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2025-01-17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共7篇)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摘 要: 农业知识产权是指在农业科研、生产等农业科学技术领域所涉及的知识产权的统称。文章通过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明确提出了做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等七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知识产权;新农村建设;农业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8)02-0001-04

一、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力

加强农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农业企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综合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合理有效地保护,才能使农业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更好地发展农业高新技术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基因重组技术、酶的固定化技术以及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等的迅猛发展,标志着农业生产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事实证明,无论是国际还是在国内市场,依靠拼资源、拼劳力换取高额利润的生产经营方式已经成为过去。近年来,欧、美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了对本国农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正是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以及合理有效配置技术创新资源的特殊作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高新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农业也因此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三)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实践证明:产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程度不仅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也取决于产品的品牌等综合因素。知识产权制度正是通过赋予发明创造者各种形式的专有权利,权利人通过将知识产权与农业生产进行紧密结合后在市场上交易,从中取得相应的高额投资回报。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商标(品牌)、专利、植物新品种以及地理标志等途径对农产品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包装后,农产品将会“身价倍增”,其价格也将得较大幅度的增加。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知识产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普遍匮乏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到13%。陕西作为西部地区一个农业省份,其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基本上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由于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知识产权知识普遍缺乏,观念和认识不到位、对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商标以及著作权的条件、程序等都知之甚少,对新技术、新成果进行专利保护的敏感性较差,因此,主观认识上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动力。

(二)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由于长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对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缺乏长期有效的政策和服务等支持,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当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难以深入开展。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自然、人文资源极为丰富,在地理标志、农副产品商标、植物新品种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作品保护等方面有着不可限量的巨大潜力,由于当前缺乏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做支撑,造成很多重要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三)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致使打击侵权行为较为困难,保护不力

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科研具有研制周期长、可控性差、保密难等特点。由于农业生产对温度、湿度、光照等自然因素依赖性较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生产所产生的成果及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因此研究和保护起来相对比较困难。此外,专利制度的核心是专利保护,专利权如果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会从根本上阻碍专利工作的开展。由于农业专利保护的特殊性,打击侵权行为较为困难,专利保护不力,致使非法盗种、育种猖獗,假冒行为严重,严重挫伤了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四)专利实施资金缺乏,政府等相关部门对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扶持不到位,产业化推进乏力

知识产权制度从本质上讲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很多情况下,智力劳动成果转化成市场产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仅有创造者的积极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社会其他方面的大量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扶持和推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企业普遍资金匮乏。客观地讲,一是多数企业本身自有资金缺乏;二是政府对企业投入相对较少。大部分政府是“吃饭财政”,“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第三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偏小、负债率高、技术落后、效益低下、财务管理混乱、企业资信度差,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惧贷”,使得企业取得资金慢,融资速度慢。由于完全依靠市场行为进行农业方面的专利转化本身就很困难,再加上资金短缺,专利技术实施转化就更是困难重重。

(五)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数量相对较少,知识产权保护形式严峻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多以跟踪或模仿国外技术为主,企业还远远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国外企业相比较,我国企业最大的差距还在于技术研发力量薄弱。近年我国专利申请的统计数据明确显示,在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专利申请80%为外国企业所占据,这预示着未来10年到20年的相关市场份额将被他们垄断。[1]随着竞争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实力。因此,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增强原始性技术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是当前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三、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领域

(一)植物新品种(种质资源)

植物新品种制度是推动农业发展过程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保障。植物新品种在农业增产、增效和品质改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不仅可以维护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还对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陕西作为农业大省,自然资源和科教资源得天独厚,具有产生和形成植物品种权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在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提高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将资源优势变为知识产权优势,才能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过程中赢得主动权。

(二)农产品商标(品牌)

商标作为产品在市场流通过程中的一种标志,是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特殊标记。加强对农产品商标(品牌)的保护,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部强力引擎。结合陕西实际,今后应重点在食品加工(主要是在粮油精深加工、畜禽水产品加工、茶叶加工、果蔬加工、乳品加工、林产品加工、中药材加工以及营养保健品加工)、农林良种繁育、生物技术等领域通过商标(品牌)这种形式进行有效的保护,大力实施和推进名牌战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振兴陕西“老字号”,切实推进“品牌兴农”。

(三)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是一特殊种类的商业标志,和商标的区别在于并不是由其所属的某个经营者独家享有专用权,而是由某一地区内经营者的代表机构进行注册和管理,凡是该地域内的经营者都可以使用。地理标志指示了产品具有特定的品质、质量特性,提高了产品的信誉度,形成了商品的附加值。今后对于类似的产业和产品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对能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要积极组织申报,努力争取。目前在我国对地理标记的保护可以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也可以根据《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四、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作好顶层设计,加快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作好顶层设计,加快研究和制定知识产权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当前知识产权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思路和服务重点。

要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实施名牌产品、名牌企业战略,加大对优势企业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形成本区域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包括政府的产业政策、基础研发设施、产业环境、人力资源等要素,确保这些要素能够得到有效地合作和互动。

