 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 重新整理组织、存储, 把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利用所掌握的信息, 通过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 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才能发挥其作用。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 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 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 得出创新的信息, 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过程正是当前我国大力提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宗旨。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 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 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 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这是学科整合精髓。

通过以上内容就不难看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前提条件, 历史教学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条件。那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怎么来理解呢?

首先, 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 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 以及历史教学的需求, 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强, 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

其次, 要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学生学习不仅仅放在学会历史知识和技能上, 还要达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 这正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教学得契合点。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的优势利用学校的网络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建立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的网络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发挥历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再次, 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的教与学的方法。首先,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 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 进行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 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 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 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通过网络、图形等软件, 可以实现“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师生关系, 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在师生互动合作中形成教学合力,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机制。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现状;反思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以新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把信息技术手段完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主要有三种形态:①多媒体信息组合演示为主;②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③基于互联网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不管采用哪一种整合的教学形态,都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目的而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评价一节整合课是否优秀,应主要考虑是否体现实效,是否改善教与学的方式,甚至是否以成本最低的整合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度”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假如利用网络环境和图形的形象直观的动态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抓住教学重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信息技术,但我们不可过度依赖,要想达到“实用性强,效果好的课件、网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素养,培养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把握好多媒体运用的“度”,及介入教学过程中的最佳时机。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兴趣,并能点燃学生学习思维的火花。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征,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思维受阻,排忧解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思维受阻,此时,教师若及时运用多媒体进行点拨、启示、引导将会使学生的思维从“泥潭”走向“光明大道”。

3.揭示概念,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概念的言词都非常精确严谨,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加之纯理论性的术语,学生有时难以理解,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理论及数学问题容易地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语言的等多种方式表达,适时运用多媒体可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从而达到准确理解概念的目的。

4.化静为动,突破重点,分化难点

中学生的思维正在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内容,时间受限时,可适时采用多媒体课件将重点、难点分解后予以突破,达到其高效性的作用。

5.系统复习,及时小结或练习

提高学生参与程度,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复习或练习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找准多媒体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的切入点,及时合理的运用以取得较高效益。但是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都应从实际出发,准确把握使用的“度”,注重实际效果与质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反思

1.学科整合使课堂更开放

在课堂中设计适当的数学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索,假如数学实验的方案由学生设计好,并制作成课件,那么研究就会更具有开放性,能够全面锻炼学生的各种潜在能力,使探索过程更接近于数学家们研究数学的过程。当然,这需要老师和学生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2.学科整合使难点的突破更有方向性

在探索过程中逐渐突破本节课的难点,逐渐增加探索的难度,提高了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终于完成了探索,使得探索更具有方向性。当然个环节这还有待于我们在探索和实践中改进。

3.信息技术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操作”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主要是呈现以前无法呈现的数学内容,老师实现了基本“无纸化”的教学,这样造成学生的个别数学技能的缺失。因此不能盲目彻底地进行“无纸化”教学,也就是说让学生用笔和纸进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形式,完成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

以上仅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作更广泛深入的研究。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尝试、积极探索,并从实践经验上升到数学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去提炼、去反思,才能避免盲目性,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整合之路,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数学“四基”中“基本活动经验”的認识与思考.数学教育学报.

[3]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4]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 贺 峰:陕西省西安市华山中学 杜晓红:陕西省西安市庆安中学)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4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师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肩负着重大责任。本文针对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 教师容易产生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 旨在更好地提高教师适应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能力。关键词: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 学习者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 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教育部在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途径。但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深入,教师因自身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认识的不足, 造成偏离课改目标的现象也需要引起注意和反思。

一、培养教师对课程整合内涵的认识,避免信息技术万能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出发点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 整合的过程是以建构主义为主要学习理论基础,强调利用信息技术, 把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但有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简单的认为是在网络教室中采用信息技术实施学科教学的全部内容, 而学科教学是否真的需要, 却不加考虑, “为了用而用”的现象非常普遍。不分学科, 不分教学内容, 课堂变成了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内容变成了课件;课件变成了黑板的替代品(一些学科教师因为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使用能力有限, 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教师才能完成课件制作, 更是增加了整合的难度)。这种把整合等同于技术与课程的简单相加的观点, 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限定在了工具层面上, 并没有真正理解整合应该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 “融合”的内涵。

