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教学环境

2024-09-01

双语教学环境(精选12篇)

双语教学环境 篇1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是环境科学与地学的交叉学科。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环境地学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球环境系统为对象, 研究该系统中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 基础与前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实施双语授课, 依托国际学术期刊、专业网站,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与进展, 也可以为后期课程积累专业词汇, 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科学问题研究。环境地学双语课程教学实践显示, 现有教学体系从“教”与“学”两方面均有不足之处, 存在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学过程推进不合理、师资队伍与学科背景不合理、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 教学体系设计缺乏“教”与“学”的统筹兼顾。所以, 有必要对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梳理, 构建新的教学体系。

一、环境地学双语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内容缺乏筛选、层次不清晰。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有侧重环境科学的, 也有与自然地理学接近的, 各有特色。现有教材一般以地球环境系统的圈层系统为对象, 按照圈层系统的发生、发展、过程, 探讨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系统的关系[1,2]。有以环境介质为依据进行划分的, 分为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问题等[3,4], 也有从地球系统的整体观出发, 以环境变化的过程研究为重点, 综合分析环境变化的区域影响, 为解决当今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提供对策[5]。在现有教学中, 教学内容安排上缺乏侧重点, 加上学时所限, 讲解流于表面, 导致学生感觉学了很多东西, 但又似懂非懂, 学习效果偏差。

2. 师资队伍配备不到位。

交叉课程的特性决定了环境地学的课程内容的复杂性, 任课教师除需要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外, 地学背景更是不可或缺。同时, 还需要具备大气、土壤、海洋、水文等学科背景, 因此, 形成多学科的教学梯队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双语教学中还存在教师队伍简单的问题, 甚至出现一个教师包办所有课程内容的现象, 导致部分内容的讲解不到位, 讲课效果不佳的现象。

3. 学生学习效果不高。

学生语言水平不够, 是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这一问题在普通高校中比较突出, 该类院校中生源基础相对较差, 语言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与学生沟通不够, 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学习效果差, 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效果导向的双语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论文从教学体系的构成环节出发, 探讨科学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 紧扣“教”、“学”双方, 从内容、手段、过程、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其中, 内容是根本, 手段根据内容进行设计, 过程与效果紧密结合, 过程的设计决定了教学效果, 效果的评估又通过反馈途径, 促进内容的调整, 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 (如图1) 。

1. 多层次、点面结合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择是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所在, 直接决定了课程体系的设计方向。教学内容选择要有层次, 既要涵盖课程的基本内容, 又要重点突出, 体现特色教学, 对热点研究问题进行追踪、讨论, 同时满足多个层面的要求。首先, 作为课程的基本要求, 从地球环境系统入手, 依次介绍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等重要子系统, 体现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全面性, 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地球环境系统概念, 从该系统的形成、圈层分异、演化入手, 引入人类活动的影响, 阐述人-地交互作用;同时, 结合院校特色, 形成课程的特色章节, 选择特定圈层进行重点讲述;最后, 引入热点研究话题,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讨论的兴趣。

以海洋类高校环境科学专业32学时课程为例, 课程内容设置上要尽量涵盖地球环境系统的各大圈层, 讲述圈层发育、人类活动对圈层的影响, 达到课程的基本要求 (约占总课时的50%) ;其次, 对海气、陆海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讨论, 选择海岸带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影响, 讨论近岸环境污染、渔业资源问题等问题, 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最后, 结合学科前沿, 介绍重要的地球环境问题, 引导学生对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形成“基础-特色-热点”共存、多层次的课程内容体系。

2. 多方法融合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选择直接与教学效果相关。传统的教学手段以教师讲授为主, 对于教师的讲课技巧、知识背景要求非常高, 在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情况下, 常出现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 而学生完全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 既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也打击教师授课的积极性。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教师授课上, 可以采取讲述式与互动式交替进行, 部分基础知识可以以讲述式为主, 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配合PPT、视频等多种手段, 配合传统的板书, 对一些知识点通过板书方式进行强化。教师上课以引导为主, 抛砖引玉, 向学生展示研究对象的概貌, 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资料, 鼓励学生搜集各种资料, 拓展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逐步过渡到互动式、自主式学习。学生可以就课程内容的任意点进行讨论, 设置一定比例讨论课, 进行互动式教学, 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的讲解与讨论中。同时, 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前半段完成讨论课题的选择, 课程后半段集中进行讨论。

3. 科学、多元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亦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接收度, 不分主次、不分重点的“漫灌”式教学过程, 会使得学生迷失在庞大的教学内容中, 抓不住重点, 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教学经验, 论文提出渐进式、回环式两种教学过程设计模式。所谓渐进式的教学过程, 要求教师在深入分析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整理出课程内容的脉络, 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 理论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课程内容从地球环境圈层系统的形成开始, 依次进入大气、水、岩石 (土壤) 、生物、智慧圈层, 每一部分以介绍圈层的结构、层次、过程为基础, 逐步加入人类活动的影响, 并引用各类前沿研究成果辅助教学。所谓回环式教学过程设计, 是指巧妙利用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关性, 适时重复, 加强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课程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学生课堂听课之后如果不加以复习, 或后续课程中不再重复出现的知识点, 则会很快遗忘。地球环境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 这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一些教学内容, 由于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会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多次出现, 例如大气环流与风海流, 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授时, 可以对交叉部分的内容进行梳理, 适当重复, 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 合理的师资队伍构成。

教师队伍组织上, 建立教学梯队, 由多学科背景、多职称梯度、科研一线教师参与教学。以教学为主的教师, 多具有丰富的课堂经验, 主要参与基础内容部分的讲课;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 可以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课, 结合自身课题, 介绍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高职称教师往往兼具教学与科研优势, 但各项任务也相对繁重, 在课程教学中以质量把关、基础内容授课为主, 同时帮助培养青年教师, 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此外, 根据地球系统的组成, 可以在适当环节邀请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 以充实课程内容。

5. 开放式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对应整个课程教学体系设置, 采取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 考核过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国内一般院校的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讨论、期末考试, 分别占10%、20%、20%、50%, 期末考试成绩占据相当大的分量。对课程考核内容进行改革, 实行开放式的课程评价方式, 可增加作业、讨论课比例, 降低卷面考试的成绩比例, 把课程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中, 尽量改正学生临考复习、突击准备的不良学习习惯, 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参照10%、30%、30% (40%) 、30% (20%) 设置。平时成绩主要体现在出勤率;作业以两次以上为宜 (32学时) , 作业也可形成难度梯度, 包含 (基础题+附加题) 两个部分, 兼顾基础较差的同学, 同时激发优秀学生的学习兴趣;讨论课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中PPT汇报与课程报告两部分, 同时考查学生表达与撰写两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环境地学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特点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多年双语教学的实践, 暴露出现有双语教学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论文从教学内容筛选、教学过程设计、师资队伍配备、教学考核形式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在教学体系设计中,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根本目的。通过该教学体系实施, 学生可以真正掌握课程知识, 教师可以从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与科研工作, 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论文研究, 为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初步的改革经验, 切实发挥环境地学课程的学科地位, 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知识。

摘要:论文在分析环境地学双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构建了“教”、“学”共进的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 提出了点面结合的内容设置原则、主动与被动交互的教学方法、渐进式-回环式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 以及开放式的考核方式。教学体系强调教学效果, 淡化考试, 以培养学生的系统观、时空观为目的, 为环境科学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地学基础。

关键词:环境地学,双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赵烨.环境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天杰, 宁大同, 薛纪渝, 等.环境地学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储金宇.环境地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4]郑乐平.环境地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4.