(二)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当前,要利用报告会、培训班以及专题讲座等形式,举办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活动,让知识产权保护早日转变成为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的自觉行动。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特别是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全面开展实施知识产权“进村入户”工程,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同时,更要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三)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

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重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实现商业目标。技术创新实质上是一个起始于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中的创新构思,通过新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而止于市场销售的系列活动过程,是一个技术的创造、转换、应用和实现的复杂过程。当前,必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扩大企业专利、商标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和大企业集团。

(四)加强和完善基层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知识产权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把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向县(区)延伸,努力形成多层次、协调运作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专利管理工作评价体系,稳定专利管理工作队伍,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工作机制、管理模式、服务手段等方面开拓创新,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事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疏通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为农业专利技术实施转化提供良好的经费保障

各级政府应加大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尽快建立、健全贷款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等,从根本上解决县域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确保中小企业在日常生产活动的资金需求。各级金融机构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政府财政部门也应了解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扶植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而“以点带面”起到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六)加强对“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一村一品”是根据一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和品牌优势,使其逐步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发展“一村一品”,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陕西为例:经过多年努力,陕西省已基本形成以奶畜、秦川牛、强筋小麦、特色蔬菜、猕猴桃为主的关中农业产业带;以苹果、奶山羊、设施蔬菜为主的渭北农业产业带;以名优杂粮、白绒山羊、大红枣为主的陕北农业产业带;以中药材、瘦肉型猪、蚕桑、茶叶、食用菌、“双低”油菜为主的陕南特色产业带。据各地调查统计,全省已有1 000多个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生产格局,其中种植业类670多个,畜牧业类300多个,加工、手工艺、旅游观光等非农产业类50多个。这些村从事主导产业(产品)生产的农户已占70%以上、来自主导产业(产品)的收入已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其发展为壮大我省县域经济奠定了基础。[2]今后要围绕这些产业加快知识产权保护步伐,努力做大做强。

(七)重视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民间文化资源做大做强

民间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在自己的文化环境中生存繁衍、最终形成自己社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这种规范和要求对民族的社会团结、稳定、发展以及对民族群众完成自身社会化过程和民族认同、民族心理、民族自豪感等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日前陕西省政府公布的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西安鼓乐等145个项目被列入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24个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陕西历史文化悠久,自然、人文资源极为丰富,具有成为文化艺术资源大省的巨大潜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当前一定要充分利用市场这个巨大的产业空间,把民间文化的展示和生产、销售结合起来,使民间文化艺术实现产业化,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蒙洪勇.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法律保障[EB/OL].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网,2006.[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规划》的通知[Z].陕政发[2007]1号.[3] 刘仁.依靠知识产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06-07.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的重要战略。要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 必须不断优化与农业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因为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速, 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武器, 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和运用, 已经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因素,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成为国际竞争的必然趋势。因此应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抓手,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1.1 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百多年前, 美国总统林肯把专利制度比喻为“人类智慧之火上添加的利益之油”, 十分形象地说明了知识产权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而实践也证明, 知识产权保护的确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农产品能否畅销, 是否有科技含量非常重要。知识产权制度就是通过赋予发明创造者各种形式的专利权, 使广大农民通过享有商标、专利、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 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从而将知识产权与农业生产进行紧密结合后在市场上交易, 获得更高收益。

1.2 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可以繁荣农村文化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产权领域, 涉及民间文化的绝活儿, 如剪纸, 泥塑、木刻, 民间工艺品如秸秆作品、竹编工艺品等, 还有民间文学等与农村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这些民间特有的瑰宝与知识产权的有效结合会给广大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从而带领广大农民走出一条靠文化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也可以极大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文化的繁荣,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基础。

1.3 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不是朝夕之事, 也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经营方式单一, 增长方式主要依靠资源的开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 导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出现了农业效益不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增收缺乏后劲等客观现实, 在政策和投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之后, 要从根本上保证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 归根到底要依靠科技进步。而农业知识产权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原动力。农业知识让知识成果为广大农村广泛利用, 使之惠及大范围的农业生产, 对于我们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来说, 意义深远。

1.4 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而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对加快向现代化转变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能够对实现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此外, 我国近年自主培育的农作物、畜牧业、园艺业优良品种和育种技术,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的产出效率, 节约了耕地、水资源, 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方面需求;农业先进适用机械、技术的应用, 不仅节约了劳动力, 克服了农业劳动力局部短缺问题, 而且大大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增强了农业竞争力。由此可见, 在农业领域, 用知识产权资源来装备和改造农业, 从而实现现代农业已是一个重要趋势。

