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

2024-08-26

《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

《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 篇1

《资治通鉴》“论才德”之经济学视角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谈及其德才观,曰:“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自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出现之后,对贤德之人的追捧便成为主流,“德”更是被视为高于“才”的品质,人可以无才,但不可无德。对于无德之人而言,无才胜于有才,因为无德有才之人往往对于社会的破坏性最强。

任何一种言论的提出都有其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社会现实,中国古代的“尚贤”思想早已根植于世人心中,而帝王同样需要奉行忠义之道的贤才助帝王永固江山,因此司马光以“德”为先是极其合理的,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受人追捧,奉为圣贤,才能安民心平民怨,保江山之永固。如果昏君暴君当道,或是奸佞之臣专权,纵使有过天之才,也只是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纵有一时繁华,不过是昙花一现难以长久。

司马光的言论自有其政治目的,这也是为人臣所不得不考虑周详的,如若抛开司马光所处的时代背景,结合现实来看待这一问题,则会有不一样的观点。

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里,人们的行为决策大多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准,也正是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司马光对人的分类置于现代社会,其所谓“小人”应不止是大奸大恶之人,更多的是只为一己之利而不考虑他人的人,他们或许不具备古人对“贤德之人”定义中的种种高风亮节,但也并未与律法的约束相悖。

当今社会中这样的人并不罕见,甚至说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常态,以利益为决策标准也受到了普遍的认同。中国是一个缺乏慈善的国家,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不会在颐养天年之时仗义疏财,将自己拼搏一生的财产分给不相干的人,而现在的很多慈善也只是表面上的工作,或出于政治目的,或是将此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慈善实际上成为一种噱头,人们追捧慈善,大多仍旧是处于利益上的考虑,因此中国真正的慈善家只是凤毛麟角而已。

在没有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在市场中依据供给需求所做出的反应往往是最符合现实的需要的,那么,为什么“慈善”这样一种在古代应被视为“贤德之举”的行为,却被当今的人们所无视、逃避,甚至作为获利的工具呢?

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源最有效率的配置方式是集中而非分散,集中的资源可以成为一种资本。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而将资本分散,比如以慈善的形式分发给贫困的人们,那么钱也只剩下支付的手段,很难成为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那么其经济效益则会有很大一部分损失。

就其社会效益而言,表面上看如此善举增加了人民的福利,缩小了贫富差距,但如果造成贫困者对慈善的依赖,则会使接受慈善者的努力意识不足,和自己努力赚钱微薄的收入相比,他们也许宁愿等着接受救济。这就是所谓的“救急不救穷”,对贫穷的长期接济会创造惰性,这就是一种病态的慈善。贫富差距的缩小不应仅靠富有者对贫困者的无偿资助,这更是制度上的问题,从根本上缩小贫富差距,如何给贫困者更多的机会自己创造财富,才是真正的慈善。

因此,司马光笔下的“小人”不见得都该是被唾弃的,这些利己者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如果只有“圣人”“君子”的仗义疏财,这个社会是难以前进的,正是因为有争夺有逐利,才会有不断对就事物的否定和变革,正是这种激烈的碰撞造就了如今的世界。因此,对于司马光对于人民的分类,当以辨证的眼光看待,任何一种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不适应的被淘汰,也是世界发展的法则和趋势。

上一篇:初中作文幸福的痛苦下一篇:小学阅读 五年级上册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