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2024-07-16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共12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院校工科电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其内容较多, 又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同时授课学时相对较少, 教学进度较快, 所以学生普遍感觉该门课程比较难学, 教师也抱怨该课程难讲。针对该门课程的教学, 许多作者进行了有意义的探讨[1,2,3,4,5]。本文中,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本课程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总结了一些体会, 供大家参考。

1 适当复习前续课程内容, 打好学习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与前续课程如“大学物理”, “电路理论”等联系紧密, 尤其是后者, 可以说,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路理论”的一个大习题, 需要应用电路的基本理论来求解[1]。笔者就几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学生之所以感觉该门课程比较难学,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和熟练。造成学生在学习模电时, 往往感觉, 解题时方法和思路很清晰, 但到具体的分析求解过程却因前续课程内容的不熟练而花费大量的时间, 甚至解错或解不出来, 从而影响了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 教师在上课之初, 就应该特别说明和强调熟练掌握电路理论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电路理论一般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前一个学期学习, 虽间隔不长, 但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有些模糊, 因此除了向同学们说明课下要注意复习电路的知识外, 可以抽出课上部分时间 (如一个学时) 带领学生复习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到的电路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 (如节点、支路、参考方向等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等) , 以使学生对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从而有助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

2 抓住课程主线, 精炼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内容纷繁复杂, 不仅器件种类多, 而且电路形式多, 分析方法多。在笔者的几年教学实践中, 学生普遍觉得该门课程内容多, 任务重。并且随着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贯彻与深化, 课程分配的学时相比以前缩减不少, 因此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引领学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成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授课时不能一味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应该抓住课程主线, 适当取舍, 精炼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器件-电路-分析方法这一主线, 即先介绍半导体器件, 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等, 然后介绍由这些器件为核心构成的各种电子电路, 再针对不同的电子电路介绍其分析方法。并且在上课伊始就和学生交代清楚这一主线, 这样使得学生在对课程整体内容的学习中不会觉得纷繁混乱, 而是思路清晰。

在对课程的内容介绍上, 应精炼教学内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在介绍半导体器件 (包括各种分立元件及集成电路) 时, 考虑课程的工程实用性, 更加注重对其外特性的教学, 而对其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进行适当压缩。例如在对晶体管的教学中, 重点介绍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三端电流关系,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等内容, 而对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情况, 电流关系的推导过程可适当简略, 或可留作学生课后阅读的内容。再如在讲解集成运放时, 着重介绍集成运放的引脚、电压传输特性、主要性能指标, 以及集成运放的种类、如何选择等。而对于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介绍和分析等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 可以简单课上介绍或让学生课下阅读。

对于各种基本电路, 因电路形式众多, 学生不好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在介绍具体电路时, 对功能结构相似的电路可对比介绍。例如, 讲解晶体管构成的三种基本接法放大电路时, 可将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电路做一对比, 从电路结构、到功能特性到应用场合比较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这样学生对三种电路会更记忆深刻, 不容易搞混。再如对于放大电路反馈组态的判断中, 可以将串联形式和并联形式的电路对比, 采用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电路对比, 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组

对于众多的电路分析方法, 更注重对方法本身的介绍, 对于方法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则可以让学生自行练习。比如, 对于集成运放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 推导其输入输出运算关系是该部分要求掌握的一个重点。对于这种运算关系的推导有节点电流法、叠加法等。以节点电流法为例, 该方法基于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虚断”、“虚短”的概念, 通过列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及其它关键节点的电流方程, 推导出输入输出间的运算关系。给同学们介绍完方法本身, 可以简单的基本运算电路为例 (如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做一推导过程的示范, 再到介绍其它运算电路时 (如反相比例, 加减等) , 可让学生自行推导, 因为只有学生自己能够熟练、正确的推导出运算关系, 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种分析方法。

3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的选择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此外, 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具体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仿真软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板书教学尽管手段简单, 花费时间较多, 但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 正好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 使授课进度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太快, 并且板书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 便于师生交流, 解决难点问题。众所周知, 如果单纯采用板书, 书写黑板的过程会占用许多课上的宝贵时间, 并且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不能靠板书形象和生动的展示, 因此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众多, 电路图多而复杂, 并且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省去教师课堂上手绘电路图的麻烦, 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许多抽象内容, 通过多媒体可以直观展示, 使之形象化。如介绍PN结的形成时, 适当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可生动形象地展现载流子的运动情况, 这样使得这一过程形象直观, 学生更容易理解。但是单纯采用多媒体演示时, 学生往往感觉进度较快, 做笔记及思考的时间较少, 因此需两种授课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理论学习与实验练习是分开进行的, 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实时观察所学电路的工作情况,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在电脑上运用虚拟仪器和器件进行电子技术实验的仿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虚拟电子实验室引入教学过程, 只要有一台电脑和一套仿真软件 (PSPICE、MULTISIM等) 就相当于有一个设备先进的电子实验室。这样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进行电路连接、仿真和测量,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4 增设设计题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 求解习题很重要, 现有模拟电子技术的大部分教材中, 在每一章后面都有大量的习题供学生课上或课下练习, 因为书中的知识点只凭老师课上讲解往往不够, 还需学生结合实例多加练习才能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彻。这也像学其它事情一样, 例如学习开车, 师傅讲得再好, 自己听得再明白, 如果自己不在车上实际做练习还是不会开。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真正掌握, 大部分情况下都要多做习题, 多做练习才可以, 因此这点毋庸置疑。但是, 前述已经提到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如果只限于一般普通习题的定量计算, 关系式推导等, 会感觉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差距太大, 与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无异, 时间一长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针对所授内容可以给学生确立某个设计目标, 比如讲解运算电路时, 可以课下增设这样的设计题目, 要求设计一电路, 该电路可将一±5V电压输入转换为0~2V电压输出, 类似功能的此类电路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 不但可以深入理解这部分课程内容, 而且更拉近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体验到了成就感, 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完大部分内容时, 还可以增设一些综合性的设计题目,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

5 结语

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重点。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 通过适当复习前续课程内容, 使学生打好学习基础;针对课程内容繁多特点, 抓住课程主线, 精炼教学内容;通过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增设设计题目, 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 笔者在过去多年教学中的积极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月乔, 宗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 (5) :97-99

[2]侯加林, 娄伟, 刘莫尘, 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 (3) :108-110.

[3]蒋玲, 侯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27 (4) :37-39.

[4]俞文英.《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29) :44-46.

