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共7篇)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篇1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也越发完善和健全,从新农村的发展角度来看现在的农业地产权的建设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产权建设不明确,包括产权的失真,产权缺失和产权分配难等问题,这对我们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产权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农户的发展全局。所以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就需以产权为重局,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制度十分关键。对我们促进整个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建设;产权改革
引言
自党的十六届全会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其目标就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村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我国各地就坚持以农民自主愿望为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新农村的建设土地是建设之本,解决好土地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由此可见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
农村的进步和发展,关乎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改革具有促进作用,最开始的农地产权是起于安徽省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逐渐演变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开始进程,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土地制度在一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影响,2002年我国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农民最在乎的土地分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制约,标志着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走上了法制化进程。这样以来农民的土地得到了法律的保证,后来我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弥补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又是一大进程。其自发性和创新性,都给我国土地制度带来了显著地进步,但是当前打着各种旗号滥用土地,乱占耕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势在必行。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其中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运行,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我们加强农村用地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要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必不可少。
1、有利于促进农业城镇化进程。
土地是财富之本更是农业之首,土地就是农民一生的衣食父母,所以完善的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最基本条件,三农主义的内涵就是农业发展要靠良好的土地制度,通过发展工业与农业,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理念,将我国的农业发展通过城镇化发展,将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潮中去。
2、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使农民自己有了资本,有了致富的关键,但反的来说也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手段,农民不愿往出走,死守土地是我国农业城镇化进程的很大阻碍,减少农村的人口,使农民自愿走出农村,转向第二、三产业的进程也是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农民有了土地,土地自由流转帮助了他们大胆的走出农村,近年来,城市里随处可见农民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交流转换,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3、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
发展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体现,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将农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土地取得的效益,就是农业化进程的体现,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农村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合理化,规模化和高效益,低成本的进程。在一个讲究效益的发展大潮中,农业土地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效益二字。高效益就是我们农村土地产权的发展本质。现在的我国,农村的土地采用均田制,就是平均分配土地,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承包土地不足1公顷,是世界上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小的国家。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采用均田制,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规模经营被提上了日程。
三、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的措施
土地的改革制度代表着我国新农村革命的进程,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统筹农业和城镇发展进程,树立统筹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想法,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这样以来农民手中有了土地,农民自己心里踏实了,也促进了农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建设中来,让土地成为他们自身的资本。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但是,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所以,依靠科学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条件。积极参与土地的产权改革,想办法谋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农村建设之本。三十年来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改革的步伐,我们政府对新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视,和相关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并完善土地改革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坚持土地改革,不断地探索寻找最适合我国的改革制度,才能将新农村的土地改革带上正轨。坚持农地产权改革,建设出最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姚华.《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思考》,《黑河学刊》,2005年第4期.[3]纪丽娟,李世平.《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中农户产权残缺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3页.[4]关锐捷.《消除城乡国民待遇差异构建和谐社会》,《社科论坛》2006年第1期.作者简介:徐艳红(1975-),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及政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篇2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农村不仅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低成本的劳动力及其他资源,而且对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巨额资金,为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 中的比重 却在下降 ,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拉大。2004—2010年 , 中央七个“一号文件” 都是针对“三农”问题的,其核心思想都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期望通过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给农民平等权利,给农村优先地位,给农业更多反哺。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2006年“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起到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转轨与经济发展依靠农业积累、农民贡献和农村支持的时期已经结束,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这对于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所谓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2其含义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中央政府集中实行包括取消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减免、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一些成就有目共睹。如为农民工进城居住和工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取消实行了长达数千年的农业税,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必将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是:其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要加强乡村公路网、输电网建设,改善农村通讯条件;二要抓好公共卫生厕所、厨房、圈舍、校舍、卫生所等基本生活设施的改造和完善,抓紧农村沼气池的推广工作,抓好山、水、林、田的综合开发,保障人畜安全饮水。其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一要抓好农村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民岗前培训,提高农民工技能;二要发展公共卫生保健事业,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要扩大农村救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其三,发展农村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村生产,减少农民负担来保证农民真正增收,并在促农增收中启动农村市场,使农村市场成为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从上述建设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资金。