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中的隐喻分析

2024-10-09

英语文学中的隐喻分析(精选7篇)

英语文学中的隐喻分析 篇1

摘要: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实际上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交流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舞蹈、歌曲等方式和渠道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 文学作品的交流占据绝大部分, 由此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重要作用。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引入隐喻翻译的方式对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文学作品,隐喻翻译

隐喻翻译的目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要对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形式进行直接的翻译, 就是文学作品的实际内容;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文学作品实际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修饰和拓展, 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隐喻翻译的过程中, 重点在于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表达和再生。本文主要从多种隐喻翻译方法来进行实际分析, 对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进行了探析。

1 转化喻体形象

在我国文学作品中对一些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有多种, 西方文学作品对事物的描述和表达也有多种形式。由于中西方文学作家的创作环境和思维方式有着相似之处, 致使一些中西方文学作品在隐喻表达方面有着相似之处。因此,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隐喻翻译时, 可以根据中方文学作品的隐喻方式进行相应的翻译。

例如:对A soul’s a sort of fifth wheel to a wagon.一句进行翻译时, 通常的翻译为:一个人的灵魂是四轮马车的第五个轮子。这种直接的翻译会造成翻译过于生硬, 也违背了我们日常阅读的习惯。因而我们可以应用隐喻翻译手段, 我们都知道马车一般都是四个轮子, 而第五个轮子明显是多余的。因此, 这句我们可以翻译成:灵魂是多余的。

2 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

虽然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许多相似的隐喻方法, 然而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一些隐喻方式是不能直接翻译的。两种文学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使得翻译人员进行翻译时, 不得不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来充分体现出英语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通过这种隐喻翻译手段, 不仅能够让读者更加清楚地读懂原文, 并且能够极佳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语言文学艺术。

例如:对Adock in public was usually an echo of his superior.在对这句进行翻译时, 其中里面的“echo”一词意思为“反射回来的声音”。如果直接翻译, 会大大降低翻译的质量, 通过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的方法, 将“echo”一词隐喻为“应声虫”, 不仅能够提高翻译质量, 同时可完整表达出了作者的意思。

3 将隐喻变为明喻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方式直接变为明喻的方式,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能够更加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艺术表现。但是, 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隐喻转变为明喻的过程中, 翻译人员应当保持喻体本身的艺术形象, 才能够使得翻译更加接近原作。通过将隐喻变为明喻之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接近我们的阅读习惯。

4 对相应的喻体进行注释

在英语文学作品中, 作者往往需要借助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域名或者人名来修饰他的作品。由于我国读者对西方一些作品的阅读量较少, 这就使得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喻体达不到实际效果。因此, 通过对相应的喻体进行注释, 来对喻体进行翻译。此翻译方式的缺点在于, 注释过多容易造成阅读的障碍, 因此喻体的加注要尽量少。例如在对Now he was his valet, his dog, his man Friday.“Friday”可以直接翻译为“星期五”。西方人们对《鲁宾逊漂流记》有着深刻了解, 当一提到“Friday”时, 他们往往直接会想到鲁滨逊的那个奴仆, 这些是汉语阅读者不能想到的。因此,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对相应的喻体进行注释能够到达极佳的效果。

5 略去喻体形象

在一些英语文学作品中, 作者为追求艺术形象往往添加一些寓意很深的喻体形象, 使得翻译人员和读者很难理解。因此, 面对这种情况适当地将文学作品中的喻体形象加以省去, 对翻译和阅读有极大的帮助。虽然略去喻体形象的方式对英语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有着极大的影响, 但却是必要的。例如:What vain weather cocks we are.进行翻译时, 对“weather cocks”一词, 翻译人员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单词, 因此可以略去喻体的形象, 翻译为“我们是多么的傲慢和反复无常的人啊”。

“Go, and carry my message, he irrterrupted impatiently, I am in hell till you do.”在这句话中的“hell”一词英文翻译为“地狱”, 而中方文化中地狱代表的是邪恶的势力和死亡, 在这里对地狱直接进行翻译往往是不行的。因此, 在对文章翻译时要将“hell”一词省去, 同样可以达到艺术表达效果。翻译为:“你快去啊, 给我带信去。他不耐烦地打断了我们话说道:你不去, 我可受不了了”。

6 添加新的喻体形象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喻体表达方式, 但是, 通过这些喻体表达方式并不能充分表达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艺术形式。因此, 一个合格的翻译工作人员就必须学会对文学作品中添加新的喻体形象来表达出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和文学内涵。例如“And Crawley’s reputation was a fire I eating and jealous warrior, was a further and complete defense to his little wife.”中文中“护身符”有安全的意思, 因此将护身符添加为喻体形象, 不仅能够将作者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来同时能够让汉语读者感受更加真实。翻译为:“Crawley有着火爆的脾气, 疑心重, 好打架, 对于他的妻子而言是一个有利的护身符”。

7 结语

一个优秀的翻译工作人员, 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应该机械地对词汇进行翻译而是根据隐喻翻译的各种方法来灵活地翻译。在翻译中灵活地应用转化喻体形象, 在目标语言中寻求相应的喻体形象, 将隐喻变为明喻, 对相应的喻体进行注释, 略去喻体形象以及添加新的喻体形象等方式来进行翻译, 将作者的写作风格、艺术表达等方面充分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pproach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林庆扬.浅析经济贸易英语文章中的隐喻[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23) .

[3]孙庆舒.英语经济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 2003 (5) .

鸦片在英国文学中的隐喻 篇2

关键词:鸦片;英国文学;东方性

希腊人在公元前五世纪时把罂粟的花和果榨成汁入药,用它来止泻、镇痛、安神,但这种药除了具有神奇的药性外还带有极大地毒性,这就是被人们俗称为“大烟”的鸦片。对于我们来说它并不陌生,因为它而酿成的两次战争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悲愤刻骨,而对于战争的另一方英国来说,鸦片也是一种重要的意象贯穿于19世纪英国文学之中。鸦片意象曾在英国的文学想象领域中产生过一样的隐喻含义: 来自东方的威胁,工人阶级的麻醉品,想象灵感的源泉。本文即是从这三个角度对鸦片在英国文学中的隐喻形象进行分析的。

一、东方性的威胁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被迫打开了,中英之间的交往渐渐增多,两国之间不仅贸易上的往来频繁,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但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良影响,比如在伦敦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中国式的鸦片烟馆。这使得中国的形象慢慢渗入到英国社会中,也慢慢在英国文学中滋长。