另外, 这种现象的存在与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也有很大关系, 在课堂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硬性标准, 使很多老师不得不用。

实例

一、欣赏小提琴协奏曲 《梁祝》, 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教学思路: 教师根据音乐本身的特点, 把音乐分为四节让同学欣赏, 节与节之间引导学生讨论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以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效果, 笔者在制作课件前, 先把 《梁祝》按欣赏顺序裁剪为四个部分, 然后逐段引入课件中, 先不说在 Powerpoint 中引入大段音乐本来就不符合课件制作原则, 只前期把 《梁祝》裁剪为四个章节就费了很大精力。课件制作者和音乐教师都深感不便, 音乐教师更是坦言以后再不用课件上课了。其实, 完全可以不用这么兴师动众的制作课件, 一台简单的录音机和一盒磁带就完全可以满足上述教学思路, 但为了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路, 只好如此事倍功半。

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中心理念是 “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一种有效方法, 为学生提供 丰 富 多 彩 的 教 学 环 境 和 学习工具”。在强调信息技术对新课程改革的优势时, 也应发挥传统教学工具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使用传统教学工具也能实现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而过于迷信信息技术, 将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 失去应有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教学的能力,把握课堂教学。1.加强对学习者信息技术能力的分析, 提高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是为了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但是, 如果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中应用过于复杂, 超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就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 降低学习效率。因此,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之前, 应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分析,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程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否则信息技术反而会阻碍学生的学习[2]。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就要照顾到信息技术能力最低的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计算机课程, 其计算机使用能力也与其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有关系。当前, 部分教师仍根据学生年龄以及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情况想当然地估计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即缺乏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了解, 也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能力差异, 常常出现 “学生不会用, 老师非要用”的局面, 这样就为课堂教学过程埋下了隐患。

实例二, 地理课 《走进巴西》,在网络教室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西国旗颜色的探究, 理解巴西国旗的寓意, 进而总结出巴西地理位置和地形的特点。

教学任务: 要求学生通过自主上网来查找资料, 探究巴西国旗颜色的象征。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初始能力, 学习结果要体现在学生身上。案例中,学生虽然知道如何利用搜索引擎寻找相关网页, 但还不具有总结归纳学习资源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会使用搜索引擎, 便推断学生具有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导致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重视对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的分析, 创造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环境, 是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工具, 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绊脚石。

2.培养对课程引导问题设计的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 任务式教学法与问题式教学法因为能充分体现 “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用。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设计的任务, 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完成知识的学习。问题应该为教学的目标服务, 对教学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任务应能自然的带动学习过程的进展。难度应由浅入深, 逐层推进, 问题与问题之间、任务与任务之间应该是系统的, 关联的。另外任务的数量也应该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符。但是, 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时,主要依靠教师自身的主观理解和知识经验来完成的, 具有很大的主观性, 在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不可控性与不可操作性。

三、鼓励教师在整合过程中采取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避免千篇一律。

建构主义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 在整合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而建构主义又特别强调学习情景的创设, 希望学生能够在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所以, 教学过程中, 能体现学习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就受到了大家的特别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模式因为其在教学实践上的成熟性、与信息技术良好的交融性,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 此类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步骤基本包括以下几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 布置课堂任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 解决任务获取知识”——“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成果, 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布置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此类任务式教学法既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又能够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可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 “包打天下”,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此类教学模式, 如果盲目使用信息技术, 创设出的教学情景却偏离了教学目标, 这样不仅不能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所以, 学习情景的创设一定要符合教学目标, 要能够将学习内容渗透到学习情景中, 引导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3]。在上面的例子中, 老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 创设的学习情景偏离了教学目标, 虽然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最终无法引导学生完成整个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不应总是局限于一种模式, 而应在理解新课改理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方法, 形成符合学习内容规律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 篇5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上的误区

(一)、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潜质。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重视教学方法的选取、教学的精心设计上。但是,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对所学资料印象不深,更不用说自己动脑去探索研究了。

(二)、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忽视抽象思维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潜质的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潜质就可能下降,如:数学学科是一门个性需要抽象思维潜质的学科,抽象思维潜质的削弱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个性不利于高等数学的学习。

