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2024-09-20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通用9篇)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1

摘 要: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译本的忠实,强调与原作对等,而译者本人则被看做是翻译机器、仆人。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张爱玲译作《老人与海》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几个方面着手,探究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 《老人与海》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2

一、引言

文学翻译,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是翻译的重要形式。不同于非文学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多是作家,其本身的创作意识决定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主观意识的发挥。杨武能对文学翻译的译者曾作如下分析:“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作的客体。而在这整个创作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以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为例,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影响,探究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的一种内在能动性,它作用于主体的对象性客体,是主体意识的外化。在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长河中,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否以原作为中心,忠实地再现原文是评判译作好坏的主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被提出,人们对翻译有了重新的认识,翻译研究者开始把译者放在主要的地位研究。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定义主体性呢?学者查明建和田雨将其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译者的主体性受其主体意识的操纵,中国翻译学者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3]。可见,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进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关于《老人与海》及其译本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讲述了老渔人山蒂亚戈与大鱼的抗争经历。主人公山蒂亚戈连着84天都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他将船驶往大海深处,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山蒂亚戈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才将大鱼杀死。在返程的途中,大群鲨鱼前来袭击,最后老人拖着仅剩的鱼骨架回到了岸上。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用凝结简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在困难面前敢于抗争、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张爱玲的译本是《老人与海》的第一个中译本。海明威因其简洁凝练的文笔,被冠以“文坛硬汉”之称。作为中国杰出的女性作家,张爱玲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张爱玲发挥怎样的主体性?本文将从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其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上的体现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优秀的作品很多,译者站在其特定的立场,有目的地选择翻译文本,这本身就带有主观能动性。张爱玲选择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首先就体现了她的个人意愿。张爱玲在序言中写到:“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活动,我对于这一切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4]1。张爱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原作的喜爱。而且,海明威电报似得语言与张爱玲一贯推崇的“平淡自然”的风格也很相近。所以,张爱玲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并不是偶然。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目的上的体现

同一部作品可能有不同的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不同的译者因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印记,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翻译目的。

张爱玲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曾说:“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5]。在张爱玲的笔下,苍凉是生命的外衣,生命本身是悲哀的,人类无法抗拒外界的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是一部悲剧主义作品,更是英雄主义颂歌。在这部译作的序言中,张爱玲写到:“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题是毅力。他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书中有许多句子貌似平淡,而是充满了生命的心酸,我不知道青年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到”[4]2。所以她的译作更突出表现山蒂亚戈在命运面前所感到的迷惘和无助,深化了原作悲伤、苍凉的主题,从而淡化了原作的英雄主义气概。

(四)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体现

从解读原作开始,到翻译过程中措辞的选择以及句子的组合,都能够体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下面选取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的几处译文,与吴劳、海观和余光中的译本作对比,分析其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策略上的显现。

张译:他绝望地用木棒乱打,目标也看不见,不能够感受到,听得见,他觉得有一样东西攫取他的木棒,木棒没有了。

吴译: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受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海译:凡是他能感受到的,听到的,他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那根棍,随着棍就丢了。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2

文学翻译,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是翻译的重要形式。不同于非文学翻译,文学作品的译者多是作家,其本身的创作意识决定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主观意识的发挥。杨武能对文学翻译的译者曾作如下分析:“文学翻译的主体同样是人,也即作家、翻译家和读者;原著和译本,都不过是他们之间进行思想和感情交流的工具或载体,都是他们的创作的客体。而在这整个创作性的活动中,翻译家无疑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以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为例,通过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影响,探究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的一种内在能动性,它作用于主体的对象性客体,是主体意识的外化。在翻译理论研究的历史长河中,作者中心论和原作中心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是否以原作为中心,忠实地再现原文是评判译作好坏的主要标准。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文化转向”被提出,人们对翻译有了重新的认识,翻译研究者开始把译者放在主要的地位研究。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定义主体性呢?学者查明建和田雨将其定义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2]。译者的主体性受其主体意识的操纵,中国翻译学者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3]。可见,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进行的整个过程中。

三、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关于《老人与海》及其译本

《老人与海》是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的一部中篇小说。这部作品讲述了老渔人山蒂亚戈与大鱼的抗争经历。主人公山蒂亚戈连着84天都没有捕到鱼,在第85天,他将船驶往大海深处,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山蒂亚戈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才将大鱼杀死。在返程的途中,大群鲨鱼前来袭击,最后老人拖着仅剩的鱼骨架回到了岸上。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用凝结简练的语言描述了一个简单而又惊心动魄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在困难面前敢于抗争、永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张爱玲的译本是《老人与海》的第一个中译本。海明威因其简洁凝练的文笔,被冠以“文坛硬汉”之称。作为中国杰出的女性作家,张爱玲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张爱玲发挥怎样的主体性?本文将从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分析探讨其主体性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在文本选择上的体现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优秀的作品很多,译者站在其特定的立场,有目的地选择翻译文本,这本身就带有主观能动性。张爱玲选择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首先就体现了她的个人意愿。张爱玲在序言中写到:“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活动,我对于这一切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4]1。张爱玲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原作的喜爱。而且,海明威电报似得语言与张爱玲一贯推崇的“平淡自然”的风格也很相近。所以,张爱玲翻译《老人与海》这部作品并不是偶然。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目的上的体现

同一部作品可能有不同的译者,在尊重原作的前提下,不同的译者因所处的环境和个人意识形态的差异,对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以他们往往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印记,以达到自己预期的翻译目的。

张爱玲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曾说:“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是因为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5]。在张爱玲的笔下,苍凉是生命的外衣,生命本身是悲哀的,人类无法抗拒外界的力量。海明威笔下的《老人与海》是一部悲剧主义作品,更是英雄主义颂歌。在这部译作的序言中,张爱玲写到:“海明威最常用的主题是毅力。他给毅力下的定义是:在紧张状态下的从容。书中有许多句子貌似平淡,而是充满了生命的心酸,我不知道青年朋友们是否能够体会到”[4]2。所以她的译作更突出表现山蒂亚戈在命运面前所感到的迷惘和无助,深化了原作悲伤、苍凉的主题,从而淡化了原作的英雄主义气概。

(四)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策略上的体现

从解读原作开始,到翻译过程中措辞的选择以及句子的组合,都能够体现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下面选取张爱玲译本《老人与海》中的几处译文,与吴劳、海观和余光中的译本作对比,分析其主观能动性在翻译策略上的显现。

例1:He clubbed desperately at what he could only feel and hear and he felt something seize the club and it was gone.

张译:他绝望地用木棒乱打,目标也看不见,不能够感受到,听得见,他觉得有一样东西攫取他的木棒,木棒没有了。

吴译: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受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海译:凡是他能感受到的,听到的,他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那根棍,随着棍就丢了。

例2:The bird went higher in the air and circled again,his wings motionless.Then he dove and the old man saw flying fish spurt out of the water and sail desperately over the surface.