[5]纪晓华, 鲁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 (1) :216-217.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2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做课程设计要有严谨的思路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感觉自己做了这次设计后,明白了总的设计方法及思路,通过这次尝试让我有了更加光火的思路,对今后的学习也有莫大的好处。

一、设计目的

1、学习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的初步经验,掌握模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步骤,培养综合设计与调试能力。

2、学会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性能指标测试方法。

3、培养实践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电路图设计方法

(1)确定目标:设计整个系统是由那些模块组成,各个模块之间的信号传输,并画出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2)系统分析:根据系统功能,选择各模块所用电路形式。

(3)参数选择:根据系统指标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电路中元件的参数。

(4)总电路图:连接各模块电路。

(5)将各模块电路连起来,整机调试,并测量该系统的各项指标。

(6)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 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二、总体设计思路

1、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稳压输出的直流电压的装置,它需要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环节才能完成。

直流稳压电源方框图

图2 直流稳压电源的方框图

2、整流电路

(1)直流电路常采用二极管单相全波整流电路,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3、滤波电路——电容滤波电路

采用滤波电路可滤除整流电路输出电压中的交流成分,使电压波形变得平滑。常见的滤波电路有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和复式滤波等。

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负载电阻RL两端并联一个电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C,则构成

了电容滤波电路,如图5所示电路,由于滤波电容与负载并联,也称为并联滤波电路。

图5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

从图4可以看出,当u2为正半周时, 电源u2通过导通的二极管VD1、VD3向负载RL供电,并同时向电容C充电(将电能存储在电容里,如t1~t2),输出电压uo=uc ≈ u2;uo达峰值后u2减小,当uo≥u2时,VD1、VD3提前截止,电容C通过RL放电,输出电压缓慢下降(如t2~t3),由于放电时间常数较大,电容放电速度很慢,当uC下降不多时u2已开始下一个上升周期,当u2>uo时,电源u2又通过导通的VD2、VD4向负载RL供电,同时再给电容C充电(如t3~t4),如此周而复始。电路进入稳态工作后,负载上得到如图中实线所示的近似锯齿的电压波形,与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虚线)相比,滤波后输出的电压平滑多了。

显然,放电时间常数RLC越大、输出电压越平滑。若负载开路(RL=∞),电容无放电回路,输出电压将保持为u2的峰值不变。

4、稳压电路

在设计中,常利用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和流过电感器的电流不能突变的特点,将电容器和负载电容并联或电容器与负载电阻串联,以达到使输出波形基本平滑的目的。选择电容滤波电路后,直流输出电压:Uo1=(1.1~1.2)U2,直流输出电流:(I2是变压器副边电流的有效值),稳压电路可选集成三端稳压器电路。

5、设计的电路原理图

三、课程设计报告总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不断改正,不断领

悟,不断获取。最终的检测调试环节,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终于游逆而解。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发现问题所在,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做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而不是知难而退,那样永远不可能收获成功,收获喜悦,也永远不可能得到社会及他人对你的认可!

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辩思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常用元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了常用仪器、仪表;了解了电路的连线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电路的性能等等,掌握了可调直流稳压电源构造及原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而这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只有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对于我们的将来也有很大的帮助。以后,不管有多苦,我想我们都能变苦为乐,找寻有趣的事情,发现其中珍贵的事情。就像中国提倡的艰苦奋斗一样,我们都可以在实验结束之后变的更加成熟,会面对需要面对的事情。

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果然是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探究 篇3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技工院校 模块电子技术 项目化改革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职业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职业教育水平低下依然是影响职业教育的关键性因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很不够理想,极大地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笔者所在学院机电工程系着手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进行了“工学结合、以行动为导向”为主体的项目化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成效。

一、项目化改革的必要性说明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黑板+粉笔+实验”为主,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教育模式,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学生缺少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很难很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针对技工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而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对来说,比较难学和难懂,采用项目化教学,能够较好地突破难点,降低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难度,提高教学效果。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有以下两点。

1.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机电机械、电子技术等专业的骨干性课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情况对这些专业的学习具有直接影响。

2.有助于提高技校生的职业能力

采用项目化教学,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起着咨询、指导和排难的作用,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彼此配合,共同动脑和动手,按照项目基本要求完成每个项目。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实践运用的职业技能。

二、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

1.课程结构改革

该课堂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结构表现为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反复运行与强化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颠覆了原来学科课程结构模式。

2.课程内容改革

该课程可以设置的教学内容即具体教学任务为:能够识别基本元器件,会应用一些基本的检测工具,会分析和处理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会计算以及设计单元电路,能够安全使用电子仪表仪器等。

三、项目化教学设计

对于技工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笔者在项目教学安排中,共设置了七个项目,在项目下又分解出若干子任务,每个子任务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样处理,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下面介绍二个产品项目来说明如何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

1.产品项目一:装配、调试和检测电源电路

①子任务一:设计、制作和调试0~24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②子任务二:设计、制作和调试三档可调台灯电路。

③考核任务:调试和装配整流滤波电路,调试和装配串联稳压电路,应用集成稳压器。

④理论知识学习内容:晶体管以及半导体等的功能,电路分析。

⑤实践能力内容:学生会应用常见电路检测工具,会分析与处理简单电路故障等。

2.产品项目二:装配、调试和检测放大电路

①第一个任务:装配、调试和检测助听器。

②第二个任务:功放机的装卸、使用与检试功放机。

③第三个任务:装卸、使用与检试温度检测仪。

④考核任务:装备与检试负反馈型、差分型以及运行型放大器。

⑤理论知识学习内容:学习放大器的电路分析图,让学生了解与会区分各种类型的放大器。

⑥实践能力内容:分析一些比较复杂的电路图,会撰写实践报告。

四、小结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改革,能够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汇入项目教学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同时,这种改革也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技工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有俊.模拟电子技术完全项目化教学实践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0(35).

[2]赵玉铃,郭志俊.学训结合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模式新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3]杨洋,胡继明等.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0).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训练课程设计 篇4

学生普遍反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较难理解和掌握, 归究原因: (1) 现有教材大多数内容偏重理论分析, 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掌握。 (2) 实验内容与理论学习脱节, 并且实验课时短, 学生只能验证一些结果, 不能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就草草收场。 (3) 由于这门课是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对问题的分析, 实践操作将无从下手。根据以上情况, 采用理论、实验、实训三种教学形式互补, 编写可行的实训教材, 有针对性的将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融入到实际操作中。实训教学注重真实性和实践性, 教练相长, 学生在仿真的实际训练的环境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在训与练中逐渐积累动手能力, 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训课程不是课内实验, 实验是对某阶段理论课程的验证, 时间安排穿插在课程教学中。实训课程一般在课堂教学完成后进行一周或两周的有针对性的集中实践训练。课程实践训练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 又有别于实际生产过程。课程实训是动手能力的培养, 又要兼顾理论课程。理论教学只需要一块黑板、一只粉笔, 学生是静止状态, 而实训课程训练需要有实训场地、设备、材料, 学生处在运动状态。课程实训必须对学生有配套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如果实训课程内容和过程设计的不周全, 实训操作就很难有效的实施和开展。

2 课程实践训练的目的

用实训内容把模拟电子技术的知识要点贯穿起来, 打破原有教材的章节体系, 对教材理论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教材中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部件电路。学生通过具体电子电路装配操作并穿插理论知识的复习, 让学生做中学, 学中练, 借助实训中的现实问题更好的理解理论问题, 拉动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通过模拟电子技术实训课程, 学生应具备: (1) 能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各元件的功能、作用以及性能参数。 (2) 初步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明白单元放大在实用电路中的应用方法。 (3) 学会电子电路的计算方法, 并撰写相应电子技术文档。 (4) 熟练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及相关工具的使用, 正确规范电子装配工艺操作。 (5) 能够对元器件质量鉴别, 独立完成对单元和整机电路的波形测量、电路调试、参数调整。 (6) 能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部位, 并运用各种维修方法与技巧查找排除故障。

3 实践内容选择

3.1 理论联系实际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训内容要具备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的特点和性质, 模拟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并包含组织内容。实训内容还要与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具备电子基础理论的背景支持,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紧密结合, 最大限度的汲取理论知识要点, 有针对的溶入到实践操作中, 实练、实训并激发和调动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

