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体系(共12篇)
课程实践体系 篇1
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近十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开发还比较欠缺, 普遍存在结构化不合理, 非均衡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各地高职院校专、本科的课程体系存在大量重复性建设, 专业布点基本相近, 雷同化等问题; (2) 课程体系缺乏时代性与创新性, 课程知识陈旧, 无法贴近实际生产与目前行业的实际需要; (3) 教学内容限于教材, “隐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未被重视和有效开发, 缺乏规范性、科学性与针对性。构建科学、合理、统一、有效的高职课程体系是国际高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同时也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职业培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2 高职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色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 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结合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 为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为目标, 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岗位群) 任职要求为依据, 探索以工作案例为先导的课堂教学方法, 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全力构建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实践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突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教育标准与行业 (企业) 标准的融合, 高职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具有以下特色。
加强工学结合, 形成“核心课程、专项技能、专业技能综合”三级分梯度的课程实践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中心, 以人才需求变化为导向, 科学设置和完善课程实践体系。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 都把课内理论、实践, 校内综合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作为专业课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并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及岗位群特点制定出6~8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聘请行业 (企业) 专家对各系部所开办专业涉及的职业岗位及职业岗位群的实践技能要求进行深入分析, 确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职业能力要素;各专业基本建立“以单项训练打牢基础, 以综合训练学会运用, 以实训实习适应职场, 以毕业论文引导创新”的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实践体系。
把握企业行业人才观, 引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紧跟市场人才需求, 科学定位和充实课程实践体系。高职院校有必要把行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实践体系设计, 以降低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可能性。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我们聘请北大青鸟的专家对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APTEOH软件工程师、程序员、平面设计工程师的培养, 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引入了北大青鸟ACCP5.0课程, 全面构建了与计算机软件行业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的教学实践课程体系, 突出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
更新课程教学实践理念, 创新教学实践模式和方法。通过“工学交替”和“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模式改革, 努力推广“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我们建立了计算机仿真一体化教室, 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丰富信息资源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 虚拟仿真演练”的教学模式, 以虚拟仿真方式完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NET技术、WEB程序设计、汽车拆装检测模拟、园林设计、财务会计“excel与财务模块”等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任务, 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合理, 教学资料更加完善,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战技能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重视顶岗实习,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效率和效果。在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学院遵循灵活务实的原则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方式。在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时, 以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原则, 压缩了部分课程理论教学时数, 适当增加了实践教学时数, 使各专业的顶岗实习实践均能达到半年以上。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资助, 依托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 与企业开展合作, 按职场化、实战化标准规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探索建立以“厂中校”为主要模式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 校企共同制定符合学生职业和岗位能力发展的项目, 制定核心职业技能训练标准。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方案,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努力将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环节衔接起来, 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我们按照“社会急需、服务行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 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 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与西安、宝鸡、咸阳等省内城市及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4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 定向培养思想品格优、业务知识精、实践技能强的学生到上述单位就业, 占近3年毕业生总人数的32%, 为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极大提高了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
3 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职院校, 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办学起步慢, 发展相对滞后, 通过对高职教育课程实践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在高职教育的特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学制的沟通与衔接、国家与地方、学校与行业 (企业) 各种利益主体的协调等方面已初见成效。在“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 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我院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91.81%;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89.09%;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93.33%,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不断提高给我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开创了学院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28~29.
[2]程宜康, 吴景松.对当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学术论坛, 2008 (4) :213~217.
课程实践体系 篇2
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作者:胡桂香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7期
摘 要: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工科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本文介绍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内实践环节、丰富课外专业活动等三个方面的建设措施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独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建设课题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c)-0163-01
1引言
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化学、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专业,不仅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且注重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本专业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学生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打下深厚的基础。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是学院首批建设的专业,自2001年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已有七届毕业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实验室建设基础优良。此外,制药工程专业也是宁波市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批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有了很大提高。学院近年来在全校推行实践型教学体系改革,制药工程专业的实践型教学体系改革项目已纳入学院的建设项目,在课程内外实践环节的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制药工程专业规范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已有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基础上,整合资源,增设专业相关课程,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实践环节,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丰富学生课外专业活动,创造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专业学习之风。
2构建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学生除了要接受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外语等知识外,还要接受专业相关知识的训练。专业课程设置应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综合性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五类课程群组成,分别为公共基础课程群、化学与化工课程群、生物及工程课程群、制药及工艺课程群、医药学课程群。公共基础课程群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等方面的相关课程;化学与化工课程群主要包括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生物及工程课程群主要包括生物化学、工业微生物、过程工程原理、化工设计等课程;制药及工艺课程群主要包括药物合成反应、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等课程;医药学课程群主要包括药
物化学、药剂学与药事法规、药理学、医药学基础等课程。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课程前后衔接等关系,专业必修相关课程授课顺序为:基础阶段(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提高阶段(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工程图学-工业微生物、过程工程原理)-专业阶段(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剂学与药事法规、化工设计、制药工艺学、制药分离工程-药理学)。在时间安排上,基础阶段为低年级学生第1,2,3学期所修课程,这个阶段学生以学习公共必修课为主,专业基础课安排较为松散,提高阶段主要为第4、5学期课程,课程安排较基础阶段紧密,专业阶段为第5,6,7学期课程,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拓宽就业渠道,选修课程除了开设药物设计、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常规课程,还根据目前社会需求和市场导向,开设了工程软件应用、生物制药技术、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等课程,选修课在第7学期开设,学生可根据未来就业方向为自己量身选择课程。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学生既掌握了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特长。
3强化课内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又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全面提升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将来适应社会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适应能力,在低年级时,以为理论课服务、检验理论知识为目的安排相关实验内容,不仅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年级时,以“厚基础、广知识、强能力”为目标,革新专业实验、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减少验证性实验学时,使实验更具研究性和探索性。实验设计纵向涵盖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三大方面的内容,横向包括产品开发或制备-性质及结构表征-药理活性测定-制剂等“一条龙”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整套制药技术。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基础,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联系起来,不仅训练了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也加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是专业实习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专业与宁波市相关企业签订了实习实训合作协议书,建立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涵盖了化学原料生产、天然药物生产、药物中间体生产、原料药生产等可以覆盖制药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充分体现了行业性、规范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成为集教学、产品开发、生产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每年有固定数量的专业学生到基地进行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在认识实习的安排上,安排具有专业代表性的四大类型企业:大化工背景企业、植物提取分离企业、化学制药企业、微生物制药企业,使学生了解与专业有关的行业企业现状;在生产实习阶段,不仅要求学生多参与实习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的现场实践和专业实训,而且与未来毕业设计、就业方向等联系起来,选择实习方向,使学生实习、毕业论文、就业实现一体化。
此外,在课程设计、第二课堂、毕业设计等各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4丰富课外专业活动
由于本专业在招生时以生物与制药工程大类招生,学生在低年级时对专业的理解非常淡薄,在课程学习中感觉茫然,不知所学课程与专业有何联系。为了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在低年级学生中成立制药工程专业社团,定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专业活动,加深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相关行业,定期邀请浙江省与专业相关的企业领导来分院为学生开展讲座。此外,分院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小论文、小研究、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也可以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研究课题。这些多层次、多功能的课外专业活动,不仅可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专业学习之风,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全方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元英进,尤启东,于奕峰,蒋建兰,赵广荣,程卯生,姚日生,宋航.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6,(1):12-15.
