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探讨(精选12篇)
双语教学探讨 篇1
国际商法课程主要以国际商事交易相关活动所遵守的各类法律规则与惯例为学习内容, 其自身内容的涉外性质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通过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比单一中文教学更为全面和扎实的国际商法理论基础与专业英语技能, 对今后从事各种涉外经贸活动, 解决实务中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笔者进行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进程当中, 在不断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的基础上, 在学习前辈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考的前提下, 总结出以下几点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矛盾, 对以下几点矛盾的探讨在笔者看来是解决目前双语教学问题的关键。
一、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学生法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矛盾
当前国际经贸活动广泛建立在各种国际商事法律规则与惯例基础之上。因此, 掌握国际商事法律的基本规则惯例以及熟悉解决争议法律途径, 对国际经贸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及维护正当合法权益都十分必要。国际商法所涉及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很多都来源于美欧等国的法律制度与司法经验, 引入英文教材, 开展双语教学, 可以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国际商事规则的本源, 对于从事国际经贸专业知识学习的学生而言, 国际商法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将本来就晦涩的法学术语英语化让法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加吃力, 所以加大普法教学力度也就成为应有之意。
二、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优秀国际贸易法双语教材缺乏的矛盾
根据笔者近年不断试用目前国内选用的教材体会, 现行国际商法教材版本较多, 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内作者出版的针对中国学生的双语教材, 另一类是直接选用美国大学所使用的国际商法教材。前一类教材符合中国人的视角与教材编写习惯, 内容不仅介绍西方法律制度, 还能注重与中国法律制度规则对比, 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 但是其内容表述上往往具有较为明显的中国式的思维习惯与表述方式, 而非地道的专业英语。此类教材比较适合教师开设国际商法双语初期选用。后一类教材作为美国专业人士编写的大学教材, 法律英语纯正, 体例安排生动, 案例编选丰富。但是这一类教材本身针对的对象是美国学生, 缺少对中国涉外法律规则的介绍, 因此教材中许多内容与中国学生学习从事涉外经贸活动规则的要求相差较大。现行国际商法教材版本较多, 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日新月异的情况下, 旧版教材的结构设置已显得不甚合理, 教材内容与本专业其他课程重复较多, 相关法学基础知识不足。笔者认为, 在更新旧版教材结构的同时, 合理融入与国际商法有关的法学基础知识, 即将国际商法所需法学基础知识加以整理放在教材之前, 或将该部分知识有机融入教材的每一章内容。为了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 新的教材还应考虑将国际商法中有代表性的内容的英语原文保留, 即教材的部分内容为中英对照;另外, 还应加入一定比例的英文资料。有学者认为, 选用合适的外文原版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在本科教育阶段, 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引入国际商法英文原版教材, 我们应当将教育资源用在编写适用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教材上, 而非直接“拿来”。
三、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学生法律英语高度专业性以及缺乏的矛盾
法律英语是法学专业的必修课, 在英语国家中被称为Legal Language或Language of the Law, 即法律语言, 在英语中指表述法律科学概念以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法律英语所使用的语言不仅是英语本身, 还包括其它语种, 如法语、拉丁语等, 而且它不仅是一门简单的翻译课。开展国际商法的双语教学, 法律英语基础不能为零, 仅靠教学中的临场翻译, 根本无法满足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的目的。国际商法本身具有专业术语多的特点, 一些英文词汇在日常应用时的含义与其在法律术语中的含义相去甚远, 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只是会遇到翻译问题, 更重要的是语境问题, 这些专业术语理解上的困难, 必然影响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四、国际商法开设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教师英语应用能力不足的矛盾
目前, 我国高校双语教师匮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我国高校至今还没有专门针对双语师资的培养, 现有的双语教师缺乏专门系统的双语师资培训。从总体来看, 高校双语教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部分是一些外语优秀的专业课教师, 这部分教师可以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科研能力强, 能够用外文板书或按照外文课件授课, 但缺乏语言教学方面的系统训练, 听说能力不足, 很难用外语充分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 也难与学生互动, 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另一部分是外语专业教师通过较为简单的专业知识进修后转而进行双语教学 (或者是外语专业的本科生在研究生阶段学习了非外语专业) , 他们虽然语言教学能力较强, 但是专业基础不扎实, 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系统掌握专业领域知识, 无法深入传授专业知识, 容易把双语教学变成了语言教学。因此, 高校双语教学要兼顾近期急需与长远规划, 多方面着手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年龄梯度合适的双语教师队伍, 并形成梯队式师资储备。自倡导双语教学以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商法课程的双语教学的巨大价值得到广泛认同, 这契合了国贸专业培养专业理论与实践复合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但是国际商法双语教学一开始往往会陷入困境, 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种困境既是专业学科差别, 也是由双语教学模式自身缺陷所导致的。面对存在的困境, 我们需要不断分析问题, 总结经验, 及时找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方法, 从而逐步实现双语教学的目标。
摘要:作为文科类课程, 国际商法无疑是最适合开展双语教学探索的课程之一, 结合近些年在国际商法教学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教训, 结合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目前双语教学的实施现状, 个人总结了一系列在教学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期望在进一步的双语教学研究中, 探讨合理化、目标化、体系化国际商法的双语教学, 从而使得国际商法能够与双语教学的发展融合,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与国际接轨, 与学生的现实学习接轨。
关键词:国际商法,双语教学,矛盾,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杨伏英.国际商法双语教学困境及对策探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6, (4) .
