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2024-05-21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精选12篇)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1

摘要:通过对现行生物工程专业教学课程结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方案。并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 提出“将产品实现过程集汇到本科教学中去”理论, 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 构建“一条线”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物工程,课程体系,课程整合,实践教学

一、现行生物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体系中存在的弊端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 (原发酵工程专业) 自1984年成立以来, 在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 一直致力于教学模式的改革。过去工科教学体系受到原苏联“专业化教育模式”的影响,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发酵工程教学计划主要参考“轻工院校模式”进行制订, 过于强调具体的目标产物生产的系统化、专业化, 学生知识面窄, 不利于人才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

1. 现行课程体系中, 指令性、基础类课程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

专业方向板块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变得非常狭窄, 学生学习指令性课程和基础类课程几乎用去3/4以上的时间, 使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没有余地, 这与人才培养的多元化目标背道而驰。

2. 课程设置的学科本位型, 使学生物化。

学科分化本身是在科学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产生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学科越分越细, 必然产生庞大的内容和不断减少的课时存在尖锐矛盾。一方面是所谓“经典”内容动之不得, 另一方面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减少了理论教学课时, 尤其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时, 从而形成两面夹击, 其结果是学科的新思想、新成果难以及时进入课堂, 客观上造成知识更新不够。

3. 课程内容交叉与重复。

一方面, 由于各课程长期以来都追求完善的教学体系, 严密的教学逻辑, 面面兼顾, 形成了大而全的格局, 课本越编越厚;另一方面, 各课程间相互缺乏协调, 内容交叉重叠越编越多 (如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微生物与遗传等课程) , 忽略了学科间融合、交叉和渗透。此外, 为后继课程的服务功能的强化, 忽略了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在强调为后继课程服务的思维之下, 加上教学内容与教学学时之间的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把与后继课程无关的内容砍掉了, 这就破坏了课程的系统性和教学的逻辑性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4. 实验教学基本框架仍是20世纪50年代初学习前苏联建立模式, 开设多门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实验课。

其弊端为: (1) 各门实验课自成体系, 为了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实验内容重复庞杂。 (2) 验证性实验占的比例大,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 难以把物质的特性、结构、反应和检测有机地联系起来。 (3) 内容陈旧, 经典验证性实验多, 研究、探讨型实验很少, 不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是“照方抓药”、“依葫芦画瓢”, 抑制了他们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挥。

5. 工程教育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传授轻能

力培养, 重“科学”轻“工程”, 不少教师仍沿袭注入式教学, 学生记忆了大量的知识, 但动手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实践形式单一, 实践基本上局限于实习和见习, 忽视了其他教育实践活动。孤立的实习, 必将使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与课程内容整合

1. 理论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与课程整合

课程结构改革包括课程设置, 课程安排以及与之配套的课程整合。“课程整合 (curriculumintegration) ”又称“课程统整”“课程综合化”“课程一体化”等, 旨在将课程进行整体、综合之意, 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为此, 根据生物工程的特点, 以基因工程菌构建 (上游) 、生物反应器及其工程原理 (中游) 、生物分离工程 (下游) 为主体线条, 辅以生物过程控制与检测, 构建上、中、下游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同时, 在研究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等课程的教学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 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并对主干课程和相关教学环节组成一个系统, 进行统一规划, 形成一组系列基础课程群, 既加强了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交叉重叠, 使课程设置更加精练, 在有限的课时基础上最大限度去拓展课程空间;并依据生物工程应用领域, 构建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绿色化工等专业模块。压缩必修课, 增大选修课范围和类型, 开设学科深化类、应用技能类和体育艺术类类型选修课, 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主辅修、双学位等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为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创造条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 通过系统教学与专题讲座, 课堂与课外以及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等活动, 把丰富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融入学生心灵深处, 为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追求奠定基础。

2. 实验课程结构体系构建与课程整合

传统课程结构体系中, 实验教学是附属于理论课程教学, 形成了细而全的小系统, 实验内容交叉重复。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已将一些课程的实验单独开设, 但收效不甚理想。根源在于对实验教学缺乏整体设计和统筹规划。为适应新时期实验教学的发展, 只有突破原有框框, 才能摆脱其束缚。为此, 在“一体化、多层次”模式下, 构建“基础技能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应用型实验、研究式实验”等新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统一组织实验教学, 独立设课。新课程体系中将实验项目设计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训练实验:在一级学科的基础上整合原无机与分析、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化分离技术、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实验, 主要包括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训练, 常见生物大分子性质、分离方法、定量测定和有关生物参数测定等。这一层次重在基本操作技能和规范化的训练,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优良的实验素质。第二层次是综合实验:该层次以通风、厌氧发酵为主线, 对发酵原料及产物的性质、结构和成分进行表征以及相关参数测定, 通过这一层次实验教学, 巩固提高学生所学的基本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知识, 培养学生从事生物实验的技能技巧、独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设计了“双酶法制备结晶葡萄糖”、“黑曲霉发酵生产糖化酶”和“啤酒酿造”等系列综合实验;尤其是啤酒酿造综合实验, 学生通过对啤酒原料成分分析、原料制备、淀粉糖化、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成品酒处理等环节综合实践,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 由过去的被动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 学生也为品尝自己亲手酿造啤酒而倍感自豪。第三层次是设计实验:学生按一定题目, 自己查阅文献, 制定实验方案, 分析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学生也可以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去。其实验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 使学生及早了解学科发展前沿,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

3. 实践性课程结构体系重建

众所周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 是保证人才茁壮成长的必经之途。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应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 还必须参加相应的实践性活动, 如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等。学生通过实践, 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不安的是,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 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所削弱;在好不容易安排的认识/生产/毕业实习中, 也往往是既不能“动手” (不能参加具体的操作) , 又不能“动口” (不允许向正在工作的人员询问, 以免干扰正常生产) , 而且, 大部分是参观实习, 因而收效甚微。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如何改革现有实习模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理论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际应用能力, 依据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SME) 提出“将产品实现过程集汇到本科教学中去”理论, 对过去单独的、自成一体的实习、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结构体系进行改革, 构建“一条线”实践教学体系, 即将市场调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报告—课程设计穿插于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课程设计之中, 统筹安排, 与课堂理论教学课程相互结合, 互为依托和补充, 构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完整体系。一改过去认识实习走马灯式参观实习, 以“了解市场、接触社会、认识专业”为主题, 通过对生物工程典型产品———啤酒品评、市场调查等内容穿插于认识实习教学之中, 通过完成市场调查报告方式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生物工程产品专题方式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穿插于“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之中,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完成“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并通过完成“生物反应器”课程设计, 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机结合, 突破了过去的“实习”、“课程设计”单纯作为课堂教学的“应用”和“验证”功能及“环节”的观念, 通过几届学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 课程结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正像北大高盘良等教授指出的:“像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属研究型的一流大学, 其课程体系却相差甚大, 但都培养了一批创造型人才。改革的阶段会出现多种课程体系共存的局面, 而加快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可能会更好促进新课程体系的形成。为了使新课程体系早日成熟, 我们将积极加入到实践的行列中去。

参考文献

[1]吕俊华, 钟玲, 熊爱华.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平台的构建[J].药学教育, 2004, (3) :38.

[2]曹屯裕, 贾让成, 林麒.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03, (5) :17-19.

[3]杨承印.化学教学论课程结构与教学实践研究[J].大学化学, 2004, (3) :29-31.

