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知识

2024-09-24

农业科研知识(精选12篇)

农业科研知识 篇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减少, 政府主导的公共部门农业推广组织效率和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速度不断下降[1,2,3,4],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私人部门在农业研究和农业技术扩散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5], 成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的重要力量和渠道, 在此背景下研究探索影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技术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综观国内外现有研究, 关于农业技术知识扩散问题的文献绝大多数集中于研究公共部门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公益性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6,7], 对于私人部门与农户之间进行的农业技术知识转移扩散的研究非常少;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研究知识转移的文献也很多, 但主要集中于研究单个企业组织内部和组织间 (企业、事业单位之间) 的知识转移, 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这一特殊社会经济环境下形成的中国特有的企业与多个自然人联盟模式中的知识转移现象研究非常少。本文试图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 研究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效果产生的影响, 回答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是否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效率产生影响;如何通过控制、改变知识自身特性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向农户转移。

2 理论背景与假说的提出

农业龙头企业是基础雄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和集团, 它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度加工、提供服务等综合功能,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着沟通农、商的桥梁作用。农户是以家庭为单位, 从事农产品的种植、饲养或加工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村居民群体, 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不仅仅存在经济上的联系, 更有着技术上的关联, 通过培训和指导, 如定期组织开展集体技术培训、印发培训教程和资料、组织农户相互观摩技术交流、下乡手把手教学示范、提供技术咨询并及时解决生产上的突出问题, 等等, 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知识不断地向农户转移和扩散。

2.1 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分析

农业技术知识是人类智力的结晶, 是从农业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中凝结的人类智力, 以及在农业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劳动技能和技巧。农业技术知识种类繁多, 根据生产阶段进行划分, 可以分为产前和产后农业技术, 包括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及农产品的加工、储存、运销技术等;根据农业行业种类进行划分, 可以划分为养殖、种植、渔业技术知识等。在农业生产中, 各项技术存在密切关系, 采用某一项技术措施的时候往往需要其他技术措施的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技术特性是指从农业龙头企业向农户转移的技术知识所具有的性质与特征, 包括知识的内隐性和复杂性[8], 等等。由于不同类型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程度、专属程度、难易程度不同, 因此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过程中发生转移的基本途径、方法和难易程度都各不相同,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实施。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与知识的简单性相对应, 即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程度具体指知识或活动包含相互依赖的特殊技能、例行事务与人员数目的多少, 以及技术知识是否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和较多的程序和步骤, 是否需要相关知识背景和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

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与知识的明晰性相对应, 指知识不易通过文字符号、档案文件等形式加以存储和编码, 难以与他人沟通分享的程度。根据知识属性的不同, 可以将农业技术知识分为隐性农业技术知识和显性农业技术知识。显性知识是组织中存在的系统技术知识, 是有关客观的、理性的和技能性的知识, 以专利、发明创造、文件、规章制度、设计图、报告、数据、政策、程序、软件等形式存在, 具有可记载性和可查阅性两种特征, 是可以用语言和数字来表达的知识[9]。农业领域中的有形技术知识, 表现为各种物化技术知识, 如农业机械、设备、作物良种、化肥、农药、化学除草剂等;隐性知识是指工作诀窍、经验、视点、形象、价值体系等, 它通常处于主观的、认识的和经验的学习范围, 具有高度个人化和隐秘性两种特征, 通常难以理解、表达和交流, 在农业领域表现为存在于人脑中的农业生产技能、技巧、经验, 等等。

2.2 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现有研究表明, 构成知识转移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发送者、知识的属性、知识转移的渠道、知识的接受者[10]。知识本身的特征属性 (内隐性和复杂性) 会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Attewell指出组织间知识转移会遇到障碍, 知识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更加难以移动, 知识转移的障碍归于信息的粘性, 但信息的粘性部分由知识的内隐性决定, 当知识转移需要更多相关领域的知识来进行协作转移时, 知识的粘性会相应提高[11]。Grant认为如果大多数与生产相关的知识是隐性的, 那么知识在组织成员之间的转移是异常困难的[12]。Hipple认为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知识的内隐性程度越高、越难以表达, 知识越难以转移, 因此知识的内隐性特征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13]。Simonin认为知识的模糊性是知识转移中降低转移程度的变量, 知识复杂性可以影响人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降低其可转移性[8]。Reed和Defilhppi认为知识的复杂程度越高, 就越会产生模糊性, 将使得知识转移的难度上升, 导致知识转移成本的增加[14]。Kogut和Zander指出, 知识的复杂性会影响知识接受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损害知识的移动性, 使得知识转移变得无效率[15]。现有研究从不同角度指出知识自身的特性 (复杂性和内隐性) 对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会产生影响。基于以上推论分析, 我们认为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越高,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反之,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强,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 反之,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假设2:农业技术知识内隐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

相关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分析农业技术知识特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是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 解释变量包括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和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在实证研究中, 概念及其测量是研究的基础, 对概念没有清晰的理解会导致对概念的错误测量;没有对概念的准确测量, 调查结果就没有任何意义。为了设计各个影响因素的测量量表, 本研究查阅分析了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 认真分析文献中的测量量表, 借鉴前人的研究并结合农业特定产业的生产技术特点以及深度访谈的调查结果, 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和问卷填写人的接受理解能力设计初步问卷。为方便问卷填写人思考和多人填写, 保证较高的问卷回收率, 以结构化问卷为主。在问卷初步设计完成后, 通过一系列的前测措施, 包括实验室小组讨论、一定规模的样本前测等, 进一步修正问卷, 保证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以下是对相关概念和变量的测量所作的界定:

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这一潜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难以用口头和书面文件表达清楚; (2)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知识经验性、技巧性的内容很多; (3)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需要通过“边干边学”才能理解; (4) 按规定流程进行培训, 通过与有经验的人交流可以很容易掌握该项技术。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这一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涉及到多个不同的知识领域; (2)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涉及较多的程序和步骤; (3) 龙头企业转移来的技术知识需要较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这一变量用以下题项进行测量: (1)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产品产量增加; (2)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生产周期缩短; (3) 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技术知识的学习, 农户的产品质量提高。

上述题项均使用六级量表进行测量, 其中“1”表示非常不符合, “6”表示非常符合。

3.2 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课题组在暑假期间组织学院学生在广东的农村地区就当地农业企业及其合作农户的技术知识转移问题进行了大规模调查。本次调查总计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问卷190, 回收率为63.33%;其中有效问卷176份, 合格率为92.63%。

回收的数据显示:本次调查农户中, 女性51人, 占29%, 男性125人, 占71%;访谈对象年龄最小的20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为42岁;受教育年限最少为3年, 最多为16年, 平均教育年限为9年, 即初中毕业;从事相关农业生产年限最少不到1年, 最多42年, 平均年限为8年左右;与相关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年限最少不到1年, 最长为13年, 平均合作年限为8.3年;调查的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主要的三种合作方式中, 疏松型联盟占28%, 紧密型联盟占35%, 一体化合作方式占37%。具体如表1所示。

在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前, 课题组通过文献分析、深度访谈以及前测措施保证问卷内容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问卷回收之后, 运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回收问卷进行了检验, 运算结果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数值都在0.6以上, 表明问卷量表有较强的一致性和有效性[16]。

3.3 计量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本文构建以下多元回归模型来分析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 并利用问卷采集的数据对回归模型的待估计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

在上述模型中, F代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 Complex表示复杂性, Tacitness表示內隐性, 这三个变量由前文所介绍的问卷量表测得;U代表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 反映除了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之外可能影响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所有随机因素的影响。

4 数据分析及结果

运用SPSS 16软件对回收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3所示,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解释如下。

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和內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R2为0.306;对模型进行整体显著性检验, F检验统计量的值为28.14, 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模型中的复杂性和內隐性联合起来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影响。模型中农业技术知识內隐性的系数为-0.48, 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反映农业技术知识內隐性每增加1单位,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平均降低0.48单位。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回归系数为0.03, 但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上仍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 说明在研究样本中农业技术知识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知识转移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针对前文建立的理论假说, 结合上述实证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1:实证模型 (1) 呈现出的经验证据未能支持假设1。

结论2:实证模型 (1) 的估计结果支持假设2。

注:1) 括号中的数值是对估计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的P值;2) *表示在0.10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5的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 对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现象进行研究, 探寻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产生的影响, 通过大规模调查法获取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农业技术知识内隐性对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强, 越难以表达和言述,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差;农业技术知识的内隐性越弱, 越容易表达和言述, 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越好。要提高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技术知识转移绩效, 农业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强农业技术知识的明晰性, 降低知识的内隐性, 比如选择长于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温和耐心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加强与农户交流和沟通, 把相关技术知识向农户说清楚、讲明白, 增加农户对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吸收程度, 从而提高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

(2) 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没有显著影响, 该结论与现有的知识管理研究结论不一致, 可能的解释是现有组织间知识转移研究结论是在传统战略联盟模式背景下围绕工业技术知识转移得出的, 而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形成的联盟合作模式中, 知识转移的主体和客体以及情景因素都与前者不尽相同。就农业技术知识而言, 与工业技术知识存在很大差异, 其中最显著的差异是相对于工业技术, 农业技术是常用技术, 通常都非常简单容易, 原因在于农业技术知识的接收者———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受教育年限看最少为3年, 平均教育年限为9年, 即初中毕业, 因此能够为农户学习和掌握的技术通常都是并不复杂的农业生产技术, 整体上看非常简单, 反映在调查中, 就会呈现出农业技术知识的复杂性对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技术知识转移绩效没有显著影响的结果。

农业科研知识 篇2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是乡镇公务员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内容,是乡镇公务员考试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农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保险事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工作45问等内容。

1.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二,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三,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总目

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要立足发展搞建设,搞好建设促进发展,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基础上推动新农村建设。

(2)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

(3)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解决农村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为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

(4)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5)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进新农村建设。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的10条基本方针是什么?

(1)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2)长期贯彻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3)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4)实施科教兴农;

(5)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6)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多渠道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

(7)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8)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9)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0)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采取哪些措施?

(1)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治理,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4)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树立健康文明风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5)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体制,完善农村治理结构,扩大农村基层民主。

7.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得到哪些实惠和好处?

