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研究方向

2024-05-21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精选9篇)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 篇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管理方向在职研究生

专业优势

在职申请硕士学位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入改革,加入WTO后与国际惯例接轨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及组织所认识,企业决策者开始认识到运用经济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可以大大减少项目的盲目性,减少项目中种种失误带来的巨大损失。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既了解政府经济管理又懂得企业经营管理,既了解宏观经济又懂微观经济,既了解中国国情又懂国际惯例,既了解计划又懂“市场”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大学。经济学院已有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并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拥有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形成了本科、研究生、博士多层次、高水平的办学模式。

经济学院建院基础的经济系创建于1974年,是北京市各大院校中建立经济系最早,也是师资力量最雄厚的院系之一。目前是中国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贸系和国民经济系三个教学单位,建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所、世界贸易组织(WTO)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流通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品牌研究中心等6个科研单位。同时,还建有一个经济运行和国际贸易实验室以及一个信息资料中心。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有关规定,经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批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特举办在职研究生课程班。010-65951908。

/ 3

【课程优势】 一流学府、专业平台;

优势专业、全国领先;

核心师资、权威课程;

实战教学、资源独享;

论坛讲座、搭建人脉。【培养方向】

以培养经济与经营管理高级人才为目标,打造复合型高素质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产业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流通经济理论基础,具备高层次管理思维和技能,在各类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它机构从事经营管理、市场分析、投资分析、国际商务,结合中国经济形势的需要培养具备文化产业管理专门知识与政策分析能力,掌握国内外文化产业新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具有较宽知识面的复合型、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节假日上课;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 3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3、报名费200元,学费15000元、教材资料1000元(两年)。

【课程设置】

学位课: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公共课:产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管理,商品流通理论与实践,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专业课:高级财务管理,营销传播与策划,零售商业经营管理; 专业论坛:新媒体经济,现代商业技术;

注:每年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新“研究生培养方案”及趋势调整设置。【证书授予】

1、按教育部规定,完成该研究生班学习课程,经考试合格者,颁发经济学研究生课程班证书,证书加盖校长签名章、学校钢印和红印;

2、符合申硕条件的学员可申请硕士学位。

/ 3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 篇2

一、企业财务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1) 明确市场的发展方向

国内庞大的经济市场是企业间相互竞争和厮杀的地方, 是实现优胜劣汰的地方, 企业所制定的所有方法和发展目标都要通过市场的运作来实现。企业想要获得比较长久的发展, 所制定的财务经济管理体系就一定要有的放矢, 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总的方向, 才能更好的在市场中立足。

(2) 掌握科学的财务经济管理方法

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中, 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是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制定与之相应的财务经济管理和信息管理犯法和措施, 注重及时对企业的经济预测、测算和平衡等, 最终实现企业管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协调。

(3) 严格遵守社会诚信机制

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一定要遵纪守法, 严格遵守市场经济中的惯例和规则, 为自身建立起诚实、可信的企业形象, 从而获得市场的欢迎, 赢得消费者的支持与信赖。

(4) 收集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收集和整理企业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 因为这些数据和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 在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之后, 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借鉴价值。因此, 企业所收集到的财务会计资料还要确保其准确性和真实性。

二、加强企业财务经济管理的措施

(1) 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力度

企业的资金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切的经营活动都要建立在对资金的使用上, 因此企业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力度, 强化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自己的使用控制, 减少库存现金和应收账款的额度,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可以产生重要的存进作用。

(2) 提高企业的财务经济管理意识

如果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就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经济管理意识, 建立科学全面的财务管理观念。发挥企业管理层的模范带头作用, 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前进行分析和预测, 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要让企业的群体员工树立财务管理的意识, 赢得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从而确保财务管理中各项职能的顺利实现, 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进程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中, 信息化的普及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也要加快信息化的进程。将计算机财务软件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经济管理之中, 促进了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进程。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 明确企业在财务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财务软件, 对企业的财务经济进行强化监督与控制, 从而最终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

(4) 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当今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企业的财务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因此加强企业财会人员的素质建设, 通过推行新的财务政策、鼓励员工接受再教育、掌握最近的知识等方法和手段, 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财会人员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这对于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5) 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全面的管理

为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因此应对企业的财务预算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企业应建立一定的科学组织结构, 分别对编制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预算的调整等工作, 具体尽心操作和管理。这样有利于实现责任到人, 确保各项财务工作的具体落实, 防止出现偏差, 减少企业的损失。