双语教学探讨 篇2
[摘要]电子商务课程开展双语教学,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应的外语应用能力。本文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建议。[关键词]双语教学 电子商务 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的发展需要更多懂专业,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为此,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双语教学”。同时国家教育部在2003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个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学生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培养国际型人才,已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双语教学的界定
双语教学是指在学校使用外语或第二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其目标是以两种语言做教学媒介,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能够学会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增强对课程的理解和应用。在我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是英语)作为学科专业课程的主要授课语言进行教学实践。
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复合性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并已经在很多领域取代了传统商务。因此,开设电子商务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今天,大部分电子商务活动都依赖于Internet这个平台。互联网的international特质使得电子商务自然而然就具备了国际性。而要与世界各地的人群进行商务往来,英语是最普遍应用的沟通媒介。
此外,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电子商务发展最成熟的国家是美国,学习相关知识,自然以选择这些国家的教材为好。
如今,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经由引进和翻译的教材,虽然更容易理解,但时间的滞后是不可弥补的缺陷,而直接应用国外教材,吸收相关知识,更有利于保证所学的先进性。
总之,要学好电子商务课程,并为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双语教学是非常适当的。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不够清晰。在实践中,有一些老师把双语的电子商务课程当作科技英语课上。这样,讲授的重点就不再是电子商务的知识,而是专业英语的表述了。学生接收到的不是系统的专业知识,而是专业词汇的简单堆积。
2、教师的英文表述能力欠缺。一些教师具有很好的英文阅读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却缺乏良好的口语表述能力,因此大量使用中文或逐句翻译讲解。这样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目的,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等。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对双语教学的接受程度不同。一部分学生会把接受专业知识和学习英语完全割离开,很不适应双语教学模式。
4、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中很多是“哑巴英语”,而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中充满了大量的案例,需要师生间、学生间经常讨论。这样的矛盾,使得课堂交流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
教学实践探讨
1、保证双语教学的师资水平。在双语课的讲授中,教师的英文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都非常重要。因此,有过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是最佳选择,或者口语表达能力出色的教师在经过有关专家认可后也可任课。
2、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双语课比较花费学生精力,学生一方面需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一方面还要记忆相应的英文表述。当老师用英文讲述时,在听懂英文的同时,还需要理解整句话的内容,这些都无疑加大了学习难度。因此,在开展电子商务双语教学之前,应该保证学生既有较好的英文水平,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开设时间应在大二之后,并且保证学生已经学习过相关课程。
3、把握好双语的度,突出课程内容的讲授。一般而言,学生整体的英语接受能力有限,并且参差不齐。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英文所占的比例是需要仔细研究、不断调整的。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几点经验:首先是对教材的讲解。原文教材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一些困难,尤其是专业词汇的理解。而有些理论、现象是已经学过的,却难以将中文与英文表达对应起来。这就需要老师专门针对教材做些额外的讲授,例如挑出一些难以理解的部分,逐字翻译后再进行讲解;也可以在讲课之前,先将要讲到的专业词汇罗列出来,并给出对应中文。
其次,讲课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英文的比例。在开课前,先对班级的整体英文水平做一下摸底是比较有帮助的。如果水平较差,需要适当增加使用中文的比例。对每个章节的讲授,英文所占比例也是不同的。有些内容非常贴近生活,很好理解,或者是学生之前学过,那么多用些英文,既不会对他们的理解造成困难,还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应的英文表述。而对于理解困难的内容,较多的使用中文也是不为过的。因为,教师应该明白,课程内容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在上课时还需要不断的关注学生的反应,适时调整,以保证其理解。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可以采取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例如讲授“revenuemodels”时,教师可以找到每一种模式下相应的网站,在课堂上通过幻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每种模式的应用领域及大体特征一目了然。
难度较高的学习是很难长久保持兴趣的,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电子商务课的实用性很强,有非常多的案例。所以,寻找一些与生活贴近的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英文表达能力,还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结语
电子商务是一门前沿学科,它的先进性、国际性和发展迅速,决定了用双语进行教学是更为合理的。如何在双语教学中使学生扎实掌握相关知识,并学会专业的英文表述,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良好英文表达能力的教师,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
中图分类号:G642.42 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
范钛,陈小凡,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418―1421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食品化学 双语教学 存在的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47-02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从分子的水平和化学的角度研究食品的组成、性质、结构、营养性、安全性及食品在加工、贮藏、运输等一系列环节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及这些化学变化对食品品质影响的一门学科。食品化学学科特点是内容较多,知识抽象,既具备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等基础化学的内容,又广泛联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各专业课的内容。因此,对于这门课程,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实施双语教学值得进一步去探讨。
1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锦州医科大学的食品化学课程开设在大二下学期,此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学生英语水平不高,掌握的词汇量有限,而专业外语课程在这学期也没有开设,因此,学生对于大量的英语单词尤其是专业英语单词感觉陌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会感觉比较难,无法掌握授课内容,无形中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该门课程产生抵触情绪。相对而言,只有少部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授课进度,无法达到授课的质量。
1.2 适合学习的外文教材较少
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学好该门课程的关键,而目前适合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教材较少,较权威的英文教材是美国人Fennema编著的food chemistry,但是该教材内容覆盖面较广,价格较高,不太适合普通本科学生使用。因此,考虑选原版教材进行适当的整理和标注是比较适宜的。
1.3 教师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待提高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除了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文水平,能自然、流利地利用外语讲述,而从事食品科学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的教师多是该专业毕业的硕士或博士,没有经过特殊的英语能力训练,有些教师虽然有较高的英文读、写、听能力,但是口语表达能力欠缺,从双语教学效果上看,学生反应有些教师授课过程中单词发音不准,用词不准确,解释不全面、不生动。但是,目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同时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教师比较缺乏。
2 提高食品化学双语教学水平的措施
2.1 帮助学生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知性
由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因此,接受双语教学较困难。在开课之前,就应该向学生介绍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讲解国际化人才在未来社会的重要作用,阐明专业性人才在外向型企业中需求,让学生们首先从思想上接受食品化学双语教学。针对双语教学接受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邀请高年级修过该门课程且学得较好的学生讲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分享给大家。在学生们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后,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学习起来也会有动力。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安排课后答疑的时间,开设答疑网站,解决学生害怕学、不明白的后顾之忧。
2.2 对教师进行培训,加强师资力量
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经过一定有计划的训练,一是在实践中提高水平。多年来外语教学毕竟也培养了很多人才,虽然他们有的在口语、听力等实际运用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但是大家可以通过互相切磋,在实践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二是通过培训来解决。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短期培训、脱产培训或出国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学院进修,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语言专家进行师资口语训练,提高其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水平,并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到国外培训。三是不拘一格引进人才。在师资引进问题上不以学历高为标准,而是在基础学历和职称之上,优选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或者引进有能力的外籍教师。积极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承担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2.3 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
教材是知识传递的载体,合适的双语教材在其内容安排上必须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学习过程相适应。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一方面,可以采用国内较好专业教材的外文译本;另一方面,可以整合国外优秀专业教材,自编讲义或者采用活页教材。把国外原版教材与国内中文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出版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这些编制教材适合我国国情,易教易学,体现了学校和编写者的个性,但要避免各自为战选编教材而造成学科上的随意性与语言表达上的偏差。
传统专业课的教学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这样不但学生学得累,而且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双语教学更由于其教学方式的特殊性,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更倾向于综合化、教学手段媒体化、主体化。比如采用预习一授课一讨论一辅导等方法的组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开展活动教学,由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团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利用英语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便于学生在课上课下与教师进行广泛交流。教学中尽量安排小班教学,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与教师进行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在课前对于每一堂课都要精心设计,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教学环节上,课前对学生布置好充分的预习内容,这样在授课时,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较多,学生思维也较活跃,授课效果就会提高。
教学过程中注意采用逐渐深入的教学方式,教学初期可以采用中文和英文共结合的方式进行,随着学生对教学适应后,可以逐渐减少中文翻译,加强英文教学,这样学生经过这样的一个过渡时期,对双语教学会更为适应。
大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氛围很重要,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若不能与外语所表达的真实世界产生任何关联,就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知识的接受、理解和消化。所以可以在整个校园中营造一个双语环境,学校的网站、标牌等,尽量使用双语。给学生更好的双语实践机会,组织各类外语口语及演讲竞赛,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展示外语的魅力,加大留学生培养力度,与国外高等学校联合办学,交换培养学生,增加学生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等。
参考文献
[1]施万胜,舒友菊,万珊.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804-14805.
[2]武雪琴.双语教学工作解剖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110-111.
[3]万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8):181-182.
