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2024-07-06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共5篇)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篇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机电设备市场更加活跃, 机电设备的种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复杂, 这必然对机电设备管理、操作以及维护人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1 提高管理者素质,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机电管理管理者如同战场中的指挥官, 应树立超前的思维观念以及创新思维, 把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 用新的思维观念去观察本企业机电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敢于突破旧框框, 在批判中继承, 在继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要转变观念, 只有转变观念, 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 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 才能走出一条向机电管理要效益的路子。要深入一线, 深入现场, 掌握工作的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 善于发现和把握问题的关键和发展趋向, 抓准工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其次, 要抓好机电设备的现场管理。发挥机电科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配合企管、安监部门切实做好检查和考核工作。要健全机电设备管理办法与考核办法, 制定机电经营管理标准化检查评分办法, 严格干部跟班上岗制、设备维修制, 使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同时, 要严格监督检查考核, 各生产职能科室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 坚持一个标准一把尺子, 严把检验考核关。全方位完善全员包机制。再次, 为搞好机电设备的管理, 管理者应该敢于大胆革新, 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各类设备其原始的设计都是在针对普遍性的基础上设计的。而具体到实际的生产工作现场, 就设备而言, 具有特殊性的需求。管理者应鼓励机电设备技术人员根据生产实际, 结合维修、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对设备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 使其为我所用, 更好地发挥设备的效能。

2 加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2.1 加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使其要懂得机电设备的结构组成、原理、性能、掌握操作技巧, 掌握机电设备的故障快速诊断和维修能力。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机电设备的损坏, 缩短了机电设备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 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感。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 最终达到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3 建立良好的点检制度

设备检测和维修一直是企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检修、维护、保养成为机电设备良好运行的前提。

3.1 设备点检的确定原则

3.1.1 确定设备点检的范围:包括通风、排水、提升、压风、供电、运输、采掘各机电系统和设备。

3.1.2 确定点检单元:a.按系统确定点检单元。b.形不成系统的按单台设备进行点检。

3.1.3 确定点检阶段:包括设备的全过程管理, 重点是使用阶段的管理。

3.1.4 确定点检单位和责任人:

包括岗位工、维修工、区队专职检查员、区队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专职检测机构。

3.2 点检方法和程序

3.2.1 区队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状况, 制定

所辖设备和系统的点检方法, 要明确点检部位、点检内容、点检方法、实施人和考核人;管理人员、维修工和岗位工的点检重点应有所侧重。

3.2.2 设备点检和检查手段:

a.一般性检查:设备点检和检查是通过人的五感 (问诊、目视、嗅诊、听声、手触) 或使用检查仪器来判断设备运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 以使故障能够快速判断, 并采取相应措施。问———向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发生经过, 弄清是突发的、渐发的或维修后发生的, 及以前的处理方法。看———观察设备运行中各个部位点的变化情况。嗅———嗅现场气味, 如油焦味、绝缘老化味等。听———听各种机电传动的不正常声响和产生部位。摸———摸设备的温度及振动等是否正常。b.日历化检查:按日历化检查计划, 对设备确定的部位进行拆检和修理,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c.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进行检查:采用专用的检测仪器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诊断, 来判断设备性能的优劣, 以提早发现问题, 采用相应措施。

3.2.3 点检工作程序:

设备点检制要结合现场实现情况, 按照以岗位工和维修工点检为基础, 突出区队的自我管理和考核, 机电专业管理人员以指导和服务为主的工作原则进行。

4 落实包机制, 实行奖惩制度

4.1 落实包机到人的制度

包机制就是指生产工人对机器设备包使用、包维护、包寿命的一项责任制度。具体做法是:各单位根据所管属设备的特点, 确定每台设备的包机责任人 (个人或班组) , 包机设备区域设置原则:包机人技能水平、设备特性、设备所处工艺环节位置、便于日常巡检。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4.1.1 包机人对分管的设备必须经常定期检

