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2024-10-05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共12篇)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1

宿迁学院作为一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地方高校,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对部分“学生反映难学”、“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的课程开展了专项教学改革,“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被批准为“考核方式”专项改革。

一、改革背景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核心课程,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和学习中难度较大,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内容枯燥、难懂”,导致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厌学的情绪,致使考试不及格率非常高。

在对2010、2011(二本学生)两届学生授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也同样反映该课程难学,但经过沟通和交流(主要向学生解释该课程的重要性、难学原因,传授他们学习该课程的方法等),学生逐渐摆脱了心理阴影,通过刻苦学习,最终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但到了2012级(三本学生)时,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及学生均反映该课程“难教、难学”,学生的期末成绩非常不理想,批阅试卷竟然成了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卷面成绩不及格率太高了,期末总评成绩不及格率竟然达到了40%。

在认真总结2012级教学效果后,我们认为,“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在客观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只要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注重、加强平时对该课程的学习,最后通过课程考核应该是没有问题的(2010、2011级学生),2012级出现的这种情况原因在于“三本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与二本学生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鉴于宿迁学院已经成为完全独立的三本院校,2012级学生在该课程上出现的各种情况,将会成为该课程在以后授课中的常态。如何改变这种情况,课题组在经过充分讨论后认为:(1)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该课程是相关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所以难度只能是适当降低。(2)加强过程学习管理。通过改变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引导、督促学生注重和加强平时的学习[1,2]。第二点应该作为重点研究。

二、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原来的考核方式是: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我们将考核方式调整为: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35%+阶段性考试成绩×35%。增加阶段性考试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过程学习,阶段性考试的具体操作如下表所示。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我们对2013级通信工程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改革实践。

新的考核方案主要体现在总评成绩中增加了阶段性考核成绩。阶段性考核,是我们课题组在研究国内外考核方式基础上,结合宿迁学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提出的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以“增强过程学习”为主要目标的考核方式[3,4]。

(一)新方案的宣传

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第一节课上,我们就给学生介绍了该课程考核方式的新方案,重点介绍阶段性考核。学生对阶段性考核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普遍认为阶段性考核增加了学习的繁重度,这种反应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我们邀请辅导员和我们一起做这项宣传工作,我们认为只有让方案的执行主体(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新方案,新方案才有可能够得到真正的执行,预期的效果也才有可能达到。经过近一个月的不间断宣传,到第一次阶段性考试时,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新方案的重要性了。

(二)阶段性考试的实施

阶段性考试按照改革方案的计划共分为3次,依据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划分,3个部分的内容难易系数为“由易到难,逐渐增大”。第一次阶段性考试的内容是静态电路部分内容,该内容是课程的学习基础。为鼓励学生学习好这部分内容,同时希望学生能够在第一次阶段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增加了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试卷的内容量,总分设置为180分,试卷难度中等,从试卷中,可以发现,任何人都可以从试卷中找到自己会做的题,掌握的知识越多,会做的题目越多,得分也就越高。考试结果统计如下。

两个班级的平均分相等,这说明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总体差不多,最高分为132分,最低分为28分,低于45分的人数均为8人。成绩总体上与我们的预期还有一点差距,我们认为成绩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学习能力,成绩高于45分的学生达到了83%以上,这对鼓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低于45分将有损于期末成绩的总评)。

通过第一次阶段性的考试,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了阶段性考试的重要性,因为每一次阶段性考试都直接影响着期末成绩的总评,课堂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认真听课的从前三排变成了前四排,以前一直喜爱坐最后排的学生开始坐到了第一排,抬头听课的多了,眼睛里空洞无光的少了,以前从来不问问题的也开始问问题了,尽管问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证实了我们改革的正确性,也激励我们更好地开展余下的工作。

第二次阶段性考试。第一次的考试,我们提高了试卷的总分,为了让阶段性考试最终回归正常(试卷满分为100分),同时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决定将第二次试卷的分值定位为120分,试卷难易程度中等。

第二次成绩总体考得不好,这与我们的预期相吻合,一是因为第一次很多学生认为考的分数还可以(他们不认为是试卷总分提高才考得好的),故认为第二次考试也应该没有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是因为此次考试的内容确实比较难;三是试卷的分值比第一次降低了60分。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第二次成绩考得还是比较理想的,是比第一次有进步的,如果将两次成绩按照一百分折算,在学习内容难度加大的情况下,第二次平均分还高于第一次,说明学生平时加强了学习,这与我们看到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是成正比的。

第三次阶段性考试。第三次试卷的分值回归为100分,试卷难度中等,成绩如下。

第三次考试内容为模拟电子技术部分知识,难度为最大,但成绩却恰恰考得最好,这充分说明学生已经非常重视阶段性考试了,考核评价方法改革方案是正确的。

从期末总评成绩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该课程理论考核方式的改革,总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出现了正态分布(2班)。

事实证明,阶段性考核,加强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对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风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5]。

四、考核改革方案实践的思考

第一,加大宣传。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其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增加的阶段性考试,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反对”,改革的主要参与主体如果不能够正确理解和对待改革,改革是不可能取得实效的。所以,课题在以后的开展过程中应进一步争取领导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宣传,让方案在良好的环境下,深入人心地开展,取得更好的实效。

第二,需要确定阶段性考试试卷分值。课题组对阶段性考试试卷的分值进行了调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应该进一步探讨,找到更合理的分值区间。

第三,进一步探索阶段性考试形式。阶段性考试,目前都是采用纸质试卷,出试卷、印试卷、监考、批改试卷、讲解试卷的过程,增加了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能否改变考试的形式,简化考试的流程,这关系到考核改革方案的可持续性。目前,我们正在讨论能否采用“题库机考“的形式。

第四,深入探索考核方式制度改革。目前,该改革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应深入讨论,并能够在教学计划中明确需要改革的课程,形成制度。

第五,在实践过程中,一直想把学生参加课外竞赛的成绩引入到课程总评成绩的考核中来,但鉴于条件不成熟,没有成形,期望以后能够更好地完善考核制度。

考核方式的改革思路早在2010年时候就在酝酿,经过几年的精心筹划,终于能够在“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专项改革课题中得以实现,该项改革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加强课程的过程学习;从行为上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责任上教会学生应具有担当的意识、勇气和魄力。实践证明了该项改革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当然,这种改革并不适合于所有的课程,对“枯燥、难学、不及格率较高”的课程比较适用。

参考文献

[1]孙忠梅,陈晔,林铿.基于“过程性考核”的本科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以深圳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2]夏建国,周太军.中国制造2025和应用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5,(9).

[3]尹均萍,陈湘波.对电工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A2).

[4]马长华,朱伟兴,黄丽等.提高“电工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S1).

