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课程群

2024-08-19

实践课程群(精选12篇)

实践课程群 篇1

一、现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各门课程的教科书大多还是按照知识体系来编排的。这种编排方式重视现成的结论, 忽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这一现状不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思考, 更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

其次, 我国的大学教学更多的是在传授事实, 而没有启发创新;重视接受学习, 忽视有益争论;重视教学结果, 忽视教学过程。在当今高职院校教学中, 不少教师习惯用统一的规范和结论去压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对学生的置疑和求异缺少宽容。传统教学的过程是教师通过单一的教学过程把不容置疑的知识和结论直截了当地灌输给学生, 这是一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观。

第三, 单纯重视教师的讲授, 学生被动的接受,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缺乏面对面的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 压抑学生个性。大学课堂是教师的天下, 是教师讲授教材的地方, 在国外盛行的“讨论班”“基于问题的教学”“讲座制’’和“阅读指导教学”等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教学法在我国的大学里很少见到。

第四, 现行高职教育的教学一直以来就有重考试结果, 轻教学过程的倾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于日常教学不够重视, 更谈不上用心准备, 用心学习和认真思考了。他们只在期末考试前抓紧时间背笔记, 擅长记忆的学生往往都能考出好成绩。学生不重视日常学习过程, 学习效果很差。

二、专业课程群建设“2345”模式的内涵

1. 创新两种课程群建设模式

首先是基于港口电气技术专业课程交叉渗透的课程群建设模式。该模式是在港口电气技术专业设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开设其它电气、船电、机电专业的课程, 来扩展专业面。其一, 在主修港口电气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中, 设置其它不同专业如电气、机电的课程, 这类课程可以由其他专业的或外聘教师为学生讲授。其二, 在港口电气技术专业的选修专业课中, 增加跨专业综合、实用性课程, 既促进教师更快更好的更新知识又实现调整学生知识结构。其三, 设置与主修专业联系不紧密的选修课, 激励学生从本系到外系任选其他专业内的课程, 实现了让学生自已根据个人爱好和个人兴趣自由发展, 实现跨专业学课程的目的。

其次是基于港口电气技术专业专业交叉渗透式课程群建设模式。该模式是超越主修的专业设置, 在原有专业课程设置目录以外, 通过增加综合性、专业交叉渗透性等课程, 来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其一, 根据专业交叉渗透的模式, 制定港口电气技术专业的培养与建设目标, 重构新课程结构体系和职业教学内容。其二, 实现基础学科与自然学科交叉渗透培养。更好的促进公共基础学科和自然学科的同步建设, 培养既有人文素养高或应用学科功底深, 又有做实际工作能力高的专门人才。为此, 电气系里选择了和港口电气技术专业有内在联系的, 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共四个相关专业, 在专业基础上确定结合面, 制定了系统的、结构合理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群体系。

2. 体现三个专业间的渗透

为了更好的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 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自己本专业的技能, 同时还要按照“知道”的标准, 掌握相近的两个专业的一些知识和技能。即课程群内的课程涉猎3个专业, 一个主干专业 (本课程中是港口电子技术这个特色专业) 、二个与主干专业相近专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三选其二) , 体现出三个专业间的渗透, 简称为“3”。

3. 具备“四突出”特点

为了提高课程群建设的科学性, 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课程群建设必须要具备“四突出”特点。一要突出实际工作需要与学生技能学习的匹配;二要从实际工作中提炼项目, 突出项目教学模式;三要突出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与探讨, 能让学生充分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四要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 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4. 重点建设五门课程

为了让学生增加学生知识面, 不断应对岗位对自己提出的新要求, 在课程群建设中, 重点关注五门课程。其中三门是主干专业的核心课程, 做为必修;两个相近专业中各一门核心或实践课, 做为选修。

三、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成效

首先, 专业课程群建设, 能很好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标准、编写项目化教材, 以适应现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和人类知识新旧交替的时代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意义上的“对口式”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 明显不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走不同专业强强组合的交叉模式。

其次, 专业课程群建设, 能很好地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将所需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其中, 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跨专业的专业群培养, 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到多专业知识时候, 培养出主修专业、辅修专业以及多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形成职业知识、人文素质、职业技能的最优组合, 最终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职业能力。

第三, 专业课程群建设, 有利于建设双师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在专业课程群建设过程中, 安排专任教师轮流到港口挂职锻炼, 向港口企业技术人员拜师学艺, 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服务, 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每位到企业挂职的教师要完成本职工作、考取职业 (技术) 资格证书。教师走进企业实践锻炼, 不仅是让每位教师提高研究、分析水平、解决真实生产中实际问题水平的一条优选通道, 也是高等职业学院解决实践要高于理论的有效方法。

第四, 专业课程群建设, 有利于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实行了不同专业分段培养或不同学科课程交叉配合的改革, 改变过去单纯以科目为本位或以经验为本位的专业模式和课程模式, 强调专业体系的综合化和结构化。例如, 以强调继承传统著称的日本, 提出高等教育要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 排除狭窄的专业意识, 摒弃专业间人为的屏障, 培养国际性人才。尽管各国改革的具体做法各异, 但在打通专业界限、造就通晓多专业知识人才方面是一致的。

总之, 开展专业课程群建设要勇于自由探索, 要不断适应发展的社会需要和进步的科技要求, 不断推进高职的职业教育中的教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做———学思动”改革;要加强教材的职业化建设, 坚持高职教学与工厂生产高度结合, 开发实践课程, 增强高职学生到生产企业生产实习和参加技能锻炼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许国英.浅谈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优势与构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 (6) .

[2]许国英.素质教育呼唤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 (9) .

[3]陈俊珂.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经验[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9) .

[4]张利勇.西藏高校参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简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2012, (3) .

实践课程群 篇2

摘 要: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设备种类繁杂、设备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十分不利。为此提出以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建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以建设开放型、先进型、创新型以及易管理、维护型实验项目为目标,进行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克服了诸多条件的限制,丰富了实践性教学手段,提高了实践教学效率,降低了实验室建设与维护成本,有利于现代实验教学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6-95-03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embedded system course group,such as the complexity of equipment types,the equipments not updated and so on,these problems are very unfavorable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Aiming at these problems,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platform is put forward,to share high quality resources of experiment teaching as the core,to construct of informationization resources of experiment teaching for embedded system course group as the focus,to construct experiment projects of open,advanced,innovative and easy to manage and maintenance as the goal.Virtual simul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overcomes many limitations,enriches the means of practical teaching,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practical teaching,reduces the cost of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idea renewal of modern experiment teaching.Key words: embedded system; experiment teaching; virtualization and simul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0 引言

当今社会,嵌入式系统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有嵌入式系统的影子[1]。嵌入式系统涵盖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嵌入式体系结构、嵌入式应用开发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程序设计、网络通信技术、人机接口、软件技术等多门课内容,因此,嵌入式系统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逐步建立起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但嵌入式系统涉及的硬件种类繁多,由于资金的限制,不可能在一个实验室囊括所有种类的嵌入式设备。因此,很多实验项目都需要相应的虚拟仿真设备作为支撑,以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传统实验的重要补充,克服了诸多条件限制,丰富了实践性教学的手段,提高了实践教学效率,降低了实验室建设与维护成本,有利于现代实验教学观念的更新[2]。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分析了嵌入式系统专业课程群实践教学的现状,归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 实验项目类型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及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对某一课程的兴趣往往需要丰富的实验项目才能带动,但现有的课程实验受限于硬件设备,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而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项目缺乏,故难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同样受到限制。

⑵ 实验内容彼此孤立,不利于培养学生“从概念到产品”认识的形成。

现有的各种教学实验,基本是固定程式的验证式实验,实验所用元器件、线路板已选好,学生所做的工作仅是对实验箱连连线,使用一下测试仪器、仪表,建立相应知识点的概念而已。这样的实验很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改革提出的三个实验层次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的目标。目前的实验平台不能满足这样的训练,即:学生从有一个概念(或想法)开始,然后着手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编写程序代码、调试,最后形成产品的整个开发过程的训练。学生通过传统实验手段所得到的训练是片面的、局部的,其对产品开发过程的认识并不深刻,这也是导致学生所学不能所用的根本原因所在[3]。

⑶ 硬件设备种类繁杂,致使难以开展综合性的软件开发实验项目。

高层次软件设计和开发一般不用太多考虑底层硬件的实现细节,如果处于一个具体的硬件环境下,在开发和研究中可能会陷入硬件的具体细节中,而不能把精力放到高层次的软件设计和开发上。如果硬件开发环境不太稳定(这种情况经常见到),且对具体的硬件又不是很了解,则可能在排除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

⑷ 新式设备层出不穷,难以保持实验室设备的先进性,设备需持续投资。

⑸ 封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实验效果。

现有实验室大多采取封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即在规定的课时内,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规定的实验内容(由于实验设备能力的限制造成),这种封闭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学生不能有足够的时间深入了解及研究实验内容,进而对实验产生兴趣,而且固定式的验证实验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其实验效果很难提高,这种做法实际上背离了现代实验教学改革中提出的“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实验教学意识[3]。

