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专业

2024-10-27

经济管理学专业(共12篇)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1

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是体现教学特点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笔者仅依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实践, 就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应如何体现培养目标和能力培养特点作一些探索。

一、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

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 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 瞄准专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 以实践能力训练为基础,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既有较强针对性, 又有较强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一) 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1.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使课程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踏入社会的实际需要。

2.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或者说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在满足并适应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的, 不能“两张皮”。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 掌握从事国内、国际商务交往和贸易的综合能力, 而《经济法》课程的培养目标则应围绕这个“综合能力”的训练来定位, 否则就失去了方向性。

3.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 做到因材施教。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应届高中毕业生, 这批学生的特点是求知欲强, 接受能力快, 具有较好的文化课基础, 但不足的是社会阅历浅, 有关法律知识基本是个空白。

4.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强调针对性, 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针对性是指课程应紧扣专业培养目标, 以专业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来确定课程内容。适应性则有三层含义:其一, 我国人世后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增加了新的内容;其二, 现代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三, 近年来, 高等学历教育已经呈现大众化的趋势, 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同时, 从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看, 普通高等院校有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已不十分抢手, 故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应定位在和受教育者专业密切相关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 这就必然要求高等院校课程培养目标要强调针对性, 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 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目前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都为40学时, 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在较好掌握《经济法》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国内、国际商务交往过程中的有关经济法律的常识, 掌握处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能够在经营管理和交易活动中, 利用法律手段, 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实现经营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三) 课程能力培养目标的分解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 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以下能力:

1.较全面掌握《经济法》的理沦框架和基础知识;2.在掌握经济法》原理的前提下, 具有其它相关法律持续学习的能力;3.在生产经营及从事其他工作中, 增强法律意识, 具有利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的能力;4.具有新设企业, 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的申办能力;5.审查合同和订立合同的能力;6.利用法律手段, 处理简单合同及其他经济纠纷的能力;7.在交易过程中, 具有规避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能力;8.书写简单法律文书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经济法》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注意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对此, 笔者认为应当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属于法理的课程内容掌握以够用为度, 所谓“够用”, 是指针对讲解单行法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 分解成若干模块, 使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意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体系拟设置如下:

模块Ⅰ:《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为:《经济法》的概念和体系、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法制建设、知识经济时代的法制环境、合同原理等。

模块Ⅱ:企业组织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公司法》、《外商投资法》

模块Ⅲ:合同的订立与审查。教学重点为:合同订立的要点, 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的确认依据, 合同的变更, 合同的审查与管理。

模块Ⅳ:规制交易及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税法》、《金融法》等。

模块Ⅴ:侵权责任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合同履行、合同责任、各种经济及民事侵权责任及其处理、合同履行与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合同担保、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 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 教学方法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在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中, 应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1.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2.课程内容;3.课程难点;4.教学过程与方式。

首先, 在教学中, 应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构。只有学生对此有了深入的理解, 才能知道学习什么和为什么学习, 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其次, 课程内容是贯穿全部教学过程的重心;再次, 教学中必须突出重点;最后, 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利用启发式的引导, 通过作业及学生管理卡等多种形式, 使课程内容被学生消化吸收。

(二) 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方式的尝试

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尝试采用讨论启发、提问启发、案例启发、实践启发等教学方式。

1. 讨论启发。

在预习的基础上, 通过讨论的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使学生对《公司法》能够深入理解, 在教学中, 可布置思考题和组织课堂讨论。这些方式既有利于克服学生社会经历浅的矛盾, 又能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空间, 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2. 提问启发。

要求教师在辅导过程中, 针对课程的教学目的进行能力分析, 并以此为依据把握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 使学生避免填充式地吸收, 它具有随机性的特征, 同时又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

3. 案例启发。

如在《合同法》—章教学中, 通过有目的地布置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一般理解上。同时做到在讲授“单行法”时, 以案例开篇, 基本概念、难点、疑点等以案例引出, 争议与纠纷的最终处理作为案例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教学学习, 让学生一方面增加对《经济法》课程学习的兴趣;另—方面又能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是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法律。

4. 实践启发。

如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章节的教学中, 通过带领学生走访工商和技术监督等部门, 让学生结合实际, 对在新形势下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切身的体会。

(三) 考试的改革

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 将一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导向成一部部背书的机器, 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丧失个性, 缺乏能力与创新, 这种应试教育现代高等教育考试环节上必须加以改革。

试题的主要内容:本课程鉴于学生具有缺乏社会经历的劣势, 加之40课时的教学时数, 使得所能讲授和练习的内容有限, 针对专业及课程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考试的内容拟设置为:

上述考试内容的改革设置, 会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学生既有紧迫感, 又有陌生感。让学生真真体会到, 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 有时即使不懂, 只要会背, 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只会背而不理解是显然不行的。原来学生提出有关考试的问题, 主要集中在考哪一章、哪一段、哪一题;通过上述考试内容的改革, 会把学生对考试的关注焦点转移到如何去理解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上来。当然, 最终可以通过考试的结果来检验, 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改革能否达到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摘要:要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实践为例, 对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作了一些探索, 提出了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和学生的特点, 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途径去实现教学目的的设想。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伯煌, 宣裕方.经济法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3.

[2]邵俊武.法学教学方法论要[J].法学评论, 2000, (6) :79-83.

[3]保罗·M·雷蒙德.澳大利亚法学院的经验与教训[J].徐平译.外国法评译, 2000, (10) :16-20.

[4]李庆春, 孙世昌.重视能力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3, 81 (3) :58~62.

[5]周恒.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2000.168~169.

[6]高翔, 丁克勇, 胡承孝等.新世纪高等农林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12 (10) :68~69.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2

目录如下: 第一部分产业组织 1.1 市场结构

1.1.1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1.1.2 各类市场结构的行为特征和效果分析 1.1.2.1 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2.2 完全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2.3 垄断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2.4 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1.3 行业进入壁垒的概念和分类 1.1.4 行业退出壁垒的概念和分类 1.1.5 规模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1.1.5.1 规模经济的概念 1.1.5.2 规模经济的原因

1.1.6 范围经济的概念及原因 1.1.7 可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1.1.8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1.1.9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1.9.1 博弈论

1.1.9.2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1.9.3 博弈的分类

1.1.10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1.1.10.1 信息不对称的一般原理 1.1.10.2 逆向选择 1.1.10.3 道德风险•• 1.2 市场行为

1.2.1 倾销与反倾销的概念 1.2.1.1 什么是倾销与反倾销 1.2.1.2 倾销与反倾销的实质 1.2.1.3 倾销的经济学定义 1.2.1.4 倾销的法律定义 1.2.1.5 反倾销案例

1.2.2 企业并购的形式与动因 1.2.2.1 企业并购的形式

1.2.2.2 企业并购的动因

1.2.3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和成本 1.2.3.1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收益 1.2.3.2 企业纵向一体化的成本 1.2.4 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

1.2.5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 1.3 市场绩效

1.3.1 市场绩效的衡量方法 1.3.2 1.3.3 1.3.4 1.3.5 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 外部性的概念 公共物品的概念

1.4 产业组织政策

1.4.1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 1.4.2 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 1.4.2.1 政府管制 1.4.2.2 放松管制 1.4.3 反垄断政策 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2.1 产业成长与演进 2.1.1 产业分类方法 2.1.1.1 两大部类分类法 2.1.1.2 计划体制分类法 2.1.1.3 三次产业分类法 2.1.1.4 资源集约分类法 2.1.2 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2.1.3 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2.2 产业关联

2.2.1 产业关联的方式

2.2.2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2.2.2.1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 2.2.2.2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假设

2.2.3 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

2.2.4 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 2.2.4.1 直接消耗系数 2.2.4.2 完全消耗系数

2.2.5 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 2.2.5.1 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 2.2.5.2 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2.2.5.3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 2.3 产业结构政策

2.3.1 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 2.3.1.1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2.3.1.2 主导产业选择的适用条件 2.3.2 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2.3.2.1 支柱产业支持政策 2.3.2.2 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2.3.2.3 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2.3.2.4 产业技术政策 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1 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3.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3.1.1.1 经济增长的概念 3.1.1.2 经济发展的概念

3.1.2 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3.1.2.1 工业化的含义 3.1.2.2 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3.1.3 发展水平的度量 3.1.4 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 3.1.5 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 3.1.6 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因素 3.1.7 制度变迁理论的基本思想 3.2 经济发展战略与策略

3.2.1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 3.2.1.1 进口替代战略

3.2.1.2 进口导向战略

3.2.2 比较利益和要素察赋的概念 3.2.2.1 比较利益的概念 3.2.2.2 要素察赋的概念 3.2.3 关税的作用

3.2.3.1 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

3.2.3.2 保护和促进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3.2.3.3 调节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 3.2.3.4 筹集国家财政收入

3.2.4 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和消极影响 3.2.4.1 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 3.2.4.2 外商直接投资的消极影响 3.2.5 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3.2.6 WTO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3.2.6.1 加入WTO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 3.2.6.2 我们的产业发展对策

3.2.6.3 具体的对各产业发展影响分析 3.2.7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3 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3.3.1 增长极理论 3.3.2 梯度转移理论 3.3.3 点轴开发模式

3.3.4 区域发展的基本一非基本原理 3.3.5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3.5.1 地理位置因素

3.3.5.2 自然因素

3.3.5.3 人口因素

3.3.5.4 社会经济因素 3.3.5.5 科学技术因素

3.3.6 区域分工的意义和形式 3.3.6.1 区域分工的意义 3.3.6.2 成本学说

3.3.6.3 要素察赋学说

3.3.7 区域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内容 3.3.7.1 概念 3.3.7.2 目标 3.3.7.3 内容

3.4 循环经济

3.4.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意义 3.4.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3.4.1.2 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3.4.2 产业生态学的基本思想

3.4.3 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3.4.4 循环经济的实践 第四部分城市经济与管理 4.1 城市化与城市体系 4.1.1 城市经济规模的概念

4.1.1.1 聚集经济与城市经济规模

4.1.1.2 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经济增长

4.1.1.3 城市经济适度规模、合理规模和最佳规模 4.1.2 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和作用 4.1.2.1 城市聚集经济的成因 4.1.2.2 城市聚集经济的作用 4.1.3 城市化的内涵和动力 4.1.3.1 城市化的内涵

4.1.3.2 城市化的动力

4.1.4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4.1.4.1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4.1.4.2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4.1.5 城镇体系的形成、特征和类型 4.1.5.1 城镇体系的概念 4.1.5.2 城镇体系的形成 4.1.5.3 城镇体系的特征 4.1.5.4 城镇体系的类型 4.1.6 中心城市的类别与作用 4.1.6.1 中心城市的类别 4.1.6.2 中心城市的作用

4.2 城市经济管理问题

4.2.1 城市人口、就业与土地利用的基本问题 4.2.1.1 城市人口的概念

4.2.1.2 城市人口变化的原因 4.2.1.3 城市规模的概念

4.2.1.4 城市劳动市场供给的影响因素 4.2.1.5 城市劳动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 4.2.1.6 城市就业增长的收益 4.2.1.7 城市就业增长的成本 4.2.1.8 土地价格的决定因素 4.2.1.9 土地利用分区制的内涵 4.2.1.10 土地利用分区的市场效应 4.2.2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4.2.3 城市经济开发区的种类和作用 4.2.3.1 经济技术开发区

4.2.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2.3.3 保税区

4.2.3.4 边境经济合作区

4.2.4 地方政府的职能和作用 4.2.4.1 政府的基本职能

4.2.4.2 政府管理运行的职能

4.2.4.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政府职能与作用 4.2.5 政府失效的含义与寻租问题 4.2.5.1 政府失效的含义 4.2.5.2 寻租问题

4.2.6 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4.3 城市财政与城市金融 4.3.1 城市财政的职能与作用 4.3.1.1 财政的涵义与特征 4.3.1.2 城市财政的职能 4.3.1.3 城市财政的作用 4.3.2 税收的经济效应 4.3.2.1 税收效应概述

4.3.2.2 4322税收对消费的效应 4.3.2.3 4323税收对企业生产的效应 4.3.2.4 4324税收对储蓄的效应

4.3.3 城市金融的种类及其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4.3.3.1 城市金融的种类

4.3.3.2 城市金融在城市经济中的作用 4.3.4 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及其作用 4.3.4.1 城市金融市场的组成 4.3.4.2 城市金融市场的作用 4.4 上海城市经济

4.4.1 上海市支柱产业概况

4.4.1.1 上海信息产业概况 4.4.1.2 4.4.1.3 4.4.1.4 4.4.1.5 上海金融产业概况 上海商贸产业概况t 上海汽车制造产业概况 上海成套设备产业概况

4.4.1.6 上海房地产业概况 4.4.2 上海市工业产业的特点 4.4.3 上海市工业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4.4.3.1 需要积极调整的工业产业 4.4.3.2 需要继续发展的重点产业 4.4.3.3 都市型产业

4.4.3.4 扶植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4.4.4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 4.4.4.1 上海城市功能定位 4.4.4.2 上海城市发展战略

第一部分.产业组织 1.1市场结构

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它反映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内容包括:(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已有的买方和卖方与正要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卖方、卖方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种结构决定了厂商的行为,故而又决定了产业绩效的好坏。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三个因素.1.1.1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并参照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以及厂商对产量和价格的控制程度等,一般把市场分成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叫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2、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垄断就是独家垄断。是指某企业是某产品的唯一供给者,不存在任何竞争对手。

3、垄断竞争市场

是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垄断,即非完全竞争又非完全垄断的市场形态。

4、寡头垄断市场

只有少数企业生产同种产品,每家企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一家的产量及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市场、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因此,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相互依存性。

1.1.2各类市场结构的行为特征和效果分析 1.1.2.1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完全竞争的市场行为特征:

(1)市场上有许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其买或卖的数量,在市场中只占非常小的比例,以致无法通过自己的买或卖行为影响市场价格。

(2)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均一,具有同质性。

(3)生产要素(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具有充分的流动性。

(4)市场资讯完全,市场的信息是畅通的、准确的。市场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完备的

信息。

在现实中,完全符合上述特征的市场是不存在的。只有某些产品的市场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形态。

2.完全竞争的市场效果分析: 供求平衡,成本低,价格低。

1.1.2.2完全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和市场效果分析 1.完全垄断的市场行为特征:(1)厂商家数只有一家。

(2)产品独特,缺乏替代性。(3)市场资讯极端缺乏。

(4)其他厂商加入市场十分困难。

(5)垄断厂商价格的制定以获取最大超额利润为目标。

1.1.10.2逆向选择

所谓逆向选择通常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接收合约的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逆向选择”可定义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和常规不一致的现象。本来按常规,降低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商品的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有时候,降低商品的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加供给的现象。所以,叫“逆向选择”。