查, 了解设备的运转和润滑情况, 及时排除隐患, 并详细记录检修情况。

4.1.2 包机执行检修人员和运转人员联合包

机, 各自按分工范围进行工作, 共同对分管设备的完好率、事故率、检修率负责, 运行人员在业务上受检修人员指导。

4.1.3 司机对自己看管的设备要精心维护、保养, 并随时向检修工反映设备的情况。

4.1.4 包机人对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处理, 处理不了的向分管领导报告, 并储备一部分常用的材料和备件。

4.1.5 包机人对违反规程的操作者有权制止,

当设备有问题继续运转将会出现重大事故时, 有权报告调度后停止运行。

4.1.6 各包机人和司机每月的奖金, 与其所管辖设备的完好状态、使用率、事故率挂勾。

4.2 设备事故处理与追查

凡因检查、检修、维护、保养和操作等原因造成机电设备损坏, 不能正常运行而导致系统停产1h或设备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以上者, 定为机电事故, 要进行追查落实责任人和制定整改防范措施。

4.2.1 事故责任划分原则:

a.凡属于设备外部能够发现的隐患部位、而未检查、未发现或未反映、未处理, 最终发生事故的, 由使用单位承担主要责任。b.已发现设备隐患并及时向维修单位反映, 但维修单位未及时采取任何防范措施或措施不力, 未彻底消除设备隐患而造成事故的由维修单位主要承担责任。c.因设备内部隐患导致的事故由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d.因设备检修质量原因, 在设备质量考察期内 (大修3个月, 中修2个月, 小修1个月) 的由设备维修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在质量考察期以外的按其他条款执行。e.因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跟不上导致的责任事故, 由承担设备维护保养、润滑工作的单位或个人承担。f.若属于材料备件质量原因造成事故, 由安检会同有关部门鉴定确定等等。

4.2.2 事故抢修与处理:

a.事故发生后, 设备使用、维护等相关单位应立即到事故现场, 了解情况并参与事故处理和过程监督, 为正确采取措施和划分责任提供依据。b.事故发生后, 主要责任单位负责起草事故报告, 在48h内交安检和分管厂领导各一份, 报告内容有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落实责任、和防范措施。c.责任单位交上报告后, 属于一般事故由安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事故分析处理, 重大事故, 由分管厂领导召开事故分析会研究处理。

4.3 建立激励机制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思维发生了质的变化, 过去盲干、蛮干、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的模式已不复存在。活跃的竞争、奖励机制涉及到每一位职工利益。从管理层到一线工人都有各自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一些新设备, 质量、性能是一方面, 使用、维修、保养也是一方面。因此要培养一些懂技术、会操作维修人员用科学的手段来加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同时合理规范的激励机制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也使得企业能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平.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探析[J].煤矿开采, 2006.

[2]贺全军.浅谈矿山机电设备管理[J].矿山机械, 2005.

[3]汤井林.地方煤矿机电管理[J].煤炭技术, 2006.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篇2

1.消防控制室应配备专门操作维护人员。消防控制室应按其功能、规模,配备适量的操作维护人员,并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每个班次不少于2人。

2.系统的操作维护人员在上岗前应经过专门培训,熟练掌握本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并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维护人员上岗后,都应定期进行复训,并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工作的连续性和熟练性。

3.控制室操作人员值班时,必须坚守岗位、面对控制监视器、扫描器和控制盘,密切注视各设备的动态。保证消防系统全时制、全方位、全功能地安全运转及其设备功能的充分发挥。

4.消防控制室操作维护人员对本建筑物内的各种消防设备进行监视和应用,做好日常的技术管理。对建筑物消防设施定期定时检查、测试、保养,或通知、协助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做好检查、保养工作。设备发生故障后,及时进行维修或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并协助有关维修人员工作,保证控制室的控制设备安全运行。设备停用检修期间要加强值班巡视。