张译:那鸟在空中飞得更高些,又盘旋起来,翅膀一动也不动。然后它突然下降,老人看见飞鱼从水中喷射出来,绝望地在水面上掠过。

吴译:军舰鸟在空中飞得高些了,又盘旋起来,翅膀纹丝不动。他随即猛然俯冲下来,老人看见飞鱼从海里跃出,在海面上拼命地掠去。

海译:老鹰在天空里越飞越高,还在打着转儿,可是翅膀一动不动。然后它忽然俯冲下来,老头儿看见一条飞鱼从水面跃出,从水面上拼命地飞过去。

“desperately”一词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绝望地;另一层是不顾一切地,拼命地。在张爱玲看来,老渔人与大马哈鱼顽强搏斗了三天,好不容易捕到它,却在回去的途中遇到了鲨鱼。老人用仅剩下的力气击退了它们,随后又有成群结队的鲨鱼游来。在这茫茫的大海上,他孤身一人,筋疲力尽,身子僵硬,伤口疼痛,已经完全使不出力了。这样的境况引起了张爱玲内心的苍凉感。生命如此心酸,人类无法操控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张爱玲取了“绝望地”这层含义,来强调老渔人的无助和幻灭感。

例3:“Get to work,old man,”he said.He took a very small drink of the water.“There is very much slave work to be done now that the fight is over.”

张译:“动手做起来吧,老头子,”他说。他稍稍喝了一点水。“现在战斗完结了,还有许多苦工要做。”

海译:“动手干活吧,老家伙,”他说。他喝了一点水。“仗虽然打完,还有好多辛苦的活儿得干呢。”

吴译:“动手干活吧,老头儿,”他说。他喝了很少的一口水。“战斗既然结束了,就有好多辛苦的活儿要干呢。”

从以上例句中发现,吴劳与海观在翻译老人的自言自语时,都用了“呢”、“啦”、“呐”等语气助词。这些词表明了山蒂亚戈不怕困难、不服输的乐观态度。再看张爱玲的翻译,平静的陈述语气传达的是老人无奈的悲凉感觉。在吴劳与海观的译本中,“slave work”均被译成了“辛苦的活儿”,而张爱玲译本中则直接翻译成了“苦工”,苍凉的感觉随之而来。

例4:“They beat me,Manolin,”he said.“They truly beat me.”

张译:“他们打败了我,马诺林,”他说,“他们确实打败了我。”

余译:“他们打垮了我,马诺林,”他说,“他们真的把我打垮了。”

不同于余光中译本中的“打垮”,在张爱玲的译本中,译者毫不避讳地将“beat”译成了“打败”一词。“打败”不仅是一种肉体上的屈服,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屈服,而“打垮”在很多语境里仅仅是一种肉体上的屈服。余光中将其译为“打垮”是为了突出老人永不服输的男子汉气质,表现老人在困难面前不屈服的精神。而在张爱玲的译本中,直接使用了“打败”一词。在张爱玲看来,苍凉才是人生的真实面貌,面对命运,普通人的抗争、怀疑、失败、屈服,其结果也只是一个“苍凉的手势”[6]。

四、结语

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译者对于原文的整体把握和行文风格,直接决定了译本的面貌,并且在译作中深深烙下个人的烙印。本文以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为例,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文本选择、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的影响,从而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同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有一定的限制,译者与原文作者、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制约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只有在三者的互动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摘要: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译本的忠实,强调与原作对等,而译者本人则被看做是翻译机器、仆人。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开始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以张爱玲译作《老人与海》为研究对象,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从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几个方面着手,探究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老人与海》

参考文献

[1]杨武能.翻译、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断想之一[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译者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4]海明威.老人与海[M].张爱玲,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3.

[5]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113.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3

近年来,随着翻译和翻译理论的发展,新的翻译方法和理论,尤其是那些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的翻译方法不断出现。其中,译者的主体性,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因素,成为研究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的出现,对中国与西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1970年代的“文化转向”阶段。自那以后,翻译研究的范围扩展了很多。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开始阶段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强调翻译的重要性。1996年,袁莉写了一篇文章,指出文学翻译应该强调译者的主观感觉,“译者的角色和定位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最重要的主题研讨会”。第二阶段始于2002年,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此阶段介绍了西方学者的最新发现,对译者主体性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如目标文化的角度来看、女性形象的角度来看和解构主义的视角。

一、关闭全屏阅读

主体性,一个哲学术语,被人们定义为有能力的认识和实践。对象,对立的主体,是可能被认为和练习的主体。在哲学家的眼中,主体性具有其自身的属性,如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精神。主体性是一个用来描述工作的人的术语,指的是主体的创造性、自觉性、意图性和主动性。王玉墚曾经说过,主体性是一门专业学科。具体而言,主体性是指内在力量的外化。主体性的主体计划是最重要的特征。也就是说,主体性只能存在于主体的行动。

翻译的主体和客体是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翻译的对象是源语言文本,这个观点在翻译领域得到学者们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我们会听到一些不同的定义“翻译”的主体的声音。在总结国内学者的不同看法时,陈大亮是这样说的:“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作者是文学创作和读者接受的主体。”

鉴于翻译活动的复杂性,译者的主体性集中地显示在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

翻译主体性主要指的是译者的主体性。查明建给出了译者主体性的定义:译者的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的主体,以实现翻译为目的,译者在尊重源版本的前提下利用他的主观能动性来翻译作品。译者主体性意识的主要特征包括文化意识、人的性格及文化和审美的创造力。依照主体性哲学的概念,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它的特征是自主性、主动性、客观性和创造力,包括译者的文化意识、审美倾向、创造力和评价标准。

一直以来在翻译方法当中存在一种刻板的思维方式,即源文本和源文本作者都应具有其特权。翻译的定义是在一个客观、机械、透明的过程中,译者试图传达他对于该作者的理解和关注。因此,翻译一直被视为次要的艺术。

在这种环境下,译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从未重要过,而他们的作品也被认为是一个机械翻译的过程。由此看来,翻译的作用充其量就像是一个卑微的仆人或一块透明的玻璃,通过它可以查看原文。由于很少有任何翻译作品完全没有改变原著的原意,因此译者们不断地被置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人们不断指责他们的不足,这就是中国和国外的现状。

根据传统的翻译理论观点,译者们已经很少享有文学作家的重视和尊重。翻译被视为一个在地里辛苦劳作的奴隶,而译者们的辛苦成果将最终归属于源文本的作者。因此,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影子仅仅存在于源文本的权威压抑和忽略之下。这也就是可见性翻译的风格。

然而,在当代的翻译理论与文化中,译者的地位大大提高。翻译被看做是一个对原作品主观性的修改和再创作,译者的主体性有时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一种特殊的对于原作品的第二次创建。

