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2024-07-25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精选11篇)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1

模拟电子技术是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 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门课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和学习状态,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1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因材施教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偏重工程应用, 很少研究纯理论性的问题, 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大都基于工程实践的观点进行。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归纳为:首先, 在内容安排方面, 按“先器件后电路、先小信号后大信号、先直流后交流、先基础后应用”的原则进行安排。力求按“提出问题, 突出主干, 理顺思路, 启发引导, 总结规律, 举一反三”的原则进行, 沿主干方向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承前启后、相互呼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本课程是我院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两个专业的学生初次学习电子技术的课程,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状态和知识水平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基础知识薄弱, 学习能力差, 学习兴趣不高等, 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入门难, 我们认为难就难在学生对基本概念似是而非、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不牢、基本计算方法应用不足,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特别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并力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教师还要做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在每一讲中, 力图沿主干方向, 重点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 使难点分散, 利于学生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由于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的自动化, 定量分析往往借助于机器实现, 从而要求设计者更侧重于电路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突出定性分析, 构筑电子电路系统。在教学内容上, 除了系统讲授电子电路的“经典”内容外, 适当引入电子技术的新器件、新技术、新方法, 以扩展知识面, 开阔视野, 适应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 可以将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众多软件引入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手段, 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掌握所要求的内容, 作业和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对于类似本课程一样的专业基础课, 在习题的数量、难度、广度等方面都应该有较高的要求, 以强化训练。2与实践环节相结合, 使理论水平更扎实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应该注重实践教学, 使学生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 进一步加深对理论课讲授内容的理解, 并应用于实践,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针对我院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的安排上, 要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从而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扎实。教师还要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多让学生做一些自主设计的实验题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做到使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在实习方面, 多安排一些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实习内容, 参观与本学科所学内容相关的一些工厂, 并进行实地锻炼。还可以聘请厂里具有丰富工程项目实践经验的专家人员来学校指导学生实践。另外, 电子大赛的参加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水平。竞赛是对课堂理论知识和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综合测试和培养, 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系内开展电子竞赛, 并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3结语模拟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且产品覆盖各个技术领域的电子行业, 这就决定了这门基础课是一门不断有先进技术内容注入并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所以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 注重与实践有机结合, 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以“两强”为培养目标,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模拟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学校条件及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理论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与时俱进, 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好的改善和提高。

摘要:本文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习状态, 并考虑到独立学院的教学条件, 具体分析和阐述了如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 开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 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为社会培养创新能力强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实践,独立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民昌.模拟集成电路系统 (第2版)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8

[2]李卓.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探讨.农业科技与装备, 2009, 3转贴于233网校论文中心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2

一、选择题

1、问题的解决一般涉及要素。

A、必要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B、初始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

C、初始条件,目标,障碍,解决办法 D、必要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 正确答案:C2、教学评价可分为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A3、教师通常在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下,制定出一份教学计划。

A、社会、学生、家长和课程B、学生、家长、学校和课程

C、学生、学校、课程和情境D、社会、学生、课程和情境

正确答案:D4、在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改革中,教师作用将发挥得最好的是

注:圆圈代表教师,方框代表学生

正确答案:C5、根据整合的深度,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划分为

A、完整型和创造型 B、综合型和创新型 C、完善型和创新型 D、建构型和创造型 正确答案:C6、英国ICT总体战略将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体现了的思想。

A、全体教育 B、全面教育 C、素质教育 D、全纳性教育

正确答案:D7、信息技术对阅读能力的新要求是

A、电子化的阅读能力和快速阅读的能力 B、超文本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的能力

C、电子化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理解的能力 D、非线性的阅读能力和有感情阅读的能力 正确答案:A8、以下哪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

A、有意义接受学习B、直接教学 C、真实性任务学习D、模仿学习

正确答案:C9、操练与练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A、自由练习,集体练习,作业练习B、有指导的练习,集体练习,独立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合作练习,独立练习D、自由练习,集体练习,测试练习正确答案:B10、工业教育中微米的操作之类的内容包括在模拟之中。

A、实物B、物理C、情境D、程序

正确答案:B11、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的目标属于领域。

A、情感B、认知C、生理D、动作技能

正确答案:A12、格罗斯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

A、本体性只是;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情景知识;自我的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C13、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关键。

A、校长 B、学生 C、后勤人员 D、教师

正确答案:D14、程序教学适合。

A、问题解决 B、创造性思维 C、批判性思维 D、简单知识和技能

正确答案:D15、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历史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互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A、华生 B、布鲁诺 C、皮亚杰 D、维果斯基

正确答案:D

16.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观论坛将数字技术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正和方式成为

A.信息化学习B.多媒体化学习C.数字化学习D.素质教育

正确答案:C

17.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学习者通过核查,一旦发现了问题,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A.自我调控 B.自我监察 C.自我管理 D.自我评价

正确答案:A

18.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过去经验和现在学习的整合;学科与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个人和社会的整合。

A.内容和知识的整合 B.内容和技巧的整合C.知识和技巧的整合 D.价值和内容的整合正确答案:B

19.是阅读理解的前提,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使学生可轻松地扫除阅读中地生词障碍。

A.字面理解B.评断理解C.表面理解D.深层理解

正确答案:A

20.在美国地“社区”案例中,“使用绘图软件制作家庭成员图片”的活动是NETS绩效的指标。

A.使用各种媒体和技术资源进行指导下的学习活动

B.使用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准确而恰当的术语进行关于技术的交流

C.使用与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多媒体资源支持学习

D.使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和其他技术设备 正确答案:D

21.下面的不属于科学课程

A. 历史B.化学C.物理D.生物

正确答案:A

22.火山的形成全过程甚至是上万年的地质事件,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来实现教学目的,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方法。

A.模拟人眼不可感知的地理事物B.模拟对占据空间广的地理事物

C.模拟发生过程时间跨度大的地理事物D.模拟微观地理事物

正确答案:C

23.幻灯片制作时,是错误的做法。

A.动画要多,声音要多,文字要多B.色彩搭配适宜

C.构图要力求简明,图形、标题、文字标注三者并重

D.注意画面的美观,各帧风格统一

正确答案:A

24.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四个环节

A.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正确答案:D

25.在英国高级数学阶段的教学大纲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方法开展数和代数的教学

A.学生能使用软件来考察图形性质的转化和它们的效果

B.直接将信息技术与所学内容结合C.学生使用电子表格构建公式,对情境模型化

D.学生能使用数据库或者电子表格提交他们的发现和展示数据

正确答案:C

2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不是国家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组织教师培训,延请专业研究队伍进行教学实践与科研工作指导

B.规划信息技术与国家课程内容标准的可能的整合点

C.建立全国性的教育信息数据中心

D.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标准

正确答案:A

27.教学设计一般主要包括等步骤

A.设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B.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学者学习资源、学习材料和多媒体;设置教学环境

C.设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程序;学者教学形式、学习活动、学习材料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D.设置教学目标;确定学习内容;学者教学形式、学习资源和教学媒体;设置学习环境 正确答案:C

28.fogarty提出三类十种课程整合的分类模式,其中第一类为单一学科整合,包括

A.次序并列式、共有式、张网式B.张网式、串联式、整合式

C.沉浸、网络式、分立式D.分立式、联立式,窝巢式

正确答案:D

29.PowerPoint用于书写本帧幻灯片的说明内容的是

A.幻灯片视图B.工作区 C.大纲视图区D.备注页区

正确答案:D

30.英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课程标准(1999)建议教师将知识点与英语学科的教学知识点整合A.“从大量来源中收集信息” B.几何画板C.图形制作D.图形修改

正确答案:A

二、判断题

1.发现学习只适用于自然科学,不适合用于社会科学。(错)

2.{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3-5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使用电信技术和在线资源(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环境)参与合作解决问题活动,为课堂内外的受众提出解决方案、创造知识产品。(对)

3。教师的原有基本功“三字一话”是指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对)

