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精选12篇)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1
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翻译是一种涉及多元文化的活动, 是一种涉及语言规律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等多学科知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包含着不同参与者对不同社会文化理解的过程, 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受制于原语和译语各自的社会文化。翻译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是跨文化的交流。因此, 作为翻译的中介, 译者必须熟悉两种文化:本国文化和对象国文化, 才能做到译文的“忠实”和“通顺”。著名的学者王佐良先生说过, 翻译的最大难点就是不同的文化。由此可见, 翻译不仅只是要懂一种语言、一种文化, 而且要精通两种语言、两种文化。
中西文化的差异
1. 地理环境的差异
由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 中国人和英国人对“西风”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西环山东朝海, 当西风刮起的时候, 通常是深秋或入冬时节, 因此,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经常将“西风”与“离愁”“哀怨”等情绪联系在一起。比如: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而英国西面环海, 东接欧洲大陆, 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因而英国人对“西风”总是怀有一种热切的感情, 在他们眼中“西风”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例如: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西风是生命活力的象征, 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般而言,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归纳性的, 螺旋性的, 间接的思维。而西方人的思维是推论性的, 线型的, 直接的思维。中国人习惯于“拐弯抹角”的向别人提出请求, 委婉的接受或拒绝别人的要求。西方人则比较直接, 他们不喜欢揣摩别人的想法。通常会直接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3. 风俗习惯的差异
英汉民族不同的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势必造成英汉民族在观察、认识问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就称谓而言, 英汉两种语言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差异较大。中国人家族观念特别强, 因此亲属关系分得很细。如有“伯母”、“婶婶”、“舅妈”、“小姨妈”、“大姑妈”以及“大伯”、“小叔”、“舅舅”、“小姨丈”、“大姑爷”之分, 但英语中aunt和uncle就可分别指这五种有着不同亲属关系的人。因此, 在英译汉时对这种现象应特别注意, 如:马克·吐温的Uncle John Quarles中的uncle一词的译法在我国出版的译作中就很不一致。有译为‘大伯’、‘叔叔’、‘舅舅’的。但张廷琛先生为此进行了考证, 写了专论, 证明Uncle John只能是马克·吐温的姨父。可见, 不同的风俗习惯引起的文化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的翻译策略一直是翻译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曾有过旷日持久的“直译”与“异译”, “异化”与“归化”之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译者也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通常可采取两种方法:直译加注和异译。
1.直译加注
当某种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并且不能被非本族语国家的人所理解, 为避免文化信息的丢失应采取加注的方法。译文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文化差异, 可以将读者带入异国情景。这样不但可以使读者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也可以使读者了解异国文化。例如:
小耗现形笑到:“我说你们没见过世面, 只认得这果子时香芋, 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
杨宪益译:“‘you ignorant lot!’retorted the little mouse, resuming her original form.‘you only know what sweet taros are, but don’t know that the daughter of Salt Commissioner Lin is sweeter than any taro!’”
Note:“this is an untranslatable pun.The yu in Dai-yu’s name has the same sound as yu meaning‘taro’”.
这里“香芋”和“香玉”构成了不可译的双关语, 因此杨氏夫妇将双关的上半部“香芋”忠实的译为“sweet taro”, 但由于“jade”和“taro”之间差别太大, 他们只好舍去了双关的下半部分。为了让读者能理解这个翻译, 他们在注解中说明了汉语双关的含义。
2.异译
文学翻译讲究语篇功能的整体对应, 除了字、词、句的对应还有文章整体风格的对应。如果目的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 而太多的注释又会破坏整体的连贯性, 影响读者的审美情趣, 就应采取另一种方法:异译。
例如:
原文:凤姐笑道:“……我们看着是‘外人’, 你却看着‘内人’一样呢。”
霍克斯译:“Xi-feng laughed.‘…You treat the misses as our misses and give me the miss!’”
汉语中, “内人”有“妻子”之意。这段对话中凤姐将“内人”“外人”相对, 实际是在讽刺贾琏关心其他人, 尤其是其他女性, 胜过关心自己的夫人。霍译本放弃了“内”的深层含义即妻子, 将原来的双关改写成了另外一句玩笑话。从而易于外语读者的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的宝贵财富。文化由于受到本族气候、环境、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千差万别, 各有千秋。文学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该在不阻碍交流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策略, 尽可能的传播原文中的文化信息, 再现原文的神韵。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1, (1) :3235.[2]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J].山东外语教学, 20.1, (1) :3235.
[3]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3]刘士聪、谷启楠.论《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7.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2
浅谈跨文化交际障碍与翻译的策略取向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代码的转换,还是跨文化交流及文化模式的转换.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跨文化活动的.增加,翻译的重心逐渐从语言层面转移到了文化层面.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语言和行为,从而产生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翻译工作者应该根据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真正处理好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作 者:王国桥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071003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年,卷(期):2007“”(10)分类号:H3关键词:翻译 文化障碍 策略取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处理策略 篇3
【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差异 处理策略 异化与归化
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多元化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文化交际在各国的互相往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受这种发展潮流的深刻影响,文化差异也被视为文学翻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二十一世纪,文学翻译已经不再被看成简单的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而是被视为一种跨文化交流行为,即文学翻译演变成了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形式之一。所以,现代人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以及文化交融等多种术语来代替文学翻译。这就使得如何更为准确到位地处理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促使翻译出的文学作品更为完美成为了文学翻译领域中的重中之重。
一、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的联系
文学翻译属于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形式。文学翻译就是将特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作品精神、风格与内容等再现于另外一种文化语境中的完整过程,即实现文化之间的“传真”或者“移植”。在多元化文化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文学翻译不再是简单的语言艺术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模式之间的转换与交流。从本质上讲,文化属于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体系丰富的系统性概念,甚至囊括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且因具有显著的传承性特点而相对稳定。
文化作为产生语言的土壤,使得任何语言的诞生与发展都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且文化又成为了语言外在形态的具体表现。文学翻译彰显出的是跨文化之间的语言转换艺术,即在翻译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时,文学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文学翻译属于语言之间的转移,更是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是由于文化与文学翻译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互动关系。简而言之,文化的需求与特质影响着文学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而翻译活动又反过来深刻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翻译主要是通过语言形式开展的,因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交流与相互影响也必然会在语言方面得到表现。文学翻译作为翻译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有着别具一格的特性。文学,既是文化不可分隔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字艺术,而在文学领域中又有着深厚的文化沉淀与积累。因此,从某种层面上讲,文学翻译就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是艺术的再创造活动,更是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语言作为一种有生命的文化形式,在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必须予以有条件的“移植”,而非机械的“挪动”。所以,文化差异就成为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考虑的语言背景,否则便会成为毫无生命的“文字符号搬动”。换而言之,文学翻译不是机械的物理性搬动,而是灵活的文化与思维移植。因此,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不但要处理语言之间的矛盾,还要兼顾文化的差异性,而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处理是否到位,则直接关系着文学翻译的整体成效。这就要求翻译者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传达出原文的文化特色与民族形象,另一方面则要认真考虑目的语读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否接受,以此实现文学翻译为文化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服务目的。从中可以看出,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不可割裂开来,只有处理好文化差异问题,才能更好的进行文学翻译。
