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11-03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精选12篇)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以及文化一体化形势日渐形成, 不同国家间的交流更为频繁。文化交流是各国间相互沟通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交流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翻译则以语言转换艺术形式产生, 文学翻译在翻译中的地位及作用尤为明显, 其不仅是语言转换艺术, 更代表着深度的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为国家和民族之间差异较大, 主要涵盖了社会环境差异内容和生活环境差异内容以及地理环境差异内容等, 文学翻译遭受重重阻碍。所以我们应该正视此类现状, 从实际角度出发, 解决文学作品的翻译难题, 达到突破文化差异困境的主要目的。

1 文学作品翻译与文化差异要点分析

(1) 文学作品翻译要点分析

翻译中, 文学翻译占有重要地位, 文学翻译是一种基础性信息传播方式, 其以特定文化语境作品内容、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精神进行文化语境传递、再现, 换个角度而言, 主要就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移植与文化传递。当今社会, 多元化发展现状的形成, 文学翻译不再沿袭语言艺术转换形式, 其以文化交流模式和文化转换模式产生, 从实际角度而言, 文化涉及范围相对较广且涵盖内容相对较多, 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及方面皆有涉及, 正是因为其具备优异传承特点, 所以才具备一定的基本稳定性特质。

(2) 文化差异要点分析

广义而言, 文化是语言产生的根据地, 无论何种语言产生和语言发展皆与文化保持着密切关联。与此同时, 文化也是语言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形态, 翻译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语言转换艺术会在翻译环节将文学语言与文化要素相连, 文学语言和文化间的关系尤为紧密。文学翻译主要是指语言转移和文化交流, 产生此种现状的主要成因即为翻译要素和对应文化要素进行的互动关系影响, 文化特质与文化需求二者会对翻译活动整体产生重大影响和推动效用,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翻译活动也会影响二者。

(3) 文学翻译与文化差异关系要点分析

文学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其辩证互动关系尤为明显,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核心与基础, 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主要表现形式。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 翻译人员需要对原作品内容熟练掌握, 仔细揣摩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 接着进行原文和译文之间的转换, 确保译文内容能与原文保持大致的一致性。为了更好更优地提供高质量的文学翻译作品, 翻译人员不仅应熟知各国语言差异信息内容, 还要了解国与国间的内在文化差异要素, 以此保证不同文化传递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能够有条不紊进行。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困境并非语言本身, 主要是原文作品国家文化语境和内在文化内涵、真谛。

2 困境成因要点分析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 其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和文化习俗以及相关思维方式都存在诸多差异, 尤其是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异, 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文化差异现象。文学翻译过程中, 文化差异问题尤为明显, 翻译人员必须正视这一点, 应仔细考虑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基础性文化差异困境产生的原因, 其意义非常重要。

(1) 历史背景不同要点分析

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困境出现的根源即为所处历史背景不同, 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阶段中,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 其语言表达也会出现一定的文化特点, 导致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也会出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困境。历史背景各不相同, 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也就不同, 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历史存在方式和社会存在方式等各不相同, 不同类型民族语言的文化内涵也就不同。在《红楼梦》作品中, 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相遇, 原文为“心较比干多一窍, 病如西子胜三分”, 杨宪益翻译为She lookes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 more delicate than Hsi Shih。霍克斯则将其翻译为She had more chambers in heart than the martyred Bi Gan;And suffered a tithe more pain in than the beautiful Xi Shi。比干与西施均为中国文化中的特有形象, 汉语读者将其视为智慧象征和美德象征, 但英语读者难以读懂, 无法理解其与黛玉间的关系。

(2) 思维方式不同与价值观念不同要点分析

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不同会造成文学作品翻译差异化, 上述两种情况皆为主观因素, 文学作品翻译人员是进行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翻译主体, 翻译者主体要素会在文学作品翻译环节中起到重要作用, 所翻译文学作品内涵和内容之间存在较大不同, 翻译人员主体特质存在也会出现在文学作品翻译文化中。因为翻译人员所处社会环境、所受文化感染程度以及其生活习惯类型等皆不相同, 在此前提下便会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和相应的思维习惯, 历史发展中翻译人员会形成固定思想状态与原有思维模式, 此类思想状态和思维模式若出现固化态势, 那么社会群体中其便会具备强烈价值观念, 此时整体民族语言思维倾向便会形成, 迥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形成必然会造成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汉语“红糖”一词, 英语翻译为brown sugar, 而“红茶”一词则被翻译为black tea, 但是black一词并没有“红”之意, 如black coffee就翻译为“浓咖啡”, 所以思维方式不同, 对于句子的理解也会出现很大差异。

(3) 文化习俗不同要点分析

众所周知, 文化习俗是民族社会风尚表现、民族道德情操表现、民族伦理观念表现以及民族生活习惯表现等, 上述表现即为外在表现, 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文化习俗, 其是文学作品翻译中出现差异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文化习俗不同, 所以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相同意思表达差异性相对较大。最为常见的例子即为:龙被中华民族视为神圣和崇高的象征, 中国人自称华夏子孙、龙的传人, 但是在西方国家, 龙则被视为怪异动物。正是因为文化不同, 大众群体联想和想象之间便会存在较大差异, 文学翻译人员进行日常作品翻译时, 如果不了解他国文化习俗内容和他国社会风尚内容等, 作品国家价值尺度和国家行为规范便会被忽略掉, 势必会出现文化差异状况, 从而导致文学作品译文理解难度加大。

3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解决方案要点分析

(1) 翻译人员实践经验增强

提高文学翻译人员自身素质及涵养, 注重实践经验增强。翻译人员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主体, 翻译人员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学作品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从实际角度而言,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 只有翻译人员熟知不同类型的语言才能有把握进行翻译, 这也是文学作品翻译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实际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 不仅需要单纯语言形式转化, 作品内涵及深意才是作品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翻译人员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也会了解他国历史背景知识、他国文化习俗以及他国思维方式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优地进行文化差异困境突破, 完成优秀文学作品翻译。

(2) 按照文学体裁形式不同来有效处理文化意蕴弃留问题

不同类型和不同体裁翻译作品内部蕴含语言特征存在较大不同点, 文化意蕴也各不相同, 文化因素是当今文学作品翻译环节中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文学体裁所承载的相关文化信息被剔除, 读者便会难以理解文学语言内涵与文学语言真谛, 所翻译作品便是机械式词汇堆积。小说和散文以及诗歌翻译是文学体裁作品翻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 如果文化因素被遗弃, 那么所翻译出来的作品便会顿显生硬, 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的作品则会被视为空烂躯壳。所以当我们在进行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时应按照作品体裁形式进行仔细认真考虑, 将文化要素纳入翻译考虑的范围之中, 在保留作品原文大意基础上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原作文化风格要素和原文国家特色、民族特色要素等, 有力处理不同语言文化间的差异矛盾。

(3) 创新文学作品翻译手段以处理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问题

文学差异障碍处理与消除是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要目的, 之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原文所承载信息, 随之进行作品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和作品文化内容准确再现, 所以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翻译目的和不同读者群体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衡量, 异化文化移植环节和异化文化归化环节尤为重要, 创造性叛逆结合策略势在必行, 要在忠于原著基础上深度、明确地表达出文学作品文化内涵, 循序渐进地消除文化差异。翻译人员应凭借自身文化素养和翻译经验以及优质知识沉淀来进行语言结构转换创新和语言调节创新, 以异化模式与归化模式为主, 根据读者目的和对应规范需求等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文本创新。运用此种模式旨在满足接收者文化习俗和接受者思维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原文学作品语言内容和原文学作品文学意蕴内容也被涵盖其中, 文学作品翻译阶段, 语言系统结构完美转换和对应原文意思创新可有力解决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问题, 值得推广与应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历史背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习俗的不同, 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状况产生。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注重翻译人员实践经验和创新文学作品翻译手段的增强, 按照文学体裁形式不同来有效处理文化意蕴弃留问题, 从而有效提升翻译效率与翻译水平。

摘要:翻译以语言转换思维活动形式产生, 从实际角度而言, 文学翻译是整体翻译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文学作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活动, 但受到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的影响, 文学作品翻译困难重重。在翻译常规文学作品时, 由于文化差异现象的存在, 原有作品信息会发生一定的失真和偏差。本文旨在有效突破文学作品翻译的文化差异困境, 之后在此基础上保障文学翻译真实性和文学翻译和谐性以及文学翻译默契性等, 务必筛选行之有效的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学作品翻译质量, 达成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相融。

关键词: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差异,困境,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何琳玲.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限制因素[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5) .

