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2024-10-03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通用12篇)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1

一、英汉民族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 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 因此具有特殊性。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殊性, 就要洞察本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

1. 文化背景上的不同。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 农业人口众多, 故不少成语是来自农谚。

例如:骨瘦如柴Be lean as a lath;众人拾柴火焰高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等。

英国是一个岛国, 英国人喜欢航海, 因此, 有很大一部分成语源于航海事业。

例如:静水常深Still water run deep;小洞不堵要沉大船A smal leak will sink a great ship等。

2. 风俗上的不同。

中国和英国人都说:“用我的心爱你。”“I love you with my heart.”有一个略懂一点英语的中国内地人向外国人介绍自己爱人时用“love”一词, 外国人听了十分惊奇, 因为love在英语表示情夫或情妇的意思, 而汉语中的“爱人”相当于英语的“husband”或“wife”。

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甚至把它看作光明的未来, “望子成龙”。可是英美都把“龙”视为喷烟火的凶残怪物。

3. 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 而思想是对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不同的生活经验, 共同感受, 所以不同文化有不少重合处 (cultural overlaps) 。例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都用雪比喻白, 用金比喻黄, 用狐狸比喻狡猾, 用猴子比喻灵活。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比喻表达同一思想。

例如:汉语用“一箭双雕”, 英语用“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用“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英语用“In the land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汉语说“身壮如牛”, 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

4. 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美国人在打招呼时经常说:“Hello”“Hi”, 而中国人在碰面时却经常说:“你吃饭没有?”中国人喜欢问:“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有些讲英语的人听了很不高兴, 心里说:“It i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你管得着吗!)

外国人告别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或“see you later”或微微一笑并伴以再见的手势就可以了, 而中国人却通常说“慢走, 慢走”、“走好, 走好”或“请留步”。

5. 文化上的空白 (cultural blanks) 与意义上的冲突 (cultural con-flicts) 。

所谓文化上的空白, 即有些说法或行为是一国所有, 其他国家没有。例如, 中国有些说法, 外国没有:唱红脸、炒冷饭、拍马屁、半路出家、三头六臂、对牛弹琴、班门弄斧、孔夫子搬家—————净是书等;英语中也有一些独特的说法, 例如:a green eye, as poor as church mouse, take French leave, a black sheep, a white lie, a frog in the throat, a bee in one’s bonnet等。

所谓意义上的冲突, 即有些事物或行为中国有, 英国也有, 而且有相当的词, 但涵义却不同。中国人见面常说:“你胖了!”这原是一句恭维话, 可是英美人听起来, 以为是警告对方该节食了, 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要“打肿脸充胖子”。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何谓文化?翻译与文化的关系如何?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澄清的问题。英国学者泰勒 (E.B.Tylor, 1871) 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 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的包括一切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性整体。不同民族语言上不同, 文化上各异, 但人类的能力本质上是相同的, 由于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在深层意义上反映了人类的共同能力, 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同一性,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活动的多样性和观念的多元化使其文化内容和形式出现多样性,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渊源。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进步, 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进行文化交流, 促进社会进步, 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然而, 在翻译过程中, 表面上存在中外文字表达上的差异, 仅仅从文字技巧上来着手是难以解决含义差异的, 我们必须要从文化背景上来处理中外文字在表达事物内涵上的差异, 因为这些差异是由生活上的不同而形成。

翻译除了文学功能外, 文化背景是极其重要的;翻译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熟悉的话, 译文就会生动, 有感染力。

三、在翻译实践中, 解决英汉民族文化差异的主要方法

1. 异化法 (foreignization) 。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为帮助读者了解外来文化, 应尽量保留原语的文化特点, 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

2. 归化法 (domestication) 。

归化是用与原语有相同使用频度, 但一般都带有某些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原来词语, 采用归化手段是基于两种明显的文化特异性, 将原语成语或俗语形象转换成译语或习语的形象, 力求译语和原语最大限度的等值, 并使译语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例如:

By the winter of 1942, their resistance to the Nazi terror had become only a shadow.

Winston Churchill.

译文:到1942年冬季, 他们对纳粹恐怖统治的抵抗已经名存实亡了。

(温斯顿·邱吉尔)

这里译者舍弃了原来形象, 却把原文隐喻所含的信息传达出来。

四、应该如何处理好“异化”和“归化”的关系

归化和异化都是解决中外文化差异的有效方法, 在文化背景上尽量争取“异化”, 避免“归化”, 而于文字表达在不违反中外文化习俗上, 能“异化”就“异化”, 能“归化”就“归化”。

总之, 翻译与文化背景有着血肉联系, 翻译不但要跨越语言的障碍, 而且要逾越文化体系的鸿沟。然而, 这种文化体系的鸿沟不是绝对的, 不可逾越的, 只要译者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 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 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 就可以把原语中字里行间的深层涵义与文化的真正涵义传达出来。因此, 归根结底, 语言的翻译就是文化的翻译, 其根本任务不仅是翻译文化, 而且是翻译容载或蕴含着文化信息的意义。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2

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可不分的联系。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 ,但其语言文化的个性又给翻译活动设置了障碍。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 ,我国汉族文化与英、美等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这种差异造成思维方式不同 ,具体体现在汉、英两种语言上的表现包括词语理解与运用、词义内涵、联想意义及句式结构的不同等方面。为此 ,分析其理论原理 ,通过引用例句做进一步的探讨 ,并就某些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如何把中英文翻译地更准确更贴近两种语言文化氛围,这是值得广大英语学习人士共同讨论一番的。关键词:文化 差异 全球化 翻译

正文: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特指出 :“所谓翻译 ,就是指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文化在人类社会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文化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甚至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特定的语言。换句话说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翻译作为语际交际, 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 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1 ]。在很大程度, 它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很大的关系。王佐良曾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吕淑湘也说, 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就是指知识要广博。可见,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了解背景知识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英语翻译不能脱离文化的教学。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跨文化合作)”、“acculturation(文化交融)”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译”(郭建中,2000 , P277)。因此,怎 样更加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语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广泛地、准确地了解他国文化中的观念、信仰、习俗、价 值标准等方面的同时,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 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传 统文化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列如一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由于饮食和天气等缘故,导致身体不适,去医院看医生,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由于吃多了辣制食物,出现上火。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到底怎样把“上火”这个词翻译成外国游人容易理解且易于接受的词语呢?一般如果对于中国人来说“上火”一词,是在熟悉不过 了,然而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你仅仅说一个“hot”,他们该怎样去理解呢?所以当然在英文当中也有不少的此类的与文化有很大关联的词语,譬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对于学习英语的我们来说,如果你不懂语言出处的相关历史,我们很难翻译出它的真正意思,其实这句话

