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精选12篇)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1
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是指一系列与信用管理活动有关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信用道德文化、制度规范、组织形式、技术工具和运作方式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系统。在我国经济已经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到了买方市场, 在以买方市场为主的竞争格局中, 信用交易已成为企业获取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和经营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信用风险已使很多企业深受其累, 因此信用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 成为了降低信用风险, 提高经营效率的有力工具。将信用管理纳入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 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是关键, 也可以形成企业信用管理的长效机制。
1 信用管理体系现状及其不足分析
1.1 缺乏有效的信用管理机构
国内一些机构陆续开展过对企业信用管理情况的调查, 这些调查表明, 企业对信用管理的重视程度正在提高, 但普遍未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行使此项职能。2003年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和北京国商国际资信评估公司联合对全国的近10万家涉外经贸企业进行了“外经贸企业信用信息跟踪调查”, 调查表明, 只有11.2%的企业建立了完备的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14%的企业表示已开始在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和质量数据整理, 并准备组建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已经建立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企业中, 93.4%的企业是外商投资公司或中外合资公司。2005年, 中国企联发起成立的企业诚信建设课题组的调查显示, 目前企业信用管理的人员和资源相对匾乏, 87%的被调查企业感到缺少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部分企业信用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和资源得不到落实, 无法形成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
1.2 企业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责权不分, 严重影响市场反应速度
在我国相当多的企业是通过传统的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共同进行信用管理, 其后果一是由于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各自为政, 导致对企业信用风险形成“滞后”管理;二是由于销售目标与信用风险管理目标的不一致和两者职能上的不同, 同时在缺乏相应的技术条件下, 若由销售部门承担信用风险的职责, 反而会在销售报酬的激励机制下形成更大的风险;三是由于财务人员不了解客户的背景和交易情况以及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由财务部门控制信用销售和信用风险, 会造成财务与销售两部门的激烈冲突。信用管理职能划分不清, 大多是支离破碎地分布在销售和财务部门, 管理目标不合理, 相互冲突, 其结果往往是只重权力不重职能;部门间在信用管理上缺少协调和沟通。因此, 如何设置信用管理部门, 实现相关部门之间的系统管理, 是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
1.3 客户信息片面、更新不及时, 严重影响客户信用评价
对客户进行授信不能凭空进行, 它必须建立在大量详实的客户信息基础之上。因此, 根据信用要素进行客户信息的收集成为了有效信用管理的前提。客户信用要素的学说有很多, 无论是最基本的“C”学说, 还是发展中的“F”学说, 或是日显人气的“A”学说, 其理论已相当成熟了, 也逐步被企业所广泛接受。但目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环境日趋复杂, 一个投资项目的失败可能使企业的支付能力大幅下降;一个成功的融资活动可能使举步维艰的企业重新焕发青春, 诸如此类的资信变化已经是非常频繁。很多企业不注意客户信息收集和信用评价的及时性, 一方面导致信用风险增加,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优质的客户资源的流失。
2 内部控制对信用管理体系的影响研究
现有的信用管理研究过于专注于企业对买方的信用管理,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 信用管理还应包括企业作为赊购方如何通过各种经济活动建立良好的经济特征以获得上游企业最大的信用支持。因此广义的信用管理目标应该是:建立规范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一方面强化客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 规范信用政策和收账政策的制定, 降低企业信用风险;另一方面维护好企业自身资信状况, 提高依托于商业信用的短期融资能力, 获得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企业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 纠正经营过程中偏离企业整体目标、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以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信用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目标来看都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护经济资源的完全与完整、防范管理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利用企业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具有控制职能的方式、措施及程序。而广义的信用管理对象主要是企业的赊销和赊购活动, 赊销活动一方面会形成债权——“应收账款”, 而应收账款会产生包括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等在内的信用成本;企业的赊购活动的另一方面也会形成短期债务——“应付账款”, 虽然这种短期债务如果没有附带现金折扣的话不会产生机会成本, 但企业延后支付会导致无法估价的信用损失。在视信用为生命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信用损失是现代企业不能面对的。同时, 赊销与赊购是一种非常规的商品交易行为, 很多企业对其监管不力, 这也会造成企业管理中的漏洞。因此, 信用活动所生产的企业影响都会导致经济资源发生缺失, 而信用管理正是在实现最大收益的同时努力地降低企业资源缺失和防范管理漏洞, 就这一点而言正是内部控制所追求的。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 高效有序的信用经济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来维系, 目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美国在信用管理上的相关法律法规已有16部, 涉及信息采集、加工、传播、使用等各个主要环节。西欧发达国家不仅制定了与信用有关的国内法律, 而且共同制定了在欧盟所有成员国内都有效的信用法规。我国至目前还没有出台信用管理方面的专门法律, 这就使得制度上的缺失成为了我国信用管理建设的一个软肋。但内部控制制度的出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信用管理方面制度上的不足,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利用业务、会计、物流、内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 使各部门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整体作用, 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内部控制的这种职能使得信用管理制度化得到很大的加强, 使信用管理部门不再是企业的一个边缘机构, 而是牢牢地嵌入到了企业核心结构体系中, 为信用管理的科学化奠定了组织基础。有资料显示建立内控制度的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成功率要远远大于未建立内控制度的企业, 甚至有些企业将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视为内控制度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3 以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信用管理体系策略
3.1 通过内部环境建设, 科学设置信用管理机构
在《基本规范》第二章十四条和《配套指引》第一号组织架构第二章第六条中都强调了企业内部职能机构的设置原则和注意事项。简而言之, 就是要求企业能因地制宜、科学、高效地进行机构设置, 并要注意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制衡。这一原则对于信用管理机构的设置同样重要, 要实现有效的信用管理, 科学的机构设置是保证, 而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置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命题,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它的基本职责和范围, 以及与各传统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与任务部门的设置一样, 需要根据其管理目标来确定, 信用管理最直接的目标是降低欠款持有水平和风险, 增加成功的赊销, 或者说寻求“最低赊销成本与风险”与“最大销售增长”之间的平衡。
3.2 加强内部控制活动, 理顺信用管理流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
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流程在《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多处提及, 并将其作为了制衡性原则的一个具体要求, 也突出了管理流程的设计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科学的信用管理流程尤为如此。对于信用管理流程的设计, 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和机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在实际应用中总是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信用管理流程的严格执行, 带来了市场反应速度的降低。二是信用管理流程的执行流于形式, 导致企业信用风险的激增。企业在要“速度”还是要“风险”方面陷入两难。其实从对《基本规范》的理解上来看, 一个科学的组织架构和流程设计应该做到“制约不影响速度, 监督不影响效率”。就目前普遍的信用管理流程设计而言, 重要的就是客户信用的评价、信用额度的授予两个关键节点。
对于客户信用的评价要求是“精准”, 它是信用流程的第一步, 属于事前的主动管理范畴, 根据资信调查和评价制度, 既要对客户的历史资料做出评价, 又要对客户将来的发展前景做出预测, 虽然整个工作的重心侧重于分析与评估, 但需要销售部门的配合, 特别是客户资料的收集与回款信息的反馈。
对于信用额度的授予要求是“慎重”, 它是建立在对客户信用精准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既受制于企业对于债权的承受能力, 也要考虑客户关系的培养与维护, 一旦授予就要将其视为企业的责任, 并要保证授信政策的稳定性和授信额度的可控性, 授信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树立和客户关系的巩固, 授信额度的可控性使企业能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收发”自如。
3.3 完善企业信息与沟通制度, 做好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传递与分析工作
建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保证, 在《基本规范》中指出了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传递方式, 也强调了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具体来讲, 信用管理中的信用运用主要体现在收集、传递、分析和反馈这四个环节上。客户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客户资料信息的收集, 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应给予配合, 让信用管理部门与相关机构明确各自在信息处理方面应承担的职责, 这些职责是通过相应的授权来得以体现, 要建立一个完备的信息收集和汇报体系, 把与客户接触的一线人员都纳入到这一体系中, 这一体系是依靠内部机构和人员展开的, 主要是服务于老客户的风险评价与监控。除此以外, 对于新客户的开发还要依托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来获取外部信息。企业既需要及时地对每个新客户建立档案, 同时也要保持老客户的档案更新, 能够实现对客户信用状况的动态监控。客户信用分析是信用管理人员的核心工作之一, 在客户信用的分析上要做到相关性和及时性, 将定期分析与实时分析相结合, 建成客户信用风险预警体系, 其分析结果成为授信的依据。信息的反馈是任何一个管理系统所必备的重要环节, 销售人员的催收和财务人员的往来账项处理都会获得回款的反馈信息。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情况是反映客户履约情况进行信用评估的重要依据, 如果通过信息的反馈机制了解到了回款率增加或挂账时间缩短, 并且这种变化稳定而可靠, 在信用分析人员经过评估和确认之后, 企业就可以适时扩张授信额度和信用期限来刺激更多的客户加入。
参考文献
[1]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2]常丽娟, 张俊瑞.企业财务信用评价与管理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2
一.中国移动的发展现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公司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目前,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3.7亿户;截止2007年12月31日,中国移动与231个国家和地区的350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并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187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国际短信共通达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2家运营商,彩信通达44个国家和地区的74家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还将不断扩大国际漫游通达范围。
但是随着5月24日下午14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以联合发布公告的形式,突然公布了“电信重组方案”,这份名为《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的公告指出:“鼓励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包括资产和用户),联通与网通合并,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公告还指出,改革重组将与发放3G牌照相结合,重组完成后发放三张3G牌照。电信业的重组既给中国移动带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目前固网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在没有全业务牌照的情况下,已很难再在增量业务上取得突破,电信重组通过给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发放全业务许可,使固网运营商可以在同等的资源条件下,在增量市场上与中国移动展开公平竞争,从而彻底改变电信市场结构失衡的状况。其中,作为固网运营商的中国电信,它的用户占全国电信用户的2/3,它还拥有中国最大的宽带接入用户群以及成熟的集团客户。通过重组,中国电信可以通过捆绑销售的方式来扩大语音业务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也在数据业务中占据向行业用户和集团用户渗透的先机。整合后的中国电信,通过持续的内部改革、优化重组,集中网络的资源,积极创新业务,竞争力将得到有力提升。电信重组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竞争有可能加剧。虽然重组后,竞争的主体即运营商的数量减少了,但是实力都增强了,而且运营商整体实力差距也得到缩小,市场竞争的不平等性得以缓和,竞争双方或多方实力相对更为均衡,竞争有可能加剧。重组后,竞争主体都具有全业务运营牌照,可以在电信运营的各个业务领域展开全面的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
第二、竞合将成为主流。虽然重组后三家新运营商的实力和重组前比,都得到了增强,但是短期内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将难以得到改变,将是1强2弱的格局,电信和新联通单独依靠自身的实力还很难和移动单独对抗,所以电信和新联通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将更多的是一种合作关系。移动和电信、新联通之间也需要某种程度的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将成为重组后的电信运营新态势。
二.从管理经济学视角透视中国移动——电信重组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确立了“做世界一流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的发展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移动通信将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打造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育卓越的人才,打造“一个中国移动(One CM)”,努力成为移动信息专家和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电信重组使国内的竞争形势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持中国移动在通信行业的优势地位,中国移动要做好以下几点: 1.价格策略