(1)可以享受到完全取消农业“三税”的实惠。从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将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和农业税,使农业“三税”划上了历史的句号。(2)可以更多地享受到国家财政的直接补贴。国家强化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力度;加大中央财政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的奖励补助力度;加大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增加农田水利、农业科技、扶贫开发和农业投入,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农村流通体系,加强饮水安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可以在教育、医疗、保障和文化服务上得到直接好处。2006年起,国家先在西部地区实行两年内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要求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加快“两免一补”实施步伐。同时,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

疗互助共济制度,加快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医疗求助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加快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逐步做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从哪些方面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1)要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坚持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征用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农民的生计安置办法,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收益权。

(2)要把正确对待农民工作为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管理、完善服务,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加强农民就业服务和权益保障,清理取消各种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安全卫生保护,探索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为农民工提供子女上学等公共服务,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3)促进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平等化。让每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子女都能上得起学,让每个患病的农民都能得到医疗,切实保护农民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

(4)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把减轻农民负担与加强财政对“三农”投入、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建立新型的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机制,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5)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惠及“三农”。要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让农民平等享受公共财政的阳光。

(6)切实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

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坚持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活动,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9.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包含哪些内容?

(1)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2)明确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当前,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3)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五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还要做到“五要五不”: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4)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10.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要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农业基本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

件。农业基本建设包括防洪、治涝、灌溉、供水、蓄水等各种类型的水利工程;农村公路、农村电网、农村信息网络、农产品加工仓储和市场设施;水土保持、培肥地力、水污染治理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建设。

加强农业基本建设的作用是:

(1)农业基本建设是农业赖以发展的基础。(2)水利建设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3)农业基本建设是农业抗御灾害的有力措施(4)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1.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农村设施的保障制度有哪些?

(1)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2)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3)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5)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6)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12.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哪些内容? 长效机制之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长效机制之二: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主要用于“三农”。抓紧制定将土地出让金一部分收入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管理和监督办法,依法严格收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部分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都要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建设标准农田。

长效机制之三: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征地、户籍等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13.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两免一补”是指什么?

两免:是指农民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

一补:是指农民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

14.党对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济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1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16.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7.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与原则是什么?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的方针是:推进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实现技术跨越,加速农业由主要注重数量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转变,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新阶段农业科技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既要加大力度,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农民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新型农民科技创新体系;既要提高学术水平,更要注重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既要适应世界

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又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加速先

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大面积推广;既要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又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与经验,缩小我国农业科技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既要统一规划、避免重复,调高科技要素的利用效率,又要充分调动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8.农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与任务是什么? 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初步解决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科技问题,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再用10年左右的时间,健全完善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使我国农业科技跃居世界先进行列,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科技发展要通过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加强政策措施的保障,实现科技跨越。

19.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开发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共同富余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20.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措施是什么?(1)发展水利实业。

(2)发展农用生产资料工业。(3)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各项实业。

农业科研知识 篇3

该模式同样以应用小麦机械化收获粉碎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技术为主,但在玉米秸秆处理及播种小麦时,采用旋耕播种方式,实现简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及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地力、节约灌溉用水。其技术要点包括: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并配以秸秆粉碎及抛洒装置,实现小麦秸秆的全量还田,免耕播种玉米,机械、化学除草;秋季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旋耕翻压还田并播种小麦;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合理灌溉。

第六章建设方案与布局

一、建设方案

根据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确定建设方案如下:

(一)工程区建设方案

保护性耕作兼具生产性、生态性和公益性,在大面积推广初期,需要以国家投入为主导,在各类型区典型县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乡镇,采用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方法,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工程区。近期,以机械化为主体的保护性耕作可作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的突破口,在东北和黄淮海平原玉米和小麦种植区的示范推广应注重完善和提高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和体系,在西北水土流失地区加强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研究和试点示范。中期,在东北、黄淮海农艺与农机已初步成龙配套的地区,在进一步完善耕作模式和技术体系、认真做好经验和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加大示范与推广的力度。

工程区建设以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主要依托力量,集成配套运用各类农艺措施,规范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切实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县域及周边地区,促进区域保护性耕作的发展。

工程区建设以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维修机耕道、平整土地以及机具棚库等附属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同时配置相应的示范培训样机和仪器设备。中央和地方财政将对专用机具购置等给予适当补助。

(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方案

根据保护性耕作发展形势和过程建设需要,规划建设技术支撑服务体系。除继续利用好现有省市农机推广、试验鉴定单位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力量外,重点依托中国农业大学和部级农机推广、鉴定机构,进行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设。

功能定位: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跟踪、吸收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完成数据采集,情报收集;特定技术与机具研究,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试验鉴定、选型推荐,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等;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优化组装和集成配套,建立信息处理与服务、技术交流与合作,技术熟化和转移、特定技术创新与研究等技术创新研究平台。

主要职能:建立技术创新研究平台,整合研究力量,解决制约保护性耕作带有普遍性的技术“瓶颈”问题,提供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发展研究服务;开展技术模式研究,完善和定型适合我国不同类型区域不同农艺和耕作特点的保护性耕作推广技术模式、机具系统和综合技术体系;开展推广机制研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路子,研究保护性耕作有效载体和建立长效机制的理论体系;开展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强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工程技术中心下设科研开发部、培训推广部、机具试验检测部。

科研开发部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建设,基于整合发挥校内所有保护性耕作研究力量的作用,基于建立我国保护性耕作发展研究龙头,支持开展必要的实验室改扩建,配套野外观测、室内试验、信息处理等科研仪器设备,承担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发、技术模式研究、农机农艺措施优化、实施效果监测等任务。

培训推广部以农业部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为主建设,配置图文音像教材编制、信息服务、田间试验等设备,开展推广机制研究,保护性耕作应用理论创新,承担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宣传、信息服务、推广机制研究、标准制订、合作交流等任务。

机具试验检测部以农业部农机试验鉴定总站为主建设,改造试验室,配置机具性能试验、田间测试、制造质量检验等仪器设备,承担保护性耕作机具性能试验、质量检测、机具选型等任务。

国家保护性耕作工程技术中心建成后,总体上由农业部统一协调运行,按照各自任务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协作配合,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和普及应用提供指导。

二、建设布局

在六个类型区内,从生态环境、耕地规模、保护性耕作社会认知程度、机械化基础等方面考虑,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项目县确定原则。主要有:

——项目县耕地面积原则上不低于40万亩(农垦国有农场作为项目实施单位,耕地面积标准宜适当放宽,原则上应在5万亩以上)。同时还要考虑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周边县市的特殊性。

——项目县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原则上应达到40%以上(经济落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等地区可适当调减),项目县所在区域以平原或半丘陵地区为主。

——生态脆弱区、沙尘尘源区、土地退化区等治理任务较大的地区要重点考虑。

——已开展过保护性耕作试验示范,农民对改革传统耕作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有一定认识。当地政府重视,对推广保护性耕作有积极性。

根据以上原则,经各省推荐,规划选择了北方600个县(场)开展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约占区域内县(场)总数的51%。其中:一年一熟区437个,一年两熟区163个。

分区布局:东北平原垄作区126个,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74个,西北黄土高原区114个,西北绿洲农业区78个,华北长城沿线区45个,黄淮海两茬平作区163个。

第七章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两个方面。

一、保护性耕作工程区建设

工程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四部分:(1)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2)实施机耕道修缮、土地平整等田间工程。(3)建设机具停放场、库棚等附属设施。(4)项目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建设。

共计配置各类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9.1万台,示范样机4674台,仪器设备2.88万台件,修建机库棚、备料间、维修间等218万平方米,技术培训业务用房6万平方米,平整土地3078万立方米,修缮机耕道2.5万千米。

上述工程区建设内容中,更新配置保护性耕作专用机具因各区所实施的技术模式及实施环境条件的不同,机具类别、品种、型号互不相同。其他三项建设内容按统一模式设计,待实施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时,按工程建设区的实际情况,予以区别和细化。

(一)东北平原垄作区

在本区域178个县(场)中选择126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4万亩,总面积504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100马力左右拖拉机、破茬复垄施肥播种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64台,示范样机7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4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50千米。

(二)东北西部干旱风沙区

在本区域83个县(场)中选择74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4万亩,总面积296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80~10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补水播种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80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4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50千米。

(三)西北黄土高原区

在本区域195个县(场)中选择114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342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60~7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38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平整土地27万方。

(四)西北绿洲农业区

在本区域164个县(场)中选择78个县(场),建设保护性耕作工程区,每个工程区面积3万亩,总面积234万亩。

每个工程区配置70—80马力拖拉机、免耕施肥沟播机、秸秆还田机、大型深松机、除草机、机载式植保机械等专用机具138台,示范样机8台,配置培训宣传、效果监测、信息采集、交通工具等仪器设备48台件。修建机库棚等3300平方米。培训用房100平方米,修缮机耕道约38千米。

农业科研知识 篇4

目前,信息知识已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也相应成为整个农业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信息和智力活动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农业知识检索[1]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受到了较多的关注。虽然国外知识检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业知识检索系统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相对匮乏, 缺乏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2]。

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信息服务基础设施薄弱,农业信息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信息传输渠道不畅,农业公共信息平台的技术支撑能力没有充分发挥[3]。国家有关部门已进行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如国务院的“金农工程”、信息部和广播总局的“村村通”、中央组织部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科技部的“星火科技12396”和商务部的“信福工程”等均可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并指导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信息支撑”作用。

然而,当前农业数字资源的组织依旧停留在信息层面上。由信息组织机制直接引发的信息检索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基于关键词匹配的信息检索技术无法达到对知识的检索与利用[4]。尽管一些数字资源检索系统引入了主题词典或概念词典, 但其描述知识的能力非常有限。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众多的数字资源系统依然是异构、多源和分布的, 数量巨大的数字资源与人们有效接收能力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日益突出。为此, 创新农业知识检索理论方法与技术,从信息检索走向知识检索势在必行[5],并且知识检索能适应用户的现实信息需求及其发展变化。

1 系统设计概述

农业知识库知识检索系统由基于数据中心下的知识库及知识库群、信息交互平台、数字门户3部分组成。其中,以知识库为核心,主要包括农业知识条目的采集与加工规范、组织与表示、存储结构、知识库和知识库群构建。