[4]马宏佳.化学教学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5]严世强, 唐宁, 黄国生.理科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00, (34) :33-38.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2

从新《纲要》看综合课程和领域课程这两种对立的课程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融合的趋势。综合课程开始关照各学科领域的教育规律,甚至将学科包容在综合课程的框架中。领域课程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向,而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表现的最为显着。

在教学中,我园全面贯彻《纲要》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办园质量,外树形象,内强素质也取得好成绩。从新《纲要》新视角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改革的问题:如何把环境教育的内容引进课程,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课程才能促进幼儿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是幼儿教育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结合本园情况根据纲要内容课程要求,从培养幼儿创造性、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确立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研究。

一: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为了改革我园的教育教学,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我们丢弃了传统的分科教学,尝试了综合主题教育,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以幼儿生活、学习、行为三种习惯,动嘴、动手、思考、审美观四种能力为教育目标,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保教质量,在学习经验中也发现几个问题: 1.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忽视幼儿为主体地位,虽大力提高和探索了幼儿为中心的教育方针,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完全摆脱教师为主的局面,幼儿为中心只局限在语言中并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师往往忽视幼儿兴趣的转移,为完成教学任务常延长教学时间及打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2.在教育教学中,以

教师发言为主,忽视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对那些好动、反叛幼儿的话题置若罔闻,扼杀了幼儿的积极性。

3.活动的设计:都有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把一个活动转入另一个活动,没有留给幼儿深入探索、积极发言的机会,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有权去观察与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我们可以让幼儿学的少一点,但应该学的深入一些,只有让幼儿亲身体验尝试,才能获得真正的教育。4.教师往往把教育教学的结果看的很重要,从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这样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

二:领域课程的发展

要使领域课程得到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领域与领域见的相互渗透,才能实现全面发展和整体教育。

1.领域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它们的]相互渗透。

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今天,可以看到有两条基本路线:一条是:领域课程的发展,另一条是:综合课程的发展,这两种模式都是对传统学科课程进行反思和改革的结果,为了克服传统学科中内容的割裂及反复现象,综合课程丢弃了学科的知识结构,以贴近幼儿生活主题作为组织课程的主线,通过主体把原有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体现幼儿学习的整合性。不过整合课程必然要遗失另一种教育价值,那就是学科知识体系的价值。领域课程扬弃了学科课程重知识传授,轻幼儿生活的弊病,将抽象的学科体系改为幼儿的经验体系,并以幼儿的学科领域取代过去的学科划分更贴近幼儿生活的实际。

三:学习瑞吉欧的教学原理、探讨综合课程的研究

瑞吉欧教育体系具特色东西很多,如:方案教学鼓励

幼儿运用美术语言或其他符号表征系统记录和表达它们的想法,在探索中自我增长。我园参照经验在教育教学中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内涵,综合课程方案教学的实施涉及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化、语言、体能等各个发展领域将游戏、故事、绘画、手工、音乐、数学、早读等方面内容融合为一体。四:教学中相互结合的效果

根据《纲要》内容要求:1.在语言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的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2.在艺术方面:艺术中面向全体幼儿,给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位幼儿,肯定接受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快乐。

五:教学中实例;在中班的活动《吹泡泡》中,我运用综合课程中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来调动已有的科学经验,鼓励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将其画下来、唱出来。

活动刚开始我让幼儿欣赏歌曲《吹泡泡》“星星是月亮吹出的泡泡、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吹呀吹,吹呀吹,我吹的泡泡是一串串欢笑”,接下来启发幼儿想象:还会有什么泡泡呢?会是谁吹的呢?幼儿在轻柔音乐伴奏下自由讲述:牙齿是嘴巴吹出的泡泡、音乐是钢琴吹出的泡泡、声音是嘴巴吹出的泡泡、水滴是云朵吹出的泡泡、小草是土地吹出的泡泡、水泡是小雨吹出的泡泡、西瓜也是土地吹出的泡泡、大树吹出的泡泡是果实还有虫子、幼儿们还想到纸是有机器吹出的泡泡等在这次自由讲述中幼儿的想象得到积极发挥,同时也扩展了

幼儿的想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把自己的表述记录下来,幼儿们选择了用画画的方法记录。在活动的延伸时,我让幼儿把自己创作的内容编成歌词唱出来。

反思: 在这次教育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通过让幼儿记录活动内容扩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及审美观,最后让幼儿用歌声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在这节课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气氛非常活跃,而且想象力与创造力都得到发挥,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从而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在这个活动中我运用了整合课程的方式,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来,同时也到了整合课程的效果。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3

关键词: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整合

制药工程专业是我校近年来新建的应用型专业,我校作为一所升本时间不长的地方高校,非常重视应用型专业的发展和建设。我校在制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观念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在制药专业实验课程整合方面为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培养具备较高实验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规格的制药专业人才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传统制药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根源

1.课程分割严重,教学资源存在浪费

目前制药专业专业实验课程门数较多,同时彼此存在交叉、重叠,甚至雷同,据初步统计此类课时约占实验总课时的15-30%,例如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化学制药工艺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综合实验等几门实验课程在内容上有较大的相关性。这样的浪费对于宝贵的教学时间来说是较为惊人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培养方案制定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应用型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实际情况,应用型专业学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学以致用,是应用为本,如果还以培养师范院校学生的模式侧重于基础扎实,理论深厚、视野广阔等是有偏差的,同样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对于普通理科专业学生来说可能并不为过,但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可能就不是非常恰当和必要的了。因此要解决课时和资源浪费问题,就要解决观念问题,要解决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问题,依据专业特点和培养人才的规格大刀阔斧地修正培养方案,实现课程整合。

2.应用型专业培养背景下学生压力过重,不利于应用型人才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由于应用型专业3+1的培养特点,3年间要完成所有专业课的学习,以保证一年的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需要,但课程林立的结果是使学生负担过重,部分学生产生消极厌倦情绪。独立设课过多是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这源于传统的惯性思维,传统上实验课程被看成理论课程的延伸,某种程度上是依附于理论课程而存在的,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实验课程林立,关门封闭教学。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不能认识到实验课程有其内在的特点和规律,而是简单地将其等同于理论课的附属。从企业反馈来的信息表明,学生的适应情况和未来发展潜力更多地取决于学生职业技能水平、进取精神和正确的心态定位,多而精的思维模式不能说是一无是处,但相对于巨大的投入而言还是有待商榷的,至少在3+1培养模式下,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实验课程的地位,摆脱其仅作为理论课程拓展和延伸的这样一种认识,必须对于实验课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果,集中优质资源,侧重于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人才竞争激烈,企业要求日渐提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实验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实践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资源整合探索

2012年以来我校的部分实验教师在深入分析总结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进行了实验课程总结的探索和时间,取得了部分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实现课程的部分合并,充分整合,有效利用有限的课时和教学资源。合并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的合并,即合并重复和相似的部分,如酯化反应,在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中的相同部分进行了合并和删减。其次,要认识到实验课程内容合并只是课程整合的外在,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方法的整合。制药专业实验课程是有机的整体,因此培养目标、教学观念、方法也要实现整合和融合,要确定各门实验课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所有教学目标都是围绕此目标进行的,从而打破了以往各自课程划定的封闭空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模糊课程界限,使课程之间实现了无缝衔接。再次,实验课程的整合,也是人员、师资和教学资源的整合。在课程整合的背景下,教师也要打破以往上什么课,就备什么课,就只负责学生该课程相关的操作技能的旧格局,课程设计和实验技能、创新思维培养都要突破课程界限,自然也要突破人员界限,课程整合使实验课程各门课程在教学上彼此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教师也要具备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综合技能,否则无法胜任课程整合背景下的实验教学。

其次,借助大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深化制药专业课程的整合。综合设计性实验一直是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的侧重点和教学改革的方向,但各门课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独自开设,局限于本门课程之内,由于视野的局限,综合设计性实验往往受到较大的制约,清晰的边界和内容的限制,往往使教师不敢越雷池,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制药专业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走样,最终演变为基础验证性实验。因为对于制药从业人员技能要求从来是不分课程界限和学科界限的,单独一门课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实质上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选择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时候,同时进行课程的整合,去除课程间的森严边界,还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本来面目。例如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对乙酰氨基酚制剂的研制,总体内容如下:首先选择合适的原料,探讨工艺路线并论证,合成、纯化对乙酰氨基酚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其次对于对乙酰氨基酚制剂的剂型开发进行论证,可以选择栓剂、片剂等适宜剂型进行设计,选择处方和工艺路线;最后对产品进行评价。该实验由学生分组完成,在完成过程中首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通过分工协作、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实验验证、讨论、分析、给出结论等环节充分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创新思维等,同时通过该实验的开设,实现了有机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合成实验、化学制药工艺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等实验课程的融合,消除了实验课程之间的有形边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药学专业实验是有机的整体,不存在孰轻孰重和选择性学习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制药专业实验课程总的共同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跨课程的制药工程大型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能够在较少的课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综合实验技能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三、前景展望

实验课程整合摒弃了过去服务于理论课程教学的思维局限,紧紧围绕着应用型专业综合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的,但制药专业实验课程整合目前刚刚起步,许多方案还处于论证之中,一些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如课程的边界打破之后,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进行成绩的评定,学校学期和教学周的设置对于课程开设产生的影响如何解决等。虽然上述问题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下还不能完全、妥善地加以解决,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的设定对于课程体系整合确定了大方向,实验教学只能加强,课程整合只能深入,今后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适合地方高校的灵活机制和模式,有效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4