[5]张俊超,李梦云.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2

根据高频电子电路在电子行业的基础作用和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本文作者结合本校<高频电子电路>的教学现状和自身教学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了本课程在教学形式、内容、方法上进行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实践证明,新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 者:黄成玉 赵立永 马红梅 薛伟宁  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北京,东燕郊,10160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6)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频电子电路》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3

关键词: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0 引言

近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尤其是改革实验教学成功。国家非常重视地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性文件,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每年投入大量建设经费,大力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吉首大学是位于湘鄂渝黔边区大湘西区域内一所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省属综合性大学,历年来十分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由于地域局限,因而建设什么样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如何高效地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我校实验教学方法及模式中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1 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

针对转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许多高校都重视实验教学,然而有些高校只重视专业课的实验教学,却忽视了基础类的实验教学,认为只要上好专业课的实验,自然就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于是对基础实验教学的管理不够,对学生要求不高,许多高校都把实验课列入电子电路课程中的一部分,没有以一门独立课程来考核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开始学生还可以接受一些知识,但随着电路集成化及复杂程度的提高,学生感到了困难,随之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主动操作便是一句空话,学生也就是为了应付理论考试,很少独立操作。同时,随着课时的压缩,导致教师把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对于实践环节只用很少的课时,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1.2 电子电路实验教学的内容安排不尽合理

传统的电子电路实验,主要是测试和验证性实验,每个实验都详尽地列出实验原理、要求、步骤等,实验教材采用示范性编写方式,实验内容单一,形式固定,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加深对电路原理和逻辑器件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对这些实验,学生习惯按部就班,依样画葫芦,这样大大地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的发挥。同时,验证性实验内容陈旧,缺乏新的气息,学生已知道实验结论,对实验缺乏兴趣,马虎应付,当出现与实验结论不同的数据,部分同学不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而是随便删改或抄袭他人数据。这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极为不利。

1.3 实验教学体系陈旧,未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体系是依附理论课教学的,理论课这学期上什么内容,基本上实验课做与此相关的实验。同时,传统的实验方法都是由学生预习实验教材,课堂上,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对实验原理、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作具体的介绍,实验过程还要对每一组学生实验作具体指导。这样,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只是按实验指导书上写明的步骤操作,懒于思考和分析,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减少,教师习惯于套用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求异性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地,理论课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通过理论课学习使学生建立起较系统、全面的电路框架和模型,培养学生思维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而电子电路实验的教学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熟悉、应用常用实验设备、仪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精神。如果实验课仅依附于理论教学,而不根据自身教学目的建立自己的教学体系,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具有实验技能基础扎实、重视并兴趣于实验,也就不具有对实际中的电路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1 结合科研成果与企业经验,拓展学生视野

我们结合课题组在电子电路方面的科研特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穿插在课内进行介绍。开拓学生的视野,使他们知道一些最新的技术成果,同时也为学生后续的各类设计课程做了铺垫。 教学中也充分利用教师长期在企业工作以及与不同企业科研合作的经历,将校外各类企业在电子电路技术相关产品方面的情况穿插介绍给学生,这是一种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2.2 充分利用软件资源,提高实际能力

在每一种电子电路器件或电能变换电路的介绍中加入其应用实例,可通过MATLAB的电气模块PSB对系统进行仿真,或者利用专用仿真PSPICE软件进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设计或开发一个实用电路模型,对电路的运行效果进行模拟实验。由于受到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实验项目选择面较窄,加上操作中因实验设备无法动态显示电路波形,而且电子电路器件容易损坏,教师应该采用虚实结合的教学方式,部分实验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实现,部分实验采用仿真与实际动手实验结合,并要求对两者误差做出对比分析。

2.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引导学生的同步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在重点和难点处穿插提问,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注意将作业中常见问题、答疑中典型问题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建议,反馈到课堂中去。教学中强调授课内容的条理性,将每节课内容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在课件中以目录的形式体现出讲解内容的顺序性。以直流变换器章节为例,其由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量化計算、电路特点及复习等部分组成。其中工作原理分析作为重点部分在目录中突出标注,使学生跟上讲授节奏。

2.4 电子电路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应以综合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

综合性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发智力和创新意识而进行的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灵活掌握,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锻炼学生综合实验技能,积累科学实验经验。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综合知識内容的综合性实验。学生通过综合性实验,将这些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达到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综合设计性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在认识能力、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我们在实践教学方法中采用了开放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进出实验室。综合设计性实验课一改过去教师扶着学生走的传统实验方法,而让学生自己设计原理图、硬件电路及流程图。并亲自动手焊接、调试电路。这对学生是一种全新的实验方式,在这里将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使他们面对实际问题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检验自己的学识水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查阅文件资料,撰写论文,总结经验,最后拿出自己的设计制作实验成果,为今后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此外适时一些适合的工程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和实操训练是工科院校教学实践的内容。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建立了“电子电工实验中心”实训基地。它突出行业特点,整个工程实训过程也就是巩固理论、扩展知识面、增加动手能力和开拓智力的过程。它使以往所学的知识在紧张的思维设计、巧妙的具体使用中得到升华。学生在实训基地中既可接受实际操作的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又可以对现代电子电路控制系统建立真实的感官认识和工程应用技能操作训练,对未来所从事的行业充满信心,可以更好地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3 结论

实践证明,几年来,实验中心依照“基础、综合、设计和实训”的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方式,突出了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特色;体现了实践教学改革内容体系的创新。通过对电子电路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改革,已初见成效,使机电、电子科学、信息工程学院的电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意识、操作技能、工程应用等专业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使实践教学步入多元化、科学化的轨道,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李久盛,王明彦,等.“电力电子学基础”课程的研究导向型教学设计[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5).

[2] 程琼,郑建勇.整合“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内容培养应用型人才[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

[3] 李燕民.电工和电子技术实验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驱动,课程建设

《电子电路测试与测绘》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电子测量与仪器等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 也是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建设方案中重点建设课程, 通过完成电子电路测试和电子电路测绘的典型工作任务, 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电路的分析能力、测试能力及测绘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培养学生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测试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种单元电路及整机电路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电子电路及电子产品的测绘能力。培养从事电子产品及设备的生产、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工作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从而满足电子产品开发员、电子产品调试工, 电子产品维修工等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一、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设计理念是:采用以电子产品开发、电子产品调试、电子产品维修等行业需求为起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 以真实实物为载体,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 教、学、做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1. 通过企业调研,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对多家企业进行调研, 分析电子技术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 由课程组成员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召开课程研讨会, 确定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及课程的教学内容。

2. 分析岗位技能, 开发学习情境

针对电子产品生产、调试和维修等典型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 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 分解岗位技能各环节。根据技能环节的层次, 将各技能进行重组, 并遵循职业培养的规律, 由易至难, 开发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既是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 又是学生的学习任务,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

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 形成“以工作任务为目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学教相辅”的课程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行动过程的主体, 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教学由传统的对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进行介绍, 改为对具体对象进行测试、测绘, 以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构成新的教学体系, 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教学中, 将课程设计成10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项目, 见表1。

学习任务由元件到电路再到整机顺序进行设计,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对电路性能参数测试能力和电路测绘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 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课程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中, 针对具体项目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主要如下:

1. 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元器件的测试, 在讲解了某一元器件的测试方法后, 让学生举一反三, 自己完成其它元器件的测试内容并与其他同学讨论测试过程, 使其充分参与学习过程, 以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项目教学法

课程中所设计的教学项目均可对应于企业的一个检测项目, 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训, 使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测试与测绘方面的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 并较早地了解实际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 引导文法

充分利用电子教案、PPT课件、FLASH动画、教具、实践教学设施等, 以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 学生分组讨论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任务,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 示范教学法

针对测量仪器的使用, 通过教师演练、讲解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反复操作和教师的指导, 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及仪器的使用。

四、课程特色

《电子电路测试与测绘》课程由传统的对电子测量仪器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进行介绍, 改为对具体对象进行测试、测绘。课程内容设计运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等理念, 培养学生使用电子测量仪器测试电路性能参数的能力和电路测绘能力。实现“五个结合”, 即:“仪器使用与器件测试相结合、图纸识读与实物识读相结合、技能训练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项目载体与真实产品相结合、教材内容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由元件到电路再到整机顺序进行课程项目实施,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所选内容, 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改变了本课程传统教学中“空”和“难”的现象。

总之, 我院通过《电子电路测试与测绘》课程建设, 总结了经验,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

[2]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孙琳, 李里.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与发展模式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4) .