企业目标是企业价格策略的逻辑起点,企业在制定价格的时候首先要知道它要从特定的产品中实现什么目标,企业的目标越明确,价格的制定越容易。企业的基本目标有生存、当期利润最大化、当期收入最大化、销售增长率最大化、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市场利润最大化及创造高品质的声誉等几个。
但在当前的电信市场中,由于市场成熟度不足,企业目标不明确,价格的制定比较混乱,中国的电信业正进入一个“恶性竞争,管制不力”的怪圈。恶性竞争不断,作为较低层次的价格博弈一直是商家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移动市场VPN网的无限扩大、资费套餐、自主套餐的不断推出,以及IP卡“跳水式”的折扣,都属于此类的竞争。各大企业的价格策略都在围绕各种变相形式的降价,而这种价格战的最大特点就是市场竞争参与者拼个刺刀见血,其结果也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国家、企业和产业的危害都是极大的。
专家指出,究诸如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本质,其实就是运营商之间零和博弈的不合作竞争造成的。零和博弈关系使各运营商互相攻击,直至双双陷入“囚徒”困境。因此可以说,合作性竞争是电信业走出恶性竞争泥潭的唯一出路。
作为电信行业的老大哥---中国移动公司应该勇敢的跳出这个恶性竞争的怪圈,充分认识到竞争的目的是促进共同发展,不是你死我活。不要主张恶性竞争,不要主张竟相压价去获得市场占有率。要制订合适的价格策略,要讲究有效益的发展。对于公司的三大品牌可以采取鲜明的“价格歧视”战略,即针对不同话费支出的客户制定差异性的资费调整政策,所有价格策略的制定要注重有效益的发展。具体可以如下:
(1)针对“全球通”用户,主要运用“套餐”的方式进行优惠,并且在“全球通”用户内还要根据贡献度大小而制定不同的费率;
(2)针对“神州行”用户,主要运用“亲情号码”的方式局部适度降价;
(3)针对“动感地带”用户,实行新业务捆绑策略来提高客户的使用价值;
(4)针对区域用户,实行限制业务功能来限制中高端用户的转网。
2.市场策略 根据价格弹性规律,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动。从市场角度看,一方面增量市场逐步萎缩,另一方面新的对手如中国电信加入移动市场分食,这在客观上导致移动实施“效益与规模并重”战略更加困难。只有具备足够成本优势的企业才可能消化新增用户对利润带来的伤害,即当用户规模足够大时,边际成本就降到极低,这时再低端的用户也有发展的“利润”,所以要向认清当前的形势,在保持高端用户市场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神州行”和“动感地带”增加低端用户的数量,同时公司的广告主要是企业形象广告,集中突出在服务质量、社会公益等诸多方面的良好形象,以赢得广大用户和社会公众的认知与支持。3.引领3G先锋
根据管理经济学原理,如果厂商要实现其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那么对一种商品或服务的经验估计就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对厂商面对的需求函数、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准确估计,厂商无法制定出使利润最大化的价格和产量决策,因此,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要准确定位广大客户的业务需求,不断开展新的业务,加速通信业的发展,但通信的加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频率资源,而第二代移动通信的频率资源已经很紧张,第三代移动通信不但可以提供话音业务,而且还更有效的利用频率资源,在同样的频率资源内可容纳更多的用户,顺应了当今用户的爆炸式膨胀态势。其次Internet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对全球通信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数据等宽带业务迫切需要更高带宽,第二代移动系统是无法提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适应信息社会以提供移动多媒体业务为目标的系统,其空中接口高达2Mbps。
从目前业务发展的走势来看,宽带数据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3G移动通信系统兼具了宽带数据和移动通信两大技术优势,并且有很多优点:首先,3G可以提供更快捷、更安全、更经济的移动通信业务和丰富多彩的互动式移动交流服务以及新的娱乐消遣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信需求,提高大众生活质量。其次,3G有利于促进电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扩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效益;最后,发展3G有利于提高中国电信运营企业、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乃至整个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发展3G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最重要的是,发展3G,尤其是优先支持和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使之成为我国电信业的主导标准乃至世界主流标准。可以预见,3G业务将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信产部预测,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还有巨大的潜量:每年新增用户4000到5000万,通过对中国移动用户发展的速度、国外移动用户普及率和中国移动市场潜量等综合指标分析,中国移动用户普及率最高估计在45%左右,总共还有2到3亿潜在用户。根据信产部2003年的统计报告,如果2004年底或2005年初发放3G牌照,到2009年3G用户数量将超过总用户数的一半,2010年以后GSM和CDMA逐步退出市场,虽然这个数据比较早但足以说明3G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同时,北京时间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面向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和秦皇岛8个奥运城市,正式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中国自有的3G标准——TD-SCDMA正式揭开了神秘的面纱,TD为奥运志愿者提供通信服务,一方面有利于通过体验和使用基于TD网络的特色3G业务和有关奥运亮点业务,为奥运志愿者提供通信、调度以及信息等服务,提升其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支撑奥运服务工作,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奥运志愿者在为奥运服务的过程中使用TD业务,在国内外的奥运现场观众以及游客甚至全世界电视观众中宣传TD和扩大TD的社会影响力,为中国移动3G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树立品牌,创优质服务
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加,食物的消费支出占家庭的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会不断下降,衣着和住房保持不变,其他上升。为此我们要在引领通信技术的同时做移动好品牌、服务工作。(1)在考虑了用户使用态度和使用目的,以及业务属性后,我们把3G业务分成即时型业务-连续型业务,实用型业务-时尚型业务,从而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
即时型业务:使用该业务是即时发生的,计费方式可以是按照使用次数计费,用户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的频次较少;呼叫转移、信息点播、图片下载、铃声下载、游戏下载、其他娱乐业务、位置信息查询、视频短讯、移动购物、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查询。
时尚型业务:强调业务的时尚性,实用性较弱。彩信、彩铃、图片下载、铃声下载、游戏下载、在线游戏、虚拟游戏、其他娱乐业务、视频短讯、移动购物、在线游戏、可视电话、电影点播、收看电视节目、高速Internet接入、高速Intranet接入。
连续型业务:经常性使用的业务,计费方式可以是包月制等,用户在一定的时期内使用的频次较多,其业务发展周期较长。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收发短消息、移动秘书、上网信息查询、彩信、彩铃、在线游戏、虚拟游戏、手机银行、手机炒股、音频短信、E-Mail收发、在线游戏、可视电话、多方视频通信、电影点播、收看电视节目、高速Internet接入、高速Intranet接入。
实用型业务:业务的实用性较强,其业务发展周期较长。呼叫转移、呼叫限制、呼叫等待、收发短消息、移动秘书、上网信息查询、信息点播、手机银行、手机炒股、位置信息查询、音频短信、定位服务、位置信息查询、E-Mail收发、多方视频通信。(2)加强集团/行业应用推广
针对集团/行业客户市场,电信将通过在此市场的绝对优势,通过价格上的交叉补贴及固话、宽带上的天然联系,从集团/行业级市场逐步渗透进入其中集团员工及其关联群体的客户市场。加之大部分高端个人客户的集团属性,使得这一进攻办法简单有效且杀伤大。移动首先要稳定集团/行业中的高端个人客户,再加快集团/行业客户深度信息化解决方案开发及销售步伐,加大深度捆绑力度,将企业内部流程及员工的职业化应用与移动信息化产品关联,通过对几大重点对象的布局,逐步扩大影响,基本形成对重点行业的占领,牢牢掌握市场制高点。
1、细分集团客户市场,改变以往简单按照客户数量划分的模式,从多用户特征出发细分集团客户,进一步清晰重要客户、大客户、中小企业客户、全行业应用客户的区分,尽可能地明确每位客户的集团属性,允许同一客户不同集团属性的交叉,在细分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的营销。
2、开发集团/行业应用品牌,借助个人品牌(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的运营经验,借鉴电信的商务领航概念,建立移动的行业应用产品品牌,逐步寻求品牌优势。
3、加强集团价值链的构建,要将移动产品融入到行业应用中,成为其价值创造的重要一环。第一种方式是将行业应用纳入集团/行业业务流程价值链,实现对价值链伙伴的占有,如通过对某级政府电子政务的行业应用,实现对下级政府的业务占有;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规模客户实现对集团/行业价值链客户的反向延伸占有,如借助移动在校园内的绝对用户优势,向校方提供校园信息化产品(通知公告、宽带接入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再一种是要引入众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有条件的可组建战略联盟。如,与银行合作,加快手机钱包、手机银行的业务的推广,移动为银行提供支持,成为银行自身金融创新的重要一环,银行提供缴费服务、分期付款购机信用等。
4、建立集团/行业销售网络
高度重视集团/行业的销售,组建网络化营销。一是客户经理不仅要承担起日常的服务工作,更要及时发现集团潜在需求,挖掘应用产品;二是全体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要充分利用建立的人脉关系,加强联系,实现关系营销;三是通过对集团/行业中的VIP客户实现种子营销;四是引入直接面向客户,负责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应用等的推广的销售型SI,充当信息化产品/解决方案/应用通向集团客户的渠道,或者提供必要的客户关系。(3)巩固大众客户市场
大众客户相对集团/行业客户而言,集团/行业属性相对较弱,行业应用依赖性较差,对于大众客户,要以强化“群”概念,设计“群”的组合优惠,增强联结性,如,基于亲情的亲友群、各类兴趣交流群,辅以积分等措施,增强归属性,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行宽带语音捆绑业务,增值业务要做到针对性,应着重选择两类人群,一部分是15-26岁的年轻客户群体,一部分是因职业需求而存在高速移动办公需求的商务群体。前一类客户开发的重点在于娱乐、交友等休闲体验类业务的推广,后一类客户开发的重点在于满足移动需要的服务。
1、加强品牌运营
针对目前“有套餐、无(弱)品牌”的现状,完善三大品牌管理,突出品牌的差异性和价值,提升品牌认知度、归属感、忠诚度,逐步实施分品牌营销团队和营销管理。以品牌运营为核心组织营销工作流程;从品牌形象、业务组合、品牌宣传、渠道细分、文化建设等方面精耕细作。如,全球通强调“我能”,定位于成功人士,全球通俱乐部应多组织诸如邀请知名人士举办论坛、有商务价值的酒会等成功人士的交流活动,提倡与成功人士在一起就会更成功的品牌理念;神州行实施积分计划,强调更加的实惠。
2、实施价格优惠
在资费设计上,更加贴近市场,在各种套餐的基础上提供可组合的业务包,如长话包、情侣话务包、新业务体验包。对于具有不同集团/群属性的用户可同时享受不同集团优惠,通过多重优惠捆绑客户。
3、扩张渠道
注重物理渠道的占领,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充分准备。由于线路进入小区和建筑物必将经过业主同意,要提前布局,抢占先机,尽可能订立排他协议,不能订立也可为竞争赢得空间。继续加大实体渠道扩张,挤压竞争对手渠道空间;大力发展自助营业厅、网上营业厅、电话营业厅等电子渠道。
4、建立宽带门户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3
[关键词]学术期刊;微博;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温优华,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12年研究课题:《数字化、信息化潮流下的广东高校学报传播方式变革及应对策略》(项目编号:20120308)。
数字化时代,微博已对信息传播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而在期刊这个领域,微博的普及为期刊的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当下学术期刊编辑如何经营和管理微博,如何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个平台来提高自身的传播力,是编辑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学术期刊信息传播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学术期刊产品类别和客户群的特殊性,对目前学术期刊微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学术期刊的微博管理与经营现状
在新的媒介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术期刊正寻求突破传播困境,学术期刊在传播方式上还沿袭过去传统模式,独立经营生存能力弱,集约化能力低,问题重重,在传播策略上存在主动性、创新性不足,形式单一、互动性少,信息碎片化呈现,出版盈利模式老套,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期刊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微博是新兴的传播方式之一,与传统博客相比,具有“短、灵、快”等特点,140字的空间致使各微博网站上大量原创内容洪水般地爆发出来,同时,其即时通信功能非常强大,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即时交流,可以一点对多点,也可以点对点,使得微博用户体验的黏性越来越强。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在各应用中增长规模第一。微博用户规模在2013年达到3.707亿人。如此巨大的微博用户群,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出版传媒领域也纷纷涉足微博。微博作为以关系网络和人际互动为传播特征的社交媒体,是期刊实现有效关系管理的重要工具,是期刊传播手段重要的补充手段。期刊微博传播的工作内容之一便是通过微博开展相关关系管理,开展期刊与相关公众的互动、形象建设等关系管理活动。在这些关系管理上,期刊需要整合资源,如“意见领袖、媒体记者、编辑和媒体本身的多种力量,建立好期刊微博与媒体微博的关系、期刊微博与意见领袖的关系、期刊微博与粉丝团的关系等。面对复杂的网络传播环境,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点都可能很“敏感”,可以被轻易触发和扰动,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期刊微博的传播更加有意义。
“蜻蜓效应”理论提出用社会化媒体驱动变革的四大核心要素:专注、赢得关注、吸引人们参与和采取行动,依靠这四只独特的翅膀实现其飞行能力;这四只翅膀协调配合,能够产生匪夷所思的效果。微博本身不具备盈利性质,而以微博为中介,将海量用户细分、推送用户真正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与用户的需求点对接,刺激其消费的服务及社会关系的展示,带动更广泛的潜在用户,这一过程如顺利实现,巨大的利润随之产生。利用微博的社交平台,通过专注于目标定位,受众广泛参与带动“两对翅膀”,让微博的“微小”行动产生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共享与传播服务平台,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术期刊的读者群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针对读者群体这一特色,把微博这一新兴交互平台应用到期刊的管理和服务中来,可以开创期刊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新局面,为读者提供更理想的服务。当前,从学术期刊微博发布内容、微博数量及更新情况来看,对微博的应用意识还比较薄弱,大部分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微博传播和营销活动还是比较滞后,数字传播的变革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播被动的局面。少数学术期刊虽然创建了微博账号,也在致力于创新网络传播模式,但微博内容相对比较单调,形式单一,缺乏深度的、专业化的服务,没有深挖读者需求。建立了微博平台的期刊,也缺少专业的微博设计与分工,缺乏微博营销团队,对新媒体缺乏深入的了解,没有充分运用微博的各种优势,去开发出版资源。从微博管理角度来看,大部分科技期刊微博没有进行关系管理,如编辑与作者、编辑与读者、编委与审稿专家之间等,有很多关系没有真正组织互动起来,对微博营销的重视不够,专业化水平也不高,致使期刊微博死气沉沉,人气不旺,不够活跃,微博营销能力较弱,各期刊的微博基本处于自娱自乐状态。
二、学术期刊的微博管理与经营策略
1. 打造微博团队,加强微博行为管理
首先,要重视人才引进,打造微博平台。微博运营需要专门人才,一篇微博虽然不超过140字,但实际撰写难度与重要性非常高,微博作为一个“零距离”接触的交流平台,信息传播迅速,负面信息效应也不容忽视。要提高微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亟须引进人才。要建立微博营销团队,进行合理分工,把期刊社官方微博和个人微博统筹管理起来,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在操作过程中,要与其他营销手段相配合,设定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人员开展微博平台的管理和营销活动,根据粉丝情况,定期进行相应的信息监测,并进行相应回复、转发或相关问题处理。有学者提出建立微博矩阵平台,建立微博运营团队。其中,微博矩阵的建设是以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整合更多的资源为目的,主要平台是单位微博和客户微博,可通过官方的认证,确保其真实性和公信力。辅助平台主要有领导微博、各主管部门微博、编辑微博、粉丝团微博和其他活动微博等。各微博矩阵的成员互相协作与关注,各负其责,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转发、评论来不断提高微博的人气,营造活动气氛,以便引起更多粉丝的注意,实现微博矩阵团体能力,提升科技期刊微博的影响力。