课程实践体系 篇3
【摘要】田间实践教学是高职农类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探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创新型农类职业人才的培养。根据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特点,我们对田间实践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职 种子生产与经营 教学改革 田间实践
【基金项目】浙江省专业领军项目(lj2013213)。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38-01
田间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职农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开设的《作物栽培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田间试验与统计》《植物与植物生理》《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等课程分别设置了田间实践操作内容,但都是针对某一个环节进行设计和实施的。内容大部分为演示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无法系统学习和掌握农作物栽培、制种过程中的整套技术。另外本专业生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城市,很多同学没见过番茄、玉米植株长得什么样,有的甚至分不清韭菜和麦苗,更不用说知道怎样去种植、怎样去生产这些作物的种子了。即便来自农村的同学,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家的田地在哪。为使同学们在毕业后能够从事种子生产和经营相关工作,光靠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开设《专项技能训练》这门课程,以同学们日常经常见到、吃过并喜爱的农作物(水果玉米、番茄等)为教学对象,每人一小片地,从播种到收获,再将收获的种子进行加工贮藏、检验,这些都由同学自己操作,使他们做中学,学中做。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专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获得大田农作物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实践工作能力。
1.农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传统田间实验课多采用单个实验的方式进行,老师课前准备好所需的材料、用具等,在科辅人员种植的田块上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学生提交一份实验报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起来缺乏主动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对作物田间生长状况的了解,从而限制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以往的专业实践课主要是在各种作物(如水稻、 小麦等)的某个特殊的生育期进行观察或田间操作。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将具体作物的整个生育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课程实训安排与作物生长季节脱节
高职课程实训占比不小,但课程实训中受到排课固定时间的影响,很难实现作物生长过程中关键技术的学习。为此很多学校设置了实训周,在一周或几周时间内全部用于实训,但农作物生长周期往往达数月,所以在集中的时间内很难实现不同时期的试验安排。另外田间试验与天气有关,传统的实践安排较难达到预期效果。
2.《专项技能训练》课程
2.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系统掌握农作物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独立完成多种作物的种子生产,以满足企业、行业种子生产工作岗位的需求。在知识方面,通过课程学习,能够理解掌握种子生产过程中的地块的选择、(父、母本)播种、栽培管理、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环节。能力方面通过学习实训,能够独立完成并指导产业工人选地、整地、播种、施肥、防病、防虫、去雄、人工辅助授粉、收获等操作环节,并具备解决种子生产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进而生产出合格的种子。在素养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灵活应变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3 组织实施
《专项技能训练》作为一门课程由专门教师负责实训任务的设计、组织、管理和实施,在校内实训基地根据作物生长季节弹性安排上课时间,让学生全程参与3种作物从播种到中国自收获的过程。
2.4 考核评价
根据学生所管理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计算学生的总评成绩,平时成绩占40%,实训成绩占40%,期末制种总结成绩占2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纪律、实训表现及实训报告内容;实训成绩主要为实训结果,包括长势、除草、去雄是否彻底,以及制种产量和质量,期末制种总结报告是对整个制种过程的总结,包括平时拍的照片和文字叙述。
3.《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效果
3.1 改变了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增加
将每一个独立的实验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实践活动为中心,而且教学活动的主体由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通过学生的实践, 并进行各个阶段的实习考核,使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3.2 教学活动从以 “教”向“做” 转变,动手能力增强
学生上课由“参观式” 向 “体验式” 转变,学生参与度增强,杜绝了抄袭的现象。原来实验模式下,互相之间的结果基本一致,有少数学生不参加实验操作,或不认真记录实验结果,通过抄袭其他学生的实验报告完成任务。《专业技能训练》中各个学生全都参与实验全过程,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3.3 实训项目与内容安排合理,教学质量提高
以前无论是作物栽培课程,还是作物育种课程,往往由于受季节性的限制,实验内容很 难安排。例如作物栽培学实验的作物形态特征观察,往往只能在室内采用“标本”进行演示上课。而现在不仅可以在生长季节实地观察;还可以在作物之间、品种之间进行比较,以便加深理解。课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的田间科学实验项目,是本课程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为了使学生能获得作物生产中的实践知识,按不同作物的生育特性和栽培技术环节,布置了上述许多实验实习项目。这样不仅可以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获得正反两方面发展的感性知识,而且能从定期的观察和测定中,获得系统的科学数据;同时还熟悉了一般的田间操作方法。这样给学生学习作物栽培学等专业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同学们反映,“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占用时间不多,面向好几门课程,真正学到了一些实际知识和技能。
4.小结
实验实践教学的目的,除了使学生验证所学理论和学习科学实验方法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诚实严谨的科学素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通过实施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为以后就业、创业和进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刚.关于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12,26(12).
[2]徐张咏.农类职校实践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职教研究,2011,3,3(1).
[3]覃荣周,王琪林,程敏,刘静霞,巴洪冰.关于高职高专体育保健专业《经络腧穴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J],2013,2.
