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2024-10-13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通用12篇)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1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纽带,而语言的多样性又是交际的障碍。翻译则是破除障碍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桥梁。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实践。“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印象或艺术印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1]从张今先生对翻译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翻译的目的与意义就是促进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而且涉及两种文化。而中英历史渊源迥异,文化差异显著,给译者带来很多困惑。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最大的困难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2]故而面对这种差异下的不同翻译文本,译者应谨慎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以缩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障碍和距离,加强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以达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目的。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下,语言的背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给译者带来很多困难,也对译者的素质提出了高要求,如奈达所指出的:“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下才有意义。”[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文化。

宗教和语言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中英两国宗教信仰不同,在语言方面的表现也自然不同。佛教在中国影响深远,而基督教统治欧洲近两千年,两者对各自文学艺术乃至语言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译者只有了解了宗教文化,才能准确地传递信息。

例如: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霍克斯把“阿弥陀佛”译成“God bless my soul.”;而杨宪益夫妇则译成“Gracious Buddha”。这两种译法的差异明显,“阿弥陀佛”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头禅,却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受佛教影响至深的社会现实。杨氏夫妇的翻译忠于原文,保留了原文的宗教色彩。但是,霍克斯为了使英语读者易于接受,舍弃了原文的宗教意象,用英语国家常见的感叹词来代替。这种归化的译法迎合了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却忽略了宗教差异和异国情调。

(二)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使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同的性格气质和生活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成一体。而西方文化主源则是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回忆和启示,这种领悟也反映在语言中。如一些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只有掌握了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才能贴切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在中国家喻户晓,是智慧的象征,但西方人未必知道他。因此,翻译者需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式,该句应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 Liang the master mind.”这种译法比“Three cobblers make a Solomon.”更能体现原文的历史文化特色。

(三)习俗文化。

汉英两种文化中,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下面就寒暄方式、颜色、动物、数字四个方面谈谈汉英文化差异。

1. 颜色文化

色彩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领域,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汉语中,黄色是腐朽下流的代表,内容庸俗、有色情倾向的文学艺术作品被称为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随着网络的发展,又出现了黄色软件、黄色网站。在翻译此类“黄”时,不是用“yellow”,而是“blue”,如blue software(黄色软件),blue films(黄色影片),blue website(黄色网站)等。

2. 动物文化

在动物文化方面,有些词语虽然在汉语英语里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必须灵活处理。如“龙”与“dragon”,其表面意义都是一种想象中的爬行动物,但它的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英语中的“dragon”是“怪物、魔鬼、凶残”的象征。然而,在中国,龙代表着吉祥、如意、神圣、高贵、权利。鉴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带有龙字的汉语不能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则变成了“four Asian Tigers”。

3. 数字文化

“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 7-Eleven (连锁店) 。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理论分析

总体来说,翻译可被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派,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选用的策略基本上可以用“归化” (adaptation) 和“异化” (alienation) 两种做法来概括。这两种倾向体现了译者在处理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时所采取的不同立场。这两种翻译策略的代表人物分别是Eugene Nida(归化)和Laurence Venuti(异化)。归化翻译是“指采取民族主义中心的态度,最大限度地考虑读者的接受状况,在译文中使外语文体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4],即译者主张译文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翻译是指“在文化价值观偏离主义的压力下,译者在译文中保留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国境”[4],即译者认为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情调。

四、不同种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选择

1.历史典故、习语谚语、文学作品的翻译。

历史典故、习语和文学作品是民族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承载着丰厚的积淀,鲜明地反映了各个民族迥异的历史传统、社会生活,因此这类文本的翻译重要的是如何处理不同的文化差异。归化法一般采用西方文化中熟知的形象替换此类文本中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形象,但这种译法抹杀了文本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精华。所以对于此类文本,一般采用异化或异化加解释。

如汉语中著名的“纸老虎”一词是毛泽东在我国解放战争中的独创,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色,被直译为“paper tiger”,西方读者看起来不但深明其意,而且觉得很传神,现已作为正式的英语用词。当然,异化法翻译中最理想的状况是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完全一致,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在汉语中就有“眼不见,心不烦”,而“公事公办”在英语中有“Business is business.”与之相对应。

异化翻译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其用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翻译是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进行转换,势必出现源语言直译到目的语后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这在历史典故的翻译中更为常见。为了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又不产生交流障碍,对此类文本我们一般采用异化加解释。如“东施效颦”,译成“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just like 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 Shi to make herself all the uglier”。

2.新闻和广告的翻译。

新闻、广告和其它一些实用文体的翻译,一般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较多地采用归化策略,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下面两则标题:

Bush daughters reach legal age to drink布什双娇初长成酒巷从此任纵横

Singaporean star Gives Part of Liver to Save Dying Lover若为爱情故肝脏也可抛———狮城上演感人生死恋

第一个标题说的是,布什的一对孪生女儿经常因未成年酗酒而被媒体曝光,现在她俩终于到达了法定饮酒年龄,从此可以开怀痛饮了。另一个说的是,一位新加坡明星为救情侣而捐出部分肝脏。两则标题的译文都采用归化策略并套用了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如“The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 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 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归化法、仿拟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通过归化策略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的完美性, 既通俗易懂又能激发读者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直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 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五、结语

文化差异要求译者必须是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要能在理解译文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处理文化差异。而归化和异化策略在处理文化差异时是各有所长的,不能单纯地评判某种策略是优是劣。译者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摘要:翻译是交际的桥梁, 而文化差异则是翻译和交际的障碍。本文首先从宗教、历史、习俗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然后阐述了处理文化差异常用的理论策略, 再以实例具体探讨了面对不同的文本应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影响,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张今.文学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 1984, (1) .

[3]Nida, 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4][5]林燕.论归化和异化策略在英语隐喻汉译中的使用[A].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2

商标的文化特征与翻译策略

商标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地域、民族风俗、美学特征,因而中外商标翻译除了必须遵循两种语言的.翻译原则和规律外,还应注重研究与两种语言相关的文化因素,特别是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因素,恰当采取音译法、直译法、音意合璧法、谐音取意法等翻译方法.

作 者:吕晔 LV Ye 作者单位:淮阴商业学校,教务科,江苏,淮安,223001刊 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EIENCES EDITION)年,卷(期):27(2)分类号:G0关键词:商标翻译 文化特征 翻译策略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3

【关键词】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 翻译 选择

一、引言

意译与直译的对立一直是翻译研究的中心,学者们虽措词不同,实质上并无太大差别。翻译的合理程度取决于原文与译文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对等,然而由于语言与文化等差异,即使在语言层面最接近原文的译文也可能造成无效沟通。因而Nida提出评估翻译的新标准和动态对等理论。动态对等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原文读者的效果一致。换言之,译者帮助读者跨越文化等障碍,使其能够如原文读者般理解、鉴赏及回应原文。与动态对等相对的形式对等注重字面和语义上的忠实。他们处于翻译策略天平的两端。

二、动态与形式对等的选择原则

翻译是个选择的过程,译者在动态与形式对等的天平两端与其之间的范围做抉择时,应遵守以下三原则。

1.若直译能有效传达信息,则无需采用动态对等。由于后者需对原文做相应改变,过多使用可能造成译文面目全非,致使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均难以接受。

2.若直译可能引起原意扭曲,导致理解困难,译者有义务使用动态对等以传达原文所蕴含信息。其使用主要基于以下两种原因:

(1)文化差异给译者和读者带来巨大挑战,历史、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差异引起词汇空缺。

(2)中英文语言差异大,属于不同语系,在语音、句法、语义等因素上有巨大差别,此时译者可使用动态对等搭起词汇与文化空缺的桥梁。

3.若文化扮演重要角色,应尽量采取直译。一定程度上,动态对等牺牲文化的传输以换取译文的可读性与可理解性。其应用时常意味着用目标语中的某个词或概念取而代之。语言作为文化之载体,原文的调整必定导致文化流失。

三、实例论证

上诉原则通过以下三个例子进行论证。以下该段文字出自赵元任先生的《施氏食狮史》。

例1原文: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例1译文:

Songster Smith of the stone cell,savoring swine,swore to sup on seven swine.Sometimes Smith,striding to the city,saw some swine.At seven,seven swine scampered to the city.Smith serendipitously saw the seven swine,so Smith sent shafts to slay the seven swine.Smith snatched the seven swine stiffs,and sped to his stone cell.Smiths stone cell seeming slippery,Smith said to his servant to sweep the stone cell.The stone cell swept,Smith set to swallowing the seven swine.Straightaway Smith sensed,sadly,the seven swine stiffs were simply seven stone swine stiffs.Seek to solve such a story!

原文每部分以S音开头,由于原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直译必然失去原来的音效,将一段顺口溜变成一段令人费解的文字,此时动态对等为最佳选择。乍看之下,原文有多处被更改。姓氏施被Smith代替,狮子译为Swine,十改为七等。从语义角度,译文与原文相差甚远,此举是否恰当?此案例中,何种姓氏,何种动物,数量多少都无关紧要,真正重要的是译文读者能否以原文读者回应原文的方式回应译文,或许惟有采取动态对等才能保留这段文字顺口溜的性质极其效果。

语言的重点有时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其表达方式。直译有时可导致译文不符语言习惯或不自然,例2用来说明此种情况的解决方式。

例2原文:

我们诚挚邀请您参观我司,您在中国期间产生费用将有我司承担。敢问何时来中国?准备耽搁多久?乞告知,以便提前安排相关事宜。您若不嫌粗茶淡饭,在此特邀您光临鄙人寒舍。

例2译文:

You are cordially invited to visit your company.Your expense in China will be covered by us.Please let us know when we might expect you and how long you could stay so that we can make the arrangement in advance.If you do not mind plain food,Id like to have the honor to invite you to my house.

显然该译文使用动态对等,原文是一封典型的中文邀请函,信中有若干自谦用于,例如使用乞、寒舍、耽搁、鄙人等表达敬意之情。自谦是抬举他人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对礼貌却有不同表达方式。若采取直译,此封得体的邀请函可能因语言和文化差异而不被译文读者所欣赏。译文中,乞淡化为请,寒舍仅译为家,耽搁译为住等。从语义角度,译文与原文稍有所出入,但从功能角度,或者这已经是让收信人做出邀请人所希望的回应的最佳方式。此类情况下,动态对等可弥补文化与语言的鸿沟。

例3来自圣经旧约民数记18章19节。所示英文选自广泛使用的新国际版,中文译本1来自最佳译本和合本,它由英文版结合最为前卫的希伯来文译本翻译而来。由于旧约最初由希伯来文翻译而来,因此无论英文版或中文版皆为译本。中文译文2用于参照与比较。

例3英文译文1(新国际版):

Whatever is set aside from the holy offerings the Israelites present to the Lord I give to you and your sons and daughters as your regular share.It is an everlasting covenant of salt before the Lord for both you and your offspring.