北京市府学胡同小学兴建于1368年, 历经明、清、民国至今, 名称几经更改, 从“大兴县学”、“顺天府学”、“京师公立第十八小学校”到今天的“府学胡同小学”, 纵观640余年历史, 府学秉承孔孟之精华, 将忠恕做人、诚敬任事之道,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之法授予一代又一代学子, 将关注成长的教育使命与创新文化的办学理念一以贯之, 在多元文化的变迁中, 坚持和而不同的精神, 历经600余年风雨执着于“君子不器”的追求。

今天的府学, 一校多址。坐落于府学胡同65号的本部完整地保留着殿 (大成殿) 、堂 (明伦堂) 、阁 (魁星阁) 、祠 (文天祥祠) 四位一体的古代建筑群, 在校学生近3000名, 教职工近200名。府学历经六百余载, 敬生命, 物蕴菁华;修道德, 上善若水;讲明伦, 以学大成。我们以“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为办学理念, 构建“三立四化”办学愿景, 即“视野国际化、思想人本化、方式数字化和风格精细化”, 建设“古韵书香”的校园环境, 凝聚“尚学、博雅”的教师团队, 为学生终身发展注入“崇礼、博学”的文化基因, 进而构建府学学府圣园, 让府学教育生生不息。

2013年, 府学被评为北京市首批“百年学校”, 在殿堂阁祠中屹立的古老学宫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一直在追寻着古老与现代的融合, 我们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为学生搭设一条通向未来之路。基于“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考量, 我们希望建设具有府学特色的数字校园, 体现教育与科技的结合, 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整合技术、课程和管理, 又能将府学文化底蕴以显性形态留存, 让府学文化在信息社会得到传承并发扬。为此, 我们将以学校知识管理策略作为切入点建设府学数字校园, 旨在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 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 以利于学校优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 有利于学校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府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核心需求

学校管理信息化既是对学校管理技术手段的创新, 也为学校知识资源共享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借助于技术创新, 通过建立学校知识管理系统和平台, 促进学校知识的传播, 这是学校实施知识管理的普遍策略之一。

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统一基础平台的建设。解决统一登录、基础数据共享, 统一用户管理、页面集成, 系统间的数据的互联互通。为信息化数字“府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目的在于搭建好数字校园的基础环境, 并对学校已有教育教学资源整合, 学校内部办公网优化, 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减少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工作量, 切实减轻教师的负担, 为教育教学和管理做好支撑, 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知识管理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 即在前期数字校园建设的基础上, 持续调研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模式和方式方法, 构建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 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数字校园建设, 使学校文化、教育资源的播化速度加快, 涵化程度加深, 进化成果加大, 从而把握信息时代下文化与教育互动、互促的辩证关系和内部规律, 促进人的全面优化。

数字校园建设的成果综述

整合技术、课程和管理是学校知识管理的三个维度, 也是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依据。

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了学校管理的业务流程, 引进的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有效进行学生学业诊断。学校数字校园一期共建设13个应用:数字校园中的公文流转、支票申请、电教后勤服务、请假代课、晨午检上报、公告等, 有效地支撑了学校行政办公、后勤服务、教务、财务、教育教学、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公告及短信推送成为学校各项通知的发布渠道, 据后台的数据量统计, 2013年9月一个月, 学校仅挂接办公短信的数据量就达1.2万多条。通过打印管理平台, 不仅可以使文印室工作根据申请任务有序完成教师提交的各项打印工作, 还可以实现纸张、墨盒的使用统计, 为学校资源优化管理提供了数据基础;电教后勤服务预约不仅可以有效分配学校场馆资源, 并且优化了电教后勤服务的流程:教师申请—主管领导审批—电教主管审批并分配工作人员。以前教师需要提前两三天打电话到总务办公室预约场馆, 之后还需打电话到电教办公室预约拍照、录像、借用电脑话筒等设备, 活动之前一个小时还需要打电话给责任人落实场馆和电教人员是否到位, 而现在只需之前1/4的时间网上申请并落实审批结果。其他如请假代课系统、支票申请系统都如此。

考试分析系统针对学校各类考试, 为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便捷、精准的数据采集, 快速、科学的数据分析, 即时、有效的数据发布服务, 提供的分析图表种类丰富、内容实用, 是进行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教学科学研究的得力助手。

过去教师在分析期末考试结果的时候, 还需要人工一张试卷一张试卷地采集信息, 每道小题每道小题地进行数据整理, 因为疏忽而导致数据不精准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今运用了考试系统, 前期虽说有一点麻烦, 但是能够在数据统计方面精准到人, 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究竟哪些学生错了哪些题目, 这样更好地做相应教学辅导, 更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 使家长们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错误, 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业辅导。

学校数字校园二期建设重点是建设府学知识管理平台, 着重建立府学课程共享交流平台, 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微课、校本课程等资源分类上传整理, 方便教师互相学习交流, 同时也是学校知识资产积累的初步探索, 同时, 将学校工作的资料分类建立电子档案, 便于资料的保存, 更便于资料的查询与下载应用。目前, 学校知识管理平台文档有1114个, 视频128个, 图片1651张, 音频255个。

移动办公平台支持学校现有功能应用的移动化, 将学校已有的应用移植到手机、平板电脑上, 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便捷地访问到数字校园的应用, 以及接收应用推送的信息和数据。移动办公平台的功能有以下几大模块:公文流转;公告;新闻;晨午检上报系统;电教后勤服务 (包含场馆预约、多媒体服务预约、后勤报修等) ;打印服务系统;支票申请系统;校长工作室。

由于学校一校多址, 过去干部、教师申请支票要找到校长才能审批, 教育、教学等部门处理相关公文, 教师打印教案、试卷, 预定场馆进行录课等工作, 均需相关人员回到办公室, 坐在电脑前完成审阅后, 再进行实际工作, 浪费了大量时间, 甚至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通过移动办公平台, 可以脱离电脑使用系统, 只要有网络, 现在, 干部教师通过智能手机的App就可以随时随地接入进来, 且实现了信息推送, 有效信息会及时推送给关注它的人, 通过信息找人的方式及时提醒教师关注学校的各项工作 (推送可自由定制) 。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提交工作申请, 审批和处理工作流程, 高效便捷、减负增效。

系统在正常工作日的使用用户数量日均在150人左右 (全校教职工200人) , 非工作日在10人左右。目前工作日的数据量日均2万条左右 (通过数据库表进行统计) , 系统日访问量达7000人次左右, 使用频度根据学校的日常教学过程不同有些差异, 峰值为每日人均1.5小时左右, 平均使用频度在每日人均20分钟左右。

数字校园建设的未来展望

目前, 府学朝阳学校与东城府学是一体化管理, 由学校校长兼任法人校长, 执行校长和中层干部以及骨干教师均由本部派出。今年, 府学——什锦——美后组成的府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正式开始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随着府学优秀文化教育品牌的辐射, 府学知识管理策略将成为府学优质资源共享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府学数字校园”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建设内容还将进一步深入。

进一步完善学校知识管理团队, 描绘学校知识管理蓝图, 部署学校知识管理进程, 重组学校知识资产, 评估知识管理绩效。

建立“数字府学”资源分享平台, 建立课程知识分享机制, 形成课程知识共享文件;建立课程知识分享设施, 营造课程知识分享环境;发展课程领导社群;建立课程领导者知识库;建立课程领导者的团队学习机制;建立课程领导的最佳业务流程等。

我们相信, 信息化、数字化与学校固有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定会使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学府——“府学”充满新的生机与活力。

专家点评:

府学胡同小学作为北京市首批“百年学校”之一, 基于“文化立校、文化立行、文化立人”的办学理念, 努力建设具有府学特色的数字校园, 体现教育与科技的结合, 整合技术、课程和管理,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为学生搭设一条通向未来之路,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该校数字校园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建设了统一基础平台, 实现统一登录和用户管理、基础数据共享。第二阶段主要建设了知识管理平台和移动办公平台, 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平台, 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 促进一校多址办学条件下的师生交流,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整合技术、课程和管理。

课程整合会议总结 篇5

一、课程整合——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通过本次学习,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整合是真正能为孩子发展带来好处的一项工作。当前课程设置为建设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但同时也带来了课程门类过多、课时不足;教师任课科目过多、难以保证质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缺乏了解社会、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等问题。如何实现减少课程门类,增加课程综合性,开发动手实践类、体验感悟类课程,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学校课程实施环节的重要责任。

同时,当前形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不在少数。而学校专职教师又相对不足,这就造成许多“副科”、“小科”根本不上,或者由其他教师兼职代上。然而,教师如果兼课过多则会使教师分身乏术,往往不能把精力平均分配给所有兼课课程,从而导致有的课程“走过场”、“应付一下”,课程教学质量下降,学生不能深入走进课程,无法感受课程的真正魅力和价值等问题。因此,课程整合,势在必行。

