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2024-12-21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精选12篇)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1

创业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 使学生综合素质和开创型个性得到开发和提高的过程。创业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理念是培养高层次创业人才的有效渠道, 是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提升。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 为克服学历教育的局限性, 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有必要引入创业教育, 使二者有效衔接, 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的建设, 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1. 实施创业教育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系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 具有从事创业的学科比较优势, 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软科学, 缺乏技术性, 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创业意识的渗透和培养, 迫切需要加强创业教育。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对全国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31.96%的大学生认为学校进行创业创新教育非常必要, 44.01%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 赞成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比例达75.97%, 3/4以上的学生希望接受创业教育[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 劳动力转移和岗位转换的程度和频度的提高, 要求经管类毕业生不仅是生产环节中某一个固定领域的管理者, 还应该能够参与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实施并进一步从事计划、管理、服务、经营等活动, 这些都要求毕业生具备全方位的职业转换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2. 实施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确立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当以创业为依托, 需要创业人才来实现。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人才的规模与数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在创业教育方面应大有作为, 成为国家和地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保障。

3. 实施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长期以来,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偏重理论教学,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制订教学计划几乎不考虑创业教育的需要, 对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学生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失去了自身的学科比较优势。其实基于知识的创业是成功几率最大、风险最小的创业。首先, 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可以促使学生综合消化和运用各种知识, 创造性地捕捉市场机遇;其次, 有利于打通被割裂的单一知识壁垒, 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与综合, 促进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 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将极大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4. 实施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在金融危机全球化的趋势下,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大幅度缩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伴随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 职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岗位所需要的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目前, 我国已经处于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态。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 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 社会各行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需求并没有同步扩大, 造成经济管理类专业就业压力远远大于其他专业, 供求矛盾难以解决。毕业生创业不仅是解决自身就业的一种形式, 而且通过创业还能够提供新的就业岗位。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很低, 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发达国家一般是20%~30%, 如果这个比例能够提高一些, 必将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 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2]。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一些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育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高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教育情况看, 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师资力量、运行环境、创业实践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

1. 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首先, 许多高校管理者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一项内容, 对创业教育还停留在技巧、心理、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 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还未引起重视, 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其次, 高校管理者很少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 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 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把专业知识学好就可以了, 不需要创业教育。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样的培养目标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对经济管理型人才的需要。

2. 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创业教育依赖于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不能脱离知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孤立地进行创业教育。目前, 我国的创业教育由于没有融合于学校的整体教学体系中, 与学科专业教育并未形成有机联系, 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教育, 使创业教育脱离于学科专业, 使学生失去自身专业优势的有利依托。我国尚未在经济管理专业中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 仅有部分高校进行了试点, 试点学校的创业教育也主要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 并没有开设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 难以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3. 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在教学管理方面, 有关创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和相关辅修课程比较少, 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无法与创业能力培养相匹配。教育方式上仍采取传统的填鸭式, 教育内容更新较慢。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源难以共享, 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学校的教育资源, 无法借鉴一些成熟的经验, 使得许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上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经费。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机制上实行比较刚性的原则, 提供的创业机会较少, 限制了学生的创业空间。

4. 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教学和培训的教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科教学的教师;一是学生就业工作指导教师。其共同的弱点是自身缺乏创业经历, 在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时, 纯知识的讲授多于实践经验。为此, 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创业教育中专业化师资匮乏的问题。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与其他课程的教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他不仅要教给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通过互动式教学, 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 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 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

5. 创业教育的创业实践不足。

经济管理类专业是一种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但是长期以来, 高校沿袭高等教育中的重理论、重知识传授的教育理念, 致使实践教学形式单一, 又缺乏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许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创业实践仅仅停留在模拟操作上。毕业生缺乏实际工作技能, 所学习的理论和实际工作难以接轨, 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创业教育最终是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得到巩固和发展的, 创业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激发研究欲望, 提高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

6. 创业教育的运行环境不健全。

我国高校尚未形成一个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内部的文化氛围、培养目标、激励导向、评价体系都未能向创业素质培养倾斜。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创新创业气氛。社会对创业的态度也未形成支持、鼓励的氛围, 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对特别需要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存在较大负面影响。同时, 对于政府层面, 由于大学生并非是现有创业大军的主体, 虽然国家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一些优惠政策, 但办理相关手续的程序相当烦琐, 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创业计划, 在税收、人事、投融资等方面也还没有形成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综上所述, 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 难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要改变这种状况, 高校的经管专业的创业教育就必须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师资力量、运行环境、创业实践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

三、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途径

1. 明确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是“适应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趋势, 结合我国国情,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企业家思维的新一代复合型经济与管理人才”[3]。具体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 在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高层次的创业能力, 形成稳定的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特征, 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能够创业致富, 开创新的事业。

2. 完善创业课程设置。

创办企业涉及多个环节和多方面知识,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对这方面知识并不陌生, 这些知识散见在专业课程中, 不够集中和系统。为此, 除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必修课、大学生创业基础选修课等公共课程外, 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有侧重地分别设置课程。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 要求他们能够在毕业后很快胜任会计工作, 以培养“技术性人才”、“职业性人才”为创业教育目标。职业资格教育是他们创业教育的重点。可以多开一些关于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培训课程, 如CPA、AC-CA等课程。还要就资金筹集、项目筛选、人员录用、市场开拓、工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法律运用等内容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形式进行系统讲解。

3. 完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

在教学管理方面, 加大选修创业相关课程的比例, 完善学生创业所需知识结构。一是改革现行的学年学分制, 逐步实行完全学分制。学校设立创业教育学分, 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一定创业教育学分。实施弹性教育, 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育人环境和创业环境[4]。二是推广并完善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辅修专业和双学位是面向专修专业成绩良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的, 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可增加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鼓励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选择便于创业的工科辅修专业或双学位, 为创业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保障。

4. 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群体。

教师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创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应成为一种趋势。首先,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创业必备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 调动他们的潜能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其次, 高校应完善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拔制度。教师队伍应采取聘用制, 要向全社会敞开大门, 从校外各领域聘请一批有企业经营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知识应用均十分优秀的人才作为“创业导师”来开设讲座和辅导。最后, 高校应加大现有老师的培训力度, 给予一定的创业实践机会。按照“双师型”标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 应提倡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具备“双师型”标准, 即具有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 比如CPA、ACCA等资格, 允许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在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单位从事兼职工作等, 同时加强管理, 培养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5. 强化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一是开展第二课堂, 通过企业家论坛、创业设计大赛、学生科技创新、成立创业教育网站等途径进行创业教育;二是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进行创业教育[5]。学校把学生资料提供给企业, 在双向选择后, 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锻炼, 企业也可以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或资助。三是创办学生创业园、学生创业工作室以及学生创业中心。主要以专业学生自愿组建, 按照公司方式运作并核算理论成本。

