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精选12篇)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1
农业科研院所长期在计划经济框架下运行,历史遗留下许多沉重的包袱;当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摆上日程之时,积重难返的深层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严重制约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经历了20多年跌宕起伏的体制改革,蓦然回首,农业科研院所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呢?
一、回眸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历程
1985年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指出要改革农业科学技术体制,使之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从此揭开了中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序幕。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1992年。
1985年9月农牧渔业部发布《关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通过改革事业费拨款作为突破口,对农业科研单位实行事业费包干。要求农业科研院所调整研究方向、任务及专业结构,促使科研与市场结合,在市场中寻找课题,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扩大科研单位的自主权,用科研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补充事业费和科研经费。这个时期可以认为是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启动阶段。
第二阶段1992~1999年。
贯彻中共中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科研体制改革方针,加大科研体制改革力度,以优化结构、分流人员、转换机制为重点,建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农业科研体系和开放、流动、竞争、有序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农业科研院所的定位和定向,突出重点,增强课题结构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科研、开发同步进行。
“稳住一头”,即重点保证国家级科研单位和科研项目,保证科研人员全身心地投入科学研究;“放开一片”,即让大部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面向经济、面向市场,通过人员分流和创收以增强科研工作实力。
第三阶段1999~2005年。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要求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构建精干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200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等12部委《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农业科研单位改革的基本思路,对实施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003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布:“十五”期间,全院37个研究所进行分类改革,其中,18个研究所整合为16个研究所,组建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12个研究所转制为科研型企业;4个研究所(室)进入大学;3个研究所转制为事业单位;组建20个左右股份制公司,其中有2~3个公司具备上市条件。
根据2004年7月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编办下发的《部门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体制改革工作评估验收指导意见》,2005年11月2日,农业部直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检查评估工作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做出措辞审慎的检查评估意见:“中国农业科学院积极落实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领导重视,措施有力,科技体制改革,尤其是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阶段性验收评估的总体要求。”最后建议“继续深化内部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之后,各省市有关部门分别对所属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进行了评估验收。
二、各级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做法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方向明确,措施具体,虽然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分属于各级政府或农业部门,对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看法上基本一致,但在改革的具体目标和操作方式上则有四种思路和做法。
第一种是建立“大”农业科研体系。
包括农林牧副渔以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均由中央农业部门(或科学院)统一领导并管辖起来。
表述方式为:“以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为主体组成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以9大农业综合区划内优势单位组建的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支撑,以区内50个左右国家级、300个左右省级农业科研试验站为基础,构建形成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中央政府统筹为主的研究开发一体的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第二种是农业科研机构垂直分工体系。
中央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省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事技术推广研究。
表述方式为:省级农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应用技术研究,适当地承担国家部分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攻关研究,着重解决全省农业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全局性、关键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其研究应以科技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为主要目标,研究成果通过市(地)农业机构的延伸发展和县(市)农业试验站的中试推广,以达到“研制一项科研成果、开发一个科技产品、带起一个产业发展”的目的。市(地)级农业科技体系坚持服务地方、优势集中、层次清晰、分工明确、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经济区划以及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着重解决本地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中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重大技术问题。国家和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要在市(地)级科技机构中,择优支持重点机构和单位,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区域性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
第三种是按科研性质分类体系。
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精神,农业科学应用理论研究由国家经费支持,应用技术研究进入企业或自办企业,开发推广研究依靠市场运作。
表述方式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分为:应用基础、高新技术与重大科技攻关为主的科研机构,技术开发性科研机构和技术咨询服务性科研机构,政府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进行改革。①从事应用基础性、高新技术研究的科研机构,政府要根据国家及省级目标、学科重点和发展方向,通过竞争性项目招标投标形式给予支持,并实施“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即公开研究项目、流动工作岗位、竞争招标、协作攻关,招聘优秀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开展农业应用基础研究,通过竞争上岗,集中力量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②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技术开发性科研机构,如从事种子、种苗、畜禽良种繁育、化肥、农药、食用菌、花卉、饲料、畜禽药物及疫苗、设施农业技术装备以及农产品加工等技术开发,要整体转为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对于从事农作物大田栽培模式、立体种植、间作套种、平衡施肥等难以形成物化技术的研究单位,采取向企业型科研机构靠拢的办法,合作开发经营,利润分成。这类科研机构可定位为半企业型科研机构,最终要与技术开发机构和科技推广组织形成一体化经营,成为完全型的科技企业。③对于技术咨询服务性科研机构,首先要启动科技咨询需求方市场,建立健全政事、政企、政研分开管理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其次,技术咨询服务性科研机构也要加强市场意识,努力开拓技术咨询市场,立足行业,形成面向企业、面向政府部门、面向社会,为科技、经济、社会服务的社会化咨询服务中心或企业。
第四种是产、学、研结合与分工体系。
中央设立农业科研管理中心,负责经费管理和课题协调。应用理论研究进入大学,应用技术研究建立企业型工程研究中心,根据生态地理特点,建立若干地区分中心或试验站。
表述方式为:一是成立全国农业科研管理委员会,形成统一管理全国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主要职责是制定农业研究与开发政策、农业研究的优先发展领域和审批全国农业科研计划。二是农业应用理论研究项目主要由农业行业部门投资,围绕农业生产急需,设置研究项目,实施与生产的对接。三是政府要加大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
农业教育、科学研究、产业开发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三大支柱。农业科研机构设置的调整,要运用系统工程,对三大支柱力量进行宏观协调管理,建立一个对农业起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作用的互相紧密配合的统一体系。产、学、研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科研和高等教育的功能发展和演进的辩证统一体。从农业科研角度看,科研是‘源”,教学与产业是两个“流”;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是高等院校的基础与根本,为科研和产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从产业的角度看,企业是科研与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坚持产、学、研结合,有利于科研、教育和经济结合,有利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培养人才。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研究院所进入大学或与大学联合,实行农业院校与研究院所共建、以院校为主的管理体制,促进科研与教育的结合,实现资源重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三、科研院所徘徊于市场经济边缘
1985年至2005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几乎花去了一代人的精力。20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农业科研院所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呢?
笔者征询几家农业科研院所领导和科研管理负责人,都说科研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了,但无人评说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笔者请他们谈谈改革后科研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几乎同时语塞,很难比较系统地说出体制改革有哪些“突破性”的亮点。
怎样审视和评价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实际效果呢?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纵论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一文阐述:从科研机构的现状来看,受体制、机制和观念的制约,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科研实力和成果水平远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研机构体制改革的标志:一是真正实现科研资源的合理利用,科研机构按自然生态区划布局。二是建立不同类型研究所体制和机制,科研型企业必须是研究主体和产业实体并行发展。三是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农业科研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了吗?
回答是没有。我国目前拥有世界上规模庞大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中央、省、地农业科研单位按行政区划分属同级农业部门,设置集中,条块分割,交叉重复,难以组织跨部门、跨地区的科研协作,缺乏科研创新所必需的学科交叉与人才流动。例如,北京地区小麦面积仅100万亩,玉米面积仅200万亩,20年前北京市就集中了14家小麦育种单位、17家玉米育种单位,同一单位又分设若干课题组,任务基本相同,而大部分省区亦设有同类的机构,体制改革经历20年可以说是有增无减。北京有一家学科齐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还有一家门类相似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可以精简合并吗?);有一所院系众多的中国农业大学,还有一所逐步升级的北京农学院以及刚刚建立的农业技术职业学院(有存在的必要吗?)。类似这样的建制在各省(市)普遍存在,而且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都集中在大城市。为什么不能按专业分设在自然生态优势区呢?一位省科技厅负责人坦诚相告:“每年下达科研项目和经费,都要认真考虑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摆不平会招惹意见。如果农业科学院进入大学,我完全同意。这样就可以避免资金分散,重复研究了。”但他又摇头补充说,困难重重啊。——转制科研型企业健康发展了吗?回答是基本没有。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形势下,农业科研院所办企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总体状况远非想象的那样风光,迄今还没有树立一家成功的典型和可资借鉴的经验。科研型企业多数是将原有的科研单位一分为二,有些单位称为“一院(所)两体”,院长、所长兼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国有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科研型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负重前行的体制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位居劣势。随着南方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新大新”民营企业兼并、北方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被北京奥瑞金种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控股,农业科研型企业是“进”还是“退”的问题浮现出来了。
——产、学、研结合的体制改革有进展吗?
回答是完全没有。鼓励农业科研院所进入高等院校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把各方科研优势与人力资源优势、学科综合优势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国家虽然选择试点并总结经验,但扩大示范应用举步维艰,遭遇到了五种“分力”:一是目标不趋同。科研院所是以技术产品为目标,高等院校是以论文为导向,而企业是以研发适销产品为需求。二是信息不对称。科研、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缺乏信息交流,自我保护。三是人员分治。三种类型人员分属独立的单位,专业行为方式相互不对口,缺乏整体发展思路。四是行为短期化。往往是为争取项目临时组合,分摊单干;五是成果难以共享。在当前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高校、科研、企业的研发成果难以共享。一位省农科院负责人表示:产、学、研侧重点不一样,三者应该结合,但不能完全结合,所以不能是“一并了事”,可结合的部分合并或联合,不能结合的部分还应保持独立。还有一个深层次的难题,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均为“部门”所有,科研单位进入院校,归属是教育部门还是农业部门?这就又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机构整合重组问题。
——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了吗?