《埃德温·德鲁德之谜》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最后一部小说,直至他去世时这部作品也只完成了一半, 而主人公埃德温是失踪了还是死亡了就成了一个文学之谜。贾斯柏埃德温的叔叔, 表面上的他是教堂唱诗班的指挥,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赏识,而背地里的他却是一个经常出没于伦敦陋巷烟馆里的瘾君子。在十九世纪,英国人对于鸦片的观念很复杂,即使是在知道其危害性的情况下,也还是会把偶尔吸食鸦片的行为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一种休闲方式,甚至是无伤大雅的闲情逸致的行为。鸦片是小说的一个中心意象,通过对贾斯柏这一反面形象的描写,作者不仅为我们揭示了鸦片的巨大危害,而且也打破了社会上对于吸食鸦片是种流行行为的看法,引导读者认清这种鸦片流行的本质问题。但是小说中带有明显的局限性,认为鸦片和东方有着内在的联系,将东方视为奢华、享乐、堕落等邪恶因子的集中聚集之处。所以,在小说的开始,狄更斯就描写了一个华丽、腐朽的充满诱惑的东方场景。而这一切又不过是贾斯柏吸食鸦片后的幻境罢了。贾斯柏虽然抵挡不了鸦片的诱惑,沉迷在其带来的感官刺激中无法自拔,但每当他意识清醒的时候,却又十分懊恼与中国佬、印度水手、下等女人为伍,常常对他们又打又骂,以此来掩饰自己的过错,将自身的堕落归咎于这些东方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人们,并没有将上流社会吸食鸦片的作法视为罪过,而恶魔般的鸦片却是慢慢的将人们的心智摧毁。很多人都同小说中的贾斯柏一样,由吸食鸦片到被鸦片吸食,他们的行为乃至灵魂都被鸦片所控制,从而做出一系列疯狂的行为,不顾尊严的像自己侄子的未婚妻求爱,并且丧心病狂的杀死了自己的侄子。这正是作者在暗示他身上理想主义的英国性在消逝,取而代之的则是邪恶的东方性。因为吸食鸦片而形容枯槁的中国人形象已经在英国人的心中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以至于将鸦片与东方性看成是一个整体,认为它们同样带有罪恶性。

此外,狄更斯在《埃德温·德鲁德之谜》这部小说里也显现出了对于东方性侵入英国的担忧。由于中国人吸食鸦片的形象在西方社会的流传,西方社会已经认定东方人是和鸦片一样的愚昧僵化、堕落无救了,所以这样的东方性的入侵,会给西方世界带来极大的恐慌。当中国式的烟馆出现在伦敦时,他们害怕鸦片会像侵入中国那样,在英国本土肆意。但是小说中,贾斯柏与中国人、印度人与底层女人吸食鸦片的场景,只是想象中对于中国人吸鸦片情景的再现,是作者想象出来的。

有传教士在宣传鸦片对于英国的威胁时曾说:“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如今中国人又将鸦片带回到英国,对英国来讲,这是自食其果,鸦片正像瘟疫一样在我们的社会中蔓延,侵害我们的生命。我再三描绘中国人在伦敦吸食鸦片时的可怕景象,是希望大家充分警惕,中国人正将邪恶带入到我们的社会。鸦片起于中国,但不一定终于中国” ,同他一样,狄更斯也忽视了事实上鸦片并不是起源于中国,恰恰就是英国人强行将其贩卖给中国这一关键性的问题,而将矛头直指中国和东方社会,这是不公平的。

鸦片与东方的联系性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西方社会把东方社会妖魔化的做法也很普遍,麦都思在《中国:现状与前景》里将中国描绘成是愚昧、黑暗、堕落的所在,东方的神秘便是“感官享受、希望、恐惧、田园乐趣”,这就像是吸食鸦片所带来的刺激一般,让人沉醉。之于19世纪的英国文学作品则将这些所谓的“东方性”加以夸张放大,更加深了这种误解,使鸦片成为了东方威胁的缩影。

二、工人阶级的麻醉品

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一些下层的工人为了逃避贫困和病痛的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开始吸食鸦片,企图用一时的感官刺激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这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吸食鸦片的人数的增多,犯罪率也开始提升,社会秩序混乱。为吸食鸦片去抢劫、服鸦片过量中毒、吞鸦片自杀等事件屡见不鲜,甚至一些婴儿因母亲吸食鸦片而导致中毒身亡,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于是许多作家将这一现象写入小说,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作家艾略特在《织工马南》里就塑造了一个悲剧的鸦片吸食者的形象——莫莉,她在遭到丈夫遗弃后,没有能力去抚养自己的女儿,面对痛苦的现实生活,她并没有去抗争,而是选择了逃避,用鸦片来麻痹和愉悦自己,最后于冰天雪地中惨死。作者对于女主人公的遭遇是同情的,并没有对她多加指责,也没有将鸦片同工人阶级的劣根性等同。同样,对鸦片的阶级偏见提出质疑的小说家还有盖斯凯尔夫人,在她的小说《玛丽·巴顿》里,对于工人阶级吸食鸦片的现象以及上流社会对鸦片的阶级偏见进行了更深刻的分析。脾气暴躁的约翰·巴顿原本是一个性情温和、乐于助人的人,但在他吸食鸦片后,竟然性情大变,变得极具攻击性,经常会对身边的人造成伤害,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危险人物。作者客观的描绘了工人阶级的生活状态,“当你严厉指责这种对鸦片的使用之前,试想一种无望的生活,每天都被对食物的渴望包围着;想象你的周围弥漫着绝望情绪,看看你周围人们的眼神和境况,就知道他们是怎样挣扎在贫困和绝望的巨大压力之下。难道你就不会为了暂时忘掉这一切而高兴吗?鸦片会带给你片刻的遗忘。”,对于工人为逃避生活的重压而吸食鸦片的做法充满着同情与理解,对于社会阶层的不公进行了鞭笞。

三、想象灵感的源泉

19世纪早期,英国的大众并没有深刻意识到鸦片的巨大危害,不知道吸食过度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也并不把服用鸦片同个人道德联系在一起,反而认为鸦片能让人获得非凡的体验,还一度将一些上流社会吸食鸦片的人作为榜样,将吸食鸦片看做是一种流行。甚至一些名人都曾有吸食鸦片的经历,如司各特、拜伦、雪莱、托马斯·德·昆西和柯勒律治等,他们为了寻求感官的刺激和获得不一样的文学灵感而服用鸦片酊。