6. 构建创业教育的运行环境。

首先, 在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前提下, 学校应出台相应制度予以保障。学校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创业提供场地、经费支持, 切实解决学生创业无场地、无资金的难题。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全真两种途径尝试创业, 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创业, 即由学生申请, 学校仿真发给工商、税务执照, 按照企业方式运作, 在校内开业, 学生毕业前将企业转让给新的在校学生继续经营;在全真环境下进行创业, 即学生必须按照国家工商、税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注册登记, 学校配备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专门负责指导, 所创办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 依法纳税, 优胜劣汰。其次, 高校不能自我封闭、孤军作战, 而应打开围墙, 呼吁和协调社会各界, 与社会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联系, 建立起广泛的实践基地, 争取为学生提供创业所需资金和必要的优惠政策。

四、实施创业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施创业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 创业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有效补充。

在教学改革中, 要剔除原有教学体系中不符合现今经济发展的部分, 吸收其他学校或西方国家的先进方法和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 使高校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2. 创业教育要与本科教育有机结合。

把创业教育引入到学历教育中, 并不是二者的简单加和, 而是要使二者有效地衔接起来, 使其知识内容有机融合起来, 丰富和完善学历教育内容, 使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找到自己的定位, 体现自己的价值。

3.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历教育要因地制宜引入创业教育内容。

目前各高校在生源质量、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 各高校要根据自身状况来选择引入职业资格教育内容。

高校应根据市场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把创业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 使创业教育和学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增强择业竞争能力, 使高校培养的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能够真正地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曹殊.如何点燃毕业生创业之火[N].中国教育报, 2007-12-12.

[2]陈振辉, 陈雅檀.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14) .

[3]宋克勤.创业成功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4]张明林, 陈华.学分制条件下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探讨[J].商业时代, 2008, (20) .

[5]梁志民.江西省公立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渗透创业教育的探索[J].人才培养, 2007, (2) .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2

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研究

开展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实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对如何开展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索.

作 者:李桂陵 彭斯超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湖北,430068 刊 名:信息系统工程 英文刊名:CHINA CIO NEW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新   工商管理类专业   人才培养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3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学生;教育现状;对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远远超过毕业生实际的市场需求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只有越来越苛刻才能适应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供应量继续飙升导致大学生收入降低和就业难的状况加剧。对于工商管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情况而言,形势异常严峻,并且还有大量大工商管理的毕业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根本不具有竞争力,甚至还不如有一技之长的中专生,该情况令人懊恼不已。

1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教育现状

1.1 工商管理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有很多学者已提出来,大学目前的教学模式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重点把握对人才需求的特别培育。有文献曾说高等教育中,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扩大社会需求的因素,工商管理具有日益庞大的专业人才教育和培养规模,已开设该类专业的学校竟然高达82%。有学者在7年前就已提出,各大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的层次和主要培养类型的热点,形成适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教育特色模式,这样的方式既避免了出现教育雷同,又可以彰显学校的教育特色。目前工商管理类的学生培养的实践能力都很差,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实满足市场需求的工商管理类学生应该是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综合高素质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培养出来的实践水平参差不齐,普通院校更不用说要培养国际化的经管人才了。

1.2 工商管理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对于就业能力这一概念,也是近几年开始火热的话题。因为就业率是评判高校教育质量的其中一个指标之一。大约十年前,当时的那几批大学生毕业后,他们的就业问题慢慢的出现问题且情况愈演愈烈,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上凡是关注此的各界纷纷高度关注此类问题。按照现有的研究,我国的学者对大学生,尤其是工商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顺应三个思路。什么是就业能力理论,如何科学有效的界定就业能力的概念和原则、因素等。其次就是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综述和分析,最后通过量表等实证方式对其进行研究。

2 工商管理类学生的教育问题分析

2.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应用型人才的具体概念和实际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步骤,中国的工商行政管理学生满足工业和商业管理需求并没有一个科学可参考的文件或方案。社会主导,也会造成当代大学生素质缺失。因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对教育有利有弊,比如它导致学生去追求功利和个人利益、过于追大众文化等。目前我国的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关键阶段,改革必然带来社会发展的一定程度的负效应。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时刻警惕。因为曾经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目前的大学生,其中包括工商类的大学生对金钱和权力热于追求,因为工商管理类整天和利润和财富等字眼打交道,过早的认识到财富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不合理的

目前我国整体的工商管理专业,学校貌似十分重视引进最新的理论和西方经济管理实践经验,再根据学校的情况设置课程或基于国外最新的成果和经典成果修改所学。在人有我无的阶段,我们可使用这种比较原始且投机性的方法,先引进来,在革新。一系列的方式的确推动了我国的工政管理教育水平。但是,事物的发展总不是那么完美,借来的东西当然需要完善。目前的教材有的来源于国外,案例研究也是国外比较经典的案例,但是工商管理是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中。首先国外的案例情况在我国,可能因为政策法规和文化不同,不能完全借鉴;其次因为案例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它的时效性就有待考代。

3 提升工商管理类学生的就业和实践能力的对策

3.1 教育理念的转变

随着我国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出现的与市场需求不吻合的态势愈来愈严重,国家相关的职能机构必须严格限制招生,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强制学校在培养中的成果和质量。学校也要高度重视这类问题,不是大规模招生后对于人才的培养就淡化,相反要培育优质的大学毕业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不仅要掌握知识也要注重就业的实际能力需求,找准培养学生的精确定位。大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也要下到基层去现场管理,现场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高高在上的学习。

3.2 优化工商管理类教师团队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名师出高徒”的深刻哲理。因此高质量的教师团队才是高质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保证。高校教师的来源一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目前我国211学校的大学教师学历要求是博士学位,普通本科类的学校教师至少需要硕士学历。在高校老师的学历上,基本可以满足教育的资格。但是因为我国的大学生的教师基本上从学校出来后再次进入学校,原本老师自身的社会实践的经验并不足矣支撑有很多的管理经验可以教育学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师资队伍。首先是聘请具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老师到学校,当然这些老师的受教育水平必须有所保证。其次是聘请业界精英担任学院或课程的客座教授或兼职的教师,让大家实际的感受到真正的工商管理人才的养成过程。最后可以给老师们提供实际的企业历练机会。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工商管理类的大学毕业生,除了要高度重视之外,也要国家出来完善高等教育体制,学校出来进行教师队伍的整合优化,整合实习实践资源,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范泽瑛,谢超.关于2006年就业力问题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8):196-199.

[2]蒋天颖,程聪.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现状与对策建议[J].现代经济,2008(07):91-92.

[3]郭露.工商管理培养系统思维创新:面和脸的辩证法[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4):87-91.