(三)、在教学思想上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目前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局限于课堂上的使用,而忽视课外对学生的辅导。即使有一些课外的所谓多媒体教学光盘也不外呼是用于学生的练习、考卷,或者把课本上资料罗列一下的“课本搬家”,或者是一些教师的“教学笔记搬家”。实际上,做练习我认为还不如传统的练习册。试想一下,学生在屏幕上看习题,又在纸上演算,方便吗?如果再加上限时操作,能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吗?能不能把课堂上教师用来演示或者启发学生思维、发现问题的教学软件也让学生拥有,学生在家里用这些软件再进行一次概念认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即注重学生潜质培养的课外辅导软件多一些,而不是练习,这样做才是发奋减轻学生的负担实现“素质教育”。

(四)、在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师的如何“教”,忽视学生的如何“学”。目前使用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大多还只是在改变教师的如何“教”上下功夫,用课件来帮忙教师说清用其他教具所不能说清问题的教学模式占多数,很少用课件来帮忙学生学的,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

应对措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认真学习课程实施标准,从思想深处转变自己的观念和主角。同时我们要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从具体的教育实践入手,经常观摩教师的教学,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认识,升华理念。将学科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中,让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物尽其用。

二、多媒体技术成为公开课的表演道具

公开课与研究课是一般教研活动的主要资料,也是加强交流,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逐渐普及,公开课似乎就变成了多媒体展示课,教师也似乎成了多媒体课件的放映员。笔者工作以来也听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公开课、研究课与观摩课,发现几乎每课必有多媒体,哪怕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甚至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过渡,他们都会挖空心思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处心积虑地把课本资料以声、像、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在追求课堂气氛的同时,往往顾此失彼,扰乱了学生的正常思维,多媒体课件也失去了它本来就应发挥的功能,成为教师公开课上的表演道具。

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巨大的优势,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环境,能够在有限的时刻和空间里展示超多的资料。但也并不是课课都需要多媒体,很多资料和知识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可表现出来,甚至效果更好,这样就没有必要去避简就繁,大张旗鼓地请出多媒体,要知道我们进行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手段一概抹杀,而是要批判的继承。实际上,多媒体的应用务必结合具体学科的特点恰当地选取,决不是越多越好,如果过于泛滥,往往会造成画蛇添足,事与愿违。

应对措施:转变评价机制是根本,正确引导是关键!教师为什么如此偏爱多媒体,难道真的是教育教学的需要吗?究其原因,很多都是迫于无奈。在很多地方的教育教学的评价表上都明确标有“是否是使用多媒体教学”一项指标,这也就难怪老师们会去挖空心思制作多媒体课件,盲目的追求课堂气氛了。因此,转变评价机制,正确引导和鼓励教师用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十分重要的,而不能盲目追赶时髦,简单地将其作为公开课的硬性指标。

三、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多媒体课件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永远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角。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以多媒体为中心,为课件而教学的例子屡见不鲜。例如,笔者在教研活动中就听过一节课,是关于“新陈代谢与酶”资料。这堂课教师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了两个小实验资料,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也表现的十分用心,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然而听课的老师都明白,这堂课如果穿插两个小实验,教学资料根本无法完成。在这种状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完整地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只能压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刻,快速地点击幻灯片,草草收场。这样一来,学生只能囫囵吞枣,像走马灯一样欣赏了一下精美的课件和图片,一些重点的资料和知识点只能是一知半解,至于能领会多少,恐怕就只能看个人的造化了。这么一来,教师纯粹是为了展示课件而上课,多媒体课件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舍本逐末,喧宾夺主,不可能收到应有的课堂效果,反而会事与愿违,致使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学的累赘。

还有些教师害怕制作多媒体费时、费力,便从网上下载或购买一些现成的多媒体课件,不加修改,也不管适不适合自己的学生,便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这么一来,教师只能针对课件的资料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流程、书写教案,这样教师的思路就很容易被束缚在别人的思维框架内,不利于教师开拓思路,提高教学潜质,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应对措施:转变思想。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再强大,它的本质仍然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就应是教师驾驭多媒体,而不是多媒体指挥教师。

当然,任何改革的进程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不例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决不能停留在追赶课改潮流的表面,而要将其真正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应用与课程教学,如何建立更有利于整合的条件与环境,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和重点研究的课题。