在当今的国内环境下,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袁莉认为,当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发挥作用时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她同时对译者扮演的角色、身份及译者的主体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查明建和田玉认为翻译的译者是唯一的主题,同时指出,翻译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如何描述和解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然而,系统地研究译者的主体性目前还是比较少见的。

总之,在翻译是否只有一个主题,作者和读者是否也应该被视为翻译的对象,现在中国学者能否跟上西方翻译研究的新趋势,以及什么是隐式地包含在译者主体性概念这几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上,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

二、关闭全屏阅读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方面,劳伦斯·万鲁奇和道格拉斯·罗宾逊提出了解构理论。西奥伯曼说过,学者们对于译者和其采用的研究方法的分析中强调了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劳伦斯·万鲁奇则强调译者的主观努力程度。

道格拉斯·罗宾逊在作品《谁在翻译——超越理性的译者主体性》中,反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谁是译者,翻译的主体是谁,译者能否运用发挥其主体性,以及在译者主体性当中什么因素起着最基本的作用。通过确认译者的独立性,道格拉斯·罗宾逊指出,译者凭借自己对于语言本身及周围世界的经验来翻译。他还声称,译者是一个作家。成为一个一个非常像原著作者的作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都会写作,还因为他们都会以相同的方式,借助对于语言本身及周边世界的经验制定目标文本。

从上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当代西方学者们倾向于把翻译与文化背景相结合,而译者在翻译中是可见的,这也为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许宝强.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4

本文通过探讨翻译过程的复杂性和译者在每一个环节的主体性体现,论述了译者的.主体性在多元文化系统内运作所具有的文化主动性和制约性,并从译者主体性定义出发对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加以详细的阐释,最后通过列举实例并结合理论分析,从主客体两方面入手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主体性和制约性.

作 者:谢晓禅 李淑杰  作者单位:谢晓禅(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135)

李淑杰(辽宁工业大学,外语系,辽宁,锦州,121001)

刊 名: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10(1) 分类号:H159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译者文化主体性   制约性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5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目前, 有不少学者对其两种译本的内容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 然而, 对揭示故事情节有着重要作用的章节回目的英译, 却极少有人关注。其每一章节回目都是对偶的八字句, 节奏灵活多变, 十分注重锤词炼字, 且在精炼的八字回目中曹雪芹又大量融入饱含中国古典文化底蕴的典故、人名、戏名、比喻、借代。要向缺乏相应文化背景的西方读者传达这些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 让他们也感受到这部旷世之作带来的喜悦, 译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创造性, 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查明建、田雨, 2003) 译者的主体性最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创造性。本文将从回目内容翻译的增补、改译、省略以及人名翻译的音译、意译来探讨霍克斯主体性、创造性的体现。

2增补、改译与省略

“译者为了实现一个文学作品在异语、异域文化环境下的接受和传播, 必须懂得翻译‘增’、‘减’的艺术, 懂得平衡的艺术。” (赵小兵, 2011:66) 霍克斯在对《红楼梦》前八十回回目内容进行翻译时, 出于方便目标语读者理解的考虑, 主要采用了增补、改译与省略的翻译策略。

“惑奸谗抄捡大观园, 避嫌隙杜绝宁国府” (Lady Wang authorizes a raid on Prospect Garden, and Jia Xi-chun breaks off relations with Ning-guo House) ,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Lady Jia holds two feast in one day in the Prospect Garden and Faithful makes four calls on three dominoes in the Painted Chamber) 。第一处霍将抄捡大观园与杜绝宁国府的主语王夫人、贾惜春在译文中点明, 这样使隐含的信息更为读者明了。第二处将金鸳鸯三宣牙牌令的地点——缀锦阁补充了出来, 不仅使地点更明确, 且“两”“三”在译文中用two、one、four、three照应, 读来琅琅上口, 兴致盎然。

霍对回目内容的改译, 一是纠正回目中易让读者产生误解的地方, 使之更合逻辑。二是对深含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容进行简化, 以帮助读者理解。如“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Xi-feng’s jealousy is the object of an unexpected provocation, and Patience’s toilet is a source of unexpected delight) 。前半句“泼醋”的主语是凤姐, 既然回目有讲究对衬的特点, 那么后半句“理妆”的主语按理推断应是平儿才对。但章节内容讲的是平儿因受了委屈被宝玉让到了怡红院, 宝玉有了机会帮平儿理妆, 是意想不到之乐。由此看来, “喜出望外”和“理妆”的主语皆是宝玉。霍在翻译时免去了这一矛盾, 译为“平儿的梳妆是意外之乐的来源”, 虽然没有点明“理妆”的主语宝玉, 但也不至于会让读者产生误解。且两句都以名词所有格做主语, 宾语前都用了名词短语, “变生不测”与“喜出望外”一律译成“unexpected”, 前后对仗工整, 有韵律美。

霍在回目翻译中的漏译并非是无心之过, 而是有意之为。为了有效表达回目所包含的重要内容, 不让读者感觉是在戴着镣铐阅读, 霍对原文中的次要信息, 以及引起文化空缺的事物均略去不译。“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院夜拟菊花题” (A happy inspiration prompts Tan-chun the Crab-fl ower Club, and an ingenious arrangement enables Baochai to settle the chrysanthemum poem titles) , 结海棠社的地点秋爽斋和拟菊花题的地点蘅芜院都略去不译, 而新增了主语探春、宝钗并结社、拟题的来源。霍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删增权衡的判断, 体现了其主观能动性。

3人名的翻译

据不完全统计, 《红楼梦》全书人物多达五百多人。大量使用人名也是其回目的一大显著特征。译者在翻译时, 若一味采用拼音法, 则很可能让西方读者混淆不清。为了方便读者记忆, 也为了更好地传达人名背后的深层含义, 霍克斯在翻译回目中出现的人名时创造性地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两种方法。

在卷首中, 霍详细介绍了汉语拼音的拼写及发音规则。前八十回回目翻译中霍用汉语拼音表示的人物包括甄士隐与贾雨村 (这两人是《红楼梦》整个故事的引子, 也是故事的归结人) , 其余人物除了李贵是奴才外, 其它均为老爷、公子、小姐或执事者。霍克斯对这这些重要人物的名字采用音译, 一则突出了这些人物的重要性, 二则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之分。

