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2024-05-14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共11篇)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1

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技术类专业基础课, 学生和老师普遍认为该科目困难和问题较多, 有“魔电”之称。采用英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在面对以往困难的同时,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已经有多篇关于该课程双语教学研究的文章发表[1,2,3,4], 而且, 有的老师已经将双语教学的方法拓展到了实验课堂[5]。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 本文针对一些特殊问题展开讨论, 这些特殊的问题包括:教材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障碍等。

一、教材选取问题

由于模拟电路课程内容比较丰富, 而且不同的教材各有侧重点,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我们完全满意的双语教材。我们的做法是确定一本教材, 然后适当综合其它教材内容。鉴于目前双语教材的多样性, 我们对目前比较有影响的一些教材[6,7,8,9,10,11]进行了分析, 选定了Neamen教授编著的《Microelectronics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微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 作为我们的教学用书, 主要原因在于该套教材具有下列特点: (1) 对半导体材料特性有较详细的阐述; (2) 将场效应管放在晶体三极管之前讲解, 突出了场效应管在当代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中的重要性; (3) 将单极型和双极型两种放大电路各分为两章, 分别从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和小信号交流放大两个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4) 课后题型分为四种类型, 也可以粗略地认为是4个层次, 该特点适合我们开展学习; (5) 一般在每一章末尾都有一个设计示例, 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另外, 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良莠不齐, 采取了学生自愿订购英文原版和翻译版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之间互相参阅, 较多的学生采用英文版和翻译版对照阅读学习的做法。

二、教学内容

Neamen教授编著的《Microelectronic Circuit Analysis and Design》, 内容比较丰富。考虑到模拟电路课程本身的特性、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诸多因素, 我们选取了其中的十二章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这十二章内容包括:第一章至第九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五章。原因在于这十二章内容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并且适合初学者学习和掌握。另外, 在讲授次序上,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可以将第十一章放到第九章前面来讲解。

三、教学方法

模拟电路课程中有很多电路图, 多媒体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节约很多画图时间, 但是在讲解一些重点内容时, 容易一带而过, 缺乏详细的分析和必要的解释。特别是在双语教学的情况下, 由于采用的课件是英文内容, 学生接受起来相对较难。因此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加黑板授课的方式。对于像小信号放大电路的交流分析, 包括等效电路的画法以及放大电路的参数分析, 适合采用板书的方式。对于其它非重点的或者一般性了解的知识, 我们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应用, 可以有效地取长补短, 增进学生对于细节的掌握和整体知识的理解。另外, 教学进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课程刚开始的时候由于学习方法没有较好地把握, 而且对于英文课件不适应, 所以适当放慢进度, 增加一些必要的解释甚至翻译, 以便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并为后续内容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语言障碍

采用双语教学, 可以原汁原味地体会国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其中的科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 对于初次接触模拟电路内容并且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积极性, 使得原本就比较困难的问题雪上加霜。为了缓解这个问题, 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 在开始这门课之前, 就把模拟电路专业词汇发给所有的学生, 让学生在假期熟悉这些词汇, 虽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但至少可以知道这些词对应的汉语说法; (2) 组织同学将专业词汇做成MP3格式的音频文件, 让大家在课余时间多听; (3) 对于个别复杂难记的词汇或者句子, 不惜花费课堂时间进行比较仔细的讲解和翻译。

五、调查问卷

我们对2009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进行了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 (1) 85%的同学认为应该在大学一年级开始开设双语课程; (2) 70%的同学认为双语教学的老师应该是国内英语基础较好的老师, 原因在于他们有良好的中文基础, 可以更清楚地解释专业问题; (3) 90%的同学逐渐适应双语教学这种模式, 4.5%的同学至始至终不适应双语教学, 5.5%的同学一开始就能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六、总结

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生事物, 它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提高认识。从2001年双语教学提出以来, 许多学校的模拟电路老师已经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们相信, 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必将走向更大的成功。

摘要:针对模拟电子线路双语教学问题, 从教材、内容、方法、语言障碍克服和学生反馈意见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教学改革,双语教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2

[摘要]电子商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外语应用能力。本文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双语教学 电子商务 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懂专业,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双语教学”。同时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个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培养国际型人才,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使用外语或第二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其目标是以两种语言做教学媒介,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学会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增强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是英语)作为学科专业课程的主要授课语言进行教学实践。

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复合性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并已经在很多领域取代了传统商务。因此,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大部分电子商务活动都依赖于Internet这个平台。互联网的international特质使得电子商务自然而然就具备了国际性。而要与世界各地的人群进行商务往来,英语是最普遍应用的沟通媒介。

此外,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电子商务发展最成熟的国家是美国,学习相关知识,自然以选择这些国家的教材为好。

如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经由引进和翻译的教材,虽然更容易理解,但时间的滞后是不可弥补的缺陷,而直接应用国外教材,吸收相关知识,更有利于保证所学的先进性。

总之,要学好电子商务课程,并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适当的。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够清晰。在实践中,有一些老师把双语的电子商务课程当作科技英语课上。这样,讲授的重点就不再是电子商务的知识,而是专业英语的表述了。学生接收到的不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而是专业词汇的简单堆积。

2、教师的英文表述能力欠缺。一些教师具有很好的英文阅读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却缺乏良好的口语表述能力,因此大量使用中文或逐句翻译讲解。这样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等。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不同。一部分学生会把接受专业知识和学习英语完全割离开,很不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4、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中很多是“哑巴英语”,而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充满了大量的案例,需要师生间、学生间经常讨论。这样的矛盾,使得课堂交流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学实践探讨

1、保证双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在双语课的讲授中,教师的英文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因此,有过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是最佳选择,或者口语表达能力出色的教师在经过有关专家认可后也可任课。

2、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双语课比较花费学生精力,学生一方面需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一方面还要记忆相应的英文表述。当老师用英文讲述时,在听懂英文的同时,还需要理解整句话的内容,这些都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因此,在开展电子商务双语教学之前,应该保证学生既有较好的英文水平,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开设时间应在大二之后,并且保证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课程。

3、把握好双语的度,突出课程内容的讲授。一般而言,学生整体的英语接受能力有限,并且参差不齐。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英文所占的比例是需要仔细研究、不断调整的。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经验:首先是对教材的讲解。原文教材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些困难,尤其是专业词汇的理解。而有些理论、现象是已经学过的,却难以将中文与英文表达对应起来。这就需要老师专门针对教材做些额外的讲授,例如挑出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逐字翻译后再进行讲解;也可以在讲课之前,先将要讲到的专业词汇罗列出来,并给出对应中文。