精选阅读(三):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着重大影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补充提高和整合,把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对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视野、主动参与学习、开拓创新思维,明白知识本质和提高知识探究、运用潜质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理解,但是在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许多误区。本文主要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极易出现的五大误区进行分析,并探讨出每个误区的具体解决办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不是用“电(脑)灌”代替了“人灌”,不是“信息技术越多、越有味道,整合就越充分”,不是“制作一个课件或调出一段录像了事”,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高效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缺乏兴趣、困惑不解、无法感知、主动参与等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

误区二:课程与信息技术主次颠倒,喧宾夺主

在信息技巧与学科整合中,信息技术是为实现有效教学的达成而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起辅助作用。切勿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否则会陷入“唯技术主义”的泥潭。从现代的课程理念出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就应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好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含金量”和“教学多媒体的高档化”。时刻要注意,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

误区三:整合时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成功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但是唯有让尊重与信任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到达学习主体性的激活。主体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务必把学生视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使教育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

误区四:多媒体技术成为公开课的表演道具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需要渗透到每位教师、每节课、每个课堂之中。高技术不必须能换来教学的高质量。在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教学设计、教学创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以及人格魅力比起教育技术来说更加重要,是技术永远无法替代的,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个性需要关注的问题。

误区五:整合时在网络资源中迷失方向

真正的教学任务是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把这种求知欲望引导到实践教学目标的活动中。互联网的信息容量虽大,但良莠不齐,有的只是对某一问题的观点罗列,有的则带有片面性甚至误导性,如果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实施经验,不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结果使得学生“放任自流”,不但没有发挥整合优势,效果反而更差。表面看似乎授课教师很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潜质与艺术,但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说明授课的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机智性。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

1。提高教师素养,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整合的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理念和教师信息技术的科学素养。上一节课,如果教师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不围绕学生的学习实际一步步精心设计,则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失去灵魂,功能强大的信息技术就可能只是供教师换取一两声喝彩的花拳绣腿,用在课堂上就会出现为整合而整合的形式化现象。如果没有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展开观察、比较、体验,则整合课就失去了基本的应用价值,教师煞费苦心搜集的“海量”资料就只能是让学生头晕目眩、眼花缭乱的镜花水月、海市蜃楼。因此,教师只有提高了素养,真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体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越性,尝到甜头,才能使整合得以顺利开展。

2。围绕学科与课堂,以课程目标为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师的教学。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以学科目标为本,按照学科目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要从一节一节课的“整合”,扩大至一个单元乃至一门课程的“整合”,瞄准当前学科中存在的全局性问题,探索应用信息技术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思路。如果整合课不对学生务必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必要的明白建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记忆练习、巩固,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标靶,教师精心设计的“精美”课件就会沦为让师生迷失学习目标的迷幻条件。教学过程也只但是是由原来的“人灌”变成“电灌”罢了。

3。不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神化”或“庸俗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它不等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不能视课件为课堂的支配因素。课件务必恰当贴切,量材而行,整合课也不必须要在多媒体教室上,而应根据实际需要来定,要注重实效性,减少空、大、全,讲究精、细、活。唯有如此,才能使好钢用在刀刃上,信息技术教育也才有可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信息技术教育也不例外。科学地运用它会提高教学水平;反之,会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

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篇6

现代教育不仅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通过培养新型人才来促进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信息化是现代教育手段所具有的重要特征。本主体主要阐述:初中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素养所提出的新要求。在信息资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收集、筛选信息资源的方法与策略,以及信息资源使用的意识、路径和关注点。现今所使用的数字化信息化实验与它的教学价值。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学在理念与技术上可能产生的影响。

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思维方式所产生的影响,思维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教学观念的更新。本学时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促进教学形态的变革,以及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所提出的新要求。教师收集、筛选信息资源的策略和建立资源库所遵循的原则。

二、初中物理教学信息资源的使用

本学时主要介绍:初中物理教学信息资源使用需要有开放、共享和团队的意识,以及信息资源使用的形式和操作路径。在信息资源使用过程中,如何关注使用的效率、效益和效能,关注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初中物理教学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数字化、信息化实验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7

●教师角色的变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其中, 教师是制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因素。