4。教育理论的特点之一是发展快、更新周期短,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个新的阶段切入,它的获得可以通过短期的突出培训达到目的。(错)

5。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灵活的认知工具,如数据收集、处理、表达、交流等方面的工具,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发展。(对)

6.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段周期和长周期两种。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错)

7.自然的学习应该是围绕主题进行整体的学习,以整体的理解取代鼓励的事实的记忆。对

8.教学计划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制定的。(对)

9.布鲁纳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把知识转化为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形式,以表征系统发展顺序,作为教学设计的模式,让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对)

10,让学生通过操纵模拟的系统掌握实验步骤,然后进入真实实验室,可以有效的减少实验中的操作失误。这时计算机模拟实验起到预备实验的作用。(对)

11.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是否有效,有赖于学习环境、学生特点和教师等三大因素的相互影响。(对)

12.教师用来增长自己整合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观摩或者案例分析适合于传授知识性的东西,讲演适合于掌握技能性的东西,凡是或者活动适合于态度的转变。(错)

13.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错)

14.软件导航的制作是教学信息的组织结构特点为基础的。(对)

15.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教师学要根据所选择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以及组织形式,适当的安排、调整学生的座位、电脑排列方式。(对)

16.正资料相互依赖指其他组员受到奖励时,每个成员的奖励也受影响。(错)

17.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涉及网页制作、编程兴趣小组、网络知识、电脑美术与动画、校园信息周报、等级考试、信息学奥林匹克等活动课程之中。(错)

18.电子阅读是一种成本高、低效率的阅读方式。(错)

19.教师角色的变化不只是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技术只是角色转化的催化剂。(对)

20.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复制过程是在头脑中以表象和语言的形式保存所观察的行为。(错)

21.听、说、读、写字是英语教学生手段,不是目的。(错)

22在ppt演示软件中,先将并列关系的知识点列于一帧中,然后分别通过超连接的形式链接到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帧,这是线性的纵向导航。(错)

2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应适当同时包括信息技术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两个方面。错

24.认知心理学在反对行为主义的浪潮中兴起,强调要研究人的头脑内部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分为两种范式:信息技工论和建构主义。(对)

25.传统的历史教学中,难以实现体验式教学,而信息技术可以被用来模拟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对)

26.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围较大,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目的是改善学习。(错)

27.认知主义理论认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不同的结构起作用的。(错)

28.人本主义者罗杰斯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对)

29.“信息高速公路”是第三次信息革命的标志。(错)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3

[摘 要]工程测量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既有丰富的测绘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在工程测量理论教学过程中,如何搜集资料、处理教材、创设情境等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可以将模拟教学法应用到仪器操作,测量原理、方法和步骤中去,并在实施过程中改进模拟仿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模拟仿真法 工程测量 模拟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9-0169-02

工程测量课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科目,既有丰富的测绘理论,又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技术。现阶段,本课程用得最多就是“教、学、练、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教学效果较好,因为教学组织灵活,先在教室上课,学习测量的基本知识、方法以及仪器的构造和使用,然后学生分组进行实训,老师进行现场指导,必要时进行操作演示,但实际上上课班级人数较多,教学效果一般。主要表现在:在课堂上讲理论时,不够形象、具体,学生感觉空洞,理解较难,进而使得书本与实际差距较大,再到实训时稀里糊涂的就混过去了,而且学生每学期课程门数较多,接下来又很少有时间去总结。通过多方调查和经验,发现“教、学、练、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课堂理论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怎样吸引学生,怎样让枯燥的文字变得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能够使“学、练、操作”得到升华,关键就在理论的“教”上。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肯定是应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讲授、板书讲授、网络学习、视频教学、示范教学、项目教学、模拟仿真法教学等,其中模拟仿真法一定得用到位,才能真正实现实践是理论的巩固和升华。

一、模拟仿真法的基本介绍

在工程测量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从搜集资料、处理教材、创设模拟仿真情境或实际工程情境等方面入手,实施模拟教学并在实施过程中改进模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让仪器的操作,外业的测量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模拟仿真教学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近似真实的学习环境和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模拟仿真法的如何应用

工程测量的第一、二章是绪论,是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知识,但也会用到模拟仿真法,如在高斯投影的教学中,主要依靠PPT动画模拟仿真一个椭圆柱体横向套在地球上的过程,如图1。

第三章是水准测量,在学习完水准测量原理后,对于水准仪的认识和操作主要应用到了模拟仿真法,特别是圆水准器的调平过程中利用动画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再以实景动画的形式模拟一个测站测高差的过程,将整个外业操作完美准确的显示在学生面前,最后再到室外,模拟施工现场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仪器,测量高程。实习任务:按等外水准测量要求,每组完成一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任务。这样,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章角度测量的教学中,首先学习角度测量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多媒体模拟仿真角度的测量过程,而且特别对于经纬仪的安置过程,在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门能够非常直观形象地了解整个过程,便可利用视频来模拟仿真整个过程。最后同样再到室外,模拟施工现场环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仪器,测量水平角度和竖直角度,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第五章是距离测量,距离测量原理比较简单,但是钢尺量距主要牵涉到直线定线,而直线定线对于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同样利用PPT的动画模拟仿真定线过程,没有多余的文字,有的只是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

第七章是对于导线的内业计算,此时主要采用的是板书加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而对于前方交会,后方交会,三、四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层测量仍然大量用到三维动画进行模拟仿真法,让学生在理论课上就能掌握操作应用全过程,再通过外业的实训练习,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第九章教学中通过外业的实景动画模拟仿真了整个地形图的测绘过程,包括测量和绘图。

三、总结

(一)搜集相关资料,做好知识准备

这里所说的准备包括三方面,即教师的心理准备、知识准备和模拟仿真的演示准备。第一,老师必须要有耐心、细心、用心的心理准备,一个思路,一个场景,一个动画需要花老师很多精力与时间去思考和与同学交流;第二,要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的知识储备,俗话说:想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第三,要认真制作模拟仿真的整个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如flash、ppt自身动画,利用CAD等制作动画,让很多单单用语言很难让学生完全明白的知识,能够非常形象、直观、准确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二)从实际出发,大胆处理好教材

教材应该为教学服务,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的整合教学内容,甚至可以放弃教材提供的内容自编教材,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果和技术手段,使知识结构逻辑性、结构性更强,方便学生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创设工程实际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应用是教学的目的,创设逼真情景与实际工程环境,让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直观清晰的理解,而且知道如何应用,这不仅有利于理解知识,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其好奇心、求知欲,就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直观形象的情景以及与实际应用相符的工程测量环境,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能知道如何学以致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发挥教师的导引作用,不断与学生互动,强调师生共同参与

在模拟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潜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得被动地跟着学生的思维转。相反,模拟仿真教学法更需要教师做好模拟仿真的情境和过程的引导,并且教师的引导应贯彻课堂的始终,做到精导妙引。同时,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改进模拟仿真情境、动画、过程,真正做到在工程测量理论部分的教学中,让枯燥的文字变得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让学生一目了然,真正准确理解知识,使在“教、学、练、操作”一体化的教学中,“教、学”落到实处,“练、操作”得到升华。

模拟仿真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尤其对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能够做得更好,需要长时间的从实践中去探索。在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此教学法能够让仪器的操作,外业的测量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此方法比单纯的教师演示教学更合理。教师在教室演示时,整个教室坐的人很多,一般都是三四十到七八十个,因此只有少数人能看清楚老师的演示过程,而通过多媒体的模拟仿真情境和实际工程环境,就能够照顾到所有的同学,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艳梅.仿真模拟教学法在“财务管理与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1(35).

[2] 刘文社.采用仿真模拟方法,创新实训教学模式[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2).

[3] 姜树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教学组织与实施探索[J].大学教育,2012(3):48.