[2]谢莉萍.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时代文学 (上半月) , 2012 (8) .

[3]杨奎.我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异化趋势及方法研究[J].科学中国人, 2015 (9) .

[4]杨晓丽.探析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J].芒种, 2012 (21) .

[5]张凤英, 王宏燕.浅议文学翻译的移情[J].学周刊, 2011 (7) .

[6]张淳.论文学作品翻译的审美补偿问题[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2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过滤

介绍了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及文化过滤的潜在因素,通过对文化过滤的三种形式进行分析,提出在接受外来文学的`过程中译者既要照顾原文,保其精神,也要照顾译文,使其尽量迎合原文.

作 者:何辉英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刊 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T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0(6)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学翻译 文化过滤 非规范语音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3

关键词:宗教文化元素 文学作品 翻译原则

文学作品中经常性的会出现宗教文化元素,对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元素进行翻译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体现出国外的一些宗教文化和风俗信仰进而为国内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些其他的宗教文化知识,并且还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文章中的深刻含义。但是宗教文化具有复杂性和专业型等特点,所以为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但是只要遵循其翻译原则,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一、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

当代的文学家Christopher Dawson对宗教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其不仅是著名的文化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和文化史学家,也有人称他为社会学家和宗教哲学家,甚至称他为"新时代的先知"。Christopher Dawson认为宗教就是理解各国文化的关键所在,并且其还在文化的发展和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长久的历史长流中,无论是政治、文学、法律还是哲学上都有宗教文化的身影,其对历史的文化和意识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文学与宗教文化之间更是有着非常深刻的渊源,宗教文化与文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着,宗教往往会利用文学的形象感来宣扬宗教思想,而文学作品中必定会出现反映当时的宗教文化,以增加历史感和文化感,所以在进行文学交流和翻译时,最不容忽视的就是宗教文化元素。

二、宗教文化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翻译原则

(一)尽量保留

文学作品的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尽量保留文学作品中所想表达的信息,从而保证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但是在从前,我国学者在翻译一些国外文学作品时,大多数情况对其中的宗教文化都抱有一定的批判心理在,就算不存在批判的态度,也会进行选择性忽略,所以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宗教文化始终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诠释和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现如今大多数学者在翻译国外文学作品时,都会选择尊重原作者,将原文中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翻译。

(二)主次有别

宗教一直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因为宗教具有非常强的包容性,包含着众多的文化形式,甚至可以说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和宗教逃脱不了关系,并且宗教中还包含着宗教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复杂结构。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常常要面对着如此庞大的社会文化体系,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进行翻译时,一定要遵循主次有别的原则,对原文理解有着重要影响的部分为主,对原文理解影响不大的部分为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进行适当的取舍,才能够准确的表达原文中的信息。

(三)异国文化为主

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异国文化为主,因为中外的宗教文化相差很大,中国的宗教文化一只受到的都是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而国外的宗教,以俄罗斯为例,一直都是受到东正教的影响,两个宗教文化的差异非常巨大,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根据自身民族的宗教文化对原文进行修改,但是一经修改,原文所想表达的思想就会有所偏差,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异国文化,以原文中的宗教文化为主。

(四)形式和内容要兼容

各国的宗教文化是不相同,所以各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包含着自身民族的宗教文化元素,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在理解语言表面意思的前提下,对原文所处的时代和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挖掘,从而得到一个最恰当的翻译方式。因为仅仅通过字面的意思很难真正的了解到原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在思想,所以一定要保证形式与内容兼容的原则。

(五)注重细节,把握整体

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时代文化的象征,所以翻译文学作品时,一定要注重细节,把握整体,通过原文的整体,对文中所想表达的细节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整体到局部的将原作者所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明确的阐述,从而更加准确深入的理解文章的精神主旨。

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作为文学作品之间交流的桥梁,其不仅能够拉近西方国家和本国的文化交流,还能够最大程度上帮助本国学习西方一些优良的文化,所以在文学作品中对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可是说得上是举足轻重,其不仅是整个文学作品的关键,也是整个文学作品的精神主旨,所以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一定要遵循以上五点原则,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4

马克思曾说过:文学作品是以一定的社会经济为基础, 在此之上进行发展, 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 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体现。与此同时, 文学作品还是一种与生俱来的, 生动感人的形象的体现, 而不是抽象的, 像科学及哲学一样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然后, 文学作品本身是一种语言艺术的体现, 它用语言对艺术形象进行完美的塑造, 对社会生活进行反映。由此可知, 文学作品是运用语言及各种文学形式, 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形象的反映, 以此传达作者对社会的认识, 对人生的感悟及情感的抒发, 以此唤醒更多人对美的赞叹, 享受文学的艺术之美[2]。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典型特征。在创作文学作品时3, 形象思维的创作始终是作家写作的重点。主要有以下三种特点:第一, 作家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时要运用德中艺术手法, 将生活中的材料升华成艺术, 融入作品中;第二, 幻想与虚化是创作中的重点;第三, 感人的情感活动要贯穿作品始末。对创作者而言, 艺术形象也是有思维的, 但是, 对于学科著作老说, 最需要的是逻辑思维, 在进行判断推理时要用客观的事实, 真实的数据及逻辑方能进行;而文学作品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 描写的形象生动形象。对作者而言, 这些形象是其认知价值的体现, 但是相比之下, 学科著作则是对事实及理智的体现, 作者将科学的真实性及实用性作为创作的重点, 文学作者则以形象的饱满度及性感的塑造作为创作的重点, 也是进行作品鉴别的参考。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但是学科作品以使用为主, 是信息传递的一种工具;而文学作品则以欣赏美为主, 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凡此种种, 我们可以看出, 文学作品区别于其他著作, 其目的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递, 而是在进行作品阅读时, 发现生活中的美, 其不可能是人们获得科学知识, 生产方式及技巧的教科书。各个国家各个时期对于文学性有不同的定义。当兴起文学批评和专业文学研究时, 文学的特殊性及关于文学性的问题才被真正提出。文学性首先被定义为, 对文学作品的独有的, 与其他作品不同的特征的研究。然后又被定义成一语言为手段, 将自己与生产时间及现实环境中进行分离, 把实际行为用文学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的一种文学方式, 还认为它是一切文学手段及文本创作的背景。文学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和谋篇, 可算是为文学而语言, 为语言而语言。而我对文学性的定义则是:融合语言结构及修辞手法, 以传统文学的为规范, 此昂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一几乎成为文学作品的一大标志。[3]“文学性”的又一种定义是不以真实的历史为创造参照物, 而是以幻想作为创作的重点。“文学性”还有一种定义为用文学形式对条件及相关像进行陈述。过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出, 文坛对于文学性的研究由来已久, 但是大体而言, 定义还比较统一, 都认为文学性就是通过语言对所要表达的内容、意境、象征意义的升华, 是对形象思维的具体体现。对文学性的定义离不开语言环境及文化背景的参与。在对文学性的定义中, 接受者的角色是主动的, 而非被动的。

不同的国家及地区使得不同的语言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方式。寻找差异的最终目的是达成统一。严复在1898年翻译《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第一段中提出了流芳百世的“信、达、雅”理论。“信”为忠实, “达”为通顺, “雅”为文辞优雅或风格相同, 这是字面意思, 但是对着三个简洁明了的字的理解有多种可能, 尽管如此, 至今这三个字依然作为我们衡量翻译作品好坏的标准。对于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个大的方面开始, 然后涉及各个细节的翻译方式[4]。