回答还是完全没有。一位省农科院负责人说:建立这种新机制主要是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但农业科研院所存在的传统观念和机制弊端,束缚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未能充分释放潜力和能量。农业研发院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人才进入全球市场流动的大循环,人才的流失问题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农业科研院所机制陈旧,缺乏活力,激励机制不够,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依然严重。社会上非农部门争夺农业科研尖端力量,一些科研带头人相继离开,造成人才流失,农业科研队伍很不稳定。
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步履艰辛,进展缓慢,障碍很多,问题不少。相当一部分科研院所负责人强调农业科研的特殊性和弱质性,淡化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的认为体制改革操之“过急、过快、过狠”,指责举办科研型企业是“左”的取消主义;有的对计划经济体制表示浓厚的眷恋深情,抵制科研体制的任何改变,甚至联名上书国务院直抒胸臆。特别是涉及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和农业科研性质引起的争论较多。中国农业科学院一位资深院士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其实都是高层意图的延伸,依据政府部门和主管官员的指示,发一个文件、开一次会议、由某位领导人作一次启动性发言,所谓深化改革基本上是被“形势”裹挟着推往前走,让人眼前一亮的“突破性”改革不多。当初发动这场改革运动想得比较简单,对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估计不足,其结果是“进退两难”。在传统的“稳定”思维影响下,使改革的一些重要举措和很多时间被延误了。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基本上未触动存在的深层弊端。在2006年7月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上,很多农业科学院所负责人陈述遭遇到的困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王金宝说:“目前省级农业科学院普遍是‘一边挎篮,一边伸手’,四处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科研攻关很难开展。”有的负责人反映:“农业科技长期存在投入不足、科研资源条块分割、竞争过度、协作能力差、科研自主创新实力薄弱、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很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这实际上是农业科研院所“新”形势下存在的“老”问题,从这个视角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依然徘徊于“准市场经济”的边缘。农业科学研究涉及产前、产中、产后项目,类型多,分工细,权属关系复杂,涉及到中央14个部、委、局,部门分割,体制封闭,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非常困难,既造成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一位科技官员坦诚相告:“农业科研院所可能是计划经济体制唯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地方,这表明最后改变的地方往往是最难改变的地方。注意一下,现在一些部门又在原来科研体制基础上分别设置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各类工程中心、改良中心等等,一方面是基础设施不足,另一方面却是橄榄球效应,一哄而上。这种叠椽架屋地重复设置,人财物相对分散,国家就是再增加几倍几十倍的投入也难以从根本上扭转举步维艰的困境。”
四、从源头推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农业科研院所称谓“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一个词语,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本来所指的应该是进入市场的公共事业,而事业单位的称谓和内涵在西方国家是没有的。把它译成英文是“Public Service Unit”,意即公共服务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是否应该定位为“公益性”甚至是“纯公益性”,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激烈的争论。所谓“公益性”事业应当做一种更为宽泛的理解和定位,即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
中国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大都依附于政府,而政府机构改革有一个怪圈,即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政府部门机构改革时把大量冗员推向事业单位——农业科研院所成为疏散政府人员的“后院”或“缓冲带”。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从取消事业单位概念出发,主要还在于政府转变职能,加强和完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破题。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遇到的最大的两个难题,即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
人往何处去,特别是“官员”去哪里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农业科研单位背负沉重的冗员包袱,研究人员少,行政人员多。政府机关改革,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分流人员的优惠政策,如继续深造、提前退休、分流安排等。国有企业改革时,规定可以买断工龄和身份,有偿解除劳动关系(即下岗)。而农业科研单位体制改革,既没有像政府机构改革那样有优惠政策支持,也没有像国有企业那样让职工下岗,更没有体现人才优胜劣汰。国家明文规定农业科研单位未聘用人员必须自行消化,不能简单地推向社会。国家希望一部分农业科研单位转制为企业或自办企业,其初衷是让富余人员转移到企业,从财政视角就是把它推向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很多难题。一是富余人员往往是既不能搞科研,也不能搞开发,即使办起企业来也不能实现人员分流。因为企业要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追求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要按企业的需要设岗进人。二是深层次存在的制度原因。体制改革本身就包含了权力和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必然遇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阻力,最大阻力不是来自科研人员,而是来自权力场中人。有权者的既得利益越丰厚,科研体制改革的难度就越大,因为既得利益者会习惯性地固化其既得利益和将得利益。农业科研院所治理结构跟“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存在一个致命漏洞:所有者缺位,科研院所变成了书记、院长的掌中物。有理想者还能进行一些浅尝辄止的改革试验;无理想者则把科研单位当成升迁的阶梯。趋利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组织的本性。官员“能上不能下”,丢“官”降“位”的改革是万万行不通的。科研机构的任何“撤、并、合、转”都涉及到官员的去留和级别。因此,改革的执行者——官员就成为改革阻力,并以形形色色的借口延迟改革或改头换面。
钱从哪里来,最重要的是社会保障问题。无论是国家或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几乎异口同声地提出农业科研投入偏低。从绝对数字上,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还是逐年增加的,1986~1990年年均为17.25亿元,1996~2000年均为25.47亿元,2002年为43.42亿元(按1990不变价格)。但“僧多粥少”,“养人’成为科研院所的沉重负担。国务院一位负责人2004年在视察中国农业科学院时明确指出:“国家有限的资金难以支持目前庞大的公益类科研机构队伍。因此,要进行人员分流,建设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同时通过改革,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另外,提倡科技资源共享,防止重复研究造成资源的浪费。”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要用在)9刃上,这就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加快体制改革,进行学科整合,优化人力和物质资源。
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体系。按一般规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超前,要让本地区的科研院所不仅感受到转制成企业后存在的自身压力,并把压力转化成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动力;也要看到自身置于社会保障体系保护之下而有安全感,便于减弱科研人员对转制存在不必要的心理障碍。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推进农业科研院所的市场化改革和企业转制有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农业科研院所进行根本性治理结构变革,必须走出“行政化”的窠臼,为体现公共性,农业科研单位应取消行政级别,全面推行职位职级管理制及与之相配套的人员聘用聘任、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设立公共性的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理事会应由科学家代表、社会公众人物代表及政府代表组成,重大事务由理事会决策,包括聘任财政、行政负责人,把人员身份管理转变为职位分类管理。课题的选择必须由相应领域的专家来做,行政人员应该回到为科学研究服务的位置。使其逐渐成长为一个不依附政府的独立机构,实现管理权多元化、财政来源多元化。
中国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遇到的问题,要从历史沿革和政治高度来审视。体制改革有积极的动力,也有强劲的阻力,有些问题既是根本性的,又是历史沉积而成的。改革进程中造成很多的“真空地带”,而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尚未确立,法制等约束机制又未跟上。在政治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尚未整体开展的情况下,农业科研院所的自主性改革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触及的深层次问题,不是哪一级政府或哪一个部门能解决的;完全靠政府不行,完全靠市场也不行。在国家经济转型时期,改革的渐进方针是正确的,但渐进不是停滞,也需要切实地推进。俗话说,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只有从源头上下决心破冰通途,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才有可能迈步金光大道。
摘要: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方向明确,措施具体。20年过去了,很多人都说体制改革已经完成,但无人评说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各级科研单位按自己的理解和做法推进体制改革,但遇到关系部门的权力或利益时,体制改革便遇到很大的阻力。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要从历史沿革和政治高度来审视,完全靠政府不行,完全靠市场也不行。俗话说,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必须从源头上破冰通途。
关键词: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历程,做法,成效,方略
参考文献
①邹学校:“我国农业科研单位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农业科技管理》2003年第4期。
②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科学院年鉴(2003)》,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③农业部直属科研机构体制改革检查评估工作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检查评估意见”,《中国农业科学院年鉴(2005)》,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④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年鉴(2004)》,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⑤罗雁:“省级农科院在地方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第3期。
⑥黄天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型产学研结合体制建设及内在机制分析”,《农业科技管理》2005年第1期。
⑦“徐冠华部长纵论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科技日报》2001年9月10日
⑧朱江平:“催生农业科技新一轮革命——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综述”,《农村工作通讯》2006年第8期。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2
1.2 事业经费保障不足,科研人员生存压力较大基层科研单位普遍实行事业经费包干制度,科研人员没有像公务员一样被纳入地方财政工资统发体系,新增人员、编外聘用人员的基本工资开支,工资外的公积金、社会保险、奖励性工资等大部分经费都需要自筹,而项目经费又有不能挤占挪用的严格规定。作为公益性一类事业单位,开发创收渠道过窄,自主经营收入有限,因此,必须投入较大精力应付如何弥补人员经费开支缺口的问题,导致科研人员生存压力较大,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
1.3 高学历优秀人才引不进,一般性实用人才进不来受地域及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基层科研单位的工作条件、试验平台及收入待遇与高校和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很难吸引到高层次优秀人才。另外,受现行人才流动趋势及事业单位进人政策制约,一般性人才准入门槛较高,空余的有限编制只能优先用于引进高学历人才,一般性人才进入的通道受阻,一些基层科研所多年来都没有招进硕士学历以下的人才,从而导致科研人才断层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人才梯队结构的`不合理。
1.4 项目中途检查评估过多,科研人员不能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科研立项与经费拨付由不同部门行使审批权,项目实施存在多头管理,科研人员疲于应付各类评估、检查、总结等日常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无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降低了科研创新效率,制约了基层科研单位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据调查,近20 年来,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比以前要减少20%以上,一线科研人员平均用于科研的时间仅占全部工作时间的51%左右,个别学科集群甚至仅占30%左右。
1.5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科研人员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农业科研单位普遍都实行了绩效工资制度,原有的以激励为目的的科技奖励政策大部分被取消,导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没有本质区别,基本上又重新回到“吃大锅饭”的局面,挫伤了很大一部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现行科研评价体系仍以定量指标考核为主,科研项目经费和论文导向依然是科技领域的GDP。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也基本上流于形式,引导作用不强,无法有效调动科研人员服务农业生产实际需求的积极性。一些科研人员为了尽快满足晋升职称的条件或完成一定的工作业绩量,追求短期效应,挖空心思发表文章、申报成果,不管有没有利用价值,只要获得证书就达到了目的,研究与应用存在一定脱节,有很多成果根本不能在生产实际中得到转化应用。科研管理及行政后勤人员缺少科学量化的绩效评价制度,也进一步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1.6 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存在不足,管理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基层科研单位对科研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仍显不足,没有建立起一支专门的科研管理队伍,很少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大部分管理人员还是兼职,一边搞科研一边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很难有时间接受专门化的管理服务培训,人员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不能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科研管理方式中还残存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工作重心仍停留于发布工作通知、收集上报材料、整理和归档文件等程序性的、机械性的日常工作,基本处于“被动型”工作状态,缺乏科学化管理的理念和创新性思路。
2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现行管理机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新要求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从国家到地方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步伐明显滞后,一些地方科研机构内部还普遍存在科技管理的过度行政化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长久形成的某些科研管理思维,已成为制约现代科研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发展新要求。科技资源配置普遍不均衡,依然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效率低下和重复浪费等不良现象。科研机构重叠,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数量众多,学科设置与独立科研机构重复,使本已十分有限的科研经费不能相对集中使用,研究力量分散。科研经费使用限制过多,缺乏灵活性,科研人员基本上没有自由支配权和调剂权,难以实现科研经费效益最大化。