二、文学翻译中造成文化差异的成因分析
1.地域因素。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与生存环境不同,使得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地域文化也不尽相同,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或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这一方面。比如,因地域因素造成中英文化的差异,其中在方位与相应物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在中国,常常将“南”放置在各个朝向的前面,但英文中却常把“北”(north)放在前面;从中国古诗词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比较偏爱东风,如蓝茂的诗句“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支开”,但由于英国属于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因而英国人尤其钟爱西风。另外,因地域因素造成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一系列习惯用语方面,如我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主,因而诸多习惯用语常常与农业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如“粒粒皆辛苦”、“汗牛充栋”、“挥金如土”等,且直接描述农民劳动与生活的文学作品也相当多。这些作品与词汇所蕴含的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在我国读者看来十分自然,但如果将其简单直接的翻译成英文,并不加任何备注或注释,则英国读者就很难正确理解这些作品或词汇所传达的含义或意蕴。
2.思维因素。人类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受到风俗习惯、知识结构以及个体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其能够折射出使用特定语言的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特语言心理状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渊源。其中,思维模式所产生的文化差异在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表现的十分明显,如东方人的思维更为倾向于模糊性与笼统性,西方人的思维则更倾向于精确性与科学性,在西方数字常用于实数,但汉语中所用数字的虚实经常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例如,如果将《红楼梦》中的“女大十八变”这句话直接翻译成英文,虽然译作数字忠实于了原文,但却会让西方读者充满疑惑与不解,这是因为西方人会直接质疑人类“十八变”的具体阶段或科学依据。所以,思维因素是造成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3.历史因素。每一个国家与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而任何一个民族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历史背后的文化内涵。从一定角度去分析,语言就是历史文化的记录或者活化石。民族历史发展的差异性造成了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性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会出现不同的表达形式。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考虑不同文化在不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不同情感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民族习惯十分必要。诸如,我国文学作品中的许多典故都来源于《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中,而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则多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与英美文学中一些著名的作品等。同时,因为历史因素使得一些国家或者民族的地名、人名或者特定事件等有着比较独特的含义,如英文中的“一败涂地(meet one's waterloo)”,如果翻译者或者阅读者不了解词汇“waterloo”的含义与典故来源,就很难正确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4.宗教因素。宗教文化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主要是指由民族的宗教意识、信仰等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中国的宗教主要包括儒、道、佛这三种,其对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佛教信奉的“如来”、道教信奉的“三清”、儒学信奉的“孔子”、神话信奉的“神仙”等。同时,华夏儿女信仰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即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世间的所有安排也都是上帝的旨意。基督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西方社会经济、文化习俗、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英语中有诸多涉及到宗教活动的词汇,也都具有特定的宗教意义。在宗教文化的长期影响下,一些词语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词语运用环境的不同,其具体含义也出现了很多改变,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临时抱佛脚”等习语,如果将其进行简单、直接的翻译,则很难达到传文达意的效果,甚至会造成元文本信息的丢失或误解等。所以,在进行文学翻译过程中,综合考虑宗教因素对提高翻译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三、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1.坚持动态平衡原则。要树立源语与目的语相互转换的标准,最大程度减少差异,就必须坚持文学翻译的动态平衡原则,即功能对等理论。翻译动态平衡理论是由尤金.A.奈达提出,其指出翻译就是用最对等、自然与恰当的语言,从语义再到文体将源语信息进行再现的过程。翻译中的动态平衡原则主要包括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与文体对等这四个方面,且主张意义翻译高于形式翻译。具体而言,文学翻译者要想从文化差异视角实现动态平衡原则,则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努力创作出即符合源语语义又能彰显源语文化特性的优秀译作。由于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种语言与文化,所以文学翻译者只能最大程度地再现原本文化,而不能完全将原本文化进行再现;二是当意义与文化无法同时兼顾时,则要求翻译者适当舍弃形式方面的对等,即通过在目的语中改变源语的形式实现再现源语文学作品语义与文化的根本目的;三是如果改变形式仍无法充分表达出源语的语义与文化,则可以运用“重新创造”的翻译技法来处理文化差异问题,进而使得源语与目的语意义方面的对等。其中,“重新创造”主要是指将源语的内部深层结构逐步转换为目的语的外部表层结构,简而言之就是用目的语中的词汇对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与说明。
2.正确分析文学体裁。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文学体裁语内容,对此翻译者必须首先明确所翻译文本的文学体裁类别,并能够区分各种文学体裁的主要特点,然后在翻译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文学体裁采用不同的文学翻译技巧。比如,在英语文学体裁通常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与科技应用文这几种,其中对小说、散文与诗歌而言,由于这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较多,都属于作者的独立创作作品,所表现出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较为突出。翻译这一系列英语文学作品时,则必须要对其文化氛围、文化背景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是理解文章与确保翻译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对于英语科技应用文类的作品翻译,由于其涉及到的文化因素比较少、科技性较强,因而需要处理的文化差异问题相对较少,但必须对文中的专用术语与科技词汇进行准确翻译。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正确分析翻译作品的文学体裁,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文学翻译,也才能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3.科学应用异化与归化策略。近年来,随着文化翻译或交际翻译的盛行,为更好处理文化翻译或交际翻译中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逐渐诞生了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理论,为解决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异化主要是以源语文化作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即翻译作品的风格与形式应该完全“移植”源语的特色,对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意象则很少予以关注,只需要让目的语读者直接接受与理解源语文化即可;归化翻译理论与异化翻译理论恰好相反,其是以目的语文化作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即要求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尽可能的排除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障碍,让目的语读者认可与接受译作。虽然异化与归化理论截然相反,但其并不相互矛盾,而是可以被翻译者同时使用,即通过对翻译因素的对比与分析,科学合理选用异化或归化翻译策略,这样反而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总而言之,文学翻译是语言形式之间的转换,也是一种跨文化沟通行为。文化属于一个涵盖范围十分广泛的复合型概念,因各国文化存着者多方面的差异,使得文学翻译过程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优劣,直接关系到文学的翻译质量与翻译效果。新时代的社会文化不但发展速度快,而且发展方向也更为多元,因而必须从多个角度处理文化差异所面临的困境,进而创作出更为经典的文学翻译作品,以此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沟通、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连颖.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杨明星,闫达.“政治等效”理论框架下外交语言的翻译策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3).
[3]李庆明,李元.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科普翻译过程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02).