其次,讲课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英文的比例。在开课前,先对班级的整体英文水平做一下摸底是比较有帮助的。如果水平较差,需要适当增加使用中文的比例。对每个章节的讲授,英文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有些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很好理解,或者是学生之前学过,那么多用些英文,既不会对他们的理解造成困难,还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英文表述。而对于理解困难的内容,较多的使用中文也是不为过的。因为,教师应该明白,课程内容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在上课时还需要不断的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以保证其理解。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可以采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讲授“revenuemodels”时,教师可以找到每一种模式下相应的网站,在课堂上通过幻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每种模式的应用领域及大体特征一目了然。

难度较高的学习是很难长久保持兴趣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电子商务课的实用性很强,有非常多的案例。所以,寻找一些与生活贴近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英文表达能力,还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结语

电子商务是一门前沿学科,它的先进性、国际性和发展迅速,决定了用双语进行教学是更为合理的。如何在双语教学中使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并学会专业的英文表述,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良好英文表达能力的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

范钛,陈小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418―1421

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双语教学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初中信息技术

一、“双语”教育的意义

1.实施双语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最佳途径。国际著名双语教育专家M.F麦凯教授和M.西格恩教授在其合著的《双语教育概论》中就指出:“就世界范围而言,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够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家范围来看,这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双语教育的代价无论多么昂贵,它将比不能进行双语教育所付出的社会代价要低。”

国际上实施“双语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多元文化的认同、教育机会的均等和语言交际水平的提高。在广大藏区进行“藏汉双语”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达到“藏汉兼通”的语言能力,提升将来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藏汉双语”教育,加强藏族及区内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理解与认同。

双语教育的成败将决定民族教育的成败,决定着藏族地区办学方向和学校功能的体现,所以,我们必须对“藏汉双语”教育的意义、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努力探寻适合藏区实际的藏汉双语教育的路径。

2.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展双语教育是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有利于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获取知识、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是提高民族教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

3.有利于是交往的需要。如何判断在一些地区实行的双语教学体制是否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群众的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态度应当做为一个主要的参照系数。大多数群众开始重视语言的实际应用性。

二、双语教学的发方法

1.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首先,大部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的形式比较认可。学生的汉语水平层次不齐,有的学生对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都很差,更不用说去理解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在新一轮的教学初期,虽然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了一年的汉语,但是一些专业术语、重要的概念还需要用母语维语强调和解释。为了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根据各校现有的师资力量,不懂得维语的汉语老师也要承担“双语”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的时候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是不甚了解,如果能用维语解释一下,便于学生跟上进度。否则,学生以不很熟练的语言去接受完全陌生的东西,其结果只能是违背了教学初衷,这样的双语教学,就不是信息技术课了,而变成了一门汉语听力课了。碰到这种情况,可以请一位汉语水平较高、信息技术掌握得较好的学生用维语翻译讲解。

2.教材的选取与使用。为选取合适的教材,我们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研组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选择了居来提·沙比尔主编由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教程》作为教材。该书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技术水平一级考核纲要》的要求,结合《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教材及几年来的考核,组织新疆教育学院和新疆电化教育馆的一些老师进行编写,并请自治区教科所刘进录老师进行审定。该书清晰地展现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内容先进,难易适中。

3.成立互助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实现双语教学的双重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采用一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如教学过程中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任务驱动,所有成员要一起策划、搜集整理素材,然后按照分工完成好自己的任务,组长负责整体协调。任务的成功与否将取决于集体策划和个人表现两方面。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巩固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运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引入综合考核评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程考试会让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兴趣打个折扣,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该课程不应该以最终的期末考试定成绩,而应采用多种评测方法,在汉语的对话、讨论中完成学习,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汉语能力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模式

两种语言授课是对教学的总体安排说的,对具体一门课只能用一种语言授课,另一种至多是辅助教学用语,否则就会违背语言思维的规律。藏汉双语教学语言主要为:A型.藏语。 B型.藏语为主,汉语为辅。C型.汉语。D型.汉语为主,藏语为辅。从有关研究来看,藏族大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态度喜欢B型或D型居多,喜欢单语教学语言的最低。双语教学的模式较多,现归纳如下:

1 .汉语为主的模式。

2. 藏语为主的模式。

3 .口语辅助的模式。

4. 先汉后藏的模式。

5 .公共课程的模式。

6 .部分课程的模式。

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该说是以汉为主模式和以藏为主模式两者都有。以藏为主师资不具备,以汉为主学生学不懂。这个难题如何破解,需要深入地研究。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做好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四、信息技术双语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民汉兼通、掌握信息教育技术、热爱民族教育、安心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队伍双语师资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培养藏汉双语兼通的师资是实施双语教学乃至整个藏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藏族中小学信息技术双语教师其实不仅仅单纯的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专业教师,同时这支队伍还应该是藏族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主力军,甚至是整个藏族地区信息技术普及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雷丽晖.《操作系统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18).

[2]张铭,周立柱,庄越挺,张学杰.《关于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调查报告》.

[3]申蔚.《引入双语教学 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4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该课程的双语教学, 从而使学生提高专业英语应用能力, 为他们的工作和与国际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此, 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响召, 于2005年在04级电子信息专业学生中开展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 对这一新的教学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及目标

“双语教学”是指高等院校的部分专业基础课采用两种语言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学科中去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我国, 双语教学通常是以汉语作为母语, 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学科教学。双语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 又强调其专业知识的掌握, 妥善处理好知识与语言之间的关系[1]。

二、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现状分析

1、对双语教学的实质理解不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繁多, 概念抽象, 电路分析复杂。双语教学教师授课时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没有相应进行探索改变, 导致本来就很难学的一门课程, 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 教学效果不好。

2、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双语教学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内容, 而且会熟练运用英语。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是:老教师专业课理论基础扎实, 可是普遍外语表达能力不好;年轻教师的外语水平相对较高, 可是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 距离双语教学还有一段差距[2]。

3、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我校是民族类院校, 有些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 英语基础较差。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专业词汇很多, 内容难于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太差就导致了阅读理解速度太慢, 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差, 影响了授课进度和教学质量。由于学生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 双语教学并非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接受。

4、教材建设急需加强

目前, 真正具有学科特色, 适应于进行“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非常匮乏, 教师对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性很小。原版教材中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架构与我们的惯性思维有很大的不同, 需要学生更自主深入的学习;而有些翻译的教材内容不够全面, 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也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授课水平。