2.2 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发展进步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力量的有效支撑。农业科研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公益服务活动,其研究成果具有公共品属性,需要地方财政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而出于政绩和财政收入考虑,地方政府普遍倾向于财政税收稳定的工业项目,而对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科研普遍重视不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远远低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而农业科研机构的支出却在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来源不稳定、资助力度小,以及科研人员收入待遇偏低等,已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3 农业科研行业的公益性特征直接影响了自身科研投入农业科研属于弱势行业,开展的都是基础性、公益性服务活动,研究对象主要是不同环境、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植物。受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科研人员培育一个动植物新品种少则花费几年时间,多则需要几十年时间,有的耗费一辈子心血也出不了成果。农业生产经营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科研成果难以吸引企业的投资兴趣,其承接主体主要还是政府与农民,直接为“三农”服务,注重公共利益,根本无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没有赢利的途径和手段,而在立项资助上又难以与国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竞争,仅依靠自身投入根本无法满足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_
探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 篇3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推广模式;体制健全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60-02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原因
1.1资金使用不当问题
国家投入农业的资金逐年增加。但实际资金的使用效益率却不高。①农业投入结构还不合理,生产经营性项目上得多,基础性设施投入少,资金运作效果欠佳。政府还没有从竞争性投资领域中完全退出;②项目安排上撒“胡椒面”现象较为突出,顾及方方面面,大项目少,小项目多,农业资金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③缺乏统筹协调。一方面是一些重大项目需要集中投资时,由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资金难以捆绑集中使用;另一方面对一些经营性项目还存在重复投入现象;④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挤占、挪用现象仍有发生。农技推广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许多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除市级财政基本可以落实外,基层农技单位(如县、镇)落实农技推广的业务经费的比例很低。
1.2人才问题
1.2.1农民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实际留在农村从事农事的大多为老人、妇女、身体有缺陷者,他们大多受教育水平较低,在加上农村信息闭塞、教育培训不足等原因。造成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主动采用新技术的要求。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
1.2.2农技人员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基层农推站在人员和业务经费等方面全部由乡镇负责,上级农业部门只作为业务指导。①这种管理体制使进编的权限下放,一些地方管理不严,造成了不少非农技人员进人农技人员编制的问题。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懂农业技术,也无力承担农技推广任务。而原有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也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象;②基层一些地方农推站正常工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较少,正常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有交通工具的单位少,农技人员到村组进行业务指导多数是靠走路或骑自行车,工作效率低,待遇较差,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和专业进修的机会,部分人员知识已经老化,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需求。
1.3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不畅问题
1.3.1科研成果问题
现代农业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对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买方的消费需要相适应。
1.3.2农技推广效率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对农技推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后效益与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不相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慢、效果差、服务质量无的局面。
人民公社解散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2.1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实行供产销一条龙、农工贸技一体化、振兴农村经济的一种形式。“公司+基地+农户”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司、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家庭经营三个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公司+基地+农户”是一种能真正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的经营模式,其运行机制是:①企业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与农户建立种植、购销关系;②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并有偿或无偿提供种源、繁殖材料、化肥等;⑨通过事先约定的保护价或订单农业方式,企业收购农户的农产品;④农户直接实施农业生产。并以合理价格出售合格的农产品给合同企业。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优势:①以公司企业为龙头,用其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基地的农业示范,使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挥潜能,企业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②农民通过基地务工及加盟的方式不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保障,同时避免了因天气、种植技术、投资市场等因素带来的种植养殖风险;③企业拥有资金购买检测仪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残留检测,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提高品质;④公司因占有市场,占有资金和技术,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潜能,回避了各种农业风险。效益非常乐观。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4
1 天水市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主要制约因素
1.1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研究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
天水市农业科研机构设置虽然相对而言并不庞杂,主要有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天水市果树研究所两家公益类科研机构,市农业局下属蔬菜产业办公室、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植检站等站所也承担开展相关农业研究工作。但各农业科研机构之间相对封闭,自成体系,导致了科研机构重叠力量分散,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研究内容在同一层次上低水平重复等问题。科研资源很难做到跨部门择优配置,层次不清,难以形成特色和优势,很少推出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而现有科研成果寿命短暂,常常是通过审定或报奖之后转瞬即逝。
1.2 科研成果与农业产业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就天水市农业科研方面而言,科研成果转化率一直偏低,科技成果和技术不能顺利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无法为农业经济更好地服务。以天水市农科所为例,科研成果转化空间较小。天水市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家庭经营性收入,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家庭经营收益较低,大宗农作物增收难度较大,科技成果转化比较困难,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其次,科研成果既无知识产权保护,也缺乏应用于生产的积极性等。在科研项目结束后,只注重其本身的科学理论价值,而不在意其潜在的技术应用等实用价值,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再加上后续科研经费短缺,不能使我们的科技成果及时应用到生产中,导致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1.3 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人才培养环境不佳,研发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投入一直是天水市农业科研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旦缺少政府支持,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投入的结构、方式不完善,特别是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农业科研工作得不到应有支持,农业科研必将面临举步维艰的困境,而农业科研机构的运行效率也将受到限制。近年来,国家、省级项目在支持方式上向扶优扶强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省级科研院所和综合性高等院校集中,在支持方向上向“基础—应用—产业”的链式拓展,向企业倾斜,作为市级科研机构争取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难度加大。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十一五”期间,全所争取省级项目年均不到2项,市级项目经费年均约6~10万元,且多集中在育种领域。缺少资金等问题导致科研机构产出低下,政府和社会不再重视,资金投入更加减少,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这是目前最需要研究的紧迫问题。除此之外,分配与激励机制的缺乏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农业科研机构产出能力较弱,导致科研人员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薪酬等激励机制的缺乏使得农业科研单位的人才流失严重。
2 天水市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对策
2.1 调整农业科研结构,优化农业科技布局
天水市农业综合效益的流失,并不是农产品总量到了绝对过剩的地步导致农产品市场供求失衡,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合理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层次较低,销售不畅,加工转化率低。要适应农产品市场转型的需要,必须调整科研机构和科研方向。要瞄准优势学科领域及天水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完善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运行机制。根据不同的市场要求,结合天水市现有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基础设施,确定各自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任务。农业科研单位可根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对自身的优势专业、优势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建立精干高效科研队伍,集中力量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攻关,形成信息渠道畅通、科研层次合理、结构优良的农业研究体系。
2.2 加强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就目前而言,天水市农业科研管理部门还比较缺乏相应的科研成果管理和评价体系,许多科研成果由于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项目完成后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寿命短暂,在通过审定和报奖之后便转瞬即逝,浪费了科技资源。所以建立新的科研成果管理评价体系变得势在必行,其中重点强调知识产权和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果的物化形态,淡化成果鉴定获奖及获奖名额的限制。对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科研成果,不论是从科研经费上还是从科技攻关力量上,都要给予重点关注和有力支持。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组建了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四个创新团队;成立了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建成粮食作物、蔬菜等试验、示范、生产基点20多个,2015年,建立各类生产繁殖及示范基点61个,面积326.27hm2。其中,冬小麦8个,冬油菜6个,马铃薯7个,辣椒2个,大蒜4个。
2.3 加强合作交流引进人才,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意识与积极性
政府要建立健全鼓励科技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体系,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制度,改变片面将论文数量、项目和经费数量、专利数量等与科研人员评价和晋升直接挂钩的做法,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业绩评价权重。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设岗管理,提高福利待遇,吸引硕士、博士到基层农科单位工作,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科研平台。
以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根据发展需要,自主决定不同职务等级任职条件和比例,实行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用人方式,干部能上能下,促进科研人员合理流动,注重体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真实意义,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对外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合作能力不断增强引进硕士10名,培养在读硕士3名,多次组织科技考察活动,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农林科学院、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洛阳农科院、张掖农科院、定西旱农中心、宁夏固原农科所等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开展合作研究,邀请和接待农业部、中科院、省农牧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甘农大等单位的领导、专家480人(次)。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造就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名,市级9名,培养了一大批业务骨干,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3 结语
天水市农业体制深化改革应以“分类指导、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稳妥推进”为指导思想,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起机构布局合理、学科结构优化、科研队伍精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新体制。对于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机构来说,只有通过改革,优化科技布局和农业资源配置,构建新型科研体制框架,才是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的唯一出路。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对推进农业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4]。
摘要:通过对天水市农业科研单位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问题中存在的具体制约因素,提出了调整农业科研结构,优化农业科技布局;加强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合作交流引进人才;提高科研人员创新意识与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佟屏亚.剖析中国农业科研体制的深层弊端[J].农业科技管理,2003,(3):31-32.
[2]孙丽萍.我国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研究所,2002.
[3]夏文胜.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J].科技管理研究,2002,(1):36-37.