[4] 聂志红.《工程测量》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5] 赵宝锋.工程测量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矿山测量,2005(3).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4

一、模拟教学法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意义

模拟教学之所以具有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可行性,是因为从其内涵与特点看,它迎合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符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需求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不仅理论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因而这门课程要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模拟教学法在教学中则能模拟临床病案,要求学生扮演医生或者患者,亲自体验感受病案情境,以病案问题为素材,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病案问题,从而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二)应对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需要

从当前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看,一是教学内容存在深奥、难懂之处。从模拟教学的特征看,它能够把抽象的深奥的理论与鲜活的临床案例结合起来, 使这些内容通过具体直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二是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带来学生的厌学问题。模拟教学法能积极改善这一状况,使学生身临其境,整个教学活动可以“戏剧化”,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三)有助于实现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目标

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为培养现代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模拟教学强调学生的体验,如角色扮演、实验操作,就是要将学生投入到具体的临床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素质。因此,模拟教学法的实施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值得一试。

二、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选择教学对象

以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院2014级中医学专业的84名本科生为对象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班(2014级本1班42人)和对照班(2014级本2班42人),两个班学生在性别、年龄、素质比较中,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医学生采取模拟教学法,对照组仍按原来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法,不展开模拟情境。

(二)确定实施方案

1.设计模拟计划。课前教师研究并确定模拟计划, 制定教学提纲。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中医基础理论课主要章节及内容的项目。教师先要准备好相关的教学工具,选出典型病案,初定拟演内容。

2.开展模拟教学。(1)课堂模拟教学。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声、色于一体,将中医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直观化。例如,在讲经络学说时,使用针灸模型小人,并和西医的解剖图谱相结合。对阴阳学说,以太极图阴阳鱼的运动说明阴阳的关系。

(2)实践模拟教学。1模拟实验室教学:在讲授五行学说时,利用生物演化的数学模型提到中医理论“五行”。 用刀将苹果横向剖开,苹果的内部,有一个含情脉脉的“五星”———五行模型的果核。五星者,五行也,五行源于五星,却蹲在苹果的心脏里。这五星,是必然的, 偶然的?是变数,或是常数?是奇数,或是偶数?拓宽实验内容:读懂苹果各处的“五行”模型。2模拟患者:通过角色模拟现实情境,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 在实践中理解消化知识,并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基础。在讲授脏腑理论及经络学说时,让学生在同学的身上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分析。3模拟诊疗:学生自己举例,提出一些身边的亲朋好友甚至是自己的病史,由教师模仿病人,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四诊采集的素材由多媒体媒介(如模拟人、图片、声音等)提供,学生进行病案的采集和分析,最后模拟做出最佳诊断,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教师针对结果评判对错。

3.评价结果。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一是要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期末考试。二是采取问卷法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评价模拟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进行结果检验

1.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为: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5.6分,对照班学生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1.5分。显然模拟教学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有利于掌握理论知识。成绩说明模拟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显著优于原来的教学模式。

2.学生评价。针对模拟教学模式,对实验班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5.6%的学生喜欢模拟教学法,92.3%的学生认为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88.5%的学生认为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90.8%的学生认为促进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98.8%的学生认为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90.8%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能力和综合素质。由此可见,模拟教学法完全能够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良好教学方法。

三、结论

实践表明,采用模拟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重要价值可归结为以下方面:(1)有利于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在理论授课中利用模拟法,不再有传统教学的乏味和枯燥,抽象的理论显现得直观化形象化,变得丰富多彩,使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情景,比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2)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学就不应当是教师传递知识和学生接受意义,而应该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环境和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1]模拟教学法符合这一建构主义的教育观, 学生成为主角,每位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状态。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3)模拟教学方法富有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种“基于情景的学习”[2]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模拟教学中, 学生都经历了查找资料、设计方案、讨论发言、模拟操作、总结评价等一系列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模拟病案过程中,学生要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处理实际问题。(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模拟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模拟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在模拟教学活动中,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体会到模拟法的优点,调查也说明教师和学生都乐于采取这种方法。相比其他教学模式来说,学生的兴趣更高,教师的劲头更足。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存在弊端,主要是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3]。而模拟教学恰恰是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使课堂演绎现实生活的场景,从而使课堂具有了生机活力与乐趣。模拟教学法具有那么多优势,主要是因为它综合了多种教法的优点于一身,相对于单纯的教法,比如传统的讲授法来说,其实它是一种综合型的教学法,它需要和其他教法交织在一起,否则就无法发挥其作为。模拟教学法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比如应用多媒体进行仿真虚拟情景,可以说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法;用模拟情境演示深奥抽象的理论时或者学生扮演角色处理临床问题时,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这就是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模拟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应用主要是模拟临床病案,让学生扮演“医生”或者“患者”进行模拟诊断活动,其实这也应用了病案式或者说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很多时候要求学生动手、动口,实际操作,其实质就是中医学科的实验教学模式了。所以说,模拟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式、实验式等教法都存在交集,在实践中,教师要对这些方法都能够熟悉,这样才能成功实施模拟教学,做到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潘俊.情景模拟教学法研究[J].广西教育,2013,(3).

[2]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篇5

摘 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生分层次及教学实践等新的教学观点,在教学中已运用了一些改革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教学互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基本概念多、理论分析及数学方程式较多,而且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各种电子器件纷繁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均在课本里,为了我院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与实践中涉猎的各种知识点融合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运用技能的培养。

一、教学观念转变

以往的教学多以板书授课为主,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师和学生的心中已根深蒂固,而现今社会飞速发展,朝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器件已普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这样一门电子基础课程来说,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已迫在眉睫。

教师的责任在“教”,如何很好地教却是一个难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是教师在“教”,如何将“教”与学生的“学”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目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在开课之前详细地掌握学生的铺垫课程是否掌握得扎实,授课前与学生有一个短暂的“教与学”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向人性化发展。其次,教师应与时俱进,把教学与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书本与现实不再那么遥远,从心里不再排斥课本。再者,教师在教的方式上可以尝试一些创新的观念,以板书、多媒体、实验、企业实践、毕业生回访等不同的、新颖的方式让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感觉由“难”转化为生动有趣。

教与学的关系可以转换,只要教师把观念不仅仅局限于“教”,而转向教学互动,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将相对于之前的教学模式要容易许多。

二、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整合优化

模拟电子技术是目前集成化、自动控制的基本手段,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必然要将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产品案例联系起来作为最新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章节,我们追踪最新技术,增加新知识,将基本理论与现实知识整合优化,便于学生学习。比如讲解PN结、二极管、三极管时要将市场上应用的一些产品拿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识别,及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并能让学生主动思考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吸收。当然,如果教学条件达不到的话,就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上网查看最新信息,甚至有条件可以让学生去电子市场做一个调研,既能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分析能力。

将模拟电子技术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进而优化课时容量,这样既解决了课时少容量大的难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对于我院模拟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已进行的一部分尝试教学,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与时俱进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较多的课程,在教学方式上要运用形式多样的手段,避免单一枯燥的板书教学,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课堂,优化了教学方式,调动了课堂中学生烦闷的氛围,在模拟电子技术中一些生涩枯燥的原理叙述。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及一些企业生产实例生动直观地讲解。例如,对于抽象的PN结多子与少子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以及复合过程,可以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演示,让学生轻松地理解这一物理变化过程。在后续的PN结单向导电性知识点,学生也会相对容易地理解这一过程,能大大缩短课时,而且比以往的单纯知识灌输效果要好很多。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多种仿真软件,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关键参数的设置等,学生会深刻地理解电路,并能够准确地分析电路。比如目前流行的仿真软件Multisim、Proteus都可以作为模拟电子技术课堂使用的软件,让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与实验很好地结合,克服以往实验与理论的脱节。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根基,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与参考书,在作业和实验等方面也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问题;在同一个班级教授一段时间,通过课堂提问及小测验等,了解学生的水平层次,教学的不同阶段可分为几个“小班”,针对“小班”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直到掌握的内容大致相同;再灵活掌握教学进度,这样的教学将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觉得“我做不做作业都无所谓”,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改革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与时俱进,“教”与“学”融合为一体,模拟电子技术的“难”学将会变得容易许多。同时为我院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3.教学实践拓展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随着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科技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增多,运用上述的改革教学方案,将会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了加强教学互动的效果,本文提出教学实践可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仿真软件和实验、电子竞赛等科技活动,拓展应用,能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加强实践,扎实地掌握这门课程的精髓;另一方面,结束本门课程后,创造机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实习,做基本的绘图、读图,在一线生产流水线上制作电路板,让学生真正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融为一体,学以致用。理论为实践服务,模拟电子技术这门对学生较难的课程,通过实践的锻炼,相信难不再会难,学习的心态也会发生变化,教学实践在教学改革中是最重要的一环,实现教学实践拓展应用,我院的学生将会更加自信从容地面对未来就业。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电子基础课程,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实践三个方面提出新颖的教学改革方案,主要实现分层次教学、教学实践、教学互动等教学观念,改善现有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弊端,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为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电子理论及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丽丽.模拟电路的教学体会与改革[J].人力资源管理2010(06).