二、提升学校课程的领导力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的报告《提升学校课程的领导力》幽默风趣,使我如雷贯耳,深受启发。崔教授说:“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学习的。”然而为什么越是高年级的孩子厌学现象越发严重?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老师。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在授课时往往首先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搞花架子,强迫学生学习,花费很多时间跟口舌想让孩子学好,可什么才是学的好呢?崔教授说:“孩子学会了才叫学的好。”这句话是我醍醐灌顶也使我认识到,教学要尊重孩子的认识规律,要做到让每个孩子实现真学习。崔教授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从课程的角度为广大教师从理念层次进行分析,帮助教师,要想成为学科的领导者,就要走专业化——课程化的道路而非教材化。教材仅仅是工具,要从课程的高度来把握,提高认识,认真分析课程的标准,明确课程的方向、目标、达成等,而不是看教材有怎样的要求,研究自己应怎样去教,应首先着重研究教什么,教到怎样的程度,如何进行评价,最后才是怎样教的问题,并且这里所说的课程领导而非行政上的领导,而是学科的带头人领路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科的领导者,成为课程开发和变革的`先头人。崔教授的报告给我的震撼是空前的,以前自己一直是研究怎样教得好,而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崔教授指出:关注怎样教仅仅是从教师自身为出发点的,可写成的是教案,而关注学生怎样学也仅仅是学生学习为出发点,可写成的学案,而仅仅这些是不够的,关键是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跟上评价,评价是否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而非教师的要求。要努力达到国家课程有效教学,校本课程合理开发。

三、课程整合之我见

山东省教科所研究员张斌博士作了关于课程整合的专题报告,指出课程整合的意义、方法、思路、步骤,明确课程整合先一步应该是将课程标准吃透,将课程标准进行细化,更加明确到位,易操作宜评价,即对课程目标的叙写,并进一步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叙写的方法。最后又指出课程整合文本的基本格式,包括封面的要求,内容的要求。

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课程整合就是将原有课程内容分年级进行梳理与重组:对割裂内容进行统整,对重叠的内容进行合并,对不足的内容进行开发,形成围绕主题课程目标的一组组相适应的课程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重复授课,也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比如李虹霞老师的经验介绍,她在教授《中国的月亮》时,就将小学阶段的所有课文、古诗词进行了整合。不仅让孩子诵读《春江花月夜》、《旅夜书怀》、《水调歌头》《春日杂诗》等国学经典,还让孩子们学习了孙友田《月光启蒙》、赵丽宏《望月》、冰心《寄小读者 通讯士》等优秀文章,甚至还扩展到歌曲、谜语、传说、对联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更激发了学生对语言文字、对祖国传统经典的兴趣。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6

关键词:农远工程;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4-0052-04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发达地区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如东北师大钟绍春课题组,[1]华南师大李克东课题组,[2]北师大何克抗课题组、[3] 华东师大课题组都有5~10年的研究,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部分是发达地区的实验。辽宁省也有几年的实验,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毕竟也是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的实验。法库县作为基础设施较差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农业县要跟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就应该研究探索出符合法库县特点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之路。

一、课题的准备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备

2005年末至2006年初,辽宁省农远工程惠及法库县每所中小学,为每所学校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资源,参加课题实验的两所实验校是农村初中,属于模式三项目校,农远工程为这两所学校提供了光盘播放室、卫星接收室、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的设备,两所实验校,其中一所又自建了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另一所又自建了两个多媒体教室和一个计算机教室,分别都连了局域网,将一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作为电子备课室。

2.调动教师积极性,提供多种途径进行资源建设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前提是资源,农远工程为每个模式三项目校配发了各学科的教学素材、课件和课堂实录等资源,实验校除按时接收农远工程每周通过卫星传送的中央教育一、二台的直播课堂节目和IP资源,从学科网站上下载资源外,还发动学科教师自制教学课件。

3.加强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能力

要进行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需要实验教师具备新课标的理念、信息技术能力和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的能力,这就需要对实验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的培训、新教育理论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培训、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强化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以适应网络环境下课程整合时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的需要。

二、课题的研究实践

1.光盘播放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农远工程为模式三项目学校提供的光盘播放的教学模式是利用电视机、DVD播放机播放教学光盘,按学校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每一到两周上一节播放课,每个课题组教师按教学进度从农远工程配发给模式三项目校的24张计96G的DVD光盘中筛选出好的课堂实录,通过直接播放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来授课,这种模式使落后的农村学校的学生享受到了发达地区学校的优秀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使农村学校的教师也感受到了新的教学模式,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学会了电视机、DVD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2.卫星接收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卫星接收室,通过卫星每周两次从中央教育电视台、中央电教馆接收课堂直播和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IP资源,这些IP资源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素材。实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直播课堂全部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边讲边播地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IP资源中的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课件等素材直接用于教学的某一时机或制作成教学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在将IP素材用于课堂教学的某一环节时,实验教师既要考虑用IP素材是否必要,又要考虑用什么技术使这些IP素材更好地融入学科课程,从而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逐步形成和提高,教学观念逐渐改变。

3.多媒体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农远工程”实施之前,两所学校的教师也曾经多次上过多媒体课,有过一些经验,同时也有很多疑惑和争议,比如,是否所有的课都应用多媒体方式去上?是否多媒体课就一定比不用多媒体上要强?多媒体教学与“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必然的联系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什么?进行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什么?经过课题组的实践和研讨认为: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用多媒体的方式去上,用多媒体上的课也不一定就比不用多媒体的课效果好,“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与是否用多媒体上课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多媒体的课上得不好表现的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不是多媒体的课上得好也可以表现 “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总的来说,多媒体教学有非多媒体教学无法相比的优势,尤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在突破教学难点方面更为突出。

(1)巧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对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传统的教学和现有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文本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活生生的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日益衰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 实验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种特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初中数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欣赏、观察几组现实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从而吸引了学生的眼光,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非常自然地引出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2)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

经过实验教师多次多媒体教学与常规教学优势对比的反思,认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常规教学通过努力也能达到,惟独在突破教学难点上多媒体教学有明显的常规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如有些知识点所表现的是一些抽象的、微观的、由于速度快而无法描述的过程,这些知识点很难想象,很难用语言来表述,但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模拟就会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微观变成宏观,使快变慢,把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把很难想象的变得容易想象的。对于一些理化现象、一些数学定理等难度较大的课堂教学,用多媒体教学来突破难点已成为实验教师的首选,在实验学校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已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大亮点。

(3)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著名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经大量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获得的。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所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多媒体教学恰恰以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提供给学生多种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思维活动,激发和协调左右大脑思维活动,使学生得到一个综合的主体印象,使建构事物意义更加有效。另外,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由于事先准备得充分,省去了传统教学中在课堂上花费的大量时间,客观上加大了课堂密度,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验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认为复习课在表现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方面更为突出,而理化生等实验学科的多媒体课件复习课对强化学生的记忆更为有效。

4.网络计算机教室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局域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农远工程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教室由30台学生机,一台教师机,一台服务器硬件,永中Office、教易通、方正电子教室软件,同方思科资源库组成。可用于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更主要用于各学科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

局域网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由于配备了方正电子教室软件,使其功能更多,教师们最初热衷于多媒体教学,但多媒体教室少,只好将计算机网络教室当作多媒体教室用,利用方正教室软件的屏幕播放功能播放课件。后来由于对方正软件的逐渐熟悉,开始使用其它更多的功能,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在局域网环境下教师制作主题网站,将课堂所用材料都放在网站上,开展基于局域网环境下利用主题网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协作学习的探索。

(2)因特网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因特网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室除了具有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教室的功能外,还具有网上搜索功能、因特网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功能、因特网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功能、基于因特网环境下的主题网站学习功能,这些都更能满足新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的需要。

三、课题的研究成果

1.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有了新思路

两年多来,除农远工程配发的学科教学光盘外,实验校按时接收农远工程通过教育卫星传送直播课堂、IP资源,实验教师利用因特网在学科网站上下载学科素材和课件,学校还购买了一些名师名校的精品资源,对于通过上述资源建设途径覆盖不了的教学内容,学校号召教师自制课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主要学科的教学课件几乎覆盖每一课时。作为课题组成员的教研员将农远工程配发的、通过教育卫星接收的、学科网站下载的、从教育市场购买的、教师自己制作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遴选,发布在整合网站上供教师选用。由于教师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学,而不是制作软件,大多数教师不可能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件制作上,所以对教师来说,提倡共享资源,提倡“拿来主义”的做法。