正是源于英国的著名历史事件—1815 年滑铁卢之战。所以,如果翻译工作者能多了解彼此语言的传统文化及某些著名历史,这无疑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 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因而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的说法。而中国人则信仰佛教,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词语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再如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要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所以只能传意或重形取其中一种,传意可用英语中现成的成语:One boy’ s boy;two boys are halfa boy;threeboys are no boy.再看下面实例: Being a teacher is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直译为“老师一直在创造中,犹如泥土开始呼吸”是错误的,因为信基督教的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而人是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因此,英语中的creation 往往与“上帝”有关,而dust 或clay 则常指“上帝创造的人”。由此可见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如果译者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 就难以鉴别句子的文化内涵,对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时间观念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 两个民族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英语中的“the latest news”译成中文就不能译为“最后消息”,而只宜译为“最新消息”。类似的例子如the latest discovery of sth(最新发现),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th(最新发展)等。再看下面的例句“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故事的后面”不能译成“behindthe story”, 英文不这么说, 英语里表达相同意思的地道说法是视角相反的“aheadof the story”(把后面的故事提前说了)。因此, 这个句子可以译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the story.”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作深入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误或误译。

四.日常谈话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称谓的翻译。称谓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它们反映了习俗风尚和表达习惯。英文里的称谓比较笼统, 比较模糊, 在使用上表现出相对的随便, 它不象中文里的称谓,非得把身份分得一清二楚, 这与西方社会的“人为本, 名为用”的价值观及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名分”有关。如父辈的男性亲属, 英语中概以“uncle”称之, 而汉语则有“叔、伯、姑父、舅舅和姨父”等称谓;“cousin”一词也可对应于中文里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姐、表妹”等称谓,因此英译汉时,就必须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此外, 我们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尊称, 谦称词或词语,如“××君、××先生、×公、×老”以及“小人、寡人、鄙人”等等。要把这些词语翻译好,恐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英语里几乎没有与此相对等的尊称、谦称词语。因此, 在翻译时,只好将就按英语习惯表达,译成Mr.××,而不能把“某某君”译成gentleman ××, 把“某老”译成senior ××,or old ××等等。

五.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 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感受和体验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形成一种独特的观点和认识。而词汇的象征意义是最富有文化气息的联想意义的。譬如,英语有man’s best friend(人 之良友)的说法。谁能想到这是指什么动物呢?说“人之良友”是狗,许多人会觉得奇怪,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汉语中以“狗”为喻体的习语几乎都是贬义的: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血喷人,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但在英国,人们对狗的看法和我们截然不同,他们喜欢狗忠 实、可靠、聪明、可爱的品质,把它视为忠诚的伙伴,dog在英语(特别是谚语)中往往含有褒情善意。A luck dog 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 把我的朋友看作是你的朋友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时Hot dog 热狗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 助人过难关;又如“龙”这个词在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外国人却“谈龙色变”,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由于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习俗,从表面意义和形象构词到深层内涵和文化特征全都一一对应。这样就要求在进行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中,深刻把握其文化内涵,从而适应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交际的需要。六.饮食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有着源远历史的烹饪大国,其复杂的菜系更是举不胜数,当然对于国人来说,一说菜名就知道是什么菜,主料、烹饪方法、形状及口感都了解一清二楚,而对于外国人来说,如果直译的话,就有可能让他们产生误解。譬如,夫妻肺片,民间翻译:Husband and Wife’s Lung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麻婆豆腐,民间翻译:Bean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长满雀斑的女人制做的豆腐);如果是这样翻译给外国游客的客的话,可以想象他们是如何的表情,这顿大餐还进行的下去么? 所以为了避免笑话百出,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夫妻肺片—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泡在辣椒酱里的牛肉和黄牛肚);麻婆豆腐—Mapo Tofu(麻婆豆腐的汉语拼音。有些菜名翻译为避免直译产生误解,我们可以从主料、烹饪方法、形状或口感、人名或地名等方面来着手进行翻译。其中,具有中国餐饮特色的传统食品,使用汉语拼音命名,如饺子:jiaozi;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

国人接受的菜名,使用方言来拼写,如:豆腐:Tofu;中文菜肴名称难以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其标注英文注释。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说过“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可见,要想译作传意, 甚至传神。首先心须克服两种语言所负载的不同的文化差异

综上所述,文化语境的诸多因素影响着语词的翻译。因此,在语词的翻译中,译者必须了解不同民族社会文化体现在语篇中的文化内涵,正确理解语词所包含的文化语义,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如原译文语言与文化因素与译文基本一致时,可采用对等直译法、形象套用法、借用类似法等;如果原文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译文不对等时,可采取求同存异法、意义 对等法、添加注释法等,当然将一种语言译为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语言并非容易的事,而将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语词翻译成同样体现文化特色的语词就更是难上加难,有 时难免出现引起读者误解和曲解的翻译。这就要在异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找一个正确的切合点。

参考文献:1.胡文仲1 文化与交际[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2.邓炎昌,刘润清1语言与 文化[M]1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1994 3.彭保良.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英汉翻译中词义的确立[J ].中国翻译,1998

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字文化差异翻译文化内涵

1.词义联想和意象对翻译的影响

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联想记号义,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不同,心理反映不同,在词义联想与意象上必然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东方文化中,“红娘”一词是指促成美好姻缘的人,常会使人想起中国古典名著《西厢记》中的丫环;而在西方文化中,go-between 和 match-maker 除了表示“媒人”的意思外,还有“中间人”,“掮客”的含义。人们也就不可能产生类似的文化意象。可见,产生词义联想失误或缺乏适宜的文化意象,就会造成翻译过程中错译或误译的现象。请看例句:

例1:One eye-witness is better than ten hear-says.

这是一句谚语。如果词义联想不当,直译为“一次目睹胜过十次耳闻。”则译文没有完全体现原文的含义。在英语中,ten 一词除了表示具体数学“十”之外,还用以泛指“多”的含义,所以,译为“百闻不如一见”更为妥当、贴切。

例2:She is the boss’s girl Friday.

这句话的关键是girl Friday,如果望文生义,想当然地译为“情妇”,就会错译。在英语中,girl Friday 是个成语,意为“得力助手”(尤指秘书),因此,正确译文是:她是老板的私人秘书。

2.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涉及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可以是抽象的,比如社会习俗、道德伦理等。文化也可以是具体的,比如人或物。翻译是帮助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活动。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一种语言”和“另外一种语言”都各自折射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把翻译看做是两种文化的对比交融和信息转换的过程。因此,翻译不仅仅是翻译语言,也是翻译文化。由于任何一种语言都局限于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它们各自在其历史中形成了独有的表达方式。代表西方文化的英语和代表东方文化的汉语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无疑是迥然相异的。这种文化差异必定会给翻译带来困难。而翻译的任务恰恰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将从具体几个方面探讨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2.1.习语

习语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以及典故等。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为了形神兼备地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为了能够反映其特有的文化特色,译者应当充分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含的文化内涵。英汉地域环境差异与习语表达方式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航海业发达;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习语,例如:to take the wind out of one’s sail(先发制人),all at sea(不知所措),between the devil and deep sea(进退两难);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未雨绸缪),等等。而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习语如:过河拆桥、拔苗助长、五谷丰登、春华秋实等。

2.2.动物词

汉语和英语中,有些动物词含义是相同或相近的,但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通常一种动物的概念相同而其文化内涵却有明显差异,甚至意义相反。动物词常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部分动物词具有不同的褒贬含义,因此在英汉两种语言翻译中应该注意到该词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歧义。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心理对不同的事物有着迥异的价值取向。对于动物所引起的词义联想及文化内涵是十分明显的。“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意义完全不同。在中国,龙代表吉祥,神圣,权利。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与在中国享有的地位不同,在西方人看来,“dragon”是一种凶残的怪物,是“邪恶,不幸”的象征。与龙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如:the old dragon(魔鬼),dragon’s teeth(相互斗争的根源)。鉴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带有龙字的汉语不能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就不能直接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2.3.委婉语

