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2024-08-12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共9篇)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篇1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农地产权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农村的建设也越发完善和健全,从新农村的发展角度来看现在的农业地产权的建设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产权建设不明确,包括产权的失真,产权缺失和产权分配难等问题,这对我们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产权问题关系到我国农村,农户的发展全局。所以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改革制度就需以产权为重局,明确产权主体,健全产权制度十分关键。对我们促进整个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建设;产权改革

引言

自党的十六届全会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其目标就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村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我国各地就坚持以农民自主愿望为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新农村的建设土地是建设之本,解决好土地问题,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由此可见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历程

农村的进步和发展,关乎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解放农业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改革具有促进作用,最开始的农地产权是起于安徽省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场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逐渐演变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开始进程,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土地制度在一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影响,2002年我国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将农民最在乎的土地分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制约,标志着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走上了法制化进程。这样以来农民的土地得到了法律的保证,后来我国实行了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弥补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又是一大进程。其自发性和创新性,都给我国土地制度带来了显著地进步,但是当前打着各种旗号滥用土地,乱占耕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势在必行。

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其中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运行,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我们加强农村用地的监督和管理,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管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要想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必不可少。

1、有利于促进农业城镇化进程。

土地是财富之本更是农业之首,土地就是农民一生的衣食父母,所以完善的土地制度是实现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最基本条件,三农主义的内涵就是农业发展要靠良好的土地制度,通过发展工业与农业,城镇和农村协调发展的理念,将我国的农业发展通过城镇化发展,将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潮中去。

2、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使农民自己有了资本,有了致富的关键,但反的来说也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手段,农民不愿往出走,死守土地是我国农业城镇化进程的很大阻碍,减少农村的人口,使农民自愿走出农村,转向第二、三产业的进程也是从农村转向城市的过程。农民有了土地,土地自由流转帮助了他们大胆的走出农村,近年来,城市里随处可见农民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的交流转换,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

3、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

发展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体现,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将农业发展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土地取得的效益,就是农业化进程的体现,土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利于农村资金和技术的引进,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合理化,规模化和高效益,低成本的进程。在一个讲究效益的发展大潮中,农业土地化的发展也离不开效益二字。高效益就是我们农村土地产权的发展本质。现在的我国,农村的土地采用均田制,就是平均分配土地,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承包土地不足1公顷,是世界上人均土地占有量最小的国家。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采用均田制,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规模经营被提上了日程。

三、改革土地产权制度的措施

土地的改革制度代表着我国新农村革命的进程,积极投身到改革中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统筹农业和城镇发展进程,树立统筹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想法,将土地分给农民自己,这样以来农民手中有了土地,农民自己心里踏实了,也促进了农民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经济的建设中来,让土地成为他们自身的资本。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现代方法,如灌溉、排水、蒸汽犁、化学产品等等,都应当广泛地用于农业。但是,我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我们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所以,依靠科学手段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条件。积极参与土地的产权改革,想办法谋发展才是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止,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农村建设之本。三十年来一直都在不断探索改革的步伐,我们政府对新农村土地改革的重视,和相关法律的颁布,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并完善土地改革制度,促进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我们只有不断坚持土地改革,不断地探索寻找最适合我国的改革制度,才能将新农村的土地改革带上正轨。坚持农地产权改革,建设出最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5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姚华.《对我国农村产权制度的思考》,《黑河学刊》,2005年第4期.[3]纪丽娟,李世平.《中国土地征用制度中农户产权残缺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23页.[4]关锐捷.《消除城乡国民待遇差异构建和谐社会》,《社科论坛》2006年第1期.作者简介:徐艳红(1975-),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及政策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篇2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整体推进生产力的进步,教育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200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农村教育放在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地位,认为农村教育的质量直接关涉全国教育工作整体成效,强调了农村教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重视、办好农村教育,作用不可小觑,因为它关乎系统工程的整体效应,要整体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发展农村教育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增加福利

经济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与他的收入呈正相关。据美国经济学家D. Gale Johson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2]。从总体上分析,知识创造财富是不无道理的,农村劳动者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收益,显然接受更多教育的劳动者,其收入一般高于较少接受教育的劳动者,这主要是由于劳动者收益的增幅与其使用先进科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千方百计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着力增强对农民技能的培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还不富裕的根本途径。

(三)发展农村教育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

农村教育在全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然而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文盲、半文盲的数量还很庞大。由于广大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子女教育的观念,加之农村教育设施不完备,导致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这直接影响我国国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唯有花大力气狠抓农村教育,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同步规划,通盘考虑农村教育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构筑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减小城乡教育反差,培养广大农村真正需要的农业和非农业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措施

发展农村教育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总体上,接受的文化教育越多,就更容易掌握先进的方法和技能,更容易被非农产业所吸收。我国农村广大劳动者唯有受到更好教育,才有可能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笔者以为要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只有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大农村是中国的国情。农村教育跛足前行,势必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也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唯有全国高度重视,真抓、狠抓、实抓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工作才能趟出自己的路子来。