三、对策思考

1、让学生领悟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发展很快的专业基础学科, 学生要领悟到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 对其今后的专业学习及工程实践将有很大帮助, 通过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提高阅读国际最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新技术的专业文献, 提高专业素质和就业的竞争力。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开展双语课程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词汇, 能对英文原版教材及课程规划有较全面的掌握。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送一些有潜力的教师出去进修和交流, , 以保证“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强大[3]。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授课时经常让学生听一些专业术语, 使学生能较快增大词汇量。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用英语进行专业讨论。在课后, 组织学生多读一些英文资料,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图形、公式很多, 信息容量大, 因此课堂须采用多媒体教学, 以增大讲课的信息量, 提高授课效率, 让学生对正在讲授的大致内容一目了然。

学期成绩评定应该区别于普通课程, 可采用实验、撰写英语小论文等方式附加平时分, 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最后的期末考试采用英文试题。

4、选择好的教材

对于双语教学课来说, 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 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国外教科书内容更新很快, 往往能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不同的思维理念和理解方式。我们在教学中选用的是英文原版的Harrily.R主编的《Analog Circuits》。目前已在两届学生中进行了使用, 教学效果比较好。

小结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从时代的发展和需求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又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作为承担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师, 既要遵循传统教学的基本规律, 又要大胆探索、积累经验, 争取早日形成一种好的双语教学模式, 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科学发展眼光的高级工程类科学技术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海英、胡卫兵:《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2:105-106。

[2]肖英、洪波:《技术监督教育学刊》, 2006, 1:13-15。

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研究 篇5

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经管类专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完善,电子商务正不断改变着居民的消费习惯和企业的商务活动方式,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自国际数据电子公司(IDC)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超过15万家,交易规模3万亿元,其中居民在线消费规模近8千亿元。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在经管类专业中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且大多数采用了双语授课的模式,侧重从经济和管理的视角,讲解电子商务的实施和应用。本文对经管类电子商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尝试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对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一、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从课程内容上来看,电子商务是基于各级各类网络将位于不同交易地点的交易各方联系在一起,这些网络是基于国际通用的协议建立的,交易各方之间的沟通也主要采用英文进行,最终形成电子商务这一无国界的商务形式。相应的,以电子商务为主要讲授内容的课程也要采用世界通用的语言,避免教学内容同经济现实脱节。同时,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将为教学活动提供比较丰富的案例素材和实践基地。

其次,从教学目的上来看,双语教学是促进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各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双语教学的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明确提出要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双语课程的数量和质量也曾长期列入本科教学评估体系;一大批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已经被先后批准设立。由此,开展双语教学是大势所趋,其外部环境非常有利。

最后,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电子商务往往作为经管类专业的选修课在高年级开设,侧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非加深学生的知识深度。此时,学生往往已经学习了经济学和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具备了学习电子商务这一跨学科课程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素质,有必要转入专业英语的学习。

二、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技术知识讲解困难。今天的大学生早已习惯了网上购买和支付,对电子商务的商务环节并不陌生,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却并不熟悉计算机技术知识,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大多由技术的创新所引起,因此,有些技术环节是始终无法规避的,但这些技术知识的阐述往往是抽象和晦涩的,这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双语教学对任课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有很好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有过硬的语言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传授专业知识。但从目前来看,由于电子商务是新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是从相邻专业中抽调过来的,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老师仍相对较少,不能很好的将专业知识同语言水平结合起来,影响了授课效果。

此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高年级开设电子商务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出现明显分化,有的学生取得了托福或雅思的高分,而有的学生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此时盲目扩大英语比重将会造成学生的努力方向分化:一类关注语言学习,一类关注学科知识的学习,整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同时,语言水平不过关的学生可能对双语教学有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对双语课程的教师评价打分偏低,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最后,教材选择空间较小。目前中国作者自行编写的电子商务英文教材不多,且大多强调电子商务的技术层面,定位电子商务专业,而非经管类专业。因此,多数双语老师倾向使用国外原版的教材,但部分由于英文原版的影印在中國受到授权和印刷的影响,教材版本普遍偏旧,比如Schneider的“ElectronicCommerce”国外到第九版,国内到第七版;Turban的“ElectronicCommerce:ManagerialandSocialNetworksPerspectives”国外到第七版,国内到第五版。

三、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首先,借助多媒体和案例教学,将陌生的技术融入熟悉的商务外壳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讲授IP地址和域名为例,在讲完IP地址的定义后,可以展示几张学生熟悉的网站截图,比如京东商城、淘宝网和卓越亚马逊,然后列出60.28.204.142、61.55.165.251、203.81.17.246,让学生对号入座,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答对,此时,再列出www.360buy.com、www.taobao.com和www.amazon.cn,说明前面的数字是IP地址,后面的字母表示是域名,帮助学生直观的区分两者的不同;最后回到IP地址和域名的严格定义,让抽象的语言表述变得生动起来,解释二者的区别;最后,可以告诉学生查看某个域名的IP的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查看某些网站的IP,帮助学生课下复习。

其次,合理安排英语比重,突出专业知识的教学。一方面,教师应当提供途径帮助学生度过语言关。外文原版教材的语法不难,难度主要来自于生词,因此,授课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课前编印并发放专业词汇手册或注释手册,当然,这个手册的页数最好不要太多,避免学生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双语教学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内容的难度随时调整中英文比重。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要摸底各班的英文水平,并将英语比重初步定在大多数学生能够听懂的水平;对某些内容贴近生活的章节可以适当增加英语的比重,而技术性强的章节英语的比重需要调低;对反复提到的内容最初可以使用中文,之后逐步转向英文的表述。总之,专业课的开设始终应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语言是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应避免将专业课变成英语学习课,避免陷入单纯词汇和语法学习的怪圈,只要不影响阅读和表达,相关的语言细节没有必要深究。

最后,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建设。一方面,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学习和英语学习,承担起双语教学的责任。同时,在经过多轮教学尝试后,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实际,尝试编写适合的教材。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双语教学的总体设计,有意识的培养双语教师,合理设置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保证双语授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敏.电子商务双语教学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54-55.