委婉语是汉、英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同时也透射出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的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在委婉语中有所反映。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存在许多差异。生、老、病、死等禁忌事物,如果直接表达,给人的感觉是粗鄙、无礼;反之如果间接表达,就是委婉语,给人的印象是含蓄、有礼。在翻译时要注意。

语言禁忌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大量存在。由于英汉文化背景不同,所反映出对死亡的说法存在很大差异。如:pass away(逝世),go to west(归西了),to be at peace(平静了),to end one’s days(终其天年),to run one’s race(寿终正寝),final sleep(最后一觉),to have found rest(得到安息),to go to heaven(进天堂),to be called to Cod(被召唤到上帝那))等。与之相对,汉语中有:“到极乐世界去了”,“谢世”,“不在了”,“走了”,“归天”,“长眠”,“与世长辞”。对特殊人物还有专门术语,如:和尚死了叫“圆寂”,皇帝死了叫“驾崩”,执行公务而死叫“殉职”,为正义而死叫“牺牲”等。

参考文献

[1]张晶,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现代交际》,2011年06期

[2]倪维一;欧阳晓夏,英汉习语的差异与翻译《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4

一、文化的概念

要分析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首先要了解文化的概念。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的所有共享的东西,物质和非物质的。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文化与语言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语言作为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工具,是一种最初始的文化,但它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文化的全部。因为有些文化是以实物来表现的,有些文化的表现则既涉及实物,又涉及习俗与制度。而要对种种文化进行表述,则必须借助语言。翻译作为语际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翻译与其说涉及两种语言,不如说它涉及的是两种文化。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更多地受到意识形态、文学传统及规范、政治经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文化交流程度等要素的规范和制约,这些宏观因素会从不同侧面影响译者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过程。早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提出文化翻译理论,提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除语言学的特点外,在宏观文化语境中审视原语和译语”。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这就给翻译造成种种障碍,正如翻译家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文化差异会给翻译造成各种困难。

1. 词语缺失及语义联想意义上的差异

词语缺失是指原语词汇所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其对等的词语。比如美国60年代的hippie,由于它是美国文化的独特产物,在汉语中也无与之相对的词语,因此音译为“嬉皮士”。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历节气等术语在译成英语时,由于西方文化没有对等的词,在多数情况下也只能音译,如将“阴”、“阳”分别译为yin,yang.汉英两种文化对于同一词语往往也有不同的联想。比如汉英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汉民族视龙为一种神异的动物,封建时代用以专指天子帝王,现代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代表一种气势磅礴的民族精神。而在《圣经》中dragon代表邪恶和恐怖,致使在英美人心中常有“凶神恶煞”之联想。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以免读者曲解其义。

2. 意识形态的差异

意识形态是根植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任何阶级都不希望引进与本土的意识形态有冲突的异域文化。两种文化的交流,其背后都是意识形态的对抗”(黄天源,2006)。译语文化语境中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极大地制约着译者对原作内容的取舍。有些不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现象,绝不是由于译者在理解阶段有偏差,而是译入语特定的政治文化影响所致。尤其在政治敏感的社会,译者一般会自觉地避免译入那些有可能触犯政府或主流政治的言论或描写。缘于此,翻译家叶君健在翻译《安徒生童话选》时,将其中充满基督教思想的故事进行了改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原本描述的是丹麦大众期望救世主援助,以解除贫困和灾难,在译成中文后,小女孩却成了受迫害的下层人民的代表,并以这种形象教育和感染着几代中国孩子。这就是由于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而造成的翻译上的偏差。

3. 民族心理的差异

译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民族心理对译者和翻译活动有着潜在的影响。“民族心理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保持本民族形象和全民族共识的心理基础。民族心理与民族语言总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沈锡伦,1995:23)。汉语语言中体现的汉民族民族心理之一是认同心理。认同心理是指在主观上把异质文化视为同质文化的语言心理,表现为易于接受能引起相应联想的音译。汉语是表意文字,使得汉族人有了“望文生义”的语言心理,即“循音赋义”,尽可能地使语音外壳似有所指,把谐音词、音兼意译词、音译加汉语素的词打扮得像个地道的汉语词,这是汉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因此,选择表示同音的汉字时译者会千方百计地按汉语的语言心理去“循音赋义”,让汉语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如humor幽默,cool酷,vitamin维生素,bandage绷带,Hippies嬉皮士,Bungee蹦极,ballet芭蕾舞,hacker黑客、clone克隆等。

译者在对外国文艺作品的人名和书名的翻译上也时常受认同心理的影响,如《飘》的主人公被译为郝思佳、白瑞德;《红与黑》中的于连等,很容易得到中国读者的认同。

三、文化翻译的策略

在外文的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归异互补”的策略,有利于中国文化的繁荣与传播。韦努提(Lawrence Venuti)提出了“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他指出“译者可以选择归化和异化的方法,前者是以民族主义为中心,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目的语文化中,把原文作者请回家来,后者则离经叛道地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把读者送到国外去”。我们应该有效地把二者相结合,从而繁荣本族语言文化。随着中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强大和全球一体化的深入,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加强,中西文化的强弱被渐渐地淡化。翻译家们越来越尊重原语的文化传统,采用“异化”翻译,尽可能地保留原语文化意象。例如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经过多方的争议,最终由“Friendlies”正式更改为“Fuwa”。

四、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不同文化间的差异确实对翻译方法的采用产生很大影响。翻译的实质是文化的翻译,“文化翻译观”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新视角。翻译既要正确传译原文的内容,又要考虑译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使译本实现其在译语社会中的文化功能。翻译中文化因素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性

白晓红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浙江绍兴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注意跨文化因素,也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按照4Es标准和奈达先生的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东西方文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商务英语跨文化文化差异不对等翻译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从事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一般来说,导致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

1. 不同文化对事物认知的差异

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文化环境不同,各民族的人们对外部世界反映产生的印象和概念也会产生差异,所以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使人们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概念,因而产生了包含不同文化意义的语词。

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为: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

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之一,只有这样,译文才能被读者所接受,从而达到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的目的,同时达到繁荣文化的目的。

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该大臣发觉这头象非常棘手,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侯着它。可是白象的胃口极大,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真是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2. 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因而自然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影响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看法各有不同。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例如由于地理环境差异所导致的颜色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就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作为汽车商标呢?blue bird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3. 习俗人情差异

语言来源于生活,生活习俗与人情世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的表达系统。例如:数词“八”在汉语中是现今最受人

参考文献

[1]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Bassnett,S.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Methuen,1980.

[3]黄天源.误译存在的合理性与翻译质量评价[J].中国翻译,2006.