双语教学工作探讨 篇4
1双语教学现状
1.1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发展的关键。近年来, 全疆各地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和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每年选拔年轻教师到新疆师范大学、新疆教育学院等疆内外院校进行脱产汉语学习, 选派双语骨干教师参加自治区双语培训班。通过培训, 现有双语教师在思想上、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与教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 各双语学校积极争取编制, 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优秀双语人才充实到双语教师队伍中来, 不断壮大了双语教师队伍。
1.2 双语教学教研活动持续开展
教学教研是推进双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不懈动力。当前, 各双语学校均比较重视双语教学教研工作, 普遍以双语教学课题为载体, 培训教师开展课题实验和研究工作, 每学期定期上示范课、观摩课, 并进行全面的问卷调查, 组织双语教师进行双语教材分析、案例分析, 并开展集体备课、说课、上研讨课等活动。同时, 加强双语教学研究和指导, 采用民、汉教师互换课堂授课、共同听课、评课等方式, 搭建双语教师和汉族教师相互探讨教材教法的平台, 提升了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 大多数双语教师基本掌握了双语教学的思路和教学方法, 汉语表达能力显著增强, 专业水平明显提高。
1.3 “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开展
结对帮扶是推进双语教学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双语学校积极总结推广结对帮扶, 推进双语教学的经验和做法, 鼓励同一学科教师结为友好互助对子, 充分发挥汉语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为民族教师进行点对点的辅导、备课, 开展教研活动, 提高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达到了民族教师学习汉语“时间短、见效快”的效果, 促进了民汉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同时, 许多学生与教师结为口语、阅读、写作兴趣对子, 师生的汉语水平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学生的双语成绩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1.4 双语教学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优良的学教环境是推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 双语教学越发受到各族群众的重视, 社会各界积极为双语教学提供优良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广播、电视等媒体积极宣传“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及双语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各双语学校不断加强双语学生口语训练, 把教材编排成图文并茂、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小故事等, 营造良好的学习汉语的氛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通过生动活泼的竞赛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双语的兴趣, 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双语氛围, 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双语的乐趣, 积极主动地学习双语。同时, 创造环境, 让一些双语基础好, 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开阔视野, 提高双语能力。
1.5 双语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改进
创新教学模式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笔者总结了问题教学、兴趣引导教学等成熟教学模式。问题教学就是:针对双语教学特点, 就听、说、读、写等各方面提出问题, 并分为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几个阶段。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 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和教学难易程度, 分为三种形式展出:以教师为主导的讨论式, 教师讲解教材, 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如果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师不急于讲解,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能, 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归纳;另外,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相互研讨, 共同学习、提高。兴趣引导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等现代信息技术, 创设双语语境教学条件, 开展汉语交流互动, 利用互联网的中文资源, 调动学生学习双语的积极性。
2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 全疆各地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地域、文化、师资、经济、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双语教学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教学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各双语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双语教师和教师汉语水平偏低的状况, 合格的双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尤其是南疆地区。当前大部分学校教师超编, 特别是少数民族教师超编, 补充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教师十分困难。随着双语教学班的扩大和学前双语的开展, 双语师资力量不足, 矛盾突出, 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工作的“瓶颈”。同时, 现有的双语教师教学素质参差不齐, 多数教师是通过参加自治区、自治州一年或两年脱产进修培训后, 走上双语教学岗位, 汉语水平和教学能力还不是很高, 有的教学经验不足, 还难以胜任中、高年级的教学, 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部分从事一线教学的民族教师汉语基础不牢、缺乏汉语环境, 在短期培训后转型比较缓慢。少数民族教师汉语基础薄弱, 个别老师对学习汉语还有畏难情绪, 思想上不够重视, 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还有待改进。
2.2 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 现有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少数民族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开展的时间并不长, 缺乏对整个学科和具体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目前的双语培训模式多样, 但教材品种、培训方式单一, 汉语教学课程安排和汉语课教学活动普遍存在重考试、轻双语教师培养的倾向, 培训多以过语言关为主, 只重视提高汉语水平, 而忽视了汉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专业课培训薄弱, 课程安排偏重书面学习而忽视口头表达。这种培训虽然能使受训学员汉语水平得到提高, 但双语教学能力提高有限。
2.3 学生基础不同, 双语教学整体推进比较困难
大多数在乡下的民族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说汉语的人, 从小习惯了用维语交流, 没有太多说汉语的机会, 除了在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时说汉语, 平时基本不说。虽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汉语, 但到高中毕业后还不能用汉语进行正常交流,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 教学活动无法适应所有学生, 教学进度与难度不好把握, 个别学生自制力差, 教学的同时还要频繁地维持课堂秩序, 对教学质量也造成影响。
2.4 现代化教学设备不全, 造成学生学习乏味
由于信息时代对学生的影响, 使得这些思想活跃、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更加向往轻松、有趣的课堂学习气氛。但由于大部分学校教学设备简陋、落后, 教师仍在用粉笔、黑板来进行教学, 与信息较发达的现代化教学气氛相比, 学生感到压抑、乏味, 这不仅约束了学生的思维, 也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3推进双语教学发展的建议
推行双语教学, 培养少数民族“民汉兼通”的复合型人才, 是民族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进步的呼唤, 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举措, 全力提升双语教学水平。
3.1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推动双语教学健康发展
双语教学环境是双语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做好双语教学宣传工作, 提高全社会对双语教学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营造有利于双语教学的良好环境。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进行情景教学,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双语的能力。教学时根据教学的真实语境, 除了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语境外, 多带学生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语境中去操练, 使学生真正体会语言的交际功能, 提高在实际活动中应用汉语的能力。双语教学一方面是教师引导,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巩固提高, 课堂教学不能给每个学生提供均衡充足的双语交流时间, 这就需要给学生创造课外双语交流的环境和机会, 通过日常生活加强双语学习。可采取安排民汉学生混合食宿、民汉学生结对子、组织民汉联谊活动等行之有效的形式, 为推进双语教育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3.2 加强双语师资培训, 适应双语教育发展的要求
重视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 进一步加大投入, 拓宽培训渠道, 丰富培训内容, 切实提高培训实效, 建立一支数量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双语教师队伍。加强双语师资培训, 重视和挖掘现有师资力量,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加大现有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力度, 充实和丰富双语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的内容, 强化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 加大汉语口语与语音的教学,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离职进修、自学等多种途径提高专业素质和汉语教学水平, 认真研究双语师资培训模式, 提升双语师资培训水平, 使之尽快适应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要求。加强和完善民族院校的双语教学教育, 在民族师范院校里增设民族语言课程或是在民族院校民语系增设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课程。充分发挥好师范院校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的优势, 为各级各类学校输送高学历、高素质的“民汉兼通”的教师。总之, 要有一批数量充足、质量过关的双语教师, 才能保证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3.3 加强理论研究和指导, 确保双语教学协调发展
推进双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把各个环节协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才能使双语教学工作取得最好的成果。做好学校体系建设, 要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 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难易度进行规范, 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加强双语教学研究, 要依靠教学科研提升双语教师的教学素养, 优化教学课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双语教学研究和科研活动, 组织编写适用的双语培训教材, 推进双语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双语教学的研究工作, 积极稳妥地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全疆各地州、县市双语教学质量差距很大, 城镇和牧区差别很大, 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学校、不同的师资条件应区别对待。针对不同情况编写多层次的教材, 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要多开办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 提高理论水平, 指导工作实践。探讨教学方式方法, 交流经验, 总结教训, 指导双语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3.4 不断优化双语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前提下, 双语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教学技巧,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了讲究教学技巧与活动设计, 教师还要真正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动手, 充分调动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 从而自我肯定, 坚定信心, 逐步自主探究, 慢慢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在多媒体技术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狠下功夫, 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在激发学生学习双语热情的同时, 不断丰富学生各方面知识,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5 健全教学激励机制, 保障双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双语教学激励机制, 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在评定职称、培训、年终考核评优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进一步激发双语教师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使他们树立优越感, 从而激励其他民族教师向双语教师学习, 向双语教学努力。制定各类优惠政策, 吸引和留住较高水平的教师从事双语教育事业, 确保双语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4结语
双语教学是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民生工程, 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泽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希望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并及时加以解决, 以促进双语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培养更多的“民汉兼通”高素质人才, 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要:双语教学受师资、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文章结合作者双语教学经历, 介绍了新疆双语教学的现状, 分析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主要问题,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吴福环.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OL].新疆社会科学, 2003 (6) [2003-06-12].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XJSH200306012.htm.