托马斯·德·昆西和柯勒律治二人更是由于服用大量鸦片而无法自拔,最终成为终生吸食者。不仅如此,他们的一些经典作品也往往与鸦片有关,东方既是鸦片的原产地,又是其重要的消费地,所以在西方人意识里已经把鸦片看作是东方的一个代名词,这于德昆西来说更是如此, 他在《瘾君子自白》中构建了这样一个东方梦境,“东方梦幻中,这些鬼魅出没、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让我着迷、陶醉,有时还会感到吃惊,有时甚至感到自己被一种巨大的莫名惊诧淹没了,其中还夹杂着我对自己经历的景象的恐惧、仇恨与厌恶。”并在其中经历了让人惊心的恐怖之旅,就像是吸食鸦片后的感觉一样。在作品里面他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无限激情的诗人,一个不畏艰险、极具探索精神的孤独英雄,一个借助鸦片进入了人类未知领域去探索奇妙世界的探索者。他曾这样写道,“温馨的、令一切为之倾倒的鸦片”,并将鸦片喻为是“从黑暗中心,想象世界的深处绽放的神圣花朵”,从中我们看到的是托马斯·德·昆西对鸦片的推崇。可以说德·昆西笔下的鸦片带给人们的是神秘、怪诞、恐怖和迷醉,于恐惧感中有说不出的愉悦感,而这正是19世纪的西方世界对于东方世界的想象的体现。柯勒律治这个英国浪漫主义的诗人,曾更为直白的声称他的《忽必烈汗》就是在自己服用鸦片酊后的迷醉状态下创作出来的,诗中描绘的并不是真实的忽必烈汗的经历,而是通过对一些充满神秘奇幻色彩的认识的叙写,来展现诗人自己的幻境。诗人自己认为是鸦片带给了他无尽的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这样优美的诗歌,鸦片就是他浪漫和灵感的源泉,在给他超凡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也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有利的帮助,这更使得他甘愿忍受吸食鸦片所带来的痛苦。

由于这些文学家的影响,在普通民众的眼中,已将鸦片看作是他们文学创作的源泉,从《忽必烈汗》到《瘾君子自白》,《织工马南》,《月亮宝石》,《玛丽·巴顿》,再到《埃德温·德鲁德之谜》和《道林·格雷画像》,无不弥漫着“鸦片”这个司空见惯的意象,成为了文人们寻求浪漫想象的捷径。即便是后来人们已经认识到鸦片的巨大危害,一些人对于鸦片的这种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仍没有完全消失。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英国文学来说,鸦片把一些文学家带入了不一样的世界,使得他们的作品带有神秘而不可知的意味,充满了对东方浪漫主义的想象,而这样获得的灵感则如罂粟花一样,美丽而又可怕。

参考文献:

[1]周宁:《鸦片帝国》,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4。

[2]Allingham, Philip V.“England and China: The O-pium Wars, 1839-”.2010-3-1.http://www.victorianweb.org/history/empire/opiumwars/opiumwars1.html.

[3]De Quincy, Thomas. Confessions of an English O-pium-Eater and Other Stor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4]Dickens, Charles. The Mystery of Edwin Drood.Ware,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1998.

网络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分析 篇3

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指出隐喻分为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包括过程变体和名词化现象。一个概念在词汇语法层次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一致式和非一致式或隐喻式。一致式即接近事态发展变化意义的表达;非一致式则是偏离常规意义的表达。而韩礼德对语法隐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科技语篇中,并得出科技语篇中运用了大量的名词化形式体现出语法隐喻的结论,因此科技语篇之外的其他语篇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二、理论框架

韩礼德在他的《功能语法导论》中认为语法隐喻主要源于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因此他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种。采用语法隐喻是为了在特定的语域和语境中求得适宜的语言表达方式。胡壮麟在他的《语法隐喻》中指出概念语法隐喻又可以细分为关系过程的隐喻化,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以及词汇语法层的隐喻化。

根据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六个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

韩礼德认为概念功能可以传递新信息,这种功能体现在所有的语言使用中。通过分析可知,概念隐喻强调网上新闻英语里要表达重点,利用名物化来实现网上新闻英语语篇的衔接,强调主谓关系,从而充分发挥名物化隐喻在语篇建构中的重要语义功能,揭示语言现象的深层蕴含。

三、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在及物性中,各个过程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隐喻另一个过程,使报道更加幽默风趣。随着过程的转换,与过程有关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环境因子等)也发生变化,新闻报道者在报道事件的时候可以用时间做一个主语是句子更加客观也可以用人物做主语使句子表现出物质过程,例如:2008 witnesses the OlympicGames which is held in Beijing make big success.(心理过程);Wesee the big success in Olympic Games holding in Beijing in 2008.(物质过程)

在这两句中后一句由前一句转换而来,in 2008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句法上体现为状语,符合自然范畴为一致式;但在第一句中变成2011,隐喻为心理过程的感觉者,为隐喻式。由此可知,这类语法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在网上新闻英语中,过程隐喻化的例子很多。又如网上新闻对经济危机影响所在地经济的 报道 : history shows that great financial centers confersignificant global influence on the countries where they are located.

四、名物化隐喻

英语多用动词汉语多用名词是英汉这两种语言一个很大的区别,因此他们在名物化隐喻中也存在很多的不同。

名词化是最常见的词汇上的隐喻,可以用名词词组表达事物的过程和特征。名物化是将表示过程的动词和表特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一致式中的过程和修饰语这一功能,而是以名词形式(隐喻式)体现事物或参与者。在网上新闻英语中,名物化隐喻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如以下两句:A survey of 25 of the nation' s largest retailers on Thursday showed a surprising vibrancy.(隐喻式); After we surveyed 25 of the nation' s larges retailers onThursday,we could find a surprising vibrancy.(一致式)

从上述例子可见,隐喻式使用了名词化结构survey,省略了过程的参与者we也避免了情态表达could的出现,增强了语篇的客观真实性。

五、网上新闻英语的人际隐喻

人们使用语言时除了如实地表述主、客观世界外,同时也是为了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主观判断和评价。这些都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元功能。在体现其中一些功能范畴时,形式和意义并不一定存在一对一的关系,人际意义在语气和情态表达方式上,除一致式体现外,我们发现网上新闻英语语篇中一些语法形式是可以互为隐喻的。因此,网上新闻英语中的人际隐喻主要指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的表达上存在着更为隐含的语法隐喻。语气隐喻是一个意义在表达上的转换,即从一致式转换为隐喻式。隐喻中的两个领域都与语法形式有关,可以从一种语气域向另一种语气域转换。语气隐喻所体现的是言语功能的转换,也就是说,一种言语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语气来体现。

