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2024-07-23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精选12篇)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1

近几年, 河北省将县域经济作为四大攻坚战之一, 提出要下大力量把县域经济和县城搞大搞强。各级政府认真落实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 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使得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河北省地处华北平原, 环保京津、濒临渤海、区位优越;资源丰富, 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平原县, 也有落后的山区县, 县域类型较为齐全。全省共有135个县、市及自治县区域, 县域总人口占全省的83%, 县域总面积占全省的94%。虽然各个县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平衡, 但经过近几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河北省的县域经济整体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8年年底, 全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1551.26亿元, 占到全省GDP的71.54%;2009年, 县域生产总值上升到12794.6亿元, 占全省GDP的74.2%;2010年, 县域生产总值为15170.6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为74.4%;2011年136个县 (市) 累计实现县域生产总值16773.9亿元;2012年, 县域生产总值为18263.66亿元;2013年为28301.40亿元。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现象较为严重。

由于各县市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不同, 使得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在河北省的130多个县中, 有将近30个县拥有着丰富的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 如唐山周围的一些县市, 还有一些县市的地理位置较为优越, 如北京周围的一些县市, 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自然资源及区位优势, 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除了这些发达及较发达的县市之外, 河北省仍有6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这些贫困县多处于山区、冀南平原和中东部地区, 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 生产总值与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的的强县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如果这些县的经济不能迅速发展, 将会对河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 县城的数量多, 规模小, 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撑, 县城的发展水平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河北省目前的县城体系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是数量多, 规模小, 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全省现有县城城区平均人口10.9万人, 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城只有12个, 多数为5~20万人口的县城。还有10个5万人以下的县城。县城小, 就使得其能及较低, 聚集和吸纳人口能力不足, 产业能力不足现象较为普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与先进省份差距较大。

虽然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在过去的几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与一些县域经济发展好的强省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与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相比, 差距就更加明显。《2013年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中给出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和浙江三省占据了百强的将近半数, 其中, 江苏省在百强中占据18席, 山东省占据16席, 浙江省占据14席, 江苏省的昆山市位列第一。而河北省仅迁安市和任丘市进入百强, 仅位列19和51位。2013年, 江苏昆山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20.08亿元, 河北省排名第一的迁安市仅为1005.1亿元。与先进省份相比, 河北省县域经济表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的弱县较多, 强县少。2012年, 河北省统计的135个县市中, 生产总值在300亿元以上的县只有12个, 不到十分之一, 100亿元以上的县有63个, 占总数的不到二分之一。有87.4%的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在10亿元以下, 有将近50%低于3亿元。

三、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1. 重统筹, 促进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想要改变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的现象, 须将统筹发展摆到突出位置。可以将河北省目前不同县的发展情况进行划分, 分为强县、较弱县和弱县, 分类指导。对于强县, 制定优惠政策, 使其更好的发展, 然后带动较弱县及弱县进一步发展, 更好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资金缺乏对于河北省很多经济发展较弱的县是一大问题, 可以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 如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加快推进风险代偿基金建设, 尤其是对“三农”的信贷风险代偿体系;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等等。同时, 对于这些县给予更好的财政政策支持,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这些做法, 增强其自身的发展能力。

2. 下大力气改善县城现状, 以此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因为县城规模较小, 河北省县域经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为了改善县城的这些现状, 可以建设规划产业园区, 通过园区经济带动县城的发展。通过对全国的县城进行考察发现, 凡是在历届百强县评比中名列前茅的县市, 大都是以园区经济的发展为支撑。产业园区的见了, 可以放大人口聚集效益, 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减轻环境污染, 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还可以让农民工就近就业, 减少生活成本, 为县城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和发展空间。就目前河北省的情况来看, 可以在每个县 (市) 规划一个产业园区, 通过产业集聚提升技术水平, 形成品牌效应, 带动区域整体实例提升。同时, 要注意推进骨干企业的规模化。要想发展产业园区, 企业的规模很重要, 如果都是小型企业, 很难发挥产业园区的优势。所以, 要鼓励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股权以及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经营等方式, 扩大企业规模, 形成规模较大的优势骨干企业。政府还要通过优惠政策, 引导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 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转变。通过这些做法, 让园区经济能够发展起来, 进而带动县城经济的发展, 最终能够转化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3. 积极采取措施,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缩小与先进县市的差距。

通过分析, 可以看到河北省的县域经济与先进县市还存在较大差距, 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一是要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 充分利用北京、天津的资源, 来发展河北的县域经济。河北省很多的县市其实很早就借助了北京的一些资源, 如燕郊、涿州市、廊坊的香河等等, 但是, 很多县市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借助到一些资源, 那就需要省政府进行协调, 如积极争取将北京的一些企业转移到河北的县市, 发展北京周边县市的旅游事业等等, 带动河北省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大力发展外向型的经济。这主要是针对沿海经济带和环首都绿色经济圈。他们可以依据区位特色, 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之一, 引进先进的技术、资金和项目, 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注重转型。对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找出各县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因势利导, 如对农业县要进行引导, 让其向工业县转变,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型县要向加工型县转变, 不能只进行资源的采掘和粗加工, 要延伸产业链条, 加大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2013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载《昆山日报》, 2014.

[2]四大攻坚战第三场座谈会:县域做强需突出特色.http://www.hebei.com.cn, 2013.5.30.

[3]马建章.河北: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层次和水平[N].河北日报, 2014.

[4]宋效忠, 王利宾, 靳兰.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6 (2) .

[5]孙玉梅, 朱军分.县域经济平稳发展整体竞争力亟待提升[J].统计与管理, 2011 (5) .

[6]陈佳飞, 张玉, 陈佳雨, 等.河北省县域经济实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1) .

[7]朱云飞, 赵宁.河北省县域经济差距的度量、产业分解与地区分解[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1 (2) .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2

内容摘要:良好的金融生态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县域金融生态直接影响着县域金融以及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县域金融生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促进县域金融生态的相关政策建议。关键词:县域经济 金融生态 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04)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引入金融领域,提出了金融生态这一名词,它是一个仿生概念。本文利用已经存在的金融生态概念对县域金融生态进行界定,所谓的县域金融生态是县域经济中各种金融主体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因此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环境和文明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该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的构成单位,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意义重大。县域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对其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研究,解决其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县域金融生态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如何完善我国风险投资的金融环境

(一)县域金融主体缺失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虽然存在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多极并存的局面,但实际上商业银行由于商业化的改制,作为“理性人”受利益的驱使而逐渐撤并营业点,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来源;信用社由于规模小,资本金弱、融资能力差,使其对县域经济发展力不从心。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将吸收的资金转向大城市或者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从而分流了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由于正规金融机构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就出现了非正规的金融融资,但是由于政府缺乏对这些非正规金融的合理引导,只是进行严厉管制,致使其组织松散,运行不规范。另外其他的配套措施也不够健全,比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等。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了县域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很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而只能使县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资金逐渐流向发达的城市,出现县域资金“城市化”的现象,致使县域金融运行的整体生态环境恶化。

(二)地方政府过分干预

县域金融生态状况受政府行为的严重影响,目前由于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依然缓慢,政府职能转换依然没有到位,习惯用计划经济的思路以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对金融的理解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仍以财政划拨看待银行信贷资金的供给;依然片面追求单纯GDP目标的实现,急功近利,普遍存在行政力量介入和干预金融的现象,影响了金融机构正常业务的开展。

雷和平、林之诠(2005)调查说明:陕西省周至县2004年底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716亿元,不良贷款117亿元,不良贷款率近25%,而其中的十三类突出的不良贷款余额为4608万元,党政干部和政府的贷款(或担保贷款)1656万元,占近36%。行政力量利用

直接或间接方式介入农村金融占用资金进行非财政性运作,使得原本有限的资金创造出现断层,不利于县域金融业的正常发展。

(三)法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缔造、交易规则的确立、交易秩序的维护,均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法制环境为后盾。但是在基层县市法制建设严重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如在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方面,对企业改制、重组、市场退出的金融债务处理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企业借改制大量逃废金融债务;对县域金融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相当普遍,执法行政主导和行政干预的现象较为严重,司法独立性不强,执法效率低下、司法执行难、执行周期长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四)道德风险普遍存在我们一般地从伦理道德和制度层面把诚信理解为诚实守信,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市场契约论,也可以将诚信理解为签约双方对契约和承诺的遵守。在基层县市对于这种契约的履行更是不到位,对经济建设和金融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危害。

我国基层县市征信系统建设不完善,社会信用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较低,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贷款欺诈,严重破坏了县域金融的信用环境。此外,社会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淡漠,部分失信者存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思想,失信效仿现象比较严重,使金融机构处于一种被动的尴尬境地,产生了“怕贷、惜贷”思想,制约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安徽省68.39亿元的基层政府金融债务中,不良贷款占比高达51.6%,已形成区域

金融风险。地方政府拖欠金融债务,不仅损害了地方政府在公众和金融机构中的形象,而且引起了社会上其他欠债主体的效仿。如果听任这种失信行为风行下去,由于失信行为自身的“外在性”和“传染性”,县域经济将会陷入“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即霍布斯丛林。

(五)县域经济基础薄弱

县域经济是县域金融生态系统的繁衍和生息的物质载体,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金融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县域经济总量小,支柱产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相对较为薄弱,致使金融生存空间狭窄,因而也就不能很好地推进金融部门的发展,从而阻碍了相关金融制度的完善,降低了金融生态系统的内部运行效率,导致了基层金融资产质量低下,出现大量不良贷款。