二、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教育整体水平不高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全国仍有8 507万文盲,其中城镇为1 842万文盲,农村有6 665万人。城镇的文盲率为4.04%,农村为8.25%”[3]。“2001年,我国仍有450个县未实现‘普九’,集中在最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覆盖了数千万人口,成为新文盲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农村基础教育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方面讲,水平都比较低。我国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普九’的效果较差。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完成率比较低,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问题仍然比较严重。”[5]

(二)农村教育定位有偏颇

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升学依然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农村学校以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为荣,可以说农村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工作坊。不难看到大多数进城就读的学生毕业后将永远留在城里工作生活,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的硕果被城市无情地摘取,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畸形地看重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背离“三农”服务主旨,农村依然被知识贫困、技术贫困所困扰。由于农村教育定位简单,造成普遍的“离农”现象,这表明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并未落到实处,最为严重的是“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的再次兴起。

(三)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经费短缺始终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农村教育特别是经济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致使教育在政府整体投入中比例偏低,与发达国家比较,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已超过了5%,如美国(1983年)为6.8%,日本(1983年)为5.6%,加拿大(1985年)为7.2%,原苏联(1983年)为6.6%,就连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1985年也达到了3.7%,而我国同期始终在2%徘徊,直到2001年,我国才勉强达到3.19%。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本来基数就小,在三级教育(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结构分配中,投入明显向高等教育倾斜,基础教育投入尤显捉襟见肘。

(四)农村师资队伍不尽如人意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长期积累的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落后地区状况更加令人揪心。

1.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城市教师待遇明显优于乡村教师,这势必在较深层次上影响农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数据显示,“普九”使得农村地区欠债约500亿元。尤其在2001年后,国家为了切实为农村减负,税费改革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农民不再每年担负教育经费,这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然而后续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机制又没有及时构建起来,这便必然加大了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缺口。

2.农村师资力量短缺

曾经的中等师范院校为广大农村培育了很多优秀的人民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优秀人才。而今,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这支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教师人才的吸引力将更加缺乏。农村学生也不愿再报考师范类院校,这势必导致农村教师更加紧缺。

3.农村教师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鉴于我国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然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使得整个社会都呈现出继续教育=获取文凭的态势,现实确实表明文凭对于涨工资、评职称、获晋升好处无处不在。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其培训动机是为了提升教师素质还是瞄准那巨额的经济利益值得推敲。在此种无奈的体制下,即便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档次再提高一点,投入再多一点,估计其整体素质也很难有较大的实质性提升。

三、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教育的路径探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景。农村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应该找准农村教育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巩固“普九”成果,完善基础教育体系

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成果来之不易,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双基”实现是低层次的,其基础是很不牢固的,随时有可能反弹。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巩固“普九”成果,真正认识到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村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配套实验实习设备,坚决制止农村教育乱收费现象,使农村适龄青少年能有一个与城市青少年同样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教学改革

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应紧紧抓住农村现实,注重政策引导,着力提升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效益。课程一向被认为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加大投入,下决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突出“三农”特色,唯有这样农村基础教育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然而现在所有课程都无不以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为中心,这种课程设计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至于促进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就更是无从谈起。故而改革现有课程结构,构建面向“三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中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三)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农村教育改革时曾指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要时刻把握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全面拓宽农村教育服务领域,重点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劳动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换而言之,以就业为导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着力点,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科教兴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安排等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健全农村教师基本制度建设

1.建立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建立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标志着教师岗位实行市场化资源配置及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开始。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将有利于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实施教师聘任制打下基础,对于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增进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大有裨益。

2.完善农村教师聘任制度

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教师聘任制度的实行。在学校内部,应赋予学校法人一定的权力,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教师工资总量包干制及学校内部结构工资制度。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教师聘任管理委员会,同时设立相应的教师职称职务评定评议小组,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学校内部调解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为实施教师聘任制度保驾护航。

3.建立有效的师资流动机制

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导致很多人一辈子就从事一个行业一个职业,行业间很少有人员的自由流动,这种传统落后封闭的体制既不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身才干,也使得教育部门流失了大批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桎梏,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向全社会吸纳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将不愿意、不适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调出教育系统。逐步建立教育系统与其他行业部门的人员交流渠道。同时利用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农村逐步建立浮动工资制度和轮岗津贴补助制度,引导优秀人才到广大农村干事创业。

4.建立农村教师工资保障体系

完善教师工资发放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所在地编制实际,对农村学校核编定员,财政部门根据学校编制及中央财政标准核定工资总额并全盘统一考虑,教师工资由县财政部门委托银行统一核定发放,将教师工资直接拨入教师本人工资账户。同时为了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还应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挪用挤占克扣教师工资的单位要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为了鼓励贫困地区的老师,国家可设立贫困地区教师岗位津贴,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确保师资队伍稳定并吸引优秀的外来教师。

5.健全政府支持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行业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开放,然而教育却还是依靠国家计划,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师工资,完全依赖于政府经费投入,而且教育只能依靠国家有秩序地指导和规划,而不能依靠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由此可见,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意志。各级政府应站在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属地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负总责,把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狠抓教育工作落实,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根据社会整体发展态势适时调整农村教师工资标准,从制度层面着实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农村教师地位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0/29/content_1149962_1.htm.