Halliday(1994)指出,决定每一种情态意义如何体现的是情态的取向系统。情态是对某事件的可能性、经常性或就某人的义务或意愿所表明的态度。表达形式可以是相对主观的或相对客观的,两者还可以是明确的和非明确的。因此,情态取向有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等形式。在网上新闻英语中,情态系统是表达新闻工作者的判断或态度的语气系统,主要是通过限定性情态动词、语气副词和谓体的延伸部分等一致式来体现,除一致式典型体现外,在情态意义的表达上,同样会出现隐喻体现形式,即情态隐喻。

六、结语

对网上新闻英语语法隐喻的分析与研究可引起我们很多思考,语篇的难易程度和语法隐喻的多少有关,语法隐喻多,语篇所含的意思就多,读者理解语篇的难度就大。新闻工作者为了表面上的客观、公正的原则,不能直接陈述自己的观点或意图,但是可以借助语法隐喻暗示自己的意图和态度。作为读者应通过新闻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体会语篇传达出来的各种信息,更好地解读新闻语篇。

摘要:新闻英语是英语中很重要的一种体裁,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好的新闻英语写作可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达到良好的效果。概念隐喻可以使网上新闻英语具有衔接性、客观性、正式性和简练性;人际隐喻可以加强网上新闻语篇的互动性,体现语篇的意图;这些都使得新闻更加生动。

关键词:新闻英语,语法隐喻,语义功能,语篇意图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与实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4]赵德全,宁志敏.解读报刊英语中的语法隐喻[J].国外外语教学,2005.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教学 篇4

【关键词】隐喻 大学英语 词汇学习

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论修辞》。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它生成于语言思维和民族文化中,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隐喻在文化中能形成一个系统一致的整体,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隐喻将理性与想象结合,使人们比较容易理解难以理解的事物。隐喻应是词汇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的一种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所教词汇意象化和具体化也是当今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一、词汇教学现状

多数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均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但当交流或写作时却无法致用,所以词汇一直都是大学生学习英语难以突破的壁垒。目前,常用词汇学习法有词缀法、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在某种程度上对单词的记忆起到了作用。但都没有深入到词汇内部,词汇的记忆是孤立、机械、缺乏意象的,导致学生学习事倍功半。而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是强烈感情的释放口、是填补词汇缺口的方法。隐喻是“一种常被忽视的联系一词多义的重要资源”。大学生需发展其隐喻能力,即对隐喻的认知与理解、掌握运用隐喻的策略,掌握词类的引申意义是学习词汇的重要方法。从上述角度看,隐喻都应视为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师可结合隐喻,帮助学生理解基本范畴词的隐喻意义。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表达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如“theater”因其形状或功能的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阶梯教室,手术室”和抽象域“戏剧文学,戏剧效果”等。

1.从认知角度进行词汇教学。认知语义学用意象图式及隐喻、转喻引申来说明一个词语相互关联的多个义项之间的关系,认知语义学认为人类空间概念是最基本的概念,这是因为人类思维源于人的生活本质,躯体经验和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的意象图式,再通过隐喻和转喻模式,物理空间被映射到其他抽象的概念结构中。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即这种意象图式的隐喻映射。如英语中的at,从物理空间影射到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等,从而形成at的多义:at the station (处所),at five o'clock(时间),at war(状态),aim at(方向)等。

譬如:balance,可指“心理平衡”、“社会发展平衡”、“经济均衡发展”等。同一词表示多个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的联系来自同一个深层的意象图式、图式变体及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隐喻映射。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推动词汇以有理的方式演变,是理解一词多义和语义转移的金钥。可从认知角度分析语义延伸机制,帮助学生理清多义词义项间的隐喻关系,讲解人类隐喻思维特征。

英语中的多义词辅义作为中心意思的拓展许多是有理据的。许多词在认定的中心意思也多源于隐喻,只是由于频繁使用,渐渐淡忘了其隐喻意义,而变成普通词汇。因此多义词乃至中心词义的隐喻讲解是语言教学的重中之重。以金钱为例,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汉语中却表达为“挥金如土”,对多义词的意义即可对此有清楚认识,bank最基本的意思是“堤,岸”,和银行有什么关系呢?堤岸储水(water),银行存钱(money);河水中的水流为current,银行流通为currency;水可流动(flow),与之对应的 money flow 表示“货币流量、资金流量”。

2.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隐喻体现人类思维共性。隐喻的认知共性表现在不同文化中语言使用者都能运用隐喻认知和理解隐喻语言。隐喻作为一种各民族共有的认知方式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词汇教学中对词汇文化内涵的讲解,要通过隐喻差异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就是了解目标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方能更好掌握一门语言。

英语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明,因此词汇中有不少来源于希腊和罗马神话的传统隐喻,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riddle of Sphinx(难解之谜)。英语中还有很多来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隐喻,如burn ones boat(起源于恺撒征服不列颠的故事,喻指断绝后路,斗争到底)。有一些源于文学典故的隐喻,如:Don Juan(风流人物)和Pickwick(憨直之人)等,包含着浓郁英语文化特色。

将隐喻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是有益的探索。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隐喻法有助于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能力,有助于其触类旁通地领悟和应用词汇知识,并对词汇间的广泛联系和组合搭配进行准确合理地挖掘、提炼与引申,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二语习得能力和语言水平。

参考文献:

[1]Richards[KG*2]I A.The Principle of Rhetoric[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12.

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探析 篇5

一、对个体悲惨命运的隐喻

疾病吞噬了病人健康的身体, 也让个体渐渐偏离了原有的生活轨道, 趋向于“他者”的角色, 而病体的主体意识在这种边缘化的过程中渐渐觉醒, “他者”的角色与主体意识觉醒之间产生的矛盾, 让患者对这种偏离的认识更加的清醒, 也更加痛苦, 加剧了患病个体对苍凉人生、悲剧命运的感知, 肉体和灵魂受到了双重的伤害, 两者交替循环式的共同驱力之下, 共同呈现了个体无可奈何的悲惨命运。