[4]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5]李晶.翻译与意识形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5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

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像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 money like water、make water、all at 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

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 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 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了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英汉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极其丰富,诸如talk horse(吹牛)、get on one’s high horse(趾高气扬)、horse and 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 willing horse”。

不光如此,英汉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 “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伴随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的科学理论化进程,我国自八十年代后期,翻译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随着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翻译理论研究还是翻译实践都展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面貌。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方法论。随之也便产生了“非文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研究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

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是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它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而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

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句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

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 will meet at the courtyard gate at 7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in order to visit our 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

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的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

无论什么翻译,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交流的目的。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繁荣,在中国与国际各领域接轨日益加速的时代,为使翻译学得以更好的发展,在注意到中西语言文化思维差异性的同时,必须打破翻译研究的地域、学科、流派的限制,形成跨学科综合、多元互补的研究格局,在译学领域加强交流,跨越不同的传统与体系,进行中西译论体系间的双向互补、借鉴和相互渗透,以达到中西译学的交融与共生。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5-115。

[2]熊启煦 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8):342-345。

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不折腾”;影响

导论: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8年12月8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使用了“不折腾”,使记者招待会上的现场翻译一时感到不知所措,爾后该记者灵机一动翻译成汉语拼音“bu zheteng”。此译一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顿时沸沸扬扬,好不热闹。如何翻译”不折腾“成了风靡一时的“超女”。从名家到普通学者纷纷献上自己的作品,五花八门,林林总总,可谓眼花缭乱。我们译者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如此之深,因此在翻译实践中难以看到地道的英语表达。如“中国企业家”有各种译法,不管你译为什么,受语者对“capitalist”的译文的意义最为深刻,对企业家的内涵更为了解。本文从“不折腾”的英译作为导语,深入探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下面就文化差异谈谈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文化意识

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在我国翻译课教材和课堂教学大多遵从传统的模式,即把重点放在讲解语言上。从理解角度讲,教师会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懂的词,如专业术语,俚语,双关语等。从翻译技巧的角度讲,教师会着眼于句子结构,篇章逻辑方面,如句子成份的拆分,合并,移位,搭配等。这样做无疑会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掌握某些具体的翻译技巧,但是没有将翻译活动提升到跨文化交流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难免有“一叶障目”之感,忽略了翻译的精髓。比如说,根据中国的习惯,某人发生不幸时,你对他(她)说:“我很同情你”,是一种安慰对方的话,对方听了会感到好受,心里很感激说话人。可是在同样的情况下,对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说:“I sympathize with you”,对方不一定会领你情。在西方,人们讨厌别人对自己表现出一种condescending attitude (恩赐或屈尊俯就的态度)。在翻译过程中只要有了文化意识,我们就会对所用的每个词,每个短语、每个搭配、每个介词、每个句子进行考虑是否符合英语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2、文化的时代性

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在演变的。最近,我们常说:最基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本来可译为:the right to life或the right to live ,但是在西方这个词的意思已“变味”了。反堕胎者的口号就是the right to life ,the right to live. 如我们这样译就会产生误解。只好译成:the right to existence ; the right to survival。

3、文化的价值观

在翻译中词语的选择关系到价值判断。如“反分裂法”如果当时把它翻译为Anti-Separation Law效果就会完全不同。Anti-Secession Law一语出来后,台湾当局非常恼火,他们在提到Anti-Secession Law时特地在后面加个括号注明(Anti-Separation Law).为什么他们喜欢separation而反对secession 呢?原来美国的《独立宣言》中用的就是separation ,美国人把它译为中文的独立。“闹分裂”和要“独立”的含义自然不同。

4、文化的不兼容性

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中西文化对待事物的看法在很多方面有所差异,在翻译时我们必须做到文化兼容。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翻译中存在文化不兼容的错误:警告:此地有恶犬!翻译成Warning :bad dogs!要知道在宠物盛行的西方,狗是可爱的象征,若以恶犬称呼,给人以一种不愉悦的感觉。再看“干”的译法:干锅鱼头Fuck a fish head;干货Fuck foods of goods ;干货计价处Fuck the certain price等猥亵的词频繁出现。

在中文里,有一种特殊文体“标语口号”。在翻译中如不顾及文化的兼容,那会笑话百出,受语者会不知所云。中国关于强制人流的标语特别多,还有一些政治、经济、教育方面的标语口号也是耐人寻味。如:(1)一人超生,全村结扎(如直译会给受语者感觉这是在侵犯人权)(2)、只生一个好!(意味着生第二个孩子就不好)(3)放火烧山,牢底坐穿。(这是威胁,让受语者感到不自在)(4)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把孩子与狗熊相提并论有点滑稽可笑)(5)以“三个代表”指导我们的屠宰工作。(这简直就是讽刺)6、稳定压倒一切(意味着中国政治正处于混乱中)如果翻译上述口号,这就要考虑文化兼容,否则就会出现无可奈何的英文翻译。

5、文化的禁忌

在中西文化中,有些语言是喜闻乐见的,有些语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有些语言是禁忌的。因此,在翻译中且不能望文生义进行直译。

中国人常说:血肉关系,鲜血凝成的友谊。血浓于水等。如直译过去,西方人听后觉得血淋淋的,很反感。我们常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译文是With the skin gone ,what can the hair adhere to ?看后不禁令人毛骨悚然。“一条标语,吓走外商”并不是耸人听闻的个案。出口商品的译名造成产品的滞销,甚至影响企业形象的事例屡有耳闻。

6、文化的局限性

中西两种语言的承载,依附的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毋庸置疑的,而一般英语受众对中国及其文化了解有限,甚至一无所知,有些文化在西方根本不存在。因此,在翻译时要考虑文化局限性和受众的认同和理解。如,“三八红旗手”,“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这些怎么译?特别是一些专有名词具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在翻译时需要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例如:大观园,Daguanyuan(Garden View Garden)、怡红院,Yihongyuan(Happy Red Court)等等。

7、文化的地域性

由于中西方处在地球的两边,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也随之不同。我们喜欢东风,英国人喜欢西风,因此有了著名的“西风颂”这首诗。我们喜欢春天,英国人喜欢夏天,因此他们往往把情人比作夏天。我们在地理上西高东低,英美并不如此,因此在语言的相关表述上就大相径庭。英国人看世界,眼睛是由北向南,以北为起始点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脱口而出的“东南西北”,到了他们口中,必定脱口而出为“北南东西”。

8、文化的风俗性

跨文化交际,首先必须了解对方的风俗,否则,在交往中必然会产生不悦。1972年尼克松访华,当周恩来总理到上海接待美国客人时,发现上海政府把尼克松夫妇安排在宾馆15楼,基辛格14楼,罗杰斯和其他官员在13楼,这使13楼的客人非常不高兴,因为“13”这个数字在西方是魔鬼的代名词,后来在周总理幽默的解释下才化解了这次文化的碰撞。

由此,文化的风俗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受到重视,否则会产生文化碰撞(cultural block)。

结束语

除了上述文化差异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不在此累述。一般说来,在翻译过程中一是尽量使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语言来传译原文;二是对原文中含混的、晦涩的语言做出明晰化处理;三是对原文中某些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用注释加以说明。由此可见,“不折腾”如何译成英文就具有本文论述的代表性了。

参考文献

1、陈小蔚、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1):60-65.