[2]王红霞,姚娟.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双语教学实践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8,(8):89-91.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6

一、《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开设双语教学的意义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是学生快速全面了解国际贸易实践的主要平台。它是学生综合多门课程知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有效手段。如果在实验中使用双语教学,并且在使用网上操作业务外,增加业务合同的口头准备和谈判环节,还会取得如下效果:

1. 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国贸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可以从国际贸易业务到国际运输与货物保险、报关与商检、及国际交流等相关领域。无论在哪个领域,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是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而学生所学的各门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外贸函电、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国际运输与保险等或是分别侧重各自的专业理论或是实务或是专业外语。学生客观上需要一个环境将各门课程所学的理论、实务与专业外语相结合,从而能够真正锻炼用专业外语从事国贸相关的工作的实操能力。

2. 能够在更仿真的环境中培养谈判技巧

在通过网上函电的方式进行合同的准备、谈判、签订和履行的基础上,增加小组面对面谈判的过程,能够更加仿真的模拟国际贸易的全部过程。现场谈判的即时性使学生不能像网上函电方式那样有更多地时间做准备,需要及时给对方作出回应。因此面对面的谈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谈判技巧和临场应变发挥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实务中的业务谈判常常是由主谈判手带领的谈判团队完成的。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团队精神。如果仅仅是通过网络函电的方式沟通,会限制学生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使团队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

1. 实验内容

作为国贸专业的综合模拟实验,学生应该在该课程里能够综合运用相关的专业课程,分别以进口商、出口商、供应商(工厂)、进出口地银行职员的身份,在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完成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包括成立虚拟的进出口公司,发布和搜集公司及产品信息,书写外贸函电,核算商品价格,报价与还价,磋商交易条件,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信用证的制作与审核,办理货物托运,租船订舱,报验,报关,结汇票据的制作等实践环节。

2. 实验分组

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进行学生实验角色的分配及交易的对象选择。一种是将学生分成几组,组内学生进行进口商、出口商、工厂、进出口地银行职员的角色划分,并轮流担当各个角色,交易对象也是在本组内完成。第二种方法是不将学生细分成小组,而是让每个人分别充当各个角色,交易对象通过网络在全班内不确定地自由选择。以上两种方法的好处是仿真性、趣味性比较强,但由于一笔交易中各个角色承担的工作量相差较大,而交易程序又必须按照软件的次序进行,因此会出现有人在苦等前续工作完成的局面,而且一旦某个同学在一笔交易中因病等原因未到,这笔交易中的其他角色就无法再继续交易。所以出现了第三种不得已的实验方法,即每个学生自己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跟自己做生意。但这种方法趣味性减弱,生意的可控性又太强,仿真效果差。因此如果加入口头谈判的过程,笔者建议可以将学生分成组,每组6人。再将每组的6个人分成3个小组,2人一小组。这3个小组分别轮流充当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和进出口地银行(工厂和进出口地银行的工作较少,可由1个小组来兼任)。作为1个小组中的2个学生的成绩相同。这样不会因为某个同学缺席而影响进度,而且可以组成口头谈判的团队,同组学生还可以在研讨中得到互补提高。但这种方法会出现个别同学将工作推给伙伴的现象,这就需要实验指导老师的监督。

3. 实验流程

(1) 准备阶段

(1) 了解、学习实验软硬件环境; (2) 学生成立公司(或银行),选择自己的产品,明确产品的基本资料(此阶段除了借助实验软件外,还可以要求学生查阅相关网站,搜集产品、行业、贸易、政策等相关信息,使公司、产品的资料更仿真); (3) 通过网络发布公司及产品信息,寻找潜在交易对象; (4) 通过网络同潜在交易对象就公司、产品等双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初步交流, (5) 价格核算。

(2) 交易磋商

交易双方用英语就合同条款进行面对面的谈判。包括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的确定,以及商品价格、运输、保险、货款的支付等条款的谈判。为了提高仿真度,及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以将谈判场所模拟布置成小型商品交易会的形式,学生甚至可以自制产品样品以辅助谈判。由于其他部分的实验情况和结果可以通过网络评定,有些软件可以自动记录打分, 所以口头部分需要指导教师设定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如要求学生做谈判前的准备和谈判纪录, 指导教师现场观摩并评定现场分数,所提交的准备报告和谈判纪录以及现场分数将按比例计入口头谈判阶段的总分数。

(3) 合同的签订

本阶段重新回到了实验软件平台,需要学生根据谈判结果填制软件中的空白外销合同。并发给对方签字确认。

(4) 合同的履行

本阶段主要是在网络软件虚拟的仿真环境中完成。包括信用证的开证、催征、审证、改证、备货、租船订舱、报检、保险、报关、装船、制单、结汇等环节。具体的流程会依据不同的贸易术语,支付方式而有所不同。本阶段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业务流程和制作各种相关单证。

4. 实验难易程度的设置

这里主要考虑使用英语语言的难度和实验内容的难度设定两个方面。

(1) 语言难度的设置

学生在实验前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基本掌握了专业英语术语,所以所有书面的和网络上的师生使用、上交的实验材料、报告可以使用全英文。指导教师在布置实验任务和实验过程中的指导时,可以根据师生的英文水平使用中英双语。但合同谈判过程中只能使用英文。

(2) 实验内容的难度设定

第一,为了便于学生核算成本和价格,可以设定学生注册资金和各项基本费用的数额,还可以给生产者设定各种产品的成本,并对其他角色的同学保密。第二,设置意外情况。如发生不可抗力、工厂不能按期交货、所交付产品与样品有细微差异等。学生通过处理突发的意外事件,不仅可以提高应变能力和谈判技巧,也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第三,要求学生使用多种贸易术语,和支付方式。第四,实验可以分阶段进行,前期可以在组内交易,后期可以不指定交易对象,学生在模拟市场环境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交易对象。第五,实时变化汇率及各种相关费率(如运费、关税等)

三、《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进行双语教学研究的困难

首先,英语实验教材的不足。目前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的相关教材较多,但英文教材目前还没有。其次,师生需在具备专业理论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使用双语教学的实验效果,基本上不会比汉语教学的效果差,因为实验软件中的合同等单据都要求用英文填写。但使用双语教学后,贯穿实验过程的师生使用的语言环境变化了,客观上逼迫师生使用英文思考和表达,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教学提高了难度。

摘要: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的双语课程, 不仅能达到汉语专业实验的效果, 还能够从安排双语教学的高度, 将英语的使用作为实验教学的目的来对待。本文阐述了开设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双语课程的意义、实验内容和方法, 以及现阶段开设这门课程的难度。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7

关键词:双语教学,模拟集成电路,专业课

引言

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和政治影响力的提高,人们和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在各行各业的科技领域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这对科研人员的知识结构产生国际化的要求。高等院校,作为科技知识承接和推广的载体,对所培养的理工科学生提出了除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有使用非母语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和交流沟通的能力。基于此,南京邮电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微电子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进行双语教学。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是微电子学专业的专业课。高年级学生以及具备了一定的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半导体集成工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得《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作为双语课进行教学成为可能。本文结合笔者在《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从教材选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1、《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教材选择

作为微电子专业的专业课,从课程内容角度出发,课程教材的选择基于如下原则:

1.1 基础理论性:

作为大学阶段的专业课,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和学习模拟集成电路,从大学阶段打基础角度出发,所选择的教材首先需要具有基础理论性。

1.2 全面性:

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应该既包含小的基本集成电路单元,又应该包括一些较为复杂的典型集成电路。研究的方法囊括模拟集成电路分析的各个方面,以培养完整的集成电路分析能力。作为大学阶段教材,既要考虑时代背景,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教学服务的教材,应能给学生提供本课程的总体框架和基本的理论知识,内容涵盖个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

1.3 权威性:

教材是作者多年教学和科研的结晶,因此教材的作者应是在该领域进行过多年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并颇有建树,如此才能保证教材所应具有的权威性。

在上述三个原则的指导下,《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教材选择主要在被称之为业界“三大圣典”(Behzad Razavi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Phillip E.Allen等的《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第二版》、Paul R.Gray等的《模拟集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原版教材中选择。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和课程要求,选择拉扎维等所著的《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作为课程的教材。选择西安交通大学陈贵灿老师等对上述教材的翻译版本、清华大学朱正涌老师的《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另两本经典原版书(分别是前述P h i l l i p E.Allen和Paul R.Gray所著)作为学生的课外参考书。

2、《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基于双语教学的特点和学时数限制(48学时,包含8个学时的习题课),只能选择教材的部分章节讲解。基于夯实专业基础和培养分析与设计能力两方面的考虑,课程内容安排如下:

2.1 绪论与MOS器件物理基础。掌握模拟集成电路所设计的基本概念的英语表达以及MOS器件I/V特性、相关的二级效应、器件模型。

2.2 基本模拟集成电路单元和较为复杂集成电路基本特性分析。分析对象包括:单级放大器、差动放大器、电流镜、运算放大器等。

2.3 完整模拟集成电路分析能力的培养。针对模拟集成电路主要分析内容包括:大信号分析、小信号分析、频率响应分析、噪声分析、反馈系统分析、稳定性与频率补偿分析。

以上内容在授课时互相穿插,以简单模拟集成电路基本单元分析为主,复杂集成电路分析为辅;以分析能力培养为主,设计能力培养为辅。

3、《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和形式的研究与实践

针对南京邮电大学学生的特点,开始上课时说明本课程在微电子学专业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说明学习本课程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由于是双语教学,学生面对的是陌生的专业词汇,因此注意课堂上教和学之间的互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英语PPT课件与课堂中文讲解结合的教学方法。PPT课件以英语为主,所涉及关键的、生僻的专业词汇加注中文翻译;而课堂讲解以中文为主,辅之以重点、难点部分的英语阅读与中文阐述的结合。从整个学期看,开始上课时相对较少的英语,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逐渐加大英语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表达和专业英语思维能力。每章后面的思考题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要求课后准备简短报告,下次上课的时候请学生阐明观点、叙述思考题的答案。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和英语表达能力。另外,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为全英语,并要求学生用英语答题,判卷时适当考虑英语表达的水平。

4、结语

《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作为微电子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于我校学生的特点,在4 8学时内实现了教学内容全面,学生能力培养全面的要求。通过教学互动、作业和考试发现,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能够适应双语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掌握双语课的教学内容。大部分同学能够用英语完成布置的作业,基本能够用英语回答课后的思考题,用英语进行绝大部分考试题目的答题,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

该课程注重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激发学生学习模拟集成电路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培养学生模拟集成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为今后从事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或为继续在该领域深造打下深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蓉晖,杨尔滨.“电路分析”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

[2]黄丽,周新云,谭延良.“电工电子技术”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09)

[3]杨悦.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bilingualteaching mode[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04)

[4]Behzad.Razavi.Design of Analog CMOSIntegrated Circuits.McGraw-Hill,2000

[5]Phillip E.Allen,CMOS Analog Circuit Design,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2002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8

《国际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 具有非常强的环境适应性、理论系统性和应用灵活性等特点。随着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需要一批既懂国际贸易知识, 又懂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的人才, 而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因此, 学校应该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产生的需求,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不同, 国际营销要跨越不同的国界, 要涉及不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 因此, 要想做好国际营销, 第一要懂得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 第二要精通英语。这二者必须精通, 才能做好国际营销活动。因此, 我校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

双语教学就是运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来讲授课程。由于我校是一所独立学院, 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有一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 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水平较差, 他们对英语授课没有兴趣。由于存在这样状况, 双语的教学要注重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转变学生的畏难情绪, 从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 我们在国际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引入了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些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点做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就是演员, 学生要按照剧本的台词和要求把剧本内容生动灵活的表演出来。这样, 枯燥的双语教学就变得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学生也会变得愿意学习它了。

我们来看一下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国际营销广告是进行国际营销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讲国际广告这一知识点时, 插入视频资料, 播放了一段由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为香奈儿5号香水拍摄的广告片, 这个广告从头到尾都是英语, 要求学生先观看这个广告片, 反复听几遍, 听懂广告的英语内容。然后选出三名学生来分别扮演这段广告中的三个角色, 要求这三名学生按照事先看过的广告内容和场景, 在全班同学面前, 用英语表演出看过的内容。最后, 让学生再用汉语解释看到的内容。这样, 通过模拟表演, 学生既学到了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和说的表达能力, 这种参与表演式学习方法, 改变了枯燥的授课方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我校是一所独立学院, 因此, 我校学生通常认为自己基础不好, 学不好英语和专业知识, 所以在学习英语时表现出畏难情绪、缺乏信心。但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 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度较高, 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 双语教学的开展就很受他们欢迎。

我们都知道国际市场营销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具备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策划的能力, 具备选择国际目标市场并进行市场定位的能力;具备进行国际市场产品决策、定价决策、分销决策、促销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具备提高分析和处理国际市场营销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针对国际市场营销的课程要求, 设计了一个新产品介绍会的表演形式。要求每个学生课后收集、准备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介绍一款新近在世界市场上出现的新产品。第一, 要求每个学生用英语来介绍这个新产品的名称, 新产品的属性, 新产品在哪个国家最新面市的, 它有什么新奇的功能和特点。第二, 还需要每个同学用英语说出这个新产品现在的市场价格, 未来市场价格的变化, 价格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如何。第三, 要求每个学生用英语来告诉大家, 在哪里可以买到这个新产品, 这个新产品在哪里销售的最好, 为什么销售的最好?第四, 还需要每个同学用英语介绍这个新产品的促销手段是什么, 用英语说出这个产品的广告词。当然, 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在课堂上介绍一款新产品, 这样每个学生都会有一次上台表演锻炼的机会。当每个学生介绍完他的新产品后, 课堂上的其他同学可以针对他的新产品用英语提问, 介绍者要用英语回答有关问题。这样, 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互动过程, 学生锻炼了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 表演过程中, 学生可以拿着自己事先准备的新产品介绍稿子----相当于剧本手稿, 忘记了可以看一下剧本手稿。最后, 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国际营销专业知识, 要求同学们用汉语来进行总结和分析, 交流从新产品介绍会中学到的专业术语。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由于引入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改变了枯燥无味的教学状态, 学生的参与式表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 学生既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 又掌握了国际营销专业知识。