[2]王学增,刘颖,王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教育探索,2008,(3):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范春生,葛素红.新闻观察:“普九”后辍学反弹值得警惕[N].中国教育报,2001-10-22.

发展城郊经济 建设新型农村 篇3

【关键词】新疆兵团 城郊经济 发展 战略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工业化提升、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新的发展时期,然而,近几年由于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个统筹”发展思路,并将以城乡统筹发展和配套改革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想放在首位。在新时期,新疆兵团(作为全国最大的农工商联合体,同时具有党政军企职能,承担着发展经济和保卫边疆的双重任务)也和全国一样,面临着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快速提高农工收入、发展壮大兵团等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和重要课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10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是中央直属单位,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国家实行单列,并享有计划单列市的各种经济管理权限。40多年来,兵团各族干部职工在天山南北、戈壁荒滩,开发建设起了石河子、五家渠、奎屯、阿克苏、库尔勒、阿拉尔、北屯等10多个大型垦区和新型城市。兵团现拥有总人口256.39万,其中职工97.45万,领导机关设在乌鲁木齐市,下辖13个农业师、1个工程建筑师,分布在新疆自治区14个地、州、市内。兵团以占全疆1/7的人口,生产新疆1/5的粮食、2/5的棉花和1/3的棉纱、棉布、食糖,并交纳1/5的税金。然而仔细分析发现兵团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经济结构优化方面都远远落后于新疆和全国,从1978—2005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由28.1?誜48.2?誜23.7调整到14.6?誜52.2?誜33.2,新疆三次产业结构由35.9?誜46.2?誜17.9调整到20.0?誜33.9?誜33.9,而兵团三次产业结构由47.4?誜30.8?誜21.8调整到46.6?誜26.3?誜33.1。从改革开放至今,兵团农业产值比重仅下降了0.8个百分点,而工业产值比重不升反降了4.5个百分点;另从下面图1和图2可看出,兵团相对于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且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的比重成下降趋势,从1983年20.15%下降到2005年的13.31%。有关资料显示兵团农牧团场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科技投入等与城市相比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因此,兵团大力发展城郊经济是消除兵团与自治区、全国的差距、缩小城乡差别、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战略,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资料来源:兵团和新疆《统计年鉴》2006年)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兵团城郊区域的界定

1、理论依据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写到:“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然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消灭城乡差别是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过程,所以,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和我国学者都十分关注区域差异和研究区域经济发展。1954年,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论文中,首次提出“二元经济”模型,并认为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随后,拉尼斯和费景汉发展和完善了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形成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研究。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所谓“增长极”是指那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先导部门在一些区域或大中城市聚集,形成一种资本集中、技术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果,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的发展中心(即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决策中心等)。佩鲁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带动邻近地区或整个经济的发展。1966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R·Boudeville)扩展了增长极的概念,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大中城市内的正在不断创新和扩张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邻近地区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增长极理论实际是一种合成理论,是指那些通过解释地区的发展过程,说明在增长中的城市中心确实诱使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各种假说。增长极(也称发展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如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及一些地区优先发展,都是培育增长极以带动邻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1957年,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写了《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提出了“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概念,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存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他认为,当发达地区发展起来后,为了防止“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制扩大,发展中国家不应当消极地等待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应来消除这种差别,而应当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手段等)弱化“回流效应”,增强“扩散效应”,来激励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差距。1958年,赫希曼(A·H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针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和企业家及决策能力的缺乏,提出了“不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理论”,并用“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和“联系效应”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建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首先发展那些“联系效应”和“引致投资”最大化的产业,以此为动力逐步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投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在邓小平“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理论指导下,实施非平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事实上不平衡发展是手段,平衡发展才是目的。1960年,J·弗里德曼(JohnFriedman)提出了“核心—边缘”理论,将创新变革的主要中心称为“核心区”,特定空间范围内的其他区域被称为是“边缘区”,该理论认为,随着区际人口迁移、运输改善、市场扩大、城市等级扩散和政府的干预,核心和边缘的界限会逐渐消失,达到空间一体化。

2、兵团城郊区域的界定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篇4

从经济-文化角度讲,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应在严格控制该地区现有人口规模的前提下,选择以下方法和途径: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做到绿色化、生态化、环保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搞巨型水利工程建设,以恢复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提倡克制欲望节制需求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抛弃滥垦无度的小农思想,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作 者:包玉山 陈佳志 BAOYUSHAN Chen Jiazhi  作者单位:包玉山,BAOYUSHAN(内蒙古师范大学,政治经济系,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陈佳志,Chen Jiazhi(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新农村建设就是发展农村经济 篇5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千头万绪,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要有完整的思路和准确的定位,因地制宜编制发展规划