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在于:从中心到边缘的改变, 从传递者到促进者的角色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控制者、传递者, 不再是学生的管理者, 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变化不只是信息技术带来的, 信息技术只是角色转化的催化剂。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都希望学生具有态度认真、诚实可靠、遵纪守法和充满自信的基本素质, 而对学生创造能力、与人沟通能力、与人相处能力, 以及较广泛地认识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等方面不够重视。教师中普通存在的人才素质观, 与工业社会流水式生产方式所需要的守时、精确、可靠、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人才模式是一致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便是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强调整体视个体的教学观。在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最关键因素是教师, 教师应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巨大意义和作用, 切实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理论为指导, 使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转变。

●教师专业知识的转型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等于学科知识。以前, 合理的教师专业性知识是T型结构, 它是一种复合的立体知识结构, 横线表示学科知识之外的知识, 竖线表示精深的学科知识, 专业知识丰富是“博”和“专”的统一。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时, 教师专业性知识的T型结构转变为π型结构, 即是在T型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要精通信息技术, 成为“一专多能”的综合人才。

学科知识不等于内容知识, 教学不是就事论事, 不是把教材上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搬到学生的头脑中, 而是要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下去思考整个学科的概念框架, 探索如何通过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本学科的掌握和学生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对教师提出了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积极参加新课程的各类师资培训, 充实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教学技能的转变

教师的教学技能历为受到人们的关注, 良好的教学技能是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同的时代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 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也是不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直接挑战教师的原有基本功“三字一话”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 , 要求教师完善并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熟练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并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4-0020-02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便更有效地完成课程教学,并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协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实质上是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功能,圆满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目标,并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是一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法。它在培养目标上主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在技术运用上,强调运用信息技术创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在学习情感的创设上,突出学生对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师的影响

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传统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在能力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如今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环境改变了,教学方式方法也随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向学生一味地灌输知识,但是遇到现实问题时,却不知道怎么解决。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能通过板书和教师的讲解来进行简单的交流,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完全不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迫切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型。

1.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这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科观念,要将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课程之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更新、创新知识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不断被丰富和更新,教师要根据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以及学生的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设置相关的内容,并且按照课题难度安排学习顺序和课时。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2.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决定了教师没有现成教学方式、方法可以依赖,自主支配的空间很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这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科课程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的观念,要主动去探索适应新教学模式的方法。教师要具备熟练操作各种媒体的能力,能够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交流和建构知识,获得各种信息,发现和解决问题。教师还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水平,不能只是局限于自己的学科领域,要不断学习各方面知识,开阔教学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以上几个方面发生转变,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在新课程环境下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建立教师与学生更为亲密的关系。

既然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提倡促成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那么就应该多创造条件,把媒体的操作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教学媒体的强大教学功能主动地完成知识的构建。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媒体只能由教师操作的观点,适当地让学生自主操作。学生能够锻炼自己操作媒体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互换角色,也能促使学生在建构自身知识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教师的工作,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此外,教学媒体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不但可以在课堂上作为教学媒介,在课后仍然发挥作用。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运用媒体进行交流,这种交流包括学习,也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借助媒体的特殊优势来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会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教学环境的影响

1.运用信息技术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

第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演示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室等新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对于需要使用大量篇幅、图表和大量数据资料加以说明而传统教学手段下无法说明的问题,利用计算机较大的存储空间以及较高的运算能力,将其演示给学生,这样就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训练就是把某些课堂以外的活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引进课堂、模拟操作、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方法。信息技术在模拟教学中起重要作用,它将学生要掌握的理论和技能,通过事先设计的背景材料、图示或模型、计算机程序,让学生进行模拟演练或操作。操作过程中,是以学生充当演员的角色,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在课堂上进行模拟操作,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以达到掌握技能和方法策略的目的。

第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生自学辅导。目前许多高校的学科课时安排相对于教学内容而言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很多内容需要通过学生自学去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对授课内容要精选精备,避免平铺直叙和面面俱到,对每章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要精讲,对于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加强指导。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指导学生制订自学计划,提供自学参考书目,做好自学笔记,批阅自学心得体会,检查自学效果等。

2.运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更新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都增设了多媒体教室,在多媒体教室中,借助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扫描仪、电子黑板、幻灯片、计算机程序、音像系统等多媒体设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图形、文字、形象、声音、动画等多媒体,给学生进行理论讲授、实务操作、案例分析等。采用这些新的教学手段,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形式的呆板性和课程的繁琐枯燥问题,使教学活动变得直观、生动、活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教学内容的疑点难点,学到书本上和讲授中难以学到的东西,提高教学水准。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给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与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它拓展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更打开了学习思维的闸门。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信息的获取量,延长知识的运用时间,为学生理解、表达、创新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自信心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 教育技术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柳小林.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对教师的影响[J]. 固原师专学报,2006,(6).