[5]郑度, 谭见安, 王五一.环境地学导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双语教学环境 篇2

一、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充分性

进入大学本科的专业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效利用英语这一普及性较强的语言工具,提高专业英语的能力,以适应学科的不断发展变化和日新月异。传统的专业学习和专业外语学习分家的教学模式只能一定程度加强学生专业方面的读、写能力,但是听、说能力长期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哑巴外语一直是我国在国际化交流和合作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困境。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环境问题跨学科的同时跨国界,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为师生及广大时了解最新的国际学术前沿,进行必要的国际交流在专业外语的应用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本学科的发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随着英语教育在我国的普及和提前,英语学习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逐年提高;相应的现行大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英语的词汇和相关内容,无论是书本上还是教学课件中都出现越来越多的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网络的发达与完善,以及高校的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增多也为教师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平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些都为高校的双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基础。

二、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方法和手段

然而,要实现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的培养方案,专业外语课程学时逐年压缩,内容也相应减少。另一方面,是能够从事外语教学的专业师资的缺乏。以英语为例,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英语能力有待提高和掌握英语技能的年轻教师缺少足够的教学经验所产生的矛盾需要尽快解决。这些是目前一些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为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利用有限的师资从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一)重视双语教学模式,教学相长

提高双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是需要教与学的双方都重视这一教学方式。首先,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尝试与研究。一方面,学校在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上做了专门规定,增加双语教学系数,教师待遇可以相应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教务处对教师在双语教学方面的教研立项给予更多关注,及时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并帮助协调各部门配合共同完成相关教学研究任务。其次,调动作为教学受体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一方面向教学管理部门建议提高学生选修双语教学课程的学分;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和介绍,强调双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为把好教学质量关,学校通过教学督导在试讲和教学各阶段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定期评价。

(二)双语教学课程和教材的选择

环境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是本科教学的一门重点课程。无论作为教授主体的教师,还是作为教学受体的学生都非常重视这门课程。在此前提下,教师针对双语教学增加一定教学的难度,学生会投入更多精力积极面对。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学生可以收到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英语应用能力的双重效果。通过考察借鉴了国外双语教学的经验,综合考虑了教学双方的心理接受能力之后,这门课程被选择作为双语教学的试点课程。当教学方法相对成熟后再将这一模式对其它专业课程逐渐展开。考虑全英文教材在普通高校中的不适用性,选用教材采用以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中文教材选用的是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第二版,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内容相近的英文教材(ManahanS.E.,Environmentalchemistry,7thedn,LewisPublishers,Inc.,Chelsea,Michigan,)(后改为第九版),并提供多本相关参考书,包括了大量图书馆藏资源和自行收集的`电子版中英文教材。中文教材与英文教材内容互补,相辅相成,为兼顾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相关内容的英文应用随时提供参考。

(三)双语教学课件的制作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全面展开,制作适合的教学课件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语教学采用的全英文课件(难点部分含少量中文对照),是在教师充分熟悉并理解教授内容的基础上,参考大量中外参考书籍和相关资料,利用国外留学经验和本身的英语特长,耗费大量精力认真制作完成的,并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充实新内容。作为课件的重点,内容不是简单书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充分利用ppt这一工具,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为了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制作得生动有趣,赏心悦目。针对学生年轻时尚,容易接受新奇事物这一特点,ppt模板经常随着学习内容相应变换。例如,水环境学部分采用水滴或河流背景的模板,土壤环境学部分采用土壤或者植物背景的模板。字体一改传统的TimesNewRoman字体,选用相对活泼跳跃的ComicSansMS、TrebuchetMS等字体。相对于老套的教学模板和简单的知识点罗列,新的教学课件在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导入和深入,从而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理解和记忆。因为提高了难度,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件内容。教师通过网络提前一周上传,学生可以做到先预习,后复习。

(四)双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一般而言,双语教学分为[3]:(一)混合型双语教学,既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汉语讲授为主,板书中的标题或主要结论用外文;(二)半外型双语教学,既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外文讲授为主,并采用外文板书;(三)全外型双语教学,既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或外文讲义,全部用外文讲课。这三种模式对双语教师和学生要求的程度差别较大。针对学校教学双方的水平,完全采用全外型双语教学全英语的教学还有相当的难度。教师借鉴在非英语国家的成熟经验并参考教学同行总结的方法,对环境化学课程采用了循序渐进的半外型双语教学方法。即,以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制作全英文课件,英文教授为主的形式。而对后来增设双语教学的课程如,环境学,环境仪器分析等,由于内容和要求上的差别,采用了混合型双语教学方法。即,以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制作英文标注的中文课件,中文教授为主的形式。比较前期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更为重要。以环境化学为例,教师在课堂上为加强师生互动,设置了多种教学环节,如英语的提问、设问、习题和报告等形式加强专业英语听力和语言表达的练习。通过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变枯燥乏味的被动学习为丰富多彩的主动学习,达到锻炼各方面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课程设置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环节,即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拟题目,利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中英文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独立制作英文ppt,最后在课堂上用15分钟进行展示并口头报告(oralreport),教师进行实时点评。学生的口头报告除了按照要求完成基本内容以外,经常超乎教师的预料,表现在以下几点:(1)选题新颖。除了环境化学的基本内容之外,还有教材中未重点介绍的内容如的FlammableIce(可燃冰),Aquaticecosystemrestorationtech-nology(水生态修复技术),Automobileexhaustpollution(汽车尾气污染),的CarbonFoot-print(碳足迹),Magnetizedwater(磁化水)等,涉及到了近年来环境化学比较新的研究领域。(2)形式多样。有的学生除了完成基本的英文ppt制作,还插入了简单的动画和视频,使得内容更加丰富,简单易懂,并能有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3)表达能力提高。随着这种形式在多门专业课程的推广,学生已经在逐渐熟悉的基础上建立自信,敢于表达,甚至大方地与台下师生互动。总之,这一教学环节更加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并强化了学生在查阅专业资料,总结整理,课件制作,专业英语的阅读及表达等各项专业技能。

(五)双语教学体系的初步建立

为了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技能,配合后期专业课程的双语学习,环境科学系将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课程配套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环境科学双语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有的学校将与双语教学课程密切相关的专业英语设置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便于大学英语和专业课的衔接;有的学校基于专业英语的内容所含专业知识不易理解的考虑,将其设置在专业课程之后或之中。前者与何云辉等人提出的“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高级阶段,是承启专业双语教学的关节点”的理论是相符的[4];后者对某些专业也是未尝不可。经过教师对该课程的设置进行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总结,认为将其设置在专业课程之前更好。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1)环境科学这一学科具有普适性,即很多非本专业人士对某些环境问题也耳熟能详,学不学专业课都可以理解部分相关内容。而对其它专业性较强的内容,也可以采取先了解后在专业课程中强化的方法,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会造成很大影响。(2)需要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学习一定的技巧来分散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难度。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大量使用专业英语的基本知识。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将很难应付,更不要说提高教学效果了。在课程建设方面,除了采用上述方法严格保障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的教学水平以外,对专业英语的教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根据教学需要,任课教师自编了一套适合本教学体系的教材,难度适中,并涵盖环境科学主要内容。专业英语是考查课,很少有教师考虑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该门课程的教学。因为属于语言类课程,即使采用双语教学也不被承认。但是为了配合后期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教师在该门课程中也采用了双语教学模式,并进行一系列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教师坚持使用英语授课,制造一定的外语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外语熏陶。教学方式上,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做到教与学相呼应。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课外材料的阅读,采取类似于环境化学口头报告的方式表达出来。报告进行两次,一次是英文讲述,一次是中文讲述。第一种强调对引用文献的理解和复述能力,第二种则更加重视对专业词句的翻译准确度和表述能力[5]。通过改善专业英语的教学方式方法,将其与专业课在双语教学方面的改革进行配合,强化英语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逐步建立了统一的双语教学体系。

三、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

双语教学环境 篇3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 双语教学 输入材料 输入环境 优化

语言是人类彼此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英语作为全球性语言已经成为外交、金融以及贸易领域的重要工作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国内教育也开始向国际化以及现代化方向迈进。双语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并在近年来逐渐兴起于国内高校教学中。该模式以教育国家化需求为基础,源于教学过程中双语现象的渗透。但是双语教学实践往往受到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内容制定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我们对双语教学环境做出优化,确保教学实效性。

一、输入材料的优化

(一)合理选择授课教材

在双语教学活动中,双语教材作为重要载体,理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科学对待教材并慎重选用教材是其中的关键。按照克拉申输入假设论点可知,学生在双语教学活动中能否踊跃参与课堂活动直接受到教材内容的影响,所以教材难易程度以及教材厚薄均是应考虑的因素。目前缺乏完善的双语教材是制约双语教育教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合理选择教学材料是高效输入语言的重要前提。无论是教材难易程度以及输入多少,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但是受到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以及学校整体师资水平的限制和影响,英语渗透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结合学生以及学科实际情况来编纂教材内容,防止将英文原版教材引入所产生的各类弊端,例如难度过高、信息输入量过大或者专业知识不适当等等。

(二)正确处理教学材料

教师应对教材难易程度有良好的把握,其前提在于教师应适当处理教学材料,从而实现最佳输入与最大输出之间的有效结合。如果在设置材料时太过简单,那么学生就无法产生兴趣与兴奋点,很难积极参与课堂,且容易滋生懈怠情绪,对课堂学习氛围产生不良影响,学生也很难实现语言输出的进步;材料难度过高也会导致学生陷入迷茫状态,使之滋生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下降。总之,教师合理选择并设置教学材料是课堂最佳输入的基本保障与前提。