例3中文译文1(和合本圣):

凡以色列人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分,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盐约(不废坏的意思)。

例3中文译文2(对比版):

凡以色列人献给耶和华圣物中的举祭,我都赐给你和你的儿女,当作永得的分,这是给你和你的后裔,在耶和华面前作为永远的盟约。

中文译文1与译文2仅一字之差,译文1为盐约,译文2为盟约。译文1中的盐约一词与英文版的convent of salt较为对应,字面上都保留盐字。在希伯来文中该词为,指永恒约定。译文1为直译,用括号的形式做出注释,参照版本译文2使用动态对等,用一个中文中大家都较为熟悉的词汇盟约一词替换之。使用动态对等的方式忽略盐字以增强其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此译法在此是否恰当?这取决于该词是否在该语境中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鉴于盐字在希伯来文中丰富的象征意义,无论在新国际版或和合本中都被保留。盐(希伯来文“”)在圣经中提到三十余次。旧约时代,它因为稀缺而珍贵,象征了上帝与以色列民之间的关系,蕴含纯净、委身、顺服等属灵意义。当祭司向上帝献祭时,会在祭物中加入盐,盐约意味着绝对忠诚于对方。基于盐文化的重要性,它需要在译文中体现并被读者了解,因此动态对等在此并不适用。

译者往往面临着形式与动态对等的困难抉择,动态对等策略虽在特定情况下可解决语言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翻译难题,但绝不可滥用,译者须持谨慎态度,做到有据可依。本文提出了主要的选择原则,利用三个例子阐释了译者在面临两种策略的选择时如何考虑语言文化等因素做出明智抉择。

参考文献:

[1]Chan Sin-wai,David E.Pollard.An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Chinese-English,English-Chinese[M].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95.

[2]中英对照《圣经》(中文和合本,英文新国际版本)[M].南京:中国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2007.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4

一、加强文化翻译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已经迫在眉睫。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对外宣传方式之一,是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旅游翻译的原则应是介绍中国文化,吸引国际游客。然而,属于应用翻译的旅游翻译大多以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为主导理论,为了迎合目标读者,实现旅游翻译等效的文本功能,旅游资料所蕴涵的中国特色文化信息被大量删减甚至曲解,违反了旅游对外文化宣传的宗旨,不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本文试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以秦皇岛旅游资料的景点翻译为例,探析旅游对外宣传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

二、文化因素对旅游宣传资料翻译的制约

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中国旅游资料中的很多文化信息在外国游客的认知语境中是空缺的,有时甚至与其认知语境中的文化概念是相冲突的。例如,老龙头景区名称中“龙”的文化联想意义在中西游客的认知语境中截然不同,中国的龙是善的,高贵的象征,西方的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译者该如何处理这种文化冲突现象?在处理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因素时,译者往往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满足国外游客来华体验异域文化的需求,翻译时译者需要尽量保留中国旅游文化特色,采用异化的文化翻译策略。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翻译时如果一律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由于译本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多,容易造成译文的晦涩难懂、拖沓啰嗦,从而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因此,面对旅游宣传资料的文化差异,译者该如何做出抉择,作出抉择的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关联理论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理论,可以给旅游资料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从而为译者处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

三、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一)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简介

Dan.Sperber(法国认知科学家)和Deirdre.Wilson(英国语言学家)在其合著《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首次提出关联理论。Sperber和Wilson在其著作中这样阐述: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者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得到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遍的标准理解话语,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认知活动。明示就是说话人明白直接地传达自己的信息,推理就是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所说的内容,结合语境和背景知识等相关信息以及自己的认知能力,对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推断。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最佳的关联性来自最好的语境效果。听话人在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语境效果越好,所付出的努力越小,那么关联性就越强。交际的目的是以最小的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D.Wilson的学生E.A.Gutt最早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对翻译现象的解释。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认为: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交际过程,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性。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不应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

(二)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异化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者具有对其所处认知环境的认识能力,其认知语境是动态的,表现在:交际双方以一定的认知语境为背景,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新的经历添加到潜在的语境中,构成新的语境,用来处理新假设的语境实质上是旧假设的子集,其和新假设一起产生多样的语境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旅游文化专有项”时,我们应首要采用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翻译策略,即使用非标准的语言形式在目标语中保留源语文本中的某些异质性。这些异质性虽然使目标读者作出了更大的认知努力去理解译文,但同时从中获得了更大的语境效果即体会学习了中国旅游特色文化。异化翻译主要方法包括音译和直译。异化翻译即Gutt提出的直接翻译,意在努力达到原文和译文完全相似的阐释[5]。为了增加译文的关联性,译者应在音译和直译的同时加以注释或释义。例如,山海关著名景点老龙头通行的译名为“The Old Dragon’s Head”,由于在中西读者的认知语境的不同,如果用dragon来翻译中国的“龙”不但无法使外国人了解老龙头长城所具有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不可替代的军事地位,相反会使外国游客产生不好的联想意义并失去前去旅游的兴趣。因此,笔者建议将其直接翻译为:“The old Loong’s head”(龙Loong--symbol of royalty)。

(三)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归化翻译策略

黄友义教授在谈到我们怎样向外国介绍中国的文化问题时说道,“第一,要知道自己文化当中的精华是什么。第二,要了解对象国的需求,介绍本国文化的时候要了解外国人的习惯、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把自己的精华用最通俗最直接的语言、人家最容易接收的方式传达出去。”笔者认为,在中国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翻译时,既要力求通过异化翻译策略保留原汁原味的汉语文化个性,又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反映,当采用完全的异化无法使译文读者取得和原文读者一样最佳关联的理解时,译者应只保留与译文语境具有足够关联性的原文信息,采取读者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归化翻译即Gutt提出的间接翻译:译文只求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对原文的表现形式作较大的改动,只求达到译文和原文在相关的方面达到充分的相似性[5]。归化翻译策略具体包括意译、增译、减译、仿译、释义、改写等翻译方法。例如:

所谓怪楼,即奇石而异趣:暗道重门、倒行逆设、镜中结缘、歪门邪道、走投无路、扑所迷离、目不暇接;所谓奇园,移时而景殊、柳暗花明、曲径通幽、高峡悬流、湖水拍岸、芳草萋萋、七彩梦境、枫叶流丹、彩灯夜照、晶红亮绿、五色交辉。怪楼奇园以其标新立异之风采,笑迎四海嘉宾。

Peculiar Chateau smiles to welcome the tourists all over theworld,with its unconventional characteristic.It is called Peculiar Chateau because it has very strange and interesting rooms,such asthe rooms with many back doors,topsy-turvy,mirror world,deadend walk,unreal vision which are too much to see.It is called Odd Garden because people can see different views when they walk.It also has many attractive places such as omnifarious area,colorful lights in night.

原文作者大量的四字词语,工整对仗,音韵和美,使读者充分感受到景点的独特怪异。然而考虑到中英不同的思维模式及交际方略、风格及语篇风格,译者采用了释义、省略及改写的方法将原文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使译文读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了最大的语境效果。

四、结语

旅游宣传资料具有鲜明、独特、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旅游翻译是一种非常典型的

英汉文化中的空缺性及其翻译策略 篇5

英汉文化中的空缺性及其翻译策略

文化与翻译有着紧密的关系,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要让译文与原文既形似又神似.必须要求译语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再现原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深刻了解双方文化内涵、精通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空缺性角度探讨翻译策略.

作 者:骆敏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关键词:空缺性 翻译策略 英汉互译 跨文化交际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6

【关键词】文化翻译 网络流行语 翻译策略 文化涵化 文化推介

一、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苏珊·巴斯内特(Bassnett)和安德烈·勒菲弗尔(Lefevere)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当中首次指出翻译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语的文化基因达到文化共享而不仅仅是语言符号间的转换以来,国内外学者对翻译和文化的关系探究在其内容、领域、深度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斯内尔霍恩比(M. Snell-Hornby)将翻译界定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国际语境下的跨文化信息传递”。虽然学者们的研究在国别、角度、方法以及成果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其共识即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翻译涉及的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从文化翻译视阈来审视翻译活动,归根结底为传达文化信息,促进文化的交流、沟通、理解和融汇。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实力的提升、文化推介诉求的增强,中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向着深度和广度迅速递进。而互联网的运用,自媒体形式和意识的发展,使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发生着变化,新闻事件、网络评价、社交网站等使部分网络用语迅速发酵,网络流行语也顺势而生。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诞生于网络载体或主要流行于网络载体上的语言,其在经过网民的不断传播持续发酵后,可以在短时间内繁衍出各种变体和节支,并最终被主流文化吸纳同化,成为常态语或淹没在新一轮网络流行语中。本文中将以2012至2015年网络流行语排行榜中出现的网络用语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部分具有稳定性、已经达成共识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作为研究主体,试图拓展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视角,提供更多翻译策略分析和研究。

二、文化涵化和文化推介

由于翻译涉及的不仅仅是两种语言,更是其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文化涵化的现象。《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一书中将“涵化”定义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影响、发生变迁的过程。文化涵化的前提是“文化接触”。通过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使接触的双方都发生一定的变化。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实现文化的推介。在翻译的过程中,译本以文化的“他者”存在,既可以是审美文化的喻体,也可以作为一种文化理想来追求。译者在基于自我的文化先结构的基础上,建构自我的文化想象,以文化传真或文化折射为文化预设,选择翻译策略。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往往会在翻译策略中寄托自己对文化的想象。正是在这种想象之中,翻译完成了对新秩序的构想和新文化的移植。翻译活动在历经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克服不同民族语言的误解和误释中实现文化的认同。而网络流行语作为时代发展和实时事件的催生物和语言载体,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特征。其所折射出来的众生百态正是经济文化现象的典型凝练和浓缩。网络流行语很大一部分源自于新闻事件,如“有钱任性”,“中国式XXX”等,折射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的特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情势,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预设译文读者的审美和文化结构。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中,要尽可能的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对于一些文化空白词,则可以采用加注,加释的方式进行翻译。2015年7月湖南卫视《花千骨》剧的热播,使“玛丽苏”一词被网民频繁引用,但是由于该词属于直接借用,对于多数受众来说,其概念存在着的缺失,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加以解注。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正确对待文化的预设、语境、合理处理好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折射。文化认同不可忽视原语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识和文化价值,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文化涵化作用,合理调整自己的文化想象,以便于文化的推介、沟通和交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三、网络语的类型分析