[2]胡体玲.模拟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03):83-84.

作者简介:

弓美桃(1984— ),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扩频通信与数字通信。

韩天荣(1964— ),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技术与信号。

王新智(1978— ),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集宁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6

关键词:图式理论,英语模拟导游,教学

1图式理论

图式 (schema) 这一概念首次由德国哲学家Kant提出, 他认为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相关联才有意义。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将其发展为图式理论, 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 “是储存在学习者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学习者知识库吸收新信息的过程” (Bartlett, 1932) 。Bartlett认为读者应根据自己先前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某篇文章的意义, 这种背景知识的结构就是图式。美国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进一步完善了该理论, 他认为图式是“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 (Rumelhart, 1980) 。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接触或认识新事物时, 头脑中已经存在的图式会把新事物与相关的已知事物联系起来, 通过大脑的能动反映, 激发出认识新事物的图式, 再依靠这些图式来解释、预测、组织外界信息。

图式是信息在长期记忆中的储存方式之一, 包括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包括文化知识、语用知识和专业知识;形式图式包括文字符号、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结构以及语义框架等知识。如果图式欠缺或不完备, 则语言表达缓慢, 语言不得体或表达方式枯燥。因此, 加强对学生图式知识的导入非常重要。

2英语模拟导游课程教学

《英语模拟导游》是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涉外旅游等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 也是全国导游证 (英文) 考试中的必考科目。该课程依照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地方旅游市场实际需求开设, 旨在通过讲解与示范、演练与实践等活动, 使学生熟悉导游的服务程序和规范, 促进学生英文导游职业素质的养成, 提高其旅游情境下的英文交际能力, 最终建构其景区景点的英文解说能力, 初步具备独立带团的能力。根据笔者的模拟导游教学经验、导游证考试和模拟导游大赛辅导经验, 高职学生大多英语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在预习英文景点讲解时抓不住重点;听完教师的模拟讲解后, 机械地模仿或单纯地背诵教科书上提供的导游词, 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移动时代下信息的飞速发展要求导游的知识也要不断更新, 单纯记住某一教材上的几个景点讲解远远不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重点应由具体的课文内容学习转变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训练。本文试图引入图式理论来分析英文景点讲解的方法, 提高模拟导游教学效果。

3图式理论对英语模拟导游教学的启示

海南省导游资格证考试中现场模拟导游的景点共22 个, 各高职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模拟导游课程也围绕这些景点的讲解为主要教学内容。但这些景点数量多, 内容繁杂, 以每周4课时一学期共64~72 节课时计算, 在有限课时内无法展开全面的学习。英语模拟导游教学应该将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结合在一起, 做到连“点”成“线”, 扩“点”为“面”。

3.1内容图式

教师可根据景点内容和特点将其分类, 如历史景点 (海瑞纪念园、五公祠、东坡书院) 、文化自然景点 (南山文化旅游区、南山大小洞天、博鳌亚洲论坛会址、东山岭) 、公园类景点 (万绿园、鹿回头公园、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 、热带海滨旅游区 (假日海滩旅游区、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天涯海角) 、热带植物景观 (兴隆热带植物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景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东郊椰林) 、岛类景点 (蜈支洲岛、分界洲岛、南湾猴岛) 等。不同景点的英文模拟导游词有共同的内容图式, 包括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主要景点区域以及旅游价值等。教师可以模拟示范讲解某一类型景点的代表。以天涯海角为例, 其内容图式可总结如下:

1) Location: Tianya Haijiao is situated about 20 kilometers to the west of the Sanya City, with Maling Ridge at its back.

2) Area: The total planning land area is 10.4 square kilometers.

3) Scenic spots: Combining the tropical scenery, historical relics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ogether, several groups of rare stones constitute the core of the spot.

4) Travel value: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Tianya Haijiao are more than 100 million yuan. Visiting Tianya Haijiao is the essence of the tour in Hainan.

在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模拟以上内容图式, 介绍同类型的景点, 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

1) Location: Yalong Bay National Holiday Resort is situated25 kilometers away from the southeast of Sanya city.

2) Area: The beach is about 7.5 kilometers long and the total area of the resort is 18.6 square kilometers.

3) Scenic spots: There are three most popular sightseeing spots in Yalong Bay. They are the Central Square, the Seashell Exhibition Hall and the Butterfly Valley.

4) Travel value: Yalong Bay is the only national resort with tropical features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natural beauty, it was called“the first bay under heaven”.

3.2形式图式

概况介绍之后可以根据形式图式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 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等。历史文化景点可以采用时间顺序, 自然景观可以空间顺序或者几种形式的结合。以天涯海角景区为例, 其英文模拟导游讲解主要采用空间顺序, 如下:

Along the beach there stands a huge stone with 4 big characters“Hai Pan Nantian”... On the opposite, there is a 7-meter-high stone with the inscription“Nantian Yi Zhu”... Walk forward for about 500 meters, and there are the famous landscapes of“Tianya”and“Haijiao”...

通过以上移步换景的介绍, 学生能初步掌握天涯海角景区的“点”, 并连成了一条“线”, 即“海判南天”——“南天一柱”——“天涯”“海角”。想要进行更加深入的介绍, 就需要重新启动内容图式, 对各个“点”进行挖掘和探索, 扩“点”成“面”。以上述景点中的“南天一柱”为例:

Location & height: On the opposite of“Hai Pan Nantian”, there is a 7- meter- high stone with the inscription“Nantian Yi Zhu”.

History: The four words were carved by Fan Yunti, a government official in the reign of Xuantong, Qing Dynasty.

Travel value: Nantian Yi Zhu is a poetic description of a pillar holding up the southern sky. The scenery of this spot was printed on the back of 2-yuan-RMB, the old edition.

学生也可以模仿以上述形式图式, 先连“点”成“线”, 分别介绍亚龙湾景区的中心广场、贝壳馆和蝴蝶谷;再对这三个景点重新启动内容图式, 包括位置、面积、景点介绍和旅游价值等, 做到扩“点”为“面”。

4 结束语

英语模拟导游景点讲解都有相同的内容图式, 包涵地理位置、占地面积、主要景点区域和旅游价值等方面, 这是模拟导游讲解的重点, 也是教学和导游词构建的关键。但不同的景点又有不同的特征, 教师可根据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语词的使用、段落的扩展、语篇的形成一般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等认知顺序构成形式图式。教师在英语模拟导游教学中首先要不断加强图式知识的导入, 如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语用知识;其次在课程设计时要考虑如何成功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如在复习和导入环节激活同类型景点的内容或形式模式;最后要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帮助学生创建新的图式, 使一般的语言表达能力转换为模拟导游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Bartlett F C.Remembering:A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Stud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201

[2]Rumelhart D E.Schemata: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M].Spiro R J.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Hill-sdale.NJ:Lawrence Erlbaum, 1980.