5.做好各种情况记录,及时提供有关信息,给单位领导当好参谋,协助有关领导做好防火、灭火工作。

6.发生火灾后及时向消防局119报警。同时,按照操作程序启动有关消防设备进行有效的扑救和疏散。消防队到场后,协助做好灭火工作。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篇3

1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构架

1.1 ISOS系统组成

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 ISOS系统主要有2个模块组成, 分别为SOM模块与MOL模块, ISOS设备借助于数据字典进行协议统一, 在对数据进行传输、综合判别以及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硬件综合集成平台;同时, 硬件综合集成平台还可以读取存储的数据信息, 台站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工作管理、人工观测以及维护、对业务软件进行传输以及编制。而MOI模块与观测业务进行接轨, 可以实现对正点数据进行维护、制作报表、维护仪器设备、对观测结果及参数配置等业务流程进行人工录入, 在经过人工观测SMO通信采集层之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测量值误差出现。因此, 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

1.2 气象台中参数设置时出现错误

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 如果观测到的数据出现错误时, 则需使用人工站的数据进行替代, 如果气象站中对对仪器参数的检定证数据设置错误或者是设置不完善, 将会对观测数据的精度以及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为防止出现错误数据漏审的情况, 应避免使用地面测报软件自带的规则库作为数据审核规则库。

2 地面测报业务软件日常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2.1 业务软件安装注意事项

在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进行重新安装的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监控软件不能正常启动的情况出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软件参数设置不正确。因此, 应该结合自动气象站运行驱动来进行选择。如果没有出现错误提示信息, 而分钟数据自动更新出现异常, 此时需要在“参数系统”中的“数据采集”上打钩。此外,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可能是计算机的主板遭到损坏, 如果重新更换计算机的主板后监控软件还是不能正常启动, 而各项的参数设置无异常, 此时需要对驱动类型进行修改, 监控软件就可以正常启动。此外, 监控地面软件能否正常启动还要受到非业务软件频繁启动的影响, 可以将与业务软件没有关系的启动项关闭, 确保监控软件具备有良好的运行环境。

2.2 气压缺测注意事项

在对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过去的3 h观测到的气压数据出现缺测时, 地面测报的工作人员需要借助于自记纸将过去3 h的变压读取出来, 在缺测的时间段内直接输入气压值, 接着将气压值数据进行编报, 这种方法和实际气压值之间的误差较小, 可以有效减少因气压记录缺失对观测数据准确性产生的影响。

2.3 风向记录注意事项

在实际的测报工作中, 当出现风向缺测或记录失误等问题时, 其解决的主要措施是将人工站观测到的风向数据信息直接输入到风向方位上;同时, 将该记录文件中的内容保存到B文件中。当B文件转换到A文件的过程中, 要转换成自动站风向记录可以转变的角度。

2.4 输入数据时的注意事项

在输入和维护地面观测数据的过程中, 地面测报业务软件只能检查单项记录的错误格式属性。所以, 工作人员在输入数据时需要严格根据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避免因数据输入错误影响观测结果。

3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运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通讯组网接口软件数据上传注意事项

在运行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过程中, 经常会有通讯组网软件不能正常上传观测数据的现象, 对测报软件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系统网络从异常到正常的过程中还会造成通讯组网软件出现无法响应的情况。此时需要结合通讯组网接口软件的主辅通道功能, 如果主通道受到阻碍, 通讯组网软件会在主通道1、2、3这几个节点处来回切换上传, 但是在辅助通道中却不能实现自动切换功能。如果通讯组网接口软件出现故障问题, 将通道重新启动后, 此软件还是无法正常运行, 需要工作人员借助于FTP上传软件来测试远程节点线路的通畅性, 如果FTP软件可以正常上传, 说明远程服务器并无异常, 需要检查通讯组网接口软件的启动功能项是否被防火墙限制了。此时需要对防火墙进行重新设置或者是将防火墙软件关闭, 就可以使通讯组网软件恢复正常。