[4]梁莱欲.新形势下培养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J].高教与经济,2010(06):8-11.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4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 实施创业教育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有先决条件, 在学校里已经系统学习了管理类一些基础知识, 在创业教育过程中主要进行创业意识的渗透和培养就可以, 通过调查分析, 在高校68%的大学生认为进行创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 在自己创业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大学里已经上了这一课, 在社会中就不用再上了, 换句话说就是领先了一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创业, 择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要主要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 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适应岗位的转变。

(二) 实施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主要以创新为主, 这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科技水平,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一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同时也对创新国家的建设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创新技术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能力,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 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了, 一个国家的创新力就有所提高, 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才能成为可能。

(三) 实施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经济管理类学生注重理论的学习, 实践动手能力几乎为零。开设创业教育能把多个学科的内容结合在一起, 使大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把学过的学科进行一种整合, 把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到实践, 对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益处。

(四) 实施创业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国家现在扶持大学生自主教育, 一个国家创业教育搞的好, 这个国家的就业压力相对就小, 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各个高校都进行创业教育, 但在具体实际创业的过程中, 教育的目标定位比较模糊, 大学生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目标, 没有实际内容, 比较空洞。

(二) 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创业教育主要包括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 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开设的课程有一些比较落后, 不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体系必须改革, 以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 只是有一些高校进行了尝试。

(三) 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

创新教育在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理论课程开设不系统, 实践内容很少, 现在创新教育还是一个口号阶段, 实际管理体系很不完善, 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在我国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非常少, 多数教师不是很专业, 因此现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很薄弱。

三、加强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 明确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创业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丰富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 完善创业课程设置

经济管理类学生有创业教育基础, 但一些理论课程必须进行系统完善, 完全适应创业教育的需求, 满足企业人才需求, 为大学生独立创业打下理论基础。

(三) 强化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 各个高校尝试组织一些活动团体, 比如会计事务所等, 这些都是师生自愿组织的, 系里领导搭建平台, 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可能。

(四) 构建创业教育的运行环境

学生可以通过模拟和全真两种途径尝试创业, 在模拟环境下进行创业, 即由学生申请, 学校仿真发给工商、税务执照, 按照企业方式运作, 在校内开业, 学生毕业前将企业转让给新的在校学生继续经营。

四、实施创业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实施创业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 创业教育是本科教育的有效补充;二是创业教育要与本科教育有机结合;三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历教育要因地制宜引入创业教育内容。

总之, 经济管理类专业根据市场需求, 主动调节课程体系, 开设创新教育, 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为经济管理专业更好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克勤.创业成功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工作不仅承担着发展本地区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务的职责,还担负着依法推行民族区域^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重要责任。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成为民族地区高fc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培养出既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又可以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特色化路径研究的重要方向。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定位问题概述

公共管理类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专业之一。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基本i效仿了一些重点高校的培养机制“宽口径、复合型,,的培养目标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很难具备特定‘域的专业知识,学习内容涉及广泛但不够精深,无法做到“术业有专攻”“复合型的课程”使得教学内容庞杂,交叉重复,专业性不突出,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与此同时,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没能将地区特色及优势和人才培养有效结合,造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既缺乏专业特色又无法满足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需求。

二、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必要性分析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又要立足于地区的发展,区域社会的特殊需求应成为专业定位的合理方向。

(一)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包括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模式等诸多问题紧密相连的,而民族地区高&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不仅需要解读和规范上述种种问题,还需要区域特色化分析能力,只有如此,民族地区的公共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才能实现特色化路径的突破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学科¥展要立足实际,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特色的建设方面首先应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应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9。

(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特殊性的需要少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要求不仅是加快发展经济文化,更要重视少数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应有的平等地位和权利,维护边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量的社会事务中夹杂着民族习俗、宗教禁忌的因素,地区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及文化生活都带有强烈的民族、宗教特性。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依法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社会事务管理,调整和规范少数民族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护其合法权益。从而,民族地区社会管理工作对公共管理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对民族宗教

知识的扎实掌握;对民族、宗教政策把握的灵活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等。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立足区域发展实际需求,培养出高素质,能够胜任新时期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兼顾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情感和发展经济的需要y。

(三)解决公共管理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需要目前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民族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使得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毕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现状。

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只有突出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特色,树立“民族特色,服务地方,辐射周边,,的办学理念,以区域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事务的特殊性,调整教学方案,增加民族事务管理内容,将民族特色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管理技术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调动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心,增强学生服务地方、服务民族的学习动力,凸显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增强地区性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专业特色化发展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及其对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要求,少数民族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该力求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地区高校应从现实出发,致力于培养符合少数民族i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少数民族管理特色的,能够适应复杂的管理环境的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凸显民族特色在人才培养机制上,民族地区高校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需求,以适应地区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调整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完善培养过程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增设民族特色课程,如民俗学、民族发展史、国内外同源民族关系、边疆地区发展历史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发展权利与经济、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设民族特色经济、民&宗教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尝试拓展民族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方向,发挥民族地区高校服务地方的特色优势。

(二)适应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强调实践教学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环境的特殊性出发,案例教学应体现地方特色,培养学生处理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的实践能力,正确认识民族矛盾及民族权利保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因素,激发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观摩社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社区管理工作现场及少数民族的节曰及宗教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将所学公共管理知识同实际中的民族地区公共事务特殊性结合起来。在民族文化节日活动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ii,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策划、实施,培养学生的社会工作能力。将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in素质教育溶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人才的日常培养当中:,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摆脱传统公共管理专业“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通过实践活动的历练,使得民族地区高校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拓展师生学习空间各高校应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将各类院校原有的建设成熟,硬件设施、实验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研究成果丰硕的强势学科整合起来,为公共管理类学生的跨学科、全方面发展提供高层次,多角度的理论和实践平台。邀请^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做专题报告并参与编撰具有民族地方特色、反映民族地区区情、民族地区公共事业管理规律的案例教i才、着作,让学生在身边发生的例子中学习、总结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工作的实战经验。

同时,为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创造在公共管理、服务部门特别是民族事务部门挂职锻炼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与学拓展实习空间。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6

【关键词】应用型 本科院校 管理专业 导师制度

【课题项目】管理服务类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模式研究,编号: JG201423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7-02

近年来,各个行业飞速发展对管理人才需求量日渐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校忽视了对导师的管理,促使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而导师制度的建立及实施,不仅能够帮助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还能够推进专业健康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因此加强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完善学分制度

所谓学分制,是指将学生自主选课作为基础,将学分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该制度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其涉及选课制、学分绩点制等多项制度。而导师制度是实施学分制度的重要基础,二者密不可分,紧密相连。如果在执行学分制的同时,忽视导师制度的实施,势必会影响学分制度的推行效果[1]。因此,在院校中实施导师制度是完善学分制度的重要基础。