(一) 疾病和个体命运表层上的共时性对应

在许多文学作品当中, 某些长期折磨人物的疾病, 尤其是必须作者安排一定故事时间来阐释的慢性病, 投射出的是人物沉浮其中却难以抗争的悲惨命运, 文本中出现的疾病的侵害和人物命运的转变恰巧有着千丝万缕的对应性, 人物患病与人物命运往悲剧倾向发展这两件事在文本内在的故事时间的时间轴上同向延展, 得病是命运开始扭转的信号, 因病而死是悲惨命运的终结, 疾病和个体的命运之间有着潜在的共时性对应。“疾病本身并不足以为真正艺术家的对象, 欧里庇德斯之所以采用它, 正是因此它对于生病的人导致进一步的冲突。”一方面是作者刻意安排的巧合, 另一方面, 从疾病的本体性意义而言, 是疾病叙事本身的内驱力在推动故事的发展, 扭转人物的命运。对于有经验的阅读者来说, 遇到文本中疾病的出现, 总是会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反应过来, 这是叙事者给予的人物命运将要发生某些改变的信号。

金圣叹的“草蛇灰线法”有云:“骤看之, 犹如无物;及至细寻, 其中便有一条线索, 拽之通体俱动。”在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花凋》中, 川娥所患的肺病就是这样一条“拽之通体俱动”的线索。她的墓志铭刻着这样的字:“川嫦是一个稀有的美丽的女孩子, 十九岁毕业于宏济女中, 二十一岁死于肺病。爱音乐, 爱静, 爱父母, 无限的爱, 无限的依依, 无限的惋惜, 回忆上的一朵花。永生的玫瑰。安息吧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然而此故事的叙述者张爱玲发话说:“全然不是这回事, 可是全然不是这回事。”墓碑上描述的“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 只是川娥身患肺病之前的假象, 就像泡沫一样, 看似无限美好其实脆弱无比, 轻轻一戳, 就会破灭甚至难寻踪迹。患病前的郑川娥, 拥有健康动人的肉体、美丽的脸庞和为人称道的未婚夫, 而川娥患上肺病, 就是她的命运开始扭转的隐喻和信号, 在巴尔特的理论中, 肺病是叙事者安排的核心事件, 所有的卫星事件都受肺病的影响力的驱动。疾病是改变个体命运重要的能量元素, 它强有力的内驱力, 推波助澜, 改变川娥命运的轨道。从这时候开始, 她生命中的一切渐渐变得丑陋残忍, “然而现在, 她自己一寸一寸地死去了, 这可爱的世界也一寸一寸地死去了。凡是她目光所及, 手指所触的, 立即死去”。母亲不愿意拿钱出来为他治病, 父亲怕传染不愿到女儿房里来, 姐姐泉娟在她一寸一寸死去的时候买了一房新家具、从前男友新交的女朋友余美增穿着妖艳的衣服在她的病床前晃来晃去、周围的人们看到她瘦弱的病体眼睛流露出的只是惊骇而没有悲悯。疾病一步步吞噬着她原本青春美丽又健康的躯体, “她一天天瘦下去。她的脸像骨架子上绷着白缎子, 眼睛就像缎子上落了灯花, 烧成两只炎炎的大洞”, 也一步步的吞噬着她原本光明灿烂的人生, 家人的冷淡, 亲情的逐渐淡漠, 使她的灵魂变得更加的娇弱, 而她原本满怀期待的爱情也在生命消逝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的随风而散, 说好等她痊愈就成亲的未婚夫在两年之后也另娶他人, 花自飘零水自流, 面对这一切, 川娥无可奈何, 束手无策, 就像她也无法阻挡疾病正在一寸一寸凶猛的吞噬她的生命, “硕大无朋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 两个尸首背对背拴在一起, 你坠着我, 我坠着你, 往下沉。”她的肺病和她的命运, 就像叙述者所言“你坠着我, 我坠着你, 往下沉”, 一起向着深不可见的黑暗蔓延。她只能无奈地接受自己的生命正在急速朝着死亡走去的事实, 无奈地看着自己的爱情在医生章云藩而不是未婚夫章云藩“科学的微凉的手指下”与自己所有美好的期待一起渐去渐远, 无奈地任由自己的命运走向了彻底的悲剧, 川娥的肺病和她的悲惨命运, 在文本内在故事时间的时间轴上的同向延展、共时对应, 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凄凉的命运悲歌。

(二) 从表层的共时对应到深层的隐喻

疾病, 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来说, 和个体命运产生了奇妙而有趣的共时性对应, 而深究其深层含义,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作者刻意安排的带有强烈的巧合意味的隐喻, 即对个体无可奈何的悲惨命运的隐喻。

关于隐喻, 理查兹有一个著名的“相互作用理论”, 他对隐喻的定义依据的就是“互相作用”这一标准, 他指出, “要判断某词是否用作隐喻可通过它是否提供了一个本体和一个喻体并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包容性意义”。所谓“互动”是指隐喻中的两个词义互相影响, 互相启示。理查兹声称, 思维过程就是隐喻的。人们赋予意义时只简单地看到在一个语境中与过去所碰到的语境中的一个相似的方面, 当人们使用一个隐喻时, 对不同的事物有两种思想, 这两种思想在相互作用并被一个词或短语所支持, 这个词或短语的意义是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表面上看, 隐喻中只存在本体和喻体这两个成分。但是, 二者之所以能够互动, 是因为两个成分的概念中存在“喻底” (ground) , 对隐喻能力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在于寻找“喻底”, 即隐喻内潜在的理据。 (3)

疾病, 让患病个体被迫进入了“他者”的角色, 病人在边缘化过程中受到的刺激让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并且“他者”的角色会刺激原本蛰伏的主体意识在新的语境中迅速觉醒, 让患者对外界世界的感知更加敏感, 对于命运的种种变化, 他们会有更加敏锐的嗅觉和更加痛苦的体验。痛苦, 是心灵的脆弱, 而不论是从客观层面和主观层面, 心灵的脆弱对原本就虚弱的病患身体来说, 无疑会导致疾病的侵害的加剧。这就是疾病作为本体, 命运作为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依据理查兹的理论, 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究促成这种有效互动的深层原因, 也就是其所谓的“喻底”, 即隐喻之所以生成的内在理据。深究其动因, 一方面固然是在文本内在故事时间的时间轴上, 疾病和个体命运之间呈现了巧妙的共时性对应, 疾病在文本中显示了其强大的内驱力, 疾病推动了情节发展, 改变了人物的生命轨迹, 除非个体生命消解, 否则悲惨命运会随着疾病的吞噬一起没有尽头。疾病带来了悲惨的命运, 同时, 疾病也包含在悲惨命运这个概念里面, 它是悲剧的一部分。另一方面, 是疾病和悲惨命运之间, 有其外在的相似性。疾病, 作为隐喻本体, 自带悲剧色彩, 因为其对原始生命力的消耗, 常常会剥离人物原本五光十色的鲜活色彩, 《花凋》中的郑川娥, 张爱玲曾用那样美好的词汇去赞美她, 可是后来, 作者说, 她变成了“一只冷而白的大蜘蛛”, 苍白甚至可怖。人们常说, 生病的人有一股“病气”, 这股病气笼罩在人物身上, 自动形成了一个负面的消极的磁场。这样的磁场, 和光明背离, 和悲剧相近, 这份相近, 就为隐喻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如此, 疾病作为个体无可奈何的悲惨命运的隐喻也就成为了作家们喜好的一种修辞手段。