2、吴自选、文化差异与电视新闻翻译[J]、上海翻译,2005(1):24-27

3、胡菊兰、论中英思维模式与英汉语不同的句式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3-76

4、徐鹏,等、修辞和语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7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广告语的差异

(一)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文化的渊源:一是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人的价值通过“内省”“克己”来表现。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道德规范自觉能力, 形成中国人内倾的性格。

二是“和”, 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合、和祥之谓也。这种“和”的哲理, 充分体现在道家的“无为”思想、儒家的“仁义”思想和佛家的“慈悲”精神之中;这种“和”的精魂, 是伟大炎黄始祖肇造的基因, 是我们东方文明固有的特质。

因而在广告语言上就表现为含蓄深情、以情为主, 平稳诉求, 如:妈妈, 我又梦见了村边的小溪, 梦见了奶奶, 梦见了你, 我给你捎去一样好东西———威力洗衣机, 献给母亲的爱 (威力洗衣机) 。香港老字号“荣华月饼”的电视广告正是深谙“团圆”之道, 大打文化战, 诉说着中国千百年来“血浓于水”的亲情。

而西方人是外倾的性格, 更注重产品广告的外在形式, 讲究感官效果。西方文明的特质刚好与中华文化相反, 在于一个“争”字。因为西方文化是多元的。由此, 在多样性和多元论的指导下, 西方广告崇尚自由, 张扬个性, 强调与众不同的特征尤为显著。

苏美冷战时期, 百事可乐为了与可口可乐竞争, 提出了“百事可乐, 新一代的选择”广告口号。虽然, 百事可乐的本意是针对可口可乐, 意在与可口可乐争夺市场, 但从其广告语中我们不难看出, “新一代的选择”划清了与可口可乐的界线, 仅仅是因为对饮料的选择不同, 在无形之中, 百事可乐的广告把年轻一代与上辈分别开来, 这一点也恰好与西方文化的特质吻合。

(二) 不同的心理结构

中国人以家国为本位, 对家国有强烈的眷恋情结。所以, 对家国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是中国人极其敏锐的心理感受, 国内一些成功的广告往往懂得满足消费者对文化心理上的需求。

在西方, 个人主义是近代文化的主流, 它是集团生活下激起的反抗, 整个社会弥漫着尊重个人自由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气氛。作为西方社会生活现象之一的广告当然无法摆脱与文化本身的黏着关系, 并受制于其所属的民族文化。

中国公益广告语多以劝戒、警禁方式出现。或以内心自省良善去规劝, 如环保广告;或以严词警禁、违者处罚去诉求, 如公交车广告。而西方广告则以诙谐、幽默, 甚至调侃、戏谑、玩笑的诉求方式来展现西方文化独特的面貌。

热爱大自然, 就是对地球的一种忠诚。如果我们还有良知, 就请记住———地球才是我们唯一的乐园。 (中国环境保护广告)

为了使地毯没有洞, 也为了您的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美国)

(三) 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 属于文化现象背后的、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固因素, 而中西广告创意对此则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广告重直觉思维, 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西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诸多广告种均有见证, 尤为突出的是中西两则不同的电信形象广告。通过中美电信广告的举例, 来说明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中西广告的翻译。

二、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一) 文化差异影响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中的商品介绍最重要是传递信息, 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面对同一商品介绍, 应当得到完全相同的信息。这就要求译者透过产品的表象, 抓住其本质, 保证产品形象与信息准确传递。

(二) 文化差异误导广告信息的获得

广告翻译需要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人在民族心理、思维和推理模式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持相异文化的人在使用对方语言交际时, 文化差异因素必然会制约语言的使用。

(三) 文化差异造成广告信息交流障碍

英汉民族对同一事物的思维推理方式不尽一致, 忽视这一文化差异, 交际双方就会发生信息交流障碍, 造成相互间的信息传递不畅。正是语言文化差异的存在才使广告翻译成为一个再创造过程。要维护商品的良好形象, 广告翻译必须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购买者的心理因素, 把握好词的习惯联想意义。

结语:

总的来说, “西方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外向型的文化, 具有很强的扩张性和渗透性”。中国的广告文化是一种内敛型文化, 重国、重家、重情。每一种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 语言文化的差异也使语用意义的翻译极富挑战性。广告用语意义翻译的成功与否是确保广告译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商品信息的无障碍传播, 并对社会产生间接的精神上文化上的影响, 理应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广告的翻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需要我们下大工夫去认真探讨和研究, 掌握其规律, 使广告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真正起到介绍商品、沟通信息的作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 世界各国企业既充满了发展的机遇, 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企业不再局限于占领本国市场, 它们都在积极致力于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企业而言, 广告是占领国际前沿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广告翻译正日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将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为发展广告用语的翻译带来的契机。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翻译,影响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存在的土壤,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近年来,随着文化研究成为人文社会关注的焦点,翻译界越来越注重把语言的翻译放在文化交流的总体环境中进行参考,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翻译的问题。

一、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词语能唤起人们对所指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并能使人们产生与本族文化对等的联想。比如,在汉文化中龙(dragon)和凤凰(phoenix)是一个图腾形象。在封建社会,龙比喻皇帝,而凤比喻皇后,帝王成婚称龙凤呈祥。在汉语中,龙和凤凰都用于好的意思,如龙凤、龙虎、凤毛麟角、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汉语中还有不少带龙的成语表示欢乐、愿望而气势磅礴,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攀龙附凤、望子成龙。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顶礼膜拜的,所以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n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dragon总是代表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说一个人像龙不是一句好话,尤其是说女人像龙,指的是又凶恶又歹毒、令人讨厌的女人。如:She i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很专横跋扈的人。)phoenix在西方的传说中是一种鸟,在沙漠中生存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然后从中又诞生另一只phoenix,所以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的意思。

(二)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基督教有“圣经”、“洗礼”、“教堂”、“护理天使”等词汇;中国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和“观音”,还有神话中的“龙王”。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典故更加丰富,如:项庄舞剑、完璧归赵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必然会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由此可见,译者若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词语中的文化内涵,导致错译或误译。如:My sister took her degree at Cambridge(剑桥),since when we call her a blue stocking(袜子),翻译为:我们称姐姐为天才,因为她获得剑桥大学的学位。blue stocking一词的来历,可追溯到18世纪,当时在伦敦一般的俱乐部里,人们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谈天说地。有一个宅第的俱乐部,一反当时的风气,男女成员相聚,以书刊评论和文化讨论代替空洞无聊的闲谈。由于该俱乐部成员不穿绅士们常穿的时髦黑色长袜,而是穿普通蓝色长袜,故被伦敦上流社会“正统”人士称之为“蓝色俱乐部”。后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blue stocking就用来指“自视博学多才而貌不惊人的女子”。英文还有一词为blue law,意为“清教徒法规”。西方文化中,还有许多涉及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的典故,我们在翻译时应倍加小心。

(三)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无疑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但是,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岱年等,1991:1)。汉、英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维概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如汉语“红糖”,英语为“brown sugar”(棕色的糖);汉语“红茶”,英语为“black tea”(黑色的茶),英语“black coffee”,汉语为“浓咖啡”(不加牛奶或糖);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ark eyes”;英语“black eyes”,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汉语“黄色影片”,英语为“blue film”(蓝色风光片)。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若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从思维方式上看,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今天,无论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算过分。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如“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连词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清二楚。而汉语则很少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外表不易看出。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句与句之间没有连接词,有连续的多个动词,外表上看不出主语,句子关系表面上不太明现,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二、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译者自然而然地进行文化转换。文化渗透语言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子、语篇等,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文化色彩,使译文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与原文达到对等,就成了译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处理文化差异,主要可采取下列方法:

(一)直译法

鲁迅先生说过:“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味和异国情调。”这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文的语言形式,而是保留那些能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最能体现外国风俗习惯和情调的语言特色和描写手法,使译文既能体现原作的风貌,又不流露生硬牵强的痕迹。直译能保持原文的生动形象,补充或丰富词汇,使译文新鲜有利,同时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当然,这种直译法首先应考虑在读者能够接受的条件下进行,比如:as gentle as a lamb(像羊一样温和),as 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as ugly as a toad(像癞蛤蟆一样丑陋)。

(二)意译法

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常常很难找到等值的词句,因此,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可使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以将源语词形象转换成译语词形象。如将“打草惊蛇”译为to wake a sleeping dog;“黄粱美梦”译为a fool’s paradise;to face the music翻译为“临危不惧”;to have the gift of the gab翻译为“能说会道”。通过这种方法可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外国读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此,作为一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研究,要大量阅读有关本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书籍,提高文化修养,使翻译真正成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

三、结语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就必须关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对于翻译原则,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著名僧人玄奘曾立下准则,即翻译对于百姓而言必须真实、易懂。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其囊括了翻译的精华所在,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考虑到目标读者群的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忠于原文。离开了文化翻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翻译者来说,最正确的态度莫过于把中西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辅以适当的翻译技巧,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的翻译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于秀华.文化差异与翻译[J].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2) .

[2]文珊.杨康复论翻译的文化差异与补偿[J].吉首大学学报, 1997, (3) :167-168.

[3]许宗信.文化、交流、翻译[J].外国语, 1991, (1) :28-30.

[4]张岱年.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文化差异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影响 篇9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大多生动简洁, 意思精辟, 形象鲜明,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易记易用。英语和汉语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 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体系, 无论英语成语还是汉语成语都势必反映其各自的民族文化, 也势必存在理解与交流上的障碍, 即文化差异。

二.英汉成语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又是文化的载体。因此, 英汉成语与其各自的文化密不可分, 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就其起源而言, 英汉成语在文化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国的地理环境以陆地为主, 大山、丘陵居多, 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地理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中英文化的差异, 对英汉成语的形成和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具有农耕文化特征。因此, 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与土地, 农业相关。比如“地大物博”、“面如土色”、“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而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文化, 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渔业资源使得英语中有许多与水、鱼以及航海有关的成语。如pour oil on troubled waters (息事宁人) , a big fi sh in a little pond (顶天立地) , all at sea (不知所措) 。

2. 文化习俗的差异

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 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 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和道德传统的体现。中英文化习俗的差异对这两种语言成语的形成有较多的影响。

比如, 中英文化习俗的差异赋予动物不同的文化特征, 使得同一种动物在中英两种文化中产生了不同的含义。东西方人对狗的认识态度最为典型。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形态中, 狗通常用来形容卑劣丑陋的人, 与之相关的成语有“狗血喷头”、“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等。而“dog”在英语国家却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体现在英语成语中如:“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 “every dog has its day” (凡人自有出头日) 。而西方人对“bat” (蝙蝠) 没有好感, 英语成语中有“as blind as a bat”, 形容某人眼力不行, 有眼无珠。相反, 蝙蝠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幸福的象征, 因为“蝠”与“福”同音。即便蝙蝠形象欠佳, 五只蝙蝠在一起, 人们便称为“五福临门”。

3. 宗教文化的差异

宗教是一种特定的思想信仰, 是各个民族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中西方的主流宗教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 形成了各自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 不但在文学艺术, 伦理道德, 社会科学等领域有着杰出贡献, 且对英汉成语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 所以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 如“醍醐灌顶”“解铃还须系铃人”“不看僧面看佛面”“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等。另外, 中国人还敬奉天神, 此类成语如“指天誓日”“顺天者存, 逆天者亡”“一代天骄”等。西方国家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 西方人信奉上帝, 认为上帝是有位格的独一真神, 是天地万有的创造者。因此, 英语成语中也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 例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 God never shuts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 (天无绝人之路)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 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 (蠢人有蠢福) 。

4. 历史文化的差异

语言的发展和民族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英汉两种语言都从各自的历史文化与典故中形成了大量的成语。这些成语, 结构简单却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 而是要结合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有些汉语成语往往包含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比如“一鼓作气”就出自历史上著名的长勺之战;“完璧归赵”说的就是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无损自秦送回赵国的故事。还有些成语与重要的历史人物相关, 如“司马青衫”中的司马便指白居易, 出自其《琵琶行》, 后用来比喻极度悲伤。“三顾茅庐”便指刘备三次去诸葛亮南洋草庐请他出山的典故, 现则为礼敬下士之意。英语成语典故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等。例如:Spoil Egyptians (掠夺埃及-迫使敌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 源自圣经:上帝答应摩西, 埃及人必须借给以色列人他们所需要的东西。An Apple of Discord (争斗之源) 出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还有Achilles’heel (致命弱点)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成语翻译不仅是要翻译语言精华, 更要翻译出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比较常用的成语翻译方法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 即直译法、直译加释法和意译法。

1.直译法

直译 (literal translation) 就是把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原原本本保留在目的语中的一种翻译方法。在成语翻译中, 直译法可以用来翻译多数不带有独特文化意象的成语, 英汉成语能够相互对应, 如: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

玩火自焚:He who plays with fi re gets burned

以上的英汉成语都含有相同的意象, 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或英语成语, 套用与之对应的成语进行翻译无疑是最佳的方法, 可以达到形神兼备, 体现汉英两种语言的共性。

2.直译加注法

为了尽量保留源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形象, 人们更多地会采用直译而非意译。但是英汉两种语言所扎根的文化土壤不同, 直译很可能会引起歧义, 使读者不能理解与接受。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采用直译加注法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notes) 。例如:

Shed 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A little pot is soon hot:壶小易热--人小火气大

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 ciency with axe before L 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Sima Zhao's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Sima Zhao如果不加注, 外国读者就无法理解。所以译文加注:Sima Zhao 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 (220-265A.D.) who nursed 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The emperor once remarked, “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 the street.”