摘要:本文提出了模拟表演式教学方法在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中的引入, 这种方法就是把一些国际营销的专业知识点做成一个小剧本, 学生就是演员, 学生要按照剧本的台词和要求把剧本内容生动灵活的表演出来。这样, 枯燥的双语教学就变得充满灵活性和趣味性。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模拟表演,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科技广场, 2010.[1]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科技广场, 2010.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探究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双语教学,角色游戏,模拟,探究

一、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主题的设计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幼儿对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游戏主题的产生具有偶发性,教师应善于捕捉住幼儿游戏的兴趣,根据幼儿的游戏意愿自发生成游戏的主题,由于这种游戏主题的产生不在教师预设的范围之内,教师组织起来可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难度,但幼儿应该成为游戏的主人,只要是合理的游戏主题,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提供游戏材料来支持幼儿游戏的开展。

二、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情节与内容的生成

幼儿在游戏中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成一些新的游戏情节与内容,对此,教师也应该持包容的态度,只要游戏情节和内容合理,就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此外,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或纠纷等,在教师的引导下也有可能生成新的游戏内容。

三、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指导

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幼儿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自发性的游戏活动,没有成人的指导和干预,游戏也会自然发生,并普遍存在于幼儿的游戏生活中。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教育要与游戏相融合,所以,深受幼儿喜爱的英汉双语角色游戏被赋予了一定的教育目的, 而教师的指导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1.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开展前的指导。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开展前的指导工作是指做好游戏开展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拓宽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内容来源。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创造性反映,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游戏的内容就越充实。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和幼儿园的所见所闻,为了拓宽幼儿的视野,教师除了在活动中渗透知识教育外,还应调动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将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加深幼儿对生活的印象,提升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水平。

(2)提供适合的场所、设备及材料,为幼儿开展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创造物质条件。游戏场地、设备及材料是幼儿开展英汉双语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同时对激发幼儿的游戏意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投放玩具或材料时,既要考虑材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也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较差,且喜欢模仿,在投放玩具和材料时,教师可多投放逼真的成品玩具,且数量要多;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动作操作能力,在游戏中更倾向于运用材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可多投放半成品材料或原材料,给幼儿探究的机会,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此外,幼儿参与材料的准备,也能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2.学前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过程中的现场指导。

(1)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的主题。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是幼儿自发产生的游戏,游戏的主题也应该由幼儿自己提出,而不是教师硬性规定。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适当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帮助幼儿确定游戏的主题,并在游戏中充当观察者, 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2)指导幼儿分配和扮演角色。幼儿分配角色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协商、猜拳、轮流、竞争等,教师可将这些方法教给幼儿,让他们学会分配角色的方法。在幼儿分配角色时,教师也要注意观察,不要总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主角,能力弱的幼儿总是扮演配角,确保角色分配的公平性。角色分配好后,教师还要引导幼儿认识角色的社会职责,指导幼儿扮演好角色,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与角色身份相符合的行为。

3.英汉双语角色模拟游戏结束后的指导。

(1)引导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使幼儿愉快地结束活动是教师游戏指导中重要的一环,教师要把握好游戏结束的时机,即在幼儿兴趣尚未低落时结束是最好的,这容易让幼儿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保持游戏的热情。在幼儿游戏遇到困难,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或很难继续下去时,教师也要及时结束游戏,以免让幼儿产生倦怠感或挫折感,影响幼儿游戏的兴趣。结束游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弹一段音乐,提醒幼儿活动要结束了。

模拟双语教学电子技术 篇10

摘 要: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更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学习的良好途径。

关键词:双语教学;信息技术;课堂契机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0-0041-03

一、创意背景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教学只是一种技术性的教学,实则不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可以在信息技术学习中培养起来的,在学校开展“双语教学”,更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更新学科知识的良好途径。

虽然现阶段很多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到了初一,有超过50%的学生对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仍一知半解。这种小学和中学的知识断层仍然需要在中学的信息技术课上花费一定时间去弥补,否则必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但是,各种信息技术教材在这个环节大多是一些重复性的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产生厌学或开小差的现象;一些教师采取放任自流式教学,把这部分教学内容完全交给学生自学完成,虽然使学生摆脱了枯燥和乏味的境地,但却导致学生养成了散漫的学习习惯,对后面开合教学的收拢造成了难度。

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对信息技术教学进行尝试,为计算机机房安装全英文的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全英文的操作系统似乎不容易掌握,可使用过中文操作系统的学生只要用心就很快上手了,而且可以顺带熟悉掌握英语单词,学生一点也不觉有什么压力,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新鲜感。将英语有效地引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中去,即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中英文语言学习和信息技术学习的整合,让学生从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明白英文与信息技术是不可分开的,学到最好、最新的技术就要与世界同步,就要习惯英语软件环境,就要拥有使用英语的操作技能与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从教学形式上渗透双语教学,这是研究过程的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验证,笔者便开始了信息技术课的“双语教学”尝试与探究。

二、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双语教学”课程设计的核心思想是:进行基础知识的练习之后,引导学生运用教师制作的学习课件,利用网络环境资源,在不同层次的操作中提升其思维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交流合作能力,从而形成对知识与技能的建构与巩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

基本能力:能够在全英文状态下按教师的中文指导完成计算机软件操作任务。

进阶能力:能够在英文操作系统的帮助下,完成操作任务。

提高能力:合理运用英文软件或网络资料进行软件学习,学会通过网络进行团队交流学习。

三、教学资源

在课程“教学资源”的“相关文档”部分,教师可以存放教学需要的“任务中文说明.doc”(用于学生自学时的查询)、“中英文任务步骤说明.ppt”(可供学生自行选择)、“闯关任务.doc”和一个加密码的压缩文件(为分层教学的意图做准备,学生在完成前面两个任务中的任何一个之后,可以打开此文档)。 另外,教师再存放英文的“压缩文件使用说明.doc”,用于解释RAR压缩文件的使用方法,当然学生也可以从网络上找到相关的RAR软件的使用说明,便于学生进行最后的闯关。

