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通用10篇)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1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 原有的产业边界逐渐模糊、新业态不断出现的动态过程[1]。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优势, 几乎和任何一个产业相关联, 融合发展是其本质特征。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都强调, 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 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对海岛县来说, 这是赋予旅游业“国计民生”的战略高端地位, 意味着海岛旅游业要承担更加全面的、系统的功能, 也提供了考量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新标准:不再就旅游而论旅游, 也不再就经济而论旅游, 而是要统筹旅游的多种功能, 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发展[2]。融合发展自然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选择, 探讨海岛县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制约、路径与策略, 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海岛县综合实力薄弱, 环境承载力有限, 不具备大规模发展第二产业的客观条件, 以“耕海牧渔”为主要特征的渔业生产出现萎缩, 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成为共性选择。海岛县域陆地狭小, 空间阻隔, 旅游开发困难大, 基础设施落后, 资金匮乏, 能源和淡水供给紧张。经过30多年不懈的努力, 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成为海岛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改善经济单一性、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2008年海岛县共接待游客2 453万人, 旅游总收入146.8亿元, 最近10年的增长速度为16.74%和19.66%, 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94和11.4个百分点, 是旅游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但是, 人均旅游消费偏低, 按可比价格计算为418.65元, 只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9.64元。除舟山市 (含二区二县) 和玉环县外, 人均旅游消费为250.41元, 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0%, 还有4个海岛县出现负增长。海岛县旅游业发展还处在以粗放增长为主的、低层次的、资源驱动型阶段, 观光游占据绝对比例, 旅游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门票经济”, 业态简单, 企业综合素质较低, 持续发展不足。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刚刚起步, 在产品提供、企业能力、发展机制、管理体制与配套政策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制约。
1.1旅游产品单一, 新产品开发滞后
海岛是以其特有的神秘和静寂、完整的生态景观系统和独具特色的人文风貌为物质基础, 以完整、鲜明、深刻的形象感知给旅游者带来远离城市喧嚣和回归自然的心理感受。相对于观光旅游, 度假休闲游和生态旅游更能够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海岛县是我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目前的旅游开发还过多地依赖自然禀赋, 旅游产品以传统的观光游为主, 产品单调且生命周期短;客源集中于周边省市, 季节性涌涨突出, 游客停留时间短, 消费层次较低, 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新兴消费力量不断崛起, 旅游者的旅游消费层次提高, 更加注重度假休闲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已经形成了一批支付能力高、学习能力强且愿意尝试新产品的群体, 旅游新产品开发和产品提升成为必然。因此, 海岛旅游的需求重心正在由观光游向度假游和生态游转变。度假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形式, 更强调安全、宁静的优美环境、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增进身心健康的游憩设施和高品质的服务, 度假游客停留时间长, 重游率高, 消费能力强;生态旅游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 强调生态文明价值, 兼顾旅游开发与海岛环境承载力的协调, 追求生态系统的旅游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均衡, 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需求的深刻变化给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1.2企业能力欠缺
旅游企业是融合发展的主体, 需要不断提高整合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 降低企业核心能力刚性[3]。海岛旅游虽已形成了相当的产业规模, 但是旅游企业普遍散、小、弱、乱, 专业人才短缺, 与岛外交流协作不足, 无法充分获得周边大城市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的溢出效应, 核心竞争能力不强, 持续赢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足。一些条件较好的海岛和沙滩被低水平重复开发, 存在较严重的旅游资源浪费、价格恶性竞争、条块分割等问题。在竞争观念落后和实力较弱的情况下, 旅游企业在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时, 受到企业家行为、企业文化、组织结构等具有明显路径依赖特征的因素的影响, 往往选择固守行业惯例和已有行为模式;即便海岛内外其他企业有强大的实力和先进的运作模式, 也会受到与之合作的企业核心刚性的限制, 融合发展往往难以为继。
1.3发展机制有缺陷
海岛县要向广大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 既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能力, 也需要健全的产业发展机制。发展机制在融合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既要体现产业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 又能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 自动迅速地做出反应, 保证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 其核心是旅游经济利益在包括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等相关利益者中合理、有效地分配。海岛县旅游开发的历史较短, 加上管理体制的不适应和配套政策的缺失, 造成产业发展机制的不适应, 阻碍了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① 旅游开发形成了垄断的市场结构和比较严重的行政分割, 产业、部门间协调困难, 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市场开拓乏力, 形象、品牌不突出;② 片面强调经济利益和规模效应, 给予旅游产业及其基础设施建设大量直接或间接补贴, 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旅游开发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③ 旅游业大规模开发意味着部分渔民需要转产转业, 对海岛国防、权益、资源、生态景观等多重功能的强调, 使得海岛居民要为国家或远方人们的所得“付出代价”, 包括失去或减少发展机会, 这需要构建有效的补偿机制和社区参与机制。
1.4配套政策不健全
旅游业不仅仅是综合型产业, 还是环境密集型产业, 需要完善的政策体系提供指导和保障。海岛县作为特殊的社会综合体, 社会文化结构相对封闭, 包容性较低;作为特殊的自然综合体, 生态系统单一且脆弱, 极易受到旅游开发 (比如:旅游接待设施激增、密集的人员活动、淡水过度开采、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排放等) 的冲击而造成生境改变或不可逆的生态损害。范围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应对这些冲击时, 相对富有弹性, 但对回旋余地较小的海岛型旅游地来说, 应对弹性则要小得多, 目前部分海岛县的饮水、卫生、交通、环境等正逼近承载能力的极限。传统的资源利用方式正在放弃, 资源商品化、资本化趋向明显, 对海岛县域的社会文化结构形成强烈冲击。旅游开发的失当还会引起舆论的批判、旅游者的疏离和当地居民的反感甚至对立。旅游业在本质上是民生产业, 但是民生思想一直未能成为普遍的价值自觉, 损害民生、引发民怨的现象屡有发生[4]。如果没有外部约束和政策指导, 旅游生产商, 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公司, 都会出现轻视自然环境价值、榨取旅游经济价值的倾向和冲动。
1.5管理体制不适应
海岛县旅游开发一直遵循政府主导模式, 产业管理奉行条块分割与行业壁垒并存的体制, 风景名胜区属于住建部门, 文物景点属于文保部门, 森林公园属于林业部门, 海域管理归海洋部门, 各商业接待单位隶属于各行各业, 旅游行业管理归旅游局。这些部门在纵向上必须遵循上级管理部门的管制, 在横向上又共同构成对游客服务的不同模块。由于各自所处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不同, 政策和制度规定不同, 其他产业企业要素进入时面临各种阻碍, 使得旅游开发与其他产业在资金投入、空间布局、组织优化、技术与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以及土地 (海域) 、淡水、能源利用等缺乏统筹协调, 成为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制度障碍。
2融合发展路径
融合发展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的。海岛旅游的初期发展, 主要依赖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吸引游客, 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不是很密切, 旅游业有相当高的游离性;随着量的积累, 旅游功能逐渐叠加、嵌入、渗透到不同的产业链条中, 原有的产业边界、技术边界、业务边界、市场边界以及区域边界逐渐模糊, 结构日趋复杂, 新业态、新功能显现并继续演变、创新, 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此时的旅游业由若干不同行业组合而成, 貌似松散实则紧密的产业系统。作为一项基本特征, 旅游业将主要通过“系统经济”而非“规模经济”获得持续发展[5]。当前海岛旅游的运行条件和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 旅游业正处于一个明显的转型期, 即通过融合发展获得系统整体效益。按其主要特征, 大致可分为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路径[6]。
2.1资源融合路径
资源共用是其他产业以旅游资源的形式融入旅游产业, 即其他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产品通过重组或创新性利用, 成为新型的旅游产品, 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渔业是海岛县的基础产业, 渔业生产所得是海岛旅游四要素 (4S:海岛、海鲜、太阳、大海) 的一部分。以渔业生产过程、渔民劳动生活场景为资源的旅游活动, 逐渐演化成观光渔业、体验渔业、生态渔业等新型业态, 兼具渔业和旅游业的特性。休闲渔业更具代表性, 从初始的渔民生活体验, 渔业生产参与, 逐渐演化出潜水、海上垂钓、水族观赏等活动, 不仅使旅游业的内涵和发展空间得到扩展, 满足了旅游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同时拓宽了渔业的效益创造渠道, 使传统渔业焕发新的活力。以海岛县特色工业 (如海上风电、水产品加工等) 为依托的工业旅游、以文化节庆活动为依托而发展的节庆旅游、以海岛特殊或特有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的观摩探险以及森林旅游、体育旅游、教育 (修学) 旅游、医疗养生旅游等, 都是主要通过资源共用发展起来的融合型产品。