文学作品的文本密切影响着翻译实践。不同的文学作品, 其文本特征也各不相同。但是如果能够将两种语言的特征及表达形式很好地进行把握, 并应用自如, 翻译者就能够很好的还原原著的创作风格及语言风格。文学作品语言风格的差异显示了不同文化的蕴意不同。在进行科教类作品翻译时, 进行如实的意思翻译比文化转换要重要。与此相反, 在文学作品中文化就成为翻译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 译文就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只剩空洞的词句。所以翻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要考虑到文学作品的特性, 对文化差异进行处理, 使文化融合, 文化统一。

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两点来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首先, 译作要既尊重文章原意还要对文化特色进行体现。两种语言是两种文化的代表,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因素, 但也可能存在相近的因素, 既不可能完全相同也不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文学作品的全部文化内涵不可能全部展现, 翻译者职能最大限度地对原著的语言文化进行展现。然后, 在文化与意义不能同时获得时, 翻译者可以放弃对等形式, 以达到还原文章原意及文化的目的。[5]

为了处理因语言不同而出现的文化差异及文化因素, 翻译界出现了异化和归化两种观点, 以为解决翻译的文化差异的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文学作品的翻译, 具有赏析性、审美性、传播性、文化性等属性, 它不是简单的单词和句式的转换, 而是内涵和形式的艺术再现。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 两种语言本身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因此需要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 从而实现两种语言间文化的有效融合和传递, 使作品中的文化因素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和欣赏。在文学翻译中, "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的意义。两种翻译策略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译文是完全"归化"或完全"异化"的。就文学翻译的目的而言, 一方面译者需要忠实地介绍原文, 尽量给读者呈现异域文化;另一方面译者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把握原文并从译文中获得文学艺术的享受。[6]

语言承载文化, 文化孕育了语言。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们要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深层了解, 包括文化层面差异, 曾能对两种语言所承载的内涵进行更好的理解。科学合理地使用翻译策略, 让译文能够最大限度传递文化信息, 这是每个译者翻译文化作品的最大挑战和目标。

参考文献

[1]Bruce E, Brooks A Taeko.The Unproblematic Confucius[J].The China Reviews, 2009, 9 (1) :165-172.

[2]Hardy, Grant.Another Installment of a Crucial Translation[J].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2011, 18 (2) :159-162.

[3]Ma Yan, Song Naikang.The Skopos Theory and Tourist Materi-al Translatio:With an Analysis of Mt.Lushan Transl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2011:53-61.

[4]Watson, Burton.The Shih Chi and I.Chinese Literature: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 1995, 17:199-206.

[5]刘迎春, 黄中习.典籍英译任重道远——来自“全国典籍英译新作展”的报道[J].FLC, 2007 (5) :105-106.

谈文学翻译中文化的可译性论文 篇5

语言与文化之间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语言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中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任何一种语言都凝聚了该语言民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智慧和经验,是本民族文化的宝库。

因此,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的翻译便是文化的翻译,自然文学翻译也是文化翻译的过程。文学作品通常都会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文化传统, 是我们人类语言的精华。而且文学作品多具有典故、双关、谚语、成语等表达方式, 所以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就会出现文化差异的问题。

文学翻译就是将某一特定文化中所展现的内容、风格、含义再现于另一文化语境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处理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简单的转换。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而文学翻译的难点就在于对其文化的翻译。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绝对不可忽视,需要正确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二、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地域环境差异

地域环境差异是指由所处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的地理生存环境,会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具体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我们应该要正确认识这种地域环境差异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和对同一事和物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理解。在翻译实践中, 需要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以免造成译文读者的费解,从而造成原文信息的缺失,要尽量把原文中的含义用译文文化的可理解方式充分地表达出来。比如在中国,由于受大陆性气候影响,“东风”常常和“春天”有关。而在英国,“东风”却意味着“寒冷和干燥”。

风俗习惯差异

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会形成完全不同的风俗文化。因此不同民族的社会风俗的差异有时会使原文难以忠实地表达出来。比如问候语的是使用,中国人见面通常会问对方“吃了吗”或“干嘛去”,而英语本族语者一般用“Hello”或“H i”,可以想象如果将其直接译成“Have you eaten yet?”或“What will you do?”,一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解。

宗教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宗教文化包括了其宗教信仰、宗教著作、宗教意识、宗教制度等等内容。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会遇到许多与宗教文化相关的表达方式。比如中国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国民众中已具有了深远的影响力。而在欧洲和美洲,人们信仰的是基督教,他们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依照上帝的指示行事。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有些词语的含义已远远地超越了原有的含义,并且随着语境的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比如“临时抱佛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简单地直译已经不能够传递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文化的可译性

可译性就是指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通过语言转换,将源语文本(source text)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此实现两种完全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即可译性就是指双语转换中源语(source language)的可译程度。

首先,我们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本质认识具有一致性,正是因为这种共性,不同民族的语言虽然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存在并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相应的等值特征,因此是可以互译的。

其次,我们人类文化具有广泛的共性及交融性,大部分文化符号是可译的,在两种语言之间能达到一定程度的对应。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在语言文化意义和内涵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语言文化符号信息量越大,文化差异就越大,可译性难度也就越大。因此,我们需要尽量去避免文化色彩淡化,最终实现最大可译性程度。

再次,我们谈到了地域环境的不同而引起的文化差异,但也相对地存在着文化超地域性的特征,文化的超地域性主要表现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些文化信息首先在某一特定地域产生并发展,然后再通过信息传递或转换被其它地域所接受、吸收和消化。

文化的可译性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阐释:第一,译者能理解原作者所要传达的文化信息;第二,译者可以用译人语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原作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第三,译人语读者能理解并接受译者所表达的文化信息。“理解”、“表达”和“接受”这三方面既相互联系,也互相影响,它们的共同作用构筑了译者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衡。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要承认这种差异,在翻译实践中,采用多种方式来缩小这种差异,以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在本族语言中不同于本国的异语文化。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译和句译,而是综合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等等的翻译,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差异,才会造成翻译作品的信息损失。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自的语言有其相应的特征,只有掌握两种不同语言的特征且能驾驭它们, 熟悉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译者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创造出生动展现源语风格的翻译作品。

参考文献:

[1]孟兆芬.谈英汉翻译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J].语文学刊,(3):167-168.

[2]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1):24-27.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6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56-02

英语文学翻译是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决口,从英语文学翻译当中看中西文化差异有助于我国学者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在社会根源、社会经济以及文化个性当中的差异,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一、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社会根源的不同。

中国历经了漫长的帝王制度形式的封建时期,但是在西方,很早之前民主集中制就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在之后的进步发展之中不断更迭完善,最后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我国封建的有关背景之下,国民在思想以及意识形态方面并没有什么自由空间,整个社会的发展潮流都是由皇室以及所有的官员在进行引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封建时期我国国民是不具备思想以及言论自由的。而对于西方国家的发展来说,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就走上了为了思想自由而展开的“征战之路”,与此同时也打开了欧洲文化发展的一段全新的章程。

(二)社会经济的影响。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之中,我国百姓一直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所有人都在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我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文学家以及思想家有很大一部分在一生当中都经历了很大的起伏与坎坷,因此才创作出了诸多万古流芳、耐人寻味的作品。但是对于西方国家来讲,其社会更早的进入到了工业时代,劳动人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受到了应有的尊重以及体现,同时再加上西方国家尤为重视在科技文化方面的发展,所有的劳动人民都具有自主创作的机会。因此,诸多西方文学作品所应用的素材大都非常贴合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而在这一方面,中国则刚好相反,尽管中国古代社会也出现了一些能够贴合百姓生活的优秀作品,可是绝大多数都是当时的文人为宫廷而创作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文化个性的作用。