3.2 因材施教

要使模拟电子技术实际训练有效果, 应因材施教。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内容以电子电路基础为主, 而现代电子技术的电路组成具有综合性并过于复杂, 不能作为课程实训教学样式。对于初学者, 模拟电子技术实践操作只能依据理论课程内容设计。教师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实训内容, 评估学生是否有能力完成实际训练任务。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的不同, 实训内容和过程要有拓展空间, 任务目标要具有灵活性,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计划, 灵活的升降任务的难易程度, 使实训过程更加实际可行。

3.3 因地制宜

实践训练和课堂教学很大的不同, 要占用实验室并需要连续的工作时间。实训需用到仪表、仪器及工具, 要消耗元件和费用, 所以要依据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和实训场地情况, 分配实验室占用时间, 合理的计划实训阶段, 针对学校元器件费用的额度情况确立电子电路的规模和实训方法。根据实验室的使用情况, 确立课程实训集中一周, 30学时的时间完成实训内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训电路在面包板上完成, 元件和器件可以重复使用, 最大限度的节约实训成本, 如图1。

4 实训监督和实施评价

根据实训内容和需要的时间, 弹性有层次的划定不同工作阶段, 依照实际工作顺序分阶段实施实训内容, 由浅入深逐步深入, 在仿真的工作条件下, 强调学生实训工作过程的参与,

而不是目标完成的结果。实训要制定工作考勤、劳动纪律、安全规章、元件和工具保管等制度, 并由学生专人管理与实训成绩挂钩。把部分实训过程监督下放学生, 学生能干的工作尽量让学生做。如:实训考勤、纪律监督。教师提出要求, 由班长和学习委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 对每位同学、工作台、电路面包板进行编号, 按编号先后顺序发放工具和元器件, 对工作情况列表登记。学生参与实训教学管理, 可有效减少教师繁重的工作量, 并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组织和工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可以起到激励和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作用[1]。将模拟电子技术实训的内容, 划分成每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 对工作的节点提出具体的要求, 明确任务完成的测评内容和打分标准, 把评议细划到实训内容的各个环节中, 如表1。

5 实践内容和过程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大纲要求和能力培养目标, 实训内容选择用LM324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具有变频功能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电子装配在面包板上完成。实训由四个单元电路组成, 图2是电路组成。 (1) 正弦振荡:由集成运放文氏电路组成, 主要对音频信号提供变频调制, 在正弦信号的输出端接入发光二极管, 发光管亮闪表明正弦振荡器工作。 (2) 频率转换:用积分电路和滞回电压电较器组成锯齿波产生电路, 频率为音频频段, 并可由正弦波对其电路参数调制, 使频率改变, 输出为可变频率的锯齿波信号。 (3) 过零比较:用过零电压比较电路对信号波形变换, 将锯齿波变成方波信号。 (4) 功率放大:放大可变频的音频功率, 使喇叭鸣响。四个单元电路在模拟电子技术教材都能找到。相关知识:半导体元件基础知识;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子电路的反馈;信号的发生与处理。实训电路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 单元电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整个电路又完成了某一具体的功能。电路具有声、光电效应, 吸引了学生的工作兴趣, 也便于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最终结果进行辨识。实训的技能要点:对元件好坏和性能的测试;依照相关技术要求进行电路连线;正确应用示波器测量电路波形;电路纠错和检查;撰写相应的技术文档和报告。实训条件, (1) 场地:实验室; (2) 仪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双综示波器; (3) 工具:斜口钳、镊子。实训时间为一周, 30学时。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模拟电路板部件生产过程, 把实训任务进行分解, 依照电路板部件的组装先后顺序, 层层递进, 并将相关的电子电路理论讲解安排在各个工作环节中。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训练分五个阶段完成。

5.1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

对学生和工作岗位编号, 并做记录。学习原理, 根据电路组成选择功能单元。要求学生规范画出原理图、填写元件清单, 并由原理图完成相应的电路功能说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明确实训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 需讲解电路相关的原理及画原理图和填写元件清单的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查找相应的资料。教师要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 检查电路图和元件表是否规范清楚, 电路功能说明是否正确。教师根据电路原理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回答, 主要考察学生实训操作应具备的理论基础, 并记录作为理论考核的依据。部分同学未完成工作任务, 检查工作可顺延到下一阶段进行, 并做出相应的扣分处理。

5.2 第二阶段:工作准备

由班长和学习委员按照学生编号有序分发工具和元器件, 对电路面包板编号并做表登记。规定工具和元件人为丢失、损坏要扣实训成绩, 这样可提高学生的工作责任心并有利于教学管理。学生根据元件清单表清点元器材, 学习对元件的检测方法, 填写元件检测记录表, 工作日志、自我评价表。教师要进行理论讲解和操作演示, 具体内容:半导体元件的基本原理, 标志方法;万用表类别与档位, 元件测试方法及数据读取。教师在巡回操作演示中, 需检查学生对元件测试的情况, 调换不合格的元器件, 并填写增补元件清单。

5.3 第三阶段:电路组装

学生合理规划元件安装位置, 画出电路安装图, 分单元对电路进行安装操作并预留调试接口。教师要明确电路的安装步骤, 如图3, 穿插讲解各单元电路理论知识, 规范电路装接要求: (1) 电路走线规整, 布局面积尽量小; (2) 元件管脚长度合适, 预成型规范; (3) 卧式元件及连线安装要贴紧板面, 立式安装元器件要求插正, 不允许明显歪斜; (4) 元件布局均匀、标志朝外、方向一致, 连线布局合理, 预留调试接口; (5) 电源引入线放在电路板最左端, 正极引入线为红色负极为黑色, 扬声器引出线在电路板的最右端。

5.4 第四阶段:调试与维修

根据电路原理图找到各元件的位置及信号测试点, 学会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对电路检测, 并在一定条件下记录实验数据、观察信号波形和比较相位关系。学生在电路调试和检测过程中, 可能会因为接错线和元器件等原因, 电路出现一些故障,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进行纠错。教师在这一阶段不仅要讲述电路的调试方法, 测量步骤, 并辅导学生对电路故障的排查, 将电路出现的典型故障现象进行原理分析, 讲解处理故障的方法。图4调试电路步骤。

5.5 第五阶段:实训总结

选出6位同学收交仪表、工具和实训作品, 对全班同学实训结果进行评价, 在电路工作是否正常、元件安装是否规范、实际操作能力、实训学习态度四个方面给出成绩, 作为同学评价的内容。根据时间情况, 推举部分同学做专题讲演, 如:“电路板的安装原则”、“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电路波形与原件参数的关系”等。最后教师提出撰写报告的要求, 并做工作小结, 依据实践操作内容组织抽签考试。

参考文献

[1]冯志军.项目课程课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5) :57-61.