2.教师的“整合”能力有了新提高

伴随研究的进行,课题组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大量而有序的培训,根据需要进行了开展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课题前培训,课题中根据研究进程需要进行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如在课题开始前必须使参与的研究者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所以课题组对研究者进行了包括新教育理论新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如何进行整合三方面的培训。在课题研究进行中,为了能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进行整合教学,对实验教师进行了农远工程有关软件(教易通、永中Office、资源库、方正教室)的培训;进行了如何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源,如何用PowerPoint、Flash制作课件,如何用FrontPage、Dreamweaver建网页、网站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3.师生的教学方式有了新变化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实践,转变了师生的教和学的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互借鉴,讲授与自主、探究、合作的方法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营造课题研究的氛围,满足师生网上教学需求,实验校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一小时和星六、星期天的休息时间,开设了“绿色网吧”,制订了学生上网活动计划和实施办法。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师管理和监督下进行资料查阅和新闻浏览。鼓励、引导学生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进行各学科的自主学习。

4.学科教研的途径有了新拓展

由于课题实验校已经具备了网上教研的硬件条件,实验教师也具有网上教研的能力,在课题组教研员的指导下,在校本教研和片教研的基础上切实开展网上教研活动。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网上教研具有很多优势:第一,网络教研“时间安排灵活”。上班时不能参与的,下班后可参与,解决了一些工学矛盾。 第二,网络教研“思考时间长”。面对面的教研,由于受时间限制,交流起来不充分,但在网上对于一个问题教师可以思考得更充分,并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 第三,网络教研“交流范围广”。网上交流不受年级组的限制,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可以有专家的点评,也欢迎县内外教师评说,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 第四,网络教研“发言顾虑少”。网上交流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谈时的心理压力,能够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并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使自己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光盘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农远工程提供的光盘播放教学模式适应于小班型教学,对于乡镇初中,每班一般都在50人以上,42英寸电视播放的内容,在教室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不应盲目使用,两所实验校改用液晶投影仪代替电视,从而实现和扩充了光盘教室的功能。

2.卫星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卫星接收室通过卫星接收的IP资源,由于教材版本不匹配,很多不能直接应用于教师新课程的教学,整理这些IP资源需要对教师进行相应知识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为此课题组技术人员对实验校教师进行了多次有关资源搜索和整理的培训。

3.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1)多媒体教学不应替代学生的动手实践

多媒体教学以其畅通的信息渠道,集光、影、信息处理、传递和文字输送于一身,直面五彩缤纷的世界,为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虚拟性决定了它无法还原现实。所以能用实物或模型演示的一定要让学生亲眼目睹,能用教学仪器实验的一定要让学生亲手去做。这样才能使学生得到真实的感受,实现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2)多媒体教学不应替代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过程

一节好课必须是教师引导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但课堂上过多播放预设的课件,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的结果已由电脑给出,学生只能根据课件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应该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分寸。

4.网络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网络计算机教室的功能很多,但现在大多数学校更多的是用于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协作学习,教师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等功能没能很好发挥,这也凸显了农远工程配发的一所初中一个网络计算机教室满足不了教学需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上、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2,3).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7

关键词:工程能力,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革和探索

课程整合是秉承现代高等教育理念, 在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框架的基础上, 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结合实践性环节, 着眼于工程技术教育, 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 使学生成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方式。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课程体系的改革迫在眉睫。在新形势下, 学生课余时间和企业实习时间的延长, 必将造成理论学习课时的减少。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对相关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势在必行。

1 机械类专业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呆板, 无法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迅猛, 基于现代制造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迫使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高校在实施知识复合型教育的同时, 必须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即学习能力、工程技能、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 尤其要重视实际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锻炼。一个从未接触过工程实践的科技人员, 不可能做出无缺陷的产品。此外, 目前专业课的讲授多采用满堂灌的陈旧模式, 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 个别学生中出现了“60分万岁”的消极心理。为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以项目组为单位组织教学, 学习的过程即是项目的流程, 教师提出问题, 要求学生课外思考、钻研, 课上进行讨论,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性环节协同进行的新模式, 可以将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交叉进行, 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 再从实践回归理论的双向教学模式,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1.2 学生团队意识薄弱[1]

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乔治·赫华斯博士的研究, 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品的优劣。他把“真诚合作的能力”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 而把“言行孤僻, 不善与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可见, 越是竞争激烈的社会, 团队精神愈加重要。在现代工业设计中,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一项复杂的设计工作, 因而需要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由于我国在校大学生,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在长辈精心呵护中长大, 养成了唯我独尊、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心态。同时,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 往往只要求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 素质教育的目标被大大弱化, 团队精神的培养严重不足, 学生对团队精神的了解和体验很少。专业课程的学习, 以单个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形式使学生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 缺乏协作精神。学校和学生一直比较看重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 而忽视了合作精神的培养和训练。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 更是加剧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倾向, 学生在功利主义的就业导向下, 更加忽视团队合作。在学生走出校门前, 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成为教育教学的新课题。以项目组为单位的课程推进教学方式, 加强了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因为只有在协作中才能使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1.3 重专业的教学体制, 限制了学生的视野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的教学体系, 注重专门人才的培养, 专业方向划分过于细致, 专业知识单一, 这已不适应当前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模式已经从前苏联的重专业向西式的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转化。对机械类专业而言, 宽口径是指立足机械学科的知识体系, 将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 使学生适应宽广的工作领域;厚基础表现为加重数学、力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重实践体现在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和工程训练[2]。在新形势下, 专业课教学的学时被大幅度压缩, 而学生的知识面又需要不断拓宽, 需要从系统的观点, 整合各过程和环节,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 达到最佳的效果。

为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作为主干专业课程,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集生产实习、理论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整合建设更适应我院发展要求, 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 使相关课程 (环节) 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性高的新型课程环节, 做到优势集成, 亮点聚合, 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 进行相关课程整合

2.1 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的有机整合, 创新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新模式

传统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行教育教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新的课程整合要求的是一种课程内部组织的协同性, 不能对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独立进行教学, 而应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设计与规划。整合模式是指在不减少理论课程和实践性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 把这两种课程变成一个连续的有机整体, 而不是把它们看成是单个的或独立的课程门类。在这种模式中, 理论教学与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相互补充、交叉教学,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及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 再把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带回课堂, 和教师共同探讨, 共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如图1所示, 在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教学过程中, 在理论教学伊始, 就将课程设计题目以小组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在理论教学的同时, 以小组为单位, 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课题内容, 并以团队的形式进行项目汇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 接受工程设计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 完成实际课题。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能够及时进行实际应用。这样,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设计, 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培养了其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2.2 将暑期生产实习、生产实习、理论教学有机整合

众所周知,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其工程素养的重要保证,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实践教学开展困难重重:首先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其次是教学学时逐步减少。面对这样的形势, 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薄弱, 普遍存在着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等课程学时相对较少, 实验缺乏应用性、创新性和综合性等问题, 极大地阻碍了高质量、高能力工科人才的培养;因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从工程实际出发, 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其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是当前高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5]。以机械制造工艺学为例, 该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 教学内容取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 因而生产实习尤其重要。但由于联系企业实习越来越困难, 使得生产实习的时间从原来的4周减少到现在的1周,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 学生很难深入企业学习到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学时从72学时减少到56学时, 甚至48学时, 课内实验也从8学时减少到4学时, 学生动手的时间大大缩短。

在当前形势下, 为弥补实践教学课时少、时间短的缺陷, 我们采取学生暑期自主进行生产实习的方式。即在大二和大三两个暑假, 要求学生自己联系相关行业的单位实习3周。通过暑期实习, 学生不仅开阔了眼界, 而且提前接触了社会, 提高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仅在工程技能上有所提高, 而且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基础。暑期生产实习后, 教师再带学生到企业进行1周的生产实习, 在学生基本了解通用机床、刀具的基础上, 讲解通用机床夹具等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 不仅可以减少理论讲解的抽象空洞,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

3 保障措施

为确保课程整合的顺利进行, 改革现有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 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笔者结合课程改革实际, 提出如下保障措施。

3.1 进行相关教材开发

本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目标, 将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内容整合, 编写适应人才培养的新教材。

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 了解最前沿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培养既有工程实践能力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优秀教师队伍, 是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3.3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只有加强和企业的联系, 才能让教师从与企业的合作中得到锻炼和认可, 进而方便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 加强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多方合作, 大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 也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4 结束语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 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势在必行。以小组为单位, 依托项目的推进过程, 进行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施, 不仅解决了由于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理论课程难学的问题,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齐继阳.“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2 (2) :42-44.