关于农业体制改革的调查和思考 篇5
谭志军
当前粮食危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拥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这里笔者就多年来的学习研究和工作实践,就改革当前的农业体制,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充分有效发挥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农业体制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解放初期,没收地主土地,分田到户,中国农民从此有了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当时由于大部分农民非常贫穷,连简单生产工具犁、耙、耕牛都没有,有些家庭没有劳动力,农业生产很难正常进行;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政府领导农民成立了互助组,三至五个小家庭组成为一个互助组,互相帮助从事农业生产,互助组这种生产方式,很适合当时我国国情、民情、文化情,农民自觉自愿地做好农业生产,现在70岁以上的农民很怀念那样的一种生产方式,自由、轻松地从事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正常进行,自给有余,生活稳定。在30年的时间内,农业生产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五零年至五三年互助组,五四至五七年低级社,五八年至六一年高级社,六二年至八零年人民公社,八一年以后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人民公社时期,以生产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田、土、山水分到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从事农业生产,凡具有劳动能力的社员,都必须从事农业劳动,所有的工作由队长安排,统一劳动,统一分配,农忙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从事水利、修路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简单的技术由老农带小农,熟手带新手,新的难的农业技术由县传达到乡,乡传达到村、到组,垂直贯彻,不打折扣,上下行动一致。大、中型水利工程由村或乡或县统一抽调劳动力进行建设。这一时期各项工作做得较好,特别是水利工作做得最好,所有的水库、渠道、梯田都是这一时期修建的,但由于土地全部集中,时间全部统一,管得过死,太严,铁板一块,农民几乎没有自由,其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因此贫穷、落后,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将田、土、山、水按人头数分到家庭,各自耕种,这种制度的变化,带来农业生产的大变化,农民积极性、创造性、自由性得到极大的发挥,1981年至2005年期间,完全可以这样形容农业生产形势:谷满仓、鱼满场、猪满栏、果满园,农产品数量充足,市场供需平衡,中国人曾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国用世界1/10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二、当前农业体制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改革后,我国政府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大批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经商办厂打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留下的只是老、妇、少、病、残。劳动力出去了,资金也随着带出去了,农村不再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由此引发了一些严重的农业问题:
第一,水利设施老化,损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下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生产队为单位,农民农忙时从事农生生产,农闲时大修水利,山塘能蓄水,水沟、渠道通畅。中国南方山塘多,100口山场蓄水量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下雨时能蓄水,天旱时能灌溉。农业实行责任制后,山塘基本上没有修整,水沟堵塞,渠道损坏,山塘瘀塞,下雨不能蓄水,天旱不能灌溉,公用的水利设施也不同程度受到损坏,不能发挥防洪抗旱作用,下雨一天涨洪水,十日无雨闹旱灾,所以现在洪灾、旱灾比以前多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命脉出了问题,农业自然会出问题。
第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被打破,但新的农村经济体制又没有建立起来。千百年来,中国农村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种田、耕地、喂猪、养牛、喂鱼、养家禽,自给
自足,略有节余,所余部分作为商品卖给城市。小农经济是中国特殊的国情民情形成的自然经济,持续了几千年。农民喂猪养牛,不但可以获得肉食,而且可以获得猪牛粪等有机肥料,猪牛人粪作肥料种庄稼,庄稼丰收后养人养畜,循环往复,没有垃圾,持续发展。现在不一样了,农民进城了,由于缺少劳动力,喂猪、养牛的少了,有机肥少了,农民种田大部分用化肥,土壤有机质大量减少,土地越来越贫瘠,农产品产量和品质越来越低,农业将不可能持续发展。由于小农经济模式被打破,而新的农业经济体制又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喂猪的人少了,猪肉价格一涨再涨。不难预测,如果不改革现在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到三年,中国大米等主要粮食将会大幅涨价。
第三,植保问题非常突出。植保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植保工作没有做好,农作物轻则减产,重则失收。解放后,政府为了保障粮食产量,大量推广化学农药植保,化学农药的大量和不当使用,生态环境被破坏,有益生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我国南方麻雀、喜鹊、乌鸦等已经灭绝),生物链断裂,害虫天敌减少,害虫数量和种类增多,害虫普遍产生抗药性,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由此导致:(一)农药用量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上世纪60—70年代,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只需使用小剂量1—2次农药,现在水稻需用大剂量6——8次农药,单季水稻每亩需要农药费约70元,植保工资约70元,植保成本达140元以上,占农民种田总收入的15%左右。那时,蔬菜、水果等根本不用农药,现在所有农作物都需要使用农药,农药用量是那时的10倍,并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民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增加,农民种田难度上升,收益下降,种田积极性自然下降,所以现在田土抛荒现象普遍发生。(二)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大,吃了不利于国民身体健康,出口受阻,农业发展受阻。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杀死害虫,保障农产品产量。另一方面也杀死益虫、鸟类等害虫天敌,破坏生态环境。最大的问题是,大量的农药残留在水、土壤、农作物秸杆及农作物中,人畜食用污染的水、农作物后,健康必将受到影响。农民植保时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国民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水果,急性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慢性中毒时时发生。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大,我国农产品出口严重受阻,农产品出口中止合同、退货、甚至索赔事件时有发生,我国农业出口损失巨大。(三)农药市场混乱。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中国农药市场飞速发展,农药品种花样百出,而种田的人科技文化素质低,或者年龄大,农药使用说明书看不懂,大部分农民人根本不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农药,农民只能通过经销商购买使用农药,经销商为了商业利益往往将一些劣质、高毒、高残留农药卖给农民,而一些低毒低残留农药很难推广使用,农民为了保障杀虫效果,往往加大农药用量,一般是加大1.5倍,甚至2倍,不但浪费,而且加大了农产品农药残留量,加快了生态环境破坏。(四)植保技术脱钩。针对植保难、虫难治,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湖南邵东县农业局植保站,2005年利用庄稼乐频波杀虫灯防治水稻害虫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单季亩平能减少35元的农药用量,省工一个,增产50kg,除去各种开支,亩平增收100元以上,所产稻谷完全能达到无农药残留标准。推广和使用这样的科技成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巨大,环保、健康效益巨大,但由于现在农业生产体制存在的弊端,这样好的科技成果照样很难实施推广,科技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被埋没,而农业植保问题越来越严重,受害的人会是谁呢?当然是每一个活着的人。”
第四,农村干部问题。由于城市的发展,村干部也有相当比例进城,名义上是村干部,而实际上成为了小城镇的市民,这样的村干部,很难设想他们能为农民做什么工作。县干部、乡干部很少下乡,村干部不在家,农村工作,农业生产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其次,由于农民大量进城,村干部人选有限,整体素质下降,个别村干部根本不干事,只管打牌、赌博、吃喝,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对今后农业体制改革的建议
解决以上问题,政府要积极探索新的农业生产体制,出台新的农业政策,适度引导农业规模经营,合理把握农业生产的“分”和“合”,笔者建议:
1、以生产小组为单位,统一管理。要统一管水、统一用水、统一维修水利设施。责任制后,田、土、山、水分到户,用水基本上各自为政,有水就用,用完为止,水利设施无人维修,浪费多、矛盾多,以生产小组为单位,统一用水、统一维修水利,专人管理。一定要尽快出台新的政策,规定:农村人口,每年每人要出工10天,外出的农民大部分冬天会回家,不能回家的要他们出钱请人代工,专门用于水利设施维修、按轻重缓急,全面修整水利系统,保障山塘能最大限度地蓄水,保障水沟、水渠畅通。每一个生产队设一个水管员,统一管水放水。水管员工资在组内统筹,或者轮流担任,工资多少由群众议订。不但要修水利,而且要整修已损坏的田土,还要修道路,这些事项都要农民自己去做。
2、统一耕作制度。既以生产组为单位,统一水稻品种,统一实行单季或者双季耕作,统一育秧(这是完全能做好的事情,以前生产队都是统一育秧)。根据全组的稻田面积、统一购买种子,统一育秧,统一品种,统一种植时间。这样可以减少种子浪费、人工浪费。育秧工资、种子费用由生产小组统筹。
3、统一植保。由于城市的发展,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人员大部分都是老、妇、幼、小、残,他们一般都不懂植保技术,不会使用农药,不能掌握杀虫时机,超量用药成为普遍现象,既乱费又破坏环境,·更污染农产品。各家庭水稻面积小,利用传统的老式手摇喷雾器,费时费力,没有统一时间植保效果很不好,甲打农药时害虫飞到乙地,乙打农药时害虫又飞回甲地,由生产组统一植保,全县统一培训植保技术人员,统一购买农药,装备先进的杀灯虫等植保器械,同时大力发展无害化植保技术,该技术已完全成熟,国内已有很多地方进行了推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实验研究和示范推广表明,统一植保可以节约40%的农药,节省50%工资,节约部分可以作为植保员的工资,植保费用由社员统筹,原则上不会超过社员自己植保费用。以上工作,看起来有点难,但实际上并不难,因为这些事情以前都做过,并且做得很好,只要跟农民讲清道理,算清账,农民是有积极性的,这样做不仅没有打破土地承包体制,没有增加农民负担,而且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优势,给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4、充分利用发挥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非常重视,免去了农业税,增加了种田补贴。国土、水利、农业开发部门、计划发展局等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但值得注意的是,各部门在进行农业投资时,由于没有广泛依靠、发动群众,没有充分听取当地农民的意见,所开展的工作和开发的项目,农民真正满意的不多,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各部门也想不通,国家花钱为农民办实事,农民不但不满意,甚至还反过来找麻烦。笔者曾亲眼目睹过一件事,某县开发办为该县某镇出资修水渠,由于没有跟当地农民充分沟通,没有充分了解农民的意愿,工程成了半拉子工程,农民不满意,还拦车索赔,引发干群矛盾。诸如此类的农村问题,政府要多从政策上作文章,多发动、多引导,同时要选好务实、能干、肯干的村干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为农业谋发展,农村工作将会大变样。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6
关键词: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对策
一、农业经营体制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1.现状
农垦是中国特有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职能为一体的特殊组织。农垦集团既包括农业企业(国有农场),也包括一部分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国有农场以农业为主、工商综合经营为辅、社企合一的区域经济实体。从国有农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其企业经营的职能逐渐弱化,管理职能逐步增强,要不断改革农业经营体制,实行多种经营模式。
湛江农垦的农业经营体制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由生产队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经营模式改为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目前,垦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大部份都是小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劳均耕作土地面积为30-50亩,种植1-2种作物。本世纪初个别单位试行以生产队为单位,由经营班子和自然人出资模拟股份制经营方式,实行长短作物配套经营,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一经营模式是可行的,大大地调动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农场长期作物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农场的经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主要问题
进入21世纪,湛江农垦经济发展确立了“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的初步战略,集约化程度有所提高,多元产业化经济模式逐步建立,经济总量不断增大,职工收入不断提高、社会形象得到改善。然而,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和中西部转移,原家庭农场的职工逐步达到退休年龄,其子女大部份外出就业,农场的劳动力越来越欠缺,出现了相当一部份农场的土地无人经营,严重制约农场经济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的发展,继续实行以家庭农场单一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已不相适应;另外,要提升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生产专业化和多种作物经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以家庭小农场为经营主体的力量略显不足,特别是要完成各农场“十二五”规划的经济总量和职工人均年收入四万元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对策
1、树立改革的紧迫意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了总体部署,明确了改革的基本原则,改善民生已成为党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只有树立改革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的经营模式,才有利于提高生产组织化水平;只有扩大土地规模,才有利于推进农业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
只有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形成新的经营主体,才能规避“一夜跨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问题。
2.改革要以职工增收、农场增效为目标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要继续坚持职工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尊重职工家庭农场承包主体地位和生产经营自主权,保障农业职工的土地承包权益;要支持农场创新农业经营制度,鼓励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形式,实现职工增收、主营产业增产,农场增效。
3.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改革是一场调整利益分配的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建设现代农业,需要发展多种经营方式且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机械化水平。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将土地经营权从农场职工流转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场当前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