[3]曹阳, 孙博.海南模拟导游实务英语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4]向晓.图式理论与旅游英语景点语篇构建[J].黄山学院学报, 2008 (6) .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7

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皮亚杰、布鲁纳维和果茨基等人的思想, 其前身是“知识加工理论”[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学习不是简单的将知识转印到大脑, 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 通过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在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新的信息的再处理, 构建为新的知识。既通过原有经验, 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知识的“再发现”。因此, 构建主义对知识的概念也进行了延伸, 知识不再是准确的定义, 详细的描述, 而是一种假设和理解, 标准答案不再存在。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 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 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如果说原有的教学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复制过程, 那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则是由教师提供材料, 学生利用材料, 自己建立起知识的概念。这种理论是对知识认知规律新的认识, 不再强调教师对学生输入完整而精确的概念, 而更重视学习者自身的主动的知识再组合和逻辑推理得出的新的多元化的结论[2]。构建主义的教育思想对改革落后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素质教育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具备五个基本特征:积极主动性、目标指引性、不断反思性、任务真实性和互动合作性[3]。而这五大特征在计算机模拟仿真教学过程中也有体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特征与计算机模拟仿真的特点是遥相呼应的。因此用构建主义理论去指导模拟仿真教学的设计, 将计算机模拟仿真与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个高质量实践水平是可行的。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在国内已实施多年, 模拟实验的技术本身比较成熟, 但是模拟实验的结构设计, 模拟实验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从2010年开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开始尝试将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到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 并展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仿真实验结构设计的研究。

2 无机化学模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

无机化学实验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大一新生的必须课程, 每年有大约7个专业700余人参与无机化学实验的学习, 平均每次实验课一个教师要面对40个学生, 教学任务比较繁重。7个专业中有5个专业面对全国招生, 生源的动手能力, 实验能力参差不齐。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系统的实验训练, 多数学生面对大学的第一门化学实验时有一种生疏感和恐惧感。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 以完成实验为目的, 对实验的目的, 原理不甚理解, 对实验现象观察不够细致, 实验结果也多为抄袭教科书已有定义和结论。我们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此进行了解, 发现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较短的实验课时内需要接触大量新的概念与定义, 学生又需要利用这些新的知识成实验。按照构建主义的观点这些新的概念与定义在学生的大脑中没有相关的基础经验, 学生很难将转化为新的“理解”。为了转变这种情况, 我们以建构主义的观点研究了无机化学模拟仿真辅助教学的实施方案, 并确定了设计原则: (1) 模拟仿真辅助教学应提供接近真实的物理情景:学习应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之中, 提供多样的、情景性的信息, 提供有利的构建资源。保证仿真实验的真实性, 使学生接触到接下来的实验环境, 锻炼有关的基本技能。 (2) 模拟仿真辅助教学应该放宽实验教学的科目范围, 让学生选择与其专业、兴趣有关的实验项目自主学习并让学生参与这种选择。提供一个放松的学习环境, 便利的学习条件, 让学生在家, 寝室, 教室都可以获得相关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教学帮助。 (3) 保证与现行课程教学及评估手段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学有所获。

3 构建主义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我们以flash技术建立无机化学模拟仿真实验, 并以此为基础创建《无机化学教研网》网络教学系统 (http://www.zyywuji.com) , 将无机化学模拟教学活动转移到网络平台上, 充分利用校园网和Internet带来的便利条件, 方便学生随时随地的进行自主的模拟实验教学。由于《无机化学教研网》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 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自行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 应用知识, 去解决实际问题, 整个网络教研系统是作为一个素材的提供者而存在, 逐步的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的资料进行意义构建, 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无机化学实验网络教学系统内, 教师的身份被淡化。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变为新模式中的辅助角色, 为学生的知识构建提供目标和基础, 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和为学生提供经验背景的作用。学生由原来的信息接收者变为意义主动构建的承担者, 学生根据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 锻炼了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和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等, 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4]。

模拟仿真系统可以根据实验的属性, 设定不同的反馈信息, 比较真实的再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 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 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真实、直观、形象的情景设计可以有效的让学生融入当前的实验环境中, 帮助学生联想起原有的相关基础知识, 成为构建新知识的组成原料。如在“碳酸钠溶液浓度的确定”实验中需要使用酸式滴定管对未知浓度的碳酸钠溶液进行滴定, 在模拟实验中, 加入指示剂与不加入指示剂进行滴定操作的实验现象截然不同, 加入指示剂后进行滴定操作, 当达到滴定终点的时候, 溶液颜色会发生改变, 若不加入指示剂, 则无论加入多少盐酸稀溶液都不会引起实验现象的变化。通过类似例子, 把实验真实和形象化, 让学生在真正操作实验之前对实验仪器和实验流程有个形象的认识, 降低学生对实验的生疏感和恐惧感, 帮助学生进行意义构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自我反思性学习。学生要判断和了解自身的情况以及与学习目标的差距, 根据学习的进展去决定采取哪一种帮助理解和学习的策略, 并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阶段性反思和整体反思。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的多媒体特性使网络学习系统的评价更加便利更加多样化, 我们将评价系统集成于模拟实验中, 模拟实验的过程本身就伴随着系统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奖励, 这种源于学习过程本身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状态, 改变学习策略, 又能使教师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进步,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一种伴随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 避免了原有的评价偏重学习结果的考察而忽视学习是累积性的特征, 更多起到助力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4 结论

将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与无机化学模拟仿真实验相结合, 是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的探索。这种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助, 网络为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改变了原有的师生关系, 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提高了教学效率, 克服了原有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 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 是提升模拟仿真实验教学质量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宏燕.建构主义体验式教学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1, 13 (2) .[1]赵宏燕.建构主义体验式教学模式[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1, 13 (2) .

[2]李诺娅.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意义[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2]李诺娅.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意义[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

[3]Jonassen, D.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NJ:Prentice Hall.1999.[3]Jonassen, D.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NJ:Prentice Hall.1999.

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 篇8

关键词:教学四部曲,课程改革,团队

1 教学四部曲应用的必要性

关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 目前没有查阅到国外相关的研究。国内对《旅游规划与开发》教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教学方法的探讨上, 郭海燕指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改革要从体系改革入手, 综合运用案例-总结法、课堂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考核方法;王计平认为《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要从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评价方法、完善课程教学过程、加强课堂教学艺术四方面进行;唐建兵分析了《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卢玉平从课程实训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改革的思路。这些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改进教学具有很好的启发价值, 但它对旅游规划教学体系的重构并没有做太多的尝试, 现有的教学方法既不能满足学生体验式学习和旅游规划认知的需要, 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本科层次旅游规划人才的需要。

《旅游规划与开发》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八门主干课程之一, 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过去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锻炼, 以致对理论理解不深对知识理解不透, 由于缺乏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要么对于旅游规划实践望洋兴叹, 要么虽然能操作, 却不能举一反三。因而, 很有必要构建一个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体现地方高校实践并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一套以旅游规划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基于此, 我们构建并探索“理论———案例———模拟———实践”的教学四部曲, 试图将学生的培养逐渐带入情境, 使学生从外围到一线逐步接触并尝试进行旅游规划的实践, 实现学生从“抽象—具象—模仿—领悟”的学习层次的提升, 为地方院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江西省旅游强省建设提供支撑。

2 教学四部曲内涵解读

“理论———案例———模拟———实践”教学四部曲是指教学工作分为四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推进、不可分割、不可或缺的四个教学环节, 理论部分由主讲老师讲授, 案例是教学的重要素材, 引用的案例来自省内外经典旅游开发案例、教师团队近年来旅游开发实践的作品、学生收集提炼提供的案例;模拟是指每次上课时, 一个小组的学生选定一个熟悉或感兴趣的旅游景区进行旅游开发模拟, 并将思路进行汇报, 同时也指教师在教学中就省内外景区进行规划的个人见解与思路与学生分享;实践就是指学生期末以小组为单位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在授课老师的指导下, 每个小组形成一个综合性旅游规划作品。通过该模式, 把既有很强理论性又有很强实践性的旅游开发能力培养进行任务分解, 层层递进, 层层推进, 将较高的教学目标变得具体可达, 最终得以实现。