三、企业财务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

(1) 实行知识化的理财方式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 未来的企业财务经济管理必然是一种知识化的管理, 知识含量将会称为企业财务经济管理体系是否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因此企业的的财务经济管理人员必须要牢固树立知识化的理财观念。

(2) 实行信息化的理财方式

市场经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因此全面并及时掌握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关的信息对于引导企业的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 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 更是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 这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 坚持竞争与协作相统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单纯的竞争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觉“吃不消”, 并且也没有极为明显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更多企业选择了在竞争中的相互协作。一方面,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加剧了市场的竞争, 如果企业抢占了信息和知识的共享, 那么就会获得竞争的优势;另一方面, 随着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行, 又必然要求各企业之间要相互进行沟通和协作, 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经济管理, 并将其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本文主要是从企业财务经济管理的内容、措施和创新三个方面来对其加以研究的。

关键词:企业,财务经济管理,内容,措施,创新

参考文献

[1]钟德金.对企业财务经济管理的探讨.企业研究, 2012, (22)

[2]魏厚红.探讨企业财务经济管理中的问题及创新.财税论坛, 2012, (1)

[3]刘久林.论现代企业财务经济管理的目标.中国商界.2010, (9)

[4]廖锦章.浅谈现代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中国商界, 2008, (6)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 篇3

【关键词】政府经济管理;绩效;问题;措施

政府绩效管理指的就是进行政府绩效评估,应用科学的方法、标准、程度,尽可能准确的评价政府机关的业绩、成就、实际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措施对行政管理水平进行改善和提高,主要包括绩效评估、管理、监察。强化政府绩效管理促使政府提高成本、服务、效率、责任意识。

一、政府经济管理占用和耗费的资源核算

为了对政府在提供给社会服务和达到经济管理目的的过程中占用和耗费的社会经济资源进行检验,明确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效率和社会效益,也就是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需要核算和分析开展经济管理社会活动的成本,对政府的经济管理活动是否增加了社会财富和经济效益进行衡量。

二、对政府经济管理消耗资源的分析和评价

(一)评价人力资源的耗费。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政府官员的比例上升很大。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政府官员的数量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多出很多,主要是体现在政府管理职能的恢复和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等方面,例如,原来的社会保障和治安等问题时由非政府组织承担的,现在是由政府组织承担,增加了人才的需求。此外,因为政府调整了组织管理的结构,例如增强了政府维护社会市场秩序的职能,致使需要的金融监管、财务通讯、工商管理的人才增加。人力资源增加了,在办公费用和其他方面的开支也会增加,进而社会进行经济管理活动增加了占用和消耗的资源。还有就是官员增加了,致使政府进行经济管理时组织和个人角色对口之间出现了矛盾,所以有些人就会敷衍了事,导致经济管理的效率降低。

(二)支配社会经济资源。在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支配的财力资源逐渐下降,可是官员与民众的比例上升,促使政府为了维持正常的经济管理活动将支配资源的自用比例提高,所以政府反馈给社会的可支配的资源降低。提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速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积极的推动政府转变经济管理的职能,并对政府的组织制度进行完善,可以有效的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效率,促使政府为政有效,确保政府实现经济管理的目标。以此为基础,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活动时的改革方向就是分权和市场,创新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有效的将政府的决策和执行能力提高。

(三)政府综合评价经济管理。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进一步改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政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资源利用率,同时随着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源,耗费和占用的社会经济资源也在不断提高,即使提高了经济管理的效率,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转变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创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制度是大势所趋。

三、强化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措施

(一)加强绩效管理的立法工作。法律可以保障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通过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政策和立法进行完善,促使我国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更加的规范、制度化、常规化。首先要从法律上确认经济管理绩效的地位,促使所有的政府都可以进行评估工作,以此提高经济管理的水平。其次从法律上树立的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权威性,明确绩效管理部门的调查、评估权力,同时可以及时的传递和反馈评估的结果,从根本上对政府的管理进行改进。最后还要清理现行的相关制度。

(二)对评估机构进行完善。建立完善有效的评估体制可以大大推进评估事业的发展。首先,要成立一个综合性和权威性的评估机构,接着以此评估机构为主体,设置三个相互协调的分支机构:政府内部评估机构、专业评估机构、企业和公正评估机构。

(三)引进企业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引进公民参与的机制及解决了评估主体多元化的问题,也体现出了民本意识。评判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最好裁判就是公众。政府经济管理绩效本身就是为公众服务。对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进行改进可以得到公众的关注和参与,而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一定会对政府经济管理绩效的改进有帮助。首先,公众的参与表明公众可以对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提出要求,监督和协助政府负责自己的开支、行为和承诺。从经济管理绩效的角度来说,公民的积极参与促使政府运作和努力的目标就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并实时接受公众的监督。