建设新农村,规划要先行。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必须结合当地实际,从产业发展入手,充分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充分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离石区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要求今年启动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与产业建设挂起钩来,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农村建设一律不批。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到各县市调研新农村建设时,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有些县市,编制一个村的规划就花掉10-20万元,不切实际地把农村绘制成城市化,处处高楼洋房,娱乐设施齐备,惟独没有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没有百姓养鸡喂猪的场所,没有农村特点。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农村建筑,曲解中央村容整洁的精神要求,严重脱离农村农民的实际,使中国房产农村化,城乡房产齐开花。如果这种想法不加以制止,即使新房盖起来了,各种娱乐设施配齐了,也建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农村改善住房条件是重要,但还不是当前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充分解放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让农民有较高的收入。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多元投入的新机制

现在多数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靠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全部依靠国家投入也不现实,必须争取多元投入,形成以工补农,以财扶农,以城助农的合力兴农的氛围。

一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的投入,用足用活国家扶持政策。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达到3917亿元,全国人均300元,农民人均约500元。我省新增财力的60%、市新增财力70%都将用于三农建设,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这是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各级领导应尽职尽责积极争取资金。

二是要突出企业帮扶,抓好村企互动工作。由于我市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普遍滞后,集体经济相对薄弱,历史欠帐太多,单靠国家投资远远不够,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突出抓好企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总结推广孝义、柳林等县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村企互动、企业帮扶,一矿一企帮扶一个贫困村建设一个新农村的经验。柳林县确定了68户企业结对帮扶40个新农村和28个贫困村,全县已掀起了村矿互动建设新农村的热潮。有条件的县也应学习他们的经验。

三是建立龙头企业带动新农村建设。广东省实施千龙带千村,收到良好的效果。河津市西卫村的两户龙头企业带动了整个村的经济发展,全村农民离土不离村,由农民转变成工人,实现了劳动力的全部转移,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就业。社会事业基础建设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我市应鼓励每个龙头企业拿出部分资金帮助新农村建设,扶持发展一项产业。以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方式达到双盈的目的。同时市县政府应扶持建立几个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小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干果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让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利用我市农村丰富的资源,引进外来资金和项目,加速我市新农村的建设。高平市引进雨润集团200万头生猪冷鲜肉项目,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上缴税金30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1500人。每年可直接拉动农民增收4000万元。我市在招商引资时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工作,引进外资项目,带动本地农业、畜牧业、林果业、小杂粮等产业的发展。

五是鼓励农民投资建设自己的新农村。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致富能人回村投资,借智生财,借资兴业,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把农民看作帮扶对象,而要把农民作为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贫困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到城市经商打工,农村已呈现出缺乏劳动力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9%,再加上打临工的约20万人,就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8%,尤其是有包工头的村庄,如临县阳宇会村,外出务工人员占到该村劳动力的80%以上。市委二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5485”总体发展目标,稳定转移劳动力80万人,届时转移的劳动力将占到劳动力总数的80%左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全部转移,农村留守人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有拖累的妇女劳动力。农村将缺乏懂技术、有知识、会管理的人才,甚至缺乏熟练种地的农民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农业是天生的弱质产业,弱质产业靠弱势群体经营。这样的人口结构、生产力结构,即使国家再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投入的资金也未必能真正用到刀刃上;投入的科学技术不一定能真正被掌握;农机具等先进生产设备未必能被很好地使用。

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作规划时,既要考虑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的输出渠道,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又要充分考虑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大量的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同时,一定要留足足够的青壮年劳动力,让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人建设,有人管理。

四、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耕作的有限土地不足以使他们致富,且时刻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要生存,要发展,不得已才外出谋生,要想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就必须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特色产业。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它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工农之间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抓住两区开发机遇,认真实施产业化项目。农业产业化是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本途径和重要经营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经营方式,必须抓住产业化经营这一关键,以产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抓住两区开发机遇,抓住“1215”农业产业化工程的机遇,全力抓好双百双千项目范围内的58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创造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既要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的模式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更要创造条件不拘一格地推进适合本地的产业化的发展。石楼县种树专业队、柳林县红

枣嫁接专业队、交口县石头饼、柳林县真空包装碗托都是一种产业,只要有经纪人队伍或能人牵头,把它们做好,做大做强,就能带动一个县城或一个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新农村建设要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目前,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建设新农村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尤其取决于他们创造性的工作。一个好的基层组织关键是做好两委班子的配备。特别是班长的配备,要从政治上可靠,发展农村经济有能力、百姓信得过的人员中选择。可拓宽选人视野,从农村能人中选择、从大学生中选择、特别是从我市各县切掉职务50岁左右的科级干部中选择。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篇6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产业发展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到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乡村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现代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为乡村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市场经济为主,政策支持为辅,调整产业结构,是新农村建设过程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新农村;产业结构;特色经济;政策支持