[4]张莹. 信息技术对高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影响[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8).

[5]刘迁红,程金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分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1).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9

一.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D)部分。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A)。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D)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4.在交流与讨论中,(D)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A)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D)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A)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C)”。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D)不属于创新型模式。A、合作学习B、探索和发现学习

C、问题解决学习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10.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A)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A、计算机技术 B、文字 C、纸张 D、印刷术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D)。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12.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D)。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B、辩论

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D)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15.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底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地(A)方法。

A、创设历史情景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16、下面的(A)不属于科学课程。A、历史 B、化学 C、物理 D、生物

17、(A)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教学结构 C、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18、与“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D)。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19、(C)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A、客观题测验 B、表现性评价 C、档案袋分析 D、论文题测验

20、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认为“技术优先”的是(A)A、分离模式 B、整合模式 C、锯齿模式 D、交替模式

21、帕金斯(Perkins,1991)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五个关键成分是(D)A、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支持系统 B、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C、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认知工具;任务管理者 D、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22、下面的结构图,是由(A)提出的。

A、加涅 B、斯金纳 C、皮亚杰 D、罗杰斯

23、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C)A、提供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 B、提供支持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 C、交流方式单一 D、提供各种学习策略

24、在(C)视图下,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A、大纲视图 B、幻灯片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普通视图

25、斯滕伯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B)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26、最适合课堂讲演、操练和练习的硬件排列方式是(A)A、横排 B、纵排 C、环形 D、两侧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B)四个层次。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28、(A)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29、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的(C)内容描述的是理解技术系统的特性及操作,精通技术的使用。

A、技术效能工具 B、社会、伦理及人文问题 C、基本操作和概念 D、技术通信工具 30、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A)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B、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C、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D、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二、判断题:

1、地理、历史、思想与品德都属于自然科学。(错)

2、计算机操练和练习反馈的设计是关系到操练与练习软件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内容。任何计算机操练与练习的反馈,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反馈原则。(对)

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错)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的简单过程,存在着固定的模式,教师只要掌握这个模式,就能在教学中应用自如。(错)

5、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广度则可以划分为完善型和创新型。(错)

6、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对)

7、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错)

8、将气旋与反气旋运动过程设计成三维立体图与二维平面图结合运用的表现形式,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气旋中心气流以及反气旋中心气流辐散下沉导致凝云雨或晴朗天气的全过程。使学生能直观的认识气旋与反气旋。(对)

9、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对)

10、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正式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错)

11、[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利用技术资源(如计算器、数据采集探测器、录像、教育软件)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并开展扩展性学习。(错)

12、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对)

13、接受学习一定是被动的。(错)

14、我国在2001年启动中小学“校校通”网络教育工程。(错)

15、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景,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对)

16、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只需关注本学科内容,不需要注意信息技术对本学科内容的影响而导致学习内容的变化。(错)

17、在美国的“社区”案例中,“运用交互式的教育节目”的活动是NETS绩效的“使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并举例说明想法、观点和情节”指标。(对)

18、传统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实现个别辅导。(错)

19、信息技术必须与学科课程整合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对)20、电子邮件调查法属于被动调查法。(对)

21、理科课堂中的解题练习都属于操练和练习的范畴。(对)

22、利用信息技术的情景性、真实性,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

23、操作与练习型游戏是利用环境进行建构,学生自己控制情节发展,生成情节。(错)

24、在信息技术整合于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学习专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

25、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标准与信息技术整合点中,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符号使用TCT交流运算结果。(错)

26、人们对于教师隐喻的微观层面指在教学中师生的交往之中的地位,如“教师是蜡烛”。(错)

27、为了进行有效的整合实践,教师首先必须刷新头脑中学生观、学习观以及教学观,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把教学看作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对)