2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存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知识产权工作, 规章制度和体系队伍日益进步,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 国际环境不断改善, 同时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 我国还实施了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战略。2007年11月18日, 国家农业部在云南昆明举办了农业知识产权论坛, 论坛上指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已从策略向战略方向转变, 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将走向新的历史阶段”这些政策措施、方针导向, 为农业知识产权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农业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深度、广度的不断增强,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尽如人意之处日渐明显,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2.1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影响, 我国的科技体制缺乏市场导向与激励机制, 知识产权观念淡薄, 在农业科技领域尤是。首先, 相当多的农民对农业知识普遍缺乏、对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商标以及著作权的条件、程序等都知之甚少, 商业秘密、专利、品牌、商标等基本无所知, 至于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是无从谈起。其次, 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也有待提高, 农业科技人员本应是是农业知识产权的主要创设者和权利主体, 可现实中很多人在完成研究之后, 急于将论文在高级别刊物上发表, 忽视了技术秘密的保护;追求高数量的成果鉴定和获奖证书, 却鲜有人能树立申请专利和知识产权证书的意识;撰写了论文, 参与了奖项评比, 却不能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总之, 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最重要无形资的巨大经济价值。不能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2.2 农业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执法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的环节, 然而, 由于当前农业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政策制度有待不完善, 尤其是地方保护原因的影响, 使得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方执法部门为了部门私利, 对打击农业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积极性不高, 甚至充当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的保护伞。一些执法人员不能认清自己的工作职责, 受利益驱动缺乏职业道德, 与不法商贩串通, 助纣为虐。这种现象严重危害了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危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的健康有序发展。

2.3 农业知识产权领域人才缺乏、流失现象严重

高科技人才是科研队伍的主力军, 是掌握农业知识产权项目关键技术的核心人员, 知识产权领域尤其需要专业知识扎实、熟知科研过程, 具有国际、国内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申报技能的人才, 然而我国农业知识产权领域人才缺乏, 流失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激励机制不够。首先, 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非市场化的成果鉴定和驱动机制形成重论文、轻专利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造成农业科研与产业脱节, 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科研人员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1) 其次, 任何一次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都需要科技人员付出大量的心血, 但由农业技术发明创新大多为职务发明, 科技人员的职务成果完全归单位所有, 在法律上不承认“共有技术产权”, 使科技人员必要的智力劳动没有得到报酬, 积极性受挫。最后, 我国很长时间来对农业技术产权界定不清、中国农业科技成果产权收益标准比较低。另外, 中国现行的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科学性、公开性不够, 也影响了产权激励机制的作用。

2.4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 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有《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而且根据对象不同, 也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林业部分) 》、《种子法》、《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审理规定》、《农业植物新品种权侵权案件处理规定》等专门规范性法律文件。但综观这些文件, 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及相关产业制定的, 仅有部分可以被用来保护农业科技成果, 缺乏针对性。另外,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业科学技术来说, 我国现行立法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种类、不同情形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不够全面。

3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3.1 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普及

农业知识产权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应该讲求方法, 多措并举, 这样才能行之有效。首先, 对于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农业知识产权科技人员, 应该邀专家、教授进行更深入、专门的培训或者定期召开研讨会等, 使之不但充分了解、认知知识产权, 更能学以致用, 把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自觉地贯穿到科研开发的各个方面。其次, 对于广大农民, 应充分利广播、电视、电台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农业知识产权辅导站、图书角、宣传栏, 号召广大农民订专刊, 使其明白什么是农业知识产权, 目前的相关法律和负责部门以及申报程序, 从而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具有知识产权意识和一定应用能力的新型农民。

3.2 农业知识产权执法环境应良性化

执法是否公正、顺畅直接关系着所有参与农业知识产权主体的积极性, 因此该领域更需要执法人员依法执法、公正执法、到位执法。首先, 加强知识产权法的执法力度, 关键是要加大惩治地方保护主义的力度, 同时要大力提升执法者的综合素质, 业务能力素质是其一, 职业道德素质更要提上日程, 对于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者勾结的执法人员应坚决清理、查处, 建立必要的举报制度。其次, 加强行政执法部门与农业科技管理部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等有关部分的协调与配合, 共同营造有利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环境。最后, 结合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殊性, 改进执法方式和方法。可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联盟、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3 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 弥补人才缺失的不足

科技创新必须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作为智力支持。为了吸引、留住更多的人才在农业知识产权领域创新开拓, 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激励机制。第一, 要充分保护科技人员的利益。对有创造智力成果的贡献者应给予丰厚的物质、精神奖励, 体现他们的知识价值, 真正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积极性。第二, 在人事制度上, 要制定有利于科技人员多向流动的办法。如科学的人才招聘、培训、评聘、使用、考核、 (下转P40) (上接P30) 奖罚、待遇等配套政策。真正做大人尽其才, 人尽其用。第三, 设立多层次不同级别的奖项, 提高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将科技发明纳入对科研单位和个人的评价衡量标准, 使产权所有人的辛苦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第四, 在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的地区, 要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保护激励政策, 使农业科技人才能够安心、潜心从事农业科技工作, 创造出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

3.4 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笔者认为, 对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 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应进一步完善《专利法》和《商标法》等基本法律, 就《专利法》而言, 专利保护客体范围首先要拓宽, 明确高新科技农业技术产品的客体身份。其次是专利审批和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周期过长问题, 应给予注意, 并认真解决。就《商标法》而言, 要加大对“贴牌”侵权行为的惩治手段和力度。也即注册商标项下商品上的商标去掉以后贴上自己的商标以牟取暴利的经营行为必须重点治理。此外, 我国农业名牌商标的域名被抢注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要尽快完善此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二是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实现对目前“法外空间”农村知识产权的保护。针对传统农业保护方面, 应抓紧制定与地理标志和民间工艺有关方面的规定及动、植物品种保护方面的规定。此外, 还应根据实际的承受能力, 逐步放开, 把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 根据社会需要适时纳入法律。

参考文献

[1]王晓勇, 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中州学刊, 2007, (5) .