坏的产品驱逐好的产品,原因是在购买前的信息不对称。例如:A老年人的健康保险,越是不健康的越要买保险;B劳动力市场,只有劳动力本人更了解劳动力自己。

模糊、无效和虚假等低质量信息会导致“逆向选择”效应。假设降价所刺物增加的需求量都能得到供给。因为有很多低质量信息,一段时间之后,按平均信息质量开的价就会降低,这样好的信息就会退出市场,这样市场上就会充满低质量信息,消费者获得这样的信息显然是很吃亏的,一定时间过后,需求量不升反降。

逆向选择的解决方法是发送信息至双方信息对称。

1.1.10.3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合同达成后,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了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益而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简单地说,交易行为己经发生,一方不守约,而使得另一方受害。例如:汽车全险,制订免赔条款,使得投保人更加小心驾驶。下面是另一个例子:

在我国,国家是委托者,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代理人,双方存在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具体来说国家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企业经理人员追求的是诸如工资、升迁、休闲等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企业经理人员具有信息优势,这样,就存在扭曲会计信息,追求自身利益的条件。另一方面会计人员也存在道德风险,会计人员更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挪用公款、贪污,造成会计信息失真。1.3.5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按萨缪尔森的严格定义,是指这样一种物品,“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需要从其他人对它的消费中扣除”,换言之,一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纯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性:非竟争性(在既定的生产条件下,向一个额外的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和非排他性(对这种商品的使用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或是耗费极大的)。由于排他基本是一个技术问题,并取决于可获得的技术,因此,纯公共物品的边界可能会发生变化。另外,有些物品本身不具竞争性,但可以人为地限制在某些消费者范围内消费,超过该范围,该物品便具有排他性,这类物品被称为俱乐部品;还有许多物品有公共物

品的成分,但不是纯公共物品:有些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如在达到拥挤点之前的高速公路),有些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如海洋中的鱼),这类物品被称作准公共物品。在现实生活中,公共物品可能会由私人来供给,如无偿建图书馆、饥荒的救济、私人资助的医学研究等,要解释这类行为,可能会存在两方面的观点: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利他主义模型,个人可能会出于一种道德责任感关心他人的福利,于是就有动机使其捐赠的资金达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那一点;另一方面,科斯考察了1610-1675年英国灯塔的供给,发现“三一塔”(英国灯塔当局)未建造任何灯塔,而私人建起的灯塔当时已有十座。灯塔的主人可以向船主收费,这种收费是船货和该船经过灯塔次数的函数。可能是由于存在这样的情况:一小部分人(如有些船主,其船货和船的价值相当大)从灯塔中的收益大大超过其成本,即使其他人不愿支付任何成本,他们也准备承担全部成本。然而,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质,自利的个人有„嗒便车”的强烈动机。即使提供公共物品会使所有人的境况变好,如果受益者无法被强迫贡献其“公道的份额”,每个自利的个人就会希望由别人来承担公共物品的成本。如果个人的贡献份额与其表现出的偏好正相关,由于无法实现排他性,个人就会给出虚假的信号,“假装从某种集体消费活动中获得比实际情况更小的利益”。因此,纯粹个人主义的机制不会产生最优数量的公共物品供给,整个社会处于帕累托无效状态。为纠正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只好由政府供给,并以税收的方式进行融资。萨缪尔森在其经典论文“社会支出的纯理论”中首次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帕累托供给条件进行了分析。该分析基于以下假设:存在两种物品可供最后消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生产可能性组合既定;消费者的偏好既定。如果一个充分控制经济的政府可以选择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则公共物品(与某种私人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之和必须等于边际转换率。然而,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性的:一方面现实中的政府受知识问题的约束不可能知道所有消费者的偏好及效用函数,另一方面,公共物品的提供可能具有不可分割性影响最优供给数量的提供。萨缪尔森关于公共物品最优供给的一般均衡模型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照的标准。1.4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组织政策,又称为“公共政策”(PublicPolicy),它是指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1.4.1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

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充分发挥竞争活力。这两个方面是实现产业内部资源合理配置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在通常情况下,规模经济和充分竞争之间是充满矛盾的,它们两者之间的冲突称为“马歇尔冲突”,产业组织政策就是要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也就是做好“度”的把握。拓展开来,广义地讲,产业组织政策的具体目标可以细化为6方面:企业应达到并有效利用规模经济,市场的供给主要应由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承担,企业应有较高的开工率;不应出现某些产业或企业长期获得超额利润或长期亏损的情况,从较长时期来看,各产业的资本利润率应是比较均等的;较快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革新活动有效且比较充分:不存在过多的销售费用;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较高,并具有多样性,以适应提高大众福利和消费水平的要求;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我国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中提出的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是: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实现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形成适合产业技术经济特点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组织结构。

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必须采取一定的手段。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包括直接干预手段和间接干预手段。产业组织政策的实施手段主要有:第一,计划手段。计划手段是通过国家计划,贯彻实施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第二,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手段。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加速折旧、减免税收或增加税收等手段来影响产业的组织状况。第三,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有关产业组织的法律、法规来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实

现产业组织的优化。第四,组织手段。政府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产业组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是实现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组织保证。1.4.2政府管制与放松管制 1.4.2.1政府管制

在传统的经济学模型里,市场都是由两类经济单位即消费者和企业,在多种价格下进行的商品交换来定义的。随着经济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由于自然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以及公共物品的存在,市场在调节消费者和企业行为方面有时也无能为力,即存在着市场失灵。因此市场需要一种外部力量来纠正市场的无能,这也是管制的由来。自1930年大萧条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克服市场失灵所带来的社会和经济弊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法制、行政规章等多种手段对市场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制约和干预。并且于7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一门专门的学乖卜政府管制经济学。可以说,政府管制己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不可缺少的经济职能。对自然垄断的管制对象主要是价格和进入。

由于经济学家们对政府官制的研究侧重点和立足点不同,因而对政府管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政府管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维斯卡西等学者认为,政府管制是政府以制裁手段对个人或组织的自由决策的一种强制性限制。政府的主要资源是强制力,政府管制就是以限制经济实体的决策为目的而运用这种强制力。而卡恩指出,作为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政府管制是“对该种产业的结构及其经济绩效的主要方面的直接的政府规定,比如进入控制、价格决定、服务条件及质量的规定,以及在合理调价下服务所有客户时应尽的义务的规定”。丹尼尔?F?史普博则认为,政府管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千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当然,传播最广的管制定义应属于施蒂格勒在1971年提出的“作为一种法规,管制是产业所需要的并为其利益所设计和主要操作的”。在他看来,管制是国家“强制权力”的运用。因此,管制几乎能采取任何手段满足某产业的欲望,最极端就是增加他们的获利能力。施蒂格勒列举了四项为产业所需而国家提供的管制手段:直接的货币补贴、新进入的控制、对产业辅助产品的鼓励及代替产品生产的压抑以及价格的控制。

我国学者余晖则给出了一个比较通俗的管制定义。他认为,管制是指政府的许多行政机 构,以治理市场失灵为己任,以法律为依据,以大里颁布法律、法规、规章、命令及制裁手段,对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的不完全是公正的市场行为进行直接的控制或干预。上述经济学家对管制所下的定义所揭示的种种管制形式,可以按照标准的市场模型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直接千预市场配皿机制的管制,如价格管制、产业管制和合同管制;第二,通过影响消费者决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的管制,如汽车尾气排放量限制及购买保险条件等;第三,通过千扰企业决策从而影响市场均衡的管制,如产品特征的限制、企业投入、产出或生产技术的限制、进入限制、税收和补贴等。综合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管制即是政府通过政策措施或其他行为直接干预市场或间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进而对市场进行制约。根据管制的依据和侧重点不同,管制可以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

由于政府管制采取了许多不同形式,如制定标准、发布禁令、许可、反托拉斯政策等,并以多种方式影响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任何单一的一种理论要解释政府管制为何产生以及它的主要效果,都显得很不充分。也正因为如此,在西方的政府管制研究中,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应用了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1.4.2.2放松管制

放松管制意味着放松或取消一些管制条款,例如把有关企业进入、定价和投资等方面的管制从许可制改为申报制,或者在某些行业取消大部分的经济性管制规章,但保留社会性管制规章。大致而言,放松管制主要是经济性管制,而为确保国民健康、安全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

社会性管制的放开与否则要慎重考虑。

放松经济性管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向受管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达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降低消费水平,使费率结构更加合理,以及促进技术创新等,其主要标准就是:

1、削减产业进入壁垒,使支配性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到50%以下,并使该产业中至少存在4-5个竞争者。而且,其他厂商的进入也比较容易,从而形成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2、不能造成供应瓶颈,即不能造成由于某种关键性产品的供应瓶颈而使其他厂商难以进入的局面。

3、如果不能实行有效竞争,则不宜过早放松管制。4,放松管制以后,必须加强反垄断措施,因为放松管制的结果往往会出现垄断现象,只有采取有效的反垄断措施,才能使得放松管制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从多国放松管制的经历可以看到,放松管制往往是原来的垄断厂商更能够凭借其原有的地位和市场势力,巩固和扩大其市场支配地位,获取垄断利益,所以,再放松管制之前,就应该设计好新的制度和竞争规则,使得放松管制后能够实现.有效竞争。

1.4.3反垄断政策

反垄断政策是最早的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分为促进竞争并抑制垄断的政策和规范竞争的政策两类。

反垄断政策措施主要是从干预市场结构和干预企业行为两方面来进行的。1.政府干预市场结构的措施

由于导致市场垄断的最主要因素是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障碍.因此,政府干预市场结构,抑制垄断弊病的相应措施是:(1)降低卖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

(2)降低进入障碍或制止其上升。(3)降低产品差别化程度。2.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措施

在国外,抑制垄断更常用的手段是干预市场行为.政府干预企业行为的内容包括:干预企业定价方式;干预企业非价格竞争的程度;反对压制竞争对手的行为等.具体说,其措施包括:(1)禁止妨碍正常交易的契约与合谋。

(2)禁止对不同销售对象实行价格歧视。(3)禁止签订排他胜交易协议。

(4)禁止采取降价倾销的办法争夺市场,压制竞争对手。(5)禁止采取不公正的竞争方法以及欺诈性行为来垄断市场。(6)禁止企图垄断的联合等等。2.第二部分产业结构 2.1产业成长与演进 2.1.1产业分类方法

产业的分类,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社会经济组织进行分解、组合、归类。产业分类从不同的方面可有不同的分类法,有:两大部类分类法、计划体制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分类法。

2.1.1.1两大部类分类法

马克思:1)生产生产资料的产业;.2)生产消费资料的产业。2.1.1.2计划体制分类法

过去计划体制下计算工农业生产部门,分为工业和农业部门。

2.1.1.3三次产业分类法

目前通行的分类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为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也与1971年联合国颁布的标准产业分类法

一致。该分类法是由新西兰经济学家费雪(ABFischer)在1935年发表的《物质进步的经济含义》中提出、英国经济学家考林?克拉克(CClark)在1940年发表的《经济进步的诸条件》中以统计分析加以论证的,它主要以不同产业在一国产业发展过程中达到主导地位的先后顺序作为标准,把国民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是制造业,其他的经济部门归入第三产业,称为“服务产业”。

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狩猎业,林业,渔业,即广义的农业,国际经济基础为统一标准规定的.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矿业,建筑业,公共事业(煤气,电力,自来水);

第三产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库业,批发和零售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国防、政府、个人服务业等等。

人们在对各国产业进行国际比较时必须加以注意的是,虽然许多国家都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但是,各国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各包括哪些具体业种,具体的划分标准并不一致。比如,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一产业仅包括广义的农业(含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一产业除广义的农业之外,还包括采矿业;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与建筑业,有的国家划分的第二产业除制造、建筑业之外,还包括采矿业。

2.1.1.4资源集约分类法

按照生产要素的集中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劳动占有突出比重(纺织,服务)。

2、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资本占有相对大的比重的产业一般的重工业,钢铁、汽车、机器制造。

3、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技术(科技)相对大的比重的产业如北大方正,科技一条街。

2.1.2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从产值的部门构成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上升,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逐渐缩小,第二产业比重由上升到缩小,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以致成为庞大的产业。从劳动力的部门构成看,劳动力人数在第一产业中就业比率下降,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从生产要素得角度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变成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2.1.3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

决定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变化的动因有:国内需求结构、国际分工结构、技术革新、人力资源、自然地理条件、政府的产业政策等等。

2.2产业关联 2.2.1产业关联的方式

所谓产业关联,就是在社会生产中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产业关联是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各种投人品和产出品可以是各种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也可以是实物形态或价值形态的投入品或产出品:技术经济联系和联系方式可以是实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也可以是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所谓产业关联度,则是不同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的程度。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产业关联度应作为选择和确立主导产业的一个基本准则。

产业间联系的纽带有:(1)产品,劳务联系:(2)生产技术联系;(3)价格联系;(4)劳动就业联

系;(5)投资联系。

产业间联系方式的类型有:(1)单向联系与多向联系(2)顺向联系与逆向联系(3)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产业关联的方式可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前向关联是指通过供给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后向关联则是指通过需求联系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

产业的关联又可分为纵向的关联和横向的关联,所谓纵向的关联是指与某一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密切相关的产业和部门:拿玉米产业化来说,与其纵向关联密切的产业包括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玉米的种植、系列加工、深层开发,产品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等。所谓横向关联,则是指与每一个纵向关联产业和部门有横向密切联系的产业和部门。仍以玉米产业为例,剖析与其横向关联较为密切的产业和部门,至少包括各种服务业、农业科技、农用机械制造业、玉米加工机械制造业,以及包装材料的制造、储藏设备的制造、运输机械的制造等等。当然,有时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很难区分清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大,促进推动作用就大,所做出的贡献自然也就会大。反之,产业的关联度小,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促进作用和贡献自然就小。

2.2.2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2.2.2.1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原理

投入产出方法是研究经济体系(国民经济、地区经济、部门经济、公司或企业经济单位)中各个部分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现代化经济管理方法。在国外也称之为“部门联系平衡法”、“产业关联法”,而大部分国家称之为“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分析”或“投入产出技术”(一)投入产出方法的理论基础