本文以《咬文嚼字》杂志、中美新闻网等媒体机构所提供的关于网络流行语的内容,结合百度检索,以2012至2014年的网络流行语排行(2015年选取部分)中的网络流行语进行研究,对近百条网络流行语进行筛选分析,在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学习、吸纳和借鉴的基础上,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了模糊分类。本文选取的流行语分析对象除了依据流行度(网络转发频率、纸媒的出现频率等)外,主要涉及一些目前已被主流文化所认可吸纳的,符合语法表意习惯的,较为稳定并具有文化传播和推介意义的词形、涵义及使用上有新意的词。下表中选用的是综合各个网络和媒体资源信息,相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网络流行语。

在对网络流行语分类过程中由于新闻事件和娱乐文艺等存在交互性、反映同一事件的衍生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并不存在精确的类别。总体而言,在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中,源自于新闻事件的网络用语是网络流行语的主要来源。对其贴切、干净、利落的翻译可以使文化信息得以顺畅传输,实现文化的沟通和推介作用。在翻译中对于涉及重要新闻事件和国际知名人物等原语的翻译,译者要合理利用文化预设,根据文化折射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而对于其他类型的网络流行语,如方言衍生类,由于其所固有的文化负载或文化空缺,在翻译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对上述2012至2015年的网络流行语的分类归纳和分析细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网络流行语,从文化翻译的视阈来审视,为了实现翻译的文化推介和沟通目的,在翻译过程中必然涉及文化的传真和文化的预设,对于译者而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想象以及其文化涵化的属性都决定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不能仅仅就是语言符号的,而是一个更复杂,更宽泛的一种文化活动。

基于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的缺失,外媒体也会主动创设新的词汇来描述相关的事件,如BBC创词Dama(2013年)等介绍中国的特定人群,tuhao等。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选取2012年至2015年间具有影响力和持续性,对文化推介和文化交流有影响力的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文化翻译的视角探讨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其对文化预设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四、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分析

1.归化与异化。德国语言学家斯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认为,翻译策略只有两种:译者尽量不干扰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拢;译者尽量使原作者靠近读者。基于此,韦努蒂(Venuti) 提出了翻译策略中的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归化法注重译文贴合译语的语言、文化等特征,用流畅、自然的译语去表达原作的内容,尽可能的贴近译语读者的接受和审美习惯。而异化法则尽可能的保留原作的语言文化等特征,使译语读者如身处异国环境,颇有陌生感,体现的是“译语文化‘屈从原著文化的现象。”。在针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归化和异化都是为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为了实现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解读,因此对于那些具有文化承载意义或文化空缺现象,体现鲜明文化特色的网络流行语可以采用异化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方言类,网民自创类网络流行语等),如:“不差钱”比较认可的翻译为“Money is not a big deal.”较好的体现了方言中对金钱的态度。在此过程中也用加注、加译等方式来提高对原文的理解度,以保留网络流行语中的鲜明的文化特色。

对于那些存在较为明显的文化差异的词汇,包括在文化习惯、接受程度、审美范畴等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不同民族文化翻译中,如果直接照搬翻译,可能会导致误解和误读。因此可以尽可能的采用归化法。例如“高富帅&白富美”(2012年4-6月流行)的翻译,相比较于“The tall, rich and handsome men”这个译文来说,译语读者可能更容易接受“Golden bachelor”,或 “gorgeous and wealthy men”这样的译文。其在创设文化想象空间的同时,能够保留源语中的特定人物的期待。在大多白人说英语民族中,“白”并非代表美,而小麦色才被认为是健康的肤色,因此,“白富美”如译为“white, wealthy and beautiful women”不如译作“ladies from a decent family, who are fair-skinned and attractive”更符合英语民族对“女神”的普遍心理期待。为了实现文化的认同,在针对存在显著文化意象差异两种民族语言的翻译过程中,采用归化法可以更好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并避免不必要的误读、误释和误译,使网络流行语能够得更好的利用。

2.功能对等和语用对等。在论及“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时,奈达(Nida)强调“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注重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要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对信息的接受和吸纳,语用对等(Pragmatic Equivalence)也必须得以忠实的体现。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民群体标识的交际用语,渗透着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新生代网民追求新异性的特点,为了以经济省时省力的方式实现沟通和交流寒暄等功能,常常会创设一些特殊的日常交际用语。如“呵呵,点赞,拉仇恨,虐死”等。有时为了实现情感宣泄,会采用戏谑、夸张等语言来表达群体的无奈、愤怒等心理诉求。对于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在追求词汇意义上的对等,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的基础上,更要充分考虑文化语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交际语的跨文化交际目的,同时注重原语和译语的使用的语境、实现语际和语用的对等。例如针对具有多重语用内涵的“呵呵”的翻译,基本采用“LOL”(大笑),该词在英文中同样具有语焉不详但涵义丰富的特征,可以在不同的语境、各种场合、针对异同的对象来使用。对于拉仇恨可译为 “courting envy”,“虐死”译文“kill you”等都实现了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3.忠实于原文与创造性叛逆。在翻译活动中,译者采用的是忠实于原文的策略还是进行创造性的叛逆也一直是翻译界普遍存在争议的内容。从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忠实和通顺”到钱钟书的“化境说”强调对原文的忠实,到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皮卡的 “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忠实和叛逆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在翻译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译者既可以采用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策略也可能涉及创造性叛逆。对于语言表达较严谨规范的新闻报导类网络流行语,译者应尊重原语中的语言文化信息,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语内容。如2014年3月底文章出轨事件中的“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BBC的译文为:“Being in love is easy, being married is not. It is to be cherished.”译语与原语无论在语言、结构还是风格等方面都再现了原语,干净利落,句式结构紧凑,译笔庄重,不失为较为优秀的译文。

同样在2012年的新闻当记者采访一位市民关于对油价上涨的看法是,对方回答:“我能说脏话吗?在得到否定回应时,那市民又说:“不能吗?那我无话可说了。” “No? then no comments.”“Can I spit four-letter words?”译文把原语中的市民的愤懑、不满甚或无奈较为直接的表现出来,能够在译语受众中起到较好的共鸣和文化的认同。

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中,存在着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一些纯中式表达,甚至是在中文中都不符合语法表达习惯的流行语如:“十动然拒”,“你行你上”(译语:You can you up.),“不作死就不会死”(译语:No zuo no die)等,不地道、甚至是完全不符合译语语法和表达规范的误译等经过媒体的膨胀使用和引用,竟然也得到了译语国的认可,并不断被外媒在报导中使用。类似的还有:“人山人海”“people see people mountain”,“好久不见” “long time no see”等。这些创造性语言给其他民族语“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但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在不否认网络媒介的推介作用以及译语受众的文化包容性的基础上,也充分反映出中国文化地位和文化认可度的提升。

此外,在翻译过程中还应遵循译语主动创设意识,如Dama 这个词,在目的语中已经有了主动的创设,并通过现代媒介对积极对受众进行传输和渗透,已为目的受众所接受,就采用固有性原则借译(亦可称之为回译)。

五、结语

由于网络媒介的传输性特征,网络流行语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的传播、扩展、变异和渗透,为了其更好的交际和沟通,对其翻译本身也具有更多的延展性。在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其文化的内涵,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对其他民族的想象和认同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差异性,以文化的传播和流畅的沟通以及高效的文化交际为目的,考虑读者受众的文化能力,合理实现文化的预设,从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既不拘泥于归化和异化之争,也不流于仅仅是语用和或语际的对等,更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过程。鉴于目前对网络流行语翻译的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在实践中进行翻译能力提升和理论的凝练有待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和融合。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译林出版社.2013.

[2]儒风.论语的文化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2008(5).

[3]苏珊·巴斯内特,安德烈·勒菲弗尔.文化构建:文化翻译论文集[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J].现代传媒,2011(12).

[5]宁敏,薛文.从“给力”的英译看汉语新词翻译原则[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

[6]翟蓉菲,谌莉文.中文网络流行语的分类理据和翻译策略[J].语言应用研究,2012(6).

[7]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Pinter Publisher,1990.

[8]Atan,D.Translating Cultures:An Introduction for Translators,Interpreters and Mediator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9]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本研究获得2014年度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14SJB694。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7

随着中国在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人们对生活的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对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和观念。如当下倍受青睐的绿色无污染食品、张扬自我风格的服饰和通讯产品等。另外, 曾经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奢侈物的化妆品也广泛普及。甚至它已成为中国第三大重要的消费产品。中国入世后, 大量的外国知名化妆品品牌涌入国内市场, 国内传统美容品牌也寻求国际化道路, 因此, 化妆品翻译作为应用翻译的一个分支, 变得日益重要, 同时也被认为是中西方语言和文化集中碰撞的交流之地。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化妆品文本的说服功能, 笔者将从关联理论的文化语境观入手, 探讨化妆品翻译的策略选择。

二、关联理论的文化语境观和翻译观

关联理论 (Relevance Theory) 是西方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基于Grice的关联准则 (Maximofrelevance) 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虽然不是翻译理论, 但它却能有效地阐释翻译, 指导翻译的实践。Sperber和Wilson认为, 语言的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 (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 , 而不是传统交际理论的编码—解码过程 (encoding—decoding process) 。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原则 (the principle of optimal relevance) , 即人类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 接受者 (audience) 要确定交际者 (communicator) 的交际意图, 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 (cognitive environment) 中找到对方话语 (utterance) 和语境 (context) 之间的最佳关联, 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 从而获取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 , 达到交际的目的。关联理论中的关联并不是一个绝对值, 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联性的强弱取决于认知努力和语境效果。在同等条件下, 认知努力越小, 语境效果越大, 则关联性越强。但在整个语言交际过程中, 接受者需要的并不是最大关联 (即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 , 而是最佳关联, 即接受者希望能不用花费不必要的努力便可以从中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 并据此推导出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Sperber&Wilson将其定义为“它是人们所明白的一系列能感知并推断的事实或假设构成的集合”, 一个人的总认知语境是由他的认知能力和其所处的物理环境所决定的。语境有静态和动态之分, 前者指语言前后搭配、上下文语言连贯等内在联系, 后者指交际双方生成和理解话语时拥有的社会文化知识、认知能力等情景语境对语义理解的制约和影响。后者是认知语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在涉及到翻译这一交际活动时其作用更加凸显。它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