⑹ 不利于开展创新性研究。

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前提是实验环境的丰富资源及其灵活可变性。目前基于硬件的实验平台往往采取一种定式的实验或研究环境,即师生只能在有限的几种器件或线路实验板之上进行实验内容的设定或研究,这对于开展创新性研究极为不利[3]。嵌入式系统课程群虚拟仿真类实验平台建设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开展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手段。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电路分析、汇编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技术、人机接口、软件技术等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综合一个计算机网络硬件平台(或一台计算机)、一套虚拟仿真软件,再加上一本虚拟实验教程,以虚代实、以软代硬,就可相当于一个设备先进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我校嵌入式系统课程群虚拟仿真类实验平台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4],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进行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5]。

⑴ 建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资源

依托中北大学国家级计算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优势,高效整合现有的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实验成本,开展绿色实验教学。具体建设内容为:①拓展嵌入式系统课程群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内容,更新传统的基础型实验,开设综合型创新型实验;②结合嵌入式系统课程体系,制定新的实验教学大纲,编写新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③将虚拟仿真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⑵ 建设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与共享平台

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广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课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的所有实验数据都存储在系统服务器上,管理人员和教师可在办公室或宿舍通过网络对虚拟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实验过程等进行管理监控;教师还可以预约安排课内实验、设计并发布新的实验项目、收集学生实验过程的相关信息、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等;学生则可以预约课外实验,既可以到实验室进行现场实验,又可以在其他机房或宿舍登录系统进行实验[6]。

⑶ 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建设创新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利用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的系统软件和教学仪器设备开设了有特色的自主实验和创新实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和教学仪器设备进行实验,同时也满足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对设计对象的仿真实验要求。

工程创新实验室面向全校优秀学生,提供创新和开放实验。成立创新小组,每年吐故纳新,大四学生毕业、大二学生选拔加入,管理模式为学生自治,采用内部优胜劣汰。学生以2~5人为一组进行创新性实验,以团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结合科研课题和相关竞赛,形成了良性的竞争和团队协作的运作机制。学生的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得到了有力支持。科研成果开拓了学生视野、提升了知识结构、培养了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工程设计能力。建设效果

中北大学计算机及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2015年1月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心深入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并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自主研发,研发了多套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并初步建立起了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⑴ 集开放性、先进性与创新性于一体

首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不受空间与场地的限制,具有开放性;其次,虚拟设备可以定时更新升级,确保了虚拟设备始终与市场上的更换速度保持一致,确保了实验设备的先进性;最后,大量综合型及创新型实验项目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开展。

⑵ 拓展了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

某些实验项目由于设备昂贵、经费不足或实验项目本身内容繁杂而无法正常开展,采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后,可以对真实设备进行虚拟仿真,同时也可简化过于繁杂的实验步骤,使实验得以正常进行。

⑶ 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减轻了实验教学压力,提高了实验效果,并为学生的创新实验提供了支持

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尽管增加了实验设备的台套数,但由于招生规模扩大,仍不能满足上机需求。学生在实验室的时间有限,难以充分观察、思考,没有机会完成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等问题,实验效果不佳。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学生可“先虚拟、后实验”,即在进实验室前,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和软件,熟识仪器使用,理解实验原理,预测实验结果,做好真实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后又可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分析实验数据与各种现象,效果很好;学生还可以在仿真平台上,自主设计实验项目,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⑷ 降低了实验室建设成本

与传统实验项目建设相比,虚拟仿真实验不用购买昂贵的设备,只需一套虚拟仿真软件,外加少量的实验验证板即可,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维护费用。结束语

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嵌入式系统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许多原来由硬件才能完成的功能,都能依靠软件来实现,即“以虚代实”、“以软代硬”、“虚实结合”,构建了与真实环境一致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完成了原有实验难以实现或无法完成的功能,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教学效果显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罗志伟,李蓓莉.开放型嵌入式系统虚拟实验室的构建[J].惠

州学院学报,2009.29(3):122-125

[2] 周世杰,吉家成,王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5.9:5-11

[3] 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

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8

[4] 匡载华,邓小鹏.电子类学科专业Proteus实验室的建设[J].实

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155-158

[5] 刘晓东.计算机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2010.[6] 胡今鸿,李鸿飞,黄涛.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 开放共享

实践课程群 篇3

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群;应用型人才

一、引 言

山东工商学院的程序设计课程群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高级编程技术》、《ACM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实训》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或专业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群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丰富、语法繁多、技术复杂,不反复实践是很难掌握的。另外,对于这些课程所使用的程序开发工具,很多解决编译、连接、运行错误的知识及动手调试程序的能力是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必须要投入大量时间去实践摸索,才能熟练运用于软件开发。针对于程序设计课程群自身的特点,本文将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探索并实践适合于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以往的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方法大都是理论课和实践课分开进行。理论课上基本是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虽然可以间或讲解一些实例,但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看,不能操作机器,不能动手操作,就谈不上实践。“课上听来终觉浅”,不经过实践得来的知识,印象很难深刻,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懵”。而理论课之后的实践教学,由于上述教学方法不尽如人意的效果,使得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由于每个学生的编程进度并不同步、其知识掌握度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也根本无法讲解指导。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教学对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来说,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学生学完课程之后,依然不会编程,遇到程序中的问题也没有能力解决,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学生就业。

三、改革教学模式,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的结合

为了促进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必要尝试和探索新的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学生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实践同步进行。这样可以解决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马上用于实践,使印象深刻。同时,由于学生要先认真听讲,然后才能动手做,这样就把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将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实践同步进行,并非将传统意义上的在机房授课——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完全贯穿于整个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始终。原因在于,它要求学校必须提供足够多的机房和足够多的设备同时安排多门课程和多个年级的教学使用,这样做的投资比较大;边学边练花费时间比较多,而程序设计课程群所涉及的内容、语法、技术丰富,在有限的学时内,通过边学边练很难讲完全部内容;机房授课也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为此,我们改革现有的教学平台,尝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地将理论授课和实践练习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1.教学平台。我们尝试使用目前国内流行的一种Online Judge(在线测试)系统,该系统提供了一个编程平台,内含大量ACM竞赛题目(ACM是由国际计算机界历史悠久、颇具权威性的组织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国际计算机协会)主办的,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并可任意扩充。Online Judge系统的硬件比较容易实现,只要有计算机且能够联网即可。随着本学院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目前已经具备了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的硬件条件。借助于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和上机实验课时间,随时上网做题,一旦提交答案,马上可以知道对错,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2.多种教学方式配合使用。为了配合在Online Judge平台下进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我们尝试、归纳、总结若干种教学方法,从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到讨论课、案例引导、学练同步、程序驱动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连贯性、系统性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在面授课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其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还可以根据内容需要与学生情况采用问答,传统板书配合电子教案,讨论,总结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一些重要的程序设计技术知识点,采用学练同步教学方式,即采用多媒体机房上课的方式,使教师的讲课和学生实践同步进行,这样学生可以把学到的内容马上练习。上课过程中配合程序驱动教学法,以开发一个完整的程序案例为核心而进行教学活动。首先教师给出程序案例的框架结构,学生经过思考,选择合适的算法和指令语句,经互相讨论,完善和丰富程序案例,然后上机调试,通过运行来检验结果。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质疑,培养学习兴趣,并且通过动手实践,加深理解,牢固记忆。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同学,空闲下来的时间还可以随时上网通过Online Judge系统做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实验环节重视程序项目设计,培养应用能力。实践经验的积累是不断从编写程序、调试程序和运行程序结果的过程中总结得出的。实验课,重点让学生在Online Judge系统中做题,做完题一提交答案,马上就可以知道对错,节省了很多让老师批阅的时间。课余时间学生也可以随时通过Online Judge系统做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编程能力。

3.考核方式。为了切实考查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结合我们所使用的Online Judge系统教学平台,尝试使用了如下一些程序设计课程群的考核方式:

(1)以练代考。验证一种能确确实实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又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考试方式。具体措施是:化大考为小练,边学边考。加大实践环节、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将总成绩分解为平时做题所取得的分数和最后考试的卷面分数。平时每个学生在Online Judge系统上提交作业所取得的分值,不低于60分,期末考试时卷面只占30~40分。这种方式可使学生随时掌握自己所取得的分值进而估算出期末能拿到多少分数,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能在无形中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极大程度地避免了一些学生在考试结束才后悔莫及但已无法挽回情况的发生。

(2)分数驱动。研究一种使用Online Judge系统提交作业、验证对错的手段和方案。将每章节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都分配到Online Judge中的习题上,每题都有一定的分值,并将这些分值作为期末总成绩的一部分(60分以上),这样可吸引或督促学生积极去编程,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可解决学生平时不学习、最后突击或考试抄袭的问题。其关键问题是需要将每个知识点都转化为典型的题目,并对每一题目给出多种测试数据及相应的答案。

四、结束语

山东工商学院在2010级计算机专业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教学中尝试使用了Online Judge系统平台,通过尝试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学习的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实际编程能力也有了很大改善,在全省、全国的ACM程序设计大赛和齐鲁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类程序设计赛事中都取得了比往届更好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彭洁,等.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1,(4).