[2]陈进.改善教育民生, 新疆双语教育实现科学发展[J/OL].大科技, 2010 (11) [2011-02-26].http://www.17net.net/Article/VocationalEducation/16256-2.Html.
双语教学探讨 篇5
结合教学探讨《内科护理》双语教材的特色
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内科护理>双语教材的特色进行深入研究.该教材以护理教育为主体,以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目标为编写方向,以护理学为支撑,强调英语与医学的融合.教材立意新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适用性,有别于其他双语教材.整体护理理念及人文关怀是该教材的特色和亮点.
作 者:张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卫生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10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7(7)分类号:G423.3关键词:《内科护理》 双语教材 特色
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与研究 篇6
关键词:双语教学教学策略高校
1.引言
“双语教学”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相关学科的教学,双语教学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且其中一种语言常常使用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双语教学在课堂中运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进行各门专业学科的教学,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培养具有较高本族语和外语能力的高水平双语人才。双语教学不是以语言教学和语言的讲解和训练为中心,而是以教授内容为中心。它要求使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排除汉语,是为了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
2.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竞争愈演愈烈外国企业大批进入我国进行本土化经营,国内许多企业也开始实行国际化战略,争相到国外拓展市场,为了在全球经济不断一体化的进程中增强国际竞争力。另外,科技、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而我国面临着更为严峻的人才竞争态势。中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走的是应试教育的道路,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如何通过各种考試。在英语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了重语法轻应用的模式,成了应试哑巴英语。推行双语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将学科知识与英语知识相整合,培养精通专业知识和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3.双语教学的模式研究
3.1双语教学模式
在实施双语教学时,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采用什么教学模式,根据对“双语教学”概念的理解,此外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英语基础水平的不同、专业需求和不同学年等因素,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分配比例,不应在全部该门课程中完全一致。而且根据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层次和双语模式,教师在授课时,授课节奏应由慢到快,授课内容应由浅至深,按“简单渗透—整合—双语思维”的模式来实施教学。在教学中教师的启发作用在于通过信息刺激, 循循诱导, 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让学生学会用中文和英文来思考解答问题。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3.2双语教学的策略
3.2.1 加强学生的基础英语教学
学生的英语基础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搞好双语教学,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让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后面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时,学生能听懂。高校可以通过校园环境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之中,让英语逐步成为校园的第二语言,营造校园双语学习的整体氛围来加强学生的英语水平。
3.2.2教材选用
教材是专业知识的载体,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保障。无论采取何种双语教学授课模式,使用英语教材是组织双语教学的应有之义。目前我国高校有用原版引进教材和自编英文教材两种选材方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语教材,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不是学英语而是用英语学的好环境。但因为原版教材往往阅读量很大,一些学生由于语言问题不能坚持自学,学习效率低。为了不让晦涩的语言成为大部分学生学习的障碍,所以在英语教材的选用和引进过程中,以下几方面的差异不容忽视。
(1)标准的差异。教材的编写和选用应与我国对高等教育的专业标准要求相一致。不同的国家, 教育体制不同,各阶段的教育目标也各异,因而在内容上、深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解决办法: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应该充分发挥各专业和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成立进口教材审查机构,对拟引进的教材、教学辅导材料进行审查和管理。
(2)专业技术标准、规范的差异。对于理工科,由于各国的工程标准、规范不尽相同,会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因而需在这些方面进行删改或补充说明。当然,随着国际化的进程,各国的技术标准将逐步趋同,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差异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
(3)教学方法的差异。教材要与教学方法相匹配, 以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在引进原版教材的同时, 应根据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法来选用或编写教材。解决办法:组织国内外专家编写适合国情的英文教材,并进行审查和质量把关。教师也要注重对所授内容的本土化,为学生指定中文教材作为参考书。
3.2.3做好教师的英语培训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有效途径,必须创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使用英语围绕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交流的情境,这对双语教学师资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抛去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英语与学科的双向渗透。因此师资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学校可加大投入,在专业教师中选拔基础较好者派往国外学习的方式培养双语师资,也可以通过聘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人员作双语课程的教师或者通过英语教师协助专业教师加强英语学习。
(2)校际间加强交流, 实现人才共享。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初期, 不同学校的师资力量各有偏重。为充分利用教师资源、引入竞争机制, 可实行教师跨校授课、学生跨校选课, 实现资源更有效的整合。同时可以请一些国外高校的教学名师到校进行交流讲学,通过双向交流来提高双语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出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
(3)教师教学意识的转变。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让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只掌握娴熟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口语能力,才能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3.3双语教学评价与成绩考核
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其教学评价机制应有别于一般的教学评价机制,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考试形式。将平时与期末成绩并重、书面与口头表达相结合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增加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应改变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避免一考定成败。注重平时考试, 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
4.结论
由于中国的大部分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英文外教授课,而且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参差不齐,所以需要通过母语的配合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双语教学中,教师讲解学科内容所使用的第二语言必须符合学生当前的第二语言的理解水平,并注重母语,因为母语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第二语言的信息输入,有助于发展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高级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萍,夏新娟.大学双语教学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3):77-79.
[2]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32-34.
[3]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3).27-28.
《商业交流》的双语教学探讨 篇7
一、专业课程《商业交流》双语教学的实践情况
1. 中澳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目标设计
《商业交流》是中澳班 (市场营销专业) 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内容涉及面相当广。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主, 英语能力为辅, 注重用英语进行一般的商业交流活动。在相应的商业环境 (商业酒会、商业展览、商业谈判等) 中, 学生既能了解相应的专业知识, 又能使用英语参与其中。
2. 中澳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澳方教学指导
根据中澳合作协议, 所有课程资料和教材都由澳方提供, 并且教学要求也有他们独特的标准。其中很多环节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由于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澳方的教学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到位。
3. 中澳合作办学《商业交流》双语教学的授课要求
《商业交流》的授课内容涉及商务的方方面面, 授课学时为136学时。课堂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材和PPT全是英文版。由于课程涉及商务专业知识, 学生之前没有学过。在讲到商务专业难点时一般运用中文和英文结合的方式, 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热情。
4. 中澳合作办学《商业交流》的课程考核
根据中澳合作协议, 中澳班 (市场营销专业) 课程考核分两个标准, 即交大标准和澳方标准。交大标准为出勤、课堂表现、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 而澳方标准为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虽然使用同一份期末试卷, 但交大是60分为及格, 澳方则是50分及格。在实际考核中, 有的学生通过了澳方标准却没通过交大标准。