[2]宁薀绯, 刘娜.浅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改革[J].学园, 2011, (7) :55.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5

研究性学习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注重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和掌握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引入研究性学习理念,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立创新型和设计型实践教学环节.选用恒温箱温控电路设计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项目,通过由课堂教学、基础实验与设计实践构成的.相互支撑和促进的完整教学系统,使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作 者:陈宏 费跃农 郑三元 李卫民 CHEN Hong FEI Yue-nong ZHENG San-yuan LI Wei-min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深圳,518060刊 名:电气电子教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ELECTRICAL & ELECTRONIC EDUCATION年,卷(期):31(5)分类号:G642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6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训模式

0.引言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理解困难的课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学习好这门课,对于学生将来从事电子产品的设计、研发、维修等方面的工作都有重大的帮助。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武昌工学院为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传统模拟电子技术課程教学模式

1.1教学内容

目前,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材有很多的版本,但是这些教材大多面向一本和二本院校学生,有很多抽象的公式推导和证明等内容,例如各版本教材对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和原理等都有很多微观层面的描述,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在第一章开始讲授二极管/三极管的内容时,就会花很大篇幅对半导体中空穴和电子的运行进行描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开头就会觉得十分吃力,影响他们后面学习的信心。对于三本学生来说,关键的是要会用这些元器件,很多内容仅需要宏观的把握即可,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益的。

1.2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为辅,边学习理论课程,边完成课内实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对理论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元器件的使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了,种种弊端也渐渐显现出来。

1.3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首先,民办高校属于三本院校,学生普遍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薄弱,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其次,虽然有课内实验的辅助,但是由于课内实验学时少,很多学生只是利用实验箱完成了基本实验,而这些实验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设计性实验,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实验原理,完成这门课的学习后还是看不懂简单的模拟电路,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最后,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近一二十年来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教学内容明显滞后于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该课程内容需要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2.教学改革措施

2.1课程体系的改革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体系需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进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强调工程实践。例如关于课程中半导体器件部分内容,应淡化其理论分析的推导,重点讲述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增加电路的例子,在分析电路中加深对概念及其规律的理解。通过这样精选传统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加强了应用性新内容,理论与实践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2.2教学方法的改进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些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一般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但是对于一些电路图的讲解,如果能够运用仿真软件演示动态效果,这样可以加入大量实例,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形象生动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因此,准备大量的仿真实例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3实验和实训模式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在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后,理论知识学得较好的同学通常都不会设计简单电路,更别说学得不好的同学。课本的抽象知识和验证性的实验教学不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当面对设计性实验时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在完成这门课的学习后增加适当的实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实训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利用计算机上的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设计、仿真和调试,得到仿真结果,第二阶段利用电子元器件,在面板上搭建电路,得到最终结果。

把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与计算机软件仿真结合教学可以很好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各院校使用最多,能够很好的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相结合的软件为Multisim仿真软件,该软件有丰富的元器件库,设计者能实时调用元器件和修改各项参数,得到仿真结果。利用仿真软件最大的优点是节省时间,不用担心元器件损坏。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笔者在完成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后,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教学,通常将学生分为3人或者4人一组,每组布置不同的题目,学生首先在电脑上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在仿真结果正确的情况下,再安排他们利用电子元器件在面板上搭建电路,经过调试,最后得到结果,通常该结果与软件仿真结果一致。对于部分学习好、动手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进行设计。

经过了实训学习,学生能够对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当学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后也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也为他们为今后的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等其他相关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2.4改革考试方式

成绩考核是教学完成后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成绩考核有多种方式,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动手完成电路设计,交出成品等,合理的考核方式应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对与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考试,一般选择笔试成绩占60%,作业占10%,平时实验成绩占30%的方式评分,为避免考试试题的片面性,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编辑了有价值的题库,在题库中选择有价值、有代表性的试题编辑成试卷,最终合理的评定学生的成绩。

3.结语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引导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应用性实践学习。这种理论、实验加实训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推行到部分其他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 [科]

【参考文献】

[1]张志伟,傅明星,朱亚利.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2]于京生,陈永志,康元元.Multisim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11).

[3]黄友锐,凌六一,曲立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9(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7

当前的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多样化, 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若还用以前的常规教学方法——黑板+粉笔, 很难树立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而且还会出现考试通过率较以前有所下降的现象。为此, 我们对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初步的教学改革探索, 确定了适合我院学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高职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内容是为实践教学内容服务的。课程教学内容不能以课本内容为依据, 应以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 而教学大纲是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的。

对于电子电气专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目标是: (1) 通过理论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等基础知识, 初步具备简单模拟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实验训练, 使学生具备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常用电路的连接和参数测试等实验操作能力, 能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能合理选用元件, 初步具备电路故障的查找和排除能力, 会设计简单的电子产品; (3) 培养遵守纪律、与人协作、认真、有责任感等素质。

围绕上述目标, 结合我院学生的特点, 我们提出了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强化实验操作教学, 改进考核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观点。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应以“必需、够用”为度, 既要尊重知识的系统性, 又要追求知识体系的完美性, 应掌握科学技术必要的基础知识, 剔除繁琐深奥的理论推导, 这样既能体现高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层次, 又能突出应用的特点。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多级放大电路和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信号发生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论的相关理论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课程, 务必使学生理解课程的基本结构。懂得基本结构可使课程更容易理解, 有利于识记, 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因此, 我们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后概括为以下四部分:一是元器件篇, 主要介绍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特性和伏安特性, 要求会使用仪器测量其主要参数;二是放大篇, 重点介绍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三是集成运放篇, 是该课程的重点篇, 主要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等;四是应用篇, 主要介绍直流稳压电源、函数信号发生器和正弦波振荡电路等。由于我院招收的学生多数来自高考专科第二批考生, 还有一部分是中职毕业生, 教学中发现生源基础较以前更加薄弱,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引导学生过多地探究“为什么”, 而是重点让学生懂得“是什么”、“怎么做”, 将教学中心转移到重视器件外特性上, 而淡化器件内部原理分析, 这样可大大避免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我院模拟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 学习效果逐步改善。

在课堂讲授中, 结合多种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动画, 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有点兴奋, 以使学生不至于感觉到乏味而打瞌睡、玩手机等。适时地通过师生互动让不太专心的学生回答问题或到黑板做题, 迫使部分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同时也可通过这些环节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避免给部分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困惑。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量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加以调整, 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 还要注重学生的“学”。因为课堂上教师讲授效果的优劣, 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 而在于学生听懂吸收了多少。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两方面必须同步配合, 课堂教学才能生效。因此, 我们强调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范例,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知道我们所讲授的知识是有用的, 而不是盲目的。此外,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开展讨论式教学, 先抛出几个问题, 让学生课后预习, 上课时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课题讨论, 教师适时启发, 让学生不断思考, 提高对知识的认识, 形成师生互动, 再由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归纳整理, 对重点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 教师主导着讨论的进程, 起到主导作用, 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 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大学生在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学会如何学习, 因为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学习中成长的, 所以,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传授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 这样可使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自己主动思考获得知识, 获得学习的乐趣, 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实验操作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实验课和实训课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通过实验课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 获得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得到锻炼。因此, 学生除了要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教学培养自身的职业能力。围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 我们精选了10个基本实验和综合实验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基本实验用于训练基本操作技能, 形成基本实践能力, 如示波器、交流毫伏表、信号发生器等仪器的使用和元器件的识别等;综合实验用于训练一定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实验操作应紧密联系理论知识, 在相应理论知识学完后马上进行实验操作, 这样可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升。为了本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学院在实验室新增了多媒体, 每次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前, 教师将此次实验用到的基本知识给学生复习一下, 让学生明确实验任务, 然后由学生自行实验, 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求助教师。此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们发现, 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实验收获了学习的乐趣, 但也有少数学生在做实验时缺乏动力, 表现出做不做实验都无所谓的样子。为此, 我们改革了考核的内容, 对实验操作也开始进行考核, 以实验考核为驱动, 迫使这部分不重视基本技能练习的学生加强操作技能练习, 慢慢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慢慢地, 这些学生实验报告的书写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抄袭其他同学的了,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测量出了实验数据。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我们还在该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为期1周的课程设计实训。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综合环节, 是对已完成理论和实验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补充、综合和提高。课程设计的题目可以由教师拟定, 也可以由学生自定, 但题目所涉及的知识要有一定的综合性, 即要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课程设计不仅要制作一个功能完善的电子产品, 还需要提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为提高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 整个制作过程由学生自己制定方案、焊接调试、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在此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只起辅助指导作用。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程设计结束后, 可将学生作品进行展览, 让学生进行交流,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考核方式