明确划分国有土地的产权和归属主体,是农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吸收多元化投资的前提。在国家拥有农场土地所有权、占有权、收益权、处置权前提下,流转农场职工生产岗位的土地经营权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国家土地流转的政策,利于克服国有农场负无限经营责任的缺陷,利于提高农场职工生产岗位土地产出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场、队职工及其他投资者,要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包括多种形式,如模拟股份制股份体、家庭农场大专业户、农工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适当吸收有资金、有技术或有经营头脑等人员参与,如有经济实力的农场职工子女、与农场长期合作的经济体等。
4.加大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力度和范围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如逆水行舟,可调整可完善,但不能回头走旧路,确保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农业经营体制改革试行点单位要适度增加,已试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农场,要继续试行改革;未试行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农场,至少选一个生产队试点;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种植1-2种农场主营作物,多种作物综合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的土地面积以生产队为限,规模一般在2000亩以上。经营主体的可耕土地面积至少80%种植农场规划内的主营作物, 另20%由经营主体自主支配,种植周期短、效益高的作物。
5.积极推进模拟股份制的经营形式
湛江农垦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处于摸索阶段,支持和鼓励农场尝试各种形式的经营体制改革试点,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试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农业经营改革方向应以模拟股份制为主。模拟股份制是以股份投入为主体、自行组织生产经营、单独核算、按股份分配收益和承担风险、综合承包的农业经营模式。
持股人与股权结构:股份体持股人包括农场、队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按照其他员工、队管理人员、农场的顺序认购股份。股权比例:其他员工一般不高于50%、队管理层为30%-40%,其中:生产队长占管理人员股份的40-50%,以作为提高管理者贴身经营程度。
总之,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湛江农垦和各农场制定扶持政策,总结好改革的试点经验。加强宏观思考,注重改革系统性、全局性、协同性,支持经营体制改革试点,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改革探索适合农场的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体制。
参考文献: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7
近年来, 庄浪县按照省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宏伟目标,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县农业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的良好态势。
㈠调结构、推技术, 旱作农业稳粮增产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的种植业发展思路, 把种植结构调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作为全县农业工作的关键措施来抓, 每年召开产业结构调整会, 指导全县种植计划, 规划落实旱作农业任务面积, 大力推广农业综合增产技术,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由区域示范推广向整县推广应用转变。2012年全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52.64万亩, 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91.03万亩, 粮食总产达到17.27万吨, 增产13.8%。2013年全县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面积78.28万亩, 其中全膜覆土穴播小麦21.08万亩,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3.32万亩, 全膜垄作侧播马铃薯33.88万亩。
㈡建基地、壮龙头, 产业开发助农增收围绕全县马铃薯、畜牧、蔬菜优势特色产业开发, 狠抓产业基地建设, 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马铃薯产业围绕“甘肃东部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目标, 狠抓脱毒种薯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2012年落实马铃薯产业基地31.5万亩, 总产鲜薯75万吨, 建成脱毒种薯扩繁基地6万亩, 优质商品薯基地25.5万亩;建成了3个马铃薯专业销售市场和宏达、银海、鑫喜、成林淀粉加工厂等一批省、市龙头企业, 延伸了产业链条。畜牧产业坚持“加快发展肉牛、做大做优生猪、配套现代科技、完善产业体系”的畜牧业工作思路和“山繁川育布局, 减马增牛扩量, 冻配改良提质, 青贮暖棚增效”的肉牛业发展思路, 突出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小区建设,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青贮微贮、配合饲料、快速育肥四项技术, 完善防疫、消毒、粪污处理三项设施。2012年全县牛、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15.7万头、60万头、220万只, 出栏量分别达到5.1万头、30万头、140万只, 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5、1.1、0.17万吨;完成肉牛冻配1.1万头, 秸秆青贮18万吨;发展万头养牛乡4个, 千头养牛村28个, 百头养牛社120个, 十头以上养牛大户1100户, 规模化饲养量达80%。蔬菜产业着眼于陇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目标,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实行统一标准建设, 对新建塑料大棚每座补贴4000元, 对蔬菜大棚种植户每座棚补助200元。2012年全县新建塑料大棚2500座、日光温室100座, 完成果园套种高原夏菜2500亩, 建成4个蔬菜集中生产示范区和6个设施蔬菜生产专业村, 带动全县蔬菜种植达到10.4万亩, 总产各类蔬菜16.5万吨。同时, 科学规划水洛河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建成集设施蔬菜、肉牛养殖、产业沼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探索“畜-沼-果 (菜)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示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㈢树品牌、拓市场, 竞争实力明显增强庄浪县加大了农业产业化品牌战略实施力度, 依托各类种植、养殖基地和标准化小区建设, 大力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工作, 累计申请认定无公害、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23.41万亩, 认证产品21.68万吨;先后认定了8万头肉牛、25万头生猪、143万只蛋 (肉) 鸡、3万只獭兔无公害生产基地, 认证无公害产品1.08万吨, 实现了优势产业的绿色品牌创建和牛、猪、鸡三种主要畜产品全部获得无公害认证。打造了“强庄”生猪品牌、“紫荆红”果品、“庄薯牌”粉条、马铃薯等一系列地方名牌农产品, 提高了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技改扩建力度, 扩大生产规模, 发展“订单”农业, 生产能力和经营效益大大提升, 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基地规模, 提高带动农户的能力奠定了基础。
㈣抓合作、促流转, 经营模式加快转变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重要抓手, 制定发展实施意见, 出台系列扶持政策, 加强指导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全县优势特色产业, 以专业村和基地为依托, 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大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 创办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 实现合作社在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全覆盖, 逐步形成“产业推动合作社, 合作社带动产业”的良性发展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的迅速发展, 为农村土地规模流转, 实现集约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空间, 全县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依法规范开展土地流转管理与指导服务工作, 促进了全县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县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发展壮大, 进一步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 提升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但是, 在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㈠组织化程度不高受现有土地经营机制的束缚, 支撑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竞争主体建设相对滞后, 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优势特色产业尚未形成。农业龙头企业虽然近几年有发展, 但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尚未形成, 发展不快, 亮点不多, 规模不大, 品位不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层次低, 产业链短, 农村经济发展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㈡管理不够完善虽然经营主体数量不少, 但由于经营规模小, 往往重盈利轻服务, 重技术轻市场, 重产品直销轻农产品深加工。只关注自我发展, 与农户联结不紧密, 产销衔接跟不上。大多数合作社虽然建有合作章程, 建立联合会等组织机构, 但在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上, 仍缺少健全的财务管理、内部监督、收益分配等制度, 活动比较松散。
㈢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 健全的市场信息网络尚未形成, 大多数经营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与普通农户的联结不紧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先进经营模式推广面不够大。同时, 因农户自身法制意识淡薄而毁约情况时有发生, 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总体上处于松散状态, 大多停留在买卖关系上, 真正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不多。
三、工作思路及打算
今后, 庄浪县将继续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以加强基地建设, 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培育主导产业, 打造产品品牌, 强化信息技术服务等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大提高。
㈠建设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立足县域资源优势, 调整、规划好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 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系列化、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不断提高标准, 发展壮大马铃薯、畜牧、果品三大主导产业和蔬菜特色产业的生产基地, 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生产, 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㈡培育和发展大规模龙头企业, 提升产业效益围绕主导产业, 积极加以鼓励、扶持、引导和培育, 通过多种形式, 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的实力和后劲, 特别是对发展基础好, 品牌优势强, 科技含量高的重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 进行重点建设, 发挥带动作用, 提升产业效益。
㈢培育主导产业, 实施品牌工程按照市场需求, 因势引导、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发挥“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在百万亩水平梯田上, 发展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同时, 重点培育一批地方特色优势产品, 实施品牌工程。通过媒体宣传, 组织农产品参加全国、全省农展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形式, 提高知名度, 促使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名牌去抢占市场, 达到立足本地, 辐射全国的目的。
㈣进一步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经营协会和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导服务促其发展, 提高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经营协会的管理能力和经营水平。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个体经营协会, 努力延长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链条,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 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要继续引导培育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个体经营协会, 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他们在开拓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空间上的重要作用, 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间的联接沟通, 使众多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的利益联合体, 实现规模效益, 增强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8
一、农业信贷的重要意义
首先, 农业信贷利于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 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现代农户农业生产的目的多是利用自然资源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 规模化投资和经营。对于欲从事现代农业经营的农户, 进行大规模农业投资已超出其资金能力, 因此, 农业信贷的作用重大。
其次, 农业信贷能推动生产技术进步。现代农业大量采用农业新技术。很多农业技术都包含在一定的资本投资中。由于这种投资规模大, 超过一般农户的能力, 此时, 农业信贷资金成为农业技术进步的必需条件。
二、农业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不对称成为瓶颈。
信贷市场上若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 当利率影响到交易的性质时, 市场不能出清。农户的信息主要分两种:一是显信息, 即农户的收入、财产;二为隐信息, 即借款人是否守信, 有无不良嗜好。在农户缺乏抵押品时, 隐信息对银行非常重要且不易获得, 同时农信社对农户的风险评估很困难, 这就造成农业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
(二) 农业信贷担保制度存在问题。
首先, 信贷担保物缺乏。信贷担保物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贷款人对担保物有处分权;二是金融机构对担保物的可交易性及市场价值可认定。农民目前的财产如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等均在构成担保物的要素上存在缺陷, 导致农户缺乏担保物。
其次, 农业信贷担保实现困难。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了解程度不一, 贷前评估和贷后管理困难。而对抵押物处分、追索的法律缺位也带来借款人违约后, 担保权人对担保物处分和获得补偿困难。
(三) 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服务主体错位。
农信社原本是为农民服务的农村集体性信贷组织, 然而近年来, 个别地区的农信社却出现了信贷服务主体错位, 如, 不贷农民贷企业, 不贷小户贷大户。很多地区农户难以甚至从未贷到款, 他们为解决生产资金问题, 不得不投靠民间借贷。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宗旨本应是服务农村经济, 解决农民所需资金紧张问题, 然而服务的错位使其偏离了它的运行轨道。
(四) 信贷资金严重外流, 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 资金需求刚性增长, 然而农村资金外流, 资金使用非农化现象严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 邮政储蓄只吸收农村资金而不发放贷款, 吸收的资金都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 然后转存人民银行获得利息;农信社也存在同样问题。农业银行对农村资金的抽离作用也存在, 数量不可小视。因此, 农村信贷资金需求量的增加趋势与农村资金外流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加剧了供求矛盾。