[2]蒙洪勇, 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J].公民导刊, 2007, (4) .

[3]彭新德,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3, (2) .

[4]马庆松, 新农村建设应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 (3) .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新农村建设 篇3

我国农业的“四高一低”,即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民面临的交易成本高,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要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走出贫困状态,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走产业化经营之路。近年来双辽市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定生态牧业、花生业、棚膜蔬菜业、米业等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富民产业,突出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农村。做到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一个产业要快速发展壮大必须充分调动产业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紧紧把握住政府引导、农户自主发展和市场化运作3个环节,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双连市采取市级领导挂点。以城带乡、以乡互动、以工促农推动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两者互动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围绕基地建设,加快产业基地的发展壮大。还要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重点和特色,合理布局,建设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使基地产业效益大幅提升。可见,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了农业经营体制,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必要的体制基础。

2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优势,促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把农业生产空间扩大,延伸到了第二、三产业。使广大农民除了传统种植收入之外,还可以获得养殖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的收入,甚至可以分享加工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使农民增收的空间扩大,可持续性也大大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广大群众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的课堂。通过学习、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和信贷支持力度。抓紧出台税费优惠等配套政策,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切实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参股龙头企业,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相对接。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抓好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和销地大型农产品交易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促销活动,培育壮大农村各类流通服务组织、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育一大批专业村、屯,通过多种形式,如集资、捐资等完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使得道路畅通、房屋整齐,环境卫生,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3注重集约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担负着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的重任。要坚持按照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置、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则,培育产业化的龙头。一要突出培育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立足双辽市实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把培育扶持的重点放在特色农业的深加工上,积极发展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该市现有的博莱德工贸有限公司、天华花生公司、永超牧业、光明乳业等等优势主导龙头产业,还应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对经营机制好、科技含量高、产品有特色、发展前景好的外向型中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优先扶持,用地优先安排指标,扶持等一批企业发展壮大。二要实施集团化战略。在抓好产业化龙头企业挖潜改造的同时,运用现代资本运营手段,通过实施改组改制,引导协调一些规模小、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兼并联合。组建若干企业集团,做强做大,增强综合实力、开拓创新能力、抵御市场风险与自然风险的能力,争取进入全省乃至全国

(下转第42页)(上接第40页)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支持乡镇企业、国有工商企业、外地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向农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发展龙头企业同时。要对骨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对建立基地面积大、带动农户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和利税水平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奖励。

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新农村建设的 篇4

寒假期间,我回到老家对我们周边地区的进行了认真观察和走访,为避免地方共性和特殊性

调查了不同乡镇和村庄。

2006年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要做到上述五点根本保证是什么呢?我认为加强党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稳抓经济建设不动摇是关键。首先作为直接管理农村的基层党员干部是看得最清楚也最明白农村现状和迫切需求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党的基层党员干部就是冲在前线的领头兵,基层党员干部是否能够廉洁公正高效的为民办好事、办对事、办实事、办难事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与失败。其次,经济的发展是基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促进和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才能为惠民政策和措施的顺利落实和实施提供根本保证。

今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农村各级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对此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

一是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加上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党组织内新鲜血液少及外出流动党员多,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党员管理难度大。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二是部分基层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与工作要求不适应。部分村级干部文化偏低、年龄偏大、素质偏差,思想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同时,少数干部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总感到老办法不能用,狠办法不敢用,新办法又不会用。另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村出现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现象。三是领导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党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缺乏机遇意识,领导发展和创新能力不强,增加农民收入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了;先富起来的个别干部,有的带富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担心参与的人多了会影响自己受益,造成带富能力发挥不突出,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党员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四是村级无积累,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许多村的集体经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甚至多数村是“空壳村”,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经济是基础,是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凝聚民心的依托。无钱办事,就会变得无所事事,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②缺乏坚强有力的村班子。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公正无私、信念坚定、积极稳重能带领百姓发家致富的好带头人。就目前来看,很大一部分村班子的现状(安于现状、懒散骄纵、不思进取、指一处打一处、谋求私利)还不能胜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⑦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和文化设施。目前,绝大多数农村没有像样的娱乐场地和体育设施。体育运动更是匮乏,学校附近的还可以进去打打篮球和乒乓球,老年人只能坐在村头晒太阳。像书屋、文化宫、健身房等也应适当的投资设立,不但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延长寿命。③落实基层党建。党的建设对于党员干部的优化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意义重大。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以为中央遥遥不可及,不思进取,缺少带头搞建设谋发展的积极性。党员干部不勤学、不善学、不愿