二、《商业交流》在双语教学中应处理好下面几种情况
1. 商业知识教学和英语语言教学
商业知识教学主要涉及商业类, 而英语语言教学主要是学习专业词汇。在双语教学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专业观点去分析商业案例, 特别要注重商业英语的专业表达。在实际授课时, 不能光想着用中文吧专业词汇、句子或章节翻译出来。重点要学生掌握商业交流相关知识, 又能熟练使用英语表达出来。
2. 双语教学与学生学习动力的联系
《商业交流》双语教学中, 老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 有些同学不是很适应, 各种情况会层出不穷。英语基础差的同学会由恐惧英语到失去学习动力。在实际教学中, 要注重师生交流, 及时了解学生所想所需, 尽可能的消除英语基础差的学生的心理障碍。结合实际商业交流视频案例, 让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同时, 让同学们分成小组来实际模拟一些商业交流活动, 效果不错。
三、推进《商业交流》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1. 注重实效
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使用英文表达, 对学生的学习要严格要求:全英文板书、要求学生听课时做英文听课笔记、教师经常检查和督促、采用全英文试卷和作业、鼓励学生用英文问问题、老师用英文回答问题等等。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商业交流学习的全过程中全方位的接触和练习英文表达。
2. 双语师资培养
根据中澳合作协议, 每年派四名交大双语教师前往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接受所教课程培训。澳方也会派相应的澳方教师前来教学指导。同时, 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所学知识, 不断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积极学习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必先:对“双语教学”的调查和一些思考今日湖北理论版[J]2007 (9)
[2]杨超美:多媒体国际商务双语教学法和模式研究《职业时空》2006第2卷第09S期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探讨 篇8
一、双语教学的内涵
双语 (Bilingual) 即两种语言,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对该词的定义是: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如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听、说、读、写, 且存在一门优势语言。在美国双语主要指英语和西班牙语;加拿大主要指能熟练掌握英语和法语;在中国双语主要指英语和中文。
双语教学 (Bilingual Education) 《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的定义是:在教授学科内容时运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定义解析发现, 双语教学中外语 (英语) 只是传授知识的手段或工具, 并非教学的内容。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两种语言的思维, 并可根据交流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差异自由切换使用不同的语言。
二、《宏观经济学》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制度下, 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学科地位日益提升, 已成为高校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1、必要性分析
宏观经济学实施双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课程精髓。宏观经济学源于西方, 国内现有的教材多是通过翻译国外著作编译而成。语言文化的差异, 使得国内教材很难原汁原味的呈现国外原著的本意, 这不利于学生充分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因此, 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 能使学生准确掌握其基本原理, 以更好的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 及时掌握宏观经济学发展动态, 增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发展较完备, 市场运行日趋成熟, 该学科的许多前沿知识和新应用都源于西方。及时掌握学科发展的动态, 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而且能够无障碍阅读并理解外文的报刊、杂志的内容。宏观经济学的双语教学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并解决专业问题。这为其它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有助于减小其它双语类课程的学习压力。
第三, 学科的发展的要求。顺应国际化的大潮流, 双语教学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而且能够增强教师队伍的竞争力。学科的发展, 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 一批能够无障碍进行学术交流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能够不断引进国外的新观点新知识, 而且能输出我国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可行性分析
宏观经济学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授课教师英语水平较过去高。现在高校青年教师多为博士, 这一学历水平的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的训练。通过充分的备课和培训, 完全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任务。第二, 双语教学实施对象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宏观经济学》多在大二下学期至大三开设, 这些学生都已经掌握了系统的语法知识, 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此外, 不少学生已经通过四、六级考试。第三,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础课程, 从难度系数上看不是太难。
综上所述, 通过分析《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不难发现, 现阶段的本科教学中《宏观经济学》实施双语教学的条件已日趋成熟,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选择
1、教学目标
构建合理完善的双语教学体系明确教学目标是关键, 教学目标不明确将导致教学过程的混乱无序。现阶段, 虽然许多大学进行了双语教学实践, 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原因是教学目标的错误定位。有些教师将双语教学与外语学习相混淆, 致使双语教学成为单纯的语言学习, 不少学生将双语课程理解成了外语阅读课。为了更好推进《宏观经济学》双语课程的开设, 任课教师首先应明确英语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英语只是工具, 双语授课的重点仍是课程的内容而非语言。
简而言之, 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的综合水平, 使学生具备学习国外前沿知识的能力。简而言之, 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 而非“语言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语言目标的关系, 即选择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否则可能导致“两耽误”, 大学生既学不好英语也学不好专业知识。
2、教学模式
如表一所示, 教学模式一共有三种类型, 四种表现形式。第一类过渡式教学包含形式一和形式二, 其主要特点是授课语言以中文为主, 仅用英语解释专业词汇。该模式对教材、板书、笔记和作业等的语言类型未进行严格界定, 既可以是中文也能是英文。该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二为过渡式教学, 该模式的教材、板书、笔记和作业等均为英语, 而授课时则交叉使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 且以英文为主即英文的使用比例应高于50%。该授课模式不仅适合英语为非母语的教师, 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模式三即沉浸式教学, 这种模式要求在授课期间全用英语进行教学, 包括教材、板书、笔记、作业、讨论等均用英语进行, 母语几乎不在课内使用。具体采用的形式是英文原版教材, 授课语言全英文, 且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和完成作业。
三种双语教学模式, 各有优劣势。现阶段, 我国的中西部多采用过渡式教学模式。虽然过渡式教学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但是很可能使双语教学“名不副实”——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由于课程难度的不断加深, 最终成为中文教学。我国的发达地区多采用过渡式教学和沉浸式教学。虽然众多985高校在本科阶段的宏观经济学教授中采用全英文模式, 但是该模式实施效果不甚理想。例如, 2009年对复旦大学10位选修外教开设的全英文课程进行调查, 众多大二学生表示上课抓不住重点;词汇量不足, 课本和文献阅读困难;期末全英文考试答题难度大。综上所述, 并结合宏观经济学的课程难度和学习群体的外语水平 (大二或大三学生) , 过渡式教学模式更适合该课程的教授。过渡式教学模式既能保证学生掌握专业知识, 又能为英语水平的提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西方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师资队伍匮乏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大部分的青年教师能够胜任双语教学的任务, 但是由于经验匮乏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技巧和能力。双语教学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接引进留学归国人员等具备专业知识的双语人才, 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现有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以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在职培训可采取循序渐进的培训, 首先聘请国内专家在校内对教师进行培训, 当语言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 再将教师分派到国内一等学府学习交流经验, 进而鼓励这些老师出国研究, 鉴别性借鉴西方成功的教学模式。切实探索出一套适合中国的双语教学模式。
2、学生外语水平良莠不齐及对策
双语教学中, 学生外语水平良莠不齐的现状对我国现阶段的外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中可适当增加一些专业英语的词汇, 或者直接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如果能够在学习了专业英语之后再学习双语宏观经济学, 必定能在很大程度上扫除语言障碍。另外一方面, 在授课前可根据学生的外语成绩进行分班学习, 更好的因材施教。例如, 外语基本无障碍的班级可全英文教学;基本无障碍的外语教学比例可高于50%;外语成绩较差的班级双语教学比例可进一步下降。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制定更为准确的教学目标, 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此外, 还可通过课堂讨论等形式, 为学生营造专业英语的学习环境, 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和对策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丰富教学形式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本人在授课过程中发现, 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 只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分析则能很好的吸引到学生的关注。例如, 为什么政府会提出四万亿投资计划而非直接给企业减税?是否要对进口奢侈品降低关税?等一系列问题。此外, 课堂上还可使用视频、声音等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课外可以组件学习兴趣小组, 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 建立QQ群、MSN群、博客等, 使得师生之间可以及时无障碍沟通。切实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图》课程双语教学探讨 篇9