作为“教”与“学”的指挥棒, “考”似乎更是责任重大。课程考核是整个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次改革前, 我们的期末成绩是按照3∶2∶5的比例分配的, 平时成绩占30%, 实验表现及实验报告情况占20%, 但并不进行考试, 期末理论闭卷笔试成绩占50%。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忽视了实践教学也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更多注重理论学习而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 这样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意义。

“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 “怎么考”是“怎么教”、“怎么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试?这些问题对于高职教育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对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平时成绩占30%, 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笔记情况、平时作业、随堂考查、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期末成绩占70%, 但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项改革值得一提的是实验操作也纳入考核范围, 理论试题和实验操作题目在同一张卷子上, 比例为6∶4, 而且考试地点不再是在普通教室, 而是将考场全部搬到实验室, 学生在完成理论试题后, 可直接进行实验操作的考核, 监考人员 (实验员和专业教师) 对学生的接线进行现场打分, 对测量数据及处理情况在评卷时给出成绩。

理论试题主要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电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电路的设计等, 重点考核对电路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实验操作主要考核电路的识别、电路的连接、电路参数的测量、测量数据的处理和测量结果的分析等, 重点考核对电路的操作能力、测量能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此外, 考核方式从以前的闭卷笔试改为半开卷笔试+实验操作。半开卷笔试时只能带笔记和作业这些手写的资料, 不可以带教材和复印的资料。此项改革主要是迫使学生上课记笔记, 注意听讲, 重视过程学习, 避免学生平时不努力、上课玩手机、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同时也可减轻学生期末复习的压力, 学生学了会用, 会查阅相关资料解决相关问题即可。为了应对部分学生期末考试前大面积抄笔记的问题, 我们对笔记的检查与作业一样, 也是每周上交一次, 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了, 但是看到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也能上课听讲, 教师的付出也就得到了回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 尤其是期末考核的改革,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迟到、早退的现象几乎没有了, 学生开始在很大程度上重视实践操作, 不再像以前那样多数学生只重视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的过关, 而忽略了其他环节也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 评价体系的改变较以前更能反映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收获。由于生源的多元化,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兴趣, 必然也会在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有不同的收获。有的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较多, 有的学生较好地提高了操作技能, 有的学生两者均有较大收获。过去只考核一门课程的理论知识, 无法正确地评价学生的真实收获。改革考试方法, 全面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 比较真实地反映出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 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

我校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进行的这次教学改革, 采用了比较适合学生状况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有利于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考试及格率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实际操作技能也增强了。在后续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发现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较以前有所改善, 因为学生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真正学到了自己能够理解的知识, 也就为后面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都客观反映出我们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鸿征, 张艳.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1 (8) :151-152.

[2]刘一兵.高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3) :81-82.

[3]张敏.高职《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思考及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7) :60, 62.

[4]栗红霞, 付瑞玲.浅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 :104-105.

[5]朱丽娟, 王永亮.谈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7) :26-27.

[6]邓荣.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06 (6) :56-59.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8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实践性很强, 也是学习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程。开设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可以熟悉电子技术的应用, 明白信号是如何产生的还有各种电路的性能, 认识并熟练使用电子仪器, 掌握电子技术的初级方法, 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增加实验方面的经验。

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实验条件差, 主观认识落后

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教学, 两者是相互统一的, 它们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开展实验教学, 主要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教科书所教授的理论, 掌握必要的测试技术和工程技术以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其他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 我国学生的理论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 但是相对的, 其动手能力就比较弱, 缺少创新意识。另外, 如果在我国建立专业的实验室, 在客观条件上其难度比较高, 而且投资也很大;校方管理方面管理政策不到位, 信息也得不到及时的共享;而且高校一直沿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 轻实验, 重理论, 轻课外, 重课内, 在教学实践环节上教师不能给予指导, 学生主动参与的也不多。

2. 实验室建设不健全, 模式单一

近年来已经逐步增加了对于理工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专业实验室的数量慢慢增多。但是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之间, 还存在着一些出入:

(1) 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只是简单的根据教科书来进行划分, 各个实验室内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 实验内容缺乏系统的观念。

(2) 实验内容过于单一乏味。开展的实验课程只是为了验证教课内容进行的一种仿真训练, 实验内容单一, 学生很难得到自主发挥, 限制了其思维广度, 达不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 设备不齐全, 甚至有的设备大大落后于课程建设的需要。

(4) 没有新颖的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们缺乏对实验课的主动性。

(5) 实验教学模式还处在传统的应式教育阶段。

(6)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 实验误差比较大, 甚至实验之后不会出现明显的现象, 导致学生做了实验也无法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 反而更加迷茫和糊涂, 不利于教学效果。

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对策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对实验教学的教学内容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学生们真正的通过实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验内容分为炎症性、提高性以及设计性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 让学生系统的、逐步的由实验操作阶段过渡到科学实验阶段,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1) 加强实验的综合性, 将实验内容进行整合, 提高实验的可行性。例如:将基本放大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整合在一起, 将分离元件和集成电路整合在一起, 通过对较小声音信号的电压放大和功率放大, 让学生听见较大的声音信号。

(2) 提高各实验之间的联系。例如学生们在“直流稳压电源实验”中制造出的电源, 可以用于其他实验, 提高实验部件的应用率。

2. 教学手段的改革

(1) 对学生全面开放实验室

学生们要得到随时使用实验室的权利, 也就是将实验室无条件开放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随时来实验室做实验。这样一来, 不仅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更是实现了实验的最小分组, 一人一组。提高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对于实验课程的兴趣。一旦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新奇的点子, 都可以随时去实验室去验证, 也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意识与科学态度。

(2) 利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课堂教学

在实验课堂教学中,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内部。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与教学交互功能, 将知识信息大量的体现出来, 方便学生们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中教学模式多样化, 原本略有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FLASH动态图等表现形式表现出来, 增加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收录一些实验的真实过程, 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步骤, 在真正动手实验时, 也增加了其熟练度。

结束语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存在了教学模式单一、实验教学环境差等几个问题,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手段上的改革。希望可以借此提高学生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中, 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 教师还要进一步结合电子技术的发展情况, 将课程目的、课程要求、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方法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善, 另外将硬件的仪表与仿真软件结合起来, 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又相互协调, 持之以恒, 这样才能辅助实验课程获得理想的效果。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模拟技术已经渗透了各个科学领域, 各大高校也已经开展了模拟电子实验课, 但是每个学校的教程内容却不尽相同。本文笔者主要论述了“模拟电子技术试验”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希望可以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秀梅.文科院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09) :4061-4063.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9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是针对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主要研究对仿真信号进行处理的模拟电路。这门课的学习是以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为关键电子器件,包括功率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反馈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电源稳压电路等方面的研究。掌握了这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有关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打下牢固的基础。