nlc202309020511
其次,要强化编辑的学术能力和媒介驾驭力。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融合的趋势要求编辑必须能对信息进行多层面的加工与传播,需要有多媒体适应力和驾驭力。微博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使得学术期刊有能力捕捉微博中的活跃人群,凭借微博平台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学术能力比较强的编辑有助于与粉丝产生共同语言,获得粉丝的信任和依赖,进而使编辑能在相关研究领域内真正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创新学术话语的影响方式,凸显自身的学术优势,促进期刊的健康发展。所以,编辑需要有宽广的学术视野,较强的信息判断和评价能力。
2. 主动策划,开放互动,实施富有创意的活动
微博是渠道,是载体,平台的建设不是学术期刊传播渠道关注的重点,重点是编辑在内容的加工提升及与粉丝的互动上。学术期刊应增强自身在网络节点中的作用,通过建立的各种关系网络,把不同来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来驱使和影响目标用户的行为和转化力,发挥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权威性、公信力。
要在互动中创新,寻找选题,把握方向。建立微博应用的管理机制,规范微博内容。“内容为王”为学术期刊的圭臬,传统学术期刊的内容学术性、权威性早已被各自领域的学者专家认同,也一直是学术期刊的优势所在。这些内容更需要以新的平台发布,广泛传播。微博的140字限制,长度相当于一篇文章的摘要,摘要是体现文章的精华,编辑可以利用这点发布学术信息,关注学术动态,加强与读者的互动,策划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活动,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如将文章目录、摘要迅速发布在微博上,也可通过微博平台,把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信息进行发布以及预测学术发展方向,聚集问题焦点,引领一些具有导向性的研究热点,促成专业群体力量的互动与合作,激发学术争鸣,促使学术研究讨论的深入,活跃学术气氛。
3. 版权保护与管理
首先是版权保护问题。微博平台上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帖子更新,转发扩散速度快、转发者动机多样、普遍缺少原作者的许可声明,而微博版权保护意识尚未建立、传播规则亦不成熟,导致微博版权保护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期刊社在刊登微博作品时应注意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约定许可、职务微博作品的优先使用和应避免的侵犯微博作者人身权等问题。我国2006年就已出台《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条例》,对作品的网络传播加强了版权保护,学术期刊在微博上要切记自己的“媒体把关人”形象,注意风险管理。用户在分享、转发微博时应注意标注出处,提高版权意识,尊重他人著作权。其次是账号的安全管理。学术期刊微博应通过官方认证,实名注册,以提升官方微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单位应出台官方微博账号职责管理细则,以及制定规章,注意风险管理。
4.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实施微博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已经被众多企业应用于实践,成为企业总体战略的一种。“每一个微博用户后面,都是一位活生生的消费者。”客户关系管理(CRM)源于市场营销理论提出了引起注意、品牌推介等典型营销行为,强调关系管理,尤其强调客户关系管理。要发挥出微博的最大价值,就必须对微博在整个营销环节的重要性进行定位,确定期刊品牌的“卖点”在哪里,以此规划微博营销。
首先,可以利用微博进行读者调查,建立粉丝数据库,对粉丝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微博,可使用分析软件等多种方式,灵活进行粉丝归类,通过海量用户细分、推送他们真正需要的信息。如对粉丝性别、地域、年龄层次、学历等标签的统计,界定出粉丝的兴趣点,增加对粉丝的粘性。微博可以对各层次的受众人群进行有效聚集,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运用,根据微博的社交圈子独有的特点,对网民的兴趣需求及习惯做较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了解潜在用户或用户的潜在需求,同时,发现竞争者的微博营销策略及时进行比较甚至吸收,充分做到“知己知彼”,以制订更好的营销计划。
其次,进行设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方法。利用粉丝基本信息,了解客户、合作伙伴、竞争者的情况及各方对自身创新的反馈,细分读者市场。传统的营销方法难以反映新形势下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微博中的热点每日更新,可根据不同的用户特点,实施微博营销。
再次,进行主动推介,提供专业信息资讯。期刊社、媒体、作者、读者等在微博里发布专业类信息,捕捉策划思路,发现组稿创意,挖掘品牌内涵,制造话题事件,展开积极互动,获取用户反馈,帮助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目前,学术期刊受众面相对窄,大多是一些科研人员,发行量不高,大众媒体对学术期刊关注度不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局限在专业狭小的圈子里。学术观点、科研成果需要展示出来,通过营销,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到一起,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以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微博营销的优势是可以推进学术信息的大众化传播,并通过对知识的传播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比如,通过微博将要出刊论文的主要信息缩微,把栏目设计、最新观点、热点追踪等信息在微博优先发布,第一时间与粉丝见面,让学术界专业人士随时随地关注,加速信息传播,弥补纸质出版的缺陷。
最后是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期刊应主动去关注微博粉丝,并积极参与评论和回复,只有微博活跃起来,才会赢得更多关注;只有成为意见领袖,才可能在网络中形成更大的影响力。应善于利用微群制造话题,引导专家、作者、读者共同交流,以进行选题策划、品牌推介、产品销售、活动推广等典型的微博营销行为。期刊编辑与作者、专家、读者借助微博多种功能搭建的良性沟通平台,在互动中,提高服务水平,发现潜在作者,培养自身忠诚的读者。积极与粉丝互动,是微博运营中要注意的重要方面,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取长补短,发挥优势,把微博当作一个可以和受众及时交流、平等对话、倾听声音的平台。
总而言之,“微博”小而能量大,学术期刊应抓住机遇,抢占先机,找准位置,主动策划,对微博经营管理,以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赢得“粉丝”和“听众”,弥补期刊周期长、受众面小、互动性差等缺点,推动学术期刊的发展。
[1]朱涛. 微博营销的理论基础和传播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2]李靓. 基于蜻蜓效应的时尚期刊微博营销[J]. 出版科学,2013(3):77.
[3]吕素娟. 浅议微博在期刊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应用——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图书馆期刊部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2):59-61.
[4]朱晓云. 学术期刊微博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J].编辑之友,2013(2).
[5]夏登武. 新媒体语境下科技学术期刊应重视“编辑立言”[J]. 编辑学报,2012(1):40-42.
[6]张凡,于月洋. 科技期刊借助“微博”履行科普责任[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34-536.
[7]张斯龙. 微博客:学术期刊网络传播的新路径[J]. 中国出版,2012(17)47-50.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4
一、政府管理民办高校的动因分析
1. 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和资本寻利性。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 可以认为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属性还是公益性。民办高校不仅能为受教育者本人增加私人利益, 同样能增加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了保证民办高校正外部性的持续供给, 学理上要求政府行为的介入, 通过补贴扶持等方式促进其发展。“从民办高校的本质特征上看, 其属于一种投资办学。建立在投资办学基础上的民办高等教育, 实际上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教育产业之路。”[1]由于存在投资办学的行为,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 因此投资人都是有寻利动机的。投资是一种有风险的行为, 投资当然要考虑回报。这些特点既反映在办学者的行为和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方面, 如董事会的组成、董事会与校长之间的关系、学校追求规模的发展策略等。然而, 民办高校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又要求民办高校不能像生产企业那样以追求经营利润为至高目标, 而忽视社会公众效益, 表明民办高校具有公益性与资本的寻利性的突出矛盾。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应该对民办高校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承担起宏观管理的责任, 最大限度地谋求民办高校公益利与资本寻利性的“平衡点”。
2. 民办高校的教育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这两大问题同时贯穿于民办高校发展全过程。当前高等教育市场仍是“卖方市场”, 增加有效供给是缓解供需矛盾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中, 一方面,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 存在着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这两种类型的短缺, 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 民办教育可以增加社会选择范围, 更好地反映社会偏好, 促进教育领域中的效率。由于质量参差不齐的民办高校共同存在于一个市场上会导致教育服务购买者的预期下降, 不利于该市场的长期发展。因此, 政府介入民办教育对其进行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另一方面, 政府管理着公共资源, 有分配资源的权力, 现行高等教育领域, 存着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性质不同的民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区别, 如何分配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的最大限度内的公平, 需要政府进行调度调节。
3. 民办高校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市场不是理想的, 存在着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某些限制, 而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佳的状况。在经济学中, 商品和服务的公共性、产品的外部性和服务的规模效应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对于民办高等教育而言, 它不但具有与普通商品市场同样的缺陷, 其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也同时具有公共性、外部性和规模效应。”[2]加之由于教育存在着“时滞”、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因此作为单个受教育者而言, 根本无法准确获得教育市场信息、洞悉教育产品和劳务市场供需状况等客观事实的存在。因此, 实现民办高校健康有序地发展需要政府干预, 以调节民办高教市场的运行机制、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如果任凭民办高等教育市场自由发展, 就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 甚至危害中国年轻一代的培养, 影响社会稳定。
4. 民办高校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 又称非对称信息, 是指从事交易活动的双方对交易对象以及环境状态的认识差异, 交易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 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的相关信息多, 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的影响。面对信息缺失的市场, 对这些民办高校有需求的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 一方面很容易被一部分只追求利润的办学者所欺骗, 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有降低质量来减少成本的期望, 使高等学校新的产品与服务质量不断下降, 原本部分民办高校的行为, 影响了整个民办高校的声誉, “木桶效应”体现明显。为了保证受教育者的利益, 维持社会正常秩序, 客观上也需要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管理。同样, 因为信息偏在, 在有效财务监管缺位的情况下, 民办高校随意进行资金转移, 并能够享受政府的免税政策和优惠政策, 增加盈利。以上情况, 需要通过政府进行规范管理。
二、政府管理民办高校存在的负效应
1. 法律法规上的矛盾冲突。
《教育法》等规定的民办高校“非营利性”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等规定的民办高校可以取得“合理回报”的存在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学校取得“合理回报”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扣除的其他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结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 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两者也存在矛盾冲突。由于民办高校法人属性的不确定性, 导致在民办高校定性问题上的“营利与非营利、企业与非企业”的混乱与政府在管理执行上的混乱的情况下, 鉴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中央宏观管理、省级统筹, 地方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具有直接的职责, “民办高等教育地方立法是民办高校法治制度安排的后续关键”[3]。有效解决民办高校法律法规上的矛盾冲突问题, 化解现实执行上的混乱问题, 需要依靠“自下而上”的形式, 通过各地方省市的积极探索实践, 在政策上形成突破, 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2. 政府角色的相对倾向性。
政府既是公办高校的举办者, 又是行政管理者。而政府对民办高校而言, 是纯粹的管理者。政府对公办高校双重角色的职能, 和对民办高校管理者的职能, 很容易使政府在对民办高校的管理过程中有失公允。譬如, 由于缺乏对民办高校管理的经验和现成的公办高校管理制度, 政府习惯性地用管理公办高校的模式来管理民办高校, 忽视了民办高校的特殊性, 从而使民办高校的失去了理论上的社会筹资、自主办学、机构精简、人员高效、机制灵活等方面优势。在政府的约束和管理下, 民办高校只好向公办高校的管理模式靠拢, 逐步失去民办高校的优势, 形成了“千校一面”, 民办高校“同质化”十分严重, “羊群效应”体现明显。同时, 在资源分配上, 更无法与公办高校一样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 在培养经费上的划拨、教师的待遇、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 对民办高校不公正问题也常有发生, 这些加重了民办高校的办学风险, 并且长期存在着政府管理民办高校“规范”有余, “支持”不足的情况。
3. 管理关健信息的缺失。
信息具有非对称性, 由于民办高校提供的是一种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选择性服务, 只有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 人们做出的选择才是理性的, 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才是有效率的。然而, 由于在涉及到办学质量、财务状况等关键方面客观信息的缺失, 致使选择缺乏科学依据, 更多地依赖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宣传。作为信息掌握者, 民办高校便比较容易存在一些宣传不实的问题, 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管理部门的信息不对称的管理缺失。政府管理部门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信息量, 但基于市场本身的信息偏在, 使效果降低, 导致部分民办高校存在虚假宣传、缺乏持续改善教育质量的动力和保障质量提高的机制。
4. 政府管理部门职能不明。
在公用事业领域, 加强利用市场机制必须伴之以有效的调控能力。为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 纠正市场失灵, 确保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政府作为民办高校的利益受益者和高等教育的监管者, 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民办高校监管制度是完全必要的。但在管理中, 政府管理部门多头管理, 未能有效构建并施行对于民办高校的必要支持、严格监管、理性善后的规范化管理体制, 向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高效政府的目标努力, 而是出现了多部门管理、重复管理、职能交叉等管理职能不明确的问题, 表现为责任不明确、管理混乱, 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等现象, 出现部分民办高校不重质量、追求效益, 不重诚信、缺失道德的负面事件, 引发了民办高校教育的信誉危机。针对民办高校市场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 逐渐改变政府“办教育”而无暇“管教育”的办学体制, 使社会有力量在办好学的同时, 政府有精力和能力管好教育, 真正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