二、对爱情的隐喻

爱像瘟疫蔓延。

爱情的产生不受控制、毫无理性, 人们无法预知它的发生、也无法控制它的结束, 爱情袭来如同龙卷风过境, 有着难以估计的破坏力。爱情侵蚀了人类的原则, 把人类的带入了一个没有任何规则可言的情感世界, 强烈的爱甚至可以像火把一样燃烧其所有的理智, 爱情把人变得脆弱不堪, 沉浸于爱中的人受到一点点伤害都可以产生灾难一般的痛苦和绝望, 爱情就像一场无法治愈的疾病, 让人们束手无策只能彻底投降。有时候, 爱的蔓延就如瘟疫一般, 声势浩荡, 难以抵抗、极易传染, 杀伤力巨大, 后果不堪设想, 这给作家们带来了新的灵感, 许多作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显然是有意或是无意的利用了两者之间的共通性,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文学作品当中, 瘟疫被用来当做隐喻爱情的依托。

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书中, 贯穿始终、无法治愈的霍乱就像是这部号称爱情的百科全书的小说里永不磨灭、至高无上的爱情。小说主人公阿里萨对费尔米娜的爱拥有瘟疫一般强大的力量, 浩浩荡荡, 倾覆一切。马尔克斯说过:“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了。” (4) 在这座霍乱横行的城市, 各种各样的肮脏和疾病肆意污染着人们的世界, 然而,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爱情也在这肮脏之中发芽, 不染尘埃。马尔克斯对《霍乱时期的爱情》有着这样的深切寄予:“我想讲述一种人们可以将之珍藏在心头并保持终身的爱情。”在小说主人公阿里萨身上, 我们的确看到了这样的爱情。

大风起于清萍之末, 自卑的电报员阿里萨看见费尔米娜的第一眼并没有过多强烈的心理变化, 然而微妙就在于这第一次见面好似染上了霍乱的病菌一般, 爱情的毒注入了他的身体, 阿里萨就这样莫名其妙的患上了相思病, 不由自主的, 费尔米娜的身影时不时出现在阿里萨的脑海里, 在反复回忆和咀嚼中费尔米娜成了一个尤其特别的存在, 他自我加工了费尔米娜的形象, 姑娘在他眼里升华成了“戴王冠的仙女”, 他开始对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开始费尽心思地打听她的情况, 制造见她的机会。爱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运作。从此以后, 爱情就变成了他的命运。

爱情的这种时机性, 不可预见性, 使得爱情与霍乱的爆发有了另一种相似性。霍乱不声不响地埋伏着, 时机一到, 突然爆发, 发病之后迅速而猛烈。 (5) 就像霍乱在人群之中穿梭相互传染一样, 阿里萨的任务就是把爱情传染给费尔米娜。马克思曾说:“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 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 就是不幸”。 (6) 阿里萨就是这个不幸者。

阿里萨的情书攻势缓缓的打开了费尔米娜的芳心, 慢慢地, 姑娘也被爱之毒传染, “她从未想过在何时这种见面的兴奋变成了不安, 血液也由于着急想见到他而沸腾”。 (7) 她开始渴望见到他, 开始给他回信, 爱情的种子在同样年少的他们心里迅速的发芽壮大, 在费尔米娜眼里当初这个不起眼的穷小子迅速转换成了完美恋人的形象, 她浸淫在这样火热的爱情里不可自拔, 而阿里萨, 这个疯狂的爱情至上的少年, 在面对恋人父亲的枪口时甚至说出“没有比为爱而死更光荣的事了”。费尔米娜的父亲在这时展现了超凡的智慧, 他明白自己的女儿的爱情只不过是青春期荷尔蒙的膨胀滋生狂热激情的宣泄出口, 他为女儿安排了一场意在离间的旅行, 果不其然, 旅行归来的费尔米娜热情褪去, 再见阿里萨, 她竟没有因相隔两地积攒的思念终于得到慰藉而欣喜, 迎接她的是浓浓的失望, 她从狂热的爱恋中清醒过来, 猛然意识自己所爱的不过是一个由自己的热情编织的幻影, 她迅速从这段爱情里抽身而出, 迅速投向了社会地位高出一大截的医生的怀抱, 开始了自己的婚姻生活。如果说他们之间的爱是一场龙卷风过境一般的霍乱, 费尔米娜显然已被治愈, 可阿里萨却成为了永远的患者。

失恋之后的阿里萨痛苦绝望, 母亲安排他去往他乡, 中途他难过情关, 回到了费尔米娜的城市, 等待重修于好的机会。阿里萨对费尔米娜的爱恋永竭不衰, 就像霍乱一样, 当它横行, 人们便难以阻挡。乌尔比诺医生的死亡, 他等了半个世纪之久, 尽管他已经拥有了大量的财富, 在男女之爱方面他亦身经百战, 然而, 站在已然白发苍苍的费尔米娜面前的他, 仍然是那个因爱怯弱的少年, 在他心中, 她依然是最圣洁最高贵的仙女, 即使面容已沧桑, 秀丽的黑发变作满头白发, 费尔米娜, 依然是少年的阿里萨愿意为她放弃生命放弃一切的缪斯。阿里萨的爱情, 就像一场永远无法被治愈的霍乱, 只能永远遭受这病痛的折磨, 任由自己在这灾难一般的爱情里浮沉挣扎。

在关于《霍乱时期的爱情》的访谈中, 马尔克斯认为, “爱情决定了人的行为和关系。而这种行为关系并不因年龄的不同而不同。重要的是有爱情, 只要有爱情, 不管什么年龄都会有相同的表现。人只要活着, 就有肉体上的要求, 只要有爱情存在, 人就活着, 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 (8) 重新在一起以后, 费尔米娜问昔日的恋人是否有过其他女人, 他立即做出了回答, 声音中甚至没有一丝颤抖:“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显然, 对于和六百多个女人有多或长或短的两性关系的阿里萨来说这不是真话, 然而, 这又是真话, 这不是阿里萨, 而是他对费尔米娜诚挚不竭的爱在代替他说出的答案, 他的肉体在世俗世界里漂流, 在爱的国度里, 他的灵魂的确始终忠诚于他的“仙女”。费尔米娜显然也没有相信, 然而, 她“喜欢他说这话时的勇气”。