1 课前的准备工作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比较难的专业基础课,大部分学生反映理解起来会比较吃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下下足功夫,课堂上的理论讲授也要不断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认为课下准备中,最重要的就是讲稿的书写。老师写讲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知识浏览的过程。但光靠浏览是完全不够的,需要不断的充实与积累。因此光靠一本教材是不够的,需要从图书馆借来至少四本相关学科的书籍。这些书籍首先要和教材上的方法进行比较,选取比较容易理解的,这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其次,需要完善教材上的内容,增添重要的,尤其是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这方面主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后,把自己总结的方法和积累的内容记在讲稿上,这将是一笔宝贵的经验总结。幻灯片的制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时,幻灯片的浏览实际上是知识的一个反复回放的过程,因此它制作的好坏,往往决定着一节课效率的高低。幻灯片的制作要以讲稿为主。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由于电路分析和推导较多,幻灯片应以电路图为主,其间加一些简单的说明。但电路图的分析过程和公式推导,要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写清楚,绝对不能加任何跳跃式运算。否则学生在后面的学习将会感到很吃力。对于模电的重要章节,如放大电路的分析基础,负反馈放大电路等,一定要加设习题课。通过习题把书上的重点内容反复回顾,达到进一步理解的效果。

2 课中的教学手段

2.1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

多媒体教学课件融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于一体,形式丰富、形象直观生动,使学生耳目一新。由于模拟电子技术的讲授涉及到很多电子电路的分析。如果采用传统的“讲稿+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必然会浪费很多上课时间,而且学生学习的思路也会打断。所以要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2 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使教师板书急剧减少,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投影屏幕上、老师会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多媒体在课堂上绝对不能占据主导作用。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以电子电路分析能力,测试能力,电路的安装和制作能力为主。如果将所有分析过程全部粘贴到ppt上,那么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就会增大,屏幕切换速度快,学生听起课来就会毫无重点,课后复习就会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对于这门课,ppt上应该仅仅包含电路图部分,而所有的分析过程必须在黑板上一步一步讲清楚,不能有跳跃式步骤。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多和学生交流,通过分析,独立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理论结合实际。

2.3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有学习知识的欲望。各专业学生必须清楚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需求方向和自己的兴趣,以便来确定奋斗方向,激发学习积极性。由于三本学生的学习底子薄弱,加上高考失利,会给他们带来信心足、自卑心重,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等一系列消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期望,信任并施以关注的情感,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得到重视。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较难的专业基础课,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PN结的时候就会很吃力,再加上课下有些学生的自制力较差,不预习功课。后面老师讲的内容根本是一头雾水,上课只为混日子,更有甚者直接逃课。

3 课后的讨论环节

课后的讨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如果专业基础课的底子不牢,那么讨论也就无从谈起。电子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联系紧密,比如数字电子技术要以模拟电子技术为基础,而模拟电子技术又与电路分析的相关知识联系紧密。老师的教学过程也是这样,单讲一门课程的专业知识不够,一定要把相关的知识点提供给学生。当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时,自然就会联想到相关专业知识,一旦记忆模糊,学生自然就会查找,而这个通过查找获取是指的过程本身就是巩固旧知识的过程。当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启发的作用,保留正确的观点,提出新的思路,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观点,加以解释和说明。通过反复讨论,学生不但巩固了旧的知识,在对老师提出观点的思考和认可中轻松地学习并掌握新的内容。课后的讨论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至始至终都要尊重学生提出的观点,不管正确与否,给学生充分的肯定。因为对学生而言,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均有所不同,所以只有将问题交给大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才能使每位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积极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 答疑与考试

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行为,课下老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个别交流是促进师生感情,从而使学生更加重视本门课程的重要手段。比如安排答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在课下与学生除了交流和课程相关的内容之外,更多的是要交流有关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等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课外内容。因为教书不但是教师的责任,而且育人更是教师的天职。在答疑的期间,教师要把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重新让他们接受,教师还应当真诚的与学生交流,敢于和善于用自身的经历、经验和教训去现身说法的教育学生,形成一种平等的、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也会使学生更加认同和喜欢你这个老师,甚至“爱屋及乌”,喜欢上你讲授的这门课,还可以和你成为知心朋友。而对于考试,我想阐述几点,首先,命题的难度和题量要根据培养计划的学时安排和同学们的掌握程度来衡量。接着,难点和重点区分开,比如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这部分内容是难点但不是重点,而负反馈放大电路这部分内容既是难点也是重点。最后,应该出一到两个附加题,可以把学生层次拉开,这样既做到了让大部分学生能得心应手,也做到让个别学生有发挥的余地。

5 结束语

模拟电子技术是公认的“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课程,有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戏称其为“魔鬼电子技术”。而作为教师,必须要把握住课程的特点,结合所教学生的已有基础,不断扩充最新的相关技术进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门电子专业的基础课讲授好。而以上是作者在讲授《模拟电子技术》课时的一些体会,我相信,作为教师,无论教授哪一门课,必须抱着一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的信念,不忘肩上担负的重大责任,这样才能真正的教好书,育好人。

摘要:本文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专业基础课的主要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传授知识与提高能力统一起来。作为一名老师,自己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江巨浪,吴昭方,郑江云,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3]江晓安,董秀峰.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版)[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何红宇,陈国鼎,唐惠玲,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的多样化[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

[5]吴强.高职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电子技术,组织过程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电类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集电子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于一体, 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模拟电子技术的常规教学是:课堂教学、学生实验、课程设计。在常规教学方法中, 学生经常是被动地, 甚至是盲目地跟着教师跑, 很难树立和发挥自己学习积极性。而且传统教学中所安排的实验项目, 多为与课堂所授知识相对应的验证性实验, 与实际应用存在差距, 易使学生感到学无所用。这与当今社会要求职业教育强调实用技能, 强调知识创新不相适应, 从而导致我国现今职业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局面。

一、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应运时代的需求而产生,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被迅速推开。它是众多改进我国现行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具体做法是:第一, 根据教学要求, 首先设置若干个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具有典型功能, 且相对完整的小型电子产品项目。第二, 以这些项目为主线, 将课程教学内容, 进行优化组合后, 有机地嵌入到项目之中。第三,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根据所设计的引导项目, 将学生组成小组, 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个人思考和组内及组见交流等多种方式, 使学生对项目建立总体认识, 并提出初步制作方案。第四, 教师对学生的初步方案进行具体指导和完善, 使其具有切实可行性。第五, 由学生自己动手, 最终完成项目。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 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中心的转变, 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通过项目教学法, 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在观察学生、帮助学生的过程中, 提高了专业水平。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

二、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实践与分析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具体项目。课程项目的选择, 要求教师按照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调查研究后, 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 精选一些既能体现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 同时又有发展前景与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课堂教学感兴趣。