(二)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一直以来,我国本科院校都采取统一的教学计划、教材等开展教学活动,导致很多学生按照教师既定的方向发展,缺少个性化特点,创新能力被削弱。特别是对于管理专业,缺少创新型的管理人才难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2]。而引入导师制度,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千篇一律”的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个性、特点等基础之上,深度挖掘学生兴趣及爱好,从而开展针对性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三)有利于实现教育“教书”及“育人”的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教师仅关注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而高校辅导员仅关注学生思想教育,并不了解教学,导致专业与思想教育相脱离。而本科院校实施导师制度,能够将二者有机整合,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教学“教书育人”的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3]。

(四)有利于实施因材施教

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专业性、个性化。受到家庭、认知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性格、兴趣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4]。而学生在制定大学发展目标等过程中,导师的参与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管理专业特点、发展动态等,并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因材施教活动,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中得到长足发展。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导师制度概念及其实施现状

所谓导师制度,是指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共同构成了三大教育模式。该项制度实施的关键在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除了传统传输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日常思想的指导,以更好地落实全面教书、育人的理念。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非“211工程”大学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我国该类院校数量高达500多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

当前,受到传统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各类高校实施导师制效果不尽人意,缺少相应的考核标准。加之教育理论界对于导师制度认知存在较大差别,直接增加了其推广及应用的难度。与此同时,管理专业导师制度更多的是集中在我国北大、浙大等高等学府,难以为普通应用型本科院校该制度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促使不同的院校实施时间、实施效果均有所差别。如有的院校从大一开始、有的允许一学期后双向置换等。另外,对于该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尚不统一,不利于该项制度进一步完善。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导师制度实施的有效对策

相比较其他专业,管理专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及素质的统一、协调性。就知识而言,不但要具备广度,即专业基础及应用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即实用方向的转变。因此在实施导师制度过程中,同样需要关注上述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关注。

(一)协调专业培养方案与导师制度之间的关系,明确教师职责

导师制度构建的目标在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而针对当前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师生缺乏沟通问题,笔者认为要在制度中明确界定导师与校外导师的作用、职责等,确定导师与学分之间的关系,进而引导导师能够围绕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一般是大一与大二阶段在校内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在大三、大四阶段开始迈向工作岗位开始实习,掌握管理技能,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此过程中,校内与校外导师要互相配合,对学生实践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毕业设计的指导,校内导师要主动配合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二)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更新教育理念

要想促使导师制在管理专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确保全体师生能够达成共识,如果缺少共同的教育理念,难以形成共识,导师制也无法顺利推行、因此在推广过程中,要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向师生渗透导师制的积极作用及实施必要性,促使师生能够正确认识导师制的本质及内涵。同时引导导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尊重人才,更加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在此基础上,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和引导,在导师的配合下,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自身优势的职业规划,提高规划设计及实施的针对性。

如某高校工程管理学院实施导师制,导师在新生入学时,引导学生就个人性格、职业能力等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而导师对工程管理专业未来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得出学生未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增长,国家实行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等,而这将影响国际、国内市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综合上述各方面因素,导师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案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专业发展趋势,以发挥导师在其中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三)重视高素质导师队伍建设,突出导师的“导”

单纯依靠思想、观念的转变远远不够。就当前实施的导师制度来看,师资水平并不高,难以符合导师发挥自身指导作用。有的导师专业素养较高,但是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而一些导师虽然能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但是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训课程,直接影响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基于此,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可以结合专业实际情况,构建实训师资培训体系,一方面可以依靠相关高校的师资培训网络,如骨干教师培训等形式,将师资学历与专业、理论等培训有机整合,增强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秀实训导师的传播、帮助,提高青年导师的能力。如某院校经济管理专业,院校领导制定相关标准,综合师德、学历等多方面因素,将导师骨干作为培训目标,优先送培,结合经济管理专业建设,让他们承担课程教学研究、改革的责任,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参与更高层次的学术及实践活动,通过多元化形式,逐渐高素质导师队伍,促使导师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指导”作用。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配合导师制

现阶段,学分制已经成为各院校的主要教育教学制度,该项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基础之上,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而在此背景下实施导师制,要关注学生在学分制度下发生的变化,如一些学生自律性较差,沉溺于电脑游戏中,还有一些学生过于急功近利,过度关注学分,忽视自身的全面发展等。对此,导师要加强对学生自律教育及培养,促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学分制度,同时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职业观,在未来管理领域发挥自身才能。

(五)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第一,大学生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加强对自身管理专业内涵的认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践课程,从中学习和提高管理技能,从而增强自身综合素质,与此同时,经常与导师保持联系,为日后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第二,导师要明确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要满怀社会主义情感教育学生,配合高校思政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第三,高校作为导师制实施的重要载体,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管理办法,推动导师制在管理专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导师制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过程,要想促使制度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完善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根据上文所述,随着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导师制度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此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导师制与其他制度之间关系的协调,并针对当前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重视对高素质导师队伍的建设,促使师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在管理领域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双丽,张再权.浅析“双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的应用原则[J].职业技术,2012,(08):49.

[2]柏薇薇.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导师制实施方式及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2012,(08):106.

[3]张峰君,谢发之,潘和平.土建院校应用型本科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5,(05):63-64+108.

[4]熊威,张文凤,吕勇.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务实定位[J].教育观察(上旬刊),2015,(06):32-34.

作者简介: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7

现在是信息时代——一个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生存的基本必要条件, 残酷的市场竞争使信息管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新法则和技能。IDC的研究显示, 财富500强企业中, 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到65%, 同时, 企业网络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审视这些数字的背后不难发现:能否更快更好的获得和处理信息, 已经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现在企业评价的标准已经发生细微却是根本性的转变——强健有力要比规模庞大更具有未来价值。在信息时代, 管理信息系统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管理信息系统涉及信息、信息技术和人这三种重要的组织资源的协调和使用, 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完成与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相关的一切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的学科, 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等一系列过程, 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学科。

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建议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各大高校的很多专业都有开设, 根据不同的专业背景, 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所要达到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管理类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主要是从事管理相关工作, 在校学习管理知识和技能, 并能够把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 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针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中, 偏向于“管”, 偏向于讨论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与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讨论如何进行组织的信息化进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把握系统, 控制和协调系统的开发过程, 起到一个管理者的作用, 通过两个学期的实际教学笔者发现, 很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这门课中的角色, 定位出现偏差, 自然就达不到目标。

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 是课程成功建设的先决条件。目前, 国内对于MIS课程的教学目标普遍是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 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等, 比较注重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的教学。国外一些大学管理类专业的MIS课程的教学目标, 比如哈佛大学是理解各种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工作;麻省理工学院是为更好的做出有关信息系统的决策提供手段和方法;斯坦福大学是理解支撑信息系统的技术学习, 使用提取信息的新手段和新方法等[2]。国外大学MIS课程的教学目标比较偏重于信息技术、方法和手段的使用, 更好的偏向于“管”。针对国内管理类学生的具体情况, 可以在系统的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关于信息技术、决策手段和方法等内容。