资金从哪里来?如何配置这些资金?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支持应重点用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生活保障水平,即通过财政支持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按照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政策原则重新塑造金融体系,为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的流动构造机制、疏通渠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没有农村金融的支持,就不可能发展农村经济与现代农业,就难以保证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和谐。因此,发展农村金融,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就要充分调动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构建分工合理、功能完善、投资多元、服务高效的多层次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这既是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农业银行转轨改制、调整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设立邮政储蓄银行、组建微型商业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等,初步形成了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主导型正规金融与民间非正规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格局。但总的来看,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距离“三农”发展对农村金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农村金融难题仍然悬而未决。在现阶段,农村金融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如何选择,怎样构建一个适应“三农”发展需求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哪些路径,采取何种措施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步伐等,这些问题正在引发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
二、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通过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农村商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合作金融机构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农业保险、担保、证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为辅,功能各异、层次分明、互相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相对而言,农村金融仍然是整个金融体系当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多样化以及长期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农村金融却面临供给主体缺位、金融工具单一、需求多元化以及制度约束等问题,两者必然产生矛盾。
1.第 一个矛盾 ,是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支持的要求与金融服务不足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农村金融供给与“三农”金融需求不完全匹配。 供给总量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部分乡镇存在金融服务空白。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资金正从以下多个渠道大量流失: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机构和人员不断撤并,并通过上存的方式致使大量农村资金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二是农发行政策性支能作用发挥不够,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出现“嫌贫爱富,离乡进城”现象:四是邮储银行在赢利动机的驱使下,把资金更多地投向获利机会较大的非农领域,在农村地区基本不放贷款,形成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现象。因此,我国农村金融的支农能力在不断减弱,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矛盾越来越严重。
( 2) 农村金融品种单一与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不匹配。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是当前困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我国的农村经济要想尽快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仅仅依靠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资金积累、国家财政支持及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是无法解决目前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多样化需求。因此,需要借助于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以及创新多种金融产品来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这是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
( 3) 农村资金的短期性供给与农村经济对长期资金的需求不匹配。据统计,新农村建设截至2020年预计投入的资金总量将达到15~20万亿人民币,重点是加快乡村道路和水利建设,发展农村通信,完善农村电网,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等农业公共物品的投入上。所以,新农村建设对长期性资金的需求将更为迫切。而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供给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农村正规金融的农业银行发放的农业贷款、农业发展银行的粮油收购资金以及农信社支农贷款等,这些贷款都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另一部分主要来源于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基本上也是一种短期融资行为。因而,目前农村资金供给大部分是短期资金,这必然会导致新农村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匹配。
2.第 二个矛盾 ,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之间不配套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 服务“三农”的要求与金融机构安全性 、效益性经营原则存在冲突与矛盾。农业是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性,而金融机构在转轨过程中不断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希望把资金投向效益好、风险小、赢利高的行业,这恰与农业效益低、风险大形成矛盾。
( 2) 农村分散经营方式同农村金融集约化经营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农村金融在向商业化转轨的进程中,为了提高经营集约化程度,制定了减员增效、撤并机构、收缩战线的发展战略,这使农业结构调整中的服务分散化与金融服务集约化成为一对矛盾。
( 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农村经济不配套 ,使农民贷款出现“断层”。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户的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的投资主体。但随后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没有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变化。1995年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都成为商业性金融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这些金融机构都收缩了对农户贷款的份额。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农业发展银行,也只承担国有粮食企业的贷款。
( 二)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农村客户对金融需求已不仅局限于基本的信贷资金需求,保险、理财、投资、证券等各类金融服务的需求都在迅速增长。而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重点都放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上,由此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功能不健全。即使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内部,各自的应有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支农作用不断弱化。
1.农村商业金融资金“农转非”。自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逐渐向大中城市转移,总共撤并了31 000多个县及县以下分支机构,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的严重萎缩。虽然农业银行在大多数地区保留了县级分支机构,但由于实行了严格的贷款权限控制,它们普遍只存不贷,导致农村资金供需矛盾更趋尖锐,十分不利于县域以下经济的发展,长期下去对国民经济平衡发展十分不利。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实现了向纯商业性股份制金融企业的转变,近年来,农业银行撤并了效益较差的贫困地区、偏远山区的基层营业网点,支农服务机构覆盖面减少。农业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在为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还不够。
2.农村信用社支农日益“空洞化”。1997年以后 ,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的主力军,独立支撑着农村金融,这直接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不高,覆盖不够均衡。据统计,乡镇层面上的金融机构空白率为6.7%,西部地区达10%,这意味着还有很 多边远贫 困的农村 地区就根 本享受不 到农村金融服务。
信用社的支农弱化表现在:一是省联社的模式使得农村信用社越发趋向于朝“统一法人的大银行”方向发展。省联社和县级联社的制度安排,已经具备了大银行的总行与分支行的关系,其运作逐渐呈现服务“脱农化”的趋势;二是随着省联社股份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农村信用社将分期分批建成现代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运作是一个客观必然,其“商业化”的发展方向与“支农主力军”的目标会渐行渐远;三是农村信用联社的制度设计导致其多重角色的冲突,制约了对农村的金融服务。省联社政企合一的角色冲突,使其具有“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既是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可以经营部分资金业务、清算业务的独立的管理服务,具有企业的性质,同时,省联社又是具有行政机关性质的管理机构,是行政机关。因此农村信用联社既要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维护农村地方金融稳定,又要通过经营活动为股东创造经济利益,这种制度安排无法将人力资源和资本有效地聚集来降低组织成本。