3.2 业务软件报文编报

地面测报业务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 通常会有无法正常编写报文的情况出现, 严重影响测报工作质量。为了避免此种现象出现, 测报人员要时刻关注软件操作错误的提示, 并及时采取措施。如果是因为天气现象格式不正确, 造成错误提示一直存在, 观测人员需要借助于人工的方法及时修改天气现象, 确保编报功能恢复正常, 保证测报业务质量。

3.3 校准采集器和计算机时钟

在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运行过程中要时刻保证采集器时钟和计算机时钟上的时间相同,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采取数据。在实际的工作中, 如果是计算机时间出现误差, 为了及时对时间进行修改, 需要点击“计算机校时”, 如果是计算机时钟和采集器时钟同时出现错误现象, 可以点击“采集器校时”对时间进行修改。

4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管理维护

4.1 提升测报人员业务维护意识

为了使测报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要确保测报业务软件可以顺利运行。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工作之前需要及时检查各个启动软件, 确保软件可以正常运行, 不会影响工作进度。在操作业务软件过程中, 要根据相关规定输入各个气象要素, 并及时保存, 最后还要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进行维护, 定期对测报软件进行病毒查杀, 为了提升地面测报质量, 要对软件进行正确操作。

4.2 及时升级测报软件

在地面测报业务中, 为了使测报软件的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需要及时升级气象测报软件和补丁安装。为了避免因软件升级失败导致数据信息丢失, 在更新测报软件之前, 需要备份并及时保存原来测报软件中的所有信息。同时, 要对升级后测报软件内容进行详细了解。为了保证升级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使用可靠的软件网站升级, 总之要时刻保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可以顺利进行。

摘要:首先针对地面测报软件的构架进行概述, 接着分析地面测报业务软件日常操作的注意事项, 并通过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进行管理和维护来提升软件的性能, 使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软件,操作,管理维护

参考文献

[1]王可耀, 夏飞.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操作与维护[J].农业与技术, 2013 (2) .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篇4

及设备管理人员间的规定和管理措施

铜钟电厂:张旗

2012年9月25日

摘要:铜钟电厂铜钟站为支持公司改革,2月份将5班倒改为两个大班,两个大班分成两轮班,每班3班倒,10天一次大倒班,但由于人数少在对设备操作时,要有操作员、监护人员、机电留守人员,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抽出少量骨干人员作为设备的操作人员,但在实施过徎中有些班组认为有了操作人员我们只管发电就行了,就出现了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不进行一般的操作,也不监护操作、也不了解设备操作后的状况,设备管理人员与设备操作人员传达调度指令不清等问题,出现了3.08全站交流电失压。为此我按照规程选出与运行人员、操作人员直接相关的一些管理办法(只实施了一个多月)供大家讨论多提办法,以便在今后工作中会有用处。(由于支持公司发展需要又抽调部分运行人员,运行人员更少了,该管理办法在今年5月29日终止了,设备操作人员回到了原班)

关键词:规定措施具体要求事故处理原则设备管辖划分

发电运行的主要任务是设备的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其特点是维护的设备多,出现异常和障碍的机率大;工作繁琐乏味,容易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人员较为分散难于集中管理。一旦发生事故,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的安全,甚至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的稳定。每个值班员是保证安全运行、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的直接执行者。随着技术的发展,电站应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及装置,运行人员急需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原理、操作和检修方法等基本知识,以满足运行高标准要求。因此,加强电站运行管理,提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是很有必要的。电站倒闸操作管理规定

1.1 在下列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倒闸操作:①交接班时;②直流系统接地时;③雷雨时室外配电装置的操作;④在同一电气系统,不得同时进行两个及以上的操作;⑤严禁约时停、送电。

1.2 用跌落式保险送电时,应先合二边相,后合中相,停电时操作顺序相反。

1.3 主变压器投入运行前应向调度汇报或根据调度命令进行操作。(主变压器充电应先从系统有稳定可靠有保护的电源侧充电,然后在同期合上机组开关在合上负荷开关,停电时顺序相反。)