对于管理类的学生来讲, 对教学目标也要有明确的认识。刚接触到这门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认为这是一门计算机类课程, 管理类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相对较少, 在心理就会产生对这门课的不重视, 在进行教学之前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 让学生认识到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是“三分靠技术, 七分靠管理”, 明确管理信息系统与人的关系, 人是MIS的主体。明确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的关系, 事实上有了管理就有了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只是MIS的一个工具, 它满足了信息处理的需要, 又极大的推动了MIS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系统, 是一个人机系统, 是每个企业都具有的系统。

2. 案例与教学结合

案例教学在国外的M IS教学中已经很普遍了, 例如哈佛大学就有一个庞大的案例信息库。它已经成为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 增强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管理信息系统中涉及到的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 建议在开始这门课程之前, 教师能够给学生演示并简单讲解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最好能够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M IS, 比如物流管理专业可以选择库存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第三方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 企业管理专业可以选择客户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生带着这样的感性认识, 去学习这门课程就不会那么盲目。

在讲授系统开发的不同阶段, 可以用一个开发案例贯穿整个教学, 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去完成知识的学习, 也为学生上机实验过程打基础。对于不同理论知识的理解时也要结合一些小的案例来进行。教师将自己掌握的实际的MIS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和常见的问题都要及时准确的传授给学生, 比如企业在准备开发信息系统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有哪些管理人员参与, 主要由哪些人员负责等等。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实际的经验, 这也是学生最想得到的。

3. 上机实验与教学相结合

上机实验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 也是使学生从理论认识到感性认识的一个过程, 加深学生对MIS及其开发过程的理解。M IS开发过程的5个阶段:系统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 上机实验应该在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安排, 而且应该尽量地使这五个过程连续, 最后学生得到的是一个完整的M IS。建议可以让学生去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学校的食堂管理信息系统等贴近学生生活的, 而且是学生比较熟悉流程的系统, 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而且有信息把这个系统开发出来。如果让学生去开发一些像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 学生对于这样的实际过程并不清楚, 没有通过实践, 工作流程也不清楚, 开发就无从谈起, 即使要求学生去做实际调查, 但是学生还处于上课阶段, 时间安排就成了问题, 效果也不会理想。所以上机实验效果的好坏与所选择的对象系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但是像第三方管理信息系统这类系统可以作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案例, 因为教师对这样的流程是很清楚的。

4. 整体的课程安排

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 并结合管理类学生的专业特点, 建议在大三或大四的上学期来开设这门课程, 因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 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之前, 学生要具备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库等相关知识。建议课时安排见表。

三、结论

信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之一,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将日益增大, 只有掌握及时有效的信息, 才会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将是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基本技能,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讲授和建设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教学质量, 是每一位教师努力的方向, 只有教学体系合理, 教学方法适当, 才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本文从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将不断的深入下去。

参考文献

[1]斯蒂芬·哈德: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M].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2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8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内在属性, 只有在实践教学当中, 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才能获得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只有在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当中, 学生才能练就真实的工作能力, 也才能在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为此我们应当在这样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满足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需求。

1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1) 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首先应当依据特定的目标展开,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应当面向市场, 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出发点, 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实施增强学生对各种经济管理类岗位的适应能力, 同时还要在学生能力提升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 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需求正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 以往对学生的需求只是简单的技术素质和理论素质。①但是现在这些素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巨大需求, 学生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隐性素质对他们的影响将更加重要。因此实践教学中的教学目标也应当根据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2) 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的内容决定着整个教学的质量。目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内容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实践环境中得不到锻炼。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无法解除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实践内容与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不对称的现象, 在当前的经济管理类实践教学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这种实践内容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整个实践教学系统产生很大负面影响。试想, 如果一个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到企业中实习的时候, 从事货物装卸工作, 那种实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实践内容是实践性教学的主要构成部分, 改革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对学生成长来说非常重要。

(3) 实践教学的形式。总的来说实践教学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校内实践, 二是校外实践。两种实践教学的主体、环境都存在很大不同, 因而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存在很大差距。综合而言, 校内实践教学有利于细化知识难点, 能够为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性的演练。而校外实践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环境。这种环境对于学生技能和能力的提升来说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当注重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结合。因为两种实践形式虽然都有自己的优点, 但是其中也都有自己的缺点, 例如校内实践设施设备不完善、校外实践教学管理难度较大等等。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的关键因素, 教师的实践素质和实践教学技能对实践能力的提升将更加重要。当前这方面素质存在很多缺陷, 例如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实践经历, 实践教学技能长期得不到更新。教师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 不能形成科学的人员比例。而且在这种教学工作当中我们对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变得更为疏漏。总之,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对于学生成长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2 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渠道, 这些教学模式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适合不同方向和不同时期的人才培养,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模拟实训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为学生制造一个接近真实的模拟环境。学生在这种模拟教学中真实感、角色感越强烈就越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属于校内实践的一种。模拟实训模式主要存在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虚拟性, 二是实践性。其中模拟实践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无论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实践教学环境如何, 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模拟实训中的任何一项环节也都是为学生综合实训能力的提升存在很大影响的。②当前在实践教训中采用模拟实训的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在于环境的真实性和目标的明确性。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这是当前高职院校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比较常见的实践教学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一定的培养方式, 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应用较早, 发展比较完善。同时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长期得不到提升, 二是教学管理的开展存在很大阻力, 三是实习岗位与专业的对应程度存在问题。这些都成为当前影响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关键点。而且这些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校企合作只能在不断增强高职院校与企业默契程度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价值。

(3)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指工作与学习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有目的的提升和整合的过程。工学结合的实现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学生边学习边工作, 渗入式的工学结合。另一种是学生将全部理论知识学习完之后再统一进入工作实践环节, 提升实践能力。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存在自身的合理性, 同时也都难以避免自己的缺陷。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实践素质的锻炼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也越来越完善。

(4) 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是校内实践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知识的巩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所谓案例教学模式, 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选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真实案例融入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中要为学生设置一定的空间, 按照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由学生完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指导。案例教学中教师在选择过程中应当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案例的真实性, 二是案例的合理性。其中案例的真实性对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在于学生的真实感塑造, 这是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二是案例的合理性, 合理性主要指案例与教学之间应当相适应。

3 实践教学模式的考核办法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效果如何, 必须借助相关的考核办法才能说明问题。考核办法的制定一定要针对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其他实质性内容。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考核办法;