2.2技术融合路径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技术融合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内容。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创新和扩散, 逐步消除了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流程、组织方式、产品标准等技术性壁垒, 不同产业拥有共同的技术基础, 提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性或功能的产品, 原本属于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产品具有替代关系, 有效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同时将原属于不同产业的价值链环节, 全部或部分渗透到旅游产业中, 分属不同产业或市场的企业转变为竞争关系, 形成新的旅游业态[7]。技术壁垒的逐渐消失会促使政府放松规制, 其他产业的企业为了获得范围经济优势及竞争优势进入旅游产业与在位者竞争, 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针对旅游产品的非实物性、非储存性和非转移性的属性, 技术融合可增加间接储存性, 突出海岛特色和旅游体验, 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比如, 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信息技术、动漫设计等结合, 以电影、纪录片、宣传片、广告等形式创新宣传营销手段, 以电子商务开辟新的业务渠道。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旅游资源整合、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领域, 引发了旅游要素构成、产业范围、组织形态、运行模式、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和旅游产品的创新, 极大地革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和业态。
2.3功能融合路径
每个产业都有其特定的主要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当这些功能和作用与旅游功能平行共进时, 就产生了两者融合的契机。功能融合是将旅游功能转化为“液态”, 灌注到其他产业之中, 将旅游活动和与其他产业活动的组织、运行结合起来, 某些价值链环节通过创新性重组和开发利用, 在保留其自身价值创造的同时, 又构成旅游产业的价值链环节或旅游产品。功能融合使旅游的某项功能得以凸显和深化, 也使其他产业的功能得以深化和创新, 二者互补而创新产品, 共同获取更好的功能效益。比如, 海岛县的渔村旅游将渔业生产活动、渔村风光、渔村居民和聚落文化与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功能相结合, 而形成的一种新业态。长岛县的“渔家乐”是国内知名的非物质旅游品牌之一, “吃住在渔家, 娱乐在渔村, 览胜在景点, 游乐在海上”, 每年接待游客占比在60%以上, 户均年旅游收入2万元以上, 在2003年注册了“渔家海上游”“小康渔家”两个服务产品商标, 2004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渔家乐”作为民俗旅游产品, 还体现了社区参与的内涵, 是转产转业的渔民参与旅游开发、分享旅游收益的重要途径。
2.4市场融合路径
海岛县的企业为保持、提升竞争力, 纷纷瞄准旅游市场寻找发展契机;岛外企业也希望参与海岛县的旅游开发, 分享旅游经济价值。当旅游产业想要涉足其他产业领域, 或者其他产业进入旅游市场, 对对方市场领域的开拓欲望, 就成为双方合作的起点。双方以企业合并、项目合作等形式进入对方市场, 获得共同效益。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市场上, 普遍存在跨行业、跨地域的融合, 出现会展旅游、商务旅游等新业态。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海岛县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壮大, 旅游地产成为当前的投资热点之一。旅游者的空间移动产生的旅游流是沟通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桥梁, 而旅游流产生的关键是存在市场分工, 在不同的地域积聚形成体现资源、区位、产品、市场、资金、管理等比较优势的分工节点, 分别担当不同的产业链角色, 最终融合成为完整的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具有资源优势的海岛更多输出的是旅游景观和度假休闲体验, 需要岛外技术、资本和管理的输入;具有客源优势的地区, 更多成为旅游市场营销对象;具有管理服务优势的地区, 可以向海岛县输出商业模式、资金和管理经验, 大融合方有大旅游[8]。
3融合发展策略
产业融合是海岛县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需求的角度适应游客需求精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特点, 从供给的角度创造产业成长更大的空间、更深化的链条、更持久的能力, 从供需契合的角度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创造基础。促进产业融合发生的条件主要包括技术、政府和企业3个方面[9], 其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压力、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内因, 放松规制、配套政策提供融合发展的外部条件[10], 政府应当成为融合发展的启动者、协调者和规范者。旅游产业融合的促进策略就在于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 特别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功能分工。
3.1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企业是融合发展的主体, 企业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产业的发展, 其他要素都通过企业行为来影响产业发展。融合发展必然带来旅游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在初始阶段, 新的参与者不断进入旅游市场, 企业数量增加, 竞争加剧, 企业能力获得提升, 产业集中度会缩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消费的个性化与综合化趋势促使旅游生产由大规模、标准化逐步向小批量、多品种过渡,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基础上, 企业间的合作、横向购并或混合购并加剧, 产业集中度最终会提高。与此相适应, 旅游企业行为也会相应调整:一方面, 旅游企业不断创新, 尽可能快速、灵活、高效地将其转化为低边际成本、高效率、高容量的商业活动, 推出替代性强的新产品, 争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 企业会通过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挖掘利用, 进行更大范围的整合, 优化定价和促销策略, 企业组织结构向横向一体化、混合一体化、虚拟一体化转变, 范围经济逐步取代规模经济以获取整体利益[11],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因此旅游业融合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本质上是一个自组织演化过程, 尊重市场规律, 鼓励竞争,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是首要策略[3]。
3.2创新旅游产业规制
旅游产业本质上是一个民生性产业和竞争性产业, 政府应放松产业规制;产业融合也使以产业分立为依据的传统规制体制出现职能重叠、规制失灵的现象[11], 需要对规制政策及规制体制进行改革, 以适应变化了的技术经济条件和融合发展的需要。① 以法律或制度为基础进行旅游产业规制改革, 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干预, 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创造制度环境。② 坚持独立、高效、公正原则, 重组规制机构或设立融合型规制机构, 改革目前普遍实行的公司、事业、行政三位一体的旅游管理体制, 建立高规格、有实际权能的旅游管理委员会, 有条件的实行旅游度假特别区管理体制, 集中规制权力, 规范规制行为, 完善跨界治理, 提高综合协调能力。③ 政府必须密切关注旅游业的动态发展, 把握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的影响, 对旅游业中的非自然垄断性部分应放松规制, 保护并促进竞争;对仍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部分, 如部分重要景点景区和重大旅游设施, 可实行激励性规制, 规定最高限价、租赁经营、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或提供补贴、BOT (建设-经营-移交) 等,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 加强社会性规制, 为应对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通过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及其相伴而生的各种活动制定标准, 规范旅游行为, 以提供或委托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保障旅游参与者的安全、保护海岛生境、防止社会公害等, 力求相关利益主体的平衡, 增进社会福利。
3.3实施积极的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促进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必要保障。海岛县政府应该实施倾向性的产业政策, 加大要素投入, 促进旅游业的超常规发展。① 实施积极地旅游产业扶植政策, 既包括政府直接投资、直接或特许经营、放松配额、鼓励技术引进等直接方式, 也包括间接引导方式, 比如税收减免、融资支持、信息与技术援助、行政指导等, 根据需要设立如产业融合市场开发基金、融合型产品营销基金、创新性旅游人才引进基金、旅游环境改善投资基金等, 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进入旅游产业。② 编制旅游业融合发展规划, 出台融合标准, 促进产业协作和信息沟通, 鼓励企业协作和企业并购, 促进产业要素流动和重组。 ③ 积极推进岛陆旅游合作, 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 促进旅游业及其与相关产业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的对接、竞争、合作, 提高与岛外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④ 优化空间布局。旅游产业的核心产业链大多在旅游配套设施较好、旅游要素集中、人口和建筑密度较高的位置上集中, 众多的旅游企业、机构, 按功能、分工就近展开, 密集分布, 渔业生产及加工、工业要转移到相对偏远的地域或岛屿。这既需要政策引导, 又需要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
3.4创新旅游发展机制, 培育企业集团
发展机制创新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般有政府主导型、企业 (公司) 主导型和公私合作型三大类。在海岛旅游资源统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政府从一开始就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全过程。综合考虑海岛县域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资源特性、产业发展阶段、旅游市场发育成熟程度等, 应采用公私合作型机制, 组建海岛县旅游发展公司, 以政府投入为基础, 吸纳社会资本, 共同开发海岛旅游。在旅游目的地开发的起始阶段, 通过旅游发展公司的引导型投入和基础设施投入, 树立社会投资开发的信心;到成熟阶段后, 政府逐步退出转向市场化经营。一些大型旅游集团, 拥有发达的网络组织结构, 既可独立进行跨区域的要素整合, 又可自主进入其他产业领域, 对旅游业融合的实现起着关键作用。培育企业集团一方面靠政府扶持;另一方面更需要在市场竞争中磨炼, 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政府需要提供旅游集团成长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企业创新行为和创新利益。同时, 建立产业创新奖励制度, 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待企业集团度过幼稚期后, 政府应及时从微观推动者向宏观管理者转变。另外, 海岛县旅游品牌和形象的培育与推介是引导消费、加快融合发展的基础之一, 需要企业、政府的共同努力。
4结论
海岛县旅游业担当着增强经济活力、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进步、提升地区形象等多重使命, 既是经济产业, 也是生态环境产业和社会文化产业;既是要率先发展的产业, 也要成为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实现, 需要海岛县多部门、多产业、跨区域的协同耦合, 牵涉到广泛的社会经济架构, 产业效益的实现依赖旅游业整体的良性运转, 既要尊重旅游业演化规律, 又要正确发挥政府的促进作用, 只有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 才能真正实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锦, 陆林, 朱付彪.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 2011, 26 (4) :1-7.