作者简介: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重构 篇4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又是一个职业化程度很高的专业,它的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的转化及运用能力,还考查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会计实践课程教学使得会计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缩短实践与理论的距离,不仅提高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而且也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因此加强会计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是会计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因此,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要内容的教育改革在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开展。学生素质培养仅通过理论教学是不行的,它离不开会计实践环节教学支持。因为开展会计实践教学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走出理论脱离实际的误区。通过亲身的实践,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解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其认真的态度,敬业的精神,顽强的毅力。
2. 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据对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很看重的占33.33%,比较看重的占54.26%。这表明,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应是高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培养目标,这是制定高等院校教学方针的原则。既然社会需要会计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从事实际工作,那么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要适应这一要求。为了缩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胜任工作,在学生学习期间就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是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方式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育的成败。要使学生就业容易,就必须使学生所受到的教育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社会的欢迎。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是会计专业进行专业培养和职业化培训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主要手段。通过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会计实务、了解会计职业的性质、内容与规范,在毕业后顺利地就业,出色地工作。
二、高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早已得到实施,但长期以来,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为了进一步加强实践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与能力,必须对实践课程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优化其结构与功能,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会计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把会计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分成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评估系、实践课程教学保障和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等,其中目标体系是核心、内容体系是重点。
1. 实践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的目标主要取决于会计环境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日益多元化,不同性质的组织、不同级别的岗位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别,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将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能独立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作为目标:
(1)会计基本能力。包括书写技能、凭证审核、编制技能、点钞、辨钞技能、报表编制与阅读能力、财政、金融、税务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计算机应用能力。
(2)会计核算能力。包括工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事业单位等会计核算能力。
(3)财务管理能力。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会计、市场营销等知识与运用能力,财务报告分析与解读能力。
2. 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完整配套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应包括会计实验、会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是会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环节。
(1)会计实验。会计实验分为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两大部分。前者是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会计活动过程及其规律;后者是利用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电算化处理,目的是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是前者的升华。
会计手工系统模拟实验应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进度循序渐进地进行。按会计主干课程的设置,由会计基础实验、财务会计实验、成本会计实验、财务管理实验、审计实验组成,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了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后,从实践的角度对书本知识加以验证和运用;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主要是与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自体验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特定方法和步骤。本实验可直接利用基础会计实验的有关资料,结合现时较为通用的账务处理系统进行财务处理。学生通过本项实验可体会到手工记账和计算机记账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从而领会电算化对会计工作非凡的帮助,也为学生能够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增加信心。通过这两种会计模拟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全面的仿真性会计实践锻炼。
(2)会计实习。实习是会计实践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增长知识,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经济发展多样化的今天,会计实习模式也应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走出去实习和请进来实习相结合。通过实习,能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使学生在实习中增强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的能力。
(3)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一般都是以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毕业论文是学生大学期间的主要成果之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具体而言,要落实好以下三个环节,即:毕业选题、毕业指导和毕业答辩。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会计专业实践训练。
3. 实践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要使会计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仅仅有科学完善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不够的,还必须狠抓实践课程教学评估体系的建设。本文主要针对会计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评价体系,具体评价体系见表1和表2。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高等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师资等方面都各有特点,因而在评价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状况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而应根据各校的自身特点,设置符合自身客观实际情况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应采用专家调查、层次分析等方法,分别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及权重系数,以此对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进行评价和控制。
4. 实践课程教学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会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的顺利开展,应加强会计实践课程教学相关环节的建设:
(1)加强实践课程师资的培养。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重要的保障环节,高等院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加强对实践课程教师的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不断充实实践指导教师的队伍。
(2)完善实践教学的硬件平台。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践教学设备,要想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硬件平台支撑,必须要要完善: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计算机实验室、电教化设备、计算机仿真和模拟教学设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3)编写丰富的实验教材。实验教材和资料的形式应多样化、灵活化,不能单纯强调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要改变相关学科之间孤立的现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学科内容的纵向联系。会计实验教材的编写应围绕着会计工作的全过程,综合财务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尽可能涉及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会计教材的编写应具有高仿真性,教材仿真度越高,学生感性认识就越强,训练的质量也就越高,因此,编写时应请会计工作的实务人员参与或指导。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演示教学,项目教学等;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创建“虚拟企业“制作各种仿真会计实践环境。
5. 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又需要协调校内外多层关系,其管理工作难度较理论教学要大得多,其体系也要复杂得多。学校应注重优化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努力建立一支学习型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建立与时俱进、科学规范的新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积极建设实践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实践课程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教育规律出发,围绕着会计实践培养目标,以应用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服务企业、适应市场、面向社会为原则,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践课程教学保障、规范实践课程教学管理以提高会计实践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博迪.从实践教学环节谈会计专业人才培养[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2]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
[3]姚利辉.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课程实践体系 篇5
4.2任课教师。任课教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使用者,对实践课程有更全面的了解,与学生直接接触,可以了解学生对实践课程的一些想法。任课教师对课程的评估有直接的发言权,通过教师的评估可以了解多方面的因素。
4.3学生。学生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课程的直接作用对象,这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4.3.1已学学生。已学学生是指已完成某一阶段的训练,但尚未毕业的学生。让这部分学生对实践课程作出评估,可以检验实践课程是否使学生感兴趣、难易度是否合适,能否让学生觉得实践课程内容有趣、实用、易学等等。
4.3.2毕业生。通过毕业生评估,可以了解实践课程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影响,主要检验实践课程的作用性和实践性。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篇6
摘 要: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本文以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三二分段
课 题:项目资助来源[yindh1]:
1.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编号:20130201004)。
2.广东省高职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面向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201335B)。
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面向佛山产业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4-B-b022)。
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ZX-003)、《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佛山推广基地》(项目编号:2012GJN-001)。
一、背景资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涉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安排、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中高职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衔接,关键与核心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中高职衔接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这对于促进中高职课程的顺畅衔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终身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佛山市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试点项目,探讨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一体化培养和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佛山市正式开展“2.5+0.5+2”中高职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提出试点专业在中高职培养阶段,统一制订五年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探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是试点专业之一。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共同参与专业试点工作,实行三二分段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2013年9月合计正式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按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式培养。笔者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为例,探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不同层级,它们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吸引力,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尤其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高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没有考虑系统性和递进关系,由于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因此造成课程侧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中高职都开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课程,不仅课程名称一样,课程内容也基本相似,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中高职文化基础课脱节