(1) 操作式考核。操作式考核主要针对的是学生的操作能力, 这种考核方式改变了以往考核中仅仅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考核的弊端和形式。操作是考核的主要实施要领,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核环境, 二是考核内容, 三是考核标准。其中考核环境应当与平时学生的实训环境保持一致, 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岗位环境, 都应当与学生训练中接触道德环境因素保持一致。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因当尽量接近学生的真实环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另外考核内容也应当与学生平时所学保持高度一致。考核标准应当按照社会企业中的岗位任职标准制定, 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进行检验考核。

(2) 作品式考核。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针对案例教学而设计。案例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制定一个不完善的案例, 学生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也就自然地形成了自己的“作品”。因而这种考核办法对于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为有效。而且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还应当始终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 通过对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得到考核主体想要的数据和结果。

(3) 综合式考核。综合考核是笔试和面试的考核, 这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呈现将会起到更加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 笔试部分应当进行科学设计, 将实践技能和知识转化为笔试试卷中的重要内容。同时这些因素对于他们的影响作用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价值。面试部分是对学生其他能力考核的重要形式。例如学生必须具备的与专业相关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精神、职业道德修养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根据具体的面试问题和不同形式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 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实践素质越来越重视, 实践教学理念和手段亟需得以调整和改革。为此我们应当认真分析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特点, 根据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通过完善教学形式和改进考核办法, 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注释

1 董华英.基于专业群理念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改革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4) .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9

一、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 忽略专业差异性和教学受众的特殊性。

教学内容雷同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普遍, 教师往往会忽略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 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 教师努力追求全面讲授课程, 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与对本专业的学习之间出现断层, 对于各专业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一带而过, 无法深入讲解。正是由于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专业针对性, 无论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还是从课程安排时间上, 都存在“全面性”特点, 把相同的案例和教学内容当成包治百病的“万能膏药”。对于学生们而言, 由于这种案例分析与本专业联系不大, 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久而久之便会《经济法》课程失去兴趣, 教学效果欠佳。

2. 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涉及日常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学生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但现实中的经济法教学却常常偏离上述基本原则。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理论教学方面, 忽视实践教学环节, 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由于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诸如《法律基础》等法律类课程, 仅仅依靠每周3个学时学习理论内容涵盖广泛的经济法课程, 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少困难, 同时也让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方面压力倍增。

3. 基础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比重不均。

如何合理分配理论授课与案例分析之间的比重, 这是教学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公认的教学方式, 但问题在于如果理论讲解不够透彻, 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清晰, 案例分析根本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 案例讨论只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讨论过程中会出现冷场或者偏离案件主体的情况, 而且由于教师个人分析案件的时间过多, 学生同样还是缺少自由分析的机会。

4. 案例单一陈旧。

目前《经济法》课程的案例教学主要存在着案例单一陈旧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 案例资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如果信息量不够丰富, 不够贴近现实生活, 很难引起学生对相关理论和知识的思索, 并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 案例资料是否属于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也是选择案例资料时应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5. 考核方法单一。

由于《经济法》课程的考核不受重视, 因此考核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教师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 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为主, 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但案例的选择往往过于简单, 只要得出结论即可。这些考核方法无法达到全面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 也无法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二、解决问题的改革建议:

1. 应区分不同授课对象因材施教, 即使使用相同教材, 也应根

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 换而言之, 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异。在教学内容和教案设计方面, 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法学类经济法教材的体系进行安排。而教材的内容往往过于广泛, 如高晋康主编的《经济法律通论》分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公司法、破产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现代竞争法、税法、银行法等, 内容多为对法律规定的简单概述, 内容虽然广泛, 但在客观上加大了学生自学的难度, 学生单纯依赖课本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法律制度的原理和内涵。笔者在教学中通常都会增加很多书本外的内容, 同时着重讲解各部门法的重点部分, 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吃透基本法律原理。

2. 对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断层以及基础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比重不均的问题, 笔者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解决。

经济法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 法律原理多, 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思维和主动分析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案例深化理论知识,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应用层面,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和分析能力。但案例教学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选取案例。如果直接将真实案例引入教学, 学生很难找到分析的切入点, 无法将整个案例进行全面剖析, 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课堂教学。因此适当精简案例内容, 并且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 教学效果更好。

3. 对于案例单一陈旧的问题, 关键在于能否适时引入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遇到学生较熟悉的经济生活问题时, 直接给出经济法案例,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作答, 随后再将法律条文解释放在其后。如此一来, 案例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的同时, 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理论知识。若遇到学生不熟悉的经济生活问题, 则需要事先讲解法律条文, 随后引入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情况下, 案例都不宜过长, 避免将过多时间放在案例介绍上, 而使得分析环节过于薄弱。

4. 对于考核方法单一的问题, 除了通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

还应将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纳入考量范畴, 即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探讨》王华《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年5月号

[2]《经管类本科专业经济法教学质量探析》黄勇, 王刻铭《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7月第9卷第4期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10

一、独立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高教司和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 全国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 有500多所开设了经济管理类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占到15%以上。同时调查发现高等院校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专业口径过窄, 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相关课程设置不完全符合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部分课程过于理论化, 理论与实际脱节, 实践环节缺乏等。由于目前独立学院在多方面都移植了母校长期积累的传统与经验, 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基本上仍由举办高校负责。独立学院从开始举办之初就决定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受到举办高校的制约, 在短期内, 其人才培养模式都难以有明显的改善。因此,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亦不可避免的存在上述问题。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出于节约教学成本, 追求短期的办学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 在教学模式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授课的传统模式, 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 对实践教学投入不足。例如,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需要共享举办高校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 在原本有限的资源约束下, 独立学院的生均实践教学资源更加匮乏, 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免受到一定影响和制约。

另外, 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和经济管理类专业自身的特点也使得目前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不佳。与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相比, 独立学院的学生除了整体上学习成绩略差, 其他方面的综合素质方面丝毫不亚于甚至更强。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加强激励和引导, 以激发的他们的学习热情。另外, 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大多社会性较强, 很多专业知识很抽象, 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直观、具体, 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空洞, 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对专业课程缺乏应有的兴趣, 认为所学知识不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难以做到“学以致用”。这或许只是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一个集中反映。