[4]杨丽.英美文学翻译中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及处理——以陈廷良译本《乱世佳人》为例[J].作家杂志,2013(05).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4
语言是交际的纽带,而语言的多样性又是交际的障碍。翻译则是破除障碍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桥梁。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实践。“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1]从张今先生对翻译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翻译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促进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而中英历史渊源迥异,文化差异显著,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惑。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2]故而面对这种差异下的不同翻译文本,译者应谨慎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缩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和距离,加强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以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语言的背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给译者带来很多困难,也对译者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文化。
宗教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中英两国宗教信仰不同,在语言方面的表现也自然不同。佛教在中国影响深远,而基督教统治欧洲近两千年,两者对各自文学艺术乃至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译者只有了解了宗教文化,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例如: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霍克斯把“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而杨宪益夫妇则译成“Gracious Buddha”。这两种译法的差异明显,“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头禅,却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受佛教影响至深的社会现实。杨氏夫妇的翻译忠于原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色彩。但是,霍克斯为了使英语读者易于接受,舍弃了原文的宗教意象,用英语国家常见的感叹词来代替。这种归化的译法迎合了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却忽略了宗教差异和异国情调。
(二)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成一体。而西方文化主源则是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示,这种领悟也反映在语言中。如一些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只有掌握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贴切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因此,翻译者需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该句应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 Liang the master mind.”这种译法比“Three cobblers make a Solomon.”更能体现原文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习俗文化。
汉英两种文化中,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下面就寒暄方式、颜色、动物、数字四个方面谈谈汉英文化差异。
1. 颜色文化
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汉语中,黄色是腐朽下流的代表,内容庸俗、有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为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黄色软件、黄色网站。在翻译此类“黄”时,不是用“yellow”,而是“blue”,如blue software(黄色软件),blue films(黄色影片),blue website(黄色网站)等。
2. 动物文化
在动物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鉴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带有龙字的汉语不能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 Asian Tigers”。
3. 数字文化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 7-Eleven (连锁店) 。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理论分析
总体来说,翻译可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派,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选用的策略基本上可以用“归化” (adaptation) 和“异化” (alienation) 两种做法来概括。这两种倾向体现了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时所采取的不同立场。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分别是Eugene Nida(归化)和Laurence Venuti(异化)。归化翻译是“指采取民族主义中心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状况,在译文中使外语文体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4],即译者主张译文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是指“在文化价值观偏离主义的压力下,译者在译文中保留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国境”[4],即译者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情调。
四、不同种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
1.历史典故、习语谚语、文学作品的翻译。
历史典故、习语和文学作品是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承载着丰厚的积淀,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迥异的历史传统、社会生活,因此这类文本的翻译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差异。归化法一般采用西方文化中熟知的形象替换此类文本中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形象,但这种译法抹杀了文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华。所以对于此类文本,一般采用异化或异化加解释。
如汉语中著名的“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在我国解放战争中的独创,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色,被直译为“paper tiger”,西方读者看起来不但深明其意,而且觉得很传神,现已作为正式的英语用词。当然,异化法翻译中最理想的状况是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完全一致,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在汉语中就有“眼不见,心不烦”,而“公事公办”在英语中有“Business is business.”与之相对应。
异化翻译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其用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翻译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势必出现源语言直译到目的语后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这在历史典故的翻译中更为常见。为了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又不产生交流障碍,对此类文本我们一般采用异化加解释。如“东施效颦”,译成“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just like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
2.新闻和广告的翻译。
新闻、广告和其它一些实用文体的翻译,一般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较多地采用归化策略,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下面两则标题:
Bush da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布什双娇初长成酒巷从此任纵横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若为爱情故肝脏也可抛———狮城上演感人生死恋
第一个标题说的是,布什的一对孪生女儿经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体曝光,现在她俩终于到达了法定饮酒年龄,从此可以开怀痛饮了。另一个说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为救情侣而捐出部分肝脏。两则标题的译文都采用归化策略并套用了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如“The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 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 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归化法、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通过归化策略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的完美性, 既通俗易懂又能激发读者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 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五、结语
文化差异要求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要能在理解译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处理文化差异。而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是各有所长的,不能单纯地评判某种策略是优是劣。译者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摘要:翻译是交际的桥梁, 而文化差异则是翻译和交际的障碍。本文首先从宗教、历史、习俗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然后阐述了处理文化差异常用的理论策略, 再以实例具体探讨了面对不同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 (1) .
[3]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英汉文化中的空缺性及其翻译策略 篇5
英汉文化中的空缺性及其翻译策略
文化与翻译有着紧密的关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既形似又神似.必须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空缺性角度探讨翻译策略.
作 者:骆敏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关键词:空缺性 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6
关键词:文化语境;顺应论;信息交流;英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英语语言学研究等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27-01
一、引言
语境是指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指说话的时候,人们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和状态。语言环境分很多种类型,一般来说,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自然语言环境是指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生活环境,例如,我们们中国人以中文汉字为母语,英美国家以英语为母语。而现今社会,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为汉语,而使用范围最广的为英语,因此,英语语言文化的教育与研究在我国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社会活动,语言的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而世界最大的两种语言:汉语与英语之间,由于语法、语音、语汇和表达方式等等方面的不同,要在不同的语境中寻找出合适的翻译方式,更是十分不易。
二、文化语境的顺应论
语言顺应论作为一种语言顺应理论的语用学,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波兰语言学家最早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其中,文化语境又可以再划分为物质文化语境和精神文化语境。翻译者应顺应的不仅仅是翻译文字的表层文化含义,更应该根据不同语境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人文精神、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等等方面的不同,更进一步的了解文化语境的区别,了解更多的不同的文化语境的组成因素。文化的共通性可以保证本土阅读者可以从译者的译文中同等层次的感受到文字所传达的信息感情因素,但同时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各族文化的个性,又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形成碰撞和冲突,这就要求译者严格遵循顺应文化语境的方法进行翻译。
例如,就中文与英语来讲,中文是我国中华民族流传的几千年的古老文字,由象形文字演变而来。而英文却是历史不长但适用性非常强,流传广泛的文字。这两者之间几乎很难找到共同点。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文言文书籍古典以及古诗词,很难将其翻译为英文。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直译成英文为“Two Oriole Ming Cui Liu, a row of white egrets on the sky”,完全丧失了中文古诗词原有的韵味和趣味性,往往让外族读者认为乏味和无聊不解,这就是译者在翻译时并没有做到顺应文化语境。再如我国古典名篇《出师表》中名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如果翻译为“Barely manage to survive in troubled times, not seek to make oneself known to princes”不仅完全的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还保留了原来的韵脚,最大程度的让外族读者感受到原文的气息和感情因素。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决定了语言更深层次的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能否准确的翻译出文化语言语境,取决于我们对文化语境的认知能力,更取决于我们对这个民族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了解程度,只有做到这些,外族读者才能准确的把握文章要传达的信息,达到译文的效果。
三、文化语境影响下的翻译策略