[2]马波.旅游业:战略性产业定位及其实现[J].旅游学刊, 2010, 25 (2) :8-9.
[3]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 2007.
[4]马波.旅游与民生:从抽象到具象[J].旅游学刊, 2010, 25 (7) :7-8.
[5]马波.转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选择[J].旅游学刊, 1999, 14 (6) :34-39.
[6]麻学锋, 张世兵, 龙茂兴.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J].经济地理, 2010, 30 (4) :678-681.
[7]徐虹, 范清.我国旅游产业融合的障碍因素及其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旅游科学, 2008, 22 (4) :1-5.
[8]马波.大融合方有大旅游[J].旅游学刊, 2011, 26 (5) :5-6.
[9]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 2011, 26 (5) :7-8.
[10]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发展动因演进方式及其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7, 5 (4) :14-19.
[11]于刃刚, 李玉红.产业融合对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J].财贸经济, 2004 (10) :18-22.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 城镇化 融合发展
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十八大也明确提出“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和城镇化是决定新型工农城乡一体化能否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好了才能形成“以城带乡”,只有做好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形成“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因此,县域经济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中具有不可忽视作用。回顾文献发现,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对新型工农城乡视角下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缺乏研究。
一、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意义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我国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机制”,以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明确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壮大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本文通过深入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县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为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理论分析和可操作的决策建议。从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的现状入手,借鉴国内外的相关成果,在充分调研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和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与模式进行创新性研究,促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形成、消除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二元结构,对中原经济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为中原经济区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开展县域经济和城镇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业技术普及率不高,县域的农业单位产出率低,农产品流通加工业业发展落后,农村生产的产业化链条不健全,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农业综合效益。
在工业方面: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企业体制落后,管理水平低,使用资源的效率低;中原经济区县域的全省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124户,个体工商和私营企业是全国水平的65.4%、37.25%;中原经济区县域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均注册资金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7%和91.6%。另外,中原经济区县域的非公有制企业还存在工业化生产集中度不高、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缺少现代服务业等问题,中原经济区县域工业多种所有制成分比重不科学,发展需要继续推进。
(二)县域的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中原经济区县域多数县政府在观念落后沿海地区有很大差距、管理水平不高: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缺乏运用市场和法律的手段处理市场问题,对经济和市场管理得过多;中原经济区县域的经济发展中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政绩工程、形式主义。中原经济区县域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市场、服务意识缺乏、官本位主义严重等问题。就中原经济区县域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言,县级政府管理权限过小,县级政府没有最后决定权、县域的相当部分经济、在社会管理权限中原经济区县域省辖市和省里;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
三、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现代化模式,涉及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式、路径及县域经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等。因此,中原经济区县域选择发展模式还要优化设计和创新在配套措施方面。
(一)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原有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状况基本是摆设,不能担服务带领农民致富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需要创新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创新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可坚持县域民办、县域民管、县域民受益的原则,改造传统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发展新型县域经济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二)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县域土地流转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主要是积极探索创新县域土地流转模式。和其他省相比,中原经济区县域人少地多,适合搞规模集约管理,学习发达国家大农场模式,在中原经济区县域搞土地流转试验。
(三)创新发展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产业化经营模式
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农产品,一头对连接着需求日益复杂化的市场,没有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原经济区县域农产品加工业的开展可以从根本上推动着县域经济结构的转变,农产品加工业可以领到着农业产业化开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中原经济区县域农村经济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05).
[2]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29).
[3]闫冠宇.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4]王健,金浩,纪芬叶.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06).
[5]王聪,朱喜钢,王富喜.基于县域的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
[6]阳立高,廖进中,柒江艺.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基于湖南省部分地区的实证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技术与市场,递增性正反馈循环,产业政策目标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概念, 它是指以县为单位的行政区划确定的区域经济体, 在经济地理分布上, 是在中国二元经济的总体背景下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子核心、农村地区为基础的经济区域, 是由能够独立实施经济决策的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面主体构成。
中国的县域经济具有下列主要特征:一是经济决策主体体系的完整性。中国县级政府具有比较完备的经济调控权力和相应执行机构, 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县级财政系统, 能够独立履行政府这一特定经济决策主体的主要经济功能, 与个人和企业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决策主体体系。中国的乡镇政府机构不具备独立编制预算的权力, 因此不能够通过财政干预方式独立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二是多样性。中国县域经济的多样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它包含了农业、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等全部的产业部门, 同时在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特征;其二是地区分布的多样性, 由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理分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使中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和结构差别。三是开放性。中国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 与其他的经济区域存在广泛的经济联系。虽然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 但是不属于封闭经济范畴, 县域经济的发展势必会超出县级行政区划的范围, 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 获取竞争优势。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经济总量上看, 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制的《中国县 (市) 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9》, 截至2008年, 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072个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除外) , 人口总数达9.79亿, 占全国总人口73.72%, 全国县域陆地国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1.98%;而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统计数据表明, 全国县域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G D P) 达15.05万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G D P总量的50.05%。
从总体经济发展上看, 县域经济是中国改进原有的二元经济结构, 通过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实施主体。经过三十年的改革与开放, 中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已经获得了长足进步, 然而城乡分立的二元经济特征依然比较显著, 县域经济体的人均G D P等主要经济指标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10年, 国家级贫困县的总数达到592个, 占全国县域主体总数的20%以上。因此, 县域经济主体、特别是国家级贫困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对于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有关理论研究难点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在二元经济基础上, 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如何通过工业化 (包含对于传统农业的产业化改造) 以及第三产业的配套发展等产业发展来实现经济与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与此同时, 这一主要问题也为县域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了基本指向。
(一) 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是指农村地区从二元经济中相对落后的一元到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从经济角度上看, 实现这一发展过程的主要途径就是以工业化为基本特征的产业发展, 具体包含县域经济体内生的工业产业、来自于城市产业升级过程的工业产业转移、传统农业的工业化改造以及相关第三产业配套等等。具体来说, 就是指在县域地理范围内的企业、个人和政府这三大经济主体如何进行工业产业选择和建设的问题, 以及在此过程中这三大经济主体如何协调相互关系的问题。
(二) 县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难点
县域经济理论研究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环节的缺失。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产业动态发展过程中主要要素的确定, 及其与最终产出之间的联系, 在实证方法上遵循投入产出法的基本思想。对于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缺少足够的重视。由于这一理论环节的缺失, 形成了实践过程中的各项经济政策之间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 难以实现合理的协调和整合, 从而影响这些经济政策总体绩效的实现。二是产业链环节的缺失。既有的产业动态理论研究成果更多地关注于那些成长性较好产业的实际情况, 对于那些位于产业链低端的成长性较差的产业缺乏足够的重视。成长性较好的产业在各种要素上的进入门槛较高, 与中国县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大差距;而那些位于产业链低端的部分产业对于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理论研究上的缺失导致应用于后者的产业政策通常缺乏理论支持, 难以适应中国县域经济的多样性特征。