文化个性也是促使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社会主义制度落实之前,我国历经了非常久远的封建制度时期,在文化风格的方面一般都很保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的社会制度抑制了个体思想的自由以及发展,或者更明确的说就是压制了人们的个性化发展。而西方国家相关的社会制度,是将资本流动作为根本,非常重视人权以及财产的社会制度,在这种体制之下,更加重视公民所具有的个人权利,使国民具有很高的思想自由,极大的推进了社会文化进行多层次以及多元化的进步发展。

二、解决中西文化差异化的有效措施

(一)通过差异化进行深度审视。

所有事物的本身都有着两面性,就算中西方之间存在的差异也是如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我们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文学作品的本来面貌,在接受差异存在的基础上,对自身进行更加深度的审视,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力争发展进步的主动权。我国比较主流的文化是和谐以及中庸,但是在一些特别的情景或者是场合之中,这样的理念很难发挥实际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对西方国家之中一些优秀的文化进行借鉴采纳,从而提升我国的文化引导能力以及外事能力。

(二)寻找共同点争取主动权,促进文学文化交流。

近些年以来,我国从国际上引进了许多东西,小到食物书本、大到制度政策,可是我国却很难走出去,这样的情况是偏离了正常的文化交流。接受中西方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在接受差异存在的基础之上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努力争取发展进步的主动权,打造出中国独有的标志。在文化多元化互相融合以及发展的当今,不具备辨识度的一些事物终究会融入到时代的浪潮之中,不会留下丝毫的痕迹。因此,只有积极的找到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共同点,促进文化之间的学习以及交流,才能在文化的发展进步之中掌握主动权。

(三)预制性词块教学法对社会需求的优化能效。

当今社会对于外语人才在实际的需求上逐渐朝着素质型、应用型人才的方面发展,外语人才不但要具备相当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优秀的外语交流能力,妥善的完成所有学术型以及应用型外语文章的相关撰写工作,同时还要具备自主进行外语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优化自身的外语素养。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传统之中的应试教育形式的无法对于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而预制性词块的相关教学方式能够在切实的满足应试要求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在外语交际方面的能力,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历史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发展之中必然会产生的结果。而正确的对于这些差异进行认识,也是时代发展进步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魏莹.英语文学翻译中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差异[J].海外英语,2013(01).

[2]欣妍妍.基于英语文学翻译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J].鄂州大学学报,2015(05).

[3]刘建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7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文化因素,处理方法

I儿童文学翻译

专门给儿童创作的适合其阅读的文学便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具备丰富的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性。若是儿童文学作品比较优秀, 不但能够帮助儿童更好的发展思维、提高其语言能力, 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儿童文学的翻译是针对儿童读者的, 保持儿童童趣和传递异域文化是译者面临的双重挑战。若是翻译过程中使用的语言都是生涩词语或者异质语言, 这样不但会让儿童丧失阅读的兴趣, 还可能会打击儿童的阅读信息。所以, 在译者翻译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到儿童文学的本质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

韦努蒂认为, 在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成分时, 可以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是要努力的减少目标文本中存在的异质语言, 从而保址学习目标文化习语化更加明显, 从而增加文学作品本身的可读性。若是通过异化翻译, 能够尽可能的保留原文本的异域特色, 通过对原文中的异质性进行保护, 确保其不会被目标文化意识形态控制, 让译者现身。而归化的中心便是译文读者, 让异域文化尽量的和读者接近, 让读者真正的熟悉译本。异化的中心则是原文, 努力的让译文和原文接近, 让读者真正的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性。译者的主要任务便是拉近作者和读者的距离, 给读者了解作品提供方便。文学作品是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翻译儿童文学时, 应该有意识的保留一些异域文化成分, 恰当的使用异化和归化,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好翻译工作。

2小说介绍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 是英国著名作家卡洛尔的经典之作。故事讲的是美丽、怪诞、离奇的梦幻故事, 描绘了小女孩爱丽丝在梦中的神奇虚幻的经历。自出版后, 该书已经有了8 0多种语言的译本, 中文译本也己经超过了3 0种, 深受各国儿童喜爱。本文选取其中两个译本作为案例分析, 一本是由陈复庵翻译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 另一本是由王仁芳翻译的《爱丽丝漫游奇境》。本文通过分析这两个译本中有关文化因素的翻译处理策略, 以期为同类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提供借鉴。

3处理文化因素的策略

3.1直译加注释

当文化成分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表达时, 译者可以直译, 以保留原文风格。例如:

(l) A s she said th is, she c am e su d d enly u pon an o p en p la c e, w ith a little h o u se in it a b o u t fo u r fe e t h ig h.

A:她正说着, 忽然来到了一片空旷的地方, 那里有一幢四英尺来高的小屋子。 (陈复庵译)

B:她在想这句话时, 忽然来到了一片空旷地, 那里有一幢小房子, 房高四英尺。 (王仁芳译)

(2) 1 d id n't k n o w th a t C h e sh ire C ats a lw ay s g rin n e d;in fact, 1 d id n't k n o w th a t cats cou ld g rin.

A:我以前不知道柴郡猫老是笑;说实在的, 我还不知道猫能笑呢。 (陈复庵译)

我倒是不知道柴郡猫总是咧嘴而笑的;事实上, 我从来不知道猫会拌笑脸的。 (王仁芳译)

例1中的“fe e t”“in c h”是英语中的常用的度量单位, 一般将九:直译成汉语, 但对屮国儿童来说, “英尺”和“英寸”却是比较陌生的概念。例2中“C h e sh ire-C a ts”的翻译听起来有些奇怪, 人们很容易想柴郡猫的种类。但是事实是, 原文中“C h esh ireC a t”的说法是和典故有关的, 其是乳酪牌子, 这种乳酪的包装上面有一只微笑着的猫, 所以便出现了“to g rin like a C h esh ire C a t”这个短语。当目标语读者缺乏背景知识的了解时, 直译往往会让他们感到困惑, 保留原有的表达也就不能达到作者原本的意图, 因此, 为了使译文易于理解, 使用注释来解释那些在文中简单直译的英语短语是非常必要的。

3.2省略

当译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来传递意义或是进行解释后, 可能会增加原文中并没有包含的一些含义, 从而给原文本内涵造成一定的破坏, 译者可以省略不译或不做解释。例如:

G J^Y o u p ro m ise d to tell m e y o u r h isto ry, y o u k n o w/'said A lic e, “a n d w h y it is y o u h a te-------C a n d D, ”

A:“你不是答应过要把你的历史告诉我吗?”艾丽丝说, “你为什么恨—C和D?” (陈复庵译)

B.•“你答应过, 要把你的来历讲给我听的, 你可知道, ”爱丽丝说, “以及究竟为什么你那么憎恨C C猫) 和D (狗) 。” (王仁芳译)

“C a n d D”是“c a t”和“d o g”陈复庵译本中并没有翻译这两个单词中的首字母, 而是保留了原文中的“C an d D”;王仁芳译本也没有翻译, 而是添加了注释, 让读者更加清楚明白原文的两个字母具体指代什么。

3.3意译

意译是指在处理文化因素吋, 译者可以通过概括性的表达来进行文化词汇的替换, 这样能够让译文的文化背景和读者更加接近。比如, 在进行小说名称翻译时, 往往会比内容翻译更加的自由, 译者翻译时一般会根据艺术翻译或者文学翻译的规范进行, 先对预期读者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进行综合判断, 然后适当进行意译或改译。这样, 原本陌生荒诞的小说名称或许在目的语中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 反而会使目标读者对小说的内容更加感兴趣。

4结语

进行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 能够更好的规范儿童文学翻译, 帮助其更好的发展, 和其它文学作品翻译相比, 儿童文学作品翻译比较特殊, 儿童文学作品的译者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文本进行处理, 如改译、增加、删减、省略和意译等等。尽管如此, 译者的自由限度也必须遵循儿童文学翻译的两项原则:第一、儿童文学是教育的工具, 儿童文学译本应该对儿童有一定好处, 帮助儿童教育更好的进行;第二, 还应该了解儿童的实际阅读水平, 并根据儿童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来合理的调整情节、特征以及语言。同吋, 儿童作为儿童文学的目标读者, 作者以及译者都必须全面了解并重视儿童本身的特殊性。

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往往会在其中添加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不同译者的期待视野以及理解往往会存在一定差别, 所以, 在翻译时, 选择的策略也存在一定差别, 这也导致了不同译本的出现。但是, 译本的读者群体都是儿童, 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审美需求都不同于成年读者。译者要从儿童的角度去鉴赏原文, 再以儿童读者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保留原作的风格和童趣, 使译文尽量与儿童读者的期待视财相融合, 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译作。

参考文献

[1]Carroll Lewis.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M].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 1993.