(四)对经济管理绩效的评估信息保真机制进行完善。开展经济绩效管理的基础就是合法和完善的评估资料。经济绩效管理需要大量的信息,涉及的部门也很多,信息来源也很多,操作起来有难度。首先对绩效评估依据的各种信息资料的合法性来源进行完善,所以确保评估依据的信息是合法和真实的,要树立法治行政的理念,依照各种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还要和政府机构的改革相结合,将统计部门归为中央管理。接着还要组织专门的量,对全国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信息。

四、结语

通过上述论述,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成本,可是并没有提高管理效率,自用资源的上升,相对来说占用和耗费的社会经济资源上升,所以经济管理绩效的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我国政府一定要从立法、评估机构、参与机制、信息保真机制方面进行改善,加快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石朋.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绩效管理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0(20).

农村经济管理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管理探讨

1基本概念及内涵

农村经济管理可以直接理解为以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为根本依据来进行的自觉的、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

农村经济管理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自觉、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其根本依据就是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其基本前提是确定生产发展目标;其管理过程就是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主要是由于自然资源匮乏、管理人才层次落后、信息网络不发达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生产效率低下、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状况。

深刻理解农村经济管理的实质,把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要素,是推动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前提。

2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弊端

2.1管理机构设置没有顺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管理部门尽管看上去分工明细,但并不能做到职能上的有机配合。

各自为政、职责分割、协作壁垒的现象使这种机构设置状态显然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机构运行缓慢使其办事效率无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及时的协调反应,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产、供应、销售、服务联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也就不可能得以实现。

2.2经济活动中市场、流通领域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处于信息相对闭塞状态,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市场机制得不到有效激活,市场基础设施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

比如,一些地区农产品的价格标准体系由于没有参与市场竞争而得不到健全。

农产品的流通由于供求信息规模的限制而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特征不足使得商品流通不能真正步入市场化的轨道,这种落后体制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阻碍了农村商品流通市场化、现代化的脚步。

在生产模式方面,分散的、单个家庭农户式的生产模式,使得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集体数量少、规模小,发展水平较低。

这样的经营模式无法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农贸综合企业竞争,也就不能融入现代农业经济的市场领域。

这也是欠发达农村地区长期没有形成农业市场竞争主体的原因所在。

2.3管理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基础设施和生活水平、工薪待遇受经济水平影响较大,这些地方往往不具备吸引人才的优势。

没有先进的知识结构、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水平,得不到及时的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的机会,上述原因使得当前欠发达农村地区经济管理队伍的文化层次和管理意识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需要,是当今欠发达农村地区普遍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经济运行市场化的阻碍因素。

3加强农村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加强农村经济建设,首先要做出合理的规划,这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前提。

要以增加农业收入为关键目的,因此需要合理、完善的体制作为保障。

因此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任务必须要顺应经济发展大局,努力解放思想、转变管理理念。

要着力在机构改革和制度创新上做文章,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的新路径。

各级基层干部要最先转变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管理的思路,比如在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上采取新举措;合理配置落后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

在农业各项功能的拓展方面加大力度,尽一切可能完善农业经济的产供销链条,是农业经济走上持续稳定的发展道路。

3.2建立以维护农民利益为目标的有效机制

我国政府历来要求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要以切身农民的利益为前提。

欠发达农村地区各级政府要努力倡导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满足农民的基本诉求表达,统筹协调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还应当加强经济管理机构自身的责任意识,明确管理职能,深刻理解管理机构的职责就是要从根本上维护农民利益、服务于农民正当的经济活动,而不再是计划经济环境下强权控制。

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农民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基本群众管理经济事务、自行调解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的自治能力。

3.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素质

稳定队伍角度,要积极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基本工作条件,从人事政策和工薪待遇方面解决面临的困难。

在农村各级乡镇实行人员定岗定编制度,确保农村基层经济管理的专人负责制度得到确立。

从提升管理水平角度出发,要大力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理论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

鼓励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经济知识,把握好国家关于农村经济的政策法规,切实将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规律与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提高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活水平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武卫敬.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浅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2):69-70.