二、输入环境的优化

(一)优化师生互动氛围

就国内双语教学现状来看,学生语言输入大多依赖于课堂氛围,因此,足量的语言输入成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前提,课堂的高效性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保障。教师能否创设出良好的英语语用课堂氛围是极为关键的,而师生互动交流所需的语言环境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切忌采用过于单一的口语表达方式,而应参照学生输出反馈来灵活调整自身话语以有效展开教学,同时还应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对那些较为复杂的知识加以层次化处理,帮助学生获取更为充分的可理解性输入。应注意的是,学生不可在专业理解或者知识点背诵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而对语言运用能力有所忽视。

(二)优化教学工具的应用

合理应用多样化教学工具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教师不仅应做好传统板书教学,同时也应引入多媒体、录音、幻灯片或者图像等各类直观教学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诸多方式的结合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传统板书结合多媒体技术、学科案例结合影像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等等。

(三)优化信息材料的呈现方式

对于双语教学而言,自如运用信息演绎无疑是其成功的基础所在,倘若教师能够通过合理安排展示而将信息材料相关的抽象知识变得形象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也很容易得到缓解。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双语教育也已经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紧密融合。多媒体信息的表现方式较传统教学工具更有优势,但教师在选择此类信息材料时应遵循教学媒体的基本组织原则,达到听觉与视觉之间的平衡,确保可理解性输入提高到最佳水平。此外,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信息材料并非依靠单纯累积与罗列简单的声音和图片,而是基于记忆原理来保证课堂最优输入量,重视学生情感因素的变化和影响。

三、小结

就现阶段高等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双语教学仍然需要经历一段艰辛的歷程方可日臻于成熟。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需求也提高了双语人才质量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点,英语教师们应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符的双语教学模式,推动英语教学理念与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彭凌,彭慧.高校双语教学理论探讨及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03):74-76.

[2]孙立清.二语习得理论与高职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06):82-84.

[3]于臻臻.二语习得理论对高职院校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的启示[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0):116-117.

双语教学环境 篇4

一、课程概况

(一) 教学状况

2001-2010阶段:2001年,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成立, 归属机械工程学院, 《环境化学》设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专业必修课, 理论课32个学时, 2个学分, 实验课16个学时。2010-2011:学校进行资源整合, 成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 《环境化学》仍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专业必修课, 调整为理论课48学时, 3个学分, 实验课16个学时 (4个实验) ;成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任选课、没有实验。2012-至今:教学计划修订, 环境科学专业实验学时增加到32, 包含8个实验, 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则增加了16学时实验 (4个实验) , 改为限选课。

(二) 教材状况

本科教材一直采用南开大学戴树桂教授主编的《环境化学》, 2014年改用浙江大学朱利中教授主编的《环境化学》, 该教材内容简洁明快, 价格也便宜, 适合本科教学使用, 辅助教材为:全英文电子版教材《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Manahan, Stanley E.CRC Press LLC, 2000年出版, 实验教学选用董德明、朱利中教授编写的《环境化学实验》, 同时参考了广东工业大学刘国光与刘敬勇编写的《环境化学实验讲义》。

(三) 师资情况

所有的主讲教师均有在澳大利亚或美国大学至少半年以上的访学经历, 谢正苗教授为环境学科带头人, 吴卫红为新晋教授, 周溶冰为副教授。

(四) 存在问题

就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该课程在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投入偏少;目前被指定为双语教学试点课程, 师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理论和实验教学没有同步进行、实验学时偏少、不重视实践环节;教学仪器设备短缺、教学场地紧张;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忽视了对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

因此理论教学模式需要改革, 实验教学模式也需要改革, 实行小班化教学, 争取开设出更多的实验, 还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环境化学实验内容, 全面实现实验的微量化, 由模拟实验向现场实验发展, 提高实验的难度和真实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 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上均需要经费和场地的落实和保障。

二、课程改革的理念、思路及目标

环境化学课程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努力将其建设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成立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学的示范课程之一, 推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改革和发展。

优化教学内容, 使教学内容与当前环境化学的发展、应用实例相结合, 同时注意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在教材建设上, 以厚基础、重前沿、切实际为特色, 使用经典教材———南开大学戴树桂教授主编的《环境化学》, 最近改用浙江大学朱利中教授主编的《环境化学》, 该教材注意适当反映环境化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在教学方法上, 巩固和深化现有的教学改革成果, 实行小班化教学, 并逐步实行双语教学, 逐步与国际接轨。

在实验教学方面, 增加实验, 增强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培养, 全面实现实验的微量化, 加强对实验“三废”的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 使环境化学实验绿色化和无污染化。在优秀学生导师制的基础上, 实现本科生“双向选择”导师制, 使“双向选择”制度化、规范化。

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 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考核体系, 特别要研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考核的量化指标。

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全面实现网络教学, 首先将课程资源上网, 其次将已上网的课程大纲、教案、实验教案、演示实验、讲课录像、讲课幻灯片等课程资源进一步美化、完善, 并及时维护和修改, 提高上网资源的更新率和上网内容的可读性, 保持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

三、课程改革内容

(一) 更新教学内容, 介绍学科前沿, 传授基本知识, 提高科学素养

环境化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因此环境化学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更新。在重点讲授基本知识和内容的同时, 及时介绍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 并结合环境保护的国家需求, 提出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使学生精通环境化学的基本知识, 熟悉环境化学的学科前沿, 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

(二) 改革教学方法, 专题讲座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实行小班化教学, 采用基础理论讲授、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化学教学;将学生考试成绩和读书报告水平等相结合, 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网络资源, 实现师生间的交流讨论, 建立环境化学课外辅导的新方式。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

(三) 注重实验教学、建立现代实验教学和多元化的实践环节

鉴于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及环境化学学科迅速发展的实际, 必须及时完善和更新环境化学实验。将科研中建立的新方法、新技术改变成环境化学实验, 以体现实验的先进性。将室内模拟实验教学向实际现场实验发展, 提高实验的难度和真实性。提倡学生在短学期主动设计环境化学实验,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科研兴趣。环境化学向微型化、绿色化发展, 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四)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组试图以知识、能力、素质来综合评价学生, 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课程组改变传统的仅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探讨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和读书报告、课堂讨论等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同时, 将努力改变仅由教师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 摸索建立教师和学生联合评价学生成绩方法, 如采取学生和教师共同打分制度, 评价学生读书报告和课堂讨论的成绩。

四、实施步骤

1.落实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对教材做适当的取舍, 将重点、难点、方法论、知识结构等作为课堂授课的主要内容, 将一些陈旧的或重复的内容剔除。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合理编排好每一次课的内容。

2.落实教学方法改革。针对调整过的教学内容, 确定适合的教学方法,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 实行小班化教学。采用基础理论讲授、专题讲座、专家讲座、学生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化学教学, 鼓励青年教师出国进修, 尽力做好双语教学。

3.在实验教学方面, 全面实现实验的微量化, 加强对实验“三废”的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 最大限速减少环境化学实验污染,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

4.制定新的考核评价体系。期末考试成绩占30%, 平时成绩的比重增加到70%, 其中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上课提问回答情况、讨论中的表现、小组讲课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情况等。

5.鼓励学生积极寻找学习合作伙伴, 组成学习小组, 选定讲课主题, 查找相关中英文资料, 制作PPT, 然后分别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讨论, 教师点评, 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外语水平。

6.课程学习即将结束之时, 让每位学生写一篇学习总结, 自我评定得与失, 并对本课程学习的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

作为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首批双语教学试点的环境化学课程, 教师精心选取教材, 制作中英文对照课件, 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尝试创新,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戴树桂.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梁东丽, 等.环境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 2010, (16) :84-87.

[3]李立欣, 等.理工科院校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成效[J].化工时刊, 2011, 25 (4) :59-61.

[4]谢丽, 等.《环境化学进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 :64-65.

[5]张文杰.双语教学及在环境化学教学中的探索[J].广东化工, 2010, 37 (6) :131-132.

[6]唐杰.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化工时刊, 2012, 26 (2) :63-67.

[7]俞理明, 袁笃平, 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 :74-78.

[8]程金平, 袁涛, 王文华, 等.构建环境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6, 25 (5) :111-113.

[9]王国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2, 56 (4) :32-32.