学的腐朽风气需要净化

二、实施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局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五大一提高”主题活动,促进干部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服务水平,积极主动创先争优,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局党委十分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年初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以局长吴谷勋为组长的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机关的副书记、副局长黄荣同志牵头,政工人事股、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召开了联村干部动员会,明确活动具体要求,并印制宣传资料,主动联系乡镇、村组,以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大宣传”、“大调研”、“大讨论”、“大服务”的实际行动,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二、加强学习,提升服务,促进机关作风大转变。

(一)是强化学习,提升素质。采取聘请专家授课、班子成员讲课、中层干部业务骨干辅导等多种形式,让干部职工既当讲师又当学员,在讲课中锻炼能力,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已组织集中学习7次,其中请县内专家讲课2堂,局中层以上干部讲课3堂,业务辅导课1堂。9月19日,我局邀请县党校原校长许何生同志主讲了《社会综治形势汇报课》,局系统(含二、三级机构)全体在岗干部130余人参加。

(二)是忠诚履职,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商务职能,维护消费者利益,为企业和经营者提供优质服务。

1、积极开展家电下乡防骗补工作。家电下乡领导小组自4月份开始,用一个多月时间对全县23家家电下乡备案销售网点进行了防骗补专项检查,共走访调查了700多户农户,做调查笔录594份,查处违规案件6起,使国家惠农资金落到实处,得到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

2、积极推进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全国试点县工作。商务综合执法大队坚持日常巡查,开展专项行动,共查处肉类违法案件5起,查获不合格肉品283公斤;查处酒类违法案件2例,假冒酒类700余瓶,有效净化了市场,维护了消费安全。

3、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助推经济发展。上半年共帮助企业申报各类政策支持项目8个,支持资金300余万元,已到位资金180余万元。

(三)是加强督查,巩固机关作风建设成效。局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经常组织对机关、二级机构进行不定期作风督查,将督查情况发文通报,并与考核评优挂钩。今年已组织督查2次。

(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开展“五大一提高”活动。

1、是积极开展“大走访”、“大宣传”活动。将干部联村变为股室联村、二级机构联村,安排联村干部所在的股室人员,所联系的二级机构班子成员与联村干部一同下村入户,向联系村群众公开了姓名、电话、职责,方便群众联系。开展送政策下乡活动,印发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民调走访活动,各联村干部逐家逐户上门,做好民调宣传工作,入户率达到92%。在6.10山洪灾害发生后,全体联村干部第一时间下达联系村帮助救灾,并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捐款2万元。4月中旬和9月初,集中开展2次蹲村组干部驻村走访活动,驻村干部住农户都在一周以上,9月初还协助冬塔乡开展为期3天的计划生育集中行动。二是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每位蹲村组干部走访农户60户以上,客观收集整理一手资料、数据,全面收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共收到群众意见、建议83条,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1.能否提高农村特困户(特别是孤寡老人)的救助金标准,扩大范围;

2.希望加快村级公路硬化进度;3.希望加大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4.希望扩大对无房户、危房户的补助范围;5.加强对村务公开的监督。6.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治安管理。三是及时梳理、认真总结,撰写民情日记和调研报告。

联村干部将在联系点的走访调研情况详细记录,根据切身体会撰写民情日记50余篇、调研报告2篇。

(五)、阳光规范,及时主动,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根据上级要求,成立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在全系统党员中形成推进党务公开工作的共识,局党委克服办公场所困难,制作党务公开栏,按照程序,及时公开有关事项,设立意见簿,广泛征求各界意见。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实现这一目标,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又是实践者,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科学方式和有效途径,为建设新农村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要着眼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方面有新举措。没有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始终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同时,着重解决好部分党员“双带”能力不强的问题,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通过“开培训班,涉农技校、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收入,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和水平,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此外,还要加快工业反哺农业进度,增加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继续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人才进驻农村协助支村两委带领农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而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农户“四轮驱动”的新农村建设机制。

二要着眼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在建设和谐农村方面有新气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农村良好社会风貌的具体表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大力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切实提高改造农村精神风貌的本领。在乡风文明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强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在村容整洁方面,要抓好示范村建设。要结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实际,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农村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问题。要引导村居民搞好住房建设。因村制宜搞好旧宅基地有序流转和折旧建新工作,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逐步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住房改造。

三要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方面有新提高。要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党组织领导下,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管理民主是体制保证。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是体制障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村级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薄弱,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不强。只有高度重视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才能真正推进广大农村的民主进程。一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阵地就是形象。要把阵地建设切实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使基层阵地成为宣传党的政策的“窗口”、树立党员形象的“窗口”、传播先进文化和文明生活的“窗口”、培训教育农民的“窗口”。二要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三要继续围绕“四双富民党建先锋工程”的组织工作思路,加强村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活力,发挥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在农村脱贫致富、传播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④转变服务管理。转变服务和管理工作,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符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的倡导,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开展城乡社会公利服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准,努力向着建设服务型社会的目标迈进。