农业知识库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6]:显性知识是指一个巨大的知识库或知识库群,存放的经过知识重组和表达后可供农户直接使用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农技人员、种养大户、普通农户和专家等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诀窍和农谚等隐性知识。农业信息化知识服务就是将存在知识库中有关农业的显性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隐性知识转移给农户的过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采用3个层次的知识转移方法来满足农业知识库知识检索系统的要求。第1层次是知识录入层:通过农技人员、种养大户、普通农户等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诀窍、农谚以及网络垂直搜索提炼与挖掘的资源、自主开发的“网络爬虫”[7]技术爬取的农业知识、人工整理纸质资料等隐性知识,形成原始资料数据库,并录入农业知识库,实现农业隐性知识的转移。第2层次是知识审核层: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 将这些隐性知识通过获取、分析、处理和重构组织及提炼分类等方式转化为农业科学知识,即显性知识。 转化过程中应注意剔除错误知识、纠正知识, 然后反馈给信息管理专家,由信息管理专家经过科学解释、标准编码和合理分类等信息化技术知识处理操作转化为可管理的农业实用科学知识, 存储到知识服务系统中,形成知识库和知识库群,实现农业知识的显性化。第3层次是知识检索层:座席人员、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户等可通过计算机、信息机、触摸屏等终端浏览、查询知识服务系统或通过报刊、报告、短信、电子邮件和电话等得到知识数据工程,指导农户进行更为高效、科学的农事活动,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

2 系统分析

2.1 农业知识库检索系统整体需求

知识库检索系统用例,如图1所示。

用例:知识检索;参与者:撰写专家、审核专家、系统管理员;操作流:撰写专家登陆专家系统后在WEB页面录入临时知识并修改临时库中还没有进入审核流程的知识,而且该知识必须由该撰写专家撰写的。

系统管理员登陆管理系统后,如果有初审权限,可以对所有知识进行初审。初审内容为:对无价值的知识直接删除,对没有注明产业类型的知识要根据知识内容给它指定产业类型,对错别字进行修正。审核专家登陆审核系统后,可以审核已经通过了管理员初审的、属于该专家审核范围内的知识。复审内容为:确认知识的准确性,并可根据需要对知识进行编辑(修改内容,添加内容,删除内容),对有重大错误的知识也可以直接删除。系统管理员登陆管理系统后,如果有终审权限,可以对所有知识进行终审。终审内容:确认知识无误,把知识录入知识库。

呼叫中心座席员登陆座席系统后,可以通过web页使用搜索引擎进行知识检索,并且用来接收用户的查找关键字,然后系统调用相应的功能模块从数据库中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相应信息,同时在前台页面进行回显。

2.2 农业知识检索系统流程

所谓系统流程,就是用户在使用系统时的工作过程。对于多类型用户的管理系统来说,每一类型用户的工作流程都不是相同的。本系统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2.3 农业知识检索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农业信息化的知识检索系统中的知识录入是知识库的咽喉,关系到知识的“入”。是否所有的农业专业知识都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知识库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相似甚至雷同的知识只能使知识库臃肿,达不到丰富知识库的目的,所以录入系统需要设计一个查重分析器,判断问题的相似度,从而减少知识库冗余;当检索或者查重时,系统需要对问句或者知识条目进行关键词提取,特别是农业关键词、方言关键词的提取,从而能最大程度地理解问句的语义,这就离不开针对农业的专业分词器。农业信息化知识检索系统使用目前主流的开源搜索引擎框架lucene。自定义分词器即农业专业分词器,将分词器与lucene开源框架对接,并使用lucene的索引器对知识库记录建立倒排索引[6],为以后实现高效的检索提供必要条件。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2.3.1 词典在硬盘中的表示

词典常驻于内存中,这样可以避免每次分词都要加载词典,提高分词效率。分词器将词典从磁盘中加载到内存,词典增删改之后又将内存中的词典保存到磁盘,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内存和磁盘的数据同步。同时,方言词与关键词的对应关系备份在知识库中,并在数据库中建立对应关系。数据库表中的数据与词典必须对应,所以需要建立一个函数,对词典的数据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同步操作。词典的Hash函数表示为:设一个词条word去掉首字后还有n个字,而使用I[i][n]来表示第n个字的GB码的高位和低位。词典在磁盘中部分表现形式如图4所示。

其中,每行第1个字为中文常用字6 763个,每行首字之后的数字表示以该字为首字的词汇数量,“F”和“T”表示是否为农业专业词汇;符号“#”表示分隔;其余汉字表示词汇除首字的剩余字符串。如“底”表示的词汇为“到底”;“181215”为“哈”字的Hash值。Hash值后面的数字“1”表示常用词汇,“2”表示农业专用词汇,“3”表示农业方言专用词汇。

2.3.2 词典的结构

系统设计词典结构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空间复杂度;二是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三是方言词翻译的时间复杂度。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系统设计的词典结构如下如图5所示。

以图5中“棉”字为首字的词汇为例:33表示以“棉”字为首字的所有词汇有125个;“F”表示“棉”字能不能单独成词;“子籽”、“絮”、“绒品”表示以“棉”字为首字的词汇,它能分别组成词语“棉籽”、“棉絮”、“棉绒品”等词;3标识词汇的性质为农业方言词(如果该词汇为农业关键词,则该值为2;如果该词为常用词,该值为1);(215209)(208245)等分别表示“籽”、“絮”等的Hash值。“棉籽”用指针指向“棉花”,表示棉籽只是方言词,它的关键词是“棉花”,这样由一对多关系中的多的一方指向单一的一方,以方便对应关系的管理;如果该词并不存在关键词,则指向空对象。

2.3.3 词典的构建

构建流程如图6所示。构建步骤如下:

1)初始化,建立词典对象AgcDictionary,索引对象AgcFirstWord,读取下载的词典;

2)读取词典一行,取首字,得到首字GB码;

3)判断内存中的AgcFirstWord对象中是否存在该字,如果存在,则转至5);

4)将该字加入AgcFirstWord对象中,并新建AgcHashtable对象与之关联;

5)计算除首字其余字符串的Hash值,并保存在AgcHashtable的key中,将该字符串保存在Value中;

6)判断词汇属性,常用词汇的词汇属性为1,农业专业词汇的词汇属性为2,方言词汇词汇属性为3,并将其保存至AgcHashtable的Value中;

7)词汇属性如果为3,该词汇为方言词汇,则新建AgcMykeyword类,保存其对应的农业专业词汇;

8)将内存数据保存到磁盘,形成词典。

这种方法构建的词典,提高了分词系统2~3倍的存储空间利用率。

2.3.4 词汇的查找

查找算法是分词算法中最常用的算法,使用频率最高,是Hash算法相比其他算法最有优势的地方。在本算法中,首先根据查询字符串可以得到首字的GB码,将此GB码作为索引值直接可以定位到词条行,然后通过计算词条的Hash值进行Hash查找,查找完后,进行近义词的查找。

输入:要查找的字符串;输出:该词条存在,返回词条属性,否者返回false。

1)取得输入字符串的首字,计算其GB码,得到数组下标。

2)根据数组下标,得到以该字为首字的所有词汇的AgcHashTable。

3)计算剩余字符的Hash值,如在该AgcHashTable中直接定位到该字符串,则表明该字符串成词,返回该词的词汇属性,并转步骤4);否则,该字符串不成词, 返回false。

4)如果该词是方言词汇,根据该词找到对应的专业词汇,并返回。

2.3.5 词汇的添加

本分词器主要应用于农业。实际中,农业专业词汇非常生僻,而在常用词典中农业词汇的收集量相当匮乏。因此,在知识库构建时,知识条目的字段设计了专业关键词和湖南各地的相对应的方言关键词。只要将这些词构建到词库中,知识库所有的关键词和方言词都能被准确地切分;且随着知识库的成长,分词词典将越来越完善。

针对湖南各地的方言词汇,在词典添加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方言词和农业关键词的对应关系,从而高效地完成将方言词翻译成农业关键词(专业术语)。词汇的添加一般发生在知识库保存数据时,其过程如下:输入,农业方言词及对应的农业专业关键词;输出,添加成功或者失败。

1)取得农业方言词及对应的农业专业关键词。

2)运用词汇查找(2.3.4描述的算法),如果词库中已经存在,更改其词汇属性;否则,计算词汇Hash值,并保存词汇、Hash值及词汇属性。

3)建立农业方言词和农业专业关键词的对应关系,将方言词的词汇属性置为3;新建AgcMykeyword类存放其对应的农业关键词,形成方言词与农业关键词的对应关系。

3 系统功能实现

3.1 系统实现时序图

3.1.1 知识录入

3.1.1.1 知识来源

知识库知识的来源主要有3个途径:一是聘请有经验的权威专家撰写知识块;二是利用网络爬虫从网络上收集部分知识;三是从农民提问和专家解答的知识沉淀中提取知识。无论来自于哪个途径,都必须经过专门的审核专家审核后才能进入正式知识库。

3.1.1.2 知识录入时序图

知识录入时序图如图7所示。

3.1.2 知识审核

3.1.2.1 知识审核功能

由于相似甚至雷同的知识只能使知识库臃肿,而达不到丰富知识库的目的。为了减少知识库冗余,知识审核模块用于把已经录入到临时知识库的知识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自动录入到正式知识库,主要审核的步骤是先由系统管理员初审临时知识库的知识,然后由专家组复审临时知识库里的知识,最后由系统管理员终审临时知识库里的知识并使之进入正式知识库。

3.1.2.2 知识审核时序图

知识审核时序图见图8所示。

3.1.3 知识检索

3.1.3.1 知识检索功能

用户提出问题,向系统发送请求,查询器发送数据给分词器,并由分词器进行分词。首先,分词器查阅农业专业词库,分析词汇是否为专业词汇;然后,分词器查阅近义词库,分析词汇是否为近义词;最后,分词词库对农民问题进行分词。 综合以上3个词库进行分词,形成分词结果集并返回分词结果。检索器根据分词结果发出请求,查询种类器,确认问题所属类别,并返回类别;然后,检索器根据类别查询相应的索引库,索引器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排序和返回结果集。

3.1.3.2 知识检索时序图

知识检索时序图如图9所示。

3.2 系统实现效果图

系统实现效果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

4 前台搜索结果与性能分析

农业信息化知识检索系统是基于web的,在知识检索操作方式上类似于百度、谷歌等通用搜索引擎。为此,在前台搜索方面把农业专业词汇和方言专业词汇搜索分别与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业垂直搜索引擎网站做了对比测试(本测试主要从搜索速率和查准率上做了对比分析),如表1、表2所示。

通过表1和表2对比分析发现,本知识检索系统已经有了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由于测试用的数据库数据量较少,加之程序的优化做得还不是很到位,因此在返回结果数量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已基本上只实现了知识检索的基本功能要求。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农联网和湖南农业信息网在农业专业词汇和方言词汇查准率方面效率不高,甚至偏低;而基于农业信息化知识检索系统平均搜索用时较之要少,且在查准率方面比两大知名网站较高,证实了中文农业分词算法在速率和查准率方面的优势。

5 结语

系统刚进入试运行阶段,其知识库数据较少,因而词典的专业词汇和方言词汇比较匮乏,分词器的词库在未来一段时间中需要不断完善。查重机制非常复杂,本文只是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对查重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系统查重的精度。

实验和使用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是可行的,为农业推广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因而应用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马文峰,杜小勇.知识检索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2):157-158.