[2] 赵春艳.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3] 雷红艳,等.加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

实践课程群 篇4

关键词:动画专业,实践课程群

纵观世界各国动画产业, 我国动画产业链尚处于建设初级阶段, 必然有许多断链问题。众多专家学者都针对此做出大量研究, 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中, 对中国动画产业发展与完善, 高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有着血脉的重要意义。

故此, 如何构建动画相关专业课程体系, 是各个办学单位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其中, 关于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实践课程有效设置, 是解决学生动画技术与创意、毕业与失业、学院培养目标与我国动画产业人才要求脱离等矛盾, 具至关重要的。在本文中, 主要提出动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与部分实施方法, 仅希望对中国动画人才培养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在涉足动画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之前, 我们务必重新理解一次大家耳熟能详的两个名词, 即“动画”与“动画产业链”, 毕竟学生在就业时都会主动或被动的进入这两个“名词”世界中。动画, 不再单单是“视觉残留”下的实验艺术品, 或是一个有着复杂工序与工艺的商业动画片, 当下“动画”确应为李中秋先生提出“泛动画”概念, 它是指一个庞大的“动画体系”, 包含动画片、CG及动画表现, 其中动画片包括电视系列片、影院动画、网络动画、手机动画等;CG包括电影特技、广告、节目包装、工业设计、图形图像艺术、游戏设计等;动画表现包括设计效果预览、事件回放、教学课件、虚拟现实、产品说明动画、法庭模拟等等。“动画产业链”也已不仅是围绕动画片等衍生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播出的闭环链, 更包括以泛动画所指的动画、漫画、游戏、CG及动画表现为内容的创作、生产、印刷、网络、音像、新媒体出版发行;商标、广告、平面、玩具、日用品等的衍生产品开发;演出、展览、主题公园、人才培养等文娱教育活动。

所有动画类专业相关的人才教育培养单位, 都应该对泛动画、动画产业链“零误解”的基础上, 才能有效、重点的对所有动画学习的同学们, 搭建一个“产学研用”的有效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进而成功实现“毕业即就业”的培养模式。

通过项目组对国内外的动漫教育行业的大量深入调研与走访, 并经过对一手资料的整理比对, 总结如下:

1.国内动画类专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有四个目标:即应用型人才、创作型人才、高级创作型或理论研究型人才以及创新理论研究型人才。

2.国内动画类专业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以下几类:

(1) 以美术绘画为基础的院校, 如中国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 其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一年级多以绘画练习为专业基础课程, 注重学生美术基础;二年级或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相关动画设计类课程, 三年级加入计算机类动画制作课程, 四年级为创作阶段, 以一学年或半学年为结点, 注重学生动画美术基础、动画前期策划及动画创意设计;此外除了校内开设一定量计算机软件外, 大部分学生还会依靠参加校外动画计算机制作等培训机构提升计算机制作能力。

(2) 以传统动画为基础的院校, 如北京电影学院、西安工程大学等, 其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一年级多以传统二维动画相关课程为专业基础, 注重学生动画创意教学与训练;二年级开设设计类课程、三年级开设各类软件课程, 四年级创作阶段, 突出校企合作实训方式;另外, 教师工作室为提升学生动画实践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训平台, 学生个人制作动画短片能力突出。

(3) 以计算机动画为基础的院校, 如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等, 其动画专业课程设置以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及网络多媒体教学科研为其整体特色优势。

(4) 此外还有以平面设计为基础的院校, 如中央美术学院;以信息科技与艺术“新媒体艺术”为基础的院校, 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等。

国内动漫教育整理结构是以影视动画、数字媒体、信息技术为教学核心内容, 拓展至电脑动画、影视广告、漫画、平面设计、卡通形象设计等领域。电脑动画以影视特效、游戏、网络动画等为方向;卡通形象设计以玩具设计和卡通商标设计等为方向;平面设计拓展至书籍装帧、商品包装、广告等为为方向, 等等。

3.国内动画类专业院校教育结症根本集中如下:

(1) 教学以理论学习为基础, 不重视在课程中引入实际项目, 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2) 实践环节各自独立, 没有形成闭合体系; (3) 动画实践课程结构差或不合理; (4) 动画教学内容狭隘, 部分内容背离我国动画产业需求。

基于对资料的初步总结, 项目组对本院动画专业采取了诸多教改措施。期间, 经过对人才培养方案4次调整后, 形成“厚基础、强能力、多方向”方式, 并针对“构建动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展开研究与改革, 量身把脉, 解决学生毕业“出口”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建设思路如下:构建动画实践课程群“树”和“块”结构, 块内方向明确, 块间以项目紧密联系, 实现“课程、项目、产业”“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即形成“教学与项目结合, 项目与实践结合, 实践与产业结合, 产业与实用结合”四位一体的实践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以此有效的解决国内动画教育与动画市场需求相背离的现实矛盾。

人才培养方案如下:以二维传统动画为基础, 以影视动画、网络动画、实验动画为方向的设置课程。一年级突出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以动画前期为核心, 如动画素描、动画水彩、动画构成, 开设动画基础课程, 如漫画设计、动画透视、动画造型设计、中外动画史等;二年级突出专业课程, 开设如动画设计原理、动画创意技法、动画设计稿、动画分镜头、插画设计、动画剧本创作、造型设计赏析等课程;三年级突出计算机制作类课程, 如flash、ps、maya、3dsmax、后期特效等等软件课程;四年级突出创作课程, 开设如动画导演基础、影视动画赏析、动作设计、动画音效、原创动画实践等课程。课程按动画制作流程设置, 以动画项目为链条, 穿联起四年内所有实践教学环节。在此规划下, 学生循序渐进的完成某一个原创动画项目。

除此, 项目组为此实践课程体系架构, 已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校内外“产学研用”实践实训平台, 历时三年, 逐步深化动画实践体系改革, 构建具有开放性、拓展性、实践性强的动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 篇5

胡丹梅,何平

(上海电力学院,上海90)

摘要:如何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高校教学中一项紧迫任务。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我校热力透平专业课程群建设与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经验与体会。提出了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热力透平;教学方法;课程建设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我校一个具有电力行业特色的传统专业,热力透平类课程是该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群。热力透平课程群包括《汽轮机原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汽轮机课程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热力设备及运行》等课程,主要涉及发电厂中热力透平设备的设计、运行、控制等方面内容。该课程群理论性强,同时又与电力生产实际联系密切,加强该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旨在面向电力行业一线,建立以培养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同时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现场实践环节的教学训练,加深学生对生产现场的感性认识,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培养工程生产第一线所需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对此,我们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等方面对课程群的建设和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紧跟行业发展,优化教学内容

我国“十二五”电力行业发展规划要求提高和优化传统能源产业的技术水平,特别是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为适应电力行业这种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要求,热力透平课程群在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1)根据我国电力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能源高效、合理转换与利用的先进技术为主线,将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教材建设中。例如,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增加了汽轮机新型刷式汽封技术、超临界汽轮机防止固体颗粒侵蚀技术等相关内容。(2)“超临界发电技术”是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升级换代、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与装备差距的新一代技术。预计超临界发电机组将是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电力工业生产的主要机组形式。为此,课程组自编了教材“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并在热能动力专业的“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大纲增加了相关教学内容。(3)根据我国“十二五”期间推动重型燃气轮机和煤气化联合循环行业发展的规划,编写了上海市“十一五”规划教材《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发电》。该教材使用效果良好,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

二、面向生产一线,建立多层次交互式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成为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热力透平课程群构建了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交互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有如下几项措施:(1)校内实验教学、校内实践中心及校外实习基地等实践环节分层次开设课程,以保证不同层次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全面开放基础和专业课程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电厂应用实验室和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实践场所。同时,引入面向电力行业的应用实践教学环节,各年级的学生可以交互应用这些实验室,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实践内容。(2)完善和组建多个校内教学实验室及实践中心。近几年先后建立了CAI/CAD实验室,建成600MW、1000MW单元机组软仿真系统,研发组建了“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实验台。另外还新增了转子动平衡实验台、轴系振动测量实验台等专业实践平台。目前,我院已经以这些实验、实践平台为基础建成一个上海市教学实验示范中心。(3)组建燃气轮机发电机组、超临界发电机组校外实践基地。与多个电厂建立协作关系,校企联合建设了一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完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三、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改革课程教学方式方法

热力透平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密切针对发电企业的工程应用需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发电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为主线,构建了面向学生共性、个性培养的多层次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分为工程技能、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四个部分,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进行课堂教学。在课程进行之中,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实验来验证专业理论,并通过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同时,也可以带着问题到动力设备系统实验室和CAI/CAD多媒体实验室弄清楚热力透平的结构和原理。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在仿真机上进行运行操作,进一步熟悉生产设备的运行、控制过程及设备检修的工艺过程,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例如:引入1000MW单元机组软仿真系统,同学们在该实验室可亲自动手在计算机上模拟机组正常运行,变负荷运行,冷、热态启动、停机等操作,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同学们实际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具有电力特色的教学模式的训练,对发电厂单元机组的汽轮机设备系统和运行方式有了更清晰的理解。(2)通过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仿真训练、企业实习,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以实验平台建设为依托,结合生产实际,积极地指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在《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课程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仿真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开辟学生第二课堂,指导了20余名本科学生开展创新设计活动。平台建成后,已在数字电液控制技术及其应用、汽轮机原理等专业课程教学实验中成功应用。学生可以利用已构建的实物仿真平台自主设计实验方法、自己动手拆装系统,灵活组态,配合专业课堂教学进行创新设计实验,有力地强化了面向电力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特色。