⑤加大检查监督。中央到地方,高层到基层的检查监督应该切实落实,要达到出其不意、一针见血的检查水平,防止钻空子、走后门、官护官现象的发生。督促各项政策措施的平稳落实和扎实推进,做好政府工作需要频繁的有力的监察。加大检查监督对于培养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奉公、正义无私、一心为民的工作作风和负责态度都会起到积极的效果。

“攘外必先安内”,避免霸权主义和恐怖势力的干涉和威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需要稳定的社会局面和坚强有力的经济优势。祖国的未来离不开农村的未来,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农村的发展。搞好新农村建设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也是人民幸福的出路。

一是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由于农村工作的复杂性,特别是农村中青年农民不断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大量转移,农村党员和村级干部队伍总体上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一些地方村组织后继乏力,新农村建设骨干人才匮乏。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激发活力。他们的到来,带来了新的事业观念、新的知识技术、新的工作方式和新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村官”到任后,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摸爬滚打、锻炼成长,干事创业、实现抱负,既有利于解决村级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又有利于改善村干部队伍的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是有利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的领路人,是农村各种复杂矛盾的协调和解决者。而当前农村工作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相对落后、法制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工作起来很难有大的改观与突破。大学生村官是新思想、新文化的载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将有利于打破农民僵化、保守的观念,把年轻人充满朝气的新思路、新观念、新技术带到农村,给农村带来很多新鲜的东西,开拓他们的视野,有于更新农村传统思想观念,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举 篇5

来源: 中国产经新闻报2008-12-11要闻·评论

文/本报评论员 余牧

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直至消灭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一般工业化国家的做法是向城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进城创业、进城务工,不再成为农民。

1996年我国城镇化率是30.48%,2006年已经达到43.90%,年均提高1.34个百分点,即每年增加2000万以上城镇人口。

与之相适应,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初期,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以农业和粮食收入为主体,实物收入占很大比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深化,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和非农化的趋势明显。到2005年,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比重演变为45%和55%。可见,推进城镇化发展,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要看到,我国城镇化的水平还是初级的、不稳定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户籍制度是城镇化过程的严重阻碍。农村富余劳动力虽然进城工作了,但户口却不能进城,被称为流动人口。比如2003年底,在农村居住人口是76851万人,而农业户口人员总量还在93500万人以上,两者差距在1.66亿人以上。这些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没有归属感,产生了不少经济、社会问题,延续了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许多城市实施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基本条件的户口准迁制度,但尚未在全国统一实行。

二、城镇经济实力不足,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有待提高。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说明,凡是小城镇形成规模的,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较强的产业支撑,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像这类城镇总体上还是少数。不少城镇建设属于地方政府推动型,定位于城镇现代化,规模扩张过快,建设超越发展阶段,但缺乏经济的支撑能力。三是城镇功能还不健全,供排水、交通、能源、信息及社会服务功能、居住服务功能不足,城市的教育设施、医疗设施、环境状况、园林绿化、居民小区停车场及防灾减灾机制等都不能适应城镇发展要求。中心城市对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求职和用人等方面的就业服务、生活服务,如住房、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也相当短缺。

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篇6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目前农村经济法治存在许多缺陷,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尽快实现转变和创新,法治建设应当基于农民的需求与法治的逻辑,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以及法律宣传与监督等方面同时采取积极的对策。构建真正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科学的法制体系。

一、前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但从目前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主要是依靠党和政府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的。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还缺乏法律的明确指引。所以,从长远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应将法制化的思想推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去。使经济法成为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制度。这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制化的必要性分析

依法保障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并不排斥行政和其他手段的综合运用。但无疑法律手段应该是其中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手段,即便是行政手段也应该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行事。具体而言,这种取向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民、农业及农村的地位尤其突出和特殊,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曾说过:“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当代中国,面对农民这一如此广大的群体,农业这一如此关键的产业,农村这一如此重要的社区,如果任其游离于法治之外,则依法治国只能是空中楼阁,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用政策治理农业和农村的效果及其有限

我国农村以往各项改革的启动和深化,主要是依靠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适时发布的政策来推动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文件与法律相比,往往具有决策迅速果断,灵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因此,在某些条件下,政策也不失为一种治国手段。尤其是在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时候,政策可以起到弥补法律空缺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政策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即政策主要是以产业和相关政策为主的纲领性文件,缺少法律一般构建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缺少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因而政策主要是政府宣示自己的承诺。如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规划中所提到的运用公共资源进行新农村建设,对政府只具有软约束力。对于违反政策的行为,只能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不能进行法律制裁。另外法律是配置权利、义务及责任最为有效的方式,它能够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创设必要的差别待遇。对于农业这样一个天生的弱势产业,实行必要的倾斜和保护。而在这方面,政策的实施缺少一个专门机构来监督。但法律不但有专门的实施程序,还有专门的执行机构。

(三)国外的经验表明新农村建设要靠法律推动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表明,建立、健全农业法律体系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举措。比如美国,它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通过立法来大规模干预农业的国家。罗斯福新政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制定《农业调整法》。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干预有增无减,但没有一项干预不是通过农业立法并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另外,考虑到农业是一个常常受到自然和市场两方面威胁的弱势产业。所以各国都以法律来扶持农业,保护农民。美国,日本、法国等国的农业基本法均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为目标。美国、欧盟,日本还都通过立法确定了对主要农产品的保护价制度。同时在资金信贷保险等方面对农业进行扶持。