[2]王新荣.高校工科专业《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2) :88-89.

[3]云介平.提高“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之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0 (1) :80-83.

[4]吕小荣, 马荣朝, 张黎骅.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新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农业工程, 2012 (6) :69-71, 48.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整合探讨 篇8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从事土木工程各个领域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以及具有开展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初步能力, 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作为工科学科, 更应该强调培养应用型入才。而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 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协调合作和独立创新的能力。

目前,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 实习和设计类环节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实习和专业设计环节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整合改革建议。

2 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2.1 实践环节分散设置, 不利于系统学习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其中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是由教师带队的集中实习, 实习时间均为一周。生产实习根据各校的情况, 主要是由学生在假期自行联系企业实习, 学校给以推荐的辅助方式。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 本身各只有一周的时间, 由于时间、场地和经费等的限制, 往往只能是走马观花。生产实习即使有1~2个月的时间, 但土建工程具有历时较久、周期较长的特点, 加之企业出于安全和用人的考虑, 学生到企业实习大多流于形式, 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 学生无法熟悉所有的施工工序, 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施工工艺。

2.2 设计课程内容更新慢

土木工程专业设计教学环节包括主要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设计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综合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极为重要。由于多种原因, 现有的土木工程设计环节存在以下问题:设计阶段教学内容多年沿用相同的任务书, 内容更新慢;现行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有时存在脱节现象, 不能反映工程实践的最新发展。教师给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学生在给定条件下进行设计, 不利于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 设计方案相似度较高, 多年来设计流程类似, 使得学生根据以往计算书流程设计, 学生抄袭现象严重, 没有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环节与工程实际结合不足

土木工程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现有的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工程能力的培养。目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由于经费的限制, 各高校开展的本科生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环节训练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与实际工程的结合度较差。

大多数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基于虚拟工程, 进行建筑、结构两段式或建筑、结构和施工组织三段式设计, 其最终的毕业设计成果是一个符合规范要求但并不完整的设计图纸。而且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仅限于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 忽视了建筑学科各专业之间的交流配合, 不利于学生对实际工程环境的认知;学生一般是自己独立完成各自的设计,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同时传统毕业设计侧重于结构手算的训练, 结构形式单一,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而言, 大部分是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 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现在的设计单位几乎全是采用计算机设计, 因此毕业设计在锻炼手算能力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4 部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指导大多是由中青年教师承担, 而青年教师更是其中的主力。现在的青年教师虽然都有高的学历和学位, 但较多老师没有企业工作背景, 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 工程经验不足。加之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更多地重视科研和论文成果, 对实践环节教学系统重视不够, 实践教学工作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专业教师自身对工程实践缺乏重视。为此, 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实践性”高素质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3 实践教学课程整合改革建议

3.1 实践教学课程整合, 教学内容结合实际阶段性更新

整合土木工程各类实践教学资源, 增大对学生的实践环节的经费支持。实习类环节中, 认识实习作为本科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期专业感性认识, 有必要由教师集中带队讲解。毕业实习周期太短,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可与生产实习结合, 进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将各种课程设计适当集中, 合并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综合设计课程, 校内教师作为主要指导老师, 同时聘请校外企业工程师做阶段性指导。将现有的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 (或钢结构) 、建筑施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进行必要的整合。依托某个实际工程, 对原有孤立的各门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系统调整, 形成一个有总体规划的综合课程设计, 当学生完成这样的综合专业课程设计后, 将使学生对工程设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3.2 与企业联合, 发展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和企业联合, 可以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联合培养要遵循平等合作、协调一致的原则。将建筑设计行业的现实需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实践导师、实践形式、实践课题、实践内容等各方面都需要校企协调, 为学生提供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和实地学习工程技术的机会, 也为企业提前选拔优秀毕业生提供机会。

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 根据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设置企业实践环节, 指导教师以企业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 学校教师为辅。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真正积累到一定的实践经验。

3.3 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健全激励机制, 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及教改的积极性。学校要改进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评价制度, 在职称评定、岗位考核和奖励措施等方面使实践教学工作获得肯定和体现, 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青年教师除了要提高学历层次与学习教学方法、授课技巧外, 还要加强工程实践锻炼。为提高教师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 可选派校内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或鼓励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技术发展, 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从而可以更好地使教学联系实践。

4 结论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需要学校、教师和企业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学校通过教师激励机制的改进, 并依托校企联盟, 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各自优势, 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而作为长期进行实践课教学的教师, 要经常思考, 如何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 如何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方法的探讨之中, 不断改进, 不断实践, 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谢建波, 王炳英.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山西建筑, 2014.40 (12) .

[2]刘西拉.21世纪的中国土本工程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8 (1) :95-99.

[3]李义府, 吕向阳:加强工程训练培养创新能力[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4) .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9

目前,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 已完成26个学科300多个专业的认证。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中, 计划五年内再开展180个专业认证试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理工科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现阶段开展专业认证体系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平台的研究, 将使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思考引向深入, 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是及时且有必要的。积极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 是高校通过认证工作促进优势专业建设、整合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激发师生、行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的契机, 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通过研究, 将对建立学校、行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推进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 提升学校认证管理工作的理论水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也可为其它院校业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一定的理论思路。有利于建立一个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新分析框架, 有利于更全面、更系统地考察和分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资源共享的理论问题, 从而有利于构建和丰富专业认证体系的教学管理理论和操作实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对于专业认证教育教学资源整合方面的研究甚少, 相关研究集中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两方面, 其中对于专业认证的研究集中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资格认证的关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本科教育教学水平评估的关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认证程序问题、《华盛顿协议》各签约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启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再造的关系等五个方面;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论文和专著, 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的相互关系、如何在教育教学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有效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合理地将教育教学资源在个人和团体中进行分配等问题。

熊耕分析了美国教育认证制度的功能, 认为认证制度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质量保障制度在高等教育内部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政府的关系中具有多重功能。曲恒昌指出与评估制度相比, 教育认证制度有着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优势, 成为新的强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更为有效的手段。毕家驹教授介绍和分析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情况, 提出了我国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基本设想。张彦通等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和重要性入手, 介绍了英美等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情况, 阐述了我国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另外, 张文雪等对美、德、日等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作了简要的介绍, 并提出了从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 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 以学生和师资为主体, 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 以办学条件和管理机制为保障,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适应国情、向社会开放、与国际接轨、可持续发展的工程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上海教科院提出了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应加大境外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程度的观点。主张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国外优秀的教师、先进的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但是以上海的中外合作办学为例, 缺少推广意义。谭贞从研究教育教学资源的基本概念入手, 构建其逻辑分类, 在此基础上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动因进行分析, 并对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劣标准进行评价, 最后总结出四种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引进模式。此外, 孙清萍等论述了国外优质资源的基本内涵, 分析了引进资源的方式、方法。但是所有这些研究只强调了“引进什么”、“怎么引进”的问题, 没有分析国外引进的资源与国内资源如何整合、融合的问题。庄莉提到了资源的整合与重组, 但却没有对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内容、方式、方法展开系统的论述。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目前,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 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专项经费, 国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地区的高等院校差距较大, 如“985”、“211”层次的院校, 东部地区的院校工程教育资源配置明显优越于其他层次、地区的高等院校, 特别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省属院校和应用型院校的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张, 工程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足, 使得相应的工科学科 (专业) 发展迟缓。

虽然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差距较大, 但是在现有的工程资源配置的基础上, 由于存在盲目、重复建设等因素, 使得工程教育办学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益不高, 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缺乏整体规划。并且存在相关的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上位文件精神, 以及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准则。

高等工程教育的投入主体和渠道相对比较单一, 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使得一部分高等院校的工程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 甚至更新迟缓。虽然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高速的发展, 但是高校很难向社会、市场筹措资金, 依靠财政拨款和学校的学费有限的收入, 加剧了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矛盾。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模式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基础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教育科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高等工程教育资源整合要以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 遵循教育与社会、与人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客观规律, 要遵循市场经济在高校高等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计划与市场两种配置方式的有结合, 逐步发展成为以市场经济配置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要通过不断的整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挖掘学校内部教育资源的潜力入手, 在办学思想、校园文化、课程体系等软硬件设施进行全方位的整合, 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主导作用, 盘活现有的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资源的结构、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模式构建