四、深入行业一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又熟悉电力行业生产一线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具有优秀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教师培养方式:(1)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课程组教师在大型电厂、设计院等部门进行“产学研”实践学习;深入生产现场参加设备调试、系统设计,亲身参与电力研究院、设计院等部门组织的技术监督等工作。(2)组织课程组成员参加行业性的学术会议、研讨会,了解行业前沿科学,参与学术讨论。(3)定期安排课程组教师对电力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倾听一线技术人员反映的现场运行问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深得企业员工的认可。与此同时,教师自身也受益匪浅。

五、应用成效

面向行业一线的热力透平课程群建设及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和电厂应用实践教学平台的应用从开始,培养了~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1100余名学生。学生通过校内工程实践课程的训练以及驻电厂的生产实习,初步掌握了现代发电厂的操作和工程应用技能。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热能与动力专业的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现场实际工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电厂进行暑期电厂实践活动,另外很多学生还参与了电厂、设计院等单位多个技术改造项目。这些工程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生产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产学研联合培养学生的典型事例,有效地推进了企校双赢合作模式的向前发展。近年来学生共计完成科技论文87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授权2项;有6篇论文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7篇论文参加上海市“科创杯”并获奖,5篇论文参加“上汽教育杯”科技作品比赛并获奖,2项学生参与的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以来,课程群所在的教学团队通过不断地改革探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绩。团队老师先后承担上海市教改项目6项、荣获市级教改项目成果奖9项,荣获校级教改项目成果奖6项,出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所在的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市级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本教学研究项目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上海市同类型高校热能动力专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

参考文献:

[1]蒋有录,查明,任拥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优质专业教学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34-36.

[2]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9 ):4-5.

实践课程群 篇6

【关键字】工程管理专业;课程群建设;教学模式;实践能力

中国分类号:G642.41

一、课程群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以强化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为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施工员、造价员和二级建造师岗位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职业操作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全力创建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课程群。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培养学生有效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奠定专业知识,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本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施工员、造价员和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来综合对学生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1.根据教学需要,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施工技术与组织》现有学时为32课时,经2012年教学计划调整之后,该课程变为48课时,需对课程体系进行仔细研究,争取将现有章节全部纳入到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用中;同时,优化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任务书、教学进度表和PPT制作等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现有课时64课时,安排了相关的课程设计实训周,优化理论、实践教学大纲、设计任务书、教学进度表和PPT制作等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

《施工技术与组织》通过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多数学生反映该课程极为实用,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方法和原理,以整个项目的施工流程为导向,用一个项目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即引入上海市某项工程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

《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收集学生对该课程的意见,多数学生反映该课程极为实用,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

3.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施工员和二级建造师岗位为核心,以编制一份完整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文件为主体,按照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学习情境引导教学进行的方法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体系,训练职业技能,发展职业能力。课程群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应用型本科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施工员和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4.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

在讲解法、案例法、情景教学法、项目导向法和视频教学的基础上,为给学生出校后的实际工作打基础,我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后,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以前在施工单位做过工程管理和监理施工的实际经验,将曾经做过的工程案例现身说法的拿到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和交流,给学生们创造如同在实际工作中的环境,让其有一种切身的体验。通过试验,相信此方法能非常明显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应该是极为成功的教学方式;

5.考核方式改革

《施工技术与组织》课程在今年的课程考核中采用了平时成绩占30%(作业+考勤+平时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占70%的考核方式。在2012年教学计划中已经将该课程由考查修订为考试课,同时增加了期中考核的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建议进行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建议成绩评定标准:

期末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成绩(50%)

《工程项目管理》本课程为考试课程,建议进行期中、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建议成绩评定标准:

期末总评成绩(100%)=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成绩(50%)

三、课程群建设的成效

1.本课程群全程使用多媒体配合黑板板书教学,主要内容贯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概述、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网络计划技术和优化,编制双代号和单代号网络图、施工组织总设计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施工现场管理的相关知识等;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各种具体管理方法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

2.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在课程教学各个模块补充施工现场技术、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增进学生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了解,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现场项目管理等实践的能力,为考取施工员、二级建造师证书和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3.让部分学生扮演施工企业,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文件,其余学生扮演业主或者甲方,对施工企业编制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等文件进行审核是否批准用于工程项目。

4.根据课程实践性、专业性强的特点,设置了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设计的实训周教学环节,组织学生以整个项目的施工流程、项目管理为导向,用一个项目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即引入上海市某项工程需要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文件,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文件的文件)。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课程群实践样态 篇7

一、单篇经典教学

《詹天佑》这篇课文在北师大版、人教版、冀教版等多版本教材中均有采用,可谓经典;其表达上运用“典型事例”,可谓经典;其价值方面,体现核心素养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立下志向,可谓经典。

基于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上,通过预学、共学和延学三环节层层深入。

1. 预学:整体感知,聚焦立志

学生在自主预学的基础上可以清晰发现本文的总分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聚焦詹天佑面对外国的侮辱,毅然决然立下的志向:“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此时,学生对于这句话还仅停留在“立志”的字面理解上。让真正的深度学习发生,还需要结合文本,发掘深层价值。

2. 共学:整合材料,体悟立志

共学中,学生在与文本互动中,感悟、体验和表达“立志”主题。《詹天佑》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典型事例。因此,要挖掘契合学生的生命成长点的典型事例,让他们从事例中感受詹天佑的爱国意志与行动。

学生在学习“勘测线路”时,可巧设三个环节。首先,抓住“精密”,从言语中品析詹天佑认真的态度。其次,再创设情境,通过三次朗读,感悟詹天佑将爱国之志化为严谨的态度。最后,运用学生课前查找到的“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故事中就发现了勘测的困难”。教师辅以詹天佑与美国寄宿家庭母亲的信件,学生发现虽然詹天佑遇到许多困难,但他依然决心将这项工程完成。学生也更深切体会到詹天佑的爱国立志。

此时再开放课堂,进行小组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事例。学生学习这两个事例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可基于学生的学习焦点,通过小组运用工具撬动学习方式变革,突破卡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图表画一画和通过教具摆一摆,结合课文就说清了在立志后,詹天佑如何用智慧“开凿隧道”的,也把“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创新表述清楚了。

3. 延学:深度阅读,丰富立志

课堂教学并不是下课铃声响就结束的,主题教学也将学生对主题的丰富和实践引入课后。在延学中,教师推荐了关于詹天佑的书籍,让学生走进詹天佑充满传奇的“立志”人生。

为更好地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点契合,每年附小毕业生都会去乘坐火车,感受“人字形”线路,拜谒詹天佑先生塑像。这也是附小毕业成志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通过单篇经典教学,《詹天佑》这篇文章的原生价值焕发了巨大能量,在与学生的成长契合中,种下了一颗“立志”的种子,在与文本的互动中,生发了教育学价值。

二、群文阅读教学

在立志主题下,我们以北师大版教材为主,以人教版和苏教版等教材为辅,重组教材,选择并确定不同教材中的这三篇文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发愤读书》《徐悲鸿励志学画》作为群文阅读教学素材。

为达成教学目标,我校群文阅读中多篇并行的教学形式统整出四大教学环节。

1. 整体感知

三篇并行,梳理主要内容。在预学基础上,学生围绕人物、志向、主要事件三方面设计表格,利用学习工具将三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清楚。

2. 比较阅读

群文阅读,要做到“抓一发而动全身”,本课中的“一发”是对单篇经典中“抓典型事例”的迁移运用;“动全身”则是丰富意义建构,在三篇文章的比较阅读中加深学生对“志”的理解。

交流感动之处,发现相同。全班汇报后,学生发现三篇文章的主要人物在立下志向后,通过不断努力,最后都达成了自己的志向,并能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结合典型事例,发现不同。聚焦典型事例后,学生发现三篇文章人物立志原因、所立志向等不同之处。学生还结合自己预习时查阅相关人物的典型事例,加深体悟了不同人物立志、成志过程。

深度思辨,建构主题。在这样的体验与感悟主题过程中,学生自觉思考引发深度思辨。他们发现,无论是谁,他们都在年幼时立下了志向,且都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将自己的志向付诸行动,成了世人典范。

3. 延伸拓展

引入资源,延伸拓展。顺着学生的生长点,继续追问:难道立志、成志的仅仅就这三个人吗?“志”文化,从古至今一直扎根在中国人的精神命脉中。相机引入《易经》《论语》《后汉书》中关于“志”的内容,在中华文化情境中,使教育富于价值、富于生命。

4. 链接生活

链接成志榜样,实现深度体验。学生交流清华涌现出的成志榜样,如詹天佑、朱自清、杨振宁、何姿等人。再引导学生思考:少年强则国强,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在肩,你的心中又播下了一颗怎样的种子,立下了怎样的志向?