译者翻译会受制于文化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考虑到原文所包含的宗教文化、民族特色、语言个性等等,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原文的创作风格、语言特色、和艺术形式。所以,译者不仅要充分把握好各族文化的知识,还需要掌握好翻译策略。而现当今常用的、需要译者把握好的,是“异化”和“归化”两种。
1.“异化”翻译主要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意让译文突破目的语的常规,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此种做法目的在于把读者都带入到原文的语境中去,让读者更好的感受到文章中的文化和情怀,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会曲解或不解。比如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翻译为英文是“A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is genuine knowledge; an understanding of worldly wisdom is true learning.”这样的翻译不仅生动形象,更完好的保留了原文的含义,让外国读者能够很好的体会到由这句话中传达的我国的社会风俗人情。当今社会,信息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地的差异越来越小,翻译“异化”更为简单直接而有效,可以缓和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文化冲突,让各民族文化更好的融会贯通,在让外族人民了解我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让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吸收融合外族文化,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2.“归化”翻译是与源语词语有相同使用频度的,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译语词语。它的优点是可以试译文减少很多的外族特点,更加流畅自然,阅读性更强,更加适合广大群众,符合一般的阅读习惯,让文章阅读的时候本土气息更浓厚,是一种融合性的翻译策略。比如在翻译“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可以翻译为“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又能翻译为“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更多一分优雅和韵味,更适合我们对汉语的审美标准。归化翻译不会逐字逐句,而是在符合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在文化语境对等的情况下,保证尊重各民族文化,平等对待文化差异和读者理解能力的前提下,做出的一种符合原文内涵和情怀的翻译策略,获得更好的译文,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顺应和翻译策略的应用需要相辅相成,译者作为各国人民之间文化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应该在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语境的情况下,酌情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实际应用时考虑到人文、宗教等各方面不同的因素,“异化”或者“归化”的翻译出适合阅读的文章,从而实现国家间的跨文化交流,让汉语、英语甚至更多语言的不同文化融会贯通,达到文化与教育全球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英语与汉语: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北京外语研究与教学出版社。
[2]维索尔伦,《语言顺应论》。
[3]房萍,《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0年第10期。
[4]王小凤,《外语与外语教学》。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7
习语就广义而言包括俗语、谚语、俚语和成语典故。习语大多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恰当的比喻, 常引申出比字面意思更为深刻的含义, 并能引起丰富的联想。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环境决定的, 因而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 他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给人以美的享受。但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各自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因此, 在英语学习中, 如何正确地理解英语习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英语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异在习语中的反映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 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而汉民族历代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大手大脚, 不注意节约, 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 在汉语中却完全没有对应的习语, 如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努力图存)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因其生存的客观条件不同也体现在语言上。中国因西面靠山, 东面临海, 吹的东风是暖风。在汉语中, “东风”即是“春天的风”, 象征着温暖和生命;而英国西面临海, 东临大陆, 吹得东风是寒风, “东风”就和寒冷相联系。同为东风, 其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因此, 中国人讴歌东风, 英国人赞美西风就不难理解了。英国是岛国, 渔业发达, 与鱼相关的习语很多, big fish in the little pond (矮个中的高个, 或小地方或小地方的大人物) , a fish out of water (因环境不熟悉而感到不舒服或尴尬的人) , drink like a fish (豪饮) , neither fish, nor good red herring (非驴非马, 或不伦不类的) 。这些习语带有明显的英国地域特征, 翻译时不能直译, 否则就难以理解了。
2、习俗差异
“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使英汉两大民族对同一概念产生不同的联想, 即对同一意义使用了不同的喻体来指代”。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待动物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带有贬义:“狐朋狗党”, “狼心狗肺”, “狗急跳墙”等。而在西方文化中, 狗代表忠诚, 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和伙伴, 狗经常与主人同吃同住, 享有与家庭成员同等的地位, 反映在语言中, 如lucky dog (幸运儿) 。在英语习语中, 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 如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 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top dog (有优势的人, 团体, 国家等) , dress like a dog’s dinner (穿着十分时髦或显眼的人) 等等。形容力气大,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
3、宗教信仰差异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语语言中, 在西方的许多国家, 特别是在英美, 英语习语多与基督教有关。如an act of God (天灾, 自然灾害) , for God’s sake (看在上帝的份上, 天哪) , God willing (但愿事能如愿)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 Marriages are made in heaven (姻缘天定)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咒语。汉语习语多与佛教、道教有关。如四大皆空;跑了和尚跑步了庙;人要衣装, 佛要金装。
4、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 意义深远, 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来源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相传为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的叙事诗, 叙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就是故事中的希腊英雄。传说他除了脚后跟外, 全身其他部位刀枪不入, 但就是他的这个更唯一而又致命的弱点使他身亡。因此, Achilles’heel也就成了“致命的弱点”的代名词。英语中还有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 源于拿破仑在滑铁卢被惠灵顿和布吕希尔指挥的联军击败, 他逃回巴黎后退位, 向英军投降。因此这一习语指某人在比赛中惨败。Penelope’s web源于希腊神话。泊涅罗泊是希腊神话中奥德修斯的妻子, 守贞20年等待丈夫从特洛伊归来。求婚者们纠缠不休, 他说必须给奥德修斯的父亲织完一件寿衣方能结婚。但她白天织布, 夜里又把它拆掉, 以此愚弄那些求婚者。
三、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活动, “文化是一种复杂体, 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翻译绝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再现。正如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言“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形式具有想通的或相近的信息通道;反之, 不用的文化形式必然产生文化差异或“隔膜”。因此, 文化因素在语言交际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民族母体”。因此文化都带有民族烙印, 反映在语言中的民族文化特色通常是能够通过各种等级的语际转换表现在目的语中。
1、承载相同或相近文化信息的习语可以直译
当然, 在漫长的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引起共有的喜、怒、哀、乐等感情使得各民族、各种族的文化有了一些共通性, 不同的语言也可能。某些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俗语在表现形式和含义方面是一致的或者基本相近。翻译这些习语时, 可借用与其喻意相同或相近的汉语成语或俗语直接对译。如: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 必有其子。
2、喻体不同的习语应意译
还有一些英语习语和其相对的汉语习语虽然表达的意思相似或相同, 但因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采用不同的喻体。翻译这些习语时, 常常需要易其形式, 存其精神。即采用形象近似的汉语习语意译。这样可再现原文所具有的语言效果, 使译文喻意明显, 也容易为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比如:as stupid as a goose.蠢的像猪;a black sheep害群之马;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
3、意义相差甚远的习语需领会原文意思, 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意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英汉两种语言还有部分习语貌似相同, 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有的意义还相差甚远。这时应先查清楚它们的文化内涵, 再根据文意恰当处理。如果仅从字面意义直译成汉语, 而不领会原文的具体含义极其效果, 译文势必就会平淡无味, 甚至会闹出笑话。因此, 在翻译时, 应在汉语中寻找那些与原文喻意相同或效果相似的成语、谚语或俗语来表达, 则会使译文形象生动又准确达意。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这句习语的原义是不要把圣物给狗, 也不要把珍珠丢在猪面前, 恐怕它践踏了珍珠。但不能翻译成“明珠暗投”, 而是“对牛弹琴”。dog eat dog原指动物残暴得吃掉同类, 现引申为残酷无情的竞争。不能译成“狗咬狗”。eat one’s words意指承认说错话, 不能译成“食言”。
4、完全陌生的习语, 应弄清来源, 然后根据上下文找出恰当的汉语表达方式
由于来源不同, 英语中有的习语对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就要求译者弄清来源, 然后根据上下文找出恰当的汉语表达方式。如果所要翻译的习语喻意清新, 形象逼真, 按其字面直译其意, 就能表达出原文的喻意来, 则可以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这样做既能较完整地保存原文的表达方式, 且又可丰富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化, 一举两得。如我们可译为“阿基里斯的脚后跟”, 然后加注释进行解释。其实, 我们现在也经常听到“某某人滑铁卢”或“掉鳄鱼的眼泪”这样新鲜的、具有明显异域色彩的表达方式。有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己帮助自己的人, 或自助者天助。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
四、结语
习语是语言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以及民族特色和各种修辞手段的综合表现, 因此对习语的准确理解和正确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像习语这样孤立的句子, 翻译时需尽一番揣摩切磋之功, 否则就会和原文貌合神离, 文不达意。人和一种语言都是深深根植于它所处的文化之中的, 翻译时必须记住这一点。当代翻译学家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net) 曾把语言比作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 她说:“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一样, 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因此, 习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 自然会有碰撞和冲突, 如何恰当地处理并化解两种文化的冲突, 需要学习者有深厚的双语文化素养和综合的知识功底。
参考文献
[1]程立, 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2]顾嘉祖, 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3]Nida Eugene A, Charles R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Leiden:E.J.Brill, 1969.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8
一、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 make water, al at sea等就囊括在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二、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
(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异域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的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地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三、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曾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钟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使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被读者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各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地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105-115.