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但是乡村产业结构不容乐观,本文描述了农村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农村产业进行了讨论.1.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格局决定就业形势

目前我国新型农民就业机制发展不够完善,特别是在就业投入机制、组织机制和基础教育政策等方面存在着缺陷,且新型农民对就业的需求机制动力严重不足.1.2 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产业转型升级面临挑战

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生产发展缓慢、大操大办和生产生活废弃物乱堆乱放、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乡风,不文明、村容不整洁等现象日趋严重,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按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农村经济,是个有效的突破口;各地科协发展起来以科普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新产品开发为突破口,外联千变万化的市场,内联千变万化的农民的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是个关键.2.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产业效益较低,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虽然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但是,当前农业效益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已成为影响农村发展和稳定的突出问题.这期间,有些实行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由于正确地调整了产业结构,却显示出了勃勃生机,发展势头强劲.2.2农村产业规模化发展较慢

小规模化生产现已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心理预期效益,而建设标准化规模生产基地又需要合适位置的土地、大量资金和相应技术及管理能力,造成了有资金的不搞、想搞规模生产的又缺乏资金困惑,规模生产总体部尽人意。二是市场管理难度大。生产过程涵盖了广告宣传、谈价交易、道路运输、纠纷处理等多个环节,其各个环节的管理权限涉及到公安、工商、文化、交通等部门,管理难度较大。

2.3 农村劳动力剩余,产业发展缺乏动力

动态地看,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比目前学术界的测算更加庞大,转移任务十分艰巨。现实的中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决定了,虽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受阻,但将来仍然是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而第三产业和大中城市在短期内难以奏效.开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工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改变挖农补工的经济发展战略,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新型农村工业化的政策选择.3.发展农村产业的措施

3.1 发展绿色经济,走环境友好型路线

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农村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是新农村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的客观基础.新农村建设对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改善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环境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正面和负面影响.在生态视角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用科学发展观规划生态建设是前提,加快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经济是根本,选择适合当地新农村的发展模式是重点,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和增强农民自创能力是保障.3.2 人民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有序引导为辅 3.2.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降低行业风险

制定有利于当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一是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向和重点,同时对行业的生产总量进行监测与控制,保证供求均衡。二是鼓励建立合作社,降低小本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三是加大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购置先进设备,增强对相关资源研究力度,加快机械化的普及速度.3.2.2 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

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备“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与优势;二是国家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增强农发行职能作用,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三是农发行14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及其“十一五”远景规划的推出,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3.2.3 发挥政策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

一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对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生产领域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态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强对农村特定群体和区域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应急体系与保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六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建设的信贷支持.3.3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

山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农村发展新阶段的现实需要.山区农村具有资源、环境方面的优势,也有区位、技术、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劣势.其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椎进山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对于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战略意义.3.4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是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新路.面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与转移的诸多障碍,政府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健全机制体制,以教育性开发为基础,以转移性开发为重点,以特色性开发为方向,以制度性开发为关键,以政策性开发为保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开发利用与转移.参考文献: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篇7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特点与问题

1、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

商业性金融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 (包括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 , 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补充。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大量从县级以下农村地区撤并机构, 裁减营业网点, 收缩放贷业务。从1998年至2004年,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基层机构75585家, 其中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占大半 (截至2002年底, 共有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经营网点被撤并) , 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近年来, 新兴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也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但是这些地方性商业机构的资产状况和信贷方向令人忧虑。2009年末, 全国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270.1亿元, 占总贷款的2.76%, 明显高于同期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1.80%、0.95%、1.30%。这将严重影响这些金融机构的可持续经营能力。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合作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历史包袱、信贷质量差的问题, 亏损面和亏损数额较大。并且, 随着2003年农村信用合作社试点改革, 信用社的战略也在发生改变, 逐渐趋于以利润为中心, 支农资金在供给方面呈现明显的弱化趋势。这一战略的改变, 使得一些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 农业生产发展举步维艰。

总之, 各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在收紧对农放贷业务的同时, 也从农村地区吸收存款, 这种“只存不贷”的虹吸效应, 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乏力、农民增收、农村企业增效得不到改善, 并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2、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以政府政策为主导的,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在市场金融条件下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和优惠的存贷利率, 不以盈利为目标, 支持、保护农业生产,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支持和扶持政策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融通活动和金融形式。农业政策性金融是国家财政资金的延续, 同时也是对农村商业资本的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理论依据。

W·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后,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这两种理论是截然对立的, 前一种理论认为只有政府提供的信贷补贴资金才能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需求;后一种理论认为, 金融市场应该发挥竞争机制, 由市场决定利率, 反对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的发展。这两种理论都走入极端。直到斯蒂格利茨 (1981) 提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 应该有政策性金融的介入, 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的问题时, 政策性金融才真正达到它应有的地位。