三、当前农村建设存在的经济法制问题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的经济法冶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目前的农村经济法治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农村经济的立法、执法、司法与法律监督等多方面。具体如下:

(一)立法方面的严重缺陷

虽然《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层次多样的涉农经济法规已经制定和初步形成。但是,立法滞后、立法质量不高、立法层次低、立法空白等问题,都十分明显。而且,立法具有明显的计划管理色彩,行政法规居多,政策性与原则性强而规范性与操作性差,内容重义务而轻权利。

(二)执法不严,司法不公

农村的行政执法机构不健全、性质不明确;执法人员素质低、执法水平低;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监督无力。越权执法、违法执法等滥用执法权力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司法不公,法律服务不足 农民告状难、打官司难的现象十分普遍。

(三)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许多基层干部不学法,不依法办事,只是根据地方领导的个人意志行事。农民群众的法律知识少,法盲的数量大大超过文盲,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还非常淡薄,主体地位认知不强,“以暴制暴”、“怀疑法律”、“畏惧权力”等意识相当严重。

(四)法律监督的缺失

虽然民政部门、农业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人民检察院以及乡(镇)政府等国家机构,都对村民委员会和农民负有指导、监督等职能。但是由于立法的缺陷以及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等原因,法律监督严重缺乏。例如: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督不力,“选举贿赂”、“选举暴力”等现象屡见不鲜;村务公开不规范、不完善,农民群众的财产权、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合法权益,难以获得有效的保障。

四、新时期农村经济法治的对策

农村经济法制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和必然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要充分了解农民群众的经济需求,不断消除法治之中的缺陷,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问题,保障与促进农民群众的正当经济权益,是农村经济法治在新农村建设中义不容辞的使命。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可从以下几个个方面着手。

(一)要不断完善三农方面的立法

要根据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关于三农方面的法律,这包括《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财政法》、《金融法》、《税收法》、《农民权益保护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的修改或制定。其中,关于土地、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立法,是完善的重点。在指导思想上,立法要坚持法制统一与合法、科学、民主等原则,贯彻城乡协调、统筹兼顾的方针,尽量减少或避免立法的冲突、空缺等现象。在内容上,要突出权利本位的原则,注重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在立法技术上,语言要简洁、明了,注重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例如对违法责任的规定,要尽量具体、明确。

(二)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要尽快转变以政策为主要依据的理念,应当以法律作为最主要的施政依据,首先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有法就要依法,没法才依据政策等其他行为规范。其次,继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确保行政执法与司法机构真正独立地依法行使职权,消除影响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的制度与体制性障碍。

(三)加强法律监督

就我国当前的国情而言,法律监督的加强,重点包括下列方面:第一,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和监督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能力与优势,加强人大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的监督。第二。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等职能部门.不仅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和相互监督,还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手段.依法定期公开政务和事务。涉农的大案、要案,应当向有关的当事人和社会大众公开查处的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大众(包括农民群众)的监督。第三,加强对村民选举、村委会成员的监督,严格执行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充分保障广大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村委会成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要严厉查处.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严惩有关当事人。第四,各地要逐步建立便于群众举报、投诉、建议的专门信箱或,地方党政的主要领导要定期接受群众的来访,并为举报人严格保密。对于泄露举报人信息的工作人员,视行为的情节和后果,追究其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对打击报复检举、控告人的行为人,依法严厉惩处。

(四)加强法制教育与法律服务

各级国家机构尤其是县级人大、政府和法院等职能机构,要着重采取下列方面的措施,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第一,法制宣传与教育要规范化、制度化,内容要因材施教。对基层干部和村支部、村委会成员,法制的宣传和教育要强调义务和职责,注重培养他们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能力。对农民群众,应该转变普法的内涵,变义务为主的普法教育为权利为主的普法教育。强调权利的本位性,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以及维权能力。第二,运用执法检查、媒体宣传、送法下乡、现场审判、法律讲座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展法律普及和法律宣传活动,帮助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逐步提高基层干群与农民群众的法律素质。第三,推进农村法律服务所的建设。以农村的乡镇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法律服务所,代表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个体参与土地的开发、承包等活动,代表农民参与协商、谈判,订立法律文件.代表农民提起因权益纠纷而引起的仲裁、诉讼等。第四,加强法律的咨询服务工作。鼓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到基层当好法律顾问,为农民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为农村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咨询。建立农村法律援助站,无偿为经济困难、无钱诉讼的农民进行法律咨询和服务。

五、结语

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 篇7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新农村建设,时代内涵,意义,措施

作为信息化建设和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农业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将信息化渗入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去, 有助于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时期农业发展应以现代的信息技术取代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 为农村信息发展提供完整的服务体系和快捷的服务, 让农业信息化带动新农村建设。