经济管理方法研究论文 篇5

1电子商务环境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环境逐步引进到企业的经济管理中,并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1.1企业的发展空间能够扩大电子商务环境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营销公司的产品。电子商务环境可以为企业提供无限的发展空间。电子商务的销售环境不受空间和地狱的控制,具有扩展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种销售环境在企业的销售的规划中起到了突破性的作用。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这在无形中宣传了企业的产品,增加了企业利润,甚至在一些大型企业它们利用电子商务环境来提高客户、供应商以及服务商之间的联系,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具有扩大的作用。

1.2企业的经营效率能够提高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的效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电子商务环境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利用电子化和数字化来可以使数据的高效率传递,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和管理的成本的支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企业的采购在电子商务的环境下进行,就会减少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可以减少在企业传统采购时实地考察的环节,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支出,而且利用电子商务环境非常方便,网上谈好后就可以签定合同,提高了企业的`采购效率。

1.3企业的营销和管理方式得到创新电子商务环境能够使企业的管理和营销方式得到创新。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商务管理环境可以将企业的销售和成本信息进行整合,这些信息的整合结果对于企业在发展方向的判断十分有利,利于企业的管理,同时采用电子商务技术可以创新企业的营销理念。在传统的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的成本信息和销售信息是分开的,相对独立的,成本信息属于采购部门管理,销售信息隶属于销部门管理,两个部门的职责不同,一个负责买一个负责卖。但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两个部门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采购部门购买的原材料价格较高,而销售部门销售的的产品价格较低,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电子商务环境,可以将这两个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扩展了企业的营销环境。

2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企业设计新的经济管理方法

由于电子商务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在新时代下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方法也要进行改进,以提升企业的经济管理的水平。

2.1企业经济管理的目标要重新确定企业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还是最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企业来说,现在正处于电子商务环境下,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就要确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这个目标的制定可以套高企业的商业利润,可以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该目标的的确定一定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几的基本实情和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确保的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的能力。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我们要采取加密等方法,防止信息被别人窃取。

2.2对经济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更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经济管理业务流程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的。企业的经济管理要从企业管理的本质流程出发,重新定位思考,使企业的产品的质量、成本、服务生产、效率等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企业要十分重视其经济管理的开放性,让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积极合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让各个业务部门及时得到他们的财务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开展本部门的业务,在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业务网,使各部门的业务能够及时反馈并处理,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

2.3重新设计组织企业的经济管理,构建信息安全系统企业的经济管理的要求采用电子商务环境,并以此确定组织设计的原则、流程、策略、措施等等事项。根据企业内部的隶属关系进行组织设计,提高企业对财政经济的控制和评估。由于电子商务的特殊性,为了防止公司的信息泄露,要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系统,通过操作和监控分离、提前备份等方式,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

3结束语

农村经济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篇6

农村经济管理直接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的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是对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方法,更好的促进新农村的建设,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创新方法

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

近些年来惠农政策的出台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不断地创新经济管理方法和优化经济管理手段是目前的首要工作。

所以在今后应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新发展。

一、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经济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够。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然而农村的管理体系依然受传统管理体系的影响比较落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管理观念无法迎合时代的特色和变革的需要。

在农村的经济管理之中,一些基层管理干部观念陈旧,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性不大,对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不上心,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农村经济管理无非就是一些形式而已,并且对于自身没有什么利益关系,所以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中很难使管理真正的完善起来,发挥作用。

管理者自身认识的不够也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之一。

2.土地规模小,无法使农民获得大规模的效益。

目前由于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多,导致了人均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所以对于农民而言耕种的收益变得越来越少。

这种小规模的种植、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不仅使机械操作的难度增加了,并且无法达到大规模的农业效益。

目前虽然国家在近一步地提倡农业的承包,大面积的机械化种植,但是实施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很多农民受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不愿意抛弃自己的土地,宁愿一辈子守着自己的土地,这种情况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很不利的影响。

土地无法展开大规模地经营,使一些先进的农业机械无法运用到种植业中去,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3.劳动力科技素质低。

虽然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人员受教育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体的知识面得到了提高。

但是现在很多受过教育的农民基本上都出现了外流的现象,他们更愿意去一些大城市奋斗、拼搏,而不愿意留在农村进行耕种。

这样就导致了留在农村进行土地种植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群,他们没有受过太多的知识教育,有的甚至还是文盲,整体农业种植劳动力素质低下,所以在进行种植的时候无法将一些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另外对于一些先进的设备也无法熟练地操作,科技设备得不到有效的应用,制约着农业经济水平的发展。

4.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支持。

由于农村经济管理的工作量较大,总体来讲相对较复杂,又属于比较基层的环节,所以一些管理的体制和制度还不完善。

例如很多的农村地区财务状况的审核和农业土地的基本使用情况、土地的承包和转让方面都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

这样不仅让农村地区的土地资源在管理上变得更加的混乱,另一方面也使农民的负担加重,自身的利益有时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