对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六省1995~2004年期间的县域金融生态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显示,县域GDP占全省比重呈下降趋势,县域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自1995年以来,无论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还是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安徽、江西、河南三省,县域经济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县域GDP占全省GDP的比重均呈现出长期下降的趋势,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县域GDP占本省GDP 的比重分别下降了8.81、12.35、6.62、5、3.05、0.31个百分点。

(六)金融中介机构发展不足

县域中介组织不全,信用担保公司实力不强,创业基金规模小,融资担保能力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不真实,大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获取手续费,采取银行内部评定,没有让企业交给真正的中介机构去做;资产验资、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缺乏行业约束,报告失真,少有问责,没有形成应有的市场淘汰机制与行业品牌,公信度不高。

建设良好县域金融生态的建议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应该是投入较少的金融运作成本,而获得较高的资金运行效率,并且对金融生态主体的行为要有良好地激励和约束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很大程度

上是靠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实现,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又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理想的金融生态:

(一)健全金融体系

适应县域发展多层次需求,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金融、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改革和完善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适当

下放贷款审批权限,简化贷款审批程序、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强化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服务功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条件较好的县创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其通过市场运作、自由组合方式对周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切断邮政储蓄资金强制性回笼渠道和农村资金外流渠道,将吸收的资金反哺县域经济。在有一定市场经济基础、信用环境较好的县域组建社区银行,补充现有县域金融体系的不足之处。

(二)地方政府发挥对金融生态建设的积极作用

地方政府应克服政府行为的本土化、行政化、企业化的倾向,使自己的行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市场化。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经济环境建设,提高服务意识,优化地方投资软硬环境。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在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地方经济综合部门、公安部门、司法部门、新闻部门等共同参加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改变过去单纯靠GDP衡量政府政绩的标准,将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纳入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考核内容,打造“诚信政府”。

(三)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县央行建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为基础,整合县域内金融机构信用交易信息,加强基础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银行信贷征信系统。由当地政府协调法院、公安、工商等单位部门,开展非银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实现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打下基础。健全信用服务监管体系和完善社会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惩戒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诚实守信,惩戒失信行为。

(四)加快县域信用中介机构建设

针对县域内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少,资质低的现状,应积极发展具有较高执业资质和道德水准的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化信用服务。广泛

开展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征集、资信评估、资产评估、市场调查等信用服务。巩固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为信用交易提供担保服务。由政府牵头,引进和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担保业务品种,扩大担保服务范围。同时依托现有金融体系,推进信用业与保险业的结合,为转移信用风险提供信用保险服务。

(五)构建优良的金融法制环境

加大金融诉讼案件的执法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人民法院,加强金融案件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信用秩序,简化金融诉讼案件审判程序,加大不执行金融债权的惩罚力度,提高执行回收率;降低金融维权成本。加大对各类金融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各金融机构应与公、检、法机关密切配合,并建立长期协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方式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总之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协作,地方政府作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应当意识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区域

投资环境,吸引信贷资金和外来投资,增强地区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县域经济处于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起步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重要时期,实现经济加速发展,需要有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优良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和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扬,王国刚,刘玉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M].人民出版社,2005

2.徐诺金.论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 J].金融研究,2005

3.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 J].经济学动态,2004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3

[关键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存在问题;可行路径

一、我国当前县域经济的概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县域经济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在农业、工业、生态保护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但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依然比较缓慢,县域地区增收主要还是依靠种植粮食作物,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关注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三农”问题又多集中在各个县域地区,解决好县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三农”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县域经济的进步

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才是导致区域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多数贫困地区的交通、经济、生活、信息等各个方面都比较闭塞,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较为严重,很多贫困地区民众依靠传统农业耕作生活,难以有新的突破,遇到问题时,“随大流”、“坐等观望”等思想指导了他们的行为,这种落后思想观念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进步。

(二)恶劣的投资环境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开发和投资,但是,我国很多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能源设施、水利设施、通讯设施等基本生活服务类设施不健全,即便有好的开发项目,很多开发商考虑到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也会知难而退。就现阶段而言,恶劣的投资环境已经成为影响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到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三)雷同的发展模式失去了县域经济的特色

当前社会,我国政府所倡导的“培养创新能力”其实就是发展自己的特色,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千篇一律的采用一致的发展模式,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对于外界毫无吸引力可言,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当前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恰恰缺失了自己的声音,部分贫困地区急于改变落后的面貌,过分借鉴其他县域的优秀的发展思路,照搬照抄过来,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特色经济。

三、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可行路径探析

(一)加快人才结构转变,促进自觉转变思想观念

要想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上的统一性是必不可少的。为此,贫困地区应加快人才结构的优化,促进当地民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以人才推动区域社会发展进步。为此,贫困县域一定要大力倡导“人才强县”的发展理念,将人才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各类人才建设协调发展。具体说来,贫困县域要大力支持学校教育,在保障基础教育入学率的同时,重点发展高中阶段以上的教育,培养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依靠他们带动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当地群众自觉转变思想观念。此外,我们还要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依靠优秀的县域经济开发项目吸引外部人才,尽量提高优秀人才的薪资待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吸引他们自觉加入到改善贫困地区经济的伟大事业上来。

(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贫困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想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就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交通水利方面的建设。俗话说:“要想富,先开路。”确实如此,交通水利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基础的部分,是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之道。因此,贫困县域政府应该充分认识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当地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县域内部物品的外运,也方便县域与外部地区的信息和物品等各个方面交流。

二是加快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生态环境的和谐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必要前提。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方面的投资与建设的重要性,贫困县域应根据当地环境与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策略,将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发展创新县域特色经济

要想实现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县域特色,因地制宜的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不同地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色因地制宜的发展自身的特色经济。当地林业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开发林木业的深加工和精加工产业,也可发展野菜、野果、食用菌等林木资源下的特色经济;如果当地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可因地制宜的发展渔业,甚至可以开发矿泉水、纯净水等特色经济;如果当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可以考虑发展农业等相关产业;如果当地处于山区,则可考虑种植事宜当地气候、土壤的果树。还可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促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之,只要因地制宜的走出自己的特色路子,就能够壮大当地县域经济实力,进而推动我国贫困地区的整体面貌的改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当地区域的和谐有序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然而,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想促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就要进一步加快人才结构转变,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新光.贫困地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宁蒗县为例[J].时代金融,2013(29)

[2]张一弛.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J].时代金融,2014(03)

[3]李俊.推动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基于四川省红原县的实地调研[J].经济研究参考,2014(05)

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篇4

2007年, 六县 (市) 共完成生产总值1386.5亿元, 占全市总量的57.3%, 对郑州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6.9亿元, 占全市总量的72.2%, 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 全年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亿美元, 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05.7亿元, 占全市总量的58.9%, 消费拉动和出口拉动的能力大幅增加,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369.6亿元, 出口总额为3.8亿美元。 2007年三类产业结构为5.7∶68.4∶25.9, 第二、三产业比重达到94.3%, 在2007年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 郑州市六县 (市) 总体排名进入全省前20强, 其中五个县级市居前6名。

2 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郑州市六县 (市) 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河南省排名靠前, 但在全国来看,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整体竞争能力较弱, 在2008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 郑州市仅有巩义市进入。与江浙等地的全国经济强县 (市) 相比, 郑州市各县有很大差距。

2.1 县域经济总量偏低, 整体竞争力较弱

2007年全国百强县市县级GDP平均规模314.9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2120元, 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7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580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约7590元。郑州市六县 (市) 的县级GDP平均规模为231.08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272元, 平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91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0860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约6432元。县级GDP平均规模、人均GDP、平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低27%、21%、47%、31%、15%。

2.2 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产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依然突出

在农业方面, 六县 (市) 虽然对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进行重点发展, 但由于产业链条相对较短, 附加值不高, 龙头企业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在工业方面, 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竞争力不强, 缺少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骨干型大企业集团, 集群效应发挥不充分不明显;工业产品仍以资源型和初加工型为主,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 大批小煤炭、小造纸、小火电厂被限期关停, 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县域经济现有的发展势头。在服务业方面, 县域的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与第二产业占比60%以上相较, 六县 (市) 服务业发展还很滞后。

2.3 生产要素大量外流, 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 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 使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2007年, 六县 (市)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0.42亿元, 仅占郑州市各项存款余额的13.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5.3亿元, 仅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8.3%。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限制, 大中专学生到县 (市) 工作的比例很低, 到县域企业工作的更是少之又少。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 大项目、好项目落地不多, 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活力不够。2007年六县 (市)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1139万美元, 仅占郑州市的31.1%。

3 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3.1 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 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改革改制是激发郑州县域经济发展内在活力、打造后发优势的关键, 是突破思想和体制这两大障碍的直接体现。一是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营造良好发展环

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尽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二是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要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 因地制宜、因企制宜,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改制政策,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确保改制质量和成效,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三是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要在巩固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同时, 注重推进各项配套改革。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农民减负增收的长效机制。

3.2 调整县域经济结构, 提高产业化程度

3.2.1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做强县域工业经济

强化新型工业园区对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撑作用, 在集约集聚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近年来, 新郑市依托园区建设带动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市把园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投资平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围绕“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制定了“一个中心、三大板块、六个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创新建设模式。打破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办园区的观念, 积极探索“以企建园”模式, 通过组建建设投资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 多渠道融集资金,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 六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6亿元, 新修道路128公里, 已建成两座污水处理厂, 新建标准化厂房25万平方米, 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 增强了园区功能。三是引导产业集聚。树立“大园区”发展理念, 成立市产业园区管委会, 切实加强园区建设的指导、协调、管理和服务。特别是坚持谁引进、谁受益, 通过宏观调控、税收分成等措施, 引导同类产业集群发展。目前, 六个园区共落户企业855家, 实现主要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达80%左右。