1 农业信息化与新农村建设的时代内涵

1.1 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内涵

农业信息化指的是整个农业过程的信息化, 也就是说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农业领域中, 使之为农业的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 从而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为生产水平、效率及经营管理水平的发展带来动力。农业信息化具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环境信息化、生产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资料信息化、市场信息化、农业科教信息化和政策法规信息化。

1.2 新农村的时代内涵

党描绘的新农村有以下几个特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指的是物质文明建设要发展, 这更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与前提。乡风文明, 指的是要注重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村容整洁, 要求新农村不可忽视生态问题, 要做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两手抓。管理民主, 指的是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支持。以上五个内容构成了“新农村”的内涵, 它们相辅相成为一个整体。

2 农业信息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2.1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农业信息化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灵魂和突破口,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在信息方面的差距有重要意义。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城乡间的信息交流, 加快农村发展, 逐步缩小城乡在信息发展上的差距;还为农民带来现代科技知识和农业市场信息, 带动农民转变生产方式, 保证农民享受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权利, 从而加快农村各项事业的前进。

2.2 农业信息化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有了农业信息化才可能发展现代农业, 才能使我国农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的作用, 有助于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化, 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优化, 最终达到增强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 农业信息化是帮助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发展农村经济, 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出发点。保证农民收入的最基本方式是将农产品引入市场, 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民生产, 让农产品的价值得以转换。要将农民与市场紧密结合就要注重对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证农业增产, 首先要提高决策力和管理能力。所以,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对于农业和农民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4 农业信息化是农民学习农业科技的动力

在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 掌握了信息上的主动权, 就相当于掌握了生产、经营的先机, 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农业信息化是农民学习技术、收集信息最快捷的途径。学习了新知识、了解了最新信息的农民就可以主动地摆脱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 生产、经营不再单纯依靠经验、力气, 抢占商机, 最终在销售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 农业信息化加快农业与世界的接轨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外市场的扩大等, 为我国农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及时的信息资料, 以顺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所以, 要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从而增强农产品和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 农业信息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3.1 坚持发展农村的社会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了, 才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必须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根本动力, 也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 才能满足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从而为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 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劳动资料和对象也有新的要求, 这就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取代落后的劳动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要置备信息设备、培养信息人才和巨大的资金投入, 而满足这些要求的必经之路就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3.2 坚持以农为本的道路

要使信息化发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作用, 就要不断完善本地的信息内容, 引导农民使用这些信息, 所以说,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农民。第一, 要通过宣传、教育及培训等方式, 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 提高他们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使农民真正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为在农村开展信息服务奠定基础。第二, 听取农民的想法和意见, 真正认识到他们的需求, 开发专业的软件和产品, 以满足农民学习的需要。

3.3 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

信息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措施, 一定要坚持政府的引导。坚持政府引导要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是坚持政府的规划指导;第二是坚持政府的组织领导;第三是坚持政府的示范引导;第四是坚持政府的依法管理。政府要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 调动各方力量和组织, 从而实现整体的统筹规划和优劣互补。政府要大力支持公益的信息库建设和信息传播工作, 鼓励在市场上有发展潜力的信息服务;积极组织、开展有偿的信息服务, 创新机制, 调动积极性, 引导企业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 构建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以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3.4 加强涉农信息资源建设

建设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 政府要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服务, 还可以建成一些中介服务机构以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和根基, 农业信息资源则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这就要加大对信息资源整合、开发及利用力度, 围绕生产、市场、生活等建立健全供求信息、价格信息、专家咨询、灾害预测、卫生防疫等与农村经济、社会、生活相关的信息系统。

3.5 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加大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快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是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和新农村的关键点。因此, 要在现有的工作人员中普及有关农业信息化的教育, 逐步建成一支配合信息化发展的队伍。所以, 要组织培训农民, 普及农业科学文化知识, 切实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促进农业发展。

3.6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农业信息涉及内容多而复杂, 因此, 法制建设在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首先, 要加强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建设, 规范市场行为, 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其次, 要建立信息采集标准制度, 确保农业信息的及时和真实。最后, 要建立健全信息的发布制度, 提高服务质量, 禁止虚假信息的传播。总而言之, 在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加强规制度建设, 才能使得农业信息化更好的推动新农村建设。

4 结束语

多年来, 我国的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 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逐步开展推进。目前, 我国农业信息化体系逐步完善, 信息网络建设规模逐渐扩大, 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协作参与的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总所周知, 要进一步促进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就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思路, 将发展农民素质作为农村工作的关键, 不断发展、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因此, 要不断加强对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 形成一种培养机制;并吸取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建设中来, 如通过相关政策将大学生引入到农业信息化建设, 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知道农民生产。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 有助于缩小我国城乡在信息化方面日益加大的差距, 促使农村经济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翟光红.论三农问题的本质及其根本解决途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

[2]温暖, 胡峰, 冯晓, 等.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2) :7-10.

[3]胡大平, 陶飞.农村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解决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3) .

[4]吕晓燕.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6 (4) :51-54.

上一篇:幼儿园露营活动方案下一篇:消防宣传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