3.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的弱化。作为专门“支农 ”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中国农业,为“三农”提供信贷服务。然而,从目前农发行现行体制看,农业发展银行不仅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没能发挥政策性银行应有的作用,而且职能定位也发生了偏离,支农弱化主要表现在:( 1)机构设置有首无尾,信用风险严重;( 2)国家下拨的农业信贷资金渠道不畅;( 3) 业务单一,造成了多重浪费。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金融改革的要求与政策建议
1.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 ,建立垂直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根据我国农村金融主体的需求特点,必须改变我国按照历史上支持国有经济发展、尤其是支持重工业发展而建立的金融模式,并根据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点,重点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同时,基于农村金融需求的特殊性应允许民间金融机构的存在。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改革、尤其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不成功的,因为现有的改革都有意无意地导致中小金融机构向大型化发展。
2.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增加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农村金融需求特点决定了农村金融服务额度小、费用大、风险高的特点,因此,政府应当对农村金融组织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如果采取和城市大型金融机构相同的政策,必然导致农村资金的外流,这同建设新农村的愿望是相违背的。因此,对农村金融应该采取“多予”的政策措施,争取扩大农村贷款规模,以达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如加大央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对投向农村的贷款实行一定的财政贴息、制定“属地再投资”规定等等。“少取”则意味着对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应考虑一定的税收优惠,以扶植农村金融发展。
3.提倡竞争,放开民间金融,使之成为正规金融服务的重要补充。在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在为农村金融服务方面是正规金融的一种重要补充。放开民间金融,对于使不同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之间出现良性竞争的局面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改革方案并没有认识到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 包括数量和品种) ,满足农村融资需求,也只有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才能有足够的信息比较和判断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从而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
4.放松农村地区利率管制。贷款利率和风险相关 ,风险越高,按照风险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就要求更高的利率;贷款利率还与交易成本相关,交易成本越高,就要求利率越高。而农村金融恰恰是风险和交易成本都比较高的领域,因此,在农村应该允许比较高的利率的存在。我国现有的对农村利率的灵活性远远不够,因为限制了利率,结果使资金逐步退出农村金融领域,由此不仅抑制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也使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建设;产权改革
引言
自党的十六届全会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其目标就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村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我国各地就坚持以农民自主愿望为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新农村的建设土地是建设之本,解决好土地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由此可见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
农村的进步和发展,关乎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改革具有促进作用,最开始的农地产权是起于安徽省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逐渐演变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开始进程,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土地制度在一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影响,2002年我国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农民最在乎的土地分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制约,标志着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走上了法制化进程。这样以来农民的土地得到了法律的保证,后来我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弥补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又是一大进程。其自发性和创新性,都给我国土地制度带来了显著地进步,但是当前打着各种旗号滥用土地,乱占耕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势在必行。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其中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运行,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我们加强农村用地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要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必不可少。
1、有利于促进农业城镇化进程。
土地是财富之本更是农业之首,土地就是农民一生的衣食父母,所以完善的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最基本条件,三农主义的内涵就是农业发展要靠良好的土地制度,通过发展工业与农业,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理念,将我国的农业发展通过城镇化发展,将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潮中去。
2、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使农民自己有了资本,有了致富的关键,但反的来说也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手段,农民不愿往出走,死守土地是我国农业城镇化进程的很大阻碍,减少农村的人口,使农民自愿走出农村,转向第二、三产业的进程也是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农民有了土地,土地自由流转帮助了他们大胆的走出农村,近年来,城市里随处可见农民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交流转换,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3、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
发展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体现,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将农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土地取得的效益,就是农业化进程的体现,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农村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合理化,规模化和高效益,低成本的进程。在一个讲究效益的发展大潮中,农业土地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效益二字。高效益就是我们农村土地产权的发展本质。现在的我国,农村的土地采用均田制,就是平均分配土地,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承包土地不足1公顷,是世界上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小的国家。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采用均田制,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规模经营被提上了日程。
三、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的措施
土地的改革制度代表着我国新农村革命的进程,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统筹农业和城镇发展进程,树立统筹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想法,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这样以来农民手中有了土地,农民自己心里踏实了,也促进了农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建设中来,让土地成为他们自身的资本。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但是,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所以,依靠科学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条件。积极参与土地的产权改革,想办法谋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农村建设之本。三十年来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改革的步伐,我们政府对新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视,和相关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并完善土地改革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坚持土地改革,不断地探索寻找最适合我国的改革制度,才能将新农村的土地改革帶上正轨。坚持农地产权改革,建设出最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姚华.《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思考》,《黑河学刊》,2005年第4期.
[3]纪丽娟,李世平.《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中农户产权残缺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3页.
[4]关锐捷.《消除城乡国民待遇差异构建和谐社会》,《社科论坛》2006年第1期.