3.2.2 科学规划引导, 推进农业产业化

首先, 现代农业的核心和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带动。市级财政应每年安排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集群, 促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

其次,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依托骨干企业, 大力发展速冻、面粉、方便面、啤酒、枣制品和饲料等农产品加工主导产业;培育壮大肉制品、乳制品、果蔬、油脂、生物制品和休闲旅行食品加工等成长性产业。各级政府要将扶持的重点向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倾斜, 根据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充分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 发展多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项目进行扶持, 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3.3 引智招才, 创新科技,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针对郑州县域人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偏低的问题, 应坚持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作为一项长期性、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来抓。在引进人才方面,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坚持“不求所有所在, 但求所用所得”, 通过技术入股、聘请顾问、项目合作、项目承包、短期服务、人才“牵线搭桥”等多种渠道, 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要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能发展”, 促进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坚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使外来人才事业有所在、感情有所依、待遇有保障。

3.4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对内对外开放是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今后几年, 郑州市县域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要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 努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要切实改进招商引资方式, 提高招商实效, 不搞形式主义。要突出专业队伍招商和企业主体招商, 注重一对一招商, 在招大商、引大资上下工夫。二是要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吸引外资要与郑州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结合, 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促进郑州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三是积极调整出口结构, 扩大外贸出口, 提高外贸效益。要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实现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的转移, 切实把外贸出口的着力点放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提高效益上来, 进一步巩固发展各县市外贸出口的好势头。四是要构建吸引外资的良好环境。在继续建设和改善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供水、邮电、通信、污水处理等设施, 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的同时, 更要加强软环境建设,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营造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高效快捷的办事环境和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构筑“洼地效应”。

摘要:当前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正处于明显的上升阶段, 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活力和发展潜力, 但是, 与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县的差距尚比较明显。本文首先对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然后较全面地剖析了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原因, 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综合竞争力相对落后, 产业结构需进一步合理, 特色经济不突出, 开放度低, 最后从创新体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几个方面对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产业化,郑州市

参考文献

[1]聂华林, 高新才.区域发展战略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351-411.

[2]李飞燕.河南县域经济现状分析[J].焦作大学学报, 2006 (4) :62-63.

[3]朱志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实现中原崛起[J].经济经纬, 2005 (6) :161-167.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5

赵荣宏

摘要:弥勒县最大的产业是烟草产业,其他产业已初具规模,但产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链较短,未能发挥产业集群效应。而且弥勒县的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品科技含量低,人才较为缺乏,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限制了弥勒产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弥勒县域产业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县域经济产业发展产业集群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产业的发展是龙头,也是核心。本文从弥勒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和建议,以期能为云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二、弥勒县域产业发展现状

弥勒县最大的产业是以红河卷烟厂为代表的烟草产业,根据弥勒县2010年统计年鉴,2009年,红河卷烟厂生产卷烟112.1万箱,经济指标按集团的24.45%分配,工业总产值100.2亿元,工业增加值75.8亿元,利税77.5亿元,其中利润15.1亿元。包括复烤、彩印、铝箔、甘油脂、包装、乳胶等卷烟配套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8亿元,利税1.6亿元。可以看出,弥勒县烟草产业已经发展成熟,产业基础较为雄厚。

弥勒县另一个较大的产业是煤化工产业。截至2009年年底,弥勒县境内主要的煤化工企业有红河锦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弥勒吉成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弥勒嘉麟实业公司焦化厂三家大企业。三家企业均以生产合成氨、尿素、复混肥为主要品种,其他还有焦炭、煤焦油、粗苯等一些化工产品,根据弥勒县2010年统计年鉴对这三家企业的相关数据统计,弥勒县煤化工产业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

除了这两个较大的产业以外,弥勒县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还有绿色食品(较典型的是葡萄、芦笋和核桃)加工业,造纸业、亚麻加工业、蔗糖产业、物流产业和冶炼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的产业基础目前仍然比较薄弱,在芦笋加工方面,已有一家芦笋加工企业即将入驻;在核桃加工方面,弥勒目前还没有从事核桃深加工的相关企业。弥勒县造纸业的产业规模也较小,只有少数几家造纸厂仍在继续从事生产,目前,弥勒工业园区正在开展林(竹)纸浆

一体化项目,预计建成后每年可生产25万吨竹浆泊,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弥勒县造纸业的发展。亚麻加工业在弥勒已初具规模,目前主要有金坤亚麻有限公司、新建亚麻有限公司和润丰亚麻有限公司三家企业。蔗糖产业是弥勒县的传统产业,产业基础较为扎实。物流产业近些年在弥勒县政府的规划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正在建设中的红河艺丰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就是在政府规划立项、企业投资运作的方式下建设的综合物流仓储聚散地。冶炼产业在弥勒县也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目前共有十几家冶炼企业,但规模都不大,主要以铁合金的冶炼为主。

三、弥勒县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2010年,弥勒县三次产业的比重为8.7:77.6:13.7,与2005年相比,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呈现了下降态势。然而,实证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相对比重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由此可见,弥勒县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支柱产业单一,非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近些年,弥勒县域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建立在烟草产业的发展基础之上,县域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烟草工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仍没有被打破。非烟产业的效益不佳,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市场竞争能力较差。而且多数产业能够带动的关联产业较少,从而产生的经济联动效应不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三)产业链较短,没有形成产业集群

从整体上看,弥勒县各种产业均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只要细加研究就会发现,弥勒县的各种产业普遍存在着产业链较短的问题,而且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涉及到产品深加工的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企业都只是在对原材料进行初加工后就投入市场,导致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利润率也处于较低的水平,从而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自然不强。此外,由于未能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弥勒县域各种产业的发展。

(四)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

目前,弥勒县域内的高新技术产业较少,专利申请量不高,大部分产业都是属于劳动密

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几乎没有。企业基本上都是在传统产业中通过规模提升得到发展,产品绝大部分还处于传统水平,缺乏技术创新和科技含量,除了烟草产业外,其他各产业的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四、弥勒县域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继续推进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弥勒县域经济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首先,在第一产业方面,要走精品农业之路,尽可能提高亩产均效益,并积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从而提高综合效益;在第二产业方面,必须改变主要靠政策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断加大内涵式发展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从而做强第二产业;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从而做大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二)扩大支柱产业范围,提高非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弥勒县唯一的支柱产业,尽管烟草产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是市场需求毕竟有限,而且不同的地区实行区域垄断,烟草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已是十分困难,所以要想提高弥勒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就必须扩大弥勒支柱产业的范围,提高非烟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弥勒县的自然资源情况和现有产业基础,可以考虑培育电力产业、煤化工产业、绿色食品加工业(主要是红酒产业)作为除烟草产业之外的支柱产业,对这些产业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三)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

提高弥勒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产业发展,还必须对各种产业的产业链进行延伸,培育产业集群,尤其是需要着力发展的支柱产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中,政府要根据各乡镇的发展特点、区位优势、产业布局要求和产业组织规律,制定产业集群的战略规划,并主动进行引导和服务,发现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并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然后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促进产业集群的地方网络的形成。

(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高新技术产业属于国家的战略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弥勒县经济总量有限、总体科技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滞后的现实,弥勒县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应当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战略方针。首先,在项目选择上,要以关键领域突

破为主,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其次,在技术进步上,要坚持引进国外技术与自主开发并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再次,在发展载体上,要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由企业来主导高新技术的研发。最后,在空间布局上,要以科技工业园区为主,以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来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城镇化  融合发展

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和城镇化是决定新型工农城乡一体化能否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形成“以城带乡”,只有做好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因此,县域经济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回顾文献发现,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对新型工农城乡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缺乏研究。

一、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的决策建议。从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成果,在充分调研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与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促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对中原经济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中原经济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业技术普及率不高,县域的农业单位产出率低,农产品流通加工业业发展落后,农村生产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农业综合效益。

在工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企业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使用资源的效率低;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全省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24户,个体工商和私营企业是全国水平的65.4%、37.25%;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均注册资金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7%和91.6%。另外,中原经济区县域的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工业化生产集中度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缺少现代服务业等问题,中原经济区县域工业多种所有制成分比重不科学,发展需要继续推进。

(二)县域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中原经济区县域多数县政府在观念落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管理水平不高: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缺乏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处理市场问题,对经济和市场管理得过多;中原经济区县域的经济发展中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中原经济区县域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市场、服务意识缺乏、官本位主义严重等问题。就中原经济区县域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言,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县域的相当部分经济、在社会管理权限中原经济区县域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

三、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现代化模式,涉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及县域经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等。因此,中原经济区县域选择发展模式还要优化设计和创新在配套措施方面。

(一)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原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基本是摆设,不能担服务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需要创新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可坚持县域民办、县域民管、县域民受益的原则,改造传统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新型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县域土地流转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主要是积极探索创新县域土地流转模式。和其他省相比,中原经济区县域人少地多,适合搞规模集约管理,学习发达国家大农场模式,在中原经济区县域搞土地流转试验。

(三)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产品,一头对连接着需求日益复杂化的市场,没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展可以从根本上推动着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可以领到着农业产业化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中原经济区县域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5).