投入产出分析(input-outputanalysis)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列昂节夫始于1931年研究“投入产出分析,,主要用来研究美国的经济结构,于1973年获得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联合国把它推荐为国民经济中的经济核算方法,现已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得到推广和应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投入是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力;产出,是指产品生产出来后所分配的去向、流向,即使用方向和数量,例如用于生产消费、生活消费和积累。投入产出分析就应用于研究国民经济活动而言,它的主要内容实编制棋盘式的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的线性代数方程体系,构成一个模拟现实的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综合分析和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再生产的重要比例关系。至今,投入产出分析模式己经应用在各种经济问题的分析上。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十分重视,他们把经典的经济范畴投入产出分析应用扩展到环境问题中来,建立了一系列包括环境内容的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欧洲共同体在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平衡问题中已研究和应用了这些模型。我国在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四川省内江地区环境经济问题研究以及天津市城市生态系统和综合防治的研究中都应用了投入产出分析。西方国家“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所使用的数学方法,主要来自十九世纪下半叶数理经济学家里昂?瓦尔拉的“全部均衡论”和他使用的数学方程体系的简化。瓦尔拉认为,各种商品的价格是相互影响相联系的,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是这一种商品价格本身的函数,而且也是其它商品价格的函数。因此,任何商品的价格部必须同时和其它商品价格联系着决定。当市场上的一切商品的价格,恰好使得它同这些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这时竞争的市场就形成了均衡状态,相应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而瓦尔拉认为这种价格

就是价值,这种均衡就是“全部均衡”。瓦尔拉用大型的联合方程组来论证这一理论,每一个方程代表一个企业或私人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水平以及供需数量平衡。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模型将瓦尔拉的模型予以简化,用部门代替企业或个人,方程数目大为减少,形成了“古典的全部均衡理论的简化”。

(二)静态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与结构

根据不同的标准,投入产出表有不同的分类和种类。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应用比较广泛和成熟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简称为价值表,它是根据价值形态的投入产出建立的表。在价值表中,将整个国民经济分为若干部门,并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所以它比实物表包括的范围多而全。价值表横行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分配运动过程,纵列反映各部门产品的价值运动过程,其简化形式见表2-1

表 2-1 简化的价值投入产出模型

分配去向投入资源 中间使用 最终产品 总产品 部门1 部门2 …部门N 小计 Yi Xi 物质消耗 部门1部门2...部门N小计 X11 X12 … X1n U1X21 X22 … X2n U2...Xn1 Xn2 … Xnn UnC1 C2 … Cn C Y1Y2...YnY X1X2...XnX

新创造价值 劳动报酬Vi社会纯收入Mi小计Ni V1 V2 … Vn VM1 M2 … Mn MN1 N2 …NN N

总产值Xi X1 X1 … X1 X

1主、宾栏的主要指标

主栏的主要指标有物质消耗和新创造价值两项;宾栏的主要指标有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两项。物质消耗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性的生产性物质消耗(如原材料、电力、饲料),生产管理的物质消耗、劳动保护的物质消耗、中小修理的物质消耗和停产大修理消耗等。新创造价值,即劳动报酬和社会纯收入,它是各生产部门的净产值之和,它代表一定时期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物质财富。价值表的新创造价值,表示了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情况。中间产品,即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对象被消耗了的产品,在总量上和物质消耗总量相等,但这里的中间产品由于包括初级产品而与通常涵义上的中间产品有所区别。最终产品,即一定时期内退出生产过程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它反映的是国民收入在分配后的最终使用情况。

2表式构成

根据表2-1的横行方向的产品分配和纵列方向的价值形成两个特点,把表2-1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是表的基本部分。纵列与横行的部门数目及名称都相同,而且排列次序一致,组成方形的表格,元素Xo从纵列方向看,代表j部门消耗i部门的产品数量,而从横行方向看,Xij表示i部门分配给j部门的中间使用产品(i,j=1,2,…,n)。因此,第一象限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横行方向上的延伸,表示了本期内各生产部门从实物上和价值上对生产中的消耗进行补偿之后供给社会直接消费和积累等方面的产品部分的分配情况以及满足社会最终产品需求程度。Yi代表i生产部门提供社会的最终产品的数量(i=1,2,…,n);

第三象限包括了各部门劳动者为全社会创造的价值,其中Vi,Mj,Ni分别为j生产部门获得的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和新创造价值,JNj=Vj+Mj(j=1,2,…,n)。

第四象限反映了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以及国民经济系统中非生产领域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等的收入分配。它所体现的经济关系十分复杂,一般不加以讨论。

此外,Xi表示i生产部门的总产品;相应的,Xj表示j生产部门的总产品价值,即总产值(i,j=1,2,…,n).3价值表的几个平衡关系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四个象限构成一下四个平衡关系:

(1)第一象限中的物质消耗之和等于中间产品之和,说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消耗必须以同数量的中间产品补偿,即

(2)第二象限的合计等于第三象限的合计,说明在不考虑进出口等因素下社会生产的国民收入与社会最终分配的国民收入相等,即

但由于国民收入需要再分配,所以每部门生产的国民收入和它最终分配的国民收入不一定相等。

(3)每一行的总计等于每一列的总计,说明在不考虑进出口时各部门生产的产品和分配使用的产品在总量上相等,即(i,j=1,2,...,n)

(4)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合计之和等于第一象限与第三象限合计之和,说明整个社会产品的生产与使用量相等,即

2.2.2.2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假设

作为一般的投入产出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基本假设条件:

(1)假设每个生产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而且只由一种生产技术方式进行生产。在实际中,由于部门分类不能很细,因此很难符合这个假设。但相对来说,实物型要比价值型更接近于此假设。

(2)假设产出与投入为线性正比,直接消耗系数本身己经隐含着这个假设,对于产出与投入间成非线性、指数型关系都不能应用。

(3)假设直接消耗系数在一定时期内不变。如果由于预测,则需要对变化可能性较大的直接消耗系数进行修订或调整。影响直接消耗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由价格因素和技术因素,通过不变价格能部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而技术因素往往不可忽略和消除。

2.2.3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的概念 按照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间需求是各生产部门间相互提供的产品而又不提供新增价值的部分,或者说是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中间需求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产业之间相互提供中间产品的依存和交易关系。因此,这一部分横向各产业和纵向各产业的排列是相互对应的.横向的数据表示某一产业向包括本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提供其产出的中间产品的状况,也就是所有产业生产中所需该产业产品的情况,亦即中间需求情况。最终需求是指直接供消费者使用以满足其经济行为为最终目的,即消费者效用。最终需求反映各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成为最终产品那部分的去向。最终产品的去向,即最终需求,大致分为三部分的流向:一是消费部分,具体可分为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两部分,前者是指家庭消费的总和,后者是指公共福利,社会保障,政府等行政性支出的各种社会性消费;二是投资部分,是由固定资产更新与新增固定资产两部分构成,其中新增固定资产又可分为生产性固定资产和非生产性固定资产。

2.2.4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的经济涵义和分析

产业关联效应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2.2.4.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一般用aij(i,j=1,2,…,n)表示,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产品(或产业)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用公式表示为:(i,j=1,2,…,n)活劳动的直接消耗系数aki为:

(j=1,2,…,n)显然,直接消耗系数为非负数,且在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j=1,2,…,n), aij的数值大小说明i部门和J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程度,而 大小反映的是J生产部门的技术水平。把aij表示成矩阵,则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A=(aij)n×m2.2.4.2完全消耗系数

在生产部门的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分别构成了直接消耗关系和间接消耗关系。完全消耗就是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这里的间接消耗是指某部门生产时,通过所有中间部门形成的对另一产品的直接消耗)之和。它反映了部门间的直接和间接的全部技术经济联系,比直接消耗更能全面的揭示各部门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一般定义完全消耗系数bij表示生产单位j部门最终产品完全消耗i部门产品的数量,即直接消耗i部门产品和间接消耗i部门产品的数量之和。如果生产单位第j部门最终产品对第i部门产品的间接消耗可以通过第k部门的中间产品形成,那么bikakj表示了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时通过中间部门k实现的对i部门产品的间接消耗量,对几个中间部门累加,得到了 就是J部门生产单位最终产品对i部门产品的所有间接消耗。根据定义知:bij=aij+(i,j=1,2,…,n)用矩阵表示,上式写成 B=A+AB 通过数学变换得到: B=(I-A)-1-I 式中I为单位矩阵。

根据0<=aij<1的特点,存在t,使得Ak(k>t)可以忽略不计,则上式变换为: B=A+A2+…+At=A+

上式中的Ak的经济涵义就是第k次间接消耗系数矩阵。

2.2.5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

本节的产业波动效果分析是一种产业关联的动态分析,即在特定的产业联系状态下,某些产业的发展变化如何通过这种联系影响到其他产业。考试大纲中的“生产波及效果的分析”是不科学的提法,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正确的概念是“产业波及效果”。2.2.5.1产业波及效果以及分析工具

(一)产业波及效果、波及源及波及线路 1.产业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向的产

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这种波及对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果。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就是分析某一些产业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产业部门怎样的变化与影响.这种变化与影响主要是通过投入产出表中某些数据的变化会引起其他数据的变化来反映。2产业波及源。在投入产出分析中,产业波及效果的波及源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最终需求发生了变化.另一类是毛附加价值(折旧费+净产值)发生了变化。

3产业波及线路。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变化,是按什么样的走向,将这一变化波及到各产业部门,这一走向就是产业波及线路.产业间的联系方式就是产业波及的线路。(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基本工具

对产业波及效果的分析:,主要使用三个基本工具,除了用实物型和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这一基本工具外,还要借助于以下两种基本工具。

1投入系数表.投入系数表是反映各个产业之间生产技术上的联系的一览表。这个表的着眼点是揭示投入产出表纵向的费用结构,即投入结构。投入结构是以中间产品的投入形式来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联系.投入系数aij又称生产技术系数,物质消耗系数其计算方法如前所述.当所有产业部门的aij求出后,便得到如下一张投入系数表。a11 a12 a13 … a1n a21 a22 a23 … a2n …

an1 an2 an3 … ann

2逆阵系数表。所谓逆阵,是指里昂惕夫矩阵(I-A)的逆阵(I-A)-1。逆阵系数表就是指具体的(I-A)-1的矩阵,即:(I-A)-1= A11 A12 A13 … A1n A21 A22 A23 … A2n …

An1 An2 An3 … Ann

逆阵系数表的系数就是(I-A)-1中的每个元素,逆阵系数表在这里是专门用来计算波及效果总量的系数表。逆阵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当某一产业部门的生产发生了一个单位变化时,导致各产业部门由此引起的直接和间接地使产出水平发生变化的总和。利用投入产出表,投入系数表和逆阵系数表这三个基本工具,进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时应注意以下二个问题: 第一,投入系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投入产出表只是依据过去某一时期产业间生产技术联系的数据而得到的,它反映的是过去某一时期的产业间的联系,故由此计算出的投入系数也只反映过去那个时期产业间的投人状况。依据过去投入系数分析将来短期的产业波及效果,并不影响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对用于将来长期的产业波动效果分析,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必须对现有的投入产出系数进行修正和预测,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第二,波及效果的时滞现象。产业波及效果的时滞,是指某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动导致其他产业的变动并不立即反映在产出量的变化上.或者说,某产业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其他产业产出量的变化有一个时间过程。

2.2.5.2产业波及效果现状分析

产业波及效果的现状分析,是指对现时的产业间波及效果进行分析,它基本上不涉及未来情况的预测分析。其实质是运用逆阵系数从投人产出表提供的数据中引申出有关系数,来认识产业波及现状的有关规律。

1.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任一产业的生产活动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必然影响和受影响于其它产业的生产活动。我们把一个产业影响其它产业的程度叫作影响力,把受其它产业影响的程度叫作感应度。如果将各个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影响力和受所有产业的感应度的平均趋势作一个比较,掌握各个产业在这一方面的特性,显然对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根据方程X=(I-A)-1Y,我们可以根据列昂惕夫逆矩阵(I-A)-1来计算这两个系数。这个矩阵横行上的数值就是反映该产业受到其它产业影响程度即感应度系数的系列,它表明其它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该产业生产发生变化的程度。横向系数的平均值可看作该产业受其它产业影响的平均的程度。纵列上的数值反映的是该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对其他产业的影响程度即影响力系数系列,也就是该产业最终需求的变化而使其他产业生产发生相应变化的程度。纵列系数的平均值是该产业对其他产业施加影响的平均程度。我们把列昂惕夫逆矩阵中某一产业的横行和纵列系数的平均值与全部产业横行和纵列系数的平均值相比,就可以计算该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了。

如果用ei表示第i产业的感应度系数;ej为表示第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n为产业数目;Cij为列昂惕夫逆矩阵(I-A)-1中的元素(i,j=1,2,…,n)。那么,上述等式也可以表示如下:

(i,j=1,2,…,n)(i,j=1,2,…,n)

根据计算结果,如果ei>1,则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如果ei=1,则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如果ei<1,则表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同理,影响力也可以作类似的解释。

各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国家在产业结构上的差异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在工业化过程中,重工业大都表现为感应度系数较高,而轻工业大都表现为影响力系数较高。

2.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与产业对最终需求的依赖度系数.我们不仅要了解最终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各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而且要进一步掌握最终需求各构成项目(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净出口)分别对各产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或称之为对各产业的生产诱发额。

根据方程X=(I-A)-1Y可以用矩阵(I-A)-1中某一行的数值、分别乘以按项目分类的最终需求列向量(投资列向量、消费列向量、净出口列向量),得到由每种最终需求项目所诱发的各产业的生产额,即最终需求诱发产值额。(i =1,2,…,n;s=1,2,3)式中,表示第i产业由S项最终需求所诱发的产值额; 表示(I-A)-1矩阵中的元素; 表示第i产业第S项最终需求额;S=1,2,3分别代表投资、消费、净出口三个最终需求项目。把第i产业的最终需求项目的诱发产值额除以相应的最终需求项目的合计数,便可以得到各产业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系数。

式中,表示第i产业第S种最终需求的生产诱发系数: 表示各产业第S种最终需求的合计数。

把第i产业最终需求项目的生产诱发产值额除以相应产业的总产值,就得到该产业对最终需

求的依赖度系数。

(i =1,2,…,n)式中,表示第i产业生产对第S种最终需求项目的依赖度系数;Xi为第i产业的总产值。和 指标具有不同的经济含义和作用。的作用在于认识各最终需求项目对诱发各个产业生产的作用的大小;其经济含义就是当某项最终需求的合计数(如各产业消费需求合计数)增加一单位时,某一产业由该项最终需求的变化能诱发多少单位的生产额。的作用在于认识各产业的生产对市场需求的依赖程度;其经济含义是指各产业的生产受