二极管及整理电路、三极管及放大电路、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等, 构成了高职电类专业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进行项目设计时, 要紧紧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而且项目的安排上要先易后难, 有一定的循序渐进性。根据以上原则, 参考其它院校的设计思想,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选用了四个小项目: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语音前置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制作以及简易单通道音响设计与制作。

下面以“语音前置放大电路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 简述如何进行项目驱动教学。

1) 教学目标。依据电路图及元器件参数制作一个语音前置放大电路, 掌握三极管的基本特性和常见应用电路等理论知识, 能够运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基础目标是能够根据电路图独立完成电路的制作与测试, 较高目标是能够根据任务要求自主设计一语音前置放大电路。2) 教学任务。语音前置放大电路的制作主要元件是三极管, 需要掌握的电子电路知识有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特性, 三种组态放大电路性能认识, 多级放大电路特性认识, 负反馈。因此具体任务分为五个:三极管的识别及基本特性测试;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特性测试分析;射极跟随器的特性测试分析;多级放大器的特性测试分析;负反馈放大器的特性测试分析。这些在具体设计项目之前应作为几个任务让学生测量观察数据效果, 总结应用知识, 让学生熟悉采用某种电路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例如负反馈电路。从直观中观察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端时应该是电压反馈, 而取自非输出端时应该是电流反馈。采用电压反馈时有稳定输出电压, 减小输出电阻的能力, 采用电流反馈时有稳定输出电流, 增大输出电阻的能力。那么我们在实际应用时为了增加带负载的能力, 我们可以选用电压反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强调电路功能, 减少计算推导, 要求学生能绘图, 基本明白电路的功能。由于课堂的组织形式是边讲边练, 学生操作过程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这要求教师要先试做, 对仪器仪表使用、测试方法、电路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要了然于心, 能够给予学生合理的解释。因此教师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的转变, 要求教师的素质更加全面。3) 具体实施。学生根据项目要求以及所学知识, 初步设想自己的电路情况。各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并制定设计方案和工作计划 (包括设计图纸、元件清单、制作流程, 调试参数, 性能测量方案等) 。确定设计方案后, 根据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完成电路的焊接、制作、调试。整个过程需要分组完成, 应具备团队协作, 安全操作, 经济节约等职业素养。最后根据设计的测量方案完成测试, 以书面和口述形式总结设计成果。在实际操作中, 学生常因一些小失误造成问题。学生耐心不够, 检查方法不够灵活, 这个时候就比较烦躁, 越烦越难检查。其实有的错误就是因为电路导线连接不结实或者焊点虚焊, 这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时刻提醒注意, 在平时的培养中也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尽量避免类似错误。4) 教学评价。项目课程的操作性及其模块化结构, 十分有利于过程考核。每次课都是一个具体的任务, 学生边学边练, 都会有相应的表现。每次结束时, 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评价, 对表现突出或有明显进步的要表扬鼓励, 对表现不积极的要积极开导,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个项目制作完成后有考核, 分为职业素养考核、基本知识考核以及实际操作考核三个部分。职业素养主要是安全、文明工作, 良好的职业操守, 学习态度积极性, 团队合作精神、交流及表达能力、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分配、组织、协调能力等。基本知识主要是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 主要以口头提问和纸质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实际操作主要是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使用相关仪器仪表工具的能力, 主要看组装、测量以及实物性能。根据课程性质, 各部分的比重可以调整。通过考核,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项目驱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项目活动情境。在项目活动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的价值观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实施两个学期以来, 学生的应用知识积累、实践操作、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常见应用有了较深的认识, 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小制作。

参考文献

[1]魏亚昉.项目教学法在模拟电路学科教学中的实践.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8.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11

摘要: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电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学好,如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也成为从事模拟电子课程教学的教师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推荐使用Multisim软件来教学,通过作者多年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摸索和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使模拟电子技术不再难学和难教。

关键词:高职 模拟电子技术 Multisim软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电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必需的基础和技能。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学生入门困难,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以致模电的知识缺乏,后续课程学习更加困难,最后导致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针对模拟电子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其特点,许多老师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增强了动手实践。作为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师,从事模电的教学多年,也总结了许多的经验,感触最深的就是仿真软件在模电教学中的应用很重要,对学生学习模电激发了兴趣,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生动、易懂。仿真软件很多,在这我推荐使用Multisim软件。

1 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模拟电子技术内容抽象,针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和知识基础特点,引入仿真软件,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试验模拟,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试验结果,理解所学的知识。例如,模拟电子技术很重要的一个章节是放大电路,以往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主要是靠解说或者配有电路图,而整个过程需要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本身的物理、数学知识就薄弱,所以很难理解这块知识。而引入仿真软件后,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就可以边讲解边进行试验演示,实验结果一目了然,不需过多的解释,学生就自然明白了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和放大过程。放大电路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射极电路、共基极电路和共集电极电路,这三种电路的放大功能各不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如果让学生纯粹记忆的话,很容易弄混,不理解的记忆也会很快的忘记。引入仿真软件后,这三种电路的放大特点通过实验现象很容易就记住了,并且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连接电路,对三种放大电路的特点也就记住了。所以仿真软件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并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不再是一门纯理论课,而变成一门实验技能课程。

2 使课程设计的制作过程更加简单

近几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出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为此,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都寄托于每一个项目中,通过每个项目的实际制作来理解相关知识的具体应用。引入仿真软件,使制作项目的过程更加的简单,电路设计和调试过程变得不再繁琐,大大节约了产品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提高了制作效率。例如,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这个项目涉及到三个模块,分别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时,采用仿真软件可以分模块的进行电路设计和调试,通过元器件的更换和参数设置,最终设计出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没有问题后,再购买元器件和进行制作,只要焊接工艺过关,结果就没有问题。这样就省去了对电路反复的测试和调试,也节约了大量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学生通过仿真软件还可以提出各种设计电路,并能很快的通过测试观测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 使课程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实训室和教室

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思路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为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学习一大部分从教室搬到了企业进行,但是实训室无法搬移实训室,这样就为课程的学习带来了许多不便,而仿真软件的使用恰到好处的解决了此类问题,学生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把实训室带到企业或者校外等任何地方,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和实验带来了方便。

4 仿真软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教学

Multisim仿真软件虽然能很好的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电路设计的兴趣。但是仿真软件不能完全取代实践教学,它也有其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如果学生一味的只在仿真软件上做实验,那么学生就会缺乏对真实元器件的封装、性能检测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一定要协调好仿真软件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仿真软件真正服务于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激发电路设计兴趣。

5 结束语

Multisim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内容为高职院校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带来了方便,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的教具,也为学院实训室的建设节约了大量成本。但是仿真软件的使用还不能完全替代实训室,它也存在着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教师在使用仿真软件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真实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熟悉和使用,只有合理使用仿真软件,才能使模拟电子的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才能最大的发挥仿真软件的辅助功能。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使仿真软件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取其所长,为师生的学习创造条件和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建明.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61).

[2]于京生,陈永志,康元元.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11月第13卷第6期.