不同于上一次青春期荷尔蒙的冲动, 这是两个历经沧桑的老人, 在经历了生活赠予所有的悲苦之后, 建立的打满了补丁然而坚定纯粹的爱。这回甘的爱升华到了神圣状态。他们都不介意彼此的过往, 也知道对方所有的伎俩, 然而他们毫无芥蒂的相爱, 用他们垂垂老矣的身体, 用生命最后的力气, 把最好最纯洁的爱献给对方。在时光的河流中, 他们像两个逆光而行的勇士, “他们平静而健康地做了爱。这是满脸皱纹的祖父祖母之间的爱, 它将作为这次疯狂旅行中最美好的回忆铭刻在两个人的记忆中。他们之间的感觉并不像是新婚燕尔的夫妇, 更不像相聚恨晚的情人。他们仿佛一举越过了漫长艰辛的夫妻生活, 义无反顾地直达爱情的核心。他们像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练的老夫老妻, 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 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因为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够长的时间, 足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 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 爱就越浓郁。” (9)

马尔克斯说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艰难的事了, 张爱玲说:“我以为爱情可以克服一切, 谁知道它有时毫无力量。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 然而, 制造更多遗憾的, 却偏偏是爱情。” (10) 的确是这样, 当真正的爱情终于发生, 阿里萨和费尔米娜却只能躲在霍乱竖起的旗帜后面, 在无边的大海上随船漂流, 世俗的规则和道德律迫使他们无法靠岸, 然而于他们而言, 这也是求仁得仁。在他们余下不多的生命里, 他们可以不管其它只管相爱, 追随阿里萨对船长下的那个命令———“永生永世”, 把他们的爱驶入永远的乌托邦, 超越世俗超越死亡, 到达最纯粹之境。

霍乱与爱情同构, 马尔克斯为的确为我们写出了“可以将之珍藏在心头并保持终身的爱情”, 我们看到了这片霍乱横行的土地上盛开出一朵最美最圣洁的玫瑰。

摘要:文学作品中的疾病隐喻传统由来已久, 疾病就其本体性而言, 先验性的负载着严肃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审美指向。疾病是人类的基本经验, 也是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在作家们眼里, 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 它还具有哲学意蕴, 运用隐喻, 有助于表达人的深层心理与思想。

关键词:隐喻,命运,爱情

参考文献

[1]埃尔纽埃尔·列维纳斯, 吴蕙仪译.从存在到存在者,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2]苏珊·桑塔格, 程巍译.疾病的隐喻,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3]李建军.小说修辞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马小麒.肺结核在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意义, 甘肃理论学刊, 2008 (3) .

[5]张爱玲.花凋[c]//金宏达, 于青.张爱玲文集第1卷)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2.

[6]余凤高.飘零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4:188.

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研究 篇6

隐喻是文学作品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普遍的修辞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本类型之一。隐喻在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语言学家一直在进行隐喻的研究。

2.英美文学评论文章中的隐喻研究

2.1 隐喻语义分析

可以根据雅可布逊对等原则理论、索绪尔组合理论、聚合理论、选择限制条件理论以及转移特征理论等,对隐喻的语义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隐喻语义的产生过程,专家和学者得出重要的结论 :聚合层面意义的隐喻转向了组合层面意义的隐喻。而对隐喻语义的分析,要依据会话含义理论进行研究和判断。如果人的自身隐喻系统是封闭的系统,那么可以通过一个客观事物的意象,把握另一个客观事物的意象,由此形成了开放性的意象系统[1]。开放意象系统的形成不仅是人们认识发展的结果,而且也是人们认识进步的基础。总而言之,在开放的隐喻系统中,人们可以冲破自身的限定,进入到新的艺术环境中。正因为如此,开放的意象系统使文学艺术的隐喻思维创造变成可能。

因为人类的最初思维和记忆是不容易抹掉的,人们会常常回到记忆的起点部分。所以,人类自身的隐喻系统在获得了新的隐喻系统后,自身已经存在的隐喻系统是不会消失的,而且自身的系统仍然是隐喻系统的核心部分。从自身的隐喻系统发展到客观世界的隐喻系统,这是人类认识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这并不是人类认识的最终结果,世界的存在中不仅有客观物体,而且人类的认识也不会只停留在物质意识的基础上,所以真正有价值的隐喻,是在概念产生之后,特别是在抽象概念和抽象思维产生之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发展过程中,从客观物体认识逐渐发展到可以感知越来越抽象的事物认识,但是人们对抽象事物的认识经验、认识概念,以及心灵深处的感受等都是不同的。随着事物可感知的程度不断下降,人们对相似事物认识把握难度逐渐加大,而对相似事物间的理解和把握,需要依靠认识的主体对这种联系的认识。

2.2 隐喻的应用

古希腊时期的神话和诗歌中,隐喻被大量的应用其中。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们,非常认同前人在神话故事中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所以在他们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思考时,也大量的使用隐喻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对他们的思想进行解读时,实际上是对他们所使用的隐喻进行解读。在隐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对其进行质疑和排斥,包括后来被称为隐喻大师的柏拉图,可见隐喻发展进程的不易和艰难。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在《诗学》和《修辞学》中提出了隐喻的定义,同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隐喻的类型、种类性质和作用[2]。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隐喻就是用其他事物命名此事物”,因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隐喻定义,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西方的哲学界和语言学界一直使用这一定义。亚里士多德根据所提出的隐喻定义,将其内容分成四种类型,同时提出在使用隐喻时要做到,可以让事物活现在眼前。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和境界,就需要借助表示活动的词句来达到这一目的。虽然亚里士多德本身很重视对隐喻的使用,但是在使用隐喻的态度上,亚里士多德是很辩证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语句中如果含有隐喻,就能够受到欢迎,但是在使用隐喻时,隐喻的表达不能太牵强,否则很难看出存在其中的联系,同时隐喻的使用也不能太肤浅,否则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失掉隐喻提出的意义和作用。