幼儿园双语环境创设 篇5

一,物质环境创设

1这里的整体环境是指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区域,包括活动场地,园内走廊,图书馆,阅览室,游泳池,种植园等等公共区域,创设一个可视,可感,有型的双语环境,创造良好的双语学习氛围,把幼儿英语学习内容渗透在有准备的环境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第二语言的存在。

例如幼儿园门口贴上卡通的“welcome to our kindergardon!”在楼梯处写着:go uostairs 2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与利用 1)墙纸的环境创设 2)活动区域的环境创设

3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具的运用的创设与运用

生动形象的教具与学具将极大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投放适宜的学习材料

在学习中根据幼儿的需要,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在充满情趣的探索活动中进行学习,做到有话可说,通过多角度,多渠道的感受英语学习,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太高语言能力。

学习材料包括:实物。图片。模型教具。Dvd,多媒体,广播,电视。

二,幼儿园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

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英语环境的创设包括教师的语言交流,英语环境的创设,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肢体交流等,旨在为幼儿创设一个用第二语言交流和学习的环境。

1,提高幼儿教师的英文水平,为营造英语环境打下基础。老师的基本要求 英语口头表达 1)发音清晰

2)用词语法符合英语习惯 3)语速快慢运用自然

4)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有节奏感

5)语气和身体语言的运用是口头表达有感染力

具有创设英语环境和组织英语活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 对西方文化和社会习俗大的了解。发挥英语老师的语言优势营造规范的英语语言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语言是随着儿童发展而来的,不是教的。她也认为“我们必须提供儿童所需的帮助并辅导他们,不至于使他们独自摸索,盲目前进。”,加强园内外的英语学习氛围的创设

1)课堂用语的全英语化

2)将英语的教育贯穿在一日生活中 3)肢体语言的创造和运用

a,善用手势(gesture)辅助英语教学

在幼儿活动中,手势语可以是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果说语言是红花,那么手势就是绿叶。例如….stand up,sit down

b,情感语言的运用

眼神(eye contact),表情(facial expression),肢体距离(body distance)。良好的自我想象和个性品质

C,常用肢体语言。。

园外英语的学习氛围的创设 利用家长资源营造家庭第二语言环境 2 挖掘社区资源提供第二语言交际环境

三 幼儿园活动中的心理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英语活动除了需要语言环境,物质环境外,还要有适宜幼儿英语教学的心理环境,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的心理环境是由教师,幼儿,和家长三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创设的。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 2,通过游戏活动创造师幼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 3,创设积极英语学习环境和幼儿的情感因素

a根据幼儿兴趣爱好选择语言信息

b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幼儿输入语言,游戏,唱歌,跳舞,律动,绘画,儿歌,听讲故事。肢体语言等都是幼儿非常向往的活动,应加以广泛应用。C,采用丰富多样的鼓励用语

D宽容的态度接受幼儿的语言错误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双语教学环境 篇6

【关键词】学前学习;双语教育;影响分析

语言环境的基本含义是指区域具体语言生活状况,语言环境代表着语言文字的使用状况和使用面貌。双语学习者教育工作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同时也是家长的义务。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能力是指在科学合理应用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形成的,学前语言能力的要点在于教育孩子喜欢表达、敢于表达和有语言表达欲望等。以下是对儿童学前双语教育受家庭语言环境影响的详细探讨。

一、家庭环境范围内其相关主观因素对学前双语教育的对应影响要点分析

此处以授课班级之间对比为例,对双语授课教育进行仔细比对,然后分析出家长主观因素对学前双语教育所造成的影响程度。最为常见的案例就是加拿大式学前双语教学,其之所以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大多数学生家长的双语基础较为良好,这就为儿童学前双语教育奠定了优良根基且也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家长双语水平较高就会使其在儿童学前双语教育中起到的作用愈来愈大,但如果父母所掌握的双语知识略有欠缺就会达不到预期学前双语教育效果,此时家长应加大对儿童学习的监管力度。

1.学生家长可通过相应家庭教育投资以加强儿童学前双语教学支持力度

当学生加长进行家庭教育投资的过程中,应对儿童学前双学教学工作重视起来,实施双语教学班级设置操作时,以混合班为主、双语班为辅的教学策略。家庭教育投资主要是指家长为提高子女各方面素质而进行的对应促进活动并适时投入一定精力和物力。负责研究学前双语教育的许多专家和学者已提出过有关结论和看法,一个家庭的物质条件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自身发展的优劣。另外,从家庭环境基础观测量表中可以发现,学生家长通过书籍语言刺激方法和游戏语言刺激方法以及智力玩具语言刺激方法等均可起到意想不到的学前双语教育效果。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家庭内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之后在此基础上改善家庭条件并为儿童语言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这同时也就说明了家庭物质条件是儿童学前教育的基础。

2.家长支持力度对儿童学前双语教育的影响要点分析

在整个访谈和调查的过程中,家长对儿童学前双语教育工作大都持支持态度,这些家长也十分愿意在精力方面和物质方面等对此项活动加以支持。家长为孩子提供多媒体设备的同时,也要及时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语言交流活动主要包括聊天活动和谈话活动等。大多数家长也表示愿意在此过程中对孩子进行相关汉语辅导。众所周知,电视已经成为孩子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孩子会通过电视节目中的生活用语进行对话,这对后期学前双语教育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儿童会用这些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予以表达。儿童会通过模仿电视语言学习较为正规的普通话,可以对方言进行自行修正。

二、家长对儿童双语教育力度逐渐加大且期望值不断提升

此条重点就是家长期望值升高会引导家长做出相应家庭教育改进,混合双语教育班家长期望值普遍偏高,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文化水平高的家庭与收入较低的家庭相比,家长期望值自然要高出许多。学生家长期望值期望对学生学前双语教育有一定强化作用且此种强化作用极具隐蔽性。家长期望与孩子所受激励性成正比,期望值越高,学生所受激励性就睡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一旦增强就会提升双语学习效率和双语学习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学成怎么样都无所谓,很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此类消极思想衬托了家长期望值的低下。当发现孩子语言学习途径单一时,家长应主动且积极的协助孩子,家长应该对孩子双语学习进程进行准确记录,特定时间内应和教师之间加强语言交流和语言沟通,与教师进行电话沟通,密切关注孩子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果等。

三、家长对孩子学前双语教育的基本观念不同对学前双语教育的影响

将孩子进行幼儿园教育的人占少数,选择家长自行教育的占多数,这明显体现出了家长教学观念的不同。家长自身文化修养较高的话,其很容易受到外界积极教育环境的影响并能够意识到孩子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性。儿童家长若能够对学前双语教育进行准确认知和判断,就能够从直观行动上体现出来,使孩子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这样便能够为学生后续入学教育提供强有力基础。

综上所述,儿童最初的语言活动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语言环境不仅对子女掌握母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着子女的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对初步家庭语言环境对学前幼儿双语学习的影响进行多面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方富熹,方格著.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王斌华编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双语教学环境 篇7

教育部于2001年8月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鼓励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各高等学校各专业纷纷开设了双语课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与发展, 我国高校双语课的开课数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虽然各个高校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受到教师、教材及学生英语水平等众多因素的限制, 我国高校双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仍然存在有待提高的空间。 为了切实提高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 让学生以中文理念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 从英文思维角度掌握同样的专业知识, 有必要从教师、教材、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 的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从质和量的角度全面提高课程的双语教学水平。 鉴于此, 我们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试点改革, 将ICBE教学模式应用到《环境科学导论》双语课程教学过程中, 探索该模式如何应用到双语教学中, 构建最优的双语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使用英文理解及表达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应用能力。

1.ICBE教学新模式

CBE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即能力本位教育, 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强调学生“做中学“, 并通过学生在相关技能或活动上的表现来评价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的特点, 以及当下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 将能力本位教育 (CBE) 和创新相融合, 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ICBE (Innovation and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 将ICBE教学模式贯穿教学整个环节, 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生学习 “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的教学体系。

2.厘清 “环境科学导论”教学改革目标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入门学科, “环境科学导论”是引导学生接触和认识本专业的指明灯, 为学生的后期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 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在海洋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风能 (兼顾海洋能) 开发技术, 以及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环境管理、保护与监测修复方面的技能, 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与生态修复、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运用地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物理海洋学、工程学、数学及环境学、地球物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环境科学导论”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内容涉及面广, 因此教学改革需要结合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 厘清“环境科学导论”开展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要明确双语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让学生能从两种语言角度掌握专业学科知识;达到增加学生专业词汇量,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双重目的。

3.基于ICBE教学模式的 “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改革实践

3.1“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材改革

对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在校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广泛调查, 结果表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第一志愿考进淮海工学院,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是他们的第一志愿专业。 因此, 他们的英语基础较好, 在第二学年四级通过率平均达到90%。 而“环境科学导论”课程在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四学期, 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完全能胜任该课程的双语教学。 经过两年中文教材授课发现, 第二语言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度不够, 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前沿知识、提高专业词汇量和英语口语水平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 因此, 2014年授课时, 选用全英文教材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该教材是国际上比较经典的环境科学导论英文书籍, 书中各个章节语法较为简单, 容易理解;每章最后面还有小结, 容易掌握每章重点。