到了哪种最终需求多大的支持。由于使用了列昂惕夫逆矩阵(I-A)-1作为工具,因此,产业的最终需求依赖度不仅考虑了直接的而且还考虑了间接的最终需求对产业生产的影响。有了最终需求依赖度系数,我们就可以了解各个产业的生产是主要依赖消费还是投资、或是出口。据此,可把各个产业分类为“依赖消费型”产业、“依赖投资型”产业和“依赖出口型”产业等。

3.综合就业需要量系数和综合资本需要量系数

利用列昂惕夫逆矩阵还可以计算随着各产业生产的增长而最终需要投入的就业人数和资本额。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L,L2…Ln分别为1,2,…,n产业的综合就业系数;Cij为(I-A)-1中的元素;avl av2 … avn分别为1,2,…,n产业的就业系数:

综合就业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进行一单位产值的生产,在本产业和其他产业也就是直接和间接地总共需要有多少人就业。

式中,K,K2…Kn分别为1,2,…,n产业的综合资本系数;Cij同上;ac1,ac2 … acn 分别为1,2,…,n产业的资本系数。

综合资本系数的经济含义是,某产业进行一单位产值的生产,在本产业和其他产业也就直接和间接地总共需要多少资本。列昂惕夫逆矩阵(I-A)-1是投入产出分析中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前面已经多次用到它,在波及效果分析中,它还被运用于经济预测。下面介绍两种预测分析。

4.某产业生产变化的波及效果预测

国有经济各产业间有紧密的联系,一个产业生产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产业的一系列变化。预测某些产业发生变动以后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的全面影响,是投入产出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

假定国民经济中第k产业有较大的发展,因为某些重要工程的建设,第k产业的产量增加了△Xk。当△Xk已经确定的情况下,第k产业的产量就不再决定于其他产业的产量,它成为事先确定的变量,我们据此可以预测由△Xk所引起的其他产业生产的变化。

根据方程X=(I-A)-1Y可以推导出公式: =

式中,Cij为(I-A)-1矩阵中的元素,△Xl, △X2,…,△Xn,分别为各产业生产的增加量。利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Xi,包括了△Xk对i产业的直接和间接地影响,这对于分析某些重要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全部影响,是很有意义的。2.2.5.3产业波及效果分析的其他应用

波及效果分析的应用领域较广,这里主要阐述特定需求,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价格的波及效果,波及效果分析在计划编制中的运用等问题。

(一)特定需求,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这些最终需求和产业之所以冠以”特定”字样,是因为这类最终需求和产业的生产或扩大,同一般最终需求与产业的生产或扩大不同,其不同点在于前者产生的波及效果强烈,对其他产业的生产和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较大或重大影响。因此,要保持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必须搞好特定需求和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1特定需求的波及效果预测分析

对某一大型投资项目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并不复杂,其计算方法也较简单。一般地说,其预测分析过程是:首先,将该投资项目所需的最终产品按产业分类进行分解;其次,运用前述方法,将这些需求作为各产业的最终需求介的增加额,再用波及效果分析模型Z=(I-A)-1XiL,来分别计算各产业的生产诱发额ZiL这些生产诱发额便是该投资项目对各产业将要发生的影响,即该投资项目波及效果的预测数据。

2特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

对特定产业的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实际上是解决应选择何种产业为主导产业,应扶植,发展什么样的产业为战略产业的问题。这种特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不仅包括了投资本身的波及效果,而且还包括在投产以后产生的波及效果,也就是原材料的消费造成的生产波及效果。一般地说,对待定产业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分两种情况。

第一,如果这个国家没有这一产业,这时需要根据这一新兴产业可能达到的生产水平,依据有关信息分解为投人各产业的产品,然后将它作为最终需求放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就可算出该产业的建立对原有各产业的波及效果。

第二,如果该国家有这一类产业或国家内某一地区有这类工厂,并且投人结构也是相同的,那么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即先从原有投入产出表的逆阵系数表(I-A)-1上求出一个 次逆阵系数。计算方法是用该产业的纵列各系数除以该产业横行和纵行交叉点的系数,其各商数值就是该产业生产1个单位时对各产业产生的波及效果.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定任何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效果系数。(二)价格波及效果的预测分析 1价格波及效果的含义

价格波及效果有两层含义:

第一,是指某一产业或某些产业的产品价格变动对其他产业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全部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这就是该产业或该产业产品价格变化的波及效果。

第二,是指某一或某些产业的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等变动对各产业部门产品价格变动带来的全部影响。

首先,工资,利润,折旧,税金等都是构成产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投入产出表的每一纵列看,某产业部门的单位产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单位产品过程中直接消耗的中间产品价值和单位产品的毛附加价值两部分组成,后者包括单位产品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和社会纯收人(即税金和产业利润)。

(三)波及效果分析在计划编制中的应用

编制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和计划指导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均可运用这种手段。而将波及效果分析应用于计划编制,有助于增强所编制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指导性。波及效果分析应用于计划编制的基本思路是,先预测出计划目标年份的最终需求量,然后依据投人产出模型和波及原理,计算出这些最终产品需求量对各产业部门生产的波及以及相应产出量的影响。这种从最终产品出发编制计划的简要过程是:第一,预测计划期内国民消费总需求;第二,依据计划期生产的增长情况确定积累总额:第三,确定计划期的直接消耗系数,对短期计划可参照使用报告期的直

接消耗系数,而对于中长期计划,则要使用RAS法等进行预测;第四,利用X=(I-A)-1计算计划期内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并与各产业部门实际生产的可能进行反复平衡;第五,选择一个比较理的计划。2.3产业结构政策

一、产业结构政策的涵义 所谓产业结构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二、产业结构政策的基本内容

产业结构政策的宗旨是以技术进步来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尽管产业构政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归纳为产业调整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两基本类型。前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后者的目标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从具体内容看,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幼小产业保护政策,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支柱产业支持政策和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等。

三、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性

1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极易在产构转换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资源闲置与浪费,因而无法自动实现产业资源的最优配置。这就要求政府以产业结构政策为手段,去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2产业结构政策集中体现着政府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干预能力与效率。所以,产业结构政策的优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经济的兴衰成败。

3在整个产业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政策始终占有中心和主导地位。

2.3.1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及适用条件

2.3.1.1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有国情、生产率上升基准、关联度基准、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过密环境基准。

2.3.1.2主导产业选择的适用条件

一个行业要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工业增加值在GNP中的比重达到5%左右,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

2,出口创汇稳定增长,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上升,行业外贸进出口由净进口变为净出口; 3,就业人员占全国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有所上升,同时在与主导产业紧密相关的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就业人员大量增加;

4、行业关联度高,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大于1;

5,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和骨干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

2.3.2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

2.3.2.1支柱产业支持政策

支柱产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基础,没有真正的支柱产业就谈不上现代化的经济。支柱产业,是指经济发展某一特定阶段的产业结构中,客观上处于支柱性地位,并处于前波后及的作用,能带动一大批产业运动发展的产业。

要成为支柱产业必须具备三大基本特征:一是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二是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三是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3.2.2衰退产业援助政策

所谓衰退产业是指经历了幼小期,成长期,成熟期之后,进入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衰退期的产业。其一般特征是:产品需求量和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技术进步率下降且创新无望,而由另一新兴产业提供替代品却同时出现需求与销售额上升的趋势。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1加速设备折旧;2市场保护,援助;3促进转产,大力进行产业

结构的调整;4技术与经营支持;5.转岗培训。

对于我国而言,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纳入国家统一规划,研究制定优惠的财政、金融、税收和产业政策。衰退产业的援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各行业和各地区部署系统的战略,包括法律支持、体制改革、直接补贴、人力资源开发等多方面的援助。在产业政策的实施上应处理好主导产业的扶持与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关系。我国的产业政策一直是主导产业的扶植政策,而对衰退产业缺乏应有的重视。因此,应尽快扭转我国产业政策的缺陷,把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作为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增长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技术进步加快的急剧变动时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步入衰退行列,衰退产业的调整援助应该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内容之一。

2营造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微观机制。政府的援助措施毕竟是外因,而企业本身才是衰退产业调整与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内因。英、法衰退产业调整与老工业区经济转型较为成功,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功劳,其中企业起了主导性作用。因而,我国在衰退产业调整与老工业区经济转型上的当务之急是通过制度创新,形成宏观宽松、微观有活力的经济转型机制。把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与传统产业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国有经济战略重组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重组的目的就是国有经济退出一般竞争性行业,而这些行业也基本上属于衰退产业。因此,国有经济应退出这些行业,所获收益(如债转股、国有股配售、资产转让等收入)应主要用于对衰退产业的援助上,对衰退较严重的一些主要产业如煤炭、纺织、化纤、钢铁等行业,应以援助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为主,减少对企业的直接救济。同时,要大力发展机动灵活、制度上无所拘束的中小企业。

3注重使用市场经济手段来解决传统产业与区域的衰退问题。政府对衰退产业、衰退地区的支持、调整并不是说要限制和取缔市场机制的发挥,相反,英、法对衰退产业、衰退地区的调整援助都比较重视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作用的发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来达到预期目的。这实际上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吸引投资的一种手段,它的效果也优于直接向衰退地区提供财政补贴或国家直接对衰退地区投资建立大型国有企业。因为直接的补贴容易使落后地区产生惰性,国家的大型企业往往难以与落后地区经济有机结合,带有一定的“嵌入”性质,所以对衰退地区经济的推动不十分明显。而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所作出的投资选择就可能比较有效地利用衰退地区的资源,增强衰退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从而推动衰退地区经济的发展。

4加强再就业培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要改善衰退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训失业人员,转变政府职能,为外来投资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及早出台对老工业区经济转型在土地等资源使用、外贸、工商管理、职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改善经济转型的大环境。经济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下岗职工的妥善安置问题,要广开就业门路,集中分散结合,利用原有设施,组织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协调好资本援助与劳动援助的关系。既然衰退产业的淘汰和改变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援助方式上,政府与其长期救济行将倒闭的企业,倒不如将宝贵的资金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技术开发,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尽早促使企业的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向新兴产业转移,减少对衰退产业援助和老工业区转型的机会成本。对有些产业可通过加大研究开发投入,进行产品创新来实现企业再生,而不是把有限的资金分配给每个企业,靠救济来养活企业,尤其对于零散型产业更要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上下游产业可组成共同体,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效率。

2.3.2.3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扶持幼小产业说”是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李斯特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来的。其出发点是基于传统国际贸易往来中中先进国家与后起国家的不平等的现实,认为以比较生

产费用学说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以维护先进国家的利益为基础的,其反映的也只是有关发达国家的经验,很难适用于后起国家。后起国家现实的选择是通过适当的保护措施,使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不致于因为外国产业一时的竞争优势而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同时,政府还必须采取比贸易保护更为积极的措施,扶持和促进这些幼小产业的成长,使之在有限的时间内,具备与外国竞争者相抗衡的能力,甚至成为优势产业。后起国家的制造业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多数属于幼小产业。幼小产业能否迅速形成基本的国际竞争力,对后起国的经济发展极为关键。后起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一般都采取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一方面,它使得后起国产业和企业所面临的市场边界和竞争者扩大,后起国幼小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另一方面,进口品的增加又造成幼小产业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壁垒,包括进口产品在技术和价格方面的优势。无论是培育幼小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还是形成幼小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扩张能力,不断增加市场份额,都离不开幼小产业在工厂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及产业规模经济方面取得进展。所以,后起国家幼小产业保护政策的根本意义就在于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扶持手段,为企业自发追求规模经济行为的启动和持续提供有限的时间支持。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则写道: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其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是不会在正常的企业竞争过程中流入制造业的,除非这样的制造业一开始就以相当的规模被建立起来,使之产生报酬递增,足以与其它国家的工业相竞争。……很明显,在某些环境下,一个国家通过干预自由放任的国际贸易以便建立起报酬递增的工业能够使自己富裕起来。以日本为代表的后起国的产业组织政策,包括扶植大企业,引导中小企业纳入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大生产体制,‟实际上是积极地扶持幼小产业,增强其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战略的表现形式。

2.3.2.4产业技术政策

一、产业技术政策概述

(一)产业技术政策的起源:产业技术政策,是指国家对产业技术发展实施指导,选择,促进与控制的政策的总和.它以产业技术为直接的政策对象,是保障产业技术适度和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性

(1)由于技术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技术开发的成本与技术的社会收益之间存在不对称关系,个人收益率总是低于社会收益率,其外溢效益十分明显。此外,基础研究的回报率往往极低。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专利保护政策,风险投资促进政策,基础研究支持政策等。(2)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最优配置,防止技术创新的中断,国家就必须以适当的政策手段对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进行有效的指导,组织,扶植和协调。

二、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手段

一般而言,产业技术政策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产业技术的发展目标和具体计划,包括制定各种具体的技术标准,技术发展规划,公布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和限期淘汰的落后技术项目清单;二是技术进步促进政策,包括技术引进政策,技术扩散政策,技术开发扶植政策.技术引进政策是使后发国家通过直接引进别国的成熟技术赢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手段。但仅有引进技术不足以摆脱技术落后状况的,必须在鼓励技术引进的同时,重视对引进技术消化,改造和提高,这是日本的基本经验。

三、产业技术政策的发展趋势

产业技术政策是适应经济发展对技术进步的要求而产生的,技术的进步又不断对产业政策提出新的要求.90年代以来,各国产业技术政策总体上出了三大趋势:一是政策的目标体系越来越丰富,完善;二是政策措施和手段来越具体,务实;三是突出了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重要性。第三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31基本概念与一般原理

31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都要面对的问题。近年来把“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两个概念加以区分,己经在经济学界得到了基本共识。例如在1980年《新大英百科全书》就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分为两个词条。3111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基本来源。它不仅是总量上的增长,还表现为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相比,其涵义更为广泛和丰富,它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经济结构、社会制度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他认为,这个定义包含三个含义: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这种经济实力的增长就是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这也就是说,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这也就是说,只有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适合于经济增长的需要,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应该说,这个定义是对各国经济增长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体现了经济增长的实质。因此,这一定义已被经济学家广泛接受,并作为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出发点。(二)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从上述定义出发,库兹涅茨总结出了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第一,按人口计算的产量,人口以及资本形成的高增长率。第二,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

第三,经济结构的快速变革。例如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工业转向服务业也是很迅速的,生产规模的变化,单个私人企业转向全国性或跨国公司等。

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表现在社会城市化和移风易俗上。

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经济发达国家要向其他国家争取市场和原料。第六,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先进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人均产出水平有很大差距。

(三)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因此可以根据总生产函数来研究增长的源泉。总生产函数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Y=A‧f(K,L)(Y-产量,K-资本,L-劳动,A-技术)由上式看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