回目中人名的意译,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丫环等次要人物名字的翻译, 二是主角昵称及别号的翻译。这些名字的翻译更重要的是传达背后所隐含的语用意义。王夫人丫环玉钏时被改为“银钏” (Silver) 是为了突出玉钏与金钏 (Gold) 的姐妹关系。此外, 用“Skybright”来形容为人坦荡磊落的晴雯再恰当不过。“Patience” (忍耐) 是对平儿周旋于凤姐之威贾琏之俗之境遇的真实写照, 且首字母P与“平儿”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相同, 可谓既真实地传达了名字的寓意, 又保留了形式上的美感。昵称及别号是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生活习性等方面的重要标志, 霍克斯对这些名称同样采用了意译法。黛玉小名“颦颦”译为“Frowner” (皱眉者) , 鲜明地刻画出了黛玉自小体弱多病, 常犯心疾, 也常如西施般捧心而蹙的形象。“紫鹃”对应的英文应为“Cuckoo”, 但在西方, 它代表吉祥, 常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给人以活力和希望, 这与中国文学中杜鹃所象征的思乡、悲愁意象相违背, 霍将其掉包成“夜莺” (Nightingale) ——在西方是幽怨的象征, 充分考虑了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这也是其译者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蘅芜君”译为“Lady Allspice” (美洲的一种植物, 果实有着混合植物的香味, ) 突显了宝钗冰清玉洁的品格。

除此之外, 霍还大量使用普通的解说性名词来代替回目中反复出现的人名, 以此避免多次使用同一名字而让读者感觉单调烦琐。如用attractive cousin代替王熙凤, admirer代替贾瑞, envious younger brother代贾环, inventive old country woman代刘姥姥, the innocent代探春, warm-hearted young woman代尤三姐, cold-hearted young gentleman代柳湘莲, wronged maid代晴雯, philandering husband代薛蟠等。

4结语

霍克斯在着手《红楼梦》的翻译时, 时时以向读者传递这部经典著作的魅力, 以方便读者阅读为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译者主体性。就前八十回回目翻译而言, 其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内容主要采用了增译、改译和省略, 对人名结合了音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Hawkes, David.The Story of the Stone (Vol.1-3) [M].London:Penguin Book Ltd., 1973-1980.

[2]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3]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J].中国翻译, 2003 (1) .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风格探析 篇6

【关键词】文学作品 作者风格 译者风格 影响

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传入我国,由于语言的限制,必然需要翻译者对其进行翻译才能使得人们欣赏到国外的文学作品,而在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难免受到情感的左右,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有时必然与作者的风格有偏差,有自己的风格体现,而对于译者风格的体现一直争议较大。

一、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

(一)作者风格

作者风格与文学风格几乎是一个概念,都是在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思想意识、审美观点、文学素养、艺术形式等许多方面。它主要运用语言技巧进行情节设置,将自己的思想用含蓄的手法贯穿在文学作品中,读者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及情感品读出来,其主要特点就是寄情于作品。著名学者王国维对作者风格理解为:在文学作品形成的过程中,完全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点,而其表现形式就是语言的作用,使其风格有一定的思维定式。

(二)译者风格

译者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可以说是对文学作品的再次创造,对于作者在文学作品中表达的思想及意图,经过译者的理解将其翻译出来,但是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有主观色彩的影响,因为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语言差异,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存在很大程度的文化差异,而在译者翻译的过程中,就难免对这些因素进行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孙淑芬等人在其研究中认为“再创造的本质是译者对作者审美观点突破的体现,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译者自身审美观点的建设”。整个翻译的过程其实就是以文学作品为媒介,实现译者与作者之间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满足读者期待的过程。要想达到审美效果最佳,必须将审美与翻译原理结合起来。

蔡新乐对译者风格的理解为:在译者进行翻译时,首先要构建一个空间,让读者可以直接去体会,对事物进行感知,然后在读者内心中将事物进行还原,将作者和读者完美的联系在一起,译者发挥着连接作用。而译者的责任就是将作者要表达的审美信息在读者面前完全呈现出来。译者在此过程中扮演一个传递员的角色,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以艺术为出发点,要有所创造,将译者风格展现在读者面前。

所以,译者要想构建自己的风格,一定会将自己的主观色彩放入到翻译作品中,使其翻译作品体现了自己的情感经验、思想意识等。基于这点,有的人就对译者进行了定位,例如“一仆二主”、“悖离论”等。一仆二主就是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自己的痕迹,将作者的思想本质及风格体现出来了,这种观点只是一种完美主义观点。而对于悖离论就是对原作品的颠覆性创造。无论怎样对其进行地位,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观点中都体现了译者风格这个概念。

二、译者风格存在的影响

译者风格存在的方式具有必然性及偶然性的特点,以信息论为出发点,整个翻译过程,主要包括五方面内容,即作者、译者、文学作品、沟通手段、读者。因为在翻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信息通畅的情况下,译者往往只是对这五个方面中的几个方面提高了重视度,并没有全部关注。

以美学为出发点,文学作品是一个再现审美的过程,译者通过一定的审美手段将作者的审美转化为一个新审美的过程。当然,在翻译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译者的审美主观性,来实现对作者作品的理解及阐述。

以符号学为出发点,语言符号的功能是语内、语际及语用意义。而对于文学风格来说,通过语言手法对作品进行表达,发挥了语言符号的功能,而这三个功能可以单独行使,也可共同行使。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定会受到语言功能的限制,因此,译者与作者之间的语言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以词汇为出发点,由于语言的不同,使其译文与原文产生词语价值不等的现象。站在句法角度,因为汉语与其他语言不同,没有变格及复杂的形态。同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因为作品的所处文化背景、语言等方面的差异,必然造成作品翻译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文化的处理来说,不同译者的处理方式不同,因此对作品的结构、语句及风格都有影响。有的译者虽然精通他国语言,但是却深受本国文化的影响,在处理文化差异时,一般采用归化法来解决文化冲突。而对于他国文化及风情的传递,译者为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一般采用异化法,这就必然体现了译者的风格。

结语:

文学作品的翻译者对于各国读者来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使其了解异国文化,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然而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译者风格的体现,但是对其理解时要全面,虽然有主观等因素的影响,但是却是文学作品的再次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旭辉,袁洪庚.“谋杀”抑或“重生”: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对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

[2]谢莉萍.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时代文学,2012(15).

[3]杨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气翻译策略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9).