3.2“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内容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主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 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课程学时所限 (32学时) , 不可能讲授所有相关知识, 因此就因材施教。 根据海洋资源环境开发技术专业学生的关注点和培养方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详略选择, 尽量做重要教学知识点的专题讲授, 突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表1列出了2014年新修订的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的讲授内容。 这些内容在讲解过程中主要侧重海洋方面, 尤其海洋在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的重要作用, 海洋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变化、海岸带人口的变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海洋在水循环中的重要角色、 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废物倾倒、濒临物种、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变化, 以及如何保持海洋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当然,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与快速发展, 原有教学内容章节中列举的案例已无法匹配当前的环境科学发展, 因此教学过程中, 案例及最新发展趋势均需要通过互联网、期刊、书籍、微信等方式, 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案例、 新的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技术搬到课堂, 从而吸收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认识度, 增强专业学习与研究的信心。

3.3“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过程跟踪检测改革

《环境科学导论 》 自开课以来, 课程考核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平时成绩, 占总评的30%, 二是期末考试成绩, 占总评的70%。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考勤和平时作业来评定, 且平时作业一般都来自于教材, 并无任何难度。 因此, 这样的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仅仅强调了学生的学习结果。 针对教学考核问题,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为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 我们采用阶段性测验的手段跟踪检测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对已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一学期的试验, 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在思想上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也更好地掌握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常用专业词汇和常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3.4“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方法改革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能否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对课程教学的成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学基础知识和理论之外, 还需要让学生侧重了解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增强学生对日益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的关注, 以及对“蓝色海洋”环境保护的参与和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的重要性。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 让同学们意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激发其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动力, 培养出全面、创新、有责任感的新型海洋环保人才。

3.4.1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比例

当前, 高等学校的课堂已经进入多媒体教学时代。 很多老师已经彻底遗忘传统的“板书”教学, 而有些青年教师由于缺乏“板书”练习, 黑板字不堪入眼。 绝对的多媒体和绝对的“板书”教学都让学生生厌, 如何合理布局多媒体和板书教学之间的比例, 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环境科学导论》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在介绍一些通过数学模型和图形来表述的理论知识, 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 用声音和动态的图像演示理论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 形象又直观,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专业环境科学词汇选择“板书”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这些词汇的认识和拼写。

3.4.2互动式教学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通过教学内容组织、最新研究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制作PPT, 并在讨论课上由每个小组讲解, 营造一种师生平等交流、无缝沟通的学习氛围。 讨论课上, 每个小组上台双语演讲, 其他同学双语提问, 教师适当点评, 为学生提供创新型的学习空间和环境。 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点赞, 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参与, 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提高了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制作PPT的水平, 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

3.4.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对于“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课堂教学外, 该课程教学还引入一些野外参与和环境行动、环境竞赛参与等方式, 促进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 进一步展示“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效。 在授课期间, 我带学生参观连云港市环境监测中心和资源环境保护处, 了解这两单位在海洋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和环境监测方面的在研项目和日常工作,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学习的信心。 课堂之外, 我经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海洋环境保护的社会实践活动, 海资121学生组织的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蓝色海洋, 保护环境”活动被评为省级优秀实践活动。 海资131学生积极参加江苏省环境保护大赛, 也取得了较好的名次。 一些学生在参与这些与海洋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充分认识环境问题的存在性、实际解决途径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性, 深刻实现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 为今后学习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方向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

3.5“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共享平台构建

受课题经费的限制, 课题组成员主要利用QQ群构建《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 在该群的共享文件中, 主要包含“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基本材料如教学大纲, 课程进程表及考核说明等;“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授课材料如教学PPT (以PDF格式上传) 、全英文教材的扫描电子版、课外阅读材料等;“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互动教学材料如分组情况、专题研究报告或国内外网站、制作PPT技巧、国内外环境科学导论相关开放或精品课程视频等材料。 学生可随时下载群共享中的文件资料;也可以针对某一问题, 随时与我沟通、交流, 开展网络互动教学。 基于QQ群构建的“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教学的共享平台为师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网络零距离互动学习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 在这种网络平台中, 老师与学生之间、 组员与组员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 加快了学生学习速度, 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4.“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

以上提出的《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方案自2014年教学大纲开始修订之日起实施, 将全英文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在修订的教学大纲中完全体现;此外, 考核方式还体现了教学过程检测的重要性。 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对于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2013级学生开设“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 在有限的课时中, 通过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互动式教学、阶段性测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参观实习、暑期社会实践和竞赛等活动) 的教学改革实施, 效果显著, 成绩斐然。 期末总评统计结果表明:本班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的比例占到了82.15%。 此外, 针对“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改革, 我做了一份详细的调查问卷, 让每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班级有71.4%的学生已过英语四级, 35.7%的学生已过英语六级, 89.3%的学生都认为“环境科学导论”这门课有必要开设双语课;82.14%的学生认为“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选用的教材合适, 71.43%的学生同意“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设置阶段性测验, 71.4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的比例;64.3%的学生喜欢教师设计的学生分组、查阅文献、PPT制作、双语演讲等教学改革环节;100%的学生都喜欢教师为这门课设置的参观实习;82.14%的学生很满意教师对该课程期末考试试卷的考核方式改革;17.86%的学生参加过环境类的社会实践或竞赛。 以上数据表明:这些教学改革措施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综合分析学生对“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改革的建议, 结果显示:教学改革建议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师资英语水平能力有待提高;第二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课时增加问题;第三类是关于“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全英文教材中的专业词汇问题。 双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能够用外语流利讲解双语课程, 还需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 担任“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教学的专业课教师往往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环境科学导论 (双语) ”课程课时为32, 一般8周就结课;学生在短短8周时间里需要掌握课内的理论知识和教材中的环境专业词汇量, 课后完成的工作量非常大, 占用学生太多课余时间。

结语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是唯一的一门双语教学课程, 一切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摸索中, 还有待更多的教育者进行实践和探讨。 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 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淮海工学院这样一个普通高校实施《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过程中, 需通过更多教育者的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期建立一套规范的双语教学模式, 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原版教材的引进、双语教师的培养, 到教学方法的更新完善、考核方式的认定。

摘要:为提高高等学校双语教学质量, 本文将创新能力本位教育 (ICBE) 新模式应用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全过程。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全英文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到课程教学过程跟踪检测、“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共享平台构建和“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效果评估所有环节均全方位贯穿创新能力本位教育的最新理论, “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因此, ICBE教育新模式是一种能切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本位教育培养模式, 在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也是成功的。

关键词:双语教学,环境科学导论,创新能力本位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媛媛, 宋艳群.“环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 2015, 17 (189) :115-117.

[2]黄云凤.《环境科学概论》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14) :212-214.

[3]黄月华.环境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设计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12 (2) :129-132.

[4]林静雯, 季颖, 董怡华, 陈志英.《环境学导论》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5) :82-84.

[5]赵兵涛, 张忠孝, 金晶.关于《环境工程与科学导论》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7) :102-104.

试论环境在藏汉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篇8

双语教学有它的独特性, 它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 也不同于单一的母语教学, 它有自己的一套教学理论。它还是一种跨文化教学。它可以采用同时并行发展母语和第二语言或二者交融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双语教学法和语言学、教育学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 要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必须依靠语言学、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作后盾。

语言习得便是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获得语言能力, 更准确点说便是“在社会中进行无序的语言输入进行语言学习的方式”。它包括“无意识”的习得和“有意识”习得两种习得类型。语言习得与环境关系表现为:

1. 语言习得离不开环境。

环境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没有环境无法完成语言习得。例如印度狼孩的例子, 一个婴儿从小被狼养育, 生活在狼群社会中, 当他7、8岁回到人间时, 他不会人类的语言, 虽然后来他经过语言学习, 但他到死去时还不会说人类的语言。

2. 环境对语言习得的影响。

语言习得离不开环境, 环境也在积极地影响着语言习得。如在日本, 曾有一人因不满社会状态, 便独自一人到深山老林中生活了几十年, 当他回到社会中时, 就不会说话了, 但后来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锻炼, 又恢复了语言能力。可见, 环境与语言习得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为了加强双语习得, 便有必要注意这种关系, 加强环境因素的利用。

双语学习就是在有序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输入条件下获得语言的方式, 双语学习离不开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是双语学习的基础。同样, 它们二者都离不开环境。

1. 各种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社会环境从大的方面影响着双语学习, 家庭、学校则从具体的、小的方面影响着双语学习。良好的双语家庭、双语学校能较早地对儿童进行双语输入, 双语输入量也远远大于双语输出量, 这极有利于儿童养成双语学习习惯。同时, 儿童也在家庭、双语学校中接受父母、教师、同学的影响, 懂得了有关这两种语言的社会和文化规范, 更快地学懂双语。