[2]熊启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8) :342-345.
英汉被动句差异探寻与翻译策略 篇9
本文试图从语用和语法的角度, 通过英汉对比研究方法对英汉被动句进行解析, 进而探索英汉被动句的翻译技巧及策略。
一、英汉被动句特点分析
1.英语被动句分析。被动语态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当主动句的施事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时, 英语往往采用被动句。英语重形合, 注重句法结构和表达形式。当主动式不便于表达时, 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 往往采用被动式。在某些文体中, 为了强调其严肃正式的客观风格, 使用被动句几乎成了一种表达习惯。如信息性的文体 (主要包括科技文体、新闻文体、公文文体及论述文体) 注重对事理和活动的客观、公正、正式的叙述, 力戒作者主观臆断, 因而施事往往难以言明, 也不宜言明。
2.汉语被动句分析。王力指出:“中国被动式用途之狭, 是西洋被动式所比不上的。本来, 西洋语言也是主动式多于被动式, 尤其在英法语里}有些及物动词竟不能有被动式, 例如英语的have, 当其用于本义时, 罕有用于被动式的。至于中国语呢, 就有大部分的及物动词不能用被动式了。……‘被’字有‘遭受’的意思, 因此, 被动式所叙述者, 对主位而言, 必须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西洋的主动句大多数可转成被动句, 中国则恰恰相反, 主动句大多数是不能转成被动句的。”
现代汉语受西方语言的影响, “被字式”的使用范围有所扩大, 有时也可以用来表达并非不如意的事, 如“被选为工会主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等。汉语的被动句形式中最典型的就是通过“被字句”表示被动, 例如主动句:“我打了他”变为被动就是:“他被我打了”, “被字句”的形式即:受事+被+施事+动词。王力指出, “中国正常的被动式是必须把主事者说出的。”吕叔湘、朱德熙也认为, “在形式上, ‘被’字底下一般要有宾语, 表示主动者。”这种限制使得许多难以说出施事者的句子不能变成被动式。与此相反, 英语大多数被动句却不必说出施事者。试比较:
(1) It was done.这件事已做了。 (不说“这件事已被做了”)
(2) It was well done.这件事做得好。 (不说“这件事已被做得好”)
(3) It was poorly done.这件事做得不好。/这件事搞坏了。/这件事被弄坏了。/这事给弄糟了。
汉语大多数被动意义不用“被字句”。也就是说汉语中实际上存在大量的“被字句”以外的被动意义表达句, 我们一般称之为无标志被动句。这种句式在我们的理论文字、文学语言及日常会话中应用极为广泛。按照汉语的习惯, 句中无须指出施事, 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例如:
(4) 国民经济正在进一步调整。
(5) 这必须作为一个长期的政策定下来。
(6) 这本小说两天之内全部售光。
三、英汉被动句的翻译策略
1.英语被动句的译法。
前文提到英语的被动句大多不能直接对等译成汉语的“被字句”, 翻译时要进行句式的调整。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翻译策略:
(1) 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可以有以下几种不同情况:
第一.原文的主语在译文中仍然作主语。
(7) The whole country was armed in a few days.
几天内, 全国武装起来了。
第二.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作宾语。
(8) By the end of the war 800 people had been saved by theorganization.
大战结束时, 这个组织拯救了八百人。
第三.译成带表语的主动句, 一般为“是……的”式或“……的是”式
(9) He was received by a secretary.
接见他的是一位秘书。 (他是由一位秘书接见的)
(2) 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第一.“ (遭) 受.....”式:
(10) Our foreign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people all over theworld.
我们的对外政策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支持。
(11) I was seized with sadness as I thought of how the ancientcity had been spare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nd now mightbe destroyed by an impending riot.
我想到了这座古城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得到幸免而现在却要遭到即将来临的暴乱的破坏, 内心感到悲伤。
第二.“为......所”式, “为……所”式, 是较古的被动式, 与现代的被动式结合, 即为“被……所”.
(12) The thatched house was destroyed by the autumnstorm.
茅屋为秋风所破。
(13) She is intoxicated with sweet words.
她被花言巧语所陶醉。
(3) 译成汉语的“因......”、“把”、“使”和“由”字句
(14) Rivers are controled by dams.
河坝把河流控制住了。
(15)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practically destroyed by thebig fire.
大火几乎使这著名的旅馆全部毁灭。
(16) Every country will be represented by its prime minister.
各国都将由总理代表出席。
2.汉语中无主语句可能译成英语被动句
R. Quirk所著的《现代英语语法》认为英语被动句比较Impersonal。我们可以理解为比较客观不带个人感情色彩。从汉语的角度说, 这种比较客观的态度, 常常以无主语句的形式来表示, 往往可以译为英语的被动句。当然并不是说汉语的无主语句必须译成被动句, 只是汉语理论文体中的无主语句从风格、语气上是和英语被动句相当的。 (17) 坚持民族统一战线才能克服困难, 战胜敌人, 建设新中国。
It is only by firmly maintaining the national united front thatthe difficulties can be overcome, the enemy defeated and a newChina built..
(18) 禁止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牧区开荒
Land reclamation on the pasturelands of the minoritynationality areas is forbidden.
(19) 要调整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 改进教学方法。
Special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be readjustedan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
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英汉被动句的表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被动句多呈显性, 汉语被动句多呈隐性。以上讨论的只是典型的英汉被动句及常见的翻译方法, 使用这些方法可以使译文更加真实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也更加符合目标语的表达习惯, 从而使目标语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原文的本意。但是由于英汉语言的差异较大, 单单借助这些方法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要求翻译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积累, 熟练正确的运用翻译技巧, 积累经验, 结合上下文、文体和修辞等问题仔细推敲使译文更加流畅完美。
摘要:本文从语用和语法的角度总结了英汉被动句的使用范围和基本形式, 着重对比分析研究英汉被动句的差异。同时结合翻译例证对英汉被动句的翻译进行解析归纳, 以此来探讨英汉被动句的翻译技巧及策略。
关键词:被动句,差异,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程琪龙.被字句的语义结构[J].语言文字学.1993:52-57.
[2]吕叔湘.被字句、把字句动词带宾语[A].吕叔湘论文集第二卷:汉语语法论文集.1990:200-208.
[3]熊学亮, 王志军.认知维度的英汉被动句研究[A].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2004:327-335.
[4]王还.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J].中国语文.1983, (6) :409-418.