[4]张炜, 屠立.关于高职“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 .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5

摘要:EDA技术结合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课程是新教育改革的体现,创新的教学模式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增强实践性与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热情。在阐述了EDA的特征及优势的同时,探究了它与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过程,最后对以新课程改革的观点分析课程设计的优势。

关键词:EDA技术 数字电路设计课 新课程改革

引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略显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EDA技术的应用,电子信息时代,逐渐被HTML描述性语言代替。传统的理念及设计手段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技术基础上,融入到数字电路课程是教育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学改革的新课程的要求。国家不仅重视创新发展,更注重培养人才,课程设计,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培育。

1.EDA技术的特征及优势

1.1简单易于操作

计算机行业中,软件硬件的应用是相互结合的。那么,关于EDA技术应用的性质特征为整个设计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在此方面涉及方面比较广泛,内容相对丰富,通过硬件描述与软件开发工具,实现特定的测试电路设计,在修改方面也达到便利的效果。

1.2产品的互换性强

EDA技术在设计上实现了逻辑编程器件,应用上可以自动的检测、编辑,以及对一些程序的重新建构,对其进行修改。设计芯片方法灵活性强,有别于传统的设计思路,在使用效率方面得到显而易见的效果。因而,产品的互换性较强。

1.3自动性能高

在传统的设计上,需要技术人员的操作,在人员辅助下操作完成设计。EDA技术设计突破以往的多人操作的难点,实现自动化设计。这不仅在人员调动方面节约了成本,而且实现了自动化设计。在性能上达到优化,测试全过程及及结果将会自动完成。

2.基于EDA技术结合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探究

2.1设计方法与要求

EDA在设计方法上遵循技术改革创新方式,将其传统的设计概念中,加入新的焊接模式的转变,达到了计算机自动化的性能;在设计要求上,运用于数字系统中,例如,在设计数字闹钟的过程中,增加了计时、整点报时等功能。在设计流程上,使用芯片也比传统芯片更实用。

2.2适配器件如何应用

这时代,EDA设计的特点,在底层配件上都尽显完善,适配对象包括布局线都进行了逻辑性操作。这增加了仿真设计的效果。根据所需要的设计文件类型,完成自动化设计过程。若设计有误,可自动下载编程,进行修改。可见器件的适配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明显作用。

2.3编码电路与译码电路共占195个逻辑单元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应用在EDA中,通过目标系统,使用描述性编码完成设计工作,编译码电路在出错后会自动改错,编码电路与译码电路共同实现了逻辑性的功能,这个过程,体现了EDA技术在数字电路中越来越重要。

3.突破传统教学教程,注重能力的培养

3.1跟上时代脚步,注重教程改革

电路数字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课程方面,比以往的教学方案中增加更多互动模式,传教方式灵活简单易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EDA技术涉及的领域遍布全国,它的发展已经步入科技前沿。

3.2根据社会需要,学以致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每个层面。在学校、医院、楼层、社区、企业、家庭、交通等领域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医院里,病床疾病呼叫,还有密码解锁、楼层内的控灯、触摸延时灯、数字钟、还有循环彩灯以及在交通运输方面使用的交通灯等,要结合实际需求,达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3.3技术与课程设计相结合,利于能力的培养

DEA技术与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结合,在给学生逻辑思维上的灌输通通明朗。不论在教学教程上还是培育学生上都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传统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制约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固定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习设计思路,及其独立设计与组装的能力。因此,注重教学课程改革与培养实践技能成为发展趋势。

4高校开展EDA技术课程,教育教学不断完善

就目前状况来看,EDA技术的课程与实践课开展的十分普遍,对于高职电子专业人员来说,综合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综合的实现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是技术理论上的一场革命性的训练。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理念深厚,这种教学方式,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在课程上新改革,例如以往的法务部与税务部的分割线比较明显,而在大时代背景下,需要新型人才,也需要在企业中事倍功半,在以往的教程上综合了法务与税务的知识,在新课程的推动下,出现法务税务师,这不仅节约了人才,而且自身能力提高,实现个人独特的价值。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理念也是如此,为节约人才与新型技术人员的培养提供可行性的策略。

总结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思路有两个,一个是仿真电路设计,一个是应用设计印刷电路板。课程设计的教程实践将会实现个人的独立设计与创新能力。能够培养具有逻辑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学校热情,是实现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电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篇6

【关键词】电路 工程实践应用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8-02

一、引言

“电路”课程是电气和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专业基础课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的先修课[1]。

电路内容涵盖面广,理论教学学时分专业不等。授课范围主要包括直流电路、动态电路和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为适应电类不同专业的需求,如何對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引导学生通过电路课程学习,充分了解电路知识体系构架[2],是电路教学探索与研究的重点方向。

模块化教学法是针对授课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及合理安排,以提高工程实践应用能力为主,使不同专业学生根据本专业培养模式学习该门课。

二、“电路”课程教学现有模式

首先,传统“电路”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其中占用课时比例最大的是概念的讲授和方法的灌输,其教学模式倾向对概念的理解和解题技巧的考察,学生“学而不用”或是“学而不能”,这些都会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3]。

其次,“电路”课程内容安排从研究方法分主要体现在电路分析和电路综合两部分[4]。不论是哪一部分内容大都是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中采用PPT授课,大班教学,以“填鸭式”为模式,最终导致许多学生上完一次课后收获不多,从而教学目的不能很好达到。

最后,根据“电路”课程教学现有模式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电路课程的不同内容采用模块化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鱼”。

三、“电路”模块化教学法实施过程

模块化教学法的基本实施过程是以课程内容的设计为核心,然后依据不同侧重点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授课。其中,授课内容的设计主要有理论模块授课设计以及电路综合应用模块授课设计两部分。相应教学手段则包括多媒体演示、互动式趣味教学、横向关联式教学、实例讲解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1.“电路”授课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1)电路理论基本分析方法授课模块的设计。课本中的前几章主要是关于电路的基本理论,这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后续内容的基础。可以说这一部分内容学习的好坏基本决定了学生能否在这门课程考核中达到合格。

因此,教师需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讲授格外重视。与此同时电路理论的讲解又非常抽象,比如第一章中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概念以及判断电路元件是吸收功率还是发出功率,许多学生都反映不能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这样的模块,如果采用“比喻式”教学效果会更好,教师设计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以及元件吸收功率和发出功率的特征描述出来,可以让学生既有兴趣听又印象深刻。

此外,在电路理论内容这个模块的讲授中,电路的一些等效变换可以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使课程更加生动,然后讲解等效变换的原理,最后让学生在课后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原电路和等效变换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加深学生对等效变换原理的掌握。

(2)电路综合应用授课模块的设计。在电路教学中,除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讲解还包括综合应用电路的分析。综合应用电路分析中的电路模型大多是基于工程实际应用中的电路而来,所以这一部分授课设计需要教师对工程应用中一些典型应用电路有所了解,并将其合理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授课过程中采用的最多的方法则是实例讲解式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将之前学到的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不再是学而不能和学而不用,学生也因此对所学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基于内容的模块化教学中还包含对学生课堂的组织以及课后的内容安排。最好采用互动式学习方式,教师事先准备好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总结

模块式教学法要求教师根据“电路”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模块设计,设计过程中教学方法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针对内容的侧重点以及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电路”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不再是被动式学习而是变得愿意学,喜欢学。

参考文献:

[1] 廖永忠. 本科院校《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14: 92-94.