二、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

一方面, 从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来看。独立学院作为我国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 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 方可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取得一席之地, 并逐步发展壮大。而经济管理类专业有着自身的特点, 同时也是独立学院具有代表性的专业类型, 独立学院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于整个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具有示范作用。因此, 对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独立学院这种新型办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 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存在与实践脱节的倾向, 即大量的毕业生失业与用人单位的职位空缺同时并存,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反映的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是: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团队协调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工作中创造性不足等等。而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形式, 其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经得起社会的检验。独立学院要真正具备独立的自我发展的能力, 必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以获取稳定优质的生源市场, 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就必须要打破目前所依赖的举办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以及各专业自身特点, 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对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对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新的途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 国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对目前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也为继续研究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目的就是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的状况。要改变这一状况, 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径, 其中通过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被认为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但是, 由于独立学院采用的民办机制, 投资者或者举办高校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 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 所以光靠一味的增加投入的方法在目前独立学院自身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并非上策。如何寻求一种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又可以带来较好的办学效益 (主要是经济效益) 的模式, 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关键所在。根据我院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 笔者认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老师指导下, 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相专业知识领域内的科技活动, 包括各种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 是一种群众性的学术活动。由它属于课外活动或者第二课堂的范围, 因此一般没有具体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 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是在实践教学功能。课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 而且是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专门的社会实践, 为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可以在一种十分接近或者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在专业教学方面的功能。大学生科技活动一般都是围绕参加学生所学的专业来开展。学生为了参加自己所学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科技活动, 主动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 强化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 并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同时, 在参加的过程中, 他们会切身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涵义。特别是当取得好的成绩或成果时, 他们会感到一种成就感, 从而最终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是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 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其任务是探索未知, 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通过在课外科技活动发现问题和中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逐步形成了善于思考、追求创新、崇尚创造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最终初步具备了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是在人格教育功能方面。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 以及与人沟通的人际能力。由于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较长的学术性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形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有的学生在参加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后感言:“大赛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巩固, 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它让我明白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

课外科技活动不仅具有上述四个方面的重要教育功能, 同时从办学效益来看, 亦具有较好的拖入产出效益。投入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实验室建设的投入, 如实验机房和相关软件等,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 这些投入属于固定资产的投入, 可以长期的高效利用;软件方面主要是师资队伍 (主要是专业指导教师) 建设,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 指导教发现学生在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中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长, 更好的了解学生, 从而再去调整课程体系、授课方法等理论教学, 直接为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服务。同时,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大型课外科技活动, 可以让独立学院与其他普通本科高校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 展示自己的实力, 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招生宣传效果。

四、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的实践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近几年来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崭露头角, 并且初露锋芒。我院学子 (主要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 继2006在首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之后, 又在2007年第二届全国大学生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中取得了团体总冠军、股指期货组全国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这充分展示了我院学子的综合素质。同时, 课外科技活动的效应逐步得到显现:通过大赛的承办方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 不仅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而且参赛选手 (尤其是获奖选手) 亦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有些单位甚至提前预定参赛选手作为人才储备, 直接促进了学生的就业。这种以学科竞赛为主要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为我们的创新我们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启示。总结我们的经验, 主要是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未雨绸缪, 精心组织。我院经济管理系在最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重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教学理念, 在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 还在学生当中倡导“无假期”计划 (即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深入企业的一线岗位开展实习、实践) , 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如加入“创业计划”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 。在比赛正式开始之前, 我院教务管理部门和经济管理系的老师就非常重视, 积极组织学生报名, 并将所有参赛选手分成小组, 然后由具体的专业教师负责大赛的全程组织和指导工作。

二是重视过程管理, 进行全面指导。由于此次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时间长, 所以参赛学生在参赛期间难免会有怠懈情绪, 甚至是遇到暂时的挫折后半途而废。而坚持不懈的品质正是当今很多学生所缺乏的, 同时也是参加比赛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 我们的指导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同时, 也密切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 鼓励他们坚持不懈, 正确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 合理看待各种可能的风险, 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和积极的理财意识, 帮助参赛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为了使参赛效应最大化, 我们不仅在比赛过程中经常组织参赛学生一起交流经验体会, 同时在比赛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及时地全面总结, 写出相应的报告。

三是通过制度形成对参赛学生的激励。为了更好的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学院于2007年专门制定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组织和奖励办法》。另外, 学院还颁布了其他相关的规章制度, 以便为学生和教师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供制度保证。

四是以参赛为契机, 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由于此次参赛选手众多, 而且是以网络远程参赛的方式, 因此学院决定为了方便学生参赛, 扩建了原有的实验室机房, 并更新了有关设备, 同时新建了参赛专用机房, 从而为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硬件设施。

摘要:本文通过对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并指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 并介绍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在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 教发[2003]8号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铸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9

[3]孙利生:独立学院健康发展需要研究的几个政策性问题.中国高等教育[J].2005.6

[4]陈明:高等财经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 2007.6

[5]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0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11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 实践环节 实施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2008年更是达到创记录的599万人招生规模,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也不容易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这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这反映出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着深层次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毕业生数量大而质量参差不齐,招生数量多而就业率不高,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教学环节不足,这些弊端促使人们反思当前高校教育体制的不足,显然现行的教学方法不改革则难以为继。高校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应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不仅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以工商管理学科中的生产运营管理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践实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毕业生迅

速适应工作,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学科实施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按照教育部1998年本科生专业目录,工商管理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四个本科专业,近年来,一些大学又新增物流管理等新专业,培养管理专业人才无疑应围绕着管理的特点来确定。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过程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例如,计划、定量计算、优化决策等。管理艺术则是指管理的实践性。一个深谙管理理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关键是看理论能否与实践相结合。比如,管理中难以精确分析和判断的人的行为以及非制度因素的影响和难以精确地预测的环境的变化等,它要求管理者能够随机应变、因地制宜地解决带有个性的具体问题,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所以工商管理人才不仅应具有高度的科学管理素养,还应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因此,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重要。

工商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工商管理课程教学同公司实际操作的结合还存在许多脱节。从教的方面分析,现在国内高校通行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把工商管理分割为若干相互独立的课程,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即使增加了案例教学,也仅仅限于介绍文字材料,无法给予学生感性认识;同时教师也因为一门课程的局限,很难把公司管理的全流程、全过程控制告诉学生,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和系统的公司操作实务。从学生学的方面分析,由于缺乏相关要求,学生对工商管理的专业课程往往注重理论学习,不关心也不了解企业运作实际,缺乏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训练,也不知道理论知识如何同企业实际结合,因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不高,进入企业后适应期太长。

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原则

在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环节时,要力求体现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和地域特色。本文提出以下四个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这是学校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的具体表现。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需要、以学生能力拓展和以学生知识结构三个为中心开展实践教学。着力结合工商企业经营运作的实际需要开展实践教学,以学生能力拓展为中心,设置不同的实践内容并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

2.系统性原则。即以整体优化的思想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内部的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另一方面,要从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整体优化考虑出发,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基本操作与基本理论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实习与实验相结合,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3.实用性原则。工商管理教育必须面向市场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要与工商企业建立密切的、广泛的、多层次的长期合作,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让学生体验公司管理实务。

4.过程管理原则。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涵盖从实践教学计划的拟定、实施和评估等一系列过程,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能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四、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下面以笔者所讲授的运营管理课程为例,探讨设计与实践教学的实施。因运营管理课程的独特性,其它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未必可以完全套用,但可以为本学科的其它课程提供借鉴。