(五) 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政府虽出台了信贷支农政策, 但在执行力不足。地方政府并未将有限的财力投向涉农领域的金融机构并给予政策优惠等来支持本地金融机构的发展。在偏远山区, 当地极少的金融需求量难以维持金融机构生存, 若政府不给予适量补贴, 将很少或没有金融机构在当地经营网点, 偏远地区的农业信贷工作就无法落实。因此, 政府作为政策执行者, 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到农业信贷上来。
四、关于加快农业信贷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一) 消除农信社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
建立起农民个人信用信息库。对于办理贷款的农民的资信状况等进行每年审查并备份, 存放在信用信息库中。为鼓励农民按时还款, 可以对于那些还款积极的农民给予优惠, 并保证其今后能继续获得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政府要加大信用宣传教育, 提高农户信用意识。同时要加强立法, 设计信用激励惩罚机制, 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二) 创新抵押担保机制和抵押担保方式。
出台政策措施, 鼓励信用担保机构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 设立农业担保机构;探索创新农地抵押制度, 完善担保物权制度, 使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产可以合法对外抵押。建立县一级土地银行, 对农户因故不偿还的贷款, 金融机构可依法收回抵押的农地, 由土地银行收购并进行特许交易变现;鼓励保险公司介入, 为担保机构或担保基金提供风险保险, 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三) 转变农信社的经营服务理念。
农信社要转变经营服务理念, 坚持“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 真正成为支农主力军。同时, 为解决普通农户贷款难问题, 可在增加农信社支农资金来源的同时, 适当发展社区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组织等多种类型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以在农村广泛开展小额农贷业务, 让更多的农户得到贷款。
(四) 构建农业信贷资金回流机制。
首先, 建立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激励机制。在政策上,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吸收存款、在当地放款, 并设定所吸收存款投入三农的比例。其次, 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入;落实农业补贴政策, 吸引更多资金投向三农。第三, 找准农村金融机构与三农发展的利益共同点。
(五)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加强审慎监管。
由于农业信贷市场特殊的环境限制了信贷机构的业务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政府干预。以低门槛、严监管作为对农业信贷机构监管原则, 灵活把握监管尺度。监管部门应确保新型农业信贷机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保证农业信贷机构稳健经营;拓宽新型农业信贷机构融资渠道, 保障农业信贷机构有良好的资金来源体系;建立农业信贷机构风险分担、保障补偿机制, 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裴洁.浅析我国的农村信贷制度[J].财经与金融, 2010.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9
科研管理体制是影响科研效率重要因素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科研经费的投入多少等诸多因素不仅与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规范密切相关, 还与科研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有重要关系。由于各科研院所科研水平、规模等各方面的发展参差不齐, 科研成果不能客观反映出其科研水平和实力, 也不能正确评价其科研发展。这就要借助科研效率评价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集体对社会的贡献, 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能够客观反映出科研效率高低。从科研投入角度来说, 在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中, 很多时候科研效率还相对较低, 高投入并没有研究出预期的高水平科研成果。
综合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效率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可以看出, 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效率存在制约, 这些情况可为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借鉴性参考。
2 我国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
2.1 概述
我国科研院所主管由科研处负责科研管理工作, 由其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并按有关部门要求及时审查、审批和上报项目申请材料。这种科研管理模式采取从外向内、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管理。各研究部门由科研负责人主管本部门科研工作, 在其领导下, 与科研处分工合作, 全面管理本单位科研工作, 科研处责任协调日常科研管理工作。
2.2 特点
受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模式的影响, 目前我国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组织形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这种组织形式虽然有其一定的优点, 原则上课题组是科研的主力, 科研成果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信息传递周期长, 信息逐渐衰减的不利现象。对外合作交流不足, 课题间有效协作不够, 使得科研活动效率受到影响, 科研资源不能合理利用, 也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 大规模、跨学科研究活动难以进行, 从而使得科研院所的整体科研实力逐渐削弱。
3 对科学研究效率影响分析
3.1 科研院所科研效率分析
当前, 我国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大部分是在研究所或实验室中进行, 这些科研机构的技术人员从事研究一些相关科技问题。科研组织方式正处于发展中的过渡阶段, 从科学只是个人努力的叠加阶段逐步过渡到通过分工合作促进科学进步的阶段。科技人员的贡献通过这种合作而在其科研成果中得以体现。
众所周知, 在科研院所某些实验室里, 科技人员总是保持相对孤立的状态, 很多人研究工作进行了多年只专注于自己的研究, 却不知道周围其他人在研究什么。在一些实验室里, 虽然已有明确的分工, 但实验室内协作程度却几乎完全受实验室主任的性格决定。一个极端是一种专制式的实验室, 所有研究人员都被实验室主任当作助手, 不时规定要完成的任务;另一极端的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实验室, 每个科研人员都独立工作,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向实验室主任提出。第一种的内在危险使得独创精神受到压制, 不能使实验室成员具有责任感。就是在这类实验室里, 高级人员尽量利用低级人员的工作成果的情况继续存在, 论资排辈情况非常严重, 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 难以出现丰硕的科技成果。
科研院所是以多出科研成果为其主要工作目标, 集中本专业领域优秀人才, 围绕学术带头人紧密协作完成科研任务, 科研人员的高度集中能够带来对本专业领域先进或前沿技术的高度集合。科研院所不可否认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 丰富的学科专业资源等优势, 可全方位多领域的开展相关科研活动。
3.2 科研院所与高校的科研效率对比
3.2.1 二者目标不同
高校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 基本职能是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方面为主, 科研院所与高校最主要的区别是教学, 而科研院所主要任务是搞科研, 为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做贡献。
3.2.2 二者组织紧密程度不同
高校科研机构较为松散地分散在各院系中, 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高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而科研院所按专业类别分为各学科的研究团队, 组成成员相对集中, 围绕团队开展研究工作。
3.2.3 二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科研院所研究重点是以应用开发为主, 能够承担重大科研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校则以基础研究为重点, 易出高水平论文, 科研整体实力较强。
综上, 正是由于科研院所的科研目标明确, 组织结构紧密才使其科研效率相对于高校较高, 这对于各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提高科研效率的措施
对科研效率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是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 尤其在逐年增长的科研经费, 不断增长的经费投入, 但科研资源运用不合理以及科研效率不高的情况还依然存在, 导致科研投入产出率不够理想。高校与科研院所相比, 虽有着师资力量强、科研资源多和学科门类广等多方面优势, 但由于其科研组织结构相对于科研院所不够紧密, 对科研应用服务不够专业, 使得科研效率与科研院所有一定差距。
目前, 针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发展的实际需要的情况, 建议应逐步建立起新型科研管理体制, 以适应科学研究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设置独立的科研部门, 增加专职科研人员数量, 整合科技资源, 以构建各专业领域科技大研究院体制。
5 结论
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 尤其是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深远。国家科技规划中指出, 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立足新起点、谋划新发展重要战略的新的机遇期。应对未来国内外科技竞争态势, 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需求, 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坚实基础研究和科技支撑, 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繁荣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更要超前谋划。以“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激励创新、促进合作、凝聚资源、服务首都”为工作指导方针, 为立足国际科技前沿,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推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对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1.[1]吴.对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1.
[2]郝登峰.略论我国高校科研组织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 2007.20[2]郝登峰.略论我国高校科研组织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 2007.20
[3]李勤华.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7.[3]李勤华.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17.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10
一、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制约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因素
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思想决定行为, 科研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重视程度和认识高度, 完全取决于科研管理人员的思想水平和管理意识。科研参与和管理人员共同申报的项目质量越高、预算越科学, 所获取的科研资金就越充裕, 就能为科学研究带来更多的物质基础和利用空间。科研经费的管理与科研项目的参与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每一位都密切相关, 他们的思想意识对科研资金管理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 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部门缺乏配合
这一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科研项目的各管理部门缺乏整体观念和大局观念, 在进行项目研究和经费使用时, 仅从自身的需求出发, 而忽视了整个科研组的目标,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资金管理宗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课题研究组主要负责项目的研究开发和项目申报, 重项目申请轻项目执行, 在支出科研经费时仅仅考虑自身的需求, 而没有将整个项目组的资金使用预算和使用规划考虑在内;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时也只是负责自己责权范围内的一些工作, 仅仅对项目的一些材料、程序性的问题关心, 只负责项目申报的成功率;财务管理部门只是负责整个科研资金的规划和使用, 在进行预算制定时往往都是不了解项目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实践工作进展和工作规划, 盲目的按照项目的发展进程进行预算, 这样导致预算不合理, 无法充分满足整个科研单位的需求, 造成资金浪费, 科研进展受损, 不利于整个科研单位的发展和规划。科研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导致整个科研项目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工作宗旨和资金预算规划, 这是导致科学研究进展缓慢、收获甚微的主要原因。
2. 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严重不符
一是预算编制不合理。在项目立项申报的过程中, 项目课题组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或者说意愿编制经费预算, 财务部门缺乏对经费项目的认识和理解, 无法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判断, 致使经费预算形同虚设, 不能正确的反应项目所需资金数目, 致使预算金额与实际支出金额产生较大的差异。二是预算支出过程缺乏必要的控制。科研经费实行课题负责人制, 经费到位后科研单位扣去留成部分, 余下的经费都由课题组自己去支配, 财务部门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 只能对每一笔业务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进行会计审核, 由于不了解整个项目预算中的各类支出比例, 无法对经费使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的监督, 日常核算未能按照项目申请预算书控制开支范围和标准, 使得科研支出结构严重不合理。三是资金预算无法确实得到保证。在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整个科研单位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展制定出一定的预算支出时, 在实际资金使用过程中往往无法按照所规划的预算比重进行财务支出。一些科研管理人员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通过真发票假事件套取资金, 此外, 由于预算本身就存在的变数较大, 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的资金预算严重余额, 而一部分的资金使用不足, 导致整个资金预算出现混乱, 与实际资金需求严重不符。
3. 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普遍存在
在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 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普遍存在, 多数科研单位在完成科研成果之后, 对财务资金的结余问题往往缺乏最后的资金总结, 不仅不利于整个科研项目组的实际规划, 而且还导致一定的资金浪费, 一些管理人员私自利用结余资金扩大使用范围, 这些都不是对财务管理资金的高效利用。据调查, 这一问题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普遍存在, 根据国家有关研究部门的研究, 我国多数的重点高校和重点学院在科学研究结束之后都没有对科研资金的结余数量进行详细统计, 这些没有被统计的资金有些被用于单位后续尾款, 有些则被个别人员用于非直接经费, 与我国的科研资金规划和使用范围严重不符。
二、我国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改革策略研究
(一) 完善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1. 要规范经费的预算编制。