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使一些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从而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5.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也是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外出的现象严重,导致了很多土地的闲置,大量的土地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丧失了自身的价值,不利于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

另外目前在我国农业经济的结构基本上还是以小规模的为主,但是这样的生产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所以调整产业结构是目前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经济管理者无法真正的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旧严重。

二、农村经济管理创新和优化的方法

1.创新农业的产业结构。

首先要创新农业产业结构,农业虽然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随着时代的转变,工业却逐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所以在农村经济的管理中应该不断地创新农业的产业结构,加大对工业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努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到农村地区进行工业的投资,将一些空置的地皮租赁或者是出售给工业开发商,以此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但是在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禁止一些高污染产业的建立,合理的控制好工业的市场秩序。

进一步发展农村地区自己的特色产业,从而提升本地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2.做好对土地的管理和整合。

目前农村土地的浪费是很严重的一个现象,所以农村地区的基层干部应该做好对土地整合工作。

例如根据农村地区人口的变化情况对土地的占有数量进行再次的分配,每隔2年或者是3年重新调整一次,以确保土地占用的公平性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另外要扩大土地的规模,将一些分散土地进行整合,这样不但可以方便日后农业的管理,并且有助于提高机械化的操作水平,更有利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3.增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

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在今天的农业发展中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着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所以在今后应不断的增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和深度,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步相联系,不断强化群众对农村经济认识的深度,改善农村经济管理的观念,落实土地的使用情况,使人们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

另外有关部门还应不断的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支持力度,多投入一些人力、物力和财力到农村经济的建设和管理中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要素保障,从而更好的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健全和完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直接影响着管理水平,所以要不断的增强对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依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农民现阶段的需求制定一些可行的法律法规和岗位制度,另外对土地承包合同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保障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以避免和减少农民之间出现纠纷,并保证在出现纠纷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解决纠纷。

另外制度的完善和体系的建立也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供优质的条件,对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法可依,保证事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结语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关系着基层的民生问题,并且和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不断的加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力度,创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由上文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的完善,应不断的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基层管理者的素质,加深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健全管理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自丽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J].吉林农业,2014,12:23.

[2]叶宏.中国农村文化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12.23

[3]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09.15

[4]廖荻.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探讨[J].职业,2013,03:31-33.

经济管理研究方向 篇7

一、中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回顾

中华民族在其5000年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为人类的发展贡献了众多管理方面的智慧结晶。中国的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 也包含其他学派。其核心的内容是“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这些也一一在各时期的管理思想中体现出来。

首先是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管理思想分别是来自儒家、道家、法家的管理思想。儒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的有孔子的“贵和”的管理思想, 主张利用“仁”、“爱”来达到“安人”管理目标;强调“德”、“礼”之治, 而辅以法治;认为管理关键在于“举贤才”, 需选拔正值的人进行管理;提出用“义”来规范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和经济利益的行动, 用“惠民”的方式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等。道家的管理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大流派之一, 也是极其具有影响力的。道家的管理思想的基本特色是“守柔”, 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 倡导“守柔”, 以柔制刚的思想;以“无为”为管理思想准则, 即人的行为及其指导思想不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 而应顺应自然的要求, 不随意地蛮干;主张“有无相生, 以退为进, 欲夺故予”的辩证的管理思想;提倡“无弃人”的用人思想等。法家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管子等, 他们主张依法治国, 注重人才的任用, 提倡“任人惟贤”的管理思想。除此之外还有墨家、商家、兵家等在各自领域的管理思想, 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丰富的管理思想体系。

其次是秦汉时期至宋元中期的管理思想。代表的是李斯、司马迁、诸葛亮、曹操、韩愈、沈括、王安石、司马光等人提出的管理思想。这个时期, 儒家、道家的管理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李斯的注重人才的思想, 诸葛亮的“任人惟才, 德才兼备, 德重于才”的思想, 曹操在各方面的决策思想和后勤管理思想, 人才管理思想等都是儒家、道家管理思想的继承。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表现为儒家的“贵人”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 只是在评判标准上有了新的发展, 如张居正实施“考试法”的改革措施。而经济管理思想、军事管理思想等也逐步完善, 如康熙的“仁者无敌, 此是王道”是传承了儒家以“仁”为管理方式的思想。