1 教学定位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刚步入大学的新生, 学生的英语水平, 较高年级学生相差甚远。因此, 在一年级的学生中进行双语教学, 难度很大, 必需找准其位置。天津大学的教师在谈到工程制图双语教学时讲到:“在双语教学中, 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 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 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 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第二语言”。《机械制图》课程双语教学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接触专业词汇、制造工艺等知识的机会, 属于学习实用科技英语的范畴。根据三峡大学的实际情况, 《机械制图》课程双语教学的定位是, 在教学中以传授本学科的知识为重点, 英语是载体, 是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英文教材, 在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制图技能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英文阅读能力。
2 教材选择
在双语教学中, 教材的选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所用的教材是否合适,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教学效果。目前全国公开出版有两种《机械制图》英语教材。一是焦永和等的《工程图学 Engineering Graphics》, 为美国教材的改编版。其特点是保持了原版教材的风格, 同时原汁原味的英语也保证了语言使用的确切性及专业词汇运用的准确性。二是钟家麒等所著的《工程图学 (中英双语) 》。其特点是在每一页上同时编排英文论述及相应的中文翻译, 方便学生直接地中英文对照阅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如选择全英文的制图教材, 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而钟家麒的中英双语教材, 在编排顺序、内容增减、难度深浅等方面与同类中文教材有一定的出入。为与中文教学班级在教学上保持一致, 也为尝试另一种双语教材形式, 采用了自己组织编辑的教材。特点是在英文的篇幅中插入适量的中文注释。如每一章节及大小标题均有中文解释; 每一节前都列有关键词及词组; 对于教材中出现大量的专业词汇, 及时给出中文词义。而一些牵涉到定义、定理的关键句或段落, 则给出整句或整段的中文翻译。这样能使学生较方便地学习英文教材, 以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科技英语的能力。
3 教学模式及方法
双语教学模式采用渗透型, 从画法几何到机械制图均为中英双语授课。根据学生刚踏入大学门, 英文水平不高的特点, 对于画法几何部分, 由于其理论性、逻辑性强, 空间思维难度较大, 因此教学方式以中文讲解为主, 英文叙述为辅。而机械制图部分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 学生的适应能力增强, 英语水平有所提高。故此时授课则是以英文讲解为主, 中文翻译为辅。并且机械制图部分专业术语多, 还有不少与机械专业有关的工艺知识,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教师讲解外, 与学生的互动也很重要。这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热情, 增强教学效果。针对一年级学生说英文难开口, 可多提一些能用“YES”或“NO”回答的问题。除课堂的问与答外, 在一些较容易理解的章节上, 让学生自己去讲。如“制图基本知识”一章介绍了基本的制图国家标准, 绘图工具的使用, 几何作图等内容。将其分成一、二十个知识点, 事先让学生们各自准备, 然后在课堂上轮流对着幻灯片讲解, 效果不错。
4 电子课件
三峡大学《机械制图》课程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这无疑给双语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因为一年级新生虽然听力较差, 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能看得懂。因此, 多媒体课件成为一双语教学的关键。几年来, 自制了一套与教材同步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CAI英文课件。有英文叙述, 加上一些的中文注释, 再配图片, 并辅以动画。图文并茂的课件经过教师的讲解, 学生便能看懂, 从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内容, 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
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课件的制作中, 要充分注意幻灯片中英文“量”的问题。特别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 若出现整篇幅的英文, 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倦, 视觉疲劳, 从而达不到教学效果。
5 考核方式
每一门课程都会进行考核, 用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 双语教学也不例外。与本课程的中文教学相同, 考核分平时成绩及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由于教材习题集为全英文, 所以要求学生根据掌握的词汇看懂题目, 完成作业。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 以一定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期末考试的试卷经历了两种方式, 英文形式及中文形式。开始时用英文试卷, 其中的考点、内容、题量及难易程度尽量地与中文教学班级保持一致。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试与其他班级一致, 使用同一份中文试卷。5年来, 不论用那一种试卷, 学生的学习情况良好, 双语班平均成绩不低于非双语班的总平均成绩。
6 结束语
如果说现在双语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 但在新生中进行的难度仍然很大。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度掌控双语教学中英语的“量”, 使学生学得有兴趣, 肯钻研;作为载体的教材, 是原汁原味的全外文好, 还是中英双语的好;在教学方法上, 是用渗透, 还是用穿插等等。大家都在探索, 在总结。因此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思想, 不断地去实践和提高。双语教学任重而道远,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它能形成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 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为推进《机械制图》课程双语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就教学定位、教材选择、教学模式, 电子课件、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机械制图,双语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施探讨 篇10
一、实施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原因
2001年9月教育部出台的文件指出,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高校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会计专业由于与先行一步的“为适应我国加入WTO所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存在着密切联系, 很多院校都开展了会计专业的双语教学。以笔者所在的兰州商学院为例, 在学校的支持下, 从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至今, 会计学院对本科三年级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先后开设了《公司理财》和《国际财务与会计》两门双语课程。这主要缘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该课程所要求达到的英语水平和会计专业知识, 更易于接受双语教学模式。
二、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对策
1. 课程的设置
目前, 虽然很多学校对会计专业开设了双语教学的课程, 但大多数院校对于哪些课程需要采用双语教学, 以及课程之间如何衔接等问题没有经过有效的论证, 因此并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学校在课程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课程之间的衔接, 根据由浅到深、先易后难的原则, 逐步扩展双语教学内容的范围。否则, 学生以较差的英语能力去接受完全陌生的会计知识, 其结果只能是违背教学的初衷。针对会计课程, 双语教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实施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英语使用的比例也应不同。第一阶段, 简单渗透。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中文的《基础会计学》和《会计专业英语》等基础课程, 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5%~10%。第二阶段, 交叉渗透。从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开始逐渐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双语课程, 教师上课时可以交替使用中英文, 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都得到提高。第三阶段, 双语思维。对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 课堂英语使用比例约为80%。
2. 师资力量
双语教学的前提是学科教师除了要具有本学科的知识外, 还要精通英语。目前, 制约我国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会计专业双语师资的匮乏。从理论上讲, 担任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要有精深的会计专业知识, 并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同时, 还可以用英语的思维习惯理解、掌握知识, 并用英语给学生讲解出来。然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虽然很多教师可以熟练地阅读英文专业文献, 但听说能力较差。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即使教师可以用英文板书或用英语进行授课, 其发音是否准确, 能否被学生接受也是问题之一。
解决双语师资匮乏的问题可以采取下面几种途径。第一, 高校自身培养。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良好英语水平的中青年教师, 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对他们进行培训。例如, 可以请校内专业基础扎实、研究成果显著的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同时, 让学校的英语教师或外教对他们进行英语语音、语调的训练。第二, 可以选拔优秀的双语教师前往国内双语教学较为成功的高校进修。第三, 可以利用国家相关政策选派教师到国外进行培训,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接触到国外最新的学科动态, 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这些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
3. 学生的专业基础和英语能力
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能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甚至六级考试, 但是会计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因此, 双语教学的开展应以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当的英语运用能力为前提, 如果学生缺乏这样的知识和能力, 双语教学则无从谈起。首先, 教师以学生掌握的相关基础知识为前提, 授课时让学生联系曾经学过的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对即将讲授知识的兴趣。例如, 学生在学习《公司理财》和《国际财务与会计》等课程之前应先掌握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其次, 双语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例如, 可以让学生学习会计英语专业术语, 以消除今后学习中的障碍。最后, 提高学生对双语课程的认可程度, 把双语课程授课的重点定位于掌握专业知识。