[2] 张宇飞. 电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6: 80-81.

[3] 李悦丽,张汉华,黎向阳. “电路”课程教学中的实例教学法探讨[J]. 中国电子教育, 2013,2:54-56.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7

《高频电子电路》是面向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主要教学目的是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时候常常感到困难,究其原因是概念多,电路复杂,采用非线性分析方法,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并且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多。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其电路原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高频电子电路》教学一般分为两大部分同时进行,一部分是理论教学,另一部分是实践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所占学时远多于实践教学学时。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过于侧重理论教学的模式越来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被动地接受知识,基本上是“一言堂”很少有互动,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鉴于以上考虑,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积极响应学校的政策,致力于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我结合自身多年从事高频电子电路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与体会,形成了新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

2. 新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2.1 理论教学

2.1.1 更新教学理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化教育,教育目标也从培养“高、精、专”型人才变为培养“宽、厚、广”型创新实践人才。为此,我及时更新调整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尽一切可能树立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考核模式上,原来学生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这样的考核方法导致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往往在考试前临阵磨枪,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给后续学习埋下隐患。为此,我将平时成绩所占份额提高到30%甚至40%,加大实践环节所占分数,从学习态度、实验、出勤、作业等多方面考核,注重整个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1.2 调整课程内容。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行,《高频电子电路》课程的学时也不断被压缩。但由于新的技术、器件的不断涌现,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丰富。原来的教学大纲立足于分立元件为基本知识单元,注重半导体器件内部工作原理,对所有电路力求讲透彻每一元器件及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这已经不能适应集成电路时代学生学习大量电子新技术、新理论的要求。因此,我研究了国内外相关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进行了仔细比较,详细研究,扬长避短,制定出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上,尽量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压缩了理论教学部分所占学时。实践教学环节中既包含与理论教学相关的环节,也包含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独立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在设计上不但与理论教学环节相配套,而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形成实践教学体系。

2.1.3 适当地增删教材内容。

目前电子技术发展迅速,集成电路普及使用。高频电子电路教材的内容在这些方面有些落伍。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删。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精选内容,对课程内容及时整合。课程内容安排上尽量压缩分立元件电路中过时的内容和分析方法,增加集成电路应用的内容。在学习高频电子电路过程中,应及时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的内容及时复习,使学生所学知识能更好地衔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并且课程讲解时应当着重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分立元件为基础、集成电路为主导,将两者有机结合。

2.1.4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尝试采用各种教学方法。

讲授高频电子电路第一次课时,我以无线广播系统为例,以信号流动为主线,介绍广播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讲清将要学习的单元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单元电路与广播通信系统的联系有个清晰的轮廓。根据信号从发送到接收流动的顺序,依次学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调制与解调电路、检波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这样学生对所学单元电路的应用也一目了然,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为提高学习兴趣,我开展了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先预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围绕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形成师生间互动关系。最后我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详细讲授。讨论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有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实际应用电路的讲授,可采取实物教学及现场教学,教师在现场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加深理解、记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还可采用设疑法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设置一些疑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倾听学生建议,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让学生重视知识总结和现象分析。

2.1.5 与低频电子电路类比归纳教学。

我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把“高频电子电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尽快掌握新知识。学生在学习高频电子电路之前,已经学习了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这两门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找出二者的相关之处,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让学生尽可能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学习理解“高频电子电路”的内容。现以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类比为例。相同点:小信号、都是把非线性电路转换为线性电路;不同点: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采用Y参数等效电路,采用LC并联谐振回路作为集电极负载;而低频小信号放大器采用h参数等效电路,采用纯电阻R作为集电极负载。

2.1.6 课堂引入仿真技术,使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这门课程及其对复杂调制解调方法进行验证,是一个比较繁琐的问题。利用Labview、Multisim等软件进行仿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这样能使抽象复杂的问题变得直观简单化。在高频电子电路中需要产生大量的连续性周期震荡信号,例如发射机中的正弦载波信号,接收机中的本震信号等,在现实中都需要依靠震荡电路来完成,而在教学中采用仿真软件,在图形化的编程环境下来实现,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7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了进一步搞好理论教学,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我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学习网站,实现网上答疑辅导。网站中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和各种资源,学生可以浏览、下载各种资源。教师应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将“调制”、“解调”等制作成动画,变抽象为形象,配以生动的讲解,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潜能,有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多媒体教学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增加了信息量。

2.2 课程实验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教学中做到二者的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模式代表了当今高校教学模式的主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做高频实验前,将一个调试好的小型发射和接受系统给学生演示,并让学生参与亲身体验通信系统发射和接受的过程,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高频电路的实验教学内容是将发射与接收这两个系统进行单元电路分解,分别得到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与发射,幅度调制与解调,变容二极管调频与鉴频,晶体三极管混频,自动增益控制,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调试等实验。

我校现有的实验条件,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实验教学系统。为了提高学生高频电子电路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我作了如下改革探索:(1)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设问。教师设问,全班学生回答;学生设问,教师或全班同学回答。对能正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并在实验考核成绩上有所体现。对那些积极思考并能提出有意义有代表性问题的学生也给予表扬和适当加分。(2)规范实验报告写法,突出实验分析和心得体会部分。以前学生写实验报告普遍照抄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质量不高。现在要求学生重点突出实验分析和心得体会部分,把实验课中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就实验现象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查找资料寻求合理的理论解释,实现理论联系实际。(3)倾听学生建议,加强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把握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困难所在,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进行完理论学习和做完大纲规定的必做的实验项目后,教师可在开放实验室里,根据课表与教师预约实验时间,安排一些内容稍难的选做实验,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要求。如高频电路开发实验,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设计和开发单个电路的能力,通过动手搭电路,掌握调试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创新实验室还可组织学生利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搞一些小设计、小发明等,给学生创造培养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条件。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自己动手操作,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融合。