[2]卡洛尔著.艾丽丝漫游奇境记[M].陈复庵,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1.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8

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A·奈达曾经说过,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 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 要在两种语言之间成功的进行翻译, 除了需要通晓这两种语言文字, 还必须了解其背后所处的文化, 尤其是深刻理解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2中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学翻译中的影响

2.1宗教背景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独一无二的组成部分。中西方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就中国而言, 发展到今天, 逐步形成了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儒教为主体的基本格局。在翻译工作中要注意因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不同, 给翻译工作带来的影响。例如《红楼梦》第六回,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所说的“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一成语, 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翻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而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二者的区别在于God是基督教中对上帝的称呼, 而Heaven则是“老天爷、上天”的意思。如果翻译时使用God就会使人们误以为刘姥姥具有基督教信仰, 所以此处使用Heaven更为准确。

西方主要信奉基督教, 如果不了解相应的宗教知识, 也会给翻译工作带来麻烦, 造成错译。比如Writing on the wall这一习语, 从字面上理解是“在墙上写字”, 但实际上该词出自《圣经·旧约》里的一个故事:一次, 巴比伦国王宴请群臣时, 突然有一只人手显现, 在墙上写字。国王大惊, 请来法师破解其意, 法师说其意为巴比伦国的末日已到。后来西方人就用Writing on the wall比喻“灾难的来临和预兆”。如句子He saw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for the British car industry several years ago.意为“他早在几年前就预见了英国汽车工业的灾难将至。”如果不了解相关的宗教背景知识, 翻译时就会造成错译。

2.2地理位置的影响

中西方国家地理位置、生活环境的不同, 也会对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有时相同的现象, 因为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 人们就会持有不同的态度或观点。比如, 中国地处东亚地区, 春天受到太平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刮东南风。所以中国的诗词歌赋里, 常把“东风”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例如宋代朱熹的《春日》写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东风蕴含着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寓意, 而秋冬季节刮起的西风, 往往给人以萧条、肃杀的感觉, 寓意着悲凉伤感、凋零破败。与此相反, 英国位于欧洲西部, 常年温和多雨、盛行西风。所以在英国人看来, 西风并不代表着悲凉伤感、万物凋零。而是象征着摧枯拉朽、积极向上的精神。正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西风颂》, 把西风比作革命的力量, 气势磅礴, 横扫一切。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终将胜利、光明一定到来的坚定信念。所以如果忽视了地理位置的影响, 就会给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惑, 直接影响翻译的质量, 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

2.3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龙”是皇权的象征, 是九五之尊的代表, 寓意神圣、吉祥。大多数华人也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引以为荣。但在西方国家里, 龙却是凶残邪恶应该被消灭的怪兽。西方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描述了主人公与龙做斗争的故事, 像德国古典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 描写了主人公与“龙”做斗争, 最终屠龙成功的故事, 凸显了主人公的丰功伟绩。所以, 如果不考虑文化传统的不同, 直接将中国文化里的“龙”翻译为英文dragon, 就与我们要表达的原有含义大相径庭了。

此外, 风俗习惯的不同有时也会对翻译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比如, 大象在中国及泰国等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吉祥的象征。有关大象的比喻多半是积极、褒义的。而西方文化则恰恰相反, 认为大象是大而无用的东西。英文中elephant常喻指大而无用、累赘的东西。还有中国的一些俗语、成语, 由于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 在翻译时也要注意。比如俗语“情人眼里出西施”, 在翻译时由于西方人不知道西施是中国古代的美人, 因此如果直接翻译人名, 西方人将不能理解其比喻意义, 此处应将“西施”翻译为Beauty (美人) , 更为合情合理。

2.4思维习惯、语言结构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思维习惯、语言结构各有不同, 比如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由微观到宏观, 注重抽象的逻辑思维, 造句时常用各种形式的连接词、分句、从句, 注重“以形显义”。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从宏观到微观, 注重形象思维、视觉思维, 造句时少用甚至不用各种形式的连接词, 注重功能、意义的表达, “以神统形”。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二者密不可分, 思维方式依赖于语言的表达, 语言也可以反映思维方式。所以翻译时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转换, 也要注意不同思维方式、语言结构的转换。

下面就以清代沈复的《浮生六记》节选举例:

太华之高不知几千仞, 惜未能裹粮往登焉。归途见柿林正黄, 就马上摘食之。土人呼止, 弗听, 嚼之, 涩甚, 急吐去。下骑觅泉漱口, 始能言。土人大笑。盖柿需摘下, 煮以沸始去其涩, 余不知也。

译文:I have no idea how many thousand feet high the Hua Shan Mountain are and regret very much not having been able to pack up some dry provisions and go exploring them for a few days.On my way back I saw some wild persimmons, which were of a ripe color.I picked one from the tree while on horseback, and was going to eat it then and there.The native people tried to stop me, but I wouldn’t listen to them.Only after taking a bite I did fi nd it to have a very harsh fl avor.So much so that I quickly spat it out and had to come down from the horseback and rinse my mouth at a spring before I could speak to the great merriment of my native advisers.For persimmons should be boiled in order to take away their harsh fl avor, but I learnt this a little too late.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中文原稿只有72个字, 没有使用任何连词, 但对于读者来讲, 非常简洁连贯、形象生动。翻译后的英文版本, 使用了许多连词和从句, 使整段文章有机组成一个整体, 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习惯。

3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翻译原则

关于翻译的原则和标准, 中外不同翻译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 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提出, 翻译要做到“忠实和通顺”“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3.1 忠实和通顺

翻译工作最基本和首要的原则就是要忠实于原作者的思想内容、风格神韵。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 用流畅易懂、逻辑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做到文理通顺。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认为,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 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译者不能随意增加原作没有的思想, 更不能随意删减原作的思想。所以, 在翻译过程中, 要尽可能做到二者兼顾, 不偏不倚。过分强调其中任一方面, 都会背离翻译的基本原则, 过分追求忠实但不通顺, 译文的可读性差;过分通顺但不忠实于原文, 译文无异于改编。所以忠实和通顺二者相辅相成, 对立统一, 密不可分。

3.2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直译, 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主谓语序、动宾词序的一致性, 思想感情、社会经历的相似之处, 使得我们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意译, 也称为自由翻译, 它是指保持原文意思、舍弃原句外在形式的翻译方法。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有时完全使用直译会导致目的语读者理解的障碍, 所以在以直译为主的同时, 还要以意译为辅。特别是像谚语、成语、习语、俗语等等, 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 往往无法找到准确、对应的表达方式, 所以采取忽略原句外在形式、尽可能保留其内在意思的意译方法, 使译文更加精炼、准确。例如成语:“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如果直译为: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hors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译文冗长而且不能清晰明了地体现出“因祸得福”的意思。而意译为:Misfortune might be a blessing in disguise.则言简意赅又准确表达了源语言的深刻寓意。

3.3 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 打破目的语语言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主张以源语言或原文作者为归宿。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异国情调和陌生感, 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更符合目的语表达方式的翻译方法, 主张应以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为归宿。按照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的说法, “异化法是接受原作品的语言及文化差异, 把目的语读者带入外国情景”, “归化法是把原作品带入目的语文化的翻译方法”。翻译时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我们既要忠实原作者的思想和风格, 又要考虑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及译文的流畅性;既不能背离原文的主旨内容、语言习惯, 又不能使译文生涩难懂。所以多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方法。二者并用, 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