首先把关联理论应用到翻译领域的是Sperber和Wilson的学生Gutt, 他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 并且包括两次明示—推理过程, 而指导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在翻译过程中, 原交际者和译者构成了交际的双方, 译者从原交际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出最佳关联, 通过推理形成对源语文本的理解, 此为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译者和译语接受者又构成交际的另一双方, 译者通过译语文本把自己对源语文本的理解传递给译语接受者, 从而使译语接受者能够推导出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 此为第二次明示—推理过程。正如Gutt所指出的:“成功的译文就是译者确保译文中交际者的意图和接受者的期待与原文一致。”关联理论虽然只是有关语言交际的理论, 但Gutt对翻译的解释却使人们对翻译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翻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 译者要传达的并不是源语文本的文字本身, 而是源语文本所代表的原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也就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句法与词汇层面的等同。

三、情景语境的中西方审美差异

以上简要介绍了关联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翻译观, 也指出了认知语境中情景语境这一概念。下面则先后对化妆品翻译自身特点和对化妆品翻译起深远影响的情景语境之一中西方审美差异进行探讨。

(一) 化妆品翻译

化妆品翻译是指对一切化妆品相关文本和话语的翻译, 包括品牌名称、品牌广告语、产品特性或使用说明等。事实上对于宣扬美、创造美的化妆品文本, 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认为是一种广告, 并且按照功能学派莱斯提出的目的理论划分, 是属于倡导诱发性文本。因此在翻译此类文本时, 就必须要明确文本的功能。化妆品翻译的功能首先是信息功能, 即对某一化妆品基本功能成分的描述;然后是倡导功能, 即是要诱发读者的做为, 是原文作者一直追求实现的效果 (功能) 。

在化妆品文本中, 为了激起读者的购买欲, 作者即交际者都尽可能地寻求最有效的方式吸引读者, 因为他们深知人们往往都想以最低的认知努力来实现最有效的语境效果 (即实现最佳关联) 。为了实现这一关联, 一些交际双方不言自明的信息就会被删除。然而, 在翻译过程中, 在涉及到文化情景语境时那些“不言自明的信息”处理起来就非常棘手, 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认知空缺。翻译时, 一国的化妆品推广者与另一国的读者的认知语境必然存在差异。如广告词“本是天然蓬莱草, 贵妃驻容百媚生” (贵妃玉容护肤系列本草暗疮皮肤护理系列) 的翻译, 在中国“贵妃”是美的象征, 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虽然没有人知道到底“贵妃”怎么个美法, 但是大家还是很自然地联想到高贵的气质、光洁白皙的肌肤, 而且作为化妆品的广告词, 该化妆品的功效也就不言而喻了。然而, 对于西方顾客, 无论是译成“Guifei”还是“Yang Lady”他们都很难理解, 最多知道她是中国古代一个帝王的妃子, 仅此而已。他们的联想可能就不是什么美肌了, 而是一种昂贵奢侈的东西。笔者认为根据西方人线性的思维习惯, 直接译为“milk-rosy skin”效果会更好。由此看来文化情景语境的作用不可小视。

(二) 中西方审美差异

关联理论下交际双方的情景语境包括很多方面, 在翻译这一特殊的交际过程中其又变得更加复杂。根据化妆品文本“传达美, 创造美”的特点, 笔者将分析中西方审美差异, 以对后面的翻译策略 (异化和归化) 的选择提供依据。

首先, 不同社会对美的追求是一样的, 人们都在所属社会的美的标准之上追求美。尽管审美标准不同, 但是仔细研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点, 因为很多宝贵的艺术和建筑作品就受到了全球范围的推崇和青睐。另外, 对女性美的标准也多有共通之处, 如光滑、紧致、富有弹性的肌肤, 年轻的脸庞都是千万女性共有的追求。

但是, 由于地域和历史积淀等因素的交错发展, 在很多方面审美差异还是普遍存在的, 以下将讨论中西方审美的标准差异及其在化妆品文本中的体现。

(1) 中国人的审美标准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佳人要:瓜子脸, 柳叶眉, 眼澈如一弯秋水, 樱桃小嘴, 齿洁如玉, 身材窈窕, 柔若无骨, 十指芊芊若青葱。后来还出现了肩窄为美、脚小为美等。自新中国成立以后, 人们对美有了新的认识, 自然为美, 健康为美。目前, 这一基本审美标准仍然盛行, 但也有一些更细致的标准。

a.追求白皙的肌肤

不夸张地说美白是中国女性的梦想, 素有“一白遮千丑”的说法。有些女性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不仅护肤品要具有美白功效, 连饮食、运动中也要挖掘美白功能。化妆品广告中有“美丽不只是白皙, 白皙却总是美丽。” (清妃柔白防护乳液) ;“由内到外的, 如瓷般的净白, 你不想拥有吗?” (细胞活能美白套装) 。

b.内外兼修

中国人不但注重外在美, 而且注重内在美。古代美女中就不乏才女, 如西施、貂蝉、林黛玉都不仅漂亮还精通几门才艺。另外, 年轻姑娘的纯洁也是美的重要部分。总之, 只有内外兼修才是完美的佳人。化妆品广告也常迎合了这种审美标准, 如“再现您心灵的真善美” (法国姣兰化妆品) ;“内在美, 秀发才完美” (潘婷润发精华素) ;“挥洒每一丝魅力, 凝聚每一丝自信, 关怀每一丝骄傲, 保护每一丝尊严” (桃丽丝玉兰脂) 。

(2) 西方人的审美标准

中观古代西方, 无论是古希腊, 古罗马还是中古世纪, 人们对躯体美有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女性美丽的胴体。在大量的古典绘画、建筑和雕塑作品中半裸或是全裸的人体随处可见。西方人对美人的标准可以概括为:a.性感:柔顺的头发, 丰厚的双唇, 圆润的肩部和手臂, 结实的腹部, 细腰丰臀等。b.局部纤细, 小巧有型的鼻子, 立体的脸部线条, 紧致的小腿等。具体来说:

a.性感诱惑为美

让顾客看上去性感是诸多产品的卖点, 西方人从不疲于对性感美的追求。如:“SEXIFY YOUR LOOK” (Christian Dior’SpaPedieure) ;“SO RICH, SO CREAMY, IT HUGO YOUR LIPS” (L’OREAL, NEW COLOUR RICHE.RICH CREAMY LIPCOLOUR) 。

b.张扬个性为美

另外一个重要的审美标准就是个性美, 它与西方人爱好自我表达、自我展示, 推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念息息相关。如“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fearless.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you.”AMERICAN ORIGINAL (A FRAGRANCE FOR WOMEN FROM STETSO) ;“BARELY MAKEUP, SHEERLY YOU!!”Introducing New CG SMOOTHERS SPE15 TINTED MOISTURIZER。

c.健康为美

西方崇尚自然, 喜爱户外运动, 追求健康。不但肤色偏爱小麦色, 而且体型也讲究力量和匀称。在化妆品广告中也常常发现:“Hold that sets you free.For hair so healthy it shines” (PANTENE PRO-V Flexible Hold Hairspray with E-lastesse) ;“Jour+NEW HYPO-ALLERGENIC BAY CARE TO KEEP YOUR SKIN RADIANT AND HEALTHY” (Jour+the new day cream from ROC) 。

四、由认知语境差异看翻译策略选择

以上说的中西审美差异仅仅是中西文化的冰山一角, 但却是化妆品翻译过程中认知语境至关重要的一环。在处理文化差异过程中, 一般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要求保留原文化的风味, 满足目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好奇和探知欲。而“归化”是以目标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策略, 强调译文的易懂性, 可接受性, 尤其是用目标语的文化来解释源语文化。“归化”和“异化”是两种文化翻译策略, 很多学者将它们想象成对立的两面, 非要争个主次, 以下笔者将从品牌翻译和广告词翻译两方面来分析这两种翻译策略的取舍。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标识,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因此化妆品品牌或商品名的翻译是产品营销的关键。关联理论认为品牌翻译强调找出最佳关联, 即从源语文本的明示交际行为推理得出商品推广者的意图, 再由译者在目标语消费者的认知环境中将此意图明示给目标语消费者, 进而产生语境效果, 引发购物行为。就以日常洗浴用品的一大品牌“飘柔”为例。这个品牌下面有一系列的洗发护发产品, 它们的卖点是秀发柔顺、光泽, 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事实上该品牌在最早投放的美国市场英文名字叫“Rejoice”, 它是一个动词, 意为:feel or show great joy, 无论在词性还是在语义本身都符合前一部分所描述的西方人独立、表现自我、强调自我感受的性格和讲求个性的审美观念。如果采用“异化”手段, 把消费者推向厂家, 将此品牌汉译为“欢喜”或者是“高兴”, 实在难以激发中国女性的购买欲, 甚至让人觉得这个牌子有些俗套。而译为“飘柔”, 蕴含了秀发乌黑、柔顺、丝绸般质感的意向, 符合中国女性的含蓄美和对乌黑柔顺秀发的渴求, 产品的功能和卖点不言而喻。消费者甚至觉得买了这个产品自己的头发也会有“飘柔”的感觉, 也会成为拥有柔顺秀发的淑女。显然, 在这里译者采用“归化”的策略, 让品牌与消费者的共有认知语境最大化, 从而实现了最佳关联。

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国际间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 西方的很多审美标准渐渐为中国人接受, 如健康、个性为美, 甚至性感野性为美。其实, 潜意识里中国人有些许的崇洋媚外, 认为在西方流行的就是好的。这就要求译者适当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猎奇和追求潮流的心理。

如一则英文唇彩广告:

Dior Addict ultra-gloss reflect

Addict to brilliance

Addict to vibrant color

Addict to new sensations

Ultra-reflective shine, extreme volume

Extreme volume for ultra-sexy lips, an incredible volume effect:hyaluronic spheres integrated in the formula swell instantaneously upon application, for ultra-sexy re-plumped lips at any time.