1.4 严格防止发生下列恶性误操作:接地线或合接地刀闸;③带负荷拉合刀闸;④走错间隔误停电、误送电;⑤网络接地故障时用刀闸拉、合网络接地电流;

1.5 当发生带负荷拉刀闸误操作时,禁止再将已拉开的刀闸合上,当发生带负荷合刀闸误操作时,禁止再将已拉开的刀闸拉开。

1.6 在实际的运行工作中,无论是日常操作工作还是事故异常处理,要求运行值班员、运行操作员,每项操作都必须正确,都应严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电站操作管理措施

2.1 要想做好安全运行,每个值班员必须不断提高本身的业务技术素质,管理设备水平。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要切实把好填票、审票、模拟、监护、唱票、复诵、对号和检查八大关。

2.2 操作命令的授受。电气设备的倒闸操作,必须根据当班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的命令。发令人对命令的必要性和正确性负责。

2.3 调度命令发令人是值班调度员,受令人是当值值班长。值班长(代班长)不在时可由正值班员代理,但受令人应尽快报告值班长(代班长),授受双方应互通站名、姓名,并进行录音。

2.4 受令应复诵,并将命令内容记入“调度命令记录簿”。

2.5 操作命令必须使用调度术语和站名及设备双重编号。

2.6 受令人彻底领会操作命令的目的、内容和安全措施的完善性,对不明确的部分应及时询问,对认为有错误的命令应向发令人指出,若发令人重复原命令,则应立即执行。

2.7 对直接威胁设备和人身安全的命令不得执行。受令人应将拒绝执行的理由向发令人说明,再向本人的上一级领导报告。

2.8 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或设备损坏时,为了解救触电人和减少设备损坏程度,可未经许可即拉开有关设备电源,但事后必须立即报告上级。电站运行管理的具体要求

为了避免误操作,确保人身、设备安全,具体运行管理要求:

3.1 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双方在交接班前按岗位责任分工巡回检查,当面对面现场交接。认真执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值班员必须按时巡视设备,当发现隐患缺陷时及时消除,一时不能消除的应及时汇报消除,达到安全运行的目的。

3.2 运行值班长(代班长)必须认真做好各种记录本,并及时填写整理设备异常运行情况、设备全程操作情况、保护动作情况、所作的安全措施情况以及需要交待的其它注意事项,缺一不可,记录必须清楚,字迹应工正,不得有更改的痕迹。

3.3 在进行年终检修、计划检修、事故抢修,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等安全的组织措施。在进行倒闸操作必须执行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栏等安全的技术措施。

3.4 反事故演习应考虑本单位和其他单位发生事故的教训和异常现象;考虑特殊运行方式及操作技术上的薄弱环节;考虑设备系统重大复杂操作等。

3.5 养成良好的劳动纪律,保持良好的精神状况。对临时改变的工作计划及电网出现的事故,异常情况不盲目图方便、图省事,凭印象去处理。

3.6平时不但要学好专业理论知识,遵循电厂管理制度,还要多积累处理事故的经验。

3.7 运行值班员、运行操作员平时对设备运行方式要熟悉。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调度员报告,弄清问题后再进行操作。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不准随意解除闭锁装置。

3.8 在运行值班员或运行操作员操作时必须明确操作目的。若该项操作由运行操作员操作的,在开始操作准备中运行操作员必须再次核对操作命令(由调度发令的向调度核对,由值班负责人发令向值班负责人核对)开始操作前还应先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性模拟预演,无误后再进行设备操作。操作前应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操作中应认真执行监护复诵制,复诵双方声音必须清晰内容明确后操作。

3.9 若该项操作由运行操作员操作的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操作票由运行操作员填写,监护人由运行值班长(代班长)全程监护操作,操作票审核由值班负责人审核。操作完备后由接令人汇报调度,监护人(运行值班长(代班长))将全程监护操作的内