3 教学四部曲的目标

(1) 通过该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使得旅游管理本科的学生都具备基本的旅游规划实践能力, 有一批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团队的支持下完成一般的旅游规划工作, 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 为学生在旅游规划、策划、咨询及其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增加旅游管理本科学生的就业渠道, 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

(2) 通过该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旅游规划 (策划) 科研团队的培育奠定坚持的基础, 提高教师实战的整体水平, 为团队走出去承接旅游规划、旅游策划、咨询等项目提供保障, 从而扩大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的办学影响力。

4 教学四部曲的创新之处

(1) 该模式尊重教学规律, 根据学生的认知层次,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培养学生形成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的实践能力。

(2) 该模式策应学校的“培养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定位。该模式打破封闭的课堂, 以问题为导向, 以项目为载体, 以小组为学习单位,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培养复合型旅游开发人才为目标。

(3) 该模式将实践性教学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 极大地推动了旅游学院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和国家、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工作, 并产生了一定的成效。

(4) 该模式将学生的理论与技能、知识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将学生的多门课程的知识加以检验和综合应用, 如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文化学、CAD、地理信息系统等。

(5) 该模式注重互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比如案例环节、特别是模拟环节和实践环境;注重与行业的互动, 学生期末作业以实际景区作为选题, 加以规划与设计, 形成实践性作品。

(6) 该模式能有效地实现六个“统一”, 即实现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的统一, 学生的实践与教师的实践相统一, 学生个体发展与学生整体提升相统一,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 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统一, 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形成相统一。

5 教学四部曲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教学四部曲内容的合理衔接。如何以学生“感受旅游规划-认识旅游规划-模仿旅游规划-学会旅游规划”为导向, 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环环相扣, 循循善诱, 层层推进, 化难为易, 实现旅游开发能力培养目标。其中, 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 它为学生旅游规划认知和旅游规划实践提供重要支撑。

(2) 教学理念的提升。要改革传统旅游规划课程教学中以知识点或以教材为本的教学观念, 转变为以现实问题为素材, 以项目为载体, 来选取教学内容, 来决定授课方式。

(3) 教学相长的形成。《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四部曲要求师生同力合作, 通过开展旅游开发的模拟和实践, 共同成长, 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

(4) 问题意识的培养。《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四部曲的实施, 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而问题意识要求师生对旅游开发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这是教改中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5) 团队建设问题。《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四部曲的实现, 要依靠教师团队的共同指导、学生团队的密切协作、师生团队的共同启发, 这需要整合教学资源, 构建教学团队。

(6) 改革考试方式。教学四部曲要取得实效, 必须对《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变革, 变闭卷的考试为开放的小组综合实战作品, 变死记硬背为灵活创新。这既是教学四部曲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是检验教学四部曲最终学习成效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构想[J].宜宾学院学报, 2011, (7) .

[2]王计平, 方田红.“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改革探索[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8) .

[3]唐建兵.“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分析:以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1) .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体会 篇9

1 适当复习前续课程内容, 打好学习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与前续课程如“大学物理”, “电路理论”等联系紧密, 尤其是后者, 可以说,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路理论”的一个大习题, 需要应用电路的基本理论来求解[1]。笔者就几年的教学经验, 总结学生之所以感觉该门课程比较难学,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够牢固和熟练。造成学生在学习模电时, 往往感觉, 解题时方法和思路很清晰, 但到具体的分析求解过程却因前续课程内容的不熟练而花费大量的时间, 甚至解错或解不出来, 从而影响了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 教师在上课之初, 就应该特别说明和强调熟练掌握电路理论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电路理论一般在学习模拟电子技术的前一个学期学习, 虽间隔不长, 但大部分同学对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有些模糊, 因此除了向同学们说明课下要注意复习电路的知识外, 可以抽出课上部分时间 (如一个学时) 带领学生复习模拟电子技术中常用到的电路理论的一些基本内容 (如节点、支路、参考方向等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戴维宁定理、叠加定理等) , 以使学生对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从而有助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

2 抓住课程主线, 精炼教学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内容纷繁复杂, 不仅器件种类多, 而且电路形式多, 分析方法多。在笔者的几年教学实践中, 学生普遍觉得该门课程内容多, 任务重。并且随着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贯彻与深化, 课程分配的学时相比以前缩减不少, 因此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引领学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成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关键。因此在授课时不能一味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不分主次。应该抓住课程主线, 适当取舍, 精炼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器件-电路-分析方法这一主线, 即先介绍半导体器件, 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场效应管、集成运放等, 然后介绍由这些器件为核心构成的各种电子电路, 再针对不同的电子电路介绍其分析方法。并且在上课伊始就和学生交代清楚这一主线, 这样使得学生在对课程整体内容的学习中不会觉得纷繁混乱, 而是思路清晰。

在对课程的内容介绍上, 应精炼教学内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在介绍半导体器件 (包括各种分立元件及集成电路) 时, 考虑课程的工程实用性, 更加注重对其外特性的教学, 而对其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进行适当压缩。例如在对晶体管的教学中, 重点介绍晶体管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三端电流关系,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等内容, 而对其内部载流子的运动情况, 电流关系的推导过程可适当简略, 或可留作学生课后阅读的内容。再如在讲解集成运放时, 着重介绍集成运放的引脚、电压传输特性、主要性能指标, 以及集成运放的种类、如何选择等。而对于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介绍和分析等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 可以简单课上介绍或让学生课下阅读。

对于各种基本电路, 因电路形式众多, 学生不好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在介绍具体电路时, 对功能结构相似的电路可对比介绍。例如, 讲解晶体管构成的三种基本接法放大电路时, 可将共射、共集、共基三种基本电路做一对比, 从电路结构、到功能特性到应用场合比较其相同与不同之处, 这样学生对三种电路会更记忆深刻, 不容易搞混。再如对于放大电路反馈组态的判断中, 可以将串联形式和并联形式的电路对比, 采用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的电路对比, 这样学生更容易掌握这些组

对于众多的电路分析方法, 更注重对方法本身的介绍, 对于方法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则可以让学生自行练习。比如, 对于集成运放构成的各种运算电路, 推导其输入输出运算关系是该部分要求掌握的一个重点。对于这种运算关系的推导有节点电流法、叠加法等。以节点电流法为例, 该方法基于运算电路中集成运放“虚断”、“虚短”的概念, 通过列集成运放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及其它关键节点的电流方程, 推导出输入输出间的运算关系。给同学们介绍完方法本身, 可以简单的基本运算电路为例 (如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做一推导过程的示范, 再到介绍其它运算电路时 (如反相比例, 加减等) , 可让学生自行推导, 因为只有学生自己能够熟练、正确的推导出运算关系, 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种分析方法。