2. 双语学习离不开环境。

双语学习更强调环境在其中的作用。双语学习只有在环境中进行, 才能真正掌握两种语言, 否则, 语言只能是符号。忽视语言环境, 学生纵使记住语言规则, 也不能适应特定环境灵活应用, 达不到掌握语言的要求。

因此我们的双语学习及习得都离不开环境。环境对我们的双语学习、双语习得和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

环境和双语习得, 双语学习有密切关系, 并积极影响着双语习得与学习, 它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也集中表现在四方面。

1. 环境在双语学习动机中的作用

双语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扩大视野, 增加交往, 这种由社会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们的各种活动的激发, 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双语学习动机。目前广大藏区, 藏族群众开始重视汉语, 西藏要发展, 人民要致富, 就必须掌握两种语言, 这是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 人们便在求发展、求致富的动机下主动学习双语。可以说, 西藏越发展, 藏汉双语也越发展。

2. 环境在双语学习态度中的作用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能影响人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等。双语态度即个人对双语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个人对双语学习的行为、动机等, 也直接影响着双语教学。

3. 环境在双语学习条件中的作用

语言学习离不开必备的语言学习条件, 没有语言学习条件, 学习语言将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如学习外语没有外语教材、外语广播和各种音像制品, 那这门外语将很难进行学习。而环境为这一切提供了保证, 特别是国家政策对双语教材、广播、音像制品等的出现提供了根本保证。

4. 国家政策对双语教学的根本保证

这恐怕是双语教学和其他科目教学相比的最大特殊点。双语政策保证着双语师资、双语教材等的发展, 也就直接关系着双语教学的发展。

可见环境在双语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双语教学要充分地发展, 必须注意环境这一重要社会因素, 充分利用各种环境为双语教学服务。

怎样充分利用各种环境因素来为双语教学服务呢?

1. 注意政策环境的导向, 把握好双语教学的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开展双语教学这一基本政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必须为双语教学法作长远打算, 使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各地情况不同, 我们又必须根据各地具体情况来发展双语教学。

2. 重视环境因素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建立以环境为基础的新教学体系

即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环境相结合。 (1) 发挥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传授作用, 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语言。 (2)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让学生多接触社会, 从而让语言理论直接在语言活动中得到实践, 真正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同时在家庭、社会方面做到与学校三维一体, 同步进行双语教育。

在我们重视环境在双语教学中的作用时, 我们还必须清楚, 环境在双语学习中只是一种外部因素,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真正起作用, 在双语教学中用环境真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这才是本文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学良.语言学概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03.

[2]西植光正.语境学研究论文集.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双语教学环境 篇9

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目的

21世纪,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 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之间的矛盾日趋严重, 在人口众多的我国尤为突出,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作为农业院校的传统专业, 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涉及资源、环境与粮食三大问题, 因而,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新世纪就被列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干课程, 考虑到该课程的重要性, 以及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 因此被学校列为了首批双语教学课程。教学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了解全球和我国资源的分布特征、利用现状、开发模式以及管理对策; (2) 熟悉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导致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业资源利用、开发的影响; (3) 弄清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4) 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的中英文对应的专业术语、专业词汇, 并能熟练地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 为了解国际发展动态和与国际接轨打下基础。

二、《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气候、土壤、生物、土地、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 既是农业生物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和环境条件,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安定和经济得以发展的基本保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的内容较广, 因此影响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

1. 学生前期所修课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 既有自然资源方面的, 又有环境科学领域的内容, 同时还包括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部分内容,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所修课程对其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如前期已经修了《农业气象学》、《土壤学》、《生态学》、《植物学》、《土地资源学》等课程, 可以明显的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一些术语较熟悉, 再对照中英文材料就容易理解。

2. 学生的英语水平。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课程是以中英文配合教学为主的, 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抽样结果显示, 学生通过大学四级英语考试的, 考试成绩的优秀率达到100%;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在300~420分的, 考试成绩的优秀率只有72.8%;而当大学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低于300分的,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很多部分不能理解, 跟不上教学进度, 考试成绩优秀的不到20%。因此, 在进行双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是较高的, 否则, 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3. 教师队伍的配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涉及了资源、环境类的内容, 两个领域的内容都非常多且广博, 因此, 必须要要配备合理的教师队伍, 包括《资源学》、《环境科学》、《土壤学》、《生态学》、《土地资源学》等学科的教师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以便各方面的教学内容有相应的教师进行讲授, 保证教学内容切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讲授最新的知识点,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 促进教学效果。

4. 教材的选定。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依据, 也是学生进行预习、复习、巩固的基本条件, 没有合适的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针对普通高校的双语教学课程, 教材的选用既要是流行的知名教材并且是充分体现前沿技术的, 又要是语言生动而内容浅显易懂的, 否则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没有明显的帮助。目前我国引进的原版外文教材数量有限, 因此, 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情况, 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了教材, 比较适合学生的需求, 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1. 强化教师的英语水平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双语教学是用外语 (主要是英语) 来讲授专业课程, 用母语来辅助理解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老师的英语应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 最好是具有国外留学、访问 (半年以上) 、工作的经历,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双语教学的教师配备中具有国外学习、访问经历的教师2名,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英语的应用和口语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教学效果良好。教学水平是决定双语教学的关键, 教学水平的提高除教师需有多年从事教学的经验外, 老师还必须全身心投入教学, 关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才能达到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同时, 还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培训, 因为《农业资源与环境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多, 且该学科领域的知识更新快。

2.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 适时调整中英文授课的比例。

双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还是要以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为主, 在采用双语教学时要因材施教, 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以及不同届别学生的英语水平的差异和接受程度, 适时地调整使用中英文教学的比例, 如在讲述农业生产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时, 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就以中文为主, 教学效果较好, 同时还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并进行阶段性地反馈, 随时修正教学方向, 一切以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为目标。

3. 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学生的英语水平直接关系着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要给学生信心和鼓励, 学校要结合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情况, 采取激励机制和严格措施,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学生借助英汉词典, 学生每天抽出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 阅读相应的英文教材;要求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必须是英文表达;要求学生不断地阅读、背诵和听说,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 老师在课程教学的前期, 可适当的放慢进度, 让学生逐渐进入到双语教学的角色, 给学生一个适应阶段, 随着课程的深入进行, 加大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的比例, 逐渐改变学生背诵和抄写教材原话的习惯, 培养学生灵活的英语表达。

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学互长。

双语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考验, 承担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比仅用母语教学的课程要大得多, 对其要求也更严格, 同时, 一般也是学校优秀的骨干教师, 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可能还是有很多不足, 因此, 要改进双语教学, 也得改变旧有的评价手段、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 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 激励教学双方, 以引导和促进双语教学效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马增林, 高志杰, 李丹.我国高校实施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0, (6) :169-170.

[2]杨毅.构建中国高校本土化专业课双语教学模式论析[J].科教文汇, 2010, (5) (上旬刊) :45-46.

[3]张毅芳.《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广场, 2010, (4) :224-226.

[4]李文丽.双语教学的效果分析与改善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6) :61-62.

[5]陈宁夏.论影响普通高校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J].科技信息, 2010, (11) :130, 58.

双语教学环境 篇10

一、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的内容

1.日常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结合常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安全教育等主题。

2 . 季节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使幼儿了解春、夏、秋、冬等自然现象及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

3.节日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以使幼儿了解每一个节日的意义,从而获得节日的知识和愉悦的心情。

4.中心活动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可使幼儿跟上园所学期教育目标,获得良好的个体身心发展。

二、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创设的方法

1.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的内容和方法。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的区域主要有:班级活动室、主题墙、家长园地、睡眠室、盥洗室,幼儿园走廊、楼梯、大厅、楼体、四周围墙、大门、多功能室、音体室等。班级活动室的装饰,应主体突出,构图不散,形象可爱、颜色优美,高度以适合幼儿观看为宜,室内柱子、管道设施等可用彩纸包装成树干、藤蔓、鲜花等。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可以用儿童作品来美化空间环境。

室内活动区也要精心设计,区与区之间可以用低矮的玩具柜隔开,避免相互干扰。闹区与静区分开,各区交通应保持畅通无阻。自然区,一般都设在窗台上,这样可使盆栽的植物享受到阳光照射。自然区是幼儿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场所,幼儿可以观察植物的成长并学习用图画记录下植物的生长过程。图书区是供幼儿自由阅读,获取知识,学会轮流与分享的空间区域。美工区摆放着纸、剪刀、浆糊、油画棒、橡皮泥等美术工具和材料,供幼儿进行剪、贴、捏、搓、涂、画等,尽情表现自己的创造天赋和能力。语言区备有各种头饰、字卡等,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计算区备有数字卡片、圆点卡片、数字转盘、各种几何图形等,供幼儿练习数数和计算。音乐区备有各种打击乐器,如铃鼓、串铃、沙球、响板、木鱼等,供幼儿进行即兴表演。