[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02-115.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10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交融、密切相连的, 文化是语言表达的内容,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语言受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和制约, 有着鲜明的民族或地域文化色彩。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 也是语言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威廉斯曾说过, 没有语法, 人们仍能表达很多东西, 但如果没有词汇, 人们将无法表达任何东西。由此可见, 词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也体现着社会变迁、历史变革和民族发展。 (谢水璎, 2007)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间的交际活动, 也是一项跨文化的思想情感交流, 词语是表达情感、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 词语的内涵意义对翻译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而, 把握词语的文化内涵是理解文本、开展文化翻译的基础。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表达的差异, 在英汉翻译时部分词语相对应或相契合的词语很难找到, 因而, 人们应从词语入手比较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 在准确把握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减少误译、谬译现象的发生, 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王挺, 2002) 一般情况下, 英汉翻译中有以迎合读者反应与感受为主的归化策略、以注重源语文化为主的异化策略这两种翻译策略, 这两种翻译方式相辅相成, 并贯穿于英汉翻译的全过程。
2 造成英汉词语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在意义系统中, 每个词语都包含着构成语言基本内容的指称意义和在特定语篇中传达信息的内涵意义。只有放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考察, 才能反映出词语之间的差异, 才能把握词语所体现的真正意义。
(1) 社会价值取向的差异。价值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价值观是不同民族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向往、追求和诠释, 东西方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赋予汉英词语不同的文化内涵。 (张全, 2002)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 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本位, 以家庭为单位, 推崇集体主义。受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 西方文化以功利为本位, 有着鲜明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特征。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不仅影响着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和道德, 也影响着双方的语言交际。中国文化崇尚群体意识, 认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 强调“公而忘私”、“大公无私”、“人人好公, 则天下太平”、“宁公而贫, 不私而富”等等, 这种独特的价值观不仅使中国人非常重视社会对个人的期待和反应, 而且还使中国人形成了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与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不同,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自由和独立, 注重个性发展, 追求个体自由和个人利益, “个人主义”是西方人最重要的、最值得肯定的价值观, 这决定了西方人在行为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正如, 英语中“I”永远是大写的一样, “个人主义”不仅被认为是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开拓进取的象征, 也被认为是“American Dream”的最好诠释。
(2) 历史文化传统差异。虽然许多英汉词语的字面意思相近或相同, 但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 这些词语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因而在表述时却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也极易导致文化交流的失败。例如, 中国文化体现出较强的回头看的特点, 中国文化在时间取向上一般体现出崇尚传统、注重历史的过去时间, 如汉语中“前所未有”、“前无古人”中的“前”指的是过去的时间, 而“后无来者”、“后人”中的“后”则是指将来的时间;与汉语表达截然不同的是西方文化更为关注未来, 在时间取向上多为将来时, 英语“from that day forward” (从那天以后) 中的“forward”指的是未来的时间, “a while back” (一会儿之前) 中的“back”则指的是过去的时间。此外, 由于中西方时空观的不同, 英汉词语在表现先后时间顺序时也有所不同, 这种先后顺序在英汉状语的语序上能够得到验证:汉语以人的生存活动方式为出发点, 其状语语序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方式状语和动词, 这种以时间为先导的逆时性、线性延伸式时空观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有现象;而英语以人与自然抗争的活动方式为出发点, 其状语的语序为动词、方式状语、地点状语和时间状语, 这种以空间为先导的顺时性、线性延伸式时空观是西方文化中的独特特征。 (万明莉, 2008)
(3) 自然环境差异。不同的自然环境对各民族语言词汇意义选择起着一定的影响, 生活习俗和风土民情的差异对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地理环境、气候差异等也会影响人们对词汇含义的理解, 如在英语中“西风”象征着温和、春天, 预示着万物复苏, 因而, 英国诗人雪莱在作品《西风颂》中以浪漫高雅的格调高度赞颂了带给人希望和力量的“west wind”;但在汉语中西风有着寒冷、秋天的意味, 带给人的是凄凉、萧条之感, 如“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西风吹成今古”、“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等。究其原因, 英国地处西半球, 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春天时常刮西风;中国地处东半球, 是大陆性季风气候, 秋天、冬天常刮西北风。如由于中英两国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 当中国正处于隆冬时节, 英国则处于万物复苏的春季。
3 英汉翻译中的词语翻译策略
(1) 英汉词语差异的具体表现。第一, 词义空缺。每种语言都拥有许多独特的词汇, 例如, 汉语中就有许多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词汇, 如八卦、阴阳、中庸、太极、气功、饺子、豆腐、风水、生辰八字、赛龙舟、飞龙在天、龙凤呈祥等, 很难在英语语言中找到这些词汇的概念意义, 也很难准确翻译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同样, 英语中也有许多富有民族色彩的词汇, 这些词汇涉及英国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等, 翻译起来难度较大。此外, 民族语言中常有一些与历史传统、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相关的词汇, 这些词汇往往都有着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 如围魏救赵、破釜沉舟、十面埋伏、草木皆兵、卧薪尝胆、叶公好龙、夸父逐日、开天辟地、精卫填海等, 在英语中有“an apple of discord wool”、“much cry and little”、“A chille's heel”、“send one to Coventry”, 等等, 这些词汇反映的文化传统、神话故事等为本国人熟知, 但外国人要了解这些词汇的内涵却非常不易。
(2) 内涵意义不对应。在东西方文化中, 相同的词汇可能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 例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杜鹃”象征着悲伤、凄切、忧愁;“鹤”象征着健康长寿, 如“松鹤延年”;“蟋蟀”象征着孤独寂寞、忧伤凄凉, 杜牧、欧阳修等人常以蟋蟀表达忧伤的情感。 (雷志梅, 2009) 但是, 在西方文化中, 杜鹃、蟋蟀、鹤等都没有这些联想意义, 如英美文化中“蟋蟀”反而有着欢乐、愉快的含义。再如, 汉语文化中, 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 象征了人的高洁品行和高尚人格, 如松柏常青、青梅竹马、胸有成竹、苍松翠柏等, 而英语文化中的松、竹、梅并无这种意义。
(3) 归化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是指翻译过程中运用语用意义, 从目的语中选择与原文含义相同的词汇进行翻译, 它以尽量减少译文的异域情调为主旨, 是一种“尽量不干扰读者, 请原文作者向读者靠近”的翻译方式。 (胡美珠、肖辉, 2006) 例如, 成语“大煞风景”若译为“to kill the scenery”, 读者就无法理解成语的内涵, 因而, 应该翻译为“to be a wet blank”;“I'd rather be a headmaster in a distant uncomfortable town than be a teacher in a nice city”, 若按照字面意义翻译, 则无法准确表达句子的内涵, 因而, 可以翻译为成语“宁为鸡头, 不为凤尾”。首先, 意译法。意译法是在源语和译入语存在文化差异时, 译者舍弃原文的形象意义和字面意义, 将原文形象转换为译者熟悉的形象, 实现译文和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相一致的翻译方式。如“A lucky dog”可以译为“幸运儿”, “a top dog”可译为“最有权威的人”, “Homer sometimes nods”就可以意译为“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an eye for an eye”可以意译为“以牙还牙”, “plant dragon teeth”可意译为“挑动战争”。中国文化中的“鬼”神通广大、威力无比, 西方文化中的“鬼” (devil) 是邪恶的象征, 与中国文化中的“鬼”的寓意是完全不同的, 因而, “有钱能使鬼推磨”应译成英语应当是“Money is a good servant”或“Money makes a mare go”。
其次, 替代法。替代法是指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 用某个概念意义不同而文化意义相近的词语替代原文词语的翻译方法。如, 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可以译为“dragon”, 但两者的含义却并不相同,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也象征着权威、力量、吉祥、进取精神等, 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形如蜥蜴、身上有鳞、长有利爪与翅膀的怪兽, 它性情凶猛、残忍、暴虐。因而, “亚洲四小龙”就不能译为“the four Asian dragon”, 而应翻译为“the four Asian Tigers”。从色彩词汇上看, 不同文化价值体系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色彩有着不同的联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红色”代表着喜庆、吉祥、热烈、欢快, 如春节时人们要帖红对联、放红鞭炮, 结婚时用红盖头、帖红双喜、穿红衣服;在西方文化中, 红色寓意着流血、暴力、危险等。因而, 人们把《红楼梦》翻译成了“The Story of Stone”, 将“怡红院”翻译为“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
(3) 异化翻译策略。在英汉翻译中, 异化策略是“译者尽量不打扰原文作者, 让读者向原文或作者靠拢”的翻译策略, 异化翻译有助于保持异域情调和语言风格, 让读者了解更多的异域文化。第一, 直译法。直译法是保持原文内容与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法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 有利于拓宽读者的文化视野, 丰富英语和汉语的词汇。例如, “cowboy”可以直译为“牛仔”, “hot dog”可以译为“热狗”。第二, 音译法。在英汉翻译中, 人名、地名、特殊词汇等在本族语言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 这时可以用音译的方法。如“磕头”可以译为“kowtow”, “功夫”可以译为“kungfu”, “豆腐”可以译为“toufu”;“Sauna”可以译为“桑拿浴”, “coca kola”能译为“可口可乐”。
文化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 它们在思维方式、表达方式、语言习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 在英汉词语翻译中, 应当依照“求同存异”的原则, 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 在保留源文化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同时, 又要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 以满足译文读者的阅读需求。
参考文献
[1]胡美珠, 肖辉.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 (6) .