四、课程设计

课程的设计主要体现了两点:一是双语教学,二是课程整合。操作系统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都在炒剩饭,这是让师生都非常头痛的事情。当我们将全英文的操作系统展现在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课上学生将英文与中文操作系统进行对比操作时,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并表示回去要多查一下字典,争取下次上课能够运用得更好。这样既同英语教学进行了整合,又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同时还让学生感觉到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英文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从教学形式上,教师可以尝试着对学生运用双语教学。开学初,教师试着在不同类型的课(如理论课和上机实践课)上使用英语教学,用半学期让学生掌握常规用语,再逐步加大英文比重,尽量用英语与学生交流,学生会表现出很大兴趣。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常规单词以后,尽量让学生用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来练习操作,启发学生的思维,既动脑又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该课程每环节大约需要1~2课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1.用词汇软件进行英文的对比认识(1课时)

金山词霸是一个很有用的单词查询软件,能够指导学生正确地检索相关的专业计算机词汇。(注:教师在计算机初装时就安装该软件)

刚开始学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好习惯,不管已懂还是不懂的操作,都要查询一下电子词典。只要学生认真学习,一节课的时间就能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相关词汇。对于在教师抽查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奖励5分钟的游戏时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一定要鼓励他同自己的过去相比,只要认识一个单词就会有收获,并且鼓励他多与小组同学交流学习。

这一部分的学习主要以任务为主,巩固之前学生基础学习的成果。分组练习,找出相应的中文功能特点在英文状态时的位置。可由有经验的学生介绍中英文对照学习的方法。每个任务可以由学生组成小组探究,并将结果展现给组内的同学看,作为今后自己学习的参考。实践证明,自己动手探究的记忆效果比教师讲解或自己看书的效果要好很多。

2.任务式主题学习(1课时)

该课程在这一部分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在帮助下完成任务与进一步的学习。

对学生来说,使用英文软件进行辅助学习是一个难点,但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软件的帮助功能,养成利用软件的帮助功能学习新软件的习惯,这些都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反复要求,逐渐加强。

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小组内模仿教师轮流出题,小组两人搭档相互监督与协作,并以小组竞赛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多媒体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竞争意识与学习英文操作系统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以达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中英文系统的操作迁移能力等多重教学目的。可选择以下几种方式来练习:

(1)游戏竞赛式

你说我做。一个学生为另一个学生出题,让另一个学生按指令完成任务,中文、英文或中英文结合都可以。如:将任务栏隐藏……shut down your system……每个小组进行你说我做的选拔,再进行最后的终极演示,完成教师给出的中文任务指令。(注:教师给出相关范例)

通过游戏与任务的巧妙结合,机动地进行中英文任务的练习,把练习变成激烈有趣的游戏竞赛,不仅使基本操作练习在异常热烈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还培养了学生的中英文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

(2)主题情境式

考虑到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还不很丰富,可采取中文情境与英文单词相结合的方式,即半英文半中文的故事形态,如以下故事:

①外国朋友在中国

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北京举行,外国朋友随之来到中国,当他们需要查询一些奥运会的资料,又没带计算机时,我们就要用有中文系统的计算机向他们解释如何使用,以解决他们的困难。如 (上网买票)IE(Open)——address(Input)——website(http://www.tickets.beijing2008.cn/)——注册账号——充值——订票——付款。

②弱视残疾人士使用计算机

对待我们的友人,我们除了可以安装一个全英文的操作系统来帮助他们使用计算机,还要为一部分残疾人解决因弱视而不能顺利使用计算机的问题,(使用辅助功能开启弱视的窗口)如start——控制面板——辅助功能选项——放大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一边讲主题任务,一边向学生强调任务中某个事物的名称、状态或动作等的英文单词,通过电子教室系统发送到学生的写字板中,让学生在写字板里完成任务单词的串连,对于一般学生,要求输入任务串连就可以了;对于指法操作熟练的学生,可要求列出任务完成的说明(帮助中的相关项),以兼顾差异。待学生输入任务完毕后,再继续创设任务情境。教师可根据学生任务完成程度的反馈,在适当的时候以任务关键单词为例进行分析指导。如果教师的英文水平较好,还可以让学生在中途创编故事,任由其想象,教师则根据学生想象的内容,适时提出相应的英文单词……将练习变成了游戏和学英文相结合的综合活动课。

(3)能力迁移式

借助教师指定的软件说明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指明一个新软件的使用说明资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使用英文版的WINRAR压缩软件:

教师给的说明资料是英文的,需要学生通过查字典来阅读,这只是一个使用RAR的说明,我们要求学生打开该RAR文件后再按压缩文件中的任务说明对一个图片文件进行压缩并加上密码。

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迅速进入角色,边查边看,边学边做,在计算机上进行软件学习成为他们内心的需要。让学生在任务驱使下去体验学习,并让任务加上一个关卡,增添神秘的色彩,学生更加感到非常新鲜有趣。当然,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软件学习资料,也可以与全班同学交流。

以上方式在教学时可随意组合采用,尽量采取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则。但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任务的正确性,否则就失去了练习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巡视或采用组间监督竞赛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

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求他们将自己找到的软件学习的资料贡献出来给大家,让大家懂得资源共享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同时鼓励他们利用这些学习方法去寻找新任务的软件解决方案,向大家定期推荐最好的软件。这个过程为下一个软件推荐埋下伏笔。

五、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实现了预定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中英文语言学习和基本操作练习的整合,又从教学形式上达到了双语教学的目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关卡模式、层层递进的任务以及小组竞赛方式都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针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加大英语练习要求和英语口语对话,而对基础稍弱的学生,可以只在课堂上渗透一些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帮助他们。

由于学生与教师的水平都存在差异,再加上受课堂时间、学生打字能力及思考速度等限制,有些学生任务完成不是很理想;为了能够通过任务关卡,有的学生由于急于完成任务,不能正确按照教师的指引进行学习……英语环节没有达到足够的效果,对于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学生,进步是比较缓慢的。但笔者认为,学生能在“玩中学”,而不是以往课堂上的“学中玩”,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好的习惯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坚持才能培养起来的,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六、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思

由于是练习课,教师以鼓励为主,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评测,只简单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三个等级,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能量化地进行表扬和加分就可以了。

今后的教学,可以考虑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对照完成课程学习的学生,有较大幅度提高者可以给予加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遥感技术双语教学建设内容探讨 篇11

遥感 (Remote Sensing简称RS) 是现代空间信息学的核心技术之一, 作为一种高效能的探测、获取、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的先进手段, 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城市建设、林业、环境、农业等部门, 它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遥感技术的发展, 揭开了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探索宇宙空间的序幕, 为我们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研究环境、分析全球变化找到了新的途径。遥感学科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涉及地质、地理、图形图像、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遥感技术课程。