四、适用于县域经济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
针对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过中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经济理论研究难点,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既有理论研究成果, 提出包含技术和市场两个基本要素的、适用于全产业链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 即确定了技术和市场的递增性正反馈循环作为适用于全产业链的有效经济结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县域经济理论研究在理论环节和产业链覆盖范围方面的缺陷。在此基础上, 将其作为判定经济增长稳定性和要素组织效率的重要评价标准, 从而为县域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的确定与协调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一) 适用于全产业链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
本文适用于全产业链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 包含了在排除投资因素的条件下, 对于市场和技术两种要素本质和重要性的认识, 以及在产业过程中两者形成的特定交互关系的具体内容。产业政策是通过影响技术、市场两大要素的实现过程, 以及干预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形成过程来体现其在全产业链产业动态过程中的作用。
(二) 主要产业要素:技术和市场
1. 技术的本质和经济作用。
基于新熊彼特主义经济理论:技术是人类摆脱自然资源限制的客观方式, 为人们能够不断打破既有资源条件的约束提供了物质上的可能性, 它凝聚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成就, 其变迁过程具有不可知性、不确定性、路径依赖性、恒新性和异质性等基本特征。技术的外延包含了以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对象为作用客体的生产技术和以生产过程中形成分工合作人际关系为作用客体的管理技术。
技术的经济作用在于它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真正源泉, 是任何一种产业动态产生和发展物质层面上的必要条件。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社会模式的转变时期 (如由农耕模式向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转变) , 而且存在于相对稳定的经济社会模式运行的全过程。其经济作用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为通过新技术的引入, 降低既有产品的生产成本, 使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数量上得以扩张;通过新技术的引入, 提供新的产品, 使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在种类上得以扩张。
2. 市场的本质和经济作用。
基于哈耶克等人的理论, 市场的本质在于产品分配决策过程中权力的对等性, 就是在给定系统内, 全部经济主体都自主地行使在产品分配决策过程中的全部权力, 由全部经济主体共同做出关于本系统全部经济主体的产品分配方案, 自发完成实施过程。
市场的经济作用体现在作为分配方式, 市场的优势在于信息暴露充分, 在经济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的条件下, 使更有效地实现更大范围中经济主体的利益成为可能, 在不确定性较高的 (开放) 经济系统中, 其长期绩效 (可能) 更高, 同时产生于市场过程的决策实施成本较低;劣势在于决策的形成过程比较长, 在经济系统运行初期的决策准确程度较低。
(三) 技术和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扬格定理
在熊彼特和哈耶克等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扬格定理为技术和市场之间交互作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理论解释。1928年, 杨格发表了以《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为题的演讲。这篇论文研究了分工与报酬递增问题, 更深入、系统和科学地揭示了报酬递增的根源及其实现机制。
首先, 杨格将企业内分工与产业分工的交互作用联系起来, 在包含产业动态全部要素的系统内研究报酬递增的成因:“首先, 通过观察个别企业和个别产业规模的变化效应, 是弄不清楚报酬递增机制的。因为, 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的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次, 他指出报酬递增产生的根源在于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二是不同专业的种类数;三是生产的迂回度。生产的迂回度是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点, 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越高, 迂回生产链条的长度就会越长。在这一过程中, 伴随着新机器、新技术的产生和个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杨格特别强调迂回生产在实现报酬递增中的重要作用:“报酬递增取决于劳动分工的发展, 现代形式的劳动分工的主要经济, 是以迂回或间接方式使用劳动所取得的经济。此外, 杨格提出报酬递增的内生实现机制是, 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递增性正反馈循环过程的实现:“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劳动分工。”这就是杨格定理所包含的核心内容。
虽然在对于技术和市场两大要素的认识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但是杨格定理完整表述了在适用于全产业链的产业动态过程中技术和市场之间交互作用的基本内容:技术以市场作为导向和实现经济目的的基本途径;市场以技术作为实现递增性正反馈经济循环的物质源泉。技术和市场之间相互促进的交互作用使产业动态过程进入递增性正反馈经济循环。
(四) 适用于县域经济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
适用于县域经济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是由技术和市场两大要素, 以及技术和市场之间特定的交互作用共同构成的。其中的技术、市场以及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理论内容分别来自熊彼特、哈耶克以及杨格的理论研究的提炼和综合。进一步而言, 这一有效产业动态发展机制可以分解为互相依存的两个条件:存在性条件和可持续性条件。
存在性条件是指在一个特定时点上, 任何一个有效产业动态过程能够得以有效实现的必然方式, 即技术必须以市场作为导向和实现方式。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具有不可知成分的特点, 技术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恒新性和异质性等基本特征, 使得在产业动态过程中连接产品与消费行为的环节上具有异常复杂和庞大的信息, 由于与计划相比, 市场在长期内能够更为有效地暴露信息, 所以技术必须以市场作为当期产品的实现方式, 以及后期生产和研究发展的决策导向。如果用计划作为技术的导向和实现方式, 就必然加大决策失误的概率, 造成产业动态发展过程的停滞甚至终止。
可持续性条件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段内, 任何一个有效产业动态发展过程能够持续存在的必要方式, 即市场必须以技术作为增长的源泉。因为只有技术能够凝聚人类的创造能力和智慧成就, 扩大既有生产可能性边界, 在数量和种类上消费者提供能为丰富的物质条件。技术通过不断地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 持续地扩大市场容量, 从而实现有效的产业动态过程。
总之, 适用于县域经济产业动态发展机制包含了技术和市场两个基本要素, 同时在两者递增性正反馈交互作用的推动下, 分别向对方提供可持续发展性和存在性。它不仅提出了适用于全产业链的有效产业结构判别标准,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有县域经济理论研究对于产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缺失, 同时适用于包含各种产业的全产业链范围。前者产业政策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而后者对于通常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五、县域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目标的确立
适用于县域经济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明确了形成有效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 从而为有关政府产业政策的确定提供了明确的指向, 在提高产业动态过程的运行效率和形成有效产业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 产业政策及其实现方式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机构通过其强制性行为、由政策设计路径提供实现适用于全产业链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所确立的治理目标的政策集合。产业政策的外延涵盖了所有与促进新技术产生和市场养成的政府政策, 既包含于产业发展有关的经济政策, 也包含有关的政治制度等其他领域的政策内容。
产业政策具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互补性关系, 产业政策可以通过保护和培育微观经济主体的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的成长, 提高微观经济主体实现产业动态发展目标的能力。另一种是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形成替代性关系, 在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行动无法形成上述有效产业结构的情况下, 以政府购买、政府提供科学研究资金等多种形式, 直接为实现包含技术、市场以及技术和市场之间交互作用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效产业结构提供充分条件。其中, 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互补性关系的产业政策, 即产业政策嵌入 (em bedding) 。它是指以微观经济自发活动为主作为作用客体的产业政策实现模式。相应地, 与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形成替代性关系的产业政策构成了产业政策的直接实现方式。当然, 这两种方式不是完全对立的。
(二) 县域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目标的确立
基于在适用于县域经济的产业动态发展机制的理论内容, 从实现有效产业结构的存在性条件和可持续性条件出发, 结合产业政策的具体实现方式, 以及既有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数据, 我们可以构建适用于县域经济的产业动态绩效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特点在于不再单纯考虑产业动态过程中的市场因素或者技术因素对于最终经济绩效的贡献程度 (投入—产出法) , 而是基于两大要素之间的特定关系 (由上述两个条件确定) , 对于产业动态的整个发展过程进行考察, 一旦出现不同是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 即说明这一产业动态过程中出现了微观经济主体自身没能解决的问题, 从而为政府的产业政策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指向和范围限定。
浅谈八角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作用 篇4
一、八角生产的市场前景及可行性分析
据广西香精香料行业协会秘书长黎毅介绍:八角除了普通用作香料外,还可直接入药。八角干果莽草酸含量为8%~13%,是目前提取莽草酸最佳的天然植物原料。瑞士罗氏公司采用莽草酸为原料生产的抗感冒药“达菲”是唯一防治甲型流感的特效药物,并为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目前我国的上海药业集团公司已获得了罗氏集团生产销售“达菲”的授权,去年已经开始正式生产。据广西林业部门统计显示,广西干八角价格一直徘徊在5~6元之间,从去年4月份开始,干八角价格一路攀升到12元,产地鲜八角价格每公斤约3.2元,折合干果每公斤约14元[1]。笔者从我县汪洞乡调查统计到该地鲜八角自1993年以来的平均销售价格为:
为了更直观些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如下:
统计数据说明:①八角鲜果作为商品,必然受市场规律支配,呈上下浮动状态。②18年中出现过两次价格攀升。如果说2000年、2001年的攀升存在着某种人为哄抬因素,因而不坚实持久的话,那么,2009年、2010年的攀升,则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八角产品被进一步开发利用、国内外均建有生产线的基础上出现的,其基础是坚实的,预计将会保持在较高的价位上。③18年来,不管价格高低,均有大小老板到当地抢购,销路一直没有问题。从而可以推断:八角生产前景看好,值得重视、研究和发展。
据有关八角科研资料了解,八角分布范围在北纬20度30秒至25度30秒,东经98度零秒至119度零秒,垂直分布一般在1000米以下,300米以上的秋林地带。而广西雨量充沛,在海拔50米至1000米范围内仍然生长旺盛,产量较高[2]。融水地处北纬25度09秒,东经109度12秒[3],垂直高度大多数区域均在八角适栽范围内。例如,我县汪洞乡平时村高蒙屯尹梦菊户,竟把八角种在海拔1100米的坡地上,前几年遇到了一场罕见的雪灾,绝大部分八角树枝被压断,损失惨重,但是她没有灰心,继续悉心护理八角林地,今年她的八角树棵棵果实累累,获得了大丰收。可见,我县的八角适种区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八角适种地区之一,因此,在我县山内发展八角上产,并把它做大做强,是完全可行的。
二、我县目前八角生产现状分析
经过2000~2001年八角果实价格的急剧攀升后,极大地刺激了适栽地区群众种植八角的积极性和管理热情。目前,我县八角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4]。但是,不管涌起多大的种植、管理热潮,都掩盖不了八角生产存在的诸多问题。
包括培养八角科技人员,举办科技培训班,搞高产示范片,设立科技咨询服务点等等,扎扎实实地推广八角高产栽培综合技术,逐步使学技术用技术变成千万果农的自觉行动,从而全面实行规范化栽培,并由此提升到无公害标准化栽培,以提高我县八角产品的品牌地位。
1.种植管理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种轻管,粗放管理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在:
①肥水管理问题。施肥差不多够,而且以无机肥和氮肥为主,同时不注意采取保水措施,导致树势差,产量低,大小年严重。
②整形修枝方面的问题。缺乏疏伐和修剪,林木荫蔽,树体修长偏高,林下通透性差,有效挂果面积小,单产低,果品差。
③土壤管理方面的问题。许多八角林从来没有进行过扩穴深翻和树盘覆盖,导致保水性差,泥土板结,根系裸露,吸收水肥能力差,而且易因风雪袭击而翻蔸。
④除草工作方面的问题。不重视除草工作,杂草丛生,杂树过多,争抢肥水和阳光。