众所周知, 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的资金来源多为财政资金。因此, 要想科学高效的使用财政资金, 实现更多的学术进展和学术突破, 就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规划。科研部门在进行项目申报时, 要明晰项目的重要程度, 将项目所涉及到的选题思路和实践调查研究等问题细致全面的展现出来, 尽可能的争取到合理科学的科研经费。科技、财务管理部门要与科研部门多沟通, 深入了解所进行的工作规划和工作特点, 与课题组共同制定出符合科学研究实践进展的、给予具备一定实践性的预算方案。财务管理部门要严格对照国家财务预算方面的法律法规, 仔细检查是否有违反规定额度的资金预算, 尤其是对项目支出类别和支出金额, 要认真核算, 如果相关的科研单位财务部门对所指定的预算项目和金额无法全面检查, 也可以向专业的资金核算部门求助, 进行科学全面的专业审查, 确保资金预算既合乎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 又符合科研单位的实际需求。
2. 规范经费预算调整。
预算本身就具有预见性和不可控性以及实践中的易变性, 对于科研创新, 预算的变数会更大一些。所以在具体的预算实施过程中, 根据实际的财务支出状况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是符合正常现象的。这种调整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一项不可避免的程序和过程, 一个适当精确的财务预算调整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财务资金的作用, 为项目的发展和实施提供更充足的资金基础。因此, 在进行预算调整时, 也应当按照国家的政策进行修改。对于在财务支出中不可调整的预算, 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认真审查财务账目支出, 明确超额的数量和资金的使用范围, 坚决避免财务运用不合理的现象再发生。此外, 对于预算资金的使用, 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账目透明, 并定期向科研人员通报预算进度情况, 保证科研资金使用规范。
(二) 严格科研经费的核算管理
科研项目在运行的过程中, 为了使科研项目经费严格按照经费预算执行, 就要加强科项目经费的核算管理和控制, 主要包括支出内容控制和金额控制。
1. 科研项目经费支出内容的控制。
由于当前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较多, 情况复杂, 各类经费使用差异大, 按照收入来源的不同, 根据国家相应的项目经费管理政策, 结合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并不断完善加强。通过制度规定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原则、范围、申请办法和审批程序, 明确的规定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和额度, 使财务管理人员及科研工作人员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为有效地执行有关的财经规章制度提供保障。规范化的制度有利于单位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沟通和理解, 避免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在报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依据产生争执和矛盾。
2. 科研项目支出额度的控制。
针对科研资金中普遍存在的预算超支现象, 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项目的实际支出状况设立项目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对科研经费的资金输出和详细情况进行记录。只有当预算的具体方案经由相关部门审查通过之后, 方可以进行具体的落实与实践。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财务支出的时候, 要严格按照已经制定好的预算进行管理, 并且对一些款项较大的资金要进行相应的审核权限设置。其次, 还应该对支出资金设立一定的强制限制和提醒限制, 保证财务预算资金分配合理, 满足所有部门的基本需要。当科研部门的预算支出在该限额之内时, 就可以直接由财务管理部门拨款, 若数额超过一定的限制, 科研单位的财务部门就无权拨款, 必须要经过上层部门审查拨款。这种限制支出金额的预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管理资金乱用、多用的现象, 还可以避免财务超支所带来的科学研究受阻的尴尬情况, 大大提高了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利用率,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三) 加强科研经费的结余管理
在科研单位中, 往往存在着经费结余情况, 为了明确经费的结余金额, 避免出现科研款项被用于非科研消费, 因此科研单位有必要制定出一套详细而完善的经费结余管理制度, 明确指出科学研究结束后剩余款项的具体金额和使用方向。财务部门要定时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进和计算, 适时调整项目预算的资金分配, 尽可能的避免出现资金结余的现象。如若在项目结束后出现了资金的剩余款项, 财务管理部门则要认真分析整个预算规划中的不合理之处, 查出经费结余的真正原因, 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尽量避免此类现象出现。但是, 在科研单位进行实地科学研究时, 其研究的项目和实践探索具有很大的变数, 因此, 在解决实际的经费结余问题时, 可以发挥出科研单位的主动性, 利用结余经费进行新的项目申报, 继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结语
科研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我国科学研究经费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需要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加强科研资金的管理与控制, 在完善科研经费政策的基础上, 加强对科研单位的预算、资金使用及核算、结余资金等机制的管理, 为科学研究者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 促进学术研究不断健康发展。
摘要: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单位进行科学研究管理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会对整个研究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水平的科研资金管理会促进科研创新力, 相反低水平的资金管理不仅会导致科研资金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还会对科学研究带来负面影响。当前, 我国科学研究资金管理总体良好, 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 本文主要从科研单位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策略两大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启迪。
关键词:科研单位,经费管理,改革研究
参考文献
[1]赵丽萍, 王冬梅, 刘书聪等.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 2015 (03) .
[2]王笑肖.关于上海市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亮点分析[J].中国经贸, 2015 (02) .
[3]要荣慈.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思考[J].管理观察, 2012 (10) .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11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科研效率;科研组织;影响
一、引言
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影响着科研效率,科研经费能否真正高效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规范,取决于高等学校的科研管理体制的完善。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科学研究的水平和实力,但是由于各高等院校实力规模等各个方面的差异,使得这项评价并不能完整反映科研发展水平,不能正确评价一个学校的科研发展。这时我们就要借助科研效率这个概念,科研效率主要用于评价科学研究个人、集体和整个科学对社会的贡献,科研效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学校科研发展的整体水平。其中,就科研经费投入来说,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投入与回报在很多时候是不相当的,大量的投入有时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回报;就科研组织来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相比,科研效率总是处于较高水平。本文就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现行的系所合一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制约了高校科研效率,为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提供依据。
二、我国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状况
1.我国高校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科研普遍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所)三级管理体制,通常是按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建设学院,按二级学科设系。科学研究都是以专业为依据组织起来,组织形式多样。这种传统的系所合一科研体制,这种结构从本质上来说是科研依附于教学的一种组织结构。科研处(科技处)是主管全校科研工作的职能部门。科研处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并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审查、审批和呈报申请书。各院系由科研负责人主管本部门科研工作,在科研负责人的领导下,与科研处分工合作,全面管理本院系的科研工作。各院系设置科研秘书,科研秘书协助科研负责任协调日常科研管理工作。我国高校多沿用这种科研管理模式,采取从外向内、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管理。在已成立的科研机构中,少数是与系分开独立的机构,有时一个系就是一个研究所,有时一个教研室就是一个研究所,人员互相交叉。这种人员组织方式实际上是与教学组织结构重合的,学校的人事管理、分配制度和考核机制等都是以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为基础而设立的。
2.现行科研管理体制的特点
系所合一型的组织形式是受上世纪50年代苏联模式的影响,在我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组织形式有其一定的优点。系所合一,行政管理上的统一,使教学、科研力量的优化组合成为可能,同时教学科研一套人员使得机构较为精简。这种方式将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在院长、系(教研室)主任的带领下,大家可以共同确立教学目标,保障教学水平,便于对教师进行工作评价与考核。课题组原则上是科研的主力,但也承担教学任务,科研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之中,有利于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信息传递周期长,存在信息衰减现象。学院(系)是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体、以学科为划分的职能部门,所以这种管理体制使得科研活动以单学科、分散化、小型化居多,同时学科之间界线分明,合作交流少,缺乏课题间的有效协作,既导致教学和科研的矛盾,影响了科研活动效率,科研资源不能合理的利用,也不利于学科交叉和融合,难以进行大规模、跨学科研究活动,从而削弱了大学的整体科研实力。
三、现行科研管理体制对科学研究效率影响分析
1.对30所“985工程”院校科研效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是政府投入、企事业单位委托等费用,其中最主要部分来自政府的财政支出,科研人员则以申请课题立项等方式获得科研资助。而科研人员申请课题立项等都是在学校的科研体制下进行的,由于科研管理的“系所合一制”,在项目课题的申请、批准诸多环节上,受到科研管理各个层级如院系等的约束,科研管理体制决定着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为了更清晰地反映科研体制对科研效率的影响,我们选取“985工程”一期学校中的30所学校,分别从2006年国外论文发表和专利两个方面来探讨政府科研经费使用率的问题。自1996年高校的科研经费从47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42亿元,平均每年增幅高达24%。然而,科研经费呈逐年增加的同时,高校仍不同程度存在资源短缺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政府所占科研经费比例高的学校不一定就有高的国外发表学术论文发表,政府经费投入比例在80%到90%之间的高校和前面投入20%到30%的高校产出论文数差不多,而相差不多的65%(西北工业大学)和70%(南京大学)经费比例的单位论文(篇/亿元)产出数目相差甚远,政府经费投入比例在40%—64%左右的学校单位科研经费产出论文数较为稳定,约为250篇左右。专利产出走势和国外论文产出走势大致相同,政府所占科研经费比例高的学校不一定就有高的专利产出,而政府投入经费比例相差不多的62%(北京理工大学)和76%(南开大学)的单位经费专利(项/亿元)产出相差近70项,是所有学校中的最低点和最高点。政府经费投入比例在40%—70%左右的学校单位科研经费产出专利数较接近平均水平,约为30项左右。
政府科研经费投入对单位论文产出和单位专利产出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从图中可以看到,在政府经费投入30%左右论文和专利产出均有高值,可以说在科研的效率比较高。我们就取一所数据值在30%左右的学校进行具体研究,选择为政府经费投入比率为29%的四川大学,单位经费产生论文数为255篇,与平均水平的249篇相当,单位经费产生专利数为22项,略低于平均产出水平的27项。四川大学是这几年间科研迅速发展,科研经费从2001年的2.2亿元大幅增长为2006年的7.1亿元,其中政府经费投入2亿元,国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801篇,国际级项目验收22项,知识产权授予155项。探究一下发展原因,在2003年进行“985”二期建设的时候,四川大学建立了一个与其他高校截然不同的科研管理体制,集中有限经费、分散资源、研究目标、优秀人才,打造一批重点科研平台,为四川大学科研发展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2.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效率比较分析
科研院所的组织目标是就是科学研究,围绕学术带头人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完成上级下达的科研任务,集中了大量本专业技术领域的优秀人才,由于技术人员的密集,带来对本专业领域先进或前沿技术的高度集合[7]。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化物所)是一个集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为一体、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我们拿2006年化物所的数据和大连理工大学做一个比较,从下表中可以看出,由于规模与专业等的限制,化物所在各项指标的绝对数字上总体低于大连理工大学,但在人均指标上却恰恰相反。化物所的科技活动人员不及大连理工大学的三分之一,纵向科研经费约是理工大学的46%,但人均经费投入为11.18万元,远高于理工大学的7.47万元。从SCI收录论文数目来看,化物所人均数目0.55篇也大于理工大学的0.34篇,专利申请与授权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化物所的明显优势。不可否认,在科研的绝对实力上大连理工大学绝对优于化物所,因为高校拥有雄厚的科研资源:众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丰富的学科专业资源等等,使得高校可以全方位多领域的开展科学研究。而化物所的专业领域只限制在化工能源方向,相对来说狭窄很多,只能在这个领域上进行科学研究。然而,在相对的人均投入与产出上,大连理工大学均低于化物所,这说明了大连理工大学科研人员的人均贡献率较低,科研人员投入产出率不高。从这个个体说明,高校没有科研院所的科研组织效率高,同样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由于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不同,自身对组织的贡献却有大有小。
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区别在于:
(1)二者的目标不同。高校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教学是高校与科研院所最主要的区别;而科研院所主要的任务就是搞科学研究,为国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做贡献。
(2)二者的组织紧密程度不同。高校多是系所合一的科研机构,分散在各个院系中,较为松散,教师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开研究;科研院所组织紧密,按专业大类分为各个学科团队,团队成员高度集中,围绕团队带头人展开紧密研究。
(3)二者的研究侧重点不同,高校多侧重于基础研究,这方面实力较强,易出高水平论文;而科研院所多侧重于应用开发,实力雄厚能承担重大开发项目。
基于上述区别,可以得出,科研院所正是由于其明确的科研目标,紧密的组织结构才有其高效的科研效率,值得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借鉴。
四、结论
第一,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对科研效率存在重要影响,尤其在我国重点建设的研究性大学中,科研经费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但科研投入产出率不够理想,存在科研资源运用不合理和效率不高的问题。和科研院所对比,我国高等院校虽然有着师资强、资源多和学科广等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在科研组织结构方面不够紧密,不能专业服务于科研,导致科研效率大大低于科研院所。
第二,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通过上述分析以及四川大学科研发展实例,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过程中,建议逐步建立起适应科学研究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研管理体制。整合资源、增加专职科研人员编制,设置独立的科研机构(科研平台),构建科学技术大研究院体制。
参考文献:
[1]吴 锜:对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3(z1):70-72.