4. 教材的选用
双语教材一般分为国外引进教材、国内出版教材、学校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四种, 这些教材各有利弊。最初, 我国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大多使用的都是国内自行编纂的专业英语教材, 虽然这些教材篇幅适当, 但其中不乏“中国式英语”, 其知识性和思想性远低于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视野。同时, 由于策划和出版周期较短, 仅仅出版了某一学科或某个年级的教材, 出现了教材不配套或断层的现象。随着会计学科双语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许多学校开始部分或全部采用原版的英文教材。这些教材语言地道, 而且更注重专业前沿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但这些英文原版教材并不是对各个层次的院校都适合。比如, 这些引进的教材内容不能与国内课程标准和要求配套, 语言难度不能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吻合, 学生存在一定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 教材风格不符合我国国情、历史背景、民族文化,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费劲。
因此, 这就要求学校要选择最为贴近教学大纲的原版教材, 选择那些由自身既是一流科学家、学术前沿的学者, 又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撰写的教材, 那些文字材料、案例及多媒体资源丰富, 甚至其网站链接丰富且内容更新及时的教材。还可以选择重组的双语教材, 即系列英文原版改编教材, 这些教材对重要知识点及难点进行了必要摘录和注释,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同时, 在详细讲解重组英文原版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进行国内外会计专业内容的比较分析, 摸索出真正适合我国学生的会计双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如同其他学科的双语教学一样, 是一个涉及多种变量的复杂系统, 对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学生认知能力等诸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双语教学来说, 自然还有不少的困难需要克服, 教师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双语教学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 探索出适合我国高校情况的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双语教学;程序设计;教学模式
C++是一门高效实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当今大多数应用软件都是使用C++编写而成的,它最能体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几乎在所有计算机研究和应用领域,都能看到C++的影子。面对这样一个既经典又前沿的专业基础课程,如何通过教改,尤其是通过双语教学方式使之赋予时代的特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双语教学作为学科专业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使学习者既掌握计算机知识,又提高外语水平,它是高校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尤其是英语讲授、英文板书、英文作业、英文命题考核等方式的运用,拓宽了专业课的适用性和应用性。将英语工具运用于专业课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在体现专业课教学的特色和针对性的同时,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使教学更好地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双语教学实践的实施
1.教材选择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高效且牢固地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并了解其最新发展动态,河南工业大学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C++大学教程》双语教材。该书全面介绍了过程式编程与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和方法,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程序例子,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实例,使得各个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能够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工作机制。该书所配的“多媒体教室”光盘更是独具特色,通过交互式环境,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普遍存在,使得互动式双语教学难以全面深入地展开。此外,每门专业课的课时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掌握专业课的内容、读懂专业课英语原版教材,并使学生高质量地完成英文作业等,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巨大的挑战。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现状以及具体授课对象和培养目标,我们以选用国外优秀教材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也自行编制了对应的全英文课件,使英文板书、英文作业、英文命题考核与中文教材有机结合,保证了原有的教学内容框架以及专业英语的纯正规范。
2.教学模式——以英语为主,双语有机结合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双语教学的课堂模式多种多样,概括而言,有全外语讲授教学、半外语讲授教学、纯汉语讲授教学和专业外语教学等。针对C++程序设计语言,对于不同章节我们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在大一已系统学习过C++程序设计,所以在C++过程化语言基础部分,采用英语教学的比例较高。板书、作业基本上全部采用英语,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开展讨论也都采用英语。同时,使用教师自制的英文电子教案,并配以原版教材配套多媒体教学软件。
C++基于对象编程和C++面向对象式编程部分是C++程序设计的灵魂,如果在这一部分仍采用全英语式的教学,无疑会降低课程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在目前学生外语运用能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双语教学应以不妨碍学生对课程的领会为前提,要在首先保证学生对授课内容掌握的同时,逐步提高外语使用比重。双语教学要讲求实效,应根据授课内容的难易度、重要性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使用外语的内容加以区分。对于难点部分,我们更多地使用汉语来进行讲解,但是板书及作业仍然采用全英文。
3.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
(1)及时与学生沟通
实施双语教学对学生素质也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学生对双语教学有着明显的不适应。调查发现,由母语上课换成英语授课,学生一时接受不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学要求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准备学习。学生所费力气较多,有不少学生有畏难情绪。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可以采取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学生主动发言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例如:把问题交给学生用英文分组讨论,然后再总结结论。
(2)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个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的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很难有所成就、有所创造。因此,在双语教学中要防止呆板的英译汉式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意某些联系性、限定性和专指性很强的单词在本课程中的作用。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研究问题,培养其自学能力,为将来在更大更广的领域工作打好基础。
(3)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模式
C++程序设计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考核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灵活运用笔试、口试、实验等方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增加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可以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学生的外语水平制约双语教学的开展
双语教学的实施与推广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密切相关。我国虽然非常重视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教育,但长期以来,学生学习外语多是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所以外语很难成为传播专业知识的桥梁。大多学生认为双语课堂对自身发展很有好处,但学起来确实有点吃力。当学生有问题时必须提出,以求尽快解决疑难。例如:在第一次引入这个概念时,就应当注意解释,以适当的进度介绍内容,仔细安排描述内容的顺序。但是仍应该以英文板书为主,因为我们开设双语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有运用和掌握科技英语的技能,逐步培养学生查阅外文原版资料的能力。
2.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克服外语原版教材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需求
难以选用适宜的原版教材成为阻碍双语教学发展的又一难题。目前国内市场的原版教材很缺乏,在仅有的几种英文原版教材中,不是价格过高,就是很难找到一本难易适中的入门教材。我们所选用的《C++大学教程》双语教材虽然是中文版,但它配有一套英文的多媒体光盘。这套教材在叙述上深入浅出,在学生开始接触第一门双语课程时选用这种结合的方式,既能保证学生获取所要的学科知识,又能带领学生领悟到纯正的科技英语。由于多媒体光盘的英文信息量太大,其中每页还有大量的英文信息,学生难以跟上讲解进度,所以我们并没有完全使用配套的多媒体光盘,而是自行编制了与原版教材配套的课件,将所要讲授的内容更加条理化,只介绍理解这门课最重要的知识,而不是将所有知识灌输给学生。采用这种灵活多样的互动式教学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如今,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的热门课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接受信息的能力,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素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引入一门新的双语课程,既不能让学生完全无法接受,又要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过程;既要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又能不断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热情,从而增强双语教学的效果。因此,双语教学一定要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不断改善双语教学、学习环境,通过专业课双语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接触和使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红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
[2]钱能.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高德辉,曹建秋.浅谈计算机专业的双语教学[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3(1).