以上成语中, 鲁班和司马昭对于不了解故事典故的外国读者来说是陌生的, 如果不加注解直译过来, 译文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 不能理解。如果采用意译法, 又无法保留原有的形象, 失去其寓意。因此, 直译加注法既能使读者看到原有的形象与风格, 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它们的寓意。

3.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在目的语中舍去或转换源语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的翻译方法。当英汉成语含有其各自独特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色彩时, 采用意译法才能使其读者理解与接受。例如:

to leave no stone unturned:不遗余力

to 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

开门见山: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扬眉吐气:to feel proud and elated

对于有些涉及典故的汉语成语, 字面翻译无法让外国读者理解与接受, 而若加上一长串解释性文字又会失去成语简洁精粹的特点, 这时我们看可以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真正含义, 如:

四面楚歌:to be besieged on all sides

毛遂自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四.结语

文化差异对翻译有很大影响, 人们也很容易跌入文化陷阱。正如胡文仲教授指出的:“文化错误比语言错误更严重、更糟糕。”因此, 要精确地翻译英汉成语, 就要正确理解英汉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成语翻译, 尤其是那些含有丰富文化形象与信息的成语翻译并没有固定的模式, 对同一种成语的译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根据上下文灵活选择与处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钻研两种文化的意蕴, 发现异同, 并找出适当的翻译方法, 就能忠实地反映原文成语的意义, 再现原文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摘要: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重大的影响。要精确地翻译英汉成语, 就要正确理解英汉文化内涵之间的差异。本文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英汉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同时探讨了几种具体的翻译方法, 以期再现原文成语的语言文化特色。

关键词:文化差异,英汉成语,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黄频频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安徽: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谭载喜翻译学[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中英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篇10

一、文化的定义及分类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在《西方不亮,东方亮》中指出: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五百多个,这说明没法下定义。因此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定义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但综合起来,准确地说: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与声音的体系总和。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戚雨村在《语言·文化·对比》中对于广义文化作了精确的概括,他说:“广义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事件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物质文化,如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是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心理文化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

狭义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还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等。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当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联系日益密切,同时,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因此,文化全球化成为当今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翻译作为文化沟通的中介,难免会与各国文化相联系。所以,文化与翻译的关系非常密切。

当前翻译被认为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因而,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各有千秋,翻译作为交流的桥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代英国翻译学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曾经将语言比作文化有机体中的心脏,她说:“如同做心脏手术时不能忽视心脏以外的身体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处理。”由此可见,语际间的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文化与翻译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翻译,双方开始文化上的融合,并在文化交流中达成共识,这对双方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们注意到不同的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文化间的碰撞,这给语言带来了种种难以逾越的鸿沟。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着文化,同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对两种文化进行转换,这要求译者有很强的双语能力,同时具有丰厚的语言文化功底,特别是对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因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下面对这些文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三、中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中国自古以来以农耕社会为主,因而,中国语言的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牛耕地是古代主要的耕种方式,因而,汉语中很多词语都和牛有关。如“农民们如牛负重”要翻译为“The farmers work like horses”,“他真是条老黄牛”要翻译为“He is really a willing horse”。英国临海,其耕地的工具不是牛而是马,所以在西方文化中,马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中国的牛的含义,如英语中的“talk horse”,如果翻译成汉语就是我们常说的“吹牛”,而英语中的“drink like a horse”则是我们汉语中日常所说的“牛饮”。

英国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曲折而漫长,周围全是海域,因地理环境的原因,英国多雾、多雨,所以出现了许多与之有关的习语。如“have not the foggiest”(如坠五里云雾中),“as right as rain”(十分正常)。此外,英国临海,水资源丰富,所以,英语当中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就比喻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翻译成中文就不能是“挥金如水”而应该翻译成“挥金如土”。而all at sea则是“不知所措”。

由此可见,不同地域产生不同文化,所以,在进行翻译时,切忌按词典上的词进行单一的翻译,否则会严重影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

(二)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文化,它既受到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学、政治、宗教等多方面的影响,又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由于中、英两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不同,因此,同样一个词语在中英两个国家的语言中,可能代表的意义截然相反。在中华文化中,马是忠实快捷的代名词,人们看重的是它飞快的速度,如快马加鞭:at top speed,马到成功:win instant success.当然还有一些跟马有关的俗语,例如一马当先———be the first,take the lead.走马观花———give a hurried and cursory glance at something.这里的“马”当然不能按原意翻译成“horse”,这不符合中华文化习俗所蕴含的意义。

在中华文化中,虽然人与狗的关系非常密切,但狗却是低下、可怜的代名词,如A dog bites on the strength of his master’s position.(狗仗人势),like a dog trying to catch micepoke one’s nose into other people’s business.(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我们不能按照原有的单词进行翻译,这样,翻译出来的结果必然是不对等的翻译。但在西方文化中,狗与人类的关系特别好,代表亲密的关系,与之有关的词都有好的意思,如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有功者受赏。),love me,love my dog(爱我,也要爱我的狗,即爱屋及乌。)

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两国的习俗文化,使翻译出的作品更加通顺,否则会因曲解文章的原意而造成误会,所以,提前对中英两国的风俗习惯进行一定的了解是做好翻译的前提。

(三)历史文化典故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历史文化典故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堆积,是历史文化的结晶。例如大多数中国人都了解“叶公好龙”这个故事,但西方人要翻译出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就必须与文化联系起来,故该短语译为:“Lord Ye who claimed to be fond of dragons was scared out of his wits when a real one disappeared.”这样。既说明了叶公是谁,又表达出了这个成语的历史意义。

西方典故多来自《圣经》和古希腊罗马文化,如“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意指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此外,像“paint the lily”(画蛇添足,多此一举),“meet one’s Waterloo”(败走麦城,惨遭失败),“Cross the Rubicon and burn one’s boats”(背水一战),都是历史文化现象的体现。要尊重历史文化方面的差异,对历史文化进行深层次理解,注重文化信息的传达,才能在尊重两国文化的前提下,做出对等的翻译。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东西方文化在宗教信仰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著名的心理惊悚片《七宗罪》,叙述了一个疯狂的凶手认为自己是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是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饕餮(gluttony)、贪婪(greed)、懒惰(sloth)、淫欲(lust)、骄傲(pride)、嫉妒(envy)和暴怒(wrath)。Seven这个数字在宗教里是非常神秘的,在《旧约》中有充分的表现:上帝用七天造就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同时,在这部电影里,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第七天,甚至结局由罪犯定在第七天的下午七时,“7”暗示罪与罚。大家可以想象到,如果仅仅把“Seven”译为中文的“七”,那么,中国观众绝不会想到西方观众所能想到的文化方面,所以,影片在公映时译为《七宗罪》,点名故事的主线和seven是最重要的宗教寓意,方便观众理解西方文化。

在东方,人们信仰的是佛家、道家及儒家文化。同时,在中华文化中,盘古开天辟地,因而人们信仰的是天,而不是上帝。如中国人表达惊讶时,会说“我的天啊”,如果表达为“Oh!My heaven!”或是“Oh!My paradise!”,就会让别人一头雾水,不清楚所表达的意思。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倾向于表达“Oh!My dear!”或是“Oh!My god!”,这是因为他们信奉的是基督教。

东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体现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之中,只有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中的宗教内涵,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内涵,才能避免错译、误译、漏译,使翻译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四、结语

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并不在于对语法和句子的分析,而在于两种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文化转换。尤金·奈达说:“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言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起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富有意义。”可见,不可低估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只有充分地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才能弄清词语的真实含义,明白翻译的原因,把握好翻译的尺度。此外,既要考虑词语中的文化因素在译文中如何体现,又要注意避免因文化因素而造成的误译,译者才能轻松跨越语言间的障碍,使得译文最切近原文。

摘要: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文化影响着翻译,文化不同,即翻译不同。本文主要从文化的含义、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三个方面出发,谈谈中英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中英文化,翻译,影响

参考文献

[1]李小艳.简述文化与翻译[J].考试周刊,2008.

[2]季羡林.西方不亮,东方亮[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戚雨村.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研究,1992.

[4]清梅.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下的翻译研究[J].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

[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6]王天枝.文化对翻译的影响[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6).

