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藏》书评(共1篇)
《守藏》书评 篇1
每个人,都是守藏吏
神木中学高二16班 梁博泓
再一次,再一次错过你。故宫的雪与漆,故里的巷与你;不再有那些痕迹,属于你。战火撕裂臆想,火烧云在身后熊熊飘扬——京城再没有你。沉沦于金陵的三途河,毁灭于腥雨中的你;守护了玲珑万千,独失去悲怆盈眶的你。愿堂前燕归时,第一眼,望见报以会心一笑的你。
传说,老子创道家前曾是周王朝守藏吏,即皇家国宝宝库的管理员,负责守护王朝的国宝。二十四朝,历朝历代都将守藏大任交予博学可靠之人。
作者玄色曾在其代表作《哑舍》中《菩提子》一章的后记中说,哑舍经历了二十四朝,每个时代的故事她都能笑着封笔。唯独民国的历史,她不愿意去面对。《菩提子》正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当故事完结,她热泪盈眶。
但,她还是写了,她最终选择面对这一段中华民族的黑暗历史,写了一部书,纪念这段不堪回首的过往——中华文明不堪回首的过往。
坚船利炮,战火铁骑,国门崩摧,社稷丘墟。故宫的珍宝,即将步圆明园的后尘。为让民族图腾——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万千玲珑珍宝摆脱毁灭的梦魇魔爪,时任故宫博物院负责人、清末宫廷守藏吏傅同礼,在“鉴宝鬼才”沈君顾、“地下赤霆”岳霆、“军统少将”方少泽等一众有识之士奇才豪雄的支持与保护下,满载瑰宝的列车,将南下转移所有文物„„
当今生长于红旗之下的人们应该庆幸,在今天的中国能够看到《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每当我看到那些文物时,心中唯有感动:不仅是为我们民族古人工匠的心灵手巧而感动,更是因为每一件国宝上,都有着当年守藏吏们的鲜血与灵魂。倘若当年没有那些守藏的烈士,今天的中国,恐怕也会失魂落魄地向其他文明乞讨文化图腾吧。
一个民族,究竟要破败到何等地步,才会被迫南迁国宝?一个民族,究竟要麻木到何等境界,才会迫害护送国宝的人?列车出京,愚昧之人煽动学生抗议南迁,国宝滞留,百口莫辩;初入徐州,土匪盗寇劫车,守藏吏深陷虎穴龙潭;记者泄密,敌寇特务调动轰炸机,空中死神咆哮而过,逃出生天,迫在眉睫;政府阻挠,贪婪之人伸出黑手:进,军队围追堵截;退,身后豺狼碧目耽耽;叛徒作祟,卧底勾结,八方魑魅魍魉蠢蠢欲动,守藏吏们腹背受敌:肃清、突围,火烧眉毛;日军轰炸机卷土重来,生存还是毁灭——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上海沦陷,南京沦陷,大屠杀在即!生命中最重要的她和他皆再次走散,挑战命运的修罗场上,能否赐予守藏吏绝地反击的机会?
守藏吏,古代宫廷的国宝宝库守护者。故事中的一行人,各怀心思,各有信念,但灾祸降临之时,所有人,都是守藏吏。这些虚构的人物,每个都那么真实,仿佛翻开当年史册,就能依稀寻见这些虚构人物的身影。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宝藏,面对人间一草一木,有人惊呼奇货可居,有人则敝帚自珍。你身边的人和事都是一个你捧在手中的容器,当你倾注感情精力心思甚至灵魂于其中后,容器在手中,便分外沉重;但你又不舍放手,因为万物易碎,一旦放手,将永远失去它,和你倾注的感情。
正因此,正因民族感情的注入,守藏吏们才会宁死以换国宝安全;正因友情的注入,方少泽才会以死相向,换一行人突围,岳霆才会虎口拔牙救沈君顾;正因亲情的注入,沈君顾才会在失散多年的哥哥顾渊(沈东顾)不惜一切代价的暗中守护中平安度过千难万险;正因爱情的注入,女主唐九才会在大屠杀前夕送走沈君顾,自己滞留南京;正因责任的注入,生死攸关,守藏吏们才会在轰炸中以牺牲换国宝的安全。人、事、物,甚至民族和国家,都成为灌满了每个人感情的容器,这些都是宝藏,从古至今,我们每个华夏子民,都是守藏吏。
国宝完璧归京,故人音容依旧,这是我们能预见的最好的结局,令人发自内心含着泪微笑的结局。可文革时期毁坏的文物,以及被盗甚至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失手损坏的文物远比浩劫中失去的要多。战火滔天中,没有任何一件文物国宝损坏。无数战士学者献祭生命以换的完璧万千,得以在红旗之下重新擦拭一遍,摆回我们的博物馆中,不再蒙尘;但今天,那些面无表情的游客,用闪光灯和“到此一游”以报民族图腾和守藏者的英灵。有多少人能如那些多情者一般,鼻子酸涩,眼眶湿红?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些守藏的故事,它教给世人的除了民族与守护之心外,还有珍惜。珍惜每一个“容器”,无论名贵或微贱,但凡在你生命中盛着一泓心思的,就莫待失去后再去追悔,莫待与那人离别或错过后再去蓦然回首寻寻觅觅。这一切“容器”都是宝藏。不管是什么身份,请珍惜并守护拥有的,无论是博物馆展柜里的,还是珍藏在你小小的储物盒里的,无论是过去的、如今的、还是将来的,且珍惜。
我们每个人都是守藏吏,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宝藏,每个你人生中令人热泪盈眶的故事,都叫做“守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