室内装饰的大色块,天花板、墙裙、地板、桌椅、玩具柜等色调要注意协调。活动区活动主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节日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节日性的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形式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颜色以暖色调为主,热烈明快,丰富多彩。如:用彩灯、彩球、花篮、气球等组成大小不同的点,用彩链、拉花等组成横线、斜线、曲线等各种不同的线,用剪纸、剪贴、绘画等组成大小不同的面。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空间装饰,营造出隆重、热烈的节日气氛。

3.其它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幼儿园的班级主题墙要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幼儿睡眠室、盥洗室的装饰要少而精,色调应淡雅。幼儿园走廊、大厅、多功能室、音体室等装饰适合用欢快、活泼、浪漫的形式。环境装饰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多方面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让环境真正成为满足幼儿精神世界的天窗,让幼儿成为环境的真正主人。

三、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材料与技能的运用

1.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多用纸来制作,这样比较方便、节省时间。常用的纸有吹塑纸、植绒纸、海绵纸、电光纸、皱纹纸、瓦楞纸、及时贴等。环境装饰要综合运用折、剪、画、贴、插接等技能。在绘画技能方面,用水粉色平涂色块,效果鲜明。水粉色还可以与油画棒结合使用,会使层次更为丰富。

2 . 剪纸、剪贴技巧的运用。剪贴可以将海绵纸、吹塑纸、植绒纸、电光纸、瓦楞纸、及时贴等结合使用。

3.幼儿园英汉双语空间环境装饰应厉行节约,倡导环保意识,开拓思路、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创造性地充分利用各种无污染的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既经济又美观。

双语教学环境 篇11

【关键词】浸入式双语教学法 中医院校 双语教学

前言: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目前已经在我国一些学校进行实践,并且就实践取得的结果来看,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医院校双语教学,旨在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让学生的英语能力不单单只局限于书本,更多的是能够完成英语对话,实现英语口语水平的提升。中医院校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英语能力的提升对于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符合当下大的时代发展背景的,也是为了“十”字型人才战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一项素质技能教育。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英语这门语言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院校对于英语教学要多加重视,并且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双语教学产生的背景

双语教学的迅猛发展是在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浪潮影响下,中外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英语作为普遍使用的语言,英语教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英语教育如今已经渗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不管中小学还是高中、大学,对于英语都普遍重视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针对于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渐渐加深,各大高校相继对如何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工作进行了规划,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工作是顺应当下经济发展浪潮和当下社会发展形势的,这是中医院校进行教学工作必须要注重的问题,关系到了中医院校未来教学发展方向,英语教学工作必须摆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并且需要加大投入,确保英语教学能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

二、目前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工作的进展

双语教学在中医院校已经得到了推行,但目前来看,经过对多家中医院校进行了实际考察,中医院校在双语教学工作方面的进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医院校的专业知识更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关注,针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工作,中医院校采取十分严谨的治学态度,但对于英语教学,很多中医院校并没有太将英语教学放在心上,没有将英语教学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上。很多中医院校的教学工作者认为学生应更加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英语教育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而言,实际应用并没有多大用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论,这与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还是有很大關系的,毕竟日后中医院校学生的就业方面与英语教育实际挂钩不大。但就长远角度来看,英语既是一门语言,也是一门知识,它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英语水平的高低,对于日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面向国际化和世界化,中外之间交流频繁,日后中医院校的文化与外国西医文化的交流肯定会增加,而这无疑需要极为流利的英语水平。所以说,目前中医院校对双语教学认识不足,教学工作开展较为缓慢,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十分不利,应切实改变这一点。

三、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对中医院校双语教学的意义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应用,是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和挑战,对于原本双语教学存在的弊端能够予以改正,并且极大促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发展。浸入式双语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语言接受水平,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的改善,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接受能力,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渐渐沉浸于语言环境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口语水平,从而摆脱“哑巴”英语。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实现中医院校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实际动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这对于中医院校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流畅的口语交际,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与外界进行交流时,可以获取更多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内涵,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浸入式双语教学法应用于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能够重新定位双语的学习价值。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中医院校的学生们能够更多的了解文化差异,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并且与人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中医院校加强双语教学,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提早树立起人才培养面向世界化和国际化的价值观,将目光看得更高,望得更远,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定位,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当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浸入式双语教学法的现实意义,其在中医院校双语教学当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促进中医院校培养十字型人才来说,意义重大。同时,浸入式双语教学应用于中医院校的双语教学中,对于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以更高的目光定位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双语教学环境 篇12

新加坡是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交汇处的小岛国, 1819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963年脱离英殖民统治, 1965年独立建国。由于特殊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 新加坡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据2000年最新数据, 新加坡人口约320万, 华族占76.8%、马来族13.9%、印度族7.9%、其他族1.4% (Rappa&Wee, 2006:77-78) 。新加坡通行的语言也是种类繁多:华人中有11种母语、马来人7种、印度人9种。在殖民地时代, 英文是上层社会和官僚体制惟一的正式语言, 民间则大都说各自的方言。华人中说闽南话 (即厦门话) 的最多, 其次是潮汕话、福州话、广州话、海南话或客家话 (Kong, 1980:234;陈松岑、徐大明、谭慧敏, 2000:20) 。在学校教育历史上, 新加坡有英语、华语 (相当于中国的普通话) 、马来语和淡米尔语四种源流的学校。根据双语政策, 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分别以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为各自的母语, 而学校源流是以教学语言来区分的, 例如, 早期的英校以英语为惟一教学语言, 招收各民族学生;华校、马来学校、印校为新加坡的民族语文学校, 分别以各自的母语为教学语言, 招收本民族学生 (黄明、朱宾忠, 2010:338-339) 。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在其发展历史进程中能全面反映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过程, 而其双语教育历史也可以说是民族语文学校逐渐消亡的历史。

2 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概述

英国在新加坡实施殖民统治长达140多年, 二战后开始较大规模地采用双语教育, 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法令, 如, 《十年教育计划》、《学校注册条例》、《双语教育白皮书》等。整体上来看, 该时期的双语教育以过渡式为主。具体到华语学校, 殖民地政府先是要求开设英语为外语课, 然后要求用英语讲授数学和科学。这样, 英文由外语 (语言教学) 课变成了主要科目的教学语言。后来, 要求华校逐渐增加使用英语的科目和时间, 如, 要求用英语讲授其他科目的时间至少占到小学教学总时数的三分之一, 初中的二分之一, 高中的三分之二 (Hean, 1969:92;Wong, 1999:193-194) 。1956-1965年期间, 新加坡经历了部分自治、完全自治以及新马合并三个阶段, 政府力求建立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教育发达的国家, 以平等对待各民族语文为原则, 采用“平等对待、总体过渡”的过渡式双语教育, 即, 华校以华语为主、英语为辅;马来学校以马来语为主、英语为辅;印校以淡米尔语为主、英语为辅;而英校则以英语为主、华 (马、淡) 语为辅。1965年, 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完全独立, 政府为了以英语统一国家意识、发展经济, 采用“过渡为主、保持为辅”的过渡式双语教育, 也就是华、马、印校由“母语为主、英语为辅”全面转向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在该过渡式的教育下, 方言和母语迅速向英语过渡, 以致英文学校快速发展、民族学校急剧消亡。另一方面, 政府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 设法保留华族的语言和文化。到20世纪80年代, 华、马、印民族学校相继消亡, 新加坡实现了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统一教育体制 (Kandiah&John, 1994:164) , 该双语教育模式从1987年沿用到今天, 可称为定型的双语教育。

总的来看,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模式可以归纳为“过渡-保持”式, 该模式的形成经历了“过渡”与“保持”相互交叉重叠的复杂过程, 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民族语言学校的教育制度向英文学校过渡。如, 把华校的6-3-3-4制改为英校的6-4-2-3制:华校中学6年 (初中升高中不考试) , 大学4年;英校中学为4年, 另2年是大学先修班, 大学3年。改制前华校学生通过小学毕业考试后, 直接升入中学连续学习六年, 改制后小学升入中学必须经过政府主办的统一考试, 及格者才能升入中学 (即初中) 就读, 而初中毕业生, 也必须在统一会考中及格才能进入高级中学 (即高中) (Hean, 1969:75-76) 。如此以来, 华文高中的生源开始减少, 教学规模也随之萎缩。其次, 民族语言学校的教学语言向英文学校过渡。华 (马、印) 校一开始以母语为“学校的惟一教学语言”, 后来过渡到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语、增加英语为一门语言学科”;再后来用英文教授其它部分学科, 变成了以“母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英语为次要媒介语”;最终过渡到以“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母语为次要媒介语”。总之, “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体现在教学媒介语过渡方面的总趋势就是“向英语过渡、把母语保住”。最后, 不同年级间的教学语言逐渐向英语过渡。从小学到大学整个教育系统来看, 随着年级段的不断升高, 使用英语的比例越来越大。比如, 小学使用华语的比例相对较大, 中学华语的时间减少, 初级学院的华文时间更少或把华语科目变为选修课, 大学所有课程都以英语为教学媒介语。

另一方面, 在“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下, 虽然过渡的总趋势是由母语向英语过渡, 不断降低对母语的要求, 但并不是要以英语完全取代母语, 而是为华文教育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留华族语言和文化, 以至华语的应用相当普及, 这一点可以从语言使用调查数据中得到证明。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1) 新加坡华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讲英语、华语、方言的最新变化趋势是什么? (2) 学校用语转移与双语教育模式有什么联系?