5. 管理执行能力相对薄弱。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管理具有五大职能, 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4]管理能力可定义为:组织有效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来完成任务或使命的本领。管理能力涵盖着管理机构的法定性、独立性、专业性, 管理过程的透明性、参与性, 管理程序的合理性、合法性, 管理政策的连续性, 管理手段的恰当性等多个内容, 涉及政策制定、管理执行、监督管理者等多个层面。对照现今民办高校政府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 独立专业性的管理机构缺失, 管理过程、程序、环节模糊, 监督机制不系统等问题, 特别是对民办高校的财务核算, 教育质量的评估等容易产生的经营风险、质量风险、信用风险缺少有效监管, 缺少管理执行力, 从而造成了管理能力的薄弱。
三、政府管理民办高校需要彰显正效应
1. 转变角色:
明确政府管理的职能定位。政府在经济社会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应做什么、不应做什么早已为大多数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所熟知。但在民办高校“营利与非营利、企业与非企业”的混淆情况下, 考察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进程, 中央或地方政府介入发展过程, 调整民办高校发展政策, 政府角色一直在调整变化着。这种变化, 是一种适应经济社会需要产生的强制性变迁, 同时也是一种针对民办高校发展不同阶段需要产生的自然变迁。在这种变迁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管理越位”、“服务空位”、“政策虚位”和“财政缺位”等负面问题, 充分暴露了在传统管理观念下政府的角色行为的不足。对于以上问题, 需要政府对民办高校的管理应该更加理性, 要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 切实充当起“社会人”的职能, 摆脱长期计划经济影响下对学校微观过程进行直接管理的机构设置格局, 切实找准制度与管理的边界, 转变管理机制与方式方法, 做好制度的提供者、政策的落实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在管理和支持、规范和促进之间寻求平衡点和切入点, 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通过法律、政策、规划、咨询、评估、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学校的宏观管理, 矫正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失灵, 避免政府出现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情况。
2. 政策扶持:
解决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 政策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现阶段, 民办高校的生存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政府政策, 决定于政策的顶层设计和空间。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支持, 按其方式划分有直接投入性支持与间接投入性支持, 按其时机划分有民办高校举办时支持和办学过程中支持, 按其内容划分有政策供给、立法支持、资金投入、鼓励奖励、税收优惠等。当前, 政府在鼓励扶持上, 迫切需要在法人属性、学校产权归属、合理回报、税收优惠政策、教师身份及公平待遇等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出台可操作的解决办法, 从根本上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发展。事实证明, 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是法律赋予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任;保障、支持、促进民办高校发展是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的本意。
3. 规范引导:
避免民办高校的负外部性。现今的民办高校, 大部分已经走过了初创和规模发展的阶段, 面临提升层次、加快内涵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在鼓励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同时, 也要规范引导办学行为, 对民办高校坚持扶持和规范“两手抓”的方针。一方面, 政府要从规范制度入手, 严格执行准入、年度检查、办学质量评估、风险保证金制度等;依法依规履行监管职责, 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宣传、财务状况、收费退费等的监管;建立健全民办高校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设置与合理回报相适应的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 完善选派干部到民办高校担任民办高校专职党组织负责人机制;合理引导、调整民办高校布局结构, 引导民办高校合理定位和有序发展,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出特色, 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另一方面, 要积极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将改变中国民办高校原有的规则和资源体系, 是对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的一次结构性变革。”[5]解决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 企业与非企业”的根本问题。切实把握民办高校的财产所有权和办学收益权问题, 把握大多数投资举办但不要求取得回报的民办高校和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但又不是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的性质, 采取分类措施对民办高校进行管理, 维护民办高校公平竞争的秩序, 规避“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和引发道德风险。
4. 强化建设:
提升管理的效率。造成对民办高校管理工作的“缺位”、“错位”、“越位”问题。既有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不足、管理人员不确定, 管理环境的不科学与不协调, 使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的问题, 也有因管理者思想认识上的差距而造成的管理工作缺位、错位的问题。解决以上问题, 需要政府强化自身建设, 从管理思想入手, 消除偏见, 从职能责任出发, 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完善政府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由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公安厅、物价局等部门参与的民办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组织, 做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 资源共享, 群体决策;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充分运用和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管理, 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管理决策机制, 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建立政府管理问责制度, 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加强专业型服务组织建设, 特别是财务审计、教学评估、质量督查等专业化组织建设, 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 提高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邬大光.投资办学: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
[2]冯换兵.政府规制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教研究, 2007, (1) .
[3]张铁明.中国民办学校举办权的现实诠释与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5) .
[4][法]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0:37.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5
在以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为主力军,京东、苏宁易购、当当、亚马逊等为配角的电商们的大力推动下,如今的11月11日已经从几年前网友用来调侃的“光棍节”变成了全民公认的“消费节”。“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始于 年,此后的每年 11 月 11号,都呈现一番全民购物狂欢的景象。从 2009 年到 淘宝双十一当天的总交易金额分别为5200万元、9.36亿元、52亿元、191亿元、362亿元、571亿元、912亿元、1207亿元。不仅国内“双十一狂欢节”交易额如此巨大,国外“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电商平台的打折力度空前,当天的交易额也是居高不下。每年交易额的激增,证明国内外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正逐步改变并认同网上狂欢节的营销方式,使电商平台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于网上购物方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Atsushi Komine对消费者在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当天等待商店开门、进入商店的行为及个体行为进行观察分析,总结了消费者在购物节期间所表现出的情绪和行为对购买量的影响。Reza Mohammady Garfamy也认为,传统线下交易中对消费者行为倾向的测量无法充分反应消费者在此类节日性购物活动参与中的行为特点。Sheila C. Dow还指出在不同类型的购买交易中,消费者个人心中测评标准也是不同的。如平时经常要买的商品忽然大面积地借由购物节噱头打折促销,使他们最先感受到价格激励因而大量购买。杨莉阐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得出管理经济学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黄敬前,王健根据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对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若干基本问题进行理论思考。鉴于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线上线下购物的心理、行为特点,以管理经济学视角对消费者“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中的参与行为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以此来不断提升电商的竞争优势并保持每年“双十一”狂欢节销量递增。
一、基于管理经济学角度分析“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成功原因
1.需求理论分析。需求是在一定时间、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定理即商品价格下跌会引起需求量上涨。
在“双十一狂欢节”当天,由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较之前的定价有较大幅度的降低,根据需求理论,价格和需求数量是负相关,价格降低会带来需求量的增加,进而导致销售额的增加。随着价格的降低,需求量增加。卖家在“双十一”前先提高价格,需求曲线向上平移,随后卖家进行打折优惠活动,恢复到原价或者稍低于原价的时候可以带来明显的需求增加,销售额的扩大。
“双十一”电商活动中,以华为荣耀为例,荣耀9清仓大降价,全系价格都有了不小跌幅。4G+64G标配版直降400元,1899元即可入手,6G+64G高配版直降300元,2399元即可入手,降價幅度相当的大,使得荣耀系列的销量在“双十一”中直线上升,全网店铺销量位居第三。
2.需求价格弹性分析。需求的价格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需求量对物品价格变动影响很大,那么这种物品是富有弹性需求的。(1)天猫商城与淘宝网销售对比分析。天猫商城是多商家销售平台, 更多为公司或直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 是多家产品的品牌商城。因此,与淘宝市场的一般产品相比,天猫商城的产品质量更安全。根据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和价格分析, 天猫商城销售的产品要求价格弹性比淘宝产品高。所以在天猫商城“双十一”降价活动的效果好于淘宝。(2)天猫商城不同产品降价效果分析。不同于缺乏弹性的生活必需品如大米、盐,价格变化对其销量影响不大,一般商家不会对此类刚性需求产品大幅度降价促销。富有弹性需求的产品,一定价格的降低有利于销量和收益的增加如服装、饰品、化妆品、家具等。通过数据统计“双十一”期间销售排名前二十的店铺主要为数码产品、家具产品、服装产品这些弹性较大商品。
3.消费者需求偏好分析。(1)基于大数据对消费者需求偏好分析。第一,大数据技术允许天猫商城通过跟踪用户足迹、搜索日志等信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偏好。第二,大型数据使供应商的决策更加及时。由于大量的数据分析是实时进行的,它提高了决策的效率,缩短了公司生产到产品投放市场的创新时间,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在数据的大时代,经济行为可以通过海量数据进行分析,一旦出现新的动态即时关注,以便对新生事物进行早期干预和分析。此预测可用于预测行业趋势和其他有关业务的远程信息。例如,天猫网页的底部“猜你最喜欢的宝贝”。因此,在“双十一”期间, 天猫商城的销售商通过大型数据技术可以直观地了解来自消费者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反映消费者偏好,选择最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推广。(2)通过预售模式对消费者需求偏好分析。20前天猫商城“双十一”只是商家自己做一些促销活动,以降低价格吸引消费者,从年之后,天猫推出预售活动,消费者在预售平台上支付定金,“双十一”当天付尾款便可买到商品,包括稀缺品,收集的商品和适合消费者个性的产品。实施预售模式实际上是C2B的一种尝试,即先销售订单然后生产、运输、流通最终实现销售。与传统的销售方式相比,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可以被供应商提前知道,这将帮助公司更准确地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及预期的行动,更有效地管理向上和向下的供应链。
4.效用理论分析。效用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在各种商品和服务之间分配收入,以实现满意度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将受到两种相反的激励和限制的影响:一方面,为了他们自身的满足,尽可能多地消费或拥有商品;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收入或获得收入的方法是有限的。因此,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是将有限的收入合理地用于不同的产品,从他们所消费的商品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打折促销也利用了此理论使其销售额激增。(1)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要受到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当价格下跌时,与消费者保留价格(最多愿意支付商品的价格)相比差的越多,消费者剩余就越多,此时在消费者追求最大消费者剩余的前提下,他们就想要继续购买。(2)若用间接效用函数来衡量:v(p,m)= max u(x);s.t. px=m。以上公式可以得出,购买者在一定的预算条件下寻求最大化的消费剩余。当预算增加m时,相应的效用v(p,m)增加。如果购买者盲目消费,增加原来的预算,以追求自身更大的效用。这将增加消费者支出,增加卖家销量。电商购物平台通常会混合节日意义打出标语运用到促销商品理论里,如结合双十一节日本身意义“遇见喜欢的人就很难了,遇见喜欢的东西就买吧”。很多单身男女并不是有必需品要买,而是被标语吸引,加之觉得价格低廉有消费者剩余,进而加入到光棍节的购物队伍大军中,盲目消费并购买了很多他们本不需要的商品。
5.规模效益分析。规模效益是指企业增加生产要素时,产出增加值大于投入价值的情况。只有扩大经营规模,增加生产比重,才能使经营规模扩大。规模效益的真正原因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
目前,“双十一”消费市场开始步入全球化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对产品、服务、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把控,实现消费需求的海外扩展。与国际化不同的是,全球化反应出的是买卖双方在境外的直接交流,通过特定的平台,实现全球商品的互联互通。从“买全球”+“卖全球”、“线上”+“线下”及“大数据”+“个性化”的销售策略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双十一巨大的规模效应。今天的消费者不只是在本国消费,而是在全球消费。双十一,阿里巴巴集团全面打通海内外,实现全球一体化零售业务,不但买家可以足不出户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实现“全球购”,各商家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卖全球”。全球消费平台下根据大数据的分析,搜索新闻源、关键字等信息,掌握消费者的喜好,定制个性化的推送,提前向消费者推荐品类合适、价格相宜的商品。如此一来,卖家既能够提前预知消费者的购买倾向,提前安排好库存、物流配送的相关工作,加快物流配送效率,节约了单位商品成本的同时也给消费者送去了更快更好的体验。
二、管理经济学视角下“双十一狂欢节”对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启示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法务会计研究 篇6