[2]张新兴.国外知识检索研究进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4):26-30.

[3]朱大成,于丰年.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8.

[4]金芳.浅谈信息检索与信息检索技术[J].晋图学刊,2001(3):22-25.

[5]程慧平,陈永超.国内知识检索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126-129.

[6]C.Stevenson.Taking the pith out of reality:a reflexive meth-odology for psychiatric nursing research[J].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8(2):103-110.

农业知识管理 篇5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知识产权特征分析作物新品种保护:现状与对策加快农业品种技术创新 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比较引发的思考新时期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山东省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研究与探讨论杂交水稻品种权保护现状及品种权战略甘肃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立足品种保护、维护“铁研”权益、促进技术创新

二、农业生物技术与地理标志保护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主要转基因作物(gmcrops)的商业化及其影响:国内外新进展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的研究实行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发掘我国农产品贸易优势农产品地理标志与涉及农知识产权保护浅析地理标识在我国的应用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国模式与美国模式之比较分析农产品生态标识管理的理论分析

三、农业知识产权管理浅谈在我国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必需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论农业技术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对策我国农业知识产权质量障碍因素分析试论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四、农业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集成创新是当前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需求关于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新形势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科技推广

试论以农业技术创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企业进化本质看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透析与对策选择——以山东六和集团为例

农业科研知识 篇6

一、命题趋势分析

1.考纲要求。

(1)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情分析。

纵观历年高考地理试题,试题主要以图表、文字材料为载体,以某区域的农业生产布局为切入点,围绕农业区位因素这一核心知识点,考查考生的图表判读和综合分析能力。

3.考查重点。

(1)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和新型农业的考查。

(2)从考查形式上看,侧重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能力考查上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4.命题趋势。

(1)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仍是考查的重点。高考侧重对能力的考查,重点在于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分布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等。

(2)分析某一区位因素对某种农业活动区位选择的影响。结合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分析具体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3)通过区域图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其变化的原因,尤其是与农业相关的粮食问题。例如,以“世界粮食危机”为切入点,考查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粮食运输的路径等。

二、核心考点归纳

(一)核心考点一: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与评价

1.备考策略。

(1)掌握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理解并能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等。

(2)掌握判断某地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的基本方法。判断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区域环境特征找出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如河西走廊灌溉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

(3)掌握评价各地农业发展区位因素的方法。评价各地农业发展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区域图,从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入手,分析当地农业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区位因素。

(4)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对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综合考虑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确保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②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③综合考虑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

(5)掌握局部地区农业的区位选择原则。在小范围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①农业类型的单位面积产值。一般来说,下列几种农业类型单位面积产值的大小关系是:花卉业>乳牛业>塘鱼业。

②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③需水量。例如,需水量大的花卉业应选在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④交通运输。例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因此花卉业、乳牛业应选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知识点梳理。

(1)分析与评价的因素。

(2)我国各地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3.真题简析与启示。

例.(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综)下页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生物资源D.太阳能资源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知识和农业区位因素。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非洲东部,为热带草原气候,气候较为干旱,光照、热量较为丰富。非洲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最为紧缺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答案】B

例.(2014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下面左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右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

【解析】读图可知,适宜茶树生长的条件是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1000—2000mm,由此可得出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

【答案】BC

20.“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茶树生长要求地表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水,但又要求空气有一定的湿度。山地丘陵有利于排水,山地迎风坡受地形影响,容易形成云雾,有利于茶树生长。

【答案】AD

(二)核心考点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发展条件的分析

1.备考策略。

(1)构建知识网络,运用对比的方法对农业进行区位分析,掌握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我们可以从分布特点、区位因素、存在问题、解决措施等方面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记忆。例如,比较美国中央大平原和我国东北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比较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和我国内蒙古草原的畜牧业等。

(2)采用案例分析法,借鉴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经验,分析和评价某一农业地区的农业发展前景,提出合理的发展措施。

(3)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农业发展理念。关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识点梳理。

(1)基本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条件和生产特点。

(2)商品性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分析。

(3)两种畜牧业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

3.真题简析与启示。

例.(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

【解析】材料一中有“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等信息,这说明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是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答案】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材料三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2)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解析】根据图中英国地理位置和伯明翰气候资料可分析得出,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多雨,气温偏低,光照不足。

【答案】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3)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问题。

【解析】从技术、市场、原料等方面分析优势。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地和原料地相距较远,运输成本高。

【答案】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

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三)核心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备考策略。

(1)结合农业生产案例分析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农业生产活动引起自然植被、地表环境以及地表辐射特性和自然界物质循环等发生变化。

(2)掌握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给地理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①对生物的影响: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场,导致荒漠化;施用农药会使农产品受到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

②对土壤的影响:大水漫灌会导致土壤盐渍化;长期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变酸、变硬,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③对气候的影响: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与引水灌溉都会改变下垫面性质,改变大气的热源和水源条件。

④对水文特征的影响:修建水库和引水灌溉会改变河流径流量;开垦梯田、砍伐森林、植树造林等会影响河流含沙量。

2.真题简析与启示。

例.(2014年高考上海卷地理)中南半岛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回答问题。

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解析】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可知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图示山脉,可知该地地形特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水稻习性,可以得出该地气候暖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多沿河分布,特别是河口三角洲。

【答案】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10度到20度之间,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气温较高,有明显旱、雨季之分。

该区的高山均由北向南延伸,大河由北向南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沿河分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由于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的气候,平坦的平原三角洲地形,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水稻种植,使得中南半岛成为世界著名的稻米产区,且水稻主产区主要分布于各大河流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由于沿河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生产,人口多聚居于此,城市也多沿河分布,且主要分布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三、能力提升训练

1.泰国大米连续6年稳居世界销量第一,泰国由此被称为“世界米仓”。泰国水稻种植的优越区位条件是()

①平原面积广,土壤肥沃②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④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⑤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方便⑥农业劳动力充足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下面左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右图为该地农业产值构成图,完成2~3题。

2.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3.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利用秸秆发电能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剩余秸秆合理利用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造福百姓的重要举措。2007年安徽首座“秸秆电厂”建成。据此回答4~5题。

4.该电厂的主要燃料是()

A.大豆、高粱秸秆B.水稻、小麦秸秆

C.林木的枯枝落叶D.甜菜、棉花秸秆

5.利用秸秆发电能()

①改善能源结构②缓解当地电力紧张的情况③增加农业有机肥④减少大气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右图中箭头()

A.①表示秸秆、沼渣、沼液供给养殖业

B.②表示粮食、蔬菜、棉花等供给农户

C.③表示果品、肉、蛋等供给食品加工

D.④表示饲料、花卉、油料等供给市场

伽师瓜被称为“中国瓜王”、“西域珍品”,其以果肉丰厚、质细味美而名扬天下。2006年6月,伽师瓜地理标志产品标识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复使用。目前,拥有地理标志的新疆农产品,除伽师瓜之外还有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库尔勒香梨等。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四地发展瓜果种植业的共同区位优势是()

A.充足的光照B.丰沛的降水

C.肥沃的土壤D.广阔的平原

8.目前,全国各地人民都可品尝到新疆瓜果,新疆瓜果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这主要取决于()

A.优厚的倾斜政策B.发达的通讯网络

C.便捷的交通运输D.丰厚的居民收入

荔枝开花授粉的适宜温度为20~24℃,气温过低会造成少果或无果。3月底,某果场荔枝树开花率达到95%以上,但4月初,持续一周的大风降温天气使该果场三分之一的植株花朵败落。完成9~10题。

9.上述材料说明农业生产()

A.具有地域性B.具有周期性

C.受气候影响大D.受降水影响大

10.3月底4月初正是长江流域水稻秧苗的播种期,得益于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农民提前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了损失。农民在降温前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将秧苗地灌满水②提前播种③在秧苗地搭建薄膜棚④在秧苗地大量燃烧烟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了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12.比较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甲图中A、C农业带的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是什么?

【能力提升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1.B泰国位于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境内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

2.C该地小麦、蔬菜种植业产值比重为55%,畜牧业产值比重为45%,所以属于混合农业。

3.B混合农业往往属于商品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商品率高。

4.B安徽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小麦,大豆、甜菜的种植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5.C当地的常规能源以煤炭为主,利用秸秆发电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缓解电力紧张状况。

6.B本题考查混合农业的相关知识和考生的读图能力。箭头①表示麸皮等供给养殖业,箭头③表示粮食、蔬菜等供给食品加工,箭头④表示乳畜产品等供给市场。

7.A新疆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生长。

8.C新疆瓜果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的原因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产品得以及时运送到全国各地。

9.C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以及考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

10.B将秧苗地灌满水、在秧苗地搭建薄膜棚可以保温。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的特点,提前播种显然是不科学的;在秧苗地大量燃烧烟幕,虽然可以起到防御低温冻害的作用,但是易造成环境污染,是不可取的。

11.【解析】(1)河西走廊深居内陆,灌溉水源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祁连山冰雪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2)若农业用水过度,且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再加上太阳辐射、蒸发、风力的作用,土地将严重缺水,从而导致荒漠化。

【答案】(1)主导自然条件是水资源。由于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沙漠广布;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了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此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廊”。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耕地就会得不到足够的灌溉,在太阳辐射、蒸发、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12.【解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事物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判断,甲图表示美国中央大平原中部和北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乙图表示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混合农业。农业生产的特点可从经营规模、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

(2)图示A、C农业带的农作物类型都为小麦,但A农业带纬度较高,其农作物类型为春小麦;而C农业带纬度略低,其农作物类型为冬小麦。

(3)甲图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为机械化生产,故生产成本较高,能耗大,且温带大陆性气候较为干旱,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乙图所示地区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当地水资源不足。