双语教学是指教学大纲中设定的课程 (语文课、外语课除外) 使用两种语言授课。通常把它分成三种基本类型: (1) 沉浸式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 学校使用一种不同于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 如加拿大的法语沉浸式课程; (2) 维持性双语教学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 学生上学之处用母语授课, 而后逐步过渡到部分科目采用学校规定的另外一种语言学习; (3) 过渡型双语教学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上学之初部分或完全使用母语, 以后转换到只使用学校规定的另一种语言教学, 如美国移民学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 双语教学大都采用沉浸式模式, 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 将搞好专业课程学习放在第一位。

我院在2001年开始招第一届地理信息本科生, 遥感技术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开始讲授, 现已经给十届学生上了本课程, 并在2009年荣获郑州大学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进行双语教学的探讨和实践, 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首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遥感技术专业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掌握有关专业词汇的外文描述;其次, 通过外文教材使学生学习国外先进的工程理念、思维研究方式和应有成果;最后, 使学生能真正读懂原版教材, 能独立自学外文专业资料, 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能在国际舞台上的各专业领域与世界各国直接开展平等的对话, 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以及国家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遥感技术是研究生考试的必考科目, 我院该专业学生先后有多人考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等知名学校的地理信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这也体现了本系在遥感技术专业课的教授方面的成绩。因此, 继续实施并推进双语教学的建设与实践, 必将对我校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甚至其他学

*本文得到了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编号:[2011]JKGHAD-0230) 、郑州大学2012教研项目支持

点考虑: (1) 根据每次实习开展的线性工作特点, 系统设计为工作流的管理模式; (2) 注意数据的共享和隔离, 校外实习往往是各系、各专业分别组织实施, 要做好各单位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共享处理; (3) 每个用户在系统中应只见与本人相关的数据, 避免陷入数据海洋; (4) 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容错处理机制; (5) 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好量化指标, 加强考核、监督机制。

四效果及意义

由于实习企业及岗位的多样性, 基于“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 如时间、地点、合作企业、参与人数、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等, 这就给其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通过归纳整理校外实训的各种组织模式, 整理为四大类实习过程, 规范了管理, 理清了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师、学生、企业进行实时记录, 了解实习开展中的各种情况;建立完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运用该评价体系评估实习质量, 综合、客观、科学地指导实践,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 以实习开展情况核准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及报酬, 督促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提高指导水平。信息平台也能实时采集师生的反馈数据, 对合作企业也实现了完善的考核评分机制, 促进了实习合作企业的质量改进。采用以上过程化跟踪、实时改进、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手段, 对不断改进基于“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 有效监控实习中的不确定因素, 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实习学生的监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责任编辑:李锦雯]科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产生变化, 对提高研究性、自主性学习,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国内遥感技术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2001年9月, 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采用双语教学。我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高校在部分基础课或专业课教学中直接选用国外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成绩考核均采用外业或外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进行了相应改革与创新。天津大学规定, 各专业应对2002年秋季以后入学的硕士研究生至少开设一门双语课程。清华大学2001年开设的1440门课程中, 有54门课程全部用英语授课, 2004年有500门左右的核心课程采用外国著名高校的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复旦大学引进了哈佛大学的7600多种教材;大连理工大学有60门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

遥感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 发展迅速、更新快、时效性强, 在城市数字化建设、数字地球、自然灾害监测、农业和林业监控、地质探矿、太空探测、军事侦察等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北京大学、武汉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矿业大学等多家重点大学都开设遥感技术课程, 并具备遥感研究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展开遥感技术的双语教学课程, 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 更好地追溯理论来源, 技术发展动态, 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竞争力,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乃至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遥感技术双语教学, 国内较突出的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该校采用中文、英文教学同步展开、逐步渐进的教学模式, 采用朱述龙等人编著的中文教材, 采用加拿大资源中心网站提供的教材作为对应英文教材。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则直接应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讲授。

三遥感技术双语教学建设内容

遥感技术双语教学建设包含的七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具体如下:本课程通过三年的实际双语教学的实践, 积累了一定经验, 我们认为要搞好遥感技术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 有一定的条件, 需要从提高教师队伍的英语水平, 对双语教学的内容和教材建设充分改革, 为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出台新的建设机制, 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对经验和教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等几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

1. 双语教学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相关方面的高端人才、锻炼人才和留住人才等手段, 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外语水平一流的教师梯队, 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对本课程专业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及进修, 鼓励参与相关的会议, 特别是国际会议。

2. 课程教学的内容建设

本课程教学内容要具有基础性核心知识, 还要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能及时反映遥感技术的学科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特别是英文原刊的最新内容, 挖掘中英文数据, 将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 切实推进双语教学的施行。

3. 双语教学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建设, 把过去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与经验进行总结, 同时要追踪最新的科研成果, 并结合专业特点进行立体化教材编写, 我院已编写了相关的专业英语教材, 如果条件允许要进一步编写遥感技术中英文教材。

4. 遥感技术实验建设

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 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在教学仪器设备中除了计算机外还应有绘图仪、扫描仪、数字化仪等, 而教学软件除了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外还要编辑遥感技术方面的专业软件, 同时还需最新的实验数据。

5. 机制建设

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鼓励老师承担双语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 要有新的用人机制和奖惩机制保证双语教学建设的延续性等, 这些年对此已有了一些经验, 如在双语教学过程中, 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的批改, 学生的辅导等各个方面都增加了上课教师的工作量, 为此我们把双语教学的教师的工作量, 按一般课程两倍的工作量进行计算, 以此鼓励有条件的教师进行双语教学。

6. 课程教授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

双语教学在课程内容讲授和课后辅导等诸多方面和中文教学有很大不同, 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把相关的外语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 实现双语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能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这也是双语教学能否持续下去的关键问题。

7. 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经验与进一步探索

主要是对以往双语教学获得的经验进行总结, 把获得的成果进行分类, 对学院遥感技术双语教学的六大要点的竞争优势 (strength) 、竞争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 (threat) 分析, 即SWOT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并找出我们的双语教学与国内外其他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指标之间的差距和不足, 使我们的双语教学更趋完美。

四遥感技术双语教学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 通过调研、分析遥感技术双语教学教师队伍特点, 提出队伍升级方案。

第二, 通过“外面先进模式+内部特色延伸”提高教学内容质量。即学习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双语教学的教学内容, 同时从本课程特色出发考虑发展需要和学生反馈进行自我修正与提高。

第三, 调研分析国内遥感技术中英文教材特点、提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四, 调研分析当前遥感技术实验室的需要, 把该课程实践模式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异相结合。

第五, 分析国内双语教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以此来完善学院双语教学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飞等.《遥感概论》精品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 :174[1]张飞等.《遥感概论》精品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3) :174

[2]庞继贤、丁展平.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大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理据与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72~179[2]庞继贤、丁展平.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大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理据与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5) :172~179

上一篇:招标审计下一篇:转子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