作者简介:徐艳红(1975-),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及政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篇4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乡村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组成部分的重点, 它有着长远的历史、文化和乡情民俗的沉淀与积累, 同时它也是大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生命的元素与节点。在我国当下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化建设进程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高潮到来之际, 中国广袤大地的众多乡村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1 新农村建设下的乡村景观现状堪忧
如何具体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景观规划和建设, 有赖于基层执行者和广大的景观规划设计师们。然而据笔者研究所知, 为数众多的乡村生态及文化和乡村景观正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逐步遭遇着毁灭性的破坏, 或随时面临着被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所替代的命运。
在当前我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背景下, 中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原本脆弱的乡村生态景观系统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国大地上的众多乡村, 经过历年来的环境适应与历史发展演化, 已嵌入并成为自然生态的组成部分。山水田园、青草绿地、河流池塘等自然或人为的乡村景观元素, 都使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维持在均衡发展与相处的状态。然而中国农民们长期以来超饱和状态的粗放式农业耕种和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却使得历史沉淀下来的这种自然生态的平衡状态变得日渐羸弱。
1.2 乡土文化遗产景观将面临严重破坏
所谓乡村景观中的文化遗产, 是指那些尚未得到我国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但对于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乡土风貌及民众的精神需求却具备重要意义的各类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 如中国农村常见的祖坟、“风水林”、“风水塘”等。
几千年来, 中华民族适应于自然环境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及文化认同, 伴随着中国传统乡土文化遗产景观的破坏而面临逐渐丧失的尴尬境遇。近年来中国广大乡村盛行起的追求欧式别墅、小洋楼之风, 发展势头迅猛, 较城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此发展延续下去, 恐会开启中国乡村文化景观的毁灭历程。
2 以马井镇为例说明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中的“危机”
什邡市马井镇, 即是当下中国濒临消失的乡村村落中的一个典型例子。马井镇位于我国西南经济发展迅猛的城市-四川省什邡市。马井镇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 地处彭州、广汉、什邡交界处, 是川西明珠—什邡的西南窗口, 全镇面积41.57平方公里, 辖21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 总人口29万人。全镇交通方便:邻靠宝成铁路支线, 省道成青公路 (成都至青川) 横贯全境, 水资源丰富:鸭子河、小石河、马牧河汇聚湔江流入沱江, 农业基本为自然灌溉, 极为便利;气候适宜:地处平坝, 地势平坦, 海拔520米左右, 马井镇地势平坦,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 水源丰富, 自流灌溉90%以上。马井镇的乡村景观在历史上以莴笋、西芹种植而闻名, 但这种乡土景观现在却随着城镇化的进展、人口的迁移、村庄的消失而逐渐面临着毁灭性危机。
乡村的山水格局、生态景观、乡土文化遗产和草根信仰体系, 是中国乡土聚落“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社会基础。如果能避免上述3方面所遭遇到的破坏, 则可预见中国广大乡村的生命将能得以延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机遇, 否则, 这样的运动则很可能成为危机, 所谓“危机”正包含了这样2层含义。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 笔者认为应该用景观安全格局的理论和途径, 通过建立保障生态、文化和社会及信仰过程, 来维护村镇生命的持续和健康。
3 景观安全格局设计下对乡村景观未来发展的思考
乡村的生命延续与发展, 在于其生态的演进过程及其历史文化的意义, 社会交流功能和社会文化意义, 信仰活动及精神意义, 社区联系, 文化认同及特色等几个方面。保护乡村景观建设的生命力, 关键在于需要维护和健全上述5种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上述的乡村景观建设中的战略性的景观格局加以整合, 保留并穿插于新时期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活力催化剂, 使传统乡村的生命力得以延续, 最终形成富有特色及活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而满足时代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田阡, 邓军.农村景观发展研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 2012 (05) .[1]田阡, 邓军.农村景观发展研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 2012 (05) .
[2]牛永环, 刘博, 焦刚, 李问盈.乡村景观的适用性研究的与实用性发展探讨[J].西南农业, 2010 (02) .[2]牛永环, 刘博, 焦刚, 李问盈.乡村景观的适用性研究的与实用性发展探讨[J].西南农业, 2010 (02) .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篇5
关键词: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蒙古族村落
新农村建设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政府资助和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 因地制宜, 发挥特色, 改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最终建设成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 增加农民收入,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把握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就找到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当前, 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正在全面推进, 加强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就要改变三农现状, 具体对策是大力加强教育, 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农牧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树立市场经济愈识,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并适应市场经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只有改变二元经济结构才能破解三农问题, 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蒙古族村落三农问题现状
总体而言, 蒙古族聚居村和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其它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主要问题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蒙古族村落农牧民观念落后, 思想保守
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制约力量最强的是蒙古族村民思想观念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蒙古族村落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和收入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牧民收入水平也逐年提高, 农牧民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广大农牧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也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但目前与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相适应, 还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村落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大部分存在自满心理, 具有明显的乡土性和保守性。在经济生产领域, 则靠天养畜, 生产热情不高, 钻劲不大, 小富即安、怕冒风险、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他们过惯了温饱即安的游牧生活, 贪恋土地、草场和牲畜, 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很难接收, 缺乏大发展、快发展的意识, 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阻碍走上现代生产方式的致富之路。
(二)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民致富缓慢