2.3 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在进行完理论学习之后集中时间安排学生进行的较综合的训练环节。该环节是教师提出系统的设计目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使用相关的实验装置或软件进行设计,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使专业知识由浅入深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过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子系统设计过程的选题、立项、方案论证、电路设计、电路实现、总结报告、文档整理等全过程。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课所讲述的内容及时有效地应用于实践,能提高利用本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课程设计题目一般由指导老师给出,也可学生自己选题,但要做到题目难易适中,与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内容联系紧密,保证一定的工作量。课程设计题目可以一人一题,也可每小组(2—3人)一个题目。设计时间一般为两周,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电路设计、设计报告、答辩等环节,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到创新实验室去完成电路焊接和调试等。我尤其重视撰写总结心得部分,因为这个部分是对两周设计内容的归纳总结的过程,是使知识条例化系统化的过程,最能体现出每个学生在课设过程中的收获。因此总结心得部分是对学生考核的重点。课程设计答辩也是必须的步骤。通过答辩能看出每名学生掌握情况、理解程度、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等,答辩情况是学生课设情况的客观反映,据此给学生一个最合理的考核结果。

2.4 技能训练

本环节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进行系统的搭建,其具体过程是,首先教师将训练题目给学生,然后通过组成框图分析原理图,仿真分析设计、参数计算,最后组装硬件电路并调试。

我以学校的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基地,让学生进行为期2至3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加电工电子实训常识。根据理论课程的授课计划,我先后安排了电子专业认识实习(让学生熟悉电子元器件及生产流程、工艺方法)、电子技能训练一(让学生结合计算机设计安装简单的电子电路)、电子技能训练二(让学生掌握复杂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检修)、电子系统训练等训练类实践教学课程。例如:学习完高频电子电路课程,就进行相应的工艺训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台收音机的原理分析、焊接、组装、调试等全过程。

在本环节训练中,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排除故障的能力。如果组装硬件电路一次性就达到了指标要求,学生往往异常高兴,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不再深入分析,收获甚小。当电路出现故障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要求时候,就要让学生反复分析调试来排除故障,自行排除故障的过程最能学到知识。因此,教师介绍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后,应鼓励引导学生自行排除故障。采取这种做法后,学生自行排除故障的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克服了依赖老师的习惯。

教师可通过遥控门铃、收音机(插件和贴片的两种)、电视机等电子产品的组装和调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电子系统创新设计,按电子大赛参赛要求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获取国家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我校加大了实验设备的投入,购置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改善了实践教学条件,兴建了教学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让学生走近创新实验室参与电子电路设计,能学习到、接触到学科的前沿知识,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探索需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系统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 结语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高频电子电路》的兴趣与日俱增,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入,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奖。为了适应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学水平,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为促进我校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贡献力量。

摘要:根据高频电子电路在电子行业的基础作用和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结合本校《高频电子电路》的教学现状和自身教学的经验与体会, 介绍了本课程在教学形式、内容、方法上进行的改革, 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能训练。实践证明, 新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频电子电路》,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松华.基于LabVIEW的通信电子线路实验仿真[J].仪表技术, 2009, (4) .

[2]黄成玉.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及其保障机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7, (3) .

[3]陈建良.“通信电子电路”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 2007, (4) .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8

关键词:Simulink,电路分析,高校课程,整合

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迫切任务。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使各种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1]。教师应结合各自学科的特点,合理选择信息化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结构[2]。

“电路分析”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为许多后续课程提供理论支持。在以往“电路分析”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中,不少教师以多媒体投影完全代替了板书,满堂展示电子教案,由于短时间内传送大量信息,导致大多数学生存在对知识消化不良、吸收困难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机灌”的大量未能及时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Simulink仿真软件有较好的教学和助学性能,非常适用于“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和自学过程。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仿真实验中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操作水平,促进认知能力与操作能力同步发展。

Simulink在教学中的应用

1.Simulink在教学中的优势

Simulink是Matlab的动态仿真工具,为动态系统设计与控制策略开发提供图形化的仿真环境。利用它建立可视化的动态系统框图模型,从元件模块库中选择合适的模型拖放到建模窗口即可。其中专用模块子库Power System Blockset可以用于电路、电力电子系统、电机系统、电力传输等过程的仿真。

Simulink不仅有利于教师根据“电路分析”课程特点编写多媒体课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及提高学生借助计算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它具有随时改变参数并立刻显示改变结果的特点,因而,可以提高课堂上学生讨论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师扩展教学内容[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同时,也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效衔接。

2.Simulink在“电路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动态电路分析在传统教学中,仅能通过理论推导及黑板画图使学生理解这些内容;这类响应在实验台也较难展示清晰稳定的实验结果。而通过Simulink建立电路模型,能够清晰、准确地看到不同参数的电路响应波形,帮助学生快速突破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深刻理解重点。

(1)一阶电路零输入、零状态响应

当一阶动态电路结构或元件的参数变化时,可使电路经过一个过渡过程从原来的工作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工作状态。电路如图1所示,电路参数为us、R1、R2、C。电路的工作过程为:t=0秒时闭合开关SW1,断开开关SW2;在t=t0秒时,断开SW1,闭合SW2。电路在SW1闭合,SW2断开期间对电容C进行充电;在SW1断开,SW2闭合期间对电容C放电。整个过程分别对应着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过程。理论分析图1所示电路的过渡过程,能够得出系统变化快慢与元件参数的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Simulink的辅助教学功能,能够清晰直观地观测到电路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系统变化快慢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2)电路仿真实验

利用Simulink建立仿真电路,电路分析仿真主要使用Power System Blockset模块库中的基本模块子库Sinks、S ources和专用模块子库Power System Blockset。系统仿真框图如图2所示。系统的输入采用方波信号控制SW1、SW2,使得SW1闭合期间、SW2断开,SW1断开期间、SW2闭合,这两段时间分别对应电容C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利用示波器观察两个阶段中电容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从理论分析可知,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充电)、零输入响应(放电)过程分别按照指数规律递增和递减变化。充电过程:,放电过程:。充放电时间常数均为=,的大小反映了过渡过程的进展速度。为了更直观地理解对电路的影响,将电路设计为us=9V,C=4μF充电电阻R=5kΩ、放电电阻R=15kΩ,τ冲=1/3放。因此在充电过程中,当SW1闭合后经过τ冲时间,uC从0增加到0.632us=5.69V,而SW1断开SW2闭合后,经过τ放时间,uC从us衰减到0.368us=3.31V。从示波器显示的图很清晰地看到uC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通过示波器放大镜显示可以获得uC及的准确读数,如图4所示。当、C一定时,充电(放电)电阻越大电路的充(放)电时间越长。另外,若电路、R一定,将电容C由原来的4μF改变为1μF,通过示波器可以观察到曲线的变化。同前面分析结果相似,随着C减小,充放电时间大大减小,因而uC上升、下降速度非常快。由此可见:当、R一定时,电容C越大,储能越多,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就越长。

在仿真实验的辅助教学下,通过感性认识学生能够很快性认识的层面理解一阶电路响,非常有利应的内容,而不仅仅使这部分知识停留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消化理解在,从理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结论

通过信息技术与“电路分析”课程整合,根据课程的特点,对重点、难点知识使用Simulink进行仿真教学,使理论疖讲解与实验操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可以较好地弥补“电路分析”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开上的缺陷,不但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国祥,周红春,赵海霞.信息技术与高校课程整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5,1:69-82.

[2]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1-10.