⑤病虫害方面的问题。勿视病虫害防治,导致炭疽病、煤烟病、蠹蛾虫等病虫害相当严重。
2.种植选地方面的问题
种植过密现象相当普遍,导致成林果树主杆修长,透光性差,单产低,甚至不挂果。有些农户把八角种在陡峭贫瘠的岩石上,或者种在退耕还林的沼泽农田里而不注重排水,等等,导致成活率低,生长不良。
3.生产安全上存在的问题
八角树质地脆,易撕裂或折断枝丫,而农户生产工具落后,安全意识差,安全措施不力,因爬八角树而跌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以致影响到种植八角的积极性。
4.科研上存在的问题
八角科研工作比较落后,专业的科研机构少,科研经费也少,潜心从事该项研究的人员更少,所以八角科研成果少。主要表现在:
(1)良种培育工作落后,长期没有优良新品种培育出来。
(2)对部分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不够深入,防治方面的研究落后。
(3)对返秋果的研究不够,普遍存在种大选轻返秋,导致返秋果的生产潜能没能发挥出来,或因返秋果比例过大,影响大选果产量。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1.改变观念,增加投入,狠抓低产林的改选
低产林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对症下药,掀起科学管理热潮,很多八角林的产量是可以成倍增加的,这样使农户尝到更多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2.科技兴果,狠抓科技普及工作
3.克服体制上造成的弊端
目前我县农、林、果部门各司其职,各有各的主攻方向。但是,八角收入的效益主要是果实,向果实要效益,因此,把它归纳为果树更科学合理。如果农、林、果部门能够强强联合,加大八角科研、科普力度和增强基层技术指导力量的话,我县的八角生产将会飞速发展,八角产业将会对县域经济起到应有的作用。
注释
[1]数据资料引自《南方科技报》2009年9月4日⑤版。
[2]资料数据引自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八角高产稳产栽培新技术》第二页,林海志编著。
[3]数据资料引自《八角栽培与茴油生产》,陈培林、梁守珍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4]数据资料引自《说明柳州》第487页,郭宁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5
以新兴产业的培育牵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惠东县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赋予的定位和任务, 以及建设“环大亚湾经济带”的要求, 依托稔平半岛滨海资源丰富、腹地宽广的优势, 引进了一批清洁能源产业项目, 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引擎。其中, 平海电厂项目规划建设6台100万千瓦机组, 是中国煤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电源项目, 也是广东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所装备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国内最先进和最大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 其设计供电标准煤耗比国内平均供电煤耗低16.3%,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 投资85亿元的一期2台机组已于去年初正式投产, 年发电约110亿度, 销售产值约50亿元, 是惠东目前产值最大的工业企业。同时, 总投资37亿元的惠州国储石油500万立方米地下水封洞库项目已于今年4月正式动工 (正在申报扩容到1000万立方米) , 预计2015年投产注油。此外, 东山海黄埠风电、莲花山风电项目已启动招标代理工作, 惠州核电项目已意向落户惠东。这些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正在有力推进惠东工业的适度重型化。
以现代服务业的壮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现代服务业,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选择。近年来, 惠东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快建设了一批高端滨海旅游项目, 以此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2006年, 惠东县引进北京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0亿元, 高起点规划建设巽寮金海湾旅游项目, 吹响了惠东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高端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的号角。喜来登、海宸、嘉华、康帝、铂尔曼等五星级酒店相继建成, 以及中区滨海小镇和北区的滨海生态景观项目的同步创设, 使惠东创建成全国少有的滨海五星级酒店群。总投资400亿元的富茂威尼斯湾滨海旅游地产项目、总投资150亿元的碧桂园十里银滩、总投资30亿元的合正尚湾等旅游项目首期工程陆续竣工。投资50亿元的万科旅游地产项目、双月湾旅游、檀悦五星级酒店等滨海旅游项目与广惠高速东延线、厦深铁路站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俯瞰整个大亚湾东岸, 东起港口沙咀尾、西至稔山亚婆角, 已初步形成了推进滨海旅游项目建设的合力, “百里滨海景观大道、浪漫绿色休闲长廊”即将成为惠东更亮丽的名片和现代服务业更有力的支柱。
以项目引建平台的构建启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提升产业的聚集程度和资源利用效益。近年来, 惠东积极抢抓广东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双转移”战略的重大机遇, 立足区域、资源和交通优势, 加强与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合作, 强势推进珠三角产业转移园、中航谟岭工业园和女鞋生产基地等三大园区建设, 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其中, 珠三角产业转移园规划面积4.27平方公里 (已批准扩园7.47平方公里) , 主要承接珠三角等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 (L E D) 、绿色家具、高端制鞋等产业。目前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亿元, 签订入园协议项目81个, 协议总投资138.9亿元, 其中投产项目 (含一期投产项目) 35个, 在建项目3个。中航谟岭工业园规划面积2000亩, 目前已平整土地535亩, 10宗项目已签订入园协议, 其中2项目的厂房已经建成。中国女鞋生产基地规划面积6000亩, 计划建成集研发、生产、会展、仓储物流、教育培训于一体, 汇聚女鞋高端资源和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的主题工业集聚园区, 目前该园区桩基工程已完工。三大园区的聚合发展, 正逐步改变惠东县工业规模偏小的现状, 未来制鞋工业的重要高地正具雏形。
以传统产业的提升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 惠东县坚持以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加快产业化进程为抓手, 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实施龙头带动战略, 提升农业效益。通过多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把耕地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有偿集中, 大力发展优质高端农业、生态休闲农业, 大大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程度和效益。目前, 全县有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 农业龙头企业64家 (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 。全县每年冬种春收马铃薯13万亩, 亩产2400公斤, 产值5.6亿元。上海世博会期间, 惠东县日供“世博菜”70吨。二是实施创新带动战略, 推进技术创新。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成立了6家省级、1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促进产品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同时, 主动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上申报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 有力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培育产品名牌。为了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 惠东县委、县政府连续5年对获评国家和省、市级名牌名标的企业给予3至50万元的奖励, 今年奖励金额达到150多万元。目前, 全县拥有2件中国驰名商标、30多件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 传统产业正走上自主创新的良性发展轨道。
以生态环保的优化促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篇6
1 产业集群概述
1.1 产业集群定义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地理范围内, 具有产业相关关系的企业或组织以建立产业链体系集聚在一起, 形成相互沟通、互通有无、密切合作关系, 在供应、生产、经营、销售和对外竞争中产生聚合优势, 专业化发展的产业群体。从产业的纵向来看, 涉及到专业化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售后服务商等, 从产业横向来看, 涉及到相关资源、能源供应商、辅助产品制造商、金融机构、政府、相关产业的厂商、行业协会和市场服务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
美国的硅谷、北京市的海淀就属于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 已经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和配套产业。并伴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相关服务机构。
1.2 产业集群的优势
(1)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既相互竞争又互相关联, 比之集群外的企业更具有合作基础, 在发展过程中容易达成共识, 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合作风险和合作成本的降低, 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放大竞争能力。
(2)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接近, 企业间密切合作, 容易产生“知识外溢”效应, 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可以激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形成“领先带动后进, 后进赶超领先”相互学习, 相互促进的局面, 客观上加快群内知识和技术的相互交流和扩散。
(3) 产业集群的长期发展使集群内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不但吸引新企业进入集群, 而且使现有企业富有发展活力, 进而加快增长和规模扩张步伐。
(4) 产业集群容易形成“区域品牌”, 群内企业在对外交往中是以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面对公众、面对市场竞争, 有利于对外合作, 国内外市场开拓能力更强, 与集群外的单个企业相比各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群内单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增强扩大了整个集群的竞争能力, 使产业集群更具有整体优势和好的投资环境, 更具吸引力, 这种“滚雪球”式的效益扩大方式为产业集群进一步招商引资和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
2 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
(1) 产业集群是推动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可以进一步加深群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 提高生产效率, 还可以增强经济主体的合作交往基础, 使企业之间的合作更稳定和更有效率;在每一个集群内部, 产业纵向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横向具备企业发展的全面相关服务, 新生企业将面临有利于成长的市场环境, 有更多的市场机遇、更优惠的扶持政策、更丰富的市场信息和更专业的人才支持, 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使企业快速成长。集群内产业链体系越完善分工越细化, 越能衍生出更多的新企业, 而新企业专注于某一方面, 更具有专业化色彩, 也更容易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单个企业发展壮大, 而单个企业的发展壮大又反过来使整个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 如此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 产业集群是提高县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实现方式:产业集群内部的“知识外溢”效应, 降低了学习成本, 促进更多有创新价值的活动发生。产业集群的创新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 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3) 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同时, 相互依存, 密切合作, 在共同发展中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 产生1+1>2的效果, 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向前发展。
3 兴隆县域经济特点
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83家, 上规模企业63家。果品加工企业187家, 培育兴伊、韩氏、齐鸣等龙头企业30家, 年果品加工能力达到33万吨, 种类达到10大类130多个品种, 农业产业化达到67%, 拥有“怡达、燕山、齐鸣”等品牌。旅游产业形成了由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兴隆县旅游龙头, 以六里坪森林公园、九龙潭、兴隆溶洞、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奇石谷、红河源漂流等景区和金牛洞休闲度假村、县城至雾灵山沿线农家院为组成的生态、休闲旅游产品集群。目前, 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的天文科普城、将军国际健康城、御隆山庄生态旅游区等13个项目先后签约并陆续开工建设。冶金矿山企业141家, 可年产铁矿石1200万吨, 钢铁产业以建龙特钢为龙头企业, 年生产能力100万吨, 建材产业以福成建材为龙头, 年生产水泥75万吨, 实现产值27亿元。虽然, 果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形成产业集群, 但尚处于初阶段, 远远没有达到产业集群所应产生的效能;建龙特钢和福成建材属于单兵作战, 没有产生规模效应。