3 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的选择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此外, 结合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具体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仿真软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板书教学尽管手段简单, 花费时间较多, 但对于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 正好提供一个缓冲的时间, 使授课进度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太快, 并且板书内容可以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 便于师生交流, 解决难点问题。众所周知, 如果单纯采用板书, 书写黑板的过程会占用许多课上的宝贵时间, 并且许多抽象的教学内容不能靠板书形象和生动的展示, 因此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众多, 电路图多而复杂, 并且有些知识点比较抽象, 学生不易理解,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省去教师课堂上手绘电路图的麻烦, 可以节省课堂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并且许多抽象内容, 通过多媒体可以直观展示, 使之形象化。如介绍PN结的形成时, 适当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 可生动形象地展现载流子的运动情况, 这样使得这一过程形象直观, 学生更容易理解。但是单纯采用多媒体演示时, 学生往往感觉进度较快, 做笔记及思考的时间较少, 因此需两种授课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理论学习与实验练习是分开进行的, 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实时观察所学电路的工作情况,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随着计算机的发展, 在电脑上运用虚拟仪器和器件进行电子技术实验的仿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将虚拟电子实验室引入教学过程, 只要有一台电脑和一套仿真软件 (PSPICE、MULTISIM等) 就相当于有一个设备先进的电子实验室。这样在课堂上可以随时进行电路连接、仿真和测量, 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4 增设设计题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模拟电子技术的学习过程中, 求解习题很重要, 现有模拟电子技术的大部分教材中, 在每一章后面都有大量的习题供学生课上或课下练习, 因为书中的知识点只凭老师课上讲解往往不够, 还需学生结合实例多加练习才能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彻。这也像学其它事情一样, 例如学习开车, 师傅讲得再好, 自己听得再明白, 如果自己不在车上实际做练习还是不会开。因而对于学习内容的真正掌握, 大部分情况下都要多做习题, 多做练习才可以, 因此这点毋庸置疑。但是, 前述已经提到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学生如果只限于一般普通习题的定量计算, 关系式推导等, 会感觉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差距太大, 与其他理论课程的学习无异, 时间一长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针对所授内容可以给学生确立某个设计目标, 比如讲解运算电路时, 可以课下增设这样的设计题目, 要求设计一电路, 该电路可将一±5V电压输入转换为0~2V电压输出, 类似功能的此类电路在实际中应用广泛, 学生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 不但可以深入理解这部分课程内容, 而且更拉近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距离, 体验到了成就感, 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完大部分内容时, 还可以增设一些综合性的设计题目,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斗志,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及应用能力。

5 结语

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重点。本文从多个角度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 通过适当复习前续课程内容, 使学生打好学习基础;针对课程内容繁多特点, 抓住课程主线, 精炼教学内容;通过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提高了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适当增设设计题目, 培养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教学实践表明, 笔者在过去多年教学中的积极研究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月乔, 宗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 (5) :97-99

[2]侯加林, 娄伟, 刘莫尘, 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 (3) :108-110.

[3]蒋玲, 侯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27 (4) :37-39.

[4]俞文英.《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29) :44-46.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篇10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实验教学 功率放大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156-03

模拟电子技术是高职电子信息、通信和电气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具有知识涉及面广、概念抽象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因而学生普遍觉得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存在较大困难。为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成效,各学校尝试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改革,也涌现出不少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但改革主要着力于理论教学方面,如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式探索和信息技术应用。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决定学生能否真正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技能的关键,但各校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改革力度还比较小,实验教学普遍沿用传统方法,教学效果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成效,课程组分析了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探索以功率放大器的安装和调试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强化技能考核环节,给学生传导足够的学习压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成效。

一、模拟电子技术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教学模式落后,实验以验证理论基本电路功能为主。传统实验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根据教师课前的指导,并参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功能电路连线,然后利用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仪器仪表进行简单的数据测量,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形成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标。

(二)实验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求知欲。传统实验教学内容依据理论教材知识要点组成,主要由二极管整流电路、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和比例运算放大器等模块构成。并且,实验结果需要借助示波器等专业工具进行观测,导致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缺乏趣味性和观赏性,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由于各模块电路目的在于验证某一个理论知识点,过于重视知识的理解,而忽视了学生技能的训练,纯粹为了实验而实验。这种缺乏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实验内容显得枯燥,很难实现通过实验巩固、提升理论知识的目的,同时,由于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枯燥,也容易造成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对电子技术实验探索的兴趣。因此,只有激发学生自主动手、动脑参与实验教学,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标。

(三)实验考核不被重视,学生技能水平有待提升。以往的实验考核方式大多以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为主,报告内容主要是实验目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文字材料,这样的评定方式没有突出强调学生技能水平掌握情况,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完成实验教学课之后,许多基本技能没有掌握,例如,二极管、三极管等元件的检测方法,以及常用集成电路芯片的使用方法。这种重视实验报告的实验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分析电路、调试电路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造成了学生自主设计电路、制作电路能力的缺失。

二、教学改革措施

为了改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本文实施以功率放大器的安装和调试项目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从科学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和强化学生技能考核等方面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一)科学组织实验教学过程,吸引学生参与应用型实验。从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的实验过渡到以学生制作功能电路为主的课堂实验。首先,通过制作典型TDA2030功放,让学生体验自制功放的乐趣,在成功制作电路基础上再与学生探讨放大电路的用途,并要求學生掌握其电路的分析及调试方法。其次,继续围绕功放增加外围电路。例如,温度过高报警电路、扬声器保护电路和分频器等电路,并以制作完整后级功放为教学目标,逐步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过程是围绕制作电路而展开,并在调试过程中一点点讲解电路知识,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电路,带着兴趣制作电路,带着收获完成实验,让学生感觉到逐步提升技能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趣味实验增强学习信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大为改善。

(二)以典型2030功放制作开始,培养学生电路制作兴趣。TDA2030功放电路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成功制作TDA2030功放,让学生体会成功制作电路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再引出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逐步分析电路的电压增益由反馈电阻R2和R3的比值所决定,最后推导出增益计算公式为A=1+R2/R3,分析每个元件所起的作用。因此,通过一个简单实用的TDA2030功放的成功制作,可以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电路的方法。

(三)增加相应实验教学内容,完成不同教学目标。在成功制作TDA2030功放的基础上,为了继续完善电路功能,增加电源工作指示灯、温度过高报警和扬声器保护等实用型电路,逐步丰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综合技能。

1.增加电源工作指示灯,掌握LED应用方法。电源指示灯常用于表示电路系统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通过增加LED指示灯小电路,引导学生熟悉发光二极管的用法,理解发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学会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以及通过串联支路上的电阻计算出工作电流。一般情况下,流过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在10-20 mA之间,而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2 v左右,依次可以推导出降压限流电阻阻值的选取范围,并通过实验观察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限流降压电阻R之间的关系。

2.增加温度过高报警电路,学习使用比较器和温度传感器。由于TDA2030集成块需要外接散热片方可持续工作,若芯片长时间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工作,容易損坏功放芯片,因此,有必要在简单功放上增加温度过高报警功能,既符合产品安全规范需求,又可拓展学生技能。温度过高电路如图3所示,由振荡电路和温度检测比较电路组成,振荡电路外接LED实现闪烁报警。振荡电路工作频率是由电容支路的充放电时间所决定,而电路能够周而复始振荡与运放输出电压不停翻转有着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逐步推出电路振荡的工作原理,RC充放电引起运放的比较参考电压在改变,而运放输入端电压高低变化引起其输出电压翻转,这两个过程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从而出现振荡的效果。

电压比较器则由温度传感器和集成运放组成,温度传感器实现把温度变化转化为对应电压信号的变化,然后再与基准电压比较大小,运放输出一个高电平代表温度超出设定范围。

最后,把温度过高和振荡电路进行关联,并通过LED闪烁的方式呈现温度过高现象,在充分理解现象的基础上,再逐步分析电路振荡的原理,以及温度过高的检测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增加扬声器保护电路,学习使用二极管整流和三极管驱动继电器。驱动扬声器正常工作需要的是各种频率的交流信号,而频率为零的信号直流信号是扬声器所不需要的,若信号中包含过大的直流成分则可能会影响功放音质,更严重的情况是导致扬声器损坏。因此,扬声器保护电路的作用是当检测功放输出信号中含有过大直流成分时,保护电路通过三极管驱动继电器断开功放和扬声器之间的连接,避免扬声器被损坏的风险。另外,为了消除功放开机瞬间大电流冲击扬声器,需要在扬声器保护电路中增加延时开机电路,同时也可避免开机时的“砰”声给人造成的不适。扬声器保护电路如图4所示。

其中通过电阻R1、电容C1和C2可提取信号中的直流成分,4个二极管组成桥式结构实现整流功能,把可能出现的正负直流成分转化为单向直流,并用于控制下一级三极管的导通以及驱动继电器动作。