中文译本为:

迪奥闪烁魅惑唇膏

极致炫亮

炫动色彩

轻盈愉悦

镜面反光璀璨光彩

营造晶莹珍珠光泽, 随着光线幻化出立体闪亮效果, 时刻保持性感丰盈双唇

以上广告是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迪奥———新推出的一款名为“Dior Addict”的唇彩的广告。广告中商家想要传达演绎一种迷幻、致命的诱惑, 暗示该唇彩能帮助顾客营造性感双唇。按照关联理论, 交际者在明示过程中传达意图, 而消费者阅读广告则是一种潜在的推理行为, 要看能否实现最佳关联就是要看双方的认知语境是否能帮助达成最佳语境效果。前面已经提到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出现了西化, 也追求性感,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商家共有部分的认知环境。此时明智的译者需要首先从源语文本交际者的明示行为中找出最佳关联, 然后采用“异化”的策略直接将交际者的意图传达至目标语观众。目标语观众则因共有的那部分认知环境 (对美的认识) 而花适当的努力顺利产生语境效果, 接受到交际者的意图。

在这里我们需要仔细分析“addict”一词。根据朗文字典的解释, 它是一个名词, 意为“person who is unable to stop taking drugs, alcohol, etc.or person who is strongly interested in something”。译者不可能直接将它译作“吸毒的人”或是“沉迷的人”, 而是要在第一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读者推理出品牌商家的意图, 即营造一种浓烈的迷幻氛围, 让读者心动, 忍不住尝试。然后, 在第二个明示—推理过程中扮演交际者明示意图。在传达 (明示) 意图中, 如果迎合中国传统保守的审美, 采用“归化”策略翻译为“魅力”或是“吸引力”则使源语交际者强调的那种氛围荡然无存, 导致交际失败;这里用“魅惑”则成功地实现了双赢, 一方面, 源语交际者的意图得意准确传达。另一方面, 读者 (消费者) 的猎奇心理和期待得到了极大满足。

五、结语

最后, 虽然笔者列出的例子十分有限, 但是我们不难得出在化妆品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都是必要的。有时候单独使用二者之一更好, 有时候则是两者结合更为妥当。一定要将两者争出高下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呈现能实现预期效果的译文才是最重要的。

摘要: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是一种包含示意和推理两方面的认知过程, 接受者根据交际者的示意行为, 结合语境假设, 求得语境效果而获取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虽然该理论是基于认知科学而不是针对翻译提出的, 但是对翻译具有很大的解释力。本文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化妆品翻译, 并将最佳关联作为化妆品翻译的最终目标。在关联理论指导下把化妆品翻译看作是一个交际过程, 译者应充分考虑译语环境下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及不同的文化背景, 视具体情况采用顺应译文规约的归化和保留原文特色的异化策略, 以帮助化妆品消费者找到原文与译文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从而最终实现译文说服顾客购买的功能。

关键词:关联理论,文化语境,化妆品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论广告用语中的语用预设.外国语, 1998, (5) :54-57.

[2]郑玉琪, 郭艳红.浅谈英文化妆品说明书之美学翻译.中国翻译, 2005, (2) :8-12.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丁枫.西方省美观源流.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2.

[5]何自然, 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6]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 1998, (2) :12-18.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8

1 翻译活动与翻译策略

翻译活动由来已久, 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而产生并发展着。在这里, 我们不必探讨它的历史, 但从翻译的理论研究上纵览人们对翻译活动的几个阶段的认识。第一个阶段是从翻译功能的角度对翻译活动进行各种比喻性的描述;第二个阶段是在语言学发展的基础上, 对翻译涉及到的两种语言形式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的“等值”转换的认识与研究;第三个阶段是从语言的层面跨越到了文化的层面。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 可以说学者们对于翻译活动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以纽马克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翻译不过是把一种文本的意义按作者的意图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文本” (转引自孙岳, 2006) 。这些语言学家对于翻译的研究尚处在对文本分析的层面上, 而以勒弗维尔为代表的理论学家提出了“文化转向”概念, 他们认为任何文学都会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因此对它的解读和接受必然受到一系列相关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这个角度看, 必须把翻译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研究。因此, 作为从事这项活动的译者, 必须认识到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译者不仅仅要处理好语言层面, 包括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的转换, 还必须深入探究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 处理好语言文化因素分别在原作和译作中的作用和两种语言文化的相关性。

对于如何做好翻译, 国内外学者们在翻译策略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早在佛经翻译最为昌盛的中国汉代就出现了“文丽”和“质直”之争, 这是最早反映直译和意译之争的说法。后来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 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明确提出直译并主张翻译要保持原作的风姿, 尽可能保有原作的洋气, 另有一批学者提出意译并反对直译的“以词害意”和语言“诘屈聱牙”。当代译界以归化和异化之争为主。支持归化的学者主张发挥译语的优势而支持异化的学者则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有度的再创作”, 它不能离开原作。从“文”、“质”之争到“直译”、“意译”之争, 再到今天的“归化”、“异化”之争, 这反映了中国译界学者研究翻译策略的三个阶段。从本质上来说, 这三个阶段的研究话题是一样的, 即翻译究竟是要向源语文本靠拢还是向译入语文本靠拢。

通过文献回顾, 可以看出学者们多从整体理论的角度探讨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很少涉及到实际语用的层面。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 对其策略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对跨文化交流目的探讨和对两种语言文化具体差异的探讨。不同时代背景可能决定跨文化交流目的的不同。比如说20世纪初, 处于危难中的中国急需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和科技, 因此, 翻译以归化为主。到了世纪末, 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了世界, 中国国力增强的同时, 文化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和平时期翻译的任务倾向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 这一时期的翻译倾向于异化。可见, 单纯从文本的角度分析归化还是异化是不够全面的。

2 文化差异探究与翻译策略

王佐良先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掌握语言。” (转引王致华, 2009)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来看, 无数事实证明, 文化具有社会、语言、民族和地区属性。译者一方面要处理好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 另一方面还要充当文化大使, 在文化比较中发现文化之间的差异, 并找到文化交流的可行性手段。整体而言, 在文化与文化之间, 对翻译影响比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化;二是宗教文化;三是民俗文化。

2.1 语言文化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从符号学角度对语言进行了阐释, 他认为语言具有社会性、符号性、规约性和任意性。正是符号系统这些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一种语言符号不能随便被另外一种语言符号取代。比如说, 中西方由于说话习惯的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语言文化。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两个主体, 欲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就必须在理解对方语言文化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交流策略, 否则就有可能闹笑话。如:有一人欲招待其外国朋友吃饭, 随向其发出邀请, 说:“某某时间, 某某地点, 我请你吃个便饭”。对方欣然接受。到了赴约时间, 改外国朋友如约来到, 看到满满一桌子的饭菜, 一脸惊喜地对其中国朋友用中文说:“这哪里是便饭嘛, 这简直就是大便饭嘛”。对方哑然。在此场景中, 很显然该外国朋友并不知道中国人常说“便饭”或“家常便饭”, 但从来不说“大便饭”。而且在这种场合“大便”是一个非常忌讳谈起的代表污秽的概念词。再如:某工程师邀请其外国朋友到家里吃饭, 外国人进门后见到了工程师的妻子, 随口说了一句:“Your wife looks so beautiful today”。工程师回应说:“Where?Where?” (哪里, 哪里) 。外国朋友感到很奇怪, 就说:“Everywhere”。很明显双方在交流中出现了严重的误解。其实当外国朋友在发表赞美之词的时候, 工程师只需要说一声“Thank you”就可以了。“where, where”是一种表达谦虚的中国式的思维方式。可见, 由于语言文化存在差异, 两种语言符号体系在语用方面有时对等, 有时部分对等, 有时又完全不对等。对译者而言适当的翻译策略则显得尤为重要。

2.2 宗教文化方面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宗教文化是对人类和社会影响最深最广的一种文化形态, 它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哲学、文学艺术, 而且还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西方, 基督教作为主要的宗教力量, 几乎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可以说, 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无法离开基督教对他的影响。在文学领域, 很多西方作品都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文化, 例如米尔顿的《失乐园》, 但丁的《神曲》等等。从作品的人物命名到数字表达, 再到典故习语的引用等等, 无不需要读者去挖掘其背后的宗教文化内涵。作为译者, 读懂原语言文字背后的宗教文化内涵以及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将其在译语文本中呈现则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两个例子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例1:He is the seventh son of a seventh son in the family.

译者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 首先要深入理解数字7的宗教文化内涵。在《圣经》中, 很多故事都与“7”有关, 如上帝用7天创造了世界, 神有七大圣礼等。这说明“7”体现了某方面的重要性。理解到这一点, 如果将这句话直译成“他是这个家族里第七个儿子的第七个儿子”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会将数字“7”的文化内涵丧失殆尽。为弥补这一遗憾, 译者可以采用加注的方式将“7”所表达的重要性做一补充。

例2: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

这是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课中的一句话。如果读者不知道宗教文化中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法, 就会很容易将这句话直译, 以至于让读者不知所云。其实, 英语中的“creation”常指“上帝”, “clay”指“上帝创造的人”。译者在处理这样的附加于词汇之外的宗教涵义时, 正确地选择翻译策略, 显得尤为重要。为免于译语读者误解, 起到更好的交流作用, 译者最好是将其意译为“当一名教师意味着成为创造的见证人, 他目睹人体开始了呼吸, 开始了生命”。

2.3 民俗文化方面

“民俗文化, 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 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赖以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 (姜智慧, 2010)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 在语言方面则体现出民俗文化词的独有性。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的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技术手段, 恰当地处理好民俗文化词的翻译, 是跨文化交流能够成功进行的关键。如中国民俗文化中的“土地庙”, “粽子”, “中山装”, “窝窝头”以及美国民俗文化中的“Dutch treat”, “halfway house”, “Dutch uncle”, “American dream”等。这些词汇带有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如果将“土地庙”译为“church”, 肯定会让外国读者感到费解, 因为两个词汇所指具体实物的差别太大。同样, 若将“Dutch treat”直译为“AA制”, 又会让读者失去了解“Dutch”一词在美国民俗文化中的内涵的机会。因此, 译者在翻译中一方面要考虑保有原有文化特色, 另一方面还要照顾译语读者的理解能力。如果译者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则有可能丧失民族特色从而失去文化传播与平等交流的机会;如果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译语读者则有可能用本民族文化理解异国文化, 从而造成误解。因此, 要促成跨文化交流, 译者需根据交流的意义与目的在不同的翻译策略间进行选择, 对于文化的呈现要做出相应的取舍。

3 结束语

翻译策略的选择是一个纠结复杂的过程。再完美的译文也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原文。优秀的译者总是在两种矛盾的翻译策略之间进行选择。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和文化差异是直接影响这一选择的两个方面。综上研究可以看出, 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多在于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不一致。在这种客观性的差异影响下, 译者的主观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将成为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在不造成跨文化交流误解的情况下, 当源语言的表达能力强时, 译者多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反之, 译者则多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多由主观因素造成。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欲使译入语读者不因为本民族的宗教文化而误解源语宗教文化并使读者能够广泛了解源语宗教文化, 译者多采用直译加注的翻译策略;民俗文化多反映本民族的地方特色, 有着很强的地域性, 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体现出一定的客观性。但这一客观性不同于语言文化方面所表现出的客观性, 因民俗文化差异体现在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异性远远大于共性, 也正是这一原因, 跨文化交流下, 译者会更多考虑用异化的翻译策略将异域民俗文化介绍到译入语文化中。由此可见, 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根本出发点, 而两种文化之间的异性和共性是译者主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当两种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异性时, 译者倾向于异化的翻译策略, 当两种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共性时, 译者的自身语言能力将成为影响翻译策略的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2]姜智慧.从异化视角看民俗文化的传播[J].中国科技翻译, 2010 (2) .