二、中西式管理差异体现

(一) “中庸”、“无为”与“有为才有位”中庸之道是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

容之一, 以“天人合一”为理论基础的, 认为“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该思想作为儒家提出的道德修养和待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对中华民族的思想行为有这根本的影响。在管理方面, 其应用广泛, 体现的是适度、顺道、和谐、整体、权变的管理思想。“无为”, 是道家思想的代表, 是指没有违背规律办事的意思。“无为而治”被看作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要求人们淡化功业欲望, 提倡功德观念, 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精神境界。其内涵与中庸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即是中庸也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论是“为”还是“不为”, 都要做到不偏不倚、不温不火, 从而使得事情“顺道”发展。

西方由于其重功利, 崇尚竞争, 故在管理风格上强调“有为”, 有为才有位。重视领导者、管理人的知识、才能、业绩, 这样也就有了财富崇拜、业绩崇拜, 为体现财富, 业绩竞争的结果, 发展出重法治、权利分配、层级控制, 重激励措施和方法的采用, 处处表现出领导者的作用和影响的管理思想。

(二) “和合为先”与“竞争至上”

“和合”是指和谐与合作,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也是中国传统管理思维方式的根本特点。一是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 体现在“人道治理应与天道运行相和谐”, 也就是说在国家社会的管理上必须要与自然规律相适应, 从而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二是“尽人事以应天常”, 指人应该也可以在领悟、尊重自然法则的前提下, 顺应自然法则去做事情, 实现人类行为与大自然的谐律同步共振, 与自然圆融和谐地发展;最后是人与人的和谐。强调一个组织里要使上下和谐, 才可以“克敌制胜”、“和战”, 强调事物整体内部各部分的联系, 强调整体的发展。三是在追求利益的时候, 以“合作”取得, 而不是靠完全的竞争来获取。

西方由于其“天人相分”的根本文化特质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的基本原则也是分门别类的思想, 即把所要研究的事物或过程分解成各个部分, 单独地进行分析、研究, 把研究对象细化, 倾向于孤立地研究事物的某一部分, 比较不注重对整体的研究。如公司内部形成严格分工的职能部门, 分别对各部分的工作进行单独的研究, 虽然研究深入, 但是对于整体的研究则相对比较少。

(三) “粗放式管理”与“精细化管理”

中国的粗放管理方式, 一方面与其过分注重从整体着手处理问题有关, 过多地从整体的思路出发去研究问题就容易忽略对细节部分的仔细考量;另一方面是中国的文化对事物的描述用词倾向于含糊、笼统地陈述某一事, 加之中国人重人情、同情心重, 管理中就会经常出现“大概”、“差不多”这样的词。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标准与人情双层作用的结果是, 计划执行得不彻底, 慢慢地, 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形成了并难于改变。

西方的精细化管理与其“天人相分”的文化底蕴是密不可分, 而实际展现在管理上是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的, 分解现场工作工人的动作提出流水线生产的生产方式;再到戴明的质量管理, 从影响质量的各方面入手去改善服务、提高唱片质量、实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目的。这些都是西方精细管理思想的极致代表, 与中国式管理的有着显著差异。

(四) “修身安人”与“正人”、“法治”

“修己”指管理主体对自身的管理, 孔子等中国先哲认为, 只有管好了自己才有能管好别人, 即先“正己”而后才能“正人”, 强调内在的自觉性;“安人”是指自身管理好后的影响, 包括对他人和社会形成影响的“他安”和对自己形成影响的“己安”。“安人”既是管理主体自身管理的目的, 也是管理的过程, 由己及人, 由内及外, 管理是一个内外兼达的动态过程。“修己安人”无疑是中国文化“向内追求”在管理思想上的最明显的体现, 也解释了中国崇尚“德治”的原因。

西方的管理思想则是很少涉及管理主体自身的修为, 如我们所熟悉的西方管理大师对管理的定义有泰勒的“管理就是确切知道要别人去干什么, 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法约尔的“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些思想都没有对如何管自己做出探讨, 而都是针对如何管别人的, 也即是注重“正人”。于是很顺其自然地, 西方就不会像中国那样提倡“安人”了, 因为“安人”需以“修己”为前提, 而注重法治也就顺气自然, 要管好别人, 剔除了内部的因素, 就只能从外部约束去尝试了, 提倡并实践者通过诸多的条款去管人, 也正是“正己”思想的必然结果。