[4]唐秋前,贾德江.论文学作品翻译中修辞风格的再现--以《阿Q正传》两英译本中修辞翻译为例[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8).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分析 篇7

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置于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因此,“忠实”便当仁不让地成了最高标准。传统译论一方面推崇“忠实”,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那些“不忠实”甚或“叛逆”译作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而在现当代的翻译理论中,原文的这种中心地位遭到了动摇,其地位慢慢被边缘化了。

文学翻译过程可以划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感悟,即理解阶段。作者和译者自身的因素对文本的理解有制约作用。第二阶段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外国文学原作,即表达阶段。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

查明建、田雨为译者主体性作出了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处于中心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从文学翻译过程的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探讨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参与文本创作的主观介入。在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应该受到重视,以给翻译批评和研究提供新视野。

二、作为读者的译者

译者在翻译前首先要对原文进行细致的阅读,结合原文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力求准确理解每一个句子的真正内涵,同时也要把握原文的用词特点、文体风格等。这时他只是一个“读者”。译者作为一个读者,他所具有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如性别、年龄、阅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 以及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民族文化传统等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着他对作品的理解。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译者又与一般读者不同,由于承担对原文进行传达的责任,译者在阅读时,在保全原作完整性的前提下,会想方设法地挖掘作品潜在的意义,这种阅读本身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译者本身是历史的人,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并且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发展的接受过程中才能逐步为读者所发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根据这句接受美学的名言,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样的判断,“一千个译者同样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意义上讲,译者阅读、理解源语作品的过程就是创造。“在海格德尔看来,存在意义转化为理解意义时,为了获取想要的东西,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暴力’侵入到原著中并加以分析理解。译者必须拿着他自己语言的、跨文化的、历史的武器去攻克关卡,抢夺自己想要的东西。翻译理论借鉴了侵入的说法并加以引申,认为翻译中的侵入是为了使源语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而对源语内容的更改,这种方法常被用来处理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3]因此,译者对原文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唯有这一过程才能使原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

因此,在理解阶段结束时,译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作者的原作,而是掺杂了译者的诸多主观意愿、经过了一系列加工改造之后的半成品,是“译者的原作”了。

三、作为再作者的译者

译者对作品的读解只是完成翻译准备的第一个步骤,他还需要对作品进行阐释。译者解读和阐释文本的过程一旦完成,就转入到语言的转换阶段。经过对原作的解读和阐释,译者已将“作者的原作”转换成了“译者的原作”。这一转化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译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更需要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在理解阶段译者的主体性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意识,是译者自己确定了的、却并未明显地张扬出来而为读者所感知到的心理活动的话,那么表达阶段则是译者主体性的实实在在的彰显。在这一阶段,译者的创造意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译作可被称为带有译者创造性的作品。译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时代、社会地位、地域差别等社会文化因素不但影响着他对原作的理解,更加影响到他的表达。由于语言结构的差异,文学翻译无法追求字字对应、句句照搬,文学翻译的忠实是思想内容的忠实,译者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语言形式和风格的再创作上。如《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有一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的情节,贾母请刘姥姥动筷,刘姥姥为讨贾母开心,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惹得众人笑个半死。可见刘姥姥这两句话是很滑稽可笑的。这里的幽默之处是“牛”和“刘”谐音双关,在刘姥姥口中,“牛”和“头”又是押韵的。翻译的重点和难处恰恰也正在这里。我们分别看看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文:

译文1:

My name it is Liu,

I’m a trencherman true;

I can eat a whole sow

With her little pigs too.

(霍译)

译文2:

Old woman Liu, I vow,

Eats more than any cow,

And down she settles now

To gobble an enormous sow.

(杨译)

看来两位译者都竭力在再现原文的幽默之处下功夫,各具匠心。霍译为了押韵,不惜改掉了原话的内容,如译文的最后一行是译者自己的创作;杨译也自行对原文作了改造,如第一行刻意添上“I vow”两词以求押韵,整齐的韵脚形式使刘姥姥的话读起来像顺口溜。由于译者个体的差异,两位译者分别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就产生出不同的译文,虽然两种译文存在明显的不同,但可以说两种翻译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达到了再现原文幽默的效果。如果译者不加入个人的主观创造,仅仅复制原文,不但幽默荡然无存,而且读者还会觉得不知所云。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再现原文的表达阶段体现得尤为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就是译者做选择、做决定的过程。“译者会根据源语文本的内容和风格、自己的翻译观等,来决定自己的翻译方式,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方法及表达方式”。[4]译者可能会增译,可能会漏译,也可能会改译,还会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译者为了译作更好地被接受,会以读者的身份再次审视译作,以求得改进。译者此时俨然已成了一名“作者”,他已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了作品中。这是一个主观能动过程。

比如,《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林黛玉的《问菊》中的一句:“鸿归蛩病可相思?”“鸿归”和“蛩病”含有凄凉萧瑟的意味,中国读者读后会随之产生凄凉、失落的感觉,如果我们照着字面死译,西方读者则不能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文化,更不用说产生共鸣了。霍克斯“叛逆性”地使用“Following the wild goose, into sleep I slid;From which now, startled by the cricket’s cry.”巧妙地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氛围,能够使译语读者也深刻感受原文的意境。这是一个成功地体现以译语为主体的例子,它成功地达到了翻译的交际目的。

由上可知,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而是在译者理解和表达的时候,既承继了原作又增添了新的因子。如果译文比原文有所提高,原作者也会同意的。钱钟书先生描述:“林纾在翻译时,碰到他认为是原作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写去。从翻译忠实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主体意识太强,有不守本份之嫌,但从文学的审美性来看又是可以原谅的,正是由于这种创作冲动才产生了优美的译本。”[5]

四、结语

本文只是对文学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初略探讨。实际上,译者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却又受制于原文的客观限制,因此他需要自觉地把握原文的多重含义,同时发挥语言运用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创造性应体现在如何用可接受的译入语表达原文的内容、再现原文的艺术美。译者的主体性是必然存在的,优秀的译者应该把握好其主体性与文本客观性之间的平衡,在翻译中克制不适当的创作冲动,从心所欲而不越规,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优秀的译文不是对原文的背叛,而是与原文殊途同归,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锦上添花,甚至胜过原文。

摘要: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 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原作;作为再作者, 译者要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 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的理解与翻译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 2003, (1) .

[2]鲁迅.鲁迅全集[C].第8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79.

[3]尹彬.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J].学园, 2009, (10) .

[4]雷芳.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彰显[J].新学术论坛, 2009, (12) .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8

各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步开始, 并且其种类和内容繁多。在无法避免与跨文化进行接触的当今时代, 人们在各种场所都受到了来自翻译这一行为的恩惠。因此, 在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当今时代, 毋庸置疑, 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 被喻为“最难的工作”的文学作品翻译作为一门艺术与译者主体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怎样才能形成译文亦或译者持有怎样的立场等, 可以说取决于译者的决定、判断、乃至解释等主体性因素。译者在进行翻译时, 尤其是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 其译文怎样才能被读者接受, 或者怎样才能翻译出高水平的译文, 这些都需要译者发挥其主体性。

二、主体性定义

可以说译者主体性在“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功能对等理论和接受理论为主的翻译研究, 在进入21世纪之后, 逐渐地向译者主体性开始转变, 然而, 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 有必要先弄清楚什么是主体性, 什么是译者主体性这个定义。翻开辞典, 关于主体性的定义, 有以下几种。