1.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系统

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是借鉴军事沙盘训练方式,以企业管理实践为蓝本的一套模拟企业现实环境的模拟训练系统。它以沙盘为载体,学生们通过在沙盘上模拟训练,分角色扮演的公司总裁CEO、运营总监CO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CSO,由学生组成的若干个公司模拟经营,使学生体验公司在运作中的搏弈;每个经营团队不同的决策会产生不同经营结果,通过教师点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复杂的外部条件中如何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系统的最大长处在于逼真地模拟公司运营实际,使学生接触公司管理的全过程,而且实施成本低廉。

在笔者运营管理的教学过程中得到用友软件公司的大力支持。该公司十分注重在高校中推广其开发的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系统,经常邀请学生到其公司操作这套系统。每年友软件公司云南公司组织在昆明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组队竞赛,优胜队代表云南省高校赴北京参加友软件公司举办的“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企业管理沙盘模拟训练大赛”。笔者所指导的学生曾于2007年获云南赛区第三名的成绩。

2.公司调研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有关理论知识之后,其实印象并不深刻,并不知道公司的实际操作,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条件,为学生安排公司考察,以了解实际运作,这就是公司调研的实质。公司调研成功的关键在于周密的计划和组织。笔者经长期实践,总结了公司调研成功三步曲:

调研前,教师首先在课堂要讲清楚有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教师要精心挑选拟去调研的公司,哪些公司的运作实务同课堂上讲的最接近?为了提高学生调研的成功率,教师应先到公司实地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制订详细的调研计划并公布于学生,为下一步学生到访公司铺路。

调研中,也就是学生身处公司的时间里。安全最应被重点强调,教师一定要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学生,包括着装要求,学生在生产线上行走的注意事项,杜绝任何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调研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问,让学生自己探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这也是“以学生为本”的具体表现。

调研后,督促学生写出调研报告,反馈所调研的公司,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汇报调研的结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碰撞出思想火花。

在笔者曾经执教运营管理课程的几届工商管理专业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班级中,对于每个教学班级,笔者都会安排三次实践课,包括可口可乐云南公司、云南大山饮品公司、昆明卷烟厂、昆明家乐福云纺店、云内动力等在内的一批国际国内著名公司都留下了学生的足迹。学生的调研内容包括物流供应链管理、设施布局、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运营管理课程中的内容。公司调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笔者在学生中做过调研,学生们更喜欢实践课。

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把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应用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检验。在毕业实习阶段,单靠个别任课老师的努力很难完成数量众多的学生在一个相对较长时间内的实习,必须整合一个学院,至少是一个系的资源,包括教师团队的确定和实习经费的落实。这不同于个别管理专业课程的实习,毕业实习持续时间长,至少在两周以上,实习的组织管理以及协调实习企业的关系成为保证毕业实习的关键。建立固定的毕业生实习基地十分重要,这也是保证毕业实习成功的关键。以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为例,该院同云南澜沧铅矿有限公司长期合作,该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均在云南大学进行过封闭式的企业管理培训,实现了公司管理的正规化。该公司十分支持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习,并成为我院学生的实习基地之一。在2008年寒假期间,我院6位教师组成团队,率领40名毕业生在该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毕业实习,学生们结合四年所学,分组深入该公司的各部门,熟悉了公司的运作,为公司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方案,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好评。公

司总经理蒋绍平多次热情邀请同学毕业后加盟该公司,说明毕业生的表现是得到公司认可的。

五、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优化

为了更好地落实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环节,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制订详细科学的实践课教学大纲。这样在实施时就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减少在实践课上的随意性,突出实践课的严谨性。

2.在财力希望上得到教育主管的经费支持。安排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财力作保障,否则无法实施。提高教育主管对实践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落实经费的首要环节;实习费用和购置实训设备是经费的主要用途。

3.下大力气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师大多缺乏公司工作的实践,让他们讲清楚公司的具体实务也勉为其难。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要先行于学生的教学实习,称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4.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应以过程评价为主,确定评价要素,在此基础上设定评定指标,指标应尽量定量化,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建议结合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的要求,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对学生参与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上,使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系统化。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起到成效。建立一个完善的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105-106.

[2]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97-98.

[3]洪燕云,谢忠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2(5):31-36.

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 篇12

一、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的意义

顶岗实习是指高职学生在学校修完相关课程后,通过顶岗的方式到企业等用人单位完成实习任务的实践活动,是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在教材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真正的操作当中,锻炼一下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提供对口的专业技能人才。大大激发了学生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现状

(一)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频繁跳槽,既影响到企业效益,也不利于学院对顶岗实习生的管理

一直以来,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就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工作就可以对学生终止培养,而不存在教学进度计划的实施了,最终很多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而大部分企业把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顶岗实习的学生有的企业都不培训直接上岗。学校和企业在顶岗实习学生的培训、指导、沟通等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学校和企业应该在顶岗实习学生方面下大功夫,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太乱

对顶岗实习的监控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实施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些管理工作必须得到企业的配合。学生的实习地点较分散,与学校相隔甚远,学生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困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制约着顶岗实习的教学稳定,增大了老师的管理难度。

三、药学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企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岗前培训,积极调动企业合作的必要性

集中顶岗实习与分散实习利大于弊的特点,学院和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赢发展的原则下,结合企业与学院的各自优势,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保障企业对药学类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对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必须要进行走访、咨询

顶岗实习单位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实习学生的生活,最终影响实习的效果。

(三)加强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的认识

学院不但要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而且应进一步向家长明确当前大学生顶岗实习的意义以及面临的就业形势,让家长清楚认识到顶岗实习的内涵,协助学院帮助学生寻找适合的顶岗实习单位。

(四)进一步完善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制度

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实习学生被双重角色制约着,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教学分院和企业共同承担着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学院将顶岗实习课程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学院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内指导教师要定期去企业现场指导,与企业指导专家沟通,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辅导答疑,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完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顶岗实习是指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针对实习生的个性差异,从日常生活、思想、业务等方面进行指导。顶岗实习结束后,在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努力下共同完成实习生成绩评定,成绩合格后,开展实习交流总结与表彰。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药学类专业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不是去企业充当廉价劳动力,而是学生就业前与企业接轨的一种模式。学院、企业之间应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让学生进入专业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药学类专业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摘要:目前,职业院校药学类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还存在着用人单位积极性不高,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实施难,实习指导与管理不到位,实习质量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管理、系统设计和过程管理,是保障与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良策。

关键词:药学类专业,顶岗实习,校企合作,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雅娜,康强,张艳红.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43-45.

[2]李树金.影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25-26.

[3]黄友泉,谢美华.全面质量管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管理的新视角[J].职教论坛,2013(15):80-83.

上一篇:小型项目下一篇:抄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