全县范围内建立的工业园区如3G产业园、钢延产业园、汇丰物流产业园、山楂制品产业园、栗源食品工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精细化工产业园、北区果品加工产业园等, 在建立之初没有很好的与当地企业建立产业链式联系, 致使园区的产业定位与周边地区相脱节, 纵向上没有形成产业链体系, 横向上缺乏相关政策和相关服务机构的支持, 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但这些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形成提供了空间。
4 升级县域产业集群应注意的问题
(1) 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按照产业集群要求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 从传统行政管理职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服务职能转变, 采取各项措施消除妨碍生产力成长的制度性障碍, 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大力改造现有工业园区, 使之向产业集群转型, 并大力培植和建设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 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
(2) 积极发挥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积极培育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研发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促进产业集群的功能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进而实现整个经济系统的转型与升级, 同时要协调好产业转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
(3) 培育行业领先的主导企业和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首要分析要素:若缺少行业领先的主导企业, 则群龙无首;若缺少完整的产业链, 则市场风险因素较高。在规划产业集群的实践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的十六字发展战略, 升级已经形成的果品加工业和旅游业的产业集群, 建立以建龙特钢、福成建材为龙头企业的钢铁和建材产业集群, 结合地方资源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发挥产业集群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4) 培养人才:加大对产业集群地原有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以适应新兴的产业, 在这过程中同样需要制度创新, 例如可以给产业工人发放教育培训券等方式, 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为产业转型与升级提供保障, 反过来产业转型与升级获得的经济收益中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提供劳动培训和社会保障, 从而促进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产业集群定义及其特征[EB/OL].http://www.wmlunwen.com/article_show.asp?pageid=1467.
[2]孙华平, 黄祖辉.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稳定性[J].技术经济, 2008, (7) :74-80.
[3]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170-171.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7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依托和载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近年来的产业转移战略体系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县域经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产业选择问题。
1 产业转移给西部县域经济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扩大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增强县域经济的活力和实力。“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将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和大力推动产业转移进程,支持西部地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积聚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使西部地区县域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历史经验表明,承接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同时也证实了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果不科学选择承接产业,不惜成本地推进产业承接进程,也会给承接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 西部县域经济产业优势分析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进而向西部县域经济区延伸,其最根本也最核心的原因是寻求生产经营成本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成本更低、接近原材料产地生产成本更低、靠近销售终端销售成本更低、与承接地政府博弈获得更多政策优惠、环保成本更低等。基于这几点,西部县域经济丰富的资源储备、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巨大的西部消费市场将成为产业转移的最大动因,西部地区应充分分析县域经济产业优势,有目的地挑选合适产业进行承接。
2.1 处于西部大市场的纵深地带,市场辐射面广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从原来的"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扩大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西部是区域政策的重中之重,作为西部龙头的成渝经济区将最有可能成为新的国家经济增长中心。以四川为例: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03.91亿元,同比增长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2个百分点,四川省经济增速继续明显高于全国及西部平均水平,继续领跑经济大省,位居全国前列,持续保持追赶跨越的较快发展势头 (发改委网站) 。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下,西部市场消费潜力巨大。西部县域经济区处于高速发展的西部大市场纵深地带,占有明显的市场区位优势。
2.2 生产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各县域资源丰富,集中表现在:一、县域内农副产品各具特色,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二、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存量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三、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西部承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机会不断增多,沿海有经验的产业人才越来越多地回流到西部地区,西部产业人才的边际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西部单位劳动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更加突出。
2.3 政策环境优势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国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对西部地区的政策优惠、投资倾斜进一步明显,为西部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西部各县域地方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2.4 后发优势
相对于发达地区企业,西部县域经济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较发达地区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承接发达地区企业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减少了自主发展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了西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产业转移的实际承担者,西部县域经济在承接先进产业的过程中会在产品和工艺研究开发、顾客教育、员工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很多方面节省大量的投资,从中获益;并且由于西部县域经济产业基础薄弱,可以不考虑沉没成本的存在,完全作为一个追赶者,抓住机遇对自身产业结构、技术、产品等进行大量的革新,也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
3 西部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选择
近年来,西部县域经济积极参与承接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一大批县级产业 (工业) 园区纷纷出现,强势推动西部县域经济高速发展。然而,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首先,在产业承接初期,各县域经济区为了获得承接机会,纷纷出台非理性超优惠政策,为日后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其次,过分依赖县域资源,所承接企业发展依然比较粗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第三,所承接企业多为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西部县域环境承载能力受到严重挑战;第四,县域产业发展缺乏宏观指导,产业发展政策各自为政,导致县域之间工业园区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第五,县域产业园区发展单一,上下游企业未建立起完整产业链,不能实现闭环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是一项系统工程,西部县域经济区应充分发挥劳动力、原材料、广阔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认真分析发达地区可能转移哪类产业,哪些产业能促进本县域经济的发展,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以促进农业发展为核心,以产业承接为突破口,以企业自主创新为支撑点,以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力争形成企业间相互配套、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优势产业集群。
3.1 以发展“三农”经济为核心,壮大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农业是基础,三农是重中之重,县域经济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业资源优势不仅会缩小产业选择的范围,而且会削弱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西部多为农业大县,县域间农副产品各具特色,开发前景广阔,西部县域经济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可重点考虑引入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县域特色农副产品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效益。
3.2 合理利用县域能源矿产等资源优势,承接资源依赖型产业
围绕县域内的资源优势做足招商引资的大文章,这是各地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源招商。资源招商主要针对两类企业:一是资源开发型企业;一是能源依赖型企业。对于资源开发型企业,应大力承接资源精深加工企业,提高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承接下游产品生产企业,做大做强资源型特色产业集群;西部各县域经济区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储备丰富,对相关能源依赖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西部县域经济在承接这类转移企业时应慎重评估相关指标,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进入,园区选址也应远离当地居民的生活区。
3.3 以县域传统产业为基础,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多年的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比如四川地区的酒类生产企业、化工企业、四川绵阳、乐山等地的模具生产企业以及各地具备一定规模的铸造企业等,为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地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要坚持以现有产业为依托,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通过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由于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西部某些地区的传统产业优势不再,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局面,比如曾被誉为“全国五金机电出口基地县”的四川开江县五金工具产业就是如此。地方政府应利用好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机会,通过引进相关优势产业,传承与创新并举,振兴地方产业。
3.4 发挥地域优势,依托西部大市场,承接市场主导型产业
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西部这一潜在型消费市场正在加速向现实型消费市场转化。资本市场对这一信息最为敏感,从近几年国内外资本在西部地区的大规模投资就可以看出西部大市场对企业的诱惑力。西部各县域经济处于西部市场的最前沿,其强大的市场辐射力对许多急需开拓西部市场,进行市场扩张的企业有很强的吸引力。西部县域经济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市场主导型企业。
3.5 跨县域经济合作,打造配套型飞地工业园区
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在产业选择上呈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这在客观上更符合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对规模的诉求。但是单从县域经济来讲,其经济规模与结构、市场承载能力、资源禀赋等都很难满足完整产业链的发展,打破县域经济范畴,寻求跨县域经济合作成为必然趋势。特别是依托国家级、省、市级大型工业园区,发挥本县域产业优势,承接相关产业,发展与之配套的飞地工业园区,这是西部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比较可行的选择之一。
参考文献
[1]蔡!等.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 2009 (8) .