[3]李磊.浅淡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的利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3(1):159-161.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9

传统技工教育的《电子技术》课程开发, 将工作任务分解成独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并以分解后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 从而使得课程缺乏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教学实施过程中也仅仅关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获取情况、对技能的掌握情况, 而忽略了制定计划、检查控制与评价反馈等重要的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 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从而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陷。“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下大力气, 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 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开发

现代职教观认为:课程开发时, 首先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 然后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 再进行学习任务教学设计, 构建适应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专业调研, 我们确定《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能利用万用表等仪表检测电子元器件, 会判断其质量好坏, 并能根据需要挑选元器件;能参照电路原理图组装与调试应用电路, 制作出实用电子产品;能利用工具、仪器仪表检测电子电路, 能排除电路中常见故障;会根据需要设计小型应用电路。同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操守以及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及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开发要尽可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 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工作要求对接合一。通过行业座谈会获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后需要对这些典型工作进行学习任务的再设计。在进行学习任务的再设计时既要考虑电子电路的工艺、工具、技术等专业学习内容的完整性要求和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要求, 同时又要将职业行动领域的相关工作要素融合在学习任务中。考虑到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 本课程共提取了六个典型的学习任务, 如表1所示。任务以产品制作与调试为主线, 从易到难, 从简单到复杂,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由新手到能手的成长过程。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资源建设

一体化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课程资源包括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主要包括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材、电子仿真教学资源等;硬资源则主要指模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在软资源建设方面, 为配合任务引领、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的开展, 设计学习工作页、学习任务书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引并进行学习情况记录, 设计《工作计划表》、《完成情况记录表》来辅助“班组长责任制”的开展, 最后将工作现场使用的《产品说明书》、《元件清单表》引入教学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工作体验。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实训在教学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实训受到实训时间、空间和材料等多方面的限制, 很难满足学生进一步的需求;教学过程中, 由于部分实训耗时多, 操作难度大, 仪器设备局限, 演示可视化效果不理想等原因, 很难在课堂内穿插演示。为此, 在软件资源建设方面, 笔者主要进行仿真教学方面的资源建设。

电子仿真软件可以设置各种真实系统中无法实现的参数、工艺以及事故等, 而且成本低廉、使用灵活, 因此发展迅速, 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职业院校、公司及企业的重视。仿真教学利用电子仿真软件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结合, 是未来智能化教育的基础。在仿真环境中,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习效率。此外, 通过仿真教学, 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条件, 学生可以反复试验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学材方面:围绕《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一体化课程中六个学习任务, 采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编写实验指导书。在本书指导下, 学生可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即将真实实验的内容进行仿真预习, 然后再做实验, 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实验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教材方面:采用了multisim10仿真软件进行实验仿真, 它能快速、完整地建构实验原理图, 并且能够完美地仿真实验过程, 实现了“把实验室搬到课堂中去”的设想。围绕《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中六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进行编写, 其内容包括各个学习任务的实验和教学设计。开发的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 针对性强:针对主要知识点精心设计了相应的仿真实验进行辅助教学, 将知识点融入到实验中; (2) 实用性强:每个仿真实验都有完整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和教学总结) ; (3) 图文并茂:每个仿真实验的结果都以图片或表格的形式详细呈现, 方便阅读。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实施

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 每个学习任务都以“产品制作”引领教学,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笔者设计了学习任务通用的教学流程, 如图1所示。分为6个阶段, 各个阶段的实施如下:

接任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习任务对应一种电子产品的制作和调试, 学习任务初期, 先让学生观看电子产品演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分析产品技术要点, 明确制作电路的任务, 最后学生接受任务并就如何制作电路提出自己的想法。《评价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照依据和指引, 在学习初期就下发给学生。学生每完成一项学习内容就及时进行对应的评价, 这样便于师生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教学。

做准备此环节模拟生产前期准备, 在接受任务之后, 教师提供电路原理图, 学生自行完成材料清单的编写并领取工具、材料、元器件。材料清单如表2所示。

定计划定计划包括制定学习内容、计划时间、实用时间和负责人。《工作计划表》如图2所示。表中每个项目的使用说明如下: (1) 内容。对于第一个学习任务, 教师可通过示范给出比较详细的指引, 学生通过填表学习做计划的方法, 为后续的学习任务做好准备。从第二个学习任务开始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自行编写。 (2) 计划时间和实用时间。表中设计有“计划时间”和“实用时间”两个栏目, 用于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 学生可以比较计划与实际所产生的偏差, 便于发现问题。 (3) 负责人。表中的“负责人”要求每个组员必须承担最少一项, 为实行“班组长责任制”做准备。

实施根据认知规律和学习目标, 笔者制定了从易到难的4个实施环节:认识电子元件→认识典型电路→制作和调试电路→拓展 (可选) 。其中认识电子元件和认识典型电路是做好知识的准备, 制作和调试电路是完成学习任务, 拓展是知识的迁移。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实行“班组长责任制”和“5S”管理制度——拉近工作与学习的距离。为培养学生的基层管理能力, 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 在制定《工作计划表》时明确每个学习内容的负责人 (“班组长”) 。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学习任务的负责人。负责人的职责是负责检查全组对学习内容的整体完成情况, 并指导组员完成, 收集汇总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并完成《完成情况记录表》。“班组长责任制”使组员联系起来, 使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当组长, 都是组内不可缺少的一员, 有自己的职责, 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交流、表达及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现代化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人员不但要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 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此, 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采用企业现场5S管理制度, 营造出一个清爽、明朗、洁净的学习场所, 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 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职业要求。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以电子产品的制作作为学习内容载体, 激发学生兴趣, 引领整个学习过程;“头脑风暴”法—小组确定制作方案, 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合作能力;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3) 实行过程性评价与监控, 保证目标的达成。每个学习内容在《评价表》中都设计有相应的评价项目与之对应, 学生每完成一个学习内容就要完成对应的评价。过程性评价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调整教学。

评价在成果展示、答辩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其中, 安全与考勤纪律实行一票否决制,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在课外, 通过观看学生上交的课外拓展训练成果, 考核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观察、记录各小组成员的表现来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主动与人沟通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考虑到《评价表》可执行性, 最终的评价结果采用自我评价 (30%) +教师评价 (70%) 的方式进行, 以尽可能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

反馈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写心得体会, 借此了解学生的情况。

《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的实践效果

几年来, 我们对《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实践, 开发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推行《电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一体化教学模式, 采用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编写了相应的校本教材和学材。从实践效果看来, 以“产品制作”引领教学, 创设职业环境, 让学生体验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要求, 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与职业操守, 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在动手中享受劳动成功的愉悦, 激发了学生持续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增强了学生的交流、表达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一体化课程实施以来, 我校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 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其中某生荣获2011年“广州市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项目比赛第二名。课题组的两位教师参加“2011年广州市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 在教学设计和说课两个项目的比赛中获奖, 分别是教学设计二等奖和三等奖, 说课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都证明了我们的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是非常有效的。

摘要:建设一体化课程可以大幅度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这在职业院校中已经形成共识。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的培养, 造成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缺陷。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团队对《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进行一体化课程设计的情况, 并对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电子电路制作与调试,一体化课程

参考文献

[1]崔仁泉, 黄远飞.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易谷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10

关键词:课程标准,设计开发,教改实施

高职示范性建设课程标准的设计开发与教改试点工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笔者参加了《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改试点工作, 现结合实施的情况, 谈几点看法。