群文阅读将学习统整到主题之下,使原本的单篇学习得到整合、篇与篇之间建立联系,对主题进行多元建构,让学生有了深度体验。并且充分运用语文自身整合的特点,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与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儿童社会生活、情感体验,实现课堂的整体构建。

三、整本书教学

立志是需要学生在行走当中,在人生当中不断体会的。《风之王》这部小说是清华附小五年级第二学期必读书目,可谓丰富儿童精神世界的典范。

基于本课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上,通过发现质疑、生成主题、深度体验、思辨提升四个课堂环节层层深入。

1. 发现质疑:发现“诺言与志向”

走进导语,孩子们发现哑巴男孩阿格巴在闪出生时就许下诺言:“我的名字叫阿格巴。‘巴’和‘爸’的发音差不多,我就是你爸爸,闪,等你长大了,大家都会对你鞠躬,成全你为‘风之王’,我保证!”。从此,阿格巴立下让闪成为“风之王”的志向。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他们历经磨难,但始终不离不弃,亲如父子,互相鼓励。在不断抗争中,闪最终成了“风之王”。

2. 生成主题:体会“意志与行动”

“立志”到“成志”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最关键的是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意志品质与实践行动。

运用概读法,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出“闪”在漫长而艰苦的旅程遇到的困难与阿格巴的不离不弃,批注在书的目录页上;巧用工具,在黑板上形成“鱼骨图”;对应在黑板上呈现出的“鱼骨图”,深入走进文本与大情境,多维度诠释“鱼骨图”含义。

3. 深度体验:感悟“苦难与理想”

在此过程中,学生自发品读了文章让他们印象最深的地方。“闪”的故事打动了每个孩子。附小恰逢每年放风筝的活动,在美术课上,孩子们将自己的理想绘制在风筝上,孩子也将自己的志向与理想放飞于蓝天之上。

4. 思辨提升:书写“志向与感悟”

从阅读回归生活,用笔表达情感。一个女孩在《种子的理想》中描写了一粒种子忍受寒冷与孤独,沉睡在泥土之中。然而,它坚信明年春天会因我而更加精彩。种子的理想,何尝不是孩子的理想?

整本书教学就是这样,它为学生提供持续、完整的教育情境,为孩子心中悄然播下了一颗“立志”的种子。

四、主题实践活动

儿童的世界和生活是动态的语文实践生活。主题实践以实践活动为主是一种动态的、穿越学科边界的实践活动课程。

以“立志”为主题的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其活动实施路径如下。

1. 科学选定书目

各年段根据“立志”主题,所选定的书目各不相同,低年段以《爱看书的男孩》和《达·芬奇想飞》两个绘本作为集体阅读素材,中年段的《雪花人》《战马》《绿山墙的安妮》既贴合主题,又契合清华附小三、四年级必读选读书单,高年段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风之王》《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则凸显了学生立志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深刻性。

2. 固定学时落实

课程实施与落实的主要保障是固定的学时,主题实践活动在清华附小是在双周一次的“创新与实践”课中落实的。

3. 编制《课程手册》

根据不同课程主题,低、中、高各年段会在学校课程中心指导下编制相应的课程手册,这些课程手册也成为主题实践活动实施的主要载体。

4. 家校互动合作

在“立志”这一主题下,学校亲子阅读的书目也都以“立志”主题为主,家长进课堂活动中更是有许多人讲起了自己的读书立志经历,“家校合作,聚焦立志”就这样发生了。

各年级在第一阶段共读立志书时,我们采用“大手拉小手”的形式,高年级同学走入低年级同学班级,分享《犟龟》《大脚丫跳芭蕾》这样的绘本。二年级一位小同学在听了高年级同学讲述的《大脚丫跳芭蕾》后,激动得整晚睡不着,因为他发现书里的那个贝琳达和现实生活中的他太像了,他也有梦想,不是跳芭蕾舞,而是成为班级足球队的主力前锋。就这样,绘本走入了孩子内心,更重要的,孩子心中扎下了立志的根。

在推荐立志书阶段,同学们把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下来,在图书义卖活动中为其他同学介绍这本书,全校师生还把义卖筹集的善款连同书籍,一起捐赠给四川与吉林两所贫困地区的学校。漂流的不仅仅是图书,更是附小“读书立志”这一理念。

实践课程群 篇8

0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大变革,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美国在1996年就提出了教育信息发展计划, 提出让100%的学校与互联网连通。2010年发布“变革美国教育, 以技术增强学习”的《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推动学习方式、评估方式和教学方式变革, 以巩固和保持美国在全球的教育优势。2011年在《美国创新战略》中提出“交通基础设施是工业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来源, 而数字基础设施是知识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实施“网络学习改造计划”, 以实现“教育技术的飞跃”。英国2012的科教预算中增加1.6亿英镑用于信息基础设施, 帮助大学更简便地共享海量研究数据。日本2010年发布《教育信息化指南》, 从学习、使用、提高教师指导能力等9个方面推进信息化运用。韩国2011年推出“智慧教育战略”, 投资20亿美元开发电子教科书、教师再培训、建立云网络, 宣布到2015年所有学校的纸质课本将被电子课本取代[1]。

我国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 (教职成[2012]5号) 也指出要加快开发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信息资源。开发包括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工作过程模拟软件、通用主题素材库 (包括行业标准库、实训项目库、教学案例库、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库等) 、名师名课音像以及专业群落网站等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

Moodle是全球著名的开源课程管理系统, 是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它把教师和学生都看作是平等的主体, 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知识的批判性分析和与原有知识的整合, 采用深入的方法, 对知识进行高水平的分析与加工, 理解学习内容并内化, 从而形成对信息的理解以及长期保持[2]。Mood1e是一套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设计开发的开放源代码的软件, 能够帮助教师高质量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 并且Moodle不仅仅是一个先进的“课程管理系统” (CMS) , 更是一个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支持教师和学生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学习管理系统”[3]。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知识的批判性分析和与原有知识的整合, 采用深入的方法, 对知识进行高水平的分析与加工, 理解学习内容并内化, 从而形成对信息的理解以及长期保持

1 研究目标及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1 研究目标

(1) 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创建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通过主动探索、体验、理解知识, 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 生长出新的知识, 增强学生独立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通过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和二次开发Moodle教学功能模块, 修正错误, 完善功能, 建成更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 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的访问课程资源, 进行学习。

(3) 利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实施课程群建设, 推动课程建设向前发展。提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提升教师网络教学创新的能力, 提高网络教科研水平, 创建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服务社会。

1.2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 各门课程学习资源分散, 查找学习所需的材料费时费力, 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只能依靠课本等纸质资料, 不能及时获取课程的最新信息, 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式单一, 师生之间无法实现课堂之外的教学互动, 学生独立学习时遇到困难无法及时获得教师的帮助。

(2) 学生来源广泛, 学习基础,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差异性大, 授课内容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部分学生因学习基础太差, 存在畏难心理, 出现逃避学习, 厌恶学习的表现, 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低, 学生之间缺乏学习合作, 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独立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比较弱。

(3) 传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大多数只是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开发, 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 功能单一。多数网络教学平台均只能进行课程资源的发布和展示, 没有精细化设计教学环节的功能, 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不能明确的掌握, 无法精确管理教学过程, 难以获得真实的教学实施效果情况。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指导不够完善, 教师和学生入手难度大, 难以积极利用其开展教学活动。

(4) 学生中电脑配置率还不够高, 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配备个人电脑,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只能去电子阅览室和网吧等场所, 学习不够便利。

3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3.1 建设课程平台, 整合课程资源, 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开发网络课程, 集中教学资源, 实施课程群建设。利用Moodle自带的资源添加和活动添加功能, 在Moodle平台上及时发布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创建讨论区, 开展上传作业, 在线测试, 小组讨论, 互动评价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升教学效果。结合医学教学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教学评价以外, 在Moodle平台又增加了技能操作和在线测试等评价方式, 各种评价按照不同的权重比例计入总评, 评价方式实现精细化和多元化, 提高最终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利用站内短信功能, 及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实现对学生课堂之外的学习指导。

3.2 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 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 实施分层次教学

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分成不同的层次, 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4]。新授课之前, 在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调查问卷,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学习兴趣, 学习习惯等各方面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对教学内容和计划进行调整, 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利用Moodle系统的小组功能,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 将学生分入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创建不同的教学情境,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互动讨论, 可以利用网络开展探究式学习,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完成本组的知识内容学习后, 可以进入更高一级的小组学习难度更大的内容, 教学内容和难度逐步加深, 学生的学习由易到难, 让学生逐步掌握教学内容, 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畏难心理,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3.3 精确设计实施教学环节, 实施跟踪掌握教学效果, 有的放矢开展教学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 有别于普通网络教学平台仅仅具有的资源展示功能, 利用Moodle系统中的条件限制功能, 精确设计和掌握每个教学环节, 实时跟踪学生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 及时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分别编写了教师版和学生版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手册, 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方便的利用Moodle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3.4 扩展平台的移动教学功能, 开发出了基于安卓系统的移动客户端

扩展Moodle系统功能, 实现移动教学, 在国内率先开发出基于Moodle网络教学系统的安卓客户端, 学生可以通过支持安卓系统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下载并安装Moodle的APP, 通过手机完成访问课程, 下载上传作业, 在线测试等各项教学活动, 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不再受到因没有电脑而无法访问网络课程资源进行学习的困扰, 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4 实施效果