高等工程教育资源的整合模式在满足专业认证体系要求的前提下, 以工程教育主体为主, 社会资源 (市场) 为主的资源整合模式。工程教育主体资源整合在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市场经济的辅助模式可以利用校际、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

(1) 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

工程教育主体的资源整合模式, 以学校现有的工程教育资源, 从软件、硬件设施两个方面进行整合, 软件方面:着重进行课程体系, 实施“幕课”、“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工程技能培训, 通过工程技能实训中心培训学生的工程技能;改革考试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硬件设施方面:实行开放式管理, 将工程教育主体的硬件设施建设成平台管理、通过平台实现硬件设施教学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化管理模式。改变工程教育主体的内部资源结构,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改变资源配置重复、分散的局面。

(2) 社会 (市场) 的资源整合模式

社会 (市场) 的资源整合模式, 可以引进不同高等工程教育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育资源整合方式, 结合本校工程教育的实践加以借鉴吸收。并充分发挥市场化资源整合的优势, 建立校际联盟、校企联盟等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10

两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析

(一) 工程力学

机械类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主要是为后续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服务的, 机械设计中用到的设计理论都是源于工程力学中材料力学部分, 而材料力学的学习又必须以理论力学为基础, 所以理论力学的静力学概念和公理、受力分析、力系及平衡是机械设计的必备知识。材料力学中的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杆件变形基本形式、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变形、弯曲变形及弯扭组合变形这些内容, 在机械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这些内容也是必要的教学内容。

(二)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机构原理分析、传动参数计算及典型零件的设计或选用, 为学习后续机械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等专业课程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机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轮系、螺纹联接和键联轴、轴承等内容都是必须学习的知识点。

两课程知识点的关联性分析

(一) 工程力学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分析

“工程力学”课程各知识点之间是密切关联的: (1) 静力学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力学中相关名称的规范性定义或描述, 是力学工作的“语言”, 它贯穿整个力学教学和学习过程, 是后续力学课程各章节的基础知识。 (2) 静力学公理, 揭示了作用在物体上各个力之间的内在规律, 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规律, 学习它后可以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3) 受力分析, 主要介绍构件的受力分析步骤及方法。受力分析贯穿工程力学的始终。教会学生进行正确受力分析技巧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4) 力系及平衡, 这部分知识主要揭示在平衡状态下, 作用在物体上各作用力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为建立各个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持, 进而可以利用平衡来分析和求解作用在物体上未知的力。它是我们由已知世界探索未知世界的连杆。 (5)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杆件变形基本形式, 是材料力学基础知识, 为我们研究材料变形、受力分析提供了方法。 (6) 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扭转变形、弯曲变形及弯扭组合变形, 揭示了工程中或机械中构件最基本的变形规律、强度校核和尺寸设计方法, 是后期机械零件设计的理论依托。由以上分析可见, 工程力学各部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二) 机械设计基础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各知识点之间是密切关联的,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 机构自由度是分析机构和机器运动情况的理论基础。我们设计的机构或机器一定要按照人为设定的轨迹运动, 既然这样, 大多数运动装置设计时就要先进行自由度计算。若自由度和机构的主动件的数目相同, 则该装置就能按照设计的轨迹工作, 否则该机构根本就不能动或运动过自由。 (2) 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是机器中常见的基本机构, 复杂的机构和机器一般是由这些机构组成的。 (3) 带传动、齿轮传动、轮系是机器中常见的传动系统, 设计机械时也要进行传动系统的设计。 (4) 轴是机器中重要的零件。轴是用来支撑机器中回转零件的, 是整台机器的核心。 (5) 轴承也是机器中重要的零件, 它是用来支撑轴的, 以保持轴的回转精度。 (6) 联接是介绍机器中零件之间最常见的联接方法, 在机器选用某一型号的此类联接时要进行轴向拉伸、挤压强度或扭转强度计算。

所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设计一整台机器将上述各知识点相互关联起来, 其相互关系如图2所示。

(三) 两课程各部分知识点的关联性分析

“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两门课程之间, 有许多知识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1) “机械设计基础”在进行机构自由度分析时, 运动副的类型和工程力学中约束类型及性质有关联。 (2) 平面连杆机构的识图、连杆机构特性分析时压力角和传动角的确定和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有关联。 (3) 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特性分析和工程力学中受力分析有关联。 (4) 带传动、齿轮传动、轮系的设计所依据的是工程力学的受力分析、力系及平衡、强度计算。 (5) 螺纹联接和键联接和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轴向拉伸与压缩和剪切与挤压强度计算密切相关。 (6) 轴设计要进行受力分析、扭转强度设计及弯扭组合强度校核无不与工程力学相关。 (7) 轴承的失效分析是利用工程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来进行的。

两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每门课程各个知识点及两课程之间各知识点关联性的分析, 将各部分内容按照图3方式进行教学优化整合。

首先, 以静力学概念和公理作为基础, 将“工程力学”课程受力分析、力系及平衡两部分知识点与“机械设计基础”中机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及间歇运动机构知识并行到一起。学生先学习受力分析和力学及平衡部分知识, 再学习机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等知识。

其次, 因“机械设计基础”中的联接部分需要进行挤压强度、剪切强度、轴向拉伸与压缩强度计算或考虑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部分的知识, 所以需要“工程力学”的轴向拉伸、剪切与挤压、扭转变形和弯曲变形等知识作为铺垫。

再次, 齿轮传动、轮系及带传动需要以受力分析、强度理论、机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等知识为基础, 所以应将这部分知识放到后面讲授。

最后, 轴及轴承用到力系及平衡、扭转变形、弯曲变形、组合变形等知识, 所以将这两部分知识安排到组合变形后面学习比较合理。在讲组合变形强度理论后就讲授轴的知识会收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优化整合教学与传统教学效果比较 (以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机械设计基础总教学时数90学时, 其中力学部分占20学时, 机械设计占70学时。传统讲授顺序是先用20学时将力学内容全部先讲完, 然后再花70学时从机械设计原理讲到机械零件设计。传统教学方式, 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即讲零件设计时用到的受力分析学生已经感觉很陌生, 老师不得不又花时间将前面的知识点再请出复习一下。本来在这种教学方式下, 教学时数就相对紧张。再经常花时间去温故知识点, 这就让教学时数显得更加吃紧。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师不停的赶进度, 学生来不及消化就匆匆学习新章节。

如讲光滑接触面约束时, 大概10分钟讲授, 20分钟举例, 讲这部分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但到后续机械设计课程中学习平面连杆机构传力特性时, 要用到这部分知识, 这距离上次这部分内容学习间隔至少一个月了。学生已经对光滑接触面约束力特点显得很陌生了。那么老师就得先花大概5分钟的时间去复习, 然后用20分钟左右去讲压力角和传动角概念, 接着再用30分钟时间去举例讲授或练习各种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的分析。共用时85分钟。

经过优化组合后, 光滑接触面约束刚讲完, 就讲平面连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概念, 大概需用时间25分钟, 然后就以平面连杆杆机构为例, 练习光滑接触面约束力的方向分析、压力角和传动角分析, 大概用时35分钟。这种方式共用时60分钟。

通过比较, 优化整合教学可节约25分钟的教学时数。不仅如此, 通过现学现用, 学生做到了对知识点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这种优化整合式教学效果还可以从以下表格数据中得到启发 (以2011级制造专业1班和2班为例) 。

由上表不难看出, 优化整合不仅在教学时间上显得宽裕, 而且学生在课程堂上就能将学习内容消化吸收, 及时应用, 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 “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是紧密联系的两门课程, 将各部分知识优化整合, 不仅能节约教学时数, 还能增强教学效果, 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

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压缩理论课时而教学内容并未减少的实际情况, 将“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通过采用“并行”和“串联”方式进行授课, 及时将“工程力学”课程知识应用到后续“机械设计基础”中, 既节约了教学时数, 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优化整合,高职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思义.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有效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0) :44-46.

[2]欧阳曙光.工程力学与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整合[J].广州化工, 2011 (39) :169-170

[3]王燕楠.材料力学中提高综合素质的三点教学措施[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0 (16) :71.

[4]杨建波, 王维, 蒋平.中少学时工程力学教学及教改探索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6) :25-27.