容、过程填写在交接班记录溥中,该项运行操作员对操作内容进行核对签名。

3.10事故处理原则是:限制发展、排除故障、恢复送电。

3.11每月举行一次运行综合分析会,主要是对电站运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摸索规律,检查薄弱环节,总结经验,防患于未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电站运行设备操作划分

4.1 运行值班员负责:断路器分合的单一操作,机组开机、停机流程操作,机组同期操作,负荷调整操作,大坝水位调度,水油气阀门操作,水油气泵启停操作,辅助设备轮换操作,油压装置补气操作,变压器风机启停操作,冷却水压及机组温度调整操作,调整机组密封水压,滤水器排污、滤水器滚筒转动操作。

4.2 运行操作班负责:110KV所有断路器同期操作,厂用电倒闸操作,35KV手车、10KV手车退出、推入操作,110KV所有隔离开关、接地刀闸操作,机组设备检修的安全措施操作,运行人员操作困难时的协助操作,挂拆接地线操作,10KV大坝用电停送电操作,补充设备油料操作,冷却器堵塞反冲操作,保护定值设置及修改,保护联接片(软联、硬联接片)切投操作,更换一二次保护保险操作,直流充放电操作。

物理层操作管理维护 篇5

(一) 动因差异

西方实施MBO (管理层收购) 的最主要原因是降低代理成本, 通过MBO管理层实际拥有或控制企业, 管理层利益与企业股东利益复合, 代理成本便随之下降。随着MBO这种收购方式的日趋成熟, 它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扩大对公司持股比例、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提高公司运作效率、实现所有权收益的重要手段。而处于转轨中的我国企业, 不仅存在委托代理问题, 还有因所有者缺位造成的产权残缺以及内部人控制下的管理层寻求控制权回报的机会主义行为。MBO似乎为我国现有制度框架内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MBO承载着产权制度变革、国有资本退出、管理层激励等多重使命, 属于战略性并购。

(二) 实施主体差异

从国外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案例来看, 收购的主体往往是上市公司的创业者或者是对企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家, 而并非一般的职业经理人, 通常不包括董事会成员。由于我国进行管理层收购的同时比较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激励, 因此收购主体往往还包括中层经理、大股东管理层、子企业管理层, 甚至还包括企业的一般员工。

(三) 融资方式与退出机制差异

设计合理、风险与成本对称的融资体系是收购成败的首要环节。由于国外债券市场相当发达和成熟, 债券融资在MBO融资中占据主导地位。长期债务工具的多样性, 使贷款人能根据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进行投资, 使借款人在法律保障的协议条款下筹措到资金。具体而言, 西方国家绝大部分MBO项目都是通过高级债、次级债和权益所构成的融资组合获得金融支持的。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MBO融资受到诸多限制。从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来看, 大部分的收购资金来源于管理层的自筹资金。股权质押也是收购再融资的主要手段。同时分期付款也成为国内收购者的变相融资手段之一。国内的MBO私募基金和信托解决方案由于缺少相关立法和实施的细则, 面临着一定的法律和经营风险。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为管理层收购的投资者实现自己的收益提供了充分的渠道。而我国企业在实施MBO后, 由于产权市场不发达以及管理人员担心失去控制权, 造成企业股份流动性很差, 迫使管理层不得不主要依靠企业分红派息的方式来筹集偿债资金。

(四) 交易价格市场化程度差异

西方国家, MBO对目标公司的定价一般采用通行的评估办法和较为成熟的财务模型, 如市场价格法、账面价值法、市盈率法、净现金流量折现法 (NPV法) 、经济增加值法 (EVA法) 等, 侧重于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来评估资产的价值, 再辅以公开竞价等方式, 使交易价格的确定较为透明和科学。在国外的MBO实践中, 由于证券市场比较完善, 股票市值是定价的初始基准, 一般认为以8-10倍市盈率定价较为合理。我国的MBO定价, 各种投资价值的量化衡量工具和方法很少被使用, 而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净资产情结”。交易价格基本上是采用政府和管理层协议转让的方式, 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基准参考价, 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折让。