【答案】(1)甲图所示区域为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商品率高。

乙图所示区域为混合农业。特点: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有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农业类型,便于合理、高效地安排农事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2)A农业带的农作物类型为春小麦;C农业带的农作物类型为冬小麦。

(3)甲图所示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大、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科研知识 篇7

1 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

我国实施“农业科技园区行动计划”, 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科技园区是引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模式[2]。

1.1 园区已经成为农业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

第一, 农业科技园区已经逐步成为产学研合作的载体, 园区正不断引进科研团队, 承担科研项目, 攻破科研难题。第二, 农业科技园区不断通过引进新品种权、专利技术来解决园区产业的关键技术和瓶颈问题。第三, 农业科技园区正在通过科学技术手段、知识产权战略来构筑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业产业体系和平台。

1.2 园区成为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载体

园区通过不断建设, 软硬件实力增强, 园区集聚能力、辐射作用突显, 加快园区周边各种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园区吸引一大批就业者、培训一大批农业工作者, 在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生产能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园区成为我国培育新型农民, 成为满足农村、农民对农业科技需求的载体。

1.3 园区成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宣传的重要阵地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比较集中的地域, 我国许多农业知识产权在此进行转化, 农业知识产权能够增加产业效益, 促进农业增收, 能够带来看得见的经济利益。以前, 农民对农业知识产权普遍缺乏了解, 对申请专利、植物新品种保护、商标以及著作权等都知之甚少, 商业秘密、商标等基本无所知。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对知识产权的推广运用, 农民对知识产权得到更多了解。

2 农业科技园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现实选择

农业科技园区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技术优势,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具有较好的基础。农业知识产权首先是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单位依法享有的一种是专有权利, 其范围是在农业科技领域创造的技术成果和产品, 包括植物新品种权、农业技术专利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权、农产品加工商标权、农业商业秘密权、农业著作权、农业科技成果权和其它来自智力活动的权利等[3]。

2.1 知识产权战略是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园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是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园区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最关键环节是依托园区的核心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率, 才能保护和改善园区农业生态环境, 和谐、持续地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以科技、生态农业的理念经营好农业科技园区, 保证推进园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故此, 知识产权工作必将成为园区发展的关键工作, 知识产权战略必将成为园区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终将与园区持续性发展融为一体。

2.2 知识产权战略有利于提升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 农业科技园区正引导企业发展,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基础相对较弱, 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农产品科技含量、品质不高。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农产品关税的调整, 外国品优价廉的农产品对我国市场冲击很大, 市场风险加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使园区企业切实在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下大力气, 通过知识产权战略达到提高园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 知识产权战略是农业科技园区对外宣传的名片

国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 谋划好知识产权强省、强市、强县建设。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各地营造招商引资的重要软环境, 更是园区招商引资的有利法宝。制定和实施农业科技园区知识产权战略, 有利于吸引各级政府经费投入、政策性支持力度, 更好吸引资金和孵化技术、提高园区知名度。园区自主研发、引进推广科技成果量作为政府考评园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指标。

3 对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考

3.1 整合多方资源, 汇聚各类人才

人才是强园之本, 营造良好氛围吸引各方科技人才、智力。只有集聚人才, 才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进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首先, 树立“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 吸引各类人才参与园区建设和发展, 培养出一批知识全面、素质较高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 使园区逐步形成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基地, 农业企业的创新平台。大力支持和鼓励园区科技人员知识产权创造, 激发创新热情。其次, 与政府对接, 争取多方支持。充分整合好科技特派员和知识产权特派员行动, 为园区发展诊断, 全面提升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专利申请量与质量的提升, 有效规避知识产权风险, 促进园区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提高。

3.2 强化以园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当前,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有较大提升, 但总体上看, 我国高技术企业还很少, 多数企业技术创新不强。需要发挥园区企业在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中起到主体作用。大力支持和鼓励园区企业自主研发, 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实现农业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双轮合力驱动。第一, 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园区财税、金融等政策倾斜, 让企业产生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源动力, 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二, 加强产学研紧密合作, 推动科研单位、大学等与园区企业共建平台、协同创新。运用投资、项目带动等政策, 促进农业各领域的自主创新, 形成更多园区企业农业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第三, 鼓励知识产权等智力资本入股企业, 加大对参与技术创新科研人员的奖励等来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3.3 打造园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品牌运营战略

当前, 要强化知识产权的保护, 更要强调知识产权的经营, 将知识产权从法律资产进化为商业资产, 并发展为策略资产[4]。园区中经营知识产权涉及面广, 应当有所突出重点, 建议打造园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品牌战略。农产品地理标志, 是标示某种农产品产自特定地域, 且该产品的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产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 并以产地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5]。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也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对园区具有传统优势和独具地理环境的农产品积极采取地理标志保护措施。用知识产权战略带动园区产业技术升级, 创建一批上规模、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使园区逐步成为标准化、规模化以及区域化的自主知识产权农产品生产基地, 实施品牌战略, 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评价, 提高全社会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知度、接受度, 把园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引导健康消费、放心消费、时尚消费、品位生活的重要平台。

3.4 建立园区有效的知识产权评价体系

政府政策导向、园区制度实施等对知识产权战略影响较大。第一, 建立对园区整体知识产权的评价。建立科学、合理的园区知识产权评价体系, 将占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与质量作为园区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并据此建立奖励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建立和完善园区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 规范园区有关科研、生产和市场流通等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 完善知识产权利益分配机制。开展园区科研成果转化跟踪调研, 加速成果推广转化。中华农业科技奖始终关注获奖成果的后续转化情况, 把是否已经取得较大的推广转化效益作为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导向[6]。第二, 建立对企业、个人的奖励机制。对知识产权工作突出的企业、优秀发明人给予奖励;根据为园区经济和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多少对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引导企业将知识产权与企业技术人员技术职务或行政职务挂钩;对植物新品种、发明专利以及有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其他类型知识产权项目的发明人, 优先推荐申报政府各类拔尖科技人才等工作。同时, 鼓励科技人员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入股、参股, 实施新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 为园区经济发展作贡献。

参考文献

[1]任静, 刘丽军, 宋敏.跨国公司在我国农业领域的技术锁定策略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2, (1) :39-46.

[2]翟虎渠.加速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推进新阶段农业持续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4, (3) :4-7.

[3]宋敏, 刘丽军.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现状、问题与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 2012, (7) :31-35.

[4]袁真富.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模式—从保护到经营之知识产权观念的改造[J].知识产权, 2006, (4) :34-38.

[5]卢慧, 李庆, 魏建美, 等.江西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3, (12) :133-136.

企业科研档案知识产权保护 篇8

一、科研档案与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关系

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的简称,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根据1980 年9 月12 日国务院批准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科技档案 (全称科学技术档案) 是指在自然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活动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计算材料、照片、影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材料。因此科技档案除具有科技档案极强的专业性、成套性特点外, 并且作为档案的种类之一, 科研档案也同样具有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知识性等属性。

知识产权也称为“知识 (财产) 所有权”或“智慧 (财产) 所有权”,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权利, 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版权 (在我国称为著作权) 两部分。在我国, 知识产权制度是由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若干法律构成。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 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限性等特点。本文中的所指的知识产权仅讨论工业产权部分。

科研档案作为记录科研活动信息的载体, 其内容就是知识产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研档案具有特殊性, 它不仅能够在归档后继续为企业技术生产活动提供直接的参考作用, 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而且能够为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提供重要的凭证作用。同样, 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应注重保护科研档案资源。

二、目前企业科研档案工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变经济制度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全国各地大、中、小型企业数量剧增, 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表现的尤为突出。伴随着这类型企业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产生的大量的科研资料最终形成了科研档案, 研究开发的成果成为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但是由于诸多原因, 我国的科研档案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渐显现出两个极端:一是企业过分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而限制了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二是企业科研档案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知识产权受损流失。

(一) 知识产权过度保护限制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不久前,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改委) 与美国高通公司之间的反垄断案在经过了14 个月的反垄断调查后最终裁定高通公司违反了中国的反垄断法, 并且发改委还对中国厂商使用高通公司生产的芯片设计的版税费用做出了调整。此案的终结使知识产权再度回归公众的视野, 人们在纷纷思考如何保护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同时也同样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即过度保护知识产权对科研档案产生的影响有哪些。党的十七大报告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许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加强了对本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使拥有的知识产权转变为企业利益, 国家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我国经济市场上的侵权行为。这一举措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大企业垄断现象的产生, 甚至也出现了一些利用所持专利压制中小企业发展的现象。科研档案作为记录科研活动的信息载体, 如收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过分保护, 则会影响其开发利用, 这不仅违背了科研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 也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虽然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特点, 但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工作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科研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使科研档案充分利用,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保护知识产权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保护科研成果、促进科技进步,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果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限制过多, 则会影响科研档案交流利用的广度与深度, 长此以往, 企业的竞争力也必然会下降。

(二) 忽视科研档案保护问题。山西省一国有中型机械制造公司 (以下简称国有企业) 是原机械工业部重点骨干企业、国家技术进步制造企业,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山西省首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该企业研发的弯曲矫正机械产品技术成为其核心技术之一, 后因经营不善导致该企业在2003 年被兼并重组。究其原因, 除了市场经济影响外, 企业管理者疏于对该企业知识产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国有企业研发成功弯曲矫正机械产品技术后, 当地相继出现了众多同类型民营企业, 这类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大多来自于该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员工将弯曲矫正技术以“外聘专家”为掩饰, 擅自泄密给民营企业, 而国有企业却因材料不足无法正当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由上述案例可见, 相比于大型企业过分专注于保护知识产权, 限制科研档案利用来说, 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则出现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对科研档案的认识不足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 企业领导者对科研档案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企业领导者仅把科研档案当做是记录工具, 忽视了科研档案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凭证作用;二是企业领导者忽视了科研档案信息的价值, 归档后仅仅将其保管存放在档案库房不再对科研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三是企业领导在管理上忽视科研档案的重要性而导致的人、财、物力方面投资的不足。

第二, 企业科研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缺失。一方面, 长久以来档案管理部门不受重视, 一直处于被动地位, 一般情况下都是科研部门上交什么材料档案部门就接收什么材料, 档案整理存在不完整和不规范现象。另一方面, 我国虽然制定了《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 但在企业内并没有认真贯彻和实施, 也没有制定相应的适合本企业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再者, 企业缺少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缺乏对科研部门档案立档与归档的业务指导, 导致科研档案收集不全问题。最后, 企业科研档案管理保密工作存在漏洞。由于科研档案保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企业内部分员工有机会获取企业的科研档案, 导致泄密事件的发生。