4.1 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教学成绩大幅度提高

山东万杰医学院Moodle网络教学平台自2009年开放之后, 至今已有23000多名学生完成实名注册, 计算机文化基础, 内科护理学, 妇产科学, 大学英语等34门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入驻网络教学平台, 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利用该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探究能力明显增强, 教学成绩大幅提高, 其中本科《计算机文化基础》参加山东省高校计算机全省统考连续三年通过率超过97.6%, 远远高于山东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

4.2 课程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教师教科研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成果显著

通过创建数字化资源, 整合课程教学资源, 对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 增加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 丰富了教学手段, 改进了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 课程建设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计算机文化基础》, 《内科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等30多门课程分别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Moodle平台的建成和使用也推动了教科研的发展, 课题“基于Moodle系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及应用”2009年获得校级立项, 2010年通过鉴定验收, 课题“基于Moodle平台的分层次教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在线模式探讨”2013年获得校级立项, 课题“网络和移动环境下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分层次教学改革与探索”2012年6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重点课题。

5 总结

基于Moodle系统的课程群的建设和应用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其它现有网络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采用“网络调查-分层分组-合作学习-多元评价-效果反馈-再次学习”的模式, 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 对教学实施效果紧密跟踪, 精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进一步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摘要:教育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教育模式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革新。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发的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实现课程群的建设,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创建更加符合学生要求的学习环境, 实现分层次教学和移动教学, 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取得更好的效果。文章对在Moodle系统支持下课程群建设、应用、推广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Moodle,分层次教学,移动学习,网络教学,课程群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四大趋势[J].中国教育网络, 2012 (10) :12.

[2]景红娜, 陈琳, 赵雪萍.基于Moodle的深层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1 (3) :27-33.

[3]安福杰.基于Moodle互动式多媒体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8) :23-24.

实践课程群 篇9

一、课程群建设理念与目标

1. 课程群建设理念

在大课程观的理念下, 课程群实际上是包含学科知识、互动中的师生以及文化环境在内的课程组织、课程团队。课程群建设改变了过去单门课程的建设, 而是将有内在联系的相关课程进行合理整合以达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效果。具体而言, 我校英语学科特色课程群的建设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系统性原则。课程群建设立足于课程群的系统性建设, 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联系, 相承互补, 给学生提供立体、开放、自由的成长平台。

校本性原则。立足学校发展现状, 使课程内容更切合社会需要, 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实现学校的发展愿景。

选择性原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菜单, 完善低、中、高段的自主选课制度, 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开放性原则。注重教育时空的开放, 组织形式的开放, 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 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 以及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2. 课程群建设目标

英语学科特色课程群旨在为学生提供最优的英语学习资源和最高效的英语学习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为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素养的创新人才奠基。为此, 学校制订了英语学科发展愿景。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及学生的发展需求, 我们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公民素养、文化意识六个层面来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既体现英语学科的工具性, 同时彰显其人文性, 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使学生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英语学科发展愿景的引领下, 我们编制了英语课程群学生发展三级目标, 并从学科愿景的六个层面分别提出细化的级别要求。如图1所示。

二、课程结构和设置

1. 课程结构

英语特色课程群建设包含基础课程、广域课程和项目课程。基础课程以国家一至九年级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 大胆引进国外原版英语教材, 重新编写校本课程标准, 以不同的课型结构将国家英语基础课程重新整合, 大胆创新, 使国家英语基础课程校本化;广域课程指的是与英语学科相关的各项综合课程;项目课程以拓展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 以项目实施为载体, 帮助学生迁移所学, 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持续动力。基础课程为整个特色课程群的根基, 为课程群功能最大化的实现奠定基础;广域课程为课程群的中部, 是由根而生的枝干,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项目课程为整个课程群的最高层, 它突破时间与空间的范畴, 是学生探究体验、交流共享的载体, 是课程群的丰富与发展, 是树干滋生的枝叶, 处于课程群的顶层。基础课程、广域课程、项目课程之间通过环境关联、资源配置、成果共享、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如图2所示。

2. 课程设置

根据英语特色课程群结构, 我校从学生实际出发, 将英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 采用学分制进行管理。必修课为原来的国家基础课程, 一年级完成Elect English1、2、3、4册, 二至六年级共完成朗文10册, 七至九年级完成Go for it6册, 每学年2学分, 9学年一共完成18学分。与此同时, 选修课分为广域课程和项目课程, 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 每门课程1学分, 每学年须完成相应年段的广域课程与项目课程各一门, 9学年一共完成18学分。如表1所示。

三、课程实施

1. 基础课程群———奠基

我校基础课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译和视听主要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英语原版的视听材料为载体, 如英语动画片、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等, 让处在英语学习启蒙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纯正的原版英语, 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案例】英语歌曲是文化的缩影。在很多歌曲中, 都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难度适中的英语歌曲, 对于处在低段的学生, 选择节奏明快、简单上口的歌曲, 如《Apple song》《ABC song》《Good morning》等, 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的教师将英语歌曲作为warming up (预热) , 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活跃课堂气氛。在英语歌曲的教唱过程中, 教师还会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 也会适时讲解歌曲中涉及的西方文化, 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此外, 我校在高段的基础课程中, 除了顺延中低段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还增设了译这一能力。鉴于翻译须具有比较高的外语知识储备方能开展, 我校在高段尝试开设翻译课程并非期望学生在翻译领域有所建树, 而是鼓励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英语, 做到学以致用, 充分体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同时, 在与外界不断的沟通交流中, 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公共空间意识等方面逐渐培养英语人文素养, 拓展学生多维发展空间。

2. 广域课程群———贯通

广域课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做到活学活用。例如低段采取多感官 (视觉、听觉、触觉) 组合教学的方式, 为学生英语学习以及思维训练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在中段的广域课程群中, 则为学生增设了西方文化修养课程, 如希腊文化鉴赏、以中西方节日为载体的体验课程、“Walking dictionary”单词记忆社团等, 帮助学生全方位体验西方文化, 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提升学生的中西方文化素养。高段的广域课程中还将高雅艺术搬进课堂, 让学生品味原汁原味的西方著作, 如莎士比亚戏剧的欣赏与表演;英美经典诗歌、小说的拜读等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模拟联合国这一新颖的课程形式则鼓励学生们放眼世界;公共演讲艺术课程让学生们在舞台上大放异彩, 展示英语语言与西方文化的艺术。

【案例】以广域课程《Drama表演基础》为例, 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喜好自主选择加入Hamlet剧本改编组、Hamlet道具制作组、Hamlet设备导演组, 由英语教师带领学生们欣赏原版戏剧, 对剧本进行研读和鉴赏。为了确保Hamlet莎剧汇报演出的成功进行, 学校还专门聘请戏剧表演专职教师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表演艺术的培训。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每个组选出一个最感兴趣的剧本桥段, 自编自导自演, 汇报演出时人人登台, 全员参与, 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戏剧大餐。莎剧表演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 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锻炼了学生语言和肢体表现力, 而且在学习剧本、排练戏剧的过程中,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广域课程群的实施丰富了我们的基础课程群, 给常规的英语课堂提供了新颖的教学素材及形式。广域课程将西方传统文化带进传统课堂, 突破时空限定, 注重学生体验, 加强中西方文化融合, 拓展学生多维发展空间。

3. 项目课程群———迁移

项目课程是基础课程和广域课程积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旨在为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提供一个展现平台,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体验中运用所学, 利于学生鼓足后劲持续发展。如低段的“故事大王”从语音语调、情感态度、肢体语言等多方面对选修学生进行考核;中段的“展信太平洋”和“海外游学”项目课程, 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发现不足并能积极改进;高段的“志愿小导游”项目课程, 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以志愿者的身份, 扮演文化使者的角色, 向国际友人介绍自己的家乡, 提高其英语人文素养。

【案例】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在选修“展信太平洋”课程之后, 在日记中这样记录:学校开展了“展信太平洋”的活动, 我有了一个美国笔友。每周五下午, 我都在电脑教室给我的笔友Louis写信。Louis是美国XXX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我们在世界的两端, 却能联系在一起, 这难道不奇妙吗?第一次使用电子邮件时, 我们都激动不已, 这些邮件让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使我看到了跟我年纪相同的小伙伴的不同生活。陈老师首先教我们怎么样发送电子邮件。因为是电脑技术, 大家自然都很感兴趣, 很快我们就都学会了怎么样发送和收取电子邮件。接着, 陈老师给了我们每个人一个电子邮箱, 这些英文字母背后可都是一个个充满惊喜的外国小伙伴啊!我的笔友Louis十分健谈, 对我提出的疑问回答得十分详细, 还配上图片, 让我了解得更加生动。我对他们的学校生活特别感兴趣, 他在回信中跟我讲述了他们在学校的一天, 我了解到原来美国的小学生活跟我们有那么大的差别, 我真的很想去那里看一看。我非常高兴能有这个美国笔友, 他解释了我的很多疑问。 (摘选自五1班陈嘉伟)

信号处理课程群的建设与改革实践 篇10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飞速发展,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在通信、电子、自动化、生物医学、机械工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学习信号处理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已经成为本科生、研究生的迫切需要。为了适应电子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信号处理课程团队教师积极实践,从优化课程设置总体的角度出发,整合教学内容, 形成了“信号处理课程群”。通过该课程群的建设,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效地提高群内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好信号的获取、处理、实现和应用的方法与技术,能基于软硬件平台,构建信号处理系统提高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既能为他们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也能让他们快速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信号处理课程群的课程体系