关键词:经济学;法务会计;研究
从目前我国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法务会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业务较以往相比已提升到一个相对高的层面,同时我国的专业会计协会也将法务会计设为会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师不仅要掌握管理经济的能力,还要具备对经济方面的监管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行业必将会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方向发展,其中就包含对审计法律化即法务会计的完善。
一、会计、审计与法务会计
1.会计与审计
会计行业的产生来源于人类社会的交易活动,最原始会计的任务就是简单的计算与记录货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完善,会计行业也扩大着任务范围,形成了计算、记录、报息的整体系统。审计是一种对经济的监督方式,监督行为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管理规模的扩大。概括来说,审计是一种有计划地对经济活动进行获取和评价的方法。也就是说,审计其实就是为了对会计的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的结论进行交流。
由此可见,会计与审计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虽然会计和审计都是用于经济管理的手段,同时也具备监督的作用。但是单单就发展方面来说,它们有着因与果的关联,会计是因,审计是果。审计与会计在程序和对待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也是各不相同的,审计行为时常保持着独立性。
2.审计与法务会计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管理模式,它所产生的功能就来源于它有发现管理漏洞与防止经济行为舞弊的优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也发生着变化,在现代化的意义上审计是以本身的特有方式与对程序进行总和对经济活动评价的一种方式,从其本质上来说,审计已经失去了它产生最初的意义。
法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一门延伸学科,它的出现是为了预防在经济活动中的舞弊行为。将审计与法律密切的结合起来,其实最早的审计行为就是为了检查舞弊行为,最早的审计也就是舞弊审计。法务会计的发展源于重大舞弊案件的出现,引起了国家对此项行为的重视。此外,法务会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管理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共同促进着法务会计的兴起。法务会计是舞弊审计发展的结果,是特定条件下的舞弊审计。
二、法务会计的意义
法务会计或者司法会计的名称不准确也不恰当,它不属于会计的行业也不属于审计行为,而是对审计行为细分化的综合。会计就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经济信息的系统,它由四个环节组成。法务会计或者说是司法会计不是会计的分支,而是会计功能的延伸,如果把它们当成会计的一部分就与该学科的意义产生了分歧,失去了产生发展的功能。
我国关于这一新兴的会计学科一直纠结于“法务会计”还是“司法会计”的名称原则。虽然是对一种学科的界定,但是分歧的存在以至于让人有了两种学科的错觉。在审计行为在社会上真正流行起来的前阶段里,政府审计是强势的,不管是在任何国家审计的司法功能都得以凸显,就此时情况而言将这种审计行为称之为司法会计显然是十分恰当的。
但是随着审计的发展,在社会中审计行为越来越向成熟化发展,独立的审计行为甚至达到了可以取代国家政府审计的地位,成为审计监督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将此种审计行为再称为司法会计就不太合适了,法务会计更能体现其行为的特点、优势。
“司法會计”与“法务会计”绝不仅仅只是文字名称上的差异,在深层意义上司法会计就中央集权中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法律制度更有生命活力。随着经济市场体系的完善、社会化服务的完善,法务会计作为特定领域的,具有对经济行为监督管理的一种行为的优势就得以显示出来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三、法务会计发展中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法务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理论研究的成果,但总体来说尚处于发展初期的起步环节。因此我国的法务会计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高校教育方面,我国在专门的法律、会计学院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法务会计或者与法务会计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系统。尽管高校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高素质的会计专业知识,但是对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掌握薄弱甚至处于空白阶段。这一现象说明,我国的法务会计人才在来源上就有了断层更别提法务会计人才在工作中的发展了。
其次,我国法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各种不足,现阶段的法务会计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司法会计、保险赔偿、意外处理等业务。另外,由于高校对法务会计教育的发展缓慢造成了从事法务会计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甚至于一些从业人员根本不具备专业的法务会计知识和经验。
最后,法务会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严重不足。我国一直向着法制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促进了对法务会计的需求量加大。单从司法部门的需求来说,在诉讼中经常会涉及到与会计有关的法律问题,但法务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大型企业中,管理人员舞弊、企业经济纠纷的现象屡有发生,这就需要法律对这种行为进行解决。尽管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法务会计的发展,但是我国仍然没有专门的法务会计行业规范,法律上也没有相关制度,需求得不到解决必然会引起问题的出现。
总之,我国的法务会计发展中的问题丞待解决,今后在此方面的发展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同时需要国家政府、高校、各法律工作者和会计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倩. 基于法务会计视角的商业贿赂调查及其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12.
[2]董仁周. 法务会计功能重构与治理效果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作者简介: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7
1. 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 (cyclic economy) 是指在人类与自生态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平衡大系统内, 资源的投入、企业的生产、产品的消费及其使用后废弃消耗的全过程中, 将原有基本的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 通过有效决解成为依靠生态平衡循环资源发展的经济。
2. 循环经济的特征
(1) 持续性
循环经济观要求将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本任务, 维护生态系统的科学可持续性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主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还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2) 平衡性
科学技术运用到生态系统中时, 有利于环境的协调发展;考虑到人的自身发展时, 还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与生态的平衡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价值链的内涵
1. 企业价值链的价值活动
企业是由为顾客制造价值的活动和功能组成的。企业的价值链体现了企业从设计、生产、营销、到运输等, 为消费者一系列运营活动, 功能以及业务流程之间的连接情况。各个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和自身价值链的转变和发展是分不开的。企业价值链的核心是企业内部价值活动所形成的各部分价值链体系。企业的价值链中价值活动分为两类活动, 是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是涉及到产品的生产, 营销方式和支付给买方, 以及产品售后服务等。辅助活动是对企业基本活动必须的基本投资和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
2. 企业价值链与财务管理相融合
企业的价值链在企业生产经营中, 是与战略性相关的价值活动共同组合的。企业的价值链管理是汇集广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注重价值链中的和谐有效合作。将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市场具备的要素相结合。主要侧重于企业的内部整合所拥有的资源和外部市场的优化组合, 是企业本身能起到长期稳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还要明确企业本身的市场价值链中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来相应制定适当的策略。价值链在近几十年的理论发展之后, 已经逐步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个不同环节, 为企业策略、市场营销和财务管理的各种动态环境活动有效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密切配合的价值链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相结合, 形成新的理念新的企业财务管理。企业价值链金融的消费群体和企业建立自己的增值高效率。做好价值链和财务管理的有效融合是眼下最被看好的战略性价值活动。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构建
1. 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
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价值链的财务管理, 存在资金管理不足的状况, 而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企业内部下设分支机构的分布过于分散, 其内部资金管理核算体系不健全, 形成了资金分散管理、投资具有随意性、企业现有资金不能被集中控制与调配的局面。
(1) 财务信息传导失真
当前企业资金大量沉淀在银行, 各分支机构的资金运用存在很大的缺口, 迫使企业向银行大量借款, 此时企业的内部银行存款与大量的借款并存, 致使企业内部资金的使用效率低、财务费用居高不下, 当前企业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缺乏交流, 资金管理的静态性, 使多数企业不能形成集中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 缺少统一调控的信息传递平台, 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财务信息严重失真。不能集中企业财务数据, 决策者就不能及时了解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不能有效实施监督管理与控制。
(2) 资金分散, 使用效率低
很多企业受地域分布、管理权限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决策失灵, 下级各单位为了自身的利益, 往往会提供虚假信息, 导致集团企业决策者得不到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失去了应有的前瞻性, 而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 企业价值链下集团企业成员账面上停留大量资金, 造成资金沉淀、闲置, 而集团公司又会为急需资金采取各种方式, 造成集团公司资金需求量不断上升, 其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 监控滞后引起预算流于形式
企业资金调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资金的使用过程有较大的随意性, 造成企业内部资金使用不合理, 挪用经营资金进行投资的行为时常发生, 导致企业内部现金流量不平衡, 日积月累企业的支付能力不足, 依靠新借款来偿还旧借款以维持经营成为普遍现象;年末企业形成的利润视乎不少, 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企业内部不良资产的数量不断攀升, 造成企业资产周转困难, 难以足够支付到期债务, 因此, 企业对内部资金管理没有足够的监控与管理, 就会使企业资金运用存在随意性。
(4) 企业权限管理模糊
企业价值链下容易出现集权过多, 下级部门不要钱也不做事的消极态度, 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但过大的分权会出现资金调度失灵、滋生滥用权力及挪用资金等现象, 造成资金管理失控而影响资金的杠杆作用;资金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统一资金管理过程中, 发挥企业整体优势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即可以避免资金使用散乱, 又可以合理利用闲散资金;资金统一管理有利于筹集资金, 保证企业资金占用成本最低, 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资金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渐突显, 当前企业权限管理模糊, 势必会给企业发展带来障碍。
2. 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
(1) 完善传统财务管理模式
价值链的财务管理将原有基础传统的内部管理的企业价值链财务管理扩展到各个环节价值链管理, 重点建设价值链群体的共同发展。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同步、利益双赢和风险共担的有效合作, 共同发展财务管理这一理念。只要参与的相关价值链应纳入企业财务管理, 基础设施建设, 从简单的企业内部管理到外部企业创新的整个价值链, 整体业务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可以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重。
(2) 建立合理化财务管理体系
要想一个企业建立起一种健全的价值链财务管理制度并使其在管理本质上突出作用, 那些关于价值链的资源掌控权的合理安排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现代的企业理论当中一再强调该企业的剩余掌控权和剩余索取权应当是尽量匹配的, 这种理论在价值链的组织当中也同样适用。任何一种模式的正常运作都应该是拥有合理化的管理体系制度。这个制度是能够减少其企业成本并且提高其经济效率的, 所以, 务必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企业价值链财务管理体系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经济价值链中的各个企业本身的积极性发挥到极致。
四、循环经济视角下企业价值链财务管理的相关对策
1. 循环经济下企业价值最大化
循环经济是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合作共赢的经济模式, 它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并且, 循环经济还是关系着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经济模式。所以,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上来发展企业价值链的财务管理, 会发现它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利润, 推动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 还使得企业可以以良好的状态持续发展。
2. 集中控制运动资金
企业管理控制是一套完整的系统, 建立集中内部控制体系, 以价值管理组作为最终目标及信息交换枢纽。企业经营过程中预算的形成、业绩的评价、激励政策的制定, 都离不开资金的集中管理, 因此, 新企业资金管理的探索迫在眉睫。企业继续实现信息化的财务管理, 将资金进行集中控制, 统收统支、拨付备用、内部银行等模式, 实现现金优先管理, 提高资金利用率, 实现目标价值链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目标相一致, 最终提高他们的工作效果和市场竞争力。
3. 对价值链理论进行分析
如果想要使市场价值链理论更好的应用并融合进企业之中, 那么对于价值链理论的具体分析是离不开的。财务管理渗透于企业管理各环节中, 起着预测、控制、修正的重要作用。价值链理论的分析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以及产业的价值链分析者两个方面进行入手。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正确的了解到内部当中的那些作业是产生了竞争优势的, 可以由此分析出财务管理的关键问题所在;而对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则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在整个行业当中的所处地位和拥有的相对优势。
4. 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企业的价值链分析目的在于可以优化其核心业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从而更好的降低经营风险。
首先, 以保证企业正常经营为前提, 将有限的资金合理分配及使有, 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 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统一安排, 定期召开资金平衡调度会, 根据企业的经营进度严格用款计划, 安排重点项目及资金落实。
其次, 业务部门向调试会呈报计划, 并根据轻重缓急进行资金安排, 并将资金由调度会统一管理, 根据资金使用计划统一安排, 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丽.基于价值链管理模式的企业财务管理探讨[J].财税研究, 2014 (17) .
[2]孙东生.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J].学术交流, 2012 (4) .