[3]刘琪.翻译与跨文化交际初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 (6) .

[4]孙岳.翻译活动是如何进行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S3) .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9

电影片名是承载和传递影片及其相关信息的主要载体, 精彩的电影片名能让潜在的观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关影片的最大信息量, 以达到激发观众欣赏欲望的目的。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 重点论证了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 需要根据中英国家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特点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名。译名一旦产生, 就要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适应性方面的考验, 最终完成“汰弱留强”、“适者生存”的过程。

二、生态翻译学理论

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是近年由国内知名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胡庚申在2009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 “生态翻译学实际上是翻译者针对所要翻译语言的具体生态环境所进行的整体性互动研究” (胡庚申, 2009:48) , 而在对生态环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又需要注意不同的要素。“原文、原语、译语系统, 是连接译文生存状态与翻译者这两者的总体环境, 它们既是翻译者适应性选择与多维度适应的前提与依据, 同时也是制约翻译者优化选择与最佳适应的重要因素” (胡庚申, 2004:40) 。也就是说, 完整的“原文、译者、译文”体系是翻译生态学的重中之重。如果从译者的主体性来考察, 其多维度的选择与适应是产生译文的具体方法, 因而, 如果通过生态翻译学来考察, 翻译过程实际上是译者选择与译者适应这两者的一种循环交替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需要从文化维度、交际维度、语言维度这三维入手, 保证译文多维转化, 因而, 翻译原则就被定义成“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与选择性适应” (胡庚申, 2008) 。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策略选择

生态翻译学融合性视角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关照在于将原语、译语、译者、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 需要根据中英国家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特点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名。译名一旦产生, 就要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适应性方面的考验, 最终完成“汰弱留强”、“适者生存”的过程, 成功的译名就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固定下来的译名。一般来说, 直译、音译、意译以及另译等是译者翻译电影片名时常选择的策略。

(一) 直译

直译的具体定义是, 在符合不同语言文法、语法的情况下, 满足保留语言共性这一前提, 既能够与原文形式高度对应, 同时又保留了原文的内容与思想。直译是最为有效、简单的翻译方法, 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传递原文包含的信息。

英片中译方面, Dance with Wolves《与狼共舞》, Unforgiven《不可饶恕》, Out of Africa《走出非洲》, The First Blood《第一滴血》, A Walk in the Cloud《云中漫步》, Love story《爱情故事》, Fahrenheit 9/11《华氏9l1》,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等都是采用直译方法翻译的佳作。

中片英译方面也有许多采用直译法翻译的电影片名, 如:《红高梁》译为Red Sorghum, 《蓝风筝》译为The Blue Kite, 《盲井》译为Blind Shaft, 《孔子》译为Confucius, 《夜宴》译为The Banquet, 《秋天的童话》译为An Autumn's Tale, 《英雄》译为Hero, 《渔光曲》译为Song of the Fishermen, 《青春之歌》译为Song of Youth。

(二) 音译

音译的具体定义是, 按照原语中名称的实际发音, 寻找与其发音接近的目的语词汇, 在保证不引起联想错误, 不违反语言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翻译的一种方法。音译法适用于以故事发生的地点、主人公名字或其他专有名称作为电影片名的翻译。

电影Avatar在中国上映时就音译为《阿凡达》。Avatar取材印度神话, 在印度教中, Avatar特指主神下凡化作人形或者兽形的状态。译名“阿凡达”就蕴含“下凡”、“凡身”和由天上“抵达”人间的意思, 与影片的主题刚好吻合。它短小精悍、新颖独特, 保持了原片名的原汁原味及异域色彩, 虽然让人看了片名不知所云, 但反而激发了人们走进电影院的好奇心。事实证明, 译名《阿凡达》对影片成功进入中国市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深受广大观众追捧。此外, 不少优秀的英文电影也采用了音译策略, 如:Troy《特洛伊》, Tess《苔丝》, Jane Eyre《简爱》, 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 Munich《慕尼黑》等。相对而言, 音译策略在中文电影英译时运用不多, 如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影片《菊豆》, 菊豆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 片名就音译为Ju Dou.此外, 《花木兰》译为Mulan, 功夫译为Kungfu, 《麻将》译为Mahjong, 《敦煌》译为Dun Huang。

(三) 意译

不同的语言存在着差异, 当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有矛盾时, 译者有必要舍弃原文字面意思, 对原文的表现形式做一定的变动, 这种翻译方法就是意译。

在美国早期电影《魂断蓝桥》中, 展现给观众是这样一段故事:年轻的英国男女在二战期间坠入爱河, 最终因为战争带来的不幸, 悲惨收场。女主角玛雅承受了太多社会、战争带来的苦难与不幸, 在幸福即将降临的时刻, 惨死在伦敦滑铁卢桥, 而男主角罗伊收获的则是无尽的悲伤。滑铁卢桥是横跨泰晤士河, 为纪念英国军队取得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立的。如果对这个片名采取直译的方法, 翻译为《滑铁卢桥》, 不但会误导观众, 造成先入为主, 同时也难以传达影片的内容与情节。因此, 译者采用了蓝桥求浆这一则典故, 将滑铁路桥意译为“蓝桥”, 不但点明了爱情的主题, 同时还采用“魂断”二字, 暗示了故事的悲剧结局。

影片Forrest Gump被传神地译为《阿甘正传》, 而不是音译为《福雷斯特·甘普》。译名借用鲁迅的《阿Q正传》点出这部电影是人物传记题材, “甘” 又照顾了原片名, 点出主人公的姓氏。更绝妙的是, “阿甘” 这个中国式的亲切称呼很容易上口, 深入人心, 实属意译的佳作。此外, Summersby《似是故人来》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 French Kiss《情定巴黎》, My Best Friend's Wedding《新娘不是我》, 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等也是采用了意译的翻译方法。

中片英译方面, 影片《夏日的麽麽茶》讲述女主角Summer和男主角麽麽茶经历风风雨雨后终收获爱情的故事。麽麽茶在纽约从事建筑师的工作, 历年夏天都会往返于丹丹岛 (马来西亚) 度假, 因为爱上了Summer, 她暂时隐瞒了自己的身份。意译为Summer Holiday, 这一译名不但点明了男主角来岛上的目的, 而且蕴含了女主角的名字, 符合英文影片片名简单、朴实的特点, 实属佳译。

电影《梅兰芳》影片讲述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传奇故事。影片如果直译成“Mei Lanfang”是没有吸引力的, 因为对于国外的观众来说并不熟悉梅兰芳, 直译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影片意译为“Forever Enthralled”则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京剧大师令世人惊叹的京剧唱功, 同时又反映出京剧大师蓄须明志不为日本人唱戏的铮铮傲骨。

意译的电影片名还有很多, 如:《蝶变》Butterfly Murders, 《剑雨》Reign of Assassins, 《高考1977》Turning Point 1977, 《十月围城》Bodyguards and Assassins, 《无间道》Infernal Affairs, 《破釜沉舟》No Retreat, 《落叶归根》Getting Home, 《有话好好说》Keep cool等。

(四) 另译

在直译、音译、意译均不能恰如其分地体现原文内容, 甚至失去原片名的韵味及特色时, 那么译者则可以根据影片内容和具体情况进行有创意的翻译, 这种方法就是另译。另译法是最能体现译者主体性的一种翻译策略。

英片中译方面, 电影The Curious Case of Beniamin Button改编自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 在中国大陆放映时的中文片名是《返老还童》, 采用的就是另译的翻译方法。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叫做本杰明·巴顿的人, 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 以老人形降生人世, 之后越活越年轻。在翻译中, 译者另译为《返老还童》, 比直译为《本杰明.巴顿奇事》更能说明电影的主题, 更能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此外, Mission Impossible《谍中谍》, The Third Man《黑狱亡魂》, Of Mice and Men《芸芸众生》, Uncovered《古画之谜》, Freaky Friday《辣妈辣妹》等电影片名的翻译都是采用了另译的策略。

中片英译方面, 《边走边唱》改编自小说《命若琴弦》, 该片讲述了两个瞎子的人生故事, 他们的生命都依托在了一把琴上, 为了“弹断一千根弦, 就可以打开琴匣子取出药方, 从而重见光明”的终点而付出了一生的心力去守候, 在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这个终点时, 他们突然发现根本没有彼岸。影片另译为 Life on a String, 完全脱离了片名《边走边唱》, 回归到小说原名, 形象贴切, 堪称佳译。此外, 采用另译翻译法的佳作还有:《黑金》Island of Greed, 《我的父亲母亲》The Road Home, 《女人四十》Summer Snow, 《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 《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 《三峡好人》Still Life, 《李米的猜想》The Equation of Love and Death, 《霍元甲》Fearless, 《父子》After This Our Exile等。

四、结语

翻译电影片名, 不但是为了文化内涵的展示与信息的传递, 同时也是在塑造、体现影片本身的魅力, 发掘片名的再造价值, 保证影片得以成功推向市场, 引起观众的共鸣, 受到观众的认可。能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适应性考验而固定下来的译名就是成功的译名。由此可见, 电影片名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只有千锤百炼, 反复推敲, 精雕细琢, 才可能有朝一日, 达到趋于完美的程度。

摘要:生态翻译学融合性视角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关照在于将原语、译语、译者、文化因素结合起来。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 重点论证了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时, 需要根据中英国家各自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特点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选择来产生译名。译名一旦产生, 就要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适应性方面的考验, 最终完成“汰弱留强”、“适者生存”的过程。一般来说, 直译、音译、意译以及另译等是译者翻译电影片名时常选择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2]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 2009, (2) .