初期的课程群包括“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处理(外文教材)”、“图像处理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四门课程,其中,“信号与系统分析”和“信号处理”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和信息对抗技术五个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图像处理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这四门课程都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属的重要课程,其中,“信号与系统分析”是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信号处理”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而“图像处理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则是信号处理的具体应用。通过调研和学习,借助网络搜索相关资料,总结前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根据社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及时引进了“DSP原理与应用”、“实时嵌入式系统”和“数字视频技术”三门新课程,进一步完善了信号处理课程群结构和内容,形成了新的“信号处理”课程群教学体系链,信号与系统分析和信号处理(外文教材)两门专业基础课程作为理论基础课程;图像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数字视频技术、DSP原理及应用、实时嵌入式系统五门专业限选课作为实践应用课程,突出信号的应用和实现的方法和手段,如图1。

在此基础上,重点修订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群所占总学时为336,其中理论教学为258学时,实验教学为78学时,七门课程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相互加强、循序渐进,分层次步进式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以信号处理的工程实现环节。“信号与系统分析”着重于模拟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变换域分析,是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信号处理(外文教材)”重点在于数字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和变换域分析,以及滤波器的设计,既是“信号与系统”的发展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信号处理应用和实现课程的理论基础;“图像处理技术”、“语音信号处理”、“数字视频技术”是信号的具体应用,是前序课程的延伸和理论知识应用的对象和场所,同时也需要“DSP原理及应用”、“实时嵌入式系统”的支撑和硬件平台的实现,其特点是理论和实践并重,“DSP原理及应用”、“实时嵌入式系统”突出信号处理的工程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硬件平台为核心,以实现语音、图像和视频信号的压缩、增强、编码等技术为目的。通过该课程群的学习,学生能全面掌握模拟和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数字图像、音、视频信号的处理以及硬件平台的实现技术,为毕业设计和今后工作方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群建设有别于单门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程体系建设和在其基础上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与整合,主要优点是可以利用相邻课程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压缩重复内容,减少课程学时数,并利用课程内容上的关联性相互支撑和强化,实行大课程建设。原来课程群的各课程之间授课学时单独设置,授课内容相互割裂,或有重复。突出的表现在“信号与系统分析”用16个学时讲Z变换,在信号处理中又有8个学时讲Z变换,造成学时数的浪费。在课程群建设过程中,根据最新的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和各门学科当前发展的需要,详细考查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对课程群中各门课程大纲进行了修订,如“信号与系统分析”总学时由80学时调整为7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减少8学时,不再讲授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的算子方程以及复频域分析中有关电路复频域模型的内容,这些内容与其他课程之间缺乏连贯性;对于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分析部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上。“信号处理”总学时由64学时调整为56学时,对于Z变换以及DTFT等内容,与“信号与系统”存在较大重复,其学时适当删减,加强DFT及其快速算法FFT、FIR和IIR滤波器的设计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在前期,课程群实验环节的主要存在问题有:受实验设备所限,实验内容比较简单,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较少,难度也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创造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实验课程之间无关联,实验内容的安排没有考虑到相关课程的前后衔接,没有用一个系统的观念来设计整个课程群的实践环节。通过实验设备的建设和师资水平的提高,优化了实验课程内容,修订了课程群中各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围绕“信号处理”这个核心,突出了Matlab软件仿真和DSP、嵌入式系统硬件实现的两条主线,并贯穿在整个实践环节,前者涉及课程有: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后者涉及课程有:“DSP原理及应用”、“实时嵌入式系统”、“语音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同时,还加强了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及学生工程训练和设计能力培养;建立了实验教学和理论课程紧密衔接、工程应用和研究能力相互补充、综合素质逐层深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

信号处理课程的一个特点是理论性、概念性比较强,公式多、曲线多,涉及到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单纯的书本教材在学生阅读理解和教师授课时都比较困难。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计算机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表现形式,改革教学手段。为此,每门课程都配合一、二个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具,在课堂、教材、实验、网络中充分应用这些工具进行教学,结合计算机动画,开发了各门课程的电子课件和教学软件,对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动画仿真,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给枯燥的公式和曲线以形象,以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如表1。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将各门课程的教学资源整合,建设了信号处理群网站(http://www2.guet.edu.cn/dept2/class/index.asp),包含课程群简介、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例题及其习题解答、实验指导书、实验数据处理等,同时设有自我检测、网上答疑。另外建设了信号与系统分析、信号处理(外文教材)试题库。

(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该课程群的主要特色突出信号的应用,使学生掌握信号处理的实现技术是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在教学中,加强理论和实际工程的结合,要求既有严密的理论体系,又有生动的工程实例。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介绍,在理论推导中引出工程应用的概念,在实例分析中强化理论概念。以语音、图像和视频信号为对象,建立了DSP实现和嵌入式实现的成功案例库。这样在讲解理论课程时,可以将硬件平台在课堂上展示,如在讲解语音信号的波形编码算法和参数编码算法后,将基于TMS320VC5402 (DSP) 的语音编码器,拿到课程上现场录音、编码、解码,使得学生对传输码率与语音质量相矛盾的知识点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所学的知识的实用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入实验室,以DSP、嵌入式为平台,实现语音、图像、视频信号的处理。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目前,学生完成的较好作品包括:多路语音采集和回放系统、单话筒语音降噪系统、指纹识别系统、中文数字识别系统等,这些都在教学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课程群教学团队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了三个联合共建实验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美国德州仪器(TI)数字信号处理方案实验室”、“桂电-上海丰宝嵌入式实验中心”、“桂电-南京伟福EDA实验室”。与上海丰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基于LPC2400系列处理器和IAR开发环境的嵌入式实验平台”,用于“实时嵌入式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引入了DSP大赛和桂电-上海丰宝嵌入式大赛。定期开展新技术新知识讲座,并做好培训工作。

(六)结束语

改革“信号处理”系列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信号处理课程群,已经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体现,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重点实施,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手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学生评教效果良好,已毕业的04级学生就业情况良好,同时也得到学校专家的认可。

摘要:信号处理课程群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掌握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和实现技术的依托。针对信号处理课程类的特点, 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实际情况, 进行了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等一系列课程改革, 建设了信号处理课程群, 既加强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培养, 又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关键词:信号处理课程群,课程体系,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许波, 陈晓平, 姬伟, 等,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8:8-10.

[2]欧阳宁, 林乐平.“信号处理”课程采用外文教材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38-139.

[3]刘庆华, 陈紫强.基于MATLAB和DSP的语音信号处理课程的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26-28.

[4]陈紫强, 黄冰.提高“DSP原理与应用”实验教学效果的探讨[J].高教论坛, 2007:87-88.

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校本选修课程;课程群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学校必须要打破以必修课程为主、单一静态的课程格局,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杭州第十四中学投入大量精力,开发了众多校本选修课程。就语文学科而言,校本选修课程的发展经历了从课程的开发到课程群的建设的过程。

一、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2012年8月,杭州第十四中学开始开发校本选修课程,陆续开发的课程主要有:

【知识拓展类】诸子散文选读;古典小说评读;外国文学(小说)流派介绍、导读;语言文字例说(趣谈);莫泊桑及其小说;中国当代散文选读:元曲赏析;西方美学史。

【职业技能类】:应用文写作(广告、文案、新闻);演讲与口才;口语交际与礼仪。

【兴趣特长类】戏剧欣赏和表演;写作(文学创作);咬文嚼字;现当代诗歌散文欣赏;流行歌曲歌词欣赏与创作。

【社会实践类】风帆文学社社团活动;西湖文化专题;杭州文化名人循迹;楹联赏析和创作。

一年之后,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的开发工作进行了反思,得到了两点收获。一是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普遍有了课程开发的心得,了解了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课程意识有了显著的加强;同时,一批优秀的课程和自编的教材也随之出现。二是发现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开发的杂乱、无序,有“碎片化”现象,课程开发、设置的针对性明显欠缺。这个现象的存在,从根本上讲,是我们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的理解还欠透彻,还没有真正把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放在首位!