我国1994年成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是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它长期以来承担着粮棉油等重要粮食产品的收购、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和经批准开办的涉农商业性金融等业务。在维护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方面起到一定作用。涉农贷款余额从成立之初的3564亿元, 增长到2009年末的14512.6亿元, 年均增长684.29亿元 (图1) 。2009年末,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粮油贷款余额为9407.6亿元, 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82%, 比年初增加554.05亿元, 增幅6.3%。这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 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 农发行并没有发挥其提供政策性资金的主力军作用。农发行在运行中存在职能定位不明确、资产负债失衡、与财政等部门关系不顺、缺乏金融支农合力、潜在风险突出导致的持续经营能力不足等问题, 限制了它们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挥作用的空间。

(注:数据来源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历年年度报告。)

二、形成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原因

1、职能定位模糊, 法人治理结构混乱。

长期以来, 农业银行在改革中不能找到盈利性和服务“三农”的利益平衡点, 未来走向不明确, 导致其改革进程缓慢, 效率低下。农村信用社当前是农村金融的主要力量和基石。由于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在体制、机制上存在较多的缺欠, 导致其既缺乏实行合作制的先天基础, 也没有实行合作制的后天动力, 只能沿袭农业银行管理时期商业化的经营方向, 政策层面一直没有给其一个清晰的定位, 其经营一直在合作性、商业性、政策性之中多角色地变化与冲突。农发行自组建以来, 也存在着定位不清、职能不明、管理缺失的机制性问题。这导致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急需资金的重点领域, 得不到政策性金融的有效支持。

2、农村金融市场竞争缺失。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样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商业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产权制度不清晰、职能不明确, 政策性金融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 导致市场效率低下。由市场效率低下引发的利率垄断, 农业信贷产品设计不合理, 导致了农业贷款供需不对接、不平衡。正是由于市场竞争的缺乏, 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大、交易少”的尴尬局面。

3、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缺乏相应制度环境。

纵观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完善的过程, 都与金融立法密切相关。如美国《农业信贷法》、日本《农业互助保险法》、菲律宾《土地银行法》等的建立, 都对本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当前, 国有银行都已完成股份制改革, 商业资本经营战略转移, 以提高自身资产利润率, 降低资产风险为业务目标, 在农村地区广泛收缩业务。而政策性金融注册资本到位不及时、资金来源狭窄, 其经营方式带来的债务包袱, 使其在农村信贷市场难有作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和规范, 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 缺乏提供涉农贷款的积极性。

目前, 我国对农业灾害损失主要依靠国家提供灾害补助的方式进行救助, 这种救助方式在实践中表现出对农户援助力度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较低问题。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且为WTO规则所允许的农业补贴、保险体系在我国还未建立起来, 农业保险业务逐年萎缩, 在农业生产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业生产风险无法分散, 制约了金融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当中, 农业贷款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第一, 大额贷款抵押物难选择。当前商业金融提供的农村无担保贷款额度较小, 在2—3万元左右且还款期限短。而需要贷款农户往往其资金需求高于此贷款额度。在寻求质押物时, 农户会选择以农产品为抵押, 但其自然风险较大。第二, 中小企业贷款难, 大企业贷款担保难。中小企业由于其资产信用状况难以评定, 贷款风险高, 不符合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 自然贷款难。农村大企业贷款数额大, 难以在农村地区找到合适的担保人。第三, 道德风险问题。某些农户借款不还, 造成金融机构长期死账、呆账。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相应的风险分担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而未建立。

三、对策建议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明确职能定位。

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一级法人层层授权的治理结构, 所以农业银行在改革的过程中, 应明确“服务三农”的思想, 找到盈利与支农的平衡。合作性金融, 应真正发挥其联动作用, 加大宣传力度, 让农民参与到合作金融中来, 做农民可以信赖的信用社。政策性金融机构, 应以建立现代化的政策性银行为目标, 改善经营管理, 完善法人治理机构, 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经济观念, 运用市场与行政相结合的手段调配资金。

2、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政府加强引导。

市场经济是

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的信用经济。我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那么就应当让市场自决, 决定产品的价格, 包括金融贷款的价格, 即利率。只有当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充分竞争时, 才能促使他们明确产权结构、定位准确、提高效率。继而才能使他们开发出适合不同类型农户、企业的不同种类的金融贷款产品和保险产品。同时, 政府应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积极引导农发行拓宽支农领域, 开发各种农业中长期信贷产品。

3、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发育的制度环境。

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 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事业。当前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还未形成,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积极引导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这要求把做好农村信贷工作提高到立法的高度, 以立法的形式规范、规整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 以法律为手段, 进一步明确各类资本的供给者市场职能、提高效率, 引导其信贷资金流向农村, 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整体而言,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较低, 经营方式较粗放, 农业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加入WTO后, 国外进口农产品给我国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内外因素迫切要求我国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补贴制度, 以立法规范农业补贴标准, 同时, 合理利用WTO规则允许的“黄箱政策”, 为弱势产品提供补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在建立农业保险方面的成功经验, 建立互助保险模式, 以政府牵头, 企业、农户为主力建立起互助合作式的农业保险制度, 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