(五) 收购过程的透明度差异

国外管理层收购一般聘请中介机构操作, 有一套相对成熟的定价模式和操作模式, 同时西方法律法规规定了管理层收购的信息披露要求。而在我国, 有大量的非流通股存在, 而且管理层收购的对象往往是企业的非流通股 (国有股和法人股) , 同时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 企业的高管既代理国有股东出售国有股权, 又作为管理层收购主体充当买家, 整个收购过程完全处于暗箱操作状态。

(六) 实施后重整效果差异

国外MBO一般收购目标公司发行在外股份的90%以上, 以达到绝对控股。收购完成后, 公司将退市以保证管理层和中介机构对公司的私有化 (目标公司最终成为杠杆融资的载体和承担者) 。因此分拆、重整是贯穿MBO始终的重要内容, 是管理层发现并实现目标公司价值的重要渠道, 也是银行决定是否贷款的依据。MBO完成后, 企业多进入整合阶段, 其核心是重塑企业竞争力, 采取独立分拆或退出变现两种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 借出售或上市获得高额回报。

我国上市公司的MBO, 由于标的是以国有股为主体的非流通股, 既不需要收购比例达到90%, 只要相对控股即可, 也不存在收购完成后退市之说。MBO在解决了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的同时又可能出现新的内部人“一人独大”的现象, 从而对企业的经营和治理结构及其合理性产生影响, 加之监管不力, 可能严重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在我国的MBO实践中, 重视的是收购过程, 而忽视收购后的分拆、重整和提升, 由于缺少退出机制, 迫使管理层只有通过高派现来缓解还款压力。

二、我国上市公司MBO存在的问题

(一) 现有金融法律、法规不能满足MBO的需要

我国《贷款通则》中明令银行贷款不得用于权益投资以及借贷资金不得进入股市, 且《公司法》中对债券的发行有严格的要求, 使得我国实施MBO的管理层很难从合法的途径取得贷款或通过发行债券融资。从已经发生的MBO案例中, 不难发现一些违规操作行为的存在, 而且管理层对收购资金来源的透露往往显得非常隐讳。

(二) 管理层收购缺乏科学的定价体系

定价是我国MBO运作过程中质疑最多的问题, 也是广为关注的焦点。管理层收购过程中, 不管是谋求部分股权还是控股权, 都存在一个交易和行权的问题, 即如何建立科学的定价体系。我国不少公司股权的转让价格仍是少数领导拍脑袋得出的结论, 或是内部高管与地方政府单边谈判的结果, 这就决定了建立科学的定价体系, 确定公平合理的管理层收购价格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

(三) 融资渠道不够完善、融资工具缺乏创新

由于我国金融法规的一些限制, MBO的融资无法依赖于银行信贷与发行企业债券, 但在政策法规之内, 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 开发出一些适合我国特色的融资工具, 探索出一些新的融资渠道, MBO基金、信托投资公司、风险投资、投资银行都可以为我国MBO的实施提供融资服务。

(四) 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可能存在隐患

企业的管理层收购活动完成后, 企业的管理层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但也导致了企业出现新的以管理者为基础的一股独大或内部人控制。这可能引发管理者利用自身特殊地位做出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五) 金融中介的规范化的程度不够

我国MBO在具体操作中存在两大瓶颈:一是融资瓶颈, 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提到;二是技术瓶颈, MBO在实施中需要一系列专业操作, 涉及到诸如产权、税收、融资、并购的大量制度问题, 在实施后, 企业的业务重组与管理提升同样依赖于专业化的指导。市场急切需要能提供融资与技术支持的专业金融中介服务。