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往往偏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导致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程的深入学习掌握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有一定障碍。这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有关,反映出在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现象,以及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和目标不同。
3.中高职技能训练重复
在实训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有些实训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技能实训课甚至出现了倒挂现象。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1)将中高职衔接的五年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体系来考虑和设计。
(2)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根据“中职重技能打基础,高职重技术为提升”的原则,中职阶段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主要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发挥引领作用,按照“拓宽、拓深、拓高”的思路,进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
2.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由本专业牵头,联合三所对口中职学校试点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其他中高职院校专业专家、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成立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专业工作小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工作。endprint
(2)进行充分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按照技能型人才从低到高的职业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中职教育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对象,其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要重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具备升入高等职业学院对口专业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更系统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起到引领作用。因此,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要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3)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较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好转段联考测试课程考试大纲。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5)根据课程教学实施反馈和实施效果,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3.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表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包括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阶段,同时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以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主,注重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设置了一些衔接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考证辅导、素质拓展、CAD/CAM协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衔接。主要课程安排见右表。
(1)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包括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其中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数学两大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学时要充足,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基础”课程,重点是讲述机械基础知识,为高职阶段打基础;而高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侧重于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岗位技能相对接,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将职业认证所需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双证课程和实训项目中解决。例如,中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两门课程;高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考证辅导”课程。
(3)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包括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面试指南等课程,让中职、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定好位,确定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而开设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逐步培养,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通过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本文阐述了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构建了五年贯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实行“3+2”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当年9月份本专业合计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正式开始实施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
[2]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26).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4]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2)进行充分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按照技能型人才从低到高的职业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中职教育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对象,其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要重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具备升入高等职业学院对口专业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更系统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起到引领作用。因此,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要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3)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较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好转段联考测试课程考试大纲。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5)根据课程教学实施反馈和实施效果,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3.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表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包括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阶段,同时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以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主,注重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设置了一些衔接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考证辅导、素质拓展、CAD/CAM协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衔接。主要课程安排见右表。
(1)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包括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其中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数学两大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学时要充足,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基础”课程,重点是讲述机械基础知识,为高职阶段打基础;而高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侧重于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岗位技能相对接,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将职业认证所需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双证课程和实训项目中解决。例如,中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两门课程;高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考证辅导”课程。
(3)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包括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面试指南等课程,让中职、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定好位,确定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而开设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逐步培养,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通过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本文阐述了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构建了五年贯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实行“3+2”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当年9月份本专业合计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正式开始实施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
[2]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26).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4]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2)进行充分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按照技能型人才从低到高的职业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中职教育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对象,其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要重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具备升入高等职业学院对口专业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更系统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起到引领作用。因此,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要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3)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较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好转段联考测试课程考试大纲。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5)根据课程教学实施反馈和实施效果,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3.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表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包括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阶段,同时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以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主,注重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设置了一些衔接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考证辅导、素质拓展、CAD/CAM协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衔接。主要课程安排见右表。
(1)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包括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其中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数学两大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学时要充足,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基础”课程,重点是讲述机械基础知识,为高职阶段打基础;而高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侧重于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岗位技能相对接,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将职业认证所需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双证课程和实训项目中解决。例如,中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两门课程;高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考证辅导”课程。
(3)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包括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面试指南等课程,让中职、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定好位,确定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而开设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逐步培养,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通过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本文阐述了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构建了五年贯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实行“3+2”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当年9月份本专业合计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正式开始实施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
[2]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26).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4]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课程实践体系 篇7