第三, 企业员工人为造成科研档案泄密流失。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 个别员工将属于本企业的科研成果私自卖给其他企业或者自己生产销售, 严重违背了职业道德, 不仅直接对本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损害, 而且扰乱了市场竞争的秩序, 更为严重的是损害了企业员工的知识权益, 挫伤进行科研研究的积极性, 最终导致科学技术的长效进步与发展。另外, 我国法律在知识产权的归属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的第六条明确界定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归属问题。对没有做出知识产权归属合同约定而利用本单位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专利权人为单位;第八条中规定了除另有协议外的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情况下专利权人的归属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某企业员工参与了发明创造, 也不代表他就可以随意转让专利权。

三、采取的措施

(一) 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避免因知识产权的过度保护而限制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保护知识产权是合理合法的, 但过度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而且影响社会科技进步。这就需要企业做到对所拥有的科研档案划分等级 (即档案密级) , 然后在合理范围内做到知识共享, 将科研档案与高校、同行、社会共享, 积极开发科研档案中所蕴含的价值, 推动科技创新与进步,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最终实现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二) 强化科研档案意识。首先, 企业领导者应该加强对科研档案的重视程度, 了解科研档案在企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加大对档案部门的投入。其次, 需要利用公司广播或橱窗、企业文化活动等载体在企业内加强对科研档案普及宣传, 增强员工的科研档案意识。只有强化科研档案意识, 才能使科研档案得到重视, 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责任心。

(三) 加强企业科研档案管理。首先, 应根据本企业实际构建规范的企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科技档案管理行为。我国国家档案局已颁发《企业档案管理规定》和《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相关条例, 并根据相关知识产权法律制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这样不仅能够使科研部门了解立档范围, 而且可以规范归档行为。其次, 要提高档案人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并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 才能对科研部门档案立档与归档进行业务指导, 避免科研档案收集不全与整理不规范的问题。最后, 需要加强科研部门与档案部门的合作, 积极主动地对科研档案进行开发, 促进企业的科研创新,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 制定合理的保密制度。企业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与《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并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合理的保密制度。制定保密制度可以对企业科研档案与知识产权的安全给予制度保证, 使企业的知识财产安全、经济财产安全免受人为损害, 还可以是企业科研人员的利益面受损害从而提高科研开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忠铿.论测绘科技档案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J].机电兵船档案, 2005.05

[2] .熊建文.科技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云南档案, 2012.10

[3] .王玉华.米皓坤.科技档案管理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11

基于本体的农业知识建模研究 篇9

关键词:农业本体,知识建模,知识管理,农业信息化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不断增加,如何合理描述、表达、组织和管理海量无序的知识资源,并有效进行知识共享和服务是知识管理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体(Ontology)作为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为知识和概念提供了一个科学的组织方法。由于本体的支持,知识服务如搜索、积累和组织等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同时知识的发现、重用和共享变成现实。作为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农业领域知识是一种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力和生产效率的生产要素。因此,研究农业领域的本体知识建模,构建面向本体的农业知识库,完善农业知识服务体系,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合理发展的必要措施。

为加强农民和农技人员对农作物病虫害认识,有效指导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农作物病虫害知识和信息的表示与共享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已有的农作物病虫害知识表示方法有:基于模糊推理的知识表示方法[1]、基于产生式规则表示知识[2]和基于案例推理的知识提取方法[3]等。这些传统方法构建的知识库不仅具有很强的领域特性,而且在知识获得、表达、共享和重用等方面都存在不足。随着本体论研究在农业信息管理领域的渗透,农业病虫害本体的研究不断深入,如水稻病虫草害本体[4]、蔬菜病虫害知识库[5]、柑橘病虫害本体[6]、玉米病虫害[7]等,但大多数相关研究都存在领域的局限性。本文借助本体理论的思想,运用本体方法组织知识,选择枸杞病害和虫害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结构良好的枸杞病虫害领域本体库,为枸杞病虫害知识服务提供支持。

1 本体与农业本体

本体论原是哲学领域中为研究存在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现在被用于信息科学中,其概念和内涵也随之改变和不断完善。在信息科学领域中本体论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语言和模型来进行领域知识表示和组织,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管理、共享和服务的科学方法论。本体是通过领域专家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而构建的领域概念、关系和公理体系的集合,以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和形式描述、表示和组织知识,促进知识重用、知识共享和知识服务[8]。农业本体是农业学科领域内概念、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以机器能理解的形式化语言表示和组织农业知识和模型。农业本体给农业领域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使得农业知识高效可靠地获取、共享和服务成为可能。随着本体论研究在农业领域的渗透,本体在农业知识库构建、知识共享服务及智能检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 本体构建

2.1 本体模型

本体在结构上包含5个基本建模原语: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概念通常也被称为类,指任何事物,表示领域中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的名词集合,是知识领域内的标准与规范,为知识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基础,概念以层次关系加以组织;关系描述概念相互之间的交互关系,如继承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公理采取特定逻辑形式的断言(包括规则在内),表示任何情况下都正确的描述;实例代表元素,也就是概念中的具体例子,是整个本体的基础对象。本体是知识概念化的显式规范说明,它将知识以一种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表示出来。本体可以表示为一个五元组O=(V,C,R,A,X),其中,V表示论域中的术语集,C表示概念集,R表示概念间的层次关系,具有自反性、无环性、有向性和传递性,A表示概念和关系的属性值集合,X表示公理集,是对概念和关系属性值的约束。

2.2 本体构建原则

本体是一种先进的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方法,本体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没有统一的本体构建方法和规则,Gruber提出本体构建的5个原则,即本体的定义具备清晰性、完整性、一致性、最大单向可扩展性和最小编码相关性[9]。对于领域本体的构建,还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标准化建设原则、本体复用原则、协作原则和评建结合的原则。其中,标准化可以提高本体的共享性、防止和避免信息应用相互脱节;本体复用采用多层次继承方法,减少和避免本体的重复定义;协作原则要求众多领域专家、知识工程师和IT人员协作参本体构建;评建结合原则要求在本体构建过程中检验本体是否完整,是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需要不断接受评估和提高。

2.3 本体构建方法和流程

随着本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多种本体构建方法,国内外比较有影响的本体构建方法有骨架法、IDEF5法、TOVE法、METHONTOLOGY法、XHEMI-CALS方法、SENSUS方法及七步法等[6,10]。本文借鉴本体构建相关方法,依据农业领域知识的特点,确定了农业领域本体构建的方法,其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思路如下:(1)构建本体之前,进行需求分析,确定领域本体框架,明确领域本体的应用目标和范畴;(2)通过专业相关书籍、文献资料、权威网站信息等途径获取领域知识,结合农业领域专家建议,对领域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到所需领域的概念和关系;(3)对领域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需求分析,将领域中的主要概念和关系列举出来,在农业领域专家指导下,确定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关系;(4)基于前面划分的概念层次结构,使用本体构建工具对类、属性和实例等本体元素进行编码及形式化定义,实施本体构建;(5)本体建立后,领域内概念的定义是否清楚,关系是否明确,需要运用推理工具自动判断和检验,并对有逻辑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6)本体创建是一个反复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便更好地适应实际使用。

3 枸杞病虫害本体构建实现

3.1 应用背景分析

枸杞病虫害本体是利用计算机语言规范枸杞病虫害的相关概念、概念间的关系,形成对枸杞病虫害知识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为进一步建立枸杞病虫害语义Web,开展枸杞病虫害知识服务奠定基础。在枸杞病虫害本体的支持下,对枸杞病虫害知识的获取、搜索和使用等相关服务的效率大为改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重用和共享。

3.2 知识及获取

在学习了很多相关枸杞病虫害书籍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枸杞病虫害领域专家建议,以宁夏地区常见的枸杞蚜虫、枸杞红瘿蚊、枸杞瘿螨等51种枸杞害虫和根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15种枸杞病害为研究对象,对枸杞病虫害领域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得出核心概念集合。

3.3 本体知识建模

由于枸杞病虫害领域复杂的领域间关系,在本体构建过程中以枸杞为核心,综合考虑与其相关的枸杞病害类型、枸杞虫害、虫害体征、症状、危害部位、发生发展规律、病原、防治方法等要素,通过描述其领域中的类(概念)、属性关系和实例(个体),构建完整的枸杞病虫害本体。

3.3.1 本体类结构及层次模型建立

构建本体类层次结构模型是构建领域本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将枸杞病虫害本体分为5个一级类,分别是枸杞病害(Disease)、枸杞虫害(Pets)、危害部位(Part)、危害症状(Symptom)和防治方法(Prevention)。然后依据枸杞病虫害的知识体系结构内容,对概念作进一步细分。在Protégé环境中,将下位概念逐一添加到一级子类中,形成如图2所示的本体类层次结构。

3.3.2 本体属性关系定义

定义本体属性是确定一个类内部以及类之间关系的过程,通过定义本体属性来建立概念间的关系是实现知识推理的基础。属性描述的是一个二元关系,Protégé中提供了3种类型的属性关系,即对象属性(Object properties)描述的是两个概念的实例间的关系,数据属性(Data properties)指某个类属于某一个数据类型,注释性属性(Annotation Properties)是对概念属性的注释。在Protégé中定义属性时除了包括属性名称、描述信息、数据类型的定义外,还要确定定义域、值域、顶级属性、子属性、逆属性等约束信息。

通过分析整理,枸杞病虫害领域本体中所定义的主要对象属性如表1所示。比如,对象属性cause,定义域为枸杞病害,值域为病因,表示枸杞叶片病害由某病因引起,而病因是枸杞疾病的根源,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ausedby,这就是逆属性关系。类似的方法可以定义数据属性和注释性属性。使用Addsubproperty即可构建子属性,形成树状层次结构。

3.3.3 本体实例添加

本体属性关系确定之后,就要进一步为类添加实例。类是实例的抽象归类和表示,实例是类的具体表现,一个类可以赋予多个实例,形成实例集。每个实例继承类中的特性,用属性值描述实例的特征。如“枸杞虫害”类中包含了很多害虫的实例,对于其中的“蝽类”就包含了7种虫害。在Protégé中选择individuals选项可以在相应的类中添加实例,同时为实例添加相关的属性及属性值。例如在类“蛾类”中添加枸杞蛀果蛾、枸杞卷梢蛾、枸杞鞘蛾、枸杞绢蛾和枸杞黑绢蛾5个具体实例,在每个具体的实例中可以添加它的属性内容。

3.3.4 枸杞病虫害本体知识库

根据上述构建步骤,将枸杞病虫害作为研究对象,以诊断和防治为研究目标,抽取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属性及实例,构建了一个体系完善的枸杞病虫害本体库。构建好的枸杞病虫害本体的类结构如图3所示,共计37个本体类,基本涵盖了实际生产中主要的枸杞病虫害种类。本体中有7个数据属性和12个一级对象属性用于描述枸杞病虫害的基本信息,还包括51个害虫实例,15个病害的实例和其它本体类的实例。

4 结语

本体以科学知识组织的方式实现了知识间逻辑关系的形式化定义。本文在农业本体模型形式化定义、构建原则、构建流程和方法分析的基础上,以枸杞病虫害领域的相关知识为例,运用本体开发工具建立了枸杞病虫害知识本体,构建了枸杞病虫害知识库,为促进枸杞病虫害防治知识应用和共享奠定了基础,为下一步利用知识库进行本体检索和推理等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其它领域本体构建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唐惠丽,周炼清,叶基瑶,等.基于模糊推理的农业病虫害专家系统[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5):506-509.