2.3 隐喻的发展

隐喻真正被关注和重视是在二十世纪30年代,I·A·理查兹发表了著名的《修辞哲学》,这时隐喻才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I·A·理查兹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或者词语层面上的意义,隐喻更是思维和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原则。I·A·理查兹认为人类的思想具有隐喻性,而且所有的语言中都存在隐喻[3]。因为人类概念系统的结果也是隐喻的,所以没有隐喻人类是无法适应的。但是有些哲学家、语言学家、修辞学家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点,这些学者只是将隐喻作为语言风格的装饰,直到后来人们发现隐喻的重要性,才逐渐改变了对隐喻的看法和认识。理查兹曾说,人类的世界是一个“Projected word”( 投射的世界 ),而隐喻的过程也就是词语意义转换的过程,是在隐喻世界的基础上建立的。除此之外他对隐喻机制的探索和研究也为隐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理查兹认为,隐喻是不同事物在词或词组交互作用下产生的思想。

3.结束语

在英美文学中,隐喻的应用很直接地指向了文学家自身的经验感受,而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创作,则离不开作者本身独特的思想感悟和认识,但是不难看出,隐喻的生存空间已经扩展到了人类所能触及的各个领域和方向。只有当人们直接意识到隐喻所产生的作用时,在英美的文学的作品中,才会出现更多的、具有经典意义的隐喻范例出现,使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加的丰富和多样。

摘要: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在语言学领域被广泛地应用。隐喻不仅是语言学中的问题,同时也是思维的基本原则之一。隐喻性的语言是语言自身隐秘性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语言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语言学源头的探索和认知,会让人想到传统的修辞术,隐喻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隐喻可以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虽然每个隐喻表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是文化的共性却塑造了汉、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相似性。对隐喻的文化内涵进行理解和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解读和诠释英美文学作品中蕴藏的深厚文化背景,从而正确的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所阐述的思想和观点,以此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英语文学中的隐喻分析 篇7

关键词:文学作品 文化身份 大学英语教学

一、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身份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整个二十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作家们已将各种不同的文化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无论是犹太人、黑人还是华裔,不同文化的人物身上具有的特质都一一被描述出来。作家们用自己的生花妙笔,生动地刻画了历史趋势,心理动态,宗教冲突,社会模式,语言变化,及日常生活中平凡和不平凡的事件。

这些作家在作品中描写了“异化世界”和“寻找自我”,塑造了一系列充满矛盾的“反英雄”。本着对当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代人的心理的精妙分析和思考,他通过自己的作品,深刻地展示了当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自我与现实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阐明了人的价值与尊严在异化的生存条件和环境中所面临的重重困境,表明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心理以及现代人对现代社会的思考。

索尔·贝娄就是这些敏锐的小说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长久以来,在美国小说中,主人公们都是受害者的形象,他们或者是没有身份的黑人,或者是牵连到犯罪并进行自我救赎的犹太人,他们是孤独而荒唐的弱者。然而,索尔·贝娄对这种生活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是有其深层的原因的,同时,主人公们这样生活应该感到耻辱。因此,他笔下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拒绝将自己沉浸在传统小说的“社会隔离”之下。他笔下的人物都在与丧失自我和生活的空虚做斗争。贝娄描写的人物由于自己的性格和具有的文化特殊性,都具备一种“边缘化”的特性。

这些文化背景是分析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基础常识,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日常交际至关重要,许多学生不具备这些常识,往往在理解英语文章时贻笑大方。同时,对文化身份的认识也会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一方面,教师可以更新自己对文化教学的理念,以便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材料并选择更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堂语言操练活动。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这种分析更好地意识到,他们并不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两种文化的沟通和融合。

二、美国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身份边缘性

理论上说,边缘性是一种易受伤害的状态,尽管承受着抗拒这种状态,然而这种状态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因此,这种边缘性对边缘性人物的生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他们生活中的边缘性体现在以下三种形式中:

首先,这些人物经历了一种“物质边缘性”,即金钱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愿望和被满足的需要之间的斡旋者;又或者,这些人物会经历“工作边缘性”,在他们的生活中,工作地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地方,然而,他们与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联系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有了重新认识。

其次,这些人物面临“社会边缘性”,这种边缘性通常被定义为“极少参与社会机构,被排斥在社会结构之外”。这种边缘性是两种文化的重叠造成的,因为作者往往是战后移民一代的一员,因此他们笔下的主人公生活在移民的传统文化和移民后的新文化之间的边缘。从政治理论角度说,边缘性指的是一种人们被排除在经济利益、社会权利和社会影响之外的状态。

最后,这些人物身上还体现了一种“文化边缘性”,这种边缘性明显是由于移民们不得不面对两种或更多不同的文化传统。这些移民很难完全与他们面对的任何一种文化完全契合。无论他们是否感到自在,这些移民都是游移在文化的边缘。

三、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身份进行大学英语教学

笔者以索尔·贝娄1944年的作品《晃来晃去的人》(Dangling Man)为例分析如何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身份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本文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故事以一位失业人物约瑟夫(Joseph)为故事的主人公,用一种反传统的手法,描写了其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及其同妻子以及朋友的关系。约瑟夫是一位知识分子、一位下岗者,他生活在芝加哥,之后被选中要去参军。而这本小说的故事就是以他失业后及其去参军前(参加二战)这段生活为主的。在小说中,主人公百无聊赖,甚至不知道怎么样支配自己的空余时间。他和自己大哥的女儿打架,认为她侮辱了他;他和自己的房东打架,认为其没有尽责等等,让我们看到了现代人生活的空虚与无聊。主人公在伟大的理想和卑微的现实间晃来晃去,无意义地消磨着每一天。

小说主人公约瑟夫却代表了一群群当时思潮的受害者,他所经历的苦恼正是二十世纪文学中普遍存在的边缘性的表现。在他生活的社会里,他在他人眼中是一个生活在边缘的人,同时他自己又觉得自己如同被监禁,而记日记是唯一可以释放他的挫败感的方法。

事实上,约瑟夫是现代社会中边缘化的代表人物。他没有工作,靠妻子养活,这些都是当时许多人所面临的危机。他强迫自己思考生活的意义,并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来评判自己。他经常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我应该这么做吗?”“我要做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参了军,认为这樣做就可以逃脱这种空虚的晃来晃去的生活了。然而,他真的可以吗?在部队里,他就可以摆脱自己的边缘性吗?他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吗?他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作者并没有给我们答案。在小说的结尾,约瑟夫依然在等待,困惑,晃来晃去。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找出体现约瑟夫边缘性的句子和段落,在分析语言的同时指导学生归纳作者是如何表现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和行为的,从而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写作中。另外,时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在阅读和写作中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提高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肖涤.诺贝尔文学奖要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2]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 [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5.

上一篇:促生长激素神经肽下一篇:口语交际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