三、未来研究展望及启示

不论管理将发展成一个怎样的模式, 是否中西合体抑或背向走得更远, 管理的本质只是一种手段, 是我们实现企业经营,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种目标的手段, 不管其存在多少种表现形式, 管理国际化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而且总处在一个动态变化之中,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合适自己的管理方式。就中国式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以及西方管理在本国的水土不服情况, 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给予现实的指导。本文在此尝试就中国式管理的选择路径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展中国式管理无法依赖简单的“拿来主义”, 要求我们在找寻中国自身的管理方式时要避免流于形式, 换汤不换药地将西方的管理思想冠上“中国式管理”的帽子。二是发展中国式管理需要“知行合一”。中国企业家和管理学者不仅需要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抽离出适合现代本土企业发展的管理思想, 而且要对受着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进行标杆企业研究。三是深入“细化量化”中国式管理。改变中国的粗放式管理, 要坚持以量化为导向的“精细化”管理的思想, 使得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细化到管理的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面, 从而使得中国式管理对管理的各个方向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程嵩仁.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精神——中西方管理思维方式比较论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黄如金.21世纪的中国式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3]、陈成稳.中国式与西方式管理差异[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 (9) .

[4]、高玉娟, 王龙建.浅析中国式管理的“中”“合”“和”之道[J].科学教育家, 2008 (4) .

[5]、黄如金.中国式管理的灵魂[J].管理理论前沿, 2008 (18) .

[6]、李国英.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及融合趋势[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8) .

[7]、张传开, 吴先伍.“天人相分”对“天人合一”的内含与超越[J].淮北煤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1) .

中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经济管理 教学 路径

经济管理课专业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极强,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构建卫生经济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想法,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业内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创新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锻炼,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可以放入这一活动中。

(一)创新教学方法

每位教师可根据自身条件和不同的教学内容,探寻并试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为主线阐述理论等。教师要加强本课程同其他专业课程的交叉教学,不仅要具备综合理论素养,强调多学科交叉渗透,还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实现实验体系的优化整合,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找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方法和实际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奖”等,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并把这项活动长期纳入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另外,也可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这样的活动,增加他们的知识和职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加强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适当转化成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计划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与外部企业和机构联合建立教学基地,并使其符合社会组织中的要求,让学生在走出学校之前,先在这个小社会中进行“实战演习”。

(一)加大实践性教学考核力度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没有设置到教学之中来,对此,我们应如何做呢?我认为可以项目化、过程化教学为设计依据,增加实践课考核的次数,对每个实践单元的内容进行考核,将每个单元的考核结果乘以系数纳入最后的考核总分当中。同时,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评教制度,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

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得益彰,相互支撑。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突出工作与学习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中职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产学合作,双向参与,从而彻底根除头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三、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在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群体后,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推进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有必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和教学骨干。

(一)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

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法杖需求的专业人才,作为经济管理教师,我们就要时刻保持建设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观念,结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特点与需求不断引进新理论、新技能,拓展新思路,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二)走出校门,联系实践

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学习、进修,走出校门,进入社会调研,了解行业需求,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经济管理教学中来。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在教育行业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自已的科学技术幅射功能进一步地发育与完善,协助学校完成任务的教学实践过程,为社会造就人才,帮助学生就业。因此,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新形势下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管理专业课的建设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运行机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对口、岗位充足、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完善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实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的要求,满足“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需要,实现实习生与企业员工的结合。实践证明,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学到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承接企业加工任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率

在学校实训场建立模拟现场,选派技术能力较强的班级学生完成生产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产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同样缩短了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解决了教学体系与实践相脱节的症结。

搞好中职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也是关乎一批青年成长和国家兴衰的基础教学工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理论讲授与实际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灵活应用,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从而真正提高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述鹏,袁竭,徐秋发,朱雪珍,成燕.关于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校高技能人才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2]刘建学,钟先锋,李佩艳,徐宝成,罗登林.案例教学法在食 品质量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董翠艳. 浅谈在经济管理课教学中如何加强案例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篇9

内容提要................1 关键词..........1 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农村经济管理现状……………………………………………………………………………1

二、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困惑……………………………………………………………………1

(一)认识不到位.....................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法规不健全…………………………..………………………………………………….2

(三)权责不对等……………………..……………………………………………………….2

(四)队伍不稳定………………………………………..…………………………………….2

(五)经费不保证……………………………………………………………………………...2

三、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2

(一)必须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必须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法规………………………………………………….3

(三)必须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3

(四)必须保证农经工作开展经费……………………………………………………………3 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分析

【内容提要】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党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一项最基础、最关键的工作。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对于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对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经济管理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关键词】 农村经济管理现状与分析

引言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正确处理和调解农村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这些经济利益关系直接反映在农村的土地承包及流转、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只有将这些经济利益处理好并形成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厂大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健全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育。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农经部门应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稳定两大主题,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和现代高效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现状

农经工作主要突出农民负担监管、土地承包及流转、村级财务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四大管理职能。重点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抓工作:

一是强化减负责任,落实惠农政策,加大监管力度,严防负担反弹,进一步巩固减轻农民负担成果。

二是完善管理体制。规范村财管理,加强村财审计,从严查处问题,进一步理顺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三是坚持基本制度,抓好土地承包,拓宽工作思路,搞好土地流转。进一步放活土地流转市场和做好土地经营文章。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扶持,探索发展模式,切实有效指导。进一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是完善目标管理,提高工作效能,强化教育管理,转变干部作风,进一步建设一支风清气正的农经干部队伍。

二、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困惑(一)认识不到位

受管理体制的影响,少数基层领导不了解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减

负就是给乡镇找“茬”,村财乡(镇)代管是给村干部出难题,土地换证、土地流转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做起来应付了事。乡镇经管干部大部分时间充作乡干部使用,不知如何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农经工作。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二)法规不健全

农村经济管理担负着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财务审计等行政执法职能。执法内容多。任务重。政策性强。但由于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农经部门不能完整有效地对农民负担监管、土地合同纠纷调解、农村财务审计等行政执法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影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责权不对等

农村经济管理担负着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四个方面的管理职责。工作面广、工作任务重、工作责任大,尤其是农民负担监管,是“四个确保”之一,可谓责任重大。但农经工作在政府工作中无地位、在领导心目中无位置,在工作开展中有责无权。

(四)队伍不稳定

乡镇农经干部调换随意,人员调换后不能及时补充,导致乡镇农经干部短缺。农经干部随时被乡镇抽去从事统计、办公室等其他工作。导致无法安心工作。

(五)经费不保证

农经工作虽具有一些行政执法职能,但没有任何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全靠财政供养。由于部分乡镇财力有限,农经工作正常运转艰难。

三、强化农村经济管理的对策(一)必须提高农经管理重要性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要把农经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并抓好工作。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长久不变 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民负担工作更要加强监督管理,防范农村经济出现混乱要大力开展审计监督,这就是农村经济管理的主要职责,它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了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各级政府切不可忽视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而应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农村经济管理的应有职能。充分认识到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解决当前农村各种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需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如,农民负担反弹问题、村级财务管理问题、土地延包纠纷问题,等等,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使矛盾和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二)必须健全农村经济管理法规

农村财务审计、土地纠纷调解、农民负担监管等工作,都是一些政策性非常强的行政执法工作。虽有土地承包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等几部法规.但农经部门配套的法规少,执起法来仍无章可循,不敢理直气壮。应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确保农经执法顺利开展.确保农村经济秩序大局稳定。要加强对农村村级集体财务管理。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是农经部门的一

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焦点、热点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大力推行“村账乡代管”工作,从根本上解决村级财务账目不清、收支不明、监督不力的问题,要继续抓好财务公开,进一步扩大公开内容,完善财务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逐步实现农村有关经济事务的全方位、全时段公开。要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每个乡镇至少要选择2个以上的村作为审计对象,重点开展对村干部任期离任审计、农村“一事一议”及其它专项资金审计,要加大审计处罚力度,对违犯纪律、触犯刑律的一定要移交纪检、司法部门依纪依法处理。要加大村级债务化解力度。

(三)必须加强农经管理队伍建设

农经部门工作职能多,工作任务重,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线长面厂,队伍现状与担负的工作极不相称,亟需加强队伍建设。要配齐配强乡镇站所人员,解决“有人干事”和“能够干事”的问题;要保持农经队伍稳定。解决农经干部 不务正业 的问题;要加强农经队伍的管理,强化农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逐步提高其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业务过硬、作风踏实、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的农经干部队伍。要加强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取消农业税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干群关系明显改善。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加强农民负担的体制性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精简机构和人员没有完全到位,“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远没有从根本解决,农民负担随时都有可能反弹。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强化工作责任,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农民负担不反弹。特别是财政部门要保障减负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到位,纪检、监察、物价等部门要联合开展减负执法检查活动,对农民负担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要实行重点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涉农收费部门要严格执法,定期向减负部门如实汇报收费执行情况,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要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负责制和涉负部门“谁分管、谁负责”的部门分工责任制。

(四)必须保证农经工作开展经费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总体来说还是偏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土地流转等方面的财政扶持标准低。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经费短缺.农经工作保正常运转艰难等等。农经工作事关四个确保,事关农村经济运行安全,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应保证业务工作经费预算,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结束语

做好新时期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过去大集体时期,还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的今天,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新的时期,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上一篇:那叮嘱作文下一篇:《守藏》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