延时开机电路由电阻R2、电容C3和Q2组成,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经过电阻让电容充电,而电容充电致Q2能导通的过程称为延时。

4.增加分频电路,学习电容和电感滤波特性。电容对不同频率信号分别呈现不同的容抗,频率升高则容抗减少,而电感则有着与电感相反的特性,即频率升高则感抗最大。因此,可由电容器和电感线圈构成滤波网,实现音频信号分频效果,分频器实现的功能是让信号中的高频成分进入高音喇叭,低频成分进入低音喇叭。音箱分频器可以有效地根据喇叭的特性,通过优化组合使得各单位扬长避短,让喇叭发挥各自应有的特性。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改变电容值或电感值的大小,以实现不同的听觉感受,人的耳朵也是一个敏锐的音频信号检测工具,学生根据个人直观听觉调整电容或电感的大小,在切身感受改变元件参数影响分频效果的基础上,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并接受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四)强化技能考核环节,传导学习压力。从对实验报告的评阅转变为对学生综合技能水平的考核,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之处,督促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以达到全面掌握实践技能的目的,与之相对应的是考核学生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方法、电路组装与调试能力、故障分析与排除能力等,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1.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与检测。例如,通过目测电阻色环判断其阻值大小和误差,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颜色所代表的数值,并且熟练计算出电阻阻值的大小;分别通过目测和使用万用表对二极管进行极性检测,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通过目测二极管外形判别其极性,同时也会利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正反向阻值进行判别。

2.使用仪器仪表测量电路信号。例如,使用万用表测量指示灯电路中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压降,目的是要求学生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的方法,同时,通过测量过程深刻理解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压;测量整流滤波电路中二极管的正向和反向电压,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二极管正向压降小,而反向耐压高;利用示波器测量对比小信号经过功放放大前后的波形,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示波器的常规使用方法,并且学会波形的读数和计算,同时理解信号放大前后幅度变化,以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的调试方法。

3.故障分析与排除。通过故障现象分析原因所在,并逐步排除可能问题,例如,电源指示灯不亮,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分析并逐步判断,指示灯电路是否有电压到达、指示灯支路是否开路、指示灯是否被接反或者烧坏;+5 v直流稳压电源无电压输出,则可以从后级往前倒推可能存在的故障原因,7805稳压管是否有电压输入,滤波电压两端是否有电压,整流二极管是否有输出电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是否正常,变压器初级是否有220 v输入电压等方面着手分析。通过实际的排除故障考核,学生懂得了运用理论指导实验过程,通过分析电路故障原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理论知识。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学生学会了独自从简单功放电路开始,逐步丰富完善电路功能,并最终完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后级功放作品。这种以电路制作和调试为导向、重视学生技能考核的实验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电路、调试电路的能力,学生通过成功制作电路的激励,收获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培养了电路排除故障能力,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韦忠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项目设计原则探讨[J].广西教育,2015(31)

[2]郭华,申忠如.关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

[3]吴国祥,沈晓燕,章国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

[4]陈静,史雪飞.“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育学报,2014(1)

[5]王波,张岩,王美玲,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4)

[6]卢翠珍,陆冬梅.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7)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YB2014486)

【作者简介】邓 云(1983— ),男,广西全州人,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工程系讲师。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篇11

一、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板书为主、其他手段为辅, 讲述顺序按照教学思路首先介绍电路的主要功能, 分析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给出电路模型, 并对该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然后在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实验。这样的教学过程, 理论教学在教室讲授, 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做,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分离。然而, 对于该课程中放大电路部分很多抽象的概念, 如静态工作点、增益等概念, 学生在学习时难于理解, 其后果往往是:由于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进度不一致, 导致理论脱离实践。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通过率偏低。此外, 为有效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往往要在课堂上绘制各种电路图, 这个过程要占用许多课堂时间, 教师也无法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很不利于组织教学。

二、多媒体技术加软件仿真教学方法的构建

多媒体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多种媒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与控制, 使之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的集成, 并可直接输出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 大大增强学生对模拟电子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制作《模拟电子技术》课件一般要经过课程目标及内容的分析与确定阶段、课件方案设计阶段、媒体信息的选择与制作阶段、评价与完善阶段等过程。

计算机软件仿真技术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方法。在现代教学过程中, 将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理论分析与仿真技术相结合,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在授课过程中, 通过图示法、逻辑分析法、对比法对电路进行分析, 并且采用电路仿真分析软件, 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电路内部的变化情况,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图示法。首先, 通过对自给偏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分析, 搭建电路模型, 对电路中电压、电流参数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详细分析。其次, 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电路分析仿真, 通过电路中信号波形的变化, 使学生加深对电路作用的理解, 加深理解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的重要作用。

逻辑分析法。在课堂教学中, 从现实生活中的电路问题入手, 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拿出解决方法及仿真结果验证等。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让学生锻炼逻辑思维习惯, 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处理电路实际问题的方法。

对比法。该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电路图, 在进行电路分析时, 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电路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发现相互之间的异同, 从而加深记忆、便于掌握。以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为例, 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对自给偏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和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进行对比分析, 改变双极型三极管的参数, 观察模拟电路受到外界温度变化时电路内部信号的变化情况, 来对比分析两个电路中信号的变化情况。

三、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

1. 创设情境, 从问题导入课程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课程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 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电路的实际意义。为了说明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问题, 可以准备一个静态工作点可调的基本放大电路板, 辅助讲解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意义。具体操作是:使用稳压直流源给电路供电, 使用信号源向放大电路输入一正弦信号, 然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事先将电位器调成底部失真。接着对学生设置问题:造成底部失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才可以避免底部失真?然后调节电位器直到顶部失真, 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和思考, 学生自然会深刻掌握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同时也掌握了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通过设问, 学生可以进行主动探索, 进而顺理成章地掌握知识点。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给以提示,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2. 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放大电路为什么会出现失真现象?通过激发学生内心潜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会思考出现的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了弄清楚为何会出现失真问题, 需要首先对电路进行分析:引起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外因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参数发生了变化;内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BJT三极管热敏性, 二是BJT三极管非线性特性。具体来讲就是:一些电子设备在常温下能够正常工作, 但是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 性能就可能不稳定, 甚至不能正常工作。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电子器件的参数受温度影响而发生变化, 静态工作点受温度变化而发生移动。让学生通过上述对电路的分析理解可能出现静态工作点不稳定的各种因素, 从而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做好准备。这是工科学生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放大电路出现的失真问题, 可以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保持放大电路的工作环境温度恒定;二是选择温度系数良好的管子, 如MOS管;三是改进放大电路结构, 实现电路自动调整。通过对以上电路进行分析, 从第三种方法对电路进行有效改进是解决失真问题的主要措施。对上述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于是采用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实现静态工作点稳定。

3. 结果仿真分析

从理论分析角度得知分压式的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可以有效地实现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但其具体的稳定效果却不得而知, 学生如果仅从理论上得出结论, 就体会不到其实际意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引入计算机仿真软件Multisim对电路进行仿真验证, 观察电路改进前后电路中信号的波形变化情况, 首先搭建电路模型, 当温度发生变化, 三极管的参数将随之发生变化, 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模拟温度升高时三极管参数发生变化, 特别是三极管β值将增大, 运行仿真软件, 通过虚拟示波器窗口观察输入输出信号波形变化情况, 同时测量BJT三极管基极发射极和集电极发射极的电压情况。仿真结果表明, 温度变化时, 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中三极管基极发射极电压变化量、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变化量远小于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几乎不变, 无波形失真现象, 实现静态工作点稳定。

四、结语

在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缺乏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是现代教学环节中两个很重要的辅助工具, 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 是对传统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 更重要的是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实际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陆, 张晓梅, 赵琳.仿真实验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6) .

[2]王树斌, 吴新华.计算机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 2008, (4) .

上一篇:中职英语课堂设计策略论文下一篇:电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