传统蒙古族村落农牧区社会生活方式单一, 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主要手段是务农务牧。牧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传统农牧业规模不大, 传统农牧业生产是由一家一户个体农牧户为主体承担的, 对小块土地和少量的牲畜进行独立经营,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仍然靠天吃饭。以农牧业为基础的生活体系, 以家庭为单元的生活格局基本上是自给自足性的消费结构,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投人严重不足, 蒙古族聚居村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普追薄弱, 种植业欠产减收, 加大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各族群众返贫速度。蒙古族村落屯路况差, 交通不便, 距离乡镇和县城较远, 自然条件恶劣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农民群众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
(三) 农村基础教育滞后,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如果说教育是第一生产力, 那么基础教育就是第一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现阶段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滞后,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蒙古族村落地域特殊, 人口居住面广、居住分散, 信息闭塞, 交通不便, 由此带来了教学点设置多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 教育资源 (包括教师、设备) 不足, 尤其缺乏先进的电脑教学设备, 无法开设外语教育和信息技术课程。办学规模小, 不够规范等问题老师教育水平不高, 教育质量低, 导致升学率与成才率低。广大蒙古族村落群众渴盼农村学校能够开设外语、信息技术课程。农村学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学校硬件设施差的, 甚至部分学校缺少学生桌椅等基础设施, 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另一方面, 农村基础教育从业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直接影响着农村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 促进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 培养新型农民
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牧民,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首先, 解放思想, 扩大脱贫致富思路。发展现代农业的参与主体是广大的农民, 不接受先进的经营理念只能是一个美丽蓝图。因此, 转变农牧民传统思想观念, 激发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 切实解决和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能力不强, 观念落后等问题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深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主要途径, 坚持扶贫先扶志, 使少数民族群众在思想上发生根本性变化, 化作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其次, 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加强村民科技培训要把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注重点面结合, 示范引导, 重点实施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手段, 着力培养一批农牧民技术员。农牧民科技培训要结合产业发展和农牧民的实际需求, 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农村产业群体;确保农牧民在培训中长知识、增技能、受教育, 确保农牧民学有所用, 培养一批活跃在农村发展建设各领域的能工巧匠, 增强农牧民增收致富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面貌。再次, 创业意识培育。树立市场经济意识, 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进入并适应市场经济, 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等。组织引导鼓励少数民族群众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 引导农民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合理配置资源, 理性进行生产, 提高自己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创业的本领。在蒙古族聚居乡、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大胆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人才, 成为民族乡村脱贫致富的催化荆。
(二) 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进一步改善蒙古族村落生产生活条件, 让广大农牧民群众过上文明、幸福、安康、富裕的好日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村的主要目的。因此, 加强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牧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首先,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扶贫攻坚步伐。以产业基地建设、“农牧互补”战略、开发式扶贫、劳务经济和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步实施, 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优先解决民族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和常规医疗设施的装备问题。重点建设一批交通、农田水利、能源和通讯工程建设项目, 加快公路建设, 提高综合运翰能力,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条件。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重点改善民族贫困村屯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对民族乡、村的扶持力度。其次,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注重因地制宜, 从实际出发, 尊重农民意愿, 扩大农民非农产业就业, 拓宽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 创造更多的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 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促进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转移。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 加大扶贫力度, 扎实稳步地推进。
(三) 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
教育基础工程建设蒙古族村落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 推进蒙古族村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贯彻落实《蒙古族村落民族教育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 蒙古族村落学区 (校)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从学校的基础设施上抓起, 通过争取项目投资, 多渠道筹措资金, 改善办学条件, 为推进农牧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条件。例如, 可以减少村办中小学, 调整学校布局结构, 扩大乡镇所在地和县城中小学的规模。通过在县城和乡镇集中修建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把广大农牧村儿童集中到城镇上学, 确保农牧村学生享受与城镇学生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其次,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缓解农村师资薄弱的矛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农牧村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可以推行城镇教师、优秀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有利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不仅能缓解当前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突出问题, 还能带动农村地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次, 增加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增加教育经费能有效确保面广量大的农牧村教师能够得到经常性的与系统性的培训, 促使广大农牧村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另一方面, 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 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 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学校学习进修, 促进大教师的专业成长, 实现地域内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
总结
把握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也就找到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牧民观念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教育滞后等) 的基础上, 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 改变三农现状的主要策略:培养新型农民;加强农业设施建设,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强化蒙古族村落教育基础工程建设。以期能为蒙古族村落新农村建设献策。
参考文献
[1]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2]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主报告) [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50) .