[3]张良.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思考[J].财会审计, 2010 (11) .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8
一、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涉及到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 它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给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包括经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金融环境、法律环境等, 企业要想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就要采用低碳财务管理。低碳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减少煤炭等传统高碳能源的耗用, 促进经济和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具体表现在:具有低碳财务发展目标;低碳财务管理理念;考虑低污染、低排放的资金筹集及资金分配措施。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 企业要重视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节能法律政策, 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 无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制定可持续的财务管理发展规划, 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财务管理的模式。低碳经济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及对策如图1所
(一) 追求的目标不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侧重于追求企业的经济利益, 只重视经济的再生产, 财务管理的目标包括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这也是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的。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将自身看作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难以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 企业价值最大化只反映了企业资金价值的增值, 强调企业内部价值最大化, 不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 也不能适应低碳经济强调的生态环境并重的目标。低碳经济倡导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强调社会责任。企业将自己看作是社会的一部分, 当企业的财务活动有助于生态环境发展时, 企业的环境价值将提高, 则企业的综合价值将增大;当企业的财务活动破坏生态环境时, 企业的环境价值将降低, 则企业的综合价值将减少。以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 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不同
传统的财务管理在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时候未考虑生态和社会效益,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在资金的筹集、投资、营运和分配方面均考虑了生态和社会效益, 采取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主要表现在:首先, 在资金的筹集过程中, 传统的财务管理在选择资金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模式的时候只关注资金的来源, 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充分考虑低碳经济因素, 筹资过程中对有关项目进行充分的分析、统筹安排, 将企业未来实行低碳发展所需的资金纳入筹集资金的预算中;其次, 在投资决策方面, 传统的财务管理只关注所投资的项目的成本、利益, 而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则会考虑低碳收益和环境成本;再次, 从营运角度来看, 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关注如经济订货量、最佳订货周期、存货周转率等内部环境指标, 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则要求企业在保持资金的高效利用的同时要树立环保意识, 遵守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法律制度;最后, 从企业利润分配来说, 传统的利润分配方式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企业利润, 低碳经济下的利润分配过程则还考虑低碳经济的因素, 将企业的利润分配与企业的发展目标有效的结合起来。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制定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企业转变财务观念,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使其在管理及决策时重视社会效益, 为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为保证低碳财务管理战略的有效制定和实施, 企业还需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建立激励机制, 使管理人员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企业根据国家财务管理制度规定,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 建立绿色的财务管理制度, 创新财务管理内容。具体如下:
(一) 在筹资方面, 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在筹集资本方式需要积极转化思路, 充分预测保护环境所需要的资金, 考虑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下的人力资本、技术资本、知识资本, 制定绿色筹资计划, 拓宽融资渠道, 广泛的收集各项资本以迅速的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规划中, 应该重视节约减排, 充分把握相关的低碳发展的优惠福利和支持政策筹集所需的资金, 加强企业低碳化技术改造, 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 也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 在投资方面, 在传统的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中, 企业只将项目的内部财务效益作为计算指标, 并没有考虑项目的外部成本。在低碳经济下, 企业对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应该综合考虑内外部因素, 即在考虑企业本身财务效益的前提下, 还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因考虑环境因素而增加的技术成本、人力成本、设施运营费用, 要考虑潜在隐藏成本 (如废弃物管理、环境保险等) 、或有成本 (如罚款、法律费用等) 以及形象和关系成本 (如公司形象、与监管的关系等) 。主要措施如下:
1、制定兼顾社会效益的投资策略。企业的投资方向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 企业在低碳经济理念的影响下, 企业对内投资时应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提高对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外投资时, 投资活动应该在充分考虑自身发展的前提下, 结合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 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顾及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充分考虑所选择的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相关低碳经济的政策, 密切关注政府支持的新兴产业, 既要考虑目前经济效益, 更要兼顾长期利益。
2、构建低碳投资方案评价体系。在低碳经济环境下, 企业在构建投资方案评价体系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环境成本和效益, 在具体的投资项目选择时, 要综合考虑项目本身给企业、社会所带来的低碳贡献, 考虑项目是否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 在资金营运方面, 低碳经济对企业的影响也表现在对资金的营运管理活动中。在资金营运过程中, 可以添加碳资产周转率作为资金营运评价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碳资产周转速度, 是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净额与平均碳资产总额的比率。碳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碳资产周转次数越多, 企业对碳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当然, 该指标属于相对数, 应与业低碳投入的绝对数结合使用, 这是由于我国还处于低碳经济初期, 企业对低碳投入相对较小, 因此该指标大有可能是碳资产的绝对值小导致的。企业要想保证资金营运过程中的平衡, 就要在资金安排时, 注意合理调配资金, 要减少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引起的罚款, 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同时也能避免企业因破坏环境而失去部分市场份额,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 在利润分配方面, 目前关于企业收益分配的观点主要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对消费者分配等。在低碳经济时代, 在低碳经济时代, 企业的分配不能只考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要全面考虑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生态环境和社会利益, 扩大对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具体措施如下:
1.按比例提取绿色股利。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发展思路, 这为正确处理低碳经济和分配公平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利润分配, 不仅要关注传统的利益相关者, 如:投资者、管理人员、债权人等, 还要关注社会生态环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企业在利润分配时, 可以考虑提取一定比例的股利用于绿色公益金, 即绿色股利。绿色股利可以由于普通股利之前发放, 这种方式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环保意识, 鼓励投资者重视低碳投资。
2.设立绿色专项发展基金。利润分配时将一部分留存收益用于建立绿色专项发展基金, 有利于低碳项目的资金积累, 适当的减少企业的债务风险, 减少融资问题, 保证低碳项目的顺利开展, 促进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
(五) 其他方面,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 不仅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融资渠道、投资决策、资金运营、利润分配方面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企业的财务核算及报表列报、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也需要进行创新, 更要构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保障机制, 保证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顺利进行。主要措施表现在:首先, 传统的企业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成本是实际发生的成本, 并不包括生态环境成本, 比如一次性筷子制造厂反映在财务报表上的成本包括包括锯割、运输和加工木材等成本, 但并不包括因伐木而引起的环保成本;不锈钢厂的财务报表上的成本不会包括后期治理因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成本。被砍伐的树木和破坏的水、空气环境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而这些环境成本需要由企业承担, 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核算就是揭示了企业因破坏生态环境而引发的成本, 并将外部环境成本转化为可计算的成本, 在财务报表中反映, 同时在附注中应增加披露有关企业生态责任信息, 以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其次, 培植低碳的财务管理文化。构建以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为核心的绿色企业文化, 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的保障, 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环保意识的宣传, 使之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培养他们的低碳意识。
总之, 低碳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努力达到的目标, 它是改善生存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选择。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定要尽快适应环境, 充分考虑各项环境因素, 构建低碳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新型管理模式, 并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企业财务管理理念和方式, 从而带动企业经济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的出现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使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加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企业需要正确评估现状, 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在企业的筹资、投资、运营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充分考虑低碳经济的因素, 构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模式, 及时调整财务管理战略, 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梁浩.低碳经济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影响一基于财务环境起点论的分析[J].财会研究, 2010 (15) :47-48.
[2]鞠成晓, 肖文锋.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探究[J].南昌大学学报, 2014 (1) :66-67.
[3]王莉静.浅议低碳经济理念下的财务战略[J].财会研究, 2013 (5) :131-133.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9
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 国家不计利益回报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将资产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整体让渡于高职院校管理者, 由其独立行使法人资格, 自行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对资产经营权、管理权、使用权实行二次分解。由于审计责任的不到位, 必然造成经济管理上的自由泛滥和资产流失的无度。在经济责任的视角下造成国有资产在高校范围内的严重流失。
一、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严重滞后于其发展速度, 国有资产的“过剩”与“不足”矛盾较为突出, 资产流失也较为严重。就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 资产管理法制环境相对薄弱
国家为保障高校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财政部早在2006年就施行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教育部于2012年、2013年也分别颁布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工作规程 (暂行) 》。部属院校资产管理的宏观法制环境得到了逐步优化和规范。而从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搜索, 未能从找到关于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单行法, 相关文件也未确定高职院校是否比照普通高校执行。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必然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即国家投资, 个人管理, 集体享用, 因此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法制环境相对薄弱, 管理国有资产无所适从, 个人管理决策权过大, 集体享用过于集中, 国有资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从而造成很多国有资产毁灭性使用, 资源浪费严重。
(二) 投资者缺位, 监督、检查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力度不够
国家对高职院校进行投资, 并不进行成本核算, 不计投资回报, 管理者不承担具体的受托经济责任, 形成随意性较大的弹性管理。重庆市所属高职院校仅在2006年全国性的清产核资工作进行过资产清查工作, 虽然后来示范建设、教学评估等新增了大量的国有资产, 却未对新增资产进行再次清查, 出现了投资者缺位。政府审计无暇顾及、内部审计独立性受到限制、外包社会审计项目, 受利益驱使, 审计质量有待商榷, 导致高职院校“免疫系统”失灵, 腐败的滋生蔓延。就近几年职务犯罪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甚至高校系列为刑事案件高发区。
(三) 资产管理经济责任不明晰, 问责机制不全, 执行乏力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性缺陷是责任不清, 权利不明, 利益不分, 无论是高校管理顶层的领导者、还是管理中的各级部门, 还是具体化的个人, 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权利、利益界定都不明确, 经济责任不明晰, 不细化, 形成了各个部门都在管, 哪个部门都未真正管;有利益就争, 遇到问题就踢皮球的管理模式。部门责任意识的强弱、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二、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下,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审计的几点思考
(一) 建立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 实行经济责任审计
高职院校建立健全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是贯彻《高教法》、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党的十八大也提出将推行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改革思路。因此要合理确定国有资产管理的事权, 再建立和落实与之相适应的资产管理经济责任制度, 建立一套能将责、权、利统一起来的激励问责机制, 将管资产、管人、管事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对经济责任制确定的“责、权、利”目标进行量化、分解、监督和考核, 进一步落实资产管理的经济责任。
按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根据校内管理层次将各管理层次的责、权、利合理划分, 有效结合, 建立若干层次各级经济责任制, 确定各层次具体责任人员的经济责任指标;签订资产管理责任书, 明确和落实经济责任, 对照指标结合社会效益综合考核责任层次和责任人员业绩, 进而跟进与事权相对应的经济责任审计, 把资产的完好率、使用率等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评价指标, 将审计结果与其经济利益、行政利益直接挂钩, 使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在资产管理的过程中, 既按规定行使权力, 又必须按规定履行责任。
(二) 探索绩效审计
绩效审计系提高高职院校使用教育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有力工具, 在高职院校发展和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审计的过程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教育成本进行归集, 测算出生均成本, 通过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总投入与生均教育成本的对比, 进行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分析, 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方面进行效益评价, 从经济的角度发现教学、专业设置、管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进而进行资源的整合、调整。
(三) 推行管理审计
在国有资产审计过程中, 推行以经济责任制落实为主要审计内容的管理审计。将经济责任分解为日常预算收支经济责任, 经济政策和制度制定与调整的经济责任, 国有资产完整与保值、增值经济责任, 重大支出项目和对外投资的经济责任, 从经济责任的履行完整的展现资产管理的全过程, 资产管理审计就是对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审计。通过过程的审计, 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哪个层次上出现问题, 其上一级必须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改落实, 并可追究相应层次有关人员的责任, 让管理、经济责任、审计有机结合, 从而提高管理能力。
三、结论
国有资产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是其教育行政管理能力的一扇窗口, 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经济责任制, 跟进国有资产审计,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增强资产的管理、运营能力,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用有限的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要:国有资产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是其教育行政管理能力的一扇窗口, 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经济责任制, 跟进国有资产审计,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增强资产的管理、运营能力,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用有限的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经济责任,国有资产,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宋智勇, 郭娟莉.管理审计在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前沿, 2004, (9) .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10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与电子产品的普及, 电子废弃物也日益增长, 如何妥善处理电子废弃物的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电子废弃物 (WEEE) :是指产品已经到达设计使用年限, 需要进行专门回收处理的电子产品, 俗称“电子垃圾”, 主要包括空调、电冰箱、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等通讯电子产品等淘汰品。如果不对这些电子废弃物加以管理循环利用, 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人体健康危害等, 更是对现有资源的大大浪费。针对这一问题, 国外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较具代表性的就是欧洲的法国, 美洲的美国以及亚洲的日本这些发达国家。法国在政府的引领下主张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原则就是“谁生产、谁销售、谁使用, 谁就负担相关环保费用”。提倡由制造商、零售商、消费者分别承担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成本。而美国在上世纪末政府就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限定。鼓励各州对电子废弃物进行政府干预, 极大促使了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同时作为我国邻国的日本也相应制定出台了《家用电器回收法》。该法的颁布,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制造企业在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主张由电子产品企业解决电子废弃物回收, 处理或再利用。总之, 世界上发达国家对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的历史远远早于中国, 中国在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