[2]王霓虹,窦智勇.城市绿化林带病虫害专家系统知识库设计与实现[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9,37(8):36-37,40.

[3]刘鹤,李东明,陈桂芬.基于CBR的蔬菜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380-15381.

[4]戴才萍,黄义德,钱平,等.水稻病虫草害本体的构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91-194.

[5]姜大庆,蔡银杰.基于本体的蔬菜病虫害知识库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368-370.

[6]卜伟琼,方逵,张晓玲,等.基于本体的柑橘病虫害知识模型构建[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0):363-366.

[7]张伶子,段青玲,李道亮.玉米病虫害诊治本体构建技术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34(1):41-45.

[8]熊大红,方逵,戴小鹏,等.农业本体构建方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1(11):48-52.

[9]STUDER R,BENJAMINS V R,FENSEL D.Knowledge engineering,principles and methods[J].Data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1998,25(2):161-197.

科研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篇10

1 科研立项应增强专利意识

1.1 科研立项时应抓好专利检索

科研立项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工作, 也是每一项科研工作的起点, 关系到其是否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关系到是否能以尽量少的投入获取尽量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科研立项前的专利检索不仅要进行专利技术信息的追溯检索, 还要进行定题检索, 确保研究项目具有创新性。追溯检索可以获取与科研课题相关的专利技术资料, 有助于形成决策, 从而避免重复研究, 防止侵权, 还利于借鉴他人的专利技术使选题具有更高的研究起点。定题检索可以在科研开题后随时监视国内外与其科研课题相关的新科技动态。

目前, 自1985年以来的所有中国专利文献均能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 (http://www.sipo.gov.cn) 中检索和打印, 供研究人员使用。互联网上其他主要的免费专利文献数据库网站还有“美国专利商标局网”、“世界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 (IPDL) ”等, 可以为科研人员免费提供详细的专利信息[1]。

通过对专利文献进行分析, 可以较全面了解有关专业领域中的新技术达到了什么水平及其的市场范围, 并推测出技术开发方向、水平及进展情况等, 以此制定出自己的开发目标、研究范围, 并在科研进程中跟踪检索国内外最新专利报道, 随时制定新的或修正原有的科研方向或技术路线。如果将各国取得的专利数量进行分类研究, 可以看出哪个国家在那一类专利的数量最多。据此, 可了解各国科研和开发的重点, 并可推测哪个国家在哪一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还能够预测有关产品或技术将来进入市场的情况, 以及潜在的市场。通过对专利文献的检索、统计分析和比较, 可预测技术发展方向, 寻找技术突破口, 占领技术制高点[2]。

1.2 把好科学研究中的保密关

一项发明在申请专利前必须保密, 这是专利的新颖性所决定的, 因而保密教育应当是科研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而且必须有章可循, 以便在发表文章、召开鉴定会、参加展出、接待参观、人员流动、签订合作协议等诸多环节中, 把好保密关, 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尤其是在新药研究等科研活动中, 由于应用的均为已知或已有的技术, 其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项目本身的提出, 如果研究内容过早公开或泄密, 其他单位或个人就能进行同样的研究, 很可能比原研究进度更快、出成果更早, 从而失去其新颖性, 还有可能造成产权纠纷。

1.3 选择适当时机及时申请专利

目前, 在科研管理中对科研成果专利保护意识不强。据《中国入世对卫生部门的影响》课题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医药专利版图大部分被国外占领, 外国在我国申请的医药专利, 特别是发明专利越来越多。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外国就对中草药进行大规模抢注行动, 到目前为止, 中国的中药专利被外国抢注已达1000余项。有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有重大科技成果约3万项, 而每年受理的国内发明专利仅为1万多件, 所以估计在过去的15年里, 我国有13万项发明无偿“奉献”给了世界各国。我国的科研成果经评估其中70%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不乏创新点高、效益突出的项目, 但申请发明专利的并不多。有些单位虽有重大发明, 但不是先申请发明专利, 而是忙于写论文、开鉴定会, 丧失了申请发明专利必要的“新颖性”条件, 导致科技创新主力军并不是专利申请的主力军。再者, 科技项目评估和成果鉴定缺乏科学性评估体系。近些年来, 我国科技诸多领域捷报频传,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领先”、“填补空白”成果常见于报端, 但水分颇多, 与我国科技项目鉴定缺乏科学性评估体系和机制有关。我国每年通过鉴定的项科技成果中, 只有15%~20%左右的科技成果能够被转化, 而最终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 大部分成果停留于实验研究成果阶段, 未进入中试、规模化生产和管理营销后3个阶段。这与现行科技评审制度形式化, 评审会浮夸风劲吹, 只重成果不重专利, 只重论文不重转化和效益的严重失实的评估体系有关[3]。

当今世界上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和地区中, 除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采用发明在先的原则外, 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申请在先的原则, 即同样的发明, 专利权只授予首先申请专利者[4]。因此, 在我国能否得到专利保护, 专利申请日至关重要。所以科研人员和科管人员应当在研究进展到即将成熟阶段时, 抓住时机及时申请专利, 避免他人抢先申请。但是, 申请时间也并非越早越好, 如果申请时间过早, 缺少申请所必需的材料, 则会因为公开不充分导致专利不能授权, 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如新药申请专利的最佳时机是在获得新药证书或临床批文的同时获得专利授权, 这就要在申请专利时, 对授权前景、授权大概时间以及新药项目报批程序、获得临床批文或新药证书所需的时间有一个尽量准确的估计, 以便达到预期效果。

2 科研成果管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2.1 分析哪些成果可以利用专利保护

成果的保护首先应从法律上分析其是否属于专利法的保护范围。比如, 在医药卫生领域的专利范围有:医疗器械的发明, 化学物质、药品及方法的发明, 生物材料及生物制品的发明, 饮食品的发明, 农药发明, 外观设计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则不受专利法保护, 但是对已残废的人体或动物体的处理方法、脱离活体的组织或流体的检测方法、诊断或治疗某种疾病的医药器械及器械的生产工艺方法及对器皿、环境的消毒、灭菌方法等, 可以授予专利[5]。将不受专利法保护的排除后, 再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上分析其是否具备授予专利的条件,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减少资源浪费。

2.2 对不同的成果采用不同保护方式

目前保护成果的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公开技术, 靠法律保护, 即申请专利;二是采取保密措施, 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对于技术难度大、不易被人解密或仿制的发明创造, 应以第二种方式加以保护更为有利, 这样可以使保护期不受限制, 获得长期的效益。如中药秘方的配方、应用于医药领域的计算机软件源代码等。对于那些容易被他人仿制和泄密的成果, 则宜采用第一种方法, 申请专利加以保护, 如某种新药的研制、医疗器械的制作工艺等。有的成果中部分内容不易保密, 如有可能, 则可将不易保密的部分申请专利, 保留其技术秘密部分, 可在成果转让时一并处理。

2.3 从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综合判定采用专利保护[6]

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的成果一般来说军事效益是其最重要的目的, 并且兼有保密的性质, 因此, 军事应用成果一般不进行专利保护, 而是采取推广、扩试和部队装备等方式进行内部应用, 达到保密和保护的目的。可以申请专利的项目则应尽量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 在申请专利前需权衡利弊, 通过市场调查预测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 经分析认为可以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则申请专利。反之, 如果效益的产出小于申请专利所需的投入, 则不宜申请。但是, 有的成果在短期内可能没有经济效益或效益不大, 但从长远看可在医药领域内占据一席之地, 并在此基础上可以研究出更新的成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的成果, 也应当适时申请专利。

3 科技开发注重专利信息

3.1 利用专利信息明确开发方向[7]

目前主要通过专利文献获取, 包括专利申请说明书、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和专利索引等。据统计, 90%~95%的技术成果都记载在专利文献中, 其报道内容约70%是其他文献不予刊登的。其内容新颖详尽, 反映的发明成果迅速及时。

因而可以通过专利文献的检索, 全面了解国内外某一领域的研究动态、市场需求, 从而明确科研开发方向, 避免重复研究和侵权, 又可在有关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基础上改造更新, 做进一步研究。

3.2 利用“特殊专利”信息进行合理仿制[2]

被授予专利的成果均有保护期, 对于保护期已终止的国外先进成果, 可以仿制其产品, 利用其方法, 在国内推广应用。对于国外未在我国申请专利的项目, 可以根据专利保护地域性的特点, 利用跨国专利申请的时间差, 判断其是否在我国申请了专利, 确未申请的可以进行仿制开发, 已经申请的则可分析专利文件内容, 跳出其权利保护范围, 进行仿制开发, 从而缩短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3.3 利用专利信息避免侵权纠纷

在科技开发中容易出现专利侵权纠纷, 判断是否侵权时专利信息的利用将成为重要手段。在被诉侵权时, 首先应根据侵权的原则确定是否侵权, 如果确认没有侵权, 可以直接对簿公堂。如存在侵权可能, 就需要用先申请的对方专利文献, 向专利局复审

委员会请求对方专利无效, 先使法院的诉讼中止, 由复审委员会确定对方专利的有效性存在与否, 当对方专利被判无效后, 侵权诉讼自然结案, 从而解决纠纷, 保护科研人员的正当权益。

参考文献

[1]孟小衍.网络环境下专利文献资源的利用[J].现代图书馆情报技术, 2003, 10 (5) :71-72.