[3]钱玉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苏南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篇6
经过二十多年金融的改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行股改的启动(2004)、邮储银行的成立(2006)、农发行业务范围的调整(2004)以及农村金融监管准入政策的调整和放宽,定位和服务于三农的金融机构已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互补化的格局。这些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业保险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等正规金融,同时也有民间借贷、集资、典当、银背、私人钱庄、合会等游离于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规划之外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对于正规金融,从规模上看,既有大型国有银行,也有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微型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从机构性质上看,既有扁平化管理的“法人机构”,又有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特色管理的“分支机构”;从服务性质上看,既有专门服务于三农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也有综合服务于城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从所有制性质上看,既有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股份制金融机构(包括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民营金融机构),还有合作制金融机构;从金融服务和产品角度看,既有传统的存贷款基本业务,也有新型的理财、顾问等创新型业务[1]。
虽然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出现了多元化,金融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深化,但这并不随之表明农民的增收,事实表明,农民收入增长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协调的景象,反而出现了对农民增收的负相关关系(温涛,2005;魏宝,2009)[2]。
二、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
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需矛盾主要表现在供给相对来说小于需求。这里的“相对”意指农民资金的可获得性,而不是指农村金融的存贷比、存贷差。虽然,农村金融从1996—2002年其存贷比一直都大于1,在2002年甚至达到了1.4[3],也就是说农村金融机构中有充足的资金来满足农民的贷款需求,然而农民资金的可获得性竟不到25%(有人认为不到15%)[4],这意味着有75%强的资金需求者得不到满足,可见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之大。形成供需缺口的原因多而复杂,但归根结底在于农村资金外流造成的实际供给不足。由于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导致农业信贷显示出高风险、收益小、成本高、资金周转慢等特点,同时由于资金趋利的天性,资金一般会从农业流向工商业,结果导致本应该为农业“输血”的金融机构变成了“抽血”机构,最终导致农村信贷的“贫血”。据统计,从1979—2002年的24年中,有15年出现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机构净输出,其中以2002年、2000年、1994年输出额最大,分别达1 693亿元、1 658.46亿元、1 422.5亿元,在24年中资金外流额累计达5 459亿元。有意思的是,农村信用社既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也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近几年来,平均每年从农村信用社外流的资金规模都在500多亿元[5]。
(二)农村金融的市场分割
这里讲的市场分割包括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分割、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的分割以及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分割。
一个完整的市场应该是统一、开放的市场,然而农村金融市场却分割严重。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为了节省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等问题,于是便形成了相对的组织机构和规制机制,而不同的金融交易属性需要不同的合约规制机制即农村金融制度。在金融发展水平初期,由于金融交易水平低下,风险不大,这时表现为内生金融(非正规金融),即“为在客观供求刺激下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为民间经济融通资金的所有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资金运动。”[6]此时的金融制度亦表现为内在制度(Internal Institutions)即“信用活动是由人们之间的互动博弈所产生的自生自发的扩展秩序所规制。作为博弈均衡的内在制度因此也就具有了非正式制度的特征,其信用关系的本质表现为关系型信用(Relational Credit)。”[7]随着经济发展、金融交易深度与广度的延伸与扩展,由于当事人自身需求和政府的介入,便衍生出外生金融(正规金融)和外在制度。按其演进过程来看内生金融(非正规金融)与外生金融(正规金融)、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应该是相衔接、相适应的。然而事实是中国政府对农村这两种金融体系实行“一扶一压”的两手政策机制,最终导致内生金融与外生金融的分割以及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分割。同时,由于中国长期实行“重工轻农”的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金融发展不均衡,城乡金融分割。
(三)政府管理失灵
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管理中的政府失灵具体表现在政府管理的“缺位、错位、越位”。(1)政府“缺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的非理性,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定位扭曲,农民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资金大量外流,本应为农村输血的金融机构却成了抽血机器。(2)政府“错位、越位”。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主要表现在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过度管制。这里我们可以分两个层次来分析。一是中央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过度管制。考察中国农村的金融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农村金融走的是一条政府办金融的发展道路,政府的影子无处不在,商业银行是国有的,农信社和已经关闭的农村合作基金会名义上是合作性质,实际上也是政府办的金融机构。像这种对农村金融的过度管制,使得民间金融和新的金融机构无法进入,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严重滞后,金融机构效率低下,降低贷款人的社会福利。二是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过度干预、过度管制。随着中国中央与地方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获得了很大的经济自主权,同时也形成了以地方为主的“诸侯经济”。地方政府为了满足本级财政支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介入金融领域,掌控金融资源。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未实行收缩战略的条件时,为了争夺可观的金融租金可金融剩余,通过不断的干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人事安排、信贷规模等,迫使其向政府多贷款。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实施退出农村市场的战略后,地方政府为了缓解本地区的资金短缺,相继成立了名目繁多的地方性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借口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为名,以高利率吸引或行政强制集资,使大量资金在银行体制外循环,对其他民间金融机构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压又打,使其行为尽可能服从自己的利益所需。于是便出现了政府强迫一些民间金融机构向政府指定的项目发放贷款,摊派钱物、报销费用或亲自贷款行为。政府对民间金融的介入,不仅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占用了大量的农村金融资源,而且通过“挤出效应”降低民间金融供给,最终导致农村金融的扭曲[8]。
三、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外围支撑体系
1.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提高与金融制度有效性互为表里。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问题的根子在于经济本身[6]。农民收入的增加能够促进金融制度的有效,金融制度的有效又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金融中,农村经济主体很难得到正规金融的贷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村经济的落后,缺少可抵押品,易导致金融交易风险。因此要发挥正规金融的农村服务取向,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信贷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2. 实施积极的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