1、【广辞苑】主体性的, 或者主体性的态度或性格。

2、【现代汉语辞典】事物的主要部分。

3、【辞海】事物的主要部分 ;属性所依附的主体。

综合来讲, 主体性即主体性行动的意思。那么, 译者主体性可以理解为译者主观地能动地进行作品的翻译这一行为。在译者主体性研究当中,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定义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查建明 (2003) 中所给出的定义。即,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三、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翻译, 由于必须要把某种语言体系所表现的内容换做另外的语言体系的表现内容, 因此, 其必然会受到语言差异的束缚。然而, 要说其中到底是否存在自由, 倒也不尽然。1因此, 如何处理由语言差异所产生的现象, 在怎样的范围之内译出译文, 这些无不跟译者主体性密切相关。译者抱有怎样的翻译理念, 乃至持有怎样的读者意识, 那么就会有怎样的译文出现。基于此原因, 笔者希望主要从江国香织作品《一闪一闪亮晶晶》的两个译本 (以下简称陈译、李译) 中选取一些具体例子, 来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着重进行考察。

1、从译者的翻译理念来看

根据翻译的目的论来看, 则翻译是人类的一种行为。然而,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具体目的性。基于此观点, 那么翻译这种行为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并且, 作为实施具有目的性的翻译行为译者, 则必须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那么, 笔者认为, 采用怎样的翻译理念进行翻译则属于译者主观能动性即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原文 :私はとほうもなく悲しくなって、声をあげて泣いてた。泣いている自分が不甲斐なく、どうしようもなくて、泣きやもうとすると呼吸困難になった。睦月が私をベットにはこび、少し眠ったら、などと悠長なことを言うので余計にくやしくて、私はいつまでもしゃくりあげていた。 (江國香織『きらきらひかる』)

陈译 :我难过到难以自抑, 不由得放声大哭。哭着哭着觉得自己很没用, 却又不知如何是好, 想要停止哭泣, 呼吸就变得困难起来。睦月将我抱到床上, 用从容不迫的语气说, 你就稍微睡一下吧。

李译 :我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 开始大声哭泣。尽管自己也觉得号啕大哭很没出息, 却无法控制。因为只要试图停止哭泣, 立刻会感觉呼吸困难。睦月把我拖到床上, 说 :“你先睡一会儿。”

分析 :此例文是主人公笑子悲伤心情的描写。尽管从译文上来看, 两位译者的措辞似乎没有太大差异, 但是实际上两种译文所传达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同。笑子患有轻度精神病, 是个情绪不稳定患者, 因此, 她时常无法控制自己而陷入悲痛情绪当中。那么, 由此来看, 对不能自已而痛哭的译文恐怕还是李译的“尽管自己也觉得号啕大哭很没出息, 却无法控制。”比较符原文语境吧。当然, 在这段原文当中, 并没有明确表示笑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是根据作品上下文来看, 这一点是很容易把握的。乍一看, 原文描写似乎采用了平铺手法, 但是实际上其中却暗含了中文的“尽管……却”的转折, 因此, 李并没有原原本本按照原文语序翻译, 可以说采用“归化”手法将原文深处所蕴含的“转折”译了出来。此外, 因为百般安慰情绪失控的笑子而毫无收效, 睦月不得不强行将笑子“拖”到了床上, 而非简单的“抱”字。在这里, 一个“拖”字足以让原文充满画面感且又符合原文意境。因此, 以上的这些看似简单的译文措辞, 实际上都是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即主体性的一种表现。

原文 :

まるめて並べた肉だんごと笑子の顔とを交互にみつめながら、僕は沈黙してしまった。

夜ごはんを食べながら (結局、この日は玉子スープときのこソテー、という質素な献立になった) 、笑子はまだぼーっとしていた。野生動物の映像が、よほど強烈なインパクトをもっていたらしい。

「あした、どっか行こうか」

彼女の意識を現実にひきもどすべく、僕は提案した。

「ひさしぶりに映画とか」 (江國香織『きらきらひかる』)

陈译 :

我交互看着排列整齐的肉丸子和笑子的脸, 沉默不语。

吃完饭的时候 (结果, 今天吃得是朴素的菜肴, 蛋花汤和炒蘑菇) , 笑子依然一脸呆然若失的样子。看来野生动物的影像, 给她带来非常强烈的冲击。

“明天想去哪里吗?”

为了把她的意识拉回现实, 我提议说。

“好久没看电影了, 去看电影吧?”

李译 :

我一会儿看看捏好摆放在那里的肉丸, 一会儿看看笑子的脸, 没有做声。

吃完饭 (结果那天吃得特别简单, 是鸡蛋汤和香菇炒肉) 时, 笑子还有些发呆, 看来野生动物的画面给他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为了把她的思绪拖回现实, 我提出一个建议 :“明天咱们去哪玩, 比如去看电影。”

分析 :从译文来看, 划线部分的“我交互看着排列整齐的肉丸子和笑子的脸, 沉默不语。”和“为了把她的意识拉回现实, 我提议说。”以及“看来野生动物的影像, 给她带来非常强烈的冲击。”算得上是“异化”理念基础上的直译, 由于历史原因, 台湾的陈面对港台地区读者所采取这种“异化”译法可以说是很容易被认同的。而与此不同的是, 大陆的李则采取了“归化”手法, 不仅没有完全按照原文的顺序, 而且还有几处加译和归纳的痕迹, 尽管从译文表面看形式有所变化, 但是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等效”译法。因此, 对比陈、李二人的译文便不难看出, 译者为了译出符合目标读者与目标地区的译文, 无论是在翻译理念还是译文选择上, 都发挥了一定的译者主体性。

2、从译者的读者意识来看

译者, 乃原文和译文, 以及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译者在翻译创作时, 必定会先阅读原作并了解作者心情及作者初衷, 即译者首先作为与原文进行交流的读者在阅读原作和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之后, 再充当与读者交流的读者将原作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译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 译者持有双重读者的身份, 并且, 无论在译文创作的哪个阶段, 译者的读者意识都可以被看成是译者能动地发挥其主体性的一种表现。那么, 译者的双重身份到底是怎样通过译文表现的出来的, 对此, 就让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探讨吧。

(1) 、译者与作者和原文之间的交流

毋庸置疑, 译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创作之前, 必须要通过阅读原文去能动地了解作者的思想以及心情乃至作者最想表达的内容。借用已翻译过村上春树作品三十八部之多的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的话来说, “翻译就是间谍”, 或者通俗来说就是“要把他的魂儿偷出来”。那么, 在翻译之前或者翻译当中“猎取作者的灵魂信息, 捕捉其微乎其微的闪烁和震撼”, 都无不是译者发挥其主体性在与作者和原文进行交流的表现。

原文 :それにしても、この部屋の無機的空気が突然人間味をおび、僕と笑子はそわそわしてしまう。それが、この小さな「家族」から発せられるパワーなのだと思うと、どうにも居心地が悪いのだ。ばふばふと音をたててソファに倒れこんだり、騒々しくブラインドを上げ下げしたりする裕太くんと、……。 (江國香織『きらきらひかる』)