二、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对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一)理念上的统一

我们明确了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要有一个一以贯之的“灵魂”,做到三个“有利于”和三个“突出”。

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学校课程文化的建设。

三个“突出”:突出学生本位——学生个性特点、资质能力、发展需求;突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办学思想,把学校“容短促长,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作为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概言之,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要力戒“碎片化”,确立“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不过滥开发,注重质量,从而优化课程设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引进“课程群”概念和模式整合课程

课程群是与单门课程对应的一种课程建设模式,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各课程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相承和渗透,互补性强,具有综合性强、整体性高的特点,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

课程群必须由3门(含)以上的课程组成,各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有机、紧密的联系。课程整合重组的力度大、综合性强,能有效减少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

根据“课程群”建设模式,我们依据语文学科的课程本质,分年级确立课程核心,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整合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开发和建设。

经过整合,我们开发了两类语文校本选修课程群:一类是由备课组集体开发打造的校本限定选修课程;另一类是教师自主独立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其中,高一年级既有备课组集体开发的课程,也有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而到高二、高三年级,所有选修课程均由教师独立开发。

1.高一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一的校本选修课程以美文赏析、语文活动类课程为主线,以散文欣赏为核心,分为“中国古代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外国散文欣赏”三个系列。“中国古代散文欣赏”又分为“中国古代传记散文欣赏”“中国古代笔记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1)备课组集体开发的课程有:美文赏析;语文活动类课程(包括“风帆”文学社社团活动;话剧社活动(课本剧、音乐剧);辩论实战;演讲与口才。这里重点讲述文学社社团活动、语文活动课程化的做法。这其实是我们在选修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所做的一项尝试——把语文类活动课程化。我们这样做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活动课程化,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二是有序、有目标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人才的脱颖而出;三是形成课程积淀,形成成果,体现成就,有利于课程的固化和传承;四是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

(2)教师独立开发的课程有:外国文学流派简介与作品欣赏;当代散文名家作品选读;《世说新语》选读;《史记》里的冷暖人生;曾经的风流——杭州文化名人介绍。

2.高二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二的校本选修课程以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主线,主要有:古代诗歌欣赏类——《诗经》选读、唐诗宋词鉴赏、元曲赏析等;古代散文欣赏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古代传记散文选读、《古文观止》选读等;传统文化经典赏读类——《论语》选读、《孟子》选读、《庄子》精读等;古诗文欣赏知识储备类——汉字探源、古汉语常识、古代诗文中的衣食住行、古代文化例说、古人的口语交际与礼仪等。

3.高三语文校本选修课课程群的建设

高三的校本选修课程以书面表达、语言综合运用、高考复习为主线,主要有:赏美文;写美文;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实践;口语交际与礼仪;演讲与口才;咬文嚼字;楹联的赏析和创作;等等。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通过课程的实施,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有了显著的提升,为学生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近两年来,我们开发的语文校本选修课程,多次(门)被评为省市精品课程,得到广泛好评。

同时,我们还根据教学调查,在反复征询学生、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拟定了一批拟开发的课程目录供教师选择:

(1)戏剧文学类:与表演和舞台艺术结合的文学。

(2)电影文学、微电影类:与影像表现结合的电影语言文学。

(3)摄影类:与取景、构图、色彩、手法结合的摄影文学。

(4)世界文学: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人性呈现,手法赏析。

(5)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交会与差异。

(6)文坛往事:历史上的文人学者生平。

(7)新锐文学:韩寒等人的热门作品的批判性解读。

(8)国际通用规则之下的辩论文化。

实践课程群 篇12

我校的“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是将《仪器分析》、《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三门课程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配置, 目的是优化教学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在深入理解课程群内涵的前提下, 遵循课程群建设的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 针对课程群中具体课程的建设问题, 笔者以“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下环境化学为例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一、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课程群建设是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的新型课程建设模式。课程群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课程融合与分解的过程, 在这整个过程中, 融合能打破教学资源的壁垒, 删除重复、过时的内容, 增加新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显示办学特色的新内容。课程群的融合把一个课程作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的大课程进行研究, 而为更好地实现课程群目标, 要对大课程进行分解, 在把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的基础上, 将大课程分解为子课程, 构成新的课程群[1,2]。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 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程, 也是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的基础工程[1], 它可有效克服课程建设中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缺乏对与其相关课程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研究, 造成课程间内容重复过多、课程内容过时及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脱节等弊端, 因而是提高课程实施效果的重要举措。为了整合教育资源, 合并相同教学内容, 优化课程结构, 以尽可能少的授课时间实现知识授受的最大化, 实现1+1+1>3, 从而形成课程群[3]。

二、课程群建设下的环境化学课程

(一) 有机地整合课程内容, 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

课程群建设必须立足整个课程群体, 对课程群的所有内容进行整合。课程群建设是课程组合知识体系的重组, 更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 是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结合在一起进行整合。为此我们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角度出发, 遵循关联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独立性原则, 制定了合理的教学大纲, 具体从理论讲授内容、实验内容2个层次上统一协调构建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1. 理论课程的整合与优化。

(1) 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情况, 更新知识内容。通过多种手段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 加强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同时要删除陈旧、过时的知识, 增加新的内容, 吸收新案例。 (1) 与时俱进地纳入新知识, 比如课程上可新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前后对照表, 并把新的法律内容引入到课堂的具体知识点上, 做到真正意义上地学以致用。 (2) 与时俱进地引入典型案例。除了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 应更好地结合近几年身边的环境问题实例, 这样不但可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及作为一名环保人士的社会责任感, 又可很自然地把大家带入到问题讨论中, 接下来的机理分析就可一改往日的枯燥,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统筹兼顾, 优化知识点, 避免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或脱节。课程群内主讲教师实行集体备课, 避免内容重复或脱节。如环境体系中物质形态测定新方法介绍, 河流底泥中磷、氮的迁移转化中涉及到氮、磷的形态, 可在环境监测课程中讲一些最新的检测方法或仪器, 或用动态的监测来反应物质的迁移转化过程。这种有机的结合, 避免课程之间知识重复或脱节, 又可大大节省课堂时间。

2. 课程实验内容在课程群内的整合与总体优化。

课程群建设为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 一方面课程群把诸多同学科的课程集中到了一起, 给实验内容的整合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在统一建设中也可以统一协调组织, 使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成为可能。因此, 建立开放的实验室, 大力整合实验内容,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应是实验教学改革着重考虑的问题[4]。 (1) 首先注重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 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在环境监测课程群中, 特别是环境化学实验是建立在环境监测和环境类仪器分析课程基础之上, 又是环境监测试验的延伸及应用, 我们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所以我们构建课程群的宗旨是: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学时内系统地掌握环境类专业应有的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 (2) 实验内容设计思想:涵盖“基本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实验内容分三个层次, 做到综合性实验是两个以上学科知识点的有机结合, 同时一个实验尽可能多种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有多种仪器测定的比较。

(二)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现阶段大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此, 在环境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 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1. 课内与课外结合, 教学与应用实践、科研有机结合。

按照“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原则, 建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实行不断线培养。充分利用我院导师制的培养优势, 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内、课外的专业学习中。

2. 采用启发式、引导式、互动式、问题讨论式以及反馈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设计出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 难易要适中, 且具启发性。

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课后信息反馈, 比如建立环境化学师生交流QQ群等交流方式。此外, 还应加强实验的总结和点评环节, 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再到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总结和点评主要包括实验过程的总结和实验报告的总结。

(三) 考核内容和方式的改革

考核方式恰当与否, 主要看考核效果是否真正反映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 是否全面考核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 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

1. 改革考核方式, 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考核形式推行多个阶段 (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 、多种类别的考核制度改革, 强化学生课外学习, 增加论文、项目实训、作业、课堂实训、作品、调查报告、实践教学、社会调查、课堂表现及参考阅读等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 提高专业基本能力与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成绩的评定方式拟改革为: (1) 出勤情况占10%; (2) 课堂提问及讨论占10%; (3) 课外补充查阅文献 (2次) 、重点章节阶段性测验 (3次) 占15%; (4) 教材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笔记占10%; (5) 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建议和意见占5%; (6) 期末考试成绩占50%。

2. 设计考核内容, 建立试题库。

考核形式是由考核内容决定, 根据需要, 采用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小组答辩、课程论文、文献综述、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 (1) 设计课堂讨论、实例分析:综合应用环境化学知识分析目前环境领域焦点问题。 (2) 部分环境前言问题以查资料方式, 组织小组汇报答辩;结合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 特别是对教材上没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介绍, 如环境体系中物质形态测定新方法介绍、污染物的结构活性相关研究技术进展等。 (3) 实验增加操作技能考核环节: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主要是以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 将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的处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台面整洁等作为评分标准的内容。 (4) 建立试题库, 考核内容综合化、多元化: (1) 增加开放性题型; (2) 减少客观题, 增加主观题; (3) 重视学生课外参考资料学习的考查。

(四) 师资队伍建设的团队化

一直以来, 院系或跨院系之间没有一个用于课程建设的基础平台, 使学科归属相同或相近课程的任课教师之间不能进行正式交流和沟通, 甚至相同院系的教师之间在相同课程的教学上往往各自为政, 有逻辑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出现较多重复[4]。

教师轮岗实践、上课, 培养课程群内学术自由的氛围, 加强教师之间的学术及教学经验交流, 形成固定的交流制度。在相互听课、集体备课等方面, 既要留足教师的个人空间, 又要加强统一管理, 确保教学质量特色鲜明、成绩突出[4], 同时主讲教师要参加培训, 更新知识结构。

三、结语

根据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建设的任务, 结合环境化学的课程特点, 尝试对课程群建设模式下环境化学课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缩短了课程理论课时数的前提下, 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激发了学生探索环境问题背后化学机理的兴趣, 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摘要:课程群建设是高校课程建设的新模式, 深入理解课程群建设的内涵, 对确保课程群的划分和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何着手课程群建设下的具体课程改革, 使其真正融合到课程群中, 也是当下课程群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群”下环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从教学内容与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4个方面, 探讨了环境化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环境化学,课程群建设,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郭必裕.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4) :114-115.

[2]郭必裕.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2) :66-68.

[3]付八军, 冯晓玲.高校课程群建设_热潮还是趋势[J].江苏高教, 2007, (2) :63-65.

上一篇:自测健康隐患下一篇:3D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