(六) 忽视了MBO后企业的重整

分拆、重整是贯穿MBO始终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管理层发现并实现目标公司价值的重要渠道, 是银行决定贷款的重要依据。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中, 管理层注重的只是收购过程, 而忽视了利用后期分拆、重整进行公司价值再发现或实现, 这样就迫使管理层选择高派现来缓解自身因MBO面临的还款压力。

(七) 收购主体和收购对象界限模糊

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都存在所有者缺位的问题, 而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股东代表人与其董事长也有密切关系, 有时甚至就是同一个人。这种情况造成了同一个人在实施MBO的过程中既充当收购者, 也代表了被收购对象。那么, 如果缺乏良好、公平的操作程序及有关政策的支持, 则有可能引起国有资产的流失, 使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害。

(八) 信息透明度低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与完整性也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本文所讲的信息, 包括收购原因、收购价格及确定依据、收购资金来源, 未来的偿还手段, 企业整合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策略等。从我国已经发生MBO的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 有的未披露收购价格;有的对收购价格未说明确定依据;有的不介绍收购的原因, 或者过于简单、笼统, 敷衍了事。特别对收购资金的来源, 一般都声称由受让方自筹或自行解决, 至于如何解决, 详细情况只能由人们去琢磨。

三、主要政策建议

(一) 政府应制定明确的MBO政策

首先, 明确能够进行管理层收购操作的产业范围, 如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 明确界定需要保留和退出的领域以及如何退出;其次, 对MBO提供政策支持, 尤其是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最后, 应鼓励企业实行管理层与职工持股, 而不是单纯的管理层收购。

(二) 政府应对MBO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指导

1、定价指导。

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中, 全部采用协议收购, 但对于协议收购并没有明确的价格确定方式。在一般并购中, 收购价格一般采用平均收盘价、净资产适当溢价、IPO价格和市盈率定价4种方式, 这可以作为MBO收购定价的参考:对于上市公司, 以净资产为基础进行公开竞价方式 (类似股权拍卖) 或IPO定价方式比较可行;对于没有上市的公司, 可以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法 (DCF) , 用评价周期和风险校正贴现率来确定收购价格。

2、融资指导。

在目前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融资工具较少、融资规模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可以尝试让符合严格条件的MBO收购主体企业重新上市, 以解决股份流通问题, 也为归还贷款本息提供了另一个通道。这些条件除要求满足一般公司上市条件外, 还应考虑目标公司历年业绩、分红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以及MBO收购管理层和员工的数量等;或者允许符合条件的MBO企业发行债券, 使收购者能够通过发行利率稍高的债券来融资;或准许有条件的投资银行在继续巩固和发展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的基础上, 积极参与企业并购业务, 参与MBO投资基金的发起和设立, 开拓资产证券化业务。

(三) 完善MBO监管法规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指导MBO的法律和法规, 现实操作一般参照其他法规运作, 但均不是很明确, 因此应首先明确这些法规条款有多少适用于MBO;其次应逐步完善和细化证券市场监管的法律, 使之形成连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体系。特别是应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 面对可能引起的民事赔偿, 如高额的民事索赔、行政罚款以及旷日持久的诉讼官司, 拟实施MBO的管理层不得不权衡违法成本。

(四) 政府应加强对MBO后企业运作监管

MBO只是一种方式、一种手段, 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收购的最终目的是要对企业的后续发展有利, 如致力于内部改革、业务重组、降低费用, 以提高经营绩效。政府应加强对MBO后目标公司的运作监管, 包括完善MBO目标公司的治理机制。

(五) 建立MBO外围监督体系

综上可知, MBO的收购者既是股东又是管理层, 具有道德风险的内在产生动力, 因此必须建立强有力的外部监管和监督体系。包括:

1、投资者的监督。

除了民事赔偿制度外, 市场监督功能依赖于MBO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除了应详细披露收购人、收购价格、收购资金需求量外, 还应重点关注MBO收购资金来源的披露和MBO还款方式的披露。

2、中介机构的监督。

上一篇: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下一篇:中医药学文献