3.2 研究对象

(见表一、表二)

研究对象来自新加坡普通的小学和中学、初级学院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其中, 小学生有30人 (6.9%) 、中学生123人 (28.3%) 、初级学院137人 (31.6%) 、大学生144人 (33.2%) 。从民族来看, 华族学生365人 (81.4%) 、马来族38人 (8.8%) 、印度族13人 (3%) 、其他族18人 (4.1%) 。

3.3 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华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使用英语、华语、方言的最新变化和平行双语者 (英语和华语一样都很好) 人数比率变化的趋势, 因此, 问卷设计中把全部选项都作为单项, 如“英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方言、其它”供学生自由选择 (可多选) 。这样, 如果学生答题时 (如回答“在学校和您的同学交谈时, 您最常用的语言是……”) 同时选择了英语、华语, 则表明该生认为在该语境下英语和华语同样是自己最常用的语言。

4 结果与分析

在社会语用研究中, 学校用语的分布状况也是各种语言社会的重要指标, 它有助于对社会语言状况进行了解。因此, 新加坡华族学生应用语言的实际情况可以从学校用语中得到很好的证明 (见表三) 。

为了能够清楚比较各族学生接受双语教育以后语言使用的转变, 有必要先了解上述学生在上小学前最常讲语言的情况。表三数据显示, 新加坡各族儿童上小学前的英语能力已经比较强。华族儿童中, 有一些人最常说的语言更偏向华语, 占48.35%;另一部分更偏向英语, 占35.71%;最常讲方言的学生只占2.2%;英语和华语一样最常说的儿童也高达13.19%。由此可见, 他们的平行双语能力在学前已经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其它三大民族中, 讲英语的印度儿童比例最高, 占76.92%, 马来族 (23.68%) 和其它族 (22.22%) 比华族低约10各百分点。由于双语教育政策要求其他族学生必须在华、马、淡米尔语中选择一种作为母语, 许多学生选择学习华语或马来语, 这一点在调查数据中也显示出来。

与上小学前最常用语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上述学生现在的语用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在学校语用环境中, 各族学生都以讲英语为主。其中, 印度学生最常讲英语的比例为76.92%、其他族66.67%、马来族60.53%、华族约55%。新加坡最近一次全国性华族语言使用调查项目是1996年, 由新加坡英汉双语教育权威专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顾问周清海教授、南京大学徐大明教授和北京大学陈松岑教授负责 (参见Xu et al.2005:2-3) 。把这两次调查数据进行对照, 也能凸现学校语用环境的变化。1996年对华族中学生在学校用语的调查中, 排在前4位的最常用语依次为:英华 (双语) 、英语、英华方 (三语) 、华语。英语的使用率落后于英华双语, 位于第二 (吴英成、林惜莱, 2000:62-63) 。据本次调查, 华族学生在学校与同学交谈时几乎只讲英语、英华双语、华语, 但最常讲英语的比率达到54.95%, 高居首位;英华双语、华语的使用率不分上下, 分别占21.7%和21.43%;方言几乎是完全被挤出学校用语领地, 只占0.55% (见表四) 。总体而言, 在学校语言环境中能够明显感受到英语的强势地位。

(注:“方言”指汉语方言, 如闽南话。)

在语言使用调查中, 通常以每天讲得最多的语言以及讲得最流利的语言作为统计指标来判断人们的语言能力。笔者在新加坡调查发现, 除了假期以外, 学生白天的时间几乎都在学校, 使用语言的主要时间自然也在学校 (见表五) 。数据显示, 目前各民族学生每天说得最多的语言还是英语。其中, 84.62%的印度族学生每天讲得最多的语言是英语;华族学生占48.48%, 高于华语 (37.4%) 10个百分点;马来族学生占45.95%, 也高于马来语 (40.54%) ;其他族学生占38.89%, 远远高于其它语言。就华族学生而言, 每天说得最多的语言依次是英语占48.48%、华语37.4%、英语和华语同样说得最多的比率为11.63%, 方言只占0.83%。

从“讲得最流利”这个语言指标来看, 除马来族学生英语讲得最流利的比率略低于讲马来语的比例外, 另外三大民族学生都是英语说得最为流利。其中, 印度族学生所占比率最高, 达到69.23%;然后是其他族, 占50%;华族第三, 占41.48%;马来族最低, 占32.46%。把这些学生现在英语说得最流利的比率和他们在小学前最常讲英语的比率相对照, 可以发现现在的比率大大高于学前 (除印度族外) 。就华族学生而言, 现在讲得最流利的语言是英语、华语、英华双语, 但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现在的英语比例 (41.48%) 与学前 (35.71%) 相比, 升高了5.77%。然而, 他们现在的华语 (34.07%) 比率与学前 (48.35%) 相比, 降低了14.28%。这些数据表明, 由于小学就开始推行“英语为主、母语为辅”的双语教育政策和模式, 不断强化英语地位而持续淡化对华语的要求, 结果导致英语最流利的学生人数不断上升, 华语最流利的人数相应下降。此外, 汉语方言最流利的学生比率降到0.28%, 而英语和华语同样最流利的学生比率增长迅速, 由13.19%增加到19.51% (见表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政策、双语教育模式以及为配合双语教育而开展的双语运动非常成功, 基本上达到了“突出英语、保留母语、消灭方言”的目标。

5 结论

在新加坡约40年的双语教育历史进程中, “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对学校语言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该模式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 直接导致了各民族语言向英语转移的大趋势。在这一趋势中英语成为各民族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用语。针对华族学生而言, 他们在学校主要使用英语, 而他们祖辈传下来的方言已经失去了学校这个语用领域。值得庆幸的是, 华语成为次要的学校用语被保留下来。整体而言, “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的突出特征就是“过渡”和“保持”, 过渡是全方位的, 包括各民族语言 (母语和各方言) 向英语过渡;保持是单一的, 只能把母语保持在一定的程度, 即听说能力为主。

摘要:本文根据在新加坡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比较新加坡华族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使用英语、华语、汉语方言的最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双语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英语成为学校主要用语的大趋势将锐不可当, 汉语方言已经失去了学校这个语用领域, 华语变成了次要的学校用语并得以保持;华族学生学校用语快速向英语转移的趋势基本上是“过渡-保持”性双语教育模式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模式,学校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1]Hean, G. (ed) .150Years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M].Singapore:Teachers’Training College, 1969.

[2]Kong, C.1980.Bilingu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a singapore case study[A].In Afendras, E&Kuo, E.Language and Society in Singapore[C].Singapore: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3]Kandiah, T.&K.John.English and Language Planning:A Southeast Asian Contribution[M].Singapore:Times Academic Press, 1994.

[4]Rappa, A.&Wee, L.Language Policy and Modernity in Southeast Asia[M].New York: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Inc, 2006.

[5]Singapore Chinese Community[M].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6]Wong, T.State Formation and Chinese School Politics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1945-1965) [M].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1999.

[7]Xu, Daming, Chew Cheng Hai, Chen Songcen.A Survey of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Attitudes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Community[M].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8]陈松岑、徐大明、谭慧敏.新加坡华人的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调查[A].陈照明.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新加坡华语文的现状与未来[C].新加坡:联邦出版社, 2000:20.

[9]黄明、朱宾忠.新加坡双语教育模式与华族家庭语言转移趋势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5) :338-339.

上一篇:典型病例法下一篇:人卵巢癌细胞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