[4]王斌华.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于双语教学辩证关系的探讨 篇12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的关系,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
一、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
长期以来, 我国教育界非常强调“教育”与“教学”两个概念的差别。教育指的是, 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 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教学指的是, 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所组成的教学活动, 主要是指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教育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属主从关系, 教学从属于教育, 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双语教育的产生源于“双语现象”的存在, 即在会使用两种语言的群体中, 处于对双语的需求而提出的语言要求和教育要求。双语教育的实施大多是源于国外的多元文化的需要, 其目的不仅涉及到语言水平的提高, 而且涉及到多元文化的认同和社会的和谐共处。因此, 双语教育主要是承担着融合多元文化的重任, 其实现的途径可以通过教学, 还可以通过其他课外活动、生产和社会活动来实现。著名双语教育专家麦凯和西格恩在《双语教育概论》一书中提出:“双语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 其中一种语言常常是但并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双语教学是指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满足社会和个体发展需要为依托, 借助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为教学媒介语, 并将它们同时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属于教学范畴, 这使双语教学区别于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 它是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
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主要范畴和形式之一。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 是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
明确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的区别和联系, 有利于引导双语教学遵循一般的教育和教学规律, 也有利于突出双语教学目标的特征。麦凯和西格恩指出, 双语教学应同时具有三个目标:语言目标:双语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运用两种或更多语言的熟练程度;学术目标:无论语言目标如何重要, 双语教学首先属于教育系统, 它和单语的教学活动一样, 要以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为目标;社会目标:双语教育系统满足社会和文化要求, 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双语教学的概念足以说明对语言目标的重视程度。单语教学无法把学科学习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触及专业英语的教学。双语教学强调文化目标。双语教学比单语教学更加重视西方文化, 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由于双语教学旨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它对这一目标的定位要比单语教学目标更高。
三、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
双语教学概念中涉及到教学语言和语言教学的关系问题, 它关系到对双语教学的内容和主要目的的理解。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课程, 帮助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技巧, 语言的掌握是目的;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 它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 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工具。双语教学不是语言教学,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 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根本着眼点是知识目标而不是语言目标。吉姆·卡明斯认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育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育目标的手段, 那么, 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育的一个目标……。”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就性质而言, 双语教学是运用外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 属于学科教学的范畴, 其重点是强调利用一种教学语言来传授学科知识, 外语是学习的媒介和工具;外语教学属于语言教学范畴, 是一种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的教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外语是学习的对象。前者是连续、系统、完整地讲授学科知识, 并不追求外语本身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后者根据讲授外语的需要非常零散地运用相关知识, 并不追求知识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是追求外语自身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就教学载体而言,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有着相似的内容, 却存在不同的处理方式。双语教学中作为教学目的的学科知识, 在外语教学中恰恰表现为一种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中作为教学手段对待的外语, 在外语教学中恰恰表现为教学目的。两者的目的和手段相互倒错共存于教学内容当中。就学术能力而言,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是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和水平;双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思维的学习方式, 使他们能够用外语的思维构建起一种学科性的知识体系。
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又是密切联系着的。首先, 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我国学者姜宏德认为:“外语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双语教育中所遇到的种种语言障碍。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 学生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 是难以接受双语教育的。”其次, 双语教学对外语教学起促进作用, 是外语教学在学科知识领域的延伸与发展。双语教学是建立在外语教学的成果基础之上, 并将之提高到运用的层次。如果没有双语教学, 单靠外语教育是很难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
四、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在一定的背景和条件下进行的。通过对影响高校双语教学实施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会保障双语教学成功和有效地开展。
1.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其地位的确立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往往趋向于以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与发展来衡量语言的地位与发展。综观语言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 语言会随着各国文化的变迁发展, 经济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发展变化之中。一种语言能否作为全球性通用语言, 关键是要看讲这种语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前景以及对外界的影响力。二战以后, 随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霸主地位的渐次确立, 英语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与人数的递增, 就自然而然地被确定为世界通用语言。正如美国学者David Crystal在《英语即全球通用语言》一书所说:“人们要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强烈愿望, 已经在国际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极为重视知识和科研的氛围。任何一种语言, 处在这样一个爆炸性氛围的中心, 都会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一个全球性的地位, 而英语正是恰逢其时其地的这样一种语言……。”目前的现实是, 许多非英语国家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 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英语加母语的教学模式。
(2) 培养复合性专业人才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升级, 人们逐步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 还是思维的工具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并对学生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双语教学无论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都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双语教学的理念, 即培养跨世纪的复合性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所谓国际化, 欧洲国际教育协会作了这样的解释:国际化是一个总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高等教育更少地趋向于本国, 更多地趋向于国际发展。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现代人才标准已经摆脱了过去单一化的状况, 而呈现出集合型、适应性等特征。我国加入WTO后, 就必然会面对一个日益开放的国际大市场, 我国的教育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人才除了必须具有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外, 还必须具有全球意识与国际交往的能力。在人才培养的标准上, 各国已经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种或多种外国语言;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熟悉其他国家政治、经济、法规等;具有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意识。
(3) 外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在大学外语教学领域, 对费时低效的传统外语教学出现了非常激烈的争论。但不管对其评价如何, 基本一致的看法是, 大学外语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应试教学倾向。“我们目前推行的四、六级考试过于强调普通英语水平的测试。”在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上,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教学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语言教师要对语言形式、功能、语篇进行单独的教学;另一种观点认为,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内容上, 学习者在学习内容的同时就可以习得第二语言。双语教学与传统外语课堂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它代表了语言学习模式的根本转变。双语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在更广阔的学科领域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外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以达到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实施是针对传统外语教学的弊端, 在有效的外语学习方式上所做的进一步探索。这些都是传统外语教学所没有涉及到也无法达到的, 是当前外语教学改革所大力提倡和期望达到的。
2.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 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外部环境。双语教学作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社会活动, 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与促进。本文所说的社会环境指的是来自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综观国外成功的双语教学实例不难发现, 双语教育、教学政策的制定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加拿大、美国及新加坡等双语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国家的经验来看, 双语教学在初始阶段几乎都是民间的、地区的或学校的自发行为。随着双语教学需求的渐次增加及其成效的不断显现, 双语教学逐步得到国家政府的认可与重视, 得到了国家政府颁布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障, 从而使双语教育成为国家合法的教育举措。譬如, 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法》使双语教学从原来的民间行为上升为加拿大的国家行为。美国的《1968双语教育法》 (后重新修订形成《1974双语教育法》) 为美国双语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语教育政策对双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是双语教学得以长足发展的保障。《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也指出:“研究发现, 除非双语教育与政府保持一致, 否则他们不会成功。”因此, 我国有关双语教学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进一步完善, 是保证双语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高[2001]4号文件的颁布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此后教育部相继下发的教高[2005]1号文件和教高[2007]2号文件, 为高校双语教学的展开起到了规范、指导和推动作用。
(2) 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和开展需要大量资金成本的投入, 其中包括设备的建设, 双语师资的培训, 双语专家的引进以及双语教材的开发。这些都离不开高校所在地区政府主管部门的经济支撑, 是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的。高校所在的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其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就越大, 例如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地区。同时, 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也影响着高校双语教学的开展。原因是, 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需要对双语人才的培养, 而这样的经济环境也为双语人才提供了施展能力的空间。对外开放的经济环境能促进国际间语言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能给双语教学的顺利和有效开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时空。
(3) 教师素养和学生素质
实施双语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更好地培养学生, 因此, 学生群体本身的实际情况是决定是否采用双语方式教学的首要依据。而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关键。双语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与多元文化知识的非语言学科专业教师。其基本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特殊专业素养包含较高的驾御两种语言的能力和营造双语教学环境的能力。双语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汉语与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能力, 能够用两种语言进行思维、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地表述, 解析专业词汇, 用英语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为学生创设各种外语情景, 得心应手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双语教学的另一个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 即开展双语教学要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而定。学生具备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是推行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较好的外语学习能力和学科学习能力是学生接受双语教学的必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关乎双语教学的成败与否。
以上论述的有关高校双语教学的几大关系, 它们密切联系, 相互制约, 构成了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整体。其中,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关系界定了双语教学的基本内涵,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属性和范畴问题;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的关系论述了双语教学的教学规律和特征,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更加明确了双语教学的内容,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手段和教学目的问题;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阐明了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 解决的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意义和可操作性问题。只有全面协调处理好以上几种关系, 才能保证当前高校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
摘要:为保证高校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应正确处理好其所涉及的几个方面的关系, 即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目标与单语教学目标、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及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关系。就关系方各自的内涵、相互关系和具体要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双语教学,关系,教学目标,手段和目的
参考文献
[1]M.F麦凯, 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严正, 柳秀峰, 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
[2]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3]姜宏德.论双语教育目标定位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4) .
[4]范东生.如何看待今天英语的通用地位[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 (10) .
[5]余子新.高校双语教学基本问题初探[J].教育研究, 2004, (1) .
[6]李丽生.SCLT教学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界, 2002, (4) .
[7]陈淑霞.当前高校双语教学应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 .
[8]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2, (4) .
[9]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 2001, (10) .
[10]夏剑.双语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基于上海市大同中学实施双语教学的个案[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11]陈慧.双语教学目标论[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