[3]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 2008, (2) .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10

关键词:隐喻,认知,翻译

一、隐喻认知的历史考究

隐喻的存在伴随着人们对它的研究, 隐喻的研究在中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 西方的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年) ,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亚里士多德最初的研究是把隐喻当成是一种“能够使语言最有效地传达讯息感动听众、读者为目的的艺术手法。” (王磊, 2007:75)

而在中国, “譬” (metaphor) 最早出现于《诗经》。在《墨子小取》中, 墨子 (公元前468年-前376年) 第一个给出隐喻的定义, “譬也者, 举他物而以明之也”, 即“隐喻就是借乙物明甲物, 通过类比更清楚地了解甲物。” (谭卫国, 2007:42)

这样来看, 东西方对于隐喻的意识察觉几乎是同时出现的。在此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人类对于隐喻的深层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作为一种新的解释语言现象的路向, 认知语言学在西方, 特别是在美国获得了蓬勃发展。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其广度与深度都得以有效拓展。

尽管隐喻的存在有着久远的历史, 人们对其的认识还远非清晰明了。亚里士多德把隐喻当成了一种“艺术手法”, 墨子认为隐喻是“借乙物明甲物”。二者尽管处在大致相同的时代, 其认识却不尽相同。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手法”的观点正是传统观念上对隐喻的认识。而墨子的认识则是从意义传达的角度来考虑的, 其出发点恰恰和现代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功能的认识不谋而合。

传统上对于隐喻的认识与研究一直都停留在修辞的角度进行的, 更多地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亚里士多德就曾将一切修辞现象称为“隐喻性语言 (metaphorical language) ” (杨卫东, 戴卫平, 2007:50) 。这样“隐喻是修辞”的观念一度曾经在人们的认知领域占有统治地位。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也加深了人们对隐喻本质的认识。198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合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他们认为, “隐喻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仅存在于语言中, 还存在于思维和行动中。就我们所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来说, 本质上也基本都是隐喻的。”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everyday life, not just in language but in thought and action.Our ordinary conceptual system, in terms of which we both think and act, is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 in nature.) (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 1980:3) 从此开创了新的隐喻观。这正是新旧隐喻观的区别:“隐喻不仅仅是文学的, 更重要的是每日生活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 更重要的是思维概念的。” (叶子南, 2008:87) 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 人们开始把隐喻当成是一种认知方式, 无疑是人类认知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

二、隐喻的认知属性与功能

隐喻在本质上属于认知的范畴, 属于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来实现的认知表现形式, 同时也是一种避免语言过于直白的思维方式。它在认知上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与作用:一方面, 隐喻通过“由彼及此 (未知到已知) ”的方式来实现语言表达;另一方面, 对隐喻的解读又涉及到“由此及彼 (已知到未知) ”, 以这样的方式来推动认知的进程。

而在语言接触过程中, 随着隐喻的不断使用, 未知之极不断向已知之极无限靠拢, 隐喻的使用与解读也越来越成为一种习惯与规约, 其约定性会逐渐超显于其思维方式的本质之上。而当其约定性成为了一种习惯, 人类对于思维的依赖则会大大降低。这样的隐喻往往不再被视作隐喻, 对其意义的理解也不会对人类认知带来困难。

鉴于语言的创造性本质, 隐喻的产生也是不断涌现的。随着时代的变迁, 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及认知层次的提高, 新的隐喻总是伴随新鲜的语境不断产生, 而在特定的连续语境范围内, 对于隐喻的解读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隐喻的理解在方式和过程上与其他辞格以及字面意义的理解是有区别的, 这正是隐喻理论所关注的一个方面, 简单地说隐喻理解与其它过程一样, 完全否定隐喻理解的特殊性显然与语言理解中的复杂情况不符”。 (束定芳, 2013:7) 这样看来, 隐喻其实来源于人类的认知, 而反过来又推动着人类认知层次的提高与深入。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现在更加相信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 而不仅仅是传统所谓的一种修辞方式了。特别是“在认知语言学家眼里, 这种生动美丽的修辞反映了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 (蓝纯, 2005:1)

三、隐喻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在对隐喻有了正确的认识后, 隐喻的翻译就成了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隐喻的翻译方法与策略进行过不断的探索。刘华文 (2003:56) 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认为翻译过程就是“在译入语中为被转换单位寻找认知心理理据的过程。”他进而通过具体实例把这一过程分为认知模式的“等价映射、附加映射、变价映射和还原映射”。王寅 (2005:15) 也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将一种语言映射转述成另一种语言的认知活动。”张美芳 (2005:43) “运用贝尔的认知图式来分析隐喻的翻译过程, 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理解原文中的概念代码 (即解码) , 又如何根据译语环境进行概念代码的转换 (即编码) , 从而生产出一个能在目的语文化中与原文相似功能的译文。”魏耀章 (2013:39) 通过对英语专业三年级89名学生进行测试后, 运用SPSS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在外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中, 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的作用与两种语言隐喻的重合度 (概念和语言形式) 密切相关。重合度越高, 语言水平的作用越明显, 而不需要做出明显的认知努力;重合度越低, 语言水平和认知能力共同的作用越明显。”

这些观点与做法其实都不约而同地认为隐喻的语际翻译和隐喻的语内理解一样, 要从认知的角度去完成。而在认知的过程中总有已知与未知的对立与统一, 这样看来, 隐喻的跨语翻译与传达过程和隐喻的语内形成与解读过程是一致的, 也是一个“由彼及此 (未知到已知) “到“由此及彼 (已知到未知) ”的过程, 由于“隐喻不是一种明示的语言, 它是通过间接、委婉、暗示等手法表达意思, 读者必须通过语境、推理、联想来理会作者的意图。” (彭元玲, 席晓青, 2012:23) 问题是这个过程具体该如何实现?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11

关键词:李安;影视翻译;文化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170-02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能传递信息、抒发感情、反映生活,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影视翻译作为一种性质特殊的翻译,既要忠于原片,又要符合目标语文化特征和审美情趣,达到文字优美,产生强烈吸引力,从而提高票房收益实现商业价值。因此,影视翻译是一项重要而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本文以李安电影为个案,来探讨影视字幕翻译的文化翻译现象。

一、影视字幕翻译的特征

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分支,与一般文学翻译有共性。但影视翻译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影视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影视翻译最主要的特征如下:

(一)时空性

时空限制性是影视翻译中最显著的特征。与纸质印刷的文字作品不同,影视作品的字幕是瞬时短暂地闪现在屏幕下方的,随画面转换和人物对话而不停跳转。一般来说,字幕只在屏幕上停留三秒左右。另外,受空间限制,字幕的字体要适中,字符数也要合理,也不允许对字幕做过多的注释,否则会对画面视觉效果造成较大的破坏。

(二)通俗性

影视作品负有在大众之间传递各种信息的重任,也就是要实现最大范围内人们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从这个角度讲,影视翻译必须具备通俗性。它要求影视翻译必须用通俗易懂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影片内容。如语言不通俗费解,让观众在解释语言、判断词义、分析语句上耗费精力,造成视听的障碍,就不可能取得好的视听效果。通俗还包括生动的内容,因为生动的东西往往可以使更多的人所接受,于是便有了群众性。

(三)文化性

影视作品是人们生活的一种浓缩,里面的文化信息极其丰富。李安长期以来默默坚守着自己的风格路线,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他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大量营养,并有机地将电影结合起来,巧妙地表达所要说的主题,并能很好地抓住观众的心理,知道大众的需求。他的电影散发着深沉厚重的文化气息,例如,展示东西方文化冲突,并在对家庭观念、父亲形象、爱情观念等方面的叙述中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

二、李安电影的文化翻译策略

怎样才能做好影视翻译工作呢?近年来学者们从语言学、语用学、接受美学、翻译学等各方面展开讨论。如,有从文学翻译移植而来的再创造[1],有来自文化视角的直入式(直译或音译)、阻断式(省略)、诠释式、融合式和归化式[2],也有从影视作品独特的综合性文本特征而提出的变译[3]等策略。下面主要谈谈李安电影的文化翻译策略。

(一)归化

归化和异化是美国翻译学家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提出来的[4]。归化是指把源语本土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部分语义的改变甚至丧失。而大多数观众不了解源语文化或对其知之甚少而一时难以跨越文化沟壑。因而,影视翻译时可采用归化进行适当改写,以便更好地为目的语观众所接受,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针对李安电影中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概念,译者大多采用归化策略。原因主要是考虑影视语言具有瞬时性特点和观众的可接受性。影视语言受到时空因素限制,不能采用加注的方法来处理文化意象。为了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要意,归化不失为明智之举。

例1:

陈太太:回去做散财童子。每个人三大件五小件的。(《推手》)

Mrs.Chen:I felt like Santa Claus. Giving so many gifts.

例1中,“散财童子”源于佛教,因出身时家有七大宝藏、五百宝器而得其名。但由于大多数英语观众信仰的是基督教,加上原文中“散财童子”的蕴义同“圣诞老人”相似(都指送礼),因此这样的归化比较恰当。尽管两者在文化形象上有很大出入,但功能上近似等效,这样目的语观众便一目了然。

(二)异化

异化指“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4]。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其核心就是尽量传译原文的“异质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随着目的语人群对源语文化越来越多的了解,他们已不满足于通过归化了解影片大意。观众欣赏影视作品的目的不只是重温熟悉的客体,更重要的是感受异质文化和风情。因此,为充分体现文化的多样性,满足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心理,影视翻译中对文化因素处理宜采用异化方法。主要体现在对实物文化的翻译上。

例2:

卧虎藏龙

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例2中,《卧虎藏龙》被视为中国电影“申奥”的成功典范,该影片从片名到字幕的英译都坚持了本土文化特色,中国武术精神贯穿始终。就片名而言,《卧虎藏龙》在国外展映时大胆直译这一深奥的中国成语,取其出处“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之意,忠于原文,充满东方神秘感,获得了评委会和外国观众的认可。

(三)补偿

补偿是解决语言内及语言外层面结构差异的手段。这里的补偿是针对“文化缺省”而进行的文化补偿。所谓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因英汉语分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语言形态差异很大,加之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而不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翻译时必然会出现语言文化的缺损与失真。为达到最大限度的补偿,译者需灵活运用相应补偿手段才能达到与原文意义对等的效果。endprint

例3:

(1)玉娇龙:在江湖上走来走去的是不是很好玩?