一、课程标准的设计开发

课程标准的设计开发应紧紧围绕专业主要岗位所需职业能力, 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真实产品、典型工艺、学做合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开发应体现项目课程的开发理念, 选用企业真实的产品为教学载体, 开发课程标准。

1. 课程设计思路

(1) 以完成产品的功能模块为基本任务, 开发课程内容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典型电子产品的电子电路分析, 选用围绕多个产品项目所对应的单元电路制作调试过程, 为完成产品基本任务进行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制作, 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课程中各工作任务以电子产品典型单元电路为载体, 以典型电子电路设计、制作的工作任务为中心, 突出工业应用领域的电子技术特色, 让学生在具体电路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 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培养学生从事电子产品分析、设计、调试与维修等岗位的职业能力。

(2) 源于真实电路和电子产品, 开展项目选择与设计

本课程以九江清华同方实业有限公司、九江707研究所等生产企业研制和实际生产中相应的产品和生产技术为依据, 分析典型工作岗位的作业流程和现场工程项目, 分析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职业素质。结合岗位真实工作任务, 按照产品分析、理论学习、动手制作由易到难的任务排序, 由单一到综合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行教学项目的选择和教学情境的设计。

(3)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过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在项目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电子产品单元电路设计、制作、调试, 以体现学生的创新思想, 丰富学生制作的多样性, 提升学生设计制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 在多个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中, 通过创新思考、理论分析与设计、电路制作调试、功能实现报告展示的学做练一体教学模式, 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制作技能、团队配合和表达能力。

2. 课程教学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依据应用电子技术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

(1) 熟悉电子电路原理图的识读;

(2) 熟练使用焊接工具和常用的电子、电工仪器仪表;

(3) 掌握简单电子产品功能分析方法, 能对典型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

(4) 能进行典型电子电路的调试, 能检查和排除电路中出现的常见故障;

(5) 掌握规范的操作技能, 具有小型电子电路制作能力;

(6) 能独立进行信息查询和资料整理, 编写技术文档;

(7) 具有一定电子电路的自学、理解和表达能力;

(8)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教改实施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依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 在实施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电子产品单元电路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

1. 课程考核评价

突出“过程考核与综合任务考核相结合, 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 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过程监控的考核体系。考核方式分为工作过程项目考核和综合任务考核, 综合任务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实操考核。

课程考核评价由项目单项考核和综合任务考核组成, 项目单项考核占总成绩的50%, 综合任务考核占总成绩的50%。

2. 项目单项考核评价

项目单项考核评价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 按教学项目独立评价, 每个教学项目根据工作任务设计不同要点进行考核评价。如项目1“简易充电器电路的分析、组装与调试”,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电子电路, 这时候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电路识图能力和组装电路的工作主动性与操作规范性上, 过程评价可以采用三级制甚至两级制进行考核。随着项目能力要求的逐级提高, 考核要点也逐渐增加, 如项目12“数字钟的设计、制作与调试”, 评价则要涵盖设计思路确定、元器件选型、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制作与调试、技术说明书编写、工作成果演示等中间过程。考核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模式。

三、教师基本要求

本课程应选择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 具有较强的电子电路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能力, 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是:

(1) 具备较强课程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能根据本课程的标准制定详细的课程授课计划;

(2) 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 电子电路分析、设计、制作和调试能力;

(3) 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 鼓励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并在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

(4) 在教学上应采用教、学、练一体化模式, 充分使用任务分析、互动交流、案例教学、思维引导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理解教师对工作任务的分解和引导, 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 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5)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在团队中与人沟通、交流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

本课程教材由教学用书和实施用书两部分组成。

选择教学用书应按照课程的教学目标, 重点满足各工作任务资讯部分的需求, 充分体现电子电路的应用, 所涉及单元电路应不仅解释基本的工作特性, 同时要对相关的应用性问题如选型、指标分析、布线等进行分析讨论, 作为学生完成电子电路设计的理论参考, 教材要做到图文并茂、突出重点, 同时在文字的组织上应表述生动, 能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在兼顾各工作任务所需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融入先进案例, 及时补充电子技术的扩展知识点。

实施用书主要由教学活页, 项目任务书组成。在模块划分上应符合本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 充分体现各工作任务的电子电路功能构思、电路设计、电路板制作、功能验证和报告演示的过程, 应提出过程监督考核机制, 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功能设计科学性的考核;同时对综合性环节的实施细节进一步进行规范, 在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 做到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 16号.

[2]范唯等.关于加快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A) .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11

关键词:课程建设 建设思路 建设成果

工业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是笔者学院2007年以来的10门示范性TC课程建设项目之一,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院本着“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努力再现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实物作业”的形式,对“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改革背景

课程建设小组对企业进行调研后分析得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更多从事的是机电设备的调试、维护和维修岗位的工作(见下表)。

在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后,本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整理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链路图(见下图),可以看出,企业对毕业生电气控制方面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

纵观目前国内电子技术的教学,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及实验验证和计算机仿真层面,还未有与工业控制现场及实际工作过程结合紧密的课程教学模式。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电子技术类课程可以说是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类课程的缩减版,与其毕业后从事的电子电气控制类工作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结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教理念。

二、课程设计与建设思路

笔者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既是为后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也要为毕业后完成电气控制类相关工作任务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因此,本门课程应对理论层面的内容做必要的删减和整合,而着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侧重于机电设备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制作、调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如计划与实施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如情感、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笔者学院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构建了全新的工业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原则一:明确“用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原则二:为岗位服务,突出应用性、专业性;原则三: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突出“过程性”,强调“学做一体”。具体建设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职业分析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目标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和详细的职业分析,确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即:良好的机电设备控制电路分析能力和熟练的机电设备控制电路维修能力。具体课程能力目标如下:

(1)能正确识别、检测和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能熟练阅读元器件使用资料。

(2)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3)能够正确阅读、分析简单的工业控制电路原理图。

(4)能够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实用电路。

(5)能正确、熟练地使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基本参数的测试。

(6)能够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调试并排除故障,以达到技术要求。

2.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研制学习任务

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按照以专业能力为主线、知识传授服务于能力训练的原则,大胆突破学科体系限制,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并依托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按照教学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整合和序化,面向真实的职业岗位,研制了3项与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

本着“学做合一”的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努力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能提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做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出过程性知识的比例,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顺序依次展开,以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并力求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如何做”和“如何做更好”,并辅以必要的、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侧重于电子电路在机电设备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等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完成对一个完整控制系统的认识、分析、组装和调试,将知识的传递融于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以达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托综合训练箱,设计学习活动

根据学习任务,自主研制教学设备。专门设计了实物作业箱作为学习活动的平台,全部学习活动均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并依托实物作业箱展开。每个学生人手一箱,学生在作业箱上可完成工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训练、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各个工作任务的试验与制作等等,可实现对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强调“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等工程意识,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训练技能,还能得到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的教育和企业现场工作规范的训练。