[2]邱海雄等.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谢丽霜.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环境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业研究, 2009 (1) .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8
1 产业集群对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基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 畜牧业产业集群体现出自组织与有组织的融合性特征, 较市场化独立企业可以获得典型的外部经济效应, 而与纵向整合的大企业相比又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种组织形态特性对于县域畜牧业产业发展很有价值, 从具体的作用机制上看, 畜牧业产业集群对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作用是通过以下效应实现的。
1.1 畜牧业产业集群的资源集聚和整合效应
畜牧业产业集群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畜牧业产业集群形成, 以集群的早期发端畜禽饲养或加工企业为核心, 就会吸引群外与畜牧业产业有直接联系的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 壮大集群实力。随着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显现, 一些与畜牧业产业有间接关联的企业也被吸引进来, 畜牧业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更加充裕。当集群发展到更高程度, 其资源集聚的客体对象往往体现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对畜牧业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此时, 良性发展的集群无疑将成为县域畜牧业发展的助推器。
1.2 畜牧业产业集群的规模经济效应
畜牧业产业集群的实质是畜禽饲养或加工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 由于地理集中, 中间品的交易成本很低, 精细化的分工使单一畜牧业企业将生产能力集中于最有优势的作业环节或功能之上, 更易实现规模效益和经验效益。一是整个畜牧业产业集群围绕着一类畜牧产品, 就可以为这类产品做出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价格;二是畜牧业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出于分工协作的吸引对畜产品生产链条进行细分, 这两种分工都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 由于集聚使得畜禽饲养或加工企业能够更稳定、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 及时得到畜牧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 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 并以较低的代价从政府以及其他公共机构获得公共物品或服务, 使得中间投入品的规模效应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效应充分发挥作用。这些都使区域内的企业降低了交易成本, 能以更高的效率来生产或服务, 自然会推动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
1.3 畜牧业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和扩散效应
通过发展畜牧业产业集群提升县域畜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非常显著。一方面, 由于相同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的地理聚集, 与竞争对手比邻而居, 迫于“面对面”的竞争压力, 在成本竞争之外, 企业间的创新较量自然会发生。这种主动或被动进行的创新活动营造了一种氛围, 而且随着竞争压力加大而强化。此外, 由于知识产品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性, 在集群环境下,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的空间接近性和产业趋同性, 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扩散速度加快。另一方面, 在畜牧业产业集群中,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间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 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 减少重复性投入, 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 提高创新效率。技术的迅速扩散, 使得每一个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都能及时更新设备、采用新工艺, 调整要素投入组合, 能够普遍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产出量, 从而增加县域畜牧业经济总量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
1.4 畜牧业产业集群的合作竞争效应
在畜牧业产业集群中, 大量相关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集中起来, 彼此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从集群成员作为独立企业的角度, 企业间是一种竞争关系, 竞争刺激企业通过扩张或创新努力寻求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 这种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实际上是畜牧业产业集群成长起来后的自我淘汰与强化机制, 通过竞争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生产效率。同时, 畜牧业产业集群企业间的高度业务关联与密集企业网络也使成员企业间或被动或主动寻求和参与到各种层次的合作之中, 这种合作是产业集群外部规模效益的重要来源,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之间通过相互合作来共同做大市场, 会带动县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2 制约我国县域畜牧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
2.1 畜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市场需求不足
畜牧业产业集群大多是在短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总体上表现为粗放经营的数量扩张, 其在升级过程中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压力会对集群内畜产品生产与加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 短缺经济基本结束, 需求不足约束越来越大;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 畜产品出口受到影响, 拉动畜牧业发展的内力和外力都明显减弱, 畜牧业产业集群面临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将更为加剧。
2.2 缺乏科学规划, 布局上存在散、乱、差现象
畜牧业产业集群产生之初往往带有区域性、自发性和特色性, 在发展过程中又往往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规划, 没能形成特色,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之间在业务上的关联不多, 中小企业在某些环节上为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比较少, 配套的中介服务也相当缺乏, 企业布局出现散乱差现象, 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这样, 有限的资源就难以实现最优化配置, 畜牧业生产效率必然受到影响。
2.3 科技支撑缺失和研发能力薄弱
畜牧业产业集群产生之初,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往往重视经验运用而轻视科技支撑, 重视传统饲养而轻视科学饲养, 习惯于单枪匹马而难以联合作战, 没有建立相应的畜牧业科技服务中心和研究开发基地, 多数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不拥有适应市场的知名品牌, 仅仅成为畜禽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 畜禽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不足, 科技含量低, 这就难以形成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强大合力, 使畜牧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 严重制约了县域畜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影响畜牧业产业结构升级。
2.4 畜牧业产业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首先, 相关政策不到位。一些县政府对作为集群主体的中小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的作用重视不够, 促进中小企业集聚的金融、财政政策跟不上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步伐。其次, 法制环境不健全。县政府无力完善畜牧业有关地方政策、法规, 执法不严,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间缺乏诚信基础, 集群内部没有形成公平、有序竞争的秩序。第三, 未形成完善的社会化畜牧业服务体系和人文网络的服务体系。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 特别是与科技开发、投融资、质量检测等相关的服务不到位, 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难以获得足够、准确的信息, 制约畜牧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3 基于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
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现阶段县域畜牧业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在县域畜牧业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培育产业集群, 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氛围, 是促进我国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3.1 结合实际, 做好县域畜牧业经济发展规划, 发挥比较优势, 提高畜牧业集中度
政府要把培育和发展特色畜牧业产业集群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 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各地资源禀赋特点、畜牧业发展现状、畜产品链条形成规律, 制定畜牧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性目录, 明确支持重点, 引导招商引资方向。应坚持市场导向, 结合小城镇建设, 选择最具有本地比较优势的畜禽产品, 重点培育一、两个特色主导畜禽产品。要及时制定和认真落实有关畜牧业扶持优惠政策, 吸引相关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落户到本县, 以提高畜牧业产业集中度。
3.2 加快县域畜牧业产业集群公共政策和公共产品的供给
良好的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向县域内聚集。一方面, 政府应建立起全方位的畜牧业产业集群地理分布图和数据库, 制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国际市场开拓、专门人才培养等专门针对畜牧业产业集群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 由于畜牧业产业集群的主题是数量众多的中小畜禽饲养和加工企业, 一些必要的设施和产品很难由一个企业自主提供, 因此, 政府应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 在提供良好行政服务的同时, 加大投入, 在道路、环保、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公共产品或准产品上为畜牧业产业集群提供有效保障。
3.3 加快畜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
畜牧业产业集群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需要中介组织协调行动。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关系、协调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行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制定行业标准、消除恶性竞争、调解行业纠纷、加强行业自律等方面有独到的作用。在组建畜牧业行业协会的过程中县级政府应做的是:引导和推动各畜牧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 允许民营组织进入外贸、金融、保险、投资银行等;积极为畜牧业中介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 大力培养和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
3.4 打造技术创新平台, 全面提高畜牧业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探讨 篇9
【摘要】 根据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
一、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现状
从产业结构格局来看,2007年,云南省129个县域单位(县市区以下统称为县)中有38个县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占县域单位总数的29.5%;32个县呈一、三、二格局,占总数的24.8%;26个县呈三、一、二格局,占总数的20.2%;16个县呈三、二、一格局,占总数的12.4%;仅有2个县呈一、二、三格局。从各县的产业比重与云南省全省的对比来看,云南省有101个县一产比重高于全省水平,31个县二产比重高于全省水平,39个县三产比重高于全省。
二、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
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农业生产基本属于粗放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种植业主要以粮烟为主,其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过高。另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产、供、销或农村贸、工、农之间还缺乏紧密、有机的联系,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龙头企业不多,农业产业化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工业生产发展滞后,初级化特征明显
从工业结构上看,云南县域经济中工业的资源型、原料型特征十分明显,基础工业所占比重偏大,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过小,基础工业的比重高出全国水平近10个百分点。从工业内部看,云南省大多数县的工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有活力的企业较少。
(三)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结构还不够合理
2007年云南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8.5:43.6:37.9,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的比例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而相对于发达县(市)和发达国家(目前发达国家一般为10:20:70)的比例而言差距更大。云南省129个县有39个县的三产比例高于全省水平,仅占30.2%。三次产业结构比反映出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跟不上全国的步伐。云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然以旅游、运输、商贸等相关产业为主,而综合技术服务业﹑社会服务业﹑其他行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是以信息、科技﹑咨询等行业为主的,这说明该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够合理,还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科技含量低﹑投资结构不科学阶段。
三、云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正确选择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作为县域产业结构的主体和核心,具有火车驱动轮的作用,它本身增长较快的同时,也能够带动县域内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一般而言,各县域的主导产业主要是根据县域资源的综合优势度,经济发展的总水平,已有产业结构的层次,各候选产业的类型等来确定的。主导产业代表着县域的比较优势,主导产业的选择强调各县域经济的综合比较优势。也就是说某县域相对其它县域而言,其竞争力就落脚于本县域的比较优势,利用主导产业的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二)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