Jen:It must be exciting to be a fighter to be totally free !

(2)俞秀莲: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讲信,讲义。

Shu Lien:We have rules too: friendship,trust,integrity

(3)贝勒爷:李慕白突然交出青冥剑又退出了江湖。

Sir Te:Li Mubai gives up his sword and his warrior days.

(4)俞秀莲:这把剑惹了无数的江湖恩怨。

Shu Lien:It has brought him as much trouble as glory. (《卧虎藏龙》)

“江湖”在中国武侠文化中含义丰富,可指武侠世界中的侠客,也可表示侠客们浪荡不羁的生活状态,还可以指恩怨情仇,甚至如古龙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但受影视语言的时空限制,这些含义无法在译文中完整得以体现,更不能直译为“river and lake”。这就需要对遗失的文化内涵进行补偿。例3用了互文补偿法,即观众对某一话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对另一话语的理解基础上的。尽管四句译文对“江湖”的阐释都只是其中一面,但欣赏完影片,在认知框架中整合这四个不同的“江湖”,再依靠画面发挥想象,就基本掌握了这个文化负载词的含义。

(四)缩减

由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言语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译者从译入语角度着手,“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作所提供的多元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6],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压缩。在实际翻译操作中,“缩减法可分为三种:浓缩、压缩性意译和删除。浓缩即只译出原文信息的精髓要旨;压缩性意译指用较为简短的语句译出原话的意义;删除当然就是完全略去不译了”[7]。

例4:

About all the travelin' I ever done…is around a coffee pot,looking for the handle. (《断背山》)

例4中采用浓缩策略,译成:“我从来没去过多远的地方。”如此,观众一看即懂。

例5:

你也许不记得我李慕白,不过,你不会忘记我师父江南鹤吧!──当年我在九华山闭关练剑,你冒充道姑潜入武当,盗走心诀,毒害我师父,今天该是你偿还这一段师门血债的时候了!(《卧虎藏龙》)

You dont remember me... but you should remember my master. You infiltrated Wudan while I was away. You stole our secret manual and poisoned our master! Now it's time for you to pay!

例5中,“李慕白”、“江南鹤”、“九华山”都是人名地名,对外国人来说很难在瞬间记住,因此就删除不翻。此外,“道姑”带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也删除。

三、结语

影视翻译是实现影视国际化最根本的途径,影视的文化内涵和跨文化交际的特征使影视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如何将影视中的文化因素准确生动地翻译出来,既承载汉语文化价值,又实现影片的国际化“再创作”就显得至关重要。上文论述的归化、异化、补偿和缩减也只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冰山一角,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有待于去总结去挖掘。只有跨越了文化障碍,影视翻译才能取得成功。

——————————

参考文献:

〔1〕牟丽.论再创造和影视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6(3):86-89.

〔2〕〔7〕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4):38-40.

〔3〕李新新,王飞.从文本视角解读影视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2006(12):95-97.

〔4〕〔5〕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London,NewYork:Routledge,2005.

〔6〕Nord Christiane.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文化翻译策略的选择 篇12

目前公认的地铁站名英译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是北京和上海,因为它们举办过2008年奥运会(北京)和2010年世博会(上海)等国际大型活动,很多专家专门研究讨论过全城市的标识语情况,经多年努力,翻译情况已经被大部分受众所接受,成了其他城市借鉴讨论的标杆。西安地铁的站名翻译和全国其他城市不一样,它以全部用汉语拼音来作为地铁站名英译的城市获得瞩目。

2 对大写拼音译法的争论

西安地铁建成稍晚,2011年逐步投入使用,站名英译却并未传承北京、上海这种“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的主流英译方式,而是全部使用大写汉语拼音的方式。刚开始网友、市民纷纷吐槽,本地人看着头疼,外国人也很难看懂。1号线、2号线全部使用大写拼音并投入使用,2016年底即将通车的3号线也将沿用大写拼音翻译方式。

多年的争论持续在三个焦点问题上,一是地铁站名翻译的标准是什么?二是大写拼音式英译是否有内涵?三是西安地铁在站名翻译策略选择上是如何考虑的?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1 地铁站名翻译的标准是什么?

目前中国各大城市地铁站英语翻译都不尽相同,也没有统一标准,天津、哈尔滨、大连、西安等北方城市采用全拼。地名采用拼音没有争议,但是火车站、机场等采用如:北客站BEIKEZHAN、沈阳站SHENYANGZHAN、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IANJIN BINHAI GUOJI JICHANG受到很多批评。而其他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重庆、苏州等地的铁路、车站、机场、大学等多用意译。

2.2 大写拼音式英译是否有内涵?

2.2.1 人名、地名拼写从要求和执行上持续规范

早在1978年,为了消除我国人名、地名存在长期混乱现象,尤其是在罗马字母拼写方面,国务院就批转了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其中1977年8月我国派代表团参加了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会上通过了我国提出的关于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提案。文件中明确规定“在各外语中地名的专名部分原则上音译,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通名部分(如省、市、自治区、江、河、湖、海等)采取意译。”将近40年来,国际交流愈发广泛和深入,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出现的中国人名地名越来越多。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上中国队队员的姓名都是“姓在前名在后”出现。可是拼写情况还是相当随意,何时大小写、如何准确地音节连接、姓前还是名前的争辩等等问题,仍然层出不穷。

2.2.2 翻译策略不能一刀切

几乎每一个城市的地铁站名翻译都被吐槽过,主要是因为国家没有出台相关规定,到底是应该音译还是意译还是音译加意译?有些地名如果全部意译,很难表达中文的独有韵味,对于外国人问路来说也非常不方便。有些地名全部音译,又显得非常奇怪和不标准。大部分人觉得还是音译意译相结合比较好。但具体规定还需要国家出台规定进行规范,纯地名音译,功能性站名应当意译,地名+功能性站名混合翻译。但是也不能生硬地按照规定来,更应该考虑方便外国人问路为原则。比如国际港务区、保税区,看似是没有地名的功能性车站,但是如果把这两个站名意译,则非常不方便外国人在西安问路。

2.3 策略选择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2.3.1 国际惯例

根据“名从主人”的国际惯例,地名的名称往往是确认领土主权归属的一个重要标志。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发布相关文件、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发布会议决议,都明文要求采用汉语拼音作为表述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是经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的,符合世界各国拼写本国地名的国际惯例。在德国、法国等地,地名都用当地语言,因为地名对游客来说都是“符号”,只要容易辨认即可。俄罗斯、日本等国有地铁站名音译的惯例。日本地铁几乎所有站名都用音译,即使是功能性指示性名称也一律采用音译。日本的Sushi,Ramen,Gyoza等一律音译,既保证文化含义的准确传达,也从侧面推广了本国语言文化。

2.3.2 国家标准

1984年我国颁发《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7年发文要求《关于地名标志不得采用“威妥玛式”等旧拼法和外文的通告》,2008年发布GB17733-2008《地名标志》国家标准。2008年以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各地的公共场所英译规范相继出台,主导的思想也从以前的地名意译转化为拼音音译。2012年,铁道部发文要求铁路车站的站名的英文拼写统一用汉语拼音,比如“地名+方向”的站名,方位词一律用汉语拼音。北京南的英文名以前是Beijing South Railway Station,更改为Bei Jing Nan Railway Station。所以西安地铁目前为止1、2、3号线英文站名全部采用大写汉语拼音译法,也是遵循了国家标准规定。

2.3.3 便民为先

不规范的地名翻译还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国际交往带来不便甚至混乱。不论标准本身如何,统一标准最关键。地铁命名原则是要有明确的指位性、指向性、标识性,更多的还是市民的习惯称谓。地铁站名英译时也要起到基本的交通指引作用,方便外国人向本地人问路。站名表达准确到位、指向性强,让被问的市民一听站名,就知道外国人想去哪儿。国际上交互词汇一般是同音不转意。大部分市民还是认可全拼音的做法,外国人可以凭借读音问路。事实上国人去伦敦、去纽约,确认地铁的名称也是看字母、拼发音。

2.3.4 推销文化

正确而规范地翻译中国地名,对于维护我国主权意义非同寻常。任何情况下,每个国家都有推销自己文化的意愿,每个国民都应该有推广自己语言文化的意识。为了展示中国元素,交通大学抛弃了交通transportation这个词,把汉语拼音交通Jiaotong用进了自己的英语名称;中央民族大学采用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作为自己的官方译名。所以要重视拼音音译站名,这样每天人流量巨大的地铁站名才能更好地推广和展示中国元素。

我们说Zhong Lou就是要让外国人学会说“钟楼”的中文发音,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汉语的力量,才能推广中国文化。用汉语拼音来翻译地铁站名是让外国人尊重中国文化的一种行为,而且也推动了汉语言的发扬光大。汉语拼音取代英语,可以防止我们的母语受到外国文化侵害。为了集中体现国际大都市的现代风采,挖掘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西安地铁公司在重点车站的站厅布置了大面积的文化墙,配合汉语拼音的英译,强烈突出了各站所属区域的文化特色和西安的文化底蕴。

3 结语

正是因为遵循了国际惯例、国家标准、便民为先、推销文化四个原则,西安地铁才选用了汉语拼音音译的策略。地铁站名的双语标识,不仅具有标识和导向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安的城市建设水平和文化意识的觉醒。随着经济交流、文化融合,外国游客了解了更多的地名、典故、历史故事等方面的背景,才更能体会诸如西安地名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摘要:西安地铁站名英译一直很受争议。西安地铁公司不拘泥于“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的主流英译方式,全部采用大写的汉语拼音(音译)。选择汉语拼音译法策略是遵循了国际惯例、国家标准、便民为先、推销文化四个原则的结果。

关键词:西安地铁,汉语拼音译法,策略选择,原则

参考文献

[1]葛校琴,季正明.地名英译何去何从[J].上海翻译,2006(3):57-59.

[2]连真然.论《中国地名汉英翻译词典》的翻译原则[J].中国科技翻译,2012(4):44-47.

[3]石乐.北京地铁站名英译探析[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4(6):35-38.

上一篇:低频信号发生器下一篇:休闲城市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