[7]尤金·奈达.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赵惠霞,周憬.语言与文化阐释[M].西安出版社,2010.

[9]张小南.浅论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J].江苏: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

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篇11

一、语言和文化

(一)语言和文化的定义

1.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是写作与表达的一种特定形式;是一种利用行动、信号与声音表达思想与感受的方式。

2.文化。文化是一个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的系统。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沉淀。文化是人们所相信的行为与互动,以及他们所信仰的生活方式。文化是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家族所传递下来的特定的特征、行为、态度,其中也包括信仰和其他任何来自特定家族的传统。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在任何文化领域中,语言不仅仅表达语义,它所表达的要远远多于书面或口头可以包含的内容。尤其表现在研究一门外语和学习一种特定文化方式的时候。例如介绍、称呼和日常谚语等等。尤其在这些方面,文化比语言本身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任何学习外语的人在具备双语能力的同时,必须深入了解两种文化。语言不止于意义或相关文化词汇的使用,词汇代表着信仰、历史和文化的起源,同时他们必须被恰当地使用。

我们都知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文化的一部分。从动态的观点来看,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我们可以从语言中挖掘文化特色,并且用文化解释语言现象。

习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存在于语言与文化中,其中携带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如历史、地理、宗教、习俗、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等。他们是传统的历史和文化演变的产物。因此,通过学习习语,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关于文化的知识,反过来通过学习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能更好地理解习语。

二、中英文化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一)习语的定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文化的精华。习语来源于代代相传了几个世纪的口语、古典作品,然后形成一个固定短语或者短句。习语是人类经验与智慧的结晶,能够描绘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致的音律节奏。习语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它反映当地的习俗、文化、生活风格和自然环境等等。不同的学者,对习语有不同的定义,以下是习语权威的定义。

1.习语一般指那些具有特定形式的词组,其蕴涵的意义往往不能从词组中单个词的意义推测出来。

2.习语是语言的精华,生动形象,含蓄幽默,言简意赅,妙趣横生,音律协调,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二)文化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1.生活环境的差异。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习语也就具有了明显的地域性,比如英国是一个岛国,在历史上,其海事行业曾一度处于世界顶峰,所以,有许多英语习语是关于船和冰的,比如 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同样,由于地域的不同,同样的事物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在汉语中,东风一般指春天的风,而在英语新闻报道中多用西风指代春天,像著名的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赞美春天的诗歌。

2.风俗差异。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人们对于狗的态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在汉语中,狗常是用来骂人的贬义的词,比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等。但这样的情况在英语国家中是不会出现的,因为在这些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关于狗的习语就不再是贬义,反而成了褒义的,燕用来描述人的行为,如 sick as a dog(病得厉害),dog-tired(累极了),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等等。

3.宗教信仰。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不同民族的不同宗教信仰形成的,反映了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不同。说英语和说汉语的国家,人们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自然会体现在语言方面。基督教文化是英语文化的主要体现,而佛教和道教文化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两种宗教文化在思维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词汇形象和意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因此,了解中西方宗教文化对英汉翻译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英语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去)。在汉语中,也有很多关于宗教的习语,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

4.历史典故。有很多习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它们结构简单,但是意义深远。例如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习语: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在汉语中,例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

三、结论

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于民族历史、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文学、风俗、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中英两种习语体现了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特色。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并与文化紧密相连。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学习它的文化。学习一门外语,我们要学的不仅仅是发音、语法、词汇和习语,我们还应该了解说母语的人的世界观。

总之,研究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对解决我们在学习语言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中英对比研究有助于我们从跨文化的角度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新理念英汉互译》[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2.Li Yinhua,《College English》[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Study Press,1997

3.单其昌,《汉英翻译技巧》[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4.谭卫国、蔡龙权,《新编英汉互译教程》[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12

一、历史文化差异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在国家成长的历史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各自都有特定的人物和事件来影响本国的语言,这些语言不仅反映了历史,也体现本民族的语言特色。

素可泰时期的泰国民众只有名字,没有姓氏。这给泰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为很多人的名字都一样。直到佛历2456年立法规定,除了名字之外泰国人名还应该包括泰姓,以便区分。泰国正式的姓名包括名字和姓氏,名字在前,姓氏在后,一般姓名都很长。翻译的时候也按照这样的顺序先翻译姓名后翻译姓氏。这和中国的姓名又出现了一定的区别,中国人的姓名是姓在前名在后。所以在翻译姓名的时候要依据各国语言的习惯和顺序进行翻译。

二、地理环境差异

地理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文化。泰国是典型的热带国家,全年平均温度在三十度以上,而中国是温带国家,且由于国土面积大,南北气候差异很大。由于两国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因而在对一些词的理解和好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和区别。特定的地理文化赋予了语词特定的意义。

如“心急”一词在中国是指心里着急,担心,在劝说别人的时候多说“不要心急”。相反,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泰国地处热带,见于天气的热的关系容易让人心烦意躁,所以泰国人喜欢在别人心急的时候说“ใจเย็นๆ(冷静)”,借此希望对方能够冷静下来,心平气和,不用过于着急、担心。而不是反之,泰国人规劝他人时也会长用“อย่าใจร้อน(不要心急)”,所表达的意思和“ใจเย็น(冷静)”大相径庭。

三、风俗民情差异

语言来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习惯与风俗民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语言的表达。中泰两国人们的习俗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

例如,“性感”这个单词在中文中所表示的是某个人(一般指女性)的身材相貌或穿着打扮或动作。在泰语中虽也用英语外来介词sexy来表示,但泰国人还会常用“เปรี่ยว(酸)”这个词来表示某个女子打扮或动作很性感。因为,因为由于天气的关系,泰国菜偏向于酸辣,以便刺激人的味觉。在听到“酸”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有想流口水的感觉,中国就有“望梅止渴”这样的典故。而对美女的追求很多时候都会用“垂涎三尺”这样的形容。这样说来,在泰国用“酸”这个词来形容女子装扮性感时尚就很容易让人接受和理解了。

四、思维逻辑上的差异

对词语思维认识上的不同致使有时在对相同语词的认识上出现认识的偏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络社交平台也成为聊天沟通的便捷渠道。“555”,网络常见聊天符号,但在中泰人民眼中具有不一样的意味和表意。“5”在中文中发音和“呜”相似,因此“555”常被理解为伤心哭泣的意思;然而在泰语中,“5”这个数字发音“ห้า”和表示笑声的“ฮา”发音相似,因此表示的是爽朗的笑声,含有高兴开心的意思。

五、宗教文化上的差异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具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佛教的影响涉及各方各面,也包括了词汇语言。

泰国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在泰语中也有专门的佛教用语,这些佛教用语深刻的体现了泰国悠久和深刻的佛教文化。泰国信仰的是小乘佛教,认为修行不可成佛,修行是为了自度,从而得以解脱;而中国人所信仰的大乘佛教认为成佛之后可以普度众生。宗教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泰国一些佛教用语在翻译成中文上的相异。这些需要我们对两国佛教文化进行一些研究之后在翻译上才能达到语词翻译的准确和文化传达的贴切。

参考文献

[1]李如龙.东南亚华人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何学文.文化差异与成语在翻译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4(5):78-85

上一篇:乳腺癌与环境因素下一篇:数字化图书馆存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