云南省各县的资源环境各不相同,各有各的区位资源优势。优化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必须立足各自的县情,从客观上认识和把握自身的比较优势,正确确立选择本土特色产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抓住重点、搞出规模、推出特色、创出品牌。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是检验县域特色产业推进成效的关键因素。各县应该从宏观角度研究市场需求,找出市场发展态势和规律,预测市场发展前景,正确认识县域特色产业在当今和未来市场上能否战胜同类产品而成为同类产品的替代品,能否适应国内外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
(三)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重点理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发展的顺序和关系,按照“二三一”顺序发展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把第一产业放在后面,不是弱化,而是说目前一产已有相当基础,二三产业却还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必须大力强化,并以此来提升一产的现代化水平,夯实其基础地位。
其次,要正确处理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关系。既要着眼于走规模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重视发展现代化、水平高的工业企业,又要对那些经营项目雷同的若干的小企业,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引导他们结盟,一致对外参与竞争。最后要处理好不同地域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打破城乡和地域界限,实现资源跨地区的合理配置,做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春花,明庆忠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06(2)
[2]刘云.产业结构优化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7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 篇10
关键词: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工业园
在湖北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县域工业产业聚集度提高, 在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化工、纺织、建材、医药、食品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县域特色工业产业群, 其中部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以现有的县域开发区为载体的,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宜昌磷化工、仙桃无纺布、鄂州燕矶的金刚石刀具、随州专用车改装、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等一批产业集群, 不仅在县域产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极大地带动了本地县域经济的发展, 而且部分产业集群在湖北省乃至于全国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一、湖北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一是产业集群发展壮大。2011年, 全省67家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聚集了规模以上企业2904家, 比上年净增303家, 实现销售收入5979亿元、上交税金181.9亿元, 分别增长34.7%和33.8%;规模过百亿级的产业集群达到18个。二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州专用车、宜昌磷化工、荆州石油机械、江夏装备制造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已经形成。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化成箔、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谷城蓄电池、大冶劲酒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宜昌磷化工和仙桃无纺布两个产业集群入围“第三届中国百佳产业集群”。三是名优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2011年, 县域涌现出“中国驰名商标”39个, 占全省总量的四成以上。在培育自主品牌的同时, 各地还引进了一大批名牌产品和名企落户湖北, 与本地资源对接“联姻”, 盘活存量, 做大增量。
近些年来, 湖北省各地抢抓沿海产业升级的大好机遇, 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 着力引进了一批行业领军型企业和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大项目。仙桃引来全球第四大印制电路板厂商———台湾健鼎科技, 其投资5亿美元在仙桃建设中国最大的印制电路板生产基地, 近20家上下游关联企业扎堆跟进, 将建成年规模近500亿元的新兴电子信息产业。九州方园总投资50亿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园落户宜都, 将建成“单晶硅棒拉制—硅棒切片加工—电池片生产—光伏组件—系统集成”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和产值将达300亿元的世界一流的光伏生产基地。
然而由于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普遍不高, 结构、质量和效益不优, 县域产业集群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一方面, 县域产业集群中传统产业比重较大, 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 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情况下, 这些产业迫于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 面临转型;另一方面, 多数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 导致集群程度不高, 产业链缺乏纵向外延, 专业化分工协作不明显, 企业之间缺少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利于资源在整个生产系统中的流动, 造成资源利用率低下的情况。同时, 每个企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量废弃物不能进行综合治理, 增加了环境保护的成本。
二、以县域资源为依托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布局从宏观上要求县域产业群体的集聚规模要适度, 产业结构要合理, 分工要明确且具有高效益, 协作要密切并具有高效率, 以便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优势, 最大限度地获得县域经济发展上的集聚效应。研究证明, 县域集聚群体发展的历史过程是选择建立某个县域优势产业部门起家, 再逐步围绕这个主导部门纵向和横向地发展一系列有联系的部门, 然后群体不断扩大、完善和系统化。影响集聚经济规模大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条件、县域经济基础、经济环境、经济社会主体质素、区位优势以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等。据此理论指导, 县域经济发展应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塑造风格各异、关系互补的县域产业分工格局, 以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取得较好的区域产业分工效益。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在于企业对这种聚集经济效益的追求。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提高了群内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有利于县域中小企业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与销售额。同时, 县域中小企业集群可以使企业利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 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一体化生产与销售。以其“柔性生产体系”满足市场个性和多样化的需求, 以集群这个整体的合力切入到全球生产链, 这就是波特“钻石结构”的力量。集群内部通过专业化分工, 可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获得规模经济, 使平均成本得到明显降低:垂直一体化降低物流成本, 信息流动效应降低信息成本, 企业集聚降低交易成本, 人才集聚效应降低人才搜寻成本。集群还极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中小企业集群内企业间存在着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关系, 它有利于信息的集中、传递和扩散, 有利于经验、技巧的相互学习, 能激发企业的创新。
经济发展需要发挥比较优势, 而资源禀赋是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广大的县域资源禀赋上的差异, 给县域之间的发展提供了互利组合的可能性。从这种意义上说, 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特色产业是一个地方长期发展形成的, 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往往得益于特色产业。要按照产业链的形成规律, 充分发挥县域的资源和地域空间比较优势, 依托当地的产业、地理资源、社会人文背景, 形成特色, 更好地发挥聚集效应。培育地方特色产业群, 就是要立足县域实际, 顺应市场需求导向。突出地方特色, 把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依托某一主导产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以此聚集企业, 形成产业群体,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衍生新的产业集群, 如此滚动发展。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要发挥比较优势。由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社会文化背景等不同, 适合发展的产业也就不同, 因此在发展产业集群时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 要注重发挥本县的比较优势。选择本县最具优势的产业, 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 聚合各种要素, 进行重点培育, 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 把产业链做长, 完善产业体系。
三、实施产业集群政策, 促进产业园区建设
基于产业集群要实现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 政府管理部门在产业集群政策制定过程中要注重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 引导社会资源流向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
产业园区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的规模经济。同时, 产业园区企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容易形成产业链, 加强上下产业链之间企业的联系, 将污染尽可能在产业园区内企业之间进行处理, 以做到减量化, 保证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地级开发区中对资源环境依赖较大的产业, 以及精细化工、盐化工、磷化工等资源型产业集群, 都应该运用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产业集聚和生态产业园的建设并重的原则, 引导产业集聚, 促使企业改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的效率,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规划引导, 强化工作措施, 在形成特色、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平台、配套服务上下功夫, 突出发展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一方面, 做好园区规划。依据产业布局的总体规划, 按照“定位准确、功能完备、特色明显、长远发展”的原则, 抓好各类产业园区规划, 突出区域功能分工和园区产业特色, 促进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另一方面, 强化政策引导, 按照园区发展定位, 对有集群属性和与产业相关联的企业在特定产业园区落户的, 可以给予税收、设施配套等优惠政策倾斜, 对在其他地方落户的企业, 则不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以此引导企业向各类专业园区集聚, 提高园区产业集群化程度, 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与发展。
要切实创新服务手段。进一步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政务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新的务实高效的服务方式, 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要切实提高缓解制约因素的能力, 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市场的办法解决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蕲春县漕河镇利用荒坡地建节能灯具工业城, 建起41栋、12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 实行农民得地租、集体得房租、政府得税收、老板得利润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样的经验和做法要在全省总结和推广, 鼓励各地探索利用闲置、荒废资源引进外来投资、社会投资的新机制。
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强化“小进规”目标管理和跟踪督办;制定促进小企业升级培育计划, 建立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育成机制, 对列入计划的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配”发展之路, 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 上规模、提档次、创品牌, 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民营企业。积极推动全民创业, 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 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坚持“放”与“扶”相结合,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湖北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放开经营领域, 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办事程序, 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为创业主体创造良好环境。
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增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撑能力。“十二五”时期, 国际资本和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湖北既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和生产要素成本较低的优势, 又有工业、交通、人才、科教优势, 为促进湖北省县域要素集聚和产业承接提供了有利条件。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以营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为目标, 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再造, 强力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大力发展重商文化, 营造亲商、利商、留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社会氛围, 把重商崇企的理念转化为服务经济的自觉行为, 破除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激发民间投资创业活力, 把湖北县域建设成思想最解放、资源要素最开放、创新创业活力最强、发展举措最活最好的发展高地。
参考文献
[1]柏玲: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经济论坛, 2009 (2) .
[2]刘宝珍:发展产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J].北方经济, 2008 (3) .
[3]张爱琴:基于县域经济范围的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
[4]陶卉、马淳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激活县域经济[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8 (8) .
【县域经济的产业融合】推荐阅读:
支柱产业群县域经济06-06
特色产业中县域经济11-18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11-19
县域经济的金融试验09-30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10-21
县域的经济发展研究06-28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09-24
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性11-18
保定县域经济07-15
县域经济结构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