[2]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

[3]闫冠宇.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4]王健,金浩,纪芬叶.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06).

[5]王聪,朱喜钢,王富喜.基于县域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6]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7

一、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 湖南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快推进县域经济体制改革创新,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涌现出一批全国百强县。

(一) 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高

“十二五”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增长势头强劲, 保持平稳较快增速, 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2012 年, 全省县域经济增速为11.6%, 高出全省经济增速0.3 个百分点;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54.22 亿元, 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6.6%, 较2010 年提高2.2 个百分点。全省GDP过200 亿、100 亿的县市区分别达到23 个、55个, 较2010 年分别增加17 个和14 个。全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18元, 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加7378元, 人均水平大幅提高。

(二) 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012 年, 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1015.68 亿元, 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4.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过10 亿的县域达18 个。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0.9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4.19%, 较2010 年提高0.89 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897 元和7317 元, 分别比2010 年增加3987 元和2083 元, 维持较快增长速度。全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6760 亿元, 较2010年增加2375 亿元;县域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285 亿元, 较2010 年增加197 亿元。县域新型工业提速增效明显。

(三) 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 全省县域经济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 发展的后劲明显增大。2012 年, 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9.3亿元, 分别比2010 年和2011年增加了1162 亿元和593 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维持在55%左右。 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达8906.2 亿元, 较2010 年增加了3844 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占全省比重由2010 年的51.5%上升至61.1%, 提高9.6 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明显加快。

(四)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效

全省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2 年, 湖南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7.1 :51.2 :32.8, 与2010 年的19.2:48.0:32.8 相比,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1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上升3.2 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 湖南县域第二产业占比高出全省3.8 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达6760 亿元, 比2010 年增加了2375 亿元, 占全省的比重由2010 年的69.5% 增加至74%, 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二、湖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湖南县域经济做大了总量, 提升了质量, 取得了诸多新突破。但是,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渐显现。目前多数的县域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 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偏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以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但是, 总体看,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客观存在, 规模不大、质量不优、结构失衡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一) 发展差异依然不小

全国来看, 湖南目前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只有4 个, 相比江苏 (27 个) 、山东 (22 个) 、浙江 (18 个) 的差距很大, 而全国百强之一、省内强县第一的长沙县, 经济规模只有全国百强首位昆山市的1/3。县内各乡镇间的发展也多不平衡, 以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宁乡县为例:2011 年人均GDP最高的白马桥乡80656元, 是最低的流沙河镇的8.7 倍;人均一般预算收入最高的玉潭镇59163 元, 是最低的东湖塘镇的237.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玉潭镇达23718 元, 是最低的巷子口镇3.2 倍多。

(二) 产业结构依然不优

“十二五”以来, 全省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但与全省平均状态比, 一次产业高3.5 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低7.3 个百分点。一方面, 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 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 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 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 虽然二次创业比重总体上超过50%, 且县域工业企业数量不少, 门类也较齐全, 但仍然普遍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等问题, 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极小,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够,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产业技术升级较慢, 普遍缺乏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有影响的知名品牌。此外, 资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加剧, 高能耗和环境污染亦较严重,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

(三) 收支矛盾依然突出

总量不大、质量不优, 必然导致经济实力不强和发展后劲不足。湖南县级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状况至今仍未发生根本改变。2012 年全省县级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仅为1074 元, 甚至比2009 年时的全国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水平还要低;全省县级财政平均自给率仅为29.52%, 远低于全省财政自给率 (43.27%) 、全国平均水平 (87.6%) 和全国县级平均水平 (50.73%) ;大多数县域自身的财力极为有限, 最低的龙山县仅为10.65%。绝大多数县域至今仍要靠中央、省、市的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此外, 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当前几乎都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 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 又必须加快改善基础设施, 优化发展环境, 建设开发区, 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而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问题。

(四) 要素制约依然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在当前要素普遍趋紧, 特别是国家为加强土地管理, 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的情形下, 发展欠账本来就较多的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也同时被压缩, 许多县域已出现建设项目等着用地, 或因无地而留不住来之不易的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县域发展资金普遍短缺, 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 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却十分有限。例如, 2012 年长株潭地区的醴陵市、攸县和湘潭县金融机构存贷比距离商业银行规定的存贷比最高上限的差值均低于26%, 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 县域金融机构内的资金流动受阻, 有相当部分可用资金在银行或投放在县外, 金融信贷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盘活。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引资的硬件优势相对而言本身就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单靠廉价的土地和优惠的税收措施也已难以为继, 加之国家与省对承接产业转移门槛的日益限制, 县域对外资的吸引力受到了很大冲击。

(五) 发展环境依然欠佳

当前, 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 而自主调控能力却在相对弱化, 特别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一些职能部门的改革不到位, 甚至部分权力还在上收, 县域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 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 责和权的失衡, 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 少有调控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县域管理权限过小, 相当一部分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国家、省里和市里, 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基本没有多少最终决定权;加之县域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 县域自身政策和服务环境也不够宽松等, 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三、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 湖南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加快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集中连片扶贫攻坚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等重大发展机遇, 但同时仍将受到发展不足与质量不优长期并存问题的困扰, 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压力大和外部竞争更加激烈的严峻考验, 必须要用新的视野、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 应着力探索解决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和对策措施, 引导全省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针对我省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县域间差距较大、功能体系不尽完善、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发展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 着眼于全面提高我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以下四大方面做足文章:

(一)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改革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机制。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 侧重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考评, 体现“三量同升”这一基本要求, 将县域经济发展考评工作纳入常规统计工作之中, 同时加强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的开发应用, 引导各县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转变, 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着力改变目前县级政府“有限权力”却“无限责任”的不合理状况, 进一步下放行政审批权限, 结合政府职能转变, 着力简化项目审批流程。精简、优化政府机构设置, 尽量减少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有所为有所不为, 将有序地“放”与有重点地“管”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释放活力与加强监管同步推进。

(二)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再贷款支持等手段, 确保县域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与大中城市基本相当, 着力增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 在加强原有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同时, 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模式, 为县域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 促进县域信贷投放增长。二是着力推进融资模式创新。严格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平等协商、风险分担、互利共赢的原则, 积极稳妥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试点工作, 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加快探索和发展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 支持县域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券融资。三是推动财政分配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合理的省、市、县财政收入分级划分机制, 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 夯实县域财源基础。

(三) 打造多元化支撑平台,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撑平台, 要充分发挥园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作用, 进一步优化园区管理, 提升园区聚集发展能力, 依据本地产业特色, 突出自身比较优势, 进一步明晰园区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加快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争取建成一批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甚至过千亿的产业园区。二是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特色资源及产业打造产学研创新发展平台, 针对县域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特别是关键性技术瓶颈, 通过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进行联合攻关, 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要加大创业政策宣传力度, 充分调动全民创业的积极性, 充分吸引本县外出创业人员回乡创业、鼓励县域内农民进城镇创业。三是提升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打造县域产品产销对接合作平台, 通过定期召开产品推介会、互联网宣传等方式, 提高县域产品知名度, 促进县域产品对外展销交易;着力优化提升人才服务平台, 积极放开落户政策, 优化大中专毕业生回乡档案、人事关系管理体系, 提高人才服务水平。建好用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化系统及时有效地发布相关需求信息, 为物流业、家政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为广大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四) 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8

一、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 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 山东县域经济明显提速。2007年, 122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21882亿元, 占全省的84.3%, 比2003年提高2.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18亿元, 占全省的48.8%, 比2003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二) 强县更强, 弱县提速

2007年, 30个强县完成生产总值10014亿元, 占全省的38.6%。在2008年7月份由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中, 山东有26个进入, 其中荣城跻身前10名。而2000年山东只有21个进入百强县。强县更强的趋势明显。近年来30个欠发达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均高于经济强县, 发展势头强劲。

(三) “高效”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先全国

多年来, 山东农业产值和增加值一直居全国首位, 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省。1990年以来, 山东“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很快, 与此同时, 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 由此推动了农业标准化、国际化进程, 加快了农业科技进步, 推动了山东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

(四)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全省看, 各地因地制宜, 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区位特点和产业特色, 初步形成胶东半岛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板块、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板块、鲁西现代农业板块、鲁南煤化工、旅游和现代物流板块等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区域经济板块。从单个县域来看, 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 县域生产力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县域经济布局结构愈加合理。

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越来越高, 2003年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是16.6:52.1:31.3, 2007年山东省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为10.7:59.3:30, 4年中二三产业比重提高5.9个百分点。

县域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民营经济成为重要支撑。从全省看, 2007年非公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4.1%, 比2003年提高13.2%。

二、现阶段山东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 整体水平不够高

在2008年7月份公布的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名单中, 山东与浙江一样, 都是26个, 江苏省25个。但是, 与浙江、江苏相比, 山东还有这样一些差距:首先, 百强县在山东县市区中所占的比例低。其次, 山东强县还不够强。最后, 山东县域经济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国际化程度方面与两省仍有差距。

(二) 发展极不平衡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 2007年122个县 (市) 中, 过8000元及以上的有4个,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48个, 低于4000元的还有3个。从2005年统计数字看, 91个县市中GDP和人均GDP最高的与最低的都相差10多倍。