1.资本

资本的概念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一般指的是物质资本。2劳动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分为劳动力的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两个方面对经济增长都是重要的。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可以有三个来源,一是人口的增加,二是人口中就业率的提高,三是劳动时间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则是文化技术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一个高质量的劳动力,可以等于若干质量低的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的不足,可以由质量的提高来弥补。3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体现在生产率的提高上,即同样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能提供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3.1.1.2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发展,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不仅是指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的量的增加和扩张,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单的说,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经济发展的涵义包括:1,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和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在一个长时期内持续而稳定地增长;

2、居民生活环境包括社会公共福利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不断得到改善,人们有相当程度的安全感:

3、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金、物力资本及自然资源等,其数量不断增加,足以满足生产投入的客观需要,从而保证社会总产出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

4、经济结构,包括生产的组织制度结构,生产关系结构,国民经济的产业,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发生重大的转变,形成持续的高级化变化过程。

5、社会结构不断完善,收入分配不断趋向公平与合理,居民之间的收入及实际生活水平差距日益缩小,社会不再产生新的贫富阶级;

6、社会事业、环境和生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及运行机制;

7、文化发展、观点习俗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不适应或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传统陋习、陈旧观念能够得以及时、彻底的废除和更新,新的变化、新的价值观念能够迅速地成长、发育起来;

8、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的机制趋于完善和健全,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白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平衡及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相互间的反应能力,变化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等。

3.1.2工业化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3.1.2.1工业化的含义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不同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标准和道路有所不同。我国现在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实质是在农业和非农业生产中日益相对较少地使用劳动而更多地使用资本。狭义的工业化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如AKBagchi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认为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活动或第二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或第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这两种比例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著名发展经济学家WALewis,HChenery, SKuznets等人也都持相同或类似的观点。广义的工业化定义,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张培刚在其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中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系列基本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后来又将工业化定义修改完善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本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张先生一再强调其工业化定义可以反映产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的主要变化,既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这与一般只强调工业自身现代化的工业化定义明显不同。

3.1.2.2工业化的基本特征 工业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一、生产技术的突出变化,具体表现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二、各个层次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农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相对下降或工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上升;

三、生产组织的变化;

四、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相应变化。3.1.3发展水平的度量 度量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人均GDP,劳动就业和失业、贫困监测、城市化、社会保障等。3.1.4内生增长理论的含义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致力于研究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如何被经济系统内生地决定,提出了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将“知识”或“技术”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指出新知识生产的正的外部性以及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阻止物质资本投资中出现的报酬递减现象。据此理论,在从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渡过程中,谁能在知识的生产和使用上取得优势,就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第一,内生增长理论强调个人效用最大化,其基本思想和方法均来自于Ramsey(1928)所建立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思想,而内生增长理论只不过是把这种思想更加精致化而已。例如,修正效用函数的形式、修改其约束条件。

第二,内生增长理论的重大理论突破都来自于对总量生产函数及其假设的修正。如Romer(1986)引入了投资的外在性,因而使具有递增收益的生产函数具有可能性,并存在竞争性均衡解。Romer(1987)通过将资本与技术均视为一种中间产品,以中间产品的种数来表示技术的进步,因而巧妙地避开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无法与规模报酬递增及边际报酬不变自洽的矛盾,而且也避开了因直接处理递增报酬生产函数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Lucas(1988)通过将资本分解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并引入人力资本生产部门与人力资本的外在性,解决了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需要巨大的人均资本差异方能解释国家之间的产出水平差异的问题。第三,内生增长理论的经济增长内生机制思想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AllynYoung(1928)。内生增长理论的许多模型只能被视为是对AllynYoung思想的形式化。在其已成经典的论文中,AllynYoung提出了经济内生演进思想,他认为,不仅分工水平由市场容量决定(这是ASmith的经典思想),而且,市场容量同样由分工水平决定。同时,他还认为,经济中可能存在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来自于生产迁回方式的加强,初始投入要素与最终消费品之间生产链条的延长。事实上,Romer(1987)开创性地提出以中间产品种类来表示技术进步,并由此解决了收益递增与平衡增长路径稳定性之间的问题,正是将Young的这种思想加以模型化。3.1.5二元结构的基本含义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3

关键词 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但受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设施的制约,部分高校依然存在重知识、轻实验的现象,实验室不能向本科学生开放,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较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影响了创新性人才培养效果。实践证明,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开展综合设计性、设计性的实验,能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充分发挥学校的实验资源,能点燃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激情;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①

1 开放实验室发展模式现状

目前,大多数开放实验室仅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单一开放式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需求,在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②不利于资源共享,提高实验的利用率。此外,大多数的开放实验室开放功能缺失,开放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使一个实验室真正成为各种学术、科学交叉渗透,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不能有效发挥开放实验室提高教学科研水平。③

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状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综合多学科知识和多种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④对于设计验证实验、实验的内容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今倡导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形势下,大学每门课程的几乎所有讨论如何提供良好的基础实验课,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验证,综合相结合转移实验设计。目标应该是明确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不宜太难,但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求学生全面的知识,参考有关文献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目标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拓展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在丰富的探索性学习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探索精神,使其极为丰富的成就,一个良性的学习动力的作用。

3 开放实验室与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形式

实验室向学生开放的具体形式分为参与科研型、自选课题型、科技活动型和任选实验项目等。实验的完成采取以学生为主、教师加以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科研型开放实验: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学生,实验室定期发布开放研究实验题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自选课题型开放实验:是学生进行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自选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独立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和实验。科技活动型开放(下转第245页)(上接第240页)实验:是学生自拟活动课题,结合实验室的专业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任选实验项目开放实验:学生到实验室利用实验条件,根据兴趣和要求,从能够开出的所有实验中选择满足实验时数要求的项目。⑤

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对象主要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自愿参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本科生,人数不限。这部分学生学完基础专业课程,对实验中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没有进行过综合性实验,进入实验室。在查阅大量文献和综合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老师布置的任务,设计综合验证实验、设计性实验,学生分组来完成,从完成情况看,初步建立了经济模型,也验证了实验提供的模型,以组为单位上交实验报告,由教师批阅整理指导。这些学生中有的还参加了省市建模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开放与综合设计创新实验很好地融合,为经济计量实验室的开放找到了比较好的运行机制,即由实验协会组织,而教师和实验员做好实验室开放安全和综合设计创新实验的质量监督工作。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更易畅所欲言,积极思考。教师定期召开总结实验座谈会,学生积极发言,更激起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经济学知识的强烈欲望。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加强常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文献检索和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

4 结束语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4

一、经济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经济数学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工具

数学发展到今天, 已经从传统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渗透到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各个方面。经济学系统运用数学方法最早的例子, 通常都认为是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配第的著作《政治算术》, 但数学真正与经济学结缘于古诺在1838年发表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一书。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 用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学, 从由经济假设出发, 用抽象数学方法建立经济机理的数学模型的数理经济学, 发展到由实际数据出发, 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经济现象的数学模型的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在使用数学的道路上不但越走越宽, 甚至在某些方面发展了数学。如今, 在国际经济学术界, 完全用自然语言讨论经济问题的文献已经很少了。国内的大学已经意识到了这点, 将现代数学和数学研究的新成果列入了经济学的专业课, 以提高经济理论研究的水平。在经济管理方面, 数学的思维、技巧和方法更是应用广泛, 经济控制论、投资学、保险精算学、决策分析、金融预测中的案例无一不大量使用数学方法, 有些领域甚至在使用现代数学的最新成果, 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使用充满了活力。

(二)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数学教育可以引导人们以理性精神对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 数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是人类悟性的一种创造, 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数学最能激发人的创造本能。它使人敢于突破常规, 不迷信权威, 有创新的胆略和勇气。其次, 数学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的能力。归纳就是从众多的事物和现象中找出共性和本质内涵的抽象化思维, 这是人类赖以发现世界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是选择和整理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演绎就是从已知的事理中推知新的事实的逻辑性思维, 是科学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数学严格的逻辑思维, 严密的推理方法的训练对现代人全面素质的提高, 分析能力的加强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最后, 数学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是对现象和过程进行合理的抽象和量化, 然后运用数学演算来进行模拟和验证的一种模式化思维。它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和社会的运作机理中所运用的有效方法, 也是数学应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基本途径。

(三) 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

数学概念的简洁性、概括性、深刻性, 数学结构的普遍性、协调性、对称性, 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统一性、典型性、和谐性, 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的新颖性、独特性和奇异性等, 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归纳起来, 数学美的主要特征是:简洁性、对称性、统一性和奇异性, 它们是构成数学美的基本要素, 是数学美的基本内涵。美, 使人的精神得以陶冶, 使人的心灵得以纯洁, 使人的能力得以培育, 使人的素质得以升华。

二、经济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国内各高等院校在探讨数学教学目标、教育思想的基础上, 对高等数学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地探索和改革。这些改革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 以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和传统观念的转变为先导, 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 把教材建设作为改革的保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就总体而言, 理工科数学的改革起步早、见效快, 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则面临着更为巨大的挑战。

在经济数学教学中, 目前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什么, 怎么教”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比如在一些学科门类较广、专业设置面较宽的多科性大学, 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 实际教学时数也相差较大;即使同一学校相同班级, 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 却使用着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教材, 这就使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二是高等数学课程和教材本身沿袭下来的传统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诸如出于对理论性和知识体系的严谨性考虑, 教学内容显得抽象而陈旧, 讲课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而忽略了“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背景”;重视“解题演练”而忽视了“数学的思维方法培养”, 甚至使学生学习数学变成了枯燥的演题操练, 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加之目前的教学方法仍然相对落后, 考核形式也相对单一, 基本沿袭着“一纸试卷定优劣”的作法, 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直接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也随之使数学课成为“问题课程”。

三、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 科学设置课程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这三门课作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 总学分不应少于16学分。为了使经济数学课程更好地为后续课程服务, 可考虑在最后一年安排一些选修课, 如: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复变函数、运筹学等, 这样能和已学的经济专业知识相联系, 启发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 精选教学内容

经济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 应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数学素质去从事经济问题的研究。经济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 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其重点在于三方面:一是对严格的数学定义、抽象的定理、命题, 复杂的证明、计算这些内容要有所取舍, 知识面应该宽一些, 对每个知识点的难度要求可以低一点。二是对思想性强、不容易理解的定义、概念、法则, 要尽量多地介绍、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能够体会到创造的思维过程。三是与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一些数学概念, 如:函数、导数、微分、积分、弹性、边际、矩阵、概率等, 多介绍应用案例, 多介绍它们最初被联系的背景、过程, 在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索数学的勇气。总之, 我们的学生不必一定要体会数学的精深, 但要体会到数学的广博, 要了解现代数学思想, 并且敢于应用到实际经济问题上。

(三) 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由于经济数学信息量大, 抽象度高, 内容复杂, 教学对象是低年级, 上课形式又是大班等因素, 所以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显得很重要。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该尽量将启发式融入其中, 不断地引出问题, 不断地创造背景, 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 经济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的关系。另外, 教师应该以数学的人文精神培育学生的理性精神, 平等地与学生讨论问题, 热情地鼓励他们多提问题、大胆地发表不同意见, 细心地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点滴创新, 老师的言行对刚进大学的低年级学生影响很大, 因此老师更应该争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应更多地借助计算机制作数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这样加大课堂容量, 使较为抽象的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演示更直观化, 加深学生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逐步利用Matlab、Mathematica等数学教学软件, 课后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四) 编写和选取优质教材

任何一门课程, 尤其是一门优质课程, 必须要有一本与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教材。一方面, 应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编写或主编适合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特点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在教材编写中应认真汲取国内外各种版本同类教材优点, 反映编著者在从事经济数学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些有益的经验, 努力追求课程内容体系的整体优化, 增加一些相关内容的数学实验, 初步尝试将经济数学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另一方面, 应采用国家规划教材, 尤其是获奖教材。

(五)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既有高教学水平, 又有较强科研能力, 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 要注重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其次, 注重老、中、青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切磋。不定期地召开教学研讨会, 研究商讨教学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 并对每位教师听课提出具体要求。鼓励教师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对不同职称的教师正式发表的论文数有不同的要求, 而且把它列为年终考核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最后, 注意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事实上, 教学与科研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为重视科研、搞好科研, 不仅可以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与学术水平, 而且为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责任编辑:贾亚东]

摘要:经济数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开设的数学基础课。它是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品格和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开发大学生潜在能动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当前经济数学教学应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介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探索和改革。

经济管理类专业 篇5

经济类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类,具体专业为:

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金融、国际贸易、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经济管理类专业包括:

经济学 国民经济管理 现代经济管理

工(商)业经济管理 农(林、渔、牧)业经济管理 运输经济

劳动经济 股份制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技术经济 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 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工业外贸 财政 税收

金融 金融管理 农村金融

国际金融 货币银行学 投资经济管理

证券投资与管理 保险 统计学

会计与统计核算 应用统计与优化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公司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建设与管理(部分)邮政通信管理

会计 财务会计 企业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农业会计 金融会计

税务会计 涉外会计 铁道财务会计

会计电算化 审计 理财学

资产评估 企业财务管理 现代财务管理

基建财务与预算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商品学 市场调研 工商企业营销

经济学 国民经济管理 现代经济管理

工(商)业经济管理 农(林、渔、牧)业经济管理 运输经济

劳动经济 股份制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技术经济 国际经济贸易 国际贸易

国际商务 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工业外贸 财政 税收

金融 金融管理 农村金融

国际金融 货币银行学 投资经济管理

证券投资与管理 保险 统计学

会计与统计核算 应用统计与优化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公司管理 国际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建设与管理(部分)邮政通信管理

会计 财务会计 企业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农业会计 金融会计

税务会计 涉外会计 铁道财务会计

会计电算化 审计 理财学

资产评估 企业财务管理 现代财务管理 基建财务与预算 市场营销 物流管理

商品学 市场调研 工商企业营销

国际营销 经贸公关 旅游

导游 旅游经济 历史与文化旅游

饭店管理 酒店管理 宾馆管理

餐饮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工资管理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6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满足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始进行开始探索科学的教学改革方式,朝实验教学方向发展。因此,研究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1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方面,理论课程旨在夯实学生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采取按照教材讲授的方式。实践课程则注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思考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实践型人才,单纯掌握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已无法适应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会学生将理论基础运用于实践锻炼中,在巩固基础的同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基于高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经济管理专业有必要实行实验教学改革。

1.2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在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下,大多高校重视学生接收知识和内化知识的能力,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科技创新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创新型人的培养成为高校教学的重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教学模式的改革,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能够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经济实践,发现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并加以思考分析。实验教学有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习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积极推进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1.3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恰好符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在高校进行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学以致用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极为必要。