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机构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各样金融风险的考验,因此风险防范和管理始终是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不朽的话题。实施积极的农业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担机制便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化解农村金融风险的解。积极有效的农业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也可以充当农村信用链条的润滑剂,为农村金融支农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了外围的保证。要完善农业保险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为农业保险的原保险合理定位,实现由合作性保险组织经营的目标。合作性保险组织的成员是精通农业技术的农户,是投保人和保险人的统一体,对保险组织面临的风险及其他投保人自身风险有更准确的认识和评价,有利于风险控制及核保理赔,同时,共同的利益关系有助于互相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保险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第二,通过政府补贴或者委托的形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方式参与农业保险。一方面,政府间接参与农业保险业务,可以大大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委托代理或政府补贴的方式使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农业保险,既不违背其利润原则,也有利于风险的分担。
3. 加强农村金融的法律制度建设
近几年来,虽然中国的金融立法已经有了较快的发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继制定,但在中国目前的金融法规体系中,关于农村金融方面的法规很少,在有限的农村金融法规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而关于农村合作金融的专门性法律仍然没有制定出台。而关于国有的商业性银行的法规,没有突出农村的特性,没有突出地区的特性,城市金融法规与农村金融法规一个样,各个地区的法规一个样。同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些金融法规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因此,国家应该加快农村金融的法律制度建设,尽快出台农村合作金融的专门性法律,兼顾农村金融的特性和地区间的差异性,体现时代性。
(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1. 统筹城乡金融和谐发展
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城乡金融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城市金融采取的是一种渐进自由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其基本特征是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管理权逐步扩大、金融市场准入逐渐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则走出了一条强制性变迁轨迹。政府通过不断的地调整它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来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控制,这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城乡金融市场分割。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背景下,国家应该加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金融发展战略力度,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倾斜。一方面,控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职责范围和资金流向,限制农村资金外流,保证农业资本体内循环而不溢出。另一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金融支农政策措施,扩大政策性银行农业领域内的经营范围,加大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商业银行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
2. 统筹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和谐发展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资金充足,具有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有先进技术的优势、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优势,却也有着严重信息不对称的劣势;非正规金融具有信息上的明显优势、灵活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适应性,但其融资能力有限、融资风险相对较高、引发的纠纷和诉讼较多。因此,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零和关系。正如Diagne(1999)所说,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是不完全替代关系,这两种信贷在家庭资源转移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两者应该和谐发展。要和谐发展,首先要在法律上肯定非正规金融的合法地位,其次要实现两者的联结。实现两者的联结,应该正确选择两者的联结战略和联结方式。对于两者的联结战略,Christen、Seibel和Parhusip作了详尽论述。Seibel(1997)提出了促进两者结合的四种战略:一是“自上而下”战略,通过正规金融的制度适应,使得非正规金融更易于与其打交道;二是“自下而上”战略,帮助大的非正规金融将资金聚集在一起,形成正规金融;三是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联结起来;四是在缺少足够的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地方,进行制度创新,创立新的微观金融组织[9]。
3. 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步骤
对于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构建应该分两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为不完全的市场竞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完全的市场竞争阶段。根据中国的实情、目前中国农村及农村金融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务之急是对第一个阶段的构建。在第一个阶段中,应该以政策导向为主,实行两个市场,即“一级农村金融市场”和“二级农村金融市场”。“一级农村金融市场”主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者通常有居住分散、收入低下、生产有明显季节性、单笔存贷款规模小、生产项目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比较大、缺乏必要的担保与抵押品等特点,并提供相应的基础金融产品。此市场金融主体包括“合作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二级金融市场主要是针对一些资金需求比较大的贷款主体。在这个金融市场中,金融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金融的客体主要是一些大型的发展前途信用都比较好的乡镇企业、农业经济组织、农村服务性组织(如社区)以及一级农村金融组织。在这两个金融市场中,通过农村服务性组织及一级农村金融组织把这两个市场联接在一起。这样,既能保证资金需求者得到所需要的贷款,又能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最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在这个阶段完成后,农民生活富裕了,农村经济发展了,此时农村金融的两个市场最终融合成了一个完全竞争的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从农村金融供需演变谈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EB/OL].中国金融网,http://co.zgjrw.com/News/2010225/ruraleconomics/121777341604.shtml.
[2]魏宝,巩继锋,梁波.长三角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商业,2009,(20).
[3]郝亚明,张荣乐.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市场视角下的思考与选择[J].金融与保险,2005,(10).
[4]焦瑾璞,周诚君.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八大理论争论[J].河南金融干部学院学报,2004,(3).
[5]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金融结构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5,(2).
[6]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4-217.
[7]官兵.企业家视野下的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J].金融研究,2005,(10).
[8]李勇,孙晓霞,陈景耀,韩向荣.关于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三农金融支持若干问题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5,(11).