本着“系统、层次、递进、实用”的原则,设计出覆盖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完善学习情境,以项目的设计和功能完善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地展开课程内容。从必要的工具使用和仪表使用入手,从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择出发,按照组装直流稳压电源、温度控制、线圈匝数控制等电路的制作顺序展开教学,并且用自制的直流稳压电源为后续电路供电,项目内容根据需要随时扩充。学生从始至终都参与到电路的分析、制作、调整以及改进的操作实践当中。全课程以项目为核心,同时每次课也从实际工作入手,用任务(设计的或改进的)的提出与解决方法引入本次课的理论内容。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整个课程还是对每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十分明确、具体。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发现,获取经验,完成规定任务,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把握了完整的、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4.以学生为中心,学做一体,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贯彻“在做中学”的职教理念,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用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前后衔接的项目,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尝试,较好地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我体验和分组讨论为主,教师扮演指导的角色。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每个学生的“实物作业”作为项目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将相关技术数据的分析及技术文档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纳入考核范围。

三、课程建设成果

1.自主开发了“工业控制电路综合训练箱”

学生人手一箱,全部学习活动依托训练箱展开,在训练箱上可完成各个教学项目的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训练成果在训练箱上能够得到保留和承接,整个学习过程是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该训练箱搭建了一个能满足课程要求的电子电气平台,营造了一个“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氛围。

2.设计了以真实工业产品为依托的学习型工作任务

经过充分调研,根据课题组的工程实践经验,设计了以“自动控制绕线机”为最终产品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及相关教学项目。在完成全部教学项目之后,即完成了 “自动控制绕线机”实际控制电路的制作。依托真实的工业产品,学生不再割裂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受到系统化的工程训练,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了保证。

3.构建了全新的适应工程要求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资源

根据岗位需求,打破常规,构建了以控制电路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为主的课程内容,编制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标准,与行业专家一起编写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讲义和课件,弱化了纯理论分析,强调工程中“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4.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将知识的传递融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职业态度培养相结合。

5.设计了企业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参照企业产品验收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学习成果以“实物作业”形式按功能、质量、成本、工艺等项目进行评价。

电路与电子技术课程 篇12

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开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在构建课程标准时首先要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 明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及课程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经过大量的调研确定本课程是基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从事的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等相关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技能而设置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元件的性能、典型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具有半导体元器件检测能力, 电子电路分析、连接、调试能力及根据电路图正确连接、调试小型电子产品的能力。依据上面的课程定位及培养目标,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开发了《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标准。

二、基于工作过程, 进行教学设计

1. 课程设计理念。

作为核心课程, 在课程设计上始终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点, 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所以它的设计理念是针对生产一线的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维修工岗位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 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选取符合课程培养目标要求。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是根据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维修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其中:常用半导体元器件、典型电子电路分析方法、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等理论知识选取, 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也为以后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及继续发展提高奠定基础, 具有很强的适用性。每个项目要完成典型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任务, 可培养学生常用元器件的检测、选用能力, 基本电路分析、调试能力, 计划、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

3.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是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教学内容。针对生产一线的电子产品装接工、电子产品维修工岗位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结合企业工作实际, 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 以半导体器件应用为主, 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 再根据学院实际教学条件、实训条件及人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 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设计。共设计了六个学习情境, 分别为: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对讲机的制作与调试、信号发生器的制作与调试、报警器的制作与调试、编码电子锁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电子秒表的制作与调试。通过六个学习情境的实施, 完成对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三方面的综合培养, 达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理实一体, 实施教学

本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均在实训室进行, 并将学习环境设计成中间教学、实训环绕式场景。教学实施过程中,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以行动为导向的原则。每个学习情境都围绕着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 采用“咨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四步法, 在电子技术实训室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讨论式教学法。首先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学习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安全意识及环保意识等职业素质。在实践操作环节实施过程中, 将学生每四、六人分为一个小组, 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负责其他小组成员任务分工, 组织本小组完成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完成后, 都要以小组为单位, 派代表到前面汇报任务完成情况, 主要的收获、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并且还要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环节, 既锻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达到课程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四、突出能力培养,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及考核标准

为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将过去传统的期末一张理论试卷决定课程考核结果的作法改革为:过程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过程考核占70%, 期末理论考核占30%。 (过程考核中包括平时考核与操作考核) 。在考核方案中, 设计了考核内容、配分及考核标准。每个情境实施过程中, 教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分, 在每个学习情境结束时, 依据配分和评分标准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 同时教师也要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 各项评价所占比例依次为30%、20%、50%, 三个学习情境各项评价成绩之和的平均值作为过程考核成绩。期末理论考核, 以试卷的形式, 百分制闭卷考核, 卷面得分的30%计入到总成绩中, 二项成绩之和为期末总成绩。

五、课程实施创新点

1.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理实一体组织教学。

本课程教学实施, 是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特征,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 并以岗位需要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 以能力为本位,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理实一体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的掌握, 同时培养了学生常用仪器的使用能力、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知识与任务相结合, 突出能力培养。

学习情境设计以典型电子产品为载体,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及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根据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将知识与任务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让学生自已动手连接实际电路,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以及对电路运算关系进行验证等环节, 达到了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及培养职业能力的目的。

3. 能力与素质培养相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实施, 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 以学生为主体, 每一个工作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更重要的是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及派代表汇报,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及与人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 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六、实施效果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建设成果, 自2010年3月起在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微电子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中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

上课时学生都在认真听讲, 提出某个问题时都在积极思考。因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工作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完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分工, 如果某个环节任务完成的不好将会影响到小组整个任务的完成。所以在教师讲解过程中, 每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 认真听课, 即使有某个学生不集中精力听课, 同组的成员会提醒他认真听课。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 掌握了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实践技能,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 学生实践技能提高了。

通过项目实施, 学生能熟练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 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一定频率信号, 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信号的大小, 测量二极管、三极管的极性、测试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也能排查实训中常见故障。而不是像以前的学生进到实训室, 面对实训设备茫然不知所措。

3.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 职业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上课早早来到教室, 争取能坐到教室座位的前几排, 课堂上认真听讲, 作课堂笔记, 课下独立完成作业。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融入到课程中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实际的工作, 慢慢培养学生, 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 如:引脚图, 逻辑器件是通过集成块提供给学生的, 器件不同, 集成块的引脚图不一样, 为便于学生使用, 将各情境常用的集成块引脚图整理到一起, 打印出来, 发给每组指定的同学, 令其保管, 如果丢失或忘记带来, 将要影响本组的实践操作, 最后当学习情境学习结束, 收回这张引脚图时, 竟一张不缺, 每次操作没有因为没带引脚图而影响操作的情况, 这样长期培养下去学生将会有很强的责任心。每次课都有实际操作, 开始要反复强调一定关掉电源再接线, 检查没有问题现打开电源开关, 操作结束后一定先断电再折线, 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养成安全用电的习惯。每次操作之后都会注意整理操作台, 清理周围环境。每个情境结束时, 都要以小组为单位, 派代表到前面汇报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收获、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还要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尽管很多学生都很紧张, 但也很兴奋, 认真准备, 这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很有帮助, 学生从开始的非常紧张到后来的从容应对, 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也是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的综合培养。

七、结束语

《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实施, 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们将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符合高职办学特点, 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

摘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通过课程建设与实施,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真实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 以岗位需要和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 进行教学设计, 理实一体实施教学。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理实一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东.高职机电类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就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1) .

上一篇:露天煤业下一篇:我国体育培训服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