2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受到高校的重视和支持,为高校教学改革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解决。

2.1 缺乏足够重视

虽然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已引起高校重视,但仍有一些学校忽视实验教学改革。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性较大,偏重文科。因此,在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一些高校依然存在只讲授理论知识,未开设实验课程的现象。另外,由于理工科实验容易出成果,大多数高校重点投资支持学校理工科实验项目而忽视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课程投入,造成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缺乏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及技术支持。例如,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需要引进昂贵的经济系统软件设施,由于学校未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引进先进的硬件实施,阻碍了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程。

2.2 缺乏科学教学方法

目前,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不少高校花重金开设经济管理实验室,积极推进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但是,大多数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来自于本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这些教师普遍习惯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以知识讲授和教师示范为主,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无法取得显著成效。

2.3 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开展需要相应的技术教师、管理教师和实验教师。教师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实验教学相关教师必须具备完善的经济管理知识技能。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实验教学老师选自本校专业课教师,缺乏完善的知识储备和先进的专业技能,实验教学质量不过关。另外,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方法仍處于探索阶段,实验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薄弱的师资力量阻碍了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

2.4 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处于初始阶段,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首先,一些高校不重视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开设专门实验教学管理部门;其次,有些高校虽然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设立了实验教学管理部门,但依然存在一系列管理问题。例如,未建立健全的实验教学激励机制,教师缺乏实验教学的热情;最后,实验教学管理手段单一。一些高校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依然采取传统的理论教学管理手段,教师处于管理的主体地位,一味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命令,这种管理手段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 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策略

3.1 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程度

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锻炼的现象,这导致高校的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认识,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首先,高校应加大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投入力度,提供资金支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同时,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鼓励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高校教教师应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进程;最后,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转变学生传统的接收知识的学习观念,积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分析,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3.2 积极探索科学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在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累实验教学经验。但是由于受传统灌输式理论教学观念的限制,实验教学方法依然不够完善。为此,高校应积极探索科学教学方法。首先,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应根据实验教学的要求,在教学中加强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课堂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相互讨论实验现象,解决实验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其次,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在传统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内容的设计大多依据教材进行,只讲授教材中的理论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了解,出现知识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因此,在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应丰富教学内容,将教材理论知识与现实经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质的教师资源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高校应提高教师专业技能,鼓励教师与时俱进,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本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高校应加大师资力量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实验教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加强经济管理专业教师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4 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现阶段我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管理体制仍存在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因此,高校应采取措施健全实验教学管理体制。首先,学校应积极重视实验教学,设立实验教学管理部门,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其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与教师的职称评定和经济利益挂钩,对实验教学效果显著的任课教师进行工资奖励和职位提拔,激发教师参加实验教学改革的热情;最后,丰富实践教学管理手段。积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學生参与实验教学管理。高校可开展实验教学管理建议征集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集中学生智慧,使高校管理体制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

小结: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逐渐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高校的高度。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引起我国高校的普遍关注。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对我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莉萍.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初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2]李丹.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2013(07).

[3]张国平.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

[4]李震.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模式探析[J].实验室科学,2011(05).

作者简介

郑丰(1982-)男,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作者单位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7

1.1 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内涵

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体系等内容得到广泛的研究, 但实践性教学的概念模糊, 鲜有“能力建设”方面的研究, 因此有必要首先明确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内涵和边界。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和学者们对于实践教学的定义, 实践性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践性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各种教学活动的总称, 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论文设计、第二课堂、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等教学形式、方法、模式, 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掌握技能、技巧,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在传统教学观念中, 实践性教学通常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广义的实践性教学则是把“从实际问题出发, 对问题的探索、发现和寻找创造性方法的解决过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模式和方法等教学活动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达到开发潜能, 激发创造性, 教学相长、师生能力共同提升的过程。广义的实践教学是狭义实践教学的高级化, 包容了理论教学, 强调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创新。前者是实践教学的外在表象, 而后者则是创新型社会高校本科教学的内在要求和灵魂。

一般意义上,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本领、功能和力量。因此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是专业 (组织) 顺利完成实践教学的功能和实力, 从广义实践教学概念来看, 反映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环境 (能力发挥和实现的中介) 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组织层面, 能力建设就是通过对组织的塑造和对组织能力发挥所赖以进行的社会条件的改造, 达到开发组织潜能, 激发创造性, 使组织能够存在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综上所述, 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承担者通过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塑造及实践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环境改造 (资源、技术、人力、组织、科学、机构) , 达到激发教师教学实践感和实践教学能动性, 实现教学创新、学生实践和创造性能力提升, 提高专业实践教学效率、专业竞争力和推动专业实践教学持续完善的动态过程。

1.2 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过程和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区别在于组织性。组织的功能在于能够从战略层面形成组织目标和集体行动合力, 降低行动交易成本, 提高行动效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能够确立专业作为学业门类的特色和核心能力。能力建设是主体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 主体能力建设的根本动力来自于主体能力现状与现实对主体能力要求发生矛盾时, 主体为解决矛盾面对困难和困境的超越, 包括了主体心理上对矛盾压力的认知→主动解决矛盾→超越矛盾的过程。从组织角度来看, 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属于组织制度和行为创新范畴。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动力来自于专业学科群体或组织对当前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和竞争压力以及潜在组织行为改进获得的长期“利益流”的认知形成创新动力, 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和对专业实践教学的环境改造, 以及超越环境约束的专业自我实践教学环境创建。

根据内涵和动力解释, 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内容, 见图1, 包括: (1) 专业实践教学的认知和设计能力建设。专业实践教学认知和设计能力为专业确立实践教学建设方向和主动寻求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能力提升的核心动力。包括了专业实践教学定位的认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认知、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和课程资源开发的认知。 (2) 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建设。实践教学认知能力的提升形成的动力会推动专业对制约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积极的认识和谋求改善, 推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建设, 包括专业实践教学环境改造 (资源、技术、人力、组织、科学、机构) 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 (3) 专业的政产学研合作能力建设。政产学研合作能力建设是为专业实现自我环境创建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尤其对于应用性专业, 包括服务区域政府、企业、产业经济的能力;社会活动参与和专业推广能力;专业间和专业内合作能力。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

2.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老牌专业, 我国现有60多所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近十年以来, 大部分高校的实践实验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环境等得到很大改善。大多数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日益重视实践教学, 并力争突出本专业特色;实习、实践形式多样, 实践过程规范;大学生科研训练日益加强, 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热情。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依托专业隶属“财经院校”和“国际贸易学院”, 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和本专业师资情况, 突出专业特色, 明确定位为培养“农产品流通、贸易、管理”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构建了“1+2+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专业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占学生总学分比重不断增加, 包括了军事、科研拓展、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环节。增加了实验课程课时, 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技能训练如ERP、项目管理、计量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调查与分析、农产品期货等实验课程体系。形成了团委学工、专业教师、实习单位等为主体, 实验室、第二课堂、社会调查、创新创业项目、课题研究、实践教学基地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取得较大进展。

2.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问题

根据前文理论探讨, 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主要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认知、实践教学实施和产学研合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1) 重理论, 轻实践, 很多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一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老牌专业, 教师们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影响大。且传统概念下的理论教学比较简单, 易于操作 (两三本教材, 一套课件) , 易于评价。而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三农”紧密相连, 需要深入到农村、涉农企业、农业经济组织等, 条件艰苦, 费时费力, 成本高。这使很多实践教学环节处在有计划无内容或者学生自主实践状态;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体制跟不上实践教学需求。教务部门对于实践实验教学疏于监管、考核制度和标准不健全。实验课程开设与理论课程挂钩, 多数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 没有要求建立实践教学大纲和规范, 实验教学课时工作量计算不合理, 学校的实验资源和网络资源不能实现开放式共享, 不能满足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自主实践实验活动需求, 都强化了教师“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的教学认知, 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2) “专才”与“通才”之争, 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建设面临资金不足等困境。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扩张, 传统的“专才”培养向“通才”培养转化, 强调“宽口径, 厚基础, 强能力”的人才培养。为适应就业和人才培养需求, 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进行“财经化”和财经院校“非农化”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特色的凝练和相应的支持力度。以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根据对涉农企业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流通和贸易等相关的人才严重短缺, 急需对口人才培养。但是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精心的系统设计和全方位的资源配置和实施, 而专业所获得的支持较小, 很多设想流于形式和计划。另一方面学生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 专业课程挤压严重, 实践形式多样, 但没有一个以专业为核心的实践体系, 学生什么都懂, 什么都不懂, 什么都学, 什么都没学好。学生就业竞争力严重不足。

(3) 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生就业取向的冲突和矛盾较明显。与其它经济管理专业不同, 在我国长期“重工轻农”、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背景下, 社会文化中歧视农业的思想较为严重。虽然我国城乡一体化加速, 但很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取向上“去农化”思想仍很严重, 学生在专业教学实践环节上显示较明显的“避农”倾向。而紧跟社会需求的特色农林经济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不起来, 专业吸引力进一步降低。

(4) 教师实践实验教学与绩效改革脱钩。当前的高校绩效工资改革不断强化“科研”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 科研奖励倾向于激励国家级课题、纵向项目, 而对服务地方经济的横向项目支持不足, 在职称评定上一味求“高、精、尖”成果。这使教师忙于科研, 对教学研究不重视, 对产学研合作服务项目不重视, 对实践教学无暇顾及, 绩效工资与教师教学质量、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社会实践等联系少。教师聘用和评价机制与实践教学需求出入较大。也是实践教学不能得到实质发展的重要原因。

(5) 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缺乏切实制度保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植根性”强, 实践性强, 客观要求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但由于学校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方面没有规范的制度、优惠政策或互利协议, 而涉农领域的相关经济主体相对规模小, 资金少, 观念落后, 组织学生实习实践涉及到安全等问题, 这使实践教学基地不稳定, 政农学研关系松散。

(6) 专业内和专业间实践教学交流少。虽然近些年不同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但实践教学实质性的教学经验交流, 尤其相应的开设培训课程、信息技术交流合作、人才交流等与其他专业相比严重不足。且随着实践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不同专业之间的实践教学交流需求也日益加大。

3 基于能力建设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3.1 发挥系 (教研室) 组织功能, 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微系统

系 (教研室) 是最小教学行政单位, 专业能力建设的直接受益主体和风险受损者。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 须不断强化各学校农经系 (教研室) 的功能和作用: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系 (教研室) 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及专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树立危机感。加强教研室实践教学学习、研究和交流, 建立广义实践教学理念和思想;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健全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和规范。 (2) 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传统教学观念较重问题, 以理论教学贯穿“实践”理念为抓手, 进行积极的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 打破理论教学的固有方式方法束缚, 在此基础上开拓更广阔的实践教学领域。 (3) 弥补绩效激励不足问题, 强化教研室精神激励功能。建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教研室研讨制度, 推广实践教学反思、集体交流、评价、改进机制, 为优秀教师争取和提供更多实践教学培训、职称评定等机会, 加强以实践教学为内核的精品课程建设, 提高实践教学的集体认同感和尊重感。 (4) 由教研室牵头, 积极申请、参与专业相关的各种地方项目或者与企业建立服务协议, 形成互利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政-农-学-研链接模式。并从项目或合作协议收益中的提取部分资金作为专业建设资金, 弥补实践教学能力建设资金不足。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调查、实践和课题研究。 (5) 加强专业对学生服务“三农”的爱农情节和使命感教育及引导, 把团委“三下乡”等活动与专业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6) 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交流推广机制, 加强兄弟专业间交流、合作和教学推广, 积极参与专业内和专业间的教学交流会议和学术推广等。

3.2 加速学校实践教学制度改革, 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学校支持系统

山西财经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个例问题, 它反映了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推进实践教学方面尚停留在狭义实践教学层面, 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制度建设。并成为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学校应成为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的主体, 针对当前问题: (1)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建设与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关系, 是高校新时期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做好充分的专业实践教学的调查、访谈, 提高对专业实践教学和不同专业面临问题的认知, 形成改革动力和方向。 (2) 为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能力建设提供环境。实践教学的内涵要求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 学校应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和绩效工资制度, 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动力, 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贯通的激励机制和体系;支持系 (教研室) 和教学团队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 建立新型教学质量评价和评价办法;为专业特色培育提供必要的资金资源支持;改革不合理的实践实验教学管理办法, 提高教学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与设施;提高实验教学的工作量考核系数, 建立实践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监管制度, 推动实践教学合理有序运行;加强学校网络、信息数据资源以及图书馆建设和服务功能。 (3) 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切实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文件关于实践教学师资培养若干意见。改革学校的教师聘用条件。 (4) 推动产研合作机制建立, 制定相关的制度和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等相关有实践经验专业人士进入课堂与学生交流, 鼓励教师以多种方式到企业和基层等进行挂职锻炼、社会调查、实践或实训等。

3.3 建立循序渐进、社会协同的高校实践教学推进机制和宏观支持系统

我国的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处于初始阶段, 与发达国家相比严重滞后。因此必须客观认识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艰难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为高校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支持系统: (1) 教育权威部门应继续不断强化对高校实践教学实施的要求, 并由软性约束逐步向硬性约束转化, 加强在前瞻性、合理性和专业特色性等方面的引导。 (2) 客观评价高校教学质量, 不易过度进行学校三六九等分类, 应充分发挥各高校服务区域的功能, 使高校、专业和教师能够在相对从容的环境进行“从实际问题出发, 对问题的探索、发现和寻找创造性方法的解决过程”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探索; (3) 对特殊学科、特殊专业应创造条件促进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如推动“大学生村官”录用与农经专业对接或向农经专业倾斜;适应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 多部门合作支持农经专业进行对口实践实习和向县域、乡村输出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明, 郝理想.“实践教学能力建设”概念透析[J].职教论坛, 2010 (15) :64-66.

[2]盛迪韵.教学实践能力的涌现—从日本教师教育课程模式谈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41) :59-66.