[2]王桂清, 戴波.专利文献的情报价值与开发利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 2003, 12 (1) :29-30.

[3]沈昭在, 张勘.技术性科研立题与成果评价应重视专利文献检索[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 2003, 16 (3) :189-191.

[4]陈美章.知识产权教程[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1993:17-25.

[5]丁振英.知识产权概论[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95-139.

[6]刘文清.谈军队医院科研管理中的专利保护[J].解放军医院管理, 2011, 18 (8) :781-782.

农业科研知识 篇11

[关键词]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共享

一、研究背景

目前,鲜有关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研究,因此有必要深入揭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影响因素,以寻求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促进科研人员知识共享的方式与策略,为科研人员在虚拟学术社区中进行知识共享提供可行性建议。

二、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自我效能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度呈正相关

自我效能是一种自我评价的形式,它影响个体决定承担什么样的行为和努力程度,以及影响个体遇到阻碍时拥有的持久力,进而决定行为。

研究假设2:主观规范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度呈正相关

主观规范即指对个体对自身角色的感知而产生一定的责任感,感知越强,越可影响其行为。

假设3:技术易用性与虚拟平台的知识共享行为呈正相关

现代信息技术是否能被虚拟学术社区的使用者(科研人员)所接受,是影响其在博客中进行知识分享的重要客观因素之一。研究认为:信息技术的特性在科研人员参与虚拟学术社区共享知识的意愿与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研究假设4:管理的规范程度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度呈正相关

虚拟社区管理规范是用文字形式规定管理活动的内容、程序和方法,是社区成员在社区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定和标准,是虚拟社区的内部“法律”。

研究假设5:知识收益性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度呈正相关

在虚拟学术社区中,科研人员研究的知识在本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其选择共享后,自我成就感高,共享意愿高,则共享行为多。

研究假设6:知识的隐性程度与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度呈负相关

Nonaka[2](1994)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难以公式化,明晰化的,所以不易传授。隐性程度取决于分享者在逻辑整合、语言组织、身体姿态展示等方面的能力。

四、研究设计

4.1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运用spss17.0对218份有效样本数据的各个变量进行了信度检验。本文中的7个变量的Cronbach α系数分布于0.787~0.941之间,表明本文变量的测量信度较高。

为了保证本量表的内容效度,本文均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测量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了预测,共有50名来自江苏高校的科研工作人员参与了预测,并对题项进行了修正。

4.2实证结果与假设检验

本文主要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假设检验。控制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和学科领域。考虑到交互作用的影响,采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和自变量的层级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模型检验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2可看出:从Model2到Model1的R squared change显著(△R2 = 0.239, △F = 11.080,p < 0.01),说明回归效应存在。

如图2所示:①β1=0.213,p<0.01,假设1成立。②β2=0.243,p<0.01,假设2成立。③β3=0.235,p<0.01,假設3成立。④β4=0.189,p<0.05,假设4成立。⑤β5=0.183,p<0.05,假设5成立。⑥β6=0.266,p<0.01。假设6不成立。即知识共享的隐性程度被如假设预期呈现对知识共享产生负向的影响。

图1 回归模型检验结果

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

图2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回归分析

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1;β为标准化回归系数;

五、总结

本文利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虚拟学术社区的知识共享模式,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定量研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探讨出虚拟学术社区科研人员知识共享的影响因子及各个因子对知识共享的影响程度,但是由于知识共享过程的复杂性和自身学术水平的限制,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深化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Davenpor t T H,Pr usak L .Wor king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 hey Know[M] .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作者简介

农业科研知识 篇12

(1)科研团队的本质特征20世纪80年代,一些大型企业将团队形式引入到生产机制中,产生了明显的效应,由于团队形式能够促使工作队伍多元化,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多变环境中反应灵活,使管理者有时间进行更多的战略性思考,加快决策速度,此后团队形式便在许多企业迅速普及。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它有特定的思想内涵,不等同于一般性的群体。其工作代表了一系列鼓励倾听、积极回应他人观点、对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兴趣和成就的价值观念。而科研团队是当代科技活动中具有特定含义的组织形式,形成于当代科技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的大趋势。从各类科研团队的实际运作状况以及规律性分析,科研团队具有明显的特征:有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目标;是一个其成员优势互补的科研群体;是一个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的研究群体;领导者具有战略眼光和很强的协调能力,能够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是一个持续产生新成果,尤其重大科技成果的高效研究群体[1]。

(2)科研团队创新的思想基础从我国科技界的实际情况来看,科研团队创新离不开深厚的思想认识基础。当代科技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往往横跨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多个层次,必须组建跨学科的科研团队,使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在思想方法上相互启发,在科研活动中相互配合,以产生个体独立从事科研活动所达不到的效果。学术民主是科研团队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和思想交流的氛围需要,如果没有自由平等的学术思想交流环境,就会降低科研团队的理性程度,难以发现自身的问题和弊端,科研成员会感到受压抑甚至流失,团队结构失衡,影响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可见,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绩效取决于团队成员智力整合与知识共享程度。充分的智力整合应该使团队成员配合默契,相互激励,使创造性得到超常发挥;充分的知识共享应该使团队成员能及时交流各自的知识,使个人知识与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因此,逐渐形成有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和知识运作机制,实施知识管理,是培育科研团队创新力的战略思考和重要举措。

2 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及其运作价值

(1)知识创造的动态过程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用规范化和系统化语言进行表达与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包括直觉、思维过程、诀窍、信仰等,隐性知识高度个性化、难以规范和明确的表达,因此也不易于共享和传播[2]。日本学者野中和竹内创造了非常著名的知识转化螺旋模型,即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内部化,知识得到不断创造。社会化是指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共享经历、潜移默化建立隐性知识;外部化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使人容易理解,让团队其他成员共享;合作化是将零散的显性知识组合成概念化和系统化的显性知识,改变知识的存在状态,是团队知识获取、共享的过程;内部化是个人吸收显性知识并使其内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使团队已创造的知识被成员所共享,拓宽、延伸和重构成员的隐性知识,将知识变成创新的基石。将知识进行分类处理以及探究知识动态转化形式,目的是更好地理解知识的特性和运作规律,挖掘出蕴含在团队中的知识资源,以及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使知识增值,提升团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2)知识运作价值研究知识的特征和运作价值,对于理解知识的运作机制和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知识具有可存储性及其载体多样性、知识利用的无损耗性、载体的可转化性、可传递性、知识的智力性、累积性、边际报酬递增等特征,使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能源)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知识资源成为创新的首要战略因素。科研团队要通过知识资源建立竞争优势,不仅要善于获得知识资源,更应善于利用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资源为团队创造价值能力。知识运作价值表现为:知识是劳动创造的,而且是智力劳动创造的,其价值在劳动过程中转移到新产品和科技成果中去;知识经济最重要的劳动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只有有效运作和充分使用知识,才能促进个人发展、团队成长,才能使科研团队建设具有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真正发挥其创新功能,以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3 科研团队知识运作模式

知识运作的本质是促进知识在不同载体之间和不同特征分类之间的相互转化,创新贯穿并产生在知识转化螺旋动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相应地具有社会化创新、外部化创新、组合化创新和内部化创新4种创新模式,其间知识运作呈现3种基本模式[3]。

(1)沉淀整理模式这种模式是针对显性的知识提供沉淀、归纳、整理和共享的知识运作模式。任何科研团队都是为了完成同一目标而开展工作,工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技术、手段、知识等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将这些多年积累的显性知识过滤、筛选、归纳、整理、成型,导入项目加以共享使用,是提高科研团队项目效率的重要基础。沉淀整理模式如图1所示。

(2)人际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是针对隐性的知识提供交流、沟通、专家地图、协作与实践社区的知识运作模式。团队项目运作过程中,总是要有项目核心技术和知识拥有者,这些专家或者带头人是引领人,他们掌握的技术和知识有些是隐性化的,需要通过团队内部沟通、交流和传播,促进项目的实施。这种模式在整个团队管理中至关重要,碰撞思想,激发情感,提升团队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人际交流模式如图2所示。

(3)分析创新模式这是在分析知识的基础上而创造新知识的模式。团队工作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完成目标,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于创新,分析创新模式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知识运用与创新运作模式,如图3所示。

4 知识运作的基本保障

知识运作是知识运用和知识产生的双重过程,是系统利用专家和信息不断提高团队响应能力、技术素质、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的过程,人、场所和事件是这个过程中最基本的3个要素,三者要相互协调、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科研团队知识运作保持优良态势。

(1)人员的保障科研团队成员是知识利用者和运作者,是知识管理的主体,现代团队建设与管理是基于成员能力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人员保障就是发现合适的人,在相互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成员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创新能力。

(2)场所保障任何科研团队都要依赖其工作的场所和情境,逐渐建立资源库、专家库和知识管理系统平台,形成良好的虚拟网络空间和互动空间,个人之间共享成功的感觉、感受、经验及思维模式,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生成。

(3)事件保障科研团队的存在是基于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愿景、愿望和事件,团队创新起源于通过知识管理活动而不断增强的活力和能力,如知识交流活动、头脑风暴、学习讨论等,日益创建、获取、整理和共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信息内容,打牢创新基石,激发创新思维。

组建科研团队并保持团队的创新能力,就要将发现的合适的人才聚集在一个共享的空间,有效发现、整合、配置信息资源,通过协作,生产新知识,提高新技能,实现共同的愿景。然而,知识既是资源又不断更新变化,相应的知识运作具有显著的动态性,运作流程也要不断再造和创新。

摘要:科研团队创新是组织创新的支柱和后盾,知识运作是科研团队创新的基础和引擎。分析了科研团队的本质特征,并根据知识类别及其特性,构建3种知识运作模式,提出知识运作保障措施,为科研团队创新提供了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知识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前,夏敏,金福.知识与智力资源管理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

[2]秦铁辉,程妮.知识转化模型SECI中的情报交流[J].图书情报工作,2006(7):28-30.

上一篇:总部经济企业下一篇:妇女劳动保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