陈译 :尽管如此, 这间房子向来无机质的空气突然带着人味, 使得我和笑子都有点坐立不安。一想到这是小小的“家族”所散发出来的力量, 心头就觉得不舒服。在沙发上跳来跳去, 随即又砰的一声躺下, 要不就上上下下不断翻弄着百叶窗的佑太 ;……

李译 :房间中原本没有生机的空气突然充满了活力, 这让我和笑子有些忐忑。当意识到这是那个小家庭散发出的能量时, 不知为什么感觉有些不自在。小佑太“咕咚咕咚”地倒在沙发上, 有时会不安分地把窗帘拉上拉下, ……

分析 :原作当中主人公夫妇二人关系特殊, 虽说是夫妻, 可是实际上丈夫睦月为同性恋者且有一位男性恋人。因此, 笑子将这一事实对亲朋好友 (本例文出现的瑞穗) 都做了隐瞒, 且一直以来因被大家催促生孩子而感到苦恼, 特别是这次友人带孩子来家里做客, 当她看到这样活泼可爱的孩子以及“正常的家庭关系”时, 笑子就更加觉得不自在了。因此, 从译文来看, 李的译文“不知为什么感觉有些不自在”似乎更加符合原文语境和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可以说, 这就是译者捕捉作者和原作当中信息的一种体现, 而这种体现则恰恰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一种体现。另外, 从以下例子也可以看出译者的读者意识。

原文 :僕は嫌な夢を見ていた。

僕は黒い大きな鳥で、ジャングルの上を西に向って飛んでいた。僕は深い傷を負い、羽には血の痕が黒くこびりついている。西の空には不吉な黒い雲が一面に広がり始め、あたりには微かな雨の香りがした。

(村上春樹『風の歌を聴け』)

頼訳 :我做了一个讨厌的梦。

我是一只黑色大鸟, 在森林上方向西飞着。我受了重伤, 羽毛上沾着发黑的血迹。西边的天空开始被不祥的乌云所笼罩, 四周飘散着些微雨的香气。

林訳 :我做了个恶梦。

我成了一只硕大的黑鸟, 在森林上空向西飞去, 而且身负重伤, 羽毛上沾着块块发黑的血迹。西天有一块不吉祥的黑云遮天盖地, 四周飘荡着隐隐雨腥。

分析 : 从前后文来看, 主人公当时的心境无论从天空还是乌云乃至雨的味道都能觉察出来, 即那种明显带有灰暗色彩的虚无的、孤独的心境。因此, 译者在翻译创作时, 应该掌握作者和原文中传达的这种色彩并将其通过译文表现出来。对比两种译文, “隐隐雨腥”似乎比“细微雨的香气”更具说服力, 更有表现力。笔者认为, 哪怕一个词的选择也能体现译者是否真的“偷”到了作者和原作的“魂儿”, 也更能体现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 、译者与读者和译文的交流

如前所述, 作为中间桥梁的译者在与作者和原作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还需要与读者和译文进行交流, 那么, 与读者和译文交流的方式则表现为译文创作这种能动性行为。笔者认为, 与读者和译文的交流, 通过以下的例子可以窥见一斑。

原文 :瑞穂が何か言いかけたけれど、私はそのまま受話器を置いた。瑞穂にはわからないのだ。瑞穂にはわからない。私は途方に暮れてしまった。いつまでも情緒不安定じゃおばさんたちが安心できないし、睦月さんだってかわいそうよ。なんのために結婚したの。

陈译 :瑞穗还想说什么的样子, 但我就这样把电话挂了。瑞穗是无法明白的。瑞穗不懂。我真的走投无路了。老是这样情绪不稳定, 伯父伯母无法放心, 睦月也很可怜啊。为了什么结婚呢。

李译 :瑞穗还要再说什么, 我却挂断了电话。瑞穗无法理解, 瑞穗无法明白,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脑子里回想起了瑞穗的话 :“如果你总是情绪不稳定, 你爸妈怎么能放心呢?而且睦月也太可怜了, 结婚是为了什么?”

分析 :从译文比较来看, 陈译基本按照原文的顺序且对原文未做任何处理, 这种译法在翻译当中未尝不能不算是一种风格, 但是, 读过以上两种译文的读者, 也许会觉得李的译文更加清晰明了。从译文表面来看, 李似乎只是添加了引号, 且将人称指代更加明确化了一下而已, 但事实上, 这种译法恰恰这就是译者的读者意识的体现。也许只有当译者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要求, 才能基于此主体性译出更好的译文。

原文 :私は電話機を持ったまま台所に行き、冷蔵庫からビーチフィズの缶をだして片手であける。

「仕事もいいけど、家の中のこともちゃんとしなさいね」

と母は言った。お酒はひかえるのよ。ちかいうちにお父さんと遊びに行くわ。睦月さんによろしくね。 (江國香織『きらきらひかる』)

陈译 : 我拿着电话走进厨房, 从冰箱里拿出水蜜桃汽水, 用单手打开汽水罐。

“努力工作也很好, 不过家事也要好好做哟。”

母亲接着又说, 喝酒要有节制哟, 过一阵子我会和你爸来看你, 替我问候睦月。

李译 : 我手拿话筒走进厨房, 从冰箱里拿出一罐桃味饮料, 一只手把它打开。“工作不是不可以, 但你首先要把家里的家务活干好。还有, 要少喝酒。过段时间我和你爸去你那看看, 代我向睦月问好。”妈妈说。

分析 :这个例子当中, 最明显的莫过于两种译文的措辞了。尽管原文只是母女二人通话的一幅再日常不过的场景, 但是, 两种译文却展示了两幅差异很大的台湾和大陆的对话场景。想必众所周知, 由于历史原因, 台湾保留了很多日式词汇, 且用词和大陆有所不同, 据笔者通过向台湾友人的求证与调查得知此例子当中的台湾译文措辞确实如此, 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与此相对, 内地读者想必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李的译文符合自己的用语习惯。因此, 尽管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也可以从中看出, 译者在译文创作时发挥了其表现为读者意识的译者主体性而充分考虑到了受众和地域, 也正是基于此原因, 才产生出了如此平常而又如此不同的译文。

四、结语

正如永田小绘 (2009) 中所述一样, 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想获得较高评价, 就需要有合适的译者。译者, 作为难度最大的工程的施工者, 在翻译创作时, 无论是译文选择上还是在翻译理念的实践上, 乃至读者意识的发挥上, 都必须发挥一定的译者主体性。当然, 不可否认的是译者在发挥其主体性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 由于篇幅有限,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在此不一一探讨。