4 结论

综上所述,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传统、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性, 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使得翻译工作者要不断学习、掌握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在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今天, 文化交流的碰撞和融合越来越频繁, 这也给翻译工作者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 加强学习交流, 整合文化资源, 更好地提升自身素质。在翻译过程中, 要坚持忠实与通顺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原作者的文学创作。坚持直译与意译相统一的原则,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取长补短。坚持异化与归化相协调的原则, 力争在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思想风格的同时, 使目的语读者清晰明了地进行阅读, 做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

摘要:众所周知, 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 影响和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翻译工作而言,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宗教背景、地理位置、风俗习惯、语言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 不可避免地给翻译工作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将从以上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阐述其对翻译的影响, 并浅析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原则。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影响,翻译原则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1 (2) .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3]劳伦斯·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篇9

为了保证中外文化交流的顺畅, 对于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我们主要采用了求同存异的措施, 以可以不断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 并充分的尊重双方的习惯的基础上, 更加全面的考虑双方之间的差异, 翻译不仅仅是对语言进行转换,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基本行为, 所以翻译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转换模式, 其详细内容就是采用一定的措施来对文化中的差异进行处理, 并更加准确的表达出两种文化的含义。

一、差异的体现

首先, 中英双方的历史背景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因此统一性、整体性、全面性等思想深深扎根于每一个中国民众的内心, 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但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则不同, 他们长期以来就习惯了“一个民族应该独立成为一个国家”这样的思想, 所以在政权组织方面, 因为两者之间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 其之间的差异较大。

然后是信仰不同所导致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大多有一个信仰, 并且为这种信仰而贡献出自己的虔诚、思想, 有些国家甚至将宗教作为该国子民人生的重要依托和依靠, 而宗教中的主是最高的统治者, 例如基督教中的上帝, 因为有了宗教, 所以西方人们在不能够很好完成自己的目标时, 或者具有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的时候, 就会将这种愿望寄托在来世, 相信因果论和灵魂转世学说, 并在人生中的这一世虔诚的修行, 而恰恰相反的是, 中国人除了少数人具有一个信仰以外, 大部分的民众都是无神论者, 其坚持的是艰苦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相比于西方的来世论, 其更加重视当代实实在在的生活, 并非是虚无缥缈的来世, 正是信仰之间的巨大差异, 也是的双方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和主旨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文学作品大多是以现实主义内容为主, 并且以小说形式为主要描写手段, 而寓言、戏剧等形式的文学较少的原因, 而在英文文学的创作中, 戏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莎士比亚, 其戏剧的成就是世界人们所公认的。

最后, 中英文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还与双方的思维习惯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历史发展的不同以及人们所生长环境的不同, 中西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历史悠久, 其思想深受中庸、含蓄的儒家思想所影响, 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直来直往的, 更多的是点到即止, 所以, 这种思维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就是, 人物形象更加重视在不同环境下语言含义的表达, 以此来传达出文学作品的主旨。而西方的思想则完全不同, 其思维十分灵活, 并且单一, 所以更加的坦率, 不会拐弯抹角的进行言语的表达, 所以在英文文学作品的创作时, 也是如此, 更加的直接, 所以在对中英双方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 要能够充分的综合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不同的文化差异, 更加准确的选择最为合适的文章主旨, 更加贴切的表达出原作者的原意。

二、策略

(一) 良好的区分文学体裁

不同体裁的英文文学有不同的翻译技巧, 而由于中英双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差异较大, 所以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就有不同的翻译方法, 但是无论是那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其最重要的都是要能够因地制宜的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文学作品整体的翻译质量和效果, 如果仅仅是对语言进行一对一的翻译, 不仅无法对主旨进行良好的表达, 更是对文学的一种侮辱。

(二) 原则的和谐统一

翻译的和谐统一是文学翻译的关键, 所以要充分的重视, 文学是文化的一种反应, 同理, 文学翻译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转换, 所以翻译人员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要遵循文化的内涵以及相关的原则和规定进行。

(三) 要遵循动态对等的原则

动态对等原则的目的是规范目的语和源语, 为两者之间的转换制定一个规定, 以此来更好的减少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在动态对等的理论中, 两种语系的翻译不仅是语句上的对等, 还有文体、风格以及意义上的对等, 其翻译的信息不仅要包含语句的表层含义, 更要包括文化信息的深层意义, 翻译人员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动态对等原则中的四项基本原则一一对应, 只有这样, 才能够将目的语中的文化含义进行完美的表达。但是, 不一样的语言文化体系所代表的就是不一样的文化, 文化之间或许有相似的地方, 但是却不会完全的相同, 故而, 在译文中将原文的文化含义进行完美的表达几乎是不太可能的, 而翻译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还原文化, 尽可能的体现出源语中的文化。

结束语

在对英文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反之则会极大的影响英文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 有些甚至不能够很好的传达原作品的精髓。所以, 翻译人员在对两种文学进行翻译前, 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文化学习能力, 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深入学习来切实的掌握两种语系的思维和叙述方式, 这样就能够极大的增加双语翻译的精确性。可以将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全面以及准确的进行翻译, 只要对两种语系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是合理的、科学的, 就应该在翻译的领域内进行肯定和宣传。

参考文献

[1]张泽锋.英语文学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6:169-170.

[2]吴琼.试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6:18-19.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10

关键词:英语文学,翻译,文化差异

国门的打开, 使英语交流成了家中的常客, 中英文化差异也逐渐引起了国人的重视。对此, 我们提出了保留相同的部分, 淡化不相容部分的手段来促进两国的交流。这一点表现在翻译中, 就是既尊重对方文化, 又保留本民族个性, 正确处理两者文化差异, 翻译符合两国的作品。

一、通过对文学体裁的分析, 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不同体裁的英语翻译有不同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这种差异并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翻译手法。由于中英在写作手法上会有所差异, 因此我们在正式翻译前应该先对异国的写作文化有所了解, 再正式开始, 力求最大程度上尊重原作者的写作思想, 提高翻译质量。

英语文学体裁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科技应用文。就小说、诗歌、散文来说, 它是包含作者个人思想较浓烈的一类作品, 一般和作者所处的国家历史时代背景、文化信仰以及个人遭遇有很大关系, 这就意味着此类作品包含的文化背景量较大。这要求翻译者在对此类读物的翻译中, 要对作者所处时代有一个大的了解, 并在揣摩作者个人情怀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尽量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用中文表达出来, 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 使文章能被中国人所接受。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在科技应用文方面, 我们应该把握以下重点:第一, 在对原文进行理解分析的时候, 要先找出对英国的文化描述;第二, 结合中国相应文化, 与之进行比较, 分析其不同;第三, 在理解对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运用相应的中文语言环境加以描述, 使之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相比于前面的诗歌、散文翻译而言, 科技文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较少, 相应的翻译难度会下降很多, 因此, 我们在对它的翻译中可以更侧重对专业词汇的准确把握上, 保证翻译质量。

二、利用翻译中的动态对等概念, 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英语翻译简单来讲就是将英语读物换成中文表达出来, 可以让中国人理解。这句看似简单的话, 真正想要做好却不容易。因为中英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使我们在翻译中, 不能死守单词的固定翻译, 而是要灵活运用语言, 使双方文化处于动态对等中, 使文章表达更符合双方文化环境。