[2]陈丽贞:高校科研机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04, 24(001):83-84.
[3]朱晓岚 雷忠良 刘勤明:机制合理的系所合一科研机构具有独特的优越性[J].研宪与发展管理,1995,7(6):72-74.
[4]郝登峰:略论我国高校科研组织管理[J].科技创业月刊,2007, 20(004):127-129.
[5]李勤华: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019):267-268.
[6]毛晓翔 张 珩 戚 湧:研究型大学集中式科研管理与运行体制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0(004):62-65.
农业科研体制改革 篇12
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电力行业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摸索前进。进入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和西方先进管理技术与理念的流入,电力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电力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竞争日趋激烈。2001年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启动年,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打破多年集发电、配电职能于一身的国家电力公司及下属各省公司的超级垄断地位;而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实行“(发电)厂(电)网分开”政策,原电力系统仍然能够以垄断地位掌握电网资源,旗下电力资源则划至国家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亦即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中电投集团。这种改革模式,既保证了国家对电力系统的控制力不因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而削弱,又在行业中引进竞争机制,保证了行业整体的平稳健康发展。
应当看到,电力体制改革不但是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等行业参与主体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生产方式的变更,而且对电力科研单位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体制改革包括主业改制与辅业改制,从结构上实现了主辅分离。根据先主后辅、先上后下、先易后难的重组原则,先在中央管理层面,将原国家电力公司直属的四个比较大的规划设计、水电施工等辅业单位直接改组为四个辅业集团公司。除国家电网公司保留必要的电力科研机构外,其余辅业单位分别划入发电集团公司,由国家电网公司或一家发电集团公司控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这样的重组改制,各电力试验研究院所与发电、输配电企业间的合作在地位和形式上将全面改变,电力试验研究所将保留在电网公司,各院所的对发电企业的行政影响将减弱直至消失;各电力企业自身的实力增强、其他机构(电力系统内、外)以及国外电力科研机构的介入将逐步减少发电、输配电企业对电力试验研究院所的技术依赖;电力企业市场化后更加关注其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希望以合理的投入获得最优的产品和服务,成本意识和供应商选择意识将大大加强。由此可见,电力体制改革的实施不仅增强了主业竞争,也使得电力科研单位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电力科研单位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二、电力科研单位经营发展现状与问题
如前文所述,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科研单位的经营管理与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自2001年电力改革开展至今,我国大多数电力科研单位都进行了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制,主动求变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一方面,对单位的治理机制进行改进,逐步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管理组织结构,引进先进的企业治理制度与管理方法,依托原有的组织架构,成立有限公司,提高管理经营效率,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凭借单位原有的科研技术力量,针对电力科研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发挥人才优势,建立技术中心,同时提高对专业人才的待遇,完善绩效激励机制。依照这样的发展模式,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力科研单位的经营绩效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由原先的依靠当地电力主业企业进行发展,转变为主动寻求发展机会,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强盈利能力,收入结构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基本适应了电力改制带来的市场环境的变化。
但是,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环境对电力科研单位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原先的改革措施已经不足以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措施力度也需进一步加强。具体的,当前电力科研单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转型尚不彻底
电力体制改革之前,电力科研单位从属于主业电力企业,具有规模较为固定的市场份额,无需进行市场运作就可以满足业务需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厂网分开”的实施使得原有的地区和行业保护逐步失去,电力技术服务市场竞争加剧,电力科研单位原有的市场份额受到其他对手的竞争,需要转换管理模式和理念。但是与此同时,部分职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等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企业管理理念、方式和水平还远未能满足知识密集型企业市场化运作的要求。这就延缓了科研单位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型进度,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二)改革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划
现行的电力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在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国发[2002]5号)的框架下进行的,但是该方案仅是一个总体方案、战略性的框架和原则,缺少具体实施规划。而电力体制改革由于各地方具体情况的不同,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统筹规划,这就使改革的参与主体缺乏对今后改革的基本走向和体制变化的比较清晰的了解,特别是对于电力科研单位来说,由于缺乏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政策,发展方向难以明确,加大了经营管理的政策性风险。
(三)专业人才结构与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合理
电力科研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大量的人才储备是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电力科研单位现有的人才结构主要受到电力改制之前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一方面,在电力科研方面,科研单位由于长期以来重电源建设而轻电网建设,电网专业人力资源相对缺乏,这就使得电网技术服务结构比较单一,难以发挥人才优势以形成科研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单位缺少独立营对市场经济的能力,形成的人员结构中缺少营销人员这一关键环节。由此可见,电力科研单位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加强各种类型与层次的人才储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与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大多数电力科研单位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欠缺合理性,也是制约科研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因素。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多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法,尽管已经引入了绩效考核、岗位分级等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但是职工收入的组成与职位分级的标准尚未得到提高,如奖金与绩效考核难以挂钩、不同岗位层级之间差别过小等情况大量存在,这就导致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在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调动。
三、电力科研单位发展战略分析
针对上述的电力科研单位在电力改制背景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优化人才结构与治理结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以此为目的,电力科研单位应当建立以电力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导,以面向核心技术能力提升的组织发展战略、面向知识经济的人才战略和面向国际的资本重组战略为主体内容的整体发展模式(发展战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发展战略包括以下的具体内容。
(一)组织发展战略
首先,电力科研单位的组织发展应当有明确的功能定位,具体来说要,促进技术中心的专业化发展,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将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责定位为电网技术实施专业化管理,解决电网生产建设经营中的技术难题,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其次,针对市场需求的特点,重新设计组织技术服务的具体方式,提高服务平台的网络化与信息化,开展技术监督服务远程专家诊断,树立起科研单位知识型、专家型的形象,全面提高技术服务的质量与可信度;第三,在单位内部与外部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用于提升人事、财会、企业间物流管理的效率,外部信息管理系统则是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联结上下游企业,这对于改善企业形象、实现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才战略
电力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对于电力科研单位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科研单位要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得到发展,就必须选择正确合理、适合于单位具体情况的人才战略。针对电力科研单位现有的具有共性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选择以下的人才战略:首先,内部挖潜,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利用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快建立专业人才培训机制;其次,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设置与工作绩效考核挂钩的工资体系,并适度拉大核心技术人员与普通职员之间的工资差距,另一方面要改革不适应当前情况的岗位分级、绩效考核制度,增强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第三,拓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在专业岗位方面加强对电网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的引进,而针对竞争日趋国际化的形势,还应当建立由具有国际经验的企业管理和专业技术团队,以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资本重组战略
将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与外来资本进行重组,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首先,电力科研单位应当继续推行股份制改造,拓宽融资渠道,抢占市场份额,特别是要在保证国家安全、国有资源不受损害的情况下,通过引进外资及其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在改善企业治理结构的同时增强自身竞争力;其次,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整合,电力科研机构的核心资本是人力资本,科研单位应当利用日益完善的人才市场,积极进行国内甚至是国际市场的人才重组;第三,推进技术资源的整合,积极运用各种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且借助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促进股份改革模式的多元化发展,鼓励技术入股,促进自身核心技术的革新。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电力科研单位自电力体制改革以来,在经营模式、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与体制改革的步伐相比,其自身的革新仍需加强。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电力科研单位只有改革自身的发展战略,在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和资本重组等方面更新观念、转变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市场经济和电力改制的双重压力之下,得到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摘要: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推进,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电力科研单位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本文分析了自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科研单位的改革现状及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认为科研单位应当转变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观点,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发展战略体系工作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科研单位,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许扬, 李世其.谈电力体制改革中的科研单位组织重设计[J].现代管理科学, 2004 (7)
[2]、叶春, 谢科范.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 2006 (9)
[3]、曹成林.加强电力科研单位教育培训工作浅谈[J].中国电力教育, 2006 (2)
[4]、王洋.电力科研机构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 2006
[5]、张勇刚.以入世为契机, 进一步推进电力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J].黑龙江电力,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