专业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篇11

关键词:课程整合;宏观设计;教学计划

广义上的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融入到课程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创立综合性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各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和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从狭义上说,课程整合就是将两种学科(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课程整合对教师、学生、教学本身都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要求,这种要求并非面向知识,而是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师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

《传感器原理》《电子测量技术》两门课程是电子、通信、机电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实用性很强,使其与后续专业课程、创新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联系非常紧密,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实用性很强。而这两门课程之间在内容体系上又有着许多内在的必然联系,若能科学合理地对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在教学计划的宏观安排上有所创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上进行改进必将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几年的教学摸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在电气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传感器与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中进行了这一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介绍其中的一些见解与做法,并谈谈我们的一些见解与体会。

一、从教学计划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课程教学改革不应单纯是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展开。

在总结前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决定从培养对象的能力结构体系出发,课程体系上本着以技术应用为目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重新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由此,力求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这样能满足培养对象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必须和够用的总体要求。

《传感器原理》《电子测量技术》两门课程在内容上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具备课程整合的条件,我们将它们合并成《传感器与电子测量技术》一门课程。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同时更加注意突出对培养对象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训练。从结构上仍将课程分为传感器部分与电子测量技术部分,但通过教学内容与实训项目将两部分有机联系起来。每部分的教学都从对实际应用电路的设计、分析、制作和调试的实训项目入手,直接引入相关章节的核心内容,并以分析、讨论和提问的形式将每章有待掌握的知识点逐一列出。再通过对各知识点的剖析使学生弄清相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列举多种典型应用实例,并通过综合设计将各章节内容融会贯通。为解决课程整合后教学学时相对减少的问题,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精简,简化过多的推导和理论分析,加强应用技能的训练,以达到提高效率,加强实践,保证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过程的宏观设计——优化课程结构是课程整合的先决条件

课程整合既要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相互協调,又要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因此必须统筹教学内容以保证将相关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整合后,《传感器与电子测量技术》课的计划授课学时为80学时(5学时/16周),比原计划学时减少40学时。将传感器原理部分设计成6个单元实训项目和2个综合设计制作项目;将电子测量技术部分设计成6个单元实训项目。各实训项目既是独立的实训单元同时又和其他实训单元相互衔接,如传感器原理中选用的压电元件使用实训项目和电子测量技术部分的数字示波器使用实训项目是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2个综合设计制作项目“超声波测距装置”与“小型磁悬浮装置”从内容上是对各单元内容的综合应用和总结,通过基本单元的实训和综合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使学生对传感器与电子测量电路的应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基本具备了传感器与电子测量电路的设计、调试和制作能力。

三、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认真落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是课程整合的根本保证

课程整合后的教学效果如何其关键是要对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认真体现。

(一)做好实训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我们强调的以学生为主,并不是只让学生按指导书做出结果就算达到目的,而是要求指导教师要对实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通过实训所要达到的目的非常明确,通过边做边提问边讨论形成教学互动,并针对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作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采用引探和多层次循环教学

在各章节中,通过实训引入各章内容,并通过对实训项目的分析、提问来引入相关章节的内容,从而使相关概念的引入比较自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由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的培养非一日而就,必然要存在重复性,但又区别与机械地重复学过的内容。应尽可能在后续的实训项目中不断应用前面学过的概念和做过的应用电路,使各章内容环环相扣,形成多层次循环的效果。最后通过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实现一个大循环。

四、课程整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的素质培养既要注重技艺和操作能力训练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如心理承受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如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就回避,在学习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依赖性强。在加强对这部分学生辅导的同时还要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对他们不懂的问题要耐心指导,寻求各种办法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逐步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严肃认真的求实精神。

(二)面向对象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来源不同,其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这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所以必须对学生情况有个全面了解并在教学中有所区别。在教学过程中要面向不同对象,从几个不同角度实施教学,从目前的学生情况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对象:职高生、普高生。这给任课教师带来一定难度,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职高生动手能力强而理论基础薄弱,很容易对单调的理论讲课厌倦,应该尽量从实践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过程中不断引导其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普高生理论基础好而动手能力较弱,应该适当在实训教学中增加练习时间,通过由简至难的实训项目逐步培养其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整合 篇12

一、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的内容及关系

(一) 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

十九世纪中叶后期至二十世纪初,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下, 产生了以成本核算为核心的成本会计。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泰罗制”逐步形成与推广, 标准成本、预算制度逐步建立, 据以进行日常的成本控制和定期的成本分析, 成本会计的职能从成本核算扩大到成本预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而这也被公认为管理会计的萌芽。二战以后, 成本会计积极开展成本预测与决策, 变动成本法、责任成本制度相继出现, 成本会计将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集中形成独立的体系, 形成了对企业成本的全面管理。而这时, 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和变动成本法等也成为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的雏形也基本形成。

成本会计提供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与企业成本有关的信息, 它不仅向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成本会计信息, 而且也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也就是说, 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管理会计信息的特征, 也具有财务会计信息的特征。成本会计不是单独为财务会计而进行的产品成本核算, 它已扩展到利用不同的成本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管理, 包括成本的预测与决策、成本计划与控制等。随着新制造环境的出现, 一些现代化的成本管理观念, 如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法等也成为成本会计人员必须研究的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 企业管理会计工作也逐渐受到管理当局的重视。如作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链分析、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 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企业管理模式, 并且理论界与实务界也一致认为这些管理模式都是属于管理会计范畴。

因此, 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内容密不可分。成本会计主要研究的是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基本规律。管理会计对企业的全面管理也是从成本管理开始, 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由此可见, 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研究内容的交叉点。从整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来看, 管理会计是整个会计的组成部分, 成本会计可视为管理会计的前身。

(二)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实行分工、分权管理的过程中, 形成了一系列专业化管理, 包括生产管理、技术管理、人事管理等。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 在于它是一种价值管理, 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进行的管理, 因此可以说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 财务管理应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的管理。

会计是对以资金运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进行信息管理。会计对经济信息运动进行直接管理, 而对资金运动则进行间接管理。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理应和会计的研究对象一致, 即能以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 也就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财务信息, 进行分析整理, 提供经济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这种加工过程就是对资金运动的间接管理过程。由此可见, 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在研究对象上是相近的, 这种相近导致两门课程内容存在大量的交叉重复, 如本量利分析、经营杠杆、经营预测、存货管理、资金时间价值、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而上述内容在两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二、三门课程设计整合的思路

(一) 保留管理会计课程

目前, 高校采用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这三门课程的教材在内容上的交叉、重复主要表现为, 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与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重复。有学者主张将管理会计课程取消。笔者认为, 仍应保留管理会计课程, 不能简单地将其取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竞争日益激烈, 单是财务会计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要想及时、准确地做出决策和有效地进行管理控制, 就必须拥有实时性、前瞻性的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在西方企业组织中得到了更为广泛地应用, 世界上许多会计组织也都成立了研究管理会计的专门委员会, 如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 (CIMA) 和加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 (CMAs) 等, CIMA甚至已经进入我国吸纳人才。

(二) 三门课程重复内容的协调与划分

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 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延伸, 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可以说是一种进步, 只是在本科教学中应将其内容与其他学科明确划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 成本核算可以作为成本会计课程内容的核心, 而成本管理则可以放在管理会计中进行介绍;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资金运动为主线, 以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回收和分配为主要内容构建教材体系;管理会计应以其职能 (规划和控制) 为主线, 以经营决策为核心构建教材体系。根据上述原则, 我们可以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的重复内容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与划分。具体如下:

①成本会计作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础课程 (也是财务管理的基础课程) , 应以成本核算、成本报表、成本分析为主, 其中成本核算应重点讲述制造企业成本核算, 并兼顾其他行业企业的成本核算, 而有关成本管理的内容并入管理会计课程。其中, 作业成本计算作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可以在管理会计中讲述。②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一个重复点。管理会计课程可以从全面预算角度出发, 围绕全面预算 (包括财务预算) 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考评来展开, 使学生对预算管理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③投资管理是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重复之处。笔者认为, 财务管理课程应以证券投资为主, 管理会计课程应以项目投资为主。由于管理会计课程先于财务管理课程学习, 因此, 二者的时间价值基础, 可以在管理会计中学习。④存货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存货资金的管理与运用, 应将其列入财务管理课程, 作为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再归属于管理会计。⑤责任会计应属于管理会计的特定内容, 不必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进行专门叙述。⑥标准成本制度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方法, 同时也是预算管理的必要手段, 应归属于管理会计课程, 不再纳入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⑦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属于财务管理筹资的范畴, 经营杠杆放在资本结构内容中加以讲述, 学生可以对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有一个全面认识, 不必再在管理会计中予以阐释。

参考文献

[1]杨忠智.试析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课程体系的整合[J].财会月刊, 2006, (4) .

[2]郭晓玲.对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学科内容交叉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 2005, (3) .

上一篇:广告标牌户外广告论文下一篇:宁夏旅游形象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