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这势必要求政府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农村。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应加快引导和监督风险分担和信用担保机制的建立, 监督和指导各类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适应市场需求。同时, 政府应该对农民提供相应的金融知识培训, 提高农民金融素养, 使其能更好地参与到金融市场中。

摘要: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的方法, 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市场上三驾马车的特点与问题, 得出以下结论: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非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不清、产权结构不合理;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发挥其金融支农的主力军作用;制度缺失是导致我国现阶段农村信贷市场疲软的重要原因。并据此对构建“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金融,农民,农业政策性金融

参考文献

[1]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EB/OL].http://www.lunwen00.com/jinrong/20100306/19589.html.

[2]唐自元、夏维: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J].价格月刊, 2009 (4) .

[3]孔繁波: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发展与金融, 2008 (8) .

[4]任海峰、丁忠民: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研究综述及展望[J].金融经济, 2009 (6) .

[5]李勇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6 (7) .

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的中国城镇化 篇8

一、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国情

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传统农业社会、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大社会经济系统并存的现象。这是我国城镇化需要面对的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所在。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一组数据表明:全国有一半行政村尚未通自来水;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7000万户农民住房需要改善;60%农民没有卫生厕所;60%以上的县没有标准的污水处理场;6%的行政村尚未通公路和电话;2%的村子尚未通电;1%的乡镇没有卫生院。基于这样的基本国情,我国城镇化的难点在农村,短腿在农村。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有专家分析达到4.5∶1以上,甚至在“十一五”期间将达到7∶1。城镇所谈论的国际接轨、网络经济、人文精神、公民意识、环境保护等,在广大农村如同听天书,农民更关注温饱、疾病、学费等基本生活问题。邓小平同志1990年曾指出,如果出现两极分化,那么地区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四大矛盾就会激化,中国就会出乱子。

基数庞大的农民群体、占国土面积90%以上的农业空间、三个不同文明发展阶段和六个方面的城乡剪刀差,是我国城镇化的基本国情。由此决定了我国依然是农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大国,“三农”问题历史上是、近现代是、未来几十年仍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将长期影响我国城镇化进程。而解决农业问题,要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乡镇企业;解决农村问题,要推进城镇化,促进小城镇的建设;解决农民问题,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

二、中国城镇化的瓶颈制约

1.农村内需不足的制约 我国13亿人口中,9亿农村人口处于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半自给状态,城市贫困阶层维持在温饱阶段,而对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崇使富裕阶层消费均崇尚国外名牌,导致财富外流和国内市场萎缩,“大中国、小市场”问题愈益严重。因此,没有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我国的城镇化就会遭遇极大的困难,大国经济发展不能长期依赖外需拉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国内经济学家和一些“三农”问题专家纷纷在第一时间发表意见,提出用新农村建设作为克服当前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的突破口。我对此实在不敢苟同。由农村承载缓解“通缩”、启动消费和需求的重任,不仅仅是农村不可承受之重,也是在向农村转嫁城镇化风险。事实上,最近20年来的小城镇建设和村镇建设基本依赖农民自主投入,“三农问题短腿在农村”的问题被历史地凸现出来。没有农村基础设施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农业的发展并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拉动内需,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2.劳动力就业的制约 从2006年至2015年,我国城镇每年自身新增劳动力550万人,2005年新增大学生为338万人,国有和集体企业深化改革后再就业劳动力为450万人,加上往年积累的失业劳动力,城镇每年需解决就业的劳动力达2400万人。根据我国经济每年约9%的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际提供就业岗位将稳定在1000万人左右并呈递减趋势。有学者提出1%的转移指标,也就是每年转移1000万农村人口,就目前就业状况看值得商榷。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制造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也是有失偏颇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异军突起,近1.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暂时有了就业机会。60~70%的制造企业产品出路依靠出口,外贸依存度多年维持在近70%的高端,贸易顺差连年快速增加,引发发达国家联合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的需求约束越来越严厉。因此,我国城镇化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农村实际需转移的就业人口间的供求距离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往何处去将是一个长期问题。欧洲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时期人口转移有个前提,就是发现新大陆和海外殖民。即使如此,依然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争夺土地和资源。