[2]雷志梅.词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3) .
[3]万明莉.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法探究[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
[4]王挺.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1) .
[5]谢水璎.词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11
【关键词】旅游 文化翻译 翻译能力 文化生态学
旅游翻译涉及到旅游广告翻译、旅游景点翻译、旅游公示语翻译、旅游餐饮翻译以及酒店翻译等。从表面看来,旅游翻译主要是语言的翻译,但语言和文化是一个共生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与旅游相关的翻译都蕴含有浓厚的中国历史、宗教、民俗、生活等文化,旅游翻译实质上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此外,“翻译的功能是达成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亦是如此。旅游翻译是用英语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将中国文化发扬到全世界,又能将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的翻译到中国,最终促进国际文化交流。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培养有较强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旅游翻译人才。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分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对旅游翻译的影响以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重点探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文化生态学和旅游翻译
1.文化生态学简介。生态学,隶属于生物学理论范畴,主要探讨自然界中各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是一门将语言、文化与生态学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的新兴学科。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交流与互动,共融与更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与其它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圈和文化链,每种文化都在整个人类文化圈中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作用。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提醒人类以平等、平和、平衡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保护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语言与文化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从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
2.文化生态学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生态中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的开放性也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每个文化都有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都不可能孤立与其他文化之外,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空缺都有可能造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那么,旅游翻译只注重语言和内容,而不重视文化信息的传达与互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文化链某个环节的脱节,或者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旅游翻译不仅要关照目的语文化,更要重视本土文化——源语文化——的正确传达,才有可能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才有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从而构建和谐、平等、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二、培养旅游文化翻译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共生共存,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英语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随着国际间不断增加的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旅游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深入,英语文化的传播也不断加速,从各个层面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同化非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就如同其它动植物物种一样逐渐消亡。语言乃民族之根,文化乃民族之魂,而“翻译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面对人类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地域化,面对涉外旅游的迅猛发展,如果旅游翻译工作者拥有较强的中西方文化素养,浓厚的文化生态意识,他们就会形成强烈的文化平等理念,旅游翻译就能在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的同时合理地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就能把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翻译到中国,从而实现中西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三、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中英文课程学习。在中国,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幼儿处于初学母语的阶段,不仅英语没学到什么,母语还深受干扰。之后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去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上,但由于没有真实完整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同时,由于更多时间花费到英语语言学习上,学习母语的时间相对就很少,这也就是现在大学生整体语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1)继续英语学习。“旅游专业具有涉外性、文化性的特点,本质上决定着旅游从业人员兼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对从事旅游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来从事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英语是翻译的目的语,准确、切当、自如地使用目的语取决于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旅游专业未来从事旅游翻译工作的学生应该是“英语学习不间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只有坚持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才有可能夯实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翻译能力。
(2)加强大学语文学习。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其实很多高校都在实施,但学习目标泛化,没有针对性,没有依据专业特点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实现因专业開课。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文课不仅只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行业内容,比如,有关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餐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语文的语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强化行业知识和内容,在深化行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母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无论是学生中小学英语所用的英语教材,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现代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等,几乎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等相关知识。即使是旅游专业所开设的旅游英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也很少,这直接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欠缺,从而也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在遇到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翻译内容时无法顺利地用英文表达出来。翻译,特别是旅游翻译,要实现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是翻译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1)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程。中国地域广阔,旅游发展迅猛,旅游翻译涉及面宽泛,而旅游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旅游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课要有针对性。一是地域性。旅游翻译工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地域性特征,他们有可能未来就主要在某一地域范围内从事旅游翻译,比如,主要在中国西南部、东南部或东北部;二是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考虑范畴性。在地域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体现旅游翻译的特征和需要。旅游翻译涉及更多的是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公示语、旅游餐饮、旅游酒店服务等,这是旅游翻译的几个大类,这几个大类中又有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英语类中国文化课考虑地域性和范畴性可以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中国文化的学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密切与行业需要关联,使学生能较具体较系统地通过英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信息,尤其是旅游类中国文化知识。此外,根据行业需要适当拓展西方文化知识面。旅游翻译不仅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促进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知识结构,能帮助以后从事旅游翻译的学生避免触犯文化禁区,从而能使翻译顺利进行。
(2)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程,一方面补充和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部分,夯实学生的中国文化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生态意识;另一方面,帮助旅游专业学生系统了解旅游文化信息的英文表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