28、信息技术和教育相整合大约要经历这样五个阶段:计算机素养培养;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基于信息技术的全面教改。(对)29、2000年,陈至立同志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两个层面推进,第一个层面是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第二个层面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错)

30、自我调控是指在实施学习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为、策略的效果。(错)

PPT操作题:

POWERPOINT操作用到的文件均存放在c:SL01目录下;

1.应用模板“沙石型(SANDSTONE)”,将“茶文化”的标题设置为“黑体”,大小为“72”,删去第一张幻灯片的副标题占位符,在此位置添加“c:SL01”目录下的“TEA.GIF”图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案 篇10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课程整合应立足于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 1.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课程整合要求,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是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学科任务或以真实的社会问题形式反映的学科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程整合强调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在于设计任务,即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教学研究上,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师生交流不能被计算机与学生的交流而取代。使用计算机于课堂是以提高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计算机只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要避免为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

3.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所需要掌握的小学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使用各种资源和工具去主动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新的模式实验

为实验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新的模式,组织了不同年龄的多个学习小组进行了多个自立课题的研究,包括在识字、阅读、作文等多个方面。现以一个作文的案例加以说明:

1.课前老师确定任务:以“奋斗 ”这句词展开,围绕主题分类,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广泛的资料收集和信息整理;几个人共同组织材料,合作写一篇作文。仅提示学生可以使用“百度”、“Google”搜索引擎。

目的是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主题活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为活动课的开展作好铺垫。

2.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息搜索能力,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老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能紧密围绕主题开展更深入的自主学习、信息搜索活动,从而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

学生对搜索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会产生很多的疑问,这进一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拓展学生的信息来源,为学生的后期创作活动提供素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让学生基于这些疑问通过互联网继续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网络优势,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相宜地进行帮助和个别辅导;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辅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解疑或引导其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的活动过程中,还可以鼓励同学之间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对活动主题有更深刻的、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也得到培养。发现平时对计算机操作较为熟悉的学生在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其平时在群体中的表现。

3.老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帮助学生把握各类信息内容的要素,形成观点或突出某一个主题。然后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料与伙伴合作,在电脑上进行相关的创作活动,在学生创作活动过程中,老师只起着引导的作用。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和展示、发挥自己的特长。

这种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语文教学新的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息收集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借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能力。协同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课件 篇11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改變了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学环境的全部,是封闭式的。教师只能教教科书,即使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中,主动权仍是掌握在教师手中。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无法得到体现。而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使学生不再受教师营造的特定教学环境的影响,而可以通过网络融入人类巨大的知识宝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多媒体百科全书,专题网络图书馆。再加上网络信息可以检索的特点,构成了巨型信息资源库,充实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教师利用网络教学,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改变了地理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教师角色

地理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的良好结合,也在改变着地理教师的工作方式。在实践中若把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不难看出:过去,地理教师备课总要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现在,备课除了教材以外,还要花大量时间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制作课件;过去地理教师上课,凭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张图,充当演员或导演,而现在的地理教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充当学生的协作者,合作伙伴。地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学习情境和进行指导。地理教师的行为将由单一的演示讲解,变为演示讲解、指导、引导、激励、组织等。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它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特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培养符合一定标准为目的的,是一种共性取向为主的教学,即使教师的教法如何改变,也无法超越传统文本的局限,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索问题,有利于知识的灵活性,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最大程度的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交互作用,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增强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首先,突出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期望,发展潜力、学习风格、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等各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数十名学生面对同一个老师,听同样的课、看同样的书、做同样的题。这种教学在满足了学习基本需要的同时,必然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充分的。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渴望、自己的知识水平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去学习。这样既突出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又体现了因材施教,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弊端。

第二,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了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周围的学生一起讨论;没有问题时,大家各自思考。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它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当一方有问题时,另一方随时可以帮助。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学习者可以先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经对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可以互相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同一问题的看法,互相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

四、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空间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也帮助了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上网操作,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高了信息检索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对网络服务器(或国际互联网)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加以选择,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形式和学习环境。

传统的地理课程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为辅,从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研究性课程的设置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开展以此背景为基础的各种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活动。研究性学习,广义上就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而网络恰恰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就让学生通过Internet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了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是请求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培养了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国地理学会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理科学》.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全理论思考》 沈书生.

上一篇:快乐又有意义的六一作文下一篇:由高效课堂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