3.资源消耗方式的制约 就我个人的看法,我国城镇化标准越来越高,城市建筑能耗已到了危及国家资源安全的地步。我掌握的资料表明,城市人均用水量是村庄的3倍,人均资源消耗量是村庄的6倍。我国未来人口拐点在14.5亿,如果城镇化率达到60%,就意味着有8.8亿人生活在城市。有学者认为,资源可以通过市场“全球获取”,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资源的世界大势与本国国情是我国城镇化路线图上必须标明的“路标”,如果我国的城镇化寄希望于资源的“全球获取”上,必然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我主张探讨走以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循环自给的新农村发展道路。欧美、日本,韩国,我国台湾省,也同样面临过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出现的问题,他们以国家投资主导,带动农村的建设,保持农村山川秀美。欧美发达国家和日韩农村与城市在基础设施上已无很大差别,差别在空气和环境上,而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甚至更好。

三、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城镇化的理论依据上,一些地方、部门或经济学家言必称“国际惯例”。有的把城镇人口是否达到30%的诺瑟姆曲线用以指导我国城镇化发展;有的以刘易斯基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二元结构”论分析我国城乡分治;有的把“房价是否超出收入4—6倍的国际惯例”作为支撑房地产泡沫论的标准等等。

我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农村经济数千年来基本属于分散风险的“粮猪型”稻作农业的小农经济。以西方“城镇化”理论进行体制设计,必然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把城市管理体制推广到分散的农村,实行中央、省、市、县、乡(镇)、村的行政区划与管理体制,不断增设对口机构,导致乡(镇)规模越来越大,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一个中等乡(镇)机构数甚至超过了建国初一个县的机构数,上级政出多门下达的任务,到了基层就成为直接成本。结果是,高昂的行政成本、执政成本、制度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激化了基层政权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因此,一味奉西方城镇化理论为“经典”、“先进”或“前沿”的研究工作是不负责任的。这种不负责任,直接导致我国城镇化走了一条脱离基本国情的路子,城镇越建越现代化,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越来越高,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最终刚性地排斥了农民进城。很多城镇甚至小城镇对新增人口的就业落户均有十分苛刻的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城镇建设不是为农民建的,农民没有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如,城镇建设可以向郊区农村征地搞房地产开发,却不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土地一级市场,不允许村自治体对工商业用地实行租赁制,对国家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也不允许农民参与股份等。

经济学视角下的城郊型新农村建设 篇9

1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农信社的利率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阻碍作用

所谓利率,主要指的是资金价格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时体现,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利率的决定是由供求双方来共同完成的。就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率定价机制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通常情况下,联社掌握着农信社的利率定价和调整的权力,联社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贷款利率进行统一定价,并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之所以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利率进行定价,那么势必会加大部分农民的压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二是利率普遍偏高,导致了农村经济建设成本的增加。虽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但是,由于农信社本身资本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并从自身的贷款需求出发,利率一浮到顶,加大了农民还贷款的压力。三是利率定价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我国目前农信社利率的定价方式来看,只是单纯的按照贷款对象来确定固定的利率浮动,缺乏灵活性。

(2)农信社产权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这样一来,就需要对农信社的产权进行进一步明确,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农信社的现状来看,产权不明晰,产权主体缺位已经成为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这种多个股东组成的合作制,已经无法满足农信社的发展需求,以效率方面为例,由于农信社改革工作对效率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农信社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农信社管理体制制约了新农村经济建设

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也是当前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主要问题。此方面的问题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我国农信社的股份是由三大组织共同成立的,但是权力的分布却并不均匀,在农信社实际发展中,大部分权力和职能几乎都掌握在农信社主任手里,民主管理根本发挥不了自身的作用。二是外部干预现象严重,由于农信社占据了农村金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所以,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掌握,往往会对农信社的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干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部门并不是专业的管理机构,在管理工作上缺乏丰富的经验,这样一来,管理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管理主体错位,目前,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存在诸多弊端,所以在经营和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信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实现农信社的有效改革,针对上文中所提高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有效解决是不容忽视的。就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来看,完善农信社的改革措施,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

农信社应该根据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以货币市场利率和当地竞争需求为基础来进行科学的定价,同时,利率的定价还应该考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出发,确保利率定价的合理性。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地区的农信社存在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等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适当的降低营业税税率,提高农信社支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提高了对农信社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力度,才能够在确保农信社稳定发展的同时,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要根据市场进行细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从根本上提高农信社的服务水平

首先,农信社要对现有的贷款手续进行简化,将繁杂的业务流程简单化,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农信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将贷款手续进行简化的前提是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对于信誉度较高的客户,可以简化贷款手续,以此来为新农村经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不断增加业务种类和新金融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需求。

(3)合理选择农信社的产权制度

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完善,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选择。对于合作制,我们能够全盘否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合作社的建设能够促进“三农”服务的有效开展。此外,要进一步促进产权的多样化,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是东西部的农村发展,其差距更是非常大。所以,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农信社的发展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4)完善农信社的管理体制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和农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作用更是被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由于农信社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的进步,所以,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要将自身的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避免资金外流的现象发生。此外,要将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政企分开的职能进行有效改革与管理,不得直接对信用社的业务实施干预。

3结语

上一篇:锅炉操作员考试题1下一篇:职业性格测试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