近年, 我国加大对电子废弃物的重视程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再利用的进程。针对湖州市, 其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问题也日益严重, 尽管出现了一系列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系统, 初步形成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但是, 实施逆向物流首要的关键问题是选择和确定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和体系, 如何建立一个标准的适合湖州本地的模式将决定其逆向物流运作的绩效。因此构建了一个符合湖州现状的联合回收模式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也成为本文所研究的关键。
2 湖州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
2.1 湖州市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的现状
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也就是将不规范的次品, 达到使用年限所报废的废品以及满足不了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所淘汰的产品从消费者手中或从市场上反方向流到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的过程。简而言之, 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的开始, 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
在湖州, 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发展一直显得十分落后。对参与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个主体之间存在各自为政, 缺乏循环经济意识等一系列问题。电子制造企业致力于对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一直以来只负责电子产品单向的输出。而消费者在这一环节也显得十分被动, 在电子产品使用年限到期或淘汰后直接作为普通垃圾丢弃。
因此, 目前在湖州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体系尚未成型。混乱的市场秩序, 被动的环保意识都是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虽然在湖州是周边存在着参差不齐的回收组织, 但总体呈现先规模小、层次低、经营落后等不足。电子废弃物部分回收后只是在零件方面进行简单的物理分拣, 重新加工后又直接流回市场。同时, 电子废弃物回收中所涉及到的种类也十分单一, 进一步拉慢了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的进程。
而生活中消费者对废旧家电的处理大多数是由个体回收商贩进行回收, 如图1所示。
注:拆解处理企业可能是生产制造商或销售企业, 也可能是二手市场。
2.2 湖州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 就目前湖州市的电子产品回收的市场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规章制度、回收体系尚不健全。
解决电子废弃物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专项立法。近年来, 湖州虽已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电子废弃物的法规条例, 但电子垃圾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 存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等问题。而由于制造商、政府机构和消费者之间未能达成一致, 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立法工作陷入了困境, 而相关法律也将延期出台。使得湖州地区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无章可循进而导致混乱局面。
(2) 缺少能进行全程回收处理电子废弃物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经实地考察, 了解到湖州市逆向物流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缺少一系列能承担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企业组织, 以个体经营回收为主。
(3) 现有的企业规模较小, 技术落后。
由于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企业规模和技术的限制, 往往有其局限性。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处理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工艺。初期投入较大, 资本回收时间长。受企业规模影响, 湖州市目前主要采取物理方法, 未进行完全拆解和完全深度处理。且在运作过程中会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 循环经济视角下湖州市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关键因素分析
循环经济视角下影响湖州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的关键因素首先应该考虑到环境污染和成本-收益的因素, 其次还要考虑到法律因素、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因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原则以及应该解决的因素。根据实际调研情况而看, 企业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 在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中必须考虑以上五个关键因素。
3.1 环境污染因素
湖州目前的市场情况看, 电子废弃物回收市场主要集中在湖州莲花庄、湖州颐高数码广场, 这两个地方的回收市场整体秩序混乱。据了解, 个体商家对于回收而来的电子产品没有统一的处理, 这样必然会导致回收来的电子废弃物没有经过科学的加工处理就流向社会, 进而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 在电子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过程中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 必须考虑环境污染这一问题。
3.2 成本-收益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讲“成本-收益问题”就是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 对于电子企业来说, 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使得企业节约成本。就湖州目前的逆向物流发展情况看, 尽管莲花庄、颐高数码广场回收市场有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回收规章制度, 也没有制定相对比较公平的回收费用标准, 导致买卖双方不能利益问题得不到权衡。因此, 不管是个体商户还是电子废弃物回收企业, 如何实现成本-收益最大化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3.3 法律因素
电子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越来越引起各方重视, 防止电子废弃物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政府应当加大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十五”期间制定一系列与电子废弃物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废旧电脑等电子废弃物管理办法》等, 湖州市政府应当推进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 促进湖州市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正规化和法制化, 将电子生产商的责任延伸, 强制性地要求生产商将产品进行回收。
3.4 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
逆向物流网络中的不确定性比传统的正向物流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要复杂的多, 不仅要考虑市场对产品需求的不确定性, 还要考虑到消费者地域分散导致废弃电子产品产生的时间、地点、数量和废旧程度的不确定性, 这样使得回收很难一次完成。其次, 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数量和种类不同, 也会造成回收成本的不确定性。再者, 循环过后的需求市场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回收产品产生的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 从而增加了逆向物流网络的运营风险。
3.5 逆向物流网络设计原则以及应该解决的问题
在构建逆向物流网络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整体最优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成本与服务优化原则、经济性原则与正向物流网络相协调原则, 在逆向物流网络设计中应该遵循这几个原则, 结合物流节点的布局、回收物品的运输、回收物品的拆卸、回收物品的库存和逆向物流的运作方式这五个问题进行逆向物流网络设计。
4 循环经济视角下湖州市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治理与优化
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实际上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 它需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和各类回收企业组成一个层次化分工明确的回收系统。当然, 建立适合湖州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不仅仅是零售商和消费者的责任, 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和湖州市政府同样负有责任。结合实地调研, 针对湖州市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实际情况, 提出五点治理与优化的策略。
4.1 政府完善监督机制, 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2008年8月20日国务院第23次常务会议通过《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此条例保证了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有法可依, 推进废旧电子产品的产业化处理。在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道路上, 湖州市政府应遵循“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 使得电子产品制造商成为电子废弃物回收的首要责任人。对于不具备回收处理能力个体商户或者企业, 严禁他们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对于超过使用年限的电子废弃物, 禁止出现在市场上, 必须由生产商或者销售商进行回收, 再交由专业化公司处理。加大监督力度,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将电子废弃物直接填埋或焚烧处理。同时, 考虑到湖州市的实际情况, 政府可以给予消费者一定的奖励, 以提高消费者协助电子废弃物回收的积极性。
4.2 全面推广EPR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全面推广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既遵循了生态规律, 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 又体现了“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该制度的实施, 不仅让生产者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负责, 而且还要求其对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负责。生产者在实施生产行为与享有环境权的同时承担延伸责任, 既体现了生产者环境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也体现了国家对社会公众环境权的保护。针对生产责任延伸制度中的责任环境经济学家托马斯 (Thomas Lindhquist) 提出EPR设计中生产者须承担的五个责任, 即环境损害责任 (Liability) 、经济责任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信息披露责任 (Informative Responsibility) 、所有权责任 (Ownership) 、物质责任 (Physical Responsibility) , 这五个责任关系图见图2。
4.3 鼓励电子产品制造商开发绿色环保产品
首先,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倡导电子制造业进行绿色生产。其次, 政府和社会应该大力支持和引导电子制造企业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 建立以绿色生产为主体的生产模式, 帮助企业树立循环再生理念。其次, 政府应对生产绿色电子产品的企业实施补贴、减税减息政策,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再者, 应该引导生产企业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 调整自身内部结构, 通过科技创新技术, 采用环境友善的材料和工艺, 进行生态设计, 从而来实现企业经济新增长。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 在生产回收过程中做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
4.4 投入资金、人才、物力, 提高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技术水平
湖州市政府应当建立专项经费, 大量引进人才, 投放各方物力积极推动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组建科研攻关小组, 对电子废弃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争取在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由单一的物理拆解向化学提炼迈进, 由低层次的再利用向高层次的循环升华。坚持科技创新, 人才强市, 打造先进的电子废弃物处理的技术水平, 进而为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提供保障。
4.5 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网络平台
与正向物流不同, 几乎没有企业会对逆向物流进行物流过程的全程跟踪。电子产品行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企业通常对逆向物流不够重视, 所以信息系统的应用并没有普及到这一流程中。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整个过程中同样应该配有相应的信息系统, 对其做必要的跟踪及记录。将物联网全面建设起来, 结合废旧电子产品的逆向物流体系网络的建设, 使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面顺畅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
5 结论
区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及优化的发展, 推动着社会建立一个标准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该体系的普及, 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成, 对环境的保护也有划时代的意义。我们明确了在循环经济视角下, 要解决我国废弃类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的决定性意义。关于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现有研究不够。如何实现电子废弃物的有效回收仍是重要课题, 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面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如何进行有效的政策回应, 实现以循环经济为发展导向的系统建构, 进而构建高效率、低污染的区域创新系统意义重大。而学者对这方面研究成果不多, 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而现在还没有一套针对湖州地区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模式出台, 本文将综合国内外先进地区, 结合湖州当地情况提出了适合于湖州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模式的治理与优化方案, 有效提高区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效率, 在环保与经济、社会效益上获得“双赢”。
摘要:在提倡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 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物流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结合电子废弃物的特征, 从湖州市的基本现状出发, 分析了循环经济视角下湖州市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关键因素, 研究了政府在区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管理政策。最终提出了区域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的治理与优化的方案, 并对湖州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电子废弃物,逆向物流,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兆华, 尹健华.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与资源化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12) .
[2]管爱国.增强责任意识, 加快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发展[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0, (08) .
[3]王月卿.电子废旧物回收的逆向物流网络规划研究[D].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1, (03) .
[4]尚辉良, 陈娴, 傅江, 周全法.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现状和ERP制度管理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 2011, (14) .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11
语言经济学 (Economics of Language) 最早由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 Jacob Marschak 于 1965 年提出。它是继语言与文化这一研究热点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一个跨语言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学科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经济学揭示了语言具有经济学本质的东西:价值 (Value) 和效用 (Utility);费用 (Cost) 和效益 (benefit),其主要的理论观点包括:
第一,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它既有先习得的母语,也有后习得的第二语言。语言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是人们足以获得其他本钱 (知识和技能) 的本钱。语言作为本钱,它实际上是补充或取代人类的其他本钱 (知识和技能)。
第二,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语言经济学理论认为,人们决定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甚至让自己的子女从小就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部分原因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即考虑到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的“投资费用” 和学成语言后的“投资预期效益”。
第三,使用体现经济价值,语言的经济价值有高低之分。语言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们在语言的帮助下完成某项工作,从而获得经济效益;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项职业或参与某项活动,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语言在劳务市场中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此时受雇者的外语熟练程度越高,其身价越高;用外语工作的经验越丰富,待遇越好。
二、语言经济学和商务英语的关系
商务英语是指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是普通英语社会功能的变体,其目的是沟通商务信息、营造商务氛围、促进与英语语言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从语言经济学研究商务英语的原因在于两者存在共存发展的紧密联系。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人类居住环境的语言维度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在跨国公司,即使在一些独资企业也出现了员工构成多国籍、多语言化的倾向。在经济学上,网络外部性是指某一商品的消费所产生的效用随着该商品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增加,语言也具有这种网络效应,在一个成分互补的社会网络内,越多的人分享,效用越高。可以说,商务英语的使用人数越多,就会带来越多的收益,商务英语的推广必将带来全球经济的繁荣。
第二,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迫切需求,业绩与薪酬挂钩的企业激励机制,也促使纯英语学习者着手寻求新的出路。而商务英语则是彻底将英语从一种语言交流工具蜕变为使用者独具特色的一种生存技能。
第三,高科技带来的技术进步迅速渗透到商业的各个环节,国际贸易中的 B2B 交易、电子商务、网上谈判、远程结算、无纸报关等新的贸易方式开始引领一场现代化的商业变革。而这些跨国交易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托商务英语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商业环境呼唤商务英语必须紧随其上。
三、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
基于语言经济学规律商务英语的有效教学认为教学是一种经济投资,关注的是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均衡发展。商务英语有效教学的“效”,可以概括为课堂教学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通过教学活动取得某种结果,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求,它所关注的是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还要求教学效果与预设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并且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有效率”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下面笔者以商务英语翻译课程为例,简要解释如何利用语言经济学指导有效的商务英语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翻译素材多以文学性文本翻译为主,缺乏真实性翻译材料,无具体职业指向性。翻译练习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由于缺乏应用文本,如广告宣传语、产品介绍、商务信函等的翻译实践,学生商务英语翻译实际运用能力低下。因此,翻译教学难以实现预期目标,学习者的劳动付出和收效之间的比例失衡,向社会输出的“产品 ”不符合社会市场的需要,语言的使用价值降低,直接结果是学生难于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商务英语的学习也就不能取得一定的收益。要解决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尴尬局面,教师必须思索教学的投入产出的效益问题,通过分析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着手,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提高教学的经济效益。
总之,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有用人才是教育事业的长效之举,而从纯经济学角度看,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是人们行为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因此必须不断研究商务英语教学的最佳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安排教育资源的配置。
参考文献:
[1]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2):135-140:77-81.
[2]许其潮.语言与经济: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7):4.