关键词: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构建,教学体系
一、目前高校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的现状
当前, 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仍使用传统的考试制度, 对推行素质教育和重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有阻碍作用, 所以,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传统考试的种种弊端, 树立正确的学生评价观。其弊端有以下方面:
第一, 考试形式片面、僵化, 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因素的素质排除在考试之外, 所有的实验不管设计的如何, 最终结果长期以来都是固定的, 导致多年来学生按部就班的, 抹杀了新时代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使得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第二, 考试目的的片段性, 无持续性和后延性。由于设计的实验结果的唯一性以及实验的依年级而设的片段性, 使得每一年的同级学生都在做着同样的工作, 甚至导致下一级的学生干脆直接把上一年级已经做好的实验结果拿过来一誊了事, 多年来的学生一直做着重复的工作, 年级的承接性并没有带来实验结果的承接性, 在目前强调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无疑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第三, 考试管理过于集中, 造成教师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 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关系。由于实验课程基本上都设在某门基础理论课程之中, 并没有独立出来, 这样就造成了理论课程的阶段性的同时实践实训项目的单一和独立, 必然导致教师讲授实践课程的阶段性和不连贯性, 教师无法发挥实践教学的长远连接性, 从而使得实践考试的阶段性和片面性。
第四, 考试方法单一、死板, 造成纸上做实验、纸上考实践的怪事。大多数实践课程也是老师像讲授理论课似的在课堂上演示一遍就完成了, 最后考试的时候只要求学生把演示过程描述一番或写一些实验总结或实验心得了事。
二、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途径
首先, 要求教学的各主体明确会计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现在家庭和学校对考试分数还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就是把分数看成学生智力水平高低和学生用功强弱的尺度。为了全面实施素质和创新教育, 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课程改革、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了诸多的实践与探索, 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其次, 要确定层次化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一是基本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会计实务的操作。二是综合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不单掌握单个会计技能模块的应用, 而且要掌握所有技能模块的操作和应用。三是创新应用型目标, 这要求学生在出色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设计性和创新型学习。四是应用理论型目标, 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和感悟, 为有兴趣进行继续会计理论深造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理论研究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最后, 要控制好具体的学习环节。一是在学生入学的职业生涯阶段完成:带领学生到虚拟的企业环境即市场环境实验室, 由教师引导达到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企业的整个流程的体验的目的, 让学生知道实际企业具体开设哪些岗位、每个岗位的职责以及岗位之间的联系, 从而使学生明确自己将来学习的目标。二是在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中完成:利用会计的基础课程课堂实现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操作方法的认知, 实现理论知识、手工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的一体化,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技能, 达到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三是在二三年级的专业课程中完成: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进行预测、决策分析、财务监督控制、财务分析, 通过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学生的管理分析能力。四是在高年级的深造课程中完成:利用实验室的先进教学和实验资源, 由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引导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进行项目课题的实验, 从而为有机会进行继续深入学习的学生提供条件, 在目前严峻的就业环境下能够达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目的。
三、会计实践课程考试体系改革的措施
(一)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
1、在入学阶段:根据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 带领学生到虚拟的企业环境, 由教师引导, 使学生从宏观上体验企业的整个流程, 要求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在规划书中表达自己的愿望、提出好的建议, 并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引导学生掌握在今后的几年学习中对每一个阶段实践项目的了解。
2、在低年级阶段:通过理论题库和实际业务操作对学生的基本会计技能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并能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下一步实践项目选择的指导和引导, 使学生有的放矢。
3、在高年级阶段:通过组织各种竞赛, 考核学生对会计高级技能的掌握程度, 根据参与竞赛的具体情况给学生颁发相应的资格认证证书。
根据上述具体的实践项目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和评判标准题库, 对不同阶段的实训进行考核, 并且还应针对提前完成阶段任务的学生提供不受具体时间限制的提前跳级到下一阶段的机会。
(二) 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
课程实践体系 篇8
关键词:课程审议,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
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学高层次人才数量的需求可以通过扩招等措施解决,而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则需要高质量的课程体系支撑。课程学习不仅是传承知识、拓宽基础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培养目标、保证培养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将直接影响学生知识面的广度、能力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的众多因素中,既能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又能提高科研能力的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在整个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和保障。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教学水平的高低及其效果好坏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培养面向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必须将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这一基础性的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本文在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论和课程审议方法论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分析的基础上,对重庆工商大学(CTBU)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优化、课程事实与评价等要素改进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
1.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本质
(1)培养目标。
目前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比较赞同“通才”教育,虽然现在也强调创造力的培养,但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尝试性、探索性的,并不系统,也不具有普遍意义。
(2)课程内容。
本科教育的课程内容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广博性,通常选用经典性的“结构性”内容,以形成学生坚实的知识基础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教学方式。
本科生教育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在“教”与“学”的结构关系上,相对重视“教”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大作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强调自主性学习成为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4)教学评价。
本科生的评价标准多倾向于“知识”和“能力”的综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断强调。本科生教育主要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比较强调内容的确定性和唯一性,标准化考试色彩甚浓。
2. 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方法论基础
课程审议的概念最早由施瓦布提出,指课程开发者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所有课程开发者一致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一致的课程变革决定并采取相应策略的过程。课程审议是一种群体审议。课程开发者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等,他们共同组成“课程集体”。课程审议强调群体决策,它要求与课程有关的各方代表参与,特别强调那些可能受到决策结果的群体代表的参加,从而使课程审议作出的决策符合课程主要参与者的要求。为达此目的,确保参与者在审议过程中地位的平等,并且使他们在具体情境认知、自我反省、相互发现、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获得教育是关键。由于课程开发属于实践问题,而课程审议作为一种实践的方法论基础,其目的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因而课程审议是一种实践的理论。课程审议原本是课程开发的方法,但其实施过程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故将“课程审议”作为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论基础是合适的。
3. CTBU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通过具体的学科内容、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习者共同体成员的相互影响,使学习者在某一时间内发生的性质和程度不同的变化结果。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本专业充分考虑经济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吸收了社会行业代表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参与,注重协调好社会、学科和个人的关系,按照社会进步、知识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求,将创新作为经济学专业教育课程目标的指向,依据泰勒提出的拟定课程目标的3个来源(即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对目标的建议),兼顾“学习者的需要”“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3个层面目标,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旨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具备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熟悉投资理论和分析方法,掌握国际投资、公共投资、证券投资及融资业务知识和技能,英语应用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4. CTBU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21世纪的经济学本科教育更强调关注知识的专业性,强调将学生引到学科前沿领域;有争议的问题及不同流派的观点都会成为讨论的对象,藉以形成学生的批判意识,进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大学教育阶段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课程体系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开放性的知识、能力和经验的组合系统。与系统对应的概念是要素,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员。课程体系内容要素即课程要素,主要指课程体系的组成成分、课程的联系方式、组织形式及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具体包括形式结构和实质结构2部分。
形式结构是指表现于课程外部的各形式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这一关系不仅指要素间的配比关系,也包括要素间的横向组织关系和纵向衔接关系。课程体系优化包括课程自身素质的改善及课程要素关联特性的增强2方面,课程结构优化的关键在于课程内部有序性的提高,特别是序变能力的增强。通过历年优化,CTBU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逐渐走向相对合理,其形式结构通识教育课程(59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大学数学、大学体育等);专业教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科:32学分、专业主干课程:14学分、专业方向课:40学分),集中实践课(24学分,包括综合实训课程等)。
实质结构指的是隐含于课程内部的各实质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以学生个体发展为中心,通过社会需要组织,以促进学科发展为目标,包括“教授化课程”和“学习化课程”2个部分,前者是以“知识的传播”为基本目的,以授受式教学作为实施方式的课程;而“学习化课程”是指以“知识的建构”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为基本目的,以合作学习、社会性学习等作为实施方式的课程。重庆工商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点课程体系在其结构形成过程中,确立起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以创新为目标指向,以“学习化课程”为基本表征的课程实质结构。
5. CTBU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评价
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评价指的是通过质性评价为主的方法和集体审议协商的途径对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体系实施的过程和效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促进课程体系完善并形成本科学生个性化知识格局的过程。
地方财经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评价取向是课程评价体现的特定价值观,实质上是对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具体可归纳为3种: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评价视为将课程计划或教学结果与预定课程目标相对照的过程。过程取向的评价强调把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开发、实施及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全部情况都纳入评价的范围,强调评价者与具体评价情境的交互作用,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不论是否与预定目标相符,都应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课程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评价活动的所有涉及者都是平等的主体。
地方财经院校经济学专业课程实施的评价则分别针对实施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议、观察和会谈等方法对教师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是否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品质和专业能力等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对其课程学习进行评价,这也是整个课程体系评价的落脚点,因为无论是对培养方案的评价,还是对教师课程实施的评价,都同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一样,共同指向于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明, 焦斌龙.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10 (4) :20-23.
[2]叶海燕.国内外经济学科课程考核体系的比较与借鉴[J].中国电力教育, 2007 (1) :100-103.