本文中, 笔者主要选取了基本不存在时代差异的现代日本文学作品及其两个版本的译文, 且主要从语言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分析, 笔者认为, 尽管会受到一些诸如译者的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制约, 但是译者在翻译创作时仍旧通过翻译理念的实践等方面发挥着译者主体性, 因此, 无论译者创作, 还是我们评价译文质量时, 都需要客观地去看待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及其制约因素。如果笔者的考察和研究能够对中日文学作品互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做出细微的贡献, 将感到不胜荣幸。

摘要:翻译, 并非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 而是一种译者发挥主体性的创作活动。然而,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既有能动性的影响因素, 也有制约因素。翻译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日益增多, 但是目前对地域性和文化性因素研究尤其是中日文学互译作品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涉及甚少。基于此原因, 笔者希望主要从语言角度进行分析翻译当中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各个方面。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篇9

1 译者能动性

译者的能动性指的是相关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 能够尊重客观事实, 还原出最原始的资料, 并且为达到翻译完整的目的而最终表现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方面来讲, 它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第一, 译者所具有的文化意识;第二, 译者翻译时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三, 译者的相关读者意识;第四, 译者的情感转化。

事实上, 我国传统的思想主要是客观强调思维方面的整体性, 而在西方的哲学观点里, 西方人有着追求个人思考的习惯。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性思维对语言文字的影响主要有三点:第一, 在为某件事物命名的时候, 往往采用整体性较强的词语。第二, 在句子的安排上面, 有时候讲究整体性的重复。第三, 在表现方式方面, 表达较为程式化, 过于刻板。接下来举个例子简单说明。

汉语是这样描述的, “庐山是我国的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世界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庐山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素以风景名山、文化名山、教育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著称于世。”。

在这里, 很多英文的译文容易根据汉语的列举方式翻译, 这样看起来, 就会显得很生硬。所以在这里, 我们可以这样翻译, Lushan Mountain, one of the well-known historic and cultural mountains in China, is the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heritage, world geopark,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5-A Class tourist scenic spot as well as the patriotism education base.Lushan mountain is abundant with tourism resources and is renowned as the mountain of scenery, of culture, of education, of religion and of politics throughout the world.在英文的表达中, 有些重复是不需要而且不必要的。这个时候, 译者就需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原文进行研究, 努力在译文中做到推陈出新。

2 译者的受动性

人们在做一件事件的时候, 往往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这种情况表现在中英文的翻译中, 就被称之为译者的受动性, 但是这种依赖性又可以理解为客观事物对人的制约。事实上, 原文和译文、译文作者、译文读者这三个联系密切的事物共同构成了翻译的客体。所以在翻译旅游资料的过程中, 它的受动性主要包括原作的难易程度、创作的时代背景、译者的语言能力、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能力等等。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理解原文之后再进行翻译,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翻译的难度。因为译者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时候, 同时也是作为一名读者, 所以这就要求译者务必要从最原始的旅游资料所处的语言环境、语言情景和旅游资料的读者等几个方面出发, 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文的语言环境。如果在旅游资料的翻译过程中, 一旦出现译者对原文理解错误这种情况, 就会造成翻译错误。下面举一个例子。

在某个旅游景区有这样一段话, “社会进步的步伐永远不会停止, 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 从这里的一山一水到这里的风俗人情, 来衡阳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时尚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精神和内涵, 体现着衡阳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 衡阳的山水将与时尚的城市永远联系在一起……”。

由于译者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 把此段话中的三个“时尚”都翻译成了fashion。在这里, 我们可以这样翻译, The pa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would never stop as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tourists to travel to Heng Yang, enjoying the views from nature to human landscape, from every hill and stream to the local customs.This trend has fully displayed the spirit, connotation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taste of Heng Yang city.The scenery of the city will be linked to the fashionable city forever.事实上, 这三个词虽然一模一样, 可是三个时尚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却不一样。所以, 这就出现了译者对原文理解不透彻的情况, 这种条件下翻译出来的旅游资料往往较为肤浅。所以我们应当根据上文提到的几个要点, 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职业素养, 努力做到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3 译者的为我性

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的时候, 都是有目的地进行, 然后又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翻译方法解决翻译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这种有目的的翻译活动我们称之为译者的为我性。美国的著名学者George Steiner曾发表过一个重要的言论, 首先应充分尊重和理解最开始的原作, 并研究最原始的旅游资料, 加强对原文背景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 译者再适当地灵活融入个人的翻译风格和翻译方式。

在George Steiner提出来的四个步骤中, 其中吸收便是指译者对旅游资料原文的充分理解, 补偿指的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对原文理解的偏差, 应当采取不同的方式和翻译策略对这种理解上的偏差进行补偿。

某个景点的旅游资料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长沙有着星城的美誉, 这里也是美食的摇篮, 是一处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以人为本始终是长沙这座都市在建设过程中一贯坚持的理念, 所有的一切, 使得长沙的名气享誉国内外, 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在这里, 我们可以这样翻译, Changsha has a reputation of Star City which abounds in delicious food.It is an geomantic and treasured site.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has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all of which make Changsha enjoy a good reput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ttracting numerous domestic and foreign visitors to

admire the view.面对这样一段最原始的旅游资料, 如果译者采用最直接的直译方式进行翻译, 最后的译文会显得很单调乏味, 有点类似于古代中国八股文的感觉, 毫无生机可言。在这个时候, 译者应当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对旅游资料的原文进行取舍和删改, 使之在不脱离原文中心意思的前提下显得更加生动灵活。

下面有一段这样的话出现在旅游景区内, “民国时期, 溪口出了个蒋介石, 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

在上面的例子当中, “出了个蒋介石”, 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 就会翻译成蒋介石出生了, 这样一字不漏地对原始资料进行翻译, 不仅会闹出笑话, 更严重的后果是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在这里, 我们可以这样翻译,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iang kai-shek was born in this place, which attracts endless stream of visitors eachyear.所以我们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 应当联想其时代背景, 这个时候, 历史文化的积累就显得很重要了, 需要译者有深厚的学识, 乃至引经据典。之所以会有慕名者前来, 是因为蒋介石成为了国民时期的掌权者, 所以我们在翻译的时候, 要突出时代背景, 这样翻译过来才显得合情合理。

4 结束语

在现实生活的景区介绍中, 旅游资料的翻译面对的或者是人文景观, 或者是自然景观, 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传递的过程。旅游资料背后所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文化内涵, 如果在这种文化的传播中出现失误, 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挽回的。所以译者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正确翻译旅游资料的前提下, 引导外籍游客更好地观赏风景和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 并且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出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李莹.论旅游资料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10:226-229.

[2]陆秀英.景区资料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底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154-155, 163.

[3]刘鹏玉, 潘家云.论译者主体性在旅游景点资料翻译中的彰显[J].现代语文 (语言研究版) , 2013:146-148.

上一篇:故乡的水高中作文下一篇:六大作风十大军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