动态对等, 即指在翻译具有较强本土文化思想的内容时, 不必遵循死板的直译原则, 而是根据双方的具体语言文化不同, 灵活的将对方文化转化成中国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文字, 这样, 就可以避免直译带来的“不知所云”境地了, 比如中文中耳熟能详的“众人拾柴火焰高”若直译, 可能连中国人自己也会觉得好笑, 如果考虑美国人的文化, 翻成“Many handsrnake light work”, 这样, 对双方的民众来说, 就好理解多了。不同的语言风俗的形成有其特有的历史, 我们可能不会理解它, 但必须尊重这种差异, 只有这样, 才更有利于双方文化的交流。比如在“胆小如鼠”的翻译中, 中译美是“as timid as a rabit”, 在中国人的认知中, 老鼠总是畏畏缩缩, 躲躲藏藏的, 想起来就觉得很窝囊, 所以用它指代胆小的人, 而在美国的文化中, 兔子才是胆小的代名词,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为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美国有太多的长耳兔的关系, 就好像我国早些年每家都会有老鼠。当然, 这是说笑了。“动态对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l)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应。4) 文体对等。这几个方面是确定翻译质量的关键。

l) 词汇对等, 这里侧重是指英语单个单词的意思要一个个翻译出来, 不能偷漏单词, 造成意思的不完整, 保证文章意思的准确性, 提高翻译质量。

2) 句法对等, 这里不同于上面的单词直译, 指可以用直译或者意译的方法, 完整的表达出句子的意思, 并保证中英文同一个句子所使用的句式有同样的作用。

3) 篇章对等, 指翻译过程中, 要按照原文顺序进行翻译, 不能自行改变篇章前后顺序, 保证中英文读本一一对应。

4) 文体对等, 就是说在翻译时要使翻译后的读本和原文保持相同的体裁, 比如小说不能翻译成散文, 还是要小说。

三、通过对异化和归化翻译理念的研究, 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在英语翻译中, 会运用很多理念, 这其中, 异化和归元运用的相对较多。异化, 在英语翻译理念中表现为对翻译原文内容最大程度的保留。其核心是把原作的本土文化作为最终的归宿, 在这种理念下的佼佼者是来自美国的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举例来说明这种理念, 借用中国的经典作品《红楼梦》, 它在被翻译成英译本的时候, 大量运用了异化理论, 使翻译本充满了浓浓的中国风。比如文中的“真是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在英语中是这样写的:“Truly, 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

不同于异化理念, 归化理念旨在将翻译本最大程度的靠向翻译方, 其核心以最终译文的文化背景着落点, 重点考虑怎样翻译才能更为读者所了解。这一理论的运用, 会使翻译的作品更加适合读者理解。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 我们都要做到尊重原著文化背景, 在合适的方向上加以人工润色, 不能改变作者思想内容。只有这样, 翻译出来的作品才更具可读性。

四、利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段, 正确处理文化差异

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我们时常会有这样的矛盾:原封直译原著还是加以自己的理解再加工呢?这其实是要考虑实际的翻译体裁的, 比如科技应用文吧, 本来文化背景就少, 大多是对专业问题的描述, 一般不会有需要自我创造的地方。而诗歌小说作品, 就相当于中国的古诗, 是作者包含了强烈个人情感的情绪倾诉, 在文中出现的很多物像本身没有多大具体意思, 只是用来表达作者某一情绪的媒介, 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我们就要结合本国文化背景, 将文中物像转换成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事物或者思想情感, 这样的改变会使文章摆脱枯燥的文字翻译, 将文章的内在灵魂表现出来, 使文章更有韵味。这种创新的翻译思想, 会使文章的翻译更符合原文思想。

创造性叛逆的手段在英语的翻译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精髓是在原文翻译的基础上, 跳出单纯的字词直译, 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自我的再创造, 使文章在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后其内容仍然饱满充实, 充满了生命力, 吸引读者去阅读。对这一手法的正确使用, 会使文章中文化差异影响更少, 原作者的思想精髓表达的更完善, 作品质量更高。

五、结语

英语翻译失败的一大杀手就是对文化差异处理失当。因此, 我们在翻译中应该重视文化差异, 在了解翻译作品的文化背景后准确翻译作品, 提高翻译作品的可读性, 保证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l]蒋晓萍.语料库和翻译研究:翻译中的跨文化动态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l0 (6) :25-26.

[2]连颖.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9 (3) :37-38.

[3]邢小琴.高低语境下中英文语篇差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 (11) :44-45.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中英文学作品 文化比较 翻译

从实践来看,中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只有通过有力的翻译,才能尽可能的打破中英文化之间的天然屏障,实现文化之间的有效衔接。中国需要了解西方的文化,西方同样需要认识古老的中国文明,而文学作品成为文化与文明的显性表现,对于中英文学作品及其文化的比较与翻译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大文化格局的构建。

一、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

中英地域的差异决定了中英文化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的不同,这种不同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生活习惯、事物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不同会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分析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就需要通过这些要素来具体论证,只有找出不同国度之间文化的不同才能对中英文学作品进行科学的比较,具体说来,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英在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多生活习惯都是经过一段时期积累而产生的,是地域特征的现实反映,这种反映会在生活习惯上得到体现,并映射在文学作品中。例如,红色在中国的习惯中常常代表着喜庆,通常在好的时刻采用红色的色调,这是一种古老的习惯。而在英语文化中,“red”仅仅代表着色彩,并不具备其他更为深刻的涵义。再例如,“老”在中国的习惯中不仅是陈旧的象征,还代表着一种经验成熟的表现;而在英语文化中,“old”仅仅是落后的象征。类似的文化都是典型的习惯,是长期的地域沉淀下来的文化不同,这也是在具体的文学作品翻译中应该把握的问题。

2.中英在事物认知上存在不同。中国人对于事物的认识方式也与英语人存在的不同,中国对于事物的认识更加注重把所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在实践中去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而应该对于事物的认识则更加注重事物本身的内在逻辑,只要被逻辑证明了的问题,对与错便不再那么重要了。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中英对于事物认知上的不同之处也能够在文学作品里被体现出来,例如,中国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多的是从表象出发去探索事物的本质,也就是更侧重正向思维去认知事物;而英语对于事物的认知则更多的是从结论去找原因,也就是逆向思维的更多。

3.中英在价值判断上存在不同。价值判断是世界观的现实反映,价值判断与生活习惯和对待事物的认知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中英文化在生活习惯和对待事物认知方面存在不同,显然也决定了二者在价值判断上必然存在差异。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更多的强调集体主义的精神,主张奉献精神,提倡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不能过分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力量,因此,团结成为中国文化中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重要前提。而在英语文化中,个人主义的思想比较重,常常借助于个人的突出表现来衡量一个团队的成就,这也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能够经常看到。

二、中英文学作品的比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但是不主张把宗教精神无限度的扩张;而在应该文化中受到基督教思想影响比较重,对于其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很强的思想影响。大量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我们都能够从中读出基督教的味道,至少可以说是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客观存在。很多中国的文学作品是对中国现状的客观反映,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希望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引起更多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使问题能够最终得到解决。中英文学作品的比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1.中英文学作品信仰的比较。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神,尤其是一些古老的文学作品中类似“玉皇大帝”、“龙”这样的神成为一种文化的符号,这是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现实反映,从宗教信仰的角度来看中国的文学创作不难发现,凡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都被视为正义的象征。而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则用基督教的上帝来反映其宗教信仰,即便是行为主体遵循客观规律来办事,也是对于上帝的交待,就像英国大物理学家牛顿找不到第一推动力的来源时需要把这种力量归咎于上帝的推动一样。例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龙是神的象征,经常能够看到,这是古老的中国文明的象征,是正义的象征;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却是一种邪恶,是反面的代表。

2.中英文学作品实践的比较。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注重通过踏实的实践来创造财富,实现人们生产生活的提高,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劳动人民辛苦劳作的社会实践行为,并通过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来反映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客观现实。而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实践的表现手法上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更多的强调休闲浪漫,常常出现衣冠整洁的绅士的形象,而对于真正辛苦劳作的实践者常常表现为拉着纤绳的“奴隶”。例如,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牛象征着劳动人民,任劳任怨,甚至把无私奉献也比作俯首甘为孺子牛;而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牛更多的是用来吃肉的,但是,马却是非常勤劳的象征,这也是文学作品中的“牛饮”被翻译成“to drink like a horse”而不是翻译成“to drink like a cow”的重要原因。