课程实践体系 篇9
一、实践课程的重要性
通过刚刚参加完日语能力考试2级的同学的成绩来看, 目前日语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在词汇、语法方面都能合格, 但在听力、阅读方面则比较差。这充分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太死板, 不灵活, 听不明白, 更谈不上表达清楚。
实践课一方面能对学生进行日语技能方面的一些培训,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过程, 尤其对学语言的学生来说, 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初级阶段可采取书法比赛、朗读比赛的形式, 激发学生对一门新语言的兴趣, 中级阶段可进行戏剧表演、模仿秀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高级阶段可以通过新闻日语的这种形式, 使学生了解社会各个层面的信息, 深化对社会各个范畴词汇的理解,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不同阶段的实践课程
1.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日语教学大多只开设基础日语和日语试听这两门课程, 学生往往感觉比较枯燥无味, 在这段时期适当地添加实践方面的练习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假名入门讲解结束后, 可以举办日语书法比赛, 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学习日语的兴趣, 调动学习日语的积极性, 也能够加深学生们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在理论教学完成之后, 可以举办朗读比赛, 从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测评, 把好学生的发音关。
2.中级阶段:
进入中级阶段后, 学生逐渐有了语感, 同时会新增会话课程, 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模仿能力, 通过模仿日本动漫、日本电视剧和电影,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学生理论知识已经到达了一定的水平, 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地用日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高级阶段的实践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课上通过日语新闻这种形式, 使学生了解社会多个层面的信息, 深化对一些专有名词的了解, 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日语新闻实践课
1.目标:
对任何日语学生来说, 要想熟练地使用日语, 除了词汇的掌握和语法的深刻理解, 对所接受到的信息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思考, 然后用规范的日语表达出来,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让学生学习日语新闻, 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阐述分析新闻的内容, 揭示的社会问题, 从而提高自己的思考表达能力。
2.原因:
以前的日语教育多数情况是选择新闻作为听力练习的内容, 这次之所以把新闻日语作为实践内容来练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 可以了解到日本最新发生的事情, 同时还可以就这些社会问题进行讨论, 这样由具体的问题, 上升到抽象的思考, 对思考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2) 在新闻叙述中, 可以进行词汇的练习和总结叙述的练习。 (3) 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话题, 提出自己的理由和意见, 跟对方进行交流反驳, 直到让对方充分了解到自己的思想, 把自己的观点充分传达给对方。 (4) 新闻涉及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等多个范畴, 可以积累到广泛的日语知识。
3.日语新闻实践课程的解读:
(1) 上课前期学生的准备。
1) 选好新闻材料。浏览新闻标题栏, 确定要选的新闻内容。通过一学期的日语学习, 至少选出两条关于社会、国际、政治、经济、商务这些范畴的新闻, 最好选择带有声音图标的新闻内容。2) 不看文字报道, 直接听新闻, 看自己能听懂理解多少信息。3) 浏览文字报道, 再重新听新闻。找准汉字和固有名词的读法, 加深对新闻内容的理解。4) 自己制作新的生词表, 包括日文汉字、读法、含义三部分。含义用中文或者日文解释。5) 总结新闻内容, 写下自己的观点。可以写对于新闻本身的想法, 也可以把新闻话题扩大, 阐述与新闻话题有关联的其他方面的观点。6) 把自己总结的单词和意见通过电子信箱附件的形式发给老师, 邮件内容需要用敬语进行阐述。
具体的顺序、任务、所达到的效果如下表所示: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在自学的阶段就能培养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听日语新闻, 不仅练习了听力和读解, 而且学到新词汇。通过简单概括新闻内容, 可锻炼学生捉住要点进行叙述和总结的能力。新闻日语也是让学生接触新闻中特有的汉语体系, 生硬的文章用语的一个好机会。学生接受完这些信息后, 就会引发思考。在刚开始的阶段, 学生对接触到的新闻比较生疏, 写起东西来可能无从下手, 但渐渐把与其相关的社会问题, 自己国家的情况, 自己的经验引为例证, 与在日语课和其他课程中学到的问题关联起来。例如:从日本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引发对整个日本汽车行业销售量的影响, 这样长期以往, 学生们通过课前的预习, 不仅可以了解到新闻的内容,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
(2) 教师授课方式。
1) 提问学生。老师从学生提交上来的单词表中提出10个左右的问题。因为新闻中使用的词汇大多是汉语词汇, 所以在提问过程中要注重汉语词汇的读法以及写法。2) 让学生朗读新闻。如果其中出现发音错误、发音问题, 教师应该及时更正。3) 指导学生口头总结新闻内容。如果学生遗漏了重要的地方, 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提问, 弄清学生的理解程度, 如果总结过程中出现难以让对方理解的情况, 引导学生使用接续词关联上下文章。4) 教师针对新闻的内容以及其中使用的词汇和表现形式进行提问。5)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之后教师就其发表的见解进行提问、反驳。6) 教师接受学生关于词汇, 表现形式, 社会情况方面的提问, 如果有需要补充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事项, 导入进行讲解说明。
首先, 在第一个提问阶段, 能够测试出学生词汇的掌握程度。在接下来进行的朗读练习中, 不仅能够练习到学生的发音、语调、语流, 而且还能检查出学生对汉语词汇的理解程度。
然后, 在总结叙述阶段, 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意见简单明了的传达给大家。教师对其中费解的内容、刻板的句子进行提问, 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召回原因、召回影响等方面扩展学生的思路, 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考试。
要进行期中期末两次考试。从学生提交的新闻信息中选出2-3个话题, 在检查完汉字、接续词、表现形式后, 让学生就与此话题有关的事情进行阐述, 询问其观点意见, 制造假说, 如果要是你的话, 该如何处理等等。现场采取笔试的形式, 今后也要逐渐尝试这种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试形式。
四、总结
之所以选择新闻为实践内容有很多优点。首先, 学生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社会问题, 同时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能力。随着学习的深入, 学生会逐渐适应读新闻, 对新闻内容进行思考, 同时与平时学到的内容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对每日新闻的敏感性。
其次, 学生在家或者学校上网都很方便, 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空闲的业余时间研究新闻内容。从各个范围至少选择两条新闻, 虽然有这样的要求, 但大多数学生选择的都是当天自己最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教师应该逐渐地提倡学生选择有关政治、经济等抽象的话题, 或者是专家发表的新闻, 从而打破学生的学习内容单一性。
虽然日语新闻对学生来说稍微有点难度, 但也要让学生挑战常用的专业术语、汉字、通俗易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摘要:规范的教学大纲和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一个专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随着国际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社会上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纯要求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所谓的应用能力涉及各个方面, 社会、科学、文化、经济、体育等, 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日语能力, 对零起点的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 选择不同的实践内容, 逐步提高学生对日语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应用日语,实践课程,新闻日语
参考文献
[1]尹松.「パタ一ン学習は理解を促進させるか一ラジオニュ一スの聴解の場合」『日本語教育』, 2002.
[2]金庭久美子.「リソ一スの活用を目指した授業-ニュ一ス教材を利用した聴解授業」, 『日本語教育』, 2004.