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 篇7
关键词:农业,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历程
建国至今,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 从农地所有权的角度, 作者将改革历程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农地个人所有制阶段、农地混合所有制阶段、农地人民公社化阶段、农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阶段。
一、农地个人所有制阶段
1950年, 中共中央实施了《土地改革法》, 开始土地改革, 正式确立了农地个人所有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农地个人所有制的实施, 一举推翻了封建的剥削的土地制度, 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极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 解放了生产力, 使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改革, 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显著增加, 农业总产值也大幅提高。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1950—1952年农业生产以每年平均13.8%的速度向前发展, 粮食、棉花、油料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1%、43.2%、17.8%。这说明, 农地个人所有制是符合当时农业发展需求的, 是有效的。
但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农地个人所有制越来越不能满足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的, 其不足也越发的明显:第一, 个体小农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差, 所经受的风险太大, 保障太低。如果不幸遭遇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损失就会非常巨大。第二, 个体小农不管生产再好, 也难以形成大规模生产, 水平有限效益不高。取得的效果越来越不符合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 政府进行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改革。
二、农地混合所有制阶段
1953年中共中央通过了第一个互助合作决议, 互助组开始建立, 到1954年建立初级社, 再到1956年、1957年建立高级社。在此阶段, 农地所有权归农户, 但经营权和各种生产资料由具有互助性质的集体组织占有。
互助组和初级社的建立, 采取了农户自愿的原则。首先,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进大规模大面积的农产品种植, 并且通过合理的分工, 减少了劳动力的浪费, 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解决了农业生产难以规模化的难题。
其次, 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能够集中多数人的力量与智慧, 改进提高生产工具与生产大环境, 提高了科技含量, 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消除了个体小农对自然灾害抵抗力差, 风险性极大的缺陷。
再则, 明确农地产权, 部分的劳动合作与简单的生产资料合作, 完整的剩余索取权对农民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但后来, 我国受尽早建立社会主义主观愿望的影响, 忽略了我国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 不符合我国当时的客观实际, 建立了高级社, 农地制度开始逐步转向公社化阶段。土地归集体所有, 由集体统一经营, 但集体的规模较小。在此阶段, 农地产权制度是低效率的, 农业生产开始出现轻微的负增长。
三、农地人民公社化阶段
1958年直至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人民公社运动确立了单一的土地集体产权制度。在此阶段, 农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人民公社, 而且一切生产资料都归人民公社所有, 农民也失去了“退社权”。由于受主观思想影响, 急功近利, 不符合我国客观实际, 降低了农业发展的增长速度, 这一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失效的。
首先, 在从上一阶段到这一阶段的过程中, 强行地将农民的农地所有权占为集体所有, 并且不给予任何方式的补偿, 这种做法完全不尊重农民的意愿, 对农民造成了极大的侵害, 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其次, 平均分配的原则是极其不科学的。不管干多干少, 得到的总是一样的。这样的分配原则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甚至造成消极怠工。农民彼此效仿, 生产大幅下降, 造成了都吃公家的情况。
再则, 缺乏合理健全的管理制度。在具体运行当中有很高的交易费用, 造成其效率是极其低下的。
由此说明, 此时期农地产权制度不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 结果造成了我国农业生产不进反退,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四、农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阶段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 我国进行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由于公社化阶段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于集体造成了生产的低效率, 因此农地改革使农民拥有了独立的土地使用权, 形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的土地制度, 使农民有了部分的剩余索取权, 投入越多, 所得越多, 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大大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许多学者对新制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对1978—1984年农业增长的贡献达到40%左右。
此后, 中央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对新制度进行调整和巩固。经过多次调整和巩固, 进一步分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同时在保证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之上, 各地根据各地的实际都有了一定的创新, 极大地促进了制度的完善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2004年以来, 中央又颁布一系列政策完善农地制度, 加强土地承包制度的稳定性和长久性, 对农民的承包权加以明确和保护。这表明国家正在进一步放松集体经济控制, 转而加强农民的剩余索取权。
60多年来, 我过农地产权制度大致经历了上述改革历程,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回顾与分析, 可以看到, 农地产权制度必须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当时的客观实际进行改革, 并且不断完善, 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否则, 轻则延缓发展速度, 重则造成发展的倒退。
参考文献
[1]王琢, 许滨.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六十年[J].中国农村观察, 1996 (03) :1-12.[1]王琢, 许滨.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六十年[J].中国农村观察, 1996 (03) :1-12.
[2]孔泾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3 (02) :65-72.[2]孔泾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3 (02) :65-72.
[3]邵传林, 冯振东.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历程回顾与变迁评判[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0) :22-28.[3]邵传林, 冯振东.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历程回顾与变迁评判[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0) :22-28.
[4]梁永郭.发达国家农地产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09 (17) :128-130.[4]梁永郭.发达国家农地产权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09 (17) :128-130.
[5]林毅夫.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5]林毅夫.中国农村改革与农业增长[M].上海:上海三联书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推荐阅读: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08-12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01-17
农村建设用地改革论文05-28
新农村建设11-04
新农村建设总结-发挥区域优势,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06-02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材料:发挥工商职能支持新农村建设11-10
新农村建设背景01-15
新农村建设时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