3.中英文学作品自然的比较。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常常有很多自然背景的表述,通过外部的环境来反映作者创作的心境,进而形成客观的社会现实、作者的心境、外部的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形成统一与共鸣,为故事情节的发生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自然环境基础。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也会有自然环境的反映,这是文学创作的共性要素,但是,在具体的自然要素使用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在中国文学创作中正向却成了英语文学创作中的反向。例如,中国文学作品中自然界的东风常常是暖意的表示,象征着希望即将来临,感受到东风的吹拂常常是事件将发生转机;而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东风则非常不受欢迎,被认为是不详的征兆,甚至非常让人反感,因此,在英语的文学作品中有“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而在中国却是东风颂。

三、中英文学作品翻译的实践路径

基于中英文化上不同的存在客观,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宏观把握作者的创作初衷,毕竟翻译只是对作者表达意思的客观反映,而翻译本身却不是文学创作,因此,在进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应该结合作品的宏观思路,来进行具体的语言合理转化,还原作品创作的本来面目。具体说中英文学作品翻译过程应该遵循这样的实践路径:

1.要在领会作者本意上下功夫。翻译文学作品的关键是领会创作者的本意,文学作品不同于一般的语言表述,通常来说,文学作品都具有相对严密的逻辑性,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全面把握作品的核心思路,做到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以局部为切入点,来通篇组织整个作品的翻译,不能局限于某个结点不放,同时,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中英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为了保证作品内涵的完整性,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酌情增加或者删除部分表述,从而达到作品连贯性的目的,让文学作品的原滋原味呈现出来,这样才能体现出翻译的功底和水平。

2.要根据作品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语言表述。中英文学作品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不同,中文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主谓宾缺失的情况,相对而言,英文作品中结构更加完整,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系统的把握,合理配置翻译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对于中文文学作品中主谓宾缺失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的翻译需要,适当补充相关的语句要素,使语言的表述更加完整,从而实现语义的完整表述,这样阅读者才能够通过翻译后的作品了解到作者的创作本意。

3.结合实际的语言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汇。尽管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同属于语言的门类,但毕竟中英文化之间存在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这就要求翻译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度的语言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具体的作者意图,还原作品最本真的语义。例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s?”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就不能直接翻译成“你看见我眼睛里有绿色吗?”应该考虑到在英语翻译中,“green -eyes”不但有直译的“绿眼睛”(红眼,不瞒)的意思,还有“好欺负”的意思,因此,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就应该选择合适的词汇,翻译成“你以为我是好欺负的吗”?这才是真正的本意。

另外,要根据语言通顺的实际需要来科学表达。文学作品只有通篇阅读才能够把握作者的整体思路,因此,要保证全文的通顺就需要使表达方式得到科学的理顺,该调整先后表达顺序的就需要调整表达顺序,该补充完整的就需要补充完整,该需要显性表达出来的意思就需要显性表达,这样才能够做到舒张有度,使文学作品的韵味在翻译中被有效的体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的美感。

参考文献:

[1]闫文珍.中西文化差异视域下的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浅谈[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36-39.

[2]赵德全.中英文学作品在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差异[J].时代文学(上),2010(6):124-125.

[3]丁旭辉,袁洪庚.“谋杀”抑或“重生”: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81-185.

[4]吴琼.试论如何正确处理英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8-19.

中外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差异比较 篇12

一、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

作为一个成功的翻译人员,应该对中外的文化有着很深的了解,这样,词语才在文化内体现其真正的内涵。如果不了解中西的文化,就会在翻译中出现误译,影响其原有的文学意蕴。

1. 中外文化理念不同。

即使是对同一事件的描述,由于中西文化的理念不同,会引发不同的感想。这也是由于生活条件及对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不一样所致。例如:在对待龙这种动物的时候,中国人就把它作为民族的象征,所以在文学中常使用龙。但是外国人翻译的时候,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就会出现误译,只是赋予龙一个普通的意思,只是看成一只动物。

2. 价值观的不同。

中西的价值观念是不相同的,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的是集体文化,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克制个人欲望,个人应该为祖国及集体服务,能够自觉地担当社会责任。然而西方的文化更为注重的是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为中心,重视个人自由,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并且自我意识比较严重。所以在文学的翻译中会出现这方面的倾向。例如:英国著名作家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永远的尹卓燕》时,“Lyceum”在外国中的本意是希腊人观看歌舞及开展艺术交流的地方,为了迎合中国的价值观,将其翻译成:兰心剧院。这主要是因为兰花在中国的思想中是高洁的代表、君子的象征,但是在外国只是一种花。

3. 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国人比较注重逻辑思维的能力,在文学作品中一般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外国人比较注重形象思维,所以在翻译中国文学时,一般的词用得比较浅显,把原著中的意思改变了。

4. 宗教文化的不同。

中国人的宗教是道教、儒教、佛教。道教的思想形成到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主要对哲学方面的涉及相对较多,儒家主要是传授人人平等,注重学术的研究,佛家对我国文学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大,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比较信奉基督教,他们认为《圣经》是经典著作,西方的主要修辞手法就来源于《圣经》里面,对外国文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大为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红楼梦》的时候,中间也一句话是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天”具有明显的佛教色彩,而在翻译的时候就成了“神”,也就是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这就是宗教的信仰不同。

二、中外文学翻译中所体现的语言风格

对于文学来说,汉语崇尚唯美,英语崇尚的是平淡、质朴,其在文学的翻译体现得很明显。

1. 汉语善用艺术化的语言,英文较质朴。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在文学中应用较多的修辞手法,正因为汉语的修辞丰富多彩,所以中国文学比较含蓄。西方人崇尚形式主义及唯美主义,为了艺术而艺术。对于中国的诗歌来说,是比较有节奏的,给人以美感,但是如果说翻译成英语的话,就成了一杯白开水,没有韵味。但是外国的诗歌翻译成汉语,就相对来说增加了韵味,这都是跟中西文化有关联的。

2. 直译与意译。

外国文学让中国人翻译,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基础上,就会加入一些中国的元素,就会意译,根据理解的意思通过中国的文学表达方式翻译出来,较多是意译,但是这样就有很多改变了原来文学作品的意思。然而,对于中国文学,外国翻译人员通常用直白的英语翻译,在英语语法的基础上进行直译,好比诗歌,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味。

三、在中外文学翻译中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

1. 归化。

所谓的归化就是将作品翻译成目的语的风格,让更多的人了解基本内容。为了保证翻译后的文章与目的语的价值观,以及文化意识相一致,一般根据目的语的文化规范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变更。例如:汉语中的龙生龙,凤生凤,可以直译成Dragon born dragon, chicken born chicken。因为龙在我国是虚构的形象,并不影响它在原句中的意思。

2. 异化。

所谓的异化就是将原来的语言文化作为目标,能够将文章的原汁原味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难,但是它对于两种文化的融合是非常有益的。所以对于翻译来说,异化是首选的翻译策略。例如:纸老虎就可以翻译成paper tiger,这就达到了原汁原味的目的。

针对以后的文学翻译中,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或者是将两种结合起来,要求的都是尽量保持原文学作品思想不变的前提下,不能够脱离原文的语境,从实际出发,针对具体的材料,选取具体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由于中西文化存在着不同,给文学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只有深刻地了解各国的文化,才能在翻译上突破常规,做到有所创新。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还能够使语言更加华丽,使原文与译文产生一致性。

摘要:中西文化的不同使其在进行中外文学的翻译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翻译者都会受到译语语言的民族风格的限制。文学翻译主要受本土文化传统、语言系统和思想方式的影响, 本文针对中西文化的不同及在中外文学翻译中所体现的语言风格, 对如何采用适合的翻译策略等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中外文学,翻译,语言风格,差异比较

参考文献

[1]王春燕.浅谈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方法[J].科技信息, 2009 (01) .

[2]孙雪娥, 何树勋, 廉洁.英美文学作品中双关语的修辞效果及其翻译[J].商洛学院学报, 2009 (05) .

[3]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4]喻锋平.谈目的论中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C].王东风,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6:393.

上一篇:艺术方法下一篇:农业企业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