[3]陈新仁.试探经济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行[J].外语学刊,1994,(1):8-12.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外语经济学视域下的ESP人才培养模式” 14SB0384 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 篇12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用工模式, 即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并承担雇主责任, 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签立劳务派遣协议, 劳务派遣单位将派遣员工派遣到用工单位进行工作。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一次确定了劳务派遣的合法地位, 明确了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之间的责任和义务。该法实施后, 一方面, 劳务派遣管理进入法制化时代。首先, 将人才派遣、劳动派遣、劳动力派遣和人才租赁等统一称为劳务派遣, 将劳务派遣与非标准用工、人事代理、劳务中介和劳务外包区分开来。其次, 严格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按月支付劳动报酬。雇佣式派遣取代登记式派遣。最后,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也适用于劳务派遣, 雇佣关系趋向稳定、长期化。另一方面, 给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挑战。首先, 派遣员工在不同用工单位之间流动, 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加大了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难度。其次, 长期形成的“招人不用人, 用人不管人”的管理理念导致用工单位的差别管理甚至歧视管理, 派遣员工的激励处在低水平阶段。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将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管理学研究者认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包括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经济契约也称法律契约, 是企业与员工在谈判、协商基础上订立的对双方权利和责任的进行约束的文本契约, 表现为劳动合同形式、企业规章制度等形式。心理契约是雇用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 (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组织惯例约定的) 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Rousseau等将心理契约内容划分为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交易型心理契约指雇员追求经济的、外在需求的满足, 它是稳定的、无弹性的;关系型心理契约指雇员追求社会情感方面需求的满足, 它是动态的、有弹性的。心理契约研究进展表明随着社会分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员工的心理契约内容发生变化, 突出表现在对就业竞争能力的需求。这样心理契约的内容为交易型、关系型和发展型的三维结构。
二、劳务派遣经济契约的特征
劳务派遣经济契约是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经过协商、谈判,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约定三方的责任和义务, 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来调整三方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三方当事人、两份契约”的形式。三方当事人指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三方, 两份契约指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 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1. 多重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形式上的“两份契约”却包含了三重劳动关系。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是该单位的正式员工, 却不在劳务派遣单位从事具体的生产工作, 双方具有一定的法定劳动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了双方的劳务关系, 与以物为标的的租赁不同, 劳务派遣的租赁对象是人力资本, 受到《劳动合同法》和《合同法》共同调整;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但在用工单位从事生产或管理等工作, 双方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
2. 雇佣和使用分离。
人力资本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通过用人单位雇佣和使用实现其功能。劳务派遣用人单位雇佣不使用, 用工单位使用不雇佣, 即雇佣和使用分离。从劳动关系期限分析, 雇佣强调的是稳定、长期的劳动合同关系;使用强调的是过程, 劳务派遣使用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对某个派遣员工的劳动关系期限来说, 雇佣期限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使用期限, 即雇佣期限等同使用期限或雇佣期限等于不同用工单位使用期限的集合。
3.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发生多次分离。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划分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的四维结构。按照经济契约的形成阶段将劳务派遣过程划分为未签订契约阶段、劳动合同阶段、劳务派遣协议阶段和劳务派遣协议终止阶段。在劳务派遣过程中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发生了多次分离:在未签订契约阶段, 派遣员工具有完备产权, 产权权能没有发生分离。在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阶段,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发生第一次分离——派遣员工保留所有权和收益权, 人力资本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转移到劳务派遣单位。在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阶段,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发生第二次分离——派遣员工保留所有权和收益权, 劳务派遣单位保留处置权和收益权, 并将使用权和收益权进一步转移到用工单位。在劳务派遣协议终止阶段, 派遣员工回归劳务派遣单位, 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发生第三次分离——派遣员工保留所有权和收益权, 用工单位归还使用权和收益权。
三、劳务派遣心理契约的特征
与经济契约“三方当事人、两份契约”的表现方式不同, 心理契约表现为“三方当事人、三份契约”, 即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三方对彼此责任和义务的主观理解。
1. 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
劳务派遣三方存在着短期使用和长期雇佣的现象。用工单位短期使用派遣员工的行为, 使得双方的心理契约以交易型为主导;劳务派遣单位长期雇佣派遣员工的趋势下, 雇佣双方更关注长期的、稳定的合作, 以关系型为主导。同时, 在长期雇佣下, 派遣员工更关注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 心理契约就突出地表现为发展型。
2. 派遣员工的就业竞争能力是核心内容。
派遣员工在不同的组织间流动的依据是其就业竞争能力, 并且劳务派遣单位的发展取决于派遣员工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因此, 派遣员工是否通过努力, 主动地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劳务派遣单位是否为派遣员工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成为雇佣双方心理契约的核心内容。
3. 职业忠诚和组织忠诚的分离。
传统组织形式下, 员工通过对组织忠诚换取长期的就业保障。劳务派遣模式下, 派遣员工的职业忠诚和组织忠诚出现了分离, 通过对用工单位的职业忠诚和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组织忠诚来换取长期的就业保障。尹虹艳的实证研究表明, 派遣员工对用工单位的职业忠诚显著高于组织忠诚。在用工单位的组织中, 派遣员工的职业忠诚占主导地位, 即派遣员工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任务;而派遣员工不是该组织的正式成员, 弱化了组织忠诚。而在劳务派遣单位的组织中, 派遣员工的组织忠诚占主导地位, 派遣员工是该组织的正式成员, 双方更关注长期、共同发展;派遣员工不从事该组织的日常工作, 弱化了职业忠诚。
4. 心理契约违背和破裂的预期提前。
从社会认知角度分析, 由于整个社会对劳务派遣缺乏了解、误解甚至歧视, 派遣员工在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经济契约前已经产生了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的预期。从组织角度分析, 派遣员工在不同组织中流动, 劳务派遣单位的雇主责任是相对稳定的, 然而不同用工单位对责任、义务的理解和执行上存在差异, 派遣员工自然地对各用工单位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比较。另外, 每个组织都有特定的符合组织和员工利益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派遣员工在多组织间流动时也存在着对各组织文化的比较, 比较的差异往往造成心理契约违背和破裂的预期提前。
5. 短期派遣和连续用工派遣的心理契约存在差异。
短期派遣员工希望通过明确的工作绩效获得合理的回报, 完成工作任务后就回到劳务派遣单位等待再次派遣, 这样, 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心理契约突出地表现为交易型特征, 心理契约不稳定。连续用工的派遣员工比短期派遣员工在心理契约上具有相对稳定性, 与短期派遣不同, 连续用工派遣下, 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的关系相对稳定, 表现为心理契约不仅具有交易型特征, 还具有关系型特征。
三、劳务派遣管理的思路和模式
在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将经济契约的激励功能和心理契约的激励功能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对派遣员工的最大激励, 以实现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三方“共赢”的全面、持续的发展。首先, 细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管理职能。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职能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和职业生涯管理;用工单位的管理职能包括:日常管理、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其次, 根据派遣员工的个体差异性和派遣期限选择不同的经济契约和心理契约的结合方式,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的派遣员工实施权变式管理。再次, 设计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制度和合理的人才引进、退出机制来实施经济契约的激励功能, 通过构建组织文化、职业生涯设计和员工参与来实施心理契约的激励功能。最后, 劳务派遣管理的动态性和连续性。
1.权变式契约管理: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的派遣员工实施权变式管理。Stephen P.Robbins将职业生涯划分为探索期、建立期、职业中期、职业后期和衰退期。按照组织对派遣员工在经济契约与心理契约的关注程度划分为四种结合方式:
(1) 探索期的派遣员工。采用低经济契约——低心理契约的结合方式。由于目前对劳务派遣的社会整体认知水平不高, 探索期的派遣员工往往产生不现实的职业预期。同时, 探索期的派遣员工没有形成职业忠诚和组织忠诚的观念。这就加大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风险,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应及时引导派遣员工的就业观念, 引导失败则立刻中断雇佣和使用关系。
(2) 建立期的派遣员工。采用低经济契约——高心理契约的结合方式。建立期是派遣员工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的阶段, 也是其职业忠诚和组织忠诚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派遣员工心理契约表现为关系型特征 (渴望得到劳务派遣和用工单位的认可) 和发展型特征 (追求就业竞争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的满足) 。劳务派遣单位可以采用与派遣员工共同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式满足派遣员工发展的需要, 用工单位为其提供丰富性工作, 构建良好的人际环境来促进派遣员工就业竞争能力的提升。由于派遣员工学习能力不同, 以及对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认知水平不同,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采用低经济契约的激励来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和使用成本。
(3) 职业中期的派遣员工。采用高经济契约——低心理契约的结合方式。职业中期的派遣员工具有职业忠诚度高、组织忠诚度低的特征, 即派遣员工具有一定的就业竞争能力, 清楚自己在人力资源市场的价值, 对组织的依赖性低, 心理契约关注于交易型内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可以通过工资、福利的调整对其进行激励 (采用效率工资的调整使其工资、福利待遇高于人力资源市场的工资水平, 采用绩效工资的调整使其工资、福利待遇与组织绩效挂钩) 。另外, 通过建立长期雇佣关系来实施激励 (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经过协商, 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双方建立长期雇佣关系;用工单位与符合组织需求的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双方由使用关系转为正式雇佣关系) 。采用低心理契约以降低派遣员工离职给组织带来的成本, 激励失败则及时终止雇佣关系和使用关系。
(4) 职业后期的派遣员工。采用高经济契约——高心理契约的结合方式。职业后期的派遣员工具有职业忠诚度高, 组织忠诚高的特征, 即派遣员工具有较高的、稳定的就业竞争能力, 与劳务派遣单位建立信任的关系。由于职业后期的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之间的心理契约表现为关系型特征, 劳务派遣单位一方面通过采用派遣员工参与组织利润分享的方式加强经济契约的激励;另一方面, 采用派遣员工参与组织管理的方式实施心理契约的激励。职业后期的派遣员工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心理契约同样表现为交易型特征, 可以采用职业中期的派遣员工的激励方式。
(5) 衰退期的派遣员工。采用低经济契约——高心理契约模式的结合方式。衰退期的派遣员工更关注组织的认同和尊重。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采用高心理契约的激励提高其归属感和认同感, 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作用。处于衰退期的派遣员工, 由于其就业竞争能力不断下降, 采用低经济契约的激励以降低用人成本。
2.动态式契约管理
(1) 招聘和培训。招聘的关键在于信息的传递。需要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客观真实地传递明确的信息, 劳务派遣单位应详细地解释劳务派遣的运作方式及优势, 打消求职者的误解;求职者也要将个人需求传递给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劳务派遣的培训不仅要满足用工单位岗位的基本需要也是提升派遣员工的就业竞争能力的需要;劳务派遣单位立足于培养人才市场需求的通用型人才, 用工单位的培训满足岗位的特殊性要求。组织文化的培训是为了修正和加强心理契约, 初步构建派遣员工职业忠诚感和组织忠诚感。劳务派遣单位是人才服务机构, 需要设计共同发展、服务性、实现三方共赢的组织文化。用工单位需要将公平竞争纳入到组织文化设计中, 协调好正式员工与派遣员工的关系, 为派遣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
(2) 绩效和薪酬。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提供的工作绩效反馈信息和派遣员工自评信息, 对派遣员工工作表现进行绩效考评。用工单位需要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设定合理的可量化的指标作出评价。派遣员工的自评信息也是绩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自评信息是在与正式员工比较得出的, 反映了派遣员工渴望得到公平对待的心理需求。劳务派遣单位需要建立绩效考核的审查与申诉系统, 保证派遣员工享有申诉的权利。合理的薪酬制度有利于加强心理契约的激励, 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可以根据组织成本状况和派遣员工的就业竞争能力来选择不同的薪酬结构以满足派遣员工不同层次的薪酬需求, 以实现薪酬的有效激励。
(3) 职业生涯。 (1) 劳务派遣单位的纵向加横向的双向职业生涯设计。
双向职业生涯设计是在传统的基于职位、薪酬提升的组织职业生涯设计基础上根据派遣员工跨越多组织的特点做出纵向加横向的职业生涯设计。劳务派遣单位通过招聘、培训选择符合A用工单位需求的派遣员工, 将其安排到b工作岗位。根据派遣员工工作绩效的结果, 将就业竞争能力得到提升的派遣员工进行培训, 将其安排到B用工单位的a工作岗位。同时, 劳务派遣单位也可以根据派遣员工尝试新工种的意愿, 对其进行培训, 将其安排到工种不同的C用工单位。这个过程中, 派遣员工薪酬和职位得到提升, 也满足了派遣员工尝试丰富性工作、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心理需求。由于派遣员工在能力、工作态度上存在差异, 需要设计派遣员工的退出机制。将不符合B用工单位a工作岗位工作需要的派遣员工, 下派到A用工单位的b工作岗位, 若仍不符合需要, 则及时终止雇佣关系。
(2) 用工单位将派遣员工纳入组织内职业生涯设计——正式员工的退出机制和派遣员工的转正机制的结合。
用工单位将正式员工由a工作岗位下调到b工作岗位;通过工作绩效对比, 如果派遣员工能力符合a工作岗位需要, 将c工作岗位上的派遣员工上调到a工作岗位。用工单位与派遣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与不符合岗位需要的正式员工解除劳动合同。通过设计正式员工的退出机制和派遣员工的转入机制, 既满足了派遣员工长期雇佣的心理需要, 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组织环境, 有利于提升派遣员工的就业竞争能力。
3.开放式契约管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沟通、鼓励员工参与和建立反馈机制的措施, 将心理契约明晰化, 进而达到修复和维护心理契约的目的。
(1) 沟通。劳务派遣的组织形式跨越了单一组织边界, 沟通具有跨组织的复杂性。从劳务派遣“三方当事人, 两份契约”的契约关系分析, 劳务派遣存在两个管理主体, 并且管理职能具有交叉性, 劳务派遣单位是实施有效沟通的“桥梁”。在劳务派遣管理中, 实施有效地沟通必须强调沟通的过程性, 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职业生涯管理全过程。
(2) 员工参与。员工参与能很好的激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满意度。其管理学概念是指员工参与组织制度的制定, 组织的管理, 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建设等, 使员工成为自己的主人, 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感。现阶段, 国内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主要是通过工会来实现, 《劳动合同法》赋予工会更广泛的权利。因此, 加入工会组织是提高派遣员工的参与度的重要方式。与单一组织不同, 派遣员工同时存在于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会组织和用工单位的工会组织中。派遣员工通过加入劳务派遣单位的工会, 满足其追求民主、长期发展的心理需求;通过加入用工单位的工会, 满足其追求公平对待的心理需求。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要积极与工会展开合作, 发挥工会在调整劳动关系上的优势, 同时工会要积极转变职能, 切实维护派遣员工利益, 提升派遣员工参与程度。
参考文献
[1]魏峰李燚张文贤: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的新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5, 8 (10)
【经济学视角研究管理】推荐阅读:
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论文07-03
信息化视角的农业经济发展创新研究论文07-15
礼仪的经济学视角分析09-06
经济视角09-13
经济视角07-19
低碳经济视角08-27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论文10-05
经济研究管理12-17
经济管理研究05-29
经济社会学视角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