[3]陶彪,南光群.Multisim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2(08).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篇12

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之关键

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仍然是目前很多教师还在应用的教学方法, 它是以教师为中心, 把教师当作课堂的主宰, 完全决定着课堂的内容和进度, 教师先讲基础理论知识, 然后通过部分实验进行理论的验证。而学生则是知识灌输的对象, 只是消极地对外部刺激做出相关反应, 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而且抽象的理论、验证性的实验根本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也是很多学生到了工作单位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粉笔+黑板”。虽然能使教师与学生交流直接, 实时更改比较方便, 信息保留的时间较长, 学生有时间思考和做笔记。但这种传统的板书教学, 教学手段简单, 教学方法单调。如果教师单纯运用传统的板书教学, 有些抽象的概念和重要的理论难以表述清楚, 学生学起来感觉枯燥、乏味, 教学效果较差。

二、课程教学改革几点建议

1.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研究、轻实践操作培养, 重基础知识讲解、轻实践应用的现状, 这显然不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操作型”技能人才的教学要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模电课程应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首要, 以学会应用为目的, 以知识够用为尺度进行教学内容改革。

(1) 精选理论知识, 降低理论难度。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专业特点, 适当删减教材中繁琐的理论推导、陈旧的甚至不用的知识。例如, 在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时, 由于讲解繁琐、实用性较差等原因, 可适当删除此部分内容。再如, 在讲解各种集成电路时, 可重点强调其外特性和应用, 对内部结构及其电路分析尽量淡化, 甚至删除。

(2) 更新教学内容, 增加新知识。

当前, 在模电的教学过程中, 教材普遍存在滞后于新技术、新工艺的现象, 因此, 进行教学时可针对专业特点, 对教材进行适时更新, 恰当选择和增加一些当前较为实用的应用知识和典型电路, 使模电的教材内容尽可能跟上电子技术的发展。例如, 可通过引入可编程控制器 (PLC) 等, 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使他们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向, 同时, 也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 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手段

(1) 转变观念, 突出教学环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在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 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讨论、去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样, 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 在讲解整流滤波电路时, 针对不同元件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时, 可通过让学生亲自做实验, 更换不同的元件或元件参数, 观察波形的变化, 自己得出结论。这样, 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同时降低了教师的讲解难度。

(2) 引入多媒体,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逻辑性强, 内容抽象, 原理复杂, 过程繁琐, 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进行讲授, 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产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同步进行, 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引入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 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逼真, 使抽象概念具体化, 使微观的概念宏观化, 能够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而且具有可重复性。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在教学课件中, 把具体的教学信息, 要学习的概念、定律和应用内容通过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传媒方式转化为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的影像传递给学生, 使学生耳闻其声, 目睹其形, 感受到真实的东西, 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通过课件中的情景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联想思维。例如, 在讲述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的结构时, 仅凭空洞的理论来说教, 很难给学生以清晰深刻的印象。若是讲完三者的结构组成及种类后, 系统地放一段《电子元件》教学视频。什么是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它们的外观、种类及应用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而且利用多媒体教学也可以快速、高效地把新知识、新产品引入课堂, 从而弥补教材的滞后性, 使高职教育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

另外, 在教学中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就能起到相辅相成、扬长避短的作用, 教学效果会更好。比如, 对于典型电路的分析方法、典型的应用电路等可采用板书教学。这样教师能够发挥个性化教学, 学生也有时间思考和做笔记, 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3. 结合课程特点, 采用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

(1) 类比教学法

模电课程的学习相对比较枯燥,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使学生能更容易的理解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可以适当采用一些形象化的类比。比如, 各种半导体器件参数对实际设计电路时的器件选型十分重要, 需要正确理解各参数意义。但有关器件参数的知识比较琐碎,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不够重视, 受学时所限也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详细讲解。因而初讲二极管主要参数时, 可作一个比喻, 将二极管比作鞋子, 有不同用途的鞋子, 比如凉鞋、棉鞋、旅游鞋等, 也有不同用途的二极管如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等;鞋子由不同厂家生产, 同样二极管有许多生产厂家。人们会根据什么情况穿, 买哪种鞋;喜欢什么品牌, 从而选择厂家。但最重要的一点, 需要清楚鞋子的号码, 才能穿着合适,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就好比鞋的号码, 是设计电路时选择合适器件的依据。这样通过形象类比, 使学生清楚器件参数的重要, 知道器件参数是怎么回事, 对于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各项参数意义学生也更有兴趣去理解和掌握。因此适当作一些形象化的类比, 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 提高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2) 比较教学法

模电课程中各种电路比较多, 容易混淆, 教学中使用比较教学可以使学生更清楚的掌握各种电路。比如, 晶体管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有共射、共集、共基三种接法。教学时将这三种基本接法电路进行比较, 首先从电路类型来看都是放大电路, 这是其相同之处。再分析其不同, 先从接法上让学生清楚三种电路名称的由来, 从而使学生能分辨晶体管构成的某个基本放大电路是哪种接法, 然后对三种接法电路分别分析比较, 得出各自的特点, 再根据各自特点阐明各种电路的主要应用。这样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能很容易的辨别出这三种电路, 知道其特点, 在电路中的作用。

(3) 问题教学法

即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设置适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新的问题, 从而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比如, 在讲解差分放大电路时,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清楚了旁路电容在交直流分析时的不同处理, 这时可以设置问题, 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发射极电阻Re两端是否可以接一旁路电容?学生通过对该种情况下对差分放大电路的交直流分析, 从而不但清楚Re两端不可以接一旁路电容, 还加深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中发射极电阻Re的重要性。从教学的效果来看, 通过在课堂上设置适当的问题, 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 提其学习积极性。

(4) 引导教学法

模电教学涉及电路类型多, 变化复杂, 仅凭教师的分析、归纳、总结, 要让学生彻底掌握每个电路的原理, 是绝对不可能的。针对这种现象,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精讲和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关键电路,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既开阔了学生的思维, 又让他们掌握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比如, 讲授“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时, 对“虚短”、“虚断”的概念及其在电路中的特点进行精讲、细讲, 然后引导出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让学生分析推导出U0与Ui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输入量换相引出同相比例电路让学生演板分析, 采取学生互评、总结, 直至得出正确的分析方法。然后由浅入深, 继续改变电路, 分别引出同相加法、减法器, 让学生共同讨论, 最后得出一系列线性条件下集成运放的分析方法及结论。通过学生思考、自主分析与讨论, 不但掌握了线性条件下集成运放的分析方法, 还培养了他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4. 注重能力培养, 改革实训教学

模拟电子技术实训课是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理论到实践, 实践向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 因此, 实训教学改革应以加强和开拓学生的分析、思考与动手能力为目的, 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革:

(1) 改革实训内容, 建立新的实训模式。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知识应用及创新能力, 必须建立新的实训模式, 改革实训内容。采取应用实训与基本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合理设置实训课程, 减少验证性实验, 适当增加应用性、综合性实训内容, 尽量避免照本宣科, 按步就班的实验, 侧重实际操作与实训内容的结合, 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 提高教学效率。例如, 可适当减少模拟电路中单元电路实验。

(2)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操作, 通过设置一些合理的, 有创造性的实训, 引导学生在实训中理解、掌握、巩固所学知识。例如, 在讲解桥式整流、滤波、稳压电路时, 可指导学生每人动手做一个直流电源。又如, 在讲解OTL、OCL功放电路后, 可以指导学生做一个电路, 在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后,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 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深入地查找问题的症结, 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摘要: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实践, 针对当前课程教学的存在问题, 从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实训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提出对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宋晋伟.浅谈电子技术教学改革[J].陕西科技, 2010.

上一篇:课堂提问之技巧下一篇:畅销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