[3]乔兴旺.国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188-192

中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研究 篇8

一、创新实验教学

创新实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锻炼, 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可以放入这一活动中。

(一) 创新教学方法

每位教师可根据自身条件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探寻并试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例, 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为主线阐述理论等。教师要加强本课程同其他专业课程的交叉教学, 不仅要具备综合理论素养, 强调多学科交叉渗透, 还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切入点, 实现实验体系的优化整合, 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找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的方法和实际的结合点, 才能使统计学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如可以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奖”等,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发挥,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并把这项活动长期纳入学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另外, 也可鼓励学生参加诸如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这样的活动, 增加他们的知识和职业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加强实践教学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适当转化成日常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实践是创新的基础, 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计划的基础上,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 与外部企业和机构联合建立教学基地, 并使其符合社会组织中的要求, 让学生在走出学校之前, 先在这个小社会中进行“实战演习”。

(一) 加大实践性教学考核力度

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 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富有创新精神的经济管理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多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没有设置到教学之中来, 对此, 我们应如何做呢?我认为可以项目化、过程化教学为设计依据, 增加实践课考核的次数, 对每个实践单元的内容进行考核, 将每个单元的考核结果乘以系数纳入最后的考核总分当中。同时, 建立和完善学生的评教制度, 以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 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

理论知识与实际相得益彰, 相互支撑。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突出工作与学习结合的实践教学理念, 以就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中职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产学合作, 双向参与, 从而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三、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可见, 在拥有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群体后, 组建起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是推进中职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的重要环节, 因此学校有必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和教学骨干。

(一) 具有动态性与开放性

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法杖需求的专业人才, 作为经济管理教师, 我们就要时刻保持建设动态性和开放性的观念, 结合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特点与需求不断引进新理论、新技能, 拓展新思路,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二) 走出校门, 联系实践

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学习、进修, 走出校门, 进入社会调研, 了解行业需求, 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经济管理教学中来。

四、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在教育行业比较热门的一个词汇, 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比较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使自已的科学技术幅射功能进一步地发育与完善, 协助学校完成任务的教学实践过程, 为社会造就人才, 帮助学生就业。因此, 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新形势下加快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

(一) 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经济管理专业课的建设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根据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建立起“双向参与、双向互动”的运行机制, 形成各具特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专业对口、岗位充足、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完善的校外教学实训基地, 实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的要求, 满足“工学交替, 半工半读”的需要, 实现实习生与企业员工的结合。实践证明, 通过校企合作, 学生能够学到从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二) 承接企业加工任务, 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率

在学校实训场建立模拟现场, 选派技术能力较强的班级学生完成生产任务, 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产力不足的问题, 同时也同样缩短了知识与实践的距离, 解决了教学体系与实践相脱节的症结。

搞好中职学校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 也是关乎一批青年成长和国家兴衰的基础教学工程。在教学中, 教师要把课堂理论讲授与实际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做到灵活应用, 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从而真正提高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述鹏, 袁竭, 徐秋发, 朱雪珍, 成燕.关于深化校企合作, 培养高校高技能人才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4) .

[2]刘建学, 钟先锋, 李佩艳, 徐宝成, 罗登林.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质量管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

[3]董翠艳.浅谈在经济管理课教学中如何加强案例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6) .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9

关键词:信用管理学,新兴学科,课程体系,本科专业

随着现代信用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用管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用管理学这门新兴学科取得了蓬勃发展。在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增设信用管理学课程,向学生介绍信用及信用管理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用管理学课程的特点

1. 信用管理学以信用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规定和制约着学科体系的内涵和边界,特定的研究对象是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信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信用管理制度。所谓信用管理制度,是指信用管理主体组织与职权、信用管理活动原则与规范的总和。信用管理制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形式渊源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法律、规章制度和单位内部规定,其内容包含了机构设置、职权配置和活动方式三个方面,同时以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即成文规则和实际运作的形态而存在。

2. 信用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信用,信用及其管理逐渐走入社会关注的视界,迄今最长不过三十年的时间。与之相对应,信用管理学在国内是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信用管理体系问题,国内信用管理领域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才逐渐增多,并始有信用管理专著出版。

3. 信用管理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

信用管理学主要跨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同时又涉及金融学和经济法律等知识。以金融学为例,其与信用管理学的交叉之处至少有五:(1)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基本范畴———“信用”;(2)都有一个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信用理论”;(3)信用交易的主要类型之一是金融交易;(4)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日常经营中面临的最基本最常见的风险之一;(5)信用管理是金融机构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4. 信用管理学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

根据中国教育部对学科的分类,信用管理学属于管理科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这一类学科一般来讲操作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知识。具体地,信用管理学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上,信用管理学研究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科学授信,并对信用销售及信贷等进行系统管理,涉及收集客户信息、制定授信政策、进行授信决策、管理应收账款等一系列具体操作环节;宏观上,信用管理学研究国家和地方信用体系的建立与运作,涉及制定信用法律、开放信用数据、实施失信联防等诸多社会系统工程。

5. 信用管理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从学科目的和意义上看,信用管理学主要致力于信用管理活动的科学化、社会化,提高全社会信用交易成功率,从而优化市场秩序,扩大市场规模,提高社会信任度,并最终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显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二、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信用管理学课程的重要意义

1. 从就业目标来看,开设信用管理学可增强经济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已进入信用经济时代,信用交易逐渐成为经济交易的主要方式,而信用风险成为市场主体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经济主体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交易活动中有效地规避信用风险,提高信用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进而在竞争中取胜,信用管理人才无疑是关键。然而,从对当前中国信用行业及其人才需求的调研情况看,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信用行业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突出表现在现有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高级信用管理人才奇缺,供求缺口很大。据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未来几年中中国需要50万名信用经理,200万名信用管理专门人才。从信用管理高等教育的情况看,国内目前只有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设置了信用管理专业,每年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人数很少,人才培养能力大大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由于专业人才“供小于求”,现有信用服务等相关机构的用人模式基本是向社会招跨学科的人才,如财会、金融、计算机软件设计等,然后经过数年实践磨练渐入门槛。在此背景下,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信用管理学课程,可为学生建立基本知识储备,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疑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2. 从深造目标来看,开设信用管理学是对学生知识体系的有益拓展和重要补充。

信用是经济学和金融学最重要的基本范畴之一,信用理论在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信用及信用风险管理是一般工商企业和各类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信用的独特视角,采用专业课程形式系统地介绍信用管理知识,可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融会,是对其知识体系的重要补充和有益提升。进一步看,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经济管理基础课程的有关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信用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具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学生可选择信用管理为进一步深造的研究方向,而在本科阶段及早接触这方面知识,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并作出选择。

3. 开设信用管理学还可增强当代大学生信用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信用经济的发展是席卷全球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中国经济正逐渐融入这一潮流向信用化方向转变,但目前很多人对信用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搞不清楚,信用理念仍停留在传统的道德范畴,与信用时代的现实远远脱节,这也是中国经济信用化和信用体系建设的重重阻碍之一。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是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与希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对信用的认识与理解,就是未来中国社会对信用的认识与理解。开设信用管理学课程,使学生对现代信用理念、概念、原理、原则、规律等有一个系统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学生的信用观念将更加科学和开放,信用意识将更加强烈,也是全民信用普及教育、提升全民信用素质的重要一环。

三、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信用管理学的课程体系

1. 现有信用管理学教材的编排思路。

(1)从宏观层次着手,围绕国家信用体系建设展开内容,介绍其数据环境、法律环境、失信惩罚机制,以及作为国家信用体系主要构成部分的信用管理中介机构和信用经营机构;(2)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着手,一是介绍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监管,二是按照信用类型,从内涵、构成、管理等方面分别介绍商业和企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者信用、国家信用;(3)从微观层次着手,介绍信用分析、征信服务和征信技术、客户评价、应收账款管理、消费者信用管理等理论、知识和方法。

2. 本科教学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客观上存在不同的课程内容编排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充分考虑学生和课程双方面特点,所作出的选择应能贴合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的实际。总的来看,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信用管理学的课程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大学本科在当今时代仍属于打基础的教学阶段,又受学时所限,教学内容不宜过窄、过细,应该能使学生了解所反映社会实践的概貌。同时也不宜太过宽泛,而要紧紧围绕逻辑主线,详略得当,重点突出。(2)侧重于理论,辅之以实践。本科生完全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相当一部分人毕业后不会直接从事信用管理工作,无论是从接受能力还是从使用价值来看,教学内容均不宜过于强调具体操作技术,应该以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主。另一方面,系统的理论学习并不排斥对实际情况作了解。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新兴学科,信用管理学尤其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教学中应多多介绍国外的做法、经验、教训,同时结合中国实际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考虑到较强的操作性,还可适当介绍一些实务操作的规则。(3)系统化。系统化的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信用管理学内容编排应当以其本身范畴体系的逻辑为基础,揭示信用管理活动的一般过程和规律,再现信用管理制度的全貌。

3.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信用管理学的课程体系。

根据上述要求,综合现有教材的编排思路,笔者认为,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开设信用管理学的课程体系应当包括如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信用相关概念与理论,介绍信用、信用活动、信用管理等基本概念与理论;第二部分为社会信用体系,介绍国家信用体系、地方信用体系、部门信用体系、行业信用体系等的构成、运行机制、运行模式;第三部分为信用信息管理机构,介绍征信机构和资信评估机构的业务经营与管理;第四部分为信用管理服务机构,介绍保理、商帐追收机构等的业务经营与管理;第五部分为信用经营机构,介绍工商企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经营与管理;第六部分为社会信用体系的环境,介绍信用数据、信用法律、失信惩罚机制、信用监管、信用文化等内容。

上述各内容之间有关联。其中,第一部分为课程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课程的总纲;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分别为“信用中介机构”之一,它们构成“信用服务供给”的主体;第五部分构成“信用服务需求”的主体;第六部分中,“失信惩罚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内生的基本运作机制,其功能通过信用服务供需的联接而实现。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等内容可在第三、第四、第五部分结合特定类型的信用机构进行介绍。

参考文献

[1]徐宪平.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 2006, (5) :1-9.

[2]吴晶妹.对信用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6) :85-86.

[3]吴晶妹.信用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4]朱毅峰, 吴晶妹.信用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红艳, 刘丽珍.信用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6]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10

根据教育部、人事部综合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超过212万人,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38万人,2006达到413万,2007年预计达到495万人!然而,据统计,按照历年的就业率,截至2000年6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待业人数有30万人左右,2001年超过34.5万人,2003年52万人,2004年75.6万人,2005年达到98.2万人,2006年达到123.9万,2007年将达到148.5万!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平均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字对比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无良好的职业管理意识,不能充分根据社会需求来规划管理自身大学生涯,正是造成现今就业难的罪魁祸首!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表明,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16.3%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一项针对北京市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在校大学生的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及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 3%的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当代大学生面对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就业,而在于如何去谋职,即通过尽早对自己的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进行管理,从而在进入社会时能顺利实现社会需求的对接。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现状及理论

1. 美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美国最著名的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当属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1978年他出版的《职业的有效管理》率先从职业发展观出发,勾勒出了个人与组织相互作用的基本图式,为我们认识个人成长和发展,组织发展与变革,管理角色与管理功能等领域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由于他在书中首次提出职业锚的要领而成为职业生涯管理的经典著作。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专家、尤他州立大学管理学系教授布鲁克林.德尔1986年出版的《管理新职业者—当代工作者的多种职业生涯成功向导》论述T职业生涯的多样化,将职业生涯定位分为进取型、安全型、自由型、攀登型、平衡型五种类型,并对这五种类型职业者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了研究。

2. 法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

让.M.普雷地教授在1990年出版的《人力资源》和1995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两书中都发表了同样的论述:企业中的职业生涯首先表现为一系列工作职位,而职业生涯规划则是指企业结构中一个员工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职位连续。这种对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的定义在1995年出版的里昂高等商业学校教授F.丹尼所著《干部管理》一书中被称为传统定义而受到批判:职业生涯的概念不应仅局限于它的客观含义,还应包括个人对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见解和期望。职业生涯开辟了实现可以令一些员工满意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新道路。他们要面临各种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职业尝试,其职业生涯与他们和客户关系的发展而非和他们的新职业紧密相关。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管理在法国得到重视和积极研究,其定义和内涵的不断更新,向侧重于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转化。

3. 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及管理理论

在中国,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基本还属于引进、介绍阶段。台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中山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黄英忠教授在1997年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专著中论述了职业生涯开发管理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与人性需求的关系、开发的阶段、影响职业抉择的因素、职业生涯管理等内容。张添洲著的《生涯发展与规划》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可以说,这是中国学者中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的开创之举。

我国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以厦门大学廖泉文教授的“三三三”理论为代表,“三三三”理论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输入阶段、输出阶段和淡出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三个子阶段;适应阶段、创新阶段和再适应阶段,而每一个子阶段又可分为三种情况:顺利晋升、原地踏步、降到波谷。按照她的观点,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属于输入阶段的关键部分,是输入信息、知识、经验、技能为从业做重要准备的;认识环境和社会,锻造自己的各种能力的关键时期。

三、浙江省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趋势

2006年,作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浙江人才市场大盘较为稳定,人才供需良好。从省人才交流中心2006年度人才交流统计数据来看,共有2.8万家(次)单位发布招聘信息,累计发布各类专业岗位70余万个,有近300万人次求职,供求比例为4.2:1。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为:大专学历的占41.0%;本科学历的占22.3%;高中、职高、技校的占14.1%。

2007年浙江地区五大热门行业人才需求强劲。据业内人士预测,2007年根据浙江省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布局的总体需求,将有五大行业成热门:计算机行业、金融投资行业、信息管理咨询行业、新型能源行业、高科农牧行业。

根据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报告,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就业歧视现象不断变化出新形式,但总体有所减少。但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顶替工作经验的重要形式,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训练应该引起更多高校的注意。

同时,专业加外语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多,这也要求大学生要注意学好专业同时,加强另外一个关联知识的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毕业生.特别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在专业之外,加强外语和计算机能力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复合型管理人才,真正具备管理者的职业素质。

四、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

按职业生涯阶段理论,大学四年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也即是尽量吸收各种知识,信息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做好充分的准备的时期。

从大学校园的一名学生到作为独立的成年个体加入社会之中,这一人生巨大的变化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埃里克森将这一变化称之为“危机”,即发生必要变化的时间。他认为成年期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一危机的处理结果。在大学阶段职业选择在学校经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地位,大学生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应付未来将向何处去的问题,实际上就取决于大学生如何理性的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管理,如何去完成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学习期间,大学生对个人的发展计划并不明确,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能够指导学生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督促学生提前准备,准确定位。

我们从职业素质培养这个核心出发,建立一个基于职业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把大学生的大学职业生涯分为四个阶段,个体职业分析、职业认识培养、确立阶段职业目标和职业实践,而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备内容。

我们知道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需求中,以职业素质为最重要,职业素质包括熟练的读、说、写能力,应用型计算机、外语能力、敬业素质、团队精神等。因为管理类工作是实践性十分强的职业,在笔者的一次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作需求调查中,47家企业要求工作经验的占了38家,占总数的八成以上,其中人力资源专员平均要求2.1年,人力资源副主管平均3.2年,人力资源主管平均4年。而不做工作经验要求的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把职业素质培养做大学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的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必然要求。