3.举行旅游文化趣味活动。中英文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夯实旅游专业学生的语言功底,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训练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就是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态意识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比如“旅游文化趣味问答赛”“旅游文化翻译对接赛”“旅游文化翻译模拟赛”,使学生自己能自觉学习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般而言,旅游专业的学生相对活泼、开朗,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展现自我。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紧密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旅游文化翻译习惯,强化学生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一个“你我齐参与,不为求赢输,旨在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亲生体验,将课堂上所学的旅游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4.丰富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校园内旅游文化趣味活动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旅游专业学生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反复磨练,最终才能培养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意识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也就是说,文化翻译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绝对离不开翻译实践。作为教学单位,应拓宽旅游翻译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为旅游专业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四川某地方高校为例,“2014年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等为很多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提供的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这样大型的旅游文化翻译实践活动,无论是旅游翻译服务还是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服务,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旅游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翻译、民俗文化、旅游酒店、餐饮文化等旅游翻译信息,旅游翻译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翻译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翻译场景中体验,并得到一种历练,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堂外所拓展的知识、文化趣味活动中各种训练融合在一起,在旅游文化翻译实践中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检验,之后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文化翻译水平的目的。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文化翻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是某一种方法和途径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语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不仅需要拓展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而且需要训练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旅游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生态翻译意识内化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从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譯习惯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仕章.略论翻译与文化的关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3).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篇12
一、“黑”与“Black”在汉英互译中的文化对等与不对等
(一) “黑”与“Black”在汉英互译中的文化对等
首先, 二者都是代表悲哀、死亡、黑暗、不幸的颜色。死亡是一件令人伤心落泪的不幸的事情, 中西方都以身着黑色的服装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14世纪各地区流行的夺去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黑死病, 用black death表示;英语中in a black mood说人的精神低沉、心情不好;a black dog是用来指伤心的人。就连我们常说的black comedy (黑色喜剧) 和black humor (黑色幽默) , 也是源于black的这层含义, 它们体现出来的虽然是情节上的幽默, 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汉语里, 我们也有“乌漆麻黑”“黑不溜秋”“黑色的心情”等表达方法。
其次, “黑”的派生词在一些方面与坏的、肮脏、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汉语中, 我们说某人“一身黑汗”, 英语里则用black sweat表示。汉语里说的“黑水”和与之对应的black water, 都是指脏水或是被污染的水。汉语中类似“黑道”“黑手”“黑社会”“黑名单”等说法, 也都表达了邪恶、违法之意。最后, “Black”与“黑”都是表示暴怒、愤怒的颜色。汉语里我们说“气得脸铁青 (指黑色) ”在英语里也有相对应的表达turn black with rage。
(二) “黑”与“Black”在汉英互译中的文化不对等
“黑”与“Black”在中西文化中除了上述说的意义对等之外, 还有其意义不对等之处, 现对此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简要分析。
汉语里, 黑色在特定的时期被赋予了特殊含义, 这是一种由于历史文化原因所引起的不对等。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黑是与红相对的, “黑”被用来指反动的、反革命。所谓的“黑线”, 并不是指我们说的黑颜色的线, 而是指错误的政治纲领。另外, 在中国一定的历史时期管老百姓叫“黔首”, 这是因为古代老百姓戴黑色或青色的帻, 黔即是黑色, 因而用“黔首”代指百姓。而在英语中, black还有某种文化意义上的限定, 自从19世纪60年代, 随着美国人权运动的兴起, black取代了negro来表示黑人, 由于negro一词一直带有贬义色彩用来指黑奴、黑人, 因此用black来代替negro, 在英语中就有work like a black这一带有褒义 (或中性) 的短语来形容人们工作努力, 这与西方人的历史文化相关, black people历来都是勤奋努力工作的一个群体, 它是black词义的延伸。
二、“Black”与“黑”在汉英互译时的翻译策略
通过对“Black”与“黑”的对比分析, 我们发现, 造成其对等和不对等的原因主要是社会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方面。对此颜色词的翻译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翻译策略:
(一) 直译
所谓直译, 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之下, 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 又保持原文的结构形式, 语言流畅易懂, 行文规范的翻译方式。就黑色这一颜色词的翻译来说, 如黑白电视叫black and white television;黑板叫blackboard。又如, You Call never believe what he says;he will swear black as white, 我们可以将其直译为“你永远不要相信他, 他会把黑的说成白的”。这种译法更为形象生动, 不用解释, 我们大家也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当然, 直译不是字对字的死译, 而是按照字面翻译, 不做太多的引申和注释。比如black humor, 我们通常对其的翻译便是“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产生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 繁荣于70年代, 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但是在翻译方面没有人会对此做长篇大论的解释, 因为这个词的引申义对我们来说已经形成一种共识, 不言自明。所以类似此种情况, 我们也是采取直译的方法。
(二) 意译
与直译相对的另一种翻译方法是意译。所谓意译, 即从意义出发, 不受原文词语的限制, 不拘泥于原文句子结构, 但依然要求译文能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 做到自然流畅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在某些情况下, 为了避免直译造成的民族语言及文化的蒙蔽或不可理解性, 我们可以适当采取意译的翻译策略来弥补直译之不足及维持原作完整性。例如:
1. black sheep
直译:黑马
意译:害群之马
2. paint somebody black
直译:把某人漆成黑色
意译:说某人坏话
很显然, 上述两例中, 若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 很难将其真实内涵表达出来, 相反, 意译的策略则让人能够体会出其真实内涵。因此, 意译能不拘泥于原文字词顺序和形式, 能更加自由运用、表达更加灵活。当然, 这也并不是说, 意译可以让人为所欲为, 随便进行翻译。我们追求最切合原文的翻译, 即使是在颜色词的引申义方面也应注意这种对等。比如to look black at someone, 这时我们就知道black肯定用的是引申义, 而非原意“黑”, 这时只能采取引申义对等方面的意思, 即“怒目而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尽量地贴合原文, 而不至于瞎译乱译。
(三) 替代
替代就是用目的语中类似的词汇和结构来表达源语言中相应词语的意思。由于社会文化、民族习惯的差异, 人们对某些相同的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联想, 不同的事物也可能产生相同的联想, 这一点在颜色词的翻译上很明显。在此种情况下, 只有采取替代的策略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比如说经典的“红茶”的翻译, 译成英语就成了black tea, “红糖”是brown sugar。替代法的翻译中保留了词语基本名词的义,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文化中人们对颜色具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因而就采取了相应的替代策略, 从而达到翻译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四) 零翻译
零翻译是一种为克服语言间不可跨越的障碍, 来保证翻译的真实性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它是指并不使用译入语来翻译原语, 而是仅仅从发音而非字义上来翻译。它可以用于翻译某些人名、某个地方, 直接音译即可。比如说:David Black译成“大卫布莱克”。翻译方法保留了源语的风味, 但是我们发现这只适合某些特有人名地名的翻译, 因为它们属于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 我们在做翻译时, 应兼顾各种翻译策略的使用。先弄清楚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概念时是否存在认知上的对应, 若存在, 可采取直译或意译的翻译策略, 若不存在, 则可考虑加注、零翻译或替代等策略, 此点根据情况而定。
三、结语
颜色词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 人们对颜色词的不同感知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反过来, 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也影响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能力。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是从一个生动的层面让我们体会出了这种世界感知差异。语言的差异、文化的差异, 都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地理、思维方式等差异造成的, 但差异并不代表完全不同。人们对世界事物也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的感知能力, 重建巴别塔式的欲望让人们相信他们之间虽有差异存在, 但仍然有一种“共享知识”, 因此, 跨文化交际成为一种必然。颜色词表现出的文化独特性体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文化翻译便成为一种必要。而作为译者, 只有在深入了解英汉民族广阔的文化背景并深入掌握了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含义之后, 才能在翻译中驾轻就熟, 做出真正优质的翻译。
摘要: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作为语言重要的表现形式, 颜色词渗透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颜色词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对自然界的理解, 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和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法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黑色颜色词的差异, 分析英汉黑色颜色词的对等与不对等之处, 阐述其在英汉中的不同联想意义和文化历史根源, 继而探讨其在跨文化背景下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颜色词,黑色,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2]冯少芬.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及翻译[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不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鲁苓.视野融合——跨文化语境总的阐释与对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推荐阅读:
英汉文化差异与翻译06-01
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09-23
语言翻译与文化差异论文05-30
翻译与中西文化的差异09-24
英汉文化差异和翻译09-06
文化差异影响广告翻译09-18
商标词翻译的文化差异10-02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0-03
浅析文化差异和习语翻译08-28
英语与汉语翻译的差异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