课程实践体系 篇10
1 瑜伽专修课程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1 培养目标
瑜伽作为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于2005年开设, 承担着为社会提供瑜伽专业人才的重任。其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瑜伽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 具备瑜伽教学、训练、裁判、设计、策划的基本能力, 以及对瑜伽的组织开展、推广普及和咨询指导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需要紧密的与社会发展融合, 对培养的各环节的实践能力提出了突出的要求。要求培养过程中始终将实践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要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社会、始终与社会发展保持联动, 以满足社会对瑜伽专业人才的需要。
1.2 现状分析
目前, 从瑜伽专修班学生的就业情况反馈来看, 呈现着就业率较高, 但从事本专业 (即瑜伽教练) 的人数只占就业率的三分之一。突出体现在“学生在实践教学能力上的不足导致难以胜任瑜伽教练, 竞争力低下。”反映在学生专项技术较好, 专项技能较差;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 专业素养不足;实践教学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剖析了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们首先需从课程本身找根源。总结其上原因即: (1) 核心问题---课程目标不明确, 尤其是具体实践教学目标不细化; (2) 教学途径不充足, 尤其是在社会实践部分缺乏情境式教学环境; (3) 教学模式不清晰。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目前瑜伽专修课程体系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最薄弱的教学环节, 尤其是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上还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因此, 在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有未来发展潜能的高素质的瑜伽专业人才, 是亟待解决要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2 瑜伽专修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优化
2.1 瑜伽专项实践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水平划分
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 沿着从一般到个别、由普遍到特殊的研究路线, 递进式查阅并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认识。为本论文对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点和逻辑框架。
2.1.1 实践
“实践”一词源于古希腊的Prxasi, 其基本意义是指“行动”、“行为”及其后果, 它是同logos (理性、理念) 相对立的, 指向外部的活动。在中国古代就有“行”这个字, 引申为行走、行动、实行、实践等意义。本论文基于培养和提高个体实践能力的研究目的, 就实践概念提出基本认识和观点:将“实践”定义为实施实践观念的过程, 即实际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客观物质活动。
2.1.2 能力
能力是人们在研究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时碰到的关键问题, 在《汉语大辞典》中对能力是这样解释的, 能力即“能胜任某项任务的条件、才能、力量”。一般说来, 能力一般意义上说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本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 将能力分为两类, 一是认识能力, 一是实践能力。人类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为认识能力,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展现出的能力为实践能力。从研究的需要出发, 本论文着重考察个体的实践能力问题。
2.1.3 实践能力
通常而言, 所谓“实践能力”即“完成实践活动的能力”。基于上述对实践和能力的认识, 本文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那些起稳定调控作用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这一定义包含以下要点, 其一, 实践能力的承载者是作为个体的人;其二, 实践能力体现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即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其实践能力是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实践能力与能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能力是实践能力的上位概念, 能力包含实践能力及其它能力。实践能力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学生个体实践能力包括: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一般实践能力是专项实践能力的基础, 专项实践能力是一般实践能力的延伸, 应用实践能力直接作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实际问题的解决以一般实践能力和专项实践能力为必要条件。
2.2 细化培养目标, 拓宽培养路径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每个教学环节的紧密协作才能有效达成。目前, 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五个基本途径, 即课堂教学、实训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即: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是检验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保障;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目前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存问题, 我们应对每个实践教学目标和路径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整与改进,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 开发了以下的教学路径: (1) 课外活动:联合我院工会开展了校内教职工瑜伽课, 以瑜伽会馆的教学形式进行实际授课;结合我院瑜伽体位赛事的组织、双人瑜伽表演的编排、评分标准的制定,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结合我院院运会、元旦晚会等形式的大型表演活动, 提高学生编排等实践教学能力。 (2) 社会实践:开发了华府丹郡社区、恒大名都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以瑜伽会馆的教学形式进行实际授课, 教学对象是社区会员。
改进了以下的实践目标与学习内容: (1) 实训课:自主学习为主。内容:a单个技术的讲解与示范练习;b开展瑜伽书籍的阅读讨论。目标:从初步掌握到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 提高瑜伽文化素养。 (2) 毕业论文:研究性教学为主。内容:撰写有关瑜伽的文献综述, 学会对瑜伽理论知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目标:提高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以及瑜伽专业素养。
3 结论
(1) 沈阳体育学院瑜伽专修课程的实践能力培养处于薄弱环节, 其培养模式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显现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目标不明确, 实践教学目标不细化, 教学途径不充足。
(2) 通过对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与路径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细化目标, 拓宽途径, 丰富实践设计环节, 强化学生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 为完善其课程体系, 形成较为系统、实用、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3) 通过研究, 建立了实践能力的理论根基。构建了瑜伽专项实践能力的组成要素, 制定了瑜伽专修学生实践能力水平划分, 建立了瑜伽专修课程实践能力目标与实施路径的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
[1]赵志英.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届博士论文
[2]辞海 (教育、心理分册) [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
[3]徐嘉.我国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辽宁师范大2012届硕士论文
[4]潘从善.体育类应用型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形成途径探讨[J].四川:成都体育大2012届硕士论文
课程实践体系 篇11
关键词:通识性?公共课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课 题: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语文公共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ZC211052。
当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建设发展迅猛,而语文公共课程建设相对滞后,理论研究中具有建设性、实践性的认识较少,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语文公共课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建设以专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通识性语文公共课程
在高职院校,与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语文公共课程分为文学基础和语言基础两大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和理解鉴赏能力是开设语文公共课程的意义所在。高职院校要重视通识性语文公共课程的设置,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避免高职语文公共课程开设科目不当和课时不足的弊端,语文公共课程要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紧跟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学生专业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构建立体式、延伸性课程体系
在高职语文或应用文写作被确定为公共基础课后,高职院校还应构建立体式、延伸式课程体系,以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和行业文化讲座的形式开设多层面、开放性、阶梯式的人文课程。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设置如下图所示。
三、改革语文公共课课堂教学模式
为专业服务是语文公共课程改革的宗旨。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语文公共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
如在进行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时,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高职教育“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中以多元智能的学生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教学理论指导,根据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综合素养所需,坚持“必需、够用”原则,以岗位职业素养所需确定课程内容,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序化,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学载体。课程采用“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学习任务的形式展開,采用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实现课程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他语文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也应突出情境、强化能力,教学做一体,渗透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人文教育。
四、建立多元的评价考核体系
当前,语文公共课程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要构建多维度的评价考核体系,将企业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落实到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中,采用学习过程性的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的评价考核体系,使专业评价、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检查、反馈、激励功能在语文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让各专业、用人单位、社会的反馈激励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使人文素养、行为习惯、职业操守落实到学生的职业行为实践中。一般从自我、教师、团队、企业考核四个方面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在考核体系中,企业考核主要体现在语文公共课程的开发、标准的制定、教学的组织、教学任务的遴选等方面。
考核方式也应多元化,除采用论文、评述、文种写作等形式评定学生成绩外,以行业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也可采用职业大赛、活动组织、专业汇报、方案设计、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总之,高职院校要重视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的主导作用,利用已有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课程建设提供文化、伦理、审美、艺术等方面的环境。通过建设系统性、有专业特点的语文公共课程体系,加以实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物农药学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篇12
关键词:生物农药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大量化学农药无节制的使用, 带来了农药残留 (residue) 、害虫抗性 (resistance) 和害虫再猖獗 (resurgence) 等问题[1], 而生物农药因其环境友好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 在农林高校相关专业中设置生物农药学课程显得尤为重要[2]。生物农药学可以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 也可以作为生命科学、农学、林学及园艺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选修课。目前,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将它定位于一门实用技术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能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生物农药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生产、应用、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等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试验操作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结合, 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出简单的生物农药制剂, 为今后的科研和新产品的开发研制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现将这些研究结果和心得逐一进行阐述, 以便于分析和交流。
1 开展生物农药课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的生物农药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 是生物农药发展的探索阶段, 其发展初期是直接引进或利用国外技术。第2阶段 (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期) 是生物农药的低水平发展阶段, 在这个发展阶段的早期, 制剂大多是土法生产的固体杀虫剂, 此后生物农药进入理性平稳的发展时期。第3阶段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是生物农药的现代发展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呼声日益高涨, 研究开发利用生物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成为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与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特点相一致, 生物农药学这门课程的发展过程也显示了其自身的特点。截至目前, 虽然生物农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部分制剂已经成为病虫害防治的主力军, 但是相应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却并没有及时跟进。总体来看, 这门课程的开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3,4]:一是教材缺乏, 学生难以系统把握理论体系;二是教学内容老化, 课程体系不合理;三是授课方法单一, 缺少实践环节;四是考核方式僵化,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2.1 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课程重点和性质
生物农药的种类较多,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灭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为避免课时过多或者讲授多而不深, 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讲授。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可以讲授得全面和深入些, 而针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应当有详有略。笔者认为, 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将该课程设置为不同的性质, 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将来就业和进一步深造的要求。笔者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 考虑到河南省生物农药生产和应用的现实, 选取了生物杀虫剂作为讲授重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针对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 确定生物农药学课程的性质为专业选修课。
2.2 合理选择教材, 使学生有章可循
相对于传统的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仍属于新产品。大多农林院校都开有农药学这门课程, 其教材也十分成熟和多样化, 然而生物农药往往只作为其中一部分进行讲授。生物农药学这门课程可使用的教材较少, 而且可选作教材的书籍大多不够系统或者不够深入, 因而不适于本科农林高校的使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洪华珠等编写的《生物农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2010年张小霞等编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及其应用》一书, 以杀虫为主线, 全面论述了杀虫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 包括生物防治理论基础、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毒、昆虫病原真菌、微生物代谢产物、植物源杀虫剂、转基因抗虫植物、动物源农药、生物源杀虫增效剂、常用杀虫生物技术等, 适用于以杀虫为主线讲授生物农药学的课程。
2.3 更新教学内容,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近年来, 生物农药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病毒杀虫剂、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植物和分子层面的进展尤为突出。课堂所讲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学科的进展和适应时代的发展, 因此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结合授课教材,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笔者选取生物防治基础理论、农药学基础、微生物源农药 (病毒、细菌和真菌) 、植物源农药、转基因抗性植物、动物源农药、农药增效剂、生物化学农药等进行了重点讲授。针对新内容, 采用分发文献的总结材料、指导学生主动查阅文献等方式来灵活更新教材内容。这些材料与教材相结合, 使得教学过程既符合了我国学生的学习特点, 又能及时跟踪该领域的新进展。
2.4 改革教学方法,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因为生物农药学属于实用技术课, 且与实际生产和生活联系紧密, 所以“教师讲, 学生听”式的传统授课方法不适用于这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 笔者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针对部分章节, 教师会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课下思考和查阅文献, 在下次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教师主要起到启发和总结的作用,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总结和查阅文献,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它将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各传统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逐渐成为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教学手段。生物农药学这门课程有许多照片和视频需要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例如, 昆虫图片、微生物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农药生产过程和田间施药技术视频等。有些图片和视频受到季节和场地等因素限制而不能现场学习, 通过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且随时可以暂停和重复, 方便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
2.5 加强实践环节, 实现教学目标
作为一门实用技术课, 笔者认为应该等同重视生物农药学的理论课和实践环节。教学实践包括实验室内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田间实验, 以及工厂参观和实习。笔者安排了18学时的实验室内实验, 包括病原真菌和细菌培养基的制作、真菌和细菌的液体及固体发酵培养、昆虫病毒的分离及感染、农药剂型的制备、生物测定实验、昆虫的饲养技术等几部分内容。针对部分学生鼓励其参与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专业水平。另外, 还安排一些兴趣浓的学生到教师的课题组参与科研工作。通过安排这些实践环节, 满足了不同目的和层次学生的要求, 学生收获明显[5,6]。
2.6 改革考核方式, 实现考核复合化
这门课程为实用技术课, 而且不同专业设置的课程性质不同, 因此有必要改革传统的笔试方式。笔者采用的是复合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占30%, 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的计分项包括考勤情况、答问情况、实验技能和实验报告等;笔试成绩的计分项包括结课后学生上交的学习总结和试卷。通过这种复合型的考核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准确地反映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3 结语
经过4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已经建立了特色鲜明的生物农药学课程体系, 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大部分学生对这门介绍新兴技术和产业的课程产生了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学习这门课以后申请到了学校的“大学生实验创新计划项目”, 提前进入了科研阶段, 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是, 作为一个新兴领域, 这门课程仍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改革, 这需要同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丁伟, 赵志模, 肖崇刚.我国农药学科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1) :53-56.
[2]吴艳兵, 李广领, 王建华, 等.植物保护专业《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1) :154-155.
[3]刘亚光.农药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2) :86-87.
[4]曾鑫年, 徐汉虹, 胡美英.农药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 2003 (1) :73-74.
[5]周小毛, 侯建虎, 刘敏.高等农林院校农药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5)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