1. 个体职业分析

从高中选专业是已经初步进行了个体职业分析,但是这还显粗略。进大学后,可以基于学校或社会的专业测评或咨询机构和人员,对自己进行更为专业的个体职业分析,掌握自身的各种信息,了解自己的特质并重点发展,为接下来培养自己核心职业能力打下基础。

2. 职业认识培养

在充分掌握自身信息的基础,也已调整好自己的专业及方向后,可以就目前的专业或方向进行了解,收集相关知识,咨询相关人士,形成对自己将来职业的一个完整直观的认识体系,开始有目的的重点学习相关知识技能。

3. 确立阶段职业目标

在了解自己将来职业信息的基础上,有了职业方向就可以确定职业目标了。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需要进行目标划分阶段,先进行自己个人的职业SWOT分析,根据社会需求,首先确立短期职业目标(即大学毕业时要达到的目标)。

4. 职业实践或深造

确立职业目标后,就要针对性地训练自己的职业素质,按照工作的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参加相关培训和实践,形成自己的核心职业竞争力,以顺利进入社会,融入职业环境。或者感觉知识储备不够,需要进一步充实则可以选择深造。

当然,职业实践是一个过程,不是短期的事情。大学整个期间都要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职业实践,这即是职业素质培养,需要贯穿整个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的始终。

五、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处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准备阶段,也是各种知识信息输入阶段。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模型的核心是职业素质的累积,以至形成个体核心的职业竞争力,顺利从学生的角色转变成职业角色。作为职业生涯关键阶段的大学四年,有目的地合理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和整合校园和社会的资源,为自己的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才能真正的实现职业目标,迈向职业成功。

参考文献

[1]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234页

[2]杨河清:《职业是生涯规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163-164页

[3]汪长江:2007浙江人才市场五大行业成热门,浙江日报-浙江在线,2007年02月07日

[4](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杰勒德.A.卡拉南,维罗妮卡.A.戈德谢克《:职业生涯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11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Excel;经管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05-0090-02收稿日期:2016-01-04

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用性、定量性和综合性等特点[1]。该课程目前的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偏重于整个理论体系的讲解。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不但要求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还应具备经济分析方面的综合素质,需要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解决经济管理中常见的技术方案经济评价、项目可行性研究、设备更新、方案选择、技术创新、价值工程等生产实践问题。由于该课程涉及许多定量分析,对于经管类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单纯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尝试引进实验教学的方式,通过Excel软件的应用解决课程中的应用难题,以有效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2]。

一、经管类专业设置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1)课程定量分析方法教学的内在要求。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有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开设这项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对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来说,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对投资项目的市场预测、经济评估指标分析均涉及相当多复杂的手工计算,投资者以外的其他经济主体对于投资项目的经济分析结论的验证也相当费时,因此如何解决理论知识的应用问题便成了本课程亟待解决的难题。

Office软件是办公中最常使用的工具,其中Excel是其重要成员,是一个强大的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软件。借助Excel各种编辑操作、财务数据分析方法、函数和图标等高级工具的综合应用,学生在不需要掌握复杂的编程和较难的数学推导情况下,就可以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常见的数据分析问题,并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量化问题。因此,开设本实验的意义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Excel进行函数模型及技术经济分析的计算,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课程理论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的形式生动地重现出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更重要的是使得知识的传授过程变得具体、形象、易于理解,而且更具说服力。技术经济学中技术经济方案评价、资金时间价值、设备更新等理论对初学者很难理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许多理论问题包含在实验当中,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应用,不仅使理论知识易于理解,而且还能通过实验发现新问题[3]。

(3)实验教学有助于推动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密切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技术经济学相关科研成果,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加以体现,实验所创造的情境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共鸣,使学生对抽象理论方法产生真实感,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愿意进一步深入学习,同时又可以激发教师以及学生对该学科的研究热情。从目前来看,实验教学正是学科发展这个木桶的短板,一旦突破,必极大推动学科发展[4]。

二、基于Excel的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的特征

Excel 是一种能够使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轻松和高效的软件工具,使用它可以避开数学和统计学中较难的部分,使许多以前用手工计算很复杂的程序大大简化。实验项目以 Excel 为基本工具, 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了 Excel 的表格计算能力、图表显示功能、数据分析能力以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功能,从实际案例出发,让学生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中遇到的问题,理清问题结构,对问题中的关系进行量化,建立简单的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工具来求得结果,帮助学生获得和提高动手能力、独立建模能力、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能力[5]。

我们根据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在技术经济学的教学中主要应用 Excel 软件设计了资金时间价值计算、资产折旧计算、量本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为复杂的技术经济分析带来极大的便利。应用Excel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核心是函数的应用,尤其是财务函数。财务函数主要可分为四类,即投资计算函数、折旧计算函数、偿还率计算函数、债券及其他金融函数。

三、实验教学内容的确定

1.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

本实验的开设可以面向经管类本专科学生,专业方向为财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等。 实验环境为微机室,软件环境需要安装 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2007,为保证Excel中的很多扩展功能可以使用,Microsoft Office需要完全安装,这样可以使加载宏功能可用。同时,教师机需要安装传输文件的软件如飞鸽传书,每次实验前由实验指导教师将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实验要求发送给学生。

2.基于Excel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

(1)正确性。要求根据案例背景在模型中输入正确的公式或调用正确的函数,公式能够正确反映各要素间的数学关系;函数的函数名与调用的参数符合语法,函数的逻辑关系清晰。

(2)动态性。使用单元格地址表示模型中的变量参数,当模型中的变量参数发生变化时,通过控件控制单元格地址,使模型能动态灵活地随变量的变化而改变,实现在不同情况下,得到不同的技术经济分析结论。

(3)简约性。在使用函数和公式时,尽量选择简约的表达方式,减少烦琐的、难以理解的公式。

(4)易维护性。模型分布区域化,在建模过程易于查找错误和修改,在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时可以方便改善模型,同时,正确使用变量可以提高模型的易维护性[4]。

3.实验内容

根据经管类技术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内容,实验主要包括7个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移动平均分析和指数平滑分析;

(2)回归分析;

(3)投资项目经济评估指标分析;

(4)折旧计算;

(5)量本利分析;

(6)投资决策模型;

(7)项目风险模拟决策。

四、实验教学组织实施

(1)划分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技术经济学教学实验采用小组形式,由 5~6 人组成,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小组内部的分工协调。小组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迪。同时,通过小组间的激励措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的实验教学监督与管理。

(2)示范讲解。教师每次示范都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示范目的,即要解决的问题,示范什么,如何示范,在示范时提示学生要观察什么。教师进行软件操作示范要正确、熟练,讲解要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确保讲解内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这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保证每一步操作都做到正确规范。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差异性,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广度及具体的讲解方法。讲解要富有启发性和引导性,努力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提高教学效果。

(3)指导学生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是主体,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应让学生的智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指导过程中要及时正确地找出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发现实验中的新结果,启发学生将实验结果和理论相联系。有些实验结果是验证了结论,有些实验结果可能与学过的知识相违背,这就要求学生不断领悟知识,拓展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技术经济学相关理论知识。要承认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差别,对不同对象要因材施教。同时顾全大局,鼓励进步,帮助后进,调动全体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6]。

五、考核

实验以Excel工作簿和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7],其中:

(1)工作簿命名正确占10%。工作簿的命名规则为学号+姓名,例如:00088110 李四.xls。

(2)模型正确性占70%。使用正确的公式、函数、图,控件参数设置正确,数据分析和规划求解参数设置正确。

(3)模型的格式清晰美观占10%。模型在工作表中分布合理,图表具有标题。

(4)实验结果按时上交占10%。

(5)五级记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综合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决策模拟等多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准备实验内容,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设备,科学组织与管理实验过程,规范实验考核。根据经管类学生的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科研、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良性互动,促进学科的长远发展。同时,实验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扩展,不断丰富实验项目、实验案例,尽量广泛涉及宏观的和微观的技术经济问题,通过Excel这个功能强大的表格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建立正确的模型,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侯琳琳. “四位一体”教学方法的实施与思考——基于《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4):34—37.

[2]安嘉清.《技术经济学》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外企业家,2010,(6):257—258.

[3][4][6]占纪文.农业技术经济学实验教学探索[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9):84—86.

经济管理学专业 篇12

1.1 命运共同体

黑河学院经济系与管理系是命运共同体,经济系内的各位老师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政府、企业、银行、学校、经济系肩负着振兴黑河经济,服务中俄区域经济的时代使命,也是命运共同体。

1.2 科学发展观,学科专业融合

科学的发展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融合,专业之间的融合,众所周知,国贸与金融专业在经济大类中一向不分家,在学院现有系内课题研究层面,我们应该注重国贸与金融类别的融合和跨界渗透研究。

1.3 国家创新创业战略和专业储备

专业创新在专业设置名称上要慎重选择,以此体现差异性、特色性、创新性:差异性体现在专业与黑河地方对俄贸易要有高度的相关性,不同于其他高校,特别是互联网金融、文化金融、产业金融的跨境应用,以此服务地方小微企业;创新性体现在名称上和地域服务性上。未来从创业角度、金融考证、经济师考证辅导等可成为教师挂职锻炼与社会对接的渠道与机会,同时侧面提升师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为就业打通任督二脉。

1.4 与省情、市情的战略对接

黑龙江省在积极地寻找国家社科研究分院,提出了黑河金融创新试验区方案,此方案正在不断地完善论证中,黑河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也在积极地推进落实中。同时,哈尔滨银行也期许在俄罗斯受到美欧制裁的当口,寻求中俄贸易的金融契机,力主在黑河建立分支机构,此项目也在调研论证当中。

黑河市是中俄边境口岸城市,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振东北经济,要将黑河建成国际城市和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可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具备开展绿色金融和试点的价值,对边贸小微企业的服务也将水到渠成。

1.5 形成战略智库

黑河学院对俄经贸研究基地(中俄经贸战略智库)的战略探索:结合经济系、管理系两系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研究层次,以课题项目为依托,深入国家、省、市企业、银行、政府调研,搭建各层社会关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战略,服务政府、企业、银行,形成黑河学院的特色智库。

2 立足点

2.1 微观层面———培养模式的差异化

从学生角度而言,不应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质、兴奋点,从而培养出高情商、高智商的学生,在态度上要敬业,应用上突出实践操作,动力上加强创新教育。

从教师角度而言,教科研的学科专业融合渗透、国际国内高水平的特色课程、特色研究均充分体现了渗透性和融合性。

2.2 中观层面———“学院+”“学校+”信息网络建设的必要手段

专业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是学校二级学院群的通力合作发展的产物和结晶。

“学院+”是指要加强与数学、教育、俄语、英语、通识、俄罗斯研究所、俄罗斯流域所的交流与合作。合作原因如下:

(1)+数学系:因为现代金融具有技术流前景,学生需要具备定量化的模型分析基础,具备SPSS、SAS、Eviees、Matlab、Excel软件的应用能力,在现有师资下要充分利用兄弟院系的师资,获取合力,形成长板效应,即汇通兄弟院系比较优势,交换我方比较优势,将我方比较劣势服务外包,实现合作共赢。

(2)+教育学院:因为教育理念、方法、现代媒体技术的理论实践比较优势在教育学院,所以我院需要取其精华的“拿来主义”。

(3)+通识学院:因为公共选修课是学生素质提升的快车道,要深入调研,明确哪些课程能够有效辅助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有效地提升专业素养。

(4)+外语学院:因为语言是国际交流的工具,是学术和教科研提升的工具。

(5)+校内研究所:是对俄金融问题的跨界交流融合的必然选择。

“学校+”,要着重从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哈尔滨金融学院为切入点,找到合作学习的切入口。

学校+政府+企业+银行,着重从各级发改委、各城市人民银行支行、各城市商务局、工农中建银行分行、市政府、市委、各级党校、对俄贸易公司入手,打通学校外部圈层的社会关系,为我院所用。

2.3 宏观层面———国家战略对接

目前国家有六个层面的战略,分别是“一带一路”“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监管、黑河金融试验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黑河市好比中国对俄棋局中的一粒棋子,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未来申报的金融专业好比下棋的棋手,有棋子说明有发展的机会,有棋手说明有金融人才布局的可能性,关键是如何让可能性成为现实。

3 师资解决方案

3.1 二级学院层面的内培外引

对内要集群式培养,要全方位地提升现有师资的能力,鼓励推进发展双师人才。对外引进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总之,要有计算机的“软件”。

3.2 学校层面的上层建筑

一是政策支持,要具有特殊引进人才的待遇;二是对内要加强访学、读博政策倾斜和优惠,正视教师人才的内外流动,敢于放,能够进,给予学术假和病休假,在教学安排上教务部门要能够灵活处理,尽可能地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以上两点是计算机“内存”;三是兑现各类职称,激发占学校7成以上的助教、讲师等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机会公平化、培训集群化、待遇福利化。这第三点可以说是计算机“缓存”;四是要与企业、银行、政府搭建合作关系,服务学院建设,这应该是学校各专业运转的“CPU”。

4 金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4.1 公共课模块

经过长时间调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笔者认为公共课模块应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英语、经贸俄语、大学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马克思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心理学、计算机、数据库设计。

4.2 专业基础课模块

经过调研,专业基础课模块应包括以下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管理学(侧重于企业管理)、统计学。

4.3 专业课模块

经调研,综合考虑,专业课模块应开设: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期货投资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市场学、信托与租赁、运筹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金融工程、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国际市场营销。

4.4 选修课模块

经过长时间调研,选修课部分应包括以下课程:军事理论、公司个人理财、区域经济学、中俄经贸概论、电子商务、信息检索。

5 经济系国贸与金融专业对接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建议

策动政府建立中俄跨境电商互动信息平台,鼓励中俄在校大学生从事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加强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自媒体社会监管,建立黑河地区中俄跨境电商大数据公布制度,建立中俄大学生电商创业实践大赛奖励机制,定期聘请工农、中建、交通、邮储银行高层领导进行金融实战演讲与培训。

摘要: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支持,金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命脉,中俄之间的国际关系是影响黑河地区经济与金融的重要因素,只有贸易与金融专业的协同发展才能更有效地推动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专业合力,以战略思维为导向,立足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规划师资培训方案,就经济系国贸与金融专业对接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经济与金融专业,论证思路

参考文献

[1]成榕,于慧玲.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以黑河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4(10):16-18.

[2]成榕,王志宏.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3):178-179.

[3]成榕,于慧玲,于凤丽.黑龙江省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3(7):254-255.

上一篇: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下一篇:听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