(三) 经济结构不合理

首先, 县域二、三产业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次, 绝大部分县 (市) 经济结构不合理, 个别县一产比重还在50%左右, 很多县二产以中小企业为主, 而三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地方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依旧以粗放型投资为主。有些县受地方短期利益影响, 对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还不够重视, 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仍很普遍, 由此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从产业布局看, 一些县的主导产业还不突出;产业之间分工协作体系尚未形成, 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程度不高。

(四) 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

1、县级政府缺少必要的发展经济自主权。

目前的行政管理层级过多, 限制了县一级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发挥。近年来, 山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但有些政策落实得不够彻底, 有些该下放的权力还没放到位。

2、县乡财政捉襟见肘。

分税制下的县域财政, 财源结构单一,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 多数县市很难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职能。

3、融资难的问题突出。

目前县域普遍存在融资难: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制, 县域金融服务网点减少, 民间金融机构又还没发展起来, 金融机构单一。县级支行普遍没有信贷权, 只能吸收存款, 不能发放贷款。县域企业多数属于中小企业, 本身注册资本和信用等级不够。这些都导致贷款难。

4、建设用地日趋紧张。

用地指标紧张, 从宏观看是国家严格土地审批、减少项目用地指标、对开发区进行审查核减等措施造成。从微观看, 一些县不注重项目的土地产出效益和容积率, 投资强度不够也是原因。

5、高层次人才短缺。

县域与省城及地级市相比, 在综合配套、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先天差距, 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导致当前人才过于向大城市集中, 高层次人才匮乏、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由此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加快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的基础层次,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打好这个基础至关重要。今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一) 加强对县域经济的组织领导

重视发挥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是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现阶段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 应重点抓好分类指导:

1、对各县域按照一定的、综合性的标准进行科学分类。

现有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经济实力将省内县级单位分为强县、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 这种分类能够体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实力水平。但这种分类方法是排名式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的方向是主要依据经济发展实力、区域功能 (主体功能区定位) 、产业发展水平和历史贡献等对县域进行科学分类。

2、实施重点突破。

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要实施重点突破。对于经济强县和一般县份, 要充分放权, 尽快赋予其相当于地级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权限;对于特殊县, 要区别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农业大县、资源型县和老工业基地转型县、生态县, 要根据国家政策, 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配套实施相关政策, 加大对其支持力度。

3、进行差别化考核。

在科学分类和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实施差别化考核。因为分类不同, 发展重点不同, 对于地方政府的考核重点自然不同。因而, 必须根据分类后的发展重点实施差异化考核。

(二) 构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

1、建立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要积极运用财政贴息等政策措施, 引导各金融机构对县域增加信贷投放, 简化贷款审批程序, 创新贷款方式;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创新符合县域特点的抵押担保方式, 完善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鼓励建立由自然人或企业设立的小额信贷组织。

2、建立完善土地支持体系。

一方面要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充分利用好存量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另一方面, 省里在分配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时可适当向县级倾斜。各县也可采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等办法自行解决问题。

3、建立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

要落实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制订优惠政策, 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县域工作;加强对县和乡镇领导干部培训;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农广校等载体, 加快乡土人才培养。

4、建立完善财税支持体系。

继续实施省、市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并逐步提高财政困难县的保障水平。调整县级财政专项配套政策。

(三) 深化改革, 为县域经济发展赋予更大的活力

1、统筹推进县域各项改革。

推动乡镇综合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产权改革。推进县乡财政改革。大力推行财政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乡财县管、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促进县 (市) 级财政的增收节支。

2、进一步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从2002年起, 浙江、湖北、河南、广东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改革, 把地级市的一些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 在经济管理方面形成了近似于“省管县”的格局, 赋予县级更大的经济发展自主权。“强县扩权”效果明显。山东曾在2003、2006年两次放权, 尤其是对30个经济强县给予了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 对强县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今后, 要加大放权的力度, 可以考虑在全省17地市中选择经济实力较强的县市进行扩权试点, 给予设区市的经济管理权、事务统筹权、社会管理权等更大的自主权。在扩权试点县基础上, 再逐步向所有县 (市、区) 放权。此外, 建议省委、省政府赋予县 (市) 级对省直管部门更大的协管权。

(四) 继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 转变县域发展方式

1、继续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服务业。

做优农业就是着力使农业出优质产品, 培育优势产业, 聚成优势竞争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 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 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做强工业就是着力把县域工业做大、做强, 不断提升工业档次, 保持工业强势发展。继续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培育主导产业。要注重培植核心企业, 同时围绕核心企业发展配套企业, 促进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 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山东省县域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 要积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着力抓好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投入力度。2006年省政府设立了服务业引导资金, 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入。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近年来, 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经济出台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对国家和省里出台的政策措施, 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扶持有基础、有规模、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3、进一步壮大园区经济。

加强规划布局和政策引导, 引导园区按照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 通过政策引导各类企业有序向园区集中。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促进生产要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实现以业兴城和以城兴业的良性循环。

4、培育壮大特色经济。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业和食品加工业;发挥海洋资源优势, 发展海洋经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临港经济。

摘要:近年来山东县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为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县域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 要通过加强对县域经济的分类指导、构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赋予县域更大的经济发展自主权以及继续优化县域经济结构等措施推动山东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山东,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大明.转变发展方式搞好城乡统筹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08/10/21/art_901_163512.html, 2009-02-21.

[2]、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一届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名单[EB/OL].http://www.china-county.org/jzl_first/jzl_first01.asp, 2009-02-21.

[3]、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EB/OL].http://www.agri.gov.cn/jjps/t20080709_1079408.htm, 2009-02-21.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9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现状

截至2013年, 我国县一级别的行政区域共计2853个, 县域人口91311万, 占国内总人口的68.1%;县域经济对全国贡献率为51.04%。2015年, 安徽省62个县 (市) 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657.6亿元, 同年安徽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5.6亿, 县域经济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为48.43%①。

从全国范围看, 在2015年由中郡县研究所发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评比中, 毗邻的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分别有三县、两县、两县上榜, 而安徽仅肥西一县上榜, 在中部地区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从安徽省内范围看, 由安徽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检测评价平台数据整理得下图1, 皖江城市带自2010年建立以来, 县域经济增长速度长期领跑全省, 安徽省内皖江一带县域发展指数普遍高于皖北皖西县市, 存在明显的南北差距, 少数安徽西北部县市的发展指数远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

二、县域金融支持现状及存在问题

群县治则天下安, 充裕的金融资本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保障。完善的县域金融支持体系是促进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乡镇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但近年县域金融机构与信贷增量双重紧缩, 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稍显弱化。

(一) 县域金融机构匮乏, 物理网点过少

县域经济中金融供给来源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少数其他金融机构。

由于基础农业回报率低、回报期长, 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投入总量不大, 且撤并网点现象严重;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 仅对粮食收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发放贷款;邮政储蓄银行存贷款差悬殊, 导致大量农村资金非农化;而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县域金融主力军, 由于其资金实力不够雄厚, 在农贷支持方面无法一农支持三农。

除此之外, 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几乎为零, 致使中小民营企业难以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资本市场等方式直接融资, 也无法通过保险公司分散风险, 银行贷款或成唯一途径。

(二) 县域信贷管理体制落后, 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县域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基层机构贷款权限上收、各类审批手续繁冗;基层机构无权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贷款品种, 难以满足基层的多样化需求;信贷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越来越难以适应县域中小民营企业“急、频、小”的融资特点。现阶段农业个体、民营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具有高利贷性质的民间融资机构, 但政府对于民间借贷机构并无严格的准入机制以及有力的监督引导。

县域经济的金融生态环境仍有待改善。经济主体信用观念浅薄, 社会信用意识缺失, 道德风险普遍存在, 企业逃废债现象严重, 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足。同时县域中小企业经济基础差, 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抗风险能力差, 缺少抵押担保物品, 银行拓展业务缺少可依托的载体。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实现县域经济金融和谐发展、互为促进的局面, 需充分发挥金融对资源的高效配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宏观层面上, 国家通过税收、财政政策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放贷, 适当增加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再贷款额度, 并通过继续降息降准进一步发挥货币乘数的作用。此外, 微观层面的县域范围亟需建立银政企联动合作机制, 形成三位一体共商共建的良性局面, 共同推进县域金融生态调节机制, 推动企业在基层政府及县域金融机构支持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一) 政府部门

1.优先考虑贡献较大机构。基层政府在行政许可方面应尽可能简化程序, 降低相关手续办理费用, 引导国有银行将服务网络延伸到县域;在政策规划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贡献较大的金融机构优先考虑, 在相关市场准入、新金融业务申请等方面适当放宽标准。

2.规范引导民间金融机构。民间借贷机构即所谓“地下钱庄”质量良莠不齐, 基层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规范, 并严格市场准入机制以构建良好的民间金融支持环境。此外, 政府也应引导、鼓励民间借贷机构进行良性高效的资本借贷, 将民间金融机构作为县域金融支持体系中的重要补充部分, 满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多样化需求。

3.改善县域中介服务环境。政府应凝聚多方力量, 努力完善县域经济金融支持体系, 支持构建包括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及贷款担保机构等在内的各类中介机构, 并宣传普及金融知识, 提高中介机构的民众认知度和市场公信力。

4.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现阶段县域社会信用体系不成熟, 基层政府应牵头构建企业及个人征信系统, 鼓励银行业与担保公司合作,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具体有针对性的担保制度, 例如建立联户担保、农户共担风险的担保体系, 形成金融联动合力机制。此外, 基层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法规严厉遏制企业逃废债现象, 改善地方信用环境, 才能极大限度的鼓励县域小额信用贷款蓬勃发展。

(二) 金融机构

1.调整基层信贷管理政策, 开展金融业务及手段创新。各大国有银行应将贷款审批权、授信权适当地下放至基层, 放宽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条件, 增加授信额度, 减少贷款审批环节, 加强自我调节功能, 响应央行号召, 结合各县市实际情况进行金融机构改革, 创新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品种, 保证国有银行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

2.完善中小客户金融服务体系, 强化县域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应重点支持县域中小企业, 改变以往“抓大抓强”的理念, 将工作重点转向以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中小客户, 充分发挥筹融资及资源配置功能, 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县域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 金融机构应放眼新三农 (即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及土地的非农使用及其衍生问题) , 响应央行号召竭尽全力做实小微、做强县域。

3.大力发展县域小微保险, 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合作。保险公司应延伸县域服务网络, 大力发展具有针对性的农业小额保险, 分散农业生产风险, 推动农业生产平稳快速发展。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保险公司与银行应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业务间的合作, 提供解决农村贷款难、农业生产风险大的问题。

(三) 个体农户、中小民营企业

打铁还需自身硬, 在改善外部发展条件的同时, 个体农户、中小民营企业也应准确把握国家政策, 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自身实力的提高吸引金融资源。

摘要:近年我国县域金融支持政策有较大改观, 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有差距。欠发达地区 (如安徽省) 的县域经济基础薄弱, 自我造血能力不足, 亟需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以加快发展。基于安徽省县域经济中金融支持不足现状, 通过银政企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县域经济,金融支持,安徽省

参考文献

[1]谢庆健.县域金融生态现状分析——来自安徽、江西、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六省的调查报告[J].中国金融, 2006, 04:32-34.

[2]魏明, 苗海燕.新常态下如何推进县域农商行转型发展[N].中国县域经济报, 2015-04-23008.

[3]贾俊雪, 郭庆旺, 宁静.财政分权、政府治理结构与县级财政解困[J].管理世界, 2011, 01:30-39.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10

一、郑州市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现状

1、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但第三产业比重依然较小

截止到2011年, 郑州各县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郑州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912.7亿元, 比上年增长13.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1:56.2:40.7调整为2.7:59.0:38.3。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4.8%, 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 中牟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0.5%, 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17.1:56.5:26.4调整为11.8:67.4:20.8。荥阳市三次产业比例演变为5.1:71.8:23.1。巩义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7%,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74.7:23.5, 城镇化率达到46.3%。新密全年完成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2%,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3:73.2:23.5调整为2.9:72.3:24.8。以上数据显示, 2011年郑州市各县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与往年相比更加合理, 第三产业比重在逐步加大,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但是, 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小。相对全国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10.1:46.8:43.1的比例, 郑州市各县市三次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2、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 郑州各县市围绕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县市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 郑州市2011年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8%。其中, 中牟县把具有城市功能的社区建设向农村延伸, 变过去抓县城和乡镇的二级架构为“城市组团和新市镇+新型农村社区”的“2+1”构架, 实现空间布局模式上的创新和突破。新密市构建了“双城四新市镇五十六社区”新型城镇体系。荥阳市尝试社会资本参与、村企联建、宅基地置换、土地增减挂钩等新途径, 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荥阳模式”。截止到2011年底, 荥阳城镇化率达到46.5%, 巩义全市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3%, 巩义市部分乡镇城镇化率已经达到较高标准, 如巩义回郭镇的城镇化率已达75%以上。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郑州各县市城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 打开了郑州市县域经济的良好开端, 但目前郑州各县域总体城镇化水平与发达地区如杭州县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3、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郑州各县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合理布局, 政策引导, 使各县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所有县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工业增加值10.7%的增长速度。其中, 中牟县全年工业完成增加值247.8亿元, 比上年增长32.9%, 远远高于郑州市平均19.2%的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全部年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完成增加值216.7亿元, 比上年增长20.0%。巩义市2011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43.6亿元, 比上年增长15.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99.8亿元, 比上年增长17.9%。新密市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330.8亿元, 比上年增长1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94.4亿元, 比上年增长20.1%。荥阳市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43亿元, 比上年增长1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98亿元, 比上年增长15%。新郑市201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63.4亿元, 比去年增长18.4%。登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268亿元, 同比增长18.1%。

新郑市重点企业加速增长, 全市销售收入超10亿元企业达到7家、超5亿元企业达到20家。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新转化科技成果20项, 申请专利300件。荥阳市4家企业被评定为河南省2012年度百强和百高企业, 3家企业被评为河南省2012年度百高企业。同时荥阳市加大了小火电、水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加快节能改造项目实施, 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登封市全面完成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任务, 整合煤矿企业42家, 煤炭行业向集团化、标准化和一体化方向迈进。新材料、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等产业持续发展, 铝合金及铝精深加工产能不断提升, 产业链进一步拉长。5年科技投入累计超亿元, 建成2家国家级企业检测中心和6家省级、30家郑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新增省级名牌产品4个,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组织企业科技创新项目86个, 其中24个项目已得到郑州市科技资金扶持。

巩义拥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巩义产业集聚区, 围绕做强、做粗、做长铝产业链的思路, 大力发展铝加工高端、终端及相关产业,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全区已形成了以铝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 以铝单板、铝带、铝箔材料、高强度铝合金板、铝塑复合材料、幕墙装饰材料制造为主的产品结构。中牟县集中精力创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汽车及零部件监测中心, 引进清华大学电动车研发中心, 在促进结构调整、提升自主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郑州市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聚区对“三化”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足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各级政府也都在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 期望以此为抓手实现促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郑州共有产业集聚区39个, 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14个, 多半分布在郑州市所属各县市中, 集聚规模不断壮大, 集聚效应也明显增强。但当前一些部门对于产业集聚区的功能认识主要还是定位在对工业化的推动力上, 而对于“三化”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却没有足够重视。这使得目前各地市都呈现出工业化发展较快,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的问题。

另外, 部分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着主导产业不够明晰, 发展方式仍然热衷于上新项目、扩大产能, 而对于企业的改造升级和内涵式增长却重视不够的问题。此外, 一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因素。如一些地方为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 不仅挪用、占用了大量的涉农资金, 还大大压低土地价格, 使部分产业集聚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如果各地市不强化对耕地的保护,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失去物质支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弱

截至2011年年底, 郑州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有362家, 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56家 (其中7家为省直企业) ,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1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源地山东省潍坊市, 2010年规模较大、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就已经发展到3420多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6家, 省级龙头企业77家, 年出口创汇17亿美元。与之相比, 郑州市龙头企业数量只占到潍坊的1/10, 出口创汇型企业数量更少, 2009年新密出口创汇才实现零的突破, 截至目前郑州所辖市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出口创汇才突破2亿美元。郑州市农业产业化加工型龙头企业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 仅为潍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的1/3, 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种植耕地面积仅为潍坊市的1/7。此外, 由于各县市对产业集聚区功能认识上存在偏差, 对农业产业集群优势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效应”较差, 组织规模小, 竞争力不够强。虽然有思念、三全之类的大型龙头企业, 但并没有形成规模产业集群。

3、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制约城镇化水平

郑州各县市在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极两圈三层”空间布局中占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目前在政府主导下郑州六县市现代化的城镇体系已经开始布局, 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目前郑州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局面制约着各地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郑州各县市在地理区位、交通条件、旅游资源、教育等各方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优势。但郑州县域的第三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 与第二产业相比, 六县市服务业的发展还很滞后, 突出表现在:对餐饮、商贸、仓储等传统服务业依赖较重, 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意识还不够强,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六县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的地位和排名很不相称。

三、促进郑州市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1、总体思路

郑州县域经济应始终坚持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 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坚持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坚持城乡建设与景区建设有机融合, 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田园城市建设齐头并进, 全面推进景城一体、产城融合、城乡互动, 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2、具体做法

(1) 制定科学合理政策引领产业集聚区发展, 使其成为“三化”协调发展难题的突破口。一是科学认识产业集聚区的功能。集聚区建设不仅要着眼于提升工业化速度和水平, 也要通过“产城融合”等措施来提高城市化水平;要把统筹城乡、统筹工业农业作为一个基本思路、一项基本制度, 绝不以牺牲农业和环境为代价求得暂时的工业发展速度。

(2)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各县市政府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本地的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才资源等因素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落实各县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主导产业项目、产业定位, 促进产业集聚区之间的分工协作;要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结合国家推出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争取建成若干个国家级的研发基地、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区, 促进河南省工业水平的提升。对于各地的考核, 不仅要看GDP总量、发展的速度, 也要看发展的质量, 尤其要把各级产业集聚区在促进就业、实现城乡统筹、产城融合方面的成就作为重要的指标进行考核。

(3) 发挥政府和市场功能。政府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机制, 确保产业集聚区征收的一部分税收用于农业建设, 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信息、技术支持。要在产业集聚区有机制地引入部分涉农产业, 提高农业的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使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要实施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和用地审批制度, 创新征地制度, 把征地制度变为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用地制度,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确保农业现代化、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用地的需要。

(4) 加快体制创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要坚持“产城融合”、“产乡结合”, 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区的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建设, 高度重视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探索符合实际的产业集聚区高效管理体制, 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解决新增城市人口在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破除城镇化的机制障碍, 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

3、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使其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器”

(1) 以项目为抓手, 园区为载体, 增强龙头企业集群效应。农业工业化过程中项目建设是抓手, 园区建设是载体。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是龙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进行集约化生产的有效形式, 是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州各县市要合理规划, 发挥产业的积聚效应, 集中培育和扶持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养殖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特种作物深加工等主导产业, 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并通过在主导产业中引进战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园区建设放大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根据郑州六县市的实际状况, 本文建议, 六县市城郊区域可以重点发展近郊型农业;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重点发展远郊型农业。凭借园区优势发展龙头企业, 尽快形成产业链, 放大龙头企业的“集群效应”。

(2)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优化投资环境, 搞活龙头企业经营机制。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过程中, 政府应从优化投资环境入手, 认真落实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积极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 多方寻求合作以吸引国内外资金注入。同时郑州各县市政府和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应积极构建银企交流平台, 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加强对外宣传, 扩大影响, 树立形象, 增强农业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推动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参股、控股、兼并和租赁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规模, 增强企业实力。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应给予各种经营机制的龙头企业以扶持。如兼并重组国有企业的龙头企业, 可以根据郑州市现行的国有中小企业改制有关政策给予扶持;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农业龙头企业要优先审批, 并做好跟踪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 应优先安排发行企业债券, 支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改制为农业类上市公司,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外资开展合资、合作, 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3) 鼓励龙头企业体制创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 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发展订单农业, 以合同契约的形式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各主体的利益关系。引导农民以土地使用权、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入股, 与龙头企业联合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 以产权为纽带, 实现农民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的紧密化。

(4) “产、学、研”结合提高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品,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龙头企业合作, 鼓励科研单位参与农业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 鼓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利益需要和农业发展情况从事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形成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另外,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 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政策和措施, 保障农业科技投入, 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各县市科技、农业、发展改革 (计划) 、财政、税务、金融、林业、渔业、畜牧、农机、水利、环保、质量技术监督、气象、农业综合开发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 齐心协力使科技管理政策落到实处。

4、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第三产业, 使其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

(1) 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第二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在为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不断深化流通企业的改革, 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 使流通行业促进消费、引导生产的作用不断增强;引进国际知名连锁企业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水平, 积极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促进经营业态的创新与整合, 使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 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随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 科学消费、绿色消费、休闲消费、健康消费成为主流, 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 住房、汽车、旅游、信息服务等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郑州各县市应从新的消费热点出发, 结合各县市区位及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信息服务业, 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 推进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服务业发展。稳健发展房地产业, 坚持高档社区、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协调推进, 促进房地产市场繁荣发展。加快城市服务功能全方位建设, 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电: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4) .

[2]霍清廉: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河南县域经济现状与发展路径[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9) .

洛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农业产业化 制度创新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扶持力度地不断加大,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依托——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代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乡村和谐的关键。洛阳作为县域经济的欠发达地区,如何迅速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十分紧迫的课题。

一、洛阳县域经济基本概况

洛阳市辖八县一市七区,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6.4%,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7.1%。“十五”以来,县域经济取得了大力发展,总体实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农业状况看,“十五”期间,我市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这一目标,坚持一手抓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畜牧、中药材、烟叶、牡丹花卉、林果和优质粮食六大主导产业;一手抓“农村百万劳动力转移工程”,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

从工业来看,县域工业目前已成为洛阳多数县(市)经济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为了促进县域工业的发展,增加县级财政的收入,近年来洛阳市把重点培育骨干财源企业作为重要举措。现在,各个县(市)都有三到五家骨干财源企业,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和全市经济的发展。

从招商引资的情况看,近年来各个县都把实行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2006年1月~4月,全市共签订千万元以上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68个,投资总额495亿元,合同利用市外资金410亿元。其中外资合同项目52个,投资总额11.6亿美元,合同外资7.4亿美元。

二、洛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尽管洛阳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县域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1.农民增收问题突出

目前,洛阳县域农业人口占县域总人口的比例达86.8%。应该说,解决洛阳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就整个“十五”期间看,洛阳农民人均实际收入的实际增速则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农民收入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产量没有明显增加,且价格持续低迷。一方面农民驾驭市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生产经营成本无法有效降低。另一方面城市化发展滞后制约了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使农副产品在低水平上徘徊。

2.县乡财政困难,农村干部队伍不稳定

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当前大部分县级财政是吃饭财政。县级财政困难成为县级政府最头疼的问题。而乡级财政则更为困难,几乎所有乡镇都遇到了财政困难的难题。财政困难突出表现在公益事业无钱投入,办公经费紧张,工资不能及时发放。这不仅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一些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3.农村公用事业滞后

据对洛阳市县区123个行政村1230户农民的贫困监测资料显示,在605个自然村中有6.6%的村不能接收电视节目,2.3%的村尚未通电,24.3%的自然村未通公路。在被监测的123个行政村中,只有3.3%的村使用节水栽培技术,22%的村有塑料大棚或温室,3.3%的村没有卫生室,7.3%的村没有合格医生或卫生员,11.4%的村没有合格接生员。这些情况充分体现了洛阳农村公用事业的严重滞后。

4.各县市环境差别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洛阳各县(市)地域分布、区域环境相差很大,只有一个平原市,有四个丘陵县,四个深山区县。目前,首先发展起来的三个县(市)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而其他六个县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先进县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底生产总值最高的三个县县均值与其余县的比例为4∶1,2000年时只有3∶1。从绝对差距看,实力较强的偃师、孟津等三个县与其它县由2000年的15亿元扩大到2005年的60亿元,差距扩大了3倍。人均财政收入比例由2000年的2.55∶1扩大为2005年的3.35∶1。

5.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过大,农转非问题异常突出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洛阳农业剩余劳动力约有130万人,剩余率达43.8%。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还存在如农民工的子女就学入托、医疗卫生保健、职介办证收费等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同时,农村土地长期承包制形成的生产关系,一方面助长了农民小富即安、安土重迁的小农意识,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土地的自由流转,农业的有效就业容量难以突破。

6.县域工业发展缓慢,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不够

洛阳县域工业已经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县域工业特别是贫困县工业在综合实力、增长质量、人均水平上与全市、全省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偏小,增速偏低,在建项目进展缓慢。二是县域工业主体仍然是中低技术产业,设备老化,技术投入不足。三是非公有制经济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低于发达地区,且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差,影响了工业经济的活力。

近年来,洛阳县域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是:各县(市)之间发展不均衡,招商引资潜力需进一步挖掘;开放意识低,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大环境不够宽松,吸引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利用外资规模小,尤其是对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少,项目质量不高,科技含量高、具有环保功能的项目少;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主要靠政府推动,作为招商引资主体的企业引资积极性不高;缺乏鼓励政策和激励措施,对外开放的社会力量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三、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鼓励创新发展。在不违法、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事情,都应放心大胆的去尝试。尊重人民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大胆创新。贫困县、乡要振奋精神,学习经验,找出差距,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寻求、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特色亮点。

2.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起:一是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从目前来看,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还是弱势产业,国家应加大补贴和财政扶持的力度,同时改善农技、植保、农资、金融等部门的职能服务;二是要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依托——龙头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深入研究市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创造培育品牌产品和名牌产品。

3.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发展县域社会服务事业

在发展县域经济,培植县域财源的同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格局。适当调减县级财政体制性上交,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快财政与税收政策改革,将财政支出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公共需要,保证欠发达地区农民能够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4.实施制度创新,积极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为了把剩余的农业劳动力从固着的乡村土地上解放出来,应大胆进行户籍、土地承包、就业、教育培训等制度的创新。同时,相关部门应在投资、就业、劳动保障、经商购房、子女入托上学等方面给予进城农民以平等的待遇。另外,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输出处于自发状态的现实情况,应鼓励组建民间劳务输出的中介服务机构,以促进劳动力的输出。

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县域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助推器,也是解决当地资金短缺的有效融资方式。要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特别是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增强招商引资效果。尤其是贫困县乡要积极加强对招商引资的引导和考核,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中创业资金不足、竞争力不强问题,努力使外来投资企业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6.加快县域小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城市化就是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平等的城乡关系,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变成城镇化的原动力,趋利避害,加速实现城镇化。为此,需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择以县城为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城镇化、工业化。县城是扩散城市文明的枢纽,洛阳现有县城规模近半数已接近城市规模10万人~15万人的下限,把它们作为城市来发展建设,基础较为适宜,规模效益也较高。二是以小城镇为依托,在县城以外可规划若干处次级重点镇支持其发展。有目的的选择和规划建设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工业重镇、商贸大镇、历史名镇,使这些小城镇与县城一起推动县域城市化、现代化,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广铃.宁夏回族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6):171~72

[2]傅恒杰.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6,(8):61~62

县域经济问题研究管理 篇12

经过二十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 中国的县域金融基本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 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的县域金融体系。然而现在的金融机构尚不健全, 如隆安县的县域金融以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 共有42个网点, 其中农业银行7个, 农村信用社15个, 邮政储蓄19个, 工商银行1个。 (1) 此外, 县域中还有一家保险公司, 但没有小额贷款公司, 也没有担保公司。

(一) 当前中国县域金融的特点

中国县域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 金融机构的种类不全。以隆安县为例, 只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种金融机构, 没有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显然, 这与蓬勃发展的县域经济对金融支持的需求相比, 机构明显偏少; (2) 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残缺。隆安县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作为县一级的支行机构, 并不具备贷款的审批权, 因此, 县域金融中的上述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过程中, 其权利是残缺; (3) 服务方式简单。隆安县的各类金融机构, 所提供的服务主要以“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为主, 其他业务诸如个人消费信贷、投资理财、支票结算、自动柜员机等在县域范围尤其是广大的乡镇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 县域金融的服务水平过于简单, 缺乏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根据自治区农行的资料整理。

(二)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此外, 我们从表1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 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状况。

1.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支持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 (1) 信贷规模偏小。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三家金融机构的2011年存款余额为43.24亿, 贷款余额仅为22.41亿; (2) 支持范围小。据自治区农业银行的统计资料, 2011年自治区农业银行对隆安县的建设项目支持范围很小, 除了水电站等少数两三个项目之外, 其余的如小城镇建设、县城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 农业银行均没有支持的项目; (3) 资金外流较多, 特别是邮政储蓄银行, 存款余额为8.9亿, 贷款余额仅为0.52亿, 新增贷款为0.0028亿。这些邮储资金经过上存人民银行后作为基础货币, 虽然通过发放支农再贷款的方式, 返回一部分用于支持三农, 但规模极其有限, 实质上成为县域资金的“抽血机”。

2. 农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减弱。

近几年来, 农业银行对县域经济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 (1) 信贷余额增长的幅度小于存款余额增长的幅度; (2) 支持的项目数量也有所下降, 以2011年为例, 隆安县域金融仅贷款支持两个项目; (3) 减少服务网点, 特别是县以下的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 (4) 信贷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的管理模式, 对县一级的支行根本不予授权授信, 保留下来的机构网点所吸纳的资金大部分或全部上存, 实际上已成为上级行的一线“储蓄所”。

3. 县域金融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目前农业银行情况看, 信贷投放领域相对比较集中, 信贷投入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消费和少数基础建设项目上;信贷方式上比较单一, 主要采取抵押贷款和票据贴现两种方式, 限制了部分中小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另外, 在放贷上也存在“垒大户”现象, 对于一些优质客户, 给予较大的授信额度, 致使信贷资金过度集中, 使县域中小企业借款更加困难。

4. 农村信用社融资能力差, 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几年来, 随着创建农村信用工程, 发放农户小额支农贷款等活动全面推行, 特别是实施利率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之后, 农村信用社迅速成为了支持三农的主力军,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于隆安县而言, 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县域金融体系中的主要力量, 2011年的数据表明, 无论是存款余额还是贷款余额, 在隆安县都是最大的。但是, 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 资金短缺, 包袱沉重, 肩负的职责与自身的能力不相匹配, 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而来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规模大, 还贷周期长, 从而使农村信用社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不足的原因分析

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不足, 原因是多样的和复杂的, 但归结起来, 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县域金融系统的原因, 二是县域经济主体的原因, 三是县域金融支持的环境因素。

(一) 县域金融系统的原因

1. 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过于烦琐, 与县域小微企业对资金需求呈现出的急、频、小的特征不适应。

但是, 县域金融中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权利, 特别是贷款权普遍上收至上级行, 县级支行贷款权很小。隆安县农行仅有存单质押权、存量客户短期单笔800万元和中期流动资金单笔600万元的贷款权, 对新增客户一律需要上级行批准, 存单质押贷款也只能贷质押额度的70%~80%。由于基层行贷款权限小, 许多贷款需要二级分行甚至一级分行审批, 环节多, 时间长, 因而满足不了县域小微企业的需求。

2. 县域金融系统的支持责任与利益激励不对称, 导致员工缺乏支持的积极性。

目前, 各行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如农行要求信贷人员对贷款实行“三包”, 即“包放、包收、包赔”, 并终身负责。在贷款的责任约束下, 信贷人员没有100%的把握不会放贷, 对风险难以确定的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不愿贷款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 现有的信贷管理制度激励县域金融的逆向选择行为。

目前, 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 将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 并设置了较高的贷款标准, 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即一些龙头骨干企业能够获得贷款。而县域经济中, 以传统农业、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业为主导, 即使一些规模小但效益很好的企业在评级标准面前也难以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 从而被挡在贷款门槛之外。从各家商业银行调查了解, 虽然口头上重视对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但在实际经营中普遍加强了对大企业、优质客户的争夺, 压缩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

4. 县域金融中现有的金融产品针对性不强。

目前, 县域金融机构服务集中于“存、贷、汇”等传统业务, 金融产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针对性不强。县域金融机构服务半径也比较狭窄, 基本上围绕县域城区业务, 难以延伸到乡镇和行政村。

此外, 农业生产方式尚需加快转变, 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也制约着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规模效益。

(二) 县域经济主体的原因

1. 县域企业的整体素质较低, 融资能力不足。

县域企业大都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一般资产规模偏小, 管理水平低, 财务制度不健全, 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总体信用等级低, 难以形成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2. 企业信用观念淡薄, 逃废债现象严重。

县域企业普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 还贷意识差的现象。部分企业借改制之机, 大量逃废, 悬空银行债务, 而且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 中小企业设立、兼并、重组过程中打擦边球, 钻政策空子,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后管理难, 债权无保证, 出现风险即使通过法律手段收贷, 也是胜诉容易执行难, 贷款收不回, 还得增加诉讼费用, 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

3.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与县域经济低水平失衡的矛盾。

目前县域经济大多是传统封闭式的内向型经济, 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工业、农业。无论从企业规模、科技含量还是管理水平上, 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投入高、回报低,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扩大再生产能力不高, 吸纳银行贷款的容量小, 迫使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将大量闲置资金上存, 形成了高储蓄低投资, 金融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功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难以形成“经济发展快—经济规模大—容纳资金多—银行贷款多—经济发展快”的良性循环。再加上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大多数资产负债率高, 内部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 缺乏优势项目, 与金融机构信贷标准有较大差距, 出于风险控制和效益考虑,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缺位。

4. 抵押担保难仍是制约县域经济主体融资的瓶颈。

按照贷款管理的有关规定, 企业向银行贷款时, 要提供有效的抵押担保, 而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有效资产少、抵押能力低, 特别是村镇中小企业, 集体土地和房产都不能抵押, 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

三、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县域金融机构方面

1. 进一步丰富县域金融机构的种类, 提供服务网点的覆盖率。

贫困县的县域金融机构种类偏少, 隆安县目前仅有工商银行 (1个网点) 、农业银行 (7个网点) 、邮政储蓄银行 (19个网点) 、农村信用社 (15个网点) , 既没有小额贷款公司, 也没有金融担保公司。这与目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的多元化需求是不适应的。因此, 应当降低门槛, 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 着重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民间信用互助组织, 并引导国有商业银行延伸县域服务网络, 把机构设置和产品创新作为突破口, 从而丰富县域金融机构的种类和产品, 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支持贫困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强化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性支持。

贫困县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农业是弱质产业, 受天灾影响较大, 而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 如农业产业化开发、农业技术推广以及为了改变投资环境而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 如城镇和乡村之间的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硬件”建设等, 资金求量大, 多半是社会效应高而经济效应低的项目, 资金需期限长、回收慢、风险大, 商业金融机构不愿意介入。对于这一部分的投入, 需要国家对县域金融给予制度上规定, 让贫困县中的县域金融对其上述项目给予政策性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 要探索建立专门对县域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政策性机构或者发展一批地方性股份制的金融机构等, 进一步丰富为县域经济服务的金融机构体系。

3. 重新构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银行管理体系。

首先, 要改变目前县域金融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权残缺的现象, 上级行要适当下放给县级分行一定的贷款权限, 摒弃“贷款零风险”的不实际想法, 充分调动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主动分担贫困县中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定的政策性风险和市场性风险。其次, 建立健全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的信贷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 既要避免道德因素带来的信贷风险, 也要避免逆向选择导致的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不够的现象, 做到贷款风险约束机制与创造优质信贷资产激励机制相统一。再次, 建立“取之于县域, 用之于县域”的储贷激励机制, 逐渐改变银行信贷资金上“农转非”和“乡养城”的局面。资金外流是制约贫困县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 县域金融应该建立“取之于县域, 用之于县域”的储贷激励机制。首先, 人民银行应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 制定实施向贫困县县域经济有效信贷投入倾斜的货币信贷政策, 如下调县支行资金上存利率, 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及以下机构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 针对邮政储蓄银行只吸纳存款不放贷的状况, 建立邮政储蓄银行返还机制。数据表明, (1) 邮政储蓄已经成为县域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因此, 人民银行应该制定相应政策, 把县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比例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县域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由这些县域金融机构放给县域经济中的中小微企业, 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上述手段, 使从县域农村筹来的资金, 要大部分或全部投回到农村经济发展中去, 以保证县域资金良性循环。

(二) 县域经济主体方面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县域经济的主要是由各种所有制的企业构成的。由于历史原因, 县域经济中的各种企业往往存在产权结构不合理, 市场化程度不高, 产品竞争力不强等因素, 因此, 要增强企业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 就必须抓住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加快企业结构调整, 优化资源配置, 使县域企业的资本、资产结构得到改善, 实现规模、技术、产品升级, 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石盛林.县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J].财贸经济, 2011, (4) .

[2]刘小龙.中国县域经济论纲[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 (2) .

[3]陈泽军.广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 2003.

[4]陆珉峰, 等.县域金融如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探讨[J].华北金融, 2011, (10) .

[5]李建华.中西部地区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失效原因及对策分析[J].台声, 2005, (6) .

[6]崔建军.西部地区县域金融资金流失问题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2010, (1) .

[7]蒙永亨, 